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集锦9篇

时间:2023-08-21 17:14:32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范文1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的因素多、范围广,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这个特点主要表现在"渗透"二字上。如何"渗透",不仅仅是一个方法问题,重要的是一个教育思想问题。因此,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是新形势下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这个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育改革的成败。长期的实践证明:"渗透"的一般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强化"渗透",意识是根本。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主要在教师。教师能否积极主动地做好这项工作,关键在于有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或观念。目前,教师在教学中德育渗透意识还比较薄弱。因此,能否强化渗透意识,就成为德育工作成败的关键。笔者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认真思考:

一、增强教师的学科德育意识

我们说教学具有教育性,学科教学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科德育可以不通过教师的努力,靠“自发渗透”来完成,而是要强调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有强烈的德育意识,通过教学设计和引导,才能达到学科德育的目标。当前在以下一些方面应努力转变观念:

1.转变教育思想,确立学科德育是学校德育主渠道的观点

学校德育的实施,需要建立一整套德育工作操作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信息管理、团队活动、班主任工作和校外教育,也包括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这些渠道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优化德育效果。但一段时期以来,由于我们存在“教学等于智育,活动等于德育”的片面认识,割裂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对学校德育的实践和研究仅限于团队活动、班主任工作、校外教育等方面,而忽略了学校德育的主要渠道——学科渗透德育的实践和研究。离开主渠道抓德育,“就德育论德育”,这就势必削弱了德育的整体功能,影响了学校德育的时效性。

2.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增强“育人”意识

实施学科德育渗透是对重智轻德、重知轻能、中教轻学的应试教育的否定,必然引起教育观念上的深刻变革。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教学的实质就是教书育人,育人是核心。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要关心教育观念,首先要改变“分科传授知识”的状况,把教学工作提高到全面育人的高度来认识。现代教师不再只是单纯传授知识,为分数而教的“教书匠”,而是全面育人的灵魂工程师。

二、提高教师的"德育渗透"能力

实施学科德育渗透,是"教书育人",还是只教书不育人?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在部分教师中还比较模糊。要达到“育人”目标,教师必须以正确的教育思想做指导,具备过硬的育人基本功,精湛的教学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把渗透列入评课标准,作为教师一堂课上得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这样常抓不懈,方能抓出成效来。作为教师:

1. 包括环节中要突出渗透意识和目标设计

实施渗透是一个细致具体的运作过程,要从备课上精心准备,教学设计,要有双目标意识。(不但要有在双目标、能力目标、还要有德育目标,)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融为一体。

2.德育内容上要把握好学科特点和适度原则

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但因为教材是以知识为体系的,主要是为传授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为目标,所以我们在对学科德育内容的把握上要注意几点:(1)要从文纹理学科档不同特点出发,各有侧重。总的来看,文科教材以形象思维为主,其思想性同它的艺术性、形象性连在一起,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理科教材则以逻辑思维为主,其思想性是以抽象的方式体现在科学性之中,有利于对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2)除挖掘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以外,还应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结合学生实际,补充教材以外的德育内容,尤其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方面的内容。(3)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在德育内容的安排上有所侧重。

3.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以情育人,自然渗透

学科德育注重认知,也要注重情感;注重外部输入,同时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即内化。因此,学科渗透中情感因素是相当重要的。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教师的喜怒哀乐能使学生产生心理移位,在教学中有这样的实例:相同的教材,教师的情感投入不同,其效果也大不相同。就是用自己真实的情感去创设情境,就容易与学生产生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从而受到良好的德育效果。相反,如果只是干巴巴地照本宣科,那么,无论多么感人的教材也会导致教育和教学的失败。柳斌同志在全国“情景教育”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育人以德是重要的,育人以智也是重要的,但如果离开了育人以情,那么德和智都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在学科渗透德育的方法上虽无固定模式,但应根据学科德育的情感性和渗透性原则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自然接受,并且古脑入心。切忌简单化、庸俗化的形式主义。

三、加强学科德育的管理过程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范文2

关键词:中职学校 德育教育 目标分层

一、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目标分层的依据

所谓“中职学校学生德育目标分层”指的是: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中,根据教育大纲的总体目标,以班级为单位,以学生原有表现为基础,分步确立明确的、有层次的阶段性目标,让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获得充分、有效的发展,以德育的发展奠定他们提高综合素质的基础。其依据是:

1.因材施教是目标分层的理论核心。因材施教是贯穿于古今中外教育发展史上的基本原则,也是被无数教育前辈公认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原则。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朱熹曾经对孔孟的因材施教思想赞不绝口:“孔子施教,各因其才”、“圣贤施教,各因其才,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欺人也。”孔子说,教育学生要“视其所以,观其所出,察其所安”,即教育学生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了解他的经历,观察他的兴趣爱好。可见,这是一条古代教育家一贯崇尚的、也是我们今天学校教育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

2.循序渐进是目标分层的基本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德育教育也必须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依据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有序、有效地提出目标,实现发展。违背了学生的认识规律,任何教育都是没有成效的。

3.心理学研究是目标分层的重要依据。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肯定、表扬与鼓励是人的一种心理需求。肯定、表扬与鼓励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上进心。肯定得越及时、越具体,越能引发内驱力。当学生通过努力,实现了阶段性的目标,教师又能从正面的、积极的角度适时、适度地给予肯定与表扬,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就得到满足,良好行为也可以得到强化,进而就有了继续向前的动力。

4.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目标分层的前提条件。社会的发展需要各方面、各层次的人才。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需要决策者,需要管理者,也需要各行业的劳动者。依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没有理由一定要学生按照同样一个标准,作出同样的努力,实现同样的目标。

二、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目标分层的实施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胆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

根据生源的特殊性,中职学校可以实施德育教育目标分层的方法。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分年段实施整体目标、因人而异实施个人目标。

1.分年段实施整体目标。遵循人的认识规律和循序渐进原则,我们可以按学年将德育目标这样分层:

第一学年:靠学校制度的强制力量培养学生被动的正确行为。

所谓被动的正确行为,是指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强制力量下,通过班主任老师的强烈监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这是实现德育目标的第一个层次。

可以说,职校新生,没有把握好初中阶段的学习,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缺乏社会公德意识,缺乏纪律约束意识,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缺乏行为控制能力。在应试教育中,他们得不到与优等生同样受教育的待遇,缺乏自尊,不会自爱,没有自信,不求自强。因此,新生一入学,我们就要通过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措施,强制学生改变原有的不良习惯,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我们可以在强化纪律意识、提倡语言文明、培养卫生习惯等具体的方面向学生提出要求。

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强烈监督下,我们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为三年的德育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学年:靠学生内部的自我监督培养学生自动的正确行为。

所谓自动的正确行为,是指学生在自身的道德意志、自我监督但尚需一定努力的前提下作出的正确的道德行为。这是实现德育目标的第二个层次。

在学校制度的强制力量下,学生被动行为一旦形成,他们对自己的言行便会逐渐形成一种正确的认识。这种正确的道德认识,是让学生自动地形成正确行为的前提。

在这个阶段,教师工作的核心任务,也是最复杂、最困难的任务,就是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鼓励学生努力巩固已形成的正确认识,并努力将这种认识内化为自动的正确行为。我们可以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热情地肯定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瞬间进步”。

第三学年:逐渐形成即不需要制度监督、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而产生的主动的正确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工作的基本内容就是凭借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这是个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形成健全人格的问题。在我们教师身上表现出来的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困难的不屈不挠,对失败的不沮丧,对成功的不狂热以及正直坦荡、善良朴实和宽容的情怀,都会对学生产生一种无形的感染力,从而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与精神上的共振,激励学生在逐步完善道德和人格的基础上弥补自己综合素质的缺陷,努力达到社会发展需要对人才的要求。因此,教师严于律已是学生达到德育目标的前提。教师的以身作则、以诚相待、以情动人都是德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前提。

当然,学年目标的分层不是机械的、僵化的。学生成长的动态是目标分层的主要依据。

2.因人而异实施个人目标。所谓的个人目标分层,就是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班级可以按学生间的差异,允许每个学生制定不同的个人目标;学生也可以依据自己原有的基础,制定出阶段性的个人目标。这样,可以在德育教育中,形成时时有进步、人人能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也能为每个学生提供获得鼓励的机会。

因人而异是制定个人计划的依据。我们要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允许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个人目标。

(1)按学生间的差异分层。如:学生甲不迟到早退;学生乙允许有几次迟到但不能早退;学生丙尽量减少迟到早退的次数。

(2)按个人原有基础分层。如:学生丙可以在第一学期上课迟到、早退不超过三次;第二学期上课迟到三次是上限但决不早退;第三学期上课不迟到不早退。

“允许失误,力求进步”是个人计划实施的原则。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学习能力不一样,自我控制能力也不一样,在个人计划的实施中,允许学生有失误,但要强调形成进步的趋势。“允许失误”是过渡,不是三年学习的终极目标。在这三年中,班主任最辛苦的就是及时把握每个学生的瞬间变化,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哪怕是“今天你做值日生了,你进步了”这类表扬。同时,对他们提出相应的高一层要求,如“以后值日生要更认真”等。

因人而异的目标分层操作起来难度较高,它需要教师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及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并及时肯定学生品行的进步,鼓励他们不断进步。

我们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是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努力的。随着国家肯定和支持力度的加大,职业教育已越来越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能以最大的热情全身心致力于职校学生的德育工作,我们就能实现大纲的规定,学生就能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材!

参考文献

[1]郭景阳主编.现代课堂教学与管理.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范文3

论文摘要:根据德育规律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提出了学校德育营理应遵循的四项原则。即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学校德育管理,是组织、协调和控制德育在学校有效实施的过程中,即由学校管理者组织引导全体教育,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在心理上施加有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学校德育管理,必须制定一些基本要求,用以指导德育工作,处理德育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矛盾和各种关系。根据德育规律和德育管理经验,学校德育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台的原则

这是根据德育工作的社会制约性这一基本规律制定出来的,即在德育管理过程,既要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学生,又要从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现实出发,实事求是,讲究实效,把方向性和现实可能性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学校管理者在这一原则的实施过程时,应注意三个结合,即:把对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同党的路线、方针、政案的教育结合起来.把实现党中央远大理想同实现我国各族民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同自己日常的学习、生活、劳动、思想修养结合起来,把共产主义方向性落到实处,使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既有远大的目标,又有切实可行的行动,把德育教育变抽象为具体,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根据个性特征,因材施教的原则

个性教育又称为人格素质教育,它要求教育者从个人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征入手,形成其内在的统一,以塑造一个人的健康人格。它既要促进学生理智、情感、意志方面的发展,又要使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面得到有意的引导,如建立恰当的自我意识,培养广泛的自理能力,由他律走向自律,有良好的情感修养和精神需要,正确对待挫折,把握社会交往的原则等等。因此,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多方面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客观环境,创建良好的学生集体,激发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动机和需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各项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台的原则

学生个性的不同,接受教育的思想基础、文化基础、心理基础等方面的不同,对教育工作者在实施德育教育时的方法要求也不同。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就是指在德育管理中,教育者要教育集体、培养集体,并通过集体的活动,正确的舆论,优良的风气和传统来教育个人。同时,又通过教育个人影响集体的形成与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人教育辩证地统一起来。教育的对象不只是单个的学生,首先应当是学生集体。因此,教育和培养好学生集体具有重大的作用。实践证嘎,一个良好的集体,可以培养各种优良的个性品质,改变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可以教育好品质较差的学生反之,会使学生沾染各种恶习,从而达不到教育的效果。教育者要精心培养一个具有共同奋斗目标、健全的自我管理体系、正确的舆论、自觉的纪律、良好的人际关系、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的学生集体,善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指导和帮助学生干部积极开展集体活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管理和服务的机会,以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帮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建立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形成合作、互助、关心、尊重的人际关系。同时,还要加强个别教育,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做好“优秀生”、“后进生”、“一般生”的教育工作,采用多种多样的工作形式,使后进生向前进,一般生变先进,优秀生更上一层楼,所有的学生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

四、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范文4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课程资源 开发与利用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概念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旨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树立探究求索精神,养成热爱生活良好心态综合性课程。其承担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丰富学生经验和情感,发展知识与能力,加深学生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认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价值观的功能。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就是形成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因素来源以及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实施条件。《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要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将学校资源、社会资源有机的结合。”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特点

2.1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为基础,树立学生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对于生活有良好的心态。所以,它的课程范围很广,不仅涉及了政治、自然科学等多门学科的基础知识,而且还包括思想教育、科学教育、家庭教育等内容。使“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社会各种要素的相互作用而实现”。课程的综合性也决定了课程活动资源开发的多样性。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只有真正与课程和教育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有效的课程资源。

2.2教学的实践性

《品德与社会》涉及着社会生活的全方位内容,因此,课程中社会实践活动必不可少。教学中,教师应主动挖掘课程资源,课堂中在多种形式教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实施应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孩子们在大自然中用眼观察,用耳聆听,用心感受。不知不觉中,明辨是非,洗涤心灵,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全面提升道德修养。

三、《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遵循原则

3.1 教育性原则

对于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过程应该是基于教育的心态,基于开发的心态对于一切的文明成果进行借鉴与利用,从而能够在进行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有效的利用尽可能多的课程资源。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资源的教育性的原则,使得资源起到教育作用。

3.2 开放性原则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开放性包括类型的开放性、空间的开放性和途径的开放性。品德与社会的开放性就要求对于教学内容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进行教材的拓展,一方面选择对于儿童学生既有意义,又感兴趣的题材。对于课程的时间则需要基于实际的情况,允许进行时间的科学的调整,从而使得教学能够得到延伸。教学空间应该突破教材使用的局限,突破教室的局限。对于课程的开放性而言,对于教材的是开放性的文本还是活用的文本,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另外,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放性也要求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教材的使用具有开放性。实际上,基于课程标准进行开放性的教材的编制,为教师创造性的开放性的使用教材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3.3 针对性原则

对于教学过程中,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其目的就是能够使得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目标可以顺利的实现。因此,进行考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对于课程目标必须明确,对于和课程目标相关的各种的课程资源进行认真的分析,对于各自的特征以及性质进行认识与把握,此时,才可以使得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得到保障。因此,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资源开发必须按照上述目标有效的进行。

四、《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

一般来说,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4.1调查学生的兴趣类型和活动方式

研究青少年的普遍兴趣以及能给他们带来欢乐的各种活动。既有利于发现多姿多彩的不同奖赏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刻苦学习和取得良好成绩的信心,也可以启发教师打开记忆的宝库,从自己以往与学生交往的经验中挖掘出大量的有益的参考资料。

4.2 挖掘教师的自身资源

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具有极大的智慧潜能,教师的自身素质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利用程度和发挥效益的水平。教师在课程的设置与安排、课程的内容取舍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作为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开发者以及课程资源利用的主体,任课教师本身就是最丰富的课程资源。

4.3 其他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设主旨在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发展学生的社会性,使其具有爱心、责任心。所以品德与社会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生产相结合,要合理开发利用社会、家庭中的课程资源,并在教学时合理利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学生们也无时无刻的接触到媒体与网络的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来丰富充实课本内容,使内容更加贴切与丰满。

五、《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5.1课程资源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体现了对学生发展的促进。首先,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以及开放性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直观、易于理解的信息,这是教科书以及教辅资料无法提供的。其次,课程资源包含了学生的感受、经验、兴趣、知识等。学生在各种课程资源中实现了自主学习与探索,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5.2 课程资源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范文5

二、研究问题

为增强课题研究针对性、实效性,课题组通过对师生的问卷调查,归结出我校学科德育渗透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重“智”轻“德”。问题二:课程的育人功效几乎被忽视。问题三:“学科德育渗透”只留于表面。问题四:德育渗透内容滞后,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脱离。 问题五:德育渗透缺乏考核标准,缺少系统理论支撑,实施中随意性大。

三、研究内容

1、提高教育工作者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艺术渗透重要性的认识。 2、明确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原则。3、探索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4、探索在学科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德育渗透方法。5、寻找并完善各学科每章节德育教学的渗透点及内容。 6、制订学科德育渗透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四、研究成果

(一)认识成果

1、充分认识到德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学科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具有其它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一是有面广量大的特点:二是有切实的时间保证:三是有丰富的知识载体:四是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各科教师的重要任务。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新时期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重要内涵。教书与育人是是辩证统一整体,是教师工作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2、明确了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原则。

A、学科性原则。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必须从学科和教材本身的特点出发。B、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德育教育的前提,在教学中不管是学科知识本身,还是学科中蕴含的思想教育因素,都必须是正确和科学的。C、目标性原则。要精心设计教学目标,找准知识点和德育教育的结合点,使两个目标方向统一起来,为学生综合协调的发展服务。D、层次性原则。学科德育与学科教学一样,应该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适时、适度、适量的进行,贯穿在整个教学之中螺旋上升。E、浸润性原则。在学科进行德育教育,要防止贴标签的现象发生,要如春雨润物一样进行德育教育。F、实践性原则。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寻找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精心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的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不断地总结经验,发现规律。G、示范性原则。教师要力求成为学生的表率,用自身的言行直接影响与感染学生,努力做到以情感人,情中有理,情景交融,持之以恒。 H、自主性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注意结合教学为内容设计德育教育点。可以采取开放性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一个较大思考、选择的空间,使不同的学生能有不同的收获和发展。

(二)操作成果

1、研究出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

A、通过教材进行德育渗透。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学科教材自然成为首要选择。找准教材中育人的“渗透点”,把握好育人渗透“时机”,掌握好育人渗透之“度”是通过教材进行德育渗透的关键。 B、通过教师进行德育渗透。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人格的引导作用极为重要。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对德育渗透有重要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要十分重视为人师表,体现语言美、体态美和板书美,在课堂教学中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C、在教学情境中进行德育渗透。良好的教学情境,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的求学信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D、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

E、在教学评介中进行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对学生进行评价,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自信心,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建立起到至关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F、通过多种学科活动进行渗透。

将学生带出课堂、引向生活,学生才会变的丰富多彩,德育才能显现效果。

2、探索出一套在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德育渗透方法。

A、语言熏陶,迁移默化法。B、情理分析、提高认识法。C、解疑答难,思想升华法。D、激发兴趣,培养情感法。E、榜样启迪,崇尚科学法。F、推荐读物,感染熏陶法。G、开展活动,亲身体验法。H、加强审美,去粗取精法。I、参观访问,实地感知法。

3、明确了各学科德育渗透的总要求,整理出部分年级部分学科的德育渗透具体目标及实施建议。4、制订出了学科德育渗透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范文6

关键词:计算机;素质教育;教学内容;方法;中国论文;职称论文

1课程结构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课程结构改革旨在帮助学生适应社会,面向未来,就变化中的问题因材施教。纵观我国学校教育,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仍然存在,学生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不得不与我们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思路有关。因此,课程结构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此外,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我们已进行了多年的课程教材改革试验,做到主动具体落实,基本适应当今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要求。

2教学内容应以实用为主,突出表现为更新、更深的特点

教学内容改革应当适合素质教育的特点。教学内容要以实用为主,自编或选用多种教材,体现“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原则,做到从实际出发,注重效益,有计划、有重点、分地区、分层次地发展和普及计算机教育。www.133229.cOM

教学内容也应当随着时代的科技进步不断更新和调整。正如《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所提出的“要按照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新成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际需要,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那样,教学内容知识面不但要更宽广,而且要更新更深,既有思考的,又有动手的。

3改进教学方法,注重“精讲多练”、“因材施教”的原则

改进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提倡“精讲多练”的原则。“精讲”是指对于学生自己看得懂的、理解的内容,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而对于一些理论概念(如文件、目录、路径等),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精要简赅地讲授,让学生掌握知识要领。“多练”是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操作,以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技巧。在学生实验时,我们加强巡回辅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错误,反对让学生放任自流,无目的地实践。

我们也注重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是学生学习科技文化基础知识最活跃、最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期,是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加强计算机教育,效果最佳。同时,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的智商是有区别的,不同学生素质发展的个别差异也是很大的。因此,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要因材施教,不能模式化。

4改进教学手段,组合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改革教学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计算机教学手段改革应自觉地走在各学科前列,为学校教育创设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加强传统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广播、电视、录像等)与现代媒体(如计算机技术、卫星技术等)的组合优化教学,注重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探讨和建立新型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以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标准,大力推进计算机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

现代社会由于其技术知识更新速度快,人们需要更快更方便地获得知识来适应社会发展,传统教育手段已无法解决这一困境,我们必须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中找到出路。在教学手段上注重发展计算机网络教学,是明智之举。大量事实表明,在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下,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法完全被摒弃,学生是真正作为学习主体去主动探索学习的,教师可组织生动形象的、图文声并茂的语言教学,并可以利用大量的软件资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这是以往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正是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下,学生参与学习、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才得以真正实现,从而体现教学互动性。

5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者和实践者,他们是在塑造人,是培养学生能力素质全面提高的劳动者。学校应该拥有一批热心教育教学改革试验,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业务水平的教师队伍。学校也要大力宣传在计算机教育改革中实施素质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要求,使教师们都认识到,普及计算机教育已刻不容缓,培养拔尖人才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奉献,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从而自觉主动完成教学任务。

未来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计算机教师一方面要朝一专多能方面发展,通过学习实践,提高自身素质、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经验。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自觉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自己教育现代化的意识,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提高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和撰写论文的水平,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去进行教学教研活动。

6加强学科德育目标渗透,注重学生实践

应当明确,我们培养的是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他们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人才的质量应当是“德、智、体全面发展”。

我校重视在学科教学中落实思想教育,实现德育目标渗透,从而体现“德育为首,五育并兴”的教育思想。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分年级按照教学目标详细制订了我校《计算机学科教学德育目标实施细则》,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良好的计算机职业道德以及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两年前,我曾要求学生们做一个课题设计实验,题为“学生成绩统计管理系统”。学生们便三四人为一组动手设计。到期末检查时,大多数课题小组已完成课题实验,而且质量较高。这次活动也是培养学生们分工合作、集体研究、协同创造精神的机会。

7中学计算机实施素质教育的培养方向

中学计算机实施素质教育,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不仅仅是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今后适应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我校提出要培养学生“九种能力”,即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自教能力、应变能力、耐挫能力、预见能力。我们更着重于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8制定各类评估制度,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建立和完善学生学习和教师的评估体制。必须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制定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评估标准,对学生作出科学全面考核,对教师教学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z].1993.

[2]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五年发展纲要(1996-2000年)[z].1996.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范文7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原则

德育与英语教学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因素,要讲究一定的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教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科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紧密性原则

教师依据教材在施教过程中找准教材中知识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是至关重要的。如在教7B Unit 6 “Pets”(宠物)单元时,我通过让学生举例、讨论、让学生利用各种信息源完成有关的介绍等练习,注意向学生灌输爱护动物、关心环保的知识和理念。利用学生喜欢听英文歌曲这一特点,我又介绍他们欣赏由Michael Jackson演绎的“Heal the World”,学生们在观看该歌曲的MTV时,对其中气候突变、地球干旱、植物枯萎、动物灭绝、人类面临末日等极具震撼力的画面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3.实效性原则

在渗透过程中,发掘的信息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让学生乐于接受,进而转化为他们的信念。如教材8A Unit 1 “Friends”(朋友)单元时,刚好给我们带来了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礼仪、礼貌、交往)教育的好素材。

4.适时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机会及时渗入德育因素,自然地促进学生感情的升华和自我认识的完善;巧妙地启发、理解教材内容实质,从而领悟其中深邃的思想内涵。

在学习8A Unit 6 “Natural Disasters”(自然灾害)时,适逢我校开展防火安全教育,我有意识地在学习中让学生通过模拟救火情境,了解火灾的危害,认识防火的重要性,掌握一些火灾逃生的常识,让他们知道在用火及使用电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注意防火,以及遇到火灾该如何应对和自救,最终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中包含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因素。我在教学实践中常采用以下方法。

1.示范法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是课堂德育的实施者,自身的形象和教师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先为范、后为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人格魅力,以自身的高尚道德影响学生。

2.提炼法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英语作为一种世界上流行最广的语言,它同样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例如在教8B Unit 5 “International Charities”(国际慈善组织)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关爱他人、热心公益、慈善捐助等教育,使文道合一、文理交融,达到教育、教学融于一体的教学效果。

3.活动法

英语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和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领会课文内容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学生要进入活动之中,完成交流的任务,就必须对文本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与把握。这个过程,既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又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很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4.体验法

我常常鼓励学生在说英语时带表情,并伴以手势、动作,这样可以更深刻地体验说话人的思想情感。例如,在教sweep the floor(扫地),clean the window(擦窗)等词语时,让学生一边读、记,一边动手做”。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词语,而且受到了劳动教育,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设计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活动,让学生愉快参与体验,从而促进学生道德的养成。

5.引申法

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帮助学生通过课堂所学的知识,引申领悟出深刻的思想内涵。

比如,在学习9A Unit 2 “Colour”(颜色)这个单元后,我组织学生收集不同国家的国旗,然后要求他们用英语说出这些国旗中含有的颜色,看看哪个国家的国旗含有的颜色最多,为什么中国的国旗是由red和yellow两种颜色组成的?这些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而且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加深爱国热情。

引申法打破了英语教学局限于语言文字训练的做法,把外语教学与适当的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引申法应是合理地引申,并不是乱联系、生搬硬套,所以有着很强的操作艺术。

6.延伸法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范文8

关 键 词立德树人;自觉教育者;职业道德自觉

作者简介班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党的十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应提高教育自觉,学习做一名立德树人的自觉教育者。

一、加深对立德树人的理解

树人即培植、培养人。要做立德树人的自觉教育者,首先应当理解其根本精神。

我们要树的“人”应是民族精神与世界精神统一的人。

我们要树的“人”应是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或者说是德、智、体、美各方面素质都得到发展的人。

我们要树的“人”应是具有创造性人格,即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

我们要树的“人”应是参与社会实践并具有社会实践能力的人。

“树人”当然包括“立德”;“树人”前加上“立德”二字,是突显“立德”的重要!因为“德”是人的灵魂,在人的各项素质中,德处于核心地位,引领人发展的方向,是促进人发展的动力。

我们要做立德树人的自觉教育者,就要理解教育哲学,自觉地按照教育规律,从事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

二、提高教育自觉,

按人的成长规律树人

(一)学习做自觉教育者

做立德树人的自觉教育者,要学习教育哲学,理解教育・人・社会的相互关系: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人-社会的关系。“人”是教育对象,所以我们尤其要理解教育与人的关系。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我们应理解“人”,具有“人”的生命自觉,理解“人”本质上是精神生命。“人”是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统一体,但“人”与其他生命的根本区别是“人”有精神生命。生命自觉是对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生命成长规律的理解。具有生命自觉是教育自觉的重要体现,是掌握教育规律的前提。

自觉教育者理解教育本质和教育规律,并依据教育本质、遵循教育规律从事教育实践。因此,自觉教育者的教育实践不是经验性的、盲目的实践,而是科学的、理性的实践。

“自觉教育者不仅在教育・人・社会整体中认识教育的产生,也在教育・人・社会整体中,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中认识教育的发展。”[1]13 这就是说,理解教育本质和规律应当用整体思维方法,用发展的观点,把教育・人・社会看作一个系统整体,从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中认识教育本质和规律。这是自觉教育者应具有的教育世界观和方法论。

学习做自觉教育者是一个持续过程。

(二)按德性成长的规律立德

如何立德?就是要提高生命自觉,深刻理解作为精神生命的人的德性成长规律,自觉地按照道德生命成长规律进行道德教育。

人的德性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也在社会实践中表现,社会实践是检验是否形成某种德性的标准。因此,实践是德性的基础,也是德育的基础。按德性成长规律“立德”,必须充分理解实践的意义,高度重视道德践履。我国自古就重视道德践履或道德践行,孔子就曾说过“听其言而观其行”。

但在实际的教育生活中,重说教轻实践、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较多。因此,按德性成长规律“立德”,应特别强调实践是德性的基础,强调遵循“重视践行,知情行统一”这一德育原则。这是有效“立德”基本原则。因为其重要,很多教育学著述、教材都重视这一原则,虽然具体表述不尽相同,但其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如凯洛夫所著《教育学》中提到,“实践性”是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原则,指出“由意识、思想、信念所指导的苏维埃人底道德性格,不在行为、具体事务和行动中是不能表现和宣传的”[2];凯洛夫任总主编的《教育学》中指出,德育原则在于“德育的实效性”[3]。

以下就笔者所参与编写的教材对这一德育原则的不同表述,做一简介。

南京师院教育系编《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实践性原则”[4]。

南京师院教育系教研室编《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

南师大教育系编《教育学》“德育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5]。

《德育原理》编写组编《德育原理》“德育的基本原则”――“提高认识与指导实践相结合”[6]。

常春元、黄济、陈信泰主编《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学》“我国德育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贯彻要求中提出“要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7]。

胡守主编《德育原理》“德育的基本原则”――“提高认识与指导实践相结合”[8]。

班华主编《中学教育学》“德育实施原则”――“知行统一”[9]101。

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现代德育过程组织的原则”――“以道德践行为基础的原则”[10]。

班华主编《中学教育学》(第二版)“德育的实施原则”――“重视践行,知情行统一”[1]89。

以上列举的是从20世纪50年代到今天部分的教育学、德育学教材。这些教材都高度重视德育实践性原则,强调实践是德性和德育的基础,明辨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区别与联系。杜威提出要区分“关于道德观念”和“道德观念”。“关于道德观念”是仅有道德认识,没有成为指导行为的内在因素;“道德观念”是内在的、指导自己行为的因素。

培育人的“道德观念”,要求道德践履!是否确立了核心价值观,就看是否能践行!看一个人是否具有某种道德,必须看其道德行为。

以上表明,提高道德自觉,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对自觉教育者何等重要!

此外,对各种竞赛,如德育论文比赛、班主任技能大赛,应如何评价?只有真正的自觉教育者,才可能做出符合教育科学原理的回答。

(三)教育要适合人的发展

自觉教育者按照道德生命成长规律“立德”,就是让教育适合人的发展,而不是让人适合教育。

适合儿童(16岁以下)的教育,是 “以儿童的方式,实施儿童教育”,即“童性化教育”。

自觉教育者应是学生的精神关怀者。

精神关怀即关怀学生的精神生活、精神发展。

提出精神关怀有以下的依据:人学理论依据、教育哲学依据、班主任教育劳动自身的依据、教育的人性化和学生生存现状的依据。

“对学生的精神关怀是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11]

(四)强调做自觉教育者的迫切的现实意义

1.从教育决策与教育管理工作来说,具有教育自觉,才能在教育发展、教育改革中,自觉依据教育・人・社会的内在关系,规划事业的发展,制定教育改革目标,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盲目性,避免无效的甚至负面的影响。

2.从学校教育实践来说,具有教育自觉,才能遵循教育的科学原理实施教育,才能识别形形的教育病,避免、减轻教育病的负效应。我们的学校教育,在培养人、教育人、引导人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分数主义、升学主义、锦标主义等教育病,也在折磨着人、摧残着人、误导着人。自觉教育者要在自己职责范围内,防止、抵制、消除种种教育病。

3.从家庭教育来说,家长具有教育自觉,才能对孩子具有理性的爱,关心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按孩子成长规律施教,摈弃“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之类的“理论”。

教育者具有生命自觉,就能充分理解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的统一体;具有生命自觉的教育者,就能理解心理教育关系到生命成长的整体,特别是直接关系到人的精神生命的成长。因此,必须重视心理教育,以优化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促进人格和谐,服务人生幸福。

(五)自觉运用多种教育方式“立德”

自觉教育者充分理解德性形成和道德教育原理,因而能自觉地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实施道德教育。根据道德教育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在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中,我特别强调其中的教学和社会实践。关于教学,一些人对其教育作用认识很不全面,下面做一些简要说明;关于社会实践、道德践履,目前没有得到应有的足够重视,在这里不多说,只强调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志愿者服务活动。

教学 我曾提出“让教学成为道德事业”的思想。通常,人们都认可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但对通过教学进行德育,往往有两种误解,一是以为要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才具有教育性;二是片面地认为只有教学内容具有教育性,即只有通过教学内容才能进行道德教育,而忽视了教学的其他方面。我强调“教学”这一方式,希望全面认识教学各要素都具有教育价值,而且不同的要素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这就是我在《中学教育学》中提出的“全面地理解教学的教育性,全面地发挥教学对德性成长的四种不同的作用”:1.……教学中传授与学习的知识对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奠定科学知识基础和智力基础的作用。2.教学中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课堂氛围…对良好品德形成具有熏陶、感染作用。3.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活动,作为一种艰苦、细致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对各种优良品质形成具有锻炼作用。4.教师人格、思想、情感、态度、意志、性格对良好品质形成具有榜样示范作用。[9]169-170

志愿者服务活动 志愿者服务活动是道德践履的一种重要形式。这里,我只强调其重要性,不具体阐述如何组织、如何实施,可以学习、借鉴一些地区和单位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做法和经验。如山东东营有市志愿者总会,全市有志愿服务站点118个,学雷锋志愿服务队1 214支,志愿服务者10万余人。他们开展了“青春奉献文明城”“文明东营志愿先锋”“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农民工子女”“文明出行,一路平安”“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12]

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等部门9月1日联合《关于征集全国志愿服务标识的公告》,面向国内外公开征集全国志愿服务标识。[13]这又一次表明志愿者服务活动的重要,也就是道德践履的重要!

三、努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自觉

作为立德树人的自觉教育者,教师首先应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自觉,即理解师德对教育的特殊意义或教育价值,并自觉地在教育实践中发挥师德的教育作用。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自觉,就是要理解师德不同于其他行业职业道德的特殊性。师德不仅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方向与动力,还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教育功能的因素,是人格化的德育目标、内容、方式,是直接参与教育过程的要素。因此,教师首先应有提高自身职业道德自觉的要求,并懂得提高自身道德的路径。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自觉,就是要具有这样一种清晰的德育意识,即透彻地理解一切教育活动都具有道德性,理解师德在其中的作用。无论何种教育活动对受教育者,不是自觉地给予了道德影响,就是不自觉地发生了道德影响;不是给予了积极的道德影响,就是给予了消极的道德影响。在这个意义上,不论我们是否意识到,所有教育者都是事实上的德育教师。因此,为了更有效地立德树人,就应当努力学习,做自觉教育者。努力学习,包括道德学习,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自觉,在教育实践中自觉地根据立德树人的要求施教。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自觉,要求对教师道德意义的理解,不能从与其他行业职业道德重要性的比较来理解。通常,人们由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出发,认为与其他行业职业道德比较,教师职业道德“最”重要或“第一”重要。这是从与其他行业的比较来理解的,而且是在重要程度上即从量的方面的比较来理解的。我们强调教师的职业道德自觉,对师德的重要性不是从与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比较来理解的,而是从教育活动自身内部结构要素相互关系方面来理解的;也不是从与其他行业职业道德的重要程度比较来理解的,即从量的比较意义上理解,而是从教师教育劳动性质、教师在教育劳动中的角色地位、教育作用方面来理解的。这就是说,我们是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方面、从教育劳动特殊性方面来理解师德的特殊意义。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自觉,从教师在教育劳动中角色特点来理解师德的特殊意义,就与其他行业的劳动和职业道德的意义区分开来。工业劳动中,工人是生产主体,机器是生产工具,主体与工具是分离的;农业劳动中,农民是劳动主体,拖拉机是劳动工具,主体与工具是分离的,但在教育劳动中,教师是教育主体,教师也是教育工具,劳动主体与劳动工具是统一体。道德依赖于一定物的载体而存在,教师就是道德的一种载体,是承载着教师职业道德的生命载体。立德树人在德方面的目标要求、内容、方式,可能体现在书本上,但一定寓于教师人格中。因而,教师是人格化的德育要求、德育内容和德育方式。在教育劳动中,教师自身就是人格化的教育工具,教师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

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工人、农民的职业道德不同,与医生、工程师、文学家的职业道德也不同。对医生而言,医生的职业道德即医德,也是医生的人格属性,但医德不是医术,不具有治疗功能,不是直接参与医疗过程的因素。但是师德具有教育功能,是教育资源,是教育结构中的重要因素,直接参与教育过程。榜样教育,就是教师以德育德的直观性道德教育。这就是师德不同于其他职业道德的特殊教育价值所在!

教师要做好立德树人的教育,首先应提升教育自觉,包括提升职业道德自觉。提升自己,当然有多种途径,例如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学习优秀教师,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学习有关著作,参加社会实践等;但是,根本的是自己有积极进取的要求,坚持持续地学习。“自觉教育者应拥有一个开放的人生,即具有开放的心态,开放的性格、开放的气度。自觉地改革教育,自觉地创新教育;不断学习,吐故纳新,与时俱进。”[1]5 ■

参考文献:

[1]班华.中学教育学[M].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凯洛夫.教育学[M].沈颍,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0:234.

[3]凯洛夫.教育学[M].陈侠,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233.

[4]南京师院教育系.教育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59:266.

[5]南师大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73.

[6]《德育原理》编写组.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97.

[7]常春元,黄济,陈信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402.

[8]胡守.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27.

[9]班华.中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10]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81.

[11]班华.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0.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范文9

一、教育作用与目的

关于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集中体现在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这里面有两点:1.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国家才有财力施展教育,人民才有余财余力接受教育。2.国家要长治久安,生产和生活持续发展提高,离不开德治教化。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适应时展的需要,培养能够施德教,行仁政的贤才,孔子提出从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学而优则仕”与“仁人唯贤”的路线配合一致,为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准备了条件,它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反应了一定的规律性,放到现代还有积极的意义。

二、教育对象与教育内容

关于教育对象,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即学生不论种族、贫富、贵贱,皆可以入学读书。这一教育对象的确定,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破除了人为的隔阂,促进了文化的下移和教育的推广,适应了私学发展和时展的需求,有十分进步的意义。

孔子的教学内容,据《论语・述而》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即指他以文献、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实际上也就是文化知识和道德教育。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编定《诗》、《书》、《礼》、《乐》、《易》、《春秋》为教材,而主要以前四种传授弟子,其道德教化则贯穿于一切教育活动之中。

三、德育思想

孔子主张教育应把德育放在首位,“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构建起了一个十分丰富的德育内容体系,在德育实践中,总结摸索出一系列实施德育的有效原则和方法,而且阐发了道德评价的标准问题,影响极为深远。

就德育内容而言,孔子的核心词汇是“仁”,仁德是孔子要求培养学生具备的最高尚的道德品质。仁的核心是爱人,有仁德的人对别人予爱心,他的“爱人”思想是与其惠民、重民、养民的思想相联系的。仁的标准是“礼”。孔子提倡在“礼”的形成中贯彻“仁”,“礼”是“仁”的标准。

四、 论教学原则与方法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孔子提出了一系列反映教学规律的原则与方法,对后代的教与学影响深远。

1.学、思、行结合的教学过程。“学而知之”是孔子的教学主导思想。孔子重视学习思考的作用,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说:“君子耻其言过其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学习应学重视其社会效用。

2.启发诱导。孔子在教育史上首倡启发式教学,比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的“助产术”还要早上几十年。孔子提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把握住讲解的最佳时机,及时施教,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其思考的积极性,主动去掌握和应用知识。

3.因材施教。孔子是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根据时、地、人的特点,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从而使教育效果达到最佳。

五、教师

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在自身成为优秀教师的条件下,他主张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如下条件:1.学而不厌。2.温故知新。3.诲人不倦。4.教学相长。

六、孔子的教育思想的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