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分析集锦9篇

时间:2023-06-28 17:06:31

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分析范文1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

(一)教师是主导

虽然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和“一切为了学生”,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在中职教育中,教学理念貌似没有任何作用。课堂教学上的教学方式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依然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学生的听课状态教师也不进行纠正,教师只顾自己知识的讲解,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仅此而已,忽略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不仅没有及时纠正还任由学生自由发挥,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依然在学校中流行,这不仅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还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学生会逐渐丧失音乐学习的信心。

(二)强调学科性,忽略学科之间的联系

当今,中职教育中的学前教育专业是通过具体的学科教学来实现音乐教学的额,以某市的中职学前教育教学的课程设置为例:该校开设了细化音乐的课程,比如有声乐课、乐理课和键盘课。但是这几门课程的教学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所以教师在进行讲课的时候,主要把声音技巧和演奏技巧作为教学重点,对于声乐的把握和钢琴曲目的了解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标准。至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没有过多的进行关注。教师忽略了学前教育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因而在教学中太过强调学科性。

其实,这三门学科之间是有联系的,声乐与键盘都是在乐理的基础上展开,乐理知识的实践是要靠声乐和键盘来完成,这三门课程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要综合运用三门课的知识进行讲授,利用三门课之间的联系不仅可以提高声乐学习的效率也可以锻炼学生音乐的实践能力。在现今的教学模式中,学前教育教师过于注重学科性,忽略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将教学课堂变得没有趣味,枯燥无味。

(三)教材的教学与学生的实际不相符合

由于我国学前教育的房展历史比较短,教育经验不足,所以对于学前教育的教材准备也不够全面,国家没有设置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每个学校的教学都是依据学校自己的决定。但是大部分学校使用的教材都是内容较多,难度较大的教材。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无法完全理解和消化这些教材内容。教材中的内容,有超级简单的儿歌,也有非常困难的民歌。对于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恐怕一时难以掌握。所以学前教育的教师要在充分了解教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学生的内容进行讲解。

二、出现此种教学现状的成因分析

(一)学生方面

第一,学生的音乐素养偏低。中职学校的学生主要以未能步入高中校园的初中生为主,这些学生中的极大多数在入学前都没有进行过专门的音乐知识的培训,这就造成招收的学生的音乐素养水平参差不齐,普遍较低的现象。

第二,对于学科专业的兴趣不强。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没有对专业做过充分的了解,大多数学生选择专业是由于就业前景,对于所选专业的熟悉度不够,了解不佳,兴趣不大。由于就业前景较好才选择学习学前教育专业,其中能够真正喜欢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很少。

(二)教师方面

第一,教师经验不足。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大都是从专业的音乐学校毕业,接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但是这些老师从学校一毕业就出来就业,没有丰富的工作经历所以工作经验不足的现象很普遍。这些教师只能遵循以往的教学方法,没有进行创新,这必然会出现重理论轻实践,不能很好地培育出学前教育人才。

第二,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值不高。很多教师对学生不会抱有任何期待,因为在教师的观念里,连普通高中都考不上的学生没有任何发展希望,他的人生也不会取得多么大的成就。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态度,不管理学生的健康发展,任由学生的不良行为随意发展。

(三)学校方面

第一,学校考核管理制度不完善。许多中职学校疏于对学生的管理,没有完整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考核体系,使得学生对于学习不够重视,学习动力低下。学校的教学设施不健全,无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二,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发生偏离。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一味的偏向就业单位的要求,使得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太过于贴近就业形势,丧失了学校教育的目标。

三、改进音乐教学效果的建议

(一)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在进行音乐课程教学时,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掌握知识。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也可以使课堂教学顺利地进行下去。

(二)“因材施教”

因为入学学生的音乐素养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教师有必要将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必须要先对学生进行了解,掌握学生的音乐能力水平,进行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三)分组学习,共同进步

中职学校的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别,知识掌握水平也不一致,在进行音乐课程学习中,有些学生会自信心不足,学习愿望不激烈。教师要将学生进行分组,优差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互助之间得以获取知识,增强合作意识。

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分析范文2

关键词:流行音乐;初中音乐;教学方法

G633.951

初中音乐是初中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音乐教学的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流行音乐是当今音乐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将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音乐领悟能力和教师教学的效率水平发挥着重大作用。文章就流行音乐在音乐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可行性分析,对如何将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的措施进行探究,促进我国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实施。

一、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作用

第一,“偶像效应”在如今青少年的成长发展中不容忽视,流行音乐是现在初中学生生活中普遍能够接触到的音乐类型。将流行音乐融入音乐教学中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学习的动力,教师用这种新颖的音乐教学方式可以刺激W生对音乐的热情,从而取得良好的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的质量。

第二,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中,教师主要是利用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或者爱国歌曲等进行音乐课堂教学。这种类型的音乐比较严肃,带有强烈的民族意识,缺乏音乐的自由性,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参与音乐课堂的积极性。流行音乐的表现形式比较自由,也深受学生的喜爱,所以将流行音乐融入到初中音乐教学中,可以改变传统音乐教学的教学形式,让音乐课堂充满生机,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激情和向往,最大程度的拓展了学生音乐欣赏的视野,增强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第三,音乐在初中教学中因为不涉及到考试的范围,所以我国众多初中学校普遍不重视音乐这门课程,从而丧失了音乐对学生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发挥的促进功能。初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音乐可以对塑造学生良好性格和独立的思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初中阶段的学生钟爱流行音乐,音乐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将流行音乐深入到音乐教学中,使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思想更加深邃、心理和性格更加健全,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将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的措施

(一)进行音乐情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应该认真的分析初中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征的关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音乐教学实施计划。根据权威的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在课堂的精神集中状态是一个从低到高再到低的一个过程。这样就要求教师能够抓住学生在课堂中状态的最高点,引入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并组织学生间展开互动。例如,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如果处于疲惫的状态,教师不要急于完成音乐教学内容的实施,可以换一种授课的方式让学生从高兴分度到低兴奋度自然过渡。教师可以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演绎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这样就会重新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到音乐课堂中,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能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还能够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实施效率。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音乐求知欲

在音乐课程教学中,教师能够有效的展开教学内容的实施,是不能脱离与教学内容相协调的教学情境的。教师将选取的流行音乐进行情境的创设,在教学情境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能够及时的融入到教学情境当中,教师在教学情境中营造轻松的音乐氛围,是学生能够快速领悟情境意涵的一个重要的保障。例如,教师选取了《隐形的翅膀》这首励志的流行歌曲,组织学生配合演唱这首歌曲,使得学生在音乐演绎的情境中体会歌曲表达的坚强意志,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对音乐知识的求知欲望。

(三)直观的视觉欣赏,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初中的音乐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课堂中展示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音乐MV,用这种方式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激发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例如,歌曲《青花瓷》中展示了丰富的中国风元素,教师在多媒体中播放该歌曲的MV,不但可以利用“偶像效应”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了解中国古典文化。现代信息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将抽象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艺术的内涵具体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教师还可以将不同种类的流行音乐形式,通过多媒体播放其MV,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欣赏不同形式的音乐表现手法,体会音乐中展示的艺术造诣和文化内涵,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流行音乐可以增强音乐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对提高学生的音乐领悟能力和教师教学的效率水平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要充分了解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作用,展开音乐情感互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创设音乐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音乐求知欲;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进行直观的视觉欣赏,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高亚娟.基于初中音乐教学的流行音乐引入分析[J].黄河之声,2012(10)

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分析范文3

混沌理论的主要特征表现在:

(一)随机性特征。事物内部的随机性产生的不规则运行轨迹通常是混沌状态的根本原因,在对数学模型的演化中,即使参数和初始值都是确定的,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干扰下,系统在运转时往往还是保持了很大的随机性,表现出一种混沌状态,这种随机性来自于系统运转的内部,科学家通常称之为内随机性。这种随机性往往表现出强烈的不稳定特征。(二)敏感性特征。混沌理论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无论是高级的还是低级的,连续的还是离散的,保守的还是耗散的,与时间有关还是空间有关的,都离不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事物在系统运转的时候对基础初始值的极大敏感性。正所谓“失之毫厘差以千里”便是这种敏感性的真实写照,这种敏感性反映出了系统内部随机性的强烈影响,也反映出了一个系统经过长时间的运转其结果会怎样是具有不可预测性的。(三)混沌序特征。虽然从宏观的整体的角度看,一切事物的系统运行都是由混沌状态到有序状态最后再到混沌状态的一个发展过程,混沌现象体现了无周期性、非线性的特征。由于这种特征普遍存在,因此,又呈现出一种有序状态,只要进行精确的、系统的、全面的数据分析,是可以从混沌现象中捕捉到有序的运动轨迹的,中国有句俗语教“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很好的解释。混沌理论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系统运行的随机性,描绘其运转的基本特征,从而认识混沌进而利用混沌。从应用方面看,已经出现了基于混沌理论的生物工程研究、天气系统研究、非线性机械故障诊断等。在学科体系中也有不少学校引入了混沌经济学、混沌管理学、混沌力学等交叉学科。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学科,从教育过程的长期发展看,离不开混沌理论内在特征的指引,正所谓“一样的教育条件、一样的教育基础、一样的学生类型却产生了不一样的教育成果”。即使在不受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其教育结果也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如何在混沌中抽丝剥茧,把握音乐教育过程中的内在规律,对提高音乐教育效果意义重大。

二、高校音乐教育的混沌性分析

(一)高校音乐教育的非线性特征首先,从高校音乐教育的思想认识方面看,1988年的《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普通高等学校必须把艺术选修课逐步纳入教学计划中”。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高校音乐教育状况虽然有了一些改善和提高,但目前为止,除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外,鲜有普通高校将系统的音乐教育纳入到日常教学计划中去,国内大部分的高校对于音乐仅停留于赏析层面。这源于人们没有认识到音乐教育作为美育不可替代的重要媒介作用,他们片面地认为,在高校内通过团学组织,举办一些社团,组织几场文艺活动,带领同学们唱唱跳跳愉悦一下身心,活跃一下校园氛围,就已经发挥了音乐的价值了。在我国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一些高校对学生的培养仍然偏重社会需求,重功重利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这就会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人文知识储备不足,艺术修养及审美能力极低,想象力、创造力更是无从谈起。其次,从高校音乐教育开展效果方面看,音乐赏析课程、文艺汇演、专题讲座是国内高校普遍采用的高校音乐教育方式,其目的是为了塑造人格、陶冶道德情操、开发智力、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各高校每年为此投入了巨大的师资、物力、财力。从教育实践的效果来看,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汲取到的音乐艺术养分却少之又少。有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同学不知道巴赫是谁,不知道小提琴有几根弦,也分不清交响乐队都有哪些乐器,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更加肤浅,能够识谱或是掌握一种乐器的同学占极少数,系统学过音乐的更是寥寥无几。虽然音乐教育选修课程已在国内各个高校开花落地,但当代大学生的音乐艺术素质普遍不高,音乐知识修养极其薄弱也是真实存在的现象。按照人们的愿想,在高校大力推行艺术教育的背景下,社会上应当形成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而现实情况与在高校开设音乐教育课程的初衷极为不符,体现出非线性发展特征。单一的、简单的音乐教育课程设置无疑是原因之一,这种培养模式忽略了音乐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内涵价值,脱离了培养当代高素质人才的基本目标,也就失去了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理论意义。(二)高校音乐教育的初值敏感特征根据混沌理论的初值敏感性特征,不难分析出,对高校音乐教育发展过程而言,任何一个初始的微小差异对结果的影响都可能是巨大的。就像“丢了一颗钉子,输了一场战争”的谚语那样,显示出事物发展内随机性的强烈影响和不可预测性。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下,从宏观角度看,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影响因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学校外部,另一方面来自学校内部;从微观角度看,一方面来自教师,另一方面来自学生。学校外部主要有社会认知、行政决策、艺术氛围、基础教育模式等产生的影响,学校内部有行政决策、师资结构、资源配置等产生的影响;教师主要有知识结构、研究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规划等产生的影响,学生有家庭环境、成长历程、受挫经历、课业压力、心理健康等产生的影响。社会及行政决策单位对高校音乐教育发展重视程度不够、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育本位功能缺失、高校音乐教育师资配比不均衡、配套设施不完善、教师职业发展定位不准确及培训不系统、学生日渐繁重的课业压力以及周边事物变迁引起的情绪波动、学生成长过程中在某一次音乐活动中受到挫折等,这诸多因素都会对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效果和本位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三)高校音乐教育的混沌序特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高校音乐教育的非线性和初值敏感性特征造成了结果的无序性,而发展至今天,高校音乐教育的培养模式和发展方向又有着有序性。这是因为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的对象是人,人的发展总体上是有序的,这就决定了教学的有序性和教学必须符合教育对象发展的顺序性。同时,每一个学生无论是否具备天性,都享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教师固定的课件和讲授方法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逐渐缺失对课堂的兴趣;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水平明显较高;学生在考试周和主专业课程较为集中的学期会产生烦躁情绪,进一步影响对音乐相关课程的兴趣度;高校音乐教育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有序性还有很多,对教师而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模式化、单一化、固定化的教学方式只会让高校音乐教育的内随机性更加凸显,无法使高校音乐教育取得最大收益。只有充分重视有可能影响音乐教育发展的每一种影响因子,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积极作用,利用大数据的手段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才能准确地把握和矫正这些因素,从而促进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和提高。

三、混沌理论对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启示

通过对混沌理论的特征梳理以及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中的混沌性分析,使我们认识到,要想提高当代高校音乐教育的质量,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遵循阻力最小原则,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首先,是要注重审美引导,正如美国的教育学家贝内特•雷默所认为的,人类对任何事物的认知都离不开主观感觉。人的一生都在被感觉所支配着,没有了感觉的影响,人就只能像机器一样。因此,音乐教育应当注重培养人对音乐表达初始感应的感觉教育,它应当注重对音乐作品内涵的审美体验,而非流于表面,音乐教育最初动力应当是审美教育。其次,是要重视高校音乐教育的本位作用,高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及学校行政应当认识到音乐教育不仅是辅助教学、增添乐趣的工具,其内涵价值对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以及学生人生成长道路中不可替代的影响作用应被重视起来。树立高校音乐教育在教学计划中的重要地位,满足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渴求,根据各高校和地区之间的音乐文化背景差异,有计划、分阶段地制定教学计划,使高校音乐教育的规律性、有序性逐渐清晰。(二)发掘不可见的根本结构,丰富教育内容第一是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在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和分量,从混沌理论视角分析,音乐教师是音乐教育系统运转内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也曾说过,做好一个教师比做一个布达佩斯歌剧院的导演还要重要得多。加强对外交流、严格考核制度、持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是一名教师不断进步的助推器。第二是加强学生自我实践。音乐教学活动决不能再像以往那样说教式、机械化、填鸭式地进行。音乐教育系统发展中的自相似性特征正是由实践表现出来的,教师在反复重复着教学过程,学生在重复着学习过程,整个教学系统的发展正是基于分形的特点逐渐由简单慢慢变为复杂。故而,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注重学生的自我实践活动显得十分重要。音乐实践活动不仅能为学生的音乐知识积累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其自身综合能力的开发也有着无穷的益处。第三是加强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多元化的思维,开拓不同的角度进行交叉教学。如对和声学教学来说,和声学属于音乐领域比较复杂的领域,对学生而言普遍存在一定难度,教师可以抓住和声关系的数字特点,将和声关系行进等较为难懂之处以数字或图标的方式抽离出来,再进行概念讲述,对学生的吸收有一定的帮助。再如对曲式分析等配器领域的学习而言,学生对音乐的综合性积累不够,可以在教学中融入计算机软件应用,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些配乐软件使用技术,这样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地在课堂内外学习专业知识。(三)注重反馈控制方法,遵循改变适度原则音乐教育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有着很鲜明的混沌特征,在音乐教育中,从片面地重视技能教育到片面地侧重审美教育只在一念之间,从片面地看重教学到片面地看重科研也只是一念之间。混沌理论的非反馈控制是指不改变系统运转的本身,而从外界因素对其进行影响,从而达到引导的目的。对音乐教育系统的控制也正是基于此论,但也必须遵循非反馈控制的规则,即“最小限度地改变原系统”。把握教育改变适度的原则,会为音乐教育改革提供最安全的成长环境。

总之,混沌理论不是混乱无序的,通过仔细探索不难发现其中的有序性。使用混沌理论研究高校音乐教育有高度可行的实践意义。它能够为高校音乐教育传播提供有利环境,运用混沌理论对教师素质、大学制度、教学环境、学生需求等方面进行研究,能够在大的环境中分析出其混沌特征,有利于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需求进行了解,更加有利于学校、教师、学生之间互相和谐的校园形态展现。

作者:李媛媛 杨照帅 单位:郑州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洛仑兹.混沌的本质[M].刘式达,等译.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

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分析范文4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思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教育质量。所以,笔者以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为基础,重点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方案进行详细研究,从而对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思路展开了以下的分析和探讨。

一、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思路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专业素质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思路研究时,我发现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初中音乐教师素质以及专业能力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特别是在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重教学方式的使用,缺少对学生专业课的耐心以及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音乐学习兴趣等等。

(二)不注重学生的个性与兴趣

目前,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教学质量,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兴趣的培养。特别是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对于音乐教学不重视。而音乐教学是促进初中时期学生内心世界变化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三)忽视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性

很多初中音乐教师一般只会采取传统音乐的教学方法,不会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往往忽视如何利用音乐课堂来创设教学情境。这大大阻碍了我国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热度以及延缓了我国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缺乏完善的课堂教学方案

在完善教育制度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种类的问题。例如,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师分配不均匀以及没有一体化的音乐教学管理制度等等。所以,随着音乐课程不断被广大人们所重视,解决目前我国所出现的初中音乐教育问题迫在眉睫。

二、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存在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

(一)重视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重视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是研究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实践思路最基本的原因。第一,初中学校在招聘音乐教师时,一定要注重对于教师的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检验。尤其在教师的专业素质方面,一定要安排应聘教师“实验上课”,设置实验小课堂,让学生提出自己对于音乐学习这方面的问题,让教师回答,从而提高教师上课过程的心理素质能力以及应对教学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处理。第二,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对于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各方面的素质都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提高。第三,教师要注重初中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爱好,了解班里学生的音乐基础以及声乐的练习方法,从而结合学生所出现的问题来进行科学的音乐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另外,教师也要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案。如多媒体教学,提高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兴趣爱好以及学习氛围。

(二)注重学生的个性与兴趣

在进行分析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实践思路的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去学习、去观察、去实践,按照学生独特的个性以及兴趣爱好,“因材施教”,解决初中学生对于音乐课堂所产生的疑惑。首先,在进行音乐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按照学生不同的音乐基础进行教学,全面了解学生对于音乐的热爱程度、个性的发展以及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不能对于所有的学生都一概而论,这是不科学的教育方法。其次,教师要按照现在音乐教育发展的现状,抛弃传统型音乐教学的缺点。同时,教师要根据现在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注重音乐教学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外,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采用丰富教学内容以及课程环节的多样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学校也要注重对音乐教学进行一定的宣传。音乐是我们人与人沟通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所以,我们不能只重视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同时也要注重使用音乐和创造音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三)注重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性

教师要重视分析音乐课题与其他学科的不同点,注重课堂过程中的情境教学。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生活的一种形式。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及学习方法。所以,我从以下几点来着重分析如何创设教学情境。第一,借助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及方案,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教师应重视学生对于音乐技巧的使用以及理论知识的了解,并着重强调: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案来进行强行灌输理论知识以及音乐技巧,应该运用科学性的音乐教学方案来教育学生学习音乐,培养其兴趣,增加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感、艺术性以及创造性等等,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音乐所带给我们真正的乐趣以及兴趣。只要让学生先从理论上了解和认识音乐课堂的重要性,才能够更快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第二,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创建教学情境。以八年级第一单元青春的旋律《青春舞曲》为例。在上音乐课之前,教师要提前准备好课件。课件内容要多注重对于音乐学习的技巧以及音乐学习内容的制作,让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理解音乐、创造音乐。同时,也要让广大中学生对于国内外音乐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解。特别注重我国从古到今音乐的发展史,让学生更加了解我国音乐的发展史,同时也能丰富学生本身的知识内涵,为以后更好地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教师应多选择图片教学和视频教学,让学生多看一些著名的音乐剧,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音乐情操,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更大限度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及思考力。这是创设教学情境最关键的因素。

(四)建立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方案

首先,学校方面,要注重音乐教学的课程安排,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另外,学校也要注重师资力量的投入,对音乐教学方面也要进行一定宣传。其次,教师方面,要分别从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优化教学方面等来分析如何建立一体化课堂教学方案。指导思想要从音乐教学的利弊入手,且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对于音乐的看法以及音乐的兴趣爱好,才能“对症下药”,制定合理、科学的音乐课堂教学方案。另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音乐思想的宣传,让广大学生更快、更好地与音乐融合。而且,在优化教学方面,教师要重视从课程安排、多媒体教学、音乐专业技巧等方面切实提高音乐教学效率。教师要关注国内外初中音乐教育的课程和科学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注重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以提高初中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为目标,吸引学生热爱音乐课堂以及音乐。最后,在建立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时,教师应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基础,吸其精华,弃其糟糠,并借助国内外音乐教学的先进方式,加以融合,就能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我国音乐教育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分析范文5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乐感;鉴赏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 (C)-0000-00

乐感指的是一个人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乐感可以帮助人们对音乐有更好的理解,并更好地辨别音乐元素。初中音乐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乐感,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乐感及鉴赏能力,需要学校与教师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学校要加强音乐课的重视程度,教师要努力探究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创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综合音乐水平得到提高。

1培养中学生乐感的策略

1.1强化基础训练,多进行视唱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内容形式。良好的音乐理论基础是培养乐感的基本保障。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学生音乐基础的训练,然后再进一步深入地学习音乐知识。要鼓励学生平时多进行听觉训练以及视唱。良好的听觉能力是培养乐感的基础,有了良好的听觉才能更好地对音乐进行感知。在听觉训练的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视唱,先进行旋律的视唱,在对旋律有了良好的理解后再唱歌词。要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将学生的音乐基础提高。

1.2利用丰富的音乐形式,培养学生乐感

音乐是高低、长短、强弱不同以及音色有的差异的声音有序排列组织而形成的艺术,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地选择音乐形式,挑选不同风格形式的音乐来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充分的刺激,诱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审美标准,来辨别音乐的表现形式以及表现手法。学生在欣赏音乐时要全身心投入,建立起心中的听觉。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激励。例如在听完《怒放的生命》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音乐中表达的意境做出感想,体会到音乐中对旺盛生命力的表现。再通过不同风格的作品来突出这一特征,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1.3鼓励学生自主演唱,以巩固乐感

培养乐感是提高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手段,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要多鼓励学生进行歌曲的演唱,并从中了解到歌曲的情感以及歌词中所表达的意思。这对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

2初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

音乐鉴赏能力是对音乐作品进行综合分析领悟的能力。目前初中音乐教学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呢?

2.1建立良好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课堂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兴趣有着直接影响。教师在上课时要对座位、音乐家画像以及背景音乐等多方面下功夫,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气氛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以便充分地提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可以在课余时间以校园广播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音乐的熏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2.2提高学生主体地位,丰富音乐教学方式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音乐课堂也应不失时机地改变传统的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形式,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反客为主,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对音乐进行欣赏与理解。在课堂上要注意师生的角色转换,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一旁以向导的形式进行引导。例如在鉴赏《梁祝》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欣赏,让学生在课堂上对音乐中包含的主题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在一旁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感受到乐曲中描绘的唯美爱情故事,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自主进行音乐鉴赏的能力。

2.3运用对比教学方式,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常常引入对比教学法。对比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在分析音乐时在各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学生可以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对不同的音乐中的创作、演奏技巧等多方面的不同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充分地理解音乐中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针对同一作品进行不同演绎形式的对比,引导学生对不同演绎形式的优点与不同进行分析总结,并从不同角度来对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最终的结论。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不同作品之间的对比。由于作品的不同,在演绎方式、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着一些不同之处,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不同点进行认真的对比分析与总结。例如在对《春江花月夜》与《野蜂飞舞》两个作品进行对比时,可以从主体形式、演奏方式等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再引导学生找出两者共同点,即都是对作者心情的表现。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不断地思考,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分析总结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4有效地利用多媒体,在感官上刺激学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校中多媒体教学已经基本普及。音乐教学要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设备,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相比传统的黑板教学,多媒体课件有着更加直观的视觉冲击力以及更好的影音体验,可以更好地使学生融入到音乐当中,学生可以在完整的音乐情境之下获得丰富的感官刺激,从而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更全面的提升效果。充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对音乐教学有着非常大的助力作用。

3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乐感和鉴赏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并尊重学生的需求,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更好地欣赏与享受音乐,在欣赏音乐魅力的同时提高乐感以及音乐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利锋.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杂志, 2012(12):122-122.

[2] 任安莉.初中音乐教学中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 2013(9):196-196.

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分析范文6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初中音乐课堂 策略

一、多媒体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现状

新课改标准要求,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传统理念、固定模式以及方式方法等,须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到教学中去。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多数老师能够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其中也不乏有一些不会用或者误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例子。

(一)少数教师会积极并且正确的运用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这个现象大多出现在年轻的教师群体中,他们对多媒体能够熟练的操作,且有着多媒体教学的理论知识,能够很好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外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教育的渗透和扩散等。这无疑是一类成功利用多媒体辅助初中音乐教学的例子。

(二)多数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中学音乐教学的时候,会无意识地偏离了教学正轨,甚至走向教学误区。

1.舍本逐末,忽略了中学音乐教育的内涵与本质。中学音乐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体验音乐,丰富生活,陶冶情操。然而,由于过分地追求这一教学目标,使部分教师都关注音乐课的娱乐性与学生的参与度上,忽略了音乐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牵强附会,使多媒体在教学中取代了教师的地位。在实践中常会看到,部分教师过分地依赖多媒体,这样虽可以使课堂更加活跃,增长学生的见识,但也严重忽略了音乐欣赏的本质,使学生只顾娱乐,未能学到如歌曲的节拍、风格和旋律以及乐器的相关知识等。

(三)极少数教师在初中音乐课堂中不会使用多媒体辅助进行教学,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使音乐教育的形式活泼、生动,未达到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教学要求。

二、针对初中音乐教育的现状,须对教师提出以下要求

(一)端正教学态度,不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盲目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消除只顾学生娱乐,忘记了音乐教学的初衷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的现象。

(二)加强教师自身对多媒体的操作学习和练习,避免不会用、乱用多媒体的情况出现。教师要熟练地操作,参照以下提出的三点对学生进行负责的音乐教学。

三、初中音乐课堂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策略

(一)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习的东西产生了兴趣,学习效率才会提高,学习效果才会更好。初中音乐教师要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将充满美感的音乐、视频、文字等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不再只注意教师或黑板上呈现的内容,而是和音乐中的人物、场景、声音融为一体,以此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例如进行《西洋管弦乐队》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组织学生欣赏所有乐器,按四个乐器家族进行归类,让学生感受不同乐器的形状、构造以及演奏方式,并对其音色进行听辨。利用多媒体辅助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很容易对所学兴趣,也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各类乐器的相关知识和其声音的特点。所以,初中音乐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思考其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什么样的多媒体辅助进行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

(二)音乐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增强教学效果。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特点,利用多媒体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教育,并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在初中音乐教材中,歌曲大都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到歌曲的创作意义以及蕴含的感情,达到教育目的,就要善于运用多媒体。例如在进行《黄河大合唱》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放映黄河的图片,或者播放赞美黄河的视频,为学生们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与“黄河”面对面,领悟歌曲中蕴含的情感。运用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可以更透彻地呈现歌曲内涵,让学生更好的感受歌曲中所表达的感情。在创设的情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形象、色彩等方面去感受音乐,去发现音乐中的美,欣赏音乐中的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三)音乐教师要积极运用多媒体,结合课外资源丰富课堂,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观。在初中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进行教材上的课程教学,也有必要将课外的优秀的音乐资源拿出来与同学们分享,因为音乐作为人们的精神支柱之一,对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个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音乐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发达,这也滋生了一些腐朽的、低俗的音乐形式和音乐题材,其不仅对当前的学校音乐教学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使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中学生受到其侵害。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创新,多媒体辅助教学进入到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这种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记忆深刻,扩宽知识面,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有助于实现新课程改革下素质教育的目标。但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问题,这就需要音乐教师端正态度,着力提升自己多媒体的运用技能,并利用多媒体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与学生分享优秀的音乐和音乐家,最重要的是合理利用多媒体和学生进行必要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想象,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使初中音乐课教学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蔡环.浅谈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应用实效性策略[J].新课程学习.2012(08)

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分析范文7

关键词:合作学习;音乐教学;小组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充分与他人交流,而且可以锻炼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因此,这种合作的学习方式必定可以培养人的合作能力。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果可以开展合作学习的模式,那么一定会提高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小组内取长补短,学到更多的音乐知识,提高个人音乐水平以及音乐审美能力。

一、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建立合作小组

谨慎合理地分组,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小组内各个成员的学习成绩,而且有利于班集体的发展,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合理建立小组非常重要。尽管初中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有的还会有一些实践经验,但是总体之间的差异比较大,有的学生音乐基础知识不扎实,有的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个性鲜明的特点,很多学生具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对于流行音乐非常着迷,并且能够积极参加到课堂中,但是他们却没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大多数学生对师生互动式的学习模式不太喜欢,所以,根据现在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作为音乐老师,可以这样分组:根据班级整体学习状况,将全班的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即表现前一半的学生与表现后一半的学生,然后从这两组学生中每组挑选一个最优的与一个最差的组成一个新的小组,即四人一组,最后在每个小组中选出一位组长,使其对小组进行有效管理。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价值

1.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音乐评赏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在每次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将音乐课堂想象为一个音乐大厅,然后与学生一起欣赏美妙的音乐,并且在每次音乐赏析结束后试着让学生发表一下内心的感受。例如:让学生在课上欣赏《丝路驼铃》单元中的《青春舞曲》,当学生欣赏完毕后,老师可以试着让学生发表一下对此首曲子的感受,并且对曲子中所表达的情感进行生动的描述,在学生发表自身对此曲的感受时,有学生表示,这首曲子节奏欢快给人一种欢乐、喜悦之感。老师趁着学生此时对音乐的欢乐之感,可以再让学生欣赏一些节奏欢快的乐曲,像《琵琶》《冬不拉》等具有民族音乐风情的曲子,从而让学生找出这些乐曲间的异同,虽然它们都属于欢快节奏的乐曲,但是却给人一种不同的感受。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老师可以让学生在每次音乐欣赏结束后,书写一份关于乐曲的小诗歌,以小组为单位使学生对照音乐来欣赏彼此的诗歌,从而达到良好的情感交流效果,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赏析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丰富学习内容,活跃课堂气氛

兴趣是驱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音乐的学习也不例外。在音乐的学习中学生总会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因此,如果老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开展音乐教学,将会有效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表演活动,这样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学生增强团队合作精神。老师在安排小组表演时可以尝试让学生在乐曲欣赏结束后,各小组自主编排舞蹈或者歌曲,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表演。例如,在学习了《草原牧歌》后,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使每个学习小组自行编排舞蹈,从而体现草原的风土人情。良好的表演活动不仅可以活跃气氛,而且可以丰富学科内容。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能够提高团队合作精神,而且可以使他们在一起享受音乐,讨论音乐,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学会演绎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为我国音乐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属于自身的力量。

参考文献:

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分析范文8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育;小组合作学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7-0091-01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行,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学校、教师都更加重视初中音乐教育。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初中音乐教学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对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音乐课堂是教师与学生进行音乐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在音乐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音乐的欣赏与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在相互交流与合作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这不仅对音乐教学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还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培养良好品质。在音乐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轻松和谐,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音乐课堂上存在的问题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优势,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而且处于教学探索阶段,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

1. 不能正确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但是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应用。有的教师对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并没有积极探索,在应用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而有些教师只是概念式应用,以一种照搬、照抄的模式在进行,没有真正领会到这种教学模式的本质,以致在应用过程中过于呆板,不能灵活地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应用。

2.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有的教师没有领会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教学实质,所以,使有的学生不能很快地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表现出一种积极性不高的状态。由于学生学习水平不同,学生还表现出参与度不均的现象。积极参与、积极表现的学生可以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更加积极地学习,而不能适应这种教学模式的学生,则学习积极性越来越低。这就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发挥不了积极作用。

3. 教学中忽视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将学生作为主体的新型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需要学生自主参与、主动交流、积极合作。教师应注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充当一种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而实际上,有的教师还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不能很好地做到以人为本,因而使学生失去了很多发挥主动性的机会。不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合作,不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则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应有的效果。

三、初中音乐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

1.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一种新的思维来对待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积极进行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用各种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性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感兴趣,并积极参与。

2. 合理分组,提高学生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学习水平等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以一种最有效的模式来学习,达到最高的学习效率。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音乐背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引导学生达到一种主动学习的状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3. 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

只有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让学生自愿参与。教师需要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来表现自己,鼓励学生在参与中锻炼自己。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让学生真正认识自己。学生对自己有了良好的认识,又敢于表现自己,加上教师的鼓励,就可以进入一种合作学习的状态。这样,可以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地实施。

四、总结

初中音乐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更全面地发展自己。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模式,有助于更好地发挥音乐教育作用,帮助教师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探索,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晓黎.小组合作模式在中学音乐教学创作环节中的应用分析[J].音乐大观,2013(21).

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分析范文9

【关键词】音乐为本;初中;音乐教学

以音乐为本是初中音乐课的教学主题与课程培养的目的,这与其他学科教学是一样的。注重音乐为本的教学,是教学工作务实的表现,是对学生培养的负责。注重以音乐为本的音乐课教学的转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音乐课偏离以音乐为本的现状

应该说当今是一个音乐为主题的时代,上层人群中不乏从事音乐工作的精英,出身寒门的子弟依靠音乐完成逆袭的励志人物也不在少数。我们的生活中也处处充满了音乐,各种播放设备把音乐引向了音乐发展的高潮。但是初中音乐课的教学却严重偏离了音乐的本身。

教师对音乐欣赏意识的缺乏导致了音乐课教学模式的呆板。[1] 呆板教学模式的运行必然造成音乐课偏离以音乐为本。呆板的教学模式表现为教师把音乐课的欣赏模式转变为学生的学唱模式,枯燥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失去了对音乐的兴趣。我们都知道音乐的学习是与其他学科不同的,音乐课的学习最重要的是感觉得培养,而不是理论的积累。然而教师教学的学唱模式是对学生感觉的培养极为不利的,这样一来音乐课的教学完全丧失了自身学科的优势。

自然也有不少的教师对于这种呆板的模式进行尝试改变。但是专家对音乐教学意见的不同以及教师的盲目跟从导致了改革后教学模式的混乱不一[2],偏离音乐本身的现象更加严重。这样的现象其实是错误改革后问题恶化的一个普遍反应,教学模式的改变不应该刻意追求标新立异、流于形式。专家的思维深度自然不是一般初中音乐老师能比,但是如果谈到实际的教学经验还是初中的音乐老师更胜一筹。实践才能检验理论的道理不太难明白,为什么一些初中音乐老师还要违背实际的经验而去盲目跟从专家的意见呢?

二、偏离音乐为本现状的原因

应该说上述的诸多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音乐教学的基础设施缺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在谈及音乐教学模式改革时,不少人都提出依靠乐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音乐教学工具教学,但是这样的建议往往是容易提出而很难落实到实际。

尽管近些年政府对于教育的投资逐年增加,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分摊到音乐教学方面的资金微乎其微。尽管有这样那样的改革理论,但是初中音乐教师要么依旧运行以前呆板的教学模式,要么就盲目听从专家的意见在并没有设施的支持下做出一些标新立异的改革。

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的领导片面的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对音乐教学发展的关注。在领导责任制的行政运行模式下,领导的关注多少,直接影响一项工作的摘开。素质教育是多方面的教育培养,也是未来教育的普遍追求模式。因此不能因为音乐教学对升学影响较小而忽略对其的关注。

在不少的学校,音乐老师的选择是学校对一些教学能力差的老师的一种安排。音乐教师队伍中的大部分不要说音乐教学的专业知识就连教师基本素质都不具备,质量差的教师队伍严重影响了音乐课的教学。这样的老师会使音乐的教学模式更加趋向呆板,更加偏离以音乐为本。

不少的音乐教师存在着对于初中音乐中学的轻视,对于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做出过低的估计,往往将音乐教学简单化。这恰恰是音乐教师不专业的表现,而根源在于学校对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

三、建立以音乐为本的有效策略

要想建立以音乐为本的初中音乐教学,必须改变单调的教学模式。首先应该增加音乐设施的建设。当然每个地区的经济水平不一样,故而学校设施配备会存在差别。因而音乐设施建设的增加不是用量来衡量的,而是依据比例来增加。这样的思维是客观全面的,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要求,避免一些学校因此而增加压力以影响整个的教学工作。

初中音乐老师也要有自我提高教学水平的意识,应该思索如何在现实的设施基础上使音乐的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而在这一转变中应该对自己实际教学经验的积累有充分的自信,不要盲目听从专家的意见。教师应该提高对音乐知识和音乐教学方法的学习,不要简单认为音乐的教学无非是一种领唱与学唱的模式。

应该转变旧的教育思维,让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多和真实的音乐融合,而不是接受一系列的唱功理论知识。让音乐和学生学习得以融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感觉。注重学生自唱环节多一些,让学生能够在音乐的学习中自主性比较多一些。有条件的学校要多鼓励学生对于乐器的学习,依靠设施进行教学更能达到目的。这是立足于音乐学科自身特点的考虑,也是追求以音乐为本的反应。

学校领导的思维应该转换,对于音乐课的安排应该合理,保证学生能够得到素质的全面发展。一个学校在教育上的贡献并不是单单依靠升学率,更多体现在对学生长期发展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得到综合的学习,不是只会读书做题。

其次要对音乐老师的选择引起重视。对于音乐老师的招聘应该更多侧重于音乐专业毕业的应聘者,这些人毕竟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能够对音乐教学的实质有一个很好的把握。音乐课毕竟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不是太紧密,不像数理化、政史那样可以触类旁通,所以对于应聘者的专业要求应该严格一些。

四、结语

初中音乐教学对以音乐为本的偏离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因此改变这一现状有效策略应该从多方面进行考虑。立足于音乐课教学设施的现实、学校对音乐课的关注、以及音乐课教学队伍的整体能力水平三方面,对于偏离以音乐为本的现状进行扭转。

这一工作是一个全面的、需要多方面努力的工作,我们对于这一工作的展开应该抱有一份耐心、一份希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