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德育的核心素养集锦9篇

时间:2023-07-02 09:42:59

德育的核心素养

德育的核心素养范文1

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

近年来,受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在升学考试大棒的指挥下,学校、教师过于重视对语数外学科的教学,忽视了品德与法制等课程的教学。加上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价值观多元化的冲击,造成了部分学生核心素养淡薄,民主、法制、公民义务等认知不强,核心素养培养亟须落实、践行。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不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

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作为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并不是标杆立影、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特别是对于初中生核心素养培养来说,由于社会不良风气及其网络多元文化影响,我国部分小学生核心素养令人担忧,许多学生缺乏合作精神和团队理念,有些学生行为习惯不规范,存在偷窃、、不良行为。目前我们澄迈县第二小学的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有类似的情况:住宿男生卫生习惯、礼仪、在宿舍随便翻同学的我密码箱,偷同学的校服穿、校服裤故意在膝盖处剪几个洞,有个别男生还染发。女生涂口红、涂指甲油、早恋等不良现象。因此,我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任重道远,我校道德与法制课教师责任更重。那么道德与法制课教师应如何在课堂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呢?本人认为:

一、将价值引领与实践导行放在首要位置,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价值引领与实践导行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最核心的理念,也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的本质追求。正如顾润生教授在活动总结时所说,法治教育的最大价值不在于法律知识的教育,而是价值观的引领。难能可贵的是,此次参赛教师普遍都能够寓价值引领和实践导行于知识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认同、强烈的法治意识、科学的理性精神和积极的公共参与意识,实现德育教学目标的入耳、入脑、践行。

2、改变学习方式。

从以教师满堂灌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中间的桥梁是“问题化学习”。“问题化学习”让我们看到,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去设计,让学生在问题与问题的联系中,在综合地带和边缘地带,进行知识的碰撞,进行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这就是问题化学习方式极具价值之处。同时,问题化与情景化是紧密联系的,问题往往产生于情景。真实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情景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是核心素养实现的现实基础。

3、注重“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从“碎片式”情境教学转向“主题情境探究”。

活动、探究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契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特点。而活动和探究离不开一定的情境、问题和案例的选择和设置,这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体验感悟学习的载体。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从最本质上讲就是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强调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下,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时知识才能转变为素养。此次参赛课堂教学中,不仅情境案例式教学成为一种常态,而且不少教师试图改变过去那种随意、零碎、杂乱、无序的情境设计,通过

德育的核心素养范文2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能力 ;德性涵养; 培育策略;课程视野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7-0004-03

随着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正式公布,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各学科课程标准及以课程标饰总纲而编制的学科教材也将陆续出台,中学教育由此迎来核心素养时代。因此,“为核心素养而教”理应成为广大中学教师的价值取向和实践选择,这必然会对教师的学科能力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学教师惟有提升学科能力,才能适应时代要求,有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笔者以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为例,就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教师学科能力提升问题作一粗略探讨,求教于方家,并期待能引发对这一话题的深入思考。

一、教师德性涵养:学科能力提升的根本要义

德性是一个人的道德品性和精神长相,德性涵养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根本素养。毋庸置疑,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其德性涵养较之他人显得更为重要。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陶行知说,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所以自古以来,无不把教师之德性摆在其素养能力的首要位置。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今天,教师的德性素养同样是其各方面素养之核心,是教师学科能力提升的根本要义。

1.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

党的十明确将教育的根本任务定为立德树人,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就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突破口、具体抓手及实现路径。因此,教师作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实施主体,其德性涵养的现实状况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对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实现具有决定意义。教师对学生最重要的影响向来不是其学问,而是自身高尚德性所体现出来的品行示范及人格魅力。教师的高尚德性涵养反映的是教师的优秀道德品质与修为,也彰显出教师对这份特殊职业的高远情怀。如果说仅仅把教师学科能力理解为狭义的学科教学技能,那么无疑教师的德性涵养所体现的教育情怀为教师教学技能规定了性质并指明发展方向。如果从广义上理解教师的学科能力,德性涵养应该成为其学科能力的重要内容,这在教师整个学科素养能力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教师如果不具备高尚的德性涵养,其所有的能力素养将失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升教师德性涵养是提升学科能力的根本要义。

2. 培育核心素养要求实现教学向教育的转型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未能处理好教学与教育的关系。在应试教育下,教育只剩下“教”,几乎完全抛弃了“育”,忘却了教育的终极价值目标。既然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那么我们就必须改变当下只重视“教”而淡化甚至放弃“育”的教育现状,树立并践行“教”是为了“育”,“教学”要切实为“教育”服务的教育理念,真正实现“教学”向“教育”的转型。而转型的执行者就是教师,当前不少所谓的优秀教师无疑是教学的高手,但还未必称得上是教育的行家。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除了教育者要懂得教育规律,掌握教育的正确方法外,更为重要的是教育者自身的素养水平尤其是其德性涵养水准。教师的德性涵养向来是最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如果没有教师自身高尚的德性涵养为支撑,所谓教育也必将成为一句空话。所以,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当下,必须实现“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的转型,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提升教师的德性涵养就成为首要前提,只有教师的德性素养水平提高了,再加之对于教育规律以及科学教育方法的掌握,学科教育的目的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3. 思想政治学科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各学科教育的共同任务,提升德性涵养也是各科教师的共同要求,但高中思想政治的学科性质决定了中学思想政治教师的德性涵养较其他学科教师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在基于核心素养而编写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作了如下的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确立思想政治方向、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提高法律与道德修养的公民教育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具有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德育工作的基础性和课程实施的实践性等特征,它与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治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学科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由此看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依然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政治教师在这块阵地上要提升学生作为公民的道德修养,要突显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德育工作的基础性,要与学校的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这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而言,可谓重任在肩,而要完成这一重大使命,提升广大高中政治教师自身的德性涵养无疑是第一要务。

二、素养培育策略:学科能力提升的基础内核

这里的素养培育策略,指的是就具体学科而言的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计策和谋略,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而采取的学科行动方针和方式方法。显然,教师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是教师学科能力的基础与关键,如果不具备科学的素养培育策略,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就无法真正落地,只有掌握了科学合理的培育本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才能顺利并有效开展学科教育教学活动,并借助于学科教育教学有效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显然这里的培育策略也就成为各学科开展教育教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最为基本的操作系统。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主要有:

2. 课程的开发整合力是未来教师核心竞争力

选择学校意味着选择课程,而选择课程意味着选择了未来。一所学校,无论以什么名称和标志去描述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品牌或办学特色,其核心表现都是课程。对国家教育而言,其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课程;对于一所学校而言,不久的将来拼的也必然是其课程的设置;同样,对一名学科教师而言,拼的是其对于课程的执行能力,但这还不够,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以及跨学科的课程整合与融通能力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显得越来越来重要,这种能力必将成为未来教师的核心竞争力,谁拥有它,谁就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占得先机,就能够更加有效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出更多的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更全面的人才。因为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本身就需要全学科共同的参与,要进行跨学科的整合。未来侧重于某个学科但又不囿于自己学科的全科教师或者在常规教育教学以外还有多方面才干的复合型教师,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必将展示出更为独特的优势。因此,在以把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性作为教育评价重要依据的教育新生态下,学科教师的课程开发、整合特别是跨学科的课程融通能力必将成为教师学科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拓展教师的课程宏观视野是核心素养培育的客观要求。

当然,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师学科能力提升理应包括诸多内容。比如,当前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是在教育的信息化、智能化的背景下进行的,“互联网+教育”新生态必然要求教师自身信息技术素养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与能力也必须是核心素养时代教师学科能力提升的题中应有之义;又如,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核心素养,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提升教师学科能力自然也应该包括学科核心素养在内的各项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等等。限于文章篇幅,这里不作赘述。

⒖嘉南祝

[1] 管建刚.从“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J].人民教育,2015(17).

[2] 王锦飞.构筑“为核心素养而教”的素养工程[J].师资建设,2016(4).

德育的核心素养范文3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6-00-03

2016年秋季,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更名为《道德与法治》。与此同时,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这一系列变化都可视为教育对时展的积极回应。当教育指向核心素养,“知识核心时代”将真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学校的任务不再是一味灌输知识,而是给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核心能力。[1]作为德育主渠道的品德课堂应该如何回应?在此,笔者以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为例,作一探讨。

一、厘清单元核心素养图谱,明确教学定位和导向

核心素养时代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自当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为目标定位和导向。我们要将教材内容、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内容和学生核心素养三者有机融合,才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材编写的基本依据包括:《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教材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强调法治而非法制。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范围。法治则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来说,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道德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法律去规范,法律管不了的地方,需要道德去弥补。对个人来说,既有高雅的道德情操,又有敬畏法律的法治精神,才能成为一个好公民。[2]

据此,我们立足单元主题,对课程标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关要求和学生核心素养内容进行了梳理(见下表)。

二、以核心素养培育为旨归,探索与创新教学策略

单元核心素养图谱为品德课堂提供了明确的教学定位和导向。以核心素养培育为旨归,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品德课堂之于学生的意义和价值,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1.明确核心素养定位,深度开发儿童生活

小学品德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指向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自不例外。教师须明确教学的核心素养定位,分析教材和学情,深度开发儿童生活的价值,以涵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第一单元第一课《可爱的同学》第一个话题“我的同学真棒”为例,教材提供的主题图是孩子们举着灯笼在快乐地交流,灯笼上写着各自想要展示的不同才艺;三个特写图分别是学生分享与家人一起学做汤圆,学唱新歌,学拍照。这启示我们,本节课可以“分享”为形式,挖掘孩子们感兴趣的生活现场。

回顾前述表格,《可爱的同学》一课围绕集体生活展开,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适应集体生活,喜欢和同学交往,乐于学习和分享;通过交流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向同学学习,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由此,我们认为这一主题对应的核心素养是“自主发展”,指向“健康生活,乐学善学”两大素养。

再分析本班学情,开学初,学生迟到现象较多,据家长反映,许多孩子在家里非常懒散,且不爱运动。于是,教师在教学中,并未在“你有什么才艺”的问题上浪费太多时间,而是重点引导学生讨论“寒假里自己值得骄傲的事”,让每个同学说一说自己有趣的寒假生活。课前,教师提前与家长沟通,请其帮助孩子准备学习材料。课上,学生展示了“与爸爸妈妈爬山”“早上起床诵读英语”“给花草浇水,跟妈妈学拖地”等照片和视频。通过如此特别的“才艺”展示与分享,让学生认识到:除了唱歌,绘画,弹钢琴,会运动,爱做家务,早睡早起等健康生活习惯也是优秀可爱、值得欣赏和学习的“才艺”,健康生活、乐学善学,才能走向自主发展。

2.关注“每一个”主体参与,深入演绎儿童立场

新课程改革以来,“从儿童出发”逐渐成为品德课教师所坚守的教学立场。指向核心素养的品德课教学必须将每一个儿童都视为课堂主体,唤醒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实现其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人类的好朋友”是第三单元《绿色生活真好》第八课,从探访身边的小动物入手,让学生了解动物是我们的伙伴,进而引导学生树立人与动物平等的观念,要保护小动物,为动物朋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教材第一板块“你好,动物朋友”,先让孩子们“找动物”――认识身边的小动物;之后讨论话题:说说你和小动物的故事。教师往往通过让孩子们表演不同动物的叫声,或者让学生表演人与动物的故事,实现教学目标。故事对儿童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这种教学设计并无不可。但是,这种形式容易导致多数孩子成为“看客”,他们“看看,笑笑,过后什么也不知道”。

对此,我们在“故事表演”环节,设计了如下活动:活动一“猜猜它是谁”。学生分小组自选不同的方式,如表演动物叫声,说谜语,表演动作等,介绍一种小动物,让其他同学猜一猜。活动二“说说小动物的秘密”。学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动物的奇特本领和生活习性,或自己与小动物之间的小故事等。如此,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故事的讲述和表演,既关注了全体学生,又较好地落实了“培养学生人文情怀”之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借此,让学生初步树立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意识,真正重视并体现“培养完整的人”的核心理念。[3]

3.创设多元自主体验,尝试有效解决问题

指向核心素养的品德课教学必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让学生通过深度体验和探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作为一种常见的品德课教学活动方式,游戏本质上是儿童发现与探究世界的一种体验性活动,亦是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载体。我们可以借助游戏,为儿童提供真切生动的体验情境,激发其探究世界的愿望,并尝试解决问题,闹谢竦煤诵乃匮的发展。

以“环保小创意”(第三单元第九课)一课为例,教材提供了一个话题――垃圾分类。教师在教学中,先领着学生认识垃圾的种类,并用PPT课件展示实物垃圾照片,让学生初步了解不同垃圾桶的作用。之后,开展垃圾分类游戏。教师请孩子们根据刚才的学习,在卡片上写上垃圾名称,回收后随机发放给每一个孩子;在教室四个角落贴上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象征四类垃圾桶;然后,请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投放垃圾;投放结束后,请学生分组检查“垃圾桶”,发现错误则指出,并陈述理由,重新投放。如此游戏,指向“如何实现垃圾分类”这一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刻体验垃圾分类的知识和价值,践行“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而这必将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当教育指向核心素养[N].人民日报,2016-11-24(17).

[2]杜文艳.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J].中小学德育,2017(1):5.

德育的核心素养范文4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立德树人;化学育人功能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6)11C0003C07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目前,我国教育界,特别是基础教育界关于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讨论日渐热烈。笔者也有一些思考与疑问,本想等到有关文件正式公布之后再说,鉴于网络流传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权衡之后,觉得还是早点说出来,博得指正、澄清认识为好,故不揣浅陋,把自己的初步思考与疑问说一说。

1 素质及素质教育概述

相对而言,国内对素质及素质教育的讨论时间比较早、比较长,意见逐步趋于接近,这里做一些简述,作为下面讨论的基础。

1.1 素质与素养

素质是人以某些生理基质和心理功能(主要是神经系统、脑以及感觉和运动器官的生理基质或心理功能)为基础,通过活动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稳定的、能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它有着多层次和多方面的内容,能影响人的活动意愿、主体性、能动性、方向选择、活动行为及效果,并最终影响人的思维、意识、行为、体质、品性、修养、成熟程度以及对环境的适应等,能够作为人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蕴含着人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是人适应环境、全面发展、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基础和核心内容。人的素质中,除去先天因素所决定的那些成分之后剩余的部分(即决定于后天的养育因素和环境影响的那些部分)通常被称为素养。素养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质,反映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更强调后天修习涵养的作用,强调学习提高的重要性。素养与素质的差别主要在于:“素养”主要形成于环境和教育活动,形成于后天,“素质”还含有先天的因素和非教育的因素。教育范畴的“素质”通常多属于素养。

1.2 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兴起与渐变

素质教育是在1980年代初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和重视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背景下在我国应运而生的[1,2]。在本世纪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素质教育进一步引起重视,取得了显著成效,出现了一些实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典型案例,但也出现过一些偏差。例如,一些人误认为课上热热闹闹、课外唱唱跳跳,或者搞一些课程之外的活动,就是素质教育;过后,受升学竞争等因素的影响,素质教育渐渐地讲得有点少了,应试教育又卷土重来甚至超过以往。当前重视应试的教育中含有素质教育因素,招生制度改革也注意了形式的公平,但在基层实践中,广泛的“刷题”能力训练严重冲击着素质教育,影响学生的个性与全面发展,实际上忽略和消解着真正的教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新的挑战、变化和需求。

1.3 素质教育发展的总走势

从认识角度看,由重视先天因素到重视后天因素,由单纯强调生理因素到重视心理因素的作用,再到重视社会性因素,重视活动与素质的密切联系,是人们对素质认识的飞跃。

从形成、认识素质概念到实践素质教育,则是人们认识和实践的重要飞跃。

作为一个社会公民,想要适应社会生活、生存下去,需要具备与公民身份相适应的素养,即公民素养。公民素养是一个具有发展性和开放性的概念,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科学、文化等领域,涵盖了公民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所具备的各种素质。现代社会公民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学习能力、创新创业精神以及思维、实践和行为能力等基本品质和关键能力。青少年学生必须接受公民教育,但是,青少年的特点又决定了他们在接受公民教育时,不能“大水漫灌”,更不能“避重就轻”,要有序进行,要有轻重缓急。怎样才能做到有序进行,循序渐进?素质教育的实践启示我们,素质教育必须首先抓住核心素养、抓好核心素养。

现在,通过实践发现认识和实践的偏差,发现存在的问题,开始关注核心素养,从全面地和一般地讲素质、从分散花费精力到集中精力优先培育核心素养,使素质教育进入新阶段、新水平,是有意义、有必要的。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深入解读与具体化,是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

2 两种“核心素养”的比较

笔者认为,在国内目前的讨论中,实际上涉及两种“核心素养”。

2.1 我国教育部[2014]4号文件提出的“核心素养”

为把中共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教育部在2014年3月30日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文件)中提出: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3,4]。这大概是教育部第一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2016年2~3月间,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中国教育学会就《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面向各省市学会和相关分支机构征求意见。该意见稿提出,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9大素养[5]。

笔者认为,我国核心素养似乎更上位一些,指导性、原则性更强一些,更全面一些;两者的区别是很明显的,用西方核心素养来解读、取代我国核心素养会出现偏差、引起混乱,是不适宜的,了解并注意两者的差异十分必要。

3 关于学科核心素养

3.1 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些疑问

目前,国内一些研究者在致力于制定和宣传“学科核心素养”。对于化学学科,有人提出“宏微结合、变化可控、服务社会、同类相似和实验探究”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有人提出要“从实验探究、变化守恒、宏微结合、分类表征、绿色运用等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有人提出“强化结构性质的联系、突出反应原理的教学、注意科学伦理的教育、注重化学思维的指导、设置真实问题的情境”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还有人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化学信息素养、化学思维素养、合作能力和语言素养,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甚至有人还要制定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体系。对这些意见笔者有一些疑问:

一方面,上述“学科核心素养”都属于“必备品格”或者“关键能力”、符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对“核心素养”的界定吗?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当前,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直接影响着立德树人的效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切实加以解决。”提出要统筹各学段,统筹各学科,统筹各环节,统筹多方力量,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网上有转载《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9],虽然这不是一个正式文件,仍建议读者看一看,注意并思考一下:物理、化学和生物有没有重复?6门外语有没有重复?人文学科和数理学科有没有重复?这些重复有必要吗?各门学科的“核心素养”都确实反映了该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是该学科的“核心”吗?跟教育部文件指出的问题对照,这些“学科核心素养”是不是都有利于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各门学科都要建立自己的核心素养体系,核心多了,还会真正有核心吗?……

另一方面,学科核心素养应能“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理应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具有。但是,现在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权加大了,万一学生以后不选这门学科,或者只选学部分内容,“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落实?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例,如果制定了,势必要在课程中进一步强化“宏微结合”、“分类表征”、“变化守恒”、“模型认知”、“实验探究”、“绿色应用”或其他方案概括的内容,否则很难落实,成为空谈。而初中化学本是启蒙性质,其中纯粹的化学内容尚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教学时间又紧,如果还要培养化学科学伦理观、化学科学精神以及化学科学能力、化学信息素养,还要形成核心素养体系,这又如何完成?

3.2 学科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各个学科都把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好了,是不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就一定培育好了呢?笔者认为,学生核心素养跟学科核心素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个复杂系统,这个复杂系统的整体是大于部分之和的。更不用说,在学校中除了学科课程之外,还有活动课程,还有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因此,把各个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好了,决不意味着学生的核心素养就一定培育好了(不妨把《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中所有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内容都汇合在一起,看看是否能够形成完整无缺的学生核心素养)。有人说,学生核心素养必然要向学科核心素养转变,如果是意指前者一定要被后者取代的话,笔者是不能苟同的。道理很简单:不能用部分来取代整体。

当然,各学科还是要为整体的核心素养做出应有的贡献的。笔者一直认为,化学有其特殊的教育功能,是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因而中学化学课程是不能取消的,其他学科多是如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各学科无可替代的特殊功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更全面地提升素养和发展,各门学科都应该为学生提升素养整体目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仍以化学学科为例:化学可以在学生最广泛最经常接触的实物材料层面上让学生体察世界的物质性与辩证规律;从组成、结构、化学变化等特定角度形成和创新认识物质世界的方式,发展认识世界的能力;养成科学精神,提升精神追求;比较全面地了解和认识物质,初步学习如何以化学为工具更好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满足人类生存需求,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存安全,服务社会,服务民族振兴;重视理性思维和实践、实证,实事求是;重视微观探索,重视宏观探索与微观探索结合;明白化学的应用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等等[10]。而且,各学科还应该相互配合、相互协同,形成功能增殖(复杂系统涌现)从而促进核心素养的增长。

一般说来,人文学科核心素养大部分可以归属于人文素养,数理学科核心素养大部分可以归属于科学素养,它们又都还承担着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素养和公民素养等养育任务。各学科对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服从于核心素养整体及其养育规划,绝不能分割、挤压、取代核心素养整体的养育,也不能分散对核心素养整体的关注。

3.3 不能忘记

德育的核心素养范文5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核心素养;培养对策

在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到“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体系”这个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也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育人为目标的学科,更应注重培育初中生思想品德学科的核心素养,为他们今后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打好基础。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有别于一般素养,是对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能力的一种描述,要求学生不仅要做到自主发展、创新实践与合作参与,而且还应具有家国情怀、社会关爱等情操。若从价值取向层面来讲,核心素养主要强调学生在价值观上要与国家、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若从指标层面来讲,核心素养包括学科基础内容、终身发展素养。将核心素养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核心素养对学科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引领作用,并能凸显出学科的育人价值,将知识教学升华到育人层面。将核心素养融入教育领域中必须以学科为载体,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引导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因此,其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有四方面内容,包括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理想精神与公共参与。

(一)培育“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是指一个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祖国在情感上与理智上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同时,能自觉维护祖国的统一团结与核心利益。“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对于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政治上的认同才会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进而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具体来讲,作为中国公民,初中生必须热爱祖国、忠于祖国,对祖国有较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要站在中国立场,以中国公民的身份自觉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了解我国国情,拥护中国共产党,理解并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热爱社会主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想,主动维护国家尊严与利益,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责任感,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二)培育“法治意识”核心素养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身心特征较为特殊。近年来国内中学生犯罪问题日益突出,犯罪低龄化越来越严重。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其法治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未来社会的稳定程度。培养中学生的“法治意识”就是要让他们成为有自尊、守规则的公民。因此,应加强对初中生的纪律教育与法治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与规则意识。同时,引导他们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主动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三)培育“理性精神”核心素养

培育“理性精神”核心素养是让初中生成为有思想、有理智的中国公民。这对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均有重要的意义。具有“理性精神”的中学生必须在生活中能辨别善恶、是非、美丑,能坚持原则,坚守底线,抵制不良思想与诱惑。对待各种社会现象与政治事件,要坚持实事求是,把握实质,分清主次,坚持真理,能够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培育“公共参与”核心素养

培养初中生“公共参与”核心素养,让他们成为有情怀、有担当的中国公民。作为一个公民,不管是现实生活中还是在虚拟世界中,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成果。因此,我们也有着积极参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迫切愿望。培育中学生“公共参与”核心素养是帮助初中生适应社会,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保证。这需要中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比如,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尊老爱幼、自律自强、富有同情心。同时,具有家国情怀,有责任担当意识与包容精神,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的社会关系。

三、培育初中生思想品德课程核心素养的对策

(一)巧设问题情境,培育学生观察社会问题的能力

观察社会问题的能力是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获取上述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观察能力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能力,是个人对现实问题的一种感性认识。我们可将其称为“思维的直觉”,这种思维直觉并非天生的,需要老师适当地指导。思维起源于疑惑,这是一个不断提问、不断解答、逐步明朗的过程,一般由主体自问自答。当然,外部提问也能成为启发思维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思品教师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观察社会。

比如,在教学九年级《认清基本国情》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一个观察任务。课前要求学生调查自己家庭在吃、穿、住、行等方面的变迁,讲一讲自己的调查发现与调查心得。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讲一讲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基本国情。有的学生说:贫富差距大、环境污染严重、科技发展迅猛、国家综合实力强等等。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中国梦。有的讲希望老百姓越来越富有,生活越来越好。有的希望环境污染问题被解决,青山绿水常在。有的希望社会上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少一些,到外国旅游时不文明的事儿少一些。然后,笔者总结道:我们大家的中国梦都是相通的,要将祖国建设为一个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这是我们现阶段的历史任务,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那么,针对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我们还应从哪些方面加以努力?学生通过激烈讨论后明白了“我”与“祖国”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激起学生的爱国激情。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让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生趣

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声色俱全,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视频资源是多媒体教学中的重要课程资源,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等特点,受到很多师生的欢迎。因此,思品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并立足于中学生的生活体验,着眼于他们的未来发展需求,合理选择视频素材。要将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爱国教育等融入视频素材中,真正使视频资源为教学服务。

比如,在教学七年级第三单元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很多名人故事。然后,重点播放了感动中国人物刘伟的事迹。在观看视频时,学生对失去双臂的刘伟不以为然,而画面切换到刘伟用双脚弹奏出优美的钢琴曲时,教室内一下变得非常安静。大家都沉浸在动听的音乐声中,仿佛置身于音乐的殿堂。视频快结束时,刘伟说出了他的座右铭:“我的人生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这句话掷地有声,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每个学生,不少学生都感动得热泪盈眶。此时,笔者适时导出本堂课的主题,要勇于接受挫折,做一个不被挫折打败的人。不少学生直接将刘伟的座右铭写在书本上,以激励自己。还有学生告诉笔者自己要像刘伟学习,面对困难与挫折决不后退,要不屈不挠,永不言败。本堂课通过播放具有正能量的视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潜移默化中拨动了学生的心弦,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初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加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辩证思维

初中生尚未成年,心智发展还不成熟,看待问题有时比较片面,觉得非此即彼,极易走向极端。因此,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是当前思品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辩证思维呢?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指出:“我听过的我会忘记,我看过的我会记得,我做过的我才会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他们的主体体验,通过探究合作、讨论互动来促进问题的生成与解决,促进思维的快速发展。笔者认为当前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是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悟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重要途径。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不仅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供了平台。主题探究基本步骤为:选定主题―设计探究方案―主体探究―成果展示―评价反思。思品教师可将大主题细化为几个小主题,让学生每4~6人为一小组,分别选择一个小主题进行探究学习。由学生自主确定探究方法与步骤,利用实地调查、采访调查、查阅资料、实践体验等途径收集相关资料,并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与探究,从而找到解决方法。

比如,笔者在教学九年级学生时,以《科技技术》为主题,引导学生探讨科技重要吗?很多学生表示科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非常重要。但也有少部分学生提出科技带来的问题,如,环境污染、能源消耗、高科技诈骗、食品安全等。对此,笔者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收集资料证明到底科技对我们人类有没有用?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辩论,通过不同思维的碰撞,学生的思考更进一步,更加全面。这有助于加深他们辩证思维的深度,从不同角度来审视问题。

(四)重视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评价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也是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依据。重视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合理评价他们的学习成绩、学习过程,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这对培养他们思品课程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来完善初中思品教学评价机制。一是评价内容方面从单纯考查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转为全面评价,即对学生结果与过程都要评价。这种评价机制必须全面细致,不仅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了解他们的道德行为。一般可通过谈话、成长记录档案等方法来掌握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情况,为今后合理评价与针对性辅导都有帮助。教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不仅要横向评价,也要对学生个体进行纵向发展评价,要善于发现他们的进步,给予肯定与鼓励。二是评价方法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转为过程性形成性评价。要了解学生的最终学习成果,对思品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核心素养的养成情况。同时,还更应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进步等,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与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发展他们的核心能力。

总之,关注中学生发展,培育核心素养,是思想品德教师面临的一项重任。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思品教师必须充分挖掘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在不断提高教学实效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程核心素养,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顾志芳.培育核心素养,提升教学品质[J].新课程研究,2016,12(2):55-56.

[2]王伟.借助思想品德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6,34(21):46-47.

[3]王庆军.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品德课堂建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5(2):40-41.

[4]陶健.浅议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政史地,2016,25(9):412-413.

[5]李建敏.思想品德教育应关注核心素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14(32):36.

[6]戴慧.公民培育视域下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模型建[J].中小学德育,2016,12(8):46-48.

德育的核心素养范文6

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十所提出的“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视角,阐述了当代教师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以及教师道德的未来发展,为教师道德素质的提升以及对教师进行甄别、选拔、评价、培训提供重要依据,并为教师道德未来的发展提供方向。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道德发展

1研究背景

核心价值体系表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灵魂,为社会发展和稳定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撑。当今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国人面临着转型期间出现的各种困惑,其中,文化困惑冲击最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方向。通过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理论层面为主导统领理想、精神、道德等不同层面。[1]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德育以多种形式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地为学生树立榜样进行德育与教师的自我发展,培养教师道德素质十分关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以此为指导提高教师道德素质至关重要。

2教师应具备的道德素养

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道德素养包括很多方面。根据文献查阅,教师的基本道德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职业素养、学习素养、责任意识及个人修养。

2.1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教师职业素养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2]这种给予教师角色良好关系的协调,为教师自身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更好地促进了教师的职业发展。

2.2学习素养

学习素养是教师为不断提升自己,达到期望水平,内在、稳定的学习品质。它包括很多内涵,理性素养、科学素养、终身学习理念等。教师作为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更要不断学习,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与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进步,这一点在教师道德中是十分重要的。郑勤华等人在北京市于2012年大规模抽样调查显示:终身学习素养呈下降趋势且拐点趋于年轻化,由此各高校更应重视教师这方面的培养。

2.3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指主体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自觉认真地履行职责和参加活动,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3]当然,责任意识不仅包括教师职业道德里的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也包括持续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等。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与社会其他职业相比,社会对教师有更高的责任要求。

2.4个人修养

个人修养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教师的言行举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进而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所以,教师拥有崇高的思想境界,端庄的礼仪,合适的举止,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是十分必要的,教师的良好品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道德环境,以此熏陶学生,逐步得到学生的认同、模仿乃至内化,提高学生群体的个人修养。

3教师道德的未来发展

当今社会,国家不断出台一系列政策,提出对社会各个行业的道德要求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作为其中一个重要行业,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教师的道德素养也应该与时俱进。教师的辛勤教育使得新的一代不断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教师的道德素质的传承性,使其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4]随着时代的更新,教师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不断更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理念,注重道德修养。道德主要体现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也是最重要的成分。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体现为教师作为社会公民的道德情感。“敬业”体现为教师工作中的道德行为。“诚信、友善”体现为教师社会交往中的道德认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正确道德认知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等道德规范在工作中转化为行为,真正地将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教师在与家长、同事、管理者等进行人际沟通中应做到诚信、友善。道德关系是道德意识的实现,又是道德活动的目标和结果,而道德关系一旦形成又影响、制约着人们的道德活动和道德意识。[5]当教师选择某种理想的道德关系来调整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和与管理者关系时,那么其道德行为也会达到理想的模式,此时教师的社会关系变会以良性循环的方式发展,教师道德就在不断成长。所以,教师道德的未来发展重点是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现今,转型教育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期望,面对家长、学生、教育部门、社会等各方面对教师的要求,使教师的压力日趋增加,社会各界在对教师提出高素质要求的同时也要给予其相应的社会支持,一味地对教师施压,并不是未来德育发展的目的,仅仅教师道德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全民道德的提升,也不意味着德育教育就一定能够更好,还需要一定的社会支持。学校、家庭和社会对教师的社会支持,也是教师道德更好发展的支柱。

4小结与展望

随着党的十的召开,我国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并提出了“三个倡导”,从三个层面对全国人民的道德素质提出要求。教师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在道德方面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教师应该具备的四种主要的道德素养以及教师道德的未来发展,可以有助于教师道德素质的提升以及为教师的甄别、选拔、评价、培训提供一定程度的依据。教师道德素质的提高可以推动社会道德的进步,但是,仅仅依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小部分群体只能尽己所能地去影响他人,其主要的影响对象是祖国的下一代,儿童及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更是关乎我国文化建设的未来,因此提升儿童及青少年的道德素质至关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从小模仿的对象,家长们往往起着言传身教的角色,由于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对于孩子过于溺爱、放纵式管理,导致部分孩子道德素质发展的不完全,由于家长的管教方式,往往导致儿童和青少年出现不良品德行为,尽管教师们能够做到以身作则,没有家长的支持,想要提升下一代的道德素质也是无能为力,家长的道德素质影响着对下一代的教育。另外,社会对于全民道德提升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大众媒体的传播、先进事迹的流传以及社会风气的影响等方面都应该受到关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风气甚至是上升到国家等各方面都影响着国民素质的提升。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从儒家伦理思想体系,“仁、义、礼、智、信”的德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圣为贤的道德理想,到如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可见道德一直都备受关注。我国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升全民素质,这就要求全国各族人民都能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争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最后,德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以人性思维为出发点,赢得学生的信服,是德育工作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教师能够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理解学生行为,关注学生感受,正确、公正地对待全体学生,除此之外,教师能够不断更新自身观念,不断拓展德育渠道与创新工作方式,综合运用多种教育艺术和手段,与时俱进,有的放矢是新时期的新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开创新时期德育新局面。[6]教师道德其实质是一种角色道德,我们的研究应该注意时效性,不同时代、背景会有不同的道德行为规范,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新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即使是同一种研究的结果也会有所变化,所以教师道德的研究一定要注意与时俱进,做到科学严谨。注意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结合,不仅要提出教师道德建设的问题及原因,更要提出其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找到真正有效可行的道德认知、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方式,如提供模仿的榜样、净化学校风气等。在今后的理论研究中,必须以更加科学严谨客观的态度对待教师道德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把这些问题作为研究的前提和出发点,使教师道德研究这一领域更加有活力,并将学校、家庭和社会联系起来看待道德的发展,以期促进全民素质的提升。

作者:汪韵迪 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徐永慧,郭艳坤,朱晗.多元文化视域下高职院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初探.思想政治论坛,2011(3).

[2]杨太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责任意识现状与强化对策的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12(5):9.

[3]包雅玮,梁慧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的教师职业素养研究.鸡西大学学报,2013(11):15.

[4]孙秀林.论教师道德在社会道德结构中的特殊性.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1).

德育的核心素养范文7

[关键词]核心素养;核心概念;学科德育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2-058

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各种新理念纷至沓来。就数学学科来说,就有一开始的“十大核心概念”,到现在的 “核心素养”,以及近来山东省教育厅的课题中提到的“学科德育”。看到这些,很多教师迷茫了,几乎找不到方向。也难怪,教师的教学理念毕竟有限,这么多新鲜名词纷纷压过来,确实有些招架不住了。

为此,有必要进行思路的梳理与概念的辨析,正本清源,使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之路上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

一、梳理概念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十大核心概念”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 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这“十大核心概念”在数学教材中大都是独立存在的。

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个部分。

从“核心概念”与“核心素养”界定的范围来看,二者之间有很多重叠之处(如图)。

“学科德育”是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提出的“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它针对每一学科都制定了不同的德育目标。就数学学科来说,实施德育主要通过习题演算、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社会实践等活动,侧重于逻辑推理、实践反思、数学审美与道德品质的统一,主要包括“思维严谨”“理性精神”“数学审美”“爱国主义”。

小学数学核心概念、核心素养、学科德育对照表

二、辨析概念

不难看出,这些新概念之间是有交集的。为了更好地区分这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现将其与教学目标联系起来。

1.“教学目标”与“核心概念”

每一节课都离不开“教学目标”的支撑,没有“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就相当于两个计划去旅游的人,一直在商议是开汽方便还是乘火车方便,而不商议到哪里去旅游。“教W目标”与“核心概念”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这样说,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一个个“核心概念”的最具体的体现,它们的区别在于,“教学目标”针对的是一个“点”,而“核心概念”针对的是一个“面”。

2.“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2001年启动的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标志就是从“双基”走向“三维目标”,这其中既有量变也有质变,量变就是从“一维(双基)”到“三维”,质变就是强调学生的发展是三维整合的结果,从教学的角度讲,所谓的“三维目标”,应该是一个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互相孤立的目标。

核心素养之于三维目标同样也是既有传承的一面,更有超越的一面。作为核心素养主要构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实际上是三维目标的提炼和整合,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提炼为能力;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炼为品格。能力和品格的形成即是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我们课堂上完成的是一个点的教学目标,这无数个点就会组成一条有方向的线,这条线就是某一方面的核心素养,若干条线累加就构成一个面,进而成为一个立体,这就构成一个完美的人,达到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也就是说,如果“核心概念”针对的是一个“面”的话,那么“核心素养”针对的就是一个“体”,这个“体”就塑造了一个完美的人,一个具有真、善、美的人。

如下图:

3.“教学目标”与“学科德育”

相对于“核心素养”的渗透,“学科德育”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让教师理解与接受。因为教学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正好与“思维严谨”“理性精神”相吻合,“情感态度价值观”正好与“数学审美”“爱国主义”相吻合。

三、量性评价

评价工具应该是每一种规则制定的量化测评手段,只有相应的评价工具才能使某种规则的实施有所考量,并通过相关数据进行有效分析。

数学核心概念、数学核心素养、数学学科德育的实施也同样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国际上,考量核心素养的评价工具最广泛应用的是PISA测试。由于PISA 的广泛影响力,2012 年的PISA 测试修订了数学素养的定义及其测评的主要框架,数学再一次成为主测试领域,这一框架在国际范围内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度。

德育的核心素养范文8

1新形势下课程实施要准确把握体育与健  康学科核心素养

1. 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明确了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任务。为把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教育部于2014年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核心素养体系”这一概念。近几年来,我国教育学界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体系和基本内涵得以逐渐明晰。从价值定位来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对教育方针中所确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

1.2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体育与健康学科存在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观察体育,可以发现体育的多种属性,主要包括健身性、教育性、文化性、竞赛性、技能性、娱乐性、社会性等。通过现象看本质,不论强加给体育多少个属性、多少个性质,都无法改变体育作为一种锻炼身体、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本质规定。

1.3融入课程标准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亟需课程实施的变革    

核心素养培育是一个终身持续发展的过程,它启蒙于家庭,培育于学校,完善于社会化的生活和工作之中。在学校教育阶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必然依赖于课程和教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本质观和学科教育价值观的反映。通过厘清学科核心素养,清晰地界定和描述本学科对人的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体现本学科对学生成长的独特贡献,从而使学科教育真正回到服务于人的发展方向和轨道上来。总之,只有抓住学科核心素养,才能抓住学科教育的根本。

国内外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普遍将核心素养融入到各学段、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之中。在这样的新形势下,要在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及体育学科特质的前提下,科学构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框架结构,并全面渗透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之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深刻影响着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内容的选择,必将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变革与发展。

2课程实施的价值导向要从知识技能传授转向核心素养培育

2. 1体育与健康课程价值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课程实施是课程价值赖以生成、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实践路径。不同的课程价值定位,往往会有不同的课程实施体系和策略。近代以来到21世纪前中国体育课程的价值定位先后表现为社会本位和学科本位。伴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的剧烈动荡和变迁,体育课程在中国的起步与发展承载着强烈的社会使命。学科本位价值观念下的体育课程,强调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具有鲜明的“知识理性”色彩。社会本位与学科本位的体育课程,顺应了当时特定社会的历史背景,呈现出浓厚的“见物不见人”的时代特征。    

肇始于世纪之交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鲜明的素质教育发展方向,明确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体育课程不仅从外显名称上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更为重要的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价值主体实现了从社会、学科转向学生的擅变。

2.2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亚需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二次校准    

以《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为契机,教育部自2015年初开始,既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又直面我国基础教育的紧迫问题,确立了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方向。基在学生主体价值定位已经确立的基础上,函需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的二次校准。核心素养特别强调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品格和能力,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体育与健康学科“最关键、最必要”的重要特征。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及时进行二次校准,实现从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传授转向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3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路径的优化

3. 1以健康生活核心素养为主导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目标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实际上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课程与教学活动中的转化,因此,课程与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也必然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依据。根据核心素养的本质规定,可以认为健康生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健康生活所需具备的品格与关键能力。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有着密切的联系,课程目标通常由教育行政部门、学科专家制定,主要出现在课程标准及课程方案之中而教学目标通常由学校体育科组、体育教师制定,是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直接依据。

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实现两个重要转变,一是由抽象知识转向真实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具体情境二是由技能导向转向素养导向,明确运动技能是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要着眼于通过运动技能和方法的学习和体验,致力于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

3. 2着力打造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效课堂教学    

1)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效益精准化。    

由片面追求教学效果转向注重教学效益,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视野下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变革。教学效益指的是教学及其结果与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求是否吻合以及吻合的程度如何。“是否吻合”是对教学效益质的规定,“吻合程度”是对教学效益量的把握。教学效益强调的是教学及其结果的合目的性、合价值性。因此,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准确设定教学目标,再根据目标精选教学内容,才能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效益的精准化。    

2)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效果实效化。    

无论是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的过去,还是强调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现在,教学效果始终是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内在追求。教学效果是指教学活动的结果,它考察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进步与发展。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需要来看,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效果要着眼于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发展。

在实践工作中,体育与健康学科三大核心素养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这样有助于教师在拟定课堂教学目标时提高针对性和可观测性。例如,运动能力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由哪些要素组成,可以细化为哪些具体指标,这样才能有助于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做到有的放矢。又如,体育品德这一学科核心素养可以明确为哪些可观测指标,这样才能有助于评判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在体育品德素养培育方面是否有效果或者有多大的效果。      

3)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效率最优化。    

教学效率是评判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一个重要维度。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在《大教学论》中开宗明义:“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夸美纽斯提出的“少教多学”其实已经蕴含着教学效率的意思,也可以说是教学效率这一概念早期最简约的表述之一。在我国,各个学段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时间基本稳定,因此,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效率,主要是指在教师和学生投入于课堂教学的精力和努力程度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收益,收益越大,则表明教学效率越高。    

3. 3切实发挥课外体育锻炼与竞赛的独特作用    

从课程实施的角度看,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两条重要途径,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承担着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职责。从教育部倡导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到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的“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无不强调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作用。在学校体育的现实工作中,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经济因素、政策因素、认识与方法、习惯养成、外部条件及课业压力是妨碍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参与行为的6大因素,它们带有鲜明的性别、年级、地缘位置、学校特色及地区差异性。  

德育的核心素养范文9

关键词:新时代;高中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这一论断为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确定了基调。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2014年4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见》中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教学改革中,传统的教学以“双基”为中心,进一步转换成“三基”,到如今的学生核心素养,这反映了我国教育的发展进程和需要。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颁布,明确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1],进一步为我国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那么该怎么样去培养,就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培养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我们应该将其明确到体育学科各个学段中去培养。高中阶段是普通教育中高层次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只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本文通过对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路径研究,为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参考。

1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概念

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应该具体在哪些方面呢?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姜勇等学者(2016)提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应该包含人与工具、人与自己、人与社会3个维度和体育理论知识、运动技能、体育创新、健康体能、心理健康、体育意识、社会适应、迁移能力、体育道德等9个要素的框架[2]。尚力沛等学者(2017)提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每个不同阶段学习,形成的学生特有的素质能力,是其在社会中更好生存发展的品质与能力[3]。2017年12月,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由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3个要素构成[4],这三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共同发挥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并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后天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而获得的,具有学科特性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5]。综上所述,本文根据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提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由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维度构成,每个维度由三个要素来支撑。这些要素则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来实现。如图1所示。

2高中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内容分析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当代学生全能素质的体现,不仅仅只看重知识、技能的学习,也要求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人[6]。在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今后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1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是人们参与体育活动和训练所具备的能力,是人的身体形态、素质、技能和心理能力等因素的综合表现,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体育运动项目是体育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有的技能、知识和情感都要通过这个为核心去进行,这是体育与健康学科中最重要的核心素养。目前高中要求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掌握并具备2-3项运动技能,但是却存在进入大学后,大部分体育教师在上课时发现很多学生并不能完全掌握一项体育技能。例如篮球的三步上篮,这是在高中体育课上大多数学校会选择上的课程,但是在大学辅修课上来看,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并不会。学校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不仅仅局限于在学校,而是能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进行体育锻炼,并养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能或运动能力,才可以长期坚持去进行体育锻炼,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2.2健康行为

健康行为是指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是改善健康状况并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的关键。健康知识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能否做出良好健康行为的前提[7],高中期间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大部分学生会选择上网、手机游戏、网络视频等方法来释放自己的压力,而不是利用空余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2020年全球的原因,因全球爆发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新型肺炎,为了更好的防控疫情,我国居民不得不居家隔离。隔离在家对健康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网络上进行体育学习并打卡,教师通过学生上传的视频对学生进行点评,有教师会反映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穿着牛仔裤、拖鞋等等,并且很多学生都是敷衍的应付,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在上课时对学生强调关于体育的健康知识,让学生明白不能一味的因隔离而一动不动,要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以达到健康生活的目的。例如居家隔离运动时要穿舒适的运动服,利用有限的场地做较小幅度的运动,同时须充分利用家中现有的条件锻炼,运动途中不能一次性大量饮水等等。学生对健康知识了解的越多,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就可以避免很多误区。

2.3体育品德

体育品德简单表达就等同于体育精神也表现为体育道德。关于道德修养方面的内容一直是体育课程标准中被强调的重点,体育最讲究的就是公平、公正、公开。在高中体育中也包含了竞技体育的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更高、更快、更强等体育精神,在学生健康人生观和价值观及心理观念的形成上有很大的帮助。在高中,学校组织的校园会中有团体项目和个人项目,例如接力跑,这就是一个团体的项目,他考验着团队的协作能力,要让学生明白不能当只靠自己的能力就可以让团队获胜。同时各个项目都有其相应的规则,例如篮球的规则,球员是否带球走,羽毛球在发球时球员发球是否过腰,田径比赛中径赛中的起跑是否抢跑等等,教师要在上课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培养,让学生遵守规则,在规则中约束自己,同时也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胜负观。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鼓励,例如表扬学生的动作做的很不错,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积极的进取心。

3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面临的问题

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本质特征是健身育人,体育课程是让学生拥有健康体魄的前提条件,但是目前高中体育课程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也不喜欢运动[5]。随着科技的发展,高中生不论高年级还是低年级都会偏爱玩手机、打游戏,并不会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其次,面对需要考大学的压力很多老师都喜欢挪用体育课,改为其他文化课程,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一个星期可能上不了一节体育课,这样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就会偏低,身体素质也得不到保证。

4新时代培养高中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意义

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什么、培养什么样的人。在普通教育中,属于中高层次的基础教育主要是高中时期的教育,现阶段在高中时期学校更重视学生的文化教育、学校的升学率加上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都非常不愿意进行体育运动,认为体育课就是浪费时间,更愿意将体育课改为自习或者其他的专业课,这就导致了现在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高。学校除了课间操和校运会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活动时间,这违背了我们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教育宗旨。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健康的体魄、形成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素质。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相互之间有交往有合作,又存在竞争的关系,有成功也有失败,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学习到的,可以迁移到平时或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去,进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于树立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有十分重要的帮助。

5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5.1优化教学设计、改进体育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和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就是体育教学的优化。现阶段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教学目标不明确、内容安排不合理、不清楚、教学方法过于传统等等,这些问题不利于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体育教师要结合核心素养去构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计划等,以高中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内容纲要,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去构建层级育人目标。在选择教学内容上,要根据育人目标,以开展有利于学生运动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品德等为原则,结合学生以前累积的经验,根据学校的场地设施去制定符合高中生的教学内容,包括不同类别、单个项目、团体项目等等,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运动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以及运动能力、体育素养等,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目前高中体育课存在“放养式”教学,上课、集合、自由活动、下课,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要让学生爱上体育运动。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比赛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一些团体的活动、比赛,既能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也可以提高他们沟通能力、社交能力等等。教师还可以跟学生沟通,听取学生的意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中。

5.2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是,教师应具备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相关的专业素养。首先,教师应该强化自身的专业能力,勇于尝试,并且能够将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与教学相融合。同时,要根据学生的需要,结合学校的资源,去制定符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例如学生厌倦了慢跑这样的热身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情况运用音乐去带动学生做准备活动。在进行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以及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要反思自己在教学方面的问题,总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改进。高中体育教育是对学生各项素质培养的一个有效途径,良好的体魄是开展任何工作的前提[8]。体育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结合现有的研究,敢于创新,敢于尝试。教师不仅仅只进行课堂的教学,还可以进行一些课外活动。教师可以结合上课所教学的内容,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些课外的活动方法,让学生去活动,从而培养他们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通过课内和课外的学习,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

5.3注重体育健康知识教育

目前很多高中生对与体育健康知识还是不够了解,教师可以利用体育实践课、或者理论课的形式,通过特定的教学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知识,例如一些基本的比赛规则、运动该注意的事项、了解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和保护措施等等。

5.4学校、家庭、社会参与,共同促进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

要让体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那么就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学校、家庭、社会等共同参与,让学生积极锻炼。家长可以主动带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去观看一些重大的比赛等等,这样也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家长对体育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体育态度,目前体育在高中升学是一门必考项目,但是还是得不到很大的重视,我们可以适当加大体育的分值,让家长、学生更为重视。其次社区可以进行体育宣传,定时开展一些社区体育活动,带动一起锻炼,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

5.5利用互联网,构建学习平台

21世纪是互联网的世纪,人们的生活都被它给改变,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有很多的优点,例如互动性、信息共享性等等。高中生要应该要具有一定的网络应用能力。教师可以根据上课的内容建立相关的网络教学资源,以便于学生学习和巩固,可以在上课前一天在网上公布上课的内容,学生根据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并在网上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方便老师上课讲解。2020年因为疫情原因,很多学校都采取了上网课的形式,体育课程也不例外,学生在平台上通过视频上传进行打卡锻炼,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可以定时一些体育比赛的视频或者信息,以及一些体育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等等,让学生进行学习和观看。

6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