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心血管内科医生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2-10-03 04:13:41

心血管内科医生总结

心血管内科医生总结范文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是以中医为主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卫生部首批四所中药临床药理基地之一。

龙华医院心内科(含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科的高血压专科)是一个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中西医结合的心血管科室,为上海中医药大学A级重点科室,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科,为教育部中医内科学重点学科组成部分,是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科室内含中医心内科、中西医结合、高血压、西医心内科几个部分。拥有门诊、病房,CCU监护室、心导管室,并附有2个名中医工作室,现有教授五名,博士生导师三名,硕士生导师二名。承担有多项部级、市部级课题、市科委、教委中西医攻关科研项目,以及新药的临床评价工作,曾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医学进步三等奖。获国家专利1项。科室长期承担中医大研究生和毕业生、外国留学生、夜大生等的中西医内科课堂教育及临床带教任务。

心内科采用中医传统医学理论与现代医学知识相结合的手段,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为原则,通过运用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等中医方法为主,辅以西医药治疗各种心血管疾病,其中尤以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疗效良好。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的原则,根据高血压不同证型,综合实施以平肝潜阳、活血祛瘀、化痰泄浊为主的中医药治疗,协同各类降压药物的运用,为各期高血压及有心脑肾并发症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科室亦以冠脉造影、冠脉内支架术、起搏器安装等手术救治急性心梗、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科室拥有治疗心血管疾病特色的舒心饮。复律宁。活血潜阳胶囊。白蒺藜总皂苷自制制剂4个。

何燕主任擅长运用中医四诊八纲及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各种心血管疾病。诸宁主任负责西医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诸宁主任每周一下午,何燕主任每周三上午、周六上午有专家门诊)

周 端 教授

周端教授1950年生,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主任医师。副院长,并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中青年委员会特邀委员。

心血管内科医生总结范文2

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心血管专业,积极开展了冠心病防治研究,在临床上率先开展了心电图运动试验及运动试验,联合潘生丁试验对冠心病早期诊断价值及其疗效评价的探讨,目前已应用4000余例,使大量的隐匿性冠心病患者得以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使总医院在冠心病诊断方面处于本地区领先水平,该项研究成果荣获中原石油勘探局1993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成功实施了本地区第一例急性心肌梗死的静脉溶栓疗法,随后他带头组织心内科广泛开展了中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配合转换酶抑制剂等综合疗法的临床应用,治疗急性心肌梗塞300余例,使住院病死率由原来的15%降至7%左右,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并及时写出临床研究报告参加了河南省第三届心血管学术会议进行大会交流,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由于在临床和科研方面的突出表现,他很快成为心内科的学科带头人。作为总医院心血管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他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和熟练地处理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的能力,而且能牢牢把握本专业理论、技术发展的前沿,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积极学习、探索新疗法、新技术并进行推广应用和开展临床科研工作,为总医院心血管专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人工心脏起搏技术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最有效手段,是心血管专业电治疗学的重要技术之一,基层医院由于受技术和条件限制而很难开展此项工作,司定然主动向院领导建议,积极创造条件,查阅有关资料,并根据自己读研究生期间积累的经验,带领科内同志克服重重困难,于1994年开展了本地区第一例临时心脏起搏术,术中由于血管鞘管与导管型号不匹配(因条件所限),造成局部出血不止,他在手术台上积极开动脑筋,果断采用输液器接头代套管封堵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终于将起搏电极导管置入心脏,起搏成功,使这位生命垂危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转危为安;在此基础上,他又带领大家完成了更高难度的床旁经气囊漂浮电极临时心脏起搏术的技术攻关。同年,经过充分的技术准备,他组织开展了技术条件要求更高、更复杂的永久心脏起搏器安装术,更加拓宽了这种先进技术的临床应用范围。

目前,他已为126例各种危重心脏病患者进行了起搏治疗,成功率达100%,不但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而且也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这项技术不仅填补了*地区的空白,而且在适应症、起搏方式选择及生理性起搏方面居河南省领先水平。为了促进心血管专业技术的更大发展,为医院创名牌、争效益,为职工家属解除疾苦,司定然向院领导提出了在总医院开展心血管疾病最尖端诊疗技术之一——心脏病介入治疗术的研究与临床应用,在得到医院领导的同意与支持以后,他亲自带人于1995年8月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研修介入心脏病学,半年后归院,即投入了复杂的前期准备工作中,为了尽早开展工作而不额外增加医院负担,他提出立足于医院现有条件,不等不靠,将胃肠透视室作为导管室,利用现有的旧x线透视机替代大型c型臂血管造影机,自行制造器械消毒槽,仅用两个月时间完成了准备工作。于1996年5月1日开展了具有当前国际先进水平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术、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两项新技术,从此结束了以往这类疾病手术创伤大、药物疗效差而依赖外转求医的局面,此疗法既可以使患者得到根治或显著好转,又为勘探局和职工家属节约了大量费用,目前治疗患者96例,成功率97.7%,直接经济效益176万元。上述新技术、新疗法的开展使总医院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水平跨入了省内同级医院先进行列,为创建“三甲”医院产生了积极作用,使当时在本地区独家掌握这些新技术的油田总医院的声誉和影响得到了大大提高,已经产生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冠心病介入治疗是当今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最复杂、难度最大、危险最高而效果最好的尖端技术之一。总医院大型血管造影机的引进为心内科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司定然不失时机地积极组织科室人员学习相关技术,使冠心病介入治疗术顺利在我院推广开展。2001年,他主持开展了*市首例经皮插管冠脉腔内成形及支架植入术,在他的带领下,目前已为成功完成近千例冠状动脉造影及ptca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上述心脏介入治疗技术的开展,使总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跨入了国内同级医院先进行列。

司定然同志不仅有孜孜不倦地学习运用新技术的精神,更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他常对同志们说,既然我们做了医生,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就是我们的天职。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自到中原油田的第一天起,他就以全身心的精力投入到治病救人的事业之中。他所在的心血管内科是医院的重点科室,也是全院最大、最忙,危重病人多,病情变化快的科室之一。作为科室负责人,他总是第一个到工作岗位,并常因为病人诊治而耽误了休息时间,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只要病人需要、出诊会诊,总是随叫随到。刚端起饭碗、刚躺下睡觉就被邀会诊的情况不可胜数。从事心脏介入治疗需要在x线透视下确定导管电极的位置,医生要暴露x线直接照射下工作,会受到数倍于患者照射剂量射线的损害。由于长期的射线照射,他的白细胞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右手也发生了放射性皮炎,每次手术前后,科室的同志们无不为他担心,捏着一把汗,都劝他在台下或室外指导,可他总是上台次数最多、时间最长,即使被别人替下也不离开导管室,观察病人、指导下级医师工作。每次手术结束后,他总是回病房逐个诊察术后病人,确认无并发症后才放心地最后一个离开病房。有一次,手术一直从早上7点进行到晚上9点,结束时发现机器出了故障,其他同志都回家休息了,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手术,他亲自陪同西门子公司的工程师修理机器,直到深夜12点将送工程师回住处他才回家,第二天同志们上班时,发现他已经又做好了当天手术的准备工作。他不仅自己以身作则,还带出了一只作风过硬的队伍。不论工作多忙多累,心内科的同志们从无怨言,尤其是介入治疗小组的医护人员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大家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使科室的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医院的前列。在他领导下该科多年被评为院先进单位、院双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和中原石油勘探局模范集体、文明单位。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司定然在努力完成各项医疗工作的同时,还注意不断地总结经验,近年来先后编著了《现代实用心脏病学》(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在杂志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科研论文29篇,其中《转换酶抑制剂对急性心肌梗塞的保护作用》一文参加了第四届国际转换酶抑制剂研讨会大会交流,《生理性永久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分析》等三篇论文参加了第三届长城国际介入心脏病学研讨会交流并为《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录用;《永久人工心脏起搏术》、《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研究》、《血浆内皮素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的变化及低分子肝素治疗对其影响的临床研究》、《联合药物干预对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及24小时动态血压负荷影响的临床研究》、《不稳定冠状动脉疾病ptca+支架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等五项成果先后获得中原油田及*市科技进步奖;1998年应邀出席了在新加坡举办的第七届亚太地区介入心脏病学研讨会。

面对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司定然并没有故步自封,而又把眼光集中到了更重要的课题,2002年他承担了中国医学科学院与英国牛津大学临床试验研究中心联合组织实施的协作研究项目——《中国第二项急性心肌梗塞临床治疗研究》及由加拿大、印度和中国共同发起的国际性协作研究《评价低分子肝素和代谢调节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的部分研究工作,为两项大规模临床试验提供了一定的循证学依据,受到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

在2000-2002的三年里,他带领的心内科取得了更加优异的成绩,医疗质量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保持双先单位,他也连续三年被评为院“优秀管理工作者”,“局劳动模范”,“局十佳青年”,2003年初被提拔为中原油田总医院业务副院长。

2003年的春天,非典型性肺炎肆虐中国大地,一场抗击非典的战争在全国打响,当和政府高度重视防治非典的这场战争。刚刚上任业务副院长的司定然同志在这危难之际自告奋勇地担起组织指挥抗击非典一线工作的重担,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他连续七天吃住在工作现场,协调相关科室和部门,组织行政、后勤和医务人员,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成功创建了发热门诊、非典病房,购置了防护服装和消杀物品,做好了防止非典的一切准备工作。在抗击非典最艰难、最危险的日子里,为了明确诊断几名非典疑似病例,司定然同志常常连续几天忙得回不了家,他不顾个人安危,一天奔波于非典病房和发热门诊之间数十趟,亲自给病人查体和询问病史,亲自为病人盛饭送水,亲自观察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在他的带领下,所有疑似病例均痊愈出院,整个油区没有一例非典感染病人,圆满完成了抗击非典的光荣任务,受到中原石油勘探局领导的高度赞扬和表彰。

心血管内科医生总结范文3

关键词:心内科会诊;特征;疾病种类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168-01

本文详细回顾了我校附属医院心内科医生在三年中会诊的所有病例,望能给内科住院医生如何处理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提供有益建议。

1 详细资料和方法

(1)资料2009年-2011年共为我校附属医院非心内科科室150例病人作了会诊。男性患者81例,女性患者69例,年龄15岁到90岁。会诊在病人床边进行,用4 天完成全部常规会诊,患者收到信息以后10分钟内到医院进行急症会诊。

(2)方法 病例统计:所有会诊病例要详实登记。病人全部资料运用统计分析软件作详尽分析。

2 结果

(1)会诊不同类型 急症会诊38例,常规会诊112例。病人所属手术科室为92例,非手术科室58例。

(2)会诊不同科室妇产科11例,普通外科39例,呼吸科12例,骨科18例,耳鼻喉科16例,神经内科19例,别的科室35例。

(3)疾病种类 高发的心脏病排序是:胸闷5例,高血压31例,冠心病33例,心功能不全13例,心电图 ST- T改变25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心律失常30例,超声心动图有异常发现4例,其他7例。

(4)急症会诊病人组成 心律失常的病人为最多,有15例,占总数的39%,第二是原发性高血压8例,占总数的20%。

(5)常规会诊病人的组成情况:冠心病28例(25%),高血压28例(25%), ST- T改变24例(20%),心功能不全8例(7.4%),胸闷心悸4例(3.5%),超声发现异常3例(3%),其他2例(1.9%)。心律失常53例,在常规会诊总人数中占48.1%。

妇科与外科由于手术前准备进行心内科常规会诊50例,占该二科会诊病人总数的64%,其主要就是对围术期心内科疾病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与防治,其中高血压患者31人,心电图不正常:ST-T改变25例,心律失常30例,陈性心肌旧梗死8例,心脏支架置入与冠状动脉搭桥3例,还有其他1例等。其中1例由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手术无法进行。

3 讨论

医学临床过程中会诊较为常见,运用会诊把病人的疾病进行专科评估,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医学诊治可能出现的风险。且还能够提升诊治的效果和病床来回周转几率,防止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的出现。本研究展示心血管和人体各个系统关联紧密,心内科会诊的科室包括所有临床科室,牵涉的病非常多,因此可以证明心血管疾病可以表现在别的系统疾病里面。进行心内科会诊的病人以普外科数量为最多(21.2%),然后是神经内科(11.8%)。手术之前的心脏危险性评价是预防手术病人围术期心脏并发症的出现,来区分哪些病人可以进一步的诊治,比如冠状动脉成形术、内科药物治疗与别的危险因素诊治中获得好处,此种评估的运用来达到使病人围术期情况得到改变,以降低并发症出现的几率。术前风险评估涵盖心血管病危险与手术操作自身的危险,心血管病危险分层可依据相关文献资料来预测重、中、轻度危险因子进行评估,实际措施可根据手术之前心脏评估和诊治流程来开展。应用的措施有对围术期间高危病人取消手术转而干预来降低围术期间风险的出现。

有关医生在手术科室会诊过程中,不但要有综合评判处理合并心脏危险性的手术病人的综合水平;还有不断学习与持续提升此方面的知识与临床治疗经验,来减少病人心脏并发症的出现。同时在预估合并心脏病病人的手术危险情况的时侯,要兼顾外科疾病与心脏病的各种危险,若手术科室急病的危险比心脏病的危险大的时侯,往往是努力尽可能尽快做手术,不要被合并心脏病手术危险情况的可能出现所约束。本人在会诊的时候发现,医生常常对心电图ST-T变化认知肤浅,往往与心肌缺血相联系,甚至麻醉医生常常只是由于心电图ST-T变化而让心内科会诊。事实上,ST-T变化自身并没有诊治的特异性,导致ST-T变化的情况是多元的。所以临床层面要提升对心电图变化的认知。

切实了解心血管和人体疾病的关联程度,综合对人体各个系统的病情进行评价,进而制定出适合病人的科学诊治方案,让病人进行有效诊治。医院非心内科医生要强化对心血管疾病知识的了解,最终推进临床医学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旭东,白燕.综合医院内精神科会诊的回顾性分析[J].中华精神病学杂志,1998,31(4):231-233

[3] Lindenauer PK,Pekow P,Wang K,et al.Perioperative beta-blockertherapy and mortality after major noncardiac surgery[J].N Engl J Med,2005,353(4):349-361

心血管内科医生总结范文4

多年后,记者在不久前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蓦然看到了金星教授忙碌的身影,忙上前问候,随后在与金星教授的交谈中,又了解到了金星教授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抉择、奋斗和创业的历程,并对金星教授所描绘的中西医结合血管外科的发展蓝图充满了憧憬。

从事周围血管专业是我自己的选择

选择做周围血管研究,对金星来说并非偶然。1982年大学毕业后,金星被分配到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工作。他回忆说,由于历史原因,血管外科疾病研究罕有人搞,更没有独立成科,一般为普通外科心脏外科等的一支,但周围血管疾病的患者很多,山东省内各家大医院却都无人专攻此学科,患者到处求医不成,只能延缓症状,无从根治。有些病人病症发展到晚期,只得截肢,留下终生残疾或失去生命。每当看到病人痛苦的表情及家属们困惑、无助的眼神,金星心里都隐隐作痛。他凝视着病人那残缺的肢体,感叹自己的回天无力,久久地、深深地思索着医生这一职业的人生价值。“最终,我决定一切从病人的需要出发,从此专攻周围血管研究。”金星说,对于这一选择,他从未后悔。

1985年,金星考取了著名血管外科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尚德俊的研究生,在尚教授的指导下,正式开始了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实验研究。

春来秋往,酷暑严冬,金星心无旁鹜地仔细研读了几千篇论文,悉心做了上百遍实验,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事业的虔诚,终于在国内首创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并发溃疡(老烂腿),提高了下肢多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治愈率。同时,在省内首先成功地运用和改进下肢深静脉瓣膜外修复成形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临床疗效居国内领先水平。1993年,他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9年晋升为教授,2001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2001年11月,金星被山东省立医院引进,出任新建学科——血管外科主任。从创科之初,金星教授就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在人才队伍、科研教学、临床技术等各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历经数年的快速发展,科室一跃成为国内先进、山东省及周边各省规模最大的血管外科专业学科。

从“无”起步,实现科室跨越式发展

然而,在当时,山东省立医院血管外科作为一个新建的学科,实质上是在原外科综合病房的基础上改建的。可当时设备非常陈旧,床位年平均使用率仅50%,年收入仅7.8万元;科室成员除了金星,再就是几个进修大夫。人才少,设备差,起点低;资金缺,零投入,负债经营……金星十分清楚这其中的难处,他不仅面临着临床、科研、教学的三重任务,同时还面临着医务管理、产业经营、职工收入的三重压力。一副副担子都沉甸甸的,每一脚下去都要踏着“苦”字行进。然而,担大任者,又有哪一个不得先经受“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历练呢?

那时金星正值中年,正是人生的各种准备和积淀日趋丰厚之时,被引进这片涌动着改革春潮的热土后,金星深知个中辛苦,但也深感幸运。良好的创新环境、先进的技术优势、浓厚的学术底蕴以及最令他感动的人文精神……这是一个非常宽松的、可以施展才华的平台。他下决心要在这个新的平台上创造出优秀的业绩。基于全国乃至世界血管外科发展的现状,金星提出了“通过努力学习,夯实专业基础;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医疗质量;通过学术交流,提升学科声誉”的发展思路,实行周六科主任大查房,疑难病例大讨论制度,保证医疗安全和治疗效果;定期举行业务学习、讲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坚持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在最初的一年中,金星几乎天天在医院里忘我拼搏:手术台上,他从容熟练地操作;病人床前,他热情关切地问询;雪花飘飘的静夜里,有他专注的身影;酷热蒸腾的行人道上,有他奔忙的脚步。设备的更新,科室的管理,人才的培养,职工的收入等,他殚精竭虑,废寝忘食,以科室为家,与病人为伴,足足有半年的时间,他每晚只有两三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渐渐地,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科室工作开始正常运转。

“直到那时,我才感到有些疲惫,但同时也感到非常充实,虽苦犹甜。”金星感慨地说,“在这座百年老院中,汇集了许多德艺双馨的老专家、老教授。他们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大医精诚的高尚医德,为科学献身的优秀品质,甘为人梯的崇高人格,给了我取之不尽的精神养分。我以此为楷模,在身体力行的学习中达到自我的提炼和升华。这内在的驱动力,促使我在人生的跋涉中奋进不息。”

终于,不到一年的时间,科室便取得了可观的技术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学科建设中,金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走出了一条高水平建设、快速发展的新路子,使该学科成为目前山东省及周边各省规模最大的血管外科专业学科。病房设备更新90%,病房月净收入达80多万元,与上年同月相比翻了两番。医院斥资百万元重奖创新人才,除他自己荣获最高奖项外,他领导的血管外科也同时荣获技术创新、医疗安全管理等三项大奖,成为医院获奖总量最多、科技含量最高、奖金人均最高的领先科室。

先进的医疗技术、科学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不仅赢得了医院上下的好评,同时也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信任和赞誉。

昔日疑难症,如今已破解

在金星带领下创建的山东省立医院血管外科,多项诊疗技术突飞猛进,很快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血管外科经常遇到一些病情危重、复杂,经济条件较差,又急需手术的病人。一名尿毒症患者,2年前曾在某医院行肾移植治疗,后因排斥反应而失败;后又因手术部位感染、出血反复多次手术。2004年10月,已经形成的髂总动脉瘤破裂,形成髂总动脉瘤膀胱瘘,自尿道喷射性涌出大量鲜血,患者出现休克、神志淡漠等危重情况。为抢救患者,除局部压迫外,金星决定应用球囊阻断主动脉血流,减少出血,保证心、脑血液供应,积极准备,紧急手术。尽管以前的多次手术给该次手术操作带来了巨大困难,但金星教授仍然通过阻断主动脉及对侧髂动脉、中断瘤体内的血流,剖开瘤体缝合近、远端瘤颈等措施,实现了动脉瘤切除和止血的目的,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在2004年1月至12月初不足1年的时间里,该科完成治疗的50余例主、髂动脉疾病包括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腹主动脉瘤及腹主动脉瘤破裂、腹主动脉闭塞、髂动脉瘤及髂动脉瘤破裂、髂动脉闭塞、主髂动脉闭塞等,均取得成功,12项技术填补了山东学科空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致金星教授自豪地说,“要让来山东省立医院的血管病患者享受到国内一流的医疗和服务”。

2008年年底,山东省立医院血管外科在大量主动脉疾病手术基础上,成功对一例马凡综合征所致的腹主动脉瘤实施了手术治疗。据金星主任介绍,马凡综合征属于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990年我国的一组流行病学统计报告表明,其发病率约为1.72/10000。病变主要累及中胚叶的骨骼、心脏、肌肉、韧带和结缔组织。骨骼病变表现为体型瘦长,手指和脚趾细长呈蜘蛛趾样;心脏可有二尖瓣关闭不全或脱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眼可有晶体半脱位、视网膜剥离等症状。马凡综合征的主要危害是心血管病变,表现为大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发育不全,主动脉扩张,形成主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主动脉扩张到一定程度以后,将造成主动脉大破裂死亡,发病率为0.04‰至0.1‰。因此,动脉瘤往往被称为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因为主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的主干道,一旦破裂,抢救成功的机会很小,患者几分钟就可能死于失血性休克。该患者之所以能够幸运被抢救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积极及时地实施了抢救和手术。此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山东省立医院血管外科在国内已处于领先水平。

2011年年底,山东省立医院血管外科在麻醉科、ICU、介入中心、输血科等科室的积极配合下,成功抢救了四名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该四例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成功救治,标志着山东省立医院在多科室的团结合作以及血管外科急危重症救治方面的高水平。“腹主动脉瘤破裂是一种极其凶险的外科急症,往往因为出血凶且量大,短时间内致使病人出现严重的失血性休克又来不及救治而死亡,死亡率极高,为50%到80%。” 金星主任介绍说,“我科收治的四例患者中,一例急症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但术后10余天再次突发腹主动脉瘤破裂而紧急转为开放手术;术后因经济原因放弃进一步治疗。因此,对于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而言,早期确定诊断,紧急外科手术治疗,尽快控制腹主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降低破裂腹主动脉瘤死亡率的关键因素。”

成立分会,促进共同进步和规范化发展

2010年,山东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在金星的带领下宣布成立,金星担任分会主任委员。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山东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成立暨全省首届血管外科医师学术与管理大会于济南召开。会议期间,随时可见辛勤筹备会议的金星教授那忙碌的身影。谈及成立山东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的初衷,金星说:“相对于传统学科而言,血管外科目前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过去的20多年里, 我国血管外科事业蓬勃发展,随着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各省市相继建立了血管外科专业,腔内血管外科、各种微创手术、自体干细胞移植等作为新的技术也日益得到重视。血管外科的发展,已经成为每个综合性医院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血管外科要发展成为我国外科界有影响的学科,在国际学术界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打破门户、医院和地域界限,加强交流,团结协作,整合资源,共享成果。为了促进血管外科事业的共同进步和规范化发展,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们发起申请成立山东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

金星进一步指出,山东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是在山东省医师协会领导下的血管外科医师的省级行业组织和社会团体,为国内首个血管外科专业的二级分会,与传统的胸心血管外科、普外科等二级学会等同。她的成立,标志着山东省血管外科事业的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必将为加强全省血管外科医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高血管外科医师的执业道德和执业水平,保障血管外科医师的合法权益,促进全省乃至全国血管外科事业的规范化发展,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早在山东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成立之前,山东省立医院血管外科就非常注重为各级医院血管病专科医师构建高端的学习交流平台。2005年9月,该科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国际血管外科和腔内血管外科大会暨第五届国际布加综合征学术大会”;2008年8月,成功举办了“中华医学会第九届全国血管外科学术会议”;2010年12月,成功组织召开了“山东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成立暨全省首届血管外科医师学术与管理大会”,同时还举办了“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腔内血管外科技术新进展研修班”。从2008年开始筹备,到2010年6月17日正式取得山东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登记证书,在2年多的时间里,金星带领大家先后5次召开相关工作会议、听取各方意见,并于2010年9月12日在济南召开山东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筹备会议,期间做了大量的工作。

对于血管外科医师分会未来的发展,金星说:“我们已经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我们定将充分发挥分会的桥梁和平台作用,加强全省血管外科医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促进血管外科医师的沟通与交流,规范学科发展,提高医疗水平与服务质量, 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我也相信,在山东省医师协会的帮助指导和全省血管外科医师的共同努力下,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的各项工作,一定会开展得越来越好。”

潜心绘就血管外科发展蓝图

10多年前的2002年12月28日下午,山东省省立医院礼堂里正举行着一场别开生面的年终工作总结表彰会。党委书记在讲话,院长在讲话,人才资源处处长在讲话,专家代表在讲话……他们在称赞血管外科主任金星及另外两位主任,说金星他们最大的贡献就是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分别创建了3个新科室,并使其发展为在全省有影响、有实力的重点专科。接下来,院长郑重宣布他们3人分别荣获科室创建发展特别贡献奖,各奖励一部价值近12万元的赛欧轿车。礼堂里立即轰动起来,敬佩的目光一齐聚集在他们3人身上。当46岁的金星第一个走上前来,从授奖者手中接过象征着成功和荣誉的轿车钥匙时,全场掌声雷动!

有人说金星是齐鲁医苑崛起的新星,光华熠熠,他则说自己不起眼儿,很一般、很平常。星空无限,科穹浩渺。面对接踵而来的荣誉,金星始终感到珍重的是落在肩头的责任。

从1982年大学毕业后选择专攻周围血管研究,转眼间,金星的从医生涯已达30多年。这期间,就连金星自己也数不清有多少时间是在办公室、实验室、手术台上度过的。就是回到家,他有限的话语也大多与病人有关。他孜孜探求,勤奋不怠,几十年来,先后主持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出版学术著作7部,发表科研论文86篇,获省科技进步奖二项,厅级奖三项。其专著《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是国内最早的一部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专著,获得当年度的山西省晋版优秀图书特等奖。这些论文和著作是在书房里写成的,也是在实验室里提炼出来的,既是文字、图表、公式、理论的归纳、演绎,也是聪慧、才智、心血的结晶。2012年,山东省卫生厅、医师协会和全省网络投票,金星以高票当选山东省十佳医师。

作为山东省及周边各省规模最大的血管外科专业学科,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血管外科博士点,山东省唯一的血管外科博士点的学科带头人,金星在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方面开拓进取,不断创新,了大量心血,实现了山东省立医院血管外科的跨越式发展。山东省立医院的心脏外科和血管外科在省立医院集团领导下,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11年9月被原国家卫生部批准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心脏大血管外科。2013年被原卫生部批准为临床介入医师培训基地。据了解,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于2010年初启动,是原国家卫生部根据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组织专家评估产生的,具有医疗能力强、医疗质量高、管理规范等特点的医疗专科,在临床医疗服务体系中居于技术核心地位,也是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人才培养和技术推广的基地。金星教授表示,他将在不断进行临床工作创新、提高医疗水平的同时,继续加强科研教学工作。

当被问及下一步有何打算时,金星教授给出了一份《血管外科2013年创新性工作计划》,并谈起了今后五年的规划和设想,那是他潜心绘就的一幅蓝图:

——培养出一批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丰富专业知识、娴熟的临床操作技能的现代血管外科学专家,使人才队伍形成具有较高整体素质的学术梯队。

——建设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信息文献资料室、专业实验室、学科研究室,使山东省立医院血管外科成为国内知名的血管外科医、教、研主要基地之一,成为代表血管外科最高学术水平的、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机构。

——开展下肢静脉反流性疾病的综合性外科治疗临床研究,开展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病因学研究,探索转基因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内皮干细胞自分泌生长因子促新生血管形成的治疗方法……

——与国内外著名院校、医院、科研机构联络沟通,促进血管外科建设的全面发展。

……

时至今日,金星教授的很多设想已经初步实现,然而他的想法还有很多,每一步的实施都不容易,每一项的实现都需用心血和汗水铺就,但他仍和从前一样,不知疲倦地忙碌着、探索着、追求着……

心血管内科医生总结范文5

  医院医生进修个人总结

  在xxx骨科进修学习的一年,一年的时间,不丰富但很充实,切身体会和感同身受,真的受益匪浅。

  回首在xxx骨科的一年进修,有细仔询问病史的时候,有认真查体的时候,有安静听课的时候,有勿忙带病人加检查的时候,有老实站一天手术台的时候,有翻阅书籍文献的时候等等一幕幕,在我写回顾总结的时候呈现于我脑海。虽然有些工作已经是很熟悉了,但每天和xx医生的临床实践中,如查房,问病史,查体等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能重新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规范的角度来讲相差甚远,所以这一年没白来,从最基本的学起,不但学习了他们高深的脊柱关节套路,而且从临床医生的角度去规范了自己的行为。

  孜孜不倦的对专业的追求。xx作为全国的疑难病诊治中心,所以在骨科领域也经常能碰到很多少见病,罕见病。当他们碰到没见过疾病时,他们就会去查阅大量的文献,并组织全科一起来学习查阅的文献,并讨论治疗方案。医学虽然是个经验科学,对经验的积累很重要,但是尊重循证医学证据更重要。他们会对已经治疗过的病例资料全部保存完好,以利于总结治疗经验。

  明确管床医生的概念。其实是对管床医生概念的明确就是对临床医生最好的诠释。管床医生就一线住院医,做好自己所管床位病人的病历书写等文书工作,完成相关检查和术前、术后会诊,处理病人常见围手术期并发症,有问题及时向上级医汇报。所以住院医留下来加班是常有的事,因为他们的事情繁琐、工作量大,他们不会把今天的事留到明天去做。只有每天踏实地将自己的床管理好了,才是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临床医生了。做好住院医才能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打好坚实的基础。

  做一名技术出色的医生很难,做一名德艺双馨的医生更难。骨科医生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是手术,所以对手术技术和手术能力的提高都会很重视,但一名优秀医生不仅要具有基本的专业技术水平,更需要有对患者真诚负责的心。虽然这些大道理都能明白,但有几个医生能真做到的呢?至少我接触过的xx骨科教授里做到了。因此给我的感觉环境很重要。学科带头人很重要,一个优秀的带头人可以带出一片优秀的人。

  一年的进修虽短,但xx严谨求精的治学精神和勤奋奉献的工作作风会让我受用一生。

  医院医生进修个人总结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半年的进修生活已经圆满的画上了句号。细数这六个月来的短暂时光,我倍感珍惜。因为我知道,这次医院选派我出去进修学习,除了因为医院业务发展需要外,还包含了院部领导对我的充分信任和殷切希望,我也把这次进修当做一次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通过这半年时间的进修学习,不仅提高了我自身的业务技术水平,还使我开拓了视野,拓展了思路,让我终身受益匪浅,同时也明确感觉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下面就我这次进修学习机会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是西南地区临床中医学科门类最齐全、综合服务水平最高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也是国家中药临床试验研究(gcp)中心、全国中医眼病医疗中心、全国中医急症医疗中心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和感染病临床基地。我所在的心血管科是国家新药临床试验中心心血管基地、四川省中医重点专科。该科主要采用中西医两法诊治各种心血管疾病,同时,该科还开展了冠心病和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各种起搏器置入术。

  半年来,在代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熟练掌握了心血管系统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瓣膜病等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并在ccu中对心血管科各种急危重症的治疗和抢救流程有了一定的熟悉和掌握;我还熟练掌握了心血管科疾病的问诊方法、技巧、查体要点和常规药品准确、合理应用,能够独立完成心电图机的操作,掌握了阅读心电图的要点,能够准确出具报告单;同时,我还观摩学习了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永久起搏器植入、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等各种介入治疗。

  在进修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折服于他们精湛的医疗技术外,还被他们科学、规范的科室管理深深打动,尤其体现在他们核心医疗制度的落实方面。作为享誉西南地区的一所中医三甲教学医院,他们的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体现得淋漓尽致。我所在的心血管科,分为三个医疗组,住院医师全都是主治以上职称,每个医疗组每天都有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科室主任、副主任固定每周一、四业务查房;除了常规的晨间查房外,各个医疗组还经常自己组织下午查房;在查房过程中,他们对每个病人的病情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点评,让每个参与查房的医生都能“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要是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本科室以外的其他症状,他们就会立即邀请相关科室会诊;每周一、三、五是他们开展介入治疗的时间,周二、周四下午就会进行术前讨论;每周一下午是死亡讨论时间,周三下午是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时间;周五下午是业务学习讲座时间;他们还特别重视医患沟通制度,每个病人入院后都会由经治医生亲自书写一份医患沟通记录,上面详细记载了病人病情和诊断、拟定的治疗方案及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并发症;对危重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反复多次与病人家属沟通;介入手术治疗的病人除常规签具手术同意书外,还有一份术前谈话记录;另外,科室还专门设有医疗教学秘书,负责科室的病历质量和教学安排。

  作为一所中医医院,中医特色治疗是他们的一大特点。心血管科开展的中医治疗项目一般有灸法治疗、耳穴治疗、中药浴足、中药塌渍、针刺等中医治疗项目,以前三者居多;灸法治疗是采用购置的冠心灸、强肾灸、镇痛灸等,入院后每个病人发放一个疗程(7天);耳穴治疗是他们自制的。他们的中药浴足开展得最为普遍,几乎每个病人都会使用。这是因为他们规定有严格的中药饮片使用

  比例(要求达到药占比的25%),所以他们除给病人开具口服中药外,还开展了中药浴足,用以提高中药饮片使用比例。

  作为专治心血管疾病的科室,科室内的设备使用率高又是该科室的一大特点。心血管科共设有80张病床,但心电监护仪就配置有40余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病人常规心电监护,介入治疗后的病人亦常规心电监护2-3天。科内还配备有床旁多普勒超声仪,入院病人常规行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另外,科内还设有心功能检查室,对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病人常规开展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分析及动态血压检查,每天该科配备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仪及动态血压监测仪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心脏介入及非药物器械治疗是现代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一大趋势。该科拥有一个介入导管室,配备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和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仪等多种先进设备,主要开展左右心导管检查和监护、冠脉造影术、经皮冠脉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心脏瓣膜球囊扩张术、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安置各种心脏起搏器及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为该科创造了可观的医疗业务收入。

  在科室的绩效考核方面,他们以个人创造的医疗业务收入为标准,采用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原则来调动科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他们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医疗质量指标为主要内容,把病历书写质量、核心医疗制度落实、中医辨证论治合格率、中西药占比、四合理运用、医疗差错发生率及参加教学活动的情况等作为考核依据,制定了科室人员综合考核细则,每月由科室医疗教学秘书对科内人员(医生)进行考核,充分体现出了科室管理的透明化和公开化。

  在护理工作方面,他们采用护理分组的工作模式把护理人员分成2个工作小组,每组设护理组长1名。每个工作小组又分为治疗组、办工组、巡视组、机动组等,各小组分工合作、团结协作,使繁杂的护理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

  通过这半年时间来的进修学习,让我的业务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我也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感受到了基层医院与三级甲等医院之间在软硬件设施方面存在的明显差距。时值我院创建二级乙等中医医院之际,我把自己在进修学习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所想与住院内科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以下几点愚见,望能为科室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严格执行核心医疗制度

  核心医疗制度的落实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举措。在科室常规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应严格落实查房制度、会诊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等核心医疗制度。就我院职称结构而言,现住院内科已完全具备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的能力,但由于副主任以上职称人员每天承担着门诊医疗任务,致使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落实困难,建议每周指定一天上午为副主任医师在内科业务的查房时间,这一天上午指定查房的副主任医师不承担门诊医疗任务。

  2、加大科室硬件投入

  现代诊疗技术的开展,除需具有过硬的业务技术水平外,硬件设施的投入亦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进修学习期间的感受,让我深深体会到在我院由于设备的缺乏,有些时候真有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与无奈,科室急危重症比例不高也与硬件设施的缺乏有一定关系。就现在住院内科业务开展而言,建议医院检验科开展利钠肽、n末端-利钠肽原、血气分析等检验项目,为内科购置脑功能治疗仪、脑血流图检测仪等设备,同时建议开展无痛胃镜检查。另外,科室现有闲置呼吸机一台,建议派人学习使用。

  3、充分彰显中医特色

  自我院创建二级中医医院以来,内科就开展了中医适宜技术的治疗。之前科室常规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有针刺、耳穴、穴位敷贴、艾灸、刮痧、耳尖放血、拔罐、灌肠等项目。由于新农合政策的限制,现科室开展的治疗项目仅有针刺、穴位敷贴、艾灸三种。但不管那种中医治疗项目,都一直没有在患者心目中形成是我院“中医特色治疗”的概念,甚至如针刺等侵袭性操作部分患者还很排斥。我认为,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科的做法,为大多数病人开展中药浴足治疗。其理由是首先每个人每天都要洗脚,在洗脚的时候加上点中药汤剂大家很乐意接受;其次部分排斥口服药物(特别是排斥口服中药)的病人也情愿接受这种方法的中医药治疗;再次,该治疗方法不具有侵袭性;第四,在提高治疗收入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中药饮片的药占比。另外,科室应尽快研制出自己的院内制剂,如他们的银葶清肺口服液、中风醒脑注射液使用都非常广泛。

  4、细化科室人员专业

  住院内科属于大内科范畴,收治的病人遍及内科的各个系统。由于医院条件及病人资源所限,不能像三级医院那样分出细化的二级科室,科室人员也不可能达到科科精通的要求。所以,就需要细化科室人员的专业方向,不是要求每个系统的专业方向都细化,至少要把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专业细化到科室人员的人头上,做到“百家争鸣、各引一端”。目前内科已有人员在心血管和消化内科方面完成了进修学习,建议统筹安排人员进修呼吸、内分泌和神经内科。

  医院医生进修个人总结

  20xx年5月我十分荣幸了参加了xx医院药剂科进修,在为期一个月的进修中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也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颇有感触。

  1、先进的电脑系统软件给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

  在调配处方时,用法用量可以打印在贴纸上,打印出来的信息含有药名,规格,用法用量等,这样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有可以避免手工写错或是不清晰造成病人误服。前段时间有个社区医院药师给病人写一个降血压药的用法用量,每日一次,每次1片,就因为写得不清晰,病人看成每次11片,结果造成严重低血压昏迷送到医院抢救。还有是领药计划可以自动生成,也可以手动,就不需要人工逐个检查药品,再手写计划,还要入电脑这样繁琐。近效期药品提示等。

  2、药品实行货柜号摆放。

  每个药品有自己的货柜号,货柜号存入电脑系统应用软件,当不知道或忘记药品的摆放位置时可以通过查电脑就知道位置了。有利于调配和盘点,降低差错率,提高工作效率。打印出来的医嘱单药品(货柜号标在药名后)以货柜号为顺序排列,这样就可以按照顺序一路配药,避免拿错多规易混淆的药品,也避免工作人员来回走动。也有利于新来工作人员和进修人员或实习生尽快融入工作。

  3、小针剂拆零摆放。

  空闲时对于常用的或用量大的小针剂拆零放在适当的大盒子,方便繁忙时药师调配,减少拆包装的麻烦。

  还有好多细节方法都是可以降低差错率,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病人等候时间,降低病人投诉率!

  有一些地方做不到位的是,门诊处方没有实习双签名,只有核对药师签名或盖章,事实上是已经做到了双人调配核对,因为患者太多,调配药师为了加快调配速度,减少患者等候时间,处方调配完没有及时签名或盖章就交给核对药师。还有就是用药咨询服务过程中没有写记录,这个的原因也是工作太繁忙了,人手不够。很巧的是,我进修期间没多久就赶上187医院准备迎评三甲,所以他们得把这两年没有双签名的处方和没有做的记录补上,这工程巨大了。

心血管内科医生总结范文6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防护措施;探究分析

心血管内科由于自身医护工作的特殊性,因此需要承担更高的医疗风险[1]。同时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由于护理安全隐患而引发的医疗纠纷逐年递增。因此如何切实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并降低护理安全隐患就显得尤为重要[2-3]。本组探究通过选取自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进行临床治疗的患者130例,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对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对照防范护理,以此评价针对性安全护理的应用价值。回顾相关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130例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男性72例,女性58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62.5±11.3)岁,其中81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49例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相关疾病诊断标准,且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意识障碍、精神疾病等病症,事先告知所有患者及其家属本次探究的方法与目的,征得其同意后才,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65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健康宣教、用药护理、基础、康复指导护理等,观察组则采取针对性安全护理,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尤其是加强医疗法律法规的学习,其次加强护患沟通,在日常护理中多问、多听,及时了解患者对治疗的需求,再者提高自身护理技能,提高护理质量,最后在护理全程结合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配合程度,并且借助心理护理消除患者自身的安全因素。分析评价方法:结合两组患者日常护理工作内容,分析造成护理安全隐患的相关因素;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期间出现的安全隐患情况;最后结合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患者对对照护理的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个级别,其中满意度为满意和一般。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11.3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

2结果

采取对照护理后,观察组0例安全隐患,对照组8例安全隐患,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到98.5%,显著优于对照组86.2%,P

3讨论

心血管内科由于需要承担更高的医疗风险,因此更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来提高日常医疗工作的安全性。在本组探究中,通过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对其临床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以得出影响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进而采取对照护理,结合探究结果发现,针对性安全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笔者则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本次探究进行如下总结。

笔者通过分析对患者日常护理工作内容得出,影响护理安全的消极因素主要分为两类:其一来自患者自身,随着临床症状的好转,不少患者对临床治疗产生轻视心理,不配合治疗、自主进行活动、甚至自行出院,进而导致病情复发;同时一些患者由于对疾病知识认识不足,对临床治疗期望值过高,而一旦病情无显著改善或恶化,就会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产生怀疑心理,进而影响治疗进展。其二来自护理操作环节,比如护理人员操作技能不娴熟、病历书写不规范、没有进行有效护患沟通并行使告知义务等。这些消极因素的存在,就会导致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如导致患者病情迁延、出现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增大以及心力衰竭等严重隐患。而通过采取针对性安全护理,则可以有效避免此类问题,一方面全面进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消极心理情绪,另一方面加强护患沟通,及时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再者还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并且提高其护理操作技能等。通过探究结果可以看出,采取针对性安全护理的观察组,其安全护理效率与护理满意度都显著占优,临床价值显著。4结论

采取针对性安全护理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安全隐患发生情况,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显著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柳嫦.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07(16):197,200.

心血管内科医生总结范文7

关键词:活血化瘀 瘀血 心脑血管 疗效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64-02

活血化瘀法为我国传统医学所独有的诊治疗法,专攻血瘀症,疗效确切,治疗彻底,复发率低。清王清任云,“百病不离乎气,不离乎学”,认为血瘀乃是百病之因,活血化瘀之方可治百疾,待淤血清楚病症随之自然消亡。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从中医上来看,多为气血运行受阻、淤血阻滞,血管变窄,似脑中风、冠心病心绞痛等,治疗当以活血、祛瘀、通脉,增加患者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促使心肌完全舒张,增加心脏收缩以改善血液循环[1]。基于此,本文结合其所在中医院中医诊疗优势,对前来心脑血管科采取活血化瘀辨证疗法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收集的采取单一西药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性分析,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2009年4月~2011年3月2年间在笔者所在中医院心脑血管科实施中医活血化瘀辨证治疗的65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脑中风21例,冠心病心绞痛27例,脑血栓17例。男42例,女23例,年龄55~78岁,平均62.3±12.6岁;病程14d~20年,平均3.8年。同时随机选取行单一西药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56~82岁,平均61.7±13.1岁;病程21d~18年,平均4.2年。两组排除精神性疾病、有严重脏器疾病患者。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心脑血管疾病类型、病史等方面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活血化瘀疗法辨证施治。①络破血淤型:当破血逐瘀,基本配方是:桃仁18g、生黄芪15g、泽泻10g、赤芍8g、水蛭16g、红花和当归各10g、川穹12g、生大黄8g,依病情加减中药。痰多则加生南星、生半夏;头胀严重则加大川穹剂量,辅于牛漆以通经祛瘀;言语不利则加远志、全虫、僵蚕以散结化瘀;②气滞血瘀型,当益气活血,基本配方是:桑寄生12g、制首乌8g、赤芍9g、全瓜萎24g、钩藤12g、北柴胡9g、丹参25g、红花10g、桃仁9g、赤芍9g。服用12剂,疗程2个月;③痰热腑实型:当凉血活血,基本配方是:地龙12g、怀牛膝12g、桔梗15g、郁金10g、枳壳10g、丹参9g、天竺黄5g、甘草5g、半夏10g,黄芪30g,随症状加减,气虚者添党参10g,痰盛者加瓜藤20g,中药加水煎煮30min,煎两次取汁400ml,早晚两次温服,随症加减;痰盛加川贝母15g;痰血均重加龙胆草8g左右。以上辨证施药后均在1d~3d内行CT扫描,观察活血化瘀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西药: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类型,选用常用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同样与治疗后24h~2d内行CT扫描观察血管情况。

1.3 疗效判断标准。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显效:症状和体征绝大部分消失,仅偶有轻微症状;有效:症状及体征有一定改善;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2组资料均采用t和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以P

2 结果

行中医活血化瘀辨证治疗的观察组与单一西药治疗的对照组临床治疗后半年、2年期随访效果比较见下表1。

3 讨论

3.1 活血化瘀治疗机制。中医认为,淤血乃气滞或血虚使血行不畅而凝滞所致,或因寒在血脉,血凝而成,或热盛破血妄行,血液离开脉道,积而淤所致,即所谓的“血瘀气滞”。至于活血化瘀药理机制,活血类药物可舒张血管,激活血运、消弭血管阻力,致心肌舒张豁然,增加心脏收缩,进而改善血液循环[2]。此外,其亦可加速纤维蛋白溶解,形成抗血栓,改良微循环,改善新陈代谢,软化结缔组织,此乃治疗中医活血化瘀疗法治疗脑血栓类脑血管疾病的药理机制。总之,中医概况活血化瘀之药理作用,大致为止血、活血、祛瘀、通脉、消肿止痛。

3.2 活血化瘀辨证疗法临床应用。中医讲究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病症施加相应的疗法方可切中要害,而不至南辕北辙,反加重病情。心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发病率很高的常见疾病,多见于老年人群,虽心脑血管疾病,诸如脑中风、脑血栓、冠心病等从中医气血角度来看多共通相似之处,但受患者体质、气质、病型、环境等方面影响,病症亦存在相异之处,需临床辨证用药[3]。本文就以临床心脑血管科常见的冠心病和脑血栓等几种疾病从中医活血化瘀治疗角度来进行讨论:

3.2.1 冠心病。中医认为其发病机制属“脉泣而不行”,“脉中气不通”,气血诊断则断为气滞血瘀,临床表现为心胸满闷或刺痛,痛引肩背、心悸、气短。中医治疗当以行气活血、化瘀通络[4]。曾德祥等对一名年龄58岁,经临床确诊为典型冠心病患者服用“瓜萎桂枝汤”、“归脾汤”等加减治疗无效后,经查血压和经中医把脉后,辨证为“肝肾阴虚、心络淤阻”,遂配以下药方:桑寄生12g、制首乌8g、赤芍9g、全瓜萎24g、生地9g、钩藤12g、枳壳和桔梗各10g、北柴胡9g、丹参25g、红花10g、桃仁9g、赤芍9g。心律失常者去枳壳桔梗,加阿胶、炙甘草育阴复脉,形寒怯冷者去生地,加熟附子、桂芝温通心阳;痰浊、恶心、胸痞者去生地,加陈皮化痰泄浊。服10剂后,患者胸闷疼痛减轻,发作期延长,胸闷头晕等症均减,加减治疗2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血压趋稳,随访2年,近在过度劳累时偶见发作,休息后得以缓解。本文表1结果显示,术后半个月随访,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痊愈和总有效率上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而在2年期随访后发现,观察组痊愈和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3.2.2 脑血栓。中医认为脑血栓属淤血阻络、气虚血瘀,病机为气虚而血行迟缓,以致淤血凝滞,阻塞络脉所致。除与“中风”见证外,还伴有面色暗黑无华,舌质暗红或有紫斑。中医治疗上当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本文笔者对17例脑血栓患者在仔细诊断后,配以下药方:桑寄生12g、制首乌8g、赤芍9g、全瓜萎24g、钩藤12g、北柴胡9g、丹参25g、红花10g、桃仁9g、赤芍9g。对其中半身不遂者加蜈蚣搜剔经络;对神志不清者加石菖蒲豁痰开窍;对口眼歪斜者加白附子温经搜风。服5剂后4例痊愈,9例显效,3例无效者再以“补阳还无汤”加减治疗1月,2例显效,1例死亡。

综上所述,活血化瘀疗法是中医治疗瘀血症最有效方式,其除对心脑血管疾病疗效确切外,对神经性疾病亦有针对性疗效。不过,活血化瘀疗法虽临床应用广泛,但由于瘀血证在具有普遍性的同时亦有其特殊性,需依据辨证施治原则进行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安琼.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的临床治疗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2(8):168-171

[2]曾德祥.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临床的运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1(5):109-110

心血管内科医生总结范文8

孜孜以求,

做一名出色的“领军人”

我国有位著名医学专家曾说:“医学是一项极其神圣的事业,是一项极需做出奉献的事业,更是一项需要具备高尚道德情操的事业。”纳丽莎主任正是这样一位视医学事业无比神圣、具有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医德情操的医师。48岁的她,温文尔雅的举止,亲切和蔼的为人,却掩饰不住她对待医学专业的严谨、认真和务实。她从1990年7月在西北民族大学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便一直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超声心动图室工作。现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心脏中心功能检查部主任和心脏中心管委会委员。她的专业是心脏大血管超声诊断,主要技术专长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诊断各种心脏疾病及术中监测手术疗效,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前病例筛选、术中优化参数、术后随访和疗效评估,以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临床的应用等。

工作中,纳丽莎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以服务于临床诊断为己任”,廉洁行医、勤业敬业、精益求精。自2009年担任心脏中心功能检查部主任以来,她主持了多项省级科研课题,带领科室大胆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并获得多项荣誉;多次主持大型国际会议,培训和推广心血管超声诊断新技术,将医院心脏大血管超声诊断工作做得风声水起,为该区心血管超声影像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已成为宁夏地区心脏大血管超声影像专业学科带头人,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重大学术活动,在国内,尤其是西北地区,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在24年的医学生涯中,病人的需求、科学的诊断就是纳丽莎行动的指南。她为人谦虚严谨,真诚热情,工作中更是严以律己,严格遵守医德规范,在全科树立 “服务病人、服务临床”的理念,时刻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千方百计为病人、为临床提供科学、准确的诊断报告。日常工作中,她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在认真履行好本岗位职责的同时,严谨求实、奋发进取,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及业务能力。工作之余,她悉心关心科室同事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从各个方面考虑每个人的实际困难,并予以帮助和解决。

作为全区心脏大血管超声专业学科带头人,纳丽莎始终致力于做好超声心动图诊疗、教学、科研、培训及行政管理为一体的工作模式。她紧紧围绕“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制订适合本科室发展的各阶段工作计划,并分步实施。她始终把诊断报告质量和患者安全管理提高到科室日常工作的首位,制订、修改、完善科室各种检查流程、诊断报告质量控制体系、患者安全管理等文件。积极参与危重症及疑难病例的诊断、会诊和治疗工作,做到及时诊断、及时处理,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她尤其注重加强科室基本设施建设,购进高端心脏超声专用医疗仪器、设备,全面提高科室业务水平;同时,她还十分重视学科专业人才的梯队建设,合理培养、利用人才资源,拟定出科室各级医师的亚专业发展方向,并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加强培养。她针对实习、进修医师及临床住院医师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专业的具体情况,定期开展专业小讲座、专题讨论,使他们在业务能力上逐步提高。她积极带领科室人员开展新课题、新项目的研究,不但提高了科室整体科研水平,还有效激发了全科工作人员的学习和工作热情,并在紧抓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仍然不忘加强科室员工的医德医风教育和思想素质教育。

真情奉献,赢得尊敬与爱戴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责任重于泰山。作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者,纳丽莎对医学前沿的探索坚定而执着,对慕名求医的患者极为热情和负责任。她经常叮嘱下级医师:“做医生,医德是最重要的。一颗真心实意为病人着想的心就是一剂良药。作为医技科医生,科学务实的态度更重要,如何在第一时间为病人做出准确的诊断,便于病人早期治疗、解除病痛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永恒的课题。”

婴幼儿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是同行公认的“最令人头痛”的事情,因为大多数婴幼儿通常需要在安静状态下才能顺利进行检查。一部分婴幼儿因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烦躁不安、不易入睡、哭闹,个别患儿服用镇静剂后也不起作用,这非常不利于检查,使得诊断难上加难,花费的时间更长。而且,凡是纳丽莎参与会诊的婴幼儿,几乎都伴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病情常常处于危急状态。为了得出正确的诊断结果,让婴幼儿最大限度地“配合”,尽可能缩短检查时间并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每一次检查时,纳丽莎都会根据不同年龄段安排科室人员为小患者播放手机音乐、喝水喝牛奶、边检查边逗孩子,让家属给孩子讲故事等等;有时实在没办法了,就让年轻医生给患儿小声唱歌;如果仍然行不通的话,就再次预约检查时间。对于远道而来的患儿,无论下班后的中午还是晚上,科室人员总会看到纳丽莎忙碌的身影,还会听到她耐心细致地给家属交待孩子的病情,以及诸如下一步需要到哪个科室去就诊之类的问题。

作为守护生命的卫士,纳丽莎经常强调:“一定要多为患者着想。”她以身作则,对待每一位病人都认真检查,耐心解说并科学地因病施诊。她教育年轻医生:“健康是指身心健康,因此我们一定不要忘记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面对患者针对诊断结果的任何疑问,你的回答都必须是严谨、准确、科学的,但同时还要讲究技巧,争取给患者满意的答复。”每逢专家会诊时,她面对前来就诊、咨询的每一位患者,都不厌其烦、通俗易懂地向对方讲解。当患者有疑虑时,她总是耐心、仔细倾听并给予满意的回答。病人期盼的眼神、发自内心的感激,激励着她更加努力工作。在她看来,给病人一个亲切的笑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语,本身就是良药。

她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从检查的每一个环节都会为患者着想。如果是远道而来的患者,尽量争取当天做完检查明确诊断;若诊断结果属于“危急值”范畴,她会亲自跟相关科室沟通联系,请对方及时施治或尽快收住院。这不但为患者争取了治疗时间和抢救机会,还节约了食宿费用。许多患者及家属深受感动,送来锦旗或感谢信,以表达他们的谢意,赞誉这位“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好医生;有些患者甚至会送给她钱物及礼品,但都被她婉言谢绝。

“真情换真心”。多年来,纳丽莎凭借自己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高尚的医德医风和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全区同行、全院同事以及广大患者的爱戴、信赖和尊重。

攻关科研,专注学术

做一名德技双馨的好医生是纳丽莎不懈追求的目标。伴随着自身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感促使她及时了解、跟踪国内外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新动态,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经过多年勤奋刻苦的钻研和努力,她在宁夏全区乃至西北地区心脏大血管超声医学专业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3年3月至2004年3月,通过严格的国家公派留学考试,纳丽莎以Visiting Scholar的身份赴瑞典林雪平大学医院研修一年,主要从事心血管超声领域的科研工作。回国后,她应用所学知识,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进行科研立项3项:2005年、2007年获得批准自治区人事厅“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项目2项、2006年立项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2006年、2007年分别荣获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新技术新业务院级二等奖、三等奖殊荣。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她以Academic Fellow的身份赴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带薪研修一年,主要从事心脏超声专业技术临床实践工作。回国后进行科研立项4项,其中2009年自治区人事厅“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 项目1项,2010年立项自治区外国专家局“2010年度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计划”1项,2010年立项自治区科技厅“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专项)”1项;2011年立项自治区人事厅“宁夏回族自治区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团队项目择优资助经费” 项目1项。2010年、2013年获得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新技术新业务院级三等奖和二等奖殊荣。

自2010年至今,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脏中心“宁夏国际心血管病论坛”已连续举办了5届,由该院心功能检查部超声心动图室承办的“宁夏心血管医学影像学术会议”也已连续举办了5届,每一届参会代表均超过120人。作为宁夏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纳丽莎不仅肩负着本科室业务发展的重任,还以全面促进全区心脏大血管超声专业的发展,促进宁夏地区超声心动图专业诊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己任,旨在惠及广大病患者。每次论坛或会议都特别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就心血管疾病基础、心血管影像学,以及临床内外科治疗方面的最新诊断与治疗方法、研究进展、指南解读、个案报告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专题讨论和现场操作演示。5年期间,纳丽莎所领导的团队持续、深入地贯彻医院“走出去、请进来”的学术交流方针,共邀请国内外著名超声心动图专家和临床心血管专家36人次来院进行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仅国外专家就达13人次,分别来自丹麦奥尔堡大学医院、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新加坡妇女儿童医院。 2013年10月,她还牵头承办了自治区人社厅项目“全区超声心动图与临床高级研修班”,参会代表超过120人。

纳丽莎和她的同事们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专业学术会议,将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技术方法传播进来,取得了显著成效,进一步提高了本地区心血管医师诊断水平,规范了心血管疾病诊断指南;加强了心血管影像学领域诊断新技术的交流及推广,同时改变了基层医师诊疗的理念,降低了误诊率及错诊率;通过继续医学教育,共同提高了本地区心血管诊断水平和科研水平,为宁夏及周边地区心脏大血管超声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顾全大局,铸就累累硕果

近年来,随着医学各专业学科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涌现,临床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新生儿科、儿科、呼吸科等科室对超声心动图诊断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纳丽莎深知,只有自己首先努力钻研业务,提高科研能力,向纵深度发展,不断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才能够不负众望地当个合格的科主任,科室才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壮大,最终满足临床科室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她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合作,不断提升团队服务能力,积极组织选送科室人员进修学习先进的专业技术并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她特别注重学术梯队建设,心脏中心功能检查部目前已有两名医生为在读博士。对年轻的下级医生,她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精湛的技艺、丰富的临床经验,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一支科研能力强、临床技术水平高、教学水平过硬的科室专业队伍。

自从2004年赴瑞典林雪平大学医院研修返回医院以后,她以第一主持人身份相继开展了6项新技术新业务,其中4项获得了院级奖励。2007年、2013年与心血管内科合作2项,2010年、2013年、2014年与心脏大血管外科合作3项,2006年与妇产科合作1项。以上所有新技术新业务均填补了区内学术空白,为该领域专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有力提升了该院心脏大血管超声专业在宁夏地区的影响力。

纳丽莎的心中始终装着病人和科室工作,却常常对家庭照顾不周,用于操心女儿学习和生活的时间并不多。2012年6月,正是她女儿高考的冲刺阶段,但就在她女儿实现人生“冲刺”的关键时刻的7日和8日这两天,碰巧遇上心脏中心功能检查部承办“第四届宁夏心血管医学影像学术会议”。为保证会议能够如期顺利进行,她舍小家而顾大家,在会议现场有条不紊地主持大会,直到送走最后一位国外专家。在她的精神感召下,科室人员充分发挥各自的专长和潜力,虽然办会期间工作较辛苦,但良好的科室氛围,使每一位员工都倍感温馨快乐,并进一步激发了大家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的热情。

在率领一支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高素质的专业团队前进的同时,纳丽莎自身也取得了累累硕果。截至目前,她个人发表了专业学术论著34篇,其中14篇为部级核心期刊;共参加完成科研课题18项,主持科研立项7项(均为省厅级项目),3次获得自治区科技厅成果奖,4次获得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院级奖项;作为编委,2012年、2013年她参编发表了两部有关心血管超声影像学方面的教材和书籍;主持或参与原卫生部全国多中心注册项目3项;培养硕士研究生14名。

心血管内科医生总结范文9

关键词:指夹式血氧探头 微生物 污染

血氧饱和度(SpO2)是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Hb)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它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可以对肺的氧合和血红蛋白携氧能力进行估计[1],由于许多临床疾病会造成氧供给的缺乏,这将直接影响细胞的正常新陈代谢,严重的还会威胁人的生命,因此,动脉血氧浓度的实时监测在临床救护中非常重要[2,3]。

在临床医疗领域中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常在心电监护仪上进行,血氧饱和度探头就是心电监护仪上重要的传感器,临床多使用夹于患者指趾末端的可重复使用的探头(即指夹式血氧探头),由于探头直接与病人皮肤长时间接触,并重复使用,如果消毒不彻底,容易造成病患之间的交叉感染[4-6]。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对某院ICU、心内科和急诊科3个科室的指夹式血氧探头和患者指趾末端进行分别采样,采样方法依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7],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涂抹探头跟指趾的接触面,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充分混匀,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

1.2 试验方法

1.2.1 菌落总数测定[7,8]

用1 mL 无菌吸管吸取1:10 样品匀液1 mL,注于盛有9 mL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振摇试管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 的样品匀液,依次制备1:1000的样品匀液。吸取1 mL 样品匀液于无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同时作生理盐水空白对照。及时将15ml~20ml冷却至46℃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倾注平皿,并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琼脂凝固后,将平板翻转,36℃±1℃培养48h±2h,记数菌落数,结果用CFU/件表示。

1.2.2 大肠菌群测定[9]

初发酵试验:将菌落总数测定中制备好的3个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ST)肉汤,每管接种1mL,36℃±1℃培养24 h±2 h,观察倒管内是否有气泡产生,24 h±2 h产气者进行复发酵试验,如未产气则继续培养至48 h±2 h,产气者进行复发酵试验。未产气者为大肠菌群阴性。

复发酵试验:用接种环从产气的LST肉汤管中分别取培养物1环,移种于煌绿乳糖胆盐肉汤(BGLB)管中,36℃±1℃培养48 h±2 h,观察产气情况。产气者,计为大肠菌群阳性管。

2、结果与分析

2.1指夹式血氧探头微生物污染情况

共采集到检测样本50份(采集工作均在患者使用后,探头消毒前进行),带菌样本50份,阳性率100%,空白对照均无菌落生长。样本带菌量在60CFU/件~2.9×106CFU/件范围内,污染程度轻重不等,并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采集的50份样本中,12份样本的菌落总数超过1.0×105CFU/件,占总样本的24%,污染程度严重,具体结果见图1。

50份样本分别来自急诊科、心内科和ICU,其中急诊科18份,心内科12份,ICU 20份,从表1可以看出,3个科室的指夹式血氧探头大肠菌群均为阴性,菌落总数超过1.0×105CFU/件的比率分别为急诊科22.2%,心内科16.7%,ICU30.0%。最高菌落总数为2.9×106CFU/件,来自于ICU。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ICU病患自理能力差,连续使用探头时间长,微生物容易生长繁殖;②急诊科病患较多,血氧探头使用频率高,护士无法及时对其进行清洗消毒;③来急诊的病患以车祸或外伤者居多,指趾较脏,容易污染探头,且不易清洗;④护士工作量大,无菌观念差,且管理者重视程度不够。

2.2指夹式血氧探头和病患指趾末端微生物污染情况比较

为了了解指夹式血氧探头和病患指趾末端微生物污染情况的相关性,对ICU的10位病患和所使用的血氧探头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所有样本的大肠菌群均为阴性,手指和探头的污染程度呈一定的相关性,手指污染严重的,探头也污染严重,第1、3、5、7、10组的手指和探头污染程度接近,第2、4组手指的污染程度高于探头的污染程度,第6、8、9组手指的污染程度低于探头的污染程度,其中第2、3、6、9组手指和探头的污染都比较严重,这可能是因为:①病患的手指较脏,表面微生物较多;②探头使用前未进行清洗消毒,对患者造成二次污染;③手指和探头接触时间太长,使微生物不断生长繁殖。这说明在手指跟探头的接触过程中,手指和探头之间的污染是相互的,除了要对探头清洗消毒外,还应对病患手指进行清洗消毒,如果病患使用探头时间较长,应该定时帮其更换手指,并对探头和手指进行消毒。

2.3指夹式血氧探头消毒后的微生物状况

为了预防交叉感染,探头的消毒工作尤为重要。指夹式血氧探头要求在测试前后必须消毒,根据GB 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10],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材(指仅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的菌落总数应≤200 CFU/件,但实际工作中,由于探头结构不易消毒,护士工作繁忙或疏忽造成探头消毒不彻底,随机采集了10份消毒后的探头样本进行测定,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消毒后的探头有8个符合GB 15982-2012标准的规定,有2个超出标准规定的范围,消毒不合格率为20%。加之部分护士责任心不强,存在根本不消毒或几天消一次毒的情况,这样对完好皮肤病患影响可能较小,但对一些外伤患者、无菌手术后患者、特别是带有多根体外引流管的患者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尝试使用一种特殊材质的无菌一次性指套。将无菌指套戴在病患指趾上,然后再夹上指夹式血氧探头,对指套使用前后的血氧饱和度数值进行了监测,由于这种材质具有高透光性,随机测定的20个指套对血氧饱和度的测定影响均

3 小结

本研究表明,指夹式血氧探头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严重,病患指趾跟探头之间存在相互污染,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探头消毒不彻底,直接危及病患安全健康,应引起医院有关领导和医护人员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交叉污染。

参考文献:

[1]李丽,叶文琴.影响脉搏血氧饱和度准确性的因素与护理干预.护理研究:中旬版,2013,(7);2068-2069

[2]韦华清.血氧饱和度探头固定方法的改良及效果观察.海南医学,2009,20(10);154-155

[3]李秀华.心电监护仪血氧饱和度探头的保护新法.西南国防医药,2013,23(3);339-339

[4]金轶,卢本先.某医院B超探头微生物污染情况调查.浙江预防医学,2009,21(11);30-30

[5]沈M,费春楠,刘军等.医院超声探头及耦合剂带菌状况调查.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4);290-291

[6]韦华清.血氧饱和度探头固定方法的改良及效果观察.海南医学,2009,20(10);154-155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WS/T 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S].

[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 4789.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