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经济体系优化集锦9篇

时间:2023-06-04 09:20:54

经济体系优化

经济体系优化范文1

一、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概述

(一)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的定义

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是指通过计算、规划、控制、监督的方法,来对农民集体经济中所有可以使用、支配以及管理的资产进行控制。

(二)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的特点

首先是农村集体经济财产受到法律保护的特点,这些资金和资产具有公共性,不允许私人或者机构单位进行私自的挪用、占用和支配;然后是对农民的服务性特点,顾名思义,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就是对农民的公共资金进行管理,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为农民服务;其次是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具有公开、民主的特点,既然是集体的财产,在管理的时候就要做到公开的管理,让农民自己组织进行管理;最后是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具有基本目标与高层目标特点,基本目标是保证集体经济的正常运行,高层目标是保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农村的发展,使农民增加收入,解决三农问题。

二、目前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在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中,由于村级领导干部的不重视,在平时的管理中,没有形成科学有序的管理,其制度不严明,基本上都是村支书一个人说了算。农民对于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的概念也只是停留在了知识对于金钱的管理,记账和分账,这是农民对于财务的感性认识,这也是由于农民对财务的认识不够具体和清楚。这些现状导致在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中出现很多问题,集体的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财务基础工作

1. 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农村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的管理制度建立不完善,这主要表现在:财务的支出和收入,没有进行详细的记录;干部随意使用集体经济进行福利补贴,例如电话费、出差补贴费、招待费、工伤费等等使用不规范。

2. 财务管理混乱

主要表现在:村级干部随意进行打白条,这是农村的传统方法也是最常见的方法,利用打白条的方法进行集体经济的支出和收取;村级干部利用集?w经济进行私人使用、挪用,使得资金流通不符合规律,在财务管理中经常出现资金短缺;还有就是使用集体经济进行个人的借用、贷款等等。

3. 会计部门对账务处理随意

主要表现为:会计人员使用白条进行存档记录;对于专项资金使用不开具发票;农村项目工程使用集体经济不进行预算、决算;集体经济进行债务管理不按照标准;会计人员进行财务计算、核算、出现的周期长,集体经济账目混乱

(二)财务管理监督工作

1. 财务管理透明度不高

农村的财务管理对于管理者和农民来说,认识度不够,重视度不足,使得在村委会的财务管理中,几乎没有人对于工作进行询问,使得在平时的财务管理上支出和收入基本上是财务部门内部人员,农民对于集体经济的流向和落实情况不清楚。这种情况会使在季度或者年底结账核算时候,出现账目与资金核对不上,做假账的情况。

2. 村民的监督力不足

在农村财务监督方面,主要是依靠农民进行监督,但是由于农民监督意识不强,不知道要有主人翁意识,没有主动的进行财务了解和监督,另外没有一个健全的监督平台,使得集体经济财务的监督管理上,农民没有监督的途径。

3. 村级财务的上级监督不能实时进行

目前村级的集体经济财务监督主要是依靠乡镇级别进行直接的监督,但是由于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的效率低下,在乡镇级别的财务监督人员同时要对多个村庄的财务进行监督,加上农村财务监督的制度不健全和使用设备不先进,使得监督人员工作效率低,进行实时监督能力达不到。

三、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村级领导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在农村村级干部的任务就是为人民服务,农村的发展需要经济作为支撑,村级干部要重视到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要做到重视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一方面农村地方经济发展委员会要对开展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让农村的基层领导人员认识到财务管理对于农村发展的作用;另一个方面是提高农村领导干部的科学知识和文化素养,多进行农村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使有高素质、高文化的人才参与到农村发展建设,指导和帮助领导干部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二)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制度的途径有: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部门依照国家相关的财务管理相关文件和条例进行制度的拟定,例如参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规定》制定出《村级资金管理制度》、《收支管理制度》以及《村级集体资金管理监督制度》等,让财务管理工作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并进行财务工作的细分,使财务管理部门中财务人员进行职责分明,各司其职,成立监督部门,组建一个专业的财务监督,针对日常的财务工作进行监督,并建立一个监督平台,让农民也可以参与到监督工作中。另外是借鉴学习先进的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向城市居委会中城市财务管理部门学习等等。

(三)提高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农民的综合素质

提高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方法有:组织学习财务管理人员的会计专业知识;培养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多组织对外学习活动,借鉴其他地方财务管理人员管理的技能;吸引高技能、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比如进行公开的农村公务员人才招聘;定期进行财务人员的内部会议等。此外还要进行村级农民财务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主要是为了让农民在财务监督中可以了解、监督财务工作人员,让农民了解集体的资产是怎样运行和监督的,提高农民的财务综合素质方法有:印发财务知识小册子;会议培训;讲座宣传;大字报、条幅、广播的宣传等等。

(四)改进农村财务工作设备

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上基本上是由人工的操作来进行的,这种工作方法一方面不利于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财务工作的监督、审计工作。因此,农村财务管理部门要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和先进的设备,比如计算机的使用、打印机、开票机、装订机、文件柜、粉碎机以及办公专用的物品等等,让财务管理在使用的设备上就处于正规、科学的标准,这样做有利于财务工作效率提高,对于监督工作也会很便利,比如可以打印集体经济的支出、收入报表等等。

经济体系优化范文2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2-0196-03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管类专业在高职院校里成为热门,专业设置越来越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如何构建合理的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彰显经管类职业的特色要求,使有限的职业基础课课程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实现职业基础课与职业技能课的无缝对接,对于提高高职经管类人才培养水平,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就业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现状分析

1.从课程设置来看,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通识课程和职业特色基础课程没有分设,混为一体,造成通识课程体系不完整,专业特色基础课多、杂、乱。

根据我们的调查,高职经管类的专业开设门类多,专业方向广,对学生的知识面要求不尽相同。当前各院校热门专业主要集中在:会计、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信息管理、建筑经济管理等。各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不尽相同,其职业基础课一般开设: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基础会计、经济法、数据库应用、财政与金融、概率统计、信息管理导论、财务会计、消费者行为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国旅游地理、旅游学概论、旅游业管理、旅游财务管理、旅游经济学、现代酒店管理、旅游景区管理、力学基础与电工基础、土力学及地基基础、建筑概论、建筑材料、建筑设备与建筑机械、工程建设定额原理、经济法与建筑法规等。包括了职业基础的通识课程和职业特色基础课程两类,对职业基础通识课程和职业特色基础课程没有分设,混为一体,少数院校开设专业时,为了体现专业特色,对专业特色基础课没有认真精选,多、杂、乱。使得有的专业的职业基础通识课程仅剩1~2门,有的专业又多达6~7门以上,造成同属经管类的不同专业职业基础通识课的构成、职业基础的通识课程与职业特色基础课之间的比例都存在很大差距。考虑教学条件和教学时数的制约,造成通识课程体系不完整,没有形成经管类专业应具有的职业基础通识系列课程。如某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会计、信管、营销等专业分别开设了4~6门的职业基础通识课程,学时占相应专业职业基础课累计学时的73.2%、 86.6%、 76.9%;而建筑经济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仅开设了2~3门职业基础通识课程,仅占该专业职业基础课累计学时的21.5%和27.9%。各专业都开设的职业基础通识课程仅有经济学原理、基础会计两门。从课程门数和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方面看,所设课程远没有形成系列化,无法达到经管类职业要求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

2.从课程的课时设置来看,在开出的职业基础通识课程中同一门课程学时设置上,各专业差距较大,课时设置不合理,没有真正体现高职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要求的全面含义。

所开出的基础会计、管理学、经济学等职业基础通识课程,同一门课程各专业的学时设置上不统一,甚至存在很大差异。以经济学课程为例,会计专业开设的经济学周学时4学时,总学时为60学时;营销专业开设的经济学周学时5学时,总学时为72学时;旅游管理专业和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开设的经济学周学时2学时,总学时为36学时。职业基础课学习是为职业技能课学习打基础的,与职业技能课相比,其理论性更强,教学内容更广。职业基础课的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不要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并不是可以随便删减,课时设置过多没有体现“够用”的原则,课时设置过少也达不到“必须”的要求。“必须、够用”就是要以经管类职业技能课教学的需要为度,以经管类岗位的就业需要为度,以高职学生学习和认知的能力为度来组织教学,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要有合理的课时设置做保障。因此,各专业在同一门课程的课时设置上应该合理的设置,差距不能太大。

3.从教学大纲的编写和实际教学内容来看,拘泥于某一本教材。教学内容基本上是该学科理论内容的浓缩,缺乏相对高职学生的针对性。

教学大纲的编写忽视高职教育的特点,拘泥于某一、二本教材,教师的教学服从于教材,照本宣科,针对性不强,没有因专业、因时间、因学生施教,对学生的综合技能提高不足。

在教材选用上,为力求统一,大部分课程选用的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或者本科专业规划教材,但教学内容上改革力度不够大,虽然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删减,但基本上还是维持该学科主要理论内容的浓缩,仍沿用传统的知识编排体系,教学目的不明,教学内容陈旧,理论严重滞后于实践。

4.从教学方法、手段来看,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高职教学,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受教学条件的制约,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不足,尽管增加了一定的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但没有规范的实训基地,仍然不能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自动手操作;要开展实践教学,任课教师除了做专业知识上的大量贮备、专业训练的前期准备外,还要联系实习单位,等等。几乎与整个实践教学相关联的所有工作完全由教师承担,使得部分教师存在畏难情绪,加上实践性教学的工作量计的较少,使得很多教师即使认识到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但实际工作中,尽量少做或者不做实践教学环节。

二、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指导思想

以“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立足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以职业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为出发点,科学合理地构建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既要使高职经济管理各专业类群的职业基础课课程具有综合性、通用性,又要体现各专业的特点。所设课程的内容既要具有应用性,又要体现针对性,删除那些脱离实际、陈旧过时的内容,并使教学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比较适中,处理好先修课与后续课之间的关系,解决好各门课之间内容交叉、重复与脱节的问题,使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得到有机衔接和协调统一。同时,应使各门职业基础课程学时之间的比例合理、职业基础课课程学时与各该专业其他课程学时之间的比例合理。在实现专业基础课系列课程自身整体优化的同时,也使专业基础课课程与其他课程实现更高层次的整体优化。

三、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1.课程体系的模式

将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的模式设置为:平台课程+模块课程,平台课程是各个专业要求通识的职业基础课程,即《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基础会计》等;模块课程体现不同专业方向的职业基础课,这部分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不同,如旅游专业的《旅游学概论》等,信管专业的《信息管理导论》,市场营销专业的《消费者行为学》,建管专业的《建筑概论》等。

2.平台课程的组装

建立通识职业基础课平台,打通原来几个专业的职业基础课,对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综合,构建成新的统一的大类专业的基础课群,对学生进行经济管理类职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训。经济管理类职业在社会活动中具有与各方面接触频繁的特点,要求的人才应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全面的职业技能,一定的创造能力,较强的应用和发展能力。所以,此类专业课程模式,要培养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平台式模式,拓宽了专业口径,增强了适应性,能为各专业方向学生构筑一个基础理论较为宽广、核心技能要求明确,能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与职业岗位迁移提供良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综合性核心课程群。

平台课程的设置应不受专业方向限制,强调培养学生从事经济管理类职业应具有的基本素养,旨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知识储备。建议各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开设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经济应用文写作、统计学、会计学原理等课程。

3.模块课程的组装

建立专业方向基础课模块,专业方向基础课模块,是一个体现专业方向的职业基础课模块,由学生根据其专业方向选学其中的1组,这类课程主要是为学生以后能够深入地理解职业技能类课程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和实践操作中的理论问题打下基础。

模块课程的设置应该体现专业方向和特色,为后续的专业教学提供知识储备。每个模块以2―3门课程组成。要考虑知识点组合和知识的链接,充分考虑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4.平台课程与模块课程的比例关系

根据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对学生的培养目的,笔者认为,平台课程与模块课程的课时比例大约为7:3。在职业基础课体系中,通识职业基础课为主体,应占整个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总学时的70%左右。专业方向基础课模块,是对通识职业基础课的有意义的、必要的补充,占整个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总学时的30%左右。

四、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手段的优化

1.教材建设

一是要精选教材。教材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通俗易懂;现在的高职高专教材很多,要选择优秀的高职高专教材,也可结合精品课程建设,鼓励教师编写教材。二是以基本教材为依托,建立辅助教材。建立与教材配套的习题库、案例库、实验库、资料库等,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2.教学内容的整合

职业基础课学时较少,如何使有限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职业基础课课程学时产生理想的效益,教学内容的整合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高职的职业基础课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基本的“职业能力”,为职业技能课学习打好基础,教学内容的整合应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整合后的教学内容必须体现基础性、实用性、专业性。一是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知识需求,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基础知识组织教学,教学内容要强调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分析工具、基本的分析方法,删除掉过深的理论、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等,也就是说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专业素质及专业能力要求的“必需性”,删除可有可无的;在知识量上,突出专业能力的“够用性”,减少延伸性知识。二是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内容要跟上社会的发展,所学的知识、技能对经管类岗位很实用。三是教学内容的专业性。要求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含量,服务于专业教学,实现与专业技能课无缝对接。

3.教学方法的优化

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必须由“注入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由“单一式”教学转变为“多样式”教学、由“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教学。一是课堂教学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教师要熟练运用启发性的传授式教学法、案例讨论式教学方法、对比式教学方法、头脑风暴法、模拟训练法等。二是增强教学实践,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多种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在现实环境中讲解相关知识和方法。三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建立网络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 高雪申.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课程设计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20).

[2] 严新华,李静,王晋.高职高专教育经济类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动因分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1).

[3] 许秀林,董杨琴,黄伟.高职专业基础课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8).

Thinking about the course system in vocational-base lesson optimization as a whole

in the vocation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pecialty

LI li

(Economy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Ankang college,Ankang 725000,China)

经济体系优化范文3

【关键词】社会需求 课程设置 课证融通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在我国经济建设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类型的本科教育。研究型高校主要培养理论型人才,高职类院校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独立学院应该培养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应用型人才。相对于其他行业,对于外贸企业来说,能够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专业人才才是它们所需要的。某些拥有大专学历的人在外贸行业也做得很好,这就说明了外贸行业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的不是高学历人才。因此独立学院应该从自身的生源状况出发,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实际需求的应用型外贸人才。

一 社会需求导向下的独立学院国际贸易课程设置的原则

1.坚持强化理论教学与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专业理论水平与业务技能高、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实验室和基地建设为依托,努力推进教学改革,全面加强专业建设。坚持强化理论教学与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建设道路。尽快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形成结构合理、优势和特色明显的学科体系。

2.专业方向要适应社会的需求

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应是独立学院的办学方向,所以独立学院在政府和本院招生就业办信息的基础上,要加大对社会市场的调研和预测工作,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可以聘请以专家为核心的专业指导组,进行评估调查,以保证专业设置适应社会的需要。

3.加强学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独立学院的专业定位不应该是研究型、专业型的,而应是应用型的。我们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首先是注重综合业务能力的培养,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才能拓宽就业面,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对学生管理能力、心理承压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二 社会需求导向下的独立学院职业课程设置

社会需求导向下的独立学院课程设置强调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是学生适应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独立学院的职业课程设置又要与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体现不同。

1.突出外语与外贸并行的特色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外语水平要求很高,客观上要求在专业课教学时应采用双语教学,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要重视外语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要设计相关课程而且加大基本技能训练,如,设置商务英语阅读、报刊选读等;另一方面,要在相关课程上采取双语教学,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

2.按职业能力要求设置课程

外贸知识反映在专业课的安排与设计上,根据社会需求,可以推进“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课程化”,形成“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考虑将报关员、单证员资格证书嵌入人才培养方案,并使课程教学大纲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相衔接,使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与职业考证的内容、要求和时间相一致。使学生毕业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考取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应的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另外,还有其他可获取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相关课程科目: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资格证书,同样可以开设相关课程体系。

以上课程设置可以专业任选课的课程形式体现,只要求修够规定的学分即可。

另外,在专业核心课及专业必选课中的某些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报检实务》、《货运实务》等课程中交叉重复部分需要整合。

参考文献

[1]李瑢.素质教育视角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8(10)

[2]刘杨.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整合的必要性[J].黑龙江对外贸易,2009(9)

经济体系优化范文4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环境是指周围的境况、条件。所谓经济发展环境,通俗地讲,就是指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处的系列境况和条件。人类社会发展的史实表明,良好的境况和有利的条件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恶劣的境况和不利的条件会抑制经济发展,阻碍社会进步。而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与制度有直接的相关性。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是规范人们行为的系列准则,它的基本功能是在一定的框架下鼓励人们积极地、放心地去干什么,约束人们不能去干什么。对于经济发展而言,制度也有优劣之分,那些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系列行为准则属于好的制度,否则就是属于坏的制度。好的经济制度能够减少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人们对未来的预期,降低交易成本,保护产权,促进生产性活动。不利于经济发展的系列环境条件,往往是与坏的制度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更直接地说,是由坏的制度直接造成的。例如,坑、蒙、拐、骗的市场交易环境,要么是相关制度不健全造成的,要么是制度执行不力导致的,更有可能是坏的制度激励的结果。因此,优化经济发展的环境,首先得优化制度,从一定程度上,两者是等价的,优化了制度也就等于是优化了环境。能够起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制度无外乎来源于三条途径:一是相关制度的继承,即对历史上形成的有利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制度安排让其进一步发扬光大;二是制度移植,将别的国家或地区形成的相关制度安排移植进来;三是制度创新,就是制度发明。从维系市场经济发展的系列制度来说,能够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制度,主要是创新了的制度。这主要是因为,各国、各地区在不同的阶段经济发展所处的经济条件和人文社会环境不同,对历史遗留下来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的安排需要在创新中继承;对于外来的制度安排,也要在改造的基础上借鉴,而不是简单地全盘照抄照搬。那么,如何通过制度规范和制度创新来优化相关的经济发展环境呢?第一,规范政策制定和实施程序,优化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政府政策是决定和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政策对经济发展的阻碍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有的政策与经济发展相抵触,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二是政府政策朝令夕改,缺乏基本的稳定性;三是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在各个环节被曲解或任意塞进人为意志;四是激励经济发展的政策难以制定和落实;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制度创新,规范政策的制定程序、强化政策的实施程序、监督政策的落实程序。第二,切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经济发展的服务环境。经济发展的服务环境由多方面的内容构成。首先是管理服务,它是由政府提供的,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取决于行政管理体制的制度安排;其次是商业,它是由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性组织提供的;第三是社会服务,它是由社会非政府性、非商业性的公益性组织提供的,取决于社会公益性组织的发展状况。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发展所面对的服务环境。服务环境的优劣关键在于管理服务的水平。优化管理服务,就必须切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管理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政府和行政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的改善,提高办事效率和办事水平。第三,强化立法、执法、守法的制度体系,优化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各种法律是属于正规制度安排的主体部分,是经济发展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只有通过立法、执法、守法的系列制度创新,才能够营造出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在营造法制环境过程中,立法是前提,执法是关键,守法是保证。这三个环节都需要系列的相关制度创新来实现。第四,推进市场制度创新,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交易环境。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公平竞争。维护这一原则,保障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作保证。因此,需要通过系列制度创新,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第五,促进非正式制度变迁,优化经济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在新制度经济学中,习惯、传统、道德、意识形态等属于非正式制度,在规范和调节人们行为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当然,作为行为规范,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也可能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如何根除非正式制度体系中阻碍经济发展的部分,推进适宜于经济发展的非正式制度发育发展,是经济改革面对的重要课题。只有通过相关的制度建设,不断开拓现代文化的发展途径,以诚实守信为美德,加强道德体系建设,才能营造出诚实、守信、和谐的人文社会环境。总之,加强以上相关制度体系建设、推进制度变革,就会营造经济发展环境的良好境况和有利条件,这是不可不做的事情。

经济体系优化范文5

[关键词] 十七大报告; 经济发展; 新思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针对现阶段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行全面规划和部署。在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很多创新思路,概括地讲主要是“一个转变”、“三个格局”、“六个体系”。

一、“一个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报告》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提出,并进一步明确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

一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保持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协调好投资、出口与消费的关系。近年来,投资、出口增速较快,而消费增速相对缓慢。要保持经济协调发展,必须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尤其是要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要坚持走内需主导型发展道路。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可能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外需上,尤其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复杂多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扩大内需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关系到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二要不断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要以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尤其是要走好****新农村建设这一着“活棋”。通过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启动农村市场,从而带动内需和消费。三要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二是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我国仍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仍呈规模发展之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在巩固发展第一、二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其中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地位,从加工业优先发展逐步转向服务业率先发展。一要围绕现有产业来延伸,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加快融合、互动发展。二要围绕需求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三要发展农村服务业。加快构建和完善包括生产销售、科技、信息、金融和生活服务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四要培育充满活力的服务业市场主体,优化服务业组织结构。

三是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我国经济增长仍然是通过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实现的。2006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仅占世界的5.5%,却消耗了约占世界50%的水泥、30%的钢材、15%的能源。大量消耗的能源资源主要是不可再生的矿物资源,绝大多数需要进口,大量进口我们又缺少价格话语权。因此,必须加快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低代价增长。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从目前的不足30%向发达国家的70%以上提升,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这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因素,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环节。管理创新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条件。

二、形成“三个格局”

形成“三个新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三个格局涵盖了城乡、区域、社会经济结构,是更新、更深层次的改革。

(一)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我国发展新阶段提出的新任务,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应当明确认识到,中国现代化的“短板”在农村,只有农村实现小康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只有农村实现现代化才能实现全国的现代化。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居民化趋势明显,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创造了条件。

一是要城乡规划一体化。打破城乡界限,从整个行政区域范围进行整体规划,以节约土地、优化资源配置为原则,统筹城乡发展。二是要城乡市场一体化。统筹城乡市场发展,建立完善城乡一体的市场体系。完善商品流通市场,构筑城乡一体的流通体系;完善各类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和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互动交流;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三是要产业发展一体化。要根据资源、环境、土地和劳动力条件,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四是要公共服务一体化。建立城乡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五是要交通一体化。建立覆盖城乡的交通体系,建设城乡之间人员往来、资源流动的通道,加强城乡之间的互动交流。六是要社会管理一体化。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主线,促进城乡人口合理流动。

(二)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报告》提出把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任务。这是从我国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的实际出发,按照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统筹区域发展的新思路。

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就是要在调整国土开发格局的基础上,按照资源、环境与人口、经济相均衡的原则,统筹规划,优化开发,合理布局。引导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产业相对集聚发展,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构建均衡、和谐、效率和可持续的国土开发格局。当前,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重点,一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同时,还要促使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些特殊政策优势逐步均等化。按照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思路,“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基本原则就是“尊重自然、有限开发”。二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三是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首先,要从国情实际出发,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其次,要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报告》明确指出,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坚持平等保护物权的前提下,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这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实践,对基本经济制度做出的新阐释,对于完善****所有制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报告》明确提出,要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实现平等竞争、相互促进。

一是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通过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通过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使国有资本向关键领域集中,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通过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促进竞争主体机会平等,创造充满活力的竞争新局面。通过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促使国有企业像其他企业一样,税后利润中的相当部分要回报给出资人,而不是任由企业支配。在各项改革的基础上,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使国有资本得到有效监管和经营。同时,通过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

二是提升非公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竞争能力。与国有企业相比,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处在竞争弱势地位,要消除体制障碍,从全局的高度重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必须破除一切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

三是要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所有制经济都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产权制度基础上,要通过股权合作、战略投资等现代产权形式,进一步增强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内在联系。三、建立和完善“六个体系”

建立和完善“六个体系”,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格局所进行的重大战略调整。

(一)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当前,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要突出三个方面的重点。

1.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要以突出公共化为重点,不断拓展和充分发挥财政调控、收支、管理的重要职能作用。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一方面要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拓宽公共财政覆盖领域,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全社会。另一方面,要根据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公共财政的内涵和外延,使公共财政手段更加灵活,作用更加积极有效。

2.完善现代金融体系。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建立现代金融体系涉及金融机构体系,重点是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竞争力;金融市场体系,主要是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金融监管体系,主要是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3.完善国家规划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国家规划体系是一个创新概念,主要包括发展规划,如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和区域性、行业性的发展规划;发展计划,主要是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各项计划;产业政策,这是国家规划的重要内容和保证,其实施是落实国家规划的重要过程。完善国家规划体系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十分重要,特别是把计划列入规划体系中,更有助于规划的完整性、可行性。

(二)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报告》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为此,必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1.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使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各种知识和信息得到合理的配置和使用,各种服务得到及时全面的供应,是大幅度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也是把国家目标与区域发展结合起来,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大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2.建立技术创新体系。一是优化研究结构,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为自主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二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3.完善创新体制与机制。一是加强创新管理体系建设。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二是完善企业创新机制。企业技术创新机制通常分为决策机制、运行机制、调节机制、扩散机制。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主要是由于技术创新机制不完善。

4.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于鼓励自主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落到实处。

5.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在经济全球化和扩大开放的背景下,要正确处理引进与创新的关系,利用好全球科技资源,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扩大和深化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6.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一是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大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力军,要继续发挥创新的表率作用。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群体,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要在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上给予更大支持。二是造就创新人才。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三)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1.完善产业体系结构。第一,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先进制造业是现代产业结构的核心,是产业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意味着我们将从“加工型经济”向“制造型经济”转变。为此,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第二,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服务业是现代产业中最具成长力的产业,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依托。加快发展服务业既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也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实际。第三,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加快解决我国能源供给和需求的矛盾,根本出路是要加快新能源开发和产业化,要在优化能源结构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出新的要求,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进行合理布局,做好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第四,协调发展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随着现代经济技术的发展,知识资源“成为先进经济的核心资源”,推动建立在知识资源基础上的虚拟经济快速发展,虚拟经济正在“取代实体经济成为推动世界经济的动力”。在这一大背景下,产业选择和结构调整必须要兼顾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开发,协调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发展,坚持在提升实体经济水平的同时,注重发展虚拟经济,以使我们在新的竞争中赢得主动。

2.强化体系功能,提高体系化程度。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要放在努力提高产业体系化程度上,围绕重点企业和核心技术,完善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一是加强优势产业。对于比较优势产业,重点是加强体系建设。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为核心,加强产业联系,促进合理分工,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二是调整弱势产业。对比较弱势产业,要加大调整力度,促进产业向区外转移,包括部分具有加工优势的产业以投资合作方式向境外转移。三是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四是推动资源向优势产业、企业和产品集聚,建设一批规模实力强、核心竞争力明显、产权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的大型企业集团,作为产业体系的龙头。五是加强产业平台建设。建立创新型工业区,作为资源集聚、产业集群、经济集约的重要平台。六是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增强产业体系的活力。

(四)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

《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的新要求,这是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关键环节,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因此,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当前,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发展的能源资源约束已近极限,并且正在扩大为全球性问题。解决能源资源紧缺问题,增加供给是重要的,但关键还在于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国际能源机构估计,假如全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取节能措施,那么2030年前,全球能源需求年均增长将由1.6%降至1.2%,年均增速将低于过去30年的2%。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的重化工业阶段,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仍然要持续增长,能源短缺将是长期现象。因此,加强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节约发展,是缓解能源供求矛盾的重要途径。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还很低。我国每单位能源消耗生产的GDP,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左右;单位资源产出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为了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必须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推进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要重视资源环境指标;既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目标、又为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为此,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标准,加快技术进步,加强体系建设。通过建立完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实现能源资源有效利用的科学化、体系化。

(五)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过,在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加以强调,可见其对于体制完善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当前,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重点有:

1.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适应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要求,围绕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打破行政垄断和地区封锁,健全全国统一开放市场,使各种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同时,要加强市场现代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发展经销、采购和配送网络;提高市场组织化程度,变小市场为大市场,变小物流为大物流,发展运输、仓储、加工、配送一体化的大型市场组织;发展连锁经营,采用统一采购、集中配送、购销分离等现代流通方式。

2.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如发展土地、技术、产权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促进资源通过市场实现最优配置。同时,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培育新的要素市场,进一步增强市场体系的活力。

3.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的形成,要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同时要把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作为价格形成的重要参数,适当增加其在价格形成中的权重。这有利于引导经济向节能环保和效益方向发展。

4.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各类中间机构是市场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越发展,各类中间机构越重要。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中间机构发展同时存在着总量短缺与结构过剩、定位不准与服务不规范的问题。随着发展空间的扩大、发展机会的增多,各类机构会越来越多。所以,在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必须加强规范发展。

5.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只有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要加快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六)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

《报告》强调提出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这是全面提升我国开放经济水平的重大战略措施,对于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包含三层含义:

1.内外联动。就是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首先要在对内对外开放上体现公平互利的原则,并在开放中相互促进。其次要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经济体系优化范文6

纵观的报告,经济也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透露出了未来五年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给了我很多启发。

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根据经济学专家的解读,核心主要有四点:一是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我国要在一批产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上占领技术制高点,在新一轮产业革命进程中争取弯道超车,缩小同领先国家的差距,培育全球主导权。二是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不断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有利于引导和激励企业不断升级,追求卓越,提高价值创造能力,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三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企业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升级的要求,及时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不断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的供给。四是绿色低碳和节约高效。现代化经济体系应转向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成为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襄阳作为老工业基地和“三线”建设城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也是时下所需和当务之急。如何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呢?报告也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

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创新能力不强、实体经济不实、金融脱实向虚、人才结构失衡,等等,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技术、资金和劳动力是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关键要素,要通过优化制度环境,实现实体经济与三大要素协同发展,推动实体经济沿着高质量轨道成长。

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着眼点放在改革创新上。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支撑。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国家要强大,科技必须强大,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更新产业布局,推动产学研结合,不仅形成产业规模,更要提高产业质量。

   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主攻点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要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就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要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关键就是深化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发展先进制造业,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领域,争取弯道超车,提升国际竞争力。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创造体制环境。要优化创新环境,不仅促进政府、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创新投入,更要提高研发人员的创新积极性,还要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塑造我国人力资源新优势。

经济体系优化范文7

【关键词】体验经济 用户感知 QoE KPI KQI 用户体验维度

1 引言

自我国3G正式商用以来,三大运营商在持续的网络优化中,以KPI为核心的传统优化理念与体系都遭遇“瓶颈”,纷纷提出建设以用户感知为核心的网优体系设想与试验。但是,当前运营商的理念、定位及做法与体验经济下的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络优化体系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本文将就我国三大运营商基于用户体验的3G优化体系现状及前瞻进行分析和阐述。

2 3G催生的体验经济

2010年7月工信部宣布,截至6月底,我国3G在网用户达到2520万户,并直言3G发展和预期相比存在差距。究其原因,用户、网络、业务、终端、营销、资费等各种因素都在其列,但这些问题的集中显现,归根到底是3G已经迎来了电信领域的体验经济时代,它与2G时代的服务经济存在重大的差异。

在3G时代,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和服务逐渐趋向于规模化、同质化,不同运营商所提品和服务之间的差别越来越不明显。面对无差异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在购买时考虑的也只剩下了价格等少数几种因素,对企业品牌的认知和认同也日趋模糊淡化。如何维持稳定的市场份额、巩固客户保持率进而提升企业价值,成为企业不得不重新考虑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商品经济、服务经济的日益成熟,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习惯、需求层次结构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人们的需求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商品使用价值和功能利益,而是进一步演变为对商品购买与消费过程背后所蕴含的身心愉悦、社会认同与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价值的追求。体验经济时代,企业参与竞争的手段,不是通过产品与服务的各项指标给予衡量的,而是通过顾客的感受、顾客的满意程度而形成的顾客对企业及其品牌进行“体验”的评价。

因此,当前3G发展迟滞的症结,是运营商不能理性分析和处理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转折而出现的市场非规模化、用户个性化、企业运行开放化的特点,仍然沿用2G时代规模化服务经济的理念和措施,希望一“网”尽天下、一“用”众人来,显然不符合体验经济时代的节拍,必须做出从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转型的战略抉择。

3 三大运营商的布局与差距

面对3G运营与优化的诸多挑战,三大运营商在网优领域向体验经济转型中都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和探索,也有相应的布局与设想。

其中,中国移动的步伐较快,也进行了相当有益的试验。中国移动认识到,在3G时代面对业务多样性和终端多样性的挑战,给用户体验和网络服务质量带来了的很大的差异,与传统网络优化不同,现在需要更深层次提升用户体验和端到端的服务。而传统的网络优化手段是网管指标和路测指标的网络优化,与真正的用户感知存在一定差异。比如,传统的网络KPI主要聚焦在“接入性”和“保持性”两方面,缺乏在业务质量方面的统计,对于数据业务更是如此,不能准确反映用户端到端的业务体验。

目前,中国移动已研究和启动面向用户感知的网络/业务质量评估体系,考虑基于多样化业务的网络优化,考虑基于多样化终端的网络优化和增加端到端的网络/业务质量监控手段等四项工程。在建立面向用户感知的网络/业务质量评估体系中,从网管统计、无线测量报告MR、拨打测试、信令监测、用户投诉、话单信息等多渠道获取网络质量信息,通过综合分析,客观地反映用户对网络的感知。建立QoE-KQI-KPI评估体系,首先使QoE与KQI建立映射关系,由KQI反映用户体验的业务质量;而KPI从网元角度关注设备性能,使KQI与KPI关联建模。建立端到端网络监测系统,从端到端角度提升网络KPI准确性,引入终端上报异常事件和用户感知信息,弥补现有网络基于信令监测系统分析网络质量的不足,提升网络KPI反映用户感知的准确性;从用户感知出发 精确定位业务质量问题,通过网络测异常信令解析和终端上报异常原因值的关联,感知异常发生时的无线环境和网络状态,智能分析网络故障深层原因,精确定位网络问题,提升网络优化工作效率。

再如,湖南移动提出以客户感知为中心开展TD网优的两个目标:其一,以客户感知为导向,分析客户感知与业务质量的关系、业务质量与网络质量的量化关系、影响网络质量进而影响业务质量关键因素,研究评估业务质量的方法以及提升业务质量的手段,建立健全真实反映客户感知质量指标评估体系;其二,以客户感知质量指标评估体系为指引,强化网络维护、优化支持手段,健全网络运维及网络服务管理流程和机制,建立能够确保提升客户感知和网络质量的网络质量管控体系。内蒙移动也启动了构建基于客户感知的产品质量闭环管理体系工程,该工程根据KPI管理、收入和用户贡献、用户感知确定重点产品和服务,再根据专家体验、产品质量现状、产品负责人访谈等,梳理出关键质量指标。在此基础上,从客户感知出发,以服务便捷性、服务及时性为核心,根据端到端评测方法,建立新型产品质量指标体系。

中国电信在3G发展中,其网优经历了应急优化、基础优化、系统优化阶段,到2010年进入用户感知优化阶段。在用户感知优化阶段主要是围绕业务优化和场景优化,包括DO深度优化、重点业务支撑、高速、高铁、水域、海域和校园的优化。并设定在两、三年内达到业界优秀水平网优体系的目标。对于基于用户体验的网优体系正在探索和思考,认为QoE实现,包括硬因素(网络、终端、服务器等)和软因素(计费、服务、应用等),不是网络优化部门一家能做起来的,需要领导牵头,多部门联动并长期探索。可见,中国电信在集团层面,对于基于用户体验的网优体系建设尚无明确的部署。

中国联通分别于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下半年组织实施了全国2G、3G优化会战,这种集中优化的工作方式在短期对网络质量改善的效果非常显著,但要适应网络结构、业务负荷与无线环境的不断变化,确保网络质量长期稳定,优化工作必须尽快从集中优化转入持续优化,而且将3G持续优化工作划分为3大类、32大项、397小项的具体内容。同时,提出2010年建立基于网优平台和路测手段的移动网络质量评估体系和智能化网优支撑平台。可见,中国联通尚未涉及基于用户体验的优化体系的建设。

运营商在基于用户感知的网优体系建设方面的进步故然可喜,但是差距也是十分明显的。与体验经济下网优体系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其一,将用户感知等同于用户体验,混淆了两者的概念;其二,将基于用户体验的网优体系作为封闭的、独立的体系,而忽略了用户参与的开放系统。

首先,用户体验是指在企业提供的消费情景(境)中,顾客在与企业的产品、服务、以及其他事物等发生互动关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感知和情感的反应。用户体验既有感知的成分(感知体验),又有情感的成分(情感体验)。所以,用户感知仅是用户体验中的感知体验,缺少了用的情感成分(即情感体验),那么用户体验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准确的。因为,用户体验是一种纯主观的、在使用服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感受,因为它是纯主观的,就带有一定的不确定因素。QoE 的好坏与用户本身的背景、经验和期望有关,比如某省移动公司彩信业务掉线投诉居高不下,而恋人间相约的彩信与一般节日问候的彩信遭遇相同的业务掉线时,其感知体验虽然相同,但情感体验却大相径庭,前者可能愤而转网,后者仅为不满而已。这表明,相同的业务KQI与网络KPI,却在不同用户身上产生了不同的QoE,其差别源于不同用户的情感体验存在不同。

所以,尽管运营商建设基于用户感知的网优系统已是迈向体验经济的重要一步,但是忽视了用户情感体验,仅将用户感知(实际上是用户投诉)作为为网优的输入依据之一,仍然是服务经济下追求规模效益的翻版,即企望以业务KQI与网络KPI的升级来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这是与未来用户规模碎片化、用户需求个性化的体验经济特点相违背。

其次,体验经济的运行,使消费者的“体验”意识得以增强,只要进入“体验”状态,消费者就必须提高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参与度,去“体验”企业的真实一面。企业的开放程度越高,消费者的参与工作就会越多,其结果是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程度也会越来越高,由此,企业的品牌价值与品牌吸引力也会随之增强。封闭性的企业是制造不出有吸引力的“体验”,只有优秀的企业才有能力为消费者搭建舞台,并接受消费者的检验。而消费者则更相信自己的“体验”与“观察”,他们通过企业的开放了解企业、感受企业,并确定自己的选择方向与品牌。

因此,3G优化必然要向用户体验型转变。这个转变包涵两项根本性的变化,其一,是网络优化起始点由网优、网管或经营部门转为用户的体验感知;其二,网络优化从过去运营商内部的闭环结构变为由客户参与和决定的开环结构,亦即客户的参与程度越大,网络优化的结果就会越好。但目前的现实是,运营商建立的基于用户感知的网优系统仍然是一个电信企业内部的循环系统,与以往不同的仅是在网优的输入端增加了一项用户感知,而用户感知的来源绝大部分还是运营商的用户管理或满意度管理系统的数据。这些数据虽然包括了用户的描述性数据、促销数据和交易数据,但是却缺少用户的体验属性数据、体验效果数据和用户态度数据。所以,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用户的体验。

由上可见,运营商的基于用户感知的网优现状与真正基于用户体验的网优体系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4 基于用户体验的网优体系前瞻

在体验经济下网络优化的实现,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需要对用户的实际业务体验质量(QoE)进行实时观察评估、实时改进,并将网络运营活动定位到用户的价值中。因此,首先要解决用户体验的评价标准,而其前提必须是用户体验是可控的和可测量的。用户体验的可控性是指运营商创造的业务体验与用户体验的感知程度之间因果具有一致性,如果用户的感知水平相对于运营商创造的业务变化非常敏感,即可以判定用户体验是可控的。其可控性的保障,是通过对用户需求的认知过程和对用户接触点的全面控制得以实现。用户体验的测量源于对用户体验传递结果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的需求。其中,将用户体验设定为不同的体验维度是定性和定量测量用户体验的方法之一。

目前,运营商进行了一定的用户感知与业务质量关系的研究,但其基本出发点仍是用户对电信业务的投诉,而这些投诉又与KQI、KPI的指标对应,没有将用户感知上升为包括用户情感体验的评估系列。有学者提出电信业的用户体验测量可采用客户体验维度的方式,可以细分为尊重、信任、便利、掌控、选择、知识、身份等七个维度,又分解为24项测评标准。这七个维度具有层次递进的特征,但是各个层次之间也不必然是互斥的,客户可以同时在多个体验维度层次上有所需求。客户体验维度的感受水平与客户满意度水平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即客户体验感受水平越高,满意度也越高。客户体验维度是对特定市场环境状况下客户通过心理、生理变化表现出来的特殊需求的深层分析和理论总结,并通过若干维度来描述客户所感受的情感体验。这些体验将影响客户对企业的总体评价,而最终的客户体验,就是综合了这些体验维度反映的客户体验价值的整体感受。同时,体验维度也是企业实现预期体验效果的可行途径。

当然,用户体验的测量在学术界仍存在很多争议,也有许多选择的途径,至今没有形成统一、可行的QoE指标测量的处理方法和测量值的有效性处理。但是,体验经济具有一个整体时代的特征,而且处于正在蓬勃上升的阶段,无论体验经济的基本理论,还是用户体验质量(QoE)以及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络优化研究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我国运营商应借鉴国内外用户体验研究的成果,加大投入,努力践行,从而指导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络优化体系的不断发展。

5 结束语

3G运营及渐行渐近的LTE、4G,标志着电信业逐渐进入了体验经济时代,而网络优化也必然贯穿始终。因此,建设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络优化体系是伴随体验经济发展而不断深化的创新工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运营商起步不论早晚,立即行动就是为未来体验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派恩,詹姆斯・吉尔摩. 体验经济[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郭红丽,袁道唯. 客户体验管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杨燕. 浅析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体验质量(QoE)与其他概念的关系[J]. 电信科学,2007,23(8).

[4]何廷润.3G优化中用户体验质量体系的构建[J]. 邮电设计技术,2008(11).

经济体系优化范文8

关键词:现代企业;经济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01

现代企业的日常管理当中,经济管理会设计很多方面,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更关系到企业以后的发展情况和市场竞争地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常常会面对僧多粥少的局面,为了从根本上节约成本,就必须提升经济管理水平,从而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整体的经济管理观念

就现阶段状况看来,很多企业在经济管理当中都存在很多问题,产生诸多问题的根源就是现代企业在经济管理当中严重缺乏整体的观念。企业的整体性并不明晰,虽然各个部门的职能具有十分明确的分工,但这同时减少了部门间的必要联系,即便各个部门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可是从整体上看,相应的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尚未达到帕累托的最优,因而相应的管理者只有将企业看成一个动力系统,才可以实现企业整体上的优化,这恰恰为绩效管理的核心理念。

2.缺乏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人才

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进行持久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如果一个企业缺少优秀的企业文化或者说企业文化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发展需要,那么就会严重地制约企业的发展,从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很多研究都证明,一个企业要想有大的发展就必须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做支撑,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及凝聚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间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高素质人才,谁就会发展得更好。通常情况下,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一些员工就会产生疲惫和困倦,失去了为自身及企业的发展而奋斗的激情,进而不思进取,使企业很难快速发展。因而现代企业必须不断优化人才战略,提高员工的危机意识,通过招聘等手段吸收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进入到企业,进而提高企业的活力及竞争力。

3.缺少核心竞争能力

企业的业绩关系到该企业能否走向规范及成熟,以及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通常情况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六个方面,即成本的竞争,衡量企业在相应的竞争中的指标就是相应的成本及销售额,为了获得较高的利润,企业都会想尽一切办法降低成本,从而提高利润;人才的竞争,人才对企业而言非常重要,为了保证人力资源优势,企业会不惜一切代价的吸引人才、挖掘人才、留住人才;品牌的竞争,品牌是企业一种无形资产,会为相应企业带来超额的利润,所以品牌意识在经济管理当中十分重要;网络的竞争,也就是网络营销竞争,所有企业都会探索出适合自身的网络营销模式,从而在竞争中击败对手,获得较高的经济利润;服务竞争,对于同质化的产品竞争,服务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方法,优质的服务能够充分体现员工的素质及企业文化;创新方面的竞争,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进行创新,更新经营观念,调整发展战略,挖掘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二、提高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措施

1.优化经济管理体系

经济管理体系主要指相应企业管理者在对企业实行经济管理当中所选择的模式,为了保证经济管理的有效性及科学性,相应的管理者必须对经济管理体系实行定期测评,改进那些不合理的经济管理体系,有效克服传统的以“管理效益”为中心的模式,注重长期目标的系统,将短期目标同长期目标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达到最高限度地发挥出管理系统的整体效果。

2.增强现代企业的内控制度

现阶段,现代企业都广泛的使用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为了完善企业内部的控制系统,应积极建立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一体化的信息管理不仅可以减少企业在管理方面的偏差,还可以是企业有效的规避经营上的风险。加强对内部文件实效性的重视程度,使企业的员工可以及时地掌握公司的动态,另外,相应的管理部门应全面的搜集相关企业的发展信息,关注政府出台的新政策,积极改善同客户间的关系,有效搭建起政府、企业、客户之间的联系平台,而且要及时准确地将相应信息传递给企业的决策者。

3.对人力资源系统进行优化

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不仅要积极改善员工的工资待遇,还要有效引导员工实行科学的职业规划,完善晋升、培训、激励环节,从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降低企业的认识风险,有效防止人才的流失。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奠定企业顺利实施发展战略的基础,促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4.改进并优化企业的生产过程

为了有效改进并优化企业的采购及生产过程,相应的部门及人员就必须严格控制原料的采购、入库、进行生产、产品下线、库存管理等环节,特别是对相应质量关键点的控制及检测,从而在保证质量的条件下顺利实现企业的生产目标,获得利益的最大化,这样才能使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符合经济管理要求,适应现代企业经济管理规律。

三、结论

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是制度管理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能够有力保障企业经济利益的实现。虽然现阶段很多企业在经济管理当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缺乏整体观念,缺少核心竞争力,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人才等等,因而相应的管理者必须采取科学、合理、规范、系统的方法进行经济管理,进而促进企业实现相应的利润目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l]赵佳伟.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6).

[2]孙建丽.浅谈工业企业经济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J].机械管理开发,2010(04).

[3]廖锦章.浅谈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J].中国商界,2010(06).

经济体系优化范文9

关键词:优化 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 产品结构

经济结构的发展与升级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由低效益向高效益演进。因此,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不断地对经济结构进行优化,这既是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客观需要,更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经济结构的优化最终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程度。

优化经济结构的主要内容

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在形式和方式,即构成国民经济总体的各个部分、环节、层次之间量的比例和质的关系。经济发展既包括量的变化即经济增长,也包括质的变化即经济结构的优化。

优化经济结构是由目前国际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是国内经济形势的客观需要,是合理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其主要内容是: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地区经济结构,消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优化产品结构。

(一)优化产业结构

这是优化经济结构的中心内容。优化产业结构就是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过程。前者主要依据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来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合理配置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生产要素,促进各种生产要素有效利用,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打下基础。后者是指产业结构从较低水平状态向较高水平状态发展的动态过程,即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高知识化、高资本密集化、高加工化和高附加值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它是以新兴产业比重提高为前提,其重要标志就是各产业的技术层次不断提高和新兴产业不断成为主导产业。

(二)优化地区经济结构

地区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地区经济结构有利于地区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应与发展各具特色的地区经济、优化经济结构的整体目标、缩小地区差距结合起来。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优化地区经济结构中的作用。

(三)消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农业产值比重降低的同时农业劳动力比重却保持较高水平,城乡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收入差距过大,优化经济结构就是要消融这种状态。

(四)优化产品结构

产品结构是指各类产品间质的结合和量的比例关系。优化产品结构就是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调整,增强产品间的配合关系。从宏观上讲,是为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科学配置生产要素,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从微观上看,是为了使企业在技术上保持优先地位,或为了在技术上赶上或超过领先企业的战略决策,属于企业的战略转型。

优化经济结构的内在标准

优化经济结构的本质就是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经济质量。从整体上讲,主要有以下标准:经济结构是否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否充分利用国内外一切条件;是否合理而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物力和自然资源;是否能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协调发展;是否可以有力地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是否能促进生产的近期增长又利于生产的远期发展。具体来说,优化产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产品结构和消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又有各自不同的标准。

(一)优化产业结构的标准

首先,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来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需求结构标准。即以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程度作为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两者适应程度越高,则产业结构越合理。二是产业间比例是否平衡。即以产业间的劳动力比重和产值比重是否平衡作为判断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标准。上述两种判断标准从不同角度来考察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既有其科学性,又有各自的局限性。需求结构标准将供需的适应性作为唯一的判断标准,产业间比例平衡标准忽略了经济非均衡增长对产业间比例的积极影响。因此,不能将其中某一标准作为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绝对标准,而应全面考察,综合应用。

其次,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标准来看,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通过产业间优势地位的更迭来实现的。衡量产业优势地位主要有三种标准:第一,附加值高低。附加值高的产业就是占优势地位的产业。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产值比重大的产业就是优势产业。第三,产业关联效应。受原材料供应影响较大的产业如果后向关联效应大就说明它是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受最终需求影响较大的产业如果前向关联效应大就说明它是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

(二)优化地区经济结构的标准

衡量地区经济结构是否得到优化,主要有以下标准:地区内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优势是否得到充分发挥,是否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地区内各产业部门之间能否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是否形成以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关系;地区经济结构是否有利于推动全国经济结构的整体优化;地区经济结构是否具有自我调节、更新能力,能否适应区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相对先进性。

(三)消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标准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否消融主要有以下标准:城乡差别观念的改变,即真正从人们头脑中消除“农民”和“市民”这种城乡身份观念的差别;工农业劳动力比重和工农业产值相一致;城市和农村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

(四)优化产品结构的标准

优化产品结构的标准是:产品适销对路的程度,适销对路程度高,则产品结构得到优化;是否根据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及时调整产品的促销策略、研制方案。

优化经济结构的路径选择

(一)优化产业结构的路径

优化产业结构是提高经济质量的主线。产业结构的优化,不仅指各产业内部协调程度的提高、各产业部门生产量的扩张,更重要的是指通过产业结构的变革,使得社会生产能力和社会需要程度的满足达到新的水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都是围绕提高经济质量而展开的,是提高经济质量的主线。优化产业结构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带来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具体做法如下:转变优化产业结构的主导方向,把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结构水平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主导方向;通过优化消费组成结构来优化产业结构;培植和发展产业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线,把现有的比较优势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

(二)优化地区经济结构的路径

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就是要优化地区内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实现地区内的资源和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经济质量,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具体做法如下:转贴于

首先,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力。特色是地区经济的竞争力、生命力,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中,要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发展壮大地区经济的主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依托本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努力培植独具特色的市场“亮点”,实现经济特色化,从而提高地区经济的竞争力。

其次,在地区内,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区。产业的集群及其惯性促使企业在空间范围内的不断集聚,企业在有限的地理范围内集聚特别是同一产业类型及其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容易实现经济的外部性。企业之间形成的网络可产生多种效应,比如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流动与扩散;节约企业间的交易费用;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减少机会主义的发生等。产业的集聚有利于企业间的合作、竞争与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提升地区竞争力。

(三)消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路径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严重不利,农民收入上不去,农村购买力上不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顺利地转移,工农业劳动力比重和工农业产值不一致,提高经济质量就无从谈起。消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可行性路径如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改善城乡服务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提高服务设施供给水平和服务意识,振兴服务业市场;统一城乡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和土地流转市场;确定国家基本保障的对象、范围和水平,统一管理标准,建立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优化产品结构的路径

优化产品结构就是不断调整不同品种、档次产品的生产,是优化产业结构的突破口。从宏观上讲,它要求国家强化产品结构的宏观调控,用国家产业政策约束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站在整个国民经济的高度,以总量平衡和结构协调为主要目标,以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规划为依据,合理调整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的产品结构,才能实现整体优化。

在微观领域里,它要求企业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决策程序和机构。优化产品结构是优化企业结构的先导,是市场竞争、经济规律的要求。这就要以市场需求为轴心,对企业现有产品进行排队、分类,围绕市场作适应性调整。这个围绕除产品本身外,还要产品价格、质量、性能、功能、服务等方面适应市场要求。优化产品结构要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结合科学的产品开发技术来进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研究产品从诞生、成长、成熟、老化到死亡各阶段变化规律的科学。

一般而言,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产品生命周期反映了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变化规律。企业应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力争缩短投入期尽快进入成长期,保持和延长产品成长期,在成熟期及早转产并果断退出该产品市场。具体做法如下:延长现有产品的生命周期,开发新用途、新市场,改进外观,增加品种,改进结构,增加功能;注重产品的更新换代,这是优化产品结构的重要内容,企业应“生产一代,试制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这种连续开发是产品生命周期动态化的结果;抓住时机进行战略性调整。一个企业不能只生产某一大类的产品,当该类产品的生命周期处于成长后期或成熟期时,应进行战略转型。考虑涉足新领域,即涉足新的行业领域。

总之,按照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地区经济结构、消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优化产品结构的标准和路径,就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