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初中常见化学现象集锦9篇

时间:2023-06-22 09:32:51

初中常见化学现象

初中常见化学现象范文1

摘 要:郭沫若的《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中的术语对训诂学、文字学都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通过整理,文章对初文、繁文、省文、异文四类术语做了较详细的归纳分类,并将其与权威理论进行对比,阐明了郭氏在《两周金文辞大系》中使用这四类术语的体例。其中省文是郭氏训释铭文的方法,而初文、繁文、异文则体现了古文字发展分化的规律。

关键词:《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 初文 繁文 省文 异文

在《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以下简称《大系》)考释条例中,郭沫若采用了众多术语,最常见的有初文、繁文、省文、异文四例。通过对《大系》中的这些术语进行分类统计,列出典型实例,探讨这四例术语在《大系》中的使用情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郭氏对于训诂学、文字学的有关贡献。

一、初文、初字

初字在《大系》里用如初文,初文、初字共19例。“独体为文,合体为字”的差别,在初字和初文这两个术语里并不存在。文字学上称同一个字的初期写法为初文,也就是该字最早的形构。[1]章炳麟《文始·叙例》:“于是刺取《说文》独体,命以初文;其诸渻变及合体象形指事,与声具而形残,若同体复重者,谓之准初文。”但郭氏所释初文并不限于独体字。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第一章:“这种初文在标识语言时,往往一形数用。”是以初文用法来阐释其定义,认为初文一形多用。但综观《大系》条例,郭氏并无“一形数用”的体例。郭氏对于初文的判断,可以分为如下两类:

1.依靠文字的形体,常常以“象……之形”作为依据。如:

(1) 又作苟,乃从口声。后误为从艹之苟,形虽失而音尚存。其用为敬,即警之初文。

案: 字《大系》中三次释之,《大保簋》中释为“象狗耳贴地而坐之形”,《 钟》里则说“唯用 为敬者,于周初文多见之,其后敬字多见,无作 者。”狗耳贴地而坐,则有警卫之意,而 又在周初文中多用为敬,警又从敬得声,则此三字音义可通。郭氏据形音义三个方面证实警之初文为 。《汉语大字典》敬:“《说文》:‘敬,肃也。从攴、苟。’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苟用为敬,《大盂鼎》又以 为之,余谓 乃狗之象形文……其用为敬者,敬即警之初文,自来用狗以警卫,故字从苟从攴。省之,则单著狗形作 若苟。’”[2]

(2) 象器中盛双玉之形。亦见《辛鼎》云:“虔用

氒 ”。卜辞亦有此字,作 若 ,彼字王国维释为丰之初文。

(3)……盖“古”字实即苦之初文,字本作 ,象吐舌之形,味苦则吐舌也。作 若 乃其繁文,象苦丯与舌同时吐出。从艹之苦字乃“大苦”草名,用为苦味字,实出叚借也。

与此同例的还有“生”、“冕”、“颐”之初文等等。按照汉字表意文字的性质,以及汉字从图画文字演变而来的发展历程来看,象意字起源最古,这大概是无可争议的。郭氏据“象……之形”来判断初文,基本可取。《汉语大字典》中“免”字一条下,就采用了郭氏的说法。

2.郭氏判断初文,除了依据“象……之形”之外,还常常依据“后起字在初文之上添加意符”这一原则。如:

(1)止即趾之初文,足迹也。

(2)“剌 ”与《遹簋》之“遹御”同例。 即御之初文。见《大盂鼎》,卜辞尤习见。又本铭 字作 与《麦盉》 字同,《丙午天君鼎》午字作 ,即此所从。

案:郭氏据对比法释出“午”字, 由“午”“卩”两个部分组成,御字则更多出“彳”“止”两部分,由此郭氏判断 是御的初文,省略了彳止两偏旁而已。

(3)枼即叶之初字。

止是趾的初文,这一说法已是共识。在汉字的滋乳分化过程中,于原字的形体上添加意符,以分担原字在某一方面的职能,从而产生新字,乃是汉字分化的一条重要的规律。如“丞”的甲骨文字形 和石鼓文字形 ,都像救人于坑陷之中,即是拯救之“拯”的本字。后在丞上添加意符“扌”滋生了“拯”字。郭氏依据汉字的这种滋乳原则来判断初文,也是十分可取的。

二、繁文

《大系》中繁文25例。繁文即是汉字形体的繁化。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繁化现象一直存在,与简化现象并存并伴随着汉字发展。繁化的类型有三种。

1.在原字的基础上添加声符,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的《新识字之由来》一文中提到的“古文象形会意字加声旁”就是属于这一类的繁化现象。如:

字从奇文“凤”,仌声。凤鹏本一字。《说文》凤或作鹏。仌朋同音。[3]杨树达因此将字释为鹏。认为仌乃是在鹏的象形字基础上添加的声符。

2.在原字的基础之上添加装饰性符号或线条,这种现象金文常见,战国晚期的楚系文字也常常有这种现象,是为了美观的需要。限于篇幅,兹不举例。

3.在原字的基础上添加或改变一个或数个意符。这种类别又包含两种小类,

(1)增加或改变意符后的字与原字音义一致,繁化是暂时的,不会因此产生新的滋乳字。如《周举鼎》“ 父丁”,杨树达释为韦即违字。甲骨文韦字作 ,作 ,从四足形者,乃韦之繁文也。[4] 转贴于

(2)增加或改变意符后的字与原字同音,但是用法和意义上有了区别,新字与原字渐渐分化并从而独立出来使用。这是汉字滋乳的一种方式,如大家所熟知的“其”与“箕”两字即是明证。

汉字繁化现象与汉字的性质是分不开的,汉字是表意文字,以形表意是早期汉字符号的基本职能,以形表意要求汉字符号的形体越清晰表意才能越精准。金文以形表意的程度较深,这种情况下,在金文文字上添加意符以精准指义,是不可避免的。

通过对《大系》条例的梳理,发现郭氏所谓的繁文,是指在原字之上添加或改变较繁的意符,暂时繁化的这一类。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里所谓“古文形繁”也是指的这一类文字而言。如:

(1) 即《疐鼎》所见 字之繁文,从茻。

(2) 即鼒字,从止乃繁文。犹《史兽鼎》爵字作 也。

(3) 乃福之繁文,《邾大宰编钟》“眉寿多 “可证。

三、省文、×(之)省

《大系》中省文凡41例。“省文”一词多见于训诂学和文字学,是十分重要的术语,含义极广。以下通过列表的形式,将其最常用的意义列举出来,如:

在古书注释中还有一种“省文”例,即是在原字的基础上删减意符后解说字义,使其能通读文句。如孙诒让《墨子间诂》“能,‘态’字,此又‘ ’之省”。综观《大系》省文例,我们发现,郭氏所谓省文大部分即是“删减意符以便通读文句”之省文,如:

(1)“事喜上帝”喜当是熹省。

(2)某谋省。亦可读为诲。

(3)会,郐省,国风作桧。郑语:妘姓。

(4)异,禩省,《说文》祀或从异,做禩。

(5)“令盂以区入,凡区以品”,区,驱省。

《大系》中的省文,还包括少数“省去原字某些笔画或部件”几例,这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简化现象,古文字中特别是古钱币文字中十分常见,一般出于出于简化、避讳、构图等原因。如:

(1) 乃 (口)之省。

(2) 疑绍省。

四、异文、×(字)之异、异作

《大系》中异文、×(字)之异、异作共计79例,其中异作3例,异文31例,×(字)之异45例。《孙林父簋》“ 字作 ……余意当是孙字之异”,其后又说“又金文每有同字异作之例,本铭两孙字亦同字异作,不足为异。”足见郭氏认为“异作”和“×(字)之异”均应该看作同字异形,也就是《大系》所谓的异文。异文一词,多用作文献学术语,乃是指的同一本书不同版本之间的文句差异。训诂学中常用异文来表示文字异体现象。如《淮南子新证》“‘ ’即‘蛘’之异文”。我们通过对《大系》异文条例的全面整理,发现郭氏判断异文的条件十分复杂,而且很不统一。大致可以分为如下类别:

1.增减笔画,或改变文字形体形成的异文。如:

(1) 即干字之异。

案:郭氏认为干字金文中间作一实心原点,在字形演变过程中有变为一横的,也有变为两横的。

(2) 、 皆孙之异文。

案:郭氏认为字形像小儿总角之形。

(3) 即余之异文。

案:郭氏认为像余侧视之形。

2.增减,或替换表意部件形成的异文。又分为四种:

(1)增加意符。

如:

1) ……盖古宽字……盖异作也 。

2) 殆耤字之异。

3)金即捦之异。

(2)减省意符。如:

1) 即播之异文,《说文》播古文作 ,此省以釆。

转贴于

(3)替换意符。如:

1) 与 。

2) 当是竞字之异,从大与从儿同意。

案:金文“大”与“儿”作偏旁通用。《说文》竞:“彊语也。一曰逐也。从誩,从二人。”

3) 字从殳乍声当即 字之异。

案:两字皆从乍得声。从殳与从攵同意。

4) 乃诗之异。

5) 盖为字之异。

案:为古字形从爪从象,此从爪从家,字形相近,且都是会意字。

(4)会意字意符全替换。

1) 字两见,当是休之异文。

2) 字殆即夗字之异文。

3.增减、或替换表音部件形成的异文。如:

1) 字绝非坏字,字盖颔之异文,从页今声也。

2)“乍 宗彝” 字从又吻声,当是敃之异文。

3) 即泓字之异,从水弓声。

4.构字方式不同形成的异文。如:

1) 字从木厈声。疑即管之异文。

案:《说文》管“如篪,六孔。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从竹官声。”此从木厈声。构字方式不同。

2) 字难识,疑是冠之异文。

案:《汉语大字典》“字像以手持帽戴于头上之形”。此 字字形像人头上戴了帽子。

3) 殆归之异文,从辵从 省,鬼声也。

案:归从帚峊声。此二字意符声符俱异。当是构字方式有别。

4) 即父字之异。

案:《说文》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

字从又戊声。此二字构字方式不同。

5) 字字书两无,疑是退字之异。

案:《说文》“ ,却也,从彳日夂,一曰行迟。”

字从土从日从夂, 声。

以上对这四类术语进行进行初步探究,正是为了克服文字不同形构的现象,把异形同字的文字有机联系在一起[5],从而为揭示文字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提供参考。郭氏对于初文的判断,为汉字发展演变规律提供了很好的例证。郭氏对于繁文、省文的判断,可以看出汉字发展过程中的繁化、简化这一对矛盾规律对汉字发展的影响。郭氏对于异文的判断,与裘锡圭《文字学概要》中“文字的分化”这一章节正相照应,[6]其中增减笔画、加注或改换意符、加注或改换音符、造与母字在字形上没有联系的分化字等现象所体现出的,正是汉字分化的基本手段。

注释:

[1][5]江淑惠:《郭沫若之金石文字学研究》,台湾:华正书局,1992年版。

[2]汉语大字典编委会:《汉语大字典》,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

初中常见化学现象范文2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常见问题;分析;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因而作为化学教师必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实验教学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相应的改进,才能更好的提升化学教学质量。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作出以下几点仅供同行交流与参考的浅显之见。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常见问题分析

(一)化学实验教学大都为演示性实验

初中化学主要是在九年级进行,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需要教学的内容繁多,具有较大的强度,加上很多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以及实验现象不明显和实验结果不确定,因而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将本应由学生来完成的实验由教师的演示性实验所替代。而因为教师所进行的演示性实验是经过精心准备的,且具有安全和环保以及实验结果准确的特点,尤其是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现象的观察,然而初中学生往往对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难以全面理解,这就使得学生失去了实验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机会,因而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就会失去兴趣,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二)化学实验教学难以摆脱应试的枷锁

当前,很多初中化学教师所开展的化学实验大都是为应试而服务,实验教学的模式过于呆板,过程严肃,缺乏灵动性,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对于学生的质疑表示不赞同,对于学生的不同见解没有进行很好的分析,一味注重按部就班,按照中考大纲进行有选择性的教学,以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相违背,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质疑精神就难以得到适当的发挥和发扬。

(三)重实验操作,轻实验现象

学生主要是通过观察来获取知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是在实践训练中渐渐培养起来的,作为教师本应结合当代90后学生的特点和时展的需要以及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观察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然而现实是很多化学实验教学为达到既定教学目标,为应对中考做好全面准备,因而只强调实验操作要求和步骤,因而大多数的学生精力都耗费在实验操作中,导致实验现象被忽视。

二、关于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几点浅显之见

(一)致力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为增强化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教师应从传统的演示性实验转化为趣味性、探究性的实验,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提出自己的见解,并给予科学的鼓励性的评价。所开展的化学实验应尽可能的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致力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实验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激发学生不断思考和探究,打开化学的奥秘之门。

为方便教学,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教师可大胆根据实际,将实验的方方面面做到恰到好处的改进,但设计、改进实验是有明确目的的,那就是更好地发挥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是为“改”而改,也不是标新立异。因而,设计、改进实验必须遵循如下的原则:改进应符合科学性,可操作性,实用性的原则,不能只是为了改进而改进。

(二)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进一步提升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作为化学教师还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现有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良,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对化学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使其认识到物质变化的实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在提高学生观察与分析能力的同时学会用本质去看待和思考问题。比如在粗盐提纯这一实验过程中,很多时候常因仪器脏、过滤过程中漏斗液面比滤纸边缘高等原因导致实验效果不理想,此时教师就应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去发现和分析症结的所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并对实验教学进行不断的改进,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三)开展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验是化学中的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该将学生综合能力的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应该将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因此,我们可以多个单个实验按照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综合,通过综合性实验的开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初中化学中,有许多收集气体的方法,可以根据需要将这些实验安排在一起,让学生通过对不同的气体收集方法的综合、分析、比较等,让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发展。

三、结语

总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化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着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培养更多的化工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助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丽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下),2011,(12)

[2]陈晶.新课改背景下怎样进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1,(12)

初中常见化学现象范文3

一、教学设计思路

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师可以实施分阶段的实验探究学习模式,使学生在探究体验中学习物质检验的科学方法.教学基本过程:兴趣激疑,引发探究-自主实验,尝试探究-比较分析,引导交流-分类分析,归因反思-w移练习,扩展认识.

二、教学内容分析

“常见物质的检验”要安排在学习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之后.人们经常根据物质的某些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等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教材选择Cl-、SO42-、CO32-、NH4+等常见的离子作为检验对象,复习并归纳了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学习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教材将焰色反应作为“拓展视野”的内容,介绍了现代分析测试方法,让学生了解物质检验方法的多样性.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对于物质检验,初中化学已涉及,学生已初步了解常见物质检验的知识,但是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物质检验知识不够系统和完善.物质检验方案的设计及其操作技能等,都是物质检验的教学难点,应随着高中化学学习的深入而逐步解决.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检验Cl-、SO42-、CO32-、NH4+等离子的方法和技能,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分析等,能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常见物质(离子)的检验及物质检验方案的设计.难点:离子检验过程中试剂的选择与方案的设计.

六、教学过程

1.兴趣激疑,引发探究.从生活问题出发,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出问题:你根据什么辨认羊毛和棉花?你怎样用简单方法证明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创设情境:某建筑工地的工人出现食物中毒现象――罪魁祸首是NaNO2.有些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出售.2010年6月24日一个风雨交加、漆黑的夜晚,某市某路发生一起严重车祸,轿车司机当场死亡,酒后驾车是造成这一恶性事故的原因.讨论:NaCl和NaNO2在外观、颜色、性质上有何相似性?自来水生产中通常使用少量Cl2消毒,如何检验一瓶瓶装水是自来水还是纯净水?(提示Cl2与水反应生成产物之一为HCl)酒精在酸性条件下与K2Cr2O7(红色)反应生成蓝色的Cr2(SO4)3,交警监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常要求驾驶员往填充了K2Cr2O7和H2SO4的硅胶颗粒的装置吹气,交警是根据何现象判断司机是否酒后驾车?通过以上例子及已有知识,请谈谈物质检验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意义.学生活动:获取信息,比较,观察,确定检验方案.

2.自主实验,尝试探究.让学生自主或者分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创设情境:展示某化学肥料的标签(图略).由图可知,该肥料的成分.讨论:如何通过实验确证该化肥中含有NH4+、Cl-、SO42-离子?指出所用试剂,将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活动:根据有关离子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试剂加以检验,并分析所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发生的反应.探究体验:指导学生用实验进行尝试性探究,并完成课本“活动与探究”栏目中的实验1-4.

3.比较分析,引导交流.分析学生的探究结果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设问:请同学们描述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过程及现象.学生分别汇报操作的方法和结果,表达操作常见离子检验的方法、实验步骤和注意要点.讨论:Cl-和SO42-的检验试剂能否更改加入顺序,为什么?

初中常见化学现象范文4

一、解题步骤

1.读题找题眼

看到推断题后,需要找寻题眼,也就是题目中所给的关键信息,弄清题目主要想考察哪方面的知识内容.例如如果给出蓝色溶液就要知道里面有铜离子,在氧气中燃烧有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就是硫,红褐色沉淀是氢氧化铁,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最小,最轻的气体是氢气等.如何一眼就能看出题眼,这需要同学们在平时学习化学的时候重点记忆物质的特殊颜色和特殊反应现象,把这种题中常见的题眼用表格方式对比总结,一旦在题中容易出现类似的关键词,就能马上回想起自己总结的物质特点,为题目找到突破口.

2.推理求突破

找到本题题眼后,从题眼出发,突破全题.根据题眼能确定几种物质,然后再回想关于上述物质的常见化学反应方程式来推断,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这个过程就是要求学生对常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特别熟悉,逻辑思维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认真写答案

根据推理分析得出答案,在书写的时候也看清楚题目的要求,不能追求答题速度快而凭借自己的经验写答案,要明确题目要求的是写化学式还是俗名,是写化学反应方程式还是写出生成物,不能推断出每个物质是什么而没看清题目的要求写错.这对学生做题的耐心和细心要着重考查.

4.答后需验证

做推断题千万要记得验证答案的正确性,也就是把得出的答案带进原题,如果符合题目则答案正确,如果不符合题目则需要重新解答.这是答推断题最重要的一步,在收尾的时候要保证做出的答案放进题目中还是能推断出来.

这只是基本的解题步骤,具体的根据题目的要求和题型来灵活运用,能解答出推断题的前提就是对知识熟练掌握,并且多做题,在做题的过程中找寻规律.

二、总结积累

找到题眼,也就是能找到突破口,能准确地推断出标志性的物质,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总结,对所学的物质进行总结现象.

黑色固体:铁、碳、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等.

红色固体:铜、三氧化二铁

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为绿色,硫为淡黄色,高锰酸钾(KMnO4)为紫黑色.

蓝色溶液中有铜离子,浅绿色溶液中有亚铁离子(Fe2+),棕黄色溶液有铁离子(Fe3+),紫红色溶液是高锰酸钾溶液,其它溶液一般无色.

这些只是众多知识点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应注重积累,对特殊反应现象铭记于心,看到题目中出现就能很快知道是什么物质.

三、解题方法

1.文字叙述型

对于这种题型,大都是能在题目中找到重要信息的,只要根据特殊现象就能得出答案,文字叙述题常见的都是混合的粉末可能有几种物质.通过实验探究,只要找准溶液的颜色,产生沉淀或气体的颜色和多少以及溶解性,推断一定含有的物质,一定包含有的物质,可能含有的物质、在做这种题时一定要注意,如果根据题目不能确定一种物质是否含有,就不能写在一定含有的物质里.

2.框图型

一般这种题型都有实验现象和简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图表型

这种题型大都是几种无色溶液相互反应的现象,沉淀和气体,然后推断每瓶溶液是什么.

4.实验型

初中常见化学现象范文5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策略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A-0079-01

新课标要求教师通过捕捉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挖掘物理知识的生活内容,把抽象难懂的物理教学建立在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上,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下面以《简单机械和功》为例,简单地谈谈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利用生活中的实物导入新课学习

生活中有很多器械工具都是按照一些物理原理发明制造出来的,帮助人类完成一些生活、生产活动。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生活经历,对于常见的器械工具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在学习简单机械和功的内容时,教师应根据初中生的生活经验,选择他们熟悉的实物作为教具导入新课教学,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学习“杠杆”这一部分内容时,考虑到杠杆原理在现实生活的应用非常普遍,有很多常用的工具都是变形的杠杆,并且初中生对这些工具并不陌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这节课的内容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羊角锤、老虎钳、钓鱼杆、镊子、剪刀、起子等工具,让学生先观察,说出物品的名称,然后思考在生活中在什么情况下会使用这些工具,以及用了这些工具之后是是省还力更费力。学生看到这些熟悉的东西,思维立刻活跃起来。“第一个东西叫羊角锤,这是一种特殊的锤子,主要用来起钉子,用这个工具干活可以更省力,比较容易把钉子。”一个学生介绍了羊角锤这种简单机械,另一个学生则对钓鱼杆非常熟悉:“第三个物品是钓鱼杆,它是一个简易杠杆,但它不是省力而是费力。”教师肯定了两个学生的回答,为了启发学生探寻杠杆的原理,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羊角锤起钉子就省力,而钓鱼杆钓鱼就费力呢?”学生迫不及待地探寻答案,顺利地进入了新课学习。

二、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辅助新知理解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不可避免会接触到形形的社会现象,这些现象中有一些会与初中物理的简单机械和功的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将他们所见到的现象作为学习知识的基础,根据初中物理的内容,引入适合的生活现象,辅助学生更加顺利地理解物理知识。

例如,教师在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羊角锤导入新课后,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很容易就进入了学习杠杆原理的状态。教师在学生基本理解了杠杆原理(即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后,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一重要原理的理解,引入了生活中“用杆秤称量物理的重量”和实验室中“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重量”的情景,让学生思考这两种情况应用的是什么物理原理。学生马上就想到了杠杆原理,迅速作答。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给出了具体的数字:“杆秤的提线到秤钩的距离为1个小格,秤钩上挂着被称量的物体,秤砣的重量是100克,提线到秤砣的距离为10个小格,那么,这个物体的重量是多少?”学生用杠杆平衡的条件列出算式,计算出物体的重量是1000克。通过有目的地选择一些与机械和功有联系的生活现象,为物理学习提供素材,帮助学生深入地思考物理原理,透彻地理解物理之杠杆原理。

三、借助生活中的问题实现知识应用

物理知识有很多是来源于生活,反之,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也可以借助物理知识来解决,为学生应用物理知识提供了平台。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简单机械和功的知识时,通过精心创设一些生活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巩固物理知识和基本技能。

例如,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分析杠杆中的动力作用点、支点和阻力作用点,让学生可以清晰地判断杠杆的力臂和力,教师结合常见的“老虎钳”的使用情况,Я煅生一起分析。“在我国的一些地区种植棉花,到了冬天农民都会把棉秆从地里拔下来,这个活很费力气,于是他们使用‘老虎钳’为工具拔棉秆,老虎钳的小铲部分着地,虎口卡住棉秆底端,在另一端的把手上用力,就能比较省力地拔下棉秆。请用你学过的杠杆知识来分析老虎钳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点。”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得到了问题的答案:“小铲是支点,把手是动力作用点,虎口就是阻力作用点。”这样,学生在应用中巩固了物理知识,在应用实践中完善物理知识结构。

初中常见化学现象范文6

关键词:母语负迁移;英语句法;目的语;中介语;教学对策

1.0前言

语言迁移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学习者在使用第二语言时,会借助母语的发音、词义、结构规则或习惯等来表达思想这样一种现象。如果母语的语言规则和目的语是一致的,母语的规则迁移会对目的语有积极的影响,这被称为正迁移。负迁移则指母语的语言规则不符合目的语的习惯,这就对目的语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初中生在进行英语入门学习时,常常将汉语作为中介语,对两种语言进行对比。初中生在学习英语时,恐怕最令他们头痛的莫过于句法的掌握及运用了,所以句法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

2.0母语负迁移现象产生的原因

2.1 英汉文化背景的差异

初中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需要去了解在具体语境中语言模式的使用,熟悉在真实语境下语言的表达方式。这要求初中生不但要学习语言知识和语言规则,还要学习背后的深刻涵义。中西文化的差异、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生活习俗和社会文化理念导致英汉表达上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也影响了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时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说服力。

2.2英汉语言特点的区别

汉语和英语有着不同的语言特点,汉语属于表意文字,是以意义为基础确定起来的文字。英语以语言为基础,理解上不能脱离上下文。英语的主语化特点常常将修饰语放在被修饰的对象后面。汉语讲究意合,英语则讲究形合,汉语多用主动语态,英语多用被动语态。

2.3缺乏对母语负迁移的足够了解

教师本身缺少对母语负迁移的足够了解,也在英语教学课堂上缺乏对母语负迁移的讲解,没有向初中生专门介绍母语负迁移的概念并指出错误,也不知道采取怎样的措施克服问题。

3.0母语负迁移对初中生英语句法学习的影响

3.1句子结构的负迁移

在初中生的学习中发现,学生常常喜欢使用汉语相似的句子结构,而不喜欢使用与汉语结构差别较大的句子结构,这就造成学生写的句子比较简单、单一。中国学生往往意识不到英语与汉语之间的差别,所以写出的英语句子往往汉语化,这种句子叫做汉式英语。他们的英文作文经常出现语句过短、结构松散、单句独立性过强、过多、连词很少、句子之间没有任何连词的现象。汉语的表达比较直观,它缺乏形态转化,句子的容量很大,并没有语法形式上的限定,表达的句子需要依靠语序和虚词,比较注重意合,注重隐性联贯。相比之下,英语是比较注重理性分析的句式语言,比较注重形合,注重显性连接,句子可以以主句为中心进行展开,要依靠各种连词和从句,然后逐渐向外延伸、扩展,形成一个从句套从句,结构复杂且严谨的复合句。英语大多为复合句式,而汉语大多为短句。初中生为了不出现语法错误,就会下意识地不用那些和母语差别较大的句子,导致句式单一,虽不会出现较大的错误,然而句子有时会被重复利用。

3.2句型的负迁移现象

句型是学习英语的根本,是从大量句子中选出来的典范句式,是全部语言的布局模式来供学生学习。初中生经常将汉语句型套用于英语句子中,比如有的学生会写出这样的句子“Listen to Beijing Opera is her only interest.”,这是因为他们习惯了汉语的主题除了名词,还可以是任何词或者句子来充当,却没意识到英语中只有名词或名词性结构才可以充当主语。又比如有的学生会写出这样的句子“The film she has seen many times.”该句的正确写法为“She has seen the film many times.”“The film she has seen”显然受汉语的影响,搞错了主语。

3.3句子语态的负迁移现象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是英语中十分重要的语态,就好像汉语中的被字句与把字句。主动语态中主语是动词动作的执行者,而被动语态中的主语是动词动作的接受者,二者存在授受的关系。被动语态是英语中一种很常见的语法,在一些英文文章中利用被动句几近成了一种表达习惯。相比之下,汉语中动词本身就没有语态的变化,并且使用被动句也十分少,被动语态在注重主题的汉语里,除非表示受损或受益作用,否则很少出现。初中生在英语写作中受母语影响更乐意写主动语态,经常写出“When ice heats,it changes into water.”这样的错句。

3.4句子时态的负迁移现象

英语与汉语的句子时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句子时态负迁移现象十分常见,就拿英语来说,它的时态共有十六种,时态分得十分细致,对于初中生来说这十分困难。相比之下,汉语句子太简单,主要依靠时间副词来区分时态,再者就用虚词来暗示,十分容易掌握。在学习英语时虽然知道英语与汉语之间存在差别,却在不自觉中犯各种句子时态错误,比如忘记时态的表达,或者谓语动词出现错误等现象。

4.0针对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对策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针对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母语句法的负迁移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加强对比,分析异同,深化难点重点;其次,引导学生学习英语不局限于课堂,创设真实交流的英语语境。在语言使用的真实情境中,教师应当强化学生正确的语言知识,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进行引导指正,从而使他们深刻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避免母语的负迁移。再次,母语负迁移需要依靠老师的力量,老师必须要重视母语负迁移对初中生英语句法的影响,进一步改进目的语输人质量。而且还要改进学生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训练,从而减少母语负迁移对他们的影响。要让学生意识到英汉句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5.0结语

母语负迁移在语言学习中普遍而客观地存在,母语与目的语的差别越大,这种影响就越明显。通过错误分析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主要困难,掌握学生使用目的语的情况与目的语本族人们的差距,从而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总之,初中生要想学好英语,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母语负迁移带来的影响,并尽力制止和避免负迁移。

参考文献:

[1] 戴运财 王同顺. 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二语习得模式研究――环境、学习者与语言的互动[J]. 山东外语教学,2012(05).

[2] 俞理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初中常见化学现象范文7

关键词:初中化学;比较法;常见类型;应用分析

比较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例如在教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这一定义时,可以用比较法对学生进行更深一步的阐述。还有在进行饱和度计算公式的学习时,通过对不同的溶解度的比较,可以很好地得出计算公式。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时应当对比较法的常见类型进行深入了解并对其应用方法进行有效分析。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比较法的常见类型

初中化学教学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并且是科学教育方法和化学知识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化学教学中比较法的应用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选择、化学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化学创新能力的养成都有重要作用。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初中化学教学中比较法的常见类型进行了分析。

(1)横比法。所谓横比法即是将两个或几个同类及相同发展阶段的事物加以并列比较。横比法的目的在于了解这些化学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例如在进行氧化物的性质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中,可以通过四种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碱,对这四种碱性氧化物进行横比法,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又如对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进行学习时,可以通过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浪费燃料、易使管道变形、引起锅炉爆炸等内容进行横比法,从而促进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对长期使用硬水的危害得到切实的理解。

(2)纵比法。所谓纵比法即是对单一事物从时间上或从历史过程上揭示不同发展阶段的共性与个性。例如在盐酸和硫酸的用途这一知识点进行学习时,可以对盐酸和硫酸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用途进行纵比,从而可以使学生对盐酸和硫酸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又如在进行防止水污染这一知识点的学习时,化学教师可以对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等内容进行纵比,从而促进学生对环境保护更加深刻的理解。

(3)综合比较法。综合比较法是对比要素较多的一种比较方法。例如在对硝酸进行学习时,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对硝酸具有酸的通性但跟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这一特点进行综合叙述,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硝酸的了解。又如在加强水质监测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中,通过对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最多的元素是O等知识进行综合比较,从而促进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清晰理解。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比较法的应用分析

随着我国初中化学教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方法教育的不断运用,比较法的应用对初中化学课堂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初中化学教学中比较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1)实验材料的比较。初中化学教学的比较法在实验材料的应用中比较广泛,并可以对实验材料从定义、应用范围、接触方式都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有效地防止混淆概念现象的发生并促进学生对知识点比较清晰的理解。例如在金刚石和石墨结构的比较中,通过对两种试验材料的硬度、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耐热性、耐火性进行比较,从而更好地对这两种化学物质进行了解。

(2)实验现象的比较。对实验现象进行比较是化学实验的基础,也是得出化学实验结论的重要途径。初中化学教师通过对化学原理和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可以促进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化学知识的有效获取并能更好地理解化学实验中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关系。

(3)实验装置的比较。实验装置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基础。在一般情况下化学实验中实验装置通常是固定的。因此,学生对实验设备的比较可以促进实验设备各种功能的实现。例如在氢气的制取及性质这一实验中,学生通过对不同组实验设备的比较,可以对氢气的制取方法和性质都有着更深入的了解。

(4)实验条件的比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对实验条件进行有效的比较和分析,通常可以得到更好的实验结果。因此,在进行实验时初中化学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堂实践能力,通过对实验条件的比较提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问题的能力。

总之,随着我国化学教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比较法在我国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对于化学基础概念的阐述、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教学趣味性的提升和教学理念的改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初中常见化学现象范文8

关键词:曲线;切线斜率;海洋温度;研究;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8437(2015)02-0054-03

1 引言

今天的人们恐怕没有多少人不知道“厄尔尼诺”的含义,最简单的了解便是它与某些异常天气、气候有关,如暴雨、洪水、高温干旱等[1,2]。这些自然灾害常常使受灾国家蒙难惨重。最典型的例子,如2008年发生在我国南方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以及2010年发生在我国西南五省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还有气象人通常谈论的我国“南涝北旱”现象,都对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影响,而这些极端事件的发生都与厄尔尼诺的发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引起了人们对“厄尔尼诺”的恐惧,从而加大了各国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关于对厄尔尼诺的预测与推断,或肯定或否定的消息较为频繁地见诸于报端,也就是说,厄尔尼诺的发生与否并不只是科学家们关注的事情,同时也成为了广大民众希望知道的信息。那么,“狼”到底来不来?科学家们预测有多大把握?常常让人们无所适从[3]。

“厄尔尼诺”的科学定义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增暖和变冷的现象[1,2](见图1)。当“厄尔尼诺”发生时,整个赤道中、东太平洋的大气状况都被改变,这种大范围的变化,必然会打乱正常的秩序,影响到热带其它地区,并通过大气环流的作用,影响到中高纬度地区,甚至给全球气候带来异常,造成全球众多地区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2]。“厄尔尼诺”这个名称最早起源于十九世纪末秘鲁沿岸的渔民中间,

指季节性的向南流动的暖洋流入侵,取代了往常他们捕鱼时向北流动的冷洋流,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圣诞节前后,因此被称为厄尔尼诺,西班牙语为“圣婴”(上帝之子)的意思。自195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很多次厄尔尼诺现象,尤其自1970年以来,较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变得更加频繁,尤以1997年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最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非洲到拉美,气候变得古怪而不可思议,该凉爽的地方骄阳似火,温暖如春的季节突然下起来大雪,雨季到来却迟迟滴雨不下,正值旱季却洪水泛滥[2]。科学家们认为,极端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与人类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有关,是地球温室效应增加的直接结果,与人类向大自然过多索取而不注意环境保护有关。

厄尔尼诺对我国天气和气候有重要影响[3]。一般来说,厄尔尼诺发生年的冬季,我国往往出现暖冬,夏季则表现为在黄河以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多雨以致发生洪涝,而黄河及华北一带少雨并形成干旱;另外,厄尔尼诺发生年,我国东北夏季气温异常偏低,形成低温冷害,造成粮食减产,而在热带西太平洋

上的热带风暴和台风的数量则一般会减少。既然厄尔尼诺的发生是指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异常变暖,那么我国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季节性必然和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季节变化有必然联系。那么,在厄尔尼诺期间,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季节变化具有什么样的典型特征呢?该特征对该区域海表温度以及我国天气和气候的预报具有什么启示?

本文将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海表温度观测数据,通过函数拟合,用函数曲线切线斜率的变化分析厄尔尼诺期间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季节演变的特征,并讨论该特征对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预报的影响,从而为海温演变特征提供数学解释。

2 海温数据

本文使用的观测数据是美国NCEP的1980-2013年赤道东太平洋月平均海表温度距平(见表1; 参考链接:http://cpc.ncep.noaa.gov/data/indices/ersst3b.nino.mth.81-10.ascii). 上述海表温度距平是通过将观测的月平均海表温度减去连续30年逐月海温的平均得到的,气象上称为“海表温度距平”。月平均海表温度距平为正时,表示该月的海表温度相比通常状况异常升高;相反,海表温度距平为负时,表示该月的海表温度相比通常状况异常降低。

3 海表温度数据的函数拟合以及关于时间的导数求解

用Matlab软件,将表1中数据描绘于海温-时间的坐标系中,得到海温随时间变化的散点图(图2)。由散点图可以看出,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随时间的演变呈现不规则性振荡。该不规则性不仅表现在海表温度距平振幅的不规则变化,而且表现在振荡周期的不规则变化。尤其,我们可以看到,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随时间变化在有些年份呈现异常升高的状态,且在年底达到峰值,随后衰减。实际上,这种海表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就是厄尔尼诺现象,而对应的年份称为厄尔尼诺年。在1980-2013年期间,共有8次较强的厄尔尼诺年,分别为1982、1987、1992、1994、1997、2003、2006,和2013年(如图2所示)。那么,在这些厄尔尼诺事件期间,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季节变化具有什么样的典型特征呢?

为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用Matlab软件,通过函数拟合方法拟合图2中的散点图。从图2可以看出,海表温度距平随时间的变化呈现类似正弦和余弦函数的拟周期变化状态。因此,在函数拟合中,我们考虑用傅里叶级数拟合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随时间的变化,即要给出T=F(t)在坐标系(T,t)中的图像,其中T代表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t表示时间。所谓傅里叶级数,即是指任何周期函数都可以用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构成的无穷级数来表示,具体数学表达式为:

给定一个周期为N的函数x(t),x(t)=kk e其中,i为虚数单位,k按下式计算:k=x(t)edt

利用上述傅里叶级数,构造函数使得该函数在每个时间的取值与图2所示散点图的取值最接近,该函数即为拟合函数。为此,我们用Matlab软件构造该拟合函数。图2中上图的光滑曲线即是拟合函数的图像,该拟合函数的解析表达式为:

T(t)=0+(1coswt+b1sinwt)+…+(8cos8wt+b8sin8wt)

其中拟合函数的系数为(统计达到95%信度检验):

0=-0.0518, 1=0.08092, 2=-0.03469, 3=-0.3864,

4=0.4447, 5=0.2507, 6=0.2658, 7=-0.2138, 8=-0.142;

b1=-0.08885, b2=0.126, b3=-0.154, b4=-0.2499,

b5=0.06984, b6=0.1698, b7=-0.09921, b8=0.03501;

w=0.03526.

从函数拟合可以看出,该函数的图像较好地再现了1980-2013年期间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随时间变化的不规则性振荡特征,尤其重现了发生在此期间的8次厄尔尼诺年(尽管在厄尔尼诺的强度上有所差别;见图2)。

为了考察厄尔尼诺期间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随时间演变的季节变化特征,我们用Matlab软件计算了海表温度距平函数T(t)关于时间t的导数:

T′=dF(t)/dt=

并将T′描绘于图2中。

从图2容易看出,T′也呈现不规则性振荡。将T′与T=F(t)的图像对比,我们发现,当T为一个厄尔尼诺年时,海表温度距平在其生长期T′>0,且其峰值总是滞后T的峰值6-8个月。我们知道,厄尔尼诺年的海温峰值一般发生在年底[2],由此推理可知,导数T′的峰值总是发生在厄尔尼诺年的4-6月份,即厄尔尼诺年的春季和夏初。T′表示海温关于时间t演变的变化率,T′>0意味着海表温度距平随时间增长,而且T′的值越大,表明海表温度距平增长越快。因此,上述关于T′的峰值发生在春季和夏初,意味着海表温度距平在春季和夏初增长最快。所以,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厄尔尼诺期间,赤道东太平海表温度在春季和夏初增长最快。

3 函数曲线切线斜率的季节变化特征对厄尔尼诺发生和预报的启示

气象学家们已经研究表明,厄尔尼诺事件通常在春季和夏初发生,也就是说,厄尔尼诺发生时,赤道东太平海表温度距平常常在春季和夏初从负变为正。而此处的海温随时间变化的拟合函数的切线斜率(导数)表明,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在春季和夏初增长最快。该结果意味着厄尔尼诺事件之所以常常在春季和夏初发生,可能是由于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在春季和夏初增长最快,从而导致海表温度距平更可能在这个季节由负变正,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因此,本文通过函数曲线切线的斜率揭示的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在春季和夏初增长最快可能为厄尔尼诺在春季的发生提供了一种数学解释。

厄尔尼诺期间,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在春季和夏初增长最快还说明:海表温度在这个季节变化最不稳定,这隐含着海表温度距平对过去时刻的海表温度距平的依赖性最弱;也就是说,这个季节前后时刻海表温度变化的因果关系不强,对彼此的记忆最弱。因此,如果在跨春季和夏初预报厄尔尼诺事件的海表温度距平时,成功预报海表温度距平可能会比较困难。事实上,气象学家们在预报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时,常常发生跨春季预报海表温度距平不成功的现象,他们称之为“春季预报障碍”现象。那么,本文通过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随时间变化的拟合函数揭示的春季海表温度增长最快的现象,可能也隐含了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春季预报障碍”现象的原因,也就是说厄尔尼诺期间,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之所以发生“春季预报障碍”现象,其可能原因之一即是海表温度距平在春季和夏初增长最快,而这种现象可能是厄尔尼诺物理上固有的一种现象。因此,在预报厄尔尼诺时,我们应尽量避免跨春季预报厄尔尼诺事件。

4 总结和讨论

厄尔尼诺的发生常常引起我国及全球众多地区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因此受到各国政府以及广大民众的关注。厄尔尼诺对我国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具有季节性特征,为了探讨这种天气、气候异常的季节性可能与厄尔尼诺期间海温变化有密切关系,本文针对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的变化,分析了海表温度距平变化的季节性特征。用傅里叶级数方法,通过解析函数拟合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的变化,用该函数关于时间的导数,从曲线切线斜率的变化分析了海表温度距平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厄尔尼诺期间,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关于时间变化的函数的导数总是在春季最大,这意味着厄尔尼诺期间,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在春季的增长率最大,也就是说,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在春季增长最快,这可能是厄尔尼诺通常在春季发生的原因之一。另外,厄尔尼诺时期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在春季的快速增长,也意味着海表温度距平的发展在春季最不稳定,因而使得跨春季成功预报厄尔尼诺最困难,这就是气象学家们常常讨论的“春季预报障碍”现象,而该文的结果为厄尔尼诺预报的春季预报障碍现象提供了一种数学解释。

参考文献:

[1]张力欣,厄尔尼诺,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365.

[2]翟盘茂,李晓燕,任福明,厄尔尼诺,气象出版社,2009:180.

初中常见化学现象范文9

【关键词】初三化学 概念理解 困难 原因与对策

化学教学,乃至科学教学的宗旨就在于帮助学生转变对身边生活世界的日常观点,形成科学理解。但是,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们常常对一些基本的概念不能建正确的理解。因此,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设计合理的教学途径与方法,引导学生建构科学理解就成为搞好化学教学的关键。现就初中学生化学概念理解困难的原因与对策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初中学生化学概念理解困难的原因

初中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困难,一直影响初中化学教学效益的重要瓶颈。当化学教学进行到概念和抽象的理论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成绩开始出现明显的分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分化呢? 根据的教学实践分析,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

1.1 初三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于从具体运算到形式运算的关键发展阶段,个体之间的思维发展并不平衡,不少学生由于缺乏科学学习的经验积累,难以直接接受抽象概念并运用概念。

1.2 化学学科本身也有着极端感性和极端理性的特点,经常要跨越宏观与微观来实现对某一概念意义的融通,来达到两个极端的和谐统一,学生对这样的学科体系逻辑不适应。

1.3 从教师的教学来看,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往往仅立足于教材本身,目标定位在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很少考虑将学生、教材以及教师的教法有机地统一。教师们常常只关注自己怎么教、教了什么,学生应该记住什么,而很少考虑学生遇到这些内容会怎么学,在不经意之中,常常忽视引导学生探索各种因果之间的联系,去启发他们追问一些为什么,或者遇到需要深层理解的东西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1.4 有些需要理解的内容与升学考试无关,从而使一些学校和教师只是针对考试目标,强制学生识记一些概念和用法,而对学生进行概念理解所需的信息处理、加工能力的要求不高,更极少关注跟日常经验的联系。有的教师甚至采用“解题”的方式教化学,学生可以不理解化学,只要能解出题。这种一时的“好成绩”,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就暴露了出来:当遇到需要寻找解决实际或复杂问题的依据和方法时,相当一部分学生便迷失了方向,甚至发现不少学生根本没有养成基本的化学素养。这种教学与评价所追求的内容效度长期两立的现状也造成教师的教学设计的自我中心和缺乏远见。在课堂上,学生只能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这不仅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不利,也制约了教师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2.促进初中学生化学概念理解的策略

2.1 建立三个水平理解之间的联系。

初中化学概念及现象的理解有三个水平或层次:

(1)符号水平:包括图像式表征、化学式、化学术语、符号表征等。

(2)微观水平:包括可以用于描述电子、分子、离子及原子运动的特定表征。

(3)宏观水平:包括对学生日常经验的表征。

笔者在教学研究中发现,许多学生在这些水平的转变上存在困难,做出宏观水平的解释多于微观水平的解释,而微观水平的解释又多于符号水平的解释,学生们更相信在宏观水平上对化学现象的描述。经常把物质的宏观性质迁移给它的微观粒子,譬如,认为硫是黄色的,所以硫原子也是黄色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认真对待学生的日常经验,通过大量的例证(包括正例和反例),帮助学生们在三个水平的理解之间建立连接,尽可能地减少学生的机械记忆量,引导学生寻找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在理解规则和规律的基础上,来进行识记。

2.2 做好化学实验,指导概念探究。

化学实验是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仔细选择的化学实验可以为所教授的化学概念提供宏观实例。由于通常是从微观和符号水平来解释化学概念及现象的,化学实验就成为学校化学学习中主要的、且往往是唯一的化学概念及现象的宏观水平表征。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生发表个人见解,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启发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预测,指导他们自行设计实验开展独立或相互协作性实验探究,鼓励学生公开表达自己的预见和探究过程,阐释科学理解的形成,让化学实验真正成为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理解化学、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方式。

2.3 引导学生学会反思,进行概念固定。

以往在做演示实验时,教师一般强调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对结果的认同,这无疑是重要的。但同时也忽视了另一条更重要的线索,即引导学生去反思为什么在这种条件下会产生这种现象?我的理解错在哪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提出的这些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通反思把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固定在认知结构中,把对宏观现象的深入观察自觉置于理性探究过程中,从而形成对概念和方法的实质性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