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良好品德的培养集锦9篇

时间:2023-07-02 09:42:54

良好品德的培养

良好品德的培养范文1

关键词: 道德品质 家庭 学校 社会

一、家庭教育是学生良好品质形成的最早起点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认为要将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一是家庭,二是学校,三是少年儿童所在的集体,四是儿童本人,五是书籍,六是偶然出现的因素。家庭列在第一位,可见家庭对少年儿童形成良好品质的重要性。

(一)家庭要为少年儿童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气氛。

家庭氛围是在家庭环境中家庭成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情绪和环境气氛,它包括生活环境、生活作风、生活情趣、传统习惯、道德规范等。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使儿童性格活泼、开朗、大方、好学、诚实、谦虚、合群、爱劳动、爱清洁、诚实守信;不良的家庭氛围,可使孩子胆怯、多疑、自私、嫉妒、放任、不懂礼貌、语言粗鲁。要养成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父母应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人基本固定的生活场所,初中学生有2/3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因经济收入、地域差异、住房条件各有不同,其标准不求一致,但居室布置要做到整洁有序,色彩素雅谐调,使孩子能生活在一个宁静、温暖的家庭中。有些家庭不注意环境的谐调,不讲究清洁卫生,家中各种陈设杂乱无章,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还有个别家族因经济条件较好或因某种原因突然暴富,家中布置只讲究奢侈,这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成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庭要形成比较固定的生活作息时间,包括休息吃饭、工作、娱乐、学习时间等,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自觉遵守,长此以往会促使时间观念的形成,为孩子今后在学校、社会,自觉遵守集体纪律,维护社会秩序,讲究社会公德的良好品德形成打下基础。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多,说得多,甚至于给孩子制定了作息时间表,却对自己搞特殊,有的通宵达旦地打麻将、上网、喝酒划拳,有的看录像、电视,有的沉醉于,这些都将影响孩子形成不良的品质,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危害极大,使孩子自觉不自觉地养成许多不良习惯。

家长应为孩子在家庭中创造一个和睦的心理气氛。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和睦相处、平等待人、相互体谅、尊老爱幼,发生矛盾时能顺利解决,许多研究表明,在民主和睦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表现出许多良好的品质,待人热情大方,讲究礼貌,谦让,团结友爱,办事有信心,遇到问题时善于解决,在文明和谐的家庭中孩子感受到了温暖,学会了尊重,懂得了如何尊重别人,如何热爱他人,从而增强了自尊心和自信心。相反,许多夫妻不和,互相指责,经常吵架、打架,这对中学生的品质形成是十分不利的。

(二)做合格的家长,为孩子良好品质的形成树立榜样。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如何做称职的家长,尤其引人重视。因为家长是每个孩子成长的第一教师也是终身教师,所以家长要努力提高自我去胜任教师这个角色。很多国内外学者、专家对孩子喜欢的家长做过调查研究,其中美国学者尼赫茨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得出对父母的条件要求:1.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2.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纯朴谅解;3.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4.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6.孩子的朋友来家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7.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应尽量予以答复;8.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错误;9.注意观察和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表扬,不要过于强调孩子的缺点;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应从以下方面做起:一是努力提高家长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孩子从小到大,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其性格、品德发展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首先要有高尚的品德,有理想,有积极的人生观;对国家,对人民,对自己的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在社会上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作风正派,为人正直,是非分明,胸怀坦荡,乐于助人。中学生的品德形成处于一个不稳定的时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其起着榜样示范作用。二是家长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的性格、情绪、意志、兴趣等个性特征,以及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自我调节能力等,对于在成长、变化中的中学生来说,家长的喜怒哀乐对其有一定的影响力,我们在学校中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父母打了架后,孩子在学校学习与玩都会无精打采,集中不了精力或者性格变得内向、孤避、暴躁。中学生中有的性格温顺,有的性格急躁等,这都与父母情绪有一定的关系。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还应该具备耐心细致的心理品质,具有坚强的性格,遇到困难敢于碰硬,善于动脑解决问题,要有不达目的势不罢休的信念,这对孩子形成坚强的个性、勇于战胜挫折的心理是十分必要的。

(三)家长要用心观察孩子在品德方面的表现,及时地进行启发和引导。

有的孩子很自信,认为什么事情自己都会干或者一学就会。不妨选取一件较难的事情让他去干一下,他做完后,可以适当指出他的不足之处,或当他做对时,适度地给予指导或暗示,使孩子体会到自己还有不会做或者做不好的事,逐步培养孩子谦虚谨慎的美德。相反,有的孩子缺乏自信心,什么都不敢做也不做,可以给他一些简单的让他去做,在做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完成后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他认识到通过学习和努力是可以获取成功的,逐步培养良好的自信品质。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不重视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什么劳动都不让孩子参加,甚至有的家长连最简单的吃饭、穿衣都不让孩子学着去做,其结果必然养成孩子好逸恶劳的不良品质。家长要时刻注意给孩子适当的劳动锻炼机会,从小使孩子养成热爱劳动和爱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

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讲一次道德或做一两次练习可以办到的,而是要经过多次练习不断强化和巩固而成的。家庭成员对孩子教育的态度和要求一致,就会促使孩子某些品德和行为进行多次加强练习,不断强化和巩固,从而形成良好品德和习惯。

二、学校是学生良好品质形成的基地

学生时期是人生信念和理想初步形成的时期,也是世界观萌芽的时期。初中学生开始在实际生活中,以自己所接受的道德信念和道德原则去指导自己的行为,这表明他们的道德认识能力有了显著的发展。

当代中学生成长在平稳安定的环境中,他们将走入的却是飞跃、变革、竞争的社会。他们的观念与习惯、思想与行动常常是矛盾的统一体。这种矛盾会使部分初中学生走入道德的误区,具体来说有以下诸方面的表现:一是学生还不完全稳定的道德意志难敌眼前利益的诱惑。二是社会价值观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发展,在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面前,在五彩缤纷的社会面前,部分青少年出现了无所适从和慌乱盲从现象。三是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不相一致性,绝大多数学生在接受了多年学校道德教育后,道德认识得到提高,但只是在口头上说,并不付诸实施。针对以上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和不良品质的矫正,学校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德育教育,以使中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

品德的培养要从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方面入手:第一,丰富学生的道德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促进品德的发展。道德知识掌握在道德认识形成中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学生只有知道了应该怎样行动,了解到为什么要这样去做时,才有可能自觉地产生相应的行动。因此掌握丰富的道德知识,是保证学生品德发展的必要前提。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提供道德实践的机会,促进道德知识向道德信念转化。发展学生道德评价能力也是提高道德认识,促进品德发展的重要手段,道德评价是应用已有的道德知识对已发生的道德行为的善恶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第二,培养激发中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品德发展。道德情感是一种自我监督力量,因为它是在情感下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或消极的情感体验。为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要把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统一起来。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把着眼点放在一些能唤起学生的道德情感共鸣的人事上,如课本所举的英雄人物;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好的电影,阅读一些著名的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小说等,文学作品在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引起他们的道德情感共鸣中起着作用。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文明习惯的养成,道德修养的提高,必须从日常生活学习的各个细节入手,不能顾大而忽视小节。学校管理者对校规的制定,以及班主任等施教者与被施教者,都不能忽视“小节”,应从学生入学的衣着打扮、语言举止,以及爱护环境、热爱班集体、团结互助等各个小节入手,让每位师生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培养初中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必须认识到道德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曲折性、长期性。

从心理机制上说,道德行为习惯是经过长期多次强化和积累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动力定型和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系统,一个人要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很难的,不能因为诱惑而失去求善、求美的信念,应把道德人格的完美作为人格追求的目标和境界。

三、社会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熔炉

当今,道德问题是世界性问题,各国领导人都非常重视这一问题。2000年6月,曾在北戴河召集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等100多人探讨我国的道德问题;2001年夏,再次召集300多名专家和学者探讨这一问题,此后,又指出,“以德治国”就要培养全民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下一代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培养其良好品质,是祖国建设的需要。社会环境相对于自然环境而言,是由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制度及风俗习惯等综合作用形成的一个人生活的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引人向善,引导人们产生好的思想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有利于初中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净化社会环境要做到领导重视,全民动员。

从实际出发,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挥其育人作用,以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传统美德是指在自觉的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中那些为大多数人所能接受并实际奉行的,而且是古今一致的行为准则,如: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笃实宽厚等。这些传统美德在目前仍可以发挥育人之功效。

社会风尚对中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随着市场信息的发展,中学生的商品意识、竞争意识、时间观念、自立自强观念大大增强,这些是参与世界竞争的一个有利因素,但同时近年来社会上走后门、请客送礼、吃喝玩乐、、金钱至上、“麻将外交”、超前消费、、打架斗殴等不正之风对中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从各类报刊、杂志、新闻、网络上可看到中学生模仿社会不良习惯而出现的违法犯罪现象。这类现象的普遍出现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弘扬正气,打击不正之风,整顿文化市场,净化文化环境都是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原国家教委.中小学历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良好品德的培养范文2

所谓幼儿的良好品德主要是指爱家乡爱祖国、爱护公物、关心集体、友爱互助、学习与人交往、与社会交往,学习待人接物处事等的规范。而幼儿又是祖国的未来,其良好品德的形成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然而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幼儿期又是人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他们的思维具有形象直观性,在游戏中他们较容易接受教育,正如陈鹤琴先生在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实验中的说明:“幼稚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它将决定儿童的人格和性格。人的一生习惯,知识技能、言语、思想、态度和情绪都要在此打下基础,这个时期是发展智能,学习语言最快时期,是道德习惯养成最易时期(即最佳期),幼儿天真、好动、活泼。要对他们施以儿童的教育方法,反对教育成人化倾向。”可见,以游戏的方式来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是适合幼儿学习的,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我在组织幼儿开展结构游戏时就有意识的把品德教育渗透到其中,最大限度的挖掘幼儿的社会性潜能,使幼儿在结构游戏中能收到较好的品德教育效果。

1 在确立结构游戏主题时,渗透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幼儿园工作规程》把“萌发儿童热爱祖国的情感”作为幼儿园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而现在的幼儿则一味的追求“吃好、喝好、穿好”。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爱国”对他们来说是无所谓的事,甚至是笑话。因此通过开展结构游戏,使幼儿由爱家乡开始,并萌发爱祖国的情怀,因为开展结构游戏时首先要引导幼儿确定游戏主题,比如在搭建“临海街”这一结构游戏,我先带领幼儿参观临海最繁华的十字街口,引导幼儿通过仔细观察欣赏:十字街中心圆圆的大花坛里鲜花盛开,绿草如茵;宽阔的大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马路两旁绿树成荫,楼房林立。让幼儿亲身感受家乡的美丽、可爱,并激发他们表现“家乡美”的欲望。就这样幼儿通过亲自参观和教师的启发诱导,主题为“临海街”的结构游戏便开展了起来。幼儿利用各种结构材料,用自己的小手,运用接、插、镶嵌等多种技能,创造出了一幅美丽的“临海街”立体图。幼儿看着美丽的“家乡”,尽情地欣赏自己的建造成果,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而在此基础上我又会引导幼儿去拼搭更大的地方,比如拼中国地图,这对幼儿的爱国教育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

2 在结构游戏过程中渗透友爱互助、关心集体的教育

当前家庭中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长辈们把所有的心血都放在自家的独苗身上,很少需要孩子为自己做什么,久而久之这种过度的照顾、过分的关心和保护,养成了孩子只知享受、自私、爱发脾气、任性固执、听不得批评、打人、不懂得向人道歉、不爱惜公物、遇到困难爱哭,不知分享和付出,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他们对游戏材料往往喜欢独自占有,而且还不爱惜玩具材料,因此培养孩子大方不自私,关心集体与人友好相处的良好品德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一个主题结构游戏则需要来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个性品质的幼儿分工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所以在结构游戏过程中能较好的培养幼儿友爱互助等的优良品格。

3 在结构游戏结束时渗透爱护公物、培养良好的游戏习惯等的教育

良好品德的培养范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A-

0006-01

社会发展需要正能量,学校教育需要正能量,德育工作更需要正能量。那么,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该如何利用正能量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呢?笔者有如下体会。

一、选择“知时节”时机传递正能量

1.教材编排本身含有“知时节”内容

其实,品德与社会学科教材除了依据课程标准、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设计编排外,还大体上按照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和意义重大的节日跟随教学进度来编排,为课堂传递正能量创造了前提条件。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四个单元均含有“知时节”内容,像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正好是春节刚过不久,学雷锋纪念日、妇女节、植树节、消费者权益日都是在三月份,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机让学生体验家人的关怀和学校、社会、政府对自己的关爱。

2.“知时节”需要教师灵活运用教法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知时节”需要教师根据班情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上学期,我任教的其中一个班级的纪律较松懈,教师的严厉管理只是短时间内有效。后来,我用尤溪县教师进修学校提出的“五学”课堂教学模式展开实验,非常有效。即在教学上大体按照“目标导学、自主探学、合作研学、展示赏学、检测评学(行)”的五大教学环节来开展思想品德课教学,并将班级分成若干个5-7人小组,每个小组有组长、记录员,以小组为单位,以积分累计为评价,展开课堂学习、表现方面的比赛。结果,学生个个不甘落后,人人争做最好的自己,很快由“不能入耳”变成“声声入耳”。这就是“雨”与“时节”的紧密配合和“好”与“知”的相互融合,为传递正能量铺路搭桥。

二、讲究“随风潜入”艺术输入正能量

1.在激励赞扬中输入正能量

春雨随着春风潜入,在不知不觉中滋润了万物。思想品德课的育人“春雨”也应随着课堂教学的“春风”潜入学生的心田。在这个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的是教师的课堂语言。而课堂语言的核心是教师的激励性用语,因为真诚赞扬就是一种正能量,所以课堂上教师要不吝惜鼓励和表扬,给所有的学生以学习信心。如一句“你的作业做得很正确,如果加把劲在书法上练一练,你一定会更加出色”能给文笔好但字迹潦草的学生以温馨提示和真心鼓励。

2.在讲究方法策略中输入正能量

俗话说“浇菜要浇根,教人要教心”。作为教师,在教学方法和策略方面,既要通过课堂活动寓教于乐,又要讲究教育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既要注重在童真童心童趣中走近学生,又要蹲下来指导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既要公平公正合理地对待学生,又要严中有爱、有度地要求学生。记得有一次临近上课,我刚走进教室,一位女生就向我告状:“老师你看,他(男生)把脚踩在我的桌面上。”对于该男生的行为,我面带微笑地转向那位男生问:“这个脚印真的是你踩的吗?老师可不相信你是一个没有公德意识的学生,毕竟只有尊重别人才能换来别人的尊重,你说是吧?”这句话让该生愣了一下,随即拿起抹布将女生的桌面擦得干干净净,还郑重地向那位女生道歉了。由于我没有直接批评该生,而是通过暗示和讲道理的方式给予他信任感,所以他乐于接受我的正面教导。

三、追求“润物无声”意境植根正能量

1.在无痕教育中植根正能量

近年来,很多教师对美国小学语文教师教《灰姑娘》的教学细节拍案叫绝,对美国教师向学生传递坦诚、幽默、宽容、自信心、人文精神等教育方式赞叹不已。仔细想来,美国语文教师的教育方式对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同样适用。若思想品德课教师也像美国教师那样自然、朴实、毫不做作、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就能使学生“润物无声”地受到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善于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交流中抓住契机,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行,使课堂成为无痕的“教育场”。

2.在活动体验中植根正能量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讲的,他会容易忘记,看到的会记忆不深,而亲身实践和体验的会理解透切、印象深刻。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教材为蓝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最大限度地拓展教材空间,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体验,让思想品德课教学“此时无声胜有声”。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我的责任》一课“展示赏学”环节时,我让学生以小品表演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自己是如何把不会做的事情做好,其中有什么好的方法可着重向同伴介绍一下。学生在班级汇报、展示自己学洗头、学洗衣服、学择菜等家务的过程中,能将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形成正能量行为。

良好品德的培养范文4

学生的活动大多数是以班级形式出现的,所以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先锋者和主导者。在平常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认为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有助于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在各个方面有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是行之有效的,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

一、理解、尊重学生,用爱心教育学生

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分析、处理问题的原则。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作为一个班主任、一个老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学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只能促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更不能用挖苦、讽刺的语气来伤害学生的心。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就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其次老师要从爱心出发,爱心出发即是进行教育的前提,班主任要关心爱护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批评教育,是为了预防错误不再重生,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老师有爱心,学生也能更加爱戴老师,有利加深师生的感情,以使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

二、在主题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

团队活动是发挥自我教育功能的有效形式。团的主题分两类,一类是集中性的团队活动,一类是经常性的团队活动。

集中性的团队活动是根据学校传统美德教育的进程,一个时期突出一个主题开展团队活动,并利用纪念日开展有关主题活动。如(1)在“讲礼貌”主题教育中,采用评比竞赛方式,开展“三能”活动①能说古人讲礼貌方面的小故事(看谁讲得多、讲得好);②能背诵礼貌方面的名言或用语(看谁背得多);③能找出自己平时在交往中不注重礼貌的地方,并说说怎样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看谁有实效)。(2)利用“三?八”国际妇女节,开展“让妈妈高兴”的孝道教育;利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讲革命烈士故事;利用“七?一”党的生日,开展“我是党的好孩子”;“八?一”慰问驻军和军烈属;纪念国庆节开展“国情知多少”知识竞赛。通过这一系列的纪念活动,使孩子受到生动活泼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的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

另一类经常性的团队、团小组活动,围绕弘扬传统美德这个主题,各团支部、团小组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由团员、团委支部主动讨论,与辅导员商量、设计并开展活动。这种活动一般都比较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不落俗套。如:“听妈妈讲我小时候的故事”(我出生以来的照片--看看自己的照片,说说父母的恩情),“救救小生命”(凑钱到集贸市场买青蛙放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节到福利院给老人集体拜寿),“讲讲自己的短处、说说别人的优点”,“时间老人这么说”等等,这既富有自我教育内容,又培养和发展了团队成员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三、 在实践活动中育人

在开展道德教育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发挥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学校应注重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会做人,在实践中认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如学校应多组织学生参加“3・12”植树活动、“4・5”扫墓活动;在“创文明卫生城镇”活动中,让同学们走上街头,清扫街道垃圾,擦洗护栏;学做小交通民警,学会维持交通秩序;……在实践活动中,学校团支部应多开展“学雷锋,树文明新风”、“学赖宁,争做红花少年”等大型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同学们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争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同时,学校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典型,开展学校“十佳少年”的评选活动,让学生学有所依,做有榜样,树立标杆形象,供每位青少年学习。

四、家庭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力量

良好品德的培养范文5

【摘要】学生的一些认识、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是儿童道德认识、道德行为实践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我们的教学所赋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如何做?”而应该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如何做?人们有什么评价?”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理念,具有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体验;实践;转变角色;畅所欲言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随着《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这门新课程在教育园地的土壤中开始生根了。我校也全面进行了《品德与生活》的课改实验,随着课程的实施,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都真实地感受到这门课程的新鲜气息,也感受到课改的紧迫感,更深刻地感受到这门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与活动性。下面就我个人对《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说点自己的体会。

一、活化生活化素材,让学生去体验、实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养成和社会性发展,就可能在各种活动中实现。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要立足课堂,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使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归到生活中去,拓展教学时空。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可以在校园内模拟人行横道和红绿灯的场面,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到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什么样的做法是真正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再如教学《寸今难买寸光阴》中,在“快!快!不能快点吗?”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中列举出的几个例子,结合平常的实际来表演。这种角色的表演,不但让学生对课文的对话获得体验,还为生生、师生的对话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引入日常生活的事例,让学生去阅读课文,在学生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再现生活中的很多行为片断,使学生获取身临其境感受。更重要的是在问题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和体验,可让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中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

二、活化教学方法,转变教师角色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创造者、执行者,在当前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每一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转变以前“教书匠”的身份。品德课程的自身特色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教师改变自己的做法,改变自己的角色。不再是原来单纯知识的传授者,应是一位对儿童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支持者。通过一次次的教学活动,不再是一位至高无上、不可侵犯的老师了,而是一位能与孩子一块活动、一块学习、一块做游戏的好朋友。

如我在教学《品德与生活》第二册教材中第三单元的《我们分享,我们快乐》,让学生体验共同分享所带来的快乐。从人和人之间互动和共生共存的角度,分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需要。人之间不是孤立的,需要彼此合作、交流,与他人分享快乐是人间真情交流和心灵沟通。

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的活动特点,我把整节课设计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具体安排如下:全班分成6组,每组8人。每组成员坐在一起,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融合,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性,在参与、合作中分享、体验的快乐。我设计了以下的游戏:

师: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情况,你们知道应该怎样去做吗?

课件展示:在下雨天,同学们要陆续回家。小华同学站在校门口,心情很焦急。这时,小明打着伞要回家,小明会怎么办呢?

师:你们想小明会帮助小华吗?怎么帮助?

老师补充一下,小明家距离学校不远。请大家小组内以游戏的形式表演一下。

游戏结束后,出现了以下三种情况:

a.小明把伞借给小华同学,自己冒雨走回家。

b.小明让小华同学在学校等他,他回家取来雨伞给他。

c.小明把小华同学送回家后再回家。

这三种情况进行集体讨论,

生1:选第二种。因为小明离家很近,因此,他可以回家取伞借给这个同学。

师:为什么选第b种而不是选第a种或第c种呢?

生2:选第a种情况,小明自己衣服会淋湿,会着凉感冒。第c种情况也不合理。如果同学家很远,他就会走很长的路,花很长时间,所以是第b种情况合理。

师:对,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老师希望你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正确选择最好的方法。

在上面的游戏中,学生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中,鼓励学生迈出自己的小天地,与同学交流,应多听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从中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获得新的启迪。在做游戏中,同学之间相互关爱,公平对待,通过转变角色,获得自身的发展。

三、活化教学内容,让学生畅所欲言

因为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少,但教学时教师若能注意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醒他们对生活和周围环境的所见所闻,此时同学们的发言会特别积极,如在教学《家乡变了》这课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情况,知道“三废”污染的严重性,加深理解环境为何亮出了“黄牌”,这时可让学生谈一谈身边看到的污染的情况。这时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踊跃,争先恐后,抢着回答:“工厂冒的黑烟,污染空气,灰尘十分多,穿一天的衣服,领子就很黑了。”有的同学说:“工厂排放出的污水流入新汴河,河水被污染了,鱼经常被毒死很多”。……这时老师再引导大家说一说,环境污染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时,同学们又争先恐后地回答。就这样,在同学们激昂的发言中,课结束了,效果非常好。

良好品德的培养范文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坚持德育为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德育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教育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作为常年从事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工作者,对于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如何使少年儿童良好品德行为素质得到培养和提高,使他们健康成长,笔者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明

少年儿童品德的形成过程,是社会通过舆论和教育等途径把道德规范传递给年轻一代的过程。也是他们在群体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实践由被动到主动地去掌握这些规范并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教师要想更好地完成道德教育的任务,首先要明确这个过程,并探索其中的的心里规律,使儿童和青少年的知、情、意、行等各方面都能协调一致,且得到相应发展。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教育目标的任务和具体化目标,使他们从心底里接受行为规范并愿意遵守,产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意向,萌发正确的行为动机。再次,教师还应当让家长明白学校教育的目标、任务及其意义,请家长配合学校教师一道对学生进行教育,求得培养儿童、青少年的良好品德素质的一致性,支配自己的行为。

二、激

当少年儿童明确教育者提出的各种任务目标和意义后,进入一个萌芽阶段,教师要为班集体创设优良环境,使他们良好心理品质健康成长,通过不断激励向预定目标过渡。其措施有:1.制造广泛的正确的舆论;2.对有差异的要突出激励的位置;3.委派干部;4.轮换干部,为良好的品德行为素质形成做准备。

三、导

受教育者通过教育者激励,对集体有了凝聚力,教育目标对他们产生了向心力。教师的正确引导使集体的凝聚力得到提高,教育目标将起到强大的有效作用,是建设良好班风的基础。使受教育者遵守纪律有了自觉性,能自觉抵制不良现象,他们都积极地投身到目标奋斗的活动中去,过渡到班风建设合作时期。其具体方法有:(一)举行目标讲座;(二)利用校园板报刊授;(三)开展主题活动或系统教育活动;(四)针对目标达成情况所出现的新问题开展即兴活动;(五)榜样教育全体;(六)利用文艺表演形式宣传教育和鼓动;(七)开展师生谈心活动等对受教育者进行良好品德行为素质培养。

四、练

第一,教育者帮助他们围绕目标任务制定实施计划,落实各阶段性措施。第二,作为教育者要当好“导演”这个角色,把受教育者的现实真正地、全面地了解,再向承担管理的小干部队伍进行点拨,在实施教育目标过程中,教育者要要求他们做好日记,与目标对照自己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缺点、问题以及奋斗努力的方向。第三,召开交流会,让受教育者取得成功的经验交流出来,使有差异的得到弥补。

五、评

其方式有:

1.自评。指评价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自己实施目标活动情况的评价,即评价者评价自己。这种评价方式要建立在对评价对象信任的基础上,有利于及时自我反馈、调节。

2.互评。指被评价者之间相互进行评价,当一个为评价者时,其他人则为评价者,这种评价方式有利于被评价者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3.教师评。指教育者对被评价者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有认可性、鉴定性,较为严格、慎重、客观、公正的。

对评价者测定的一般方法:

(A)测试法,使用的试题可分为标准化或非标准化试题,其命题要符合指标要求,评判者要公正、客观、准确。

(B)问卷法,由教育者根据教育目标任务用书面提出与评价对象有关问题,要求被评价者或相关者提供书面材料,获取实施教育目标的信息。

(C)谈话法。以直接的接触和口头问答的方法获取实施教育目标信息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个别进行,也可集体进行。

教师在采取谈话时注意以下原则:

1.关系融洽、气氛和谐、态度亲切。

2.环境良好。

3.准备充分、目的明确。

六、述

用书面或空头语言向受教育者在目标达成中的情况相互沟通信息。这一程式建立在评价过程基础上,集体成员绝大部分达到了目标要求,向成熟的阶段发展。

1.教育者要针对集体成员中某一目标的实施过程受到障碍,召开讨论会,大家摆事实,讲道理,说 危害,谈希望,使这种现象所涉及的人得到集体成员的关爱和帮助,形成一个全新的格局。

2.教育者对过去已达到了教育目标的也不能忽视受教育者中的反复表现。因此要发动学生对有反复或目标达成有距离、有困难的人,教育者发动同学之间用这种语言沟通,予以提示和“招呼”,使这些人的不良品德行为得以自控。

3.由目标达成有距离、有困难、有反复表现的人用语言向教育者或帮助者(即用语言沟通目标达成障碍者)说出自己在一天中围绕在目标执行过程中的成绩和缺点。这种方法将目标达成有困难、有障碍的人变主动,教育者要形成一种制度。

七、表扬

表扬是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意志的有效措施。在明示教育目标任务时已向受教育者告诉了行为准则,包括禁令,更重要的是通过表扬和奖励这一环节予以强化,使教育目标实施取得的成果 得以巩固,受教育者良好品德行为素质完全成熟。

经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表扬优于批评,但两者都比不批评、不表扬强;不断地批评不不断地表扬容易失去效果,后进生对表扬更积极些,而优等生则对指责的反应积极。

无论是批评或是表扬都要遵循下列原则:一是实事求是的原则;二是及时性原则;三是适当性原则;四是符合年龄特征原则;五是全面原则。

良好品德的培养范文7

[关键词] 大学生;道德;培养途径;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 G1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1-085-4

学生品德的形成实际上是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也就是社会和教育的外部影响与学生自身的各种内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师要完成培养学生品德的任务,必须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多种渠道来进行。

一、丰富道德知识,提高道德认识

(一)出现不符合道德行为的原因

道德认识是产生道德情感和支配道德行为的前提,在品德形成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大学生中出现一些不符合道德要求或违反道德要求的举动,其原因主要是由于:

1.对道德概念的认识错误,如把尊敬老师看做拍马、拉关系,把破坏纪律当做“勇敢、有个性”,把向老师反映同伴的错误说成“出卖朋友”等等;

2.不知道在各种活动场合应该遵守哪些规则,执行这些规则有什么意义,不执行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3.口头上知道某些道德知识,却不能按道德要求行事。

(二)提高大学生道德认识的方法

造成不符合道德行为的关键在于道德知识贫乏,对道德要求缺乏正确的理解。

1.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道德概念

道德知识与文化科学知识一样,是以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道德概念是社会道德形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的反映,学生理解和掌握了道德概念,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分清各种事件与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公正与偏见、道德与不道德的界限,才能按照道德概念的理解水平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为,才能以社会道德要求和道德行为规则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作出判断,因此道德概念的掌握对道德认识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道德概念与知识概念一样,是表示一类事物的抽象名称,其形成经历着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复杂过程。道德概念的掌握依赖于一系列的条件,许多促进知识概念理解的规律同样地适用于道德教育。例如,感性的道德经验是形成道德概念的基础;提供典型的榜样,突出榜样的本质特征;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比较的方法;采用变化事物非本质特征的变式等,都有助于学生对道德概念的理解。

2.促使学生接受道德要求,并转化为内在的道德需要

在品德教育中,教师要根据社会道德规范,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提出一定的道德要求。由于学生对外部的教育影响并不是机械的、被动地全部接受,因此,教师在一个班集体里向全班提出课堂教学的行为规则时,通常是有的学生能遵守,有的学生不能遵守。这种现象表明,从外部的教育影响到学生接受教育,其间经历着一个复杂的内化过程。换句话说,外部的教育要通过受教育者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才能纳入主观的反应,形成一种力求维护和实现道德要求的愿望或意向,或称之为道德需要。当道德需要指向特定的行为目标时,可以诱发道德动机,成为推动人们按照行为准则去行动的内部动因。由此可见,教育并不能替代学生内在的心理活动,但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启发和诱导,加速内化的过程。

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重要条件是对道德教育的信服。一般来说,教师通过说服教育、组织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性和执行道德要求的必要性,从而激起实行道德要求的意向。然而,这种教育方式容易使学生对道德要求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知识性的理解上或口头表达上,而不能转化为内在的道德需要,对行为不能起到支配和调节的作用。只有当学生按照道德要求行动,给集体或他人带来益处,并受到赞扬或好评时,才能体会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性。这种由于实践结果引起的愉快体验,进一步促使他们产生继续按道德要求行动的愿望。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学生获得道德实践经验不是光靠个人的单独行动,而是在个人的行为受到集体的接受和验证时,才能信服道德要求的正确性。

3.消除道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意义障碍

教育实践中经常会出现下列现象:学生理解了道德要求,也认识到执行道德要求的意义,但就是不能付诸行动,有的还出现对立情绪,严重的会拒绝教师或学校提出的任何教育要求。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类学生由于存在意义障碍,致使他们不能接受道德教育。产生意义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列原因之一都可成为出现意义障碍的起因:

第一,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过多、过高、过频繁;

第二,学生的道德知识和经验贫乏,对道德要求的内容和执行行为规则的重要意义理解不够或不正确;

第三,对教师采取的简单粗暴、强迫命令、威胁、惩罚等方法有抵触情绪;

第四,教师在处理问题上不公正,对一些学生有成见,对另一些学生却偏爱,造成师生间的对立情绪;

第五,教师言行不一,不能以身作则和为人师表,学生对教师失去信任和尊重。

在教育工作中要尽可能地防止意义障碍的产生和发展。一旦出现这种障碍时要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消除。

二、培养道德评价能力

运用道德知识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作出是或非、善或恶的判断,称之为道德评价。无论对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评价,都有助于加深对道德意义的理解,扩大道德经验,提高辨别和评价的能力。获得表扬、赞赏等肯定性评价的行为能引起愉快的积极情感,有利于这类行为在以后的活动中重复出现。正确的道德评价能使道德发展趋于完善,它在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学生道德评价能力是在社会生活和教育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并与思维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根据研究分析,大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具有下列趋势。

第一,从他律到自律。他律是指以他人的评价标准作为标准,而自律是指自己有一定的评价标准。大多数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成熟,逐渐学会独立的进行评价。

第二,从客观的效果到内在的动机。大学生能够把行为动机和效果联系起来考虑,但评价尚处于由直接的效果向间接的、长远的效果过渡阶段。调查表明,大多数大学生都讨厌那些“背后讲坏话的人”,认为这种人直接损害了他人的利益,而间接损害他人利益的那些“不顾他人和集体,专为自己打算”的人只受到少数人讨厌。

第三,从他人到自己。道德评价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先学会评价他人,再学会评价自己。也就是说,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以他人为“镜子”来评价自己。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生能够关心自己的内心活动,并能用社会道德标准来评价自己。但从总体上讲,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评价还是落后于对他人的评价,经常发现他们能正确客观地评价他人的行为,而自我评价往往不是过高就是过低。

第四,从片面到全面。有些大学生通常会因为他人的一点缺点就抹杀人家的全部优点,偶尔发现别人身上的一点优点就认为是自己学习的榜样。他们对自己也是这样,一次失败就会把自己全盘否定,获得一次好成绩就会得意洋洋。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大学生道德评价水平的高低,同参与道德问题的讨论与评价机会等实践活动的多少是呈正相关。要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教师应经常性地对社会上的是非、美丑、善恶等行为做正确而简明的评价,向学生做道德评价的示范;利用教学、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对有关品德的问题开展广泛的讨论,增加评价的机会,提高评价的能力。

三、激发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总是伴随着道德认识和道德评价出现的,人们对符合道德准则的行为表示敬佩、赞扬,对不符合道德准则的行为表示厌恶、憎恨等,这类情感属于道德感。道德感的内容极为丰富,如爱国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集体主义情感、荣誉感、自尊感、友谊感等等。

(一)道德感的表现形式

1.直觉性形式

对某种情感的直接感知所引起的情感是直觉性形式的道德感。这类情感的出现既迅速又突然,自觉性较低。例如,在考试时,学生由于突然产生的恐惧感或荣辱感,立即制止了作弊行为。这类情感形式的表现是与人们过去的行为在特定情境中受到集体舆论的影响,以及行为结果的成功或失败有密切关系。

2.想象性形式

联想起具体的人、事物、事件的形象而激起的内心体验是想象性形式的道德感。这类形式的道德感具有自觉性特点。例如,、白求恩、雷锋等英雄人物的形象和事迹对人们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激发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建设社会主义的责任感、义务感以及为了伟大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成为导向道德行为的推动力。

3.论理性形式

对道德要求及执行要求的意义有较正确、深刻的理解,这是论理性形式的道德感。由于这类形式的情感是在一定的道德实践经验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具有自觉性、深刻性和持久性的特点。论理性形式的道德感在大学生的道德感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激发大学生道德感的途径

1.对学生进行道德认识教育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情感。如在讲述进取、诚信、维护集体利益的人物和事迹时,用充满赞赏的语言和表情,引发尊敬、羡慕的情感;在讲述懒惰、欺骗、自私的人物和行为时,要伴随不满、指责、否定的表情和语言,激发学生愤慨、厌恶的情感。

2.提供榜样的具体形象和生动事例,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大学生正处在积极地探索人生之路、寻找自己美好前途的关键时期。良好的道德形象是社会道德准则的典范,教师要选择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或事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这有助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3.激发和保持健康的情感,预防和消除不健康的情感。学生中经常出现为自己或集体的成就兴高采烈,遇到失败或挫折而伤心难过,对他人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等现象,这些都是健康的情感。学生中也会出现对同伴的成就、进步嫉妒,对他人的不幸或失败幸灾乐祸,对自己偶尔获得好成绩而得意忘形,遇到一点失败就灰心丧气等现象,这些是不健康的情感表露。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清这两类情感的不同性质、范畴和后果,引导他们以健康的情感对待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

四、锻炼道德意志,增强抗诱惑力

学生在品德形成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下列现象:接受了道德要求,有了道德行为目标,却没有相应的行为;有的学生已开始付诸行动,由于不能排除干扰和克服一定的困难,因而达不到预定的行为目标;有的学生不能抵御各种诱惑,因而酿成过错行为或品德不良行为等等。这类现象多半是由于自制力差、缺乏毅力和恒心、道德意志薄弱、缺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力量所造成的。

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必须重视道德意志培养和磨练,增强抵制各种诱惑的能力。教师在工作中应注意到:

第一,提供道德意志锻炼的榜样,引发学生锻炼意志的愿望;

第二,在各项活动中向学生提出适当难度的任务,让他们经过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最终取得成功,并及时鼓励和赞扬在活动中作出意志努力的学生;

第三,组织有关锻炼意志的漫谈、讨论、访问等活动,提高学生锻炼意志的自觉性;

第四,引导学生及时总结锻炼意志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激发锻炼的信心和积极性;

第五,根据学生不同的意志特征,有针对性地施以教育影响,例如,对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半途而废的学生着重培养毅力,对犹柔寡断的学生培养果断性,对胆小怕事的学生培养勇敢精神。

五、道德行为和行为习惯的训练

从道德认识到相应行为的转化,体现着道德内部意识活动形式转向外部的实践活动形式,这是品德形成过程的一个阶段。基于品德属于一种特性或倾向,从这一意义上理解,由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的转化还不能代表品德形成,那些一时的、偶尔的、具有情境性的道德行为表现,实际上只是道德的雏形。只有当品德行为成为经常化的、自动化的道德行为习惯时,才是品德形成的标志。

实现从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再到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应抓好下列各方面的教育。

(一)指导学生选择合理的道德行为方式和方法

学生经常会出现好心办坏事、动机和效果不一致的现象。例如,某同学在课堂上对老师不礼貌,经常逃课,“教训”他今后要尊重老师,再也不要逃课。这类现象多半是有良好的道德动机,但缺乏合理的行为方式和方法。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确立道德动机的同时,还必须指导他们学会选择实现良好动机的行为方式和方法。

1.组织学生共同讨论完成某一活动任务的行为措施。在讨论时应围绕活动中心,提出各种可能的办法。然后,对提出的方法逐个评议,确定完成活动任务的最佳办法,并对可能产生的结果作评价。最后,决定如何进行的步骤。

2.经常性地开展分析、评议活动。教师应在生活实践中或学生集体中选择正反面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分析、辩论,直到取得一致的认识。通过具体范例的剖析,让学生领悟到要使道德动机与行为效果一致,采用何种方式方法是适宜的,何种方式方法是不恰当的。

3.正确对待和处理那些好心办坏事的行为。学生中出现不良后果的行为时,教师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动机,并在全班同学面前明确地肯定他们的道德动机,进而指出行为方式的不当之处,再提出合理的行为方式和方法。倘若教师对产生行为不良后果的原因不作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只是就事论事地提出批评、斥责甚至惩罚,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方法不仅会使当事者感到委屈,而且还会怀疑自己道德动机的正确性。

(二)形成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是一种坚信道德行为准则的确信,并主动要求执行和实现行为准则的较高层次的道德需要。这类需要是产生自觉行为的强大动力,能推动人们按照自己确信的行为准则去行动,并使行为具有一贯性、持久性等特点。一些调查和研究表明,大学生的道德信念水平随年级增高而不断上升,在一般情况下,大学生的道德信念逐渐趋于相对稳定。

道德信念是以深刻理解道德行为准则,行为得到肯定性评价,以及亲身获得道德实践经验为前提和条件的,因此前面讲过的如何提高道德认识,发展道德评价能力,激发道德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和方法,都有助于道德信念的形成,这里不再赘述。需要强调的是,要重视学生所在的班集体在道德信念形成中的作用。班集体的正确舆论和集体行为规则不仅能使道德要求成为集体成员的行为指南,而且能使错误的道德观念和不良的行为得到制止和逐步改造。但是,在缺乏正确舆论的班级里学生中的正确信念不仅得不到支持,还会遭到嘲笑或讽刺。因此,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光靠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只有使所在的集体的绝大部分成员都确立共同一致的道德需要倾向时,个人的道德信念才能巩固或提高。

(三)组织道德行为的练习和训练

据调查材料表明,有60%的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在中学阶段形成的,还有40%的学生要在大学甚至走向社会以后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如果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状况作剖析,可以把行为表现分为两类:一类行为是不稳定的,有明显的情境性和条件性;另一类是自动化的、经常性的行为习惯,其中包括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不良的道德行为习惯。

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在无数次重复,有组织的练习和训练,以及与坏习惯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大学阶段是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有效的道德行为练习和训练应注意到:

第一,向学生讲清练习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

第二,创设各种条件,促使良好的品德行为有重复出现的机会,尽可能地排除和避免不良行为的重复出现;

第三,依靠集体舆论和采取一定的教育措施,防止练习中出现松劲、不耐烦和偏离目标的现象;

第四,及时让学生了解练习的结果和进步的情况;

第五,正确地、合理地使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等强化方式,这有助于提高行为练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世富.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社,2005.

[2]戚万学,唐兴卫.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良好品德的培养范文8

【关键词】武德文化 浸润 小学生 意志品质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164-02

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成才,既是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和外部因素息息相关。外因主要决定于他所处的生活条件、社会环境和所受的教育。小学生的个性、性格还没定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而意志品质是人的个性、性格形成的重要方面,它是人自觉调节自己行为去克服困难以达到目的的心理活动。历史上好多有作为的人往往不是天资聪慧的人,却是意志品质优良的人。那么,在小学阶段应该如何培养起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呢?笔者认为,从小进行武德文化熏陶是培养小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捷径。

一、 认识武德文化内涵,培养“正心”内在意志品质

所谓“武德”,即是从武、用武、尚武之应有德性,泛指在以国防军事为基础的武事活动中形成的与之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伦理思想、道德传统、政治意识、价值观念、心理素质和行为品质的总和。小学生进行武术训练和武德文化熏陶的目的是强身健体,启迪智慧,逐步形成刻苦坚韧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中华武德文化从一个独特视角,展现并传承着中华民族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凸现出民族文化的普遍品格,有着极其深厚的民族根基、鲜明的大众特色、丰厚的文明底蕴,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是塑造伟大中华民族品格和文明人格的阳刚文化。

从内涵与实质考量,武德文化教育可以提炼为“正心教育”,“正心”就是修炼心性,是一种持续的、自发的、内在的心理活动过程。一个心正的人内心有信、有义、有智、有勇。“言必信,行必果”,“行侠仗义”,绝不图报”, 有“安天下之民”的大勇,一身正气。正心为使人心归向于正。《礼记・大学》有曰:“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和“心正而后身修。”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正心”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过程。

正心为公正无私,心地端正诚恳。《大学》中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基本纲领的一部分。“正心”为使自己的知、情、意与外界融合,也自然地会与自己面前的事物融合,故能不“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心气也是《孟子》所言的“浩然之气”的感应相符。

正心是一种人生修养方法。身正、心正,行必正。古往今来的哲人、教育家无不把“正心”作为自己修身立命的基础。正心是介子推的“割肉奉君尽丹心”,是王勃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也是孟珂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更是刘禹锡的身居陋室,虽食菜根而味犹甘,虽着布衣而气自华。

一个正的人充满正能量,能够做到正己正人。当一个人拥有纯洁的道德、高尚的勇气、高贵的尊严、朴实的端庄伴随着无畏、宁静平和的气质,就会使周围人感受到神圣的理性之美。所以每个人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变得美丽祥和、纯净真诚、宽厚豁达,同时注意自己的修为,适当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他能给周围的人带来正面影响,给身边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当人人都修身养性的时候,整个社会才会真正的安宁、协调、宽容、祥和。

正心使人坚韧顽强。从古到今,没有顽强的意志,而做出大贡献的人只是凤毛麟爪,几乎所有的大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文学家之所以取得非凡的成就,都是在顽强意志力支配下,拼搏奋斗的结果。同时意志可以弥补智力乃至身体的缺陷。达尔文、爱迪生、爱因斯坦小时候都曾被认为是智力低下的儿童,但他们有远远超过别的儿童的意志力,做事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废寝忘食钻研某些问题,进入学习状态时,不管多苦都乐在其中。张海迪姐姐自幼高位截瘫,凭着顽强的毅力自学,出版了包括长篇小说在内的多部著作和译著,还获得了硕士学位。看一看残疾人运动会上那些顽强拼搏的运动员们,我们不能不惊叹意志力量的神奇与伟大。由此,让小学生明白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正心的力量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二、灌输武术礼仪文化,形成“正身”外化意志品质

武术礼仪的重要表征之一就是正身。正身,指端正自身、修身。语出《荀子・法行》:“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在此是指“步从容,立端正,静心坐,专心读”,言谈举止高雅,读书写字做到静心调息、坐姿端正。

武术首先讲求身正。古语道“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 古人说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是正的。行得正、走得正、坐得正、睡得正。习武之人更是讲求 “头要顶,身要正,腰要直,步要稳”,无论坐还是站,一定直背挺胸,正身正气。

武术其次追求心正,做人要诚信、正义、大勇。

武之信。《中庸》有言:“诚者,圣人也。”孔子也主张“言必信,行必果。”武林人士也同样非常重视这些,司马迁曾大力肯定游侠:“其言必信”,“己诺必诚”。《少林十戒约》中说,“对待后辈须和顺、温良、诚信”,八卦掌派门规要求学武者练武之人,最注重道德,为国尽忠,为双亲尽孝,对亲友要信,对师长要恭,这些都是“信”的体现。

武之义。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也正是武德所崇尚的重义轻利的理念。朱家“先以贫贱始”,“行侠仗义”,“绝不图报”。孟子更是推崇“义”,“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公孙丑上》);“义,人之正路也”(《离娄上》);“舍生取义者也”(《告子上》)。从上面引述可以看出,孟子所倡导的伦理价值观构成了君子、圣人、侠客共同的内心信念。侠是伐社会之不平,寻求正义,即龚鹏程先生所说的“替天行道”,其目的是希望让“正义”充满人间。儒亦有类似的说法,“行义以达其道”(《季氏》)。侠与儒二者都是从“公义”的角度为出发点,在形而上上趋于相同。

武之勇。“勇”既是道德标准又是行为实践,有“大勇”和“小勇”之分。武德中提倡的是“大勇”,是通晓仁义道德,在明辨是非善恶之后采取的举动,如为国为民、匡扶正义、除暴安良、惩恶扬善等;是“安天下之民”的大勇,体现着对崇高理想的追求;是大智若愚,大勇若怯,豁达大度,行果敢之举的勇;是浩然正气,维护正义的勇。

武术外显表现为行正。中国古代武术对习武者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而又严格的规定,例如少林武术的十条戒约,要求少林弟子们练武要持之以恒;武术只可用于自卫,不准好勇斗狠;尊敬师长;和善对待同辈;不得恃强凌弱;不轻显技术等。其别强调“凡事不与人争,方为正人君子。”在现实生活中,既不能好勇斗狠,到处招摇显示,还要礼貌待人,尊重对手,必须要有自我克制的能力。

正身修为需要持之以恒的意志力。意志力对小学生而言是个不小的难题,培养孩子意志力,首先要家长、老师引导、监督,从榜样示范、监督执行到逐步习惯,从而形成顽强的意志力。首先要求他们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和班级的校规、班规等。如:要求他们必须按时到校、专心听讲、认真做作业、发言要举手、上课时不讲闲活、不搞小动作等。这些外部的要求是小学生意志品质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当这些外部的影响和要求被他们所接受,转化为他们的道德需要,形成某种道德信念且稳定地表现在一定的行为中时,他们才能形成意志,这就是说,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首先必须通过和利用“他律”来进行,逐步形成意志品质。只有初步形成意志品质,才能真正做到“步从容,立端正,静心坐,专心读”。

三、培养习武扬善情感,加强“正行”行动意志训练

在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意志品质更具有重要作用。小学时期是意志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重视对小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将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意志品质是小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既是一种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学习、发展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

培养习武扬善的真挚情感是形成良好意志品质的途径之一,而这种情感可以直接表现为“正行”。正行,指正直的行为。《晏子春秋・问下二一》:“苟持民矣,安有遗道?苟遗民矣,安有正行?”在此是指“敬老师,善同辈。孝于亲,悌于长。不强争,懂克制。不骄奢,懂简约。不矜夸,懂自谦。”只有知情意行合一,才能成为意志品质优良的好学生。

武德文化博大精深,其外延可以理解为“以武健体、以武立德、以武启智、以武扬善”,其实质就是让学生获得全方位成功的体验。对每一位小学生而言,成功的喜悦是动力源泉。期待成功的心理能促使学生采取行动。成功能使他们产生兴趣,一次次的成功就会使缺乏目的性的低龄学生树立起一次比一次更高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会使他们的意志得到很好的锻炼。如:在培养班干部中,也要从武德文化中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加以引导,首先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为班级的工作出点子想办法,活动中教师不断地肯定他们的成绩,及时做好阶段性总结、表扬,特别鼓励有创造精神的干部,定期评出“正心少年”、“班级小能人”,使他们一步步树立起成功感,帮他们不断取得成功的经验。在学习、纪律、劳动、卫生等方面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时,教师更要细心观察,及时进行总结、表扬,对同学们取得的成绩给予合理的评价,给他们以精神支持。另一方面,以“得奖章”、“挂红旗”、“贴红星”、“戴红花”、“坐飞机”等孩子们感兴趣的评比形式,培养学生的成功感,不断定出新的目标,并不断为之做出努力。这样,就会使学生养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最后取得成功的良好习惯。只有想和做、情和行高度统一,才能达到理想的行动意志训练。

四、创设武术训练氛围,锻炼“正气”精神意志品质

校园显性环境建设凸显武术训练氛围,可以设立冠军榜、正气墙、武术专栏等,让小学生在环境浸润中锻炼“正气”精气神。人的意志品质主要是在特定环境中培养起来的。忧患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人不经过艰苦的磨练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没有强大的生命力。所以说,生活在安逸的环境中培养不出坚强的意志。人们常说:“逆境出人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武术训练是艰苦的,学习也是如此。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困难环境,留有让学生克服困难的机会,鼓励他们在困难面前不灰心丧气,自己设法解决。困难大时,教师要给予启发和帮助,使学生战胜困难,从而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对独生子女而言,抗挫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学生家长要摒弃“娇生惯养”的家庭教育方式,要积极带孩子到生活实践中去历练,创造情境,发掘孩子潜在的能力,鼓励孩子自己去处理事情,培养独立解决困难的能力。还可以结合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孩子踏青、登山、野外求生,鼓励他们战胜困难,从而锻炼坚强的意志。

五、塑造武者正面形象,当好“正人”塑形意志楷模

武德文化的传承人就是习武者,有意识塑造他们在孩子们心目中的正面形象,使其成为学习模仿的榜样,发挥“先正己,后正人”的榜样教育作用。正人,即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身边的人。意出《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曰:‘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在此是指“先正己,育君子。后正人,蕴正气。”

小学生喜欢模仿,年级越低表现的越明显,尤其喜欢模仿那些他们依赖和崇拜的人,习武者的行为最具感染力,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对小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武者要以身作则,注意培养自己的坚强的意志,成为学生的表率,为学生提供意志坚强的榜样,激发学生产生自我锻炼的强烈愿望。

总而言之,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途径很多,武德文化浸润是捷径之一。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小学生学习成功的有力保证,小学生只要有了良好的意志品质,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教师在教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加强对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陶倩 心理健康教育大全[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

[2]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 武术[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3]张明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4]桑标 主编 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王振宇 编著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刘振兴 主编 中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

良好品德的培养范文9

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各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关键词】:品德教育 品德形成 充分利用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各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就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而言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这四种心理,共同发挥作用的综合过程。可是,通过深入课堂调查了解发现,目前本地区思品课仍存在着教学目标智育化,教学过程集权化,品德评价“简单化”的现象,思品课老师没掌握本学科的知识网络、能力结构和方法体系,上课时忽视了品德的形成是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是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只重讲授不重内化,只重形式,不重实效,重教师,不重学生。具体提高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途径与方法是: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挖掘品德形成的内驱动力

素质教育要求努力改革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品德的形成只有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才能使品德的形成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强制变成自觉,最终使道德行为落到实处。那么,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交流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是灌输者,对于一些道德理念他不去考虑学生能不能接受、愿不愿意接受,把学生当作是接受知识的机器。因此,学生的学习有着被动性,这样不利于学生品德的形成。而交流正是依据学生认识过程的特点,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在课堂上与大家共同交流。在交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疑问,在交流中相互补充、相互辩论,在交流中感悟。俗语说:“理不辩不明,法越辩越清。”在学生的相互交流中,道德观念才会自然的流露,是非善恶才会清楚明了,智慧的火花才会产生。学生在思维的火花碰撞中感受领悟,在交流中增强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了自己的创造性。我相信这种道德观念的形成留给学生的印象才会更深刻、更持久。

2 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没有兴趣的获得是不快乐的,是枯燥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抓住学生的兴趣,就等于激发了学生自觉行动的意向,就能使他们产生强大的内驱力,就使他们自觉的兴致勃勃地去进行行为实验,去主动的加深道德认识、推动道德行为、坚定道德意志。这样也就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的主体性。

3 实践

实践就是让学生在习行的道德的观念的指引下,用自己的行动去认识、验证、加深道德理念。在思想品德课中,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激情是思想品德课的催化剂,导行是思想品德课的出发点、落脚点。实践不只是在联系实际上指导行为,更重要是的把导行确确实实的落在学生的身上。有一句话说:“实践出真知”。实践可以放在课前,让学生在实践中自觉的体会或总结道德理念。实践也可放在课后,让学生在实践中去验证、加深道德理念,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 重视情感的培育

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是培养知、情、意、行的过程。情是贯穿在品德的形成过程之中。我想,如果没有情感的参与,那么学生的意志就很难培养,行为也就很难得到落实,效果也不会持久。所以,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他们往往感情充沛,当然就常常会感情用事,所以,他们对道德观念的认识、理解、掌握和道德动机的形成,道德行为的辨别,在很大程度上受感悟的支配。道德情感成了学生道德行为的巨大动力。所以,重视学生情感的培育的激发,使之有终身难忘的情感体验,才会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和义无反顾的道德行为。

二、 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为

思想品德的形成提供锻炼的舞台由于学生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加之学生年龄小,情绪化严重,意志力较薄弱,所以对于他们品德的形成需要不断的培养训练,因此除了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训练之外,还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的机会,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扫墓,教育学生缅怀革命先烈,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利用郊游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每个公民都要自学的保护大自然,珍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如利用到敬老院的机会,教育学生尊敬和爱护孤寡老人。三月份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六一”儿童节,学生组织节目,教育学生要学会合作,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每周的升旗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要从自我做起等。

总之,在学校开展有的各项活动中,教师做个有心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品德的教育和训练,使品德的形成更自然,更不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