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集锦9篇

时间:2023-05-30 15:13:48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范文1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情境体验感悟评价策略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仔细阅读,不难发现,课标提出了“体验”这个概念,认为体验对儿童品德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体验性学习是现代学习方法的突出特征。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体验学习经历呢?我想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是对它的最好诠释。具体到《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课后注重实践和同学间的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并结合游戏、故事、小品、情景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的课堂活动真正成为教和学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的活动,而非单纯地讲教科书;学生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一、设置多种情境,激感体验。

设置情境可以是生活的情境,故事的情境,角色的情境,辨析的情境,是非的情境等,通过这些活动情境来让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流畅性、广阔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得到训练和发展。

例如通过变换角色,让学生获得换位式的体验感悟。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采取角色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使之内化为道德认识,形成价值观,从而指导学生的行为。在讲“尊重残疾人”时,我让学生蒙上眼睛在教室里走几圈,然后让他谈感受,盲人生活的不便和艰辛他们有着深刻的体验。尊重帮助残疾人的情感油然而生。俗话说得好,听过的容易忘记,看过的印象不深,唯有体验过的才永生不忘。“经历了就会被感动,行动了就会有收获”。 美国学者巴特勒认为:“教学过程只有让学生参与连续的反应才是有效的。”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与学校的地方课、综合实践课等课程结合,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既可以满足学生的探索欲、求知欲,又发展了品德。如《我爱绿树,我爱蓝天》这一单元中为激发学生环保意识,号召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我们年级连续几周进行了几次综合实践活动。课后,让学生调查垃圾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垃圾的分类和处理;让学生设计节水、节电方案,进行年级组比赛,评选优胜者若干名;让学生做环保小卫士,为社区环保出一份力等等,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综合素质,同时还能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加深体验和理解,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树立良好行为。

二、走向生活,参与实践,在直接探究中进行体验感悟

实践体验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社会调查、辩论、竞赛、采访、实际操作等,这些形式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潜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合作精神得到加强,道德品质得到内化。如《保护环境》一课,让学生去了解我们身边的环境状况如何?又怎样去解决?带着这样的问题,组织学生深入工厂、河流、农贸市场去调查、访问、搜集材料。在汇报会上,许多学生感慨万分,他们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们这里的环境问题依然很严重,就我们一所学校每天都要拉3小车的垃圾倒在垃圾台,垃圾台周围臭气熏天,令人窒息。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全都排到巴川河,使得我们的环城河变成了惨不忍睹的臭水河,河面被白色垃圾覆盖了。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加深了对环保知识的认识。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而是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比如通过观察、调查、了解等活动和互相交流,扩大他们的经验,深化自身体验;也可以模拟生活情景,在这种“准生活”中模拟学习,从而在教学活动中教育自己,建构起个体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案例:《家人关怀我成长》

我在教学《家人关怀我成长》一课时,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件能表达家人对自己的关怀,很有意义的物品,并思考这件物品为什么很有意义。几天后,孩子们带来了各种物品,有手表、戏服、小鞋子、奖状等等。上课了,孩子们拿出自己的物品,开始向大家进行温馨回忆:一件奶奶带着老花镜织就的毛背心,让人联想起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浓浓的亲情回荡在心中;一块爸爸在8岁生日会上送的手表,孩子解读出父母对自己殷切的期望;一名没有准备东西的学生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讲诉了自己生病住院期间,家人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这时,我扮演成一名记者,举着话筒现场对学生进行采访:“今天,听了大家的介绍,你有什么感想?”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并增强了体验强度,孩子们对于家人关爱的体验在课堂中犹如被放大镜放大了,强化了,真可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真。”

三、多元评价,在激励反省中进行体验感悟

学生的认知感悟和情感体验正在不断发展、变化,他们需要并且必须经常借助于外部评价媒介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才能从多维角度体验道德的丰富内涵,感悟自身价值的得失,从而在自主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增强自主意识,提高自我教育、评价的能力,才能促进他们在认知、情感、个等方面全面、和谐、主动地发展。在思品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采用“多元化激励评价”的策略,对学生的品德发展进行以激励为主的综合评价,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励他们追求新目标的愿望。

学生在对自身“多元表现”评价进行的反省中,获得“自我认同”的体验感悟。在对外界“多元角度”的评价进行的反馈中,获得“社会认同”的体验感悟。学生在对同学、老师、家长和社会的多维评价进行体验反思中,获得“自身社会角色”被外界所接受、认可程度的体验感悟。

无论方法有多少种,体验性学习都应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体验,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觉参与的体验,忽略了这一点,就失去了体验性学习的根基。我们要勇于面对新观念的挑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体验的良好环境,尊重学生个人的感受和独特见解,让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真正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范文2

体验与感悟是时刻伴随人的认识的两种生活形式。就学习而言,体验和感悟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消化后的内心反省、内在反应或内在感受,是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的童年生活是伴随认知的动态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始终贯穿着学生对现实生活世界的体验和对可能生活的感悟。可见,体验现实、感悟生活的真谛,是现代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传统的品德课程教学往往强调认知,忽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使课程失去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影响了德育的实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一系列学习研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探索了一条“体验——感悟”品德与生活教学模式的路子。

二、模式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品德与生活》课堂倡导动态的、建构性、过程性的知识观,这个知识观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建构主义基本的前提是把知识作为一种关系体系来建构。儿童通过重复、反应和再现来组织他们在广泛的关系体系中一次次经历所获得的体验。”美国教育理论家布朗等人认为,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括化具有更为重要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优越性,人们应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活动和感悟上。

2、品德心理学基础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教育思想。她形象地解释说:“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看到了,也就记得了;做了,很自然地理解了。”对小学生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研究表明,首先学习是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意行整合学习,品德建构是在现实的人际互动中通过道德的体悟学习实现的。从“体验”入手是解决品德知行脱节问题的关键。

3、课程标准理念

课标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基于以上几种教育理论,我们根据教育目标在课堂上的创设相应的教育环境,使教育因素情境化,采用“体验——感悟”式教学,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发展道德能力,实现课标提出的“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课程框架。

三、模式的建构标准

1、着眼学生的发展

课堂的总目标是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摈弃传统的语言说教式教学方法,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确定教学的内容标准,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热爱生活的儿童。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不注重启蒙教育,一旦形成不良的认识行为,重新塑造就非常困难。低年级是品德、生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立足生活,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

2、指导教育活动

传统的学科教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传授、轻体验,重知识、轻活动,重结论、轻过程等倾向。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本课程以儿童自主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活动形式,本模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在活动中实现体悟式学习。一方面,在现实生活的美好听体验积极愉快的情绪,培养良好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实践生活中发展能力,学会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3、倾注人文关怀

每次说起身边的事情,学生很感兴趣,也容易明辩。生活是第一性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通过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体现以了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课堂上,教师必须倾注情感因素,以教师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注意通过学习活动挖掘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对人、对事的正确态度。

三、模式的操作程序

1、课前提示

课前,教师要根据主题的特点,创设开展教育活动的环境与条件,设计出具体可行的活动方案。同时,要利用好学生的生活。如让学生事先搜集与活动有关的资料,增强感性认识。也可鼓励学生把即将要学的内容在家与家长进行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活动时就会产生更深的体验。

2、课中引导

根据体悟式教育思想、理论,可构建如下课堂“体验——领悟”教学模式

导入活动

体验感悟

实践提升

背景提示,唤起感受

进入情境,引发观点

激活经验,尝试体验

讨论交流,感悟内化

回归生活,巩固导行

正确引导,促进提升

3、课后延伸

品德课堂的延伸活动是帮助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有效手段,也是知行达到统一的有效途径。课后必须加强实践,让学生用课堂上获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实践,去深入体验,从而把活动引向纵深。

根据以上基本程序,下面以一年级下册《小心,别伤着》一课为例,对本模式的具体操作过程作如下分析:

(一)导入活动

引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以激情的语言手势提示活动背景,以唤起学生的最初感受。如《小心,别伤心》一课,课始,利用课件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拍自于班级,画面是××值日生擦黑板时因够不着高处而踩在椅子上擦,结果导致身子倾斜,失去重心快要摔下来的情景。此时,观看的同学中响起一阵惊慌,教师及时揭示本课主题:小心,别伤着。一幕由于大意,险些造成伤害的情景强烈地刺激着学生的感官。由此引出的课题实则成了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关心和提醒。

(二)体验感悟

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拥有多种形式的活动、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体现课程的价值。

1、进入情境,引发观点

在产生导入课题的真切感受后,教师以课题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更进一步地进入情境,来激发学生此刻的情感。《小心,别伤着》一课,揭示课题后,教师马上追问:“看到这个情景,你心里有什么想法,想对××说些什么?”然后马上把录像中的那位同学叫起来进行对话,本人的害怕,同学的担忧,都会通过对话交流传达出来。从而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如果遇到意外伤害,于己于人都会带来痛苦和烦恼。

2、激活经验,尝试体验

课标倡导的是与学习者的实际生活有血肉联系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当下即刻的真实生活,努力调动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自身的观察、表演等活动,在活动中互动交流,扩大他们的经验,深化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为促进体验,我在《小心,别伤着》这课教学中,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或平时的观察所得,让学生说说在学校生活或居家生活中容易发生的伤害,教师相机出示相关图片,给学生提供情境。然后,让学生回忆以前曾有的伤害经历,与其他学生自由组合,模拟表演自己受到意外伤害后,自己的痛苦和家人的表现,以及当时的处理方式。通过角色体验和教师小结,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各种意外活动无论大小都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还会给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进行各活动时,应尽量避免伤害,确保安全。

像这样,给孩子们创设一个虚拟的情境,动一动,演一演,引起学生对痛苦滋味的回味,这远比教师数遍说教更令学生印象深刻,有助于加强下步学习活动的必要性。

3、讨论交流,感悟内化

讨论是一种多向的信息传递,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对多种信息作创造性的加工组合,学生在听取不同意见时,可进行比较,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学生经过讨论,凭借对情境体验的直感,产生新的经验,内化为自我的感悟,内化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小心,别伤着》这课中,在学生体验到意外伤害所带来的种种不愉快之后,教师出示各种学生常见的容易受到伤害的情境(校园走廊拐弯处奔跑,上下楼梯跳格子,边做作业边用铅笔打闹,放学一下车不看来往车辆就横穿马路,用湿的手去插电源开关……)让学生小组合作,选取一至二幅情境,对图中的行为进行讨论,提供帮助。在交流中感悟正确的做法,内化为引导生活的自觉的行为表现。

(三)实践提升

1、回归生活,巩固导行

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操作实践来巩固活动的成效。更有利于解决一些实际的生活问题,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小心,别伤着》一课,尽管通过体验、感悟,学生内心都产生了要保护自己,避免受伤的强烈的愿望。可是在生活中又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磕磕碰碰,万一受伤了,怎么办?所以了解一些常见的医药常识,学习一些小伤口处理办法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这一环节中选出几种常见药,向学生作一介绍,演示其使用方法,并让学生在课上当场练习操作,既学会了自疗方法,又增加了一份体验。

2、正确引导,促进提升

课的结尾,教师针对学生的现实心理所存在一些偏差进行化解导向,以激励性的语言提出希望,用以引导学生的生活实际。《小心,别伤着》结尾时,提出问题:万一不小心受了伤,能不能因害怕大人的责备而隐瞒情况?经过师生、生生对话,让有隐瞒倾向的学生明白:为了安全,一定要及时告知老师或家长。最后教师送上祝愿,愿所有的学生都平安、健康快乐地生活。

五、模式的教学策略

1、真切的情境体验

根据低段学生直观形象性思维占优势和年龄小、好模仿的特点,在教学情境中以学生的生活为切入点,引入录像、投影、音乐等多媒体进行,有利于让学生迅速产生感受,引起情感共鸣,进入体验状态。本模式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也由以往的讲授教材变为精心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选择合理的组织形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体验,产生师生双方体验感悟的融合,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如《我和动物交朋友》一课的教学,课始,教师给学生观看一段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的一些精彩的生活镜头,像凶猛的老虎、悠闲的大象、可爱的企鹅……这些动态的情景能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对学习充满兴趣。教学中,还可以通过讲故事、演小品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从体验中感受道德冲突,感悟道德选择,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学会自我发展。

2、鲜活的实践体验

相对于情境体验而言,实践体验更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无比宽广的空间。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已不仅指教室。校园、家庭、社区、商场、大自然,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学生学习的课堂。如教学《花草树木点头笑》一课正值春天,不妨把学生带到校园,让学生寻找挂在植物上的“名片”。引导学生从“名片”的说明介绍中获得更多的植物类知识,还可以让学生每人领养校园里的一棵植物,在平时用自己的行动去课堂关爱它、照顾它,让它和学生一起健康地成长。这里,学生所获得的直接经验是学生实实在在体验过的。感悟到的。这是无论多么精彩的课堂教学都无法超越的。

3、丰富的课程资源

开放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一个基本性质。教育的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这既是品德教育的优点传统,更是新课程下需发扬光大的教学理念。教师应从教材、师生、环境等途径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让教学成为学生喜爱的、促进学生发展品德的活动。

(1)教材资源

开发课程资源应建立在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大环境前提下。就教材而言,为调动学生的内在感受,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地看图讲话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只有努力寻求切合本地、本班学生的内容,让教材厚起来、活起来。如《秋天的收获》一课,可以组织学生把秋天成熟的各类水果、干果及各类作物带入课堂,尤其应引导学生关注本地区常见的一些收获物,如南方的稻子、柿子等。让学生在认识、分类等活动中获得经验与体验,从而发展认识,培养能力。

(2)师生资源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统一。本课程要求教师既是活动的指导者又是参与者,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地位也较传统教学有了很大的转变。师生自身就是一个极大的资源库。挖掘这类资源,贴近学生的生活,能让学习产生强大的亲和力,极易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迅速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如教学《认识新朋友》时,教师可用猜一猜的形式,请学生看看老师小时候的照片,听一段老师自我介绍小时侯的我的录音,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自由、开放的教学气氛,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情感表达的能力。

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本课程的源泉。教师在设计活动之前要重视学生自身的兴趣、经验、生活习惯和道德水平。在活动之中更应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发现,一些活的情景,教学生成性的问题。教师应认识到这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本模式以体验促感悟,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情境的体验不尽相同,应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课堂上产生的情况,并非都能在备课时能预测到。因此,教师应认真快速地考虑这些信息,凭借灵活的驾驭能力,及时调整教学,带领学生不断探索。

(3)环境资源

在确定活动主题时,教师应对学校、家庭、社区的情况进行广泛的调查,从中发现期间有教育意义的资源为教学服务。如课程相关资料的搜集,可以借助于家长的指导。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网络等途径来实现。资料的搜集、整理过程也是有意义的生活体验。此外,教师还应合理依托社区社区教育,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广泛的资源中指导学生进行探究、体验,定能给教学带来勃勃生机。

4、准确的课堂评价

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及时判断教学信息,面对一个个不同特点的孩子,具体、准确地实行课堂评价,而不停留在一种概括性的评价上。充分发挥教学即时评价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激励作用。教师不仅要用语言,更要通过表情、眼神和形体姿态、鼓励学生,扬起学生参与体验的愿望,自信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后续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范文3

关键词一:情境

教育理论中较早使用“情境”一词的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杜威把传统教育的失败归根于没有在教学中给予学生以“引起思维的情境”。他认识到“思维取决于直接经验的情境”。“情境”一词已经成为众多学说的基本或者是核心概念,尤其是情境认知论表达的见解更值得我们关注。它认为,如果课程和教学能使得学生像学徒那样进入某一真实或逼真的从业者的文化情境,从事使用工具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才可能是真实有效的。进入每一种文化情境,学习者会有意无意地接受这样的文化共同体的行为和信念,因此,情境认知理论强调一种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经验的学习过程。

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首先要创设一种优化的教学情境,营造一种文化情境式的教育氛围,让“问题学生”在充满文化的情境中,接受教育,濡染品德。为此,创设优化的情境是教育转化“问题学生”最基本、最首要的前提。这种充满文化的教育情境的影响往往是隐蔽的,人为优化的,能够促进学生在其中活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首先要融入情境,情境对学生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因为它合乎学生的心灵世界,创设了充满文化情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并与之产生“交互作用”的生命冲动,学生在生命冲动中发现自我,感受自我。在这种充满生活活力和张力的学习情境中去学习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涵养人格,濡染德性。

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融入了情境,其实质上加强了学科知识与学生经验和活动的有机结合,强调学生在积极的情绪下去学习,让学生在感受、探究、体验、发现、感悟和表达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利用知识。这种情境教学避免了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教学“知识德育”、缺乏生命力的弊端,真正地为新时期的思想品德课堂提供了活力和生机。

关键词二:文化

文化是个复杂的概念,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教授收集的文化的概念就达310多种。因此,对待学校文化的概念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真正从文化学的学术意义上提出文化概念的,是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他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中给出了一个经典定义:“文化或文明,是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及其他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康德还特别指出了文化和道德的内在联系,并认为只有教育才能创造真正的文化,才能塑造真正的文化人。马克思继承并发展了康德的文化哲学思想。他的人类学自然、人类学社会的思想,他从本体论、历史论和目的论三者辩证统一的高度提出的关于“人就是人”“人是人自己的历史”“人是目的”的命题,以及与之相关的人的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伟大思想,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核心内容。它是学校道德建设文化价值追求的根本依据。

工读学校教育转化“问题学生”一定要以“文化”为主导。实际上,一些工读学校一向以纪律主导,纪律主导下的学校往往导致学校文化氛围的缺失,纪律主导下的工读学校注定是走不远的。纪律是制度化的、规范化的、外显于行为、注重训练性,是低层次的需要,贯穿于工读教育的整个过程。而文化则是非制度化的、非强制性的、内化为行为,注重濡染性,是更高层次的需要。当工读学校的纪律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时,“问题学生”的长远发展和他们的一生奠基应该是所有工读学校应该考虑的问题。在工读学校,没有纪律的文化发展是危险的,就像没有堤坝的河水是非常危险的一样,但纪律归根到底还是为文化育人服务的。在保障所有人的纪律的基础上,纪律主导向文化主导转变应该是工读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育人是工读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良药”。文化的本质在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濡染,启迪智慧,涵育德性,提升人格。文化可以让“问题学生”感受到一股浓浓的真情,而校园也因此氤氲着一股清幽厚重的文化气息。在工读学校工作的这些年,我深深地明白:工读学校的“问题学生”更需要充满文化的校园环境的正面熏陶和浸润,需要教师的特殊关爱与呵护。

关键词三:体验

体验是用自己的生命来验证事实,感悟生命,留下印象。体验到的东西使我们感到真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验,注重感性体验,藉由感性经验进而获得理性认识,这种理性认识由于有情绪情感的参与而更有可能根植参与者内心,成为真正的行为驱动力。体验是最好的学习,实际上,当前的学校教育并不缺乏知识教育,但很多知识无法内化到行为上,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教育缺乏参与,缺乏体验。而体验式学习,通过体验训练使参加者转变观念、开阔视野、灵活思维、提升素质、增强能力。经过不断重复强化,参与者最终获得一个新的思维或行为模式以取代以往不够完美的模式。

心理学认为:体验是人们达到相互理解的最佳途径,通过体验,达到角色上的理解与认同,从而促使已有的各种认知观念发生改变,达到改善关系、解决矛盾、收获教益的目的。为此,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并创设更多的“情境”让“问题学生”的体验更为深刻。体验,能够让“问题学生”感受不同的生活境遇,体验文化差异和角色差异,形成巨大心理反差。这种反差会冲击“问题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的内心世界受到前所未有的碰撞与震撼,形成心理上的边缘体验,促成一个最佳的受教时刻(Teachable Moment),从而能够获得满足感或成长的机会。只有“问题学生”真正参与并深刻体验了,才能真正理解、认同和接受。体验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问题学生”内在的改变。如果学生的内心拒斥,即使听懂了外显的知识,也不见得在实践中去运用。体验式学习重点挑战的是学生个体的内心,力图推动其内在的变化,其本质是充分参与的、生动的,甚至是快乐的。

关键词四:感悟

感悟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悟。感悟,以感情为基础,更强调“悟”,感是主体心灵与客观外物融合,获得独特的感知体验,是感悟的基点;而“悟”是其核心,感知事物中意识升华了,有了超常的发现与收获。真正的感悟来源于人们的亲身经历与感受,有的是“渐悟”(渐渐地领悟),有的则是“顿悟”(一念之间,一下子达到大彻大悟的境地)。感悟是非常宽广的,可以指个体对客观事物存在的直观领悟,对社会人生的突然顿悟,也是对思想精神的觉悟,即悟道。

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有思考,产生“感悟”,这是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关键。

如何创设各种情境,让“问题学生”在感受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从而改变旧的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是工读学校应该思考的问题。正是不断的感悟才使“问题学生”对人生、事物、社会以及世界的看法发生改变。只有当“问题学生”的认知发展了,情感丰富了,并学会独立思考的时候,才实现了真正的教育转化。

关键词五:改变

《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我们所希望的一切改变,其实就是从当下改变你自己,从修身开始。修身,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陶冶身心,涵养德性,是做人的基本追求。

改变,是教育转化的临界点,教育转化“问题学生”要强调“修身”。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更多地指“问题学生”某种错误的行为和思想认知观念的改变,主要表现为“改邪归正”和“改恶从善”,即从岔路上回到正路上来,不再做坏事,改去坏的、错误的,向好的、正确的方向转化,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甘地说:“在这个世界上,你必须成为你希望看到的改变。”工读学校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通过创设各种优化的新的情境与环境来使得“问题学生”改变自己。“问题学生”在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挑战和新的未知的情况下,必然会产生新的改变,从而自觉净化周边的环境。当“问题学生”自己改变了,他身边的人与环境也会自然得到改变,从而达到一种良性的循环。

关键词六:内化

人的认知结构是一个能动的系统,它是发展变化的,有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它可以不断地理解新事物、接纳新事物、解决新问题、适应新环境。内化,就是个体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这种态度是持久的,并且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最成熟的内化水平称为“自我同一性”,它反映了将和认同共同塑造到自我和他人的一致性形象中。所以,当涉及道德行为时,内化是巩固和植入某个信念、态度和价值的长期过程,当改变道德行为时,一组新的信念、态度和价值替换为或适应于所希望的行为。

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内化的实质更多是行为的内化,是指主体出于自身的需要,在一定环境的影响下,对行为规范进行反映、选择、整合的过程,是将新行为渗透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去,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以新的行为来替代过去的不良行为,其最终结果是形成精神形态和行为形态相统一的思想品德。要使外在的行为规范内化为学生内在的自觉意识,从而达到改变不良行为的目标。

关键词七:外生

是不是德育内生了,德育的过程就结束了?答案并非如此。道德品行仅达到内化于心是不够的,还必须外化于行。所谓:“有感于内,必行于外。”传统德育重视德育的“内生”,却忘记了德育最终还需要回归现实,回归实践,还需要外化为行为习惯。

因此,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使学生符合社会规范的新行为、新观念得到内化,更重要的是要使新的行为和观念能够外生,外显达到道德自觉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改变“问题学生”,这也是新时期教育转化“问题学生”观念的一次大的变革。

综上所述,文化是育人的核心,“人——在情境中”,创设一种优化的文化情境,通过改变“环境”,从而改变“问题学生”的行为与思想认知,达到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目的。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改变还不是终极目标,这些行为和观念还需要达到真正的内化和外生,才能实现真正改变一个人的教育目的。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有效地把握这“七个关键词”,对教育转化“问题学生”将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范文4

一、体验式教学的作用

首先,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体验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验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第三,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营造出和谐、开放、平等的体验氛围,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最后,体验式教学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将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融入教学课堂中,丰富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健全的道德践行。

二、体验式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应用

1. 体验式教学方法的流程模式。

(1)创设情境。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创设出具体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教学情境要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发展规律,这样的情境创设才能让学生有真切的情感体会,激发学生思想品德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2)感知体验。教师通过情境的展示设置探讨话题,调动学生通过自身观察、表达、行动等方式,产生内心体验,使学生受到感触后有感而发,激发学生表达感知体验的欲望,组织学生交流看法、感受,活跃课堂气氛。在感知体验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要设置多样化、灵活性的活动,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够达到良好的感知体验效果。除了课堂感知体验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参与真实的生活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形成情感体验和思考。

(3)感悟体验。教师设计出与教学情境相关联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感悟体验巧妙地引入教材观点,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感悟体验是教学环节的重点,学生通过感悟体验认识到教材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践行。教学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对教材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再引导学生将零碎的感悟形成完整的认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4)践行体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践,思想品德体验式教学不仅教育学生拥有完善、健全的人格,也将学生的认知感悟运用至实际生活中,因此思想品德教学要将生活引入课堂,也要将课堂引入生活。教师要设计出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学习活动,切实巩固学生在课堂上的道德体验和道德感悟,将感悟践行到实际生活中,使课堂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学生道德认知的知行统一。

2. 优化体验式教学资源的组合。要充分开发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将教学知识与生活现象相结合,合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在提高体验式教学质量中的作用。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多角度地展现实践的发展,成为体验式教学课堂中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例如网络上的视频、图片等可以运用在体验式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中,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关注。其次,要充分重视和使用好学生资源,学生在家庭、校园、社会中的生活资源同样可以成为体验式教学的资源,能够激发学生心中真实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认知。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范文5

1.只有爱、情感和信任交织在一起,才能发展良心的萌芽,培养学生的美德。

--瑞士教育家裴斯洛齐

2.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道德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

3.教育方面真正的人道主义,就在于珍惜孩子有权享受快乐和幸福。”

4.如果孩子的双手为了自己和别人的快乐什么也不去创造的话,那么你给他们现成的供快乐和享受之用的东西越多,他们对生动而又美好的东西就越是漠不关心。”

--苏霍姆林斯基

5.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是这样表述的:“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他自己的教育。

7.知识的开端永远来自感官。看得见听得见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流下印象的东西无疑就是情景。

--夸美纽斯

8.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

9.最精湛的教育艺术所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

10.耳朵是通向心灵的道路

--俄国文学家

11.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现才能成为勇敢的人。”

--亚里士多德

名家名言给我在教学上的启示总结为一点就是:让品德教学成为学生道德生活的过程。

拓新一:建构性道德教育

建构性道德教育是一种从生活到生活的教育,它强调一切已形成的精神成果必须回归到生活中去在生活状态中被全程体验、领悟,从而使学习者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中找寻事物的意义,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并实现创造。实质是强调道德教育向生活的回归。

回归生活的品德教育目标是综合的、回归生活的品德教育内容是有机整合的、回归生活的品德教育模式是体验创生的,回归生活的品德教育评价是发展性的。这是一种情境化的、个性化的、思想性的个性美的游戏性的,探究性教学

拓新二:品德教学目标的重构

一条主线三条主轴四个层面

生活

儿童与自我

儿童与自然

儿童与社会

健康安全的生活

愉快积极的生活

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

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拓新三:品德教学内容的整合

主题板块一

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主题板块二

引导儿童学 习与 老师同学交往、学习体验和欣赏自然的美,获得生活的积极体验,形成愉快开朗的个性品质、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敢于应对挑战的勇气。

主题板块三

进一步扩大儿童的交往范围,强化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激发他们从爱自己的父母长辈开始,学习怎样爱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遵守社会规范,学习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

主题板块四

有创造的愿望和乐趣、动手、动脑养成探究的习惯和方法、获得知识,积累经验

总之《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从引导儿童学习怎样认识和照顾自己,到学习怎样与别人交往,再到学习怎样爱长辈、爱同学、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从形成基本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法到学会创造性的学习生活,从引导儿童对基本生存方式的认识到对精神世界的找寻都是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生活逻辑的

拓新四:体验-创造-生成教学模式的构建

体验-创造-生成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在把思想品德、社会、劳动等等分科整合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一综合课程的基础上形成的活动生成性教学模式。它是针对当前品德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课程改革的需要。它强化要回归品德教学的自然状态。它强调教师要弱化“教”创造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的活动;柔化“教”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感性的教、纯真的教;点化的“教”即点拨;隐化“教”达到教无痕的境界,活化“教”、美化“教”

拓新五:体验-创造-生成教学模式的教学原则

教学模式的构建应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包括:内化与建构相结合的原则、情理相结合的的原则、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原则、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结合的原则、显意识与潜意识相结合的原则,主体与主体相结合的原则。

拓新六:体验-创造-生成教学模式基本程序性要素二

自主体验的层次性

--经历学习

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个性存在。

2.让学生的肢体与思维活动同时发生。

--感受学习

1.感悟常常是一种无言的意会。

2.感悟也以错误为教材。

3.感悟也以宽恕为催化剂。

--享受学习

1.获得学习上的高峰体验。

2.学会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给与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善于感受学生学习的感受。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或是听区里的研究课也好,在评课时常感觉到课堂上老师也在努力的创设各种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主动地参与体验,但实效性并不明显。感觉活动虽多但学生只在一个层面上体验,缺乏深层次的引导。这个困扰我很长一段时间的问题在阅读《小学品德 教学拓新》时终于受到了启发。在这里愿与大家共同分享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当我读到书中体验-创造-生成教学模式基本程序性要素二时,我懂得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体验,而学生的自主体验又是分层次性的。我想这也就是我们教学活动的层次吧:要做到教学活动有层次,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就应到首先让学生 --经历学习,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学习中,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个性存在于教学活动之中,并在教学活动之中得以体现。让学生的肢体与思维活动同时发生于教学活动之中并在教学活动之中得以展示。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范文6

一、依据教材,落实体验与感悟

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有一定规律,特别受其心理内部矛盾运动的影响。所谓体验与感悟,就是借助学生的内心感受、体验后的表现和认识,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过程。也就是说,基于真实生活的“品德与生活”学习活动,必须依据教材,再现学生的生活并对之进行提炼,落实体验与感悟,从而激发学习动机,使之产生学习的主动性与选择性。体验与感悟,必须依据教材,采用合适的方式与方法,可以动手实践,亲临现场,进行劳动,观看感悟,倾听感受等;体验与感悟,必须依据教材,确定时间,可以在课前、课内、课后等;体验与感悟,必须引导学生全力投入,用眼观察,用心探索,用脑思考,这样才能让活动实现有效性。

比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班集体真温暖”时,我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体验班级里温暖的人与事。课前引导学生回忆感受:在学校中,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谁帮助了你?通过自身的经历体验:在学校你帮助了哪些同学?这样,课前让学生回忆过去经历,让学生在回忆中感受、在经历中体验,唤起学生内心世界,体验集体生活的方便与温暖的感觉。

二、形式内容,贴近生活实际

品德与生活要反映儿童需要,就必须使教育内容和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所谓“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应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无疑要让他们先拥有自己的世界,并使他们的眼睛、心灵有充分感知对象的功能,然后才谈得上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品德与生活教学形式与内容要贴近儿童生活,就必须以承认儿童世界—真实的生活世界—尊重儿童为前提。教学内容选取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富有生活情趣的;教学组织形式应灵活多样,富有生活情趣的艺术性。

比如,教学《我爱做家务劳动》时,在学生对家务劳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老师对学生说:“刚才我们看班里同学叠衣服时不但有模有样,像个小大人,而且还有小窍门呢?你们想试试自己掌握了这个小窍门吗?”同学们听了,个个跃跃欲试。活动一开始,教室里的同学就学得有模有样。有的同学开始不敢参与,后来在大家的鼓励下,也动起手来。有的同学甚至还想出了不一样的折叠方法。孩子们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做家务的乐趣,又学习掌握了做家务的技巧。这样的形式与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

三、拓展空间,促进品德的形成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因此,强调教学内容源于生活、教学活动再现生活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感悟生活的真谛,领悟到怎样对待和处理生活中的道德问题,逐渐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的人,为他们今后形成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拓展空间,就是品德与生活课应实现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的目标。

比如,教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时”,活动难点是:学生无法体验到没有水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毕竟我们所处的地区,水资源充足,孩子们从没遭遇到没水的尴尬,不懂得水是多么的珍贵。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材,拓展教学的空间,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感悟。有一个老师采用讲《老牛拦水》的故事,将学生引进情境中,感受西部缺水的严重性,人们生存得艰难;再让学生观看中国干旱地区没有水的照片,让他们感受缺水的可怕;接着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畅谈,生活中如果没有了水会怎么样?老师一步步地对教学空间进行拓展,让学生真正感悟到了水的重要,为节约水资源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追求课实,重视真实的表现

生活是丰富多彩又充满矛盾的。教师应遵循儿童发展的特点,强调“亲历和体验”,重视儿童道德养成中情感的作用,重视儿童生活中真实的道德表现,追求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的实,重视学生表现的真,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用真情实感打动学生,用真实生活感染学生,用身边实物启发学生,用真实事件教育学生,让学生了解真生活,体验真情感,感悟真道理,使学生成为一个有心的人、乐于探索的人、拥有正确价值取向的人。从而让品生课从教师抽象的说教转化为师生具体生动的参与,从平面的感知转化为立体多面的体验,从知识的学习转化为多彩生活的感受,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教学框架,达到师生教与学生学的高效。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范文7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创设情境;体验式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设好的导入情境能快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所有学生能积极地进行深入思考,积极地进行探究式体验和感悟。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很多老师都想在课堂中创设情境,也有很多人有了创设情境的意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这些情境是什么样的,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才能提升学生生活经验?很多老师都进行了探索。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首先,要注重生活情境的构建

在“如何尊重父母”这一节的教学中,我们要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学习,真正理解生活当中爸爸妈妈对于自己的关爱。无论是父母的唠叨、约束,还是生活中的责骂,父母做这些事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能够更好的发展,然而许多小学生都难以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

笔者在教学的时候让学生来进行讨论,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与父母之间出现矛盾的事情,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当时的想法。从学生的发言中,笔者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学生对于父母产生的误会化解了,他们都能够感受到父母之所以约束他们的行为,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他们的健康与学习,出发点完全为了他们好,他们体会到了父母的良苦用心,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事半功倍。

其次,要注重问题情境的构建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假丑恶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去针对教材当中能够彰显价值导向的内容去进行关注、欣赏、体味,能够在感受的过程中产生自己的想法。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对应的问题,通过构建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多元化的感悟与道德体验,去体会知识中所蕴含的道德品质。

在进行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诚信是金》教学的时候,笔者在课堂上设计了下面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凡卡那么晚了没有离开,他傻不傻?“”现实生活中,老实人总是吃亏吗?”而在讨论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发言,笔者发现许多学生潜意识里都认为“诚信会导致自己吃亏”。这个时候,笔者并不急于否定学生的观点,而是提出下面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尽管生活当中有许多诚实守信吃亏的事情,然而诚实守信能够带给我们许多的好处,大家能够举出一些例子吗?”。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之后能够发现,尽管诚实守信有的时候会导致自己吃亏,然而诚实守信所带来的好处要远远大于“吃亏”。最后,笔者在针对这两次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使得学生在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作用,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最后,要注重实践情境的构建

道德品质的提高要通过实践,提高道德品质的目的是为了实践。要想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反复的实践体验中才能够实现。学生在课堂当中的感悟是否能够真正的落实到现实生活当中才是思想品德教学的关键,然而对于这些自控力较为缺乏的小学生而言,自然是十分困难的。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构建实践情境,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将课堂中的感悟落实到生活当中。

在进行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我的发现和担心》教学之前,笔者设计了下面的问题:“水污染的危害有哪些?”让学生在上学前、放学后去观察和走访。结果那些参加观察走访的同学较顺利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他们在上课的时候能积极地讨论,能够说出水污染的主要危害:直接影响水生物;污染地下水;影响农作物生长;影响人们的饮食卫生,危害身体健康。而那些没有参加观察走访的同学在课堂中的表现恰恰相反。

如果我们能够经常注重实践情境的构建,在教学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要通过生活才可以发挥力量,才能够成为真正的教育。”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中通过真实的情感体验之后,自然会将其带入现实生活当中。学生在体验过程中不断去感受、思考,能够将自身理解的道德理念在实际生活当中去展开,并进行不断的充盈,学生的思想道德自然也就能够不断的升华。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范文8

【关键词】思品教学 案例描述 课后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49-01

一、案例描述

《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是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九课第二框,《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要求通过本课的交流与学习,学生要体会到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框共设两目--"代代相传的精神","艰苦创业、与时俱进"。每一目内容思路很清晰,第一目"代代相传的精神",教材以传统文化中反映艰苦奋斗的素材,设计探究活动引出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教材又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光辉历史"为素材,设计探究活动引出"艰苦奋斗--强大的精神力量";针对中学生的思想实际,设计了"新时期要不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到"为了实现各族人民共同理想,我们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第二目"艰苦奋斗、与时俱进",教材以"两代'铁人'"为素材,设计探究活动,引出艰苦奋斗的内涵,以"艰苦奋斗,从我做起"为落脚点进行探究,旨在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做到学以致用。

第一目内容的设计意图很明确,引导学生感悟与体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艰苦奋斗,感悟中国共产党对艰苦奋斗精神的继承与弘扬,启发学生从自身的感悟中体会艰苦奋斗精神的道理所在。第二目内容设计意图更明确,就是对艰苦奋斗精神的解读,以及引导学生自我反思、积极践行。

近来,我有机会听了这样一节公开课。该课大致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开门见山导入新课,点题:《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设疑导思、感悟道理,根据教材原有的设计思路,不断设计问题,呈现观点、总结生成目标;--理论升华、指导践行。

表面上看,该课教学设计流畅、课堂结构完整、课堂气氛还算活跃,并且适时的联系现实,但是听起来我总感觉未做到"化繁为简",没有集中力量攻克"重点",突破"难点"。"妙设计,增效率",我认为: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认真学习、掌握课标,依据突出重点的原则,对教材全面的分析,将课堂教学作些调整。重新"包装"设计,整合教学资源;设计探究讨论活动,做好思想的引领,深度的思考;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自主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更有时间、空间

去感悟体会道理。有了这个想法,我认真分析教材,整合了资料,进行了新的教学设计。

二、课后反思

反思一:巧妙设计,"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情境中体验感悟真知。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学生是主体,是影响教育的对象,道德教育应更新观念,走开放式教育道路,服务于学生,创造丰富的让人置身其中的活动和情境,唤醒学生丰富的道德体验。体验是与感动同时出现的,进一步说,没有体验就没有德育的实效。

我们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应该记住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应探讨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探讨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主动地学习,同时,教学时淡化教育痕迹,把知识融入生活,给生活注入知识,从而设计出参与性强的学习活动,创造丰富的让人置身其中的活动和情境,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在情境中悟,在应用中思,以此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与"寻找篇"、"解读篇"、"传承篇"各个环节的设置,内容的选取与编排,无一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真知,促进自己发展。

我们的老师应该学会放手、敢于放手,相信有舍便有得。我们的学生是有一定的认知水平,有收集、整理、归纳、分析、形成正确认识的能力与水平,课的"巧妙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感悟真知,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

反思二:精心选取、整合课程资源,提高使用价值。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素质教育就需要在多边互动中整合教学资源,激活课堂教育生命力;新课程改革提倡"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有用活教材的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创造性地整合教学资源,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自主参与。

例如:"寻找篇": "谈古论今,寻找'艰苦奋斗'的足迹"环节,整合了教材和学生的经验,话题变得更加紧凑、简洁明了,主题探究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参与教学过程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且提高了教学实效。学生深刻领悟到了艰苦奋斗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当代中学生更要发扬这种精神。

在"解读篇"中,我们选取了"黄伯云"人物介绍的视频,"黄伯云"材料的选取,是整合教材和学生经验的有效之举。联系实际,生活再现,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富有吸引力,感性而富有生命力的素材,给学生一种心灵的净化、精神上的洗礼、思想上的升华。同时,利用素材设置探究活动,很有效的解读了"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学生在看、思、说等过程中,不断领悟、感悟、升华。典型有效的探究活动,为学生争取了时间、空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反思三:做好探究的任务驱动、重视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引领思维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应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围绕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学生的素养。

重视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善于从情境冲突中发掘问题,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参与。所设计问题必须切口小,指向明确,深浅适度,并有一定的生活背景和实际意义。提倡多元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和善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例如,"自主学习,梳理知识"环节中,学生带着"你如何理解'艰苦奋斗'?新时期,我们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吗?"。设置导向性问题指引学生自主学习,引发学生思维参与。

在"解读篇"中,在播放"黄伯云事迹影视资料"前,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范文9

《西游记》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吴承恩将唐初玄奘只身一人去天竺取经的真人真事结撰为极富文学匠心和艺术品位的小说。本文将重点分析《西游记》中的人生哲学思想和教育哲学思想。

一、《西游记》中的人生哲学

《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形象是极富哲理性的,它启发人们思考自己的人生。

1、本我、自我和超我统一于人的现实生活状态

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快乐的本我、现实的自我、理想的超我。“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所组成的,是贮藏心理能量的地方。它依快乐原则行事;“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超我”也称理想自我、自我典范,是从自我中发展出来的一部分,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从自我中分化的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部分。它被认为是人格中最后形成的,而且也是最文明的一部分。它是一切道德准则的代表,其主要作用是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监督自我的行动。[1]我们可以借用这三个概念来分析一下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唐僧师徒四人作为现实生活的人的艺术塑造,他们身上都体现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统一。篇幅所限,仅以孙悟空为例说明。

孙悟空的本我是追求自由平等的,尤其是其对个体自由的追求已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可谓上天入地,无拘无束。但是,绝对自由状态,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当他的个人自由威胁到社会秩序后,他便失去了个人的自由,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之久。直到他的恩师唐僧将他解救出来,为的是完成他们的共同历史使命——去西天取经。其实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已使他的放纵的心性被大大的约束拘管起来。事实上,直到修成了正果,他仍然要求自己的自由。这体现了悟空的超我。

2、分工协作,各得其所

《西游记》中的主人公个性鲜明,师徒四人各有所长,他们是一个互相合作、积极奋斗的团队。个人不能孤立地在社会中存在,他总要和他人形成一定的关系。为了追求一个共同的理想,唐僧师徒四人组成了和谐互助的团队。唐僧是这个团队的领导者,他饱读经书、斋戒苦行、意志坚如磐石,虽然他手无缚鸡之力,但取经途中的妖魔鬼怪不能把他吓倒,美女画皮不能将他诱惑,荣华富贵对于他不屑一顾。而且他身怀仁爱之心、悲天悯人。他的意志、仁爱和执着是徒弟的表率,可谓为人师表,令人折服。大徒弟孙悟空拥有火眼金睛和七十二变的本领,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他争强好胜、好打抱不平、向往自由、追求正义、惩恶扬善。是护送唐僧取经的关键人物。令人赞叹和佩服。二徒弟猪八戒虽然贪吃贪睡、贪恋财色,但他快乐的本性和天生的幽默感也给大家带来了不少欢乐,是这个团队中的开心果。三徒弟沙僧宽厚仁慈、沉默寡言、不计得失、勤勤恳恳、光明磊落。虽无悟空的本领大,但他识大局、顾大体,从不惹是生非。关键时刻他能调和这个团队的关系,能够维系这个团队的凝聚力。他默默无闻地奉献,令人尊敬。师徒四人在这个取经的团队中各显其能、历尽艰险,最后终于取得真经、修得正果,且各得其所。在战胜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后,唐三藏被如来佛祖封为“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猪悟能被封为“净坛使者”;沙悟净被封为“金身罗汉”。

3、存在先于本质,人生是一种修行

存在主义的前期代表人物海德格尔以“此在”的概念表示“存在于此”,认为“此在”就是真正的存在者,人不像其他存在物那样具有固定的、不变的本质,他的本质是由他的存在过程决定的。一个人在他一生中的所作所为,决定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存在主义的后期代表人物萨特则明确提出:存在先于本质。萨特认为人的本性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人的本质、人的各种特征都是后来由主观能动性自行选择而形成的。《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经历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唐僧在取经前就是一个饱读经文的僧人;孙悟空是一个崇尚自由,桀骜不驯,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的神通广大的猴子;猪八戒本是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界;沙和尚本是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王母娘娘的琉璃盏,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当妖怪。师徒四人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的磨砺最后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二、《西游记》中的教育哲学

1、言传身教、生命教育

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作为师傅的唐僧是如何教徒弟的呢?唐僧并没有强迫徒弟学习佛经,而是让徒弟们在取经的途中逐渐悟道。唐僧根据各个徒弟的特点,为他们取了名字,分别是悟空、悟能、悟净;又根据他们的特长,为他们分工,悟空负责降妖除魔,悟能负责牵马,悟净负责挑担。师徒四人踏上向西天取经的漫漫征途。唐僧手无缚鸡之力,为何能做师傅呢?因为他是意志最坚定的取经者。功、名、利、禄、情、才、色都不能诱惑他,他为了取得真经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唐僧是用他的命和灵魂去取经的,取经途中无论遇到任何困难,他都矢志不渝。唐僧的远大理想、坚强意志、和仁爱之心都体现在西天取经的行动上。唐僧对徒弟的教育可谓言传身教、生命教育。

2、灵魂碰撞、心灵感悟

一个学生曾这样评价他的一位老师:“老师一路影响的,是无数个灵魂,不是强加的价值取向,而是以诚相待的心灵交付,这就够了。正因为我们灵魂都在场,你认真地付出过,我们认真地感受过,一切才那么值得珍惜,才给人真实的撞击,留下永远的美好回忆。”[2]这是学生对老师的至高评价,也道出了教与学的真谛。老师应用灵魂去教,学生要用灵魂去学,心灵经过碰撞,才能有所感悟。笔者认为,取经胜利不在于最后从如来佛祖那里取回的经书,而在于取经过程中的学习、磨砺、成长和超越。

3、提升境界、超越自我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认为:人生按其觉解的不同层次可以分为不同的境界,依次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因此,学习的目的应该是提升境界、超越自我。唐僧师徒在取经的过程中做到了提升境界、超越自我。唐僧没有给徒弟讲如何提高境界,也没有传授任何技巧,而是给徒弟们在取经中实践的机会,并用自己的情志去感染徒弟,激发徒弟们学习、探索的热情,激励他们为了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唐僧巧妙地引导着徒弟,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境界提升的过程。而且,教学相长,最后师徒四人都修成正果,超越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