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德育方法和德育原则集锦9篇

时间:2023-07-13 16:43:58

德育方法和德育原则

德育方法和德育原则范文1

【要求】

1.识记德育、德育过程、各种德育方法的概念以及德育内容。

2.理解和掌握德育过程的规律、德育原则和德育途径的主要内容。

3.能运用德育过程规律、德育原则,解释、说明有关德育实践的具体问题。

(一)德育的概述

1.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2.德育的重要意义

(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3.德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二)德育的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自觉纪律教育

6.民主和法制教育

7.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8.道德教育

(三)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把一定社会的品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

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四)德育原则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3.知行统一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五)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1.德育的途径

(1)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6)班主任工作

2.德育的方法

(1)常用的德育方法

说理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陶冶教育、指导自我教育、品德评价。

(2)德育方法的选择与应用须依时间、地点、条件而定

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3.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2)创办业余党校

德育方法和德育原则范文2

关键词:德育方法;理性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3-0003-03

何谓德育方法?南京师范大学编写的《教育学》认为,“德育方法是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采取的各种影响方式的综合……包括教育者的活动方法和受教育者的活动方法”[1]。这一定义认为方法就是“方式的综合”。由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编写的“教育原理”把德育方法界定成“方式”的综合,并明确“既包括教育者的施教方法,也包括受教育者形成品德的方法”[2]。1989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大辞典・教育学》给德育方法下的定义是“思想品德教育所采取的各种影响方式的总合,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方面的活动方法”。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一书认为,“德育方法是为达到既定教育目标,教育者、受教育者参与德育活动所采取的各种方式的总称”[3]。该书将方法解释成“各种方式的总称”。詹万生等认为,“德育方法是为达成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在教育原则指导下,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总和”[4]。檀传宝教授认为,德育方法是指“学生和教师在德育过程中为达成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组合”[5]。在这里,檀传宝教授把德育方法看成是“具体德育方式与手段的组合”。王玄武等人认为,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落实德育内容所采取的各种手段、方式、途径和形式”[6]。很明显,王玄武等人把德育方法看成“手段、方式、途径和形式”的运用。

通过上述对德育方法概念的梳理可以看出,从表面上看,我国理论界对德育方法的理解大体上是一致的,即基本上都认为德育方法是德育“方式的总合”。也就是说,我国对德育方法概念的认识表面上基本都统一在所谓“方式”上。那么,究竟何谓方式?如果不能确切地回答这个问题,是不是有用概念解释概念之嫌。事实上,我们几乎都回避了这个问题,都是在实践中根据不同的理解来掌握,这就导致德育方法看似一致,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可以说十分混乱,这也是我国学校德育时效低下的原因之一。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条件,然而在我国对德育方法概念迄今仍有着不同的认识,这就必然会致使具体的德育方法出现偏差,进而影响德育实效。笔者认为,导致我国德育方法概念混乱的原因有五方面。

一、对方法一词的模糊认识

方法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人们的举止言行中处处都体现着方法。何谓方法?《辞源》的解释是“方法,谓办事之条理也”[7];《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方法,指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8];《新现代汉语词典》对方法的解释是,“古指量度方形的法则,现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9]。可见,上述几部权威词典对方法的解释并不一致。实际上,在现代汉语和现实生活中“方法”也是一个模糊概念,也就是说,人们并没有把方式、方法、手段、原则,甚至途径严格地区别开来。尽管如此,由于有了具体的语言情境或上下文,还是可以较好地把握方式、方法、手段、原则和途径的内涵,达到沟通与交际的目的。然而,在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就不允许我们使用模糊概念,也就是说,必须把握方法的确切内涵,并将其同方式、手段、原则和途径区别开来。然而,我们没有做到。在德育方法概念的界定中,由于大多都参考权威词典对方法的解释,因此,对德育方法概念的定义也基本是围绕着所谓“方式”进行的。究竟何谓方式?“方式的总合”就是方法吗?几乎又都回避了这个问题,各自在实践中根据不同的理解来掌握。笔者认为,我国当前教育中的许多问题都是因为没有确切地理解方法的内涵而造成的。事实上,在我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特别是在德育工作中,把方法、方式、手段、原则、途径,甚至内容混在一起的现象司空见惯,这一点,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德育的实效与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实施。这正是我国德育方法混乱的根本原因。

二、对方法一词内涵的误解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对“方法”一词内涵的认识不尽相同。最为明显的是人们常常把方法与方式混在一起,有时也把方法、方式、手段混在一起,有时把原则、途径也称之为方法。这种对“方法”的不同认识与解释,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教育方法的理解,当然也影响到对德育方法的理解。在教育中,由于未能较好地区别开方法与方式、原则、手段、途径的关系,致使我们对教育方法的认识不尽统一,甚至人言言殊。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有的把“方式”看成“方法”,有的把“手段”看成“方法”,有的把“途径”也当做“方法”来对待。特别是把原则当成“方法”的情况最为普遍。比如,孔子提倡的学思结合、启发诱导;《学记》中的善喻、长善救失、循序渐进、藏息相辅;朱熹提出的“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王夫之提出的“知行并进、学思想资、因材施教、积渐不息”以及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等等,这些都是原则,但许多权威专家也把它称为方法。众所周知,原则是应该遵循的准则,是指针,应该是“方法”的上位概念,原则下应该还有具体的方法,但如果把原则看成方法,就穷尽方法,没有下位概念。方法易于操作,而把原则当做方法来使用就难以实施和实现。大凡研究过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方法的人就会发现,西方发达国家教育家说的方法都比较具体,且能够操作与评鉴。因为他们提出并研究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方法。如夸美纽斯的教育过程四步骤法(观察、记忆、理解、练习);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过程四阶段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杜威根据“做中学”原则提出的具体教育步骤与方法: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法;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方法;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法;赞科夫的高难度教学法;洛扎诺夫提出的暗示教学法,以及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型教学法、项目驱动型教学法等。但是,在我国许多方法都比较原则且不易操作,更不宜评鉴,因为这些方法本来就是原则性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方法一词内涵的误解所致。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德育活动与过程中,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是灵活多变的;方法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妥当与否,应该寻求方法的最优化;手段是动态开放的,应有效地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与手段;途径是一种客观存在,要尽量开发和利用,否则德育就不会收到实效。

三、对方法本质的不同认识

对德育方法本身的理解与认识不同,也是导致德育方法混乱的原因之一。一方面,由于所持的教育理念和角度不同,对德育的动因或决定因素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导致对德育方法的认识不同。“教师中心论者”和认为“德育可作为知识教”者,从“教师主体”的角度和教师“教”的角度来理解德育方法,在他们眼里语言讲授(教授)的方法就是主要的方式和方法,而课堂教学则必然被视为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德育途径。与之相反,“学生中心论”者,则把学生如何利用教师提供的教育资源进行自我教育视为德育的关键,即教师只是德育服务的提供者,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主创新性学习和自我教育才是德育的关键。因此,从如何指导与帮助学生生成与发展良好品格的角度来理解德育方法,十分重视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具体而言,教育工作者所采用的德育方法(包括语言说理类、榜样示范类、实践锻炼类、规范制约类、评价激励类、情感陶冶类等)其落脚点主要在指导上;而在德育途径上除了强调课程学习外,也十分重视实践活动途径、日常生活途径以及管理活动途径等。因此,“学生中心论”者对德育方法下的定义是:“(服务)德育方法,是指为实现德育目标、达到德育目的,施教者依据德育基本原则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时所采用方式、手段与程序的组合,以及学习者在施教者的帮助下,在自我教育活动和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手段与程序的组合”[10]。德育方法是一个由“施教者采用的德育具体方法”和“学生者自我教育的方法”构成的德育方法体系。另一方面,对德育方法的组成认识不同,也导致了对德育方法的不同认识。例如,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德育方法由指导思想和方法构成[11];有的认为,由方法论意义上的方法和具体的方法构成[12]。笔者认为,我国亟待开展对德育方法论的系统的、理性的研究。

四、对传统德育的非理性评价

对传统教育方法缺乏理性的认识与客观的评价,导致德育方法概念混乱。现在有一种倾向,就是,谈到教育和教育方法问题,就指责传统教育;说起传统的教育,就一概予以棍之,加之盲目或断章取义地对古人教育思想与方法的批判,直接导致对教育方法及其概念的茫然。类似的批判可常见于报端,例如:“长期以来,我们将‘传道、授业、解惑’看做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的这种职业定位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使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几乎丧失殆尽。”我们知道,“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我国唐代教育家韩愈的著名论断:“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其实,这里韩愈强调了教师作用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教师职业的特征。但以何种方式、方法,采取何种途径传道授业解惑,韩愈并没有具体说。就教师职业特征而言,“传道授业解惑”并没有错,这是教师职业的一部分功能,问题是采取何种途径、方法来“传道授业解惑”。我国古代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精华,如孔子学、思、行的教育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由博返约”、“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孟子“教亦多术”对教学方法的认识;王守仁“顺应儿童的性情”教育思想;王夫之 “讲习君子,必恒其教事”对教师的要求;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以及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原则等,都是文化瑰宝。我国古代、近代的私塾,老先生(教师)更多地管理着学生,由学生自己读书,遵循的是“书读千遍,其意自见”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原则,在今天看来,处处都洋溢着倡导学生自主性创新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然而,这些我们并未较好地汲取和继承,或非理性地漠视,或盲目地摒弃或批判,使得我们自己也陷入糊涂的泥潭,进而导致德育方法与概念的混乱。

五、外文文献的误解误译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引进与翻译了大量的英文教育文献。然而,由于对有关教育方法词汇的误解与误译,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我们对德育“方法”概念的正确认识。“方法”一词,英文为“method”,一般认为,该词来源于希腊文的“metodos”,意思是沿着的一条路径或程序。实际上,在现代英语语言中,英文“method”、“approach”、“way”、“means”等都可以表达汉语的“方法”之意(在汉语中“方法”一词是个笼统的模糊概念),其中“method”和汉语的“方法”意思最近,英文的“methodology”翻译成“方法论”;“approach”也有汉语“方法”的含义,但更多地强调“方法实现的活动过程”;英文的“way”也可译成汉语的“方法”,但更多地强调“方法实现的路径”;英文“means”也可以译成汉语的“方法”,但其重点在“手段”上。汉语的“方式”,英文用“way”、“manner”、“mode”、“style”等来表示,这里的“way”实际上更强调“方法实现的过程特征”,“manner”强调的是“人的(好的、坏的)活动方式特征”,“mode”(非常正式的词汇)强调“方式的选择性,主要用于有关文化的上下文之中”、“style”强调的是“形式”和“风格”。汉语“途径”用英文“way”、“channel”表示,“way”强调的是“路径”,“channel”指的是“渠道”。通过上述分析发现,除了“method”外,在英文中,“approach”、“way”、“means”也都有汉语“方法”的意思。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way”既可以表示汉语的“方法”,也可以表示“方式”,还可以表示“途径”,也就是说,英文的“way”是一个常用多义词汇(common word),在明确上下文的情况下,可以用来代替“method”、“means”、“manner”、“style”和“channel”等。事实上,在英语语言中,尤其是在非正式的(infml)或非标准的(nonstandard)或口语(oral or spoken)的文献中,这种现象十分常见。这就是说,在英译汉时,只有仔细阅读和领会字里行间的含义,才能知道究竟该用“方法”还是“方式”,或者说是“途径”来翻译。本人发现,在教育专业文献中,不确切的翻译司空见惯,由此引发的误解和不必要的争论更是层出不穷。可见,由于翻译不当造成对“方法”、“方式”、“途径”等的混淆不可小视。

总之,目前我国德育方法的概念十分混乱,造成这一问题除了上述五大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诸如是实施“大德育”,还是“小德育”;道德是否可教;德育是否只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等,这些都影响着德育概念和德育方法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从德育方法概念的文字表述来看,如何界定德育方法概念,关键是要从文字意义上把教育方法、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育途径、教育原则较好地区别开来。否则,概念不清或混乱必然影响对德育方法的认识,进而影响德育实效。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82.

[2]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校.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115.

[3][1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386,401-412.

[4]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20.

[5][12]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46,151-166.

[6]王玄武等.比较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25.

[7]词源(第二册)[Z].北京:商务印书馆,1915:1145.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306.

[9]王同亿等.新现代汉语词典[Z].海南:海南出版社,1993:434.

德育方法和德育原则范文3

论文关键词:德育教育;系统观;整体性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还强调,要切实抓好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德育教育网络,在社会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育人环境。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研究探讨德育教育新的特点、规律和方法,对于加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拟对德育教育的系统方法谈点看法。

一、德育教育的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方法的重要原则。它要求人们在认识和改造系统对象时,把对象作为整体看待,从整体与部分的相互联系中提示系统的特征和运动规律。谈德育教育的整体性原则,旨在对当前存在的单一、分散、封闭的弊端,变单维德育为多维德育,封闭德育为开放德育,他律德育为自律德育,分散德育为整体德育,进而由经验向科学,由静态的固步自封到动态地向全世界学习,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发挥最大效能的整体德育效应。

首先,分析德育教育系统。德育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质上是德育教育工作者通过教育手段,使受教育者接受种种教育内容,以转化其思想、规范其行为的过程。因而构成德育教育系统的要素至少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教育主体,主要指党、政、军、工、青、妇等各级政工干部,各类学校的教育、干部、宣传、思想战线的教育工作者等;二是教育客体,即更为广泛的教育对象,一切公民、一切集体和个人(包括教育者自身)都应接受党的思想教育;三是教育内容,主要有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法制纪律、时事政治教育等等;四是教育手段,包括开展德育教育的各种渠道、途径、方式、方法以及必须的物质条件。只要使德育教育系统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就会显示出整体性的优势。恩格斯在阐述这个原理时说:“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溶合为一个总的力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造成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就是要把各方面力量组织部署好,形成相互联结、相互作用、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的整体,从而发挥德育教育的整体性。

其次,分析德育思想系统。思想系统是指教育对象的各种思想意识观念,它是德育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思想系统的要素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世界观方面、思想认识方面、思想方法方面。一个完整的世界观体系应包括自然观、历史观和人生观;思想认识,包括对各个具体领域的认识,如对政治、经济、伦理、道德、民主、法制以及对科学、宗教的认识等;思想方法,是指认识问题、研究问题的具体方法。思想系统内部的各要素关联性很强,世界观对具体的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起指导和制约的作用,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影响并体现世界观。各种思想认识融会贯通,各种思想方法同时并用,才能体现思想系统的整体性。

德育教育系统和德育思想系统是多种要素的集合体,各要素关联十分密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使众多的要素集合为具有高度整体性的统一体。同时也说明对这两大系统的分析研究必须贯彻系统分析的整体原则,多角度地进行综合的、系统的、辩证的考察分析,以获得对其全面的深刻的科学认识,为找出合乎德育教育目的和要求的最佳科学方案奠定基础。

二、德育教育的层次性原则层次性原则

是系统方法的重要原则,它要求人们在认识和改造系统对象时,要遵循其层次特征,注意整体与层次以及层次与层次之间的关系。德育教育的层次性原则,要求我们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一定要注意教育对象思想构成要素的层次性和接受教育的差异性,因人施教提高教育效果。教育对象思想结构上的层次性是客观存在的,主要表现为两方面:

一是教育对象群体思想结构的层次性。由于人们的年龄、性别不同,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所受的社会影响和教育不同,都可能导致构成人们的思想要素的差异性。若把教育对象作为一个群体来考察,不难发现这一群体思想结构有明显的层次性。如年轻人的恋爱观问题比成年人突出,宗教信徒的宗教思想比一般人突出,有的人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有的人在这“三德”方面却严重欠缺。我们在评价人们的思想品德时,常说“高尚、一般、低下、恶劣”,就是对人们思想品德结构层次性的具体描述。

二是教育对象个体思想结构的层次性。人们的头脑是一个复杂的多种矛盾的统一体,各种矛盾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和转化,促使人们的思想结构不断地变化。无论是什么人,先进的中间的或落后的,他们的头脑中往往同时存在首是与非、真与假、善于恶、美与丑等多种矛盾。就人们的思想状况而言,各种思想观念也有不一致的情况,如有人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历史观上却可能是唯心的,在分析此一问题是辩证的,在分析彼一问题却可能是形而上学的,正是思想上的这些矛盾、互相依存、互相转化、共处一个统一体中,从而形成了人们个体思想结构的层次性。

可见,教育对象思想结构的层次性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德育教育必须坚持层次性原则。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要求共产党员、国家干部必须模范地、忠实地实践党的这一宗旨,同时对全体社会成员提倡到互相帮助、互相服务,要求作为道德原则共同遵守。从今年六月在高校开始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教育全体党员在各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履行党员义务,实践党的宗旨。教育广大教师要加强师德建设,其他管理干部、后勤职工要搞好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这就把先进性的要求与广泛性的要求很好地结合起来,鼓励先进、照顾多数、督促后进,逐步形成一个文明、健康、高尚的社会道德风尚。

三、德育教育的最优化原则最优化原则

要求人们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服从总体的最优目的,从而达到总体最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这就更进一步要求德育工作者要坚持德育教育的最优化原则,在确定德育教育的整体目标后,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考察组成德育教育系统若干“子系统”的功能作用,通过有效地调整各子系统的功能目标,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系统最优化的目的。

德育教育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由各具特色的若干子系统构成,如党、政、工、青、妇等系统,这些子系统不仅纵向贯通,有各自的若干子系统,而且横向还有密切联系,从而构成了一个多维网络化的大系统。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各子系统都要发挥不同的作用。同志说过:“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也强调:“要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加强整体衔接,防止简单重复和脱节”。这两段话,都强调要发挥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各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为实现思想教育的总体优化而努力。实现思想教育的最优化,党的系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党的系统的功能作用,是能否实现思想教育最优化的关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并强调,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建设物质文明关键在党、建设精神文明关键也在党”,“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学校、街道的党组织要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把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落实到基层”。“要增强思想政治参考文献:

工作的实效”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党对思想教育工作失误,社会道德风尚就滑坡;什么时候党重视和加强对思想教育工作的领导,思想教育就成绩突出、效果显著,就能有力地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

实现德育教育的最优化,还必须用科学的德育教育理论指导德育教育的实践。要积极吸收和利用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许多新兴的边缘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方法,实现教育内容的综合化、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实现教育方法的科学化。增强德育教育系统与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事业大环境的适应性,使德育教育服从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总之,系统方法是现代各门科学广泛采用的一种崭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兼备多种功能。在德育教育中运用系统方法,除了应当遵循整体性、层次性、最优化原则外,还应注意与系统论其它的原理、方法和原则相结合,才能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使德育教育工作卓有成效,为两个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参考文献:

[1]党的十六大报告,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2002.1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975.166.

[3][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2004.9[4]著作选读(乙种本),210.

德育方法和德育原则范文4

关键词:服务德育;教育服务观;服务劳动价值论;服务产品理论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11-0028-05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飞速发展,学校德育面临着各种新的问题和挑战。网络社会、现代传媒、全球化、现代化、价值多元和社会问题等成为当前德育发展不得不面对的新问题”[1]。“功利教育”致使德育遭遇冷落,“工具教育”致使德育名存实亡,理论研究的误区致使德育无所适从,教育教学的分离致使德育残缺不全,方法途径的单调致使德育功效甚微,管理体制的分治致使德育步履维艰。我国当前德育正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已严重地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了摆脱德育的困境,党和国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党的十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许多专家学者也试图探索一条既切合中国文化与国情,又尊重人的本质和教育规律的德育理论与实践之路。服务德育正是这一大胆的尝试。服务德育是一种新的德育理念,也是一种德育方法。服务德育就是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从而帮助和促进学生综合道德素质生成与发展的活动和过程。服务德育有着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其运行机理、实施策略与传统德育有着本质的不同,是学校德育新思维。

一、服务德育的概念与内涵

什么是服务德育?服务德育,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身心不断发展的需要和一定社会的要求,在充分尊重人的本质和教育本质的前提下,采取言传、身教等多种方法,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生活交往、管理工作以及环境养育等途径,为学生提供一种不断得到改进的教育服务,以帮助学生生成和发展良好品德素质的一种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活动和过程。[2]首先,教师是“提供教育服务者”,是导师,是帮助者;而学生则是“教育服务的接收者”,是具有“顾客”身分的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提供教育服务的活动和过程。

第一,服务德育的依据有二:一是学生自身发展需要,二是社会的要求。这两种需求都是持续不断发展的。这两者实际上是“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的有机结合。教育是优先满足社会还是个人需要,这一问题在师生关系上表现为教与学的关系。本人以为,在教育中学生与学生的“学”永远是核心,这是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学生综合素质(包括综合道德素质)的发展。

第二,服务德育还有两个前提,即“充分尊重人的本质和教育本质”。我们知道,教育是为了人的教育,因此教育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充分尊重人的前提下进行,即“以人为本”。换句话说,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才能真正地反映教育的本意,才是真正的教育。这两点既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前提,也应该是德育的理念。

第三,“采取言传、身教等多种方法”,这是服务德育的方法。服务德育方法,是指为实现德育目标、达到德育目的,教师依据德育基本原则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时所采用的方式、手段与程序的组合,以及学习者在教师的帮助下,在自我教育活动和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手段与程序的组合。服务德育的方法是在德育原则指导之下,由“教师采用的具体德育方法”和“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构成的德育方法体系。

第四,“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生活交往、管理工作以及环境养育”,这是服务德育的途径。服务德育途径是指,教师在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与学生在接受德育服务并生成和发展综合道德素质的活动中,客观上须经历的路径或渠道。除上述途径外,服务德育的途径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德育往往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方能奏效,要适时发掘和有效利用才是。

第五,“提供一种不断得到改进的教育服务”,这是服务德育定义的核心。在服务德育中,学校和教师所做的一切,包括教师的“教”都是一种教育服务的表现。学校和教师的中心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动态适宜的条件和环境,这一条件和环境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持续不断地得到改进。服务德育最能体现当今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第六,“帮助学生生成和发展良好品德素质”,这是服务德育的目标,也是服务德育的目的。这里使用“帮助”二字,体现了对学生“学习主体”的认可,是对人的本质的最大尊重。就教育而言,不管学校条件多么好,也不管教师的水平多么高,这些只是外在的条件,即“外因”,而学生素质的发展关键在于学生的自身,即“内因”。正如所言,“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为学生持续不断地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动态适宜的条件和环境,提供这些“外因”条件,即“教育服务”,就是学校和教师的任务与职责。

第七,“有意识和无意识”。在德育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施教活动多数情况下是有意识的、自觉的、有目的的,但有时也是无意识的、非自觉的和无目的的。前者主要表现在教育教学中;后者主要表现在“隐性课程”的实施中,特别是教师的举止言谈中。这正是教师榜样的特殊作用。道德观念、道德思维、道德行为等更多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而有意识的、自觉的、有目的的自身体味、价值澄清、价值判断等等则更多地发生在课堂之中,而且也常常是“有意”与“无意”二者参半。承认德育的“无意识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引起我们对隐性课程的重视,从而设计、开发、控制和利用好这一在德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的隐性课程。在德育的概念中,我们迄今仍不承认德育的“无意识性”,这正是我国当前德育理论的突出问题。

第八,“一种活动和过程”。服务德育既是活动,又是过程。“活动”好理解,但“过程”与平时所说的不尽相同。“过程”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3]。在德育中,教师既要重视对活动本身的控制,又要注意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进而杜绝中间任何环节出现不规范行为;对学生来说,在整个德育过程中则表现为接受服务、自身体味(道德认识)、价值判断(道德判断)、价值澄清、内化接收、形成思想与品格(道德发展)、行为体现(道德行为)以及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持续改进等活动过程。

二、服务德育的理论基础

教育服务理论,早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基本的教育观念,这从几位教育家对教师角色的界定中就足以窥见一斑,如罗杰斯认为教师是“促进者”,蒙台梭利认为教师是“指导者”,杜威认为教师是“看护者”,列奥·施特劳斯把教师比作“农夫”等等,这些实际上就是教育服务思想。WTO《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有关教育产品的规定,正是教育服务理论的具体体现。服务德育作为一种德育理念和德育方法,有着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服务劳动价值论是教育服务理论的基础,服务产品理论是教育服务理论的支撑,西方的“学生中心论”是服务德育的思想基础,而我国的人本教育思想也处处洋溢着“以人为本”、“帮助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与自我教育”这一服务德育的基本思想。

1.服务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研究到服务领域时,曾多次明确指出,服务是“以劳动形式存在的消费品”,“服务本身有使用价值和一定的交换价值”。如,“有些服务是训练、保持劳动能力,使劳动能力改变形态等等的,总之,是使劳动能力具有专门性,或者仅仅使劳动能力保持下去。例如,学校教师的服务(只要他是‘产业上必要的’或有用的)、医生的服务(只要他能保持健康)保持一切价值的源泉即劳动力本身——购买这些服务,也就是购买提供‘可以出卖的商品等等’,即提供劳动能力本身来代替自己的服务,这些服务应加入劳动能力的生产费用或再生产费用”[4]。学者王述英认为:“服务劳动是生产性劳动,是社会财富和价值的源泉,这是服务价值论的新概念;服务的价值创造过程有其特殊性;生产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从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服务经济领域,是劳动价值论的深化,是经济学的一场革命。”[5]劳动价值论的拓展使教育服务价值得到理论升华。

2.服务产品理论。服务产品理论产生于北美和欧洲等工业发达国家,于20世纪90年代趋于成熟,9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服务产品理论认为:第三产业(广义服务业)以提供非实物的服务产品(服务)为特征。它和提供实物产品的第一、二产业一样都是生产性行业,同样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一理论把生产的范围从生产实物产品的第一、二产业扩展到生产非实物服务产品的第三产业,扩展了传统的生产观,也是对我国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补充和完善。根据服务产品理论,教育作为第三产业,教师从事的劳动是生产教育服务产品的劳动。有的学者就用服务生产理论分析高校培养过程。[6]将教育看作一种“服务”,学校各项工作就构成了服务链,最终由教师将一种优质的教育服务提供给学生,供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和自我教育。“教育是一种服务”的观念在国际上早已流行,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运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于1954年提出的公共产品理论对教育的研究,米尔顿·弗里德曼(Friedman,M)、F.A.哈耶克(F.A.Hayek)等人的“学券”方案和主张,这些都说明在许多学者的心目中教育就是一种服务。

3.西方近代教育的“学生中心论”。近代西方教育家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和斯宾塞是“学生中心论”的代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角度不同,但殊途同归。卢梭主张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决定着德育的内容和方法;裴斯泰洛齐强调德育应以儿童的活动和经验为基础;福禄培尔注重儿童的“内心”在儿童品德发展中的作用;斯宾塞倡导儿童的自我教育。他们都认为德育必须从儿童的天性出发,儿童是德育的中心,教师处于从属地位,因此,他们的德育理论都是德育的学生中心论。

4.现代欧美教育的“学生中心论”。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玛丽娅·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提出了生命力自发冲动学说。她说“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环境无疑在生命现象中是第二位的因素,它能……助长和抑制,但它从来不能创造”。[7]在蒙台梭利看来,传统的道德教育压抑了儿童的自发冲动,“成人通过他的不断的监督,无休止的教训和专横的态度扰乱、阻挠儿童的发展。儿童心灵深处所萌发的一切善良力量就这样地被窒息了”[8],教师“必须信任他们内心的潜在力量”。教师的主要工作应该是为儿童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指导,“教师”的名称应改为“指导者”。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反对传统教育从“上面”或“外面”对儿童施行强迫教育,使教育成了“外铄”的东西。他鲜明地提出“儿童是中心”,教师不是指挥者、向导,而只是看守者、助手。他认为把教育的中心从教师转移到儿童身上,是教育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5.当代心理学家教育的“学生中心论”。心理学家对心理的研究,大多要涉猎道德教育。一般来说,他们都重视儿童道德能力的发展,多数是教育的学生中心论者。当代心理学家中教育的“学生中心论”者都主张德育应以学生为中心,依据儿童道德发展规律,促进其潜能的发展,反对用盲目灌输道德观念等外在的力量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当然,各学派也有自己的特色,成熟论强调儿童善良品德的自然成熟;存在主义注重学生的自由选择和自我教育的作用。罗杰斯把心理疗法引入教育领域,提出要充分信任和尊重学生的“非指导性”的德育方法,他认为教师只能是一个“促进者”;皮亚杰和柯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强调道德认识水平的自身发展;而价值澄清学派却重视学生的道德动机和“道德冲突”对道德认识、信念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作用,强调发展学生的道德意识以及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

可见,服务德育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实际上,教育服务的思想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孟子和周敦颐从性善论出发,主张道德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为主,教育要保存和发扬人天生的善端,因势利导,使其达到“自得境界”,成为与天合一的“君子”;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的老子和庄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嵇康以及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都从崇尚自然的教育思想出发,提出了德育的“人本”论。宋代的陆九渊和明代的王守仁从“心学”出发,提出了德育的“人本”论。这些理论都饱含着教育为学习服务的思想。

三、服务德育的基本特征

服务德育不是把教师与学生对立起来,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看成一个活动的两个方面,而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把“教”与“学”看成两个不同的问题和两个不同的活动与过程。这样,既符合教育本质及其规律,又最大限度地尊重了人的本质。服务德育是一种德育理论,它不同于所谓的“大德育”(五大内容的德育),也不是“小德育”(狭义的道德教育),其理念、目的、目标、原则、途径、方法、内容以及运行机理等都具有自己的特征。

首先,为学生提供德育服务是学校德育的本质内涵。服务德育中的“服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服务,而是根据组织功能学原理,把学校组织的一切教育活动都看作是向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活动和过程。把教育工作者看作“提供教育服务者”(服务者)、“导师”、“帮助者”、“促进者”,而把学生看作“教育服务的接收者”、“学习者”、“顾客”。学校德育就是教育工作者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以帮助和促进其良好的综合道德素质的生成和发展的活动和过程。

其次,服务德育的目的是真正可测量、可实现的。“为学生综合道德素质的生成与发展提供持续改进的服务,让学生满意”是服务德育的直接目的。这一目的既可测量又可实现。“为帮助学生生成和发展社会(包括家长、用人单位、国家等)需要的某种品格服务,让社会满意”,是服务德育的间接目的。间接目的是通过学生,也只能通过学生才能实现。服务德育目标是可测量可实现的目标。“为学生提供德育服务的质量预先设定的标准或要求”,这就是学校德育的直接目标,这一目标是实实在在的,是可测量且可实现的。“学生综合道德素质的生成与发展”,“社会、国家需要的某种人才的品格生成与发展”,这是学校德育的间接目标,这一目标只能通过学生,并且由学生来直接实现。服务德育原则是牵动学校德育工作的魂,是在帮助学生生成和发展良好道德素质的活动和过程中所遵循的准则。教师应遵十大德育原则,即服务性原则、平等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过程方法原则、生活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一致性原则、持续改进原则。这些原则突出地强调了教育工作者的“帮助”与“促进”作用。

第三,服务德育方法是各种方法的适宜优化和有效运用。服务德育方法,是指为实现德育目标、达到德育目的,教育工作者依据德育基本原则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时所采用的方式、手段与程序的组合,以及学习者在教育工作者的帮助下,在自我教育活动和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手段与程序的组合。服务德育的方法是在德育原则指导之下,一个由“教育工作者采用的具体德育方法”和“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构成的德育方法体系。服务德育“有法,但无定法”,方法无对错之分,只有妥当与否之说。因此,方法要因时、因地、因情而不断调整与持续改进。服务德育途径是客观存在的,要适时发掘与有效利用。服务德育途径是指,教育工作者在采取适宜的方法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与学生在接受德育服务并生成和发展综合道德素质的活动和过程中,客观上须经历的路径或渠道。德育的途径很多,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德育往往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方能奏效,要适时发掘和有效利用才是。

第四,服务德育内容是一切有益于学生成长的实质性媒介物。就学校和教师而言,既然学校的产品是“教育服务”,那么作为德育的内容,只要对学生的综合道德素质的生成与发展有利,只要符合《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内容,学校都可以提供。服务德育的内容十分丰富,由不同的内容模块构成。笔者认为,我们对实施所谓“大德育”的担忧,实际上出于一种传统教育思维的定势,即我们始终把教师摆在“主体”的位置,而把学生放在了“客体”的位置。并在此基础上对德育的概念等进行定义,做出理解。当然这样理解“大德育”就会有问题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学习者),把教师看成是“服务者”、“帮助者”,把学生的学看成是“在教师的帮助下的自主创新性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活动和过程”,把学校的产品看成是“教育服务”而不是看成学生等等,我们就会发现对“大德育”的担忧是杞人忧天。可见,从这一意义上看,实施“大德育”还是“小德育”的争论与担忧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因为这一争论关注的是德育实施的内容,而不是德育本身。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如何冲破传统教育观的束缚,还教育以本来面目,还德育以本来面目。

总之,服务德育,是“以人为本”教育的具体体现。鲁洁教授指出:“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是一种赋予人自身以发展动力的教育,而不是使人只是受动于社会、受制于客体。”[9]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意识,从真理的‘权威’、道德的‘法官’中走出来,把自己当作一名倾听者、思想者、求知者、对话者”[10]。实施服务德育,才能真正把学习的权利、学习的快乐、学习的自由以及人格尊严还给学生,才能帮助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生成和发展。学者陈健翔、王松涛认为:“新教育作为一种新质,作为一个新生命,与过去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是通过帮助个体的学习,来促进个性的发展,而以往的教育则是直接地进行人的培养或塑造。”“我们断定,所谓新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它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鲜明的服务性质,它是为学习服务、为学习者服务的。”[11]可见,服务德育就是本真的德育,它代表着未来德育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班建武.“十一五”期间德育学科发展的回顾与总结[J].教育科学研究,2011(7).

[2]何玉海.服务德育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44.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19000-200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第1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53.

[5]王述英.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J].经济学家,2002(1).

[6]魏法杰,覃伯平.服务生产理论及其对高校培养过程的描述框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4).

[7]赵祥麟.外国现代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30.

[8]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92.

[9]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37.

德育方法和德育原则范文5

关键词: 高职生 德育教育 教育策略

高职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根据他们的心理和年龄特征,德育教育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所以,如何进行德育教育,是公共政治课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生心理和年龄特征

人的思想和心理特征形成有一定的规律: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文化经验的积累和文化心理的培养,确立价值观念。然而,我国高职学生是在高等学校统一招生体制下相对在各个方面较弱的一个群体,他们普遍具有如下特征:时代感强,责任感弱,认同感强,践行能力弱;参与意识强,是非辨别能力弱;主体意识强,集体观念弱;个性特征较强,承受能力弱;注重实惠,缺乏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心理问题较多,等等。

根据高职生心理和年龄特征,其德育教育尤为重要。大学德育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思想品德的主要途径,它在人的整体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德育能够制约人的社会化方向,德育的核心作用在于促使人逐渐习惯社会角色和规范,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体系。德育可以满足高职生自我完善的需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仅能够获得精神上的幸福与满足,而且能促进高职生的智能发展。除此之外,德育还可以促进高职生的心理健康。高职生的心理健康与个体的心境、情绪直接相关,而高职生的心境、情绪又与其所思、所得、所失有着密切联系。为此,德育能培养高职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高职生德育教育的原则

为了适应高职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的发展规律,在教育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从高职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循序渐进,采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

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即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原则,以正面教育为主,通过合理事实、合理分析、榜样示范、环境熏陶等方式,提高他们明辨是非和分辨善恶的能力。

还要遵循教育和管理结合的原则,严格要求与热情关怀结合原则。教育者要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采用激励和奖励方式。对于有错误的学生,要积极引导,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整体化、系统化教育优势,努力发掘、形成和优化系统的活动载体,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使思想教育通过行之有效的形式,立体化地落实到各个层面,在人的天赋条件的基础上,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实现社会需要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促进个体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三、高职生德育教育策略

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教育策略,教育者要选择能够发挥自身特长的德育方法,尽可能避免为使用新颖方法而选择方法,那样很可能因自身条件不足而为方法所累。就高职生而言,要考虑受教学生及其群体道德发展水平,身心发展实际,兴趣、个性、特长等,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高职生德育策略要用简单的方法取得较大的正面成效,避免产生不良作用,将负效应控制在最低程度。

具体而言,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语言说理法。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高职生阐述政治、思想、道德行为等原理、准则和规范。提高学生品德认识。通过德育课程、时事政策报告、政治法纪课题讲座提高他们对思想品德的认识。

感染熏陶法。通过事实、典型人物和情境等对学生进行说理、引导、熏陶和感化,使他们获得直接的政治思想道德法纪规范的经验,形成正确的品德认识和健康的品德情感的方法。高职生的心理较敏感,要对他们在适当的环境下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使他们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特点是要直观具体、生动形象、情景交融,易于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实践锻炼法。通过具体的行为训练,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训练方式和内容多种多样。如学生守则、行为规范、食堂规范、图书馆规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培养优良思想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整体作用,培养他们知行结合、言行一致的良好品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对于高职生来说,要通过课外文体活动、社会活动和生产劳动等实施教育。

总而言之,高职生德育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德育教育是使高职生热爱社会、热爱祖国,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培养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可缺少的一环,是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陈遵沂.让哲学走进人们心中[N].人民日报,2005-11-25.

[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

德育方法和德育原则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学分制;德育评分

德育学分制是随着高校学分制改革而诞生的一种新型德育管理评价体系。19世纪末美国哈佛大学首创学分制,以选课为核心,实行弹性学制,学生修满规定的最低学分即可毕业。1918年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实行“选课制”,1978年国内一些有条件的大学开始试行学分制,现在学分制改革已在国内高校全面推开。“德育学分制是借鉴了大学生综合测评的评价内容和方法,融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和德育载体于一体,并以学分的形式加以规范的高校学生德育管理体系。”[1]“高校德育学分制的意义在于将德育和管理工作贯穿于高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建立了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相衔接、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德育管理模式,突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增强了德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实效性。”[2]德育学分制由于兼顾了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突出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具有可量化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受到了高等学校德育工作者的欢迎。

2014年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出台了《德育学分实施细则》,在德育学分制改革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纵观目前高职院校德育学分制的实施情况,还存在制度出台过于仓促、内容设计过于简单、贯彻落实不够到位、考核评价不够规范、结果运用不够科学等诸多问题。本文拟从德育学分制的计算方法、出台过程、内容设计、评分细则、结果运用等方面对高职院校德育学分制进行整体设计,以期充分发挥德育学分制在高职院校德育管理中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德育学分的计算方法

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德育学分=学分绩点×基本学分(100分),德育学分由理论学分和实践学分两部分组成。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没实行学分制,德育学分可以采用基本学分百分制。另外,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德育理论课单独计算成绩,所以高职院校德育学分可以只包括实践学分。

关于德育在综合考评里所占的比例,不同高职院校权重不同。比如,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综合考评=德育(40%)+智育(60%);济南职业学院的综合考评=德育(50%)+智育(50%);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综合考评=德育(15%)+智育(70%)+体育(15%)。德育作为高职院校重要的教育教学内容,在综合考评中所占的比例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过多容易使学生忽略专业学习,过少又起不到引导教育的作用。因此,德育在综合考评中所占的比例以30%~40%为宜。

二、高职院校德育学分制的出台

德育学分制作为一种新型的德育管理体制,其制定出台不应太过草率,应该成立由党委统一领导,由学工、教务、团委、二级学院学工等相关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德育学分细则应由学工负责起草,事前M行充分的调研,广泛征求师生的意见,尤其是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的意见,多方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召开党委会、学代会和教代会表决通过,并且在试行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德育学分制应坚持导向性原则,充分发挥评价指标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应坚持民主性原则,让广大师生充分参与到德育学分制的制定过程中来;应坚持科学性原则,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高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应坚持可操作性,德育指标的制定要尽量具体完善,具有可量化、可操作性。

三、高职院校德育学分的内容设计

德育涉及学生的生活、学习、纪律、活动、情感等方方面面,德育学分的考核范围也涉及德育工作的各个领域。2002年、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提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基本内容是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3]据此,德育学分的内容设计可以包括以下四大模块:

(1)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该项主要考查学生思想、政治、道德、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道德素质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遵规守纪与文明礼仪。该项主要考查学生遵规守纪、讲文明树新风、礼仪仪表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培育学生诚实守信、文明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该项主要考查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奉献意识,提高学生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4)科技创新与文体活动。该项主要考查学生科技创新、学术研究、社团活动、文体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学生专业、身体、心理、审美等综合素质。

四、高职院校德育学分的评分细则

德育学分是对学生除专业学习外其他综合素质的考评,评分细则应尽量细致完善,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德育学分可设计每学期基本分为60分,在此基础上进行增减,及格分60分,最高100分。实行学分制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情况按学年评定,没有实行学分制的高职院校可以每学期评定一次。学生实习期间的德育学分依据实习学生管理办法进行考评。右边的德育学分评分细则表,各高职院校可做参考。

五、高职院校德育学分结果的运用

德育学分是学生在校期间表现及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是评价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重要依据。高职院校要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将评价结果充分利用起来。考评结果可用作评优、评先、评奖、组织发展、实习推荐、入伍升学、就业毕业等的重要依据,考评结果要和专业学习成绩一同放入学生档案。实行学分制的高职院校也可以尝试将德育学分与教学学分互换。

考评不及格的学生要进行重修,重修的内容可以包括:举办思想政治报告会、讲座,阅读相关书籍撰写学习心得;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素质拓展培训等。学生重修德育学分时,学校要制定统一的方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项重修任务,原则上利用晚上和休息日进行,一般不得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学生德育学分重修方案由学工、团委、教务、二级学院学工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重修仍然不及格的学生缓发毕业证或不发毕业证。

参考文献:

[1]楼军江.大学生德育学分的设计与操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1(Z3)

[2]周预分.高校德育学分制探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德育方法和德育原则范文7

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属于一种静态的教育。它注重学校德育对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主导作用,注重教师对学生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然而,一个人的道德素质的形成并不是学校德育的单一产物。除此之外,一个人的家庭教育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因素也无时无刻不在对每个人的道德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影响与制约作用。下面本文主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个“教育空间”着手对当今德育实效偏低的现状进行原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的不良影响

1、家庭教育的准市场化倾向,使个体的道德素质难以获得一个较高的起点,加剧了德育实效偏低的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及其负面影响的不断出现,家长们日益产生了一些市场化的观念倾向。如请客送礼、金钱至上等,而这些观念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使他们从一开始便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定位在一个不健康的位置上,这进一步加剧了德育实效偏低的恶性循环。

2、随着“四、二、一”家庭的激增,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直接影响到日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成为影响学校德育实效的一大隐患。在这样的家庭里一般“母慈”有余“父严”不足,溺爱盛行,缺乏严格的要求和教育。由于没有兄弟姐妹,难以感受到协作、平等、“有序”等人伦关系的体验,所以造成他们的任性、自私、唯我独尊的个性,无疑这一切都增加了日后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

3、长期以来,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缺乏必要的衔接与沟通,造成学生自身意识上的障碍。譬如说“勿盗”的戒律教育对儿童来说已不是新鲜的东西,但入学后仍要在表层意义上对诸如此类的条律反复学习,这势必造成学生的反感,造成学校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入教育。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之间缺乏应有的沟通。甚至在某些时候,个别家庭教育内容完全有悖于学校德育原则。例如:在学校里讲奉献精神,回到家父母却向孩子灌输不能“吃亏”的思想。显然,这违反了德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原则,学校德育在这样的情形下举步维艰。

(二)、学校德育的误区

1、传统德育的理想主义价值取向

目前,我国德育存在着明显的理想主义的价值取向,它除了表明社会的向善性之外,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往往给学生提供过分理想化、完美化的生活环境。它不顾多元化的社会给社会道德体系带来的冲突,回避由此引发的道德困惑,不能很好地解决价值观的冲突问题,脱离了现实世界,从而使学校德育表面化、肤浅化、空泛化。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一旦步入社会目睹“社会德性全景图”之后,就必然发现教育内容与社会现实之间尚有不小的差距,从而在心理上和认识上产生“社会适应不良症”,以致于使许多个体的不良道德观点乘虚而入,最终导致学生对德育的可信度下降,影响德育的作用和效果。

2、德育内容上的“单薄”

传统德育内容是以马列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的。而作为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逐步形成的邓小平理论,完全应是当代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方面的教育目前还远远不够。几十年的德育教材基本上是模仿前苏联的德育内容,缺乏本民族历史的厚重感,缺乏与他民族的沟通性和兼容性,更缺乏吸收世界各国德育的先进成果。传统德育教材过分注重理论性而缺乏实用性、时代性,重视单纯理论说教,而缺少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政策的教育,因而使人感到干瘪而不充实,降低了德育的科学性。

3、德育方法上的单一

我国目前大多数学校还是将社会道德规范作为改造学生的“蓝本”,把学生看作是被填充的“道德之洞”(杜威),把片面的外部灌输作为促进个体发展的根本动因,采取强迫服从的方法开展德育工作。它忽视学生的道德需要,无视学生的接受水平,把成人的道德观强加予学生,让学生不情愿地服从。例如:《小学德育纲要》中第十条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2],对于小学生来说属于较为抽象的内容,如何在教育过程中找到适合小学生具体和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实际的教育方式尚需进一步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既定的道德规范,很难使他们将这些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更难将其外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

4、德育过程偏重教师的权威力量,轻视人格魅力

在学校德育活动中,学生只是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下被动地参与,就其过程而言,偏重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道德情感的体验,偏重理智约束,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严格控制学生的成长过程。许多教育工作者不注重自己人格力量的提升,习惯于凭借自己的身份,居高临下,通过批评惩罚等方式来确立自己的权威,镇住学生,把学生作为消极防范的对象来看待,并以此作为实施教育影响和设计德育过程的基本出发点。这种具有权威性的上下级关系的德育模式在心理上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对立情绪,试想,这样的德育手段又怎能达到预期效果?

5、德育评价手段的形式主义倾向

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建构不同于知识技能的学习,而目前大多数学校依然仅凭一份试卷、一个评语来对学生的道德做出评价,但我们知道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建构不是经过一两年的强化训练就能完成的,它可能需要一辈子的努力,不懈地追求。同时,现在教育系统评价一所学校是否是德育先进单位,常用检查团的方式:提前通知、突击准备、检查一过,依然故我。这种形式主义的评价方式使得学校德育教育在以科技竞争为核心的时代里必须处于边缘的位置和形式的地位。领导忽视、教师轻视、学生的漠视,导致了学校德育的沙漠化。

(三)、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

社会风气的好坏对新一代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直接影响作用。当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学校、家庭教育不一致时,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就会相互抵消,不统一的要求会使学生无所适从,学生就会产生困惑,形成抵触情绪或行为上的矛盾,阻碍他们的发展,从而严重影响德育实效。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生活领域逐步实现由计划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意味着对个人独立人格平等自由权利的尊重,同时又需要人们遵从诚信等市场原则,按照一定经济伦理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但是市场经济的不规范运作使得人们把市场原则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交换化、金钱化等准市场行为使社会道德失范,加速形成了一种非伦理化的社会风气局面,从而严重影响学生先前的道德认知,使学校德育陷入实效偏低的恶性循环。

二.增强学校德育实效的对策

(一)、优化家庭德育空间,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1、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

“教育是随生命的开始而开始的”[3]。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中的基础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不断提高家长的素质是一个人形成良好道德素养的重要条件。那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注重身教,形成良好的家风。其次,家庭成员之间要彼此尊重信任、关心爱护,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最终,要严爱结合、要求统一。爱孩子是家长的天性,但应该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溺爱只会使孩子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扭曲孩子的个性,产生病态心理。尤其是在“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中父母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多给孩子施以正面的影响和教育,做到严爱结合、刚柔相济。

2、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学校教育并非从“零”开始,而是对原有认识、观念的加深、扩展或补充,因此学校与家庭应及时保持联系。学校只有事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准备,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进一步深入教育。另一方面,定期举行家长会,开办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教育科学方法,对家庭德育进行指导,推动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协调一致地做好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保证德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的实现。通过交流经验,促进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家长教育水平,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二)、走出学校德育误区

1、回归生活,教会选择

回归生活就要从片面的理想化的教育误区走出来,回归现实生活。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确认道德信念。同时要及时地为学生提供道德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道德实践中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活动、自我发展。由此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质的飞跃。学生的主体精神、道德思维、道德判断也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和升华。针对学校德育中学生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相脱节的普遍现象,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德育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应作到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同时,德育应该不断地与时俱进才能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才能紧随时代脉搏,达到实际效果。另外,德育要始终以人为对象,以人的发展为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会选择”是让学生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经过道德冲突,培养道德判断力,把自己的道德经验内化为稳定的道德品质,是个体自我体验、自我选择的过程,也是一种积极主动地吸收、辨别、内化过程。它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智活动和实践获得道德上的成熟,学生选择的过程就是一个能动的、自我构建、自律的过程。面对道德判断中的冲突,学生在比较辨别中提高适应、鉴别和应变能力,逐步建构自己的道德价值世界。

2、德育内容多元化、德育方法多样化

以前苏联为模本的传统德育教材已明显地不适应当今多元化的社会意识形态的需要。虽然我国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内容几经修改,但仍然存在着意识形态教育比重过高的现实。因此,学校德育内容应贯通古今、融会中西、博采众长;应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使其成为构建新的德育内容的思想材料。特别是西方那些适用于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需要借鉴和吸收,使其与中国传统美德相融合,作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同时传统学校德育只重视学生的价值观念、辩证唯物主义、社会道德规范、法律意识的问题,而忽视了社会适应、职业选择、挫折情绪协调及人际交往这些起码的生活问题。因而德育有必要与心理咨询及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在内容上相互补充。此外健康教育课和心理咨询还可以为德育提供信息,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有效。

学校德育工作要取得实效,德育方法是关键,一味地灌输只能让学生“听话”却很难实现德育过程的学生“内化”。德育要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渗透、贯穿在各科教材和教学过程及学校各项活动中,并力求生动形象化,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要有故事性,寓教于乐。德育工作者要与学生一起探讨身边的人和事,一起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种种现象和问题,使学生从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分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因势利导,促进学生品德认识和品德情感的形成与发展,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品德行为。教育者特别要为学生创造可以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对现有的价值体系、行为规范的积极主动思考的基础上做出自主选择,把它们内化为情感和信念,把社会道德转化为自律

3、大力加强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品德的发展具有导向功能,作好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实效,关键是有一支过得硬的德育工作队伍。首先,要把那些有知识、有能力、有社会经验、有活动能力并能真正了解受教育者和为受教育者所欢迎的年富力强的优秀教师,补充到道德工作中来。其次,要重视德育工作者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要为他们的再学习和再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再次要加强与兄弟单位的联系和交流,能经常组织教师到改革开放前沿或国外去参观考察和学习,开阔他们的眼界,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再次,还要加强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一定要认识到,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培养他们具有能为学生所信服的道德素质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4、建立科学的德育实效评价机制

德育实效表现为受教育者本质力量的增强,体现在受教育者思想、行为、习惯和品质等方面,难以用一般的尺度和标准衡量。因此我们要确立科学的评价方法。首先,我们应该采取多样化的评价形式和手段。比如:考核法、观察法、谈话法、调查法、书面材料分析法等。从检测主体来说,有自查自测,他人查测两种类型。其次,要遵循德育效果评定的原则,即方向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最后,还要采用多样化的评定结果表达方式,防止千人一面的一般化现象。

(三)、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德育基地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经济伦理道德观念,坚决抵制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统一性原则的保证,也是增强德育实效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政府要加强对文化市场和娱乐场所管理,清除学校周围不良的教育影响。其次,学校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主动地掌握社会道德规范。最后,要加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组织社区内青少年团体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同时在社区内积极开展读书、音乐、戏剧、美术展览等活动,使人们经常接触“道德价值”,谈论道德价值,树立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和文明礼貌。

总之,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配合不仅促进了各自的功能的充分发挥,也产生了原来没有的整体功能,从而建立一个大的德育空间,形成教育的合力,构成一个三者之间相互沟通、互相促进的优化结构,从而有效地开展德育活动,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注释]

[1]胡厚福.德育学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5.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中小学德育工作文献规章要览[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63.

[3]卢梭.爱弥尔[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59.

[参考文献]

[1]胡厚福.德育学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崔相录.德育新探[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3]德育原理编写组.德育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4]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5]李继宏、张立信.个体道德素质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教育探索[J],

2001(9).

[6]曲建武.增强德育的实效性研究.教育科学[J],2000(4).

[7]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8]刘东方.对我国目前传统德育的思考.教育探索[J],2001(6).

德育方法和德育原则范文8

论文摘要:网络道德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上网者人数的不断扩大而逐渐产生和突显出来的一个新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本文在总结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网络道德内涵、网络道德建设、网络道德教育等问题做了简要的论述。

一、关于网络道德的内涵

确定网络道德的内涵是网络道德研究的一个重要起点。2002年10月出版的《伦理学大辞典》收录了“网络道德”这一新辞条,网络道德,又称“网络伦理”,是指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开发、设计与应用中应当具备的道德意识和应当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网络道德在计算机网络这一“虚拟的真实空间”中,起着规范人们的行为,调节人们之间利益关系,保证社会整体利益的重要作用。尹翔从道德的构成要素方面着重探讨了网络道德的内涵,认为网络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蒋灵达以网络参与者的角度界定了网络道德的内涵,认为网络道德这个概念主要是指制约上网者在网上的作为与言论的一套准则和规范。

还有论者探讨了网络道德的实质。刘丽萍认为,网络道德就其实质而言属社会公德,网络属人类共同财富,每一个上网的人都有从网上获得收益的机会和权利,从信息活动的广泛性来说,所有网民均需共同遵守规则,建立良好的网络秩序。”黄寰则认为,“网络伦理就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人类社会所表现出的新型道德关系,以及对人和各种组织提出的新型伦理要求、伦理准则、伦理规约。”

二、关于网络道德的主要问题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产生的网络道德是推动网络文明发展的基础,但是也可能产生网络道德问题。

概括起来说,主要有:其一,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泛滥。这样就使“与健康的社会文化相比,淫秽、色情、暴力等不良现象在互联网上的传播速度更快,面也更广”。其二,合理的个人隐私权频繁的遭到侵犯。网络具有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隐蔽性等特点为窃取他人的隐私提供了技术的平台,致使“偷窃”而不会被发现,合理的个人隐私权遭侵犯是网络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其三,网民的道德意识淡薄。不少网民将违反道德规范的网上活动视为自己技艺高超的表现。真实世界的道德规范难以规范他们的行为,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充斥使得主体价值选择趋向盲点,这些都使得网络中的人际关系以及形成的人群,缺乏基于道德、价值共识所具有的在情感、责任、信念和理想等心理机制上的内在张力,容易导致不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其四,人性的异化。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性格正常,生活正常。但是,如果长时间僵坐在一个固定地方进行非口头的符号交往,就会使人的性格、爱好发生变化。对网络痴迷的网民常常会产生撒谎、孤独、冲动、暴决、淫逸、空虚等心理障碍。。此外,张道理还认为,网络难以做到人人平等共享信息、容易产生人际衍生冷漠现象、个人隐私和社会安全之间存在冲突、其负面影响威胁社会道德等四个方面的问题。陈万求、唐忠旺进一步认为网络犯罪、网络色情、网络黑客、网络沉迷是网络道德问题的典型形式。

三、关于网络道德教育

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环境,预防并规避网络的负面影响和上网者的网络失范行为的产生,并引导上网者文明上网,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目前,以网络的全体参与者为研究对象来研究网络道德的学术成果比较少,而己大学生或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来研究网络道德教育的就比较多。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 因为青少年、大学生是最经常、最密集的上网群体之一。另一方面是 因为青少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其社会化的形成、发展和逐步定型时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和不良行为的影响,不明事理,不辨是非,容易迷入歧途而沉沦堕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困境

主要表现在义务责任感缺位,出现信任危机、“网恋”陷阱、网络色情泛滥、人的异化等。.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是进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困境之一,主要体现在网络道德价值观念模糊、网络行为随意放纵、网络道德人格突出。.在对青年学生网络道德素养调查结果分析可知,大多数青年学生在自身网络道德素养方面存在知行分离的现象,也存在一些如不讲实话、部分青年学生崇尚黑客的有违网络道德的行为。。在大学生中开设的“两课”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材中也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概括,网络色情信息泛滥,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软件、游戏、影视作品、音乐、书籍和论文等知识产权受到盗版行为的严重侵犯:电子商务活动中的欺诈和失信现象时有发生;传播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对网络的破坏日益严重,等等。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陈春萍认为主要包括引导大学生培养网络道德意识、教育大学生讲究网络礼仪、要求大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等三个方面二发挥传统“慎独”精神的当代普适教育价值,加强大学生网上“慎独”教育,是确保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保证。今诚信教育是网络道德教育的有力支撑。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目前还无法有效监控互联网的信息提供者绝对真实地传递正确、可靠的信息,所以网络信息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现象。面对信息不可完全相信的网络,我们应教育学生树立高度的诚信意识与责任意识,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保持真诚,共同维护和提高网络信息的可信度,使网络生活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之上。.高等学校要将网络行为规范教育要加强网上正面引导,加强校园网络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中级取营养、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增强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的能力。同时.要大力加强网络阵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着信息社会的迅猛发展,教育的当务之急就是把素质教育拓展到信息素养的教育中来。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要坚持必要的理论灌输和教育培养,使道德教育从被动的盲目的状态转向主动、自觉的方向发展,一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知道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总有本质区别,不容混淆。二是坚定网络道德意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大学生有个明确的道德实践方向.三是以网络行为规则来指导网络生活行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以网上正面引导为主,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学校必须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不断将党的方针政策和文明健康的文化信息输入网络,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中吸取营养,陶冶情操,增强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的能力。

四、关于网络道德建设

(一)关于网络道德建设的原则

网络道德的原则是网络道德要求的具体体现,它是建立于一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之上,是网络社会关系的人际体现。在网络道德的原则的概括上,严耕、陆俊、孙伟平把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归结为:全民原则、平等原则、公正原则、兼容原则、互惠原则、自由原则等。。黄寰提出了无害原则、尊熏原则、参与原则、允许原则、创新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自组织和他组织相统一原则等网络道德原则。杨宗建提出了善意无害原则、公平正义原则、尊重原则。并进一步提出了规范网络道德的四个范畴,即自律慎行,平等公正、互利互惠,诚实守信、反对欺诈,关心社会、爱护他人。⑧有论者积极吸收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并把它引入到网络道德研究领域,合理地实行了“嫁接”,提出了网络道德同样适合的道德原则,比如慎独原则,自省原则,节欲原则,以德交友原则,见得思义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原则,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此外,美国成立计算机伦理学会,制定了计算机伦理原则,即“计算机伦理10戒”来规范网民的行为。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己经制定和实施网络伦理的原则和规范,对网络行为加以约束。

(二)网络道德建设的内容

网络道德建设应立足于道德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要摈弃那些泛道德主义的观点,实现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相统一,并从技术手段、法律建设上给道德网络建设以支持,把网络建设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场所,建设成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网络道德建设要重视网络道德主体的建设。这是因为,“加强网络主体自身的道德修养,培育一支高素质的网络主体队伍,对于规范整个网络社会的道德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育方法和德育原则范文9

任何时代的发展都离不开对人的培养和教育,社会为满足自身的这种需要,而创造了培养人的专门事业一教育,于是教师的职业也随之产生了。在人类历史的沧桑变革中,教师承担着教化万民,培养后代,推动社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向前发展的历史重任。在当今社会更是如此,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取业道德,才能胜任21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古今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始终贯穿着教书育人的要求。前苏联现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在教师职业道德中,育人被视为教书的根本。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只教学生读书写字记诵课文,而不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做的人道理,那就不能使学生成为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职业道德具体表现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挖掘学生的智慧潜力、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意志、发展学生的个性……所有这些,确立保护了作为个性的人的价值和精神的独立,从而促使学生的发展既符合社会的需要,又满足了个体的需要,.既符 合道德的原则,又符合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明显的道义价值。

教师的职业道德对社会成员也具有教育价值。特别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出于对国家和人民事业的职业责任感,人民教师往往要更多地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同时,教师所具备的职业道德也广泛、深入地影响着整个社会成员乃至社会的进步和未来。另外,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精神表现,其教育价值将更加广泛地体现它对教师自身的教育中,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对教师的职业起着规范和制约的作用,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始终按职业道德的要求去做,树立正确的义务、良心、荣辱正义等观念和献身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

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伴随着社会整体道德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它在不断吸取总体道德和其他文化因素的营养过程中,以其特有的方式体现在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表现出来的职业习惯、思想态度、观念、情感和价值取向之中,成为教师精神世界的主要组成部分。当这种职业形成一种风气时,便成为一种文化,丰富着人类文化的宝库。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不同于一般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它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是建立和评价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依据之一,是教师职业中最根本、最具普遍性的道德规则,对建立和评价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教师的职业道德原则反映了对教师这一职业最根本的道德要求,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理和解决各种问题,进行道德修养必须遵循的重要规则,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具有广泛的引导功能和规范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即教师职业道德态度、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约定俗成及明确规定的标准,是依据道德原则,调整教育过程中各种利益关系,判断教师行为是非善恶的具体道德准则,它是师德原则的展开和具体化,比师德原则更直接、更具体地指导和评价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构成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基本因素。

当今时代,教育已被视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以法来规范教育,以法来保护教育,协调教育内外部的各种关系,维护教育的正义和公平,被视为保证教育战略地位,有力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措施。在教育法制化的社会中,教师依法执教已不单纯是个执法问题而且成为教师应当遵守的一项重要的职业道德规范,在各种道德规范的联系中,依法执教是调整教师职业道德和法律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判断教师行为是非善恶的首要标准,它保证职业道德规范沿着正确的方向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