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课堂教学教案集锦9篇

时间:2023-05-28 09:43:59

课堂教学教案

课堂教学教案范文1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市中小学专任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课程实施能力,落实课堂教学常规,全面构建高效课堂,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全市中小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意见的通知》(三教文〔2010〕26号)有关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落实培养目标的主渠道,专任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力军。通过开展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进一步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全面推进我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进程,大幅度提高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

二、参加对象

年龄在四十周岁及以下的中小学专任教师均须参加达标评优活动。四十周岁以上的教师由本人提出申请或由所在学校决定参加达标活动的内容和项目。

三、组织管理

***市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由***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负责组织实施。

各县(市、区)的两级达标活动由当地教体局负责,结合实际参照本方案制订相应的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的达标活动按照本方案执行。市级评优活动由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统一组织实施。

各县(市、区)教体局和各级中小学要按照本方案精心组织开展县、校层面的教师课堂教学达标活动,并以达标活动为抓手,关注课堂、聚焦课堂、研究课堂,促进教师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四、活动办法

1.达标内容

(1)课堂教学考核。根据《***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达标要求》(见附件1)和《***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见附件2),对参加者实施1次公开课考核及2次随堂课考核,公开课应达到良好以上等级,随堂课均应达到合格以上等级。

(2)教学常规落实情况检查。对参加者研读课标及教材的情况、备课、教学反思、作业批改、考试分析、听课评课等环节的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各有关单项指标均应达到合格以上等级,且良好率在50%以上。

(3)师生评议。听取参加达标活动的教师所在教研组对其平时教学工作的评价意见,形成书面材料;通过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参加者的教学情况。

2.组织程序

(1)制定实施办法。各级中小学成立课堂教学达标活动领导小组及各学科考核小组,并以本实施方案为依据,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教师课堂教学达标活动的具体实施办法。

(2)立标和学标。学校应开展针对性的校本培训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理论,学习和研究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学方式方法,学习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全市中小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意见的通知》和《***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方案》,领会我市在中小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熟悉和掌握课堂教学达标的基本要求。学校要根据方案要求,组织各学科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上教学示范课,在操作层面上为参加达标活动的教师提供示范和引领。

(3)学校全面考核。按照本方案规定的校级达标内容,组织检查考核。各校可结合学校实际,增加达标考核的内容。

(4)学校鉴定。学校对每位教师达标情况进行全面鉴定并作出结论,由校长签署意见后,连同参加者的课堂教学教案、评课考核材料、师生评议情况及对教师的教学常规各项检查考核结果等资料一并存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

(5)县、市级审核验收。各县(市、区)教体局要对学校的课堂教学达标活动进行考核验收,市教育局直属中小学由市教育局直接进行考核验收,在确认学校达标活动组织严密、要求严格、操作规范之后,对校级达标结果予以书面认可。市教育局每年将结合教育教学检查和听课调研活动对各县(市、区)和中小学的课堂教学达标活动进行随机抽检或考核验收。考核验收的主要内容是:随堂听课、查验有关资料、召开师生座谈会等。有关达标活动组织情况的评议结果将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各校应根据市教育局安排,及时向县(市、区)教体局上报已达标教师名单和申请参加县(市、区)级达标活动的教师名单。

3.结果认定

应参加教学达标考核而不参加的、或经过考核被确认课堂教学不达标的教师,其业务考核应视为不合格。未达标的教师,应在下一年度申请重新参加达标活动;对于连续两次未达标的教师,在达标之前,不得应聘教学岗位。经上述考核后达标的教师,学校颁发课堂教学达标证书,并取得参加高一级达标活动的资格。

1.达标内容

(1)笔试。笔试为闭卷考试,笔试分值为100分,笔试成绩60分为合格,80分为良好。具体要求及考核办法如下:

①教育教学理论,占20分,主要考查教师对所教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能力。

②学科专业能力,占30分,主要考查本学科应掌握的专业知识,任教学段的教材内容以及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的拓展延伸内容。

③教学设计,占50分,以任教学段教材中的某一课时或某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为素材,考查知识结构的绘制和教学设计能力。

(2)教学基本功考核。学科教学基本功的考核内容包括说课、教学示范技能等。分值为100分,考核成绩60分为合格,80分为良好。具体要求及考核办法如下:

①说课(或画“知识结构图”)占50分。内容随机抽取。说课:每位选手准备时间15分钟,说课时间15分钟。画“知识结构图”:每位选手根据规定内容在40分钟时间内完成知识结构图的绘制。每学科5—7名评委,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其余几个有效分加总平均后即为说课(或画“知识结构图”)成绩。评委评分以《***市中小学说课评价表》(见附件3)或《***市中小学画知识结构图评分表》(见附件4)为依据。

②学科教学技能占50分。考核内容因学科而异,如文科的阅读分析、写作鉴赏能力,理科的实验操作能力等。

2.组织程序

(1)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笔试由各县(市、区)教体局采取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卷的形式进行。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基本功考核由各县(市、区)教体局确定二至三项内容进行考核评分,普通高中教师的基本功考核由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确定二到三项内容,由各县(市、区)教体局组织实施。市教育局直属中小学由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安排考核。

(2)县级达标活动各学科每两年举行一次。2010年和2011年全市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整体安排(见附件6)。学科安排另行通知。

3.结果评定及奖惩。笔试成绩不合格的教师,不再参加基本功考核。笔试和基本功考核成绩均为合格以上的教师,确定为县级达标教师;达标教师一项成绩为良好、两项成绩之和达到150分者,可获县(市、区)级公开课二等奖;达标教师两项成绩均为良好者,可获县(市、区)级公开课一等奖,并作为参加市级评选活动的条件之一。未达标的教师可申请参加下一次的达标活动,已达标但未取得参加市级评优活动资格的教师,可直接参加下一次市级评优活动的资格竞争。

1.评优办法。市级评优活动按照《全市中小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意见》和本方案的要求,开展赛课活动,具体方式是分学科按优质课比赛的形式进行。教学内容从规定的范围内随机抽取。每学科评审组由5-7名评委组成,采取现场打分的办法,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其余几个有效分加总平均后即为参赛教师的成绩,并当场公布。评委评分以《***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为依据。

2.组织实施。市级评优活动由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负责组织实施,各学科按市教育局年度达标评优活动整体安排每两年评选一次。各县(市、区)及直属中小学按照分配的名额(另行通知),通过县级达标活动,从县(市、区)级赛课优胜教师中选拔人员参加市级课堂教学评优活动。

3.表彰奖励。

今后市级及市级以上优质课评比活动的参赛教师必须从校、县两级达标活动中产生;未按要求开展校、县两级达标活动的单位和学校,市教育局将取消其参加市级评优活动的资格。未参加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的学校和教师也不能参加全市中小学教学岗位标兵和课堂教学改革优秀教师的评选。市级评优,根据比赛成绩,按3:5:2的比例分别授予参评教师市级优质课一、二、三等奖,一等奖获奖教师同时获得参加省及省以上优质课比赛我市选手的入围选拔资格。

课堂教学教案范文2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优点;应用;课堂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065-02

一、课堂教学管理的定义

课堂教学管理的主要功能就是协调、控制、整合各种教学因素及其关系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有效的课堂管理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一方面,有利于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教学秩序是教学工作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的师生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有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或干扰,这些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必将造成课堂秩序混乱。另一方面,有效的教学管理能调动师生积极性。所以师生积极性的发挥既依赖于师生自身内部动机的激发和素质提高,又依赖于良好的教学管理。良好的教学管理既能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激情,又能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意识。简言之,课堂管理不仅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也是受教育者获得知识的根本保证。

二、关于案例教学法概念及其优点

案例教学法最早由哈佛商学院教员于1925年引入商业教育领域的。案例教学法在具有亲验性质的教学法中得到广泛运用,其主要原因在于:案例教学法除具有其他亲验教学法的作用和特点而外,还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它有很强的适应性,即对各类教学对象和种种实际问题它都具有很强的效用。对于不同类型的管理者,无论是经验丰富些的,还是经验略为欠缺的;无论是对机关的行政管理人员,还是对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案例教学法均可适用,从而完成学习过程,最终实现各有所获。

三、应用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管理的优势及不足对比

较之传统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更容易吸引师生共同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形成良性互动,另一方面,案例教学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同时案例教学法也使课堂更加的生动直观。案例教学法所具有的这些优势,使它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首先,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活动成为一种有组织师生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在案例教学中,一方面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主导教学进程;另一方面在教学中通过共同研讨,还能从学生那里了解到大量感性材料,从而实现教学相长。通过一些案例激起学生对案例所蕴含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点的兴趣,能够调动学员学习主动性。其次,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管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心理学为例子,任何一个心理学案例,都具有其特殊的心理背景等,都需要不同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案例教学法能很好地动员大家用心理学基本知识点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再次,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更快地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以教育学基本原理教学为例子,在教育学基本原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教育过程中现实案例的研究,把一些真实的典型教育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要求他们身临其境地作出反应,这也是提高学生今后教育工作中的实践能力。最后,案例教学法生动具体、直观易学。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真实性。当然,和传统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法也有其不足之处。再如,案例教学法在讨论中容易出现不找边际的联系,因此,案例选择要精当,并且前提是一定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

四、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过程

案例教学法在实践运用中,第一步要注意选择和设计符合教学要求的案例,然后才谈得上在教学实践中,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和分析讨论,教师再根据课堂上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进行总结提升,至此,只是完成了课堂环节,课后还需要对这次案例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评价,从而完成一个完整的案例教学。

1.依据教学目标选择和设计典型案例。案例教学的核心在于案例资料的组织,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内在联系的案例。一般而言,适用的案例应该是易为学生所接受的并具有代表性的。同时,选择典型案例还应考虑案例的现实性、真实性、启发性、精练性等。

2.实践中,第一步要指导学生阅读思考案例。通常在案例教学开始之前,教师会事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案例提供的情节内容和相关的资料。然后让学生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理论从案例情况中寻找问题。第二步,引导学生对案例展开讨论,然后教师应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第三步,全班交流,共同探讨更好解决方案。在同学们对案例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选派代表走上讲台对分析结果进行讲解。再由全班同学通过对每种方案进行利弊讨论,从中择优选择更好的解决方案。

3.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就讨论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在这个阶段教师必须通过学员的发言了解讨论的效果,把学生在发言中说到的有一定创新的见解加以总结,明确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对基本知识和观点做进一步的深化、拓展。

4.案例教学并不止于课堂,还需要课后的扩展评价工作。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应用案例的讨论主要是用以巩固理论知识,强化学生实践技能。课堂的案例总结完成后,还需要课后的扩展评价。课后扩展评价分两部分:一是学生课后知识的扩展,二是教师的课后反思。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交际技能、思维等技能,为学生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本身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灵活性。因此,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使课堂更加地有活力、高效率,对于活跃课堂,现实教学相长,培养有实践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学生,案例教学法具有其优势。但同时,案例教学法由于根基于“案例”,因此在案例的选择和课堂实践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以上的理论讨论,在课堂实践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在课前的案例选择时,要注重与教学目的要求相符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既注重学生对案例进行充分和有深度的阅读和分析讨论,也不可忽视教师根据课堂上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进行总结提升,在完成以上环节之后,还需要对这次案例教学进行拓展评价,至此,完成了一个完整的案例教学。从理论到实践,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路还很长,既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法一统天下的局面,也需要从最终评价标准上,把学生从课业和成绩中解放出来,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在一个充满了思维火花的课堂中,领略到案例教学法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杜芳.新理念历史教学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陆志平,辜伟节.新课程:我们怎样上课: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当代]认知学习基本原理与教学策略文论选读 第四辑 第十六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5]刘舒生.教学法大全[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

[6]刘康.新课程环境下教师的新观念[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

[7]冯克诚,于明,冯晓林.课堂教学组织调控技巧全书[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

[8]陈旭远,张捷.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艺术[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中国经济管理基础课程教学高层论坛组委会组.第二届中国经济管理基础课程教学高层论坛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0]教师职业与健康指导小组.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手册[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1.

课堂教学教案范文3

【关键词】商务学院;案例教学;学生特点;西方经济学

新疆财经大学商务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涌现出的一种新的办学形式,是新疆财经大学以优质的教育资源、良好的教育品牌、严格的管理模式与良好的社会资金相结合,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如何利用母校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势,结合商务学院课堂教学的实际,推陈出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使得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活动,它由诸多环节构成,而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鉴于商务学院的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准确把握这些学生的特点,采取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商务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的社会声誉,促进学院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情况下,教学中如何通过案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值得教师潜心研究。

一、商务学院学生的特点剖析

1、学生群体变化

学生不再纯粹来自青年群体中的精英层次。以新疆财经大学商务学院为例,2010年汉语言理工类录取的最低分为390分,汉语言文科类录取的最低分为410分,母体学校学生和商务学院学生录取分数有较大区别,就是商务学院学生之间录取分数分布也存在较大差距。生源水平参差不齐,与之相伴而存在的心理状态和对未来追求的目标也与母体学生存在明显差异,为提高教学质量设置了障碍,这种现象导致少数学生的知识水平不能很好适应现行专业性高等教育的要求。

2、学习目标变化

市场经济中,多元化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多样化的物质表现形式无不冲击着学生的成长成才目标。高考填报学校与专业,主要是父母意见占据主导地位,而父母的选择标准则是专业方向与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学生的兴趣爱好、理想愿望完全搁置一旁,人生目标的不明确演化成部分学生对大学的学习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甚了解,造成理想与目标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找不到努力的方向;部分学生对自己追求的目标所需付出的努力与艰辛缺乏准备,缺乏持续性,只愿盲目地涉猎零散的知识内容,一旦碰上困难,抽身而退,得过且过。还有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缺乏兴趣,特别是不是按自己高考专业志愿录取的学生以及高考分数相对较高的学生,自感高考“失利”,自感商务学院文凭含金量不够,缺失自信心,缺失源动力。

3、学习模式变化

由于高中阶段文理分科,加之高考科目和招生制度的缺陷录取的新生难免良莠不齐,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给学生成长成才人为地设置了很大障碍。与此同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大学“引导式”的教学模式不适应,对大学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能力的目的不明确,进而未能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因而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需要纠正、自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4、学习环境变化

面对大学相对宽松自由的氛围,许多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自小耳闻目睹社会急剧变革和林林总总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接触面比较广泛,思维比较活跃,自我表现比较强烈,习惯于安逸的生活状况,要求享受的愿望比较迫切。大部分学生因为独生子女的原因,过分依赖于家长,本应在中小学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进入大学了还远远没养成。因而需要加强集体观念,提高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学会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时间,妥善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二、商务学院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的作用

(一)案例分析可以使经济理论深入浅出

经济学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一种理论抽象,针对商务学院,为了增强教学的现实性,教学方式更应该采取开展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的本质就是让学生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讨论经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从中找到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并通过分析与决策,发现问题、找到对策。从而使学生主动融入到独立思考,积极讨论的教学过程中,加深对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学习和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使用案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摆脱了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的困扰,通过学生参与教学,发现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将经济学的理论与现实之间加以联系,减少对经济学知识内容的恐惧与困惑,逐渐建立起与经济学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帮助学生在比较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掌握所学内容。对商务学院的学生而言,采用案例教学可以减轻学生的挫折感,让学生在参与教学中树立自信,走出困惑。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外引课程,其研究内容主要是西方几百年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与基本问题,许多理论与我国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国情差异比较大,经常会让学生有种“所学非所用”的感觉。同时,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并且它的每一个理论都是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形成的,加之常常会用到大量的图形和数学论证,让学生感到抽象枯燥且难以掌握。而商务学院的一部分学生数学基础不够扎实,看到图形和数学公式就产生畏惧心理。如果采用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商务学院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具体形式

(一)穿插式小案例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可适当穿插一些案例,使学生通过案例理解基本原理。穿插的案例不宜过于复杂,尽量简单明了,以免学生对所要说明的经济理论问题产生歧义。例如在解释机会成本的涵义时,教师告诉学生:就是当你选择了上大学而放弃了就业,使你失去了四年就业应该获得的最大收入,这个被你放弃的最大收入就是你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再例如,在2011年3月,全国很多地方出现食盐涨价风波,新疆也不例外,教师给学生上西方经济学的需求理论时,就可由这个案例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经济问题,进而引出该章要介绍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理论。由于从身边的热点新闻入手,听起来不是太复杂,学生们学习兴趣得以调动。

(二)课堂讨论式

教师可以在某一章节或某一问题系统讲授后,提出一个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抒己见。根据商务学院学生的特点,一定要提前几天把案例资料发到每个学生手中,让学生预习案例。上课时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先进行5到10分钟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表述各自对问题的看法、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课堂讨论式案例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和总结。由于学生生活的环境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同一案例得出结论不尽相同,甚至完全相反都是可能的。因此,教师应及时进行归纳总结,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在讲完货币政策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对“2011年度由于CPI居高不下,尤其是至2011年5月CPI创34个月的新高,银行提高存贷款利率”等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在讲完失业理论之后,可以引入“近年来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种种原因及应对措施,可结合新疆这两年出台的一些解决大学生就业措施进行深入的分析。采用这一形式需要注意的是,所选案例要紧扣所讲的理论问题,难度要适中,过分复杂会使学生难于解决案例所涉及的各种问题,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另外,在上台发言时,一些基础欠佳的学生也可以做为选派的代表,使学生有锻炼的机会,增强学生的信心。

(三)专题辩论式

对于一些综合性重大案例,可将学生分为正反两组,以专题辩论会形式进行案例教学。例如,在讲授完福利经济学理论后,就“我国劳动力工资性收入比例下降是否导致整个社会福利水平下降?”问题进行专题辩论。通过专题辩论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经济理论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去查找资料、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运用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在专题辩论会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除了准备案例资料、设计辩论问题外,还应维护好辩论秩序、激发正反双方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充分表达观点。由于该案例教学方法耗费师生大量时间,不宜经常使用,建议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学习过程中各举办一次为宜。此外,针对商务学院学生的特点,一定要发挥学生各自的优势,使专题辩论会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不是少数学生展示口才的舞台。

课堂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为了保证商务学院健康发展,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商务学院的课堂教学中,科学恰当地运用案例教学手段,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覃翠生.论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基本形式和特点[J].桂海论丛,2006(1).

[2]孙艳丽.浅析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潍坊学院学报,2009(10).

[3]卢华丽.浅议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研究,2009(8).

[4]魏静.谈案例教学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J].昆明大学学报,2008(1).

[5]马爱玲.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3).

[6]陈子剑.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6).

课堂教学教案范文4

关键词:案例教学 管理学 阶段

案例教学法是在1870年由哈佛法学院院长为了适应美国法条繁多、法学教学困难的问题而首创的,并在1919年受到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郑汉姆的推广,成为后来的哈佛商学院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

现在,案例教学法已经发展成为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在学校教育、培训教育中都得到广泛的运用。本文以《管理学基础》为例,探讨案例教学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应用情况,分析案例教学的实施阶段,分析案例教学的注意事项,以抓住案例教学的重点和关键,更好地实施案例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1 案例教学的含义及意义

1.1 案例教学的含义

案例教学即围绕一定培训的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常为书面形式),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1]。案例教学以案例为载体,案例的运用是其最突出的特点,这是案例教学区别于知识性教学的本质所在,案例教学通过有说服的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案例教学中,课堂讨论是生命线,案例引入之后,学生要针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讨论,学生真正掌握了知识,将原来老师的知识灌输变为现在的主动学习。

1.2 案例教学的意义

案例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说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案例教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案例教学法改变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更为主动和积极的角色,在教师引入案例之后,学生要进行充分的讨论,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案例教学法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一般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个现实的案例,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并最终给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运用了已经学到的知识,并且进行融会贯通,既梳理了已有的知识,又学到了新的知识,还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案例教学的实施

以《管理学基础》中人员招聘章节的面试环节讲解为例,来分析案例教学实施中经过的环节,以便更充分地认识案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1 设计阶段

案例教学设计阶段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案例。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学要达到的效果,指的是学生最终的行为变化,这一目标实际上也是对案例教学提出的要求,要达到这些目标,案例教学才算是成功的。在人员招聘章节中的面试环节,教学目标就是引导着学生掌握面试环节作为招聘方的基本要求和作为应聘者的基本要求,对双方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在合适的案例选择方面,案例选择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要将那些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与学生掌握的知识相匹配的案例选出来,同时这些案例要带有问题性,能够引导着学生进行延伸思考,这才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本文选取宝洁公司招聘区域市场总监为例进行分析,这一企业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而且这一企业在同行业处于绝对的优势地方,因此,对这样一个公司的案例进行分析,学生非常有兴趣。

2.2 准备阶段

在设计阶段之后,就进入了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教师和学生都要进行相应的准备,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对教师来讲,要在选定案例之后,在上课前至少一周之前将案例发放到学生手中,列出讨论的提纲,并及时掌握学生的案例阅读情况,对学生在阅读中碰到的困难予以及时的帮助和支持。教师在开始上课之前还要根据案例的难易程度、学生的阅读情况等,将学生进行分组,考虑案例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确定应对策略[3]。

对学生来讲,课堂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掌握案例讨论所需要的理论知识,熟悉教师所发放的案例材料,并围绕着教师列出的讨论提纲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讨论,学生还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查阅资料,获取知识。另外一些准备工作包括配合案例布置教室,安排座位等。

2.3 实施阶段

案例教学的第三个阶段是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要经过案例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案例呈现——案例分析——案例讨论等步骤。在案例引入步骤,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宝洁公司盛况的视频引起学生对该公司的兴趣,然后教师再借此介绍宝洁公司每年招聘大量的人才,从而引入宝洁公司人员招聘和人员面试的问题。在创设问题情境阶段,教师将招聘区域销售总监这一问题抛出来,对应聘者进行测试,是要进行结构化面试,还是非结构化面试,或者是压力面试?都要测试应聘者的哪些素质?在案例呈现步骤,一般来讲,教师在课堂上课之前就通过一定的形式将案例发放给学生。如果已经发放了案例材料,教师可以对这些材料进行简单的归纳。否则,教师要以PPT或者自己阐述的方式,或者发放打印材料的方式将案例完完整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案例分析步骤,按照教师所列的提纲进行分析,学生按照教师的分组进行小组分析,彼此交流意见。在案例讨论阶段,每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班级陈述,并接受其他同学的质疑。

2.4 总结阶段

在总结阶段,主要是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两部分组成的。学生的自我评价主要是让学生自己总结学到了哪些东西,有哪些收获,还存在着哪些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下一步怎么克服这些问题等。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讨论中运用的原理、方法等。教师的评价首先要掌握评价的着眼点和根本目的,评价的着眼点和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而不是用评价来约束学生。因此,在教师进行评价时主要是评价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在分析、讨论中所展现出来的潜力、可塑性、积极性等。评价完毕之后,教师要对本节课所讲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3 案例教学的注意事项

3.1 案例的选择是关键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所选取的案例要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和价值性。案例的真实性是指案例要是真实事件的描述,要有人物、情节、数据等资料,学生一看到这个案例就具有真实感。案例的典型性是指要选取那些具有突出特点的案例作为课堂教学案例用,同样是招聘,同样是面试,我们身边每天都有面试在发生,但是在选择的时候要选取那些有代表性的,能够说明问题的案例进行分析。案例的价值性是指选择的案例存在于现实的企业管理过程和有关宏观政策环境之中,存在着从多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和解释的可能性[4]。将那些真实性、典型性、价值性的案例选取出来形成案例库,并不断地对案例库进行分析和更新,这样选取出来的案例更有助于案例教学效果的提升。

3.2 对案例教学的错误认识

有人将案例教学等同于举例教学,也有人将案例教学等同于学生自学,这些都是对案例教学的误解。课堂中的举例可能是教师提前查阅资料准备好的,也可能是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的即兴发挥,可以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拟的。并且举例就是为了证明某个知识点,为了把某个知识点讲清楚。而案例教学则不同,案例教学中所用的案例统领着整个课堂的教和学的过程,以这个案例为媒介,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并且,案例教学所使用的案例一定要是真实的。

有的人将案例教学等同于学生自学,这是看到了案例教学的一面,而忽视了另一面。教师提前将案例材料发放给学生,但是,教师并不能因此而摆脱责任。教师还要进行统筹规划,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解答学生疑问,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4 结语

案例教学在实践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要进一步研究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掌握案例教学的内涵和意义,把握案例教学的实施阶段,认清案例教学中的注意事项,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陶建格.案例教学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9(3):591.

[2]牛艳莉.论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成功(教育),2011(7):178.

[3]钟波兰.案例教学在实践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8(2):32-33.

课堂教学教案范文5

当前,浙江省深化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启动,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转变。而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其中有一条指导思想是“优方法”。“优方法”首要阵地是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优化模式要以教师创造性地教为主导,以学生探索性地学为主体,以发展为主线。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成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要千方百计地为全体学生提供观察、操作、试验以及自主探索、互相合作等有效的参与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案例描述

学案式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主体性的教学活动,它尽可能缩减教师的讲授时间而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讨论和相互质疑,笔者在实践中大致采用了两种具体的操作。

讲述式教学模式适用于教学难度较大的,或较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条件下,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学生自学中的疑点进行精讲点拨。

流程图如下:

比如,必修2“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节的内容不仅抽象复杂,而且涉及的物质种类也比较多,如果完全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难度大,结果往往会使学生陷入“学习时都懂,学完了都不懂”的困惑之中。只有通过学案的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进行相关的知识储备,带着问题,带着探求的欲望,听教师层层深入的分析、论述,让学生有恍然大悟之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悟,而教师的讲述只在画龙点睛之处,运用好教材中的问题串,以利于将问题步步深入,使教学活动能够顺利推进。例如,转录过程以“为什么RNA适于做DNA的信使呢?”和“DNA的遗传信息是怎么传给mRNA的?”等问句串联起来;翻译过程以“碱基与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怎么样的?”和“游离的氨基酸是怎样运送到合成蛋白质的‘生产线’上的呢?”等问题引导,营造出探求、推理和发现的科学研究氛围,诱导学生积极应答,参与讨论。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现学习的成功,使其对学习的信心得到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得到加强,对学习知识的印象也得到了加深。

三、“学案式”教学的反思

教学实践表明,学案式教学有效克服了旧模式中学习的机械性和盲目性,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学习技巧,培养了科学思维能力。但在运用“学案式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问题的有效性

学案式教学是以问题为主的教学,每个学生都要学会提问题,立足于通过问题表达自我。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存在着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障碍,这就要求学案中设计的问题,不能跨度太大,应根据学生的潜在水平和表现水平之间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问题,如果在教学中一味地追求问题的多而杂、参与人数的广泛而脱离实际,则容易演变成走过场,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在学案式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不应只注重问题的数量,更应注重问题的质量,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到生物学习中去。

2.合理安排自主学习的时间

课堂教学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的,时间的有限性使得教师必须考虑如何组织高效的学习活动。在学案式课堂教学中,要让各小组对问题进行充分讨论的同时,也要明确各过程是有时间限制的,这样不仅可以让大部分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的各过程之中,而且也可以让那部分表达能力强、思维较开阔的学生得到更好的训练,还为表达能力差、思维迟缓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和学习的机会。参与探究和讨论的时间如果没有明确限制,容易形成一部分学生的一言堂,而使另一部分学生失去参与机会。

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生物学案式教学,打破了以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以学案为载体,实施对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指导的新模式,将学案与教案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诱导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的“立交桥”,充分体现教与学的统一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朱慕菊.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1.

课堂教学教案范文6

关键词:德育课堂 案例教学法 能力培养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个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阐释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运用案例教学法于德育课教学中,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笔者在教学时,通过幻灯、多媒体等手段呈现案例,利用图、文、声、色等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刺激,将书本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用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分析、演绎、推理、归纳、总结,升华出理论知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直观、更清晰,掌握得更牢固、更深刻,收获更大。譬如在经济政治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利用“农民弃耕打工”“我国的家具、彩电、打火机在美国、欧洲遭遇反倾销” 等案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使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商品的价值、价格、价值规律及作用等商品经济内容;利用“西气东输”“国家对粮食主产区进行补贴”等案例,学生自己就能得出“社会主义的宏观调控更有力”的结论。又如在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中,为让学生掌握“商标是无形资产”的知识点,笔者用以下案例点缀说明:一个有良好信誉的公司,它的著名商品的品牌一般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如可口可乐这个品牌的价值就达360亿美元,可口可乐公司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假设,即使有一天可口可乐公司所有工厂一夜之间被全部焚毁,第二天还会东山再起,原因是可口可乐的商标价值会得到银行支持,是无形资产。在学习税法内容时,可以同学们熟悉的与影星相关的“晓庆文化公司偷税案”为例进行讲解。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道理。

二、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在阅读或观看案例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的分析,学习用口头或笔头来表达他们的观点,学会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能自圆其说,学会以一种有说服力的、令人信服的方式来陈述自己的观点,以避免班上其他同学的反驳、挑剔,因此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如有一次笔者在11数控高职(1)班上课时,发现一位女同学眼部轻微受伤,于是立即结合当堂课要学习的民事责任的内容,组织同学们就“人与责任,谁应承担责任和如何承担责任”展开讨论,同学们都十分踊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最终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社会生活中人人都负有自己的责任,人人都该尽职尽责,只不过这些责任是基于道德和合法行为等因素产生的,若是违约或侵权行为,无论有意无意,都该承担民事责任,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是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课堂运用“案例教学法”,抓住学生身边的案例,巧妙地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在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讨论气氛中,让学生见识、领略了不同的思维之道,提高了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有理有据、入情入理的案例分析,老师虽然讲得不多,但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的收获很大。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德育课教学理论性强,枯燥乏味,单凭教师讲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提供生动、形象、逼真的正反案例,给学生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感性认识。同时,在学生大胆交流、讨论中,有较大的自由度和较多自我展示的机会,在宽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探讨,容易产生学习兴趣,树立合作意识。与时俱进地选择最新的、大家都关注的案例,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例如在“地区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教学中,教材就只有西部大开发的内容,若加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案例,教学效果会更好。

案例教学,重视学生的参与,置学生于案例环境中,真正从当事人或企业或工作岗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使学生感同身受。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准备发言稿,除了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之外,还会自觉地阅读课本之外的书籍,查找资料,甚至必须几人合作,来完成案例的分析、问题的解决。学生在全力以赴的参与中,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与他人共事合作的能力,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德育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启发来启迪学生的智慧,通过讨论使真理越辩越明。这种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氛围,不仅能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中,案例所描述的仅仅是事实,需要学生去讨论、分析。而案例讨论的结果有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学生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事实,应用相关知识,作出自己的决定,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的教学中,关于什么样的行为是道德的,笔者引用了“苏格拉底与一位青年学生讨论道德问题”的案例。

苏格拉底问这位青年:“人人都说要做有道德的人,你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道德呢?”那位青年回答道:“做人要忠诚老实,不能欺骗人,这是大家都公认的道德行为。”苏格拉底接着问道:“你说道德就是不能欺骗人,那么在和敌人交战的时候,我方的将领为了战胜敌人,取得胜利,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欺骗和迷惑敌人,这种欺骗是不是道德的呢?”那位青年回答道:“对敌人进行欺骗当然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是不道德的了。”苏格拉底接着问道:“在我军和敌人作战时,我军被包围了,处境困难,士气低落。我军将领为了鼓舞士气,组织突围,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马上就到,大家努力突围出去。结果士气大振,突围成功。你能说将军欺骗自己的士兵是不道德的吗?”那位青年回答说:“那是在战争的情况下,战争情况是一种特殊的情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欺骗。”苏格拉底接着问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儿子生病了,父亲拿来药儿子又不愿意吃。于是,父亲就欺骗儿子说,这不是药,是一种好吃的东西,儿子吃了药病就好了。你说这种欺骗是不道德的吗?”那位青年只好说:“这种欺骗是符合道德的。”苏格拉底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是道德的,那么什么才是道德呢?”那位青年回答说:“您把我弄糊涂了,以前我还知道什么是道德,我现在不知道什么是道德了。那么您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才是道德呢?”苏格拉底笑着回答道:“道德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不存在任何一成不变的道德概念”。

通过苏格拉底与青年学生关于道德问题的辩论,引导学生对已经存在了的概念和定义进行进一步的思考,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怀疑和批判精神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课堂教学教案范文7

Use of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YAO Shuian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e'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Zhengzhou, He'nan 451191)

Abstract As a basic discipline, the importance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eaching is self-evident, coupled with its own highly practical, so by the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focus on the teaching curriculum. Case Method is under conditions of a new era of educational reform guided strong teaching methods,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can compensate largely for various deficiencie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a discussion of this teaching method,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conduct in-depth analysis, puts forward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case teaching metho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classroom efficiency

1 案例教学法的定义和特点

1.1 案例教学法的定义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基础的教育方法,它主要是强调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结合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阅读、思考和分析等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实际活动当中加强对于经验的积累,并不断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另一方面来看,案例教学法又可以定义为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它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2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首先,从教学内容来看,案例教学法的重要载体就是实际案例,对于案例的提供既要具有相关性,又要具有启发性,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去进行思考和分析。并不断迎合教学内容的需要,真正意义上做到立足于教材,为教材服务。其次,从教学过程来看,案例教学法表现出的动态性是传统教学方式所不能够相比的,案例教学当中,教师并不直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从侧面上引导,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去探索问题的本质。最后,从教学评价方面来看,案例教学法所重点强调的是对于案例的分析过程,利用有效的资源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不断强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 案例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2.1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案例教学的内容方面上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当中涉及到的案例主要展现的是组织管理当中和人力资源相关的现实背景或者具体事例。在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我们着重强调的是关于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而案例教学法的存在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当中去。在案例教学当中,对于高校大学生主体而言,所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关于案例的理解,只有充分掌握案例的内容才能够更好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从而明确时间可能带来的后果。其次,学生要以一个富有逻辑性的头脑来看待案例,这也符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的需要。就此而言,案例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强化该专业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有助于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

将学习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现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环节,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难免会在这一环节出现种种问题。在案例教学当中,融入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学生能够在学习他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得出处理事务的方法所在。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在案例讨论的过程当中,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能够得到提升,看待事物的角度也随之发生变化,有效地拓宽了思维。长此以往,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就不至于对于周边的环境过于陌生,能够有效地将自己在大学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当中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在教育教学活动当中,教师永远处于主导性地位,学生永远处于主体地位,无论是在传统课堂之上,还是新课改环境下的教育活动当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都是极其重要的。在案例教学法的推动之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变化是前所未有的,不再是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而是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之下,教师和学生一起思考问题,教师充分调动起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这样一来,学生的想法能够较好地表现出来,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

3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3.1 案例引用中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库的建设问题

在案例教学法实施的过程当中,能否取得最大程度上的成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教师能够收集到和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就各大高校现有状况来看,在案例选择上面严重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的特征,也不能够考虑到实际操作的需要,学生在实际运用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问题或者不解之处。更为重要的是,在案例开发的方面,又呈现出速度极为缓慢的特征,长期受到经费不足的影响,教师没有积极开发案例的动力支撑。往往只是流于形式,不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案例研究工作中来。

3.2 案例使用中缺乏实践经验

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很快,前景一片光明,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有的高校刚刚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师资力量方面极为匮乏。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教师是转专业过来的,还有一部分教师并没有经过实际的操作和训练,以至于对案例当中的环节把握存在问题。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缺乏有指导性的意见,往往没有了学习的方向,违背了高校开展案例教学法的初衷。并且从宏观环境来看,我国高校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再加上教育体制的限制,我国高校当中的大学生都是高中直接升入大学,没有实践经验,甚至缺乏对于企业的正确认识。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在进行案例学习的时候,也仅仅停留在表层,无法理解深层次的含义,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3.3 按理讲授中的教学效果问题

在现有的案例教学的基础之上,所呈现出来的教学效果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问题。根据有关调查显示,有84%的学生对于现有的案例教学法持有不满意的态度,这些学生普遍认为,尽管案例教学法当中涉及到实际案例,但是对于自己的学习并没有带来太大的影响,以至于自己很难掌握好课堂教学的内容。

4 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案例教学法效果的措施

4.1 加强案例选择,建设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库

案例是案例教学法存在的基础,也是重要的支撑,对于案例的选择务必要受到重视。通常来说,教师获取案例的途径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根据实际需要自己编写案例,另一个是引用别人编写的案例。无论是哪种案例来源途径,其最终目的都在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案例的典型性,从而明白事件当中的原理所在,知道事物的起因是什么。案例教学法发生于真实的情境设置当中,从而使得问题能够更为形象、客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事实上,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有必要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能够明白其中的关联所在,进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在人力资源管理库的建设方面,可以考虑通过企业实践来进行案例的编写,主要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这个专业本身就和企业经营发展息息相关。如果师生能够立足于企业的实践活动来完成这一项工作,那么势必会取得极佳的效果。尽管很多高校都开展了相关的实践活动,但是大都只是敷衍了事,不能取得实效。为了能够弥补这种状况所带来的种种不足,高校可以安排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师组成一个小组,在讲授完案例之后,针对案例当中的内容向学生进行提问,使得案例教学法的价值能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挥。

4.2 加强教师实践力度,积极引导专业化讨论

相比于其他学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却是显而易见的,使得这一专业对于教师的需求量直线上升,对于教师质量的要求也是很高。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还要掌握一定的实践能力,我国高校当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师往往在理论基础方面表现得很好,却极其缺乏实践能力。对此,高校要为教师实践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得教师能够得到更多的企业挂职的机会。教师要倡导学生进行专业化讨论,这种讨论不仅仅局限于学生与学生之间,还可以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实现教学相长,双向提升。

4.3 注重学生参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在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当中,教师理应采取有效的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这并不是强制性的灌输,而是启发式的引导。譬如说在组织形式上面,完全可以采用合作式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发组成小组,来针对案例当中涉及到的内容或者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针对所学习的内容安排一些模式实验,将课堂效率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层面上来。在我国教育改革的推动之下,近些年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了显著的变化,逐渐将重点放在了实践能力方面,也可以说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如此一来,学生就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实际经验,逐步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在这种情形之下,案例教学法无疑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载体,提供了极强的辅助性支撑。值得一提的是,在案例教学法当中,我们还要适当地融入建构主义思想,众所周知,建构主义教学观当中强调“知识具有一定的情境性”,也就是说,不同人具有不同的认知,是因为其所处的背景是存在差异的。因此,案例教学法当中,学习者有必要建构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课堂教学教案范文8

关键词:中职;学案导学;创新课堂

一、传统中职课堂的乱象丛生

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转型,社会对职业技能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却远远滞后于社会变迁的速度,教学模式固步自封,课堂实效参差不齐,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在现实中,传统中职课堂教学实践中面临着诸多尴尬现象,乱象丛生:教师精心准备,学生昏昏欲睡;教师主导建构,学生被动接受;课堂单调乏味,学生身心疲惫;氛围死气沉沉,学生不知所云;期末考考背背,过后不知所谓;教师越教越累,学生收效甚微。

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式“普教化”的中职课堂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面对“乱象丛生”的中职课堂,在秉承省中职新课改先进理念的基础上,改革传统中职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探索适合本校特色的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势在必行。

二、创新中职课堂的核心理念

2011年初,学校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核心、以体验为重点”的指导思想,在通过前期调研论证考察的基础上,学校在三个教学部,分别选择了三个班作为“创新试点改革班级”,开展“学案导学”式“创新课堂”试点教学改革。

该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中心、主动参与、互动协作、自主探究、做学合一”。以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为目的,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主要教学方式,以学生自我展示为主体,以小组合作讨论展示为形式、以贴近生活的鲜活案例为素材,以学案导学为教学抓手,以小组参与实效为教学评价基础。

在教师的引导下,凭借精心设计的学案,让学生通过自学、小组合作等形式学习教学内容,开展讨论、展示、操作等活动,营造无拘无束、主动参与、热烈互动的课堂氛围,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建构,在愉悦地动手操作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技能,而且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人际沟通、团队协作、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推进中职课改的价值意义

(一)落实中职新课改的重要载体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并在学习实践中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体验,通过实践和反思相结合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从而达到自主发展的目的。该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体、自主探究、团队合作、在做中学,它是贯彻落实新课改,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的重要载体。

(二)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传统的中职课堂,普遍存在着“学习氛围淡薄、教学参与度低、师生互动差、学生被动学”的现象,教学的整体实效性不高,而实施“体验式”课堂教学则可以通过采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项目教学、桌面推演、活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角色,让他们在参与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的潜力

与普高生相比,中职学生知识基础薄弱、逻辑思维能力差、喜欢动手操作、乐于在做中学,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通过巧设问题情境、搭建活动项目平台,让学生积极地投身到教学中,成为课堂的中心,让学生在自我展示的体验学习中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切实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学案导学创新课堂的实践策略

(一)何为学案导学

学案就是教师充分了解课标、教材,详细收集各种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严格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规律以及身心发展特点,从学生的角度,为学生自学设计的,有效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方案。导学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凭借学案,通过问题牵引,开导和启迪学生。

学案导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学案,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究,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精心设计学案

1.明确学习目标

设计新课预习目标,突出以能力为核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每一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带着目标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学习效果更佳。

2.突出重点难点

学案明确新课中的重、难点,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抓住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实施重点突破。

3.列出预习提纲

在每一框预习完毕后,对本框知识,用提纲挈领的方式,整理出本框的逻辑知识提纲,以便及时掌握主要内容,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4.设计问题探究

有层次、递进式设计问题,有些需要个人预习解决,有些需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有些需要教师给予点拨解决,以便于激发思维,团队协作,在解决问题中提升技能。

5.自学预习反馈

把预习中的“疑难杂症”在预习反馈上呈现,以便于教师根据这些“疑惑”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导学诱思,及时对学生进行点拨精讲,帮助学生的答疑解惑。

(三)学案导学的实施

学案导学是学生依照老师提供的“学案”进行的自主学习活动。其教学流程为:“课前引导自学—课堂交流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

1.课前引导自学

教师制定学习方案,学生按照“学案”,通过收集资料、利用工具书等先自学所要学的教材,同时发现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如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做好记录,在课堂交流研讨环节中提出来集体解决。

2.课堂小组研讨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讨论,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交流的内容包括:收集的资料、解决疑难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出还没弄懂的问题。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共同探究解决问题。

3.课内训练巩固

教师根据不同课型特点和目标要求设计巩固练习。练习要分出梯度,要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有助于巩固重点和难点的落实。学生通过课内训练巩固,在实践中强化知识,提升能力。

4.课后拓展延伸

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状况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在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对模块主题进一步深入探究,形成研究性学习成果,并在下次课上集中展示。

实践证明:这种“学生中心、主动参与、互动协作、自主探究、做学合一”的良性课堂教学机制,让学生积极地投身到课堂教学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建构,在愉悦地动手操作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技能,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人际沟通、团队协作、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卫东,宋兆银.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感受成功[J].当代教育科学,2004(17).

[2]谭伟合.“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10).

[3]王文渊.利用“学案导学”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实践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

课堂教学教案范文9

关键词 学案导学;自主构建;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7-0091-02

1 前言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案导学―自主构建”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我探索、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对于帮助学生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学案导学―自主建构”教学模式理论探析

“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主要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在课堂教学准备阶段制订的学案作为主要依据,在课堂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强调教学中的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地位。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着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通过“学案导学―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能够在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以及自主创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包括明确学习目标、理清学习重难点、探究学习以及自我反馈等诸多环节。这一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合作完成的。教师以科学的教学理念作为指导,在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在此基础上与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导学学案。制订的良好的导学学案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展,同时与相关知识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体现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共同探索知识的过程。

3 学案设计的原则

目标认同的原则 教师和学生合作,在进行导学学案编制过程中,具体制定的教学目标必须要具有导向作用和可操作性,确保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认知范围,学习目标被学生认可和接收。同时在导学学案编制过程中,要确保学案能够引起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实现学生对自身的控制和调节,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实现知识建构的最终目标。

建构性原则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内在的需求是自主建构知识的根本依据。因此,教师在进行学案设计过程中,需要明确学生的认知范围以及求知的具体需要。在进行学案设计的过程中要将学生已有的知识构成以及社会实践经验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学案的设计要体现学生认知结构同化与顺应的统一[2]。在学案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教学情境的设置,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问题驱动原则 在进行学案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学生潜在的水平和已有水平进行准确把握,学案在进行问题设计过程中,要在学生的这一认知区间中进行设计。一方面在进行学案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水平,同时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另一方面在进行学案问题设计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结合已有知识进行深入思考,才能够最终得到答案。总之,在进行学案设计过程中,不仅要体现知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而且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要根据已有水平,适当控制时间和空间。在进行学案设计时,不仅要体现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也要注重知识技能的获取。

4 “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实施策略分析

规范教学模式策略 虽然我国课堂教学模式历经改革,但是教师在课堂中依然扮演主角,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学案导学―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必须要做好充分准备。

首先,教师需要加强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根据时展对教学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只有在新的教学理念的引导下,才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才能够将“学案导学―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贯彻到课堂教学中。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准备阶段,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要准确掌握教材中的重难点。

最后,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正确对待自身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探究合作教学模式中需要积极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能够彻底激发学生进行学习探究的动力,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科学方法。

明确教学指导策略 “学案导学―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要使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达到最优,这就需要在进行具体教学实践活动时采取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在进行具体实践教学时,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将学习效果及时和高效地反馈给教师。这样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完成教学工作。在采用“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采取合理的管理和指导策略[3]。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依靠教师良好的管理策略和合理的指导策略。“学案导学―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实施。为此,在课堂中必须形成民主的教学环境,形成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学生关系,这样能够确保全体学生都处于开放、动态、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在宽松的教学课堂中发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先行组织设计策略 “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先行组织教学策略。先行组织策略的成功与失败直接关系到“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成败。在进行先行组织时,教师需要将容易被学生接受到的方式、和新学习知识有着紧密联系的知识移植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从而确保在新知识和学生的已有知识之间形成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这样在进行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实现对新知识的掌握。在进行组织设计时,教师需要认知分析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同时以此为基础,深入发掘已有知识和所学新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新旧知识的加工和提炼,形成先行组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变换先行组织者的运用策略。

5 结语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以学案作为教学工作的依据,在学案引导下,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对教学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积极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能够很快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这样一方面有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余宏亮,石耀华.试论学案导学的本质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4(8):1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