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经济现状分析集锦9篇

时间:2023-07-05 16:21:59

经济现状分析

经济现状分析范文1

关键词:现代企业;经济统计;发展分析

中图分类号:F2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02

一、现代经济对企业统计的新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给企业带来了挑战,也迎来了机遇。提出的“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必然会加快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现代企业将以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进入市场,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搜集、整理各类信息的企业经济统计显示出日益重要的作用。

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化活动内容,伴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统计人员素养也随之不断成长,强化企业经济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改变当前统计内容不适应信息时代的弊端,树立更加契合现状的统计指标。企业经济统计在企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需要精准和全面的数据资料支持。再到生产经营,也需要真实和可靠的数据,提供评价,规避风险。甚至一个企业的发展大计的确定,更加需要权威、高效的统计数据来保驾护航。

二、部分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现状

1.相当一部分企业缺乏健全的统计制度。目前,很多企业的原始记录缺失,统计台账凌乱,相应的部门和人员未进行合理的配置,许多企业没有独立的统计部门,也没有专业的统计人员,相对统一的统计工作制度也没有建立。因此,也就无法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所需的精确和完整的统计信息,更无法支持企业在做出重大战略决策之前所需的高质量统计数据。

2.一些数据存在虚假成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统计从业人员法制意识淡薄,在统计工作中,或是因为企业利益,或是为了贪图省事,在统计数据的填报和核实上,没有认真填报、仔细核对。还有一些企业为了自身利益,瞒报、漏报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极大地影响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严肃性。此外这样的数据上报,都会成为错误的反馈信息,进而误导战略决策。

3.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普遍较低。因为企业的不重视,统计人员兼职情况较为普遍,更多的身兼会计、文员等数职,甚至个别企业没有专门的统计人员,更谈不上专业知识和经验。同时从业人员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也没有定期培训计划,人员知识结构老化、思维模式僵化,都造成了专业素养水平无法进步。所采用的统计方法早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统计数据质量难以保证。

4.统计工作手段落后,企业对统计工作存在认识误区。主要的误区有二:误区一,认为统计是为政府部门提供数据,自身可有可无。因此也未配备相应的办公设备。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还停留在手工记账、手动填表上,数据的时效性无法保证。误区二,认为统计工作只是简单归纳,填写数据报表而已,统计手段未进行有效优化,导致统计工作的效率处于相对低下的尴尬境地,体会不到统计的积极作用。

三、企业统计进步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对企业的统计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统计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1]。然而,目前企业统计却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具体表现在:

1.企业服务对象与企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的企业统计,脱胎于苏联的计划经济下的统计理论。在计划经济下,官方统计和企业统计都以政府为服务对象。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传统的统计内容、统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国家和行业统计部门主要是管理当局用于宏观调控的需要。企业则是微观管理,为了确保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可操性,需要完整、准确、及时的统计信息,为此企业需要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统计指标。

2.统计信息与市场竞争的需要之间的矛盾。以前的企业统计工作,主要以企业内部信息为主。统计内容包括对生产成果的核算、生产要素投入的计算、资金存量与流量核算、投入产出分析等内容。统计的作用仅限于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的描述,对外部环境无从着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逐渐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当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之时,都必然会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影响。现有企业统计信息的信息量小、超前性和预测性比重小、重内部信息轻外部信息、重事后统计轻事前统计、重纵向统计轻横向统计的弊端,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造成企业占有的统计信息量与市场竞争需要不相适应[2]。

3.统计方法与市场经济形势之间的矛盾。目前的统计方法以描述统计为主,调查方法大多采用全面调查等方法,几乎不会采用推断统计,无法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统计资料。企业统计仍然停留在极其简单的信息收集和整理上。统计分析采用报表形式,大多仅为数据说明,缺少对所搜集整理的信息进行深加工的能力,不能从动态上分析、评价企业运行的过程。

4.企业统计部门与市场经济环境之间的矛盾。传统的企业统计大多依靠自身的统计部门完成内部统计信息的采集工作。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外部信息愈加成为企业统计信息所侧重的内容,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信息环境,单靠企业内部统计部门显然有心无力。

综上所述,目前企业统计中存在着诸多不足,需要按新形势的要求重新构建企业统计体系。

四、企业统计发展思路

1.转变服务对象

首先,企业已经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拥有充分的自主经营权,因此企业的统计服务对象也应随之变化。企业统计应该对本企业负责,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内部、外部信息为主要任务。其次,企业的所有统计活动,都要直接面向市场,根据市场导向进行调整,最大化满足企业利益。充分发挥统计的前瞻能力,及时提供所需信息,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2.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水平

统计从业人员不仅要通晓统计理论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统计相关的方法手段,还要了解本企业的生产工艺。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态势,在实际工作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此外,企业也要重视统计、支持统计,进一步加大对统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力度。

3.建立科学的统计体系

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统计体系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进行全面的梳理,使之能够覆盖统计工作的全范围,诸如生产统计、财务统计、科技活动统计等等统计活动,各自承担本部门范围内的统计任务。同时,在明确各自职责的前提下,强化综合统计的指导、监督、考评等综合管理职能,全方位地体现统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工作职能和职责。

4.建立数据质量评价体系

数据准确就是统计工作的意义和核心。统计数据的质量好坏,对统计分析的准确性、权威性、全面性影响极大。当前市场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其余经济作为有益的补充,统计数据的来源也趋于多元化,为此,如何提升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就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为此,建立日常的数据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统计数据的权威性。

5.引入多手段,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

统计信息作为企业信息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充分融合到企业整体的信息化建设之中。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的广泛应用,引入大数据概念、计算机辅助分析等现代化理念和技术,将统计全面渗透到企业管理和监督职能中去,进一步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田荣棣.浅谈企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问题[J].经济与管理,1994(5).

经济现状分析范文2

关键词:人力资源;劳动经济学;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市场也急需高素质的国际通用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可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出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两个阶段。“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早在1954年就由彼德·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的实践》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成熟,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企业所广泛接受,并逐渐取代人事管理。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发展,也不断成熟。人们更多的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如何为企业的战略服务,人力资源部门的角色如何向企业管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转变。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标志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阶段。毫无疑问,人力资源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本文将从人力资源的概念出发,在劳动经济学的视角下对我国的人力资源现状做简要分析。

一、前言

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是存在于人体中的一种能推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经济资源,又称为劳动力资源和人力资本。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源泉,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力资源状况如何,以及人力资源是如何得到开发和利用的,直接决定了该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英国的一位经济学家——哈比森曾经在论述人力资源时说过这么一句话:“资本以及资源都是被动的生产要素,人的职能是积累生产资本、有效开发自然资源、促进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发展以推动国家发展进程,因此可以说人力资源是国民创造财富的根本基础”。随着对人力资源研究的深入,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通过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得到证实。通过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预测,人力资源生产要素的贡献率在发达国家占到了49%,在发展中国家占到了31%[1]。因此,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中国自然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等现实的问题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得到解决的。但是人力资源就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和健康投资等方式,加以积累和改善的。因此,中国的发展,必须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上。

二、劳动经济学下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1)人力资源基数较大但是素质较低。我国人力资源总量巨大,可以说人力资源总量非常丰富,因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也是我国基本的国情。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的增长速度得到减缓,从1970年的25.83%下降到1998年的19.14%,人口的快速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的根本原因,我国的人口总量仍在继续增加。根据相关部门统计,2005年底我国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了13.08亿人,约占世界人口的21%。其中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9.34亿(男性4.75亿人,女性4.58亿人)[2]。人口的大量增长给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形成了数量多但质量差的恶果。一方面人口的快速增长加大了资源利用的负担,造成了社会没有更多资金进行教育投资,完善提高人口素质所必需的条件。另一方面,在人口整体素质不高的情况下,为了实现经济的增长目标,又不得不依靠劳动力数量优势来完成目标,从而在无形中又促进了人口数量的增加,这便就形成了一种以数量替代质量的恶果,如图1所示。

图1人口扩张的恶性循环图

(2)适应经济发展的人才资源过度稀缺。人力资源质量不高,除了体现在人口整体素质不高以外,更重要地是体现在就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如今人口劳动力总量尤为丰富的条件下却出现了某些行业劳动力的短缺,例如许多大城市包括北上广等地,近年来技工和熟练工的供给出现了严重不足,导致很多企业不能招到合适的工人。这就出现了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矛盾,最终就导致失业的发生。失业的产生并非是因为缺乏就业机会,而在于劳动者本身缺乏相应的技能。特别是当今是科技时代,技术需要不断更新,而劳动者的知识却并未更新,由此就出现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现象,这将成为抑制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甚至会削弱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让人力资源充足的优势不能发挥出来,反而给经济增长带来压力。

(3)人才资源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如今,发达国家的第一,二产业的产值以及人才资源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经相对下降,第三产业的产值以及专业人才资源急剧上升,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尤其是信息产业人才,生物工程产业人才所占比重相对升高。然而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人才资源结构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表现出极大的不协调。这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的人才所占比重相对过高,而第二、三产业人才资源所占比重偏低,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的人才资源严重不足。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人才资源在产业结构上的分配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我国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来对我国产业结构以及人才资源的分配做出调整。

(4)人才资源地区分布不合理。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为了快速发展经济,制定了一些地方保护政策,倾向东部沿海地区,导致人才大量涌入这些地区,最终导致人才的不合理布局。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物质资源丰富,人口比例为全国的60%,但是却缺少人才资源。根据1995年全国对1%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的人才,东部所占比例为2.72%。中西部所占比例为1.89%,在西部地区的公务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才占39.4%,而在全国,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才平均为59.1%,在1978~1998这二十年间,西部地区的人才继续外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所占比重由15%下降到了11%左右[3],这就表现出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人才分布的不合理。

(5)职工培训投人少。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严格,对其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在职业培训投人方面的经费却严重不足。我国制定的职业培训指标在1996年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中仅仅排在第29位。在我国的国有企业当中,大部分都只是象征性的拨一点款进行教育、培训,年人均基本都在10元以下[4]。大多数亏损的企业,已经没有经费来进行岗前和中期培训。

(6)人才资源流失严重。如今,改革开放已经30余年,据统计,到2000年时,我国的出国留学人员已经达到40多万,但是其中学成回国的仅有13万,还有近30万人才留在了海外。也就是说留学生的回归率在20%左右。而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留学生的回归率与滞留率为2:1时是最佳状态[5],然而我国的情况正好相反,可见我国人才资源流失现象相当严重。

三、结论

通过在劳动经济学的视角下分析表明,由于我国人力资源受到质量不高的影响,造成了总体水平偏低。中国庞大的人力资源基数并没有使人力资源质量总体水平提高,相反由于较低的素质使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因此,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说,中国仅仅算是人口资源大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并非人力资源强国。现代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人才的基础上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人才的缺乏与劳动力的过剩,会产生一系列问题。人口众多之所以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是中国人口整体素质偏低,人力资源没有发展成为人力资本,得不到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 孔伟.我国人力资源现状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3(3):3032.

[2] 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现状分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1):1520,26.

[3] 童玉芬.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中国人力资源的现状和形势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8(1):1317.

经济现状分析范文3

关键词:公路运输 经济 措施

我国道路运输现代化发展的理念应从侧重技术经济转向注重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据规划,到21世纪中叶,中国将基本实现道路运输现代化。现代化主要表现在:国道高等级公路网、省区干线公路网和县乡公路网全部建成,服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有相连的地级城市均实现高等级公路的有效连接,绝大部分行政村通沥青路;公路总里程超过400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8万公里以上,密度接近目前美国的水平;能够满足旅客个性化的出行需要;与现代综合物流服务有机融合;交通智能化达到当时的先进水平。一些批量较大的合同运输任务主要由企业来承担,公路快速货运企业正在兴起。

一、区域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一)经济开发需要交通运输发展的强有力支持

交通运输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首先交通运输可以为区域带来经济开放的机遇,随着西部地区的运输交通越来越发达,到西部地区投资的也越来越多,为了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发展,也必定需要交通运输的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前进。其次,交通运输能够辐射作用,可以帮助当地经济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为区域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这些参考的方向就是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需要运输系统全面升级与改造

公路运输的智能化主要从两个方面来体现,第一,公路运输现代化管理率。这是考察公路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指标。第二,公路现代化管理率。这是考察路网现代化最为重要的指标,它包含的内容很丰富,涉及的面很广。公路运输的和谐性越来越受重视,包括公路运输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和谐,以及公路运输和自然界、人的发展相和谐。前者可用国民经济贡献率来表示,指流通业增加值的增长量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量的比率;后者可用好路率、绿化率来表示,但由于目前中国关于好路率、绿化率的数据库尚未完全建立,考虑到指标数据的可得性要求,此两项指标暂不宜列入评价指标体系,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公路运输现代化状态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一)兼顾公路运输指标与经济指标

综合目前中国各种公路运输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看出,指标体系一般都是从公路运输系统本身作为分析问题的出发点,目标指向也大部分是关于运输质量、运输效率、运输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内容,而与经济发展相关的指标较少。实际上,公路运输的现代化进程与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是分不开的。作为经济社会系统重要子系统的公路运输,其现代化应符合经济社会大系统现代化进程。可见,评价公路运输现代化状态除了要考虑公路运输系统相关发展特征外,还需考虑与之相应的宏观经济背景。

(二)注意指标体系的动态性和开放性

既有的公路运输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往往将完全现代化状态作为出发点与归宿点,没有注意现代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个性化特征。这种固定的、静态的处理方式,不利于实时动态地评价公路运输的发展状态。例如,公路运输现代化的特点之一是“安全”,在安全方面的要求体现在事故率,而事故的发生是由物(交通工具)的不安全状态和人(驾驶员)的不安全行为直接造成的,此外还有深层次的管理方面的原因。根据基于轨迹交叉论的交通事故的机理模型,公路运输现代化安全管理与提升将耗用很长的时期。

三、公路运输经济的应对措施

给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很大的动力和来源,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要看到公路运输面临的问题,我国的公路交通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一)统筹安排,注重保护

安全方面的评价指标应作为公路运输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固定组成部分,并且对这种指标往往以保持在一定水平为追求的目标。公路运输现代化的另一特点是“高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效”,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是随着公路运输现代化进程而逐步提升的,当基本实现或实现公路运输现代化时,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将成为非常次要的评价指标。可见,构建公路运输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应留有一定的余地,以便新旧指标的取舍调整,同时注意保持指标体系的动态性。

(二)文明施工,清洁生产

公路运输建设部门应当自觉主动地接受资源、环保、水利等部门的监督。1、要在施工中做到最小程度地破坏和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态,使工程施工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噪声、废气、污水等排放达到相关的标准。2、要保证资源综合开发和环保工程的投入,公路运输和经济社会发展间的和谐性要求提高;而对高效性的关注在公路运输完全实现现代化阶段较基本实现现代化阶段有所下降;在这两种发展状态下,安全性和智能性的要求均保持较高的水平。

(三)完善法规,和谐发展

对公路运输现代化状态的影响,由于现代化是以科学与技术革命为推动力,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的变革。公路运输现代化是这一系列变革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现代化进程必然受到政治、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变革的影响。构建公路运输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有必要考虑社会、文化发展背景。在交通部的有关公路运输现代化的文件中,越来越注重强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和谐”成为公路运输现代化评价应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孙捷,刘悦.我国公路运输发展历程及发展规律的研究[J]. 都市世界,2010,(5)

[2]庞虹,晏克非.交通设施建设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 长沙交通学院学报, 2008,(02)

经济现状分析范文4

关键词:经济适用房;需求;供给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

一、北京市经济适用房供求现状

(一)北京市保障性住房现状。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在对中低收入家庭实行分类保障过程中所提供的限定供应对象、建设标准、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包括两限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性租赁住房以及廉租房。根据北京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办公室资料(2007年)可知,2006年定向供应给五类人的经济适用房为1万多套,但符合五类人条件的有5万多户,其余还有8万多户符合经济适用房申请条件的正在轮候,所以需要经济适用房的还有13万户以上,加上以后新增加的,至少还需要建设15万套以上经济适用房,按每套90平方米计算,至少还需要建设1,350~1,800万平方米以上,所以经济适用房建设应该加快。

市建委主任隋振江称(2008),2008年北京保障性住房的供应面积已经确定为800万平方米,其中两限房45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300万平方米,廉租房50万平方米。相比2007年530万平方米的供应量,大幅增加了51%。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召开新闻会(2010),介绍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大体为:过去三年来,北京市累计开工建设政策性住房2,333万平方米、24.8万套。2010年北京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性住房建设力度,实现自住型、改善型等各类政策性住房用地要占到住宅供应总量的50%以上;新开工建设和收购政策性住房13.4万套,占全市住宅开工套数的比例达到50%以上的目标。

从近几年的北京市保障性住房现状可以看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已逐步得到市政府的重视。保障性住房比例大幅度增加,在房价飞涨的今天,这让中低收入者看到了改善居住条件的希望。而其中经济适用房作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投资的重点,更受中低收入家庭关注。

(二)北京市经济适用房需求现状。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北京市80%左右的家庭年收入低于6万元,其中10%左右的家庭为最大收入家庭,有70%左右的家庭为中低收入家庭,可购买经济适用房。由此可见,经济适用房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而影响经济适用房的需求有多重因素,比如城市人口数量、居民收入水平、住房消费水平和支付能力、住房的价格、恩格尔系数等,其中恩格尔系数和住房消费比重主要反映住房需求的变化趋势。从恩格尔系数来看,从2000年的36.3%一直持续下降到2006年的30.8%,2007年上升为32.2%,2008年继续上升为33.8%,恩格尔系数整体呈下降趋势。而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消费比重却呈逐年增加趋势,从2000年的6.6%稳步增加到2004年的8.7%,2005年有所下降,降为7.9%;2006年出现回升,增加到8.2%;2007年和2008年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8.1%和7.8%。

从影响住房需求的两个主要因素恩格尔系数和住房消费比重看,在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和住房消费比重的上升这一双重影响作用下,今后一段时间,北京市经济适用房的需求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

(三)北京市经济适用房供给现状。自1998年开始,北京市开始建设经济适用房,到2008年底累计投资完成额为458.1亿元,竣工面积为2,268.6万平方米,竣工20.9万套;销售面积为1,934.9万平方米,销售17.9万套。

首先,从北京市统计年鉴数据中可知,1999~2008年,北京市住房投资总额一直维持增长的态势。但是,从北京市住房投资结构来看,商品房的投资逐年递增,其中高档住宅的投资一直占住宅总投资的15%~22%。而经济适用房的投资额在2004年以前一直保持着稳步的增长,其占住宅投资总额比例也维持在11%左右;2004~2008年,经济适用房投资额开始下降,所占住宅投资总额比例也由2000年的11.86%下降为2008年的3.82%。由此可以看出,2000~2003年,各类房投资维持相对稳定增长;2004~2008年,经济适用房投资比例锐减,取而代之的是高档住宅的投资比例逐年增加。

其次,由1999~2008年北京市经济适用房竣工面积情况可知,经济适用房竣工面积从1999年开始逐步递增,但是自2005年开始急剧下降,从2005年的325.6万平方米降到了2008年的101.1万平方米。可见,近几年经济适用房的供给量明显减少。由于拆迁成本和建筑成本上升以及土地吃紧等问题,北京市减少了经济适用房的供应。同时,中国社科院财贸研究所住宅研究室王诚庆认为,北京将其主要面向拆迁户,事实上,北京的经济适用房本身也无法满足拆迁户。按照北京市城市新规划,到2020年,将只有10%的北京人住在旧城,所以仅二环路以内的旧城区就将外迁55万人。以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目前约为24平方米计算,这就意味着北京市仅解决二环内的拆迁户,就需要1,300万平方米左右的住房。而到2008年,北京计划才有800万立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北京市经济适用房在不能够完全满足拆迁户的情况下,每年还有许多新增的中低收入者。由此可知,北京市经济适用房的供应量不足且需要加大。

再次,从2008年来看,北京市经济适用房施工面积为544.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为101.1万平方米,平均销售价格为3,813元/平方米,商品房住宅施工面积为5,538.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为1,399.3万平方米,平均销售价格为12,418元/平方米,二者施工面积比为1∶10.2,竣工面积比为1∶13.8,价格比为1∶3.3。北京市中低收入家庭占北京市家庭总数的70%左右,由此可知,只占住房竣工面积6.8%的经济适用房需要提供给70%左右需要购买经济适用房的家庭,供给难应需求。

由此可见,随着住房市场的不断发展,北京市住房供给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住房供给已经由非市场化的福利性住房为主体向市场化的商品房为主体转化。而北京市经济适用房的供给远远满足不了城镇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房的现实需求,供求矛盾日益凸显。

二、北京市经济适用房供求矛盾主要表现

(一)排号难。“有资格也难买到房”,由此可见一斑。排号难是众多期盼着买上经济适用房的人们发出的共同声音。曾经出现过“高校教师搭帐篷苦等50天”、“北五环之外的‘XX苑’经济适用房小区放号5,000个,引得数万人通宵达旦地守候”等现象;而后期也出现过网络排号,经济适用房购买中的“黄牛”却从未消失。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上网人员相对较多,网络排号相对比较公正,但对于一些不熟悉或不经常上网的人却是劣势凸显。但即使是看起来相对公正的网络排号,也有三大软肋:一是开发商通过个人信息的登记,给申请者安排了各自的号码,但却没有公示,造成作弊的可能;二是网络技术完全可以在非常隐蔽的情况下改变申请者的次序;三是开发商和网络公司淘汰掉一部分填写信息错误的申请者,同时通过网络的购房者也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机会,这些都会成为开发商可控的资源。无论是现场认购还是网络排号,都表明了一个事实:排号难。

(二)富人化。有房的富人和无房的穷人“抢房”,是近些年经济适用房排队大军越发“壮观”的场面之一。开着宝马、别克去购买经济适用房的现象已不足为奇,而辛苦排队拿号购房的中低收入者最终只能望房兴叹。另外,购买经济适用房的并非只是缺房户,有人拥有好几套房子的情况并不少见。可见,“富人化”使得中低收入者的房源被部分高收入者挤占,有效供给减少。

(三)量不足。经济适用房投资比重连年下降,从最初的11%左右下降到如今的3.82%,取而代之的却是高档商品房的投资建设。与此同时,经济适用房的竣工量从2005年的325.6万平方米降到2008年的101.1万平方米。这些都说明经济适用房的供应量不足、甚至逐渐萎缩,从而使得住房市场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可见,供应量赶不上需求。

(四)不经济。为了降低成本,北京的经济适用房越来越往远离市区的地方建设,房屋整体结构不合理,配套设施、周边环境较差,房屋质量也令人忧虑。这些因素使得经济适用房的“经济性”就成了问题,从而降低了经济适用房的价值。毫无疑问,“不经济”造成的无效供给也降低了中低收入者的购房意愿。

(五)不适用。按照《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规定,经济适用房要严格控制在中小套型,中套住房面积控制在80平方米左右,小套住房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而在一些经济适用房小区,15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比比皆是。开发商从自身利益出发,什么样的户型好卖就建什么样的房子,于是许多经济适用房越建越像“别墅”,中低收入者显然买不起,这就使得经济适用房的有效供给减少。

(六)高出租率。在北京回龙观、天通苑等区域,经济适用房违规出租屡禁不止;经济适用房在区域租赁房源中占比惊人。2006年REICO工作室推出了一项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昌平区的回龙观、天通苑两大经济适用房社区内,房屋出租率竟已占到全区租赁交易总量的78.8%。据2010年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数据显示,当前北京市存量经济适用房中,出租率达20%;其中,回龙观、天通苑等典型区域则达到50%左右。如此之高的出租率,不能不反映出房主不是真正需要经济适用房,富裕的有产者、拥有住房的多房户,买走了超过一半的经济适用房。

(七)炒号多。在经济适用房中,已经不再是炒房,而是直接炒认购资格。这种认购中的炒号现象发生的原因也是一群炒认购资格者钻了“分配”环节的空子,繁琐的购房程序,能否买上房子,资格不是关键,关键的是能否拥有宝贵的房号。由此,炒号酿成了经济适用房的人为短缺。

三、结论

北京市经济适用房的“排号难”、“炒号多”,足以反映出需求的旺盛;“量不足”表明提供给中低收入者的经济适用房的数量不够;“高出租率”、“富人化”、“不经济”和“不适用”如此种种表现又进一步证实了真正落入中低收入者手中的有效供给量大打折扣。在供不应求的事实下,北京市经济适用房供求矛盾突出自不待言。

希望政府相关部门找出供求矛盾的具体原因,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在增加经济适用房供应量的同时,严厉打击炒号和倒号等行为,防止不符合条件的富人购房现象发生,对开发商等部门进行严格的监管,从而逐渐缓解供求矛盾,最终解决更多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

(作者单位:1.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2.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北京市经济适用房非均衡程度分析[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吉林大学,2008.24.

经济现状分析范文5

关键词:村级;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对策分析

开展村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农村基层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措施;开展村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效监督和制约农村资金和权利的运作,是确保农村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但由于机制、体制等因素,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不容乐观,有待进一步加强和规范。

一、村级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工作层面

1、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目前,对于村级经济责任审计我国尚未出台统一的法律法规,涉及村级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法规还比较落后,各地开展村级经济责任审计主要依据自定的制度和办法,难以全面有效地指导实践。2、缺乏统一的内部审计操作程序。当前,由于村级经济责任审计缺乏统一完善的内部审计操作程序、评价标准、责任界定、结果运用办法,从而造成内部审计工作计划性、稳定性和统一性不够强,内部审计程序不够规范,审计质量不高,影响了对村级经济责任审计预期效果的实现。3、乡镇审计所内部审计人员少、任务重、业务素质较低。村级经济责任审计不但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还具有很强的实务性,涉及了诸多学科的知识,需要审计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较高的职业技能,较广的知识面。但当前,很多基层审计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审计培训,专业知识缺乏,审计工作举步维艰很难全面铺开。

(二)村级经济弊端

1、现行的“村财乡管”制度存在缺陷。“村财乡管”制度虽解决了村级组织无专职、专业财务人员这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化,但由于管理范围大、涉及面广及乡镇经管站人员力量有限等因素,再加上各村的财务状况各不相同,很难摸清村级财务的实际情况,最终影响审计人员对村级收入、支出规模的确定。2、村级资产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目前,村级资产管理主要表现为家底不清,产权不明,资产管理混乱。添置的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未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清查盘点,时常出现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混乱状态;村级土地、交通道路以及林地、房屋设施等集体资产的管理随意性较大,暴露出许多问题。3、缺乏民主管理和监督。(1)村务监督形同虚设。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人员虽然经村民大会选举产生,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部分人员文化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责任意识不强,没有认真履行权利和义务。(2)监管体系不健全。内部监督力度薄弱,外部监督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少数村干部钻空子,乱支乱用集体资产和资金,甚至贪污等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致使农民群众对村干部的不满意见增加,干群矛盾激化,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农村的和谐和稳定。

二、村级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对策分析

(一)规范审计评价环节,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之一就是村干部评价,需建立完善的业绩评价体系,公平评价村干部经济责任。此外,还要健全涉及经济活动、行为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确保对村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有理有据。

(二)制订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操作规程

开展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建立健全一套与之管理体制、管理特点、决策程序相配套和科学有效的操作规程,做到行之有序、言之有物、评价客观公证、责任界定准确到位。对村干部的处理处罚要适度,村干部是农民,身份有别于国家工作人员,其对法纪的知晓程度有限,处理应有所区别,重在批评教育。

(三)加强审计人才培养

第一,要加强培训。主要包括普及审计内容、方法、流程、提高审计人员理论水平。其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确保审计人员的素质,要通过考试的形式来完成审计人员的聘用,健全审计干部考核制度。

(四)强化审计宣传力度

要利用电视、报纸、农村广播等新闻媒体或通过会议、座谈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机会,大力宣传审计法规、审计方法、审计程序和审计成果。不断扩大审计影响,提高人们的审计意识,增加对审计的理解和支持,排除对审计的阻力和干扰,保证审计的顺利实施。

(五)加强和改进乡镇经管站村级财务的管理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财务行为。各乡镇要加强对经管站工作的全面监督检查,通过查摆和分析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办法。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财政财务管理细则,加快推进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六)加强集体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

建立资产台账,完善集体资产的监管办法,做好集体资产的清产核资工作。通过村民或者村民代表大会作出资产处置方案,杜绝平调、侵吞、私分集体资产行为,确保集体资产的安全与完整,维护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

(七)充分l挥民主理财小组作用,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小组

民主理财小组必须由村民会议或农户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其成员一般由5至7人组成,群众代表数量要占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要办事公道、群众信任、并且具有一定的政策水平和农村财会知识,不得由村干部及其亲属提任。将民主理财小组的权利和义务制度化并严格执行,从而避免民主理财、民主监督流于形式,走过场,切实担负起责任。

三、结束语

村级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村干部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长期重要工作,对加强村干部管理和监督、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今后,我们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一步努力,加快推进村级经济责任审计常态化进程,有效监督和制约农村资金和权利的运作,确保农村经济建设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经济现状分析范文6

在改革开放早期,国家为了搞活经济,通过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以使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三十年间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隆起”地带。该地区的加速发展确实带动了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了既定的目的。但是这种发展也因为政策性倾斜等方面原因加剧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板块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从而也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不平衡;中国南方经济板块和北方经济板块的不平衡。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国家首先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为的是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互补发展;其次为了振兴北方经济,国家加大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中国北方经济区域的发展与布局必须立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板块。要想在东北亚区域经济整合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就必须下大力气整合东北亚中国地区,使之形成统一的协同体。东北亚中国地区包括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具体来说包括京津冀板块、山东半岛城市群、环渤海辽宁地区和其他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从发展现状来看,京津冀板块有北京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强力拉动,山东半岛城市群有青岛和济南的带动,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良好,而另外两个板块却发展缓慢。即东北地区的振兴事关中国北方经济的区域发展大局。

东北地区两个板块,环渤海辽宁地区的核心城市是大连,而另一地区的核心城市则是沈阳。这两个板块无论从行政区划上还是从文化历史传统上都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这两个地区,或者说大连和沈阳两个城市的协同发展情况却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大连和沈阳的组合模式及协同发展有利于环渤海地区各板块间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改变中国经济“南重北轻”的格局,还有利于辽宁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东北区域空间结构分析

对一个区域进行空间结构分析最重要的就是评价该地区城市的竞争力状况,从而能够找到该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竞争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社科院倪鹏飞教授认为,城市竞争力系统构成是复杂的,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又处在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上,它们共同集成,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决定城市的价值收益。根据这一思路,倪鹏飞教授编制并出版了200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一书,表1即根据该书资料编制而成。

从表1可以看出,大连市无论是在综合竞争力排名还是各单项指标排名上都遥遥领先于东北地区其他城市。由此,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认定大连市就是东北地区的唯一经济增长极。

但是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大连的这种数据优势并没有真正转化成实际上的优势。表2中的数据是根据2006《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中的资料编制而成,这些数据能更加清楚地说明东北地区城市竞争力状况。从影响一个城市凝聚力和辐射力的极为重要的GDP指标来看,大连和东北地区其他城市尤其是和沈阳市来比,其领先优势并不明显,也可以说两者处于均势状态。因此大连市的纯经济实力还不足以影响沈阳市在博弈过程中主动配合大连市的经济发展步伐,这就大大影响了大连市在东北地区的凝聚力和辐射力。

综上所述,在东北区域经济板块中,大连和沈阳中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能凭一己之力带动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大连市的优势在于其本身的区位优势上,这使它具有很大的涉外影响力,因此没有大连的开放,辽宁经济的振兴只能是封闭式的。而沈阳的优势在于其雄厚的基础设施和其工业经济实力,没有沈阳的积极参与,辽宁经济的发展也不可能落到实处。

综合考察东北地区的空间结构,要想推动本地区的协调发展,必须采取沈阳-大连双核心城市组合模式。

三、沈阳-大连城市产业分工选择

根据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规律,既然在辽宁地区存在大连和沈阳两个核心城市,那么在这两个城市之间进行合理地专业分工,实现协同发展就成了当前必须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经过研究发现,现阶段大连市大力发展软件外包业的各方面条件已经成熟。首先,大连市的地理位置条件的优越性可以让软件外包公司拥有更多的接触新信息技术的机会。在国际软件市场上,日本是除美国之外的第二大软件产业及服务需求国。同时日资企业进入大连市又比较早,投资范围也

很广泛。这些都是大连市特有的优势,能够为企业更紧密的接触国际市场提供各种机会。

其次,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大连市形成了一些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公司。随着对日外包业务的不断壮大,大连市已经有26家企业通过了CMM认证,拿到了从事离岸外包业务的国际通行证。与此同时,大连市软件企业也开始跨出国门,到美国寻找商机。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大连华信、海辉、中联电脑等多家明星企业还自发结成“IT外包联盟”,开始建立了从美国到大连的外包信息渠道。

再次,大连市拥有一支潜在的适应能力强的劳动群体。大连市不仅拥有软件从业人员4万多人,而且还逐渐形成了多层次、多体制的外语语言培训体系,计算机软件类人才的外语语言应用培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所有这些都大大提高了软件从业人员的适应能力,为大连软件外包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对于沈阳市来说,该城市的工业基础雄厚,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288.6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8位。有些专家学者认为:沈阳市应该改变以往的“工业兴,沈阳兴”的旧观念,进而认为沈阳市的落后主要源于其深厚的工业文化情结,因此他们比较倾向改变原来地“重工轻商”的发展思路,而代之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笔者经过研究认为沈阳市经济发展面临的根本问题不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选择问题而是工业企业的整合问题。

随着沈阳市工业布局规划的总体推进,通过工业区的重新整合来实现沈阳工业振兴的时机已经成熟。近几年沈阳的工业布局呈现出由中心集中型向周围集中型过渡的发展趋势。根据工业结构升级和郊区乡镇工业集约化的需求,沈阳市通过整合郊区原有工业用地,规划建设了功能明确的地域组团——重化工业向西部迁移,汽车产业在北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向南部集中,现代农业加工业向北部扩展,从而初步形成了“东汽、西重、南高、北农”的工业区域格局。这种格局的形成有效推动了产业结构在空间上的整合,实现了产业结构系统整体能力的增强。

四、关于筹建“大连软件特区”和“沈阳工业特区”的建议

经济特区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在该区域范围内国家政府会给予其管理部门一定的政策制定权,进而使本地区在竞争中拥有更多优惠条件,以实现既定目的。按照功能的不同,经济特区可以划分为以下不同的类型:贸易型经济特区、工业型经济特区、科技型经济特区、金融型经济特区和综合性经济特区等。

在大连和沈阳设立专业经济特区有利于辽宁经济的协调发展。首先,在东北区域经济板块中要想真正实现大连和沈阳之间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实行专业分工,而政府在这方面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从这方面来说,在大连和沈阳分别设立经济特区是协调东辽宁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其次,鉴于大连软件外包业务发展的现状和沈阳市整合工业区的实际现实,大连和沈阳已经具备了分别设立“大连软件特区”和“沈阳工业特区”的所有条件。

参考文献:

1、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武步跃.强力打造中国的“班加罗尔”[J].大连发展研究,2007(5).

3、延善玉.沈阳市工业空间重组及其动力机制[J].人文地理,2007(3).

经济现状分析范文7

关键词:新时代经济管理现状发展趋势现代化

卫生监督所是对医疗卫生工作的监督,具有范围广、政策性强等特点。经济管理指的是经济管理者为实现预定的目标,对社会经济活动或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等活动,总体来说,是对经济活动的管理。作为一个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卫生监督所的经济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经济建设是任何机构的核心和中坚力量,只有加强经济管理,才能保证卫生监督所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一、新时期卫生监督所经济管理现状

(一)对主观能动性的激发

经济管理贵在一个“理”字,这在新时期的经济管理过程中体现的尤为明显。一个单位、一个组织即使拥有足够完善的管理机制,也不能将所有的事情完全管控,它只能尽可能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卫生监督所的发展实际,对事业单位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而且这种管理事实上属于人的主动创造性活动,它是通过一定的管理策略使事业单位的所有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能够达到最高效地利用。因此,这种管理往往更注重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致力于对人才的发掘以及对物资优势的利用,使其能够创造更有效的价值,进而实现经济管理的最终目标。

(二)专业化与民主化的同步发展

传统的经济管理缺乏一定的组织性与纪律性,因此,许多事业单位会出现纪律涣散、缺乏凝聚力的现象,再加上对专业人才的缺乏,事业单位很容易陷入发展困境。卫生监督所作为全额事业单位,新时期的经济管理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经济管理相关的管理人员素质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不仅具有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管理素质,他们对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有着深入的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管理的科学性与专业性,避免了决策失误。另外,新时期的经济管理已基本上实现了民主性,在对员工进行管理时,更多的是采取民主化的方式,更容易被广大劳动者所接受,促进卫生监督所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形成,为卫生监督所的发展提供人才优势。

(三)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充分地发展,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的经济管理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一些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提高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比如,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经济管理中也有着鲜明的体现。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一些数据的统计与整理,不仅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而且处理速度非常之快。另外,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现自动化的管理,提升经济管理效率。

二、新时期经济管理的发展途径

卫生监督所主要是对餐饮食品安全、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医疗市场卫生等进行监督,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作为与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重要部分,卫生监督所经济管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之一,做好经济管理首先就要保证卫生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一)制定合理发展战略

首先,卫生监督所要注重做好市场调研等工作,掌握最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动态信息。要抢占先机,夺取市场制高点。其次,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予以充分的分析,结合自身的经济管理实际情况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并在制定的过程中围绕卫生监督所的经济活动,细化战略目标,细分出不同阶段的二级战略目标,采用“各个击破”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卫生监督所的整个战略规划。

(二)实现弹性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的稳定有助于增强单位组织的凝聚力,并有效提高职工的士气。但是,组织管理同时也需要拥有一定的弹性,以保证组织管理的有效性和灵活性。因此,在构建新型经济管理模式的时候,单位需要自身的组织管理予以优化。同时单位的领导要注意提高自身的决策能力,并注重对人员的培养,以提高整体工作水平和管控能力。对于下属,要注意加强对其的业务管理和指导,以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能力。另外,还应该注意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使不同部门可以相互交流和学习,并不断实现自我调整等。

(三)实现信息化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型的信息技术开始不断的涌现出来,极大的影响到单位的管理工作,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卫生监督所发展必然方向。另外,单位经济管理工作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而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大多无法实现监督管理工作等各个环节的高效管理。因此,单位应与时俱进,实现信息化管理。首先,培养网络信息技术人才。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人才培养作为实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进程日益加快,这就需要加强网络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我国经济水平相对较低,专业信息化技术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一定要充分重视人才的作用,将专业信息人才的培养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政府要提升信息人才培养意识,并进行宣传,使人们能够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重要的作用,然后提供相应的信息技术培养平台,加大对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投资力度,可以举办一些信息技术培训班、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鼓励人们参与学习与培训,掌握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运用到经济建设当中。其次,要做好财务信息化管理。由于信息化管理工作涉及内容广泛,我们必须对信息系统的建设稳扎稳打,立足于单位的实际需要。在单位信息化系统的创建中,应根据单位的现实情况和需要,与财务软件开发者做好沟通交流,让软件开发商在了解单位需要基础之上设计适合的财务管理软件。单位的领导也应该做好对财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使他们参加各类业务学习,及时更新头脑总的信息技术知识,引导财务管理者去参加各种专业培训活动,努力将他们培养成具有高技术能力,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管理理念的复合型人才。最后,完善信息管理制度。要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健全经济信息管理制度,根据我国发展实际,对信息采集、信息进行严格的管控,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与及时有效性。可以在信息管理部门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规范信息,对于有突出表现的信息人员进行相应的奖励,这不仅能够调动工作者的积极性,而且能使信息建设更加完善、可靠。另外,要不断拓宽信息渠道,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为农民提供真正实用的经济信息,增强对市场的认识,使信息化建设走向科学化与规范化。

三、结束语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卫生监督所经济管理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新的管理思想的冲击使传统的经济管理陷入困境;另一方面,也为经济管理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命力。我们要抓住当前的发展优势,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采取科学、专业的经济管理手段,不断提升经济管理水平,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东,刘富荣,王柳.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04:26+59

[2]杨英.经济管理现状及发展新趋势探讨[J].中国市场,2012,52:31-32

[3]祝佳红.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4(07):42-43

经济现状分析范文8

一、广西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现状

第一,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一般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来反映。广西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95年的1446元上升到2010年的4543元,增加了2.14倍,年均增加额193.56,年均增长率13.38%;而广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5年的4792元上升到17064元,增加了2.56倍,年均增加额767元,年均增长率16.01%。广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收入差距从1995年的3346元扩大到2010年的12521元,广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加额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额的3.96倍,广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比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高2.63%。

第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城乡收入差距由生活水平差距最终反映,一是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二是城乡居民家庭主要物品拥有量,三是城乡居民家庭支出的恩格尔系数。

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

首先,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的绝对差值不断扩大。广西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由1995年的4045.83元上升到2010年的11490元,增加了1.84倍,年均增加额为465.26元,年均增长率为11.5%;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由1995年的1143.04元上升到3455元,增加了2.02倍,年均增加额为144.5元,年均增长率为12.64%。从人均消费支出的绝对差值来看,城乡人均消费支出水平的差距增大,由1995年的2902.79元扩大到2010年的8035元。

其次,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比值呈扩大趋势。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差距由1995年的3.54倍扩大到2010年的3.33倍,在1995年到2010年的这16年时间里,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差距提高了2.77倍,这说明广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缩小城乡消费水平任重而道远。

城乡居民家庭支出的恩格尔系数。当前,广西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经处在40%以内,这说明广西城镇居民已经克服贫穷,解决温饱,达到小康,从而迈入相对富裕的状态,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还徘徊在50%左右。尽管农村居民已经解决温饱,迈入小康,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总的变动有缩小的趋势,但是差距仍然相当明显,2010年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8.50%,还不及城镇居民1997年和1998年的水平。

二、广西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形成因素分析

第一,农业产值比例逐年降低。近年来,广西农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农业总产值从1995年的453.15亿元上升到1670.37亿元,年均增长率16.79%,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从1995年-2010年广西地区GDP中第一二产业所占比例来看,广西虽算是祖国西南边陲的农业大省,但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低,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总体呈现上升的态势,可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在国民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第二,二元结构强度逐年扩大。测算二元结构强度,即工农业反差系数是判断城乡工农业是否协调发展的常用办法。广西农业GDP相对生产率从1995年总体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二元反差还没有达到最高点,农业的相对国民收入还没有从低于1的方向向1接近。广西非农业GDP农业生产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两种GDP相对国民收入的变化使得二元结构强度变化比较平稳。发展中国家二元结构强度的极值为4.09,但广西二元结构强度除了1997年低于1.09之外,其他年份均高于该极值,2009年二元结构强度达到5.24,是发展中国家的1.28倍。这说明广西农业的比较生产效率及比较收益率不断下降,农业发展速度太慢,导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不快,农村居民收入相对于城镇居民收入还很低,从而导致其消费水平不断下降。

经济现状分析范文9

为了解我市改革开放以来,全市行政村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参照省有关乡镇社会经济测评办法,通过资源环境与基础设施、经济规模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与生产效益、社会发展水平四个方面18项指标,对全市1087个行政村(排除部分水产村)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作了测评排序,确定排名在后的百个村,为我市的社会经济欠发达村。并对这百个村的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差距及制约欠发达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作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欠发达村经济发展,努力提高农民收入,全面推进全市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村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受交通条件、自然资源和其他因素的限制,全市村级社会经济发展地区差异较大。为全面了解全市村级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比较行政村之间的发展差异,监测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更好地为市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我们开展了全市村级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在取得调查资料后,参照省有关乡镇社会经济测评办法,通过资源环境与基础设施、经济规模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与生产效益、社会发展水平四个方面18项指标,对全市1087个行政村(排除部分水产村)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作了测评排序,并对测评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和重点在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为此我们重点对全市欠发达村(确定为后100位的行政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欠发达村经济发展,努力提高农民收入,全面推进全市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建议。

一、欠发达村基本情况

1、 地域分布。我市百个欠发达行政村从地域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各县区的西部地区,且分布较为不均衡,安吉县、长兴县欠发达村要占总村数的81%。具体分布为安吉县49个,长兴县32个,德清县4个、吴兴区13个、南浔区2个。

欠发达村在县区乡镇的分布

县名及个数

乡镇名称

个数

安吉县

49个

递铺镇

7

孝丰镇

2

梅溪镇

14

缫舍乡

4

鄣吴镇

1

高禹镇

7

昆铜乡

3

永和乡

5

报福镇

1

杭垓镇

3

上墅乡

1

良朋镇

1

长兴县

32个

泗安镇

15

虹星桥镇

6

二界岭乡

3

吴山乡

4

水口乡

1

林城镇

3

德清县

4个

武康镇

2

南路乡

2

吴兴区

13个

埭溪镇

1

妙西乡

10

杨介埠镇

2

南浔区2个

和孚镇

1

菱湖镇

1

2、人口与劳动力现状。百个欠发达村占全市总村数的8.9%,现有农村户数4.72万户,农村人口为16.55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8.5%。统计资料反映,目前我市欠发达村的人口规模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劳动力负担同全市比较相对较轻。去年百个欠发达村实有劳动力达10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8.8%,劳动力的负担系数为1.66,低于全市平均0.07个百分点,村均人口规模为1655人,低于全市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

3、地理条件。从行政村所处地理位置来看,全市欠发达村大多地处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的丘陵、山区。百个欠发达村中地处山区有39个、地处丘陵的有33个、28个村地处平原。大部分村与县城的通车距离较远,超过40公里的村有11个, 20-40公里的村有71个,10公里以内的村仅有6 个,偏远的地理位置,难于从县域经济的集聚和辐射中得到实惠。

附欠发达村与县城通车距离

二、欠发达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差距

1、 农村经济综合实力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002年,百个欠发达村农村经济总收入7.79亿元,占全市的1.6%,平均每个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778.6万元,仅为全市村平均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7.3%,与百个发达村相比差距更为明显,前百强村创造的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45.67亿元,占全市的29.8%,是欠发达村的18.7倍。

2、 农民收入水平偏低,生活较为贫困。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百个欠发达村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92元,为全市平均水平5052元的65.2%,只为前百强村6232元的52.8%。在百个欠发达村中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的有19 个,低于3500元的有81个。另据抽样调查,2002年全市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3226元,因此,欠发达村当前的农民收入主要用于一般水平的生活消费,制约了发展再生产的投入和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附全市村级农民人均纯收入分类图

转贴于 3、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发展后劲不足。

“村强民富”,富裕的村集体为农民在改善基础设施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提供更多的物质保障。2002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村有179个,占全部村的16.5%,百个欠发达村中有61个。 2002年,集体经济总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村,最多的是安吉县有75个,占41.9%;其次是长兴县有70个,占39.1%;吴兴区23个,占12.8%;德清县7个,占3.9%;南浔区4个,占2.3%,集体经济薄弱村依然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地区。百个欠发达村由于村级集体经济力量较为薄弱,影响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经济的恶性循环。

4、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

据测算,全市全部村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平均值为39.57%,指数在全市平均值以上的村270个,占全市村个数的24.8%;从行政村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总指数看,我市行政村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表现在:行政村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列第1位的长兴县夹浦镇父子岭村指数已达61.84%,最后1位行政村指数仅为21.96%。从前100位和后100位看, 前100个发达村综合发展指数平均为46.20%,后100个欠发达村综合发展指数平均仅为27.73%,相差18.47个百分点。

全市行政村综合指数得分分布表 指数分组

行政村个数

占行政村总数(%)

50分以上

15

1.4

45-50分

34

3.1

40-45分

192

17.7

35-40分

435

40.0

30-35分

296

27.2

25-30分

104

9.6

20-25分

11

1.0

合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