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妇科质量与安全管理集锦9篇

时间:2023-07-07 16:27:22

妇科质量与安全管理

妇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范文1

关键词:妇产科 护理质量 安全管理

妇产科护理质量是指妇产科护理人员能否为其病人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以满足妇产科病人的需要。护理的质量优劣体现在3 个方面:①护理的工作模式是否体现了先整体后个别的护理理念;②护理的工作方法是否符合护理程序, 是否是在符合护理程序的情况下开展护理工作; ③护理的工作效率是否符合效率效益原则,妇产科病人是否满意。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有利于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要,有利于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从而减少或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还有利于妇产科的发展及护理队伍的建设。本篇从分析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入手,探讨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的途径,报道如下。

1、护理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欠缺,缺乏责任心,技术水平不过硬。妇产科护理人员缺乏现代化的护理理念,专业水平有欠缺,若干妇产科护理人员服务差、态度差、情绪化严重,甚至把生活与感情带入工作中,造成其工作不到位,工作质量无法得到提升。

(2)服务对象对护理人员的期望值过高。待产时,产妇及其家属很可能极其紧张,她们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期望值很高,若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意外如胎心异常等,这时如果护理人员不能和患者家属及时沟通与交流,患者及家属容易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产生怀疑;同时,由于期望与客观现实往往存在差距,患者及家属很容易产生纠纷。

(3)护理质量评价内容的设置与患者需求相矛盾。许多医院的原有妇产科管理制度没有把病人放在首位,很多制度都是为方便医院管理而设定的, 很少为患者考虑,例如产妇分娩时,本人非常希望自己的丈夫能亲眼见证小孩的诞生,但医院不允许。这时,即使妇产科护理人员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照顾也无法让产妇及其家人感到非常满意。

(4)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检查和安全控制流于形式。很多医院的护理人员把护理质量考核视为工作负担,不能从内心上热爱护理工作, 考核往往搞突击, 一些计划、记录、妇产科护理小结等也是随便乱抄应付过关,使考评流于形式,考评结果不能真实反映护理质量。

2、改进措施

(1)完善妇产科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要让妇产科质量服务产业化、专业化、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要培养医护人员有服务质量管理的意识,从而全心全意为病患服务,自觉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

(2)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基础技能的训练。良好的护理技术是防范护理质量缺陷的基础,妇产科的高速发展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终身学习,主动学习。妇产科护理人员应加强各种护理基本技能的操作练习, 尽量多参加学习班、培训班,让自己的专业技能最大程度地得以发挥,让自己跟得上医学的发展,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教育护理人员本着对病人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认真护理,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确保医护安全和医护质量。

(3)强化法制教育,增强妇产科护理工作者的法律意识。护理质量缺陷与法律法规的学习有密切关系,医院应该与时俱进,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当发生医疗纠纷时,不能慌乱,要有自己专业的判断。每位妇产科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同时不断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提高妇产科护理的安全性。同时, 护理部在护理质量和护理技术方面要常抓不懈,从基础质量到终末质量,从关键部门到薄弱环节,从基本功训练到重点人才的培养, 从新技术应用到新设备的引进,从质量考核到制度落实等,都要有强有力的质量管理机制。

(4)开展护理质量检查。每个医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妇产科护理人员进行每月一次护理质量自查,每季度一次护理部大检查。每个人都要运用团队的凝聚力,做好每一个测试,要设身处地地为病患考虑,做到全心全意为病患服务,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把自己的护理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将质量检查考核结果作为评优晋升的重要指标,加强质量控制,立足目标,着眼环节,逐级考核,层层把关。从单纯被动受检变主动参与检查管理,使护理人员培养起“病人在心中,质量在手中”的意识,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

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长期课题,护理质量的优劣和护理安全管理是衡量一个医院管理水平的直接且重要的指标之一。这就要求妇产科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真正达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要求。妇产科护理人员一定要减少护理质量缺陷,以身作则,真正让医院体现出一切为了患者的医疗宗旨。

参考文献:

[1]徐又佳,包士尧.医疗法学在医务人员再教育中的地位[J].中国医院管理,2007,17(10):50.

妇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范文2

【关键词】 妇产科;质量管理;护理安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77-01

作为临床医学的主要学科之一,妇产科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女性患者生殖器官病因,诊断,高危妊娠,女性生殖内分分泌等[1]。护理安全即指患者处于护理过程中,无法律及法定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外的机体结构,心理上出现的障碍,损坏。为了了解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安全质量管理,对我院接受诊治的孕产妇实施护理,现今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接受诊治的孕产妇1000例,其中患者的年龄在25至40岁,平均年龄为29.3±9.0岁。所有患者中出现700例初产妇患者,300例经产妇患者。

1.2 方法 探讨我院接受诊治的妇产科孕产妇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安全质量管理策略。

1.2.1 安全隐患

1.2.1.1 患者方面 ①患者自身:由于现实社会中常常报导的医患关系冲突事件,导致患者对于医生的误解很深,对医务人员的护理行为缺乏信任感,很少在意护理人员的提醒,这导致医患之间缺乏配合,加大了护理工作难度。②患者家属:现今仍然存在部分人群心中认为孕妇分娩属于生理过程,缺乏风险意识,如果在分娩过程中出现与期望相差的现象,就会对医生失去信任,失去医疗行为依从性,最终产生患者护理不安全因素[2]。

1.2.1.2 医院方面 ①环境设施:基层医院中存在部分布局不合理,病房安全设施跟不上,未安装电子监控设施等问题极易给病房带来安全隐患[3]。由于孕妇的行动迟缓,反应能力变差,容易发生意外情况,类似地面湿滑容易摔倒,卫生间缺少扶手等都容易给孕妇带来潜在威胁。②环境卫生学方面:基层医院的三通道设置不合理,消毒隔离措施不严格,院感防范措施力度不够,加大了患者在院内交叉感染几率,直接影响护理安全。

1.2.1.3 护理人员方面

1.2.1.3.1 护理管理 基层医院的医务人员编制不足,没有按照法定标准配合护理人员。妇产科的特点主要为工作量大,护理人员缺乏编制,患者周转快,工作繁琐,这往往会导致护理不到位,诱发事故。

1.2.1.3.2 护理人员 ①基层医院中存在少部分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没有慎独精神,不能够及时的巡视病房,不能够严格的执行法定规章制度,在孕妇产程中不能细心观察,这容易导致急产[4]。在孕妇产后不能够认真地观察患者子宫收缩情况,容易导致产后大出血。②少数护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不端正,在与患者的交流中语气生硬,没有耐心,没有同情心,对于患者的意见不重视,缺乏沟通技巧,对患者的问题回复简单,大声呵斥患者因痛苦而大声呼叫的行为,导致患者的情绪更加不安,影响产程。③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容易忽视患者的权益,自我保护意识较差。④低年资护士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护理技术不扎实,自身综合处理能力较弱,不能够抓住事件存在的主要矛盾。⑤处于住院期间的妇产科患者情绪波动较大,自身不良情绪对病情发展影响较大,这往往是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导致的。故而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消除误解,缓和矛盾。

1.2.2 妇产科护理质量安全策略

1.2.2.1 健全护理制度 为更好的处理医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有效制定相应预防措施,规范工作流程,进一步确保护理安全。要建立医院护理安全有效体系,首先需要预防控制差错,制定护理制度,定期的对护理中不安全隐患作重点讲评分析。为了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住院之后及时的对患者病情作初步评判。医务人员需要重视风险意识,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定期开展护理核心制度学习,加强护理管理职能,用心营造安全的文化氛围[5]。

1.2.2.2 以人为本 医护人员要在心理上牢记自己服务者的身份,重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充分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加强沟通交流,鼓励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改善医患关系。

1.2.2.3 专业教育 院方需要大力加强妇产科护士专业培训与教育,定期的对医护人员作技术操作考核。按照医院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对护理人员作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应急处理的能力。

2 结 果

妇产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在患者,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上,通过建立健全安全护理制度,实施安全策略,妇产科护理各方面得到完善,效果显著。我院接受诊治的1000例孕产妇均得到有效护理,患者满意度为100%。

3 结 论

护理安全是医院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反映,也是院方做到护理周到,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基础。如今随着患者健康意识,法律意识的增强,对于每位护理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日益增长。护理安全管理存在的隐患较为严重,尤其在妇产科,而组织管理,患者自身及护理人员因素则是妇产科护理安全三大潜在隐患。这就要求院方做到面面完善,有针对性的实施安全质量策略。

综上所述,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质量对患者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也是医院公众形象的表现,保证护理质量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构建良好医患关系,确保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 黄淑婷,黄佩贤,张昌婷,等.妇产科医院感染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5):81-82.

[2] 王晓艳.浅析当前妇产科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8):488.

[3] 李明慧.产科护理工作易出现的纠纷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4):55.

妇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范文3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安全风险;风险评估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073-01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质、实践性质强的科学,在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才能在这个风险极高的特殊科室工作下去。科学地从防范角度处理在护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可以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有效地保证患者的安全。本文通过回顾性调查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做出系统性的评价,建立风险评估体系,以便有效的针对相应问题做出正确的处理方式,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100例孕产妇,对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患者年龄20到35周岁,心理健康且精神无异常。

1.2 研究方法 通过与患者座谈形式沟通,让患者对于此次就医期间护理工作做出评价,然后提出在护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同时对于相应的护理人员也进行沟通,对于提出做遇到问题,最后加以归纳总结,从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与发生的频次做出风险评估。

2 结 果

2.1 调查结果 通过与在我院治疗的100例孕产妇以及相应护理人员的座谈调查,对于妇产科护理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加以总结归纳,其中最多的是①护患缺乏沟通,占总数的36%,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最多。在与患者交往中,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态度冷漠,出现问题不主动与患者交流就易于出现护理质量缺陷而产生纠纷。如术前未嘱其禁食而造成麻醉后误吸;为了执行“发药到口”制度,命令病人立即服药;各项费用未能及时耐心解释等等。②病人因素占发生次数的比例为28%,对于孕妇及家属来说,妊娠分娩是安全的,一些孕妇在待产期间,对医院规章制度不遵守,不配合,私自离院外出或者请假不能按时返回。如一待产妇擅自回家吃饭,回家后由于情绪激动,引发新生儿窒息,虽然产妇及新生儿抢救成功,但增加了产妇的痛苦及经济负担。③护理技术不过关也是造成安全风险的重要因素,占总数的17%,由于护理水平低下、经验不足、协作技能不高,给病人的安全造成危害;例如在高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监护过程中,若重症监护失误,值班护士对血压的监护不到位,对病人的病情判断不正确,可使产妇发生子痫。④配套设备的不完善也是造成安全风险的因素之一,占总数的11%,因医疗设备种类不全、性能不良、规格不配套造成的安全风险。例如抢救新生儿窒息用的喉镜,在紧急情况下,很容易发生灯不亮,延误抢救时间。⑤药物性因素占总数的5%,用药不当、药物配伍不当,都可能给病人造成不安全的因素。例如缩宫素有其严格的适应症,错误使用就会引发严重的不安全因素。⑥管理因素造成安全风险占总数的3%,由于职业道德安全教育薄弱,致使规章制度不能顺利落实,造成安全风险。

2.2 风险评估结果 通过对回顾数据的系统分析,得出妇产科护理中安全风险的等级评估,具体如下,①护患缺乏沟通为一级风险管理。②病人因素与护理技术因素列为二级风险管理。③配套设备和药物性因素列为三级风险管理。④管理因素列为四级风险管理。

3 讨 论

妇产科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与健康,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这就要求妇产科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真正达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要求。

通过评估结果显示,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因素最主要的是护患的沟通(风险等级为一级),次之为病人自身的因素、护理方式不当和护士的护理技术不过硬(风险等级为二级),再次之为配套设备的不完善和药物性因素导致安全风险的发生(风险等级为三级),最后导致安全风险发生的因素是管理因素(风险等级为四级)。因此护士工作者再以后的工作中应按以上顺序完善自己、完善工作。

作为妇产护理工作者,在实际平作中,为了减少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须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消除由于语言不当造成的误解,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全体医务人员应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将妇产科高风险的环节归类,人人掌握防范;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疏导,防患于未然,营造和谐的护理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妇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范文4

【关键词】 妇产科; 门诊手术室; 护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7-0090-02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具有复杂性、紧急性、危险性的特点,加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加,进而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加大,而风险因素也随之增加[1]。因此如何加强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而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名负责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教育,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的改善情况,以此评价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价值。回顾相关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1~47岁,其中护士9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6名。统计其学历水平,大专16名,本科4名。 开展本研究前,所有护理人员均未进行过正规的护理安全管理教育,对本研究结果无影响。同时选取2010年6月-2011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妇科门诊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在未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前提下进行临床护理,将护理结果作为对照组,另外选取2011年6月-2012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妇科门诊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在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教育后进行护理,将其护理结果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主要进行的手术包括无痛人流手术、上环取环手术、诊断性刮宫术、宫颈活检术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护理安全管理方法:首先,针对笔者所在医院护理人员的实际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如门诊手术室的消毒制度、卫生制度等,并监督护理人员严格执行[2];其次,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尤其是应对突发事件时,更要镇定自若,减少事故发生率;再者,要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一方面从思想上提高对风险防范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要从护理实践操作中进行严格防范,主要加强预见性护理、心理护理、循证护理等常规护理模式的使用效率;最后,完善应急预案的制定,一般要经常对妇科门诊手术室进行消毒和检查,特别是做好一些常用器械和药品的保管工作,严格贯彻无菌操作,减少术中感染概率[3]。

观察评价方法:在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教育前后,分别调查统计护理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之后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最后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并且比较前后两段时间,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防范意识的掌握情况,判断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价值。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3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在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前,本组20名护理人员中,仅有13名具有风险防控意识,占65.0%,而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19名护理人员具有了风险防控意识,占95.0%;此外,在没有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前,对照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8.3%,而且患者护理满意度也较差,仅为73.3%,但是实施管理后,观察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降为1.7%,护理满意度也提升至96.7%,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临床护理中的重点与难点,由于多种因素同时作用,使得护理人员日常护理工作难度加大,如果稍有差池,就会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甚至造成医疗纠纷[4]。因此如何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就成为护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有关资料显示,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现状,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还可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5]。因此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名妇科门诊手术室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发现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确实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在本研究中,护理人员接受护理安全管理后,不论其护理风险防控意识,还是临床护理质量,都较之前发生显著改变。笔者通过分析探究资料,认为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主要具有以下几点功能:其一,可以规范妇科手术室护理规程,通过制定合理的护理制度、消毒制度、器械管理制度以及手术制度,可以规范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效率;其二,进行风险防控意识教育,这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防控的认识,并且在护理实践中进行有效规避;其三,通过细化常规护理的模式,多注意细节护理,可以显著减少护理安全因素,进而降低护理事故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此外,通过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笔者所在医院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也得到显著提升,并且获得了更好的护理满意度,这对于提升笔者所在医院的社会影响力也有显著价值。

参考文献

[1]何丽贞,孔碧华,梁焕棠,等.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预防[J].现代医院,2011,11(7):117-118.

[2]付礼芳.妇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J].医药前沿,2012,2(10):357.

[3]吴文平.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对策的探讨[J].当代医学,2012,18(24):119.

[4]田艳君.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J].当代医学,2009,15(28):125.

妇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范文5

【关键词】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护理对策

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230例为观察对象,分析所有产妇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总结相关的护理防范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产妇共230例,年龄22~37(28.95±6.54)岁,其中顺产产妇164例,出现妊娠合并症32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34例。将产妇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常规护理:

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的产科护理,包括观察并监测孕妇产兆、胎心、胎动及血压,每日两次,遵医嘱指导孕妇饮食、卧位和休息,给予产妇关心和体贴,做好其心理护理工作[1]。

1.2.2优质护理:

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服务。给予产妇安静舒适的修养环境,控制好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主动与产妇进行沟通交流,告知其分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让产妇做好心理准备[2]。产后密切观察产妇的产后情况及生命体征,做好护理观察记录,尤其注意有无阴道流血,给予产妇及时补充水分,产后2~4h鼓励产妇自行下床排尿,24h后鼓励其下床活动,指导其进行产后保健操,促进身体恢复。给予产妇良好的饮食护理,严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多食含有丰富蛋白质和维生素的事物,多食水果、蔬菜,若产妇在3d内无大便则应遵医嘱予以缓泻剂[3]。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产妇在护理过程中的差错,总结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差错情况

产妇的护理差错出现50例,观察组产妇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1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安全因素

产妇的护理差错出现50例,护理人员素质和技能是产科护理最主要的一项不安全因素,占差错事件发生情况的44.0%,其次是管理因素,占26.0%,除此之外,医院设备与环境、产妇及其家属和其他因素也均是产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3讨论

护理安全是指在医院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全过程中,在法律以及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内,患者未发生心理、机体结构或是功能上的损害、缺陷或是死亡[4]。提高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的重视,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做好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减少护患纠纷,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5]。产科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因其直接关系到孕妇和婴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并且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引起的医疗纠纷事故占所有医疗纠纷案的比重高达41%[6]。因此,医院须对产科护理予以高度重视,并加强对产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研究,查找并排除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降低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6]。产科护理是临床护理中极为主要的一个课题,在产科护理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会产生严重后果,导致产妇出现高危妊娠或是难产等不良后果,对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7]。对产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加以研究和分析,是临床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在产科护理中采取有效的防范护理措施,排除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差错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采取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服务能减少产科护理中差错事件发生率。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产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因素、管理因素、医院设备及环境因素、产妇及其家属因素和其他因素。针对这些不安全因素,医院需要从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整体质量,确保保护性护医疗护理工作的执行;加强对产房及病区设备和环境的监管,保护医疗设备和其他设施,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查与清洁;加强与产妇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排除产妇产前存在的心理障碍;不断提高产科护理人员包括助产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增强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8]。从这些方面做起,相信能有效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产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为产妇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小梅,吴莹珠,汪荣姬,等.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调查与防范对策[J].河北医学,2012,22(5):686-688.

[2]武军芳,王利成.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调查及防范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3,14(4):823.

[3]杨凡.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1,63(13):114-115.

[4]李斌.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调查与防范对策探究[J].中外医疗,2014,15(4):150-151.

[5]叶丽芬.分析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管理对策[J].吉林医学,2013,41(26):5500-5501.

[6]牛亚卫,张艳蕊,许丹丹.20例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护理的规范急救流程[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22(10):84-85.

[7]罗翠珍,王利民,林珏瑛.349例高危孕产妇转诊病种及母儿结局分析[J].广西医学,2015,17(4):563-565.

妇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范文6

方法:通过制定管理标准,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等措施规范妇产科护理行为。

结果:护理工作考核标准的制定以及整改措施的及时落实,能够切实的提高检查、督促及评价环节的质量,从而将护理问题解决。

结论:通过将临床实践当中的问题找出来,并且持续的改进妇产科的护理管理和护理质量,充分的控制住了不良因素的发生,真正的保证了优质的妇产科护理质量。

关键词:妇产科 护理质量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29-02

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对医院的经济效益、社会形象以及服务质量等诸多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同时妇产科的护理质量还是对医院服务质量加以正确衡量的一大重要标志。护理质量的优劣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院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及综合素质,而且还取决于所采取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保证护理质量不可或缺的基础就是严谨完善、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也是护理质量提高的必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及改革,以及人们价值观念、实际需求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妇产科的护理质量也面临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1 妇产科护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护理人员素质不高。妇产科的很多护理人员严重的缺乏必要的护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明显不足,并且护理技术水平也无法达到具体的要求。同时,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现代化护理理念欠缺,可想而知,如果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当中情绪化严重、态度差、服务差,甚至将感情和生活带入工作当中,那么势必会对护理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

1.2 护理安全控制与护理质量检查流于形式。医院妇产科的许多护理人员仅仅将自己的本职工作看作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无法发自内心的热爱本职工作。与此同时,医院护理质量的考核往往是搞突击,随便乱抄妇产科护理小结、记录和计划来应付考核,医院的护理质量检查仅仅是流于形式,考核评价的具体结果无法真实的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加以反映。

1.3 患者需求与护理质量评价内容设置相矛盾。当前,我国很多医院现行的妇产科管理制度尚且未将患者放在首要地位,许多管理制度仅仅是为了便于医院的日常管理所设定的,没有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考虑,比如在产妇分娩时期,一般产妇本人迫切的希望丈夫能够切身的见证孩子的诞生,但是很多医院却不允许产妇的丈夫陪产。这时,即便是医院妇产科提供多么优质的护理服务,也无法切实的让产妇以及家属感到满意。

1.4 服务对象对护理人员有着过高的期望。在产妇待产时期,产妇及家属通常会非常的紧张,并且对护理人员有着非常高的期望,如果产妇在分娩的过程当中有意外发生,比如胎心异常等,如果这时护理人员没有与产妇的家属进行及时的交流与沟通,那么产妇及其家属非常容易质疑妇产科护理人员实际的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除此之外,由于客观现实和期望之间通常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这便使得产妇及其家属极易与护理人员发生护理纠纷。

2 强化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2.1 健全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应当由护士长、护理部主任及其他相关人员分别指派负责查对制度、临床教学、消毒隔离、急救药械、护理文书、规范服务、病室管理、各级护理等环节的风险监控和质量控制,从根本上将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加以规范和完善。护士长应当始终坚持一天三查,严抓护理环节的质量,要加强护理环节质量登记本的使用,将发现的护理问题及时的记录在质量控制登记本上,并且针对质量登记本当中的问题,及时的将自身所存在的护理问题解决,以免再次出现相同的错误,促进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提高与改进,确保护理工作稳步、高效的发展。

2.2 提高护理水平。医院管理人员应当尽快的加强对妇产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护理业务知识、规章制度、专科知识、应急预案、急救技能、急救知识、护理新技术以及围术期护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从根本上确保护理安全,加强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以便于与不同的患者需求相满足。与此同时,还应当对护理人员的思想教育提起高度的重视,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责任意识,在日常的护理工作当中始终以患者的切身利益考虑问题,全心全意的服务于患者。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妇产科的护理工作变得越来越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才能够充分的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2.3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从某种层面上来看,妇产科的护理缺乏与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医院应当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组织妇产科的护理人员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等法律规范和规章制度进行学习。与此同时,妇产科护理人员应当在日常的护理工作过程当中不断的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懂得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当将护理病例书的书写质量提高,因为在发生法律纠纷时,护理病例书是重要的法律依据,能够有助于妇产科护理安全性的提高。医院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定期对妇产科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考核和检查,定期的进行护理部大检查,规范考核环节和评价环节,力争通过检查彻底的解决护理质量问题,从根本上将医院的护理质量水平提升。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护理质量是医院护理工作的主题,同时也是医院妇产科护理管理的核心内容,护理质量的好坏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有着直接的关系,并且护理质量的优劣也对医院的社会形象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医院妇产科的每一位护理人员应当尽可能的将护理工作做好,及时的更新护理知识结构,提高护理水平,将护理服务中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做好,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需求,始终坚持人性化的护理,以促进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汪小梅.浅议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J].内蒙古中医药,2011(4)

[2] 黄丽君.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2)

妇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范文7

一、夯实基础,提高工作质量

1、孕产妇系统管理:各基层单位要充分发挥村级公共卫生网络效能,及时全面掌握辖区内孕情,提高早孕建册率。正确规范填写孕产妇保健册和各类报告卡、报表,建立规范档案。重视全程保健管理,做好孕中期上送县级筛查和孕早、中、晚期随访和产后访视工作,早孕建册(检查)率达92%以上,孕中晚期追踪随访率和产后访视率达95%以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在90%以上。

2、儿童系统管理:准确掌握辖区内各年龄组儿童数,加强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工作,增加儿保门诊开放日和辅助检查项目。以高危新生儿为重点,加强体弱儿保健工作,对低体重儿、早产儿、佝偻病活动期、中度以上营养不良、出生缺陷儿、中度以上贫血患儿等进行筛选、登记和上送复查,做到“减少漏筛、切实随访、重点管理、详细记录”。儿童系统管理率应在90%以上,保健管理率92%以上,体弱儿管理率100%。加强托幼机构保健管理,每季度对辖区内幼儿园开展保健指导工作,全面开展入园儿童血红蛋白、乙肝表面抗原和肝功能项目的检查,与教育部门协作,开展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年审工作。

3、业务培训和健康教育:加强妇女儿童保健适宜技术和知识的培训,提高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素质,年内开展4期(次)以上妇幼保健业务培训,内容以高危妊娠的识别和管理、体弱儿管理、产科急症的处理为重点,提高妇幼保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管理水平。开展妇幼系列死亡病例的讨论评审,总结经验,提出干预措施,控制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加强针对妇幼群体的健康教育工作,印制《孕产期保健手册》和《婴幼儿保健手册》,并及时发送到每一位孕产妇和儿童家长手中。在全县暂设7个点,每季度集中开设“孕妇学校”、“育儿学校”各1期,孕产妇和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率力争达到70%。对高危妊娠、体弱儿、妇科患者等重点对象,采取以“面对面”为主的宣教指导方式,逐步提高妇幼群体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4、基层指导和量化考核:县妇保院要加大对基层的指导力度,制订月、季度基层指导工作计划,安排妇儿保专业人员,针对各基层单位妇儿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检查指导工作,促进全县基层妇儿保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要建立妇儿保工作量化考核机制,以便更加客观地反映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儿保的实际工作量,同时,与妇儿保工作的质量考核相结合,更为合理地分配社区卫生服务经费,要增大考核结果透明度,以便被考核单位针对性地去解决存在的问题。孕产妇和儿童数较多、工作量较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增加妇儿保人员力量,安排专职人员和兼职协助人员负责妇幼保健管理和技术服务,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5、“两个规范化门诊”建设:加强孕产妇、儿童保健规范门诊建设。根据《*省乡镇卫生院孕产妇、儿童保健工作规范》的要求,继续加强“孕产妇系统保健门诊”和“儿童系统保健门诊”的建设。前阶段已创建的单位要巩固创建成果,进一步改善环境设施,规范工作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开展自我评估并确保通过年度的市级抽查复评。目前尚未创建的5个单位(熟溪、茭道、白姆、坦洪、西联,三港妇儿保已托管于县第二人民医院)要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力争创建规范化儿保门诊,为推进公共卫生示范镇乡的创建工作提供必备条件。日前,金华市卫生局制定了《金华市乡镇孕产妇、儿童保健示范门诊评估细则》,根据市卫生局“每个县(市、区)创建1至2家示范保健门诊”的要求,2009年我县拟上报的创建单位为东干、白洋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县妇幼保健院建设:加快县妇幼保健院迁建步伐,从根本上解决医疗保健用房紧张的问题,改善软硬件设施和服务条件,充分发挥全县妇幼保健管理中心的各项功能,为全县广大妇女儿童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二、加强“项目”管理,提高实施成效

1、妇女健康促进工程:要切实贯彻《*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关于实施妇女健康促进工程的实施意见》(武妇儿工委〔20*〕1号),在体检前运用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妇女健康促进工程”重要意义的宣传,提高社会民众的参与意识和健康知识知晓率,动员已婚育龄妇女参加宫颈癌、乳腺癌等扩展项目的检查。充分利用农民健康体检、查环查孕、送医下乡等时机,开展妇女健康检查工作,建立完整的妇女健康检查档案,对患病妇女提供书面的医疗意见,并做好查后随访工作。针对性地安排妇科及检验人员在县级以上医疗保健单位进修学习,县级医疗保健单位要以“县级医疗卫生单位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活动为契机,派出专业技术人员给予受援单位技术扶持,逐步提高妇女健康检查技术水平,保证检查质量。各检查单位要及时上报项目工作报表,做到检查数、登记簿数、档案记录数、统计上报数相符,杜绝虚报谎报的现象发生。

2、母婴健康工程:在省市的安排下,继续实施“母婴健康工程”,根据项目要求,制定工作计划,落实项目配套经费,加强项目资金管理,适时开展项目的督导检查,保证项目工作顺利实施。要加强抢救中心、分中心产科建设,改善县妇保院和基层妇儿保门诊的基础设施条件,积极参加省市级的产科和妇儿保业务培训并加强县级培训,开展孕产妇救治应急预案的演练和新生儿复苏技术培训。对贫困高危孕产妇,实行以孕产期保健、宫外孕诊治和住院分娩为主要内容的医疗救助和保健管理,以保障弱势人群尤其是流动人口的母婴安全,有效控制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

3、妇幼卫生监测和信息工作:继续开展围产儿、5岁以下儿童、孕产妇死亡、出生缺陷的监测工作,各有关单位要及时准确掌握相关数据,与疾控、计生等部门核对并规范上报。开展县乡两级漏报调查和监测质量调查,杜绝孕产妇死亡漏报,县乡两级做好资料的采集、整理和归档等项工作,保持历年资料延续完整。开展“非住院分娩”情况调查和“非早孕建册”情况调查,分析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妇幼保健信息网络平台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信息上下沟通,做好信息质量控制,迎接妇幼卫生监测质量的省级抽查。

三、加强出生缺陷干预和预防

1、艾滋病和梅毒检测:把预防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工作与妇幼保健常规工作相结合,建立常规免费检测工作机制,做好孕期咨询指导服务,把好孕期检测关和产科术前检测关,同时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疾控中心、妇保院和各医疗单位做好协同配合。根据市卫生局要求,2009年孕产妇艾滋病、梅毒检测率应达85%以上,指导咨询率100%。为顺利完成指标任务,未开展艾滋病、梅毒检测的产检单位,应及时将孕妇转上级单位进行检测,各社区责任医生要配合做好指导咨询工作。

2、产前筛查:产前筛查是减少出生缺陷的重要手段,也是农民健康工程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根据《*省产前筛查管理办法》,依法开展孕期胎儿21—三体和神经管畸形的筛查,我县的产前筛查(唐氏筛查)定点单位为县妇幼保健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县乡两级产检单位,要对所有孕妇执行产前筛查书面告知制度,并动员孕20周以内的孕妇适时到县妇保院进行产前筛查,逐步提高产前筛查率。县妇保院要强化产前筛查的规范管理,加强与检测单位的技术协作,提高产前筛查工作的质量,要对每一位筛查结果“高风险”的对象提前诊断的指导咨询和必要的帮助,并进行追踪随访,同时结合影像、临床筛查技术措施,提高胎儿缺陷检出率。同时,配合计生部门做好无证分娩报告工作,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3、婚检和优生检测:根据上级将出台的相关文件,适时在全县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免费孕前、孕早期的优生检测(两免)工作。通过积极倡导、广泛宣传、优质服务,使公众了解和认识“两免”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步提高“两免”检查率。

4、新生儿疾病筛查:继续做好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筛查工作。根据市卫生局的要求,2009年筛查率力争达到100%,血片合格率、可疑病人召回率均达到100%,并对患儿进行追踪随访。全面推进新生儿听力筛查,各接产单位年度筛查率达90%以上,并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做好复查、转诊和随访工作。

四、加强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管理,控制孕产妇死亡率

1、高危妊娠管理:提高基础筛查工作质量,有效落实高危妊娠报告、转诊、会诊、随访等管理制度和工作措施。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县乡两级产检单位,实行高危妊娠首诊负责制,做到“谁发现,谁报告”,做到高危孕产妇掌握三及时:“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治疗和追踪”,提高管理到位率。要通过监护与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高危妊娠因素的转化,必要时可选择在母儿最有利的时机进行适时计划分娩或终止妊娠。进一步发挥高危孕产妇管理中心作用,重症高危继续实行“县乡联管,以县管为主”的制度,加强县乡两级信息沟通,重症高危对象随访管理率100%。

妇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范文8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护理安全;防范对策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过程中,病人和护理工作人员都不发生心理、身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护理安全是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前提;同时也是保护护理工作人员在执业过程中避免受到不良因素影响和伤害的保障。护理安全对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治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妇产科危重患者多,监护难度大,随时可能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而危及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所以,在医院发生的护理安全事故中,妇产科常居首位。所以,护理安全问题的预防和控制,已成为医院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工作内容。

一、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形成因素

(一) 护理人员自身因素

1.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

妇产科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仍然大多缺乏足够的风险意识和法制观念,以致在行护理操作时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不严、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不畅、对病情解释不周,从而引发很多护理安全问题。如有的护理人员有章不循,制度执行不严格,轻视病人出入院时间、新生儿性别、出生时间等护理文书的书写和记录,导致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有的护理人员没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等制度,出现发错药、接错液体、抽错血等现象;有的护理人员缺乏对孕妇和婴儿进行常规的、系统的护理,或没有认真、仔细听取孕妇的胎心及对孕妇进行严格的产程观察,以致造成新生儿窒息以及孕妇产后大出血等严重后果;再如,随着患者权利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参与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增强,而有的护理人员知情同意落实不到位,在出现急症的时候,或因紧张或忙于处理,或因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意外需用产钳术或剖宫术时,没有及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就可能偏离患者的期望值,引起患者的不满情绪,成为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的因素。

2.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有限,业务能力不高

随着社会的进步,妇产科的患者和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期望值日益提高;加之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知识和高科技医疗设备不断应用到妇产科医疗护理服务中,这些都对妇产科医护人员在业务上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妇产科护理队伍年轻化倾向明显,加之学习力不足,部分妇产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自身综合素质偏低,业务水平不高,成为发生护理安全问题的源头。有资料显示,低年资护士发生护理差错事故比率较高。多因临床经验不足,职业敏感度不高,专业知识不扎实,护理操作不规范,应用仪器不熟练,综合处理能力不强等,从而引发病人和家属对治疗效果、护理效果不满意、不信任,甚而引发医疗纠纷。如血氧饱和度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有的护理人员对血氧饱和度仅90%的患者,仍忽略对其面色、呼吸等情况的观察;有的护理人员在抢救危重病人的时候,不能准确、快速的配合相关人员实施抢救;有的护理人员在对临产妇的护理工作中,不能正确监测孕妇的产程、缩宫等情况,以致新生儿缺氧、脑瘫、锁骨骨折等疾病发生率增高。

(二)院方原因

1.医院人力资源不足

护理人员常处于超负荷工作的状态,已成为护理不安全因素之一。如因护理人员疲劳操作、疏于观察而导致的输液渗出致组织坏死;患者引流液性质改变而不能及时发现致延误诊疗等。

2.医院的基础设施布局不当

如地面过滑导致跌伤,床旁无护拦致坠床,热水袋使用不当致烫伤等。[1]以及环境污染、食品污染、院内交叉感染以及安全危险品管理制度措施不完善等都成为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3.医院药品、护理设施短缺

必需的药品及必要的护理设施是完成护理任务的重要工具和前提。如医院相关人员在药品、医疗设施的采购和管理中工作不力,导致药品和医疗设施短缺或质量低,性能差,不能满足妇产科护理的实际要求,就会造成妇产科护理水平降低,导致各种医疗事故的发生。对用于产后大出血、子痫抢救工作的急救药品、抢救设备是否得到及时补充、良好维护、甚至位置摆放是否得当等都会影响护理技术的正常发挥,从而影响抢救及治疗工作,成为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的因素。

(三)患者自身因素

在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主要是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脏病和产褥感染等;新生儿死亡原因主要是窒息、感染、出血性疾病、畸形及早产因素等。由于妇产科病人存在着比别的患者更多的特殊性、危险性,这无形中更多的加重了医疗和护理的难度;加之大部分社会人群认为分娩是生理过程,无风险意识,对医疗行为的依从性差,如果一旦与其期望的有差距,就对医生的诊断用药产生不信任感,更不听从护理人员的安排,拒绝服从治疗,导致患者人为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如有的患者及其家属通过网络、书籍等多途径获取一些疾病知识及诊疗方案,就私自参与医疗过程而不规范用药;有的患者住院期间私自离院外出,如造成摔伤、胎盘早剥、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严重后果,就可能成为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的因素。

二、妇产科护理安全问题防范对策

(一)护理人员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妇产科是高风险科室,危重症患者多,病情变化快,监护难度大,加之护理队伍的年轻化,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临床上出现了许多在学校未学习到的新技术、新药物、新设备、新器械、新方法以及职业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如不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跟上专业发展步伐,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必然会遇到很多影响到护理职业安全的问题而束手无策。因此,针对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专业水平有限、业务能力不高的现状,必须加强学习、加强培训,重视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国外将护士的继续教育称为“生涯教育”,认为护理人员作为一种专门职业人需要通过终身教育不断学习来完善自身,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增强护理安全意识,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定期组织《护士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丰富护理人员法律知识,不断强化护士的法律意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做到警钟长鸣,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确保护理安全。

(二)制定相应防控措施,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针对妇产科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和落实各项操作规程,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保障,是预防和判断差错事故的基本要求。制度的执行包括构建执行框架、制定执行流程、组建执行团队、塑造执行文化。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须把握每一个细节,如交接班时必须认真检查抢救设备仪器是否处于完好状态,严格执行检修制度,保证治疗的正常进行;护理管理部门要将操作过程进行标准化规范,形成相应的书面材料,要求护理人员在执行操作常规时,不可随意简化操作程序。对新入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标准化操作流程及规章制度的培训,减少不规范行为及护理差错的发生几率。护理工作责任重大,妇产科护士在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护理程序的方法,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重视高危人群的管理,认真观察病情变化,落实有效护理措施。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加强护理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让患者及其家属认识到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难度所在和责任所在,认识到不配合院方的要求就有造成各种严重后果的可能,从而配合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在妇产科,最为常见的敏感问题为心监测、新生儿身份识别、新生儿意外、新生儿失窃、新生儿院感等,对于这些问题,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进行核对,提高警惕,严加防范,及时避免。要充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达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配合。使用特殊药物时,如缩宫素、硫酸镁等,要严格按规范使用,严密观察,详细记录。抢救时一定要有条不紊,分秒必争,确保人员、器械及药品、物品准确到位,注意使用保护性医疗措施,让家属随时了解患者病情。总之,必须针对妇产科护理工作、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各自特点,制定防范措施和制度。

(三)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建立和完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体系

加强护理管理职能,营造护理安全氛围,将安全管理纳入病房的目标管理。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及时整改,以确保护理安全;要加强高危患者的安全管理,对手术后、危重患者如高龄初产、有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长期卧床、有心理障碍、婴幼儿病人等高危患者,要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医院管理部门要合理配置妇产科护理人力资源,防止因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而带来的安全隐患;要严格按照爱婴医院的标准设置产房及病房,开展以家庭监护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2]鼓励家属参与分娩过程,实行陪伴分娩;要加强医院感染及特殊药品以及设备的管理,药品、医疗设备采购人员,要和医生、护理人员共同确定采购药品、医疗设备的名目、品牌以及数量,保证药品和设备的供给;护理管理部门要针对孕产妇及家属对分娩知识、医疗护理中高风险性不确定性缺乏了解的情况,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的社会文化层次,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使其对分娩过程有清晰的认识,减少因认识不清而造成的护理纠纷;针对妇产科护理工作特点,设立护理风险隐患评估表,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不断评估患者病情变化,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产科的专科操作如婴儿沐浴、胎心监护、阴道检查、接产技术、新生儿ABC复苏等,必须要求妇产科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便于在临床工作中运用自如,[3]从而达到提高整体综合素质保证安全护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魏厚芳,谈金霞.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2 (38).

妇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范文9

【摘要】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临床实践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突与困惑。近年来, 病人的投诉, 新闻媒体的曝光, 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困扰着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所必需的妇产科护理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保持健康的服务。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创新型妇产科护理的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护理差错的发生,已成为医院管理者的一项常抓不懈的课题。现对护理不安全隐患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范对策及手段。由于妇产科服务对象是女性,并且在护理中存在许多不安全隐患。现就妇产科护理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隐患;解决对策;手段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涉及范围广和整体性较强的学科,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所必需的妇产科护理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保持健康的服务。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制观念日益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 病人的投诉, 新闻媒体的曝光, 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困扰着 医院 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创新型妇产科护理的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护理差错的发生,已成为医院管理者的一项常抓不懈的课题。现对护理不安全隐患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范对策及手段。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因此培养创新型妇产护理的安全意识与手段是医疗管理的战略目标。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创新型妇产护理的安全意识要求我们创新观念、创新机制、创新队伍。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医学护理队伍和高水平的护理专业学术创新的团队,乃是决定临床实践中妇产科护理创新能力的关键。

1 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

1.1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观念转变缓慢,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和应急措施,在护理过程中忽视危机因素和潜在的隐患,忽略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患者权益尊重,引发护患之间冲突和纠纷的现象时有发生。

1.2 执行护理制度和操作常规不严。在护理诊疗过程中,有些护理人员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执行医嘱不严谨,药品管理混乱,违反护理操作常规和不严于职守,观察病情不周到、不细致,不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延误抢救时机,拒收危重病人等而引发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

1.3 医院领导、护理管理职能部门对执行规章制度的监督不力。医院领导检查流于形式,执行部门监管疲软,只是应付主管部门的指示,这是隐藏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重要缺陷。

1.4 专业技术素质及其影响。许多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源于护理技术上的分歧,或者说是病人及其家属认为的护理治疗技术上的失误。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技术素质,从而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的产生。同时,更要重视的是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影响。

2 培养创新型妇产科护理的安全手段

2.1 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安全管理。法律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应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医院的正当权利。组织全院护理人员接受”四五“普法教育及医疗行政法规专题讲座, 建立学法制度, 使全院护理人员能自觉知法、守法,自觉规范护理行为, 强化依法行医观念。我院制订了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及防范措施, 成立了院安全管理委员会、科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进行安全检查, 针对不安全隐患进行分析, 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2.2 加强素质教育 ,强化岗位职责。组织护士观看护士行为规范录像, 举办护士职业礼仪示范表演, 从而规范护士行为举止,以良好的精神风貌促进高尚职业道德的养成, 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为加强工作责任心, 护理部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 制定不同的教育内容, 并统一全院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严格的质量考核制度使各项制度真正落实在工作中, 保证护理工作质量。

2.3 加强敬业精神的教育,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教育护理人员本着对病人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认真护理,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确保医护安全和医护质量。同时, 护理部在护理质量和护理技术方面常抓不懈,从基础质量到终末质量,从关键部门到薄弱环节,从基本功训练到重点人才的培养,从新技术应用到新设备的引进,从质量考核到制度落实等,都有强有力的质量管理机制。将质量检查考核结果作为评优晋升的重要指标,加强质量控制,立足目标,着眼环节,逐级考核,层层把关。将医疗安全作为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列入科室质量考评指标中,如个人出现差错事故时,除经济处罚外,还要记入个人档案并在全院曝光,影响评模晋升,从而培养了护理人员严谨的工作作风。从单纯被动受检变主动参与检查管理,使护理人员认识到”病人在心中,质量在手中“,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效性。

总之,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关键是怎样理论联系实际,怎样落到实处。十七大报告把医疗卫生,人民健康提到了非常高的高度,报告第八部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里面,第五点很大篇幅专门讲到“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专门谈医疗卫生。第一句话是“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把对健康的关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充分体现到党对民生,对人民健康的关注,高度重视。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以优质的服务态度,丰富的理论知识,精湛的护理技术为病人提供全程服务,以适应现代护理事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安全。

参考文献

[1] 徐又佳,包士尧.医疗法学在医务人员再教育中的地位[J]. 中国医院管理,1997,17(10):50

[2] 许晓斌,赵晓勤.运用法律武器正确处理一起医疗纠纷的体会[J].中国医院管理,1999,19(5):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