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国际物流概念

时间:2023-05-19 16:05:01

国际物流概念

第1篇

在此,笔者试图通过引入本体哲学思想,从本体论的角度加强对国际法基本理论的研究并实现创新。新的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国需要一个稳定、和谐的国际环境,也希望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国际和平与合作,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确实希望能够和平地崛起。新世纪的国际法应该为这种正义的、善意的诉求提供充分的支持。另一方面,国际法在本体论上至今很大程度仍然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发展中国家对国际法的参与主要限于具体实践层面。过去一百五十多年尤其是近二十多年以来,中国国际法学界主要是学习与运用国际法,在国际法的发展上面,尤其是法哲学意义的发展上贡献不多。然而,若要真正担当起一个负责任大国角色的话,中国就应该在国际法理论,尤其是本体论上作出自己的贡献。我们应该把延绵不断的中华文明的优秀理念介绍给国际社会,实现与西方文明的交流与结合,促进国际法本体论的再次质变。

一、本体哲学思想简介

本体,西文的对应词为Noumenon,复数形式为Noumena。在西方哲学史上,本体一词一般用来指世界本质、实体或存在体。古往今来,有诸多哲人都涉足了这类本体论域的、纯粹关于世界本质的思考,只是他们各自使用的术语长期以来并不是一致的。“本体”的词源最早可追溯到希腊文noein(思维)一词,该词的意思是“被思想的事物”或“理智的事物”,是指相对于现象的可理解对象或终极实在的事物。由此可见,现象与本体的区别古已有之[1]。古希腊哲学家以自然界的感性事物为世界本体,如水、火、气等;米利都学派首先提出世界本原问题,开创了本体论研究;柏拉图的“灵魂回忆”、“纯粹理念”等理论实际上也属于本体论域的纯粹思考,他还在其“形式论”中充分讨论了本体与现象的区别问题。巴门尼德最早以抽象的“存在”为本体。亚里士多德则首先提出本体范畴,并以本体(或曰实体)为其第一哲学的最高对象,这些观点见诸他在《形而上学》、《范畴篇》等著作中提出的“普遍形式”、“本质定义”等理论之中。亚里士多德的本体概念影响了近代的一些哲学家的本体观,如斯宾诺莎的实体论等。

“本体”这一概念的明确归功于康德,或者我们可以干脆地说,“本体”(Noumenon)这个词就是康德造出来的。德语中本来有一个表示本体的词:Ding-an-sich,但是康德在采用这个词的同时,又对应于“现象”一词的词根(menon),使用了一个新的词:Noumenon,显然有其特殊的含义。在其所著的《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指出:“表现物,只要依据范畴的统一性作为对象被思维,称之为现象。但如果我设想某物,它仅是知性的对象,而却作为这样的,尽管不是感性的直观,而能将(作为)智性的直观给予;则这样的一类某物当名为本体(只能用智力了解)。”“本体之概念———它关涉于不应被思考作是感性对象,而是只通过纯理智认作是物自身的东西———是绝无矛盾的概念。”可见,康德创造这个术语,是为了把现象与本质区分开来,把探讨现象的认识论与探讨本质的形而上学区分开来。根据康德的界定,“本体”这一概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意思:第一,它是超感觉、超经验、超现象的对象,是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的不可知的自在之物,是感性的来源;第二,它是认识的界限,防止感性直观超出现象界而扩大到物自身;第三,它是理性的理念。

本体论,英文的对应词为Ontology,德文与法文的对应词均为Ontologie。该词最初的源头是希腊文logos(理论)和ont(是,或存在),后来又有拉丁文Ontos作为其词源,意指存在物或存在者。德国学者郭克兰纽最早使用了“本体论”一词以指代形而上学。法国学者笛卡尔把研究本体论的哲学称作“形而上学本体论”。克劳伯把本体论称为“第一科学”,沃尔弗则叫它作“第一哲学”。

应该指出的是,在西文中,“本体”与“本体论”两个概念之间并不像中文表述那样具有一目了然的、严格对应的联系。西文中的“本体论”不仅包括关于本体的理论,还包括形而上学的一般性或理论性部分,甚至有时被用来指整个形而上学。无怪乎有的学者会认为,严格地说ontology应译为“是论”或“存在论”。但就本文的讨论范围而言,“本体论”仅需取其最狭义的含义。因此,本体论是关于存在及其本质的抽象性质,或曰最终本性的学说,简言之,它就是关于本体的学说。

二、本体哲学思想之扬弃

本体哲学思想对中国当代法哲学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然而,欲将“本体”、“本体论”这一组概念引入法哲学的领域中,必须对这一组概念做出适应于时代的扬弃。这其中的关键又在于对“本体”的扬弃,因为本体论就是关于本体的学说,一旦恰当地界定了本体,本体论的界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对于康德的本体概念,可以吸收以下精华部分:第一,本体是独立于意识的、关于事物本质的抽象存在,它是对事物的具体认识(既可以是理性的又可以是感性的)的来源,我们只有透过现象、超越具体理性才能认识它。第二,本体划出了对事物的本质认识与非本质认识的界限,后者不能够取代本体成为所谓的“基本理论”。第三,本体是根本的、纯粹的理性理念,它可以指导具体认识和行为。

当然,康德本体观的以下方面是应该予以否定的:第一,本体不可知。列宁曾指出,从这个意义上讲康德是唯心主义者。的确,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切存在,包括关于事物本质的存在,都是可以认识的。当时康德提出本体不可知,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通过论证作为绝对实体的上帝的不可知,将宗教势力排斥在认识论之外,保持自然科学的独立性。但是,如今时过境迁也就没有这个必要了。第二,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绝对对立。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不存在不可知的事物,只是可知的程度与方式不同。正因为如此,作为对先前哲学(包括康德哲学)的扬弃的唯物辩证法没有采取本体论与认识论绝对对立的立场。本体,在我们看来,一方面是一种抽象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是可以被认识并用来指导实践的。因此,我们这里引入的本体及本体论概念,是一个经过唯物辩证法批判的概念,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概念。本体,是指独立于意识的、关于事物本质的抽象存在,它是对事物的具体认识的来源,它可以被认识并被用来指导实践。本体论就是关于本体的学说和理论。

三、本体哲学思想在中国国际法哲学中的运用

在法学领域中引入本体概念,并非笔者的独创。近年来,很多学者都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首先,来看法理学领域的情况。张文显先生在法理学中引入并界定了“法的本体”概念。他认为,任何一门科学的出发点都是它的研究对象的本体性质。法律本体就是法这一社会存在物及其本质、关系和规律。关于这些问题的理论研究就是法的本体论。法的本体论涉及法律的本质是什么、法律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法律内部的构成要素和结构如何、法律的存在形式是怎样的、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等重要问题。关于法律本体问题的回答历来是划分各种不同流派的主要依据[2]。葛洪义先生指出,法的本体论是指关于法律现象究竟是什么的学说和观点,只有弄清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关系,才能正确把握方法论问题的要害和关键[3]。上述界定都是具有合理性的对本体概念的解释。但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并没有批判性地回溯本体概念的哲学来源,而仅仅着重于在现代法理学的语境中赋予本体概念以某种重要意义,因而与本文所界定的法的本体概念有一定区别。相比之下,本文的法律本体概念范围更为狭窄一些,只有直接关乎本质的关系与规律(而不是所有基本关系与规律)才能进入本文视野。丁以升先生强调,法律的本体问题是法哲学领域的重要理论范畴。他介绍并采纳了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观点,认为本体是指本原物,一方面,它是所有其他事物的出发点与范型;另一方面,其他事物的存在的合理性必须以它为基础,并向它复归[4]。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在一般意义上使用了本体概念,他们没有专门解释这一概念,而仅以之说明某些关于“法本原”、“法自身”的基本范畴。

其次,来看部门法哲学领域的情况。陈兴良先生在刑法中使用了本体概念。他认为,所谓“本体刑法学”,是一种自在于法条、超然于法条的法理,它不以法条为本位而以法理为本位。法理的逻辑演绎取代了法条的规范诠释[5]。不难发现,这个“本体刑法学”概念虽然也具有偏理论、重思辨、超实在法的特征,但它实际上不过是借“本体”来谈理论,将刑法法理在一种广义的本体论的语境下单独拿出来讨论而已。直言之,“本体刑法学”就是理论刑法学。应该说,这种做法代表了目前在部门法学中较为常见的对“本体”一词的使用模式,即直观地“借用”。

再次,来看国际法学领域的情况。李家善先生在介绍自然法与万民法的关系时,曾经称Noumena为“本体论”[6]。显然,他无意于仔细探究与严格区分“本体”(Noumena)和“本体论”(Ontology)概念。王铁崖先生在讨论国际法的渊源与国际法一般原则的关系时,使用了“国际法本体”的概念,他倾向于认为国际法的原则就是国际法的本体,国际法本体是对应于国际法渊源的范畴[7]。这也是一种对本体概念的直观借用。事实上,大多数学者在论述国际法的理论问题时,都没有使用“本体”概念;而少数有意或无意使用了这一概念的学者,也并未注意去推敲“本体”概念的真正内涵。

最后应该指出,即使是国外的学者,也鲜有使用带有浓厚哲学气息的本体(Noumena)概念来讨论国际法乃至法学问题的,他们至多在有限的场合使用了广义上的本体论(Ontology)概念。

总的来说,目前在中国法哲学领域内对本体概念的使用,主要包括三种情况。第一种,同时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是直观性地借用,即不去界定本体的范畴,而是利用“本体”这个词带给人的直观印象(偏理论、重本原、超实在等),阐述自己所关心的问题;另一种是解释性借用,即先在某一法学领域内对本体做出自己的界定,然后再加以使用;最后一种则是引用旧有的哲学(包括法哲学)的本体观,这多半是出于介绍的需要。与前人的做法不同的是,本文所要从事的,是对本体概念的批判性、系统性使用。笔者认为,法的本体,是关于法的本质的抽象存在,是一切关于法的现象与意识的来源。法的本体论,是探讨法的本质的抽象理论,简言之,它就是关于法的本体的理论。法的本体论是法哲学的最基本组成部门,它绝对不等同于我们一般所说的“法的基本理论”,后者是一个更为宽泛而常用的概念。法的本体论只回答“法是什么”、“法的基本架构如何”、“法如何作用于社会关系”等最为本质的问题。人们可以通过研究法的本体论来更好地认识法的本体,并由此更好地指导自己的社会实践。

相应的,国际法的本体,是关于国际法本质的抽象存在,主要由国际法的概念、性质、分类、效力依据、渊源、运作模式等最为本质、抽象的范畴构成,是一切关于国际法的现象与意识的来源。国际法本体论,就是关于国际法本体的理论。国际法本体论绝不等同于一般所说的“国际法基本理论”或“国际法原理”,后两者是更为宽泛而常用的概念。国际法本体论只回答“国际法是什么”、“国际法的基本架构如何”以及“国际法如何作用于国际关系”等最为本质的问题。国际法本体论是国际法法哲学的最基本组成部分。人们可以通过研究国际法本体论来更好地认识国际法的本体,并由此指导国际社会实践。

四、在国际法哲学中引入本体哲学思想的意义

在国际法哲学研究中引入本体与本体论概念,笔者认为至少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第一,凸显构建国际法理论的两大基本元素。实际上,关于国际法的性质,只有两种学说:自然法学与实在法学。古往今来,无出其右。其他的理论总是在这两者之一或两者结合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主张。比如,格劳秀斯(Grotius)提出“国际法是自然国际法与意志国际法的结合”,普芬道夫坚信国际法就是自然法,而特里派尔则认为国际法是实在法。再如,凯尔森(Kelsen)尽管指出国际法是实在法,自然法是“非科学的”;但他在建构所谓“纯粹的”法律体系时还是以明显带有自在性的“基本规范”———“约定必须遵守”为体系基础,可见其理论在本体上仍然跳不出自然法学与实在法学结合的范示。由此,劳特派特仅承认凯尔森的“纯粹法学”具有“方法论”上的巨大意义也就不足为奇了。可见,这两种学说是关于国际法本质的认识的基本分类,是国际法本体论的基本元素,构建完整的国际法理论就要从这两大学说入手(当然,这种构建是一个扬弃性的进程,笔者提出的新的自然法概念不同于旧的自然法概念)[8]。

第二,将对国际法本质问题与非本质问题的研究区分开来。实际上,很多国际法学说,尤其是各种新兴流派的主张,并不探讨国际法的本质问题。它们或者从一个有关国际法本质的角度出发,着重探究与之相联系的具体问题;或者干脆避开抽象的国际法本质问题,直接而具体地分析某些国际问题并提出自己的主张。实际上,基于同一个本质问题,以新的视角和方法对新的问题作出新的研究,从而发展为一个新的学术流派,是很常见的现象。但无论这个新的流派显得多么标新立异,无论其对其他理论的批判如何激烈,都不能抹杀其在本体论上的共同性的存在。

比如纽黑文学派,它把国际法视为国家对外政策的表现,这就意味着它以实在法学对国际法本质的归纳———国家意志是国际法的依据为出发点。但是,它着重研究的是国际法,即国家对外政策的制定过程,尤其是有关的个人在其中如何发挥作用。无怪乎罗斯索尔将它称为一种方法论(Methodology)。又如女权主义学派,它根本不关心国际法的本质问题,只想说明在国际法的制定与实施中男性思维占了上风并主张提高女性在国际上的权利、地位与尊严。英国学者布朗利在他的名著《国际公法原理》中,直截了当地回避了国际法性质等根本问题,而是使用了自己的独特视角来审视国际法并构建体系。

这并不妨碍它们成为一派学说,但是,如果不能准确地对各种学说予以定性归类,就容易混淆国际法的本质问题与非本质问题,让人读得越多越糊涂,甚至找不到国际法的本质问题。显然,各种学说都有其可取之处,也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如果要探讨一个宏观性、基础性的问题,就应求诸于关于本质问题的学说;而如果探讨一个具体层面或角度的问题,关于具体问题的学说作用更大。只有将本质问题与非本质问题区分开来,才能准确地适用各种学说,否则就只能是“盲人摸象”,既无法解决问题,又造成思维的混乱,最终只能导致对国际法以及国际法学更大的不信任和迷惑。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国际法杂志》1999年第2期上推出了一个名为“国际法方法论论文集”的专栏,评介了晚近的七大国际法流派(包括实在法学、纽黑文学派、国际法律进程学派、批判法学、国际法与国际关系学、法经济学、女权主义法学等)。在项目计划书中,作者明确指出,这里的方法(Method)并非狭义的确定资料的法学研究方法论,但它也不是关于国际法性质的抽象理论,它所关注的是对国际法的现状及其成因的更明确的认识,以及国际法的下一步走向。可见,这个“方法”所讨论的,是派生于但并不属于本体论的其他国际法基本理论。无独有偶,很多国外学者把晚近出现的国际法学术流派称为“新方法”(NewApproaches),这也说明这些流派的“新”主要体现在其形式上、视角上而不是性质上。可见,国际法的方法论层出不穷,但是在本体论上,却依然保持了自然法学与实在法学的基本分类。我们有必要将两者区别开来,并根据不同的需要适用不同的理论。

第2篇

    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从战略的高度来考虑物流的时代”,就物流的区域化以及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而言,21世纪必将是物流服务全球化的时代。

    所谓国际物流,就是组织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国际物流的实质是按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与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

    国际物流业务必须以法律为保障,通过法律来调整国际物流关系和规范国际物流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我国的物流法律与物流经济并没有同步发展,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和统一的物流法,我国现行的调整国际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都散见于关于物流各个环节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国际条约、国际惯例以及各种技术规范、技术法规之中。

    在物流法律的研究中,我国某些法学家提出物流需要立法的建议是有积极意义的[1],但是,笔者认为:构建我国物流法律制度的困难不在于纵向的物流法律的缺失,而在于横向的物流法律的整合。针对物流市场准入及监管法律的缺失,解决的途径是对空白地带立法,这是在白纸上可以画最美图案的道理。目前物流法律制度最大的困难出现在横向的立法上,即调整物流主体从事物流活动行为的民事法律规范,即所谓的物流行为法上。

    物流行为涉及采购、仓储、运输、流通加工、包装、配送、装卸、搬运、信息处理等环节,规范这些环节的法律性质属于合同法的范畴,我国已经构建了包括合同法在内的日益完善的民法体系。如果要对物流行为进行专门的立法,除了统一性较差的运输环节法律的内容之外,对采购、仓储、加工、包装、装卸、搬运等环节的规定,基本只能在现行的民事法律框架内对原有的相关法条进行重述,那样的立法是没有实质的意义的。所以有人建议横向的物流法不需要专门立法,而适用物流行为各环节已有的法律。但是现有的物流各环节相关的内容,并不能满足物流环节的法律适用,比如《合同法》并没有相对于物流合同的特别规定;就物流中的运输法部分而言,各种运输方式(海运、航空、铁路运输)的法律差别很大,国际法与国内法差别很大,目前单是运输法内部的统一都是很困难的事情。一个规则模糊,可预见性差的物流法律体系,如何去满足物流经济的发展要求呢?

    可见,现成的物流行为各环节的法律如果不经过有效的整合而应用于物流法律,那只是一些不成体系的法律碎片而已。如果不对这些法律碎片进行整合,而是进行简单的拼接,难免会出现物流法律体系构建的困难以及体系内的不衔接甚至冲突的异象。

    二、系统论思想对国际物流法的启示

    构建国际物流法体系以及整合法律体系内部各环节法律,首先需要确定物流法律的理念,或者说探寻物流法的基本精神。这需要从物流的概念及物流系统的基本特性作出分析。

    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客户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目前,各种物流理论研究都一致认为:物流学科不仅仅是将传统的运输、仓储等部门的简单加法,而是要让物流中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融入整个理论体系中[2],这个理论体系就是系统论。物流不仅是一种活动,更是一种科学的理念。如果将物流作为一种活动,本身实际上早已存在,如运输、仓储等任何物品的流动过程,但现代物流却不是简单的活动,而是能使这些单独的物流活动有机协调,以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管理目标。国际物流尤其强调系统化,强调每一个具体的物流活动都是整个物流系统中的一部分,需要与其他环节的协调和优化组合,从而使系统成本最低、效率最高。

    因此,在构建国际物流法律时,系统论的思想应当是物流法律所具备的根本理念。

    任何法律均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调整不同的社会关系成为划分不同法律部门的标准。而国际物流的范畴决定了国际物流法的含义和基本范筹。国际物流法是为调整国际物流活动产生的,它是与国际物流活动有关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际物流法是以国际物流活动为基础的,国际物流法的精神应该体现国际物流活动的本质。物流活动根本的特征是系统性,用系统观点来研究物流活动是现代物流学的核心思想[3]。因此,构建国际物流法需借鉴系统论的思想运用系统分析法,注重系统整体的协调以及内部各级子系统的相互关系,注重物流法律体系的整体性以及物流各环节法律的衔接和协调。

    三、系统论的法律表达——融贯论与整全法

    如何使用法律术语将物流学的系统论思想转化为物流法的基本理念,学界鲜有涉及,本文借鉴法哲学的方法论,略作探讨。

    在当代哲学中融贯是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英语世界极为重要的哲学家如奎因的知识论与罗尔斯的政治哲学,都可以见到融贯在他们的理论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4]。在法律领域主要有两种融贯理论,一是关于法律体系的融贯,另一种是在法律推理/法律论证中的融贯。 在当代法理学中也有许多学者探讨融贯与法学之间的关系,而一般认为德沃金在《法律的帝国》中所提出的整全法(Law as Integrity),是法学融贯论的重要代表。

    德沃金的融贯论可作多维层次上的理解: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上的整全法,在司法语境中的整全法。在论述法的整全性时,德沃金一贯地认为整全性是法的原则,可以分为立法的整全性原则和审判的整全性原则。它们要求立法和司法在原则上保持整个法律的融贯性(coherence),尤其是法官必须把他们所控制的法律视为一个整体。“整全性要求,只要有可能,社群的公共标准必须被做成或看成,表达处于正确关系之正义与公平的单一融贯体系”[5]。

    德沃金理论的证成目标是法律体系的融贯,所谓法律体系的融贯所关注的是使整个法律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达到融贯。在一定意义上,法律体系的融贯是德沃金融贯性方法论所要达致的目标,并不是德沃金建构性解释理论的逻辑前提。尽管西方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家对德沃金融贯理论存在批判和争鸣,尤其是德沃金的原则理论存在瑕疵,但他的理论对于把物流系统论转换成物流法律的理念是有借鉴意义的。从本体上,物流法律作为包括原则、规则和政策的整全法体系,国际物流法律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达成协调一致;在方法论上,通过对国际物流法的基本原则的论证,以融贯作为法律论证的标准来证成。正因为国际物流法律规范性的融贯与物流社会实践的相关性,制定国际物流法被解读为表达了制定它们的立法机构中最优势的一个融贯信念体系[6]。融贯性应当作为国际物流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体系的特性。以融贯性作为物流法律的精神来审视本文前面提到的运输法的统一难题,不难发现运输法领域所缺乏的正是一种整全法的基本理论支持。当代人们对于运输法的不同质性所造成的不统一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并试图寻求共同的原理基础,实现法条之间的相互兼容。国际物流运输方式有远洋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公路运输以及由这些运输手段组合而成的国际复合运输方式,与各种运输方式相对应的国际法律有国际海上运输法律公约、国际铁路运输法律公约、航空运输法律公约及多式联运公约,上述公约存在着明显的不统一。谁也不能否认,航空运输和铁路运输切实存在共同点[7],而运输法各部门法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与其说是缺乏运用民法技术对运输法则作出最大化的概括、抽象,在繁杂的细节中找到关联的法律结构进而塑造运输法的基本原理,不如说是缺乏融贯信念和整全法精神。

    正如德国着名法学家、外国私法与国际私法研究所所长J. Basedow教授指出的:“如果以为这是运输实践需要的法律,就容忍运输法的这种零碎、分散,这是对现实存在的混乱状态的屈服、投降。所以这种姿态是不能让人接受的,法学研究的任务是要克服这种离心、混乱的状态。只要持续地寻求一般价值才能使法律保持起到社会调整工具的功能。”[8]

    运输法的不统一并非仅限于国际公约的层面,国内立法同样存在这个问题。我国《海商法》是获得了国内和国际社会良好评价的国内立法, 尽管它具有适度超前性和先进性,但作为一个特别法它显着的特殊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法学专家提出《海商法》与一般法不协调,海商法修改时应遵循法制统一原则[9]。这亦反应了任何法律不是一个独立王国,而具有整全法的要求。可以这样说,今后物流相关领域的立法指导思想,应当具有整全法的要求,具体说来就是,运输法不能局限于运输领域,而应当考虑到与相关法律的融贯性;物流其他环节的立法也应当考虑到与各环节法律的相互融贯,融贯性是国际物流法的重要品质。

    四、国际物流法融贯的技术基础——物流与交通运输的内在关联性

    构建一个整全的国际物流法体系,在体系的框架里面各个流程的现行法之间需要形成有机的联系,这种联系需要以其中一个重要流程的法律作为主导,把各个流程的法律统帅成为一个整体。有人认为制订国际物流法最可行的方法就是分析国际物流的主要环节,提取一个已经形成完整的法律制度并具有很强的国际性的环节,以此环节为中心,在该成形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10]。

    寻找符合上述条件的国际物流主要环节,可从物流与交通运输内在的关联进行分析。

第3篇

 

一.实习目的结合两年系统的物流理论的学习,对物流的定义、基本功能、各个作业流程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实习将这些理论与实际的操作相结合,在实践中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二.实习的内容了解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特点、主要设备和作业流程,对其进行分析,并结合所学的理论提出改进意见。三.公司概况1. 公司简介始建于1985年的嘉里大通物流,是中国大陆最早成立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母公司嘉里物流联网总部设于香港,是亚太地区最具领导地位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之一。全球范围内,嘉里物流联网投巨资建设庞大的服务网络,分公司结合策略联盟及海外代理,网络遍及全球。欧洲、东南亚等重点区域都设有全资子公司。五,职位:操作员操作的描述狭义的概念:所谓操作就是操控运输作业。亦即负责将客户委托的货物从客户指定的提货地点按照最合理有效的方式运达客户指定的收货地点。在我们日常的运作当中,我们通常将一次运输业务称之为一个承运过程,那么操作就是贯穿整个承运过程的操控作业。这个操作概念在目前的物流行业中是比较普遍的,而且还会继续存在很多年。广义的概念:所谓操作就是操控信息作用于物流服务。亦即通过收集、整理各种信息,指令、监督物流各环节的运作流程,以满足客户的各种物流需求。这种操作的概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某一次承运过程,也不仅仅局限于货物本身的操控,它更加注重的是信息的操控,然后通过信息的操作作用于货物的操控以及其他客户提出的需求。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朝着这个趋势行进的。操作的意义:在现代物流企业里,我们必须明确一个概念:操作是物流的核心。现代物流是信息化的物流已经是大家的共识所在,而通过上述我们对于操作的描述,可以看出操作实际上就是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处理。如果我们把物流行业看作是一台高速运转的计算机,那么操作就应该是这台计算机的cpu。我们在这里之所以要首先强调操作对于物流企业的核心意义,一方面是提高大家对于操作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本文以下的内容也是基于这个核心意义而展开论述的。工作流程:去客户处取货返回有客户签字的运单或出库清单(客户)去客户处送货返回收件人签字的运单或出库清单去托运单位发货返回托运单位的托运单据和相关财务票据去托运单位提货返回相关财务单据及仓库入库人员的交接签字指令单取货入库返回有交货人和入库人双方签字的入库单取货出库返回有出库人和提货人双方签字的出库单中转入库返回有交货人和入库人双方签字的入库单,并返回有入库人签字的清单明细(托运件拆分明细)派送出库返回有出库人和提货人双方签字的出库单,并返回客户签字的运单签收联或派送出库单运单件包装单返回单件所包内容及体积、重量、包装人等的包装记录单合票件包装单返回合票后的体积、重量包装人等的包装记录单(没有进行合并包装的时候,返回数据不变)托运件包装单返回合并包装后的单件体积、重量、包装人等的记录单总体实习的收获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学会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能够把书本上的理论运用到实际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只有到实际中去,才能真正认识理论其中的意义。同时这次实践也让我更深入的了解到作为物流公司的所要面对的困难,它正面临批次越来越多而批量却越来越小的问题,造成物流管理上的一个难点;产前物流、企业内部物流、销售物流,在供应链的管理上如何把握住这三块之间的关系;而且国内的物流利润太低,如何把利润搞上去等等问题。我明白到国内许多物流企业还处在发展阶段,想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难题,必须更多的向西方学习,借鉴外国的经验和做法。真正走出美丽的象牙塔,感受外面的世界,才真正体会到社会竞争的现实性和残酷性。曾经的我们如井底蛙、笼中鸟,丝毫感受不到社会工作的复杂与艰辛。在大学校园里有的同学还过着空虚、无聊的生活,现在想想真不应该。我们学到的知识好少。没有实际操作经验和技能,书本上的理论和知识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物流业虽是一个新兴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就业前景非常可观。但是,它又是一种艰辛的行业,社会上需求更多的是实际操作人员,而管理层人才往往需求较少。因此,在大学期间我们除了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这对我们今后就业、择业非常有帮助。志当存高远,事应求卓越。此次实习还存在很多遗憾,我们只认识了一些皮毛,初步了解了物流业的发展情况。在这里感谢学校和公司给了我这次实习的机会,在这几个月中我获益匪浅,我达到了实习的目的,增长了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我认为我出色的完成了我的实习。我彻底的利用了这几个月,在这几个多月里,我对工作这个概念有了真正的了解,同时也学会了真正的独立生活。

第4篇

关键词:冯友兰;新理学;理气;道体;大全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025-02

一、新理学体系的内容

新理学体系是冯友兰哲学观的一种体现。冯友兰先生在晚年曾经回忆说:“在四十年代,我开始不满足于做一个哲学史家,而要做一个哲学家。哲学史家讲的是别人就某些问题所想的;哲学家讲的则是他自己就某些问题所想的”[2]。新理学体系的内容由六部书即所谓“贞元六书”构成。

“冯友兰认为,形而上学本身是可以超验的、不切实际的,但它必须以事实或实际的事物作为研究对象。形而上学的工作就是对经验进行形式的分析和总括”[1]。形而上学对实际的事物只作形式的肯定。因此,形而上学所作的第一个肯定的前提就是“事物存在”。

二、关于“理”的概念

第一组命题:“凡事物必都是什么事物。是什么事物,必都是某种事物。某种事物是某种事物,必有某种事物之所以为某种事物者。”借用中国旧日哲学家的话说是“有物必有则”[1]。

这里的“某种事物之所以为某种事物者”,即是事物所依照之“理”。对于什么是“理”?冯友兰认为同类的事物具有相同的属性。现在把这种相同的属性从这类实际的事物中抽离出来并单独思考,所得到就是关于这类实际事物之所以是这类事物的规定性也就是“理”。这种规定性是使事物得以成为某类事物并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本质。举例说,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非山,水不是非水;山之所以是山而不是非山,必因山有山之所为山;水之所以是水而不是非水,必因水有水之所以为水。总一切山之所以为山而不是非山;一切水所共有之水之所以为水。新理学就称为山之理或水之理。

冯友兰又从这样一个命题中得出“1)某种事物之所以为某种事物者,可以无某种事物而有。2)某种事物之所以为某种事物者,在逻辑上先某种事物而有”[1]。举例说就是山之所以为山者,即山之理,可以无山而有,而且山之理可以先于实际的山存在而存在。冯友兰说:“实际中有依照某理之事物存在否,对于某理本身之有,并无关系……实际上,有依照某理之实际底事物,某理不因之而始有;无依照某理之实际底事物,某理不因之而即无。实际上,依照某理之实际底事物多,某理不因之而增;依照某理之实际底事物少,某理不因之而减……一切底理,本来即有,本来如此,因某种实际底事物之有,我们可知某理之有,但某种实际底事物之无,我们不能因此即说某理之无。反过来说,如无某理,我们可断定必无某种实际底事物,但有某理,我们不能断定既有某种实际底事物”[3]。

事物的理可以先于事物而存在。而所有的理构成的世界就是理世界,也就是真际。这种“理世界是客观的,是有,不是无,理的有超越时空的潜存”[2]。冯友兰借用中国传统哲学中“太极”来为其命名。他认为“极”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标准之义,一个是极限之义。每一个理对于事物来说,既是标准也是极限。所以一理就是一极,所有众理之全,即是所有众极之全。总括众极故曰“太极”。冯友兰说,太极是“冲漠无朕,万象森然”。这说明“理”具有两种性质,“冲漠无朕”是指,理真而不实,虽然存在却不是实际的有。“万象森然”是指不生不灭的没有任何关联的独立存在[1]。冯友兰所说的理就是“众理”就是“太极”。

三、关于“气”的概念

朱子说:“理是无情意、无造作、无形迹的一个洁净空阔底世界”。冯友兰接着朱子又指出,理不但是无能,而且说不上无能。不但“无形迹,不会造作”,而且说不上无形迹,不会造作。所谓这里的说不上者,即理并不是可以又能而事实上无能,可以有形迹而事实上无形迹,可以会造作事实上不曾造作。而是本来就说不上这些底。恐有人误以为理有能,所以我们说它无能。即说理是无能,这段话就是说仅仅通过“理”这一个观念,还不能说明事物的存在。因为理有其自身的无情意、无造作、无形迹。冯友兰又提出了另一个“气”的范畴。他说:“凡实际底存在底事物皆有两所依,即其所依照,及其所依据”[4]。

“其所依照,就是其类之理,其所依据,就是所依据以成为实际底是什么者。此即新理学之所谓气”[1]。

于是有第二个命题来表达就是“事物必都存在。存在底事物必都能存在。能存在底事物必都有其所有以能存在者”。也就是说,实际底事物存在需要具备两个因素即“理”和“气”。而且理不能自己独立实现,要实现还必须有实现理的气。

对于“气”的概念,冯友兰又将这一概念称之为“料”。冯友兰又把料分为“相对的料”和“绝对的料”。冯友兰认为相对的料仍然是一种实际事物,仍然可以继续分析它“所依照”和“所依据”者。只有绝对的料才不能再分析者。才是与“理”相对应的“气”即“真元之气”。举例说,对于房屋说,砖瓦是其料,但砖瓦本身又有它自己的料,如泥土等,所以它只是相对的料而非绝对的料。

“必在吾人之思中,用思将事物所有之性,一一分析,又试用思将所有之性,一一抽去。其所余不能抽去者,即绝对底料。”这种绝对的料完全是个逻辑概念,没有任何性质,所以无法对其作出判断。冯友兰强调,绝对的料即真元之气,是不具有任何规定性的。也就是不能作命题或判断的。因此,“气是一个逻辑的概念,其所指不是理,不是一种实际底事物。是我们所说的气依照理而成者。”

四、关于“道体”的概念

冯友兰说:“存在一种流行。凡存在都是事物的存在。事物的存在,是其气实现某理或某某理的流行。实际的存在是无极实现太极的流行。总所有的流行谓之道体。一切流行含蕴动。一切流行所含蕴底动谓之乾元。借用中国旧日哲学的话说‘无极而太极’。又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4]。

这组命题冯友兰认为与之前关于理、气的两组命题一样。也是“从对实际底事物,作形式底解释得来者。所以我们可以断定其为实际底事物所不可逃”[1]。因为“存在是一动,是一建立。动必继续动,然后才不致于不动;存在必继续存在,然后才不致于不存在,而继续就是流行”。

为了解释变化日新的流行,冯友兰新理学体系引入了“道体”的观念。冯友兰认为所谓真元之气是无极,一切理之全体是太极。自无极至太极中间之程序,即我们的实际底世界;此程序我们名之为无极而太极。无极,太极,及无极而太极,换言之,即真元之气,一切理,以及由气至理之一切程序,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们名之曰“道”,也就是无极而太极的这一过程。

冯友兰又接着回答了为什么要引入“道”这个名称。他说,宇宙、大全,是从一切事物的静底方面说。而“道”是从一切事物之动底方面说的。不能说无极,太极,及无极而太极,即由无极到太极之“程序”,是宇宙。因为说到“而”字或者说到“程序”,即是从一切事物之动底方面说。也不能说无极,太极,及实际底世界,是道,因为世界是从一切事物之静底方面说。其实所谓自无极至太极之程序,所谓无极而太极者,即是所谓实际底世界;所谓实际底世界也即是所谓无极而太极,不过一个是从静底方面说,一个从动底方面说而已。冯友兰认为这组命题实际上说明的是实际事物如何存在的过程。而“道体”就是气实现理的一种流行。如果把事物作为一种静态的存在形式进行总括,就得到第四组命题。

五、关于“大全”的概念

冯友兰说:“总一切底有,谓之大全。大全就是一切底有。”借用旧日哲学家的话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总一切底有而得到大全的概念,是对于一切底有作形式底总括所得到底结果。也就是我们将真际作一整个而思之。此整个即所谓全或大全。对于事物作形式底总括所得到底结果,用“凡”或“一切”等词语来表达。冯友兰认为他所说的“全”等同于西方哲学中的“宇宙”;和中国哲学的“天地”概念。引用《庄子·天下》篇中的话:“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所谓的大全或是宇宙,就是至大无外的。如其有外,则就不是“大全”。冯友兰认为“大全,宇宙或大一”既是不可思议也是不可言说的。这只是一个逻辑底或哲学底观念。

这四个基本概念和命题不仅是构成整个冯友兰新理学形上学体系的逻辑构架,也是理解和研究冯有兰哲学的钥匙。陈来先生在《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新理学与新心学》一书中明确说,“冯友兰所使用的这些基本范畴与‘先儒’有所不同(及很不相同,甚至大不相同),是十分自然的。我们反观宋明儒者的思想,其‘理’、‘性’、‘太极’、‘道’、‘形上形下’之使用,亦每与先秦儒者不同。新理学以逻辑分析为基本方法,以新实在论为基本立场,又借鉴了新逻辑对形上学的批评,它对哲学有问题有明确意识,对方法的深度自觉,概念、结构的清晰严整,使获得了无可争辩的现代性格。”相对于整个冯友兰哲学这样一个参天大树,本文只能算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关于冯友兰哲学的问题,学界的评价可以说是见仁见智。但冯友兰对哲学的思考是20世纪整个中国思想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是不可非议的。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三松堂全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2]柴文华.冯友兰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第5篇

关键词:结构建构主义;国际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本来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指的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至于国际公共产品,一般来说,是指其收益和成本超越一个国家乃至超越一个时代的公共产品,其总共包含三个条件:根据国家或者国家集团来划分收益与成本;受益范围远超一国甚至涵盖世界;受益效果可以延至后代,亦或是在不妨碍后代需要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①目前,比较公认的全球公共产品有全球范围内的安全与和平、尊重、尊重人权、稳定有效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等等。

对于国际公共产品,基本上每个学科都会从自身的视角出发,对其有一番独到的审视与分析,国际关系学也是如此。在冷战后比较流行的国际关系理论中,新自由制度主义和新现实主义都承认物质主义,但是都不接受观念具有实质性影响这一观点。国际体系结构是新现实主义最基本的概念,而其含义指的就是在国际体系下国家物质力量是如何分配的。至于新自由制度主义,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往往被认为是非物质的,但能否提供足够的物质回报仍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结构主义则接受物质概念确实是客观存在的观点,但反对物质是行为的唯一解释,其认为文化情境和观念建构了权力这一概念,权力的分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利益的分配,而利益则很大程度上又可以被看成是由观念所建构。美国著名学者亚历山大・温特则进一步提出结构建构主义,它不反对客观世界对施动者有着实质性作用的观点,但同时也强调观念和心理活动对施动者的影响。因此,结构建构主义在本体论上是一种弱式的物质主义。

结构建构主义认为,由于施动者是置身于某种真实的“结构”之下并且在物质化的现实世界中的确发挥了真实的“作用”,因此物质分工是真实存在的,但是,要重现或者内化物质上的分工,则完全是理念世界或者说是观念世界上的问题。②物质分工指的是成员国在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与消费过程中所处的位置,有提供者、消费者、搭便车者等等,而社会身份则指的是对这些物质分工的认知。然而,施动者对其社会身份的认知经常不同于物质主义所强调的“实质情况”,不同施动者对同一问题对象的认知经常彼此矛盾。在结构建构主义的视角下,国际公共产品因行为体彼此之间存在着观念上的不一致和认知差异,往往会由此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该理论认为,国际成员对国际公共产品的作用可分为社会身份与角色身份,它们来自于行为者对彼此之间关系的认知,这种认知经常不同于客观事实上的分工,因而各成员所实际发挥的作用和影响被曲解是极有可能的,这种曲解使各成员在国际公共产品的互动变得更加复杂。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在观念世界上的角色身份(或曰社会身份)来自于行为体彼此之间的关系认知,此种认知又往往与物质分工有所不同,使行为体相互之间都有着被曲解的可能性。因此,在国际公共产品这一领域上,往往会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成员国之间需要加强互相理解和思想交流。(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时间隐喻;时间观念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12)02-0267-08

前言

全球化浪潮席卷下,各文化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我国跨文化交际的新纪元已经到来。为了增进相互了解,有更多的机会与世界各国的人们进行商务和文化方面的往来,我们有必要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避免因认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引起文化冲突,导致交流失败。

跨文化的时间概念

当代跨文化理论认为,时间观念是文化深层结构的一部分。理查德・E.波特[1:7]提出,跨文化交际产生的障碍是受八个文化变量的影响:态度、社会组织、思维模式、角色、语言、使用和组织空间、时间概念和非语言表达。其中时间概念是一个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重要的文化变量。同样,爱德华T・霍尔制定了跨文化领域三个重要的文化变量――语境,时间和空间。在他的《无声的语言》一书中,他指出,不同的文化导致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不同。

在中西方文化中,由于感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人们对于时间概念的理解往往会大相径庭。时间感知方式会影响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并继而影响其言语表达及行为方式,反过来,一定的言语表述及行为方式又反映出独特的时间观念。正因为如此,时间观念不啻是一个隐秘的向导,无形地制约着人们的言语行为。作为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时间有助于我们对文化差异的理解,有助于进行有效的国际交流。因此时间观念的差异对交际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应予以高度重视。

中西文化时间观念的差异

时间是永恒的哲学话题,它与每个人的生活紧密相联。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时间观念,它们的不同在于价值观放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根据萨姆瓦[3:168]的说法,注重过去的文化如英国,希腊和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因此,他们强调传统,习俗,历史和宗教和强烈相信之前的事件,过去的经验教会人们如何活在当下。注重现在的文化如菲律宾,墨西哥和拉丁美洲对当下一样重要。在他们的眼中,未来是未知的,现在真的存在。人们的这种文化可能更冲动和自发的,喜欢更轻松,更休闲的生活方式。注重未来的文化把重点放在有意义的未来。美国属于这一类,最受美国人欢迎的是无需回顾过去,努力工作准备未来。它们的不同在于价值观放在过去、现在和未来。

单向时间和多向时间的概念是由爱德华・霍尔提出。单向时间观指:时间是可以量化的和有限的商品,因此有必要使人们懂得使用时间和节省时间。它被认为是最有效地一次做一件事或在一个时间等待一个人。人们不应该让突发事件干扰他们的计划。多向时间观指:时间是无限和无法量化的。人们似乎不太繁忙,他们很容易改变时间表和期限。人们可以同时做几件事,情况可以频繁调整。中国倾向于多向时间观,通常可以在同一时间处理一些事情在同一时间,而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倾向于单向时间观,宁愿在一个时间里做一件事情。

西方文化中的时间观

西方传统的时间观侧重于研究自然科学中时间的哲学问题。西方文化的时间观受牛顿运动法则的影响。西方文化时间呈线性,意味时间溜得很快,一去不复返。西方人倾向于朝前看,崇尚未来。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历史上由于地理位置和军事力量,它们嗜好扩张地盘,向外延伸,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与不同文化人打交道,他们求变求新,愿意去尝试新的事物。

美国文化受西方文化和工业革命影响,重视时间观念。美国只有200多年的历史,因此人们没有历史感,很少关心历史。在他们眼中过去代表过时,无用,守旧的概念。相反他们认为将来很重要,充满希望。只要他们努力,把握未来就一定能成功,就能找到幸福。这是美国人的梦想。

美国人看待时间如水、石油一样宝贵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能节省,花费或耗费的有形商品。在日常生活和商业往来中他们不喜欢相互寒暄浪费时间,喜欢切入正事。在美国,“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有极强的时间观念,注重霍尔所说的“正式时间”。美国人重视制定作息时间表,合理地统筹安排时间以便规划好未来的工作与生活。正如霍尔指出:“讨论西方的时间观时不要忘记如果没有时间表的话,工业社会将不为人知,微不足道。”[4:136]美国的效率与时间紧密相连。高效率工作意味着他们生活、工作节奏很快。受美国文化的影响,便利店、快餐店如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孕育而生,帮助人们节省时间,迅速完成工作。众所周知,美国人称自己是钟表的奴隶,所以他们分秒必争地珍惜时间。

中国文化中的时间观

中国人的时间观不同于西方的时间观。中国传统哲学认为时间进程不仅是线性而且是循环性。[5:51]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孔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表示时间如流水般一去不复返。

中国传统的时间观很重视时间的“过去”,通常把过去当作现在生活的指南因为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因此就有了“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姜还是老的辣”,“人心不古”,“古人云”“世风不古”等习惯用语。

为什么中国人在表示时间的“上、下”词汇比英语丰富,蓝纯[6:97]解释说,中国人有祭拜祖先,崇尚数千年文化的传统。祭总是放在祭坛的顶部,人们跪在地面向上来祭祀祖先。于是汉语中出现许多跟“上”和“下”有关的时间词如“上半年,下半年;上辈子,下辈子;上次,下次;上午,下午;上旬,下旬”等。

中国人侧重循环性的时间观表明人们相信生命有轮回,人类的进程是按周期运行。因此就有“轮回”、“转世”、“周而复始”的说法。

冯友兰[7:213]在他书中指出农民为了农活就必须特别关注太阳、月亮的活动及四季的交替。中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过去土地对人们来说十分重要,他们不喜欢搬家,离开土地意味着失去一切,因此他们觉得时间够多,事情可以慢慢做,逐渐养成了慢节奏的生活习惯。乡下的农民――他们的一天通常是按自然规律行事,比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时间是金钱”。由此日常生活中出现了许多像“慢走”,“慢用”,“慢慢来”,“慢悠悠”,“三思而后行”,“来日方长”等惯用语。

在农业发展中国家,多向时间观支配人的生活,人们可以同一个时间做几件事情。因为中国人喜欢回顾过去、尊重历史和传统。在中国人眼中时间不是稀

缺商品,很容易就能获得。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生产力水平低,吃“大锅饭”的现象普及,人们不重视效率。再加上从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陈旧观念根深蒂固,大家的时间观念不强。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时间观念开始发生变化。现代社会要求时间的严格性和准确性,时间成为世界上宝贵的资源。

新浪网曾进行了一项题为“中国人到底有没有时间观念”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时间观念正在改善。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3757名被调查者中,77%的人认为时间就是生命,10%的人选择时间是金钱,8%的人认为时间就是幸福。而仅有5%的人认为时间。对时间的珍惜和重视,表明人们越来越追求高效率生活,“与时俱进”的时间观念大大增强,有助于中国社会发展。

概念隐喻理论下的时间概念

中西方哲学家,物理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学家,甚至小说家和诗人已经从不同的角度诠释过时间的概念。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时间范畴又以空间范畴为前提。其原因是,人类的一切活动无不发生于具体的空间,空间能为人的知觉器官直接感知,而时间则是无法感知的抽象概念,因此后者必须借用前者来加以认识和表述,也即要借事物、运动、空间方位等概念以隐喻的方式进行表达。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隐喻实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于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

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思想和行动中。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为的概念系统从根本上是隐喻的。”[3:3]按照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隐喻是人类概念体系的基础,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一面镜子。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概念隐喻主要有三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将不同的概念域作为始源域来认知时间这一目标域,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时间隐喻。因此,时间隐喻即是将其它概念结构投射到时间概念结构上的隐喻现象。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在日常生活交流中所使用的成语典故、习语谚语及文学作品都能反映出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由于受不同文化的影响,时间隐喻概念也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以下从跨文化视角探讨时间隐喻理论,借助分析中英文时间隐喻文本研究来挖掘不同文化时间观念异同及重要性。

时间隐喻在文本中的解读

一般来讲,大部分小说按时间顺序来编排叙述。读者能从小说中深切地感受到时间的存在和节奏感。比如:曹雪芹的名著《红楼梦》中时间就是按照四季的更替和事件的发展来体现,而马克,吐温的名著《哈利贝克・芬历险记》中惊险故事在漫长的夏天一个个展开,让人体会到时间缓慢地流淌。

下面从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所著的《乱世佳人》和十八世纪英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丹尼尔,笛福著的《鲁滨逊漂流记》小说中译本撷取几个片段,加上一些中西方日常生活中的习语、谚语,通过文本研究来感知时间隐喻所赋予的语言震撼力。

1、时间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是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将涉及一种概念的各方面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我们的许多活动,如辩论,预算揭示时间隐喻的本质。“时间就是金钱”,“时间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和“时间是一个有价值的商品”都是隐喻概念。他们都是隐喻性的,因为我们使用的是我们的日常经验与金钱,资源有限,和有价值的商品概念化时间。莱考夫和约翰逊称这种隐喻结构隐喻[9:133]多德指出:北美人觉得时间是一种有价值的商品,可以被用来使用,购买,浪费,节约,花费,并以其他方式操纵[10:146]。“时间就是金钱”拥有许多类似隐喻表达方式,时间可以安排、节省、耗费等。近年来“时间就是金钱”理念在全世界越来越盛行。例如以下文本分析:

例(1):她终于理解了他,他们俩的心终于撞击在了一起。这珍贵的时刻决不能轻易错过,不管事后会带来怎样的痛苦。

――《乱世佳人》中译本[11:1166]

例(2):他在亚特兰大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现代女郎酒馆楼上赌钱,或是在贝尔,沃特林的酒吧里跟那些有钱的北佬和提包客密商赚钱的计划,使得全城的人愈加觉得他比他这些朋友们更可恨。

――《乱世佳人》中译本[11:849]

例(3):我在所有的铁器中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块铁皮,花了一星期的功夫,总算做出了一把铲子。

――《鲁滨孙漂流记》[12:43]

例句(1-3)属于时间结构隐喻。受“时间是金钱”隐喻概念的支配和影响。时间被看作是有价值的商品(如:拥有,失去、花费)。例如,例(2)中“他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赌博室……”,金钱是喻体,时间是本体。

例(4):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

例(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例(6):光阴一去不复返。

例句(4-6)是中国人常见的谚语。人们喜欢用“时间就是生命”来告诫人们不要浪费时间,要是浪费了时间就再也找不回来。“光阴”在汉语中表示时间。“光和阴”的变换预示时间的流程。在中国传统上人们习惯把时间比作金子,一种昂贵的东西,时间是可以珍藏的。这种惯用语耳熟人详。而在西方“时间是金钱”隐喻深入人心,但近几年在中国流传得很快,说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时间如金钱一样宝贵。

这种时间隐喻在中英文上存在差异,基于不同的价值观,传统和生活环境。在过去,中国是以农业经济为主,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时间的价值,因此这种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因此就出现了像“一刻千金”,“寸阴尺璧”等成语。然而,西方国家主要是以市场经济为主,人们重视工作效率和时间。如以上已经说明,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不同的时间隐喻。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时间就是金钱”的比喻是典型的西方式表达,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比喻是典型的中国式表达。

2、时间本体隐喻

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分析,人类最初的生存方式是物质的,人类对物体的经验为人们将抽象的概念理解为“实体”提供了物质基础,这就派生出了本体隐喻。在这类隐喻概念中,人们将抽象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具体有形的实体,特别是人体本身。“本体隐喻”又可分为“容器隐喻”和“拟人化”。例如以下文本分析:

例(7):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在这岛上已经生活了二十三年了。

――《鲁滨孙漂流记》[12:75]

例(8):是啊,时光如流水!二十多年前我种的那些用来做围篱的树,现在已经变成大树了。

――《鲁滨孙漂流记》[12:147]

例旬(7-8)属于时间本体隐喻。时间被看作金钱或移动的物体。当时间被比作移动的物体,我们可以用不同动词描述在时间域运动过程点及运动状态。同样时间也被描绘成流动的水,时间一去不复返。已成为普通的日常语言,且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人们的思维方式。一般情况下人们已意识不到它们的隐喻性,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用熟知的具体事物来思考、谈论抽象的事物。由此可见,隐喻性的思维方式和其他感知一样已成为人们组织经验、认知世界和自身

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除了上述例子中,仍有很多例子的本体隐喻。在中国时间被描绘成流动的水。当我们想强调时间飞快,我们可以说时间如离弦之箭,像风疾驰,表示时间在我们观察者面前来来去去,例如:“任时光匆匆流去”、“似水流年”、“时光飞逝”、“光阴似箭”英语中也有许多类似的表达。

例句(9)岁月不待人。

例句(10)如果时间允许的话。

例句(11)有了时间和机遇,一切秘密都暴露。

例句(12)岁月流逝,脑子善思,最大的痛苦也解除。

例句(13)时间是伟大的发现者。

例句(14)时间能创造奇迹。

例句(15)时间能教你学会一切。

――沈一向,沈超英[13:411-413]

例句(9-15)属于拟人化范畴,画线的词都是拟人手法。例句(9)选自陶源明的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告诫人们珍惜时光,不要虚度年华。例句(10-15)摘自英语谚语辞典。表明时间过得飞快以至于人们抓不住它。时间不等人提醒大家充分利用时间。

例句(16):时间就是生命,懒人消磨时间就意味自杀。

例句(17):时间在飞逝中仍然带给她更多的真理,而且在偷走她的青春时给予她智慧。

――爱德华,摩尔[14:202]

例句(16-17)是英文格言。“杀死时间”动词“杀死”字面上的意思是“造成一个人死亡”,但这里“杀死”的宾语是“时间”而不是“某个人”,表示“悠闲地打发时光”。像这种类似的英文表达还有很多如“愚弄时间”、“欺骗时间”、“谋杀时间”、“偷取时间”等。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人喜欢用表达拟人化的时间隐喻,这是典型的英汉语中由于文化差异而不同。

3、时间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是指隐喻从“进出,上下,前后,开关,深浅中心一边缘”等表示空间的具体概念域向非空间抽象概念域的系统映射。这些隐喻跟人的身体构造及认知世界的方式有关。[9:133]

李国南指出[15:85]在英汉语中有着相似的方位隐喻。由于人类认知的普遍规律,英汉空间隐喻是相似的。例如:“去,往,现,前,来”用来指空间的概念,后来他们成为表示时间的词素,构成方位隐喻如“去年,去岁,去冬,以往,过去”、“现在,当前,现时”、“将来,未来,来年”、“回首,回顾,回忆,追忆,追溯”等时间词。以下文本分析:

例(18):“我现在不去想它,”她重又祭起了自己惯用的法宝,狠狠地想道。“如果我现在还去想失去他的痛苦,我就要发疯了。我明天再想吧。”

――《乱世佳人》中译本[11:1312]

例(19):“这一切等我明天回到塔拉庄园再考虑吧。到那时候我就能够忍受了。明天我要想出个办法来重新得到他。不管怎么说,明天就是另外一天了。”

――《乱世佳人》中译本[11:1313]

例(20):望着那渐渐离去的岛屿,我心中顿时涌起了无限的遐想,让我想起了当初的岁月,想到了现在和未来……

――《鲁滨孙漂流记》[12:162]

例旬(18-20)中“过去、现在、将来”属于方位隐喻,呈现出典型的美国将来为中心的时间观文化,美国重视未来,因为预示着希望、前途和期望。女主人公斯嘉丽把“明天”当作她的“法宝”。每当遇到困难她就鼓励自己明天是崭新的一天,希望的开始,相信自己只要做好准备一定能成功。俗话说“好时机就要来了”说的就是苦难是暂时的而前途是光明的。斯嘉丽有足够的把握重新赢得瑞特的心,这一点是毋庸质疑的。

中西文化隐喻的相似处来自人们隐喻思维的相似,但不同种族、文化、习俗和年龄在交往中会产生不同经验,不同的联想。

第7篇

资金看图炒股

“这连涨六天,公募哪里能赶上,只能在旁边看着了。”谈起这几天的自贸区涨停潮,北京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短短一周之内,浦东建设连拉4个涨停,华贸物流连拉6个涨停。同时,疯狂的资金开始寻找下一个自贸区。

上周,天津板块个股大面积涨停,天津港、津劝业、滨海能源、津滨发展出现两个涨停;重庆、广东区域的个股也不甘示弱,表现也十分强劲。

“但凡是有港口的,大家都要炒一炒。”上述公募基金人士表示,“真是全民看图炒股。”可惜的是,这其中,公募基金驻扎得极少。年报显示,除了少数个股,上述大部分股票如上海物贸、华贸物流、天津港、津劝业、滨海能源等均没有基金入驻。

“上海本地股其实每隔几年都会被热炒一番,比如迪斯尼公园的建设。但是实际上业绩比较一般,所以基金拿得也不是特别多。”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介绍说。

自贸概念分化

自贸区概念赶不上,抱团的创业板也遭遇重创。上周五,在自贸区概念股火爆的同时,以创业板为首的小盘股却遭受重挫,近30只股票跌停,网络游戏板块跌幅居首,创业板综指当日跌幅达到近4%。然而自贸区概念股如此大规模的涨停也让公募不敢“后发”。

“我们认为这是一个短期的事件性驱动。”天弘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刘佳章表示,“大家目前炒作的预期还没有一条落实,还得再看一看。”刘佳章表示,机构资金偏谨慎,在进入时一定是要有确定性的把握,至少要等到政策出来。

杨德龙认为,重庆、广州、天津等众多板块的“自贸区概念”如雨后春笋,但真正有含金量的还是上海自贸区。“作为第一个自贸区试点,上海自贸区的意义重大。如果把握住机会,拿到政策支持,预计物流、金融、商贸行业会有实实在在的收益,而且上海位于沿海地区,国际地位也被广泛承认,比纯概念股好一些。”杨德龙说,“但其他区域就是纯概念了,跟上海比毫无优势。”

杨德龙认为,自贸区概念股将出现分化,基金短期内肯定不会追高,等这一波行情进入深度调整后,或许有基金会进驻上海自贸区个股中。

第8篇

1学习物理概念需要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说过:“学习理科的关键是概念清,多练习.”学生的物理概念是否清楚对学好物理至关重要.学习物理概念需要重视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学习物理概念需要知道为什么要引入它,它是如何定义的,定义式是什么,单位是什么,如何测量(或测定),有什么应用等.例如:密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物理概念,学习它要重视以下过程: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一般不同的特性引入了密度,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定义式是ρ=m/V,国际单位是kg/m3,常用单位是g/cm3,测密度的方法很多,但基本方法是测质量,测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密度,应用有求密度,求质量,求体积等等.速度、压强、功率、比热容、电功率等等都是重要的物理概念,望广大师生重视其形成过程.

2学习物理规律需要重视规律的形成过程

物理规律是物理知识中的最核心内容,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学习物理规律更需要重视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要知道物理规律的实验基础、基本内容、数学表达式、适用范围、应用等等.例如:欧姆定律是电学中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学习它,我们要知道欧姆定律的实验基础,欧姆定律是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首先要用到控制变量法,电阻一定,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压一定,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阻一定,可找一定值电阻(R=5 Ω),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际上要看电压变,电流变不变,若变,如何变.如何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呢?方法一:可以改变电源的电压,方法二:可以通过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通过探究实验得出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可找一稳压电源,也可通过滑动变阻器来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际上是看电阻变,电流变不变,若变,怎么变?改变电阻,还要知道它的值,可以逐次更换定值电阻(5 Ω、10 Ω、15 Ω),移动滑动变阻器,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U=3 V)不变,从而测出相应的电流值.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正比.

欧姆定律的基本内容是: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数学表达式为I=U/R,欧姆定律是在金属导体做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定适用于金属导体,对于其它的导体是否适用,要用实验验证,通过实验证明,欧姆定律还适用于电解液导电,不适用于气体导电,可见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是适用于金属导体,电解液导电,不适用于气体导电.应用有三方面:(1)求电流,(2)求电压,(3)求电阻.解题时要注意I、U、R三个物理量的对应性、同时性、统一性,即对应于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同一状态,单位要统一于国际单位.

3学生实验需要重视实验过程

学习物理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认识,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必要的基础.学生实验需要重视实验过程,如要了解每个学生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记录、实验结论、必要的误差分析等等都应该清楚.

4科学探究需要重视探究过程

科学探究就是让学生模拟科学家的工作过程,按照一定的科学思维程序探索学习的过程,从中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体验探究过程的心理感受.科学探究需要重视探究过程.科学探究的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而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因此,探究实质是一个思维的过程,这个思维的过程是模拟科学工作者进行科研的思维程序来进行的,这种思维程序就是学生科学探究的程序步骤.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5做物理习题需要重视解题过程

学习物理要求概念清,多练习.可见做物理习题很重要,做题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检验学习效果,锤炼思维的灵活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物理题型很多,如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探究题、简答题、计算题、作图题、推理题等等.无论是做何种题型的物理习题,都需要重视解题过程.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要求,不同的解题方法,不同的解题过程.一般来说,无论是做何种物理习题,都要正确理解题意,正确审题;明确相应的物理过程,物理情景,建立物理模型;运用相应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直接得出结果或结论.稍微有点灵活性,有点难度的题目,要分清层次,理清思路,找出联系,或进行物理公式变换或公式推导,或运用数学思想(如列方程、列方程组)求解.最后就是检查.

6学习物理需要重视有的物理量是过程量

物理学所研究的许多问题,都直接涉及到某一物理现象发生的整个过程,或者是过程中的某些状态.因此,相应地就引人了许多关于描述某些物理过程的过程量和用来描述某些特定的物理状态的状态量.

过程量是描述物质系统状态变化过程的物理量,如冲量、路程、功、热量、速度改变量等都是过程量,它们都与一定的物理过程相对应.一般说来,物质系统从某一个状态变化为另一个状态,如果经历不同的物理过程,虽然初始状态与终了状态量可能保持相同,但过程量不一定相同.

第9篇

一、JIT的故事大体上来说,JIT的概念进入我国要早于物流的概念。我国在1978年就曾经组织有关企业去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参观学习“丰田制造系统”的运作——由客户需求拉动生产制造计划以及物料和零部件供给使装配厂的中间库存水平降到最低的汽车生产组织方式(后来在美国被称为“精益制造”系统,也被称为“Just-In-Time”制造方法)。

但这种汽车生产的“制造系统”被引进我国以后,就基本上变成了物料供给的“看板管理”方法。而本来把生产组织的根本驱动力定位在“由客户需求拉动”的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却不大被提及。显然,在计划经济的年代,是不承认什么客户需求的。近年,JIT随着物流热的兴起,在销声匿迹多年以后,又被作为物流的最现代化样板——“JIT”供给或准时配送方法来加以推崇,而它作为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原本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发生和成功的背景却仍然不大被提及甚至被忽略了。无论如何,物料供给方式只是生产组织方式的一部分。

物料供给是为生产制造服务的。换句话说,假如不能够将JIT的思维方式和组织体系有效的移植过来,那么相应的JIT物料供给方式是不可能成活的。然而,生产组织方式的有效移植需要对具体的经济环境条件进行科学的分析,因此就必然提出思维创新、理念创新和结构创新等要求。所以移植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众所周知,“JIT”式的生产组织实际上是由市场需求实际是客户订单、物料供给实际是协作配套体系和制造工艺实际是柔性制造系统等共同构建的一个有机整体。但是,即使在加入WTO指日可待的现在,我国的汽车市场仍然没有全部放开。

普通百姓购买和使用汽车仍然存在种种能力的和使用环境条件的限制。国家对汽车行业准入的种种限制,不仅对汽车行业市场竞争力的养成,也必然对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协作配套体系的市场优化进程产生负面影响。显然,在汽车市场处于半管制和汽车制造业处于半垄断的情况下,客户并不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市场选择性。怎么谈得上“由客户需求拉动”汽车生产呢?又怎么谈得上“JIT”方式的物料供给呢?脱离市场竞争环境和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来谈论“JIT”式的物流供给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JIT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价值被忽略,只剩下一部分物流作业技术的价值,不禁令人扼腕。

二、物流的遭遇物流作为一个经济学的概念是个舶来品。

Logistics是在通过日本引入我国的过程中被翻译为“物流”的。虽然物流概念和运作方法引入我国已有20余年,但至今还基本上停留在概念的、操作的、甚至于是炒作概念的层面上。说到物流,人们往往会习惯性的认为是“物的运动”或“物的流动”。甚至一些搞探究的人也由此发端展开理论。一些有商业经验的人则很轻易想到货物的运输和仓储。因为在企业产品销售的层面上,存货经常被看成是“货物运动过程中的必要停顿”。而在企业资产管理的层面上,在运输过程中的货物又经常被看成是“运动中的存货”。但这种看法只是对物流这个属于现代服务业范畴的经济学概念做了最直观、最原始、也是最狭义的理解——仓储和运输活动,实际上还停留在发达国家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对物流的熟悉水平上。同样,一些拥有多点储运资产的企业,尽管这些储运资产可能因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已经大量闲置,也往往认为自己已经拥有了一个物流网络,并希望通过发展物流来盘活资产。

可是,发展物流并不能够必然的盘活资产。物流系统的构造和物流服务的方式是由客户的市场方向和服务需求决定的。事实上,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物流理论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发展。传统物流功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条块分割”的局面依然如故,而且在发展物流项下新的“条块分割”、新的“圈地运动”、新的“重复建设”等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本身就和物流要通过功能整合来降低总成本的初衷背道而弛,势必造成新一轮的物流服务能力的结构性过剩。和此相对应的是物流市场的准入还存在种种审批限制。物流运作的真正主体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物流意识的觉醒才是近两年的事情。绝大多数传统物流企业仍然停留在低水平的服务层面上。

在高等院校中物流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综合性边缘学科似乎还有不少“理论上”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因此缺乏物流人才。等等。实际上,就现阶段发展我国物流产业的条件而言,政府、企业、学界、包括环境的积极性一个都不缺,缺的就是共同的物流理念和共同的物流意志。缺乏理性的物流思维是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三、现代物流就是客户服务虽然“Logistics”中的词根“Log”的拉丁文原意是“移动”,但Logistics在军界却指的是“后勤”或“后方勤务”,即军队、辎重和给养移动过程的组织保障。Logistics的理念是在二战后被应用于企业界的。最初实际上仅移植了军队后勤理念的一部分即“实物分配”(PhysicalDistrbution)的概念。先是作为企业“市场营销的另一半”(1954),后来被直接定义为“有计划的对原材料、在制品和制成品由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运动的过程所实施的一系列功能性活动”(1963)。但实际上在后来的二十多年里,同时有多个术语在描述企业物流活动,包括“物资管理”,“营销后勤”,“供给管理”,“后勤工程”,“商业后勤”,“分销管理”等。直到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才统一了有关企业后勤活动的术语并把Logistics定义为“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以高效和经济的手段来组织原料、在制品、制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供给到消费的运动和储存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由此可见,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当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核心从产品制造转向产品销售再转向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的时候,人们对物流的熟悉已经从企业自身的“功能性活动”上升为“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管理过程了。所以,物流既是服务的,也是管理的。

这实际上不仅把军队后勤服务保障的理念全部移植了过来,而且进行了从企业组织内部扩大到市场的理念创新。物流活动相对于对企业的生产制造和产品营销而言是支援的(内部服务),相对于客户而言则是服务的。显然,企业物流运作的过程——不管是企业自己运作还是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运作——都是客户服务的过程。物流管理——不管是企业自己管理还是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管理——都是对客户服务过程的管理。所以,所谓现代物流就是客户服务。根据这个基本的物流理念可以延伸出一系列重要的物流概念。由于在分工协作的工业化体系中,要满足客户需求必须通过包括企业的供给商和分销商以及相关物流中介在内的多个企业的协同运作,所以,所谓物流管理就是供给链管理。由于客户需求已经成为引领企业进行研发和生产的原动力,所以响应客户需求即客户服务就成为企业的竞争战略手段。所以,所谓物流管理就是服务创新的差别化竞争战略。

由于客户服务的目标定位已经从满足客户需求上升到为客户提供超值的服务,所以,所谓物流管理就是客户价值管理。由于面对客户多变的需求,企业物流运作越来越表现出个性化的服务特征,实际上可能已经和客户建立起战略联盟关系,以至于改变物流渠道的成本巨大,所以,所谓物流管理就是客户关系管理。一切以满足客户需求、开发客户需求和创造客户价值为基本出发点和终结目标,这就是物流。事实上,客户服务作为现代物流的基本理念一点也不复杂。复杂的是如何去为客户服务。企业要想一样一样的学习先进企业的物流运作方法是永远学不完的,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各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所面对的客户需求也不尽相同。但假如企业能够确立为客户服务的基本理念,一切“以人为本”,一切为客户着想,那么企业的物流运作就能够获得不断创新的动力,而不是亦步亦趋的跟在别人后面。

必须指出,假如我们只看到具体的物流作业,而看不到物流运作过程中的服务和被服务的互动协作关系,看不到因物流运作的差别化而产生的市场竞争优势,看不到因物流运作的一体化而形成的市场竞争战略联盟,就会在观念上“划地为牢”,进而束缚物流服务创新,限制物流市场空间,阻碍物流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健康发展。那种把发展物流简单化的变成“圈地运动”、变成“基础建设”、变成“招商引资”,甚至是房地产开发的“题材”的情况就是对物流作狭义理解的必然结果,很可能延缓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物流理念是和时具进的历史的来看,物流理念的内涵和外延一直伴随着物流运作的实践和企业经营理念的发展而发展,并且呈加速之势。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在1991年将1985年定义中的“原料、在制品、制成品”修改为“产品、服务”。这实际上把物流从以支持生产制造为核心的管理过程提升到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一般层面上,将物流运作的价值取向从面向企业内部调整到面向外部市场,因而更加强调了物流运作的客户服务导向性。1998年,CLM又在1991年定义的开头加上“Logistics是供给链过程的一部分”。

这实际上不仅把物流纳入了企业间互动协作关系的管理范畴,而且要求企业在更广阔的背景上来考虑自身的物流运作。即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客户,而且要考虑自己的供给商。不仅要考虑到客户的客户,而且要考虑到供给商的供给商。不仅要致力于降低某项具体物流作业的成本,而且要考虑使供给链运作的总成本最低。一句话,就是所有供给链成员企业为了共同的客户服务目标协调行动,直至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2000年,CLM为了响应信息技术非凡是互联网技术发展对企业物流管理的影响,就把2000年年会的主体定位在“”,即“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物流”。CLM把2001年年会的主题确定为“在多变经济环境中的协作关系”。

因为协作物流,包括同业竞争对手之间的物流协作已经在实践中出现。如福特公司和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早在1998年就试点分享Exel物流公司的服务,向各自的经销商配送零配件以降低分销成本。协作物流、协作竞争和协作创新将成为或已经成为企业物流管理的新境界。协作物流在成为物流新概念的同时,也将为企业指明一片新市场。

五、开发物流服务想象力物流理念的开放性必然导致物流市场拓展的边缘性。当我们从客户服务的层面上回过头来看物流运作的时候,物流的市场空间就大大的扩展了。发展物流需要物流想象力。如汽车物流运作就应当突破零部件供给组织和整车分销配送的范畴,应当包括汽车使用的技术支持、零配件供给、修理维护、有缺陷汽车的召回、二手汽车的纳整和汽车的报废管理等。我们有理由相信,产品的技术支持、售后服务、报废处理等都将随着客户服务的延伸和供给链的扩展而纳入物流的范畴。这个进程将首先在高技术产业出现。

还有,航空食品配送到飞机上以后是不是其物流过程就结束了呢?不是。因为航空公司对旅客的服务还没有结束。就如同在地面物流服务方面存在所谓“最后一公里”的服务新问题一样,在航空配餐的服务方面同样也存在类似的“最后一公尺”的服务新问题。除了航空配餐的发放要规范和礼貌以外,空中小姐在介绍餐饮供给目录时,顺便表示一下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和对老弱病残乘客的关怀,也应当是航空食品物流服务的一个方面。当然,有关包装物和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和处置毫无疑问也是航空食品物流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实际上,向旅客提供航空配餐的可选择性也应当是航空物流服务的题中应有之意。再如,银行的金融结算服务作为企业客户服务或物流运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没有什么疑问的。UPS收购第一国际银行公司以便在帮助客户强化供给链管理的同时,也为自己在物流服务过程中更多一条和客户沟通的新渠道,强化客户关系管理。必须指出的是,不仅企业有物流新问题。

医院、学校和政府部门都存在物流新问题,都需要某种形式的服务支援。如机关企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新问题。海关、商检、船检等既是政府部门,也是直接的物流服务机构,同样要为客户服务。这些部门是否应当纳入国际物流供给链协同运作和管理,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可能是一个在不久的将来就要提上议事日程的新问题。此外,物流信息服务供给商,网上物流交易市场,第四方物流,反向物流服务公司,环保物流企业等则都是新型物流业态。事实上,现代物流的运作已经从响应客户需求发展到更高级的为客户提供物流解决方案的新阶段。

如美国有一家五金交电化工产品供给公司,为了和客户建立稳定的物流渠道关系,雇佣了许多技术专家作为企业的营销人员为客户提供物流解决方案。有一个化工企业客户使用钴棒来提取副产品。使用一段时间以后钴棒的表面就会附上一层副产品而失效,所以就只能作为废料处理。该企业也曾经考虑过采用喷砂的办法来去除钴棒表面的副产品涂层以提高利用率,但却发现采用喷砂工艺会造成钴棒严重的磨蚀浪费,实际上不可行。于是该供给公司就为客户专门设计了一种干冰鼓风机来去除钴棒表面的涂层,不仅提高了钴棒的利用率而且没有浪费。

此举每年为该客户节约钴棒的采购费用达25万美元。这实际上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物流服务。再如,“JIT”供给在发达国家已经被延伸发展为所谓“JITII”方法。即供给商派专人在客户企业里办公,根据客户企业实际生产用料情况来组织对客户的物料和零部件的补充供给。对供给商来说,不仅销售了产品,更是在销售物流服务。物流企业营销的就是服务。物流服务的边缘性决定了物流市场的开拓是无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