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日常化学知识集锦9篇

时间:2023-07-12 16:49:54

日常化学知识

日常化学知识范文1

一、教师日常教学生活的惯常化和例行化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关于日常生活世界,埃德蒙・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是发生中的世界,指的是“不掺杂任何理性思维和科学知识的、普通人直接经验的世界,是日常的意见和信念的世界”[2]。社会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舒茨把胡塞尔的哲学加以改造并与韦伯的理解概念(主观理解)结合起来,指出:“我们的日常经验世界,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存在于主观世界之中的文化世界。”[3]舒茨发展了他称之为世俗的而不是先验的现象学,他把先验的意识活动置于特定的文化秩序的背景之中。他认为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赋予情景的意义是最重要的,他把分析的焦点放在了个体对自己的情景界定。对于舒茨而言,情景界定包括了个人依赖于共同的手头库存知识假定,这些知识就是包括了那些能使他们认为世界是由书本、车子、房屋、衣服等各类事物组成的那些关于适当行为的概念谱系(舒茨的手头库存知识思想与米德的“概念化他人”相似)。舒茨认为,人们以关于实在的被视为当然的假设为基础而行动。他们悬置了怀疑,从不怀疑事情会是另一个样子。当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他们的这种知识菜单,尤其是成功的时候,他们就会认为他们的日常生活世界是有序的。舒茨因此认为个体运用由他们的社会群体传递给他们的类型化(或理想化类型)来建构世界的。教师日常教学生活的手头库存知识,即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它支配并已内化于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之中。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活是被教师视为当然的加以认可或接受的,以至形成教师日常教学生活的惯常化和例行化。实施新课程,接受新理念、新方式,如果没有给教师带来“新生”,反而使他们陷入更深的无奈和困惑,以致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怪现象。

事实上,人们所有有目的的实践行为都是受知识支配的,一种有目的的实践行为背后有一套系统知识基础的存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可以说,教师有什么样的知识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吉登斯在分析日常行为的时候,特别注意“舒茨所说的‘手头库存知识识’,也就是我所说的存在于偶遇者之间的共同知晓的知识”[4]。吉登斯用这个概念的时候指的是人们不是常规地自我意识到这种知识,或者知道知识是无意识的。实际上,人们自我意识到的知识和他们能够掌握运用的知识仅仅是他们所操作运用的知识(大多表现为缄默知识)的很小一部分。然而,虽然大部分教师对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尤其是教师的缄默知识)缺乏明确的意识,但它实际上影响着教师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和做法,指导甚至决定着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长期积习便形成了日常教学生活的惯常化和例行化。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是运用公式或“典型图式”来处理习惯性的不断重复发生的情况的。人们为各种具体的社会活动设定了各种普遍原则,某一情景的特殊具体性会被人们放置于这些普遍规则之中。吉登斯突出强调例行化是个体超越利益而行动的关键原因。他认为依例而行“在心理上使无意识的焦虑根源最小化,是日复一日的社会生活的最重要形式――在惯例的实施中行动者维持了一种本体安全感”[4]。“本体安全感是在可预测的例行化行动中,主体能够自主地控制其身体,而得到一种信任与安全的感觉,而对于本体安全感的追求,通常是主体未意识到的行动动机。”[5]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那么教师的日常教学更是计划性很强的活动。然而,这种计划性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是以例行的惯常化的形式,也就是说,每日每时进行的教学活动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是因为它的惯常化、例行化,表现为“无反思”、“无意识”、“无批判”,而日常教学则是种种惯常化行为的例行发生,是“理所当然”的。日常教学生活的“惯常化”、“例行化”使得教师的变革意识被渐渐淡化了、模糊化了,以致于已经习惯于已有的经验、教学模式而难以改变。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被一些“常识”和经验阻碍了手脚,被一些所谓的“真理”左右了思维,想当然地、习惯性地思考问题、做事情,循规蹈矩,鲜见思维的创新和热情。课程改革自上而下的推行方式以及为配合课程改革所制定的新课程标准,打破了教师习以为常的惯例。迫于现实的压力,教师在无奈和困惑中不得不将这些新方式作为课堂教学中的点缀,于是便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扭曲现象。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课改理念也打破了教师惯性化和例行化的日常教学生活。然而,“当惯例被打破时,就有了例行之外的‘惯例’,随着例外的到来,惊喜、狂喜,乃至游戏都回到破坏了的‘惯例’生活中”[6]。“穿新鞋走老路”则是随之而来的必然结果。

二、教师日常教学的惯习化与历史性形成的惯习

布迪厄认为:“所谓惯习,就是知觉、评价和行动的分类图式构成的系统,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又可以置换,它来自于社会制度,又寄居在身体之中。”[7]在他看来,惯习是一种社会化了的主观性。因此,可以说,惯习是“知觉、思想和行动的持久地安排形成的系统,由客观环境造成,但倾向于在环境的选择之后稳定下来”[8]。它是一种先于个人而存在并赋予个人以某种社会身份的文化系统和心理习惯,是历史的、持久的、社会的“潜在行为倾向系统”。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有其所特有的长期积淀而形成的惯习。因此,在学校场域中,作为实践者的教师,其教育实践活动并非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受制于历史性形成的惯习。长期积习形成的惯习内化为教师认识、解释、评价事物的框架和模型,并以这种框架或模型去分析、说明、论证、评价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以至成为看待教育的普遍原则与方法。教师的观念和行为也往往会形成固定的模式。作为教师日常生活世界的学校场域是指向实践性逻辑的,依循的是实践的生活逻辑,而不是理性的算计和度量。这又不断地加强着教师的日常教学思维及惯习化模式。

日常教学行为的例行化、近于停滞的日常思维维护着已有的行为模式和习惯。一些教师已经习惯于已有的模式和不变的套路进行教育教学。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往往以习惯的方式去应对复杂的教育教学生活。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教师往往会根据以往的经验对每天的工作进行大概的估计,对事情的处理已形成固定的惯性化的行为。在经验没有被验证有效的情况下,习惯化地用某一经验处理不同情境下的教育教学问题,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习惯化,形成了固定的、惯常的、自动化的行为模式。

对教师而言,日常教学就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他们认为“改革就意味着变化原来已经熟练的、信手拈来的东西,就是要增加负担”[9]。对任何可能引起变动的事情都会产生排斥感或加以质疑。因此,要想让教师改变他们的教育教学行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必须首先去改变他们教育教学的“惯习”。这就需要教师放弃以前的“惯习”并进行新的知识基础的构建,“悬置”已有的经验和习惯,依据新课改的理念重新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惯常行为。然而,积习已久的惯习通过个体发挥作用时是自动的、非反思的、不证自明的,许多教师的教育经验仅停留在无意识的水平上,很少意识到那些主导自己教育行为的教育理念的存在,也就很难在批判反思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意识的评价与更新,因而不可避免地囿于教育教学惯习之中。

杜威曾明确指出:“要改革个人长期形成的习惯是个缓慢的、困难的、复杂的过程,要改革长期确立的制度――这是在共同生活的结构中所组成的社会习惯――是更缓慢、更困难和更复杂的过程。”[10]

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这都需要教师学习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从惯常思维中跳出来,“悬置”和超越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并把固有的观念或行为“悬置”起来作为批判和反思的对象。然而,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件充满挑战和困难的事。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中出现的“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参考文献

[1] 陈尚达.应理性审视新课改下的“穿新鞋走老路”现象――兼与《新课改与“穿新鞋走老路”》一文商榷.全球教育展望,2010(8).

[2] 范会芳.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理论建构的逻辑.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

[3] 查夫里・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以来的理论发展.贾春增,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4]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Cambridge.UK:Polity.1984.

[5] 谭光鼎,王丽云.教育社会学:人物与思想.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 刘云杉.学校生活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 [法]皮埃尔・布迪尔,[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8] [美]鲁思・华莱士,[英]艾莉森・沃尔夫.当代社会学理论.刘少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日常化学知识范文2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教育;原因;内容;措施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4-0059

一、在英语教学中强化文化教育的原因

正如胡文仲先生所说,“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反过来,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乃至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使用这一语言”。

在外语教学中,语音和语法的错误往往能被容忍,文化错误常常比语言错误更严重。如果没有文化方面的知识,如果不了解文化方面的接受性和不可接受性,交际就可能发生障碍或失败。如:freeze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冰冻”、“结冰”。而在一个私人拥有枪支的美国社会,一位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站住”“不许动”)而被枪杀。对美国人来说,Freeze!却是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语。假如这位留学生有这点文化知识就不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

所谓文化教学是教会学生怎样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去完成与社会环境相配的社会行为,传授的应该是关于文化知识的真实、地道的使用,而不仅仅是关于文化的知识。因此,在新课程的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如果我们能将西方文化渗透进日常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英语的真正魅力,就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同时也会使大多数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二、中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渗透的内容

由于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有限,涉及面窄,谈论的话题内容多与日常生活有关,要更深入地谈话还需进一步扩大语法和词汇知识。我们进行文化导入的内容应以日常用语为主,包括称谓、介绍、寒暄、告别、祝贺及禁忌语等,体现出两种文化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如:

1. 姓名

中国人的姓氏放在名字的前面,而西方人的姓氏放在名字的后面,这是其一。其二,中国人的孩子一般跟随父亲的姓氏,这个在西方也一样,但西方的妇女结婚后,要将自己本来的姓氏改成丈夫的姓氏。这个习惯在中学的课文中没有出现,但教师应补充这一文化特点,才不会让学生造成困惑和误解。

2. 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比如拿年龄来说,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里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在路上碰见习惯问:Where are you going? 或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有刺探别人隐私、监视别人的嫌疑了,这样的问话是不受欢迎的。

3. 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dinner?) 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4. 恭维与赞扬

在英语国家,人们之间也会经常用赞美来表示友好和增进人际关系,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新买的衣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受到赞美的人会愉快地坦然接受,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而中国人在受到赞美时更多的是表示谦虚,比如,说自己还做得不够,还要进一步努力等等。

5. 节日

中英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共同节日如New Year’s Day以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传统的中秋,清明,端午,和最为隆重的春节。而西方人也有他们自己的传统、重大的节日,如 Thanks Giving Day(感恩节) , Easter (复活节)和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这些节日都各有相应的活动,食物也独具特色。

三、文化意识导入和渗透的措施与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应与语言教学同步、互补、循序渐进。以交际文化教学为主,熟悉中国文化,并进行中西文化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1. 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同时并举、紧密结合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把文化背景知识和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意识地把文化知识渗透到具体的词汇教学、语篇教学中去,充分挖掘教材中与文化有关的词语,讲解那些具有背景意义的词汇和交际用语,讲讲它们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时还可以适当扩展其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的风俗习惯和交际常识等,以达到文化背景融入的最终目的。这样做也相应地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展现西方文化知识

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等都能够反映出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在缺乏真实英语社会环境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讲解一些有趣、浅显易懂的俗语、典故等,将文化知识融入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去。教师还应注意搜集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资料,通过播放相关的课文录像及英文歌曲和电影,使学生直接感受到用英语交流时的语言、表情、手势等,体味交流的真实性。

3. 结合教材,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在我国现阶段的英语教材中,许多文章涉及英语国家文化的方方面面,在文化内涵、思想内容上有一定的深度。比如,讲到饮食文化时,中西方不仅在吃的食物上有很大的差别,其餐具、烹饪、餐桌礼仪等都有诸多的不同。教师在讲授这些文章时,可以将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并指出其文化意义。这样结合文化背景和文化意义进行语言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4. 对比中西节日,学习背景文化

开展“中西节日大PK”活动,收集关于中西方节日的相关信息资料,图片、音乐、或影片,做成展示课件,向学生简介中西方节日的相关习俗知识,由来等等。由此学生可以了解到众多的西方节日知识,还可学到相关的词汇。比如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酥(Jesus Christ)诞生的日子,了解众多相关的词汇如Christmas Eve(圣诞前夜),Santa Claus/ Father Christmas(圣诞老人),Christmas dinner(圣诞大餐),还有圣诞节吃的传统食物火鸡(turk)或烤鹅(roast goose)、布丁(puddings)以及各类小甜饼(如golden butter cookies,fruit cookies)等等。

日常化学知识范文3

高中生物课程作为理科的代表学科,越来越受到高中课程教育的重视,因此,其教材的内容也更加的丰富化、生活化。在实际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人教版教材中的生物知识,有序的查找生活中的相关实例,一方面推进课堂教学内容的立体化,让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了解更加的深入;另一方面,也可以强化整个课程教学的应用,让生物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获得便利性,进而提升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在人教版《生物技术实践》这本教材中,教师就可以借助教材的内容,以植物内含的元素以及酒精的作用,来与实际生活中柿子变甜的妙招相结合。由于柿子中含有有单宁酸、柿胶酚等物质,因此,未熟透的柿子会有很强的涩味,而通过生物课程的研究,酒精可以很好的中和这种物质,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这一原理,指导学生在柿子成长的季节用柿子沾酒进行保存,等待四至五天的反应期后进行品尝。这种生物原理与生活小妙招的结合可以为日常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性,进而强化生物知识的实用性。也可以利用生物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结合,来激发学生生物课程知识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效率,再次强化生物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2.生物教学与健康联系,用生物知识指导正确的生活方式

随着素质教育开展以及高中教育的不断改革,高中生物知识的应用性不断的得到加强,因此,整个高中生物教学与居民的生活健康也联系的越来越紧密。在生活化教学方法下,教师可以以教材的实际内容来将生物课堂的教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生物与人体健康是高中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经常提到的话题,也是生物有效应用性的体现。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一线教师就可以利用生物中《生物科学与社会》的知识来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既为学生提供专业选择的基础,也强化生物课程知识与人体健康的联系,进而为生物课外拓展的有效开展提供必要的参考。生物教学与健康的联系,往往是具有极大实用性的教学模式。在借助人教版教材的教学过程中,高中教师可以利用《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这一章节的知识,将生活中学生遇到生病乱用抗生素的现象进行结合,进而在课堂中指出抗生素乱用的危害性,一方面强化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生物知识指导学生进行健康的生活选择。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生物课程知识的有用性被完全的体现出来,同时,学生也能利用生物学中基本的常识来指导自己与家人的健康生活,拓展生物课外应用的效果。

3.生物教学与常识联系,用生物知识指导学生基本常识的提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信息的传播日益的便利化,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不少渠道往往会被一些过度逐利的人利用,同时,部分的信息也会因为人们的错误认知而得到疯传。因此,在这些情况的影响下,信息社会的成员应当凭借自己的良好学识,来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可以提升高中阶段学生基本的生活常识,进而提升学生信息甄别的能力,以使得学生能够以合理的认知丰富自己的常识,在信息社会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的危害是全社会所共知的,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多人对于心理神经调节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的危害不能做明确的判定。不少的社会人员由于缺乏基本常识的认知,听信网络上的传言,进而乱用药物导致对于药物中某一成分的依赖性,最终造成毒瘾的形成。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结合实际的生活案例以及网络上错误的言论,来逐步的丰富学生的基本常识,进而以生物知识来破解谣言,逐步的强化学生生物知识应用的能力。

4.结束语

日常化学知识范文4

关键词: 日语教学文化导入跨文化交际能力

1.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著名学者Goodenough说:“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然而在我国长期的日语教学实践中,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课堂集中例解单词、精讲语法、辨析各种近义词的区别及分析各种语法现象为主,处理课后练习巩固复习为辅。强调了语言形式的学习,而忽视了与语言息息相关的文化知识的学习。

然而不了解日语背后的社会文化知识的话,就很难做到正确理解和运用日语,甚至会出现很多误用现象。比如说下课的时候经常听到学生用“あなた”呼喊对方;学生作文中也时常会发现“今日はにをくださいました”这样的错误;在上海的日本友人曾告诉我一件让她非常吃惊的事情:居然有学日语学生穿着短裤去应聘;我校在上海实习的学生也讲到:自己常常犯一些习惯上的错误,如刚去的时候对科长说“ご苦”。很显然如果学生在日语学习中能够了解到更多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的话,就可以避免此类的错误,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在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2.目前日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的障碍

强调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训练的传统日语教学法,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课堂上文化导入氛围的缺失,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匮乏等都是阻碍文化导入的因素。

2.1单一的教学模式

目前,日语的教学中普遍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结构分析法,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日语基础知识的传授上,课堂集中例解单词、精讲语法、辨析各种近义词的区别及分析各种语法现象为主,处理课后练习巩固复习为辅。对学生的非语言行为能力、文化辨识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学生不了解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知识,常常会出现一些看似正确实则不符合日本人习惯的误用。

另外,虽然不少学校也开始了“日本概况”“日本世情”“日本文化”等相关课程,学生也能学到不少关于日本文化的知识,但是这并不能够涵盖所有的日本文化知识,教师还需要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有针对性进行文化导入。

在上述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只是把日本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人文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忽略了包括日本的交际习惯、社会习惯、生活惯例等广义文化知识的传授,这样学生对于日本文化理解就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

2.2良好文化氛围的缺失

由于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甚至老师还存在着考试成绩至上的看法,教师课堂上采用传统教学法,往往比较重视学生做题的准确度,学生也更加在意考试成绩如何。很多学生学了几年的日语,只知道“武士道”读作“ぶしどう”,“歌舞伎”读作“かぶき”,但是当问及武士道的内涵及歌舞伎的相关知识的时候,却知之甚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上没怎么讲,也不涉及考试。

另外,我们绝不能忽视的一个因素就是教师自身的因素,这甚至可以说是文化导入的根本性问题。如果教师自己对日本文化都不甚了解的话,谈何去给学生讲解?所以教师也必须多了解日本社会文化知识以提高自身能力。

2.3实践教学环节的缺失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比较强调词汇、语法的掌握,而轻视了实践教学环节。常常有很多学生考试成绩很好,词汇量也很丰富,但说出来的话却支离破碎,有的看似正确却不符合日本人的习惯表达。

3.中日教师合作上课的创新教学模式

面对以上问题,结合本校的硬件、软件等实际条件,作者所在的许昌学院大胆进行了尝试,以日本外教为中心,由中日教师共同来承担基础阶段日语精读课程,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都进行了有力的尝试。

3.1具体措施

日本外籍教师为基础阶段日语精读课主讲教师,每位日方外籍教师配备一名中方合作教师。在精读课堂上以日本外教讲授为主,中方教师合作为辅,当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日本外教的意思时,中方教师及时充当中间的桥梁,使双方能正常沟通,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日方教师主要负责单词、课文和课后练习等,中方教师主要负责语法解释部分(随着学习深入,学生的听说能力逐步上升,中方教师的作用逐渐被弱化,双方承担的教学任务也会随着有所调整)。

3.2创新教学模式下的文化导入

在精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有计划地向学生讲授与语言学习和运用有关的文化因素和文化背景等知识,从而把语言技能的训练和文化知识的传授有机结合起来,构筑融语言和文化为一体的教学形式。

日本外教对自己本国的文化的理解自然是中方教师难以企及的,他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非常自然地导入语言背景及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如在日本长期从担任国语教师的藤老师在讲授语音部分的时候,就首先阐述了「日本と国、「共通と的概念,又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日本各地的方言,如大阪方言、青森方言、冲绳方言等;在讲到日文汉字的音的时候,藤老师又给学生详细介绍了「音、音、唐音何时以何种途径传入日本、对日语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了解到语言背后的相关知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作为相扑超级迷的中山老师在讲到相扑的时候,首先介绍了相扑的历史:「神事相、相会、武家相、相,然后向学生们介绍了相扑中所蕴含的日本文化,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增进了对日本社会文化的了解。

通过图1的问卷调查数据信息,我们也可以看到有83%的学生认为通过将近一年的学习,自己提高最为明显的地方在于对于日本文化的理解。

(通过在此模式下1年的学习,你认为自己提高最明显的地方为?(可多选))

(2009年6月我们对本校08级日语1.2班63名学生进行关于中日合作教学模式的多项目的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答卷60张。)

4.其他措施

在通过推行中日教师合作上课的创新教学模式进行文化导入的同时,我们也不断在其他方面进行了尝试,具体如下:

4.1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充分利用宝贵的外教资源,大力强化语言技能训练,让外教在交流过程中纠正学生的误用现象,向学生讲解语言背后所蕴含社会文化知识,向学生传授地道的日语表达方式。

我们要求外教在课堂教学中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重点要向培养学生交流能力上倾斜。如每节课上课前15―20分钟让学生有组织地进行场景会话练习,外教参与并进行有效指导,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交流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课下在与外教协商后将学生进行分组,定时定期到外教家去做客,积极提高学生的实际交流能力。

4.2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有计划地把日本钱币、日式象棋、日文原版海报、日本人偶等实物带进课堂,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实物真切地感受到日本文化,然后辅助外教的讲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与此同时我们积极组织各种课外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来实现文化导入。如每周五晚上都举办“日语角”,定期举办“日语演讲比赛”“日本文化知识大赛”。另外积极联系当地日企,让我们的学生到日企去短暂体验,同时也积极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到我校为学生作讲座、解答学生的问题。

5.结语

事实早已经证明外语教学不单纯是一种语言教育,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而只强调语言。在抓紧语言教学的同时也应告诉学生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及风土人情。否则学生学习日语就只懂得日语而不了解语言背后的内涵,谈到日本社会文化常识就知之甚少,这样不重视语言的文化背景而进行教学的单打一的外语教学模式难于培养出全面、高素质的人才。

日常化学知识范文5

首先,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一不用到化学制品。“民以食为天”,我们吃的美味食品就离不开各种用化学方法制成食品添加剂,如甜味剂、防腐剂、香料、味精、色素等等。

在衣方面,化学可谓给生活增添温暖。生活中所用的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均是化学技术的体现。有了它们,人们的生活才有了保证。由于有了化学,我们的住房才有多彩的装饰。日常所见的房子,石灰、水泥,窗户上的铝合金、塑料等材料,均是化学制品。还有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如牙刷、化妆品、清洁用品等等都是化学制剂。

其次,我们的健康长寿离不开化学的发展。就生命本身来说,生命过程本身就是无数化学变化的综合表现。生命体中支撑着生命的是无数的有机化合物,重要的有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肽键、酶、核酸等。因此,体内某些化学元素平衡失调时,就会导致患有某些疾病。正是有了各种利用化学方法和途径制成的抗生素、疫苗等等,人类的某些疾病才能得以控制。

化学本身是一面魔术镜,将一百多种元素巧妙地结合,组成神奇美丽的世界。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就化学对人类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来说,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处处都蕴含着化学原理。

因此,对人们进行日常生活中化学常识的宣传势在必行。但就目前情况而言,人们十分欠缺这些必备知识,甚至有时影响到其生活。作为一名化学系大学生,对于推广化学小知识肩负着责任。长期以来,对于采用哪种模式,一直是困扰我的问题。最终,经过思考和考察,结合平日所学,我决定结合生活中各类化学现象及解释与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知识,通过研究与学习开发出以化学常识为背景的“化学大爆炸”小游戏。目的在于,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让人们更快乐地了解化学常识。

游戏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地采用游戏的方式,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人们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人们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背景,使人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仅学习了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兴趣。游戏教学法的精髓是愉快学习。游戏教学方法强调了参与者的主体性,要求参与者开动脑筋并不断吸收化学常识。利用游戏无意注意的特性,有利于激发人们对化学常识的学习动机,培养人们的兴趣,使人们更积极地去了解化学,从而减少人们对与化学有关的日常用品的误区,扫除人们对常用化学知识的盲区,更好地在生活中运用并利用化学。

“化学大爆炸”小游戏前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及解释,如何用VB程序来呈现游戏,以及如何让参与者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到化学知识。结合以下方法来进行研究:首先,对日常生活中化学现象的资料收集,并完成资料收集的科学分类和筛选。其次,整体构思游戏程序的编写与游戏界面的设计。最后,对游戏程序进行完善,并在小部分同学中试行游戏,并收集意见,改进游戏细节。

“化学大爆炸”小游戏通过编程与画面设计,把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能接触到的化学现象以及它们的化学组成成分与性质用小游戏连连看的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例如,在游戏中我们可以看到大脖子病、酸雨、钡餐、味精、醋、白色污染等等常见的专有名词。人们往往只是听说,但对具体成因及其化学成分并不清楚。此时,玩家通过玩这款游戏就可以详细了解到其中的化学知识。

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人们能不断激发自我学习兴趣,减轻压力与负担。人们可利用小游戏来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化学大爆炸”游戏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其中的文字、颜色、图像及创设的情景等等是时刻存在的无声教育,可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对美的涵义的理解,有利于身心健康,可陶冶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总之,通过玩“化学大爆炸”小游戏,人们能不断了解化学常识。每一次玩游戏都是既在娱乐休闲,也在学习。人们将能更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化学常识结构,更深地入了解生活。

参考文献:

[1]徐进华.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Deitel.Visual Basic大学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

[3]江元汝.化学与健康.科学出版社出版.2009

日常化学知识范文6

[关键词]科学教育;科学本质;日常经验

鉴于科学对人类社会广泛而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在科学为大众理念引导下,理科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关注点逐步从知识范围的记忆演变为对所学内容的深度理解。对科学深度理解的重要命题之一则是:如何使学生能够认识科学的本质,以明确“科学是什么”

“科学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等问题。

理解事物的特质,首要工作是把它从与其相关的事物中区分开来。科学本质教育的最基本前提是把科学同日常经验、技术区分开来。在以上两种区分的基础上,还要审视理科教育中秉承“何为科学”的观念。如何避免科学哲学领域的各种有关争论,根据我国实际来构建合理的科学观是很重要的。

一、超越日常经验认识,理解科学知识的基于科学事实的发展过程

(一)明确日常经验对科学学习的干扰

科学对自然界的解释源于人的日常生活经验但又高于日常生活经验,日常经验对学习科学既有支撑性作用,也有干扰.陛影响。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通过各种方式感知自然界而产生一些属于个人的经验,并在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思考,尝试建立联系和回答为什么,从而形成日常知识。这种个人的日常知识明显具有个体差异性和文化陛,还具有零散性以及自相矛盾等特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个人知识,有些是对客观世界的朴素观念,有些则是完全与科学知识相悖的迷思观念。虽然朴素观念具备科学知识的某些属性,但不会自发上升为系统、抽象的科学知识;错误观念更不会轻易改变而成为科学知识,所以从日常知识到科学知识是艰难的、能动的再建构过程。

首先,来自迷信与伪科学的干扰。科学作为对自然界的解释总是有限的,总会有解释不了的领坷让迷信或伪科学钻了空子。在把日常的知识转变为科学知识和观念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指望科学知谚知一劳永逸地给出关于自然界的所有答案,从而战胜迷信和伪科学。具有科学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是最根本的武器。

其次,科学理论和科学思想不可能从朴素的经验、直观的概括中提升出来。科学知识(如概念、理论等)是抽象的,往往隐藏在事物的后面,需要借助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再次,学生前概念中的迷思观念具有较强的顽固性和隐蔽性。因其先人为主,又是自己切身体验到的东西,而且也能解释某些现象,学生往往对自己的这些前概念深信不疑,并试图将其迁移到对新环境、新现象的解释中去。仅通过说教的方式很难暴露迷思观念的隐蔽陛并转变其顽固性。

研究表明,人们对自然世界的认识主要有三种方式:通过个人对世界的观察和经历而发现的:他人告诉而获得的;采取有意义的途径将发现得来的和接受来的知识内化,自己建构知识。通过发现和他人告诉而获得的知识是重要的,但发现和接受来的知识需要被内化并使其具有个^意义,才能对于理解自然世界具有积极意义。对于个人发现的知识,需要教师的引导实现去情景化,从而使其具有更广泛的作用。他人告诉的知识只有在其他新环境中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尝试解决问题时才变得有意义。

(二)科学推理是科学理论建构的关键

科学知识包括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以及定律和理论性知识。在这个由具体知识到抽象知识的建设中,科学知识“摩天大楼”的坚固性主要取决于选材以及建筑设计。在科学大厦的建立中,科学事实如同材料,科学推理过程如同建筑过程。

科学事实是构建科学知识体系的基石。它不同于一人一事的轶事,也不同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人对世界的认识,不是被动的物理成像过程,同时人也不能随意渲染客观世界。科学事实是中性观察与理论负荷辩证统一的结果。许多科学事实隐藏在纷杂现象的背后,无法直接通过观察而感知,需要通过实验方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排除次要、偶然因素的干扰,简化、纯化研究对象,揭示科学事实。

要实现科学知识的自我构建,材料的选择必须得到学生的认可。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能够区分观点与事实、排除迷思概念的干扰而甄别出科学事实,从而为实现自我构建科学理论奠定基础。

科学是理性的、逻辑的,但并不意味着科学理论建设只受形式逻辑规则支配。经验和逻辑是科学理论确立的基本因素,从根本上讲,理论的正确性就是要看它是否和科学事实相符。因此,从感性认识经由知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进而形成科学理论,其中更重要的是基于科学事实的科学推理。爱因斯坦指出:“要走向理论的建立,当然不存在什么逻辑的道路,只能通过构造性的尝试去摸索,而这种尝试是要受支配于对事实的知识的缜密考察的。”

二、避免技术代替科学。提升学习科学中的真实体验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但同时“技术的发展造成了知识与生活世界的分裂”,不但掩盖了科学的真面目,而且使学生远离自然,造成师生间经验隔阂加深的情况。

(一)科技一体化中的科学

随着科学技术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人们往往把科学和技术理解为一回事,统称“科技”,“这样的淆同坏处极大,至少使真正的科学观念输入不了,真正的科学也就上不去了”。在理科教学过程中,在坚持科学与技术不可分割、相互促进的同时,要把通过制造以满足社会需要的技术与认识自然界、揭示自然世界运动规律的科学分开;要把从使用技术所产生的技术规范与科学中的自由探索分开;要把技术上的追求物质利益和功利价值与科学研究的溯本求源分开,从而发展科学思维和精神。

(二)真实体验是实现科学本质教育的重要通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已经越来越远离自然生活,没有或少有亲身经历天然自然的日常经验。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人们更多地是直接亲历天然自然,创造科学与技术。当今,人们更多接触的是由技术所产生的人工自然而非天然自然,这种技术所制造的人工自然割裂了人与自然、人与科学间的直接接触,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这种技术异化所产生的社会问题正是技术哲学成为一门学科的重要缘由。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为理科教育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对促进学习科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展示图片、播放录像等方式可能是解决学生生活经验缺乏的一剂良药。但在微观事物宏观化、抽象事物具体化、真实事物模拟化等过程中,模型永远不代表真实,使用不当甚至会

过犹不及,使学生误解事物的本来面目。

为解决技术人造物的不断丰富造成的学生日常经验缺乏,我们应让学生亲历天然自然,在真实生活中学习有用的科学。STS (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是使学生全面地理解科学的重要理念,旨在通过解决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以及了解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主题活动来学习科学,发展科学素养。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技术而无科学”,所以今天我们在享受技术所带来的极大便利的同时,教学中更需要厘清科学与技术的辩证关系,还原科学的本来面目,让学生通过做科学的方式来学习科学,发展科学思维方式,切实提升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实力,尤其是原创能力。

三、坚持科学的假说属性,构建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

自然科学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铸造了科学知识体系的宏伟大厦。科学似乎等同于“正确”“客观”。究竟何为科学,各学派争论不休。

(一)坚持科学是一种假说的科学观

针对科学大厦是如何建立起来的,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科学是通过归纳累积的方式形成可证实的真理的;否证主义者认为科学是猜测和假说,在不断修正的过程中得到完善,但其本质依然是假说;历史主义者认为科学是形而上学的约定,科学革命类似社会中的革命,是世界观、信仰、范式发生了变革,后来走到了“怎么做都行”的论断;科学知识社会学派走得更远,他们改变了传统科学社会学的研究视野而染指科学知识,认为“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自然世界的性质是社会建构起来的”,从而展示了“科学知识制造的偶然性、非正式性、情景性”。他们的言论使科学界深感不满,从而引发了著名的“索卡尔事件”(或称“科学大战”)。

对科学含义的界定和认识受到历史、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影响。西方国家走过了真理观、假说观、范式转变观以及科学社会学所坚持的科学知识的偶然性的进程,到现在出现了反理性、反逻辑、反对科学的客观性以及“科学大战”等现象,这是科学高度发达社会的产物。

针对我国现阶段科学欠发达、大众科学素养较低的现状,我们应坚持从传统朴素的真理观走向假说观,强化创新精神和创造性,同时又要防止后现代思潮的消极影响。

自然比人类早,人类比科学早。科学不是自然界本身,是人构建的结果,这种构建的结果自然是假说,而非真理。恩格斯曾指出:“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科学假说前进的方向是揭示自然界的客观实在,逐步逼近客观。在“科学大战”后期,西方国家的一些科学家与社会学家在交流后认为,“在关于自然界方面,科学家一直是最重要的专家。专家往往只能给出最好的、最有用的建议,而不是真理”。

(二)建设和谐软环境,促进探究教学深入发展

教师所持有的关于何为科学以及科学是如何进步的态度、信念以及情感将影响他们采用的教学方式。持有真理性科学观的教师将更多地强调对科学知识的讲授与背诵,而认为科学是一种可变的解释的教师则会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讨论并开展对各种科学解释进行对比等活动。

“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秉持假说性科学观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科学本身并不是真理,理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把自身当作真理的代言人,不能把科学当作教条来讲授,需要知晓和尊重学生的经验,让他们在高期望和低威胁的学习情境中理解科学。

日常化学知识范文7

【摘 要】 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不仅对学生基本的知识基础以及考试成绩的提升有良好的作用,而且还能通过生物的实用知识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活动。因此,在高中的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应当积极的做好课程教学的准备,以良好的教学方式来强化生物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同时提高课程知识的应用性。生物与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的过程中,生活化的课程教学往往对于生物知识的拓展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结合实际的课程教学目标和生物课程的特征,一线高中生物教师应当以有效的措施推进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应用。文章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对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课外拓展应用进行探究,以为生物课程知识应用性的提升提供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课外拓展

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高中生物课程往往来源于生活的研究,又对生活起着良好的指导作用,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突破应试教育的限制,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开展好高中生物课程教学,并积极的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强化生物知识的应用性,进而为课程的课外拓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1.生物教学与生活联系,用生物知识丰富日常生活

高中生物课程作为理科的代表学科,越来越受到高中课程教育的重视,因此,其教材的内容也更加的丰富化、生活化。在实际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人教版教材中的生物知识,有序的查找生活中的相关实例,一方面推进课堂教学内容的立体化,让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了解更加的深入;另一方面,也可以强化整个课程教学的应用,让生物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获得便利性,进而提升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的实用性。

在人教版《生物技术实践》这本教材中,教师就可以借助教材的内容,以植物内含的元素以及酒精的作用,来与实际生活中柿子变甜的妙招相结合。由于柿子中含有有单宁酸、柿胶酚等物质,因此,未熟透的柿子会有很强的涩味,而通过生物课程的研究,酒精可以很好的中和这种物质,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这一原理,指导学生在柿子成长的季节用柿子沾酒进行保存,等待四至五天的反应期后进行品尝。这种生物原理与生活小妙招的结合可以为日常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性,进而强化生物知识的实用性。也可以利用生物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结合,来激发学生生物课程知识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效率,再次强化生物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2.生物教学与健康联系,用生物知识指导正确的生活方式

随着素质教育开展以及高中教育的不断改革,高中生物知识的应用性不断的得到加强,因此,整个高中生物教学与居民的生活健康也联系的越来越紧密。在生活化教学方法下,教师可以以教材的实际内容来将生物课堂的教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生物与人体健康是高中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经常提到的话题,也是生物有效应用性的体现。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一线教师就可以利用生物中《生物科学与社会》的知识来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既为学生提供专业选择的基础,也强化生物课程知识与人体健康的联系,进而为生物课外拓展的有效开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生物教学与健康的联系,往往是具有极大实用性的教学模式。在借助人教版教材的教学过程中,高中教师可以利用《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这一章节的知识,将生活中学生遇到生病乱用抗生素的现象进行结合,进而在课堂中指出抗生素乱用的危害性,一方面强化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生物知识指导学生进行健康的生活选择。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生物课程知识的有用性被完全的体现出来,同时,学生也能利用生物学中基本的常识来指导自己与家人的健康生活,拓展生物课外应用的效果。

3.生物教学与常识联系,用生物知识指导学生基本常识的提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信息的传播日益的便利化,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不少渠道往往会被一些过度逐利的人利用,同时,部分的信息也会因为人们的错误认知而得到疯传。因此,在这些情况的影响下,信息社会的成员应当凭借自己的良好学识,来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可以提升高中阶段学生基本的生活常识,进而提升学生信息甄别的能力,以使得学生能够以合理的认知丰富自己的常识,在信息社会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毒品的危害是全社会所共知的,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多人对于心理神经调节药物的合理使用与毒品的危害不能做明确的判定。不少的社会人员由于缺乏基本常识的认知,听信网络上的传言,进而乱用药物导致对于药物中某一成分的依赖性,最终造成毒瘾的形成。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结合实际的生活案例以及网络上错误的言论,来逐步的丰富学生的基本常识,进而以生物知识来破解谣言,逐步的强化学生生物知识应用的能力。

4.结束语

高中生物课程教学除了能够为学生打好课程学习的基础外,还能以有效的实践知识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在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线生物教师要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教材的实际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进而强化生物知识课外拓展应用。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将生物教学与生活联系,用生物知识丰富日常生活;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生物教学与健康联系,用生物知识指导正确的生活方式;最后,教师通过生物教学与常识联系,用生物知识指导学生基本常识的提升。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高中生物教学的效果才能不断的得到拓展。

参考文献

[1]卢灶明.浅谈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课外拓展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8):212-213

日常化学知识范文8

[关键词]非认知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2.012

非认知能力是相对认知能力而言的,1953年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提出,是指人们在进行各种活动时参与的虽非智能因素但对智能的发挥或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心理素质能力。非认知因素主要包括人的动机、兴趣、情绪、意志、性格等重要心理品质。非认知能力是指与非认知因素相关的情动力、注意力、意志力、自评力、调控力等心理素质能力。近年来,学界对非认知能力与创新思维、非认知能力与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关联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但鲜有与大学生管理相关的研究,本文拟从大学生日常管理效能的角度,探究非认知能力对大学生日常管理的作用与影响。

一、提高大学生非认知能力是大学生日常管理应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

人的力量是由生理方面的力量、认知心理方面的力量、非认知心理方面的力量所组成,我们分别称之为体力、智力、心力[1]。体力是人的自然力,智力是人的认知方面的能力,心力则属于人的非认知方面的能力。认知能力是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记忆、思考等过程中产生的能力,它是以知识、技能、经验为对象的。在人们对事物的理解过程中,渐渐地有了领悟,有了感受、体验,有了情感、志趣,有了价值、观念选择等,这些属于非认知能力。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通过心理系统,把知识、经验等转化为人的内在素质。大学生要实现从“学生”到“社会人”“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其非认知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是十分必要的。非认知能力中敏锐的社会洞察力、良好的行为习惯、坚韧的意志品质与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大学阶段,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所修学科的学科知识与专业技能,也要关注社会问题和自身实际问题,以不断适应社会需求,为今后顺利就业、步入社会、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教育界特别关注非认知能力对个人发展的作用及影响。普遍认为,一个人的成功除了在知识能力、经验诸方面有长期的积累之外,还有赖于对一些关键性时刻或机遇的把握,在某些关键的时点上,人的非认知能力的作用可能会超过其认知能力的作用。因此,在对大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应高度重视其非认知能力的培养,引导其养成诚实守信、恪守纪律等良好习惯,并将其固化为优良的品质。

二、提高大学生非认知能力是提升大学生管理效能的实现途径

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实施的一种有意识的控制过程和日常的协调活动,对大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和维护学校的教学、科研秩序起着保障促进作用。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是育人的重要途径,更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它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2]。这一过程需要积极发挥高校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3]。全球化的经济环境、科技化的全球环境、市场化的社会环境、数字化的生活环境、个体化的学习环境、多样化的家庭环境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语言方式和交往方式。如今的大学生都是“90后”青年,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养尊处优,往往缺乏关爱别人的意识,自理能力差,意志力薄弱。甚至有少数大学生面对现实世界、理想世界和虚拟世界这三重世界的交融与冲突,抱着游戏人生的态度虚度大学阶段的生活:学习上畏惧不前,动力缺失;生活上散乱无序,一片混乱;精神上萎靡不振,极度空虚。而学校与社会的关联度越来越紧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社会给大学生的日常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代社会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学业好,还要有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不仅要能力强,还要有团结互助、关爱他人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不仅要精于本专业,还要涉猎其他学科,培养联想意识和创新思维。

教育管理者应从社会需求的角度认识和塑造大学生,对大学生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心,对教育事业有崇高的使命感,从而积极、主动地深入学生中开展工作。教育管理者在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如果缺少情感因素即非认知因素,其教育管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管理效果,教育管理者应在日常管理中更加注重大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培养,在其中投入更多的情感力量。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应在教育管理者的启发和引导下,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将教育管理者所引导的思想行为纳入到自身的思想和行为中,形成自身的品格力量,实现由“管”到“理”、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化。由于非认知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意志、情感、习惯、信念、行为等方面,所以这一转化能否顺利实现、实现程度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自身的非认知能力的高低。

从学生自身来看,加强非认知能力对大学生的现在及将来均有所裨益。对于现在,大学生积极进取,努力学习,树立较为长远的目标并为之奋斗,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培养健康的品质具有巨大的推动力。对于将来,大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良好的习惯、和谐的团队意识、坚定的意志、充沛的情感,有助于大学生更快地适应职场生活,早日进入工作角色,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因此,坚持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培养并重,根据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点,从课堂纪律、宿舍文化、班级建设、理想追求等方面入手,从点滴做起,培育大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加强情感交流,激发学习动力,使学生真正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最终实现将知识、经验等通过非认知能力培养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素质,既是提高大学生日常管理效能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更好适应社会需求的有效途径。

三、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对策

在大学生的教育培养中,非认知能力的获得是隐含的、内化的,对大学生优良素质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对于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效能的提升起着保障和维护作用。应通过对大学生上好入学教育“第一堂课”,开好职业生涯规划“第一门课”,营造和谐健康的生活“微环境”,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常态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非认知能力。

1.上好“第一堂课”,提高大学生的意志力、调控力

非认知能力是可以提高的,然而非认知能力的培养是需要把握好时机的。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的“第一堂课”[4],大学生入学教育涉及到大学学习、大学生活、大学学涯规划、大学生心理调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会对大学生活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有助于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完成角色转变,确立专业发展方向。“好的开始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入学教育做好了,大学生对大学的学习、生活有了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对学习方式方法有了正确的理解,就可以尽快驶入成长成才的快车道,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我们发现:经过军训进入课程学习后,许多大学生对入学教育中所讲道理说起来都明白,但践行起来较难;把事情一次两次做好可以,但将好行为坚持下去并形成习惯很难。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管理者忽视了非认知能力的培养,教育没有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上来,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在校园里我们会经常见到学生上课迟到、旷课,缺乏时间观念和纪律观念;上课时精力不集中、打瞌睡、坐姿不正确,严重影响课堂效果和大学生形象。更有甚者,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不仅耽误了学业,更损坏了自身的健康。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提高大学生的非认知能力,重视新生入学教育“第一堂课”。一方面,要利用新生刚入学时表现出来的对新环境、新事物强烈的新鲜感、好奇心,帮助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投入充分的情感,不断提高其适应力,帮助其尽快适应、积极融入大学生活;另一方面,在入学教育过程中,要从小处着眼,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关爱他人、强健体魄等良好观念,让学生明白:信念需要建树,意志需要锤炼,情感需要陶冶,兴趣需要培养,习惯需要养成……这些都必须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修炼。从日常生活、学习中教育引导学生锻炼知、情、意的统一,使他们渐渐养成好的习惯,并固化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

2.开好“第一门课”,提高大学生的进取心、事业心

对于非认知能力在人的职业发展中的作用,早期的研究者S.Bowles等[5]曾经提出,非认知能力比认知能力更加重要,即非认知能力在职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更大。S.Bowles等还提出了重要的理论概念――“诱因型偏好”。他们研究发现,具有强烈“诱因型偏好”的员工,比较容易投入工作,值得信任,呈现出其雇主易于发现的潜质。而雇佣这类员工的公司组织,劳动成本较低,整体的运作效率比较高[6]。这里所说的“诱因型偏好”,是指人们通常所说的有强烈的事业心、上进心,创新能力和洞察能力强,有很好的沟通能力等[7]。

职业意识在养成良好职业素质、职业道德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开设好职业生涯规划“第一门课”,增强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其进取心、事业心。国外职业意识教育从孩提时代就已开始,并贯穿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教育过程。美国的“生计教育”、德国的普遍性职业教育、瑞典的职业指导课程等职业教育形式,通过给孩子做性格测试,看其将来适合从事什么职业,通过正规的职业教育,丰富学生的社会工作经验等,在国民职业意识的培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我国由于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不完善,职业意识的培养总体上呈缺失状态,至于让职业意识教育进入基础教育课堂,更尚需时日。但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已经成功开设了大学生职业规划课,其目的就是加强大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唤醒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和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职业生涯管理能力。

3.营造和谐“微环境”,提高大学生的情感力、约束力

随着高校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完全学分制的试行,以班级为单位的管理体制受到冲击。大学生虽同属一个行政班级,但由于所选科目不同、培养方向不同、培养模式不同,故常有同班不同课的情况,使得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呈现弱化的趋势。但学生宿舍作为学生最经常、最稳定的聚集地,可作为我们有效开展管理工作的载体。事实上,大学生一天之中有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宿舍度过的,宿舍是他们交流思想、激感、议论学校及社会大事的场所,是学校教育管理效果的反馈地,是同学们吐露心声、建言献策的倾诉地。现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个宝,而数字时代又造就了他们全新的生活方式,因而他们有自己的个性和思想,要想在宿舍这个“微环境”里让他们相互之间和谐相处、相互理解和包容、相互鼓励和关心,非认知能力中的情感力和自我约束力要发挥关键作用。

建立宿舍管理模式并积极开展管理工作,对提高大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做好大学生教育管理至关重要。一要使宿舍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实践证明,宿舍学习氛围浓厚,宿舍成员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好;宿舍劳动氛围浓厚,宿舍的卫生普遍较好;宿舍关爱氛围浓厚,宿舍成员的集体荣誉感较强。因此,我们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有意识地以宿舍园区为单位,组织健康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科技活动等,融思想性、知识性、人文性为一体,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二要使宿舍成为温馨的“家”。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把宿舍当成自己的“家”,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多考虑他人的感受,多宽容、体贴、关心他人,共同营造团结友爱的氛围。

4.抓好“常态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洞察力、敏锐性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大学生在人格上将逐步完成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过渡和转变,将逐步确立自我,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如能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对其以后的人生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影响。高素质人才既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而要使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就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非认知能力的提高是互动关系。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对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产生强大的推动力,离不开大学生非认知能力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非认知能力。我们要通过抓好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常态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洞察力和敏锐性,使他们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真懂、真信,并持之以恒地转化到日常的工作学习中;使他们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懂、真信,并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使他们对大学生的使命有正确的认识,并固化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这一过程,既是非认知能力逐步发挥作用的过程,也是大学生的情感力、意志力、自我约束力等非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四、结语

中共十报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为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大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非认知能力起着隐性的、内化的作用,对大学生的优良素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非认知能力对于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保障和维护,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身心素质及专业素质的提高都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发展、品格发展都得以体现,得以促进,得以提升,因此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张楚廷.素质:中国教育的沉思[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2]尹俊.大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0(24):133.

[3]田建国.21世纪大学挑战与对策[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9.

[4]杨丽芳.大学生入学教育与学涯规划[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

[5]Bowles S,Ginitis H.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 revisited[J].Sociology Education,2002(1):1.

日常化学知识范文9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教学 文化教育

语言属于文化的关键构成部分,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主要工具,文化不仅包括文学、教育、艺术和科学等知识,还涉及到风俗习惯、历史地理、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等,范围可谓是相当广泛。为此,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高度关注文化教育问题,在讲授英语知识的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进行文化教育渗透,借此促进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结合英语词汇教学,渗透文化内涵因素

词汇既是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基础部分又是重要部分,主要包括单词、成语与习语等,在词汇方面中英文化差异相当明显,很多英语词汇都有着自身的文化印记,教师为更好的进行文化教育,可结合英语词汇教学内容,着重渗透文化内涵因素。所以,中小学英语教师在具体的词汇教学实践中,可利用词汇自身的含义和延伸义展开文化教学,在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词汇意思的同时,不断了解英语文化,不断提升自身的跨文化意识。

比如,英语单词“dog”,在汉语文化中一般做贬义词使用,像成语:狐朋狗友、狗仗人势、狗尾续貂等。在英语文化中则不然,原因是欧美人士通常把狗当作是人类亲密的伙伴,通常具有人性化色彩,诸如:He is a lucky dog(他是个幸运儿)、a gay dog、(一个快乐的人)、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如果学生不了解文化差异,在日常交际中极易遇到文化障碍。如此,教师可借助词汇中的特殊文化因素实施文化教育,细讲解英语词汇中涉及到的文化内容含,并适当的拓展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英语文化和使用词汇。

二、利用英语教材内容,进行背景文化教育

中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过程中,对于欧美国家的文学常识、地理历史和经济政治等方面知识了解的相当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文化障碍的出现,教师可结合英语教材内容进行文化背景教育,为学生介绍相关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因此,中小学英语教师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文化教育,引领学生对中英文化进行对比,以此丰富他们的英语文化背景常识,并促进对英语语言的学习、掌握和应用。

例如,在进行《My birthday》教学时,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birthday”,教师可为学生介绍中西方国家过生日时的不同风俗习惯,中国人在过生日时吃的食物主要是鸡蛋、长寿面、寿桃和寿包等,西方国家则是以吃蛋糕为主,且唱“Happy birthday”生日歌。在讲解这些不同风俗习惯的同时,教师为强化学生的记忆效果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相关的图片,让他们对这些英语背景文化阐述形象记忆和直观感受。采用中英文化对比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地方的生日风俗习惯,在交际中避免失误,还能够使其深化理解教材知识内容,以及了解英语文化内涵。

三、关注习俗社交礼仪,丰富文化教学范围

在中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中,随着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不断了解,到初中阶段他们已经能够掌握不少常见的英语习俗与社交礼仪,这也是相当常见的社会现象,而且英语习俗与社交礼仪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属于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中小学英语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应关注对习俗与社交礼仪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英语背景文化的认识,并知道中英文化差异,以此丰富文化教学范围。

同时,中小学英语教师可从基本的英语国家习惯和社交礼仪文化着手,为学生介绍打招呼、邀请、请求、致歉、致谢、告别和问候等日常用语规范,以及交谈话题的合理选择、委婉语与禁忌语的使用等。在英语国家中,每当熟人、朋友见面时通常要相互问候或打招呼,一般以爱好兴趣、体育赛事、交通情况、健康状况或天气等为主要交谈话题。在汉语文化中则不然,人们在见面打招呼时通常以“去哪里”、“吃饭没有”为主,如果在英语国家中这样说的话,他们会认为你是想邀请去家里做客或吃饭。通过对英语的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灵活、恰当的使用英语语言,真正实现高效学习。

四、总结

在中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充分意识到文化教育的价值和重要性,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教材内容为切入点,不断渗透适当的英语文化内容,帮助学生从文化层次来学习和理解英语知识,最终能够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泰刚.中小学英语文化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4,03: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