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发展城市经济的措施集锦9篇

时间:2023-07-31 17:01:10

发展城市经济的措施

发展城市经济的措施范文1

【关键词】燃气管网;发展;改造;措施

城镇燃气是市政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当前,城镇燃气快速发展,各项水平大幅提高,对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城镇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城市燃气管网改造,确保城市燃气管网安全运行,需要城市各级政府足够的重视,以用社会各界大力的支持和配合,使城市燃气事业快速发展。

1 全国城镇燃气发展面临形势

1.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要求城镇燃气行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城镇燃气的发展要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城镇化水平提高的需要,满足能源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的需要。因此,城镇燃气行业需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1.2 节能减排要求大力发展城镇燃气

节能减排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发展城镇燃气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2015年我国天然气供应总量将达到2695亿立方米,每使用一万立方米天然气,可减少标煤消耗量12.7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3吨,节能减排效益可观。因此,扩大城镇燃气应用规模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最现实的途径之一。

1.3 城镇燃气供应保障要求气源多元化

根据城镇燃气行业特点,针对季节性调峰、单一气源等影响供应保障的因素,需要通过多渠道气源利用、多种类燃气利用等气源多元化方式来解决供应保障问题,如通过全国性主干管网的互联互通实现大规模气源的统一调配;通过区域性管网的互联互通实现区域性城市群间的资源调配和应急保障;在非管输地区可开展液化石油气区域气化模式;通过上游供气企业建设大型储气调峰设施;通过城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燃气应急储备制度等,因地制宜地采取综合措施实现气源多元化,保障城镇燃气供应。

1.4 加强燃气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燃气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稳定。一旦发生燃气事故,往往给社会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造成极大的危害,影响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后果严重。因此,切实保障城镇燃气的安全运行,确保城镇燃气企业的生产安全和燃气用户的用气安全越发重要。

1.5 城镇燃气行业发展趋于规模化和品牌化

城镇燃气管网设施建设投资大,资产专用性强,且投资建设需与城市规划建设保持同步,具有前瞻性的特点。为了发挥资产的使用效率,降低燃气供应的单位成本,必须体现其规模经济性。在一定条件下,一个或多个城市逐步进行燃气行业内的兼并整合,实现规模化经营,可以共享多渠道的燃气资源和管网基础设施,同时,城镇燃气行业关系到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正常生活,必须打造优质的品牌,才具备发展壮大的良好基础。

2 城市燃气管网改造意义

我国城市燃气发展的基础是人工煤气,特别是八十年代的燃气发展遵循“多种气源,多种途径,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的方针,提出“优先使用天然气,大力发展煤制气,积极回收工矿燃气,合理利用液化石油气,适当发展油制气”的燃气发展方向,发展了一批以人工制气、余气利用为主的城市燃气,相应建设了相当数量的城市燃气管网。因局限于当时的管道技术和管材的使用,有的城市采用了灰口铸铁管和落后的管接方式及防腐措施,敷设的埋地管道都已进入了“老龄期”。由于管道本身的老化,腐蚀,缺乏科学的管理维护,以及各种人为因素的破坏,致使管道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根据我国一些城市公布的统计结果,燃气事故已经成为继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之后的第三大伤亡事故,燃气安全问题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九十年代和本世纪初,城市天然气的飞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燃气事业的发展进程,城市燃气管网的建设和发展,成为新世纪城市燃气跨跃式发展的新阶段。

大规模城市燃气管网的改造和建设,必然涉及到与原有管网的衔接和改造等方面的问题,科学地合理解决发展和改造中发生的问题,是贯彻协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的措施。

为确保城市燃气管网的安全供气,消除旧有管道在生产运行中存在的隐患,国家准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进城市燃气管网改造项目的实施。由建设部组织编制“全国城市燃气管网改造规划”,计划对城市燃气管网开展广泛的调查,根据现有状况,分析原因,提出改造措施,加快城市燃气管网更新改造的步伐,提高城市供气的安全性,严防管道事故的出现。此举充分体现国家和政府对安全的重视,对人民生命财产保障的关心,是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3 燃气管道改造措施

旧管道修复改造的主要方法可归结为旧管更换新管及旧管道不开挖修复两种。

(1)旧管道更换为新管,应根据工艺要求,采用不同材质的新管道。《城镇燃气设计规范》中规定:中压(0.01~0.4MPa)和低压(

(2)旧管道不开挖修复技术,经常采用的方法有:插入套管法、涂层法及软管翻转法等。插入套管法,将预制的塑料原形管或折叠式套管插入旧金属管内,成为一种新的管道结构。

涂层法,将耐腐蚀涂料、水泥砂浆等内衬材料,通过机械装置均匀涂敷在管内壁上,形成有效的新防腐结构。

软管翻转法是将一种用纺织材料浸渍防腐树脂做成的高强度薄衬管以压力反翻内衬在金属管内壁上,热固化后形成很好的防腐层。

旧管道修复技术的实施,增加了管道的使用寿命,工程费用一般均低于更换新管的费用,而且该技术可以不开挖,避免扰民和影响市政秩序,尤其适宜于施工难度大或无法重建的管道的修复。

4 结束语

城镇燃气行业的发展要根据全国燃气资源总量平衡情况,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总体目标相一致、相适应,着重于持续改善人民生活、调整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节能减排。要根据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和燃气行业现状,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使城镇燃气行业得到有序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颜强,徐正康,王昌遒.全国城市燃气管道的发展和改造[A].中国城市燃气分会气源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四次年会论文集[C],2005.

发展城市经济的措施范文2

关键词:中小城市;墙材革新;建筑节能;可持续发展

建筑行业作为推动我国城市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为了有效达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针对墙材以及建筑方面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对墙材的有效革新以及建筑上的节能环保,有效提升中小城市本身的可持续化发展水平,为我国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1中小城市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创新的重要作用

中小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占有的总体比例较高,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针对中小城市的建筑行业发展进行有效的研究,推动中小城市建筑企业的墙材进行革新和建筑节能创新,

1.1实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城市发展建设标准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长期以来都是以资源消耗为主,这样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给中国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特别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墙材以及城市建筑方面严重消耗着当前的资源。并且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意识较为淡薄,导致建设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我国的节能减排的目标,在中小城市中进行科学性的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创新,使建筑的过程中有效实现了节能环保和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促使其不断向规定的标准中发展,有效提升中小城市建筑的科学性。

1.2缓解土地资源紧张局面

通过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上的充分创新,能够有效缓解我国的土地资源紧张局面。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土地资源出现了严重的下降,各种工业、企业建设发展等各项事业建设过程中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并且随着森林资源的破坏,土地沙漠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我国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然而,在建筑工程中,大量的土地资源通过技术被烧制、冶炼成砖瓦等建筑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土地资源的紧张程度,而通过对墙材进行有效调查革新并在建筑节能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创新,运用新型的墙材,能够有效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1]。

1.3符合经济发展要求

当前我国处在经济进行变革的新时期,在这样的时期中,我国提出了可持续的发展战略,针对中小城市的建筑企业,促进其采取有效的措施记性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上创新,非常符合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要求,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的发展。

2中小城市在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创新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使用的墙材多是粘土实心砖,并且这样墙材在我国的建筑史上有着非常重要长久的历史,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政府相关部门也逐渐意识到了粘土实心砖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浪费,并针对这样的问题提采取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措施。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针对建筑工程中的墙材,我国科学技术人员经过不懈努力,对传统的墙材材料进行有效的创新,对建筑中的外墙材料,充分利用了砌块材料以及气站材料,并且把农业生产中的接秸秆以及废弃的粉煤灰等材料与其进行了充分的融合,从而有效实现了我国的墙材革新,而在墙材革新的过程中,这些原材料的运用对中小城市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运用这样的原材料制作成墙材,有效运用到建筑中,能够有效提升中小城市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有效推动我国的发展。当前我国政府针对中小城市的节能有效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有效的发展,但是在中小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上,其意识水平并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标准,并且在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创新上缺少规范化和秩序化,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人们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上的意识,并且应该强化对其的研究,从而促进中小城市的发展[2]。

3提出有效的措施,促进其进行有效的创新,提升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3.1对中小城市的建筑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针对当前中小城市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创新进行有效的研究,应对其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当前中小城市的建筑企业中,为了保证其规范性的发展,针对传统的业务管理及其相关的部门,提高其进行创新的能力,通过对其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创新,从而有效促进中小城市的发展。

3.2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

针对中小城市人们的环保和资源节约的意识,应该通过有效的措施提升其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意识,通过对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培养。在工作过程中,在工作的过程中根据环保的意识对其进行有效的自主性的研究,从而有效推进我国中小城市的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创新,促进我国的发展[3]。另外,在中小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通过有效的措施推动建筑企业想工业化的进程中发展,当前在建筑市场中存在着以利益为主导的思想,为了保证其实现有效的发展,必须对各个生产和建筑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通过优化,有效降低弄虚作假现象,并且要在建筑企业中,强化对其的管理和监督,从而有效推动当前的杰恩能够建筑事业发展。

4结束语

总之,在资源逐渐减少和环境越来越恶劣的条件下,作为经济发展建设中的重要行业,中小城市应充分认识到当前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在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提出科学性的解决措施,在进行建筑的过程中,有效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的水平,推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过程中,保证我国经济能够实现快速平稳、科学健康的发展态势,为我国经济变革提供重要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陈福广.对墙材革新的战略思考[J].新型建筑材料,2010,37(1):23-27.

[2]宋永红.墙体材料革新与应用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

发展城市经济的措施范文3

关键词:区域经济;物流;发展

由于川南地处两江交汇处的独特地理位置,泸州一直被标榜为川南的商业中心和物资集中地。这些年来,伴随国际贸易的稳步发展,为了加强川南与国内和国际等多个国家及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尽量彰显川南区域经济的优势及其重要作用,泸州市从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等诸多方面开展工作,并逐步加大力度,虽然,在实施各项措施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困难,但总体而言,还是取得了的相当显著的成绩。川南的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的发展是相互作用的,两者互为一体,共生共存。当然,政府早就意识到这一点,所以这些年来一直不断采取措施,加快川南地区经济建设,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

一、区域经济下逐步展开物流产业的各项举措

这些年来,川南政府深知物流行业对于川南发展区域经济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意识到只有做好物流产业才能够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采取了如下的具体措施:

首先,作为川南的领头羊,泸州市实施各项措施来加强自身的经济实力,目的是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物质保障。充分响应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利用川南特有的地域、资源优势,以区域经济为指导,通过“大产业带动、大项目拉动、大投入驱动”,使川南经济不断迈向新台阶,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强。根据数据显示泸州的经济2010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GDP)714.81亿元,增长16.5%,这一点是很多发达城市都是做不到的。当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产业的支撑,不过也为物流产业提供有利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经济的加快发展,导致了产业聚集、市场扩容等现象,这些也为新型物流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其次,为凸显物流行业的重要地位,川南进一步加快了城市的基础建设。近几年来,泸州市花费很多的人力财力用于城市建设。其中,百分之七十都用于城市交通建设方面,通过一系列的供电、供水、交通、通信的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市民的生活和物流行业的发展都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交通方面,通过建设铁路、公路、水运及空运等多个航道,已形成了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不管是从哪条线路看,川南的货运都非常畅通,使得物流产业稳步发展。

再次,为加快物流产业的发展,川南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美化城市环境。虽然泸州的地理位置本身塑造了其优美的环境,但为了更好地发展物流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优化城市环境,通过植树造林等一系列举措来改善人们居住环境,在长江等流域打造园林式生活,建造诸多的夜景工程,让这个美丽的城市成为居住、置业、工作的最佳场所。

最后,为了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提高泸州港的货物吞吐能力和长江航运的通行能力,川南立足长远,致力于打造最优物流城市。吸引大量的集装箱中转业务,使货源源源不断地流入泸州。诚邀日本、法国、美国和国内的25家知名船业集团聚集泸州国际集装箱码头,共商黄金水道发展大计;邀请日本川崎汽船公司联手泸州物流,谋划江海联运;总投资20亿元在泸州市龙马潭区兴建占地700亩的泸州西南商贸城,目标是打造川南最大规模商品贸易中心,其中有一个最要的内容就是建一个大型的仓储物流中心,物流是商城运转的动脉,关系着各商户的兴衰利益。为此,西南商贸城项目相关负责人的想法是对具体的物流线路进行招标:“比如泸州到浙江这条线,我们以商户集体批发的形式招标,哪家的价钱合理,我们就用哪家,这样节约了商户的成本,而且货物流通过程将全程监控,保障货物安全。”

这些一连串的举措都在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做铺垫,这也是为什么这以后的几年川南物流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的原因。预计到2012年,川南将初步建成1个辐射性最全面的商业中心和1个大型物流园区,5个区县级商业中心,50个社区和乡镇商业中心,在川南地区和全省有影响力的商业街,10个在全省有影响力的大型商品市场和商品流通企业,届时,川南会将自己最灿烂的一面展现给中国,展现给世界。

二、剖析川南区域经济与物流发展的关系

总的来讲,川南区域经济与物流行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由于川南重要的交通位置奠定了其水上货运的有利条件,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对于交通等各方面的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帮助,当然,物流产业的不断发展,也会使得川南贸易往来不断加强,区域经济得到不断的发展,所以二者是相互依托,相互扶持又相互促进的。这些年来,川南的商贸经济一直受到全国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它的物流产业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不管从货物运输还是配送方面都有一套非常全面快捷的通道,不仅使得客户满意,也使得投资者更加有信心。这就是许多国际友人愿意加盟川南物流的原因,也是川南区域经济发展飞速的重点。

三、总结

综上所述,川南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通过不断调整政策,致力于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发展物流产业,事实证明这样的举措是正确的。当然,通过发展物流产业也使得川南的经济增长有了更新的突破,尤其近年来的逐步深入,现在川南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贸易枢纽,通过发展物流产业,川南不仅使自身的区域经济得到发展,也给国家做了很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发展城市经济的措施范文4

论文摘要:以吉林省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从造成城市干旱缺水的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性、脆弱性和防旱抗旱能力入手,对城市干旱缺水风险程度进行了评价,以期为实现吉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老工业基地改造战略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吉林省是我国北方干旱缺水省份之一,水资源总量为404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量357亿立方米,地下水113亿立方米,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52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68%;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00毫米,由东南部的长白山区向西北部的松嫩平原递减,东部白山、通化市的年均降水量约800毫米,西北白城、松原市不足400毫米。总体上看,我省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水资源量相对不足,导致干旱频繁发生,干旱影响逐年增大,影响范围逐渐扩展,旱灾损失越来越重。特别是1998年以后,我省持续发生严重干旱,城市干旱缺水问题也相当突出。

一、城市旱情及特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生活环境改善使得城市用水量逐年增加,城市干旱缺水也呈发展加剧态势。据今年6月初统计,全省共有辽源市、四平市和公主岭市、洮南市等12座县级以上城市缺水,日缺水量达35万吨,影响人口152万人,月影响工业产值约1460万元。干旱缺水主要表现为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三种类型。如辽源市属于资源型和工程型双重重度缺水城市;四平市属于资源型和水质型双重重度缺水城市;公主岭、洮南也属于资源型和工程型双重缺水城市。分析和归纳我省城市干旱缺水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波及范围广。1998年以来,我省持续严重的干旱对城市供水造成了巨大威胁,给城市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2006年和2007年的两年春夏连旱,全省49座县级以上城市有45座城市缺水,占城市总数的91%,其中地级城市缺水的有7座,占9座地级城市总数的78%。干旱缺水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正常生活、工业生产及商业服务业,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也有很大影响。

二是干旱程度重。受气侯、环境等因素影响,我省城市干旱缺水程度日趋加重,旱情严重时的2007年7月,日缺水量达133万吨,影响人口203万人,其中长春、四平、辽源、通化、白城、松原和白山7座地级以上城市日缺水量70万吨;有16座城市严重缺水,162万城市人口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部分城市的缺水率高达25%以上。

三是旱灾损失大。城市干旱缺水,给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给工商企业和服务业造成的损失相当大。因干旱影响被迫对耗水量高的工业企业限量停产;非重点项目的建设被迫停工;关闭部分洗浴业;对居民生活采取分区、定时供水;限量供应城市绿化和环境生态等方面的供水。据2007年6月统计,全省因旱日影响工业产值亿元以上,并间接影响城市的投资环境和发展形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我省各受旱城市针对干旱缺水的实际情况,积极采取对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基本保证了城市供水安全,为当地社会安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应该看到,还存在着一些急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其主要表现:一是城市抗旱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顺,目前机构不健全。个别地方没有设立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现有人员不足,城市抗旱工作没有机构和人员去抓;二是基础工作亟需加强。对于城市抗旱的基本概念、工作内容、对策措施和方法步骤,都有待于进一步明确,需开展必要的理论研究等基础性工作,以便于指导城市抗旱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城市抗旱工作的应对手段亟待提高。农业农村抗旱,我们已有一整套对应措施、手段和经验,城市抗旱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投入机制、对策措施和管理手段等。四是城市抗旱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下步工作计划仍需尽快完善。针对我省城市旱情的发生特点和基本规律,要以“以人为本”、“五个统筹”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开源节流并重、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并举和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总体工作思路,切实抓好我省的城市抗旱工作。

三、解决缺水的主要对策

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好城市水源工程建设。城市是人口高度密集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区域,随着人们城市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经济的发展,城市用水量必将快速增长。为此,应积极采取工程措施,通过拦、引、蓄等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城市的供水能力。首先,对已建成的杨家崴子、明月沟等城市供水工程,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工程效益;其次,抓紧长春、四平、辽源等中部城市群从丰满水库引水工程立项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及早立项,开工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中部城市群缺水问题;同时,对一些县级城市的供水水源工程也要抓好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储备,当条件具备时,可随时开工建设。

(二)抓好城市综合节水工作。水资源短缺是我省的基本省情,节约用水应该作为城市抗旱的一项基本对策,长抓不懈。一是要继续大力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措施,强行推广应用节水型设备设施;二是对用水大户提出中水利用率的达标标准和期限,努力提高水的利用率和重复利用率,把我省的万元产值耗水率和重要产品的单位耗水量降下来,提高城市用水管理水平;三是适当时机提高水价,利用经济杠杆推动节水;四是大力宣传节约用水的重大意义,教育广大群众增强节水观念和节水意识,树立节水为荣、浪费水为耻的社会风尚,努力建立节水型社会。

(三)开展抗旱的基础性工作。根据开展城市抗旱工作的需要和可能,积极开展有关城市干旱标准、城市抗旱的基本工作内容和对策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开展城市抗旱应急预案的编制试点工作,在完成国家防办下达给我省的城市抗旱预案的编制试点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经过示范、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学习和借鉴外省经验,尽早完善《吉林省抗旱工作条例》,为城市抗旱工作提供法律政策依据。

(四)抓好当前的城市抗旱工作。了解和掌握目前城市旱情动态和发展趋势,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和决策意见,为领导指挥抗旱提供科学详实依据;加强城市抗旱用水调度,必要时可实施跨流域调水和开辟必要的临时水源等措施,确保城市供水安全。

发展城市经济的措施范文5

[关键词]城市环境 环境保护 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158-01

一、概述

城市是人类在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产物,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要对城市的环境进行合理的管理和保护,城市环境保护包括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从当前情况来看,影响城市环境的因素是多个方面的,其中有社会生活活动产生的污染也有工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污染,还有交通运输带来的污染。除此之外,城市布局规划不合理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方面带来的问题,也会造成城市环境的污染。所以,要做好城市环境保护管理,就要在组织上、制度上、方法上作出严格的规定,并制定出强有力的措施。

二、城市环境污染的原因

1、建设目标有疏忽,管理制度不合理。当环境保护问题的处理与解决进入到行政决策层面时,受政治方面的原因影响,缺乏整体规划。此外,因城市环境管理机关众多,各部门种类繁杂,相互叠加,缺少统一指挥。

2、资源运用扭曲与投入不足,行政协调困难与展望不足。具体表现为:在处理城市工业废弃物与生活垃圾方面,要投入大量的行政资源,同时要求高品质的环保行政人员参与。在经济转型期,用于环境保护的公费太少,由此导致难以细致开展城市环境管理工作。

3、缺少环境保护的意识,法律观念淡薄。从我国来看,法律观念在环境领域还没有彻底的普及,人们只重视眼前利益,却不顾环境的重要性,很少去考虑环境及发展问题,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等思想意识。

三、处理好城市与城市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

1、城市经济发展不以破坏城市生态平衡为代价

城市是个复杂而脆弱的生态系统,其中的各成份联系密切并相互影响,破坏了任何一个生态因子都可能会给整个生态系统带来无法挽回的破坏。因此,城市经济的发展作为其内在的一分子,相应地也将遵循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妥善地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目前,我们应该采取的有效措施为:实现从经济理性到生态理性的发展理念转变;大力发展城市循环经济;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倡导绿色GDP。

2、城市建设和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

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建设中最为明显的部分,通过各类建筑、设施及结构等布局可以直接看见的外在安排展现城市的发展历程。从某种程度上讲,城市建设的程度反映了该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居民幸福指数,现代的、时尚的、先进的城市建设预示着该城市有着强劲的经济基础和发展前景。但是,城市建设也应该保持一个度,盲目地发展城市建设也会牵制到这一城市的长远发展,从而损坏该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政府在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兼顾到城市经济投资力度及环境的承受能力这两大因素。首先,保证城市建设投资在城市投资中的一定比例,尤其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促使城市能够充分就业。其次,必须要合理配置城市建设投资比重,不仅能使城市产业投资的步伐,为城市建设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持,而且确保各项建设投资在城市自然环境可承受能力范围之内,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具体措施如:确保城市公共投资的适度、合理;积极合理地引导城市商业建设等。

四、城市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1、从环保宣传方面着手,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首先,从学生入手,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已成为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环保教育要从孩子抓起,从课堂抓起。其次,充分利用媒体,加强环保宣传。利用媒体的便捷传播途径和广泛影响力,在电视、广播、网络等的广告中增加环保公益广告,大力宣传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此来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法治观念。第三,举行各式各样的的环保教育活动,可以对社会的环保氛围具有积极的影响,使得环保教育深入人心,促成人人关注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局面。

2、以立法和规划为主要手段

在发达国家环境保护中,立法起了重要作用。他们依靠环境立法来进行环境管理。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和作法,全部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强制企业执行。而我国于197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上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之后又颁布了一系列具体的法规,正在朝建立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方向积极努力。为了保护这一系列法规的执行,必须要加强法制宣传,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环境规划是环境保护管理的核心,也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手段。环境规划有部级环境规划,区域环境规划以及部门环境规划等。

环境规划一般被分为四个组成方面,即:生态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自然保护(或重点保护对象)规划以及环境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各项环境规划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不同,其侧重点也明显不同。

3、加大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对环境保护的投资也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与目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要坚持“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提高环境污染防治投入占本地区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建立相应的融资政策和考核检查制度。

4、加强环境质量预断评价

所谓的环境质量预断评价实质就是指对某一地区或城市在大规模开发后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的事前评价。在安排工程建设项目之前,应预先分析确定它们将对环境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从而进行技术、经济、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综合比较,以研究建设项目的可行性,选择最佳方案,并为将来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目前,环境质量预断评价被许多国家作为预防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

5、发展环境保护学术队伍,推动环境科学研究工作的进行

要保护好环境,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个是政府,另一个是科学,这两个部分缺一不可。当前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就是资源和能源的浪费。除此之外,还与控制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等科学技术落后等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关系。所以,又必须要建立一支由环境保护专家、学者、城市环境管理工作者组成的学术队伍,开展城市环境管理科学研究,这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

五、结束语

城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城市环境的好坏、保护程度和管理方式都对人类的生存状态产生重大的影响。通过上述对我国城市环境所面临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只有深入开展环境管理工作,不断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制度,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困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城市环境问题,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发展城市经济的措施范文6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目标收益;土地使用;扩大需求

[中图分类号]F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2 ― 0058 ― 02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以及理解

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把及时便捷的信息化以及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型产业当做推动力,使得人员相对、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资源合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走城镇化发展的道路。其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城市与乡村的发展要统筹兼顾;二是凸显出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三是要对经济增长、资源利用、环保意识等方面全面协调;四是要保障城镇发展的延续性;五是结合新型城镇自身的特点与特色,摸索出符合适宜于自己发展的模式。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及希望达到的收益

新型城镇化发展达到的预期的目标,就是创建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城市、快速发展的中小城市、带动城市需求量的小城镇、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社区,创建立体式的格局,进行统筹与协调。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当中,要保留农村的耕地面积,保持好自然环境。加大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城市乡村之间的合理发展,缩小相互间的差距。新型城镇化建设能不能合理而持续地构建,主要是看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利益,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方式多样,有工农业之间的互补,城乡之间的规划发展。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高速发展速度,以及将要打算发展的城镇化区域,农民的经济财富累积以后希望进一步的增值,边缘地带居民的聚集所带来的影响,发展时期经济政策层面的扶持,都是主要因素。新型城镇化区域的消费结构改变,区域内人民的经济收入相应的大幅增长,带动了城市消费的需求量,这些都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力量之源。随着农村人员大量进入新型化的城市,新型化的经济产业数量将会增加,规模会进一步扩大,需求量加大,消费水平提高,这些变化都将给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一个就业的平台,达到增效的目的。

2.增加农村人均耕地面积,进行机械化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形成规模经济,增加收益。农副产品的价钱变化使得收到的效益收有所增加,城镇化的配套设施所带来的一系列反应。让原来城市人员、进了城但是还没有脱离农民身份的人员、打算拟建城镇化地区的人员、一定时期内依旧生活在农村的人员,都得到利益。

3.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原始的的资金要有着落,并且具有持续性。土地使用过程中政策层面的措施进行资金积累,扩大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发行的债券,抵押信贷以及各种各样的融资方式,都是资金积累的手段。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治安管理问题能否得到管理,市容环境治理与维护能否解决,各种基础设施能否得到保障。这些问题是不是会因为成本太大,不能更好地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城镇化服务,让居民的生活质量下降。

4.能不能进行科学规划,合理设置,避免人口过度密集,而造成成本浪费的现象。城镇的空间太大就会形成资源浪费,导致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会造成时间浪费、交通费用的增加、污染程度加重。新型城镇化构建过程中能不能改进。

5.城乡之间的经济收入能不能减小差距,能不能够有效遏制或者有效解决存在于城乡体制当中的矛盾。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会不会让偏僻的农村更加贫穷与落后,让非城镇化的人员承受更大的经济损失。

6.会不会因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而使得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这些损失有没有能力支付。比如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会不会搬迁到新城镇,那么相应的配套设施和具体的管理措施能不能紧跟上产业发展的速度,而使得人民的生活质量有所影响。

三、新型城镇建设过程中居民的既得利益与发展周期

新型城镇化得以实现的本质目标,是已经城镇化居民的经济收入要接近大中城市的发展速度,城镇化区域内人员的社会福利和城市人员要一样。要使得新型城镇化得以推进,就应该消除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

1.实现城镇化的基本目标,是提高由原来农民的身份已经转化为城镇居民的经济效益,增加他们进入城镇以后的就业率。城镇化的本质不是把农村的人员转化为城镇居民后变为低收入的群体,更不是为了城市的经济繁荣,而把这些身份变为城镇居民的农村人员当作价格低廉的劳动对象,给城市居民提供基础性的社会服务。城镇化政策的主要目标,把已经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固定的职业、稳定的收入的农民工家庭转化为城市居民。

2.让在目前情况下还暂时不实行城镇化的一些农村落实基础的配套设施,进行政策层面的优惠与照顾,让生活在农村的居民也必能够得到具体的利益,这是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农村建立健全基本的公共基础设施。第二,让农村人员与城镇人员一样能够享受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效益,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一体化统筹。第三,农村居民在担负相应的社会责任时,他们应该得到更高社会保障。第四,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3.新型城镇化构建过程中存在着发展周期的长短问题。城镇化建设如果以速度过快的方式实行,就会出现房价过高、环境污染严重、交通堵塞、人民生活压力过大、划归为城镇居民的农民难以适应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城镇化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都能够享受到配套的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但由于受经济发展的限制,提供符合标准的公共资源能力就会跟不上,如果城镇化的进程不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快速发展,那么要实现均等化公共服务是不可能的。由于大城市经济基础实力雄厚,公共设施相对完善,居民分担的公共服务的费用较低,但是在小城镇情况就截然相反。

4.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周围大中城市之间的关系。第一,新城镇建设在规模结构、社会功能、与周边大中城市之间的关系、适合经济发展的产业等方面,要科学规划、合理定位。新型城镇建设一定要有符合自己发展的特点。第二,要有符合新型城镇建设发展的措施保障,让那些有经济能力的新型城镇居民,以及资金雄厚的投资者,为新城镇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三,解决新型城镇发展过程中一些突出的问题,才能够能沿着大中城市的发展轨迹而繁荣起来。第四,应是新城镇建设中整体的产业链要相互融合,相互沟通,相互作用,才能够带来经济的繁荣。

四、新型城镇化建设当中土地的收益与合理使用问题

1.在新型城镇建设的进程中,相应的政府机构对土地的征收与使用中会重视收益效果,也会关注利益问题。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必然要实行一系列的改革,那就必然会牵扯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最突出的问题是地方各级政府的对农民土地的征收与转让,由于一些不太合理的现象,让农民的土地出让价格一再被压缩,他们的既得利益受到很大的损害,这些失去土地农民转变新型城镇居民以后,资金链受大很大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2.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被纳入城镇居民的农村人员的身份发生了变化,农村原有的土地也就披上了城镇化的外衣。被城镇化的农村土地,基本的用途有如下几种形式:一部分继续留作为耕地;为了城市的环境而开辟为生态公共设施的用地;转化为住宅区用地与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用地;转化为基础建设设施的用地。土地使用方式的不一样,相应所得到的经济价值悬殊很大。如果只从既得利益方面来考量,土地的不同所有者都愿意在城镇化的前提下,以求得最高的经济利益。但是从国家的宏观政策层面来考究,为了城镇的经济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必须要保留一定规模的耕地和生态功能土地。

五、新型城镇化需求扩大促进经济发展

城镇化发展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加大居民的需求量,刺激消费,来提高经济的增长。符合经济发展的弹性政策、政府财政预算的加大投入、一定程度上减免扶持对象的税收,都是扩大城镇居民需求的主要方法。

1.只有新城镇化居民的经济有了提高,边缘地带的农村居民收入有了改善,才能在某种意义上扩大新城镇的需求量。新城镇建设过程当中的新兴产业,提共给城镇化居民就业的机会,这是新城镇化居民的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而边缘于新城镇周围农村居民主要经济来源,其一是国家政策举措上对一直坚持耕种的农民,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其二就是农村居民为了自然和谐、城市生态,舍弃土地的经济开发价值而作出贡献,生态受益地区的地方政府进行必要的补偿。只要这两部分资金都能够及时就位,那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就能够有所提高,新城镇社会发展的需求量也就有所加大。

2.过渡到城镇化的居民,为城市人民提供必要的服务,是就业的平台、谋生的手段,但是也应该让他们接近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享受同等的服务水平。在城乡公共设施的统筹投资中,要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在这些投资建设过程中,要让农村居民享受上与城镇居民相差不大的公共服务,充分利用当地的剩余劳动力,给他们就业的就会,提供长期的服务。

3.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传统认识,就是农村居民进入了城镇去生活。城乡之间差距的缩小、公共设施的完善、服务意识的加强等一些列措施实施以后,城市与农村居民可按照自由喜好与需要,自由地选择居住场所。有些城市居民由于闲余时间比较多,又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城市生活的压力与压抑感,希望到农村去放松,休闲心情。地方政府只要在政策举措与保障方面有所改变,农村的经济就能够发展起来。这样的经济发展方式,也能够刺激城镇化的内需量,增加经济的发展。

纵观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从总体上来说看,我国城镇化正在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在推进城镇化构建的过程中,政策层面应当出台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措施,保障城镇化居民的既得利益,合理使用与保留土地,有效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陈甬军,陈爱民.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2〕李树琼.中国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 刘传江,郑凌云.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责任编辑:陈玉荣〕

[收稿日期]2015 ― 01 ― 13

发展城市经济的措施范文7

一、一个共识:城市规划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性

城市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象征和生产力的空间载体,是一定地域内经济集聚实体和纵横交错经济网络的枢纽。统观全球经济态势,经济重心主要集中在城镇集聚区,可以认为,只有城市及其集聚区的持续发展,才会有区域的持续发展,国家的持续发展乃至于全球的持续发展。1994年6月在英国曼彻期特举行'94环球论坛作为持续发展委员会第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其主题就确定为:城市与持续发展。面对21世纪全球城市时代的严峻形势,城市问题更成为可持续发展最为关注的主题之一。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持续发展已成为联合国环境与开发署等国际组织共同关注的主题,而城市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焦点之一。

我国政府在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时十分注重人类住区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科技行动中,就有开展城市现代化和城市持续发展研究,为城市现代化和持续发展提供战略、规划、设计、管理的理论模式等重要内容。邹家华副总理在1996年6月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联合国第2次人类住区大会高级别会议上明确指出“能否‘在世界上建设健康、安全、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乡镇和农村’,需要我们以新的视野探索和寻求新的出路。”

可持续发展是“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道路”①。

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基地。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科学有序发展的蓝图,是各级政府指导、管理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手段。

当前在全球城市化时代即将来临之时,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到加速成长阶段,1996年全国城市化水平达29.4%。但是城市发展在宏观、中观、微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非可持续问题,急待加以调控(见表1)。

表1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表 空间尺度/城市问题 宏观

(城市-区域) 中观

(城市) 微观

(城市社区)

城市经济 城市间职能分工不明确。结构趋同,缺乏特色,重复建设 城市经济活力不足,经济效益差,单纯追求高、大、全 城市中许多企业面临困境

城市布局 大城市建成后不断以摊大饼式地向外拓展,城乡结合部布局杂乱,乡镇企业过于分散 开发区过多过滥,土地资源浪费,老城改造更新和历史欠帐较多, 环境保护不够 社区服务设施,安全保障体系等不尽人意

城市基础设施 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缺乏统盘考虑,以邻为壑、各自为政,重复建设 对城市发展需求认识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 供给不足

城市生态 人口持续膨胀下区域生态环境恶化、林地、草地退化、沙化、碱化、旱化 三废污染加剧,植被、地表破坏严重,地下水资源减少 缺乏公共绿地和休闲环境

城市形象 “千城一面” 城市风貌缺乏鲜明个性和高品位形象特征 “千楼一面”

城市管理 战略、宏观上缺乏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缺乏分类指导 条块分割,存在盲目性、被动性和随意性等短期行为 简单化

地市合并后的哈尔滨市国土面积达到5.3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914.9万人(1997年),在综合实力增强的同时,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城乡关系、空间开发强度与次序等矛盾也有所增强,这类矛盾的解决,必须有强有力的发展政策加以调控,才能使哈尔滨市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战略正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念。

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一方面强调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也非常注重城市质量(包括生态环境质量、城市风貌形象质量、城市文化质量等)的逐步提高。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实施将引导城市走向稳定、协调的发展之路,对城市进一步优化生存环境、创造发展条件、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影响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两个根本转变:国家政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指导

从我国的宏观政策来看,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这一跨世纪的战略中提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二是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两个根本性转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重要的举措。

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求城市发展改变原来固有的模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两个根本性转变对城市的具体指导意义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求城市规划进行全方位的战略性变革(见表2)。

表2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发展方向分析

   计 划 经 济 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

规划哲学 以人为中心 人与环境并重

规划目的 贯彻国民经济计划 与国民经济计划相辅相成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规划任务 以建设为主的物质性规划 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综合性规划

规划方针 “十六字”方针: “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尊重人、自然和历史文化,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城市

规划内容 发展规划、布局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平面、静态) 发展规划、布局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生态规划、景观风貌规划、城市管理规划有机结合的环境整体规划(立体、动态)

规划理论 单一的建筑学 建筑学、地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园林学、系统工程学等多学科协同作战的城市学

规划标准 严格贯彻国标 与国际标准对接并突出地域性特点

规划方法与技术 定性为主 定性、定量、定位、定景、定施的综合集成与“3s”等技术应用

规划视野 就城市论城市

就区域论区域

就现状论现状 以区域系统观和动态时空统一观,研究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的科学调接问题

规划审美观 空间形式美 生态和谐美

规划价值观 高标准、高消费 适应性、可持续性

规划主体与城市建设投资渠道 政府由上而下进行拨款、投资 政府、企业、外商、上、下、左、右等多渠道、多方式

规划管理 领导决策存在随意性、盲目性问题 规划管理法制化、科学化,领导决策与民众参与相结合

三、三个面向: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制定准则

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应遵循“三个面向”的准则,既要面向世界,还要面向现实,更要面向未来。只有面向世界,才能在世界经济开发、开放、可持续发展的大格局中找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地位,明确开发战略的目标和方向;只有面向现实,才能摸清都市圈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分异和组合特点,从而能够因地制宜,突出构建重点,体现和创造城市的特色;只有面向未来,才能在跨世纪的高度高瞻远瞩,远虑近忧,妥善处理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构筑的远近关联,将其置于一个滚动过程中,形成巨大合力的后劲。只有坚持三个面向的准则,才能从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大格局和大趋势中,科学谋划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活力创造条件和新的动力。

四、对市情的再认识棗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坚实基础

科学确定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必须对城市市情进行重新审视,从中挖掘真正有意义的优势条件,同时认清不足,以使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制订有明确依据。

地市合并给哈尔滨市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哈尔滨市成为全国各省辖市中国土面积最大的城市,同时宏观形势的变化和社会经济二元化程度加大等给哈尔滨市的发展带来新的问题。

当前,对市情再认识和科学评估应重点把握住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并进行多视角的分析和评价。对于哈尔滨市而言,区位因素、历史基础,综合经济基础,知名度是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的主要影响因素。

1.区位因素

哈尔滨市地处我国沿边开放的第一线,黑龙江省是我国内陆边境地区发展程度最高、国际合作前景最佳的省份;从国际合作的区位来看,哈尔滨市处于东北亚腹地,是欧亚大陆桥重要的城市;从更广阔的空间范围来看,哈尔滨市是我国寒地中最具实力的城市。总体上讲,哈尔滨市的宏观区位既有优势,也存在劣势,随着中俄贸易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关系的改善,哈尔滨的宏观区位条件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2.历史基础

哈尔滨历史上就曾是东北北部最大的商业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1903年中东铁路建成通车后哈尔滨成为欧亚大陆桥上重要的交通枢纽。至二十年代初,日、苏、英、美、法、德等国在东北北部经营进出口的投资几乎全部集中于哈尔滨;1914-1931年先后有33个国家到哈投资办企业,占外商在东北主要城市投资总额的33.6%;有28个国家14个外国侨民居住在哈市,共有16个国家在哈开设领事馆,国外设立的金融机构16家,外国商店最多时达2502家,与40多个国家(地区)的100个重要城市有经贸往来②。可见,从历史上哈尔滨市就是一个国际化非常强的都市。

3.综合经济基础

从“一五”时期开始,哈尔滨市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目前,哈尔滨市的机电设备、工量具、中小型轴承、医药、亚麻纺织已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工业生产基地。地市合并给哈尔滨经济带来的最大的变化是使哈尔滨市成为我国省辖市中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但经济效益随着设备陈旧等原因的下滑以及城乡二元化经济格局也给哈尔滨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困难。

4.知名度优势

哈尔滨素有“中国冰城”之美誉,哈尔滨的知名度首先来自她是中国最北的省会城市。作为中国的“冰都”,哈尔滨冰雪节成为世界四大冰雪节之一,’9 6 冬亚会的召开,使哈尔滨在世界冬季体育活动中也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哈尔滨洽谈会已成为与“广交会”齐名的重要贸易盛会。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已成为令人瞩目的部级音乐文化艺术活动盛会。另外,城市建筑的欧式风格、“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美誉及众多知名的文化活动也使哈尔滨拥有了更多的城市魅力。作为中国寒地城市的象征,哈尔滨正日益走向世界。

五、“五定集成”: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研制的方法论

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有科学的方法论进行指导。综合区域科学、地理科学、规划科学、景观生态学、系统工程学等多门学科的方法,结合城市的发展特点,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制定应遵循定性、定量、定位、定景、定施的“五定集成”的方法。

“定性”是要科学分析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发展的优势、潜力、机遇与前景,从而科学界定城市发展的性质、城市各组成要素的发展方向;“定量”是要在定性的前提之下,充分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和环境容量,在此基础上,确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和标准体系,从而使各发展目标进一步具体化、量化,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性更加明确;“定位”是要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落实到空间布局,使城市空间资源得到最佳配置、优化组合;“定景”是运用景观生态学和CI理念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形象设计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定施”是要明确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实施措施,使城市发展战略真正落实到城市发展实践中。“五定集成”方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制定重要的方法论基础。

    六、因地制宜地突出市场独占性: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目标

城市可持续发展应当有明确的目标指向,以便于城市发展规划的制定,如寒地国际性城市应是哈尔滨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从我国国际性城市体系的发展趋势来看,除沪宁杭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具有发展成为有全球意义的综合性国际城市外,其它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均可为区域性或专业性国际城市。

在我国东北地区目前已有沈阳、大连、长春、丹东、哈尔滨等城市提出了建设国际性城市的构想,而且大多数城市将其国际合作范围界定在了东北亚区域。这种大雷同如不从根本上打破势必须造成盲目竞争和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哈尔滨市应当立足东北亚,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哈尔滨市是中国寒冷地区最大同时也是实力最雄厚的城市,而且历史上也是国际性很强的城市。同时,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加以考察,哈尔滨有活力的产业和经济活动范围均不仅仅局限于东北亚。哈尔滨市的机电、工量具、轴承、医药、亚麻等产品的销售范围已遍及全国,部分产品已在东南亚和欧美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从哈尔滨发展所依托的资源基础,更是具有寒冷地区的特色。可以说,哈尔滨市的发展,特别是其产业、产品的发展,某种意义上需要充分利用寒地资源并进行深层次、高附加值的综合性开发。所以应当将寒冷地区作为哈尔滨市新的发展视角。

作为中国的冬城之都,哈尔滨市应率先建成中国的寒地国际性城市,以其鲜明的特色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哈尔滨市不仅要在世界寒地城市中寻求更多的合作伙伴,更应以寒地城市特殊的优势条件与国内外各级城市进行广泛地合作。从可持续发展观点考察哈尔滨的现实与发展问题,寒地国际性城市的视角将给哈尔滨市带来在国内许多领域的市场独占性,使其自然、人文、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并能为哈尔滨市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对哈尔滨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七、构筑具有活力的产业链条:可持续发展经济规划的关键

健康稳定的经济增长是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最大推动力,只有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同时,充分运用各种经济手段,配合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才能切实提高处理环境与问题的综合能力,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例如,对于哈尔滨市来说,建立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扩大优势产业的影响力,加快金融、商贸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哈尔滨市目前的产业结构最重要的特征是工业结构的偏重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偏小。建设寒地国际性城市,首先要发展高度发达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高层次的第三产业,同时强化优势工业的改造力度,稳定粮食生产等第一产业,形成三次产业比重合理,协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根据哈尔滨市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及建设寒地国际性城市的需要,哈尔滨市应构筑七大产业系列;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现代化农业系列;以电站设备、汽车、工量具、轴承、飞机等为主导的机械工业系列;以多媒体技术、微型计算机、敏感元件、传感器等为主导的电子工业系列;以寒地特色旅游为主导的国际旅游业;面向世界各地的国际金融业;立足东北亚,逐渐向外拓展的国际商贸业。

地市合并后的哈尔滨市存在着明显的社会经济发展二元化倾向,使寒地国际性城市的建设必须遵循一定的时空序列。哈尔滨市在稳定和更新农业产业的基础上,产业的开发近期以工业调整和工业项目技术改造为重点,2000年之后重点建设高新技术产业,2005-2010年之后产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旅游业等高层次第三产业的开发。

八、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规划的难点

环境的日趋破坏是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最根本原因。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实际出发,我国制定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实行预防为主,谁污染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并颁布实施了多部环境和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哈尔滨市建设寒地国际性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重要的条件之一。哈尔滨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同时面临着城市环境保护和国土整治两方面的困难,其中有八项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即城市环境保护的水、大气、固体废弃物、噪声四大污染的治理和生态农业区、生态示范区、绿色食品基地、自然保护区四大区域生态建设项目。

城市环境保护应重点突出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和工业污染防治,加强水、大气、固体废弃物、噪声等生态因子的防治,加大资源综合利用的力度,逐渐恢复被破坏的各种城市绿地,特别要重视近远郊风景区和森林公园以及防护林带的建设,使城市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国土整治是区域生态治理的重点。近年来由于乡镇工业的“遍地开花”和旅游开发等使区域生态环境面临严峻考验。国土整治应本着开发与治理并重的原则,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生态示范区、绿色食品基地的建设;继续加强阿城松峰山、通河乌龙狩猎场和尚志黑龙宫等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同时要适度控制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

九、政府支持与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规划实施的社会措施

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制定,应当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同时深入认清市情,注重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时空统一性,以获取发展机遇的市场独占性。所以,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是政府行为,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政府支持的关键是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以及政府工作目标的确定和实施。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多部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经济、科技、环境、资源、社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框架,各地也根据其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制定了部分地方性法规,为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针对哈尔滨市的实际,哈尔滨市也应逐步健全地方性法规建设,特别是冰雪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城市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法规应尽快完成。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必须依靠公众的支持和参与。只有得到公众的认可,才能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变为实际行动。近年来的宣传和教育已使持续发展逐渐深入人心。所以,要真正重视可持续发展“精神工程”的建设。针对哈尔滨市建设寒地国际性城市的战略目标,作为国际性城市的公民,哈尔滨市民应当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勇于开拓的思维和对各种文化的包容性。这就需要在建设物质环境的同时,引导和帮助市民了解世界、认识世界、逐步将自己溶于世界发展的潮流之中。

社会措施对于促进哈尔滨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使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得以顺利实施,同时便于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可以重点采取以下社会措施进行宣传和推广普及:广播、电视、报刊、竞赛、研讨会、专题讲座、民意测验、公众听证会、新闻会等。随着各项措施的深入,可持续发展将进一步成为社会各届的共识。

十、可持续发展系统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规划实施的项目库

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上的探讨,更重要的是落实在具体建设上,及时构筑一系列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生态和基础设施等多领域对城市跨世纪发展有决定影响作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是关系到城市集约化、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的重要举措。

可持续发展规划实施项目库的构筑,其目的在于把城市建设成具有一定规模经济、辐射力较强,社会功能比较齐全、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与历史上重点工程建设相比,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具有较大的不同(见表3)。

表3 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与历史上重点工程若干比较分析表

发展城市经济的措施范文8

关键词:市政交通;拥堵问题;改善措施;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一、交通状况如此严峻的原因

1.1 机动车增长速度快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5,同时也是一个经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小分类中,我国属于最低的一档。但值得注重的是,车辆高速度增长与高速度增长的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对交通产生强大的需求,首先表现在我国机动车和自行车高速度增长。一方面,刺激了汽车工业的大发展,从1978年到1993年,我国汽车产量由14.9万辆增加到128万辆,增长7.6倍,在世界汽车工业严重滑坡的情况下, 1993年比1990年增产151%,其速度居世界首位。

1.2 市政交通结构的不合理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优势不足,交通分担率低,同时,小汽车数量猛增且使用率极高。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滞后,公交优先的落实存在问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使公共交通分担率下降。另一方面,我国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的汽车产业政策使汽车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居民的日常交通工具,截止2005 年,北京仅私人汽车就有150万辆, 这些车辆的日常使用给道路交通带来巨大压力。同时,我国私人汽车的使用率极高。北京和东京相比,北京机动车使用率高得多,每辆机动车的年平均行驶里程是东京的4倍,造成小汽车道路面积占用率为77%,只承担12%客流量,效率极低,是我国城市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

1.3 城市土地利用和路网布局的不协调

从交通需求的角度来看,城市人口规模和土地利用形态决定交通需求的总量和时空分布特征、出行生成强度和流向。一个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可能源于城市路网布局没有充分考虑到城市形态、人口分布等需求因素,也可能源于城市布局没有考虑到交通瓶颈的影响,从而导致城市土地利用与路网布局的失衡。我国区域中心城市为了改善人口和工商业活动高度集中的市中心区的道路交通状况,纷纷进行老城区的改造和扩建新城区。由于城市规划中缺乏对交通发生源影响的协调研究,行政、医疗、教育、商务中心并未迁出老城区也未在新城区新建,而外迁人口又多以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为通勤工具,不愿意搬迁过远,这就导致了城市建成区的无序蔓延,这样的城市郊区化不仅没能减轻原市中心区的交通负担,而且还引发了大量不必要的交通量和远距离出行,甚至可能使部分居民由公共交通转向自驾车出行,进一步加剧城市交通的拥堵状况。

二、改善城市通行能力的措施

2.1 削减交通总量

削减交通总量是指所有交通参与者与其旅行时间(或旅行距离)乘积的总和。交通总量不同于车辆拥有量,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交通总量不但要考虑时间的因素,而且要考虑空间的因素,所谓交通总量削减是相对于某个空间范围来说的。比如为了解决市中心交通拥挤问题,在市中心采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和排除通过市中心的过境交通等措施,以达到削减市中心的交通总量的目的。为了解决生活居住区范围内交通环境恶化的问题,在生活居住区内禁止车辆通行,使生活居住区范围内的交通总量消减。交通总量削减的方法包括:社会工程措施、交通法规措施、交通治理措施和经济措施。

2.2均衡出行资源分布,平衡路网交通

均衡出行资源分布,平衡路网交通,主要包括空间资源均衡和时间资源均衡两种策略。空间均衡法是指在空间上对路网交通流分布进行均衡。城市道路网络上车流的分布往往很不平衡,市中心区或某些路段上流量很大,造成交通拥堵,而另外一此区域或道路上车流量很小,道路有较大的空闲,如果能均衡这两部分道路的流量,则可以有效改善交通状况。时间均衡法是指在时间上对路网交通流分布进行均衡。交通流在全天内的分布通常是不均匀的,一天可能有两个高峰时段,通常是早晚高峰造成某些路段拥挤,可采用弹性工作制、错时上下班、限货车夜间通行等措施。

三、对市政交通管理的几点措施建议

3.1 加强城市政府对交通的统一领导,建立大城市的交通委员会

现在的大城市交通涉及城市的所有部门,特别是随着城市发展和土地转让制出现,给城市交通建设增加了许多外部制约条件。只有大家重视城市交通,把问题综合起来,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解决问题,才能搞好城市的现代化交通建设。因此,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必须实行“综合互济、协同集成”的方针,保持我国城市交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的势头。

3.2 增加路网密度,提高交通建设决策水平

我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欠账”过多,道路现状水平很低,功能混乱,已无法满足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交通需求,因此,在科学规划指导下,加快城市主、次干道和快速路建设,合理安排立交桥、人行过街设施、停车场和自行车道建设。在旧城改造中,应尽量不建占地过大的大型立交桥和拆迁过量的高架路,要加强路口渠化,打通堵头和改造“瓶颈”地段,提高支路利用率,改善道路功能结构。提倡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路行驶,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改变现有“三块板”的道路断面布臵,建设非机动车专用道路,完善系统建设,注意节省用地,反对盲目追求高标准,才能节约交通总成本,提高交通建设总效益。

3.3 疏解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调整城市土地使用功能

城市人口密度过密必须疏解,这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一项“釜底抽薪”的办法,也是改善城市环境、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改造中心区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要有助于城市交通的发展,还要为城市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有利条件,不能因为单纯追求土地效益而超量增加建筑面积和人口密度,加剧交通恶性循环。

3.4 落实优先发展公交的政策,调整过低的公交票价,优化公交运行条件

长期以来,大城市实行低于成本的低票价政策,本意是维护社会安定和方便居民,各届城市政府从其自身政绩考虑,也不愿意轻易触动价格调整。结果,企业因票价问题自身得不到发展,乘客因票价问题得不到交通服务,不得已而再花更多的钱去乘其他交通工具,结果车越多,路更挤,市民更有意见,完全与低票价政策的初衷相悖。因此,要落实优先发展公交政策,首先要调整公共交通价格和改进定额补贴,逐步做到微利保本,在低成本前提下提供最大服务,对有效缓解交通紧张将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发展城市经济的措施范文9

关键词:发达国家 城市化 耕地保护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ses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Japan, South Korea, France in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the practice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sums up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of the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general experience, aim to be our country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work to provide a certain significance.

Keywords: developed country urbanization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F301.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均有大幅度提高;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不仅要满足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对耕地的正常需求;而且我国特殊体制下形成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模式,以及我国经济发展过程有的“开发区热”和“大学城热”等圈地现象已经对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形成了较大的压力。因此参考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切实搞好耕地保护工作,是关系到我国能否走好城市化道路的关键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确保粮食安全的必要举措。

二 美国:从以扩大耕地面积为主到全面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

美国是世界上实现城市化较早的国家之一。美国城市化进程中对耕地的保护工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前,为满足工业化、城市化对农产品的需求,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增加耕地经济供给的有力措施。如制定引导西部开拓垦殖的政策,拨款支助兴办灌溉工程,加强农地改良工作,提高耕地质量等。使得美国农业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同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过去长期的大规模耕地开垦,美国产生地力下将、水土流失、城市和其他建设大量占用耕地等严重问题,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对策从数量和质量上全面保护耕地。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立法措施。制定《土壤保护法》及一系列法令将土地管理和水土保持纳入法制轨道,颁布《农地保护政策法》及一些修正案保护农地,一些州也通过制定自己的法律从规划、税收等角度规范着农地非农化行为。

(2)规划与分类用途管制制度。美国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法律效应,作为土地宪法使用,从总体上控制城市发展和扩张,并且通过定期修改和规划,来适合社会发展的要求。20世纪60年代以来,农地保护成为美国地方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规划措施包括:①农地估价与用途确定,采用科学方法监测土地利用动态,评估土地质量,以划定优质农地边界。②划定城市增长边界(UGB),只有在增长边界内的土地才能在某一特定的时间转变为城市用途,以此控制城市增长速度。③农业区划政策,即把农业用地和工业用地一样严格划片,农业区内的土地严禁转为它用。

(3)经济措施。如政府和农场主签订合同,通过休耕、轮耕的措施保护地力。对农地保留农业用途的退税、减税等优惠。

(4)公众参与。通过媒体宣传增加公众环境意识、资源危机意识、社会福利意识。通过财政刺激鼓励公众参与农地保护。

三 英国:从不重视到严格实行耕地保护

英国是典型的土地私有制国家,其在城市化过程中的耕地保护工作也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英国通过其殖民地及贸易进口获得工业化、城市化所需的农产品,重视发展工商业,忽视耕地保护,使得英国耕地面积迅速减少,农业明显萎缩。

第二阶段:二战以后,面对殖民国的独立、本国耕地减少的情况,英国采取一系列措施严格保护耕地。

(1)制定《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律,实行先审查后开发的用地许可制度。

(2)进行土地调查,分类定级,控制建设用地,合理安排用地。

(3)开展环保型农业,提高土地质量。

(4)英国城市规划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城市围墙”政策,主要是通过绿化带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率和保护乡村美丽风景,同时保护了农地。

四 日本:从城市化初期就开始重视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全面保护

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耕地资源稀缺的国家。但是,日本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了与美国差不多的城市化水平,同时付出比较小的用地代价。战后日本农地非农化的特征可以概括成:与“农民非农化”和“市民化”基本同步,与耕地保护、土地集约利用相结合,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在法律政策的引导下开展。较好的解决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人多地少与农地非农化的矛盾,走出一条节约有限土地资源的城市化道路。其在耕地保护方面的工作主要有:

(1)建立庞大而健全的农法体系,将农业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如《土地基本法》《耕地法》《土地征用法》等多部法律涉及耕地保护的内容。在市场机制的冲击下,日本的农田依靠法律的保护得以保全,耕地减少的速度。

(2)合理的农地分类利用规划。日本将农地划分为市街化(即城市化)调整区域以外的农地和市街化调整区域内的农地两大类。市街化调整区域以外的农地分为三种A第一种是土质优良、生产效率高的农地,机械化作业的农地和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道路、水渠等公共设施。这种农地划为农业保护区。第二种包括将来市街化发展需要占用的农地、生产效率低的农地、规模较小(20hm2以下)的农地。第三种包括都市设施区域内的农地、市街地内或之间的农地.这类地域大多为建筑物,农地较零散。政府鼓励并引导使用第三种农地进行非农建设;在第三种农地不能满足非农建设需要时,可以使用第二种农地;第一种农地为永久性的,不准进行非农建设。市街化调整区域内的农地分为甲种农地和乙种地。甲种农地指高产良田,乙种农地指甲种农地以的农地。甲种农地原则上不得动用,乙种农地可以动用并对动用农地的程序进行了严格规定。

(3)利用大城市集聚效应减少占用耕地。战后日本形成东京都市圈、名古屋都市圈和阪神都市圈三大都市圈,集中了日本的80%的人口和经济密度,对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很高,这种区域经济模式对节省用地做出了重大贡献。

(4)开展环保农业,提高土地质量。

五 韩国:农地保护和充分利用

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通过实施政府主导的工业化、城市化战略,从一个落后的小农经济国家成为新兴的工业国家。但是,随之而产生的农地转换为非农用途使农地绝对数量减少,农业经营的市场竟争力较弱、农业利润偏低而使农地荒芜和地力减退等问题都严重影响了韩国农业的发展。为了保护和充分利用农地资源,韩国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形成了一整套农地保护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地保护方面,1994年韩国重新制定《农地法》,规定应对农地进行保全和适于公共福利的管理,其法律措施有:①依法确定农地的类型。农地保护利用法把农地分为绝对土地和准土地,绝对土地是特别法律规定的土地和农林部指定的土地,并严禁用于农业以外的用途。②限制农地转用,实行严格的转用许可制度,并进行监督。③设立农地基金。从1981年起农地转用者签订农地转用许可协议时必须缴纳农地开发费,这些替代土地造地费和基金运用产生的效益成为农地基金的来源,用于各项造地事业。

农地充分利用方面,公布了农地扩大促进法及其实施规则,内容包括:①农地的所有者和利用者有诚实耕作的义务。②对闲置土地或者连续两年未达到农林部规定的基准收获量或栽培基准的农地采取代耕措施。③实行农地振兴地域制度,促进农地改良,包括物质条件的改良以及权利归属状况向有利于规模化经营的方向调整。

六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的几点特征与启示

(一)将耕地保护置于完备的法律体系保护之下

纵观各发达国家对耕地保护乃至整个农业的实践过程,无不重视法律对其的规范引导作用。我国目前急需建立一套以科学的耕地用途转变约束机制和管制制度为核心的耕地保护法规、法律保障体系,确保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合理利用和保护好宝贵的耕地资源。

(二)加强用地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是实施农地保护的基础和根据,以规划为指导实施农地保护具有明确方向,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应该把城市发展和乡村保护相协调的理念渗透到规划理念中去,并且鼓励公众参与到规划中来,此外,是否能够效仿英国实行“绿带政策”控制城镇扩张也是一个值得试行的办法。

(三)进行农地分类规划,实行有层次的保护力度

国外的耕地保护理念告诉我们,对于耕地的保护,首先要确定保护特殊的土壤资源、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特殊的利用方式。对于这些特殊的耕地资源形式,必须确定下来,严格保护,因为这些资源一旦损失,就会消逝。

(四)集中型城市化道路

由日本耕地保持与城市化发展互动的历史经验可以看出,经济发展及城市化和耕地面积保持相对稳定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相反,城市化发展有可能使耕地流失趋向缓和,甚至可能是耕地面积的增加,其关键在于要选择合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和土地利用方式。中国要实现城市化水平提高和保持耕地面积的稳定,应选择集约化的城市发展思路,适度实施大都市区发展战略,走集中型的城市化道路。大都市是高度集约的土地利用模式,以很少的土地和较多的资本投入结合,创造出大量的财富和就业;同时通过局部集约紧凑的发展,换来自然赋予人类大尺度的绿色开敞空间,包括农田、草地、森林和水体等。世界各地经验表明大都市是最具活力的城市,因此不妨把发展大都市作为一项国家战略。

(五)公众参与

借鉴国外保护农地的成功做法,通过经济手段解决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由于进行了耕地保护而失去开发权的农民进行补偿,要通过设置开发权转移、税收等使为区域耕地保护作出贡献的人能够同时得到发展,政府保护的目标转化为农民保护耕地的动力。同时耕地所特有的乡村景观,是城市人向往的,要唤起人们对耕地新的价值―环境价值、景观价值的认识,从而引导对耕地保护的观念转变,将耕地保护变为广大市民的一种自觉行为。

除上述略述的几点经验启示之外,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实践还有很多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问题,我国须在认清本国国情的前提下认真研究,大胆实践,处理好城市化与农地保护的关系,保障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益凤.国外农地保护的政策措施探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2):44~ 45.

[2]杨忠学,杨兴权等.韩国的农地保护与开发[J].农业经济,2004(12):62~ 64.

[3]简新华,张国胜.日本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农地非农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95~100.

[4]张安录.美国农地保护的政策措施[J].世界农业,2000,1:8~ 10.

[5]黄大全,郑伟元.海外城市化与耕地保护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土地科学,2005,19(3):38~ 43.

[6]许宝健.城市化进程中的农地转用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作者介绍: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