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土木工程概论笔记集锦9篇

时间:2023-07-13 16:43:58

土木工程概论笔记

土木工程概论笔记范文1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土木工程概预算;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9-0283-02

0 引言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强调对工科本科人才的培养方案应体现工程知识、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培养的综合特征[1]。土木工程概预算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编制一般工程概预算的能力,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在土木工程专业系列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理论知识的讲解,达不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为此,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在分析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在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上全面进行讨论分析,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满足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要求[2]。

1 传统的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是一门内容多,涉及面广,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就目前来说,这门课程在教学中存在以下的问题。

1.1 教材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教学内容灵活性和系统性不够[2] 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直接影响课程教学成果。由于建筑工程概预算定额具有区域性,各个省市颁布自己的造价管理文件,但现在几乎所有的土木工程概预算教材都没有结合本地区的现行定额和取费程序,脱离当地的实际情况。另外由于教材编写和出版周期较长,无法及时反映新规范、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教材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现有的大部分教材的内容主要是工程计算规则、费用组成的讲解,教学内容多,枯燥,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有的教材中加入了相应的作业练习,但是没有一个完整的工程实例,学生所学知识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这样根本完成不了实际工程图的预算。

1.2 教学方法单一、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 由于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的教学内容较多,大多是一些规则的罗列,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采取以教室为主要场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听讲且处于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的被动教学模式,手段比较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是先讲解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后进行相关例题的讲解,由于内容较枯燥,容易导致学生听讲时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机械化,容易丧失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学生对于定额的应用、工程量的计算(特别是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很难深刻理解。

1.3 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效果欠佳 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式还有待改进。目前阶段,应用现代媒体技术缺乏,教师不注意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来充实自己的教学活动,导致教学信息量太小,无法传授更多的知识。

1.4 考核方式单一,不利于能力的培养 学生成绩评价方式及考核方式单一。传统教学以考查书本知识的闭卷笔试为主,采用这种考试方式,由于时间上的限制,在内容上偏重于知识的考核,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容易出现猜题搞重点突击的情形,也不能全面地衡量学生学习的好坏,易使学生养成死记硬背,为考试而学习的习惯,不利于能力的培养。

2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中的体现

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目标,切实加强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建设中的能力培养,突出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融合。主要建设思路如下:

2.1 制订新的教学大纲,开展教材建设,丰富教学内容 紧密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对课程提出的基本要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以及课程课时等条件要求,制订新的教学大纲。依据新的教学大纲,从能力培养出发,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内容,结合本地区的现行定额和取费程序,积极开展教材建设。同时在教材内引入一个系统全面的工程实例,加强学生对编制造价文件的理解。再按照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在合理安排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所要求的基本知识点以外,恰当采用图表教学,使授课内容更加清晰、明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对此类章节内容学习的兴趣,增强授课效果。

2.2 改进教学方法

2.2.1 充分利用互动式教学[4]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互动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大胆构思,使学生从消极到积极、从被动的灌输到主动吸收,这样的课堂不再枯燥,而是生动活泼、意趣横生。让学生独立思考、根据问题大胆发言。如此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了课堂气氛,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的同时,他们的空间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发挥。

土木工程概论笔记范文2

笔者通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教学体会:首先,合理制定学习方法、调节学习时间。学习的过程讲求效率,只有学习方法得当,时间安排合理才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学习方法不科学很容易是的学习事倍功半。因此,只有将合理、科学的学习方法与健康、高效的学习时间相结合,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大学的专业课知识。合理的学习方法包括:课前预习、咬文嚼字、理解记忆、课后复习。课前预习是课前自我学习、提出疑问的过程,并且带着疑问认真听老师在课堂上的分析和讲解;咬文嚼字是指看书时要逐字逐句的理解,细嚼慢咽才能更好地消化、理解课本上的知识点。理解记忆要求学生全面地了解知识体系,找到各个不同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一些理论和公式,只有全面理解之后的记忆才能更加深刻、完整。课后复习主要针对一些重点、难点,独立的课后复习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效率是优化学习质量的关键,并不是学习的时间越多,学习效率就越高,效率并不是时间的叠加。合理的学习方法、高效的学习时间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学习效率提高了,学习质量也会随之提高。其次,要实现理论计算规范化。很多学生畏惧结构工程课程中大量的复杂公式,推导过程更加难以理解,教材中大量的配筋图和规范构造的要求让人感觉很难学懂。其实,这些大量的计算都有其相关的公式,只要已知相关的结构参数,比如计算简图、材料特性、截面尺寸以及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构造要求等,就可以将其带入混凝土结构的公式中设计计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这些公式,教师应该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推导、讲解这些公式。

在课堂之外,教师也可以安排答疑,再次结合习题,针对重难点内容进行更深入的解释。最后,应当实现多样化、现代化教学。教学任务十分复杂且繁重,面对如此庞大的教学工程,生搬硬套的教学形式是注定会失败的,科学的教学形式要求多样化又不失简单直观。在教授结构工程课程时,启发式的教学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以结构工程课程的重点内容为基础,展开因材施教、活学活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又不失传统教学的严谨求实;多多增加课外答疑,增加与学生的沟通,结合习题、作业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理论教学对其进行进一步培养;在课堂上添加视频、试验等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不断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多样的教学方法还能使得课堂教学更具有趣味性和针对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思维。例如,教师在介绍完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的基本原理后,可以用一堂课给学生们充分的自由讨论时间,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交流,最后教师给每组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解释、和分析。教学手段也一样可以多样化使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不仅能够为学生呈现更加具象化的理论,还能够激发学生该课程的兴趣,以开阔的视角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比如多媒体电教化教学,在教学中增添图片和动画以及一些必要的文字解说,就能够将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具体成实际案例。笔者将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于讲解结构工程课程中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最新动态、成果,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课堂讨论的积极性,还补充了教材内容的不足。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

首先,可以实现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是以引导为教学核心,用问题来引导、开阔学生的思维。这不同于传统教学的灌输式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搜集相关问题,在课堂上与老师互动、探讨。不仅能够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还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要做的就是合理安排课堂互动、讨论的时间,结合课堂教学与自主发现于一体,营造良好的、积极的学习环境。例如教师可以在讲课过程中提出一些假设性问题,如:如果钢梁的局部稳定不满足要求,是否可以采用提高钢材强度等级的方法?学生需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相互探讨、质疑,才能得到最终的解决方案。再比如:针对矩形薄板屈曲应力公式,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可以展开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法总是能够获得很好地教学效果,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培养了学习兴趣,也能够对其自身的学习质量有更好的作用。其次,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类比介绍法。混凝土、砌体、钢结构是工程结构课程的三大材料,工程结构课程要求分别讲解这三种材料的设计计算方法,但是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很难完成这种难度很大的教学任务。因此类比介绍法,作为一种省时、严密的教学方法在教授工程结构课程是很有必要,介绍类比法是指舍弃传统的逐一讲解这三种材料方法,而是采用穿插、类比的方法。介绍每一种概念时,都将其运用到这三种材料中,对比它们在运用意义、使用条件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种讲解,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对三大材料类型构件的设计也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土木工程概论笔记范文3

1.讲好绪论内容,把学生引领入门

我校土木工程测量课程采用的教材是覃辉主编,同济大学出版“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土木工程测量》。教材第一章绪论的一些基本原理来源于假设,概念抽象,学生难理解。学生一般是大一或大二年级,缺泛工程知识。怎样讲好绪论内容,把学生引领入门,将原理深入浅出,统领全课程,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

1.1利用Google地球开始讲授绪论

打开Google地球,找到校园的Google地球上的图像,以及校园数字化地形图,展现给同学,学生对校园很熟悉,了解校园的地形分布情况,开始讲授测量学的定义,使学生对地物、地貌、地形以及地形图的概念一目了然;结合学校整体规划图以及学校在建工程,讲授测定和测设的基本原理,土木工程测量的任务和作用。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地形图的测绘和应用,施工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变形观测,竣工测量等基本知识。从地球的形状、大小开始,讲授重力与铅垂线的概念,水准面、水平面、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的概念及关系,由此引入测量基准线和基准面的概念。抓住重点与难点,绪论的重点内容是确定地面点位(X,Y,H)的概念,难点是高斯坐标系的建立过程,要求学生掌握三维坐标的概念:X=地面点到地球赤道的铅垂距离;Y=带号(前二位)+500KM+地面点到所处带中央子午线的垂直距离;H=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1.2总结绪论内容提示后续章节内容

总结绪论内容并讲授与后续章节内容的关系,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课程的基本问题是确定地面点的三维坐标(X,Y,H),这三个量不能直接测出,要通过测量高差、角度、距离间接求得。后续章节内容是三项基本工作的测量原理,仪器的构造,仪器的使用,测量方法,计算方法,误差的基本知识等。课程的主线表示为“绪论——测量基本工作——控制与测绘——土木工程测量技术”。

2.综合理论教学内容

综合理论教学内容在于精心备课,教案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基本内容,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是调动学生听课兴趣的基本保障。以确定地面点位(X,Y,H)为中心,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为主线,通领全教材。正确处理传统理论知识与现代测量技术之间的关系,既要考虑传统教学方法,又要考虑现代教学方法,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学到与时代相应的测绘科学知识。

2.1整合传统测量内容

打破各章节的顺序和界限,合理地安排授课内容。例如将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重点讲授原理、仪器操作、观测计算方法;简单介绍仪器内部结构,仪器的检验与校正,误差来源等。一些内容可以不讲或让学生自学,本教材附有光盘,方便学生自学拓展知识面。讲授误差基本知识时,分析三项测量基本工作的误差来源、误差分类,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偶然误差的特性、衡量精度的指标等内容。控制测量是本课程的难点,是三项基本测量工作的综合运用。在讲授本章节前,先回顾绪论中的测量工作概述,使学生对测量工作的原则有初步认识。在控制测量概述中,讲清楚什么叫控制测量?为什么要作控制测量?怎么作控制测量?再对照校园数字化地形图,把校园看成一个测区,讲授控制测量方法,控制点选点的要求,求控制点(X,Y,H)的方法,然后讲授具体的导线测量、三角测量方法,三四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控制测量的实质是求地面点的(X,Y,H),测区大小不同,精度等级不同;把全国范围当测区,在全国范围内作控制测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全国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的概念。讲授地形图部分时,对着校园数字化地形图,讲授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形图的测绘方法,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2.2引进现代测量技术内容

通过对传统内容的优化整合,能节省较多的课时用于现代测量技术的讲授,内容包括全站仪和数字化测图技术,GPS原理与方法,GIS的基本知识,先进仪器的的原理复杂,但操作简单,采用现场示范或参观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方向:自动化、数字化、统一化和高精度化,让学生了解测绘新技术及其应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3结合案例分析讲授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是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的原理与方法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结合学校在建工程案例,讲授施工测量内容,通过讲解每个案例把相关知识串起来,带学生到工程项目上现场讲解操作,这样不但能使学生理解专业知识,而且能够留下牢固的印象。强调测量技术原理在土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测量技术方法与土木工程施工的密切关系,注重吸取土木工程学科的成果,使土木测量技术更好地为土木工程服务。施工测量按技术应用分为:工程用图、测设方法、工程测量、变形测量、和仪器检校;按工程类型分为: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路线工程等五种类型。

3.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土木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由课间实验和综合实习两部分组成。本校土木工程测量的教学时数为5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为40学时,课间实验为16学时(8个实验项目),综合实习为2周。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在有限的学时情况下,必须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掌握土木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测距仪、全站仪等的使用,仪器的安置、瞄准、读数、记录、计算等基本操作方法,仪器的检验校正、维护,获得测、算、绘的基本技能。

3.1明确实验内容精选实验项目

课间实验内容分三部分:水准仪的认识与水准测量;经纬仪的认识与角度测量;全站仪的认识与距离测量。删掉了一些过时的,或工程实际中很少使用的项目,如钢尺量距、罗盘仪的使用等。水准仪测量部分开设了:(1)DS3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2)普通水准测量。经纬仪测量部分开设了:(3)DJ6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4)测回法测水平角;(5)竖直角测量;(6)视距测量。全站仪测量部分开设了:(7)TOPCON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及距离测量;(8)全站仪三维坐标测量,测量仪器的检校列入看录像课程。调整了一些实验项目到综合实习中,如DJ2仪器的使用、四等水准测量、导线测量等。每次实验对仪器性能的介绍、操作都在课堂内进行演示和讲解,采用教师手把手的演示和录像片、多媒体体课件播放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将复杂、繁琐的文字叙述变为容易接受的感性操作,缩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根据专业特色按排实习内容

土木工程测量的综合实习是2周的停课实习,在校园内进行。实习内容分两部分进行,一部分是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是每个专业必作内容。控制测量——平面控制采用闭合导线,设6-7个点,角度用DJ6经纬仪观测二测回,全站仪测距,给定已知点坐标,按图根导线精度要求,计算各导线点坐标;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按闭合路线求各点的高程。地形图测绘——在控制点上用经纬仪测绘1:500地形图,每个小组应完成16个方格的地形测绘任务。另一部分是与土木各专业方向相结合的施工测量实习。施工测量实习分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工程方向要求学生在已完成的地形图上作断面图、求土石方量、设计坡度线,简单房屋的基础平面图放样。(2)道路桥梁方向要求学生在已完成的地形图上作曲线设计和放样,纵横断面图测绘等。(3)规划建筑各专业要求学生能应用地形图作规划设计等内容。

4.建立合理的教学考核制度

土木工程测量的成绩评定分理论教学成绩和实践教学成绩。理论成绩根据试卷考试成绩、平时作业情况、课间实验、考勤情况等综合评定。实践教学成绩以组为单位进行,建立了统一的评价体系。将成绩评定分为多个部分,根据小组上交的资料,个人的成果资料,出勤情况,实践动手能力,实践知识掌握程度,仪器操作考核等方面进行评定。课间实验不单独计成绩,是理论课程成绩的一部分,一般占理论课程成绩的30%,根据实验过程中的表现,仪器操作情况,实验报告情况等进行评定。

5.结束语

土木工程概论笔记范文4

铸造就像“做冰棍”

铸造其实有点像自己在家里做冰棍。首先,你要想好形状,比如做个爱心形的,就得找个爱心形的模子,这大概相当于准备铸型;然后,你要想好口味,比如喜欢牛奶味的,就可以往开水里加点糖和牛奶,这大概相当于合金熔体处理;接着,把原料倒入模子进行冷冻,这大概相当于浇注凝固;最后,把冰棍从模子里取出来修整一下,这大概相当于落砂清理。不过,做冰棍与铸造最显著的区别是,水受冷结成冰后体积膨胀,而铸造则一般遵循热胀冷缩的原理。

当然,上面只是个简单的比喻,实际的铸造过程要比这复杂的多。以传统砂型铸造为例,要想从设计图纸做成一个合格的铸件产品,其铸造过程大致包括工艺设计、模型制作、混砂准备、造型制芯、下芯合箱、合金熔化、铸件浇注、凝固冷却、落砂清理以及铸件检验等过程。铸造其实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加工方法,下面就简要地选取几个环节介绍给大家。

从模范开始

要想获得符合要求的铸造型腔,首先要制备相应的模型。现代人们常用的“模范”一词,一般认为就是从铸造过程中演化而来的。汉代王充在《论衡・物势》中曾写道:“今夫陶冶者初埏埴作器,必模范为形,故作之也。”传统铸造方法中,木材经常被用于制作模型,大概与其取材方便、加工容易有关吧。在各种新型材料不断发展的今天,制作模型的材料已经不再局限于木材,而是扩展到了金属、塑料、陶瓷、泡沫、石蜡等多种材料。随着科技的发展,基于3D打印以及数控加工的无模铸造技术也已逐步得到应用。

砂土的艺术

在铸型的制备过程中,按照所使用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砂型、金属型、陶瓷型以及石墨型铸造等。其中,砂型铸造一直是传统铸造的主要工艺,到今天仍然应用得相当广泛,这是由于其所用的造型材料价廉易得,铸型制造简便,并且对铸件的适应性强。粘土砂型铸造主要是以粘土和适量的水作为砂子粘结剂,配制好的粘土砂不仅清理方便,而且可以多次使用。经验丰富的工人,只需用手抓一把粘土砂捏成团,便可快速判断出其使用性能的好坏。

水在铸造过程中其实是一个十分矛盾的存在:一方面,粘土砂的配制、水基涂料的刷涂以及铸件的清理等都离不开水;另一方面,气孔、夹杂等内部缺陷的产生又往往是由水造成的。因此,如何合理控制水的存在,常常让笔者辗转反侧!

似水范开始

要想获得符合要求的铸造型腔,首先要制备相应的模型。现代人们常用的“模范”一词,一般认为就是从铸造过程中演化而来的。汉代王充在《论衡・物势》中曾写道:“今夫陶冶者初埏埴作器,必模范为形,故作之也。”传统铸造方法中,木材经常被用于制作模型,大概与其取材方便、加工容易有关吧。在各种新型材料不断发展的今天,制作模型的材料已经不再局限于木材,而是扩展到了金属、塑料、陶瓷、泡沫、石蜡等多种材料。随着科技的发展,基于3D打印以及数控加工的无模铸造技术也已逐步得到应用。

砂土的艺术

在铸型的制备过程中,按照所使用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砂型、金属型、陶瓷型以及石墨型铸造等。其中,砂型铸造一直是传统铸造的主要工艺,到今天仍然应用得相当广泛,这是由于其所用的造型材料价廉易得,铸型制造简便,并且对铸件的适应性强。粘土砂型铸造主要是以粘土和适量的水作为砂子粘结剂,配制好的粘土砂不仅清理方便,而且可以多次使用。经验丰富的工人,只需用手抓一把粘土砂捏成团,便可快速判断出其使用性能的好坏。

水在铸造过程中其实是一个十分矛盾的存在:一方面,粘土砂的配制、水基涂料的刷涂以及铸件的清理等都离不开水;另一方面,气孔、夹杂等内部缺陷的产生又往往是由水造成的。因此,如何合理控制水的存在,常常让笔者辗转反侧!

似水的合金

土木工程概论笔记范文5

[关键词] 多媒体;板书;土木学科;传统教学;课件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和追求高效率的优化效果的时代,高等教育领域在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如何做到与时俱进,培养卓越人才,是每个大学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土木学科目前正走向功能要求多样化、城市建设立体化、交通工程快速化和工程设施大型化的特点,土木学科由于其特殊的工程实践性,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领会,若单纯采用板书教学则存在比较大的难度。

1 多媒体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优势

1.1 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和增加学习兴趣

比起“黑板+粉笔”的传统板书教学,土木学科的多媒体课件中的原材料、现场施工、现场检测等内容丰富的声像资料,对于理论知识强于实际经验的学生来说,是对注意力的无形提升,能够引起学生兴奋的感受,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 增强感官效应和提高学习效率

土木学科的本科学生最大的劣势是无法将理论知识与现场实践有效的结合,导致他们对于概念和理论的理解仅仅限于书本,无法与实际很好的结合,降低了理解的深度和记忆力。多媒体教学中的文字、图像和视频等的综合应用,能有效地将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对学生增进记忆和提高学习效率帮助显著。

1.3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都是在课前完成,体现授课内容的幻灯片在上课时不但能按顺序播放,而且还可以通过“超级链接”的功能,随时看到其他的幻灯片或其他的文件,方便快捷。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而且大大地扩展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在有限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综合能力。

1.4 体验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

土木学科特别是工程类的课程,若没有实际的工地现场经验,很难将理论和实际情况结合,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脱节,即使理论知识学习的很好,也是强硬记忆的结果,很难做到理解的延续性。多媒体教学则很好地避免了这一点,通过与课堂学习理论知识相关联的工地施工现场的视频,可以很容易的让学生增加印象,快速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即使在课堂上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 板书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优势

2.1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板书可以准确反映教材内容,是教材内容的高度浓缩,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都可以从板书上清晰地反映出来,这对于学生理解和把握教材的整体框架十分有益。

2.2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和非智力因素

板书具有直观教学的效果,在口语表达的基础上结合板书,使学生各种感觉器官都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记忆效果大大加强;同时,板书的层次性对于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促进其记忆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大有裨益。

3 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3.1 课堂互动的减少

多媒体教学在语言、手势和表情等表达方式上并不具有优势。有的教师在授课时,只顾坐在电脑前点鼠标、照屏宣科,整个教学过程就像在会议上作报告,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环节,造成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情感缺失,无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课件的设计和使用不当

有的课件背景画面过于复杂,过多地使用视频、图片和声音,不断切换,不同的效果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对学生的注意力造成干扰,导致学生仅仅关注视频和图片,很难静下心来深入思考,实现连续性思维。

3.3 硬件因素的影响

多媒体设备是由计算机、投影仪和音响系统等多种设备组合,教学中设备处于无专业人员监控、维护状态中,如果使用不当或保养不到位,就会造成教学工作的中断,减少教学时间,甚至会造成教学秩序的混乱,影响整个教学效果。

投影画面不够清楚,既影响屏幕的清晰度,也影响学生看教材和记笔记的需要;音响系统若调整不好,会出现讲话时混音过大或有啸叫声,影响学生的专注;教室的通风条件不好,会明显降低听课的效率,不能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

总之,多媒体和板书均各自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给教学带来的诸多优势显而易见,但板书一直以来的重要作用也不能忽视,如何将两者有效的结合,根据学生在土木学科学习过程中接受知识的客观规律,结合土木学科的特点,正确看待其利弊,充分发挥两者各自的长处,避免由于板书乱而带来的教学时间浪费,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不断探索优化土木学科教学过程的新措施,总结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方明建.大学课堂多媒体教学的困境与突破[J].中国大学教学,2013,2.

[2]杨小玲,杨建荣.信息化下高校多媒体教学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

[3]谷宗运,杜春敏,殷云霞.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

[4]吴海燕.以应用为导向的多媒体教学环境生态化建设[J].现代教育技术,2012,11.

土木工程概论笔记范文6

关键词:工程化学;土木工程专业;提高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201-02

工程化学作为培养“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工程人才必需课程,是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是该专业学生大学期间所学的唯一一门化学课程,因此,该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在今后能够有意识地运用化学原理去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科学思维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工程化学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存在着内容多、学时少、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等因素,因此笔者针对我校土木工程专业认证(评估)中对《工程化学》人才培养的要求等特点,就如何让工程化学的教学得以更好地实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学质量这一课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重视第一堂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每一位刚刚踏入大学的新生来说,大学是一个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生对周边的事物存在着新鲜感与好奇心。绪论课作为一门课程的第一堂课,是课程的开场白和宣言书,是师生之间的第一次接触。俗话说:美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上好第一堂课在整个学科教学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影响。笔者认为,为了上好这第一堂课,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教师的言谈举止和仪表风范。学生对任课教师的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态度,因为学生对教师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好奇心。教师若能着装整洁得体、仪表端庄大方、教态自然,并以精练、准确、幽默的语言把知识讲授给学生的话,定会吸引学生并提高教师形象,进而缩短师生心灵之间的距离,达到“亲其师,敬其人,信其道”的目的。

2.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拿到教材后,难免会有些困惑和不解,比如大部分学生会想“为什么要学这门课?”、“学什么?”、“学了有什么用?”等问题。说到底,这就是我们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问题。因此,上课之前,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的,做到心中有数。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笔者认为可以根据土木工程注册师基础考试大纲的要求讲起,这样既能很好地回答学生的这些问题,又能让学生明白如果不学该学科或没学好该学科会带来什么后果,会给自己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什么影响,通过这种反证法说明该学科的重要性,以引起学生对该学科的重视并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

3.了解学生的基础,因材施教。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特别是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因为高考的时候没有选择化学,所以化学基础比较薄弱甚至还停留在初中阶段。因此,在第一堂课上,有必要了解一下学生的真实情况,对他们的化学基础做好充分调研,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笔者所在学校针对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课程管理中,规定任课教师应对民族生增加课程辅导,并安排一定的测试,以便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二、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对于知识的学习常常是按照兴趣而进行的,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化学基础知识的讲解,还要介绍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科技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材料的腐蚀是建筑工程务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中钢筋的腐蚀对工程影响较大。因此,在氧化还原与电化学章节的教学中,可以从电化学的原理出发,介绍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以及钢筋腐蚀的电化学性质等内容;再如,在讲解溶液和离子平衡时,可以从化学的角度分析水体的污染源以及对废水的处理方法等,结合酸碱理论介绍用中和法处理酸性或碱性废水,或者利用溶度积规则来判断废水中的某种金属离子是否已经完全除去,使其达到排放标准等等。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工程化学对他们进一步深造和未来从事的工程设计施工或管理行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穿插一些贴近生活的教学案例以丰富学习内容,从而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忆。在热力学中引入描述混乱度大小的物理量――熵时,可以多举例一些从有序到无序的生活案例,如水自动地从高处往低处流;再如在一杯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则红墨水就会自发地扩散到整杯水中等。在讲解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要让同学们了解催化剂有正催化剂也有负催化剂,如橡胶中的防老化剂、食品中的防腐剂等都是负催化剂;此外,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橡胶粉,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的韧性、变形能力、抗冲击性能,而且还拓展了废旧橡胶的应用领域,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再利用。通过以上种种讲解,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化学知识可以广泛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

三、注重教学手段的改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一方面可以采用大量的图片、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与知识点相关的化学原理或实际工程,使同学们对土木工程中化学知识的应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将工程化学中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如在讲解杂化轨道理论时,可以将整个杂化过程用三维立体动画的形式表示出来,能使学生直观地看到杂化前后轨道的数目不变,但是杂化后轨道的伸展方向和形状却发生了改变。

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有利有弊,多媒体教学也不例外。在公式推导等章节,如弱酸或弱碱的解离平衡、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以及能斯特公式的推导和应用等,笔者认为则宜用板书书写,适当地放慢教学进度,可以方便学生跟进思考,便于理解和接受,提高教学效果。

四、多种教学模式的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化学》课程面向的是大一的新生,他们大多数人还处于初入大学的迷茫期,通常表现为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比较欠缺。而科学的教学模式是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同的教学内容若能与不同的教学模式相匹配必能相得益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善于巧设问题情境,或将需要教师主讲的一些内容转换成思考题的形式进行教学,尽可能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探索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将结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来改变“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每1―2次课设立一次3分钟左右的学生讲授环节,选择一位或两位同学对已学或即将学习内容的一个知识点进行讲授;或要求学生在学习某个知识点前,走进图书馆去寻找和构建贴近自己专业的生动教学案例,鼓励同学们主动面向全班同学进行阐述。因此,学生为了讲解清楚课堂内容必须认真预习,做好充分的准备,也达到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结语:

在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第一堂课,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改革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和传统板书有机结合,增加实际工程或生活案例,这些方面都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以上即为笔者讲授工程化学课程中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参考文献:

[1]熊平.大学化学课程提高教学质量路径的探索[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5,18(2):91-93.

[2]闫勇,郑翠红,俞海云,林娜,朱伟长.工程化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6):143-143.

[3]王耀琼,许丽萍,许俊强,李军.非化学化工专业《大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认识[J].广东化工,2013,40(16):226-226.

[4]甘孟瑜,余丹梅,法焕宝,徐红.建筑类专业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4):57-59.

土木工程概论笔记范文7

【关键词】:不动产登记 不动产登记制度缺陷 不动产登记制度完善

一、不动产登记制度的概念和立法意义

1.不动产登记制度的概念

关于不动产登记制度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王利明教授的观点是:不动产登记是登记申请人对不动产物权的设定、转移在专门的登记机关依据法定的程序进行登记。孙宪忠教授的观点是:不动产登记是经权利人申请,国家有关登记部门将有关申请人的不动产物权的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事实。梁慧星教授的观点则是:不动产登记是指土地及其定着物之所有权和他项权利的取得、丧失与变更,依法定程序记载于有关专职机关掌管的专门的簿册上。综上所述,所谓不动产登记是指经权利人申请,国家专职部门将有关申请人的不动产物权的取得、丧失与变更,依法定程序记载于不动产登记机关掌管的专门的簿册的事实。不动产登记事实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登记与否的事实状态,二是登记的过程或程序。

2.不动产登记制度的立法意义

第一,不动产登记为不动产物权变动提供法律基础。在依据法律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的情况下,为了表现物权的排他性并保障交易安全,物权公示原则要求不动产物权变动以登记为要件;在非依法律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以登记为要件;在非依法律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的情况下,不动产登记是权力处分权的前提条件。因此,不动产登记在本质上是决定不动产物权变动是否完成的法律工具,旨在给不动产物权变动提供法律基础,而不是为了实行行政管理。

第二,不动产登记为物权变动提供了国家公信力支持的法律基础。由于不动产物权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权力,故现代社会中的不动产登记机关都是国家机关,由国家机关出面承担登记责任,以国家行为的严肃性为登记的真实性提供保障,使登记具有为社会一体信服的法律效力,即任何民间证明都不可比拟的国家公信力。不论客观情况如何,法律确认不动产物权的标准是登记簿的记载,以登记簿上的记载的权利正确权利,并依此建立不动产物权的交易秩序;同时,如果第三人依据不动产登记簿取得登记权利,这种行为及其后果当然应该得到物权法保护。

第三,不动产登记的统一性是不动产物权统一性是不动产物权统一的法律基础。通过不动产登记,国家为不动产提供了一个在整个法律实施范围内发生的一切不动产物权交易才有了统一的法律基础和规则。如果没有这个统一的基础和规则。如果没有这个统一基础,公正有血的不动产物权流转制度的建立就完全是一句空话。

二、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缺陷

综观我国现行的不动产登记的法律规范,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散乱”。尽管在物权法制定初期,孙宪忠等专家都呼吁出台一个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法,但是所有的关于不动产权属登记的规定仍散见于各项单行的民事法律法规之中,没有一个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法,且相关规定之间存在着冲突、矛盾,没有统筹协调和具体制度的统一。

1.登记机关不统一

我国目前从事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机关有多个,如土地登记在土地管理部门,房屋产权登记在房地产管理机关,草原登记在农牧业部门,林木权登记在森林管理部门等,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5条规定:“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全国土地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实施细则》第3条规定:“土地登记内容和土地权属证书式样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三条第2款规定:“国家所有的和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个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记造册,发放证书确认所有权或者使用权。”《担保法》第42条规定的不动产登记部门就有土地管理部门、林业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部门等,而且这些部门都具有管理不动产的行政职能。

这样规定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登记机关分散,既不利于登记机关之间的相互沟通,也不利于当事人的查阅;登记机关权力纵横交错,会扰乱正常的法律秩序。正如孙宪忠教授所述: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登记机关权力交叉重合时,不但会损害当事人的正当利益,增加其不合理负担,而且会扰乱正常的法律秩序;由于多个行政部门进行登记,所发权证权属界址经常发生冲突,会导致不动产所有人之间的大量纠纷;不利于登记资料的合理利用,多头、分散的不动产登记破坏了资料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严重影响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多个登记机关同时存在,对人力资源也是一种浪费。

2.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我国,2007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首次确立了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预告登记制度有利于鼓励诚实信用、防止权利滥用,以法定方式强化了诚信原则的实现,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物权法》第二十条规定:“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或者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以向登记机关申请预告登记。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

不难看出,预告登记制度还是有其缺陷的。首先,和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预告登记制度相比,我国的预告登记制度的范围相对狭窄。通过对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关于预告登记适用范围的比较,可以看出,不动产物权变动请求权,不仅包括不动产所有权移转、设定、变更、消灭的请求权,还包括不动产物权变动的请求权,而我国《物权法》中把预告登记的范围设定在不动产所有权请求权上,就显得过于狭窄了。其次,我国的《物权法》适用范围含糊不清。《物权法》第20条规定预告登记的适用范围是“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或者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从汉语上理解会产生歧义:到底是将“买卖”理解为动词还是将其理解为形容词修饰“房屋”呢,后一种理解比前一种的理解要宽泛得多。再次,预告登记的效力不明确。我国《物权法》第20条规定:“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可见我国赋予了此请求权具有排他效力,但是对于国家权力效力以及顺位保全效力却并没有规定。

三、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完善

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中其中关于不动产登记的有13条,对不动产登记进行了总的概括,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时至今日,我国尚未建立一个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制度,而且是已有的法律法规带有浓重的行政色彩。“不能满足不动产进入市场经济交易的需要,不能满足依据物权公示原则和物权交易的客观公正原则对物权进行保护的需要”。所以,我国在理论上需对《物权法》中规定的不动产登记制度进行进一步的阐述,笔者从统一登记机关,完善预告登记制度与完善不动产变更登记制度。

1.统一不动产登记机关

世界各地关于不动产登记机关的学说有法院说、行政机关说、公正机关说、现状妥协说等等。在实践中,一般分为两种模式:以德国、瑞士、韩国为代表的,法院负责不动产登记;另一种是日本为代表的,行政机关负责不动产登记。

笔者认为,我国不适合法院登记制的模式。法院不适合做登记机关的原因有:第一,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各级法院承担着繁重的审判任务,如果再让其负责不动产登记工作,不免加重法官的工作量,影响审判效力。第二,从历史上来说,负责不动产登记的机关就是行政机关,如果将登记机关更正为法院,公民在观念上很难接受。第三,如果真的出现物权争议的情况下,法院必须要审查登记真实性的问题,如果法院本身就是登记机关,很可能出现徇私舞弊的行为,可能使司法失去其公正性。

因此,笔者赞同行政机关登记的模式。首先,如果行政机关负责不动产登记,可以有效减轻法院的工作,也可以提高登记的工作效率,解决大批行政人员的去留问题。其次,这次符合我国的传统观点,以及民众的朴素的法律观,因为这样就能发挥立法者所预期的法律效用,即力求贴近现实生活,使一般人发现法律规范背后的价值理念,并符合一般人的法律感情。其实,法律的真正权威不是体现在保证法律实现的国家权力上,而是体现在法律自身合理性中。再次,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法院在审理涉及物权的案件时,出现徇私舞弊的可能性。如果既做审判机关又做登记机关,这种双重身份很可能使法院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损害当事人的利益。

2.完善预告登记制度

我国《物权法》只用了一个条文规定了预告登记制度,对预告登记制度的规定仅仅停留在原则性阶段,规定还是比较概括的,缺乏可操作性,在很多地方都有待明确和细化。因该从预告登记立法体例、预告登记的内容、预告登记的程序方面进行完善。

在立法体例上面我国的物权法可采用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模式。日本在《不动产登记法》中对假登记作了规定,我国台湾地区则在“土地法”中规定了预告登记的内容,并且在“土地登记规则”中对预告登记如何实施予以细化。由于地缘因素以及同属于大陆法系,我国可以借鉴日本和台湾地区有关规定,将预告登记如何实施进行细化。

此外,预告登记的内容也需要完善。明确不动产预告登记的适用范围,《物权法》第20条规定表明我国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的适用范围包括:一是买卖房屋,二是买卖不动产。但是,这个适用范围和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法律规定范围相比,过于狭窄,应该包括:附条件或者附期限的不动产物权请求权;不动产物权的设定、移转、变更或消灭的请求权等等。

预告登记的程序也需要完善。如上文所述,要完善预告登记程序,首先需要一个统一的登记机关,这也是预告登记程序完善的前提。还要建立预告登记审查制度,登记机关的审核主要审查登记申请是否符合预告登记的上述要件,不仅要审查登记的程序是否合法,还要进行实质审查。不仅如此,还要预告建立登记机关责任制。如果登记和真实权利之间的差异是由登记机关所造成的,那么登记机关应该承担赔偿责任。这样一种制度有利于登记机关提高登记的正确率,有效地避免了由于不动产登记制度是一个完善的物权制度所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我国目前的不动产登记制度还很不完善。

在新的《物权法》框架下如何完善我国的不动产登记制度,是作者的写作目出发点和目的所在。为此,本文讨论了不动产登记的概念和立法意义。并且列举了我国现行不动产登记制度的缺点,比如登记机关不统一,预告登记制度不完善等。针对以上缺点,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措施,统一登记机关和完善预告登记制度等。

参考文献

[1]孙宪忠,物权法[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2]王利明,论我国不动产制度的完善(上)[J],求索,2001-05

[3]王利明,论我国不动产制度的完善(下)[J],求索,2001-06

[4]王正辉,我国不动产制度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07-04

土木工程概论笔记范文8

【关键词】土木工程、信息化、发展综述

一.土木工程信息化的概述

(一)土木工程信息化的概述

土木工程指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而土木工程信息化则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信息汇集处理高新技术,尤其是对传统土木工程技术手段的改造与提升,从而实现效率的提高,以及成本的降低[1]。

(二)重要意义

土木工程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意义远远不局限于本身,其对土木工程市场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将会在短时间内引入物流、电商等相关概念,甚至可以向O2O平台方面发展。另外,土木工程信息化也是推动相关企业转型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是对相关企业的理念方面,将会有一个质的改变。

二.我国土木工程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从目前来看,我国土木工程信息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的技术和控制信息方面;二是土木工程各项管理方面;三是土木工程商贸信息方面。

(一)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的技术和控制信息方面

作为一项古老的学科,土木工程的发展都一直受到时间、空间等相关因素的制约,尤其在地形地貌方面,往往成为土木工程项目最难攻克的一项技术难关,也使得很多工程也因此而搁浅。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根本上改变了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法,能够实现很多艺术家大胆而极富创新的设计,让这些创新设计真正变成现实,造福全人类。

从具体的案例来看,像广州的小蛮腰、央视大楼的裤衩、河北的天子酒店、广西北海的北部湾1号,等等。它们都是利用土木工程信息化,从而突破时间、空间等维度的限制,让这些富有创新设计成为现实。

(二)土木工程各项管理方面

管理是一项难题,土木工程管理亦是如此。众所周知,我国土木工程科目虽然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但受制于技术的落后,长期以来,土木工程各项管理一直存在大大小小的问题,比如管理信息系统的混乱、验收标准的不一致,以及相关应有技术良莠不一,都在一定程度限制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

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到来,这些问题似乎都不再是问题,因为土木工程一旦进行信息化之后,相关管理的细则都会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同时,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信息化的发展,还可以打破行业间的信息壁垒,从而实现信息互通,做到相关管理标准的一致性。

(三)土木工程商贸信息方面

在今年两会期间,总理在会议上肯定了“互联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使得“互联网+”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突破点之一。对于土木工程而言,同样也是如此,互联网基因已经开始切入到土木工程发展的方方面面。

比如在施工方案方面,目前已有很多O2O平台都开始提供土木工程施工方案的项目,这种与客户直接对接的方式,将会大大缩减土木工程项目的成本,也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另外,在土木工程信息化之后,也同样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产业的规模化效益,把整个行业从低端提升到中端领域,使之能在更广的范围内,带动相关行业的进步,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土木工程信息化的发展措施

从目前来看,土木工程信息化的发展措施,主要还是集中在信息技术方面,分别是3S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无线技术这三个方面。可以说,这三项技术的发展,将是推动土木工程信息化进程的最关键因素。现在,笔者将结合具体案例,加以说明,从技术的角度探讨土木工程信息化的发展措施。

(一)3S技术

3S技术主要是指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它们既是狭义的地理信息技术,也是广义地理信息技术的核心。而对于土木工程来说,这是其信息化进程的重要一步。

众所周知,土木工程项目离不开地形地貌的勘察,以及准确的定位系统,这些都必须依靠3S技术的发展。在地形地貌的勘察方面,土木工程项目是遥感技术的进步的最大得益者,通过远程遥感技术,能够把那些远距离且难以实地勘察的地形地貌,使之成像,最终得出详细的地形地貌数据。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全球定位系统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它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具体地点进行准确标记,便以对施工方案的设计。总而言之,全球定位系统的优点在于不存在误差积累、精度高、 速度快、全天候、无需通视和点位不收限制,并可同时提供平面和高程的三维位置信息等方面。

具体案例如参考三峡工程的建设,当地险峻的地势一直成为工程施工的难点,但在引入3S技术之后,很多需要人工勘察的地方,都可以通过远程计算机来完成。

(二)计算机应有技术

3S技术主要用于外部的勘察和成像方面,而计算机应有技术则是在土木工程内部的建模方面,两者几乎是拥有同等的重要性。在此之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接入,我国土木工程建模主要是利用CAD软件进行操作,部分项目可能要涉及到3D MAX软件,但无论是哪一种软件,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就未来而言,未来土木工程信息化的重要将是在CAE软件建模,甚至是在VR软件建模方面,尤其是虚拟与现实两者的交叉,利用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把抽象、复杂的计算机数据空间转化为直观的、用户熟悉的事物[2]。

当然,这项技术的优势还不仅在于此,它还能够具体到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实际、以及查出存在哪些可优化的方面,从而大大降低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内容,提升效率。而在具体运用方面,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多项场馆的建设,均利用了这些软件技术,比如鸟巢、水立方,等等。

(三)无线技术

有了3S技术和计算机应有技术之后,土木工程信息化仍缺少非常重要的一环,那就是通讯连接技术,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无线技术。无线技术的重要性主要存在于基站与P2机之间的联系,它是一种数据传输工具,能够把数据通过基站端口,传输到计算机一端进行永久性存储。

在另一方面,无线技术还能对这些传输而来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大大降低人工分析的时间,并且能够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当然,它的作用并不仅仅在于此,它还可以实现很多有效的功能,比如损伤检测、报警,等等,从而使监测系统更加完善,以及使用方便。

四.结语

总体而言,信息化对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土木工程的传统理念,使之与时下热门互联网概念接轨,让互联网技术带动这个传统学科在新时代的发展,并在发展的过程,不断迎接新的挑战,不断克服新的困难。至少在未来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内,互联网技术对土木工程学科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从目前来看,土木工程信息化仍然遇到了很多困难,尤其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土木工程信息化的程度仍然是比较低的,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未来,土木工程信息化依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关于土木工程信息化概述的解析

土木工程概论笔记范文9

浙江省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建筑史试题

课程代码:06216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什么时期解决了木构建筑大面积大空间的问题?

A.战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魏晋时期 D.秦汉时期

2.战国陕西咸阳秦国咸阳一号宫殿遗址夯土台高多少米?

A.6m B.7m

C.4m D.10m

3.下面哪个手法是形成框景的原则?

A.过白 B.长卷

C.欲扬先抑 D.拓扑

4.斗栱向外悬挑的主干短臂构件是

A.昂 B.华栱(翘)

C.令栱 D.慢栱

5.“反宇向阳”形容的是屋面的什么做法?

A.翘角 B.举折

C.脊饰 D.剪边

6.下者谁是盛期文艺复兴建筑的奠基人?

A.帕拉第奥 B.珊索维诺

C.拉斐尔 D.伯拉孟特

7.多立克柱式柱身凹槽有几个?

A.24 B.20

C.22 D.18

8.罗马卡比多山市政广场的尺寸是多少?

A.

B.

C.

D.

9.萨艮二世王宫大门的人首翼牛像有几条腿?

A.4 B.5

C.6 D.3

10.下面哪个不是拜占庭建筑的结构特点?

A.帆栱 B.鼓座

C.穹顶 D.采光塔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1.隋代开始在中央政府设立“__________”,明清两朝均不设“将作监”,而在工部设“_________”,负责朝廷各项工程的营建。

12.佛塔传到中国后,把它缩小变成塔刹,和中国东汉已有的_________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木塔。玄奘《大唐西域记》中所记的“精舍”是_________塔的前身。

13.阙的形制是在夯土台上立木构的“_______”,在懿德太子墓内甬道壁画中可以看到这种阙的完整形象。根据所存夯土台基,可知乾陵用的是__________阙,这是帝王的规制。

14.明代的家具产地以_________最,直到清乾隆时_________家具兴起为止,明式家具一直是我国家具的代表。

15.北京西城阜成门内的妙应寺白塔,就是位于元朝都城(大都)内的一座_________塔,系由尼泊尔工匠_________设计建造的。

16.埃及中王国时期,青铜工具还不多,却用整块石材制作了许多二三十米高的方尖碑,的竟达_________m,细长比大致为_________。

17.劳仑齐阿纳图书馆前厅9.5m×10.5m,正中设一个______________,设计师是______________。

18.圣索菲亚大教堂是__________式的,内殿东西长77m,南北宽71.7m。前面有__________进深的廊子,供望道者用。连廊子一起总长100m。

19.法国古典主义者就反对柱式同拱券结合,不学习古罗马帝国的_________构图,主张柱式只能有__________结构的形式。

20.天主教会一直把_________式当作最正统的教堂形制,_________是半圆形的,之前是祭坛,祭坛之前又是唱诗班的席位,叫歌坛。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21.串楼

22.鸳鸯厅

23.碧纱罩

24.罗曼建筑

25.坦比哀多

26.巴洛克建筑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7.简述北宋东京的城市布局特点。

28.简述画舫斋。

29.简述法国哥特教堂西立面典型的构图。

30.简述《建筑十书》的成就和主要缺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