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学科德育实践案例集锦9篇

时间:2023-07-18 16:41:33

学科德育实践案例

学科德育实践案例范文1

蓝维教授指出德育专业化的关键在于德育教师的专业化,对德育教师存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指出发展标准,她认为德育教师专业标准是综合性的和高水平的,标准中蕴含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还包括教师对学生的热爱,良好的人格特征等无形的方面。从专业知识来看,主要是对德育课程所涉及内容的掌握;对于专业技能,要求教师不仅仅有传授知识的技能,还要有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建构自身道德素养的能力,知识的学习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通过关心、了解学生,用人格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德性和道德信念的能力。以上是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教师德育专业化内容的概括,不难发现教师德育专业化关注教师德育素养,大多涉及教师德育的理念、知识、能力、人格等方面。在此基础上,笔者把教师德育专业化内容概括为专业德育知识、专业德育能力及专业德育情感三个方面。专业德育知识是指教师在职前教育中,除学习本专业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和关于学生的知识外,还应该学习道德哲学、品德与德育心理、德育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只有系统地接受德育相关课程,才能具备一定道德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素养,对德育的本质和规律有具体的认识。正如赫斯特所说的,“专门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应该对道德的本质有所研究,对道德的适当领域有必要而合理的理解,而且在道德教学上受过专门的训练”。专业德育能力既包括教师传授德育知识的能力,还包括在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组织、交流、沟通、表达、示范等方面的能力。道德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内隐的、有生命的,因此,教师应具备赋予道德知识生命的能力,通过传授有生命力的德育文本知识,利用学生已有的道德体验、创设学生熟悉的道德情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体验,让学生在与德育文本的对话中聆听道德的声音,增加学生对道德的感悟与体验。教师德育专业素养不仅包括专业德育知识和专业德育能力,还应该包括专业德育情感,专业道德情感主要由德育情感意识、德育情感定势以及德育情感能力组成。德育情感意识是教师的情感意识,是指教师对情感在教育中价值的理解和认识;德育情感定势是教师对德育环境的习惯性的情感反应方式;情感德育能力是教师对自己的情感内省和调控以及对学生情感的辨别和沟通两个方面。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的,“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5]。专业德育知识、专业德育能力和专业德育情感构成了教师德育专业素养内容的框架,三者缺一不可,教师应用专业知识启发学生,用专业能力与学生沟通,用专业人格感染学生。只有具备教师德育专业素养,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教师德育专业化的途径

教师德育专业化的途径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职前专门的德育师资培训、职后德育科研和自我教育。师德培训。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指出要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要加强师德建设。师德不但是约束、鞭策和指导教师的道德手段,也是鼓励和教育学生的道德手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规范的总和,所以国内关于教师师德的培训中应加强师范类大学教育院系培育德育师资。[6]教师师德培训对德育教师态度的改变、信念的确立、德育行为的实施有着重要影响,加强师德培训有助于教师处理好德育与一般学科教学的关系、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道德的关系,完善教师对德育的认识。教师具有人格的感召力,教师的道德行为具有更强的表率性和典范性,学生不但听其言,更注意观其行。师德培训通过对教师德育任务的明确,促进教师对职业道德规范的遵守,实施德育,促进学生发展。同时,与师德培训相关的是教师德育专业素养中专业德育情感的养成。专业德育情感是师范生除教育学知识和教育技能之外,促进德育专业化的内在的、隐性素养。加强对教师专业德育情感的培养可以通过情感课程的学习、情感情境的模拟、情感问题的处理等方式进行。从而使教师在德育过程中,通过对学生情感的培养、道德信念的确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德育科研。对专门的德育教师而言,德育科研是指德育教师将德育科研重点放在对具体的德育教学活动的经验性研究上,同时要与专门的德育理论工作者交流,获得当前德育的新理念的过程,主要是针对当前学校德育出现的问题,对德育课程的设置、德育理念的倡导、德育方法的应用以及德育任务的分配,从理论到实践寻求德育工作顺利开展的过程。而对非专门的德育教师而言,通过德育科研,探索德育的基本规律,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过程中,并配合专门德育教师的德育工作,共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德育科研的三个核心要素,它们构成德育科研的“三位一体”的结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单纯的自我反思如果只是拘泥于自我的反思,很难有超越性的发展,往往会因为百思不得其解而放弃对于问题的思考;不与同伴交流会很难发现问题的其他方面,往往会以偏概全,无法从整体上形成对问题的全面认识,从而无法准确地用德育的理论解决问题;而在与同伴交流反思,取得对问题多方面的理解之后,向专家学者学习以及获得帮助、引导,获得对于德育问题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结合德育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践。自我教育。除职前和职后的培训,教师德育专业化还要求教师要具有自我教育的意识、具有德育使命意识和实践反思意识。自我教育的意识是指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勇于自我剖析,发现不足,从而及时学习,获得发展。德育使命意识是使所有教师都要有认可德育意义的意识,实际上所有的教师都具有德育的任务,都有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责任,只有教师具有德育使命意识,才能够将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实践反思意识主要是针对教师德育发展自身出现的问题经常反思,并提出改进策略,教师德育专业化才能够实现。教师德育专业化最关键的是要让所有的教师都承担德育的责任,而教师德育专业素养的培养不仅仅要通过职前和职后的教育,还需要教师自己树立自我教育的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德育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自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教师德育专业化的方法

近几年来,在教师德育专业化过程中,我国许多学者纷纷提出了种种“实践取向”,区别于单纯的“理论取向”的促进教师德育专业化的方法,广大一线教师也纷纷践行,已初显成效,以下几种方法的实践效果尤其突出。德育叙事。德育叙事就是教师能够将所看到的德育事实表达出来,在表达的过程中发现隐藏在德育事实背后的德育原理和德育行为的指导思想,把对德育的独到理解和德育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并且内化到自己的德育实践中,从而更好地指导德育教学。德育叙事不仅仅是针对现阶段正发生在教师自己身上的德育事实,还有周围其他教师身上的德育事实,教师在叙事的过程中记录自己素养的成长过程,使自己尽快成长为一名有德性素养的教师。德育案例研究。案例是包含问题或者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见案例作为教师德育专业化发展的具体方法,其典型性、实践性和联系性显得尤为突出。案例来自于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通常案例是德育教学实践中实实在在的、比较典型而大多数教师比较敏感而又把握不好的问题,把对德育教学案例的研究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有利于教师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比较典型的问题进行反思,可以大大缩短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差距,并且在以后的德育教学实践中碰见类似的案例时做到举一反三。同时德育案例中包含高度综合性的德育原理知识,对于案例的处理,通常是德育理论与实践良好结合的。因此对于新教师以及进行德育科研的教师,案例的学习是短时间内丰富德育理论、提升德育实践水平的针对性策略。德育合作研讨。教育合作研讨是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所赖以存在的场域,即教师德育专业化发展是教师群体的发展,只有教师群体将教师职业变成专业,将教师职业理想作为自身永远的追求,并在此过程中获得自我的满足,才能形成终身信仰。教育合作探讨就是要求教师能在德育过程中,将出现的德育问题或就当前的德育热点,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激发思考,形成对德育问题的认识。教育合作研讨是在教师群体内的研讨,因此有利于在教师之间形成一种互助、合作、共同提高的学习氛围,在相互学习与提升中,丰富自己对德育的认识,提高德育实施能力,提高专业化水平。德育专题考察。专题考察是就某一个德育专题去考察,是带着问题去考察,区别于那些水过地皮湿的观察,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并且在考察过程中检验自己的解决方案。即在考察之前教师就应该对某一专题有了认识基础,并且结合德育知识,形成自己的看法,在考察过程中检验自己的认识与教师群体以及德育权威的认识是否一致,在获得别人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之后,与自己的认识做出对比,获得对这一专题更高层次的认识,从而提升自己解决德育问题的品质。

四、结语

学科德育实践案例范文2

关键词:中职;职业道德;教学低效;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2-0042-02

问题

(一)《职业道德》课教学实效性差

虽然近年来各中职学校对职业道德教育愈发重视,并在学科建设上逐步加大了教学力度,但是从实习生和毕业生的反馈来看,学生职业道德水平提高不大。笔者在走访企业、实习调研及社会培训过程中了解到,很多中职实习生和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职业道德观念,存在着旷工、迟到、随意跳槽、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差、不能吃苦、缺乏奉献精神等现象。

(二)学生学习缺乏动力

一方面,随着近年来中职扩招,各学校入学新生道德素质总体呈下降趋势,需要学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学生却在无意识地抵制相关教育活动,再加上现有德育教材脱离学生实际、教学方法单一等原因,导致学生对《职业道德》课程认识有偏差,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大面积存在学生上课睡觉、私下聊天等现象。

(二)教师教学有应付倾向

在中职学校,各教研组、备课组教学研究活动得不到重视。这就直接导致教师教学常常是孤军奋战,不注重更新教学内容,也难以学到先进教学方法。大部分教师课堂教学依然以理论知识为重点,以讲授为主要方式。“教师在上面念,学生在下面读”的现象普遍存在,长期如此,造成当前《职业道德》课教学举步维艰,不但学生不感兴趣,教师久而久之也变得应付了事。

原因

(一)学生对《职业道德》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

从家庭教育看,现在的中职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的溺爱,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缺乏同情心、大手大脚、好吃懒做、不思进取、怕苦怕累,变得经受不起大的挫折。这给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加了难度。很多学生来到中职学校是抱着学门手艺,混个文凭的想法,认为上《职业道德》课用处不大,不能赚钱。这使得他们在上课时缺乏积极性,“60分万岁”思想严重。社会对学生的不良影响日益增大,腐朽糜烂的人生观,通过影视或网络传入校园,对中职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不少学生认为应该及时行乐,而对认真工作不屑一顾,对职业道德更加没有兴趣。

(二)《职业道德》课教学内容存在两个脱节

课程内容空洞,脱离学生生活 职业学校德育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但是职业学校所用德育教材普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提出的职业道德目标非常笼统,缺乏可操作性,甚至职业道德案例也“古老久远”。例如,在讲到爱岗敬业时,课本中的案例是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的张秉贵“一抓准”。这个案例本身没有问题,但这个五十多年前的案例,对于现在的中职学生而言,实在过于遥远,和现在的生活缺乏交集,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

课程目标短视,脱离学生未来 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众多,不同专业之间的职业道德要求有很大区别。这就要求德育教师结合专业来开展《职业道德》教学。然而,大部分德育教师都是非专业教师,对于不同专业的要求了解不足,上课目标只好以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为主。同时,课程教学对学生的职业指导不足,缺乏实践性。

(三)教师对情感性、体验性德育方法运用不够

很多教师在《职业道德》教学的具体实践中,照搬普高德育经验,依然以知识传授为中心。教师重视道德知识的教学和灌输,而忽视的学生的情感体验,过分注重对职业道德条文的说教,而忽视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学生成为接受道德规范和教条的“书柜”。根据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既要重视知识传授、观念树立,又要重视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如果在《职业道德》教学实践中,教师只重视学生对职业道德知识的掌握,不在学生的情感体验上下工夫,上课时完全按照课本内容教学,学生就难免知行不一,导致课堂教学枯燥,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用案例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把案例教学法请进课堂,更新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职业道德》课的案例来源都是以书本为主,相对而言比较枯燥。即使有部分教师在书本外找案例,也仅是以著名人物事迹为主。对于自己身边的案例缺乏认真关注,这也是造成很多案例说服力不足的原因。我校建校十几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职业道德模范。在开展《职业道德》教学时,把这些优秀学长请进课堂现身说法,对学生而言,比其他案例的说服力要大得多。而且这些职业道德模范往往在工作中也是企业的骨干,收入高、声望高,也能给学生带来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的动力。

(二)多种途径搜集典型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编制身边案例,贴近学生生活 从学生关注的角度和自身需要出发选取案例,向学生讲解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中职学生年龄集中在16~19岁,他们对娱乐、体育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在挑选案例时,也往往从这些方面入手。例如,在讲解爱岗敬业内容时,我放弃课本案例,从学生喜欢的明星中,挑出了NBA篮球明星科比苦练基本功的故事,让学生谈一谈科比成功的秘诀。学生马上来了兴趣,纷纷发言,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

编制专业案例,贴近学生专业 中职学生有着很强的专业特色,他们一入学就已经选定了专业,而专业又决定了学生将来的职业。因此,可以具体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为切入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教育。例如,对于汽修专业的学生,教学时我找到了一汽大众公司高级技师王洪军的案例。在工作中他乐业、勤业、精业,成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一线工人,并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等荣誉。通过案例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职业道德体现在平凡的岗位工作中,小岗位也能有大出息,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编制企业案例,贴近学生就业 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根本目的是有助于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职业道德要在工作中方能践行。因此,要学好职业道德,就不能单纯靠课堂教育。有个例子非常典型:我在给烹饪专业学生上课时,曾经根据厨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让学生理短发、剪指甲。但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后来我带他们参观一个饭店厨房间,厨师长向学生讲了厨师职业的要求。参观回来后,几乎所有男生都自觉地理了短发。“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比起教师的课堂讲解,学生其实更加相信自己的所见所闻。而企业员工认真的工作态度也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职业道德课。在实践中,编制企业案例有不少办法:(1)对于在校中职学生,可以针对不同专业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如商业诚信、生产质量、服务群众等。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著名的企业及相关工作场所,以及靠诚信促发展的企业,访问优质服务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从中学习职业道德,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践行职业道德。(2)对于正在实习的中职学生。要结合实习企业的实际情况,寻找职业道德的典型案例。同时,可把优秀实习生的事迹作为典型案例,让学生在和同学对比的过程中找差距、学先进,从而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3)每年有大量优秀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可以从各班级收集优秀学生案例,根据专业的不同,编制成册。也可以输入学生案例库,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调用。这样,有利于教学贴近专业,贴近学生实际。

(三)《职业道德》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一般路径

在《职业道德》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可参照通常采用的案例教学方法,即通过学生分析讨论案例,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后教师评价、引导,引出课堂教学的要点。一般可采取以下三个步骤。

案例导入 一般可采用多媒体导入,也可让有关人员现身说法,把案例引进课堂。让先进人物和学生直接交流,效果更好。资料在精不在多,要让学生了解案例的关键所在。例如,笔者在导游班上课,讲到爱岗敬业时,就请来导游专业往届优秀毕业生给学生讲“优质服务,游客至上”的职业道德案例。这些案例贴近学生的生活和专业,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教学效果较好。

组织讨论 可组织学生分组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讨论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从适当的角度分析案例所包含的职业道德价值。讨论的范围要小,以免学生漫无边际地讨论。时间要有效地控制,留够时间让每个小组最后推选一名代表阐述观点。教师可以用提问来引导,但要尽量不露痕迹,应使每个学生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分析、讨论的过程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讨论的过程,也正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消化吸收过程。

评价总结 讨论过后,教师要汇总学生观点,归纳出职业道德的要点。教师在评价中要指出学生观点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最后引出案例涉及的职业道德。在评价部分,教师要避免采用“硬灌”的方式,而是要从学生的发言出发,有效地总结、归纳教学要点,让学生体会到讨论的成效。

通过案例教学,中职《职业道德》课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专业,提升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典型案例的引入,也使得以往空洞、枯燥的教学内容显得丰满、生动起来。案例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速了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孙军业.案例教学[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2]高军.中职教育职业道德课应向学生生活贴近[N].中国教育报,2011-01-17.

[3]孟庆勇,邹丽莉.浅谈中职德育课如何贯彻“三贴近原则”[J].教育教学论坛,2011.

学科德育实践案例范文3

 

医学是什么?医学是人学,医学是为人的健康和幸福服务的。医学能呵护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健康。由于关涉人的权利和利益,医学具有浓厚的伦理性。因此,医学发展伊始,伦理道德就纳入了医学的范畴之中,并贯穿于医学发展的全程。实践证明,弄不清医学的伦理性、医疗行为的技术与伦理的统一性,在实践中就很难成长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高素质医务工作者。因此,为了医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专业发展,医学人文教育、道德教化成为了医学教育的必要内容。为帮助医学生增强职业道德责任感,国际上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医学高等教育领域内加强了医学人文教育,《医学伦理学》是其中重要的课程。从1980年代开始,我国各医学院校也大多开设了这一课程,从其在国内的发展历程来看,应该说,《医学伦理学》对医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医学伦理学》教学,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笔者认为,由于该学科课时少、教学条件相对有限、伦理学理论本身飞速发展而教材建设相对滞后、医学伦理学实践性极强,伦理学理论十分抽象、复杂而具体的临床医疗行为对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决策提出的高要求等原因,寄希望于“一本教材打天下”,通过传统的教学单纯的传授、灌输一些基本的知识、思想观念而忽视能力的培养,难免挂一漏万。因此,我们应重视在教学中加强医学生能力尤其是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加强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依据

 

如前所述,《医学伦理学》是医学生医德教育的主要课程。根据道德教育的有关理论,道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设计教育的目标、内容(包括道德观念、道德要求、行为规范等),通过教育活动使之转化为学习者的认知、品格,并通过学习者的决策转化为行动,同时进行事后评价,以深化道德教育成果的活动。道德教育的目的是综合性的,它既强调学习者对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进行认知,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又注重培养学习者的道德分析、判断、决策、评价及行为能力。也就是说,只有把一定社会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认识、观念、品格、行为能力、评价能力,才算是达到了道德教育的全部目的。其中,分析、判断、决策、评价能力就是所谓的道德思维能力。因此,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是道德教育的必要内容。同时,从个体的道德发展来看,仅仅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并不足以适应复杂的道德生活,在道德生活中学会分析、比较、判断、抉择、评价应是道德发展的关键。个人和社会都是动态发展、不断变化的,当人们在与复杂而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相互作用时,个体道德行为的选择、实践、道德品格的形成,离不开人们对各种道德观念、道德现象进行正确的判断、决策和评价。也就是说,个体的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应是道德发展的必要环节,是个体实施道德行为、形成道德品格的前提和基础。具体到课程本身而言,《医学伦理学》教学究竟应教给医学生什么?从现实来看,尽管国内《医学伦理学》教育界尚未有明确、统一的提法,全球也没有统一的表述,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基本的共识。2000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医学院校的伦理学和法学教师学会即ATEAM(Association of Teachers of Ethics and Law in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Medical Schools)的工作会议根据国际共识提出了《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和态度(attitude)三个方面,明确提出了《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目的为:培养医学生正确的医学职业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伦理学的基本知识以及掌握这些知识并将其运用到与病人的沟通和对病人照护所需要的技巧。国内的《医学伦理学》教育界则大多认为:课程教学应提高医学生对伦理学问题的敏感性和意识,提高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解决伦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医德修养水平等。从国际、国内的认识来看,《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目的强调知识、态度、能力并重,而在能力的指标体系中,笔者认为道德思维能力居于核心地位。那么,要完成这样的教学目的,必然要求我们在课程教学中重视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在道德教育中,道德知识、道德观念要转化为学习者的态度和行为,道德思维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

 

二、加强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意义

 

医疗行为兼具技术性和伦理性。一方面,医疗行为的正确选择离不开伦理道德的保驾护航。医务工作者能否自觉地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能否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正确诊断,采用有效、最佳的治疗手段来解除患者的痛苦,绝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同时还关涉医务工作者的道德水准。另一方面,在医疗实践中,由于任何一个医疗行为都会给患者带来影响,轻则影响心情,带来经济损失,重则影响健康,危及生命,因此,任何一个医疗行为的选择,都既是医学问题,又是伦理问题。那么,兼具技术性和伦理性的特性就决定了对行为本身进行医学判断和伦理判断是完全必要的。而由于医学本身充满了不确定性,任何一个医疗行为都很难在事前就给出十分肯定的答案,这种不确定性就使得行为本身可能存在道德问题甚至是道德风险。那么,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从伦理学的角度而言,每一个具体的医疗行为都处于具体的道德情境之中,都有其特殊性。因此,具体的道德分析、判断、决策必不可少,光有伦理学知识而不去做具体的分析、判断,我们似乎永远也不可能有积极、主动、正确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同时,作为一门课程,《医学伦理学》的教材内容必然是相对滞后的,原有的教学内容有可能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要,而即使是已经更新的教材内容,也会因为目前新的伦理学问题的层出不穷而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很多问题教师本人也可能还没有确切的答案,答案的寻求可能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过程。现实生活中,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思想观念、价值观多元呈现,社会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传递越来越快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需要人们重新审视并作出回答的新问题,而伦理学本身还难以作出明确的回答,很多涉及到伦理难题的案例往往都可能是两难选择。例如,克隆技术、器官移植、安乐死,人们似乎总是在不断的争论,争论的双方又似乎都理由充足。也许,在这些争端面前,唯有一定的道德思维能力能帮助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面临道德的“两难”选择时保持清醒,做出理性而又合乎人情的选择。此外,尽管我国医学教育界对《医学伦理学》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并不存在分歧,但不少医学院校却在现实中存在着课时严重偏少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课程开设的总课时约为30学时,不及美、日等国同类课程学时总数的1/5。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教学内容从绪论(基本概念和学科发展历史)、伦理学理论(义务论、功利论、美德论)、美德的追求和行为修养、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及范畴、医患关系及医患双方的权利义务、改善医患关系的方法、临床科研和人体实验中的国际伦理准则、生殖技术、器官移植等高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时间有限、内容太多之困。另一方面,即使我们无限延长教学时数,对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学习和研究也不过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历程。那么,《医学伦理学》究竟应该教给医学生什么?或者说,什么更重要?故此,笔者认为,面对复杂的社会道德生活和临床医疗实践,对医疗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行为进行道德考量的前提是掌握基本的伦理学理论,具备一定的道德思维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道德决策、实施道德行为和行为后评价。因此,道德教育仅仅只是传授、灌输一些基本的知识、思想观念是远远不够的,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远比让他们记住也许并不存在的唯一正确答案更有意义。

 

三、培养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的现实途径

 

道德思维是指人们对社会现象及自身行为从道德角度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做出判断、进行评价的思维活动。培养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就是指导学生按照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正确运用科学的思维规律、思维方式、思维方法和艺术,观察、分析和解决医疗实践中的伦理道德难题,培养道德智慧以规范自身行为,完善自我,实现医患者关系的和谐发展。许多研究成果表明,人的思维能力包括道德思维能力是可以培养和训练的。在医学生道德智慧的培养中,归根到底就是教导医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分析自己所处的道德具体情境,审视自己的道德行为,并对不同的道德实践手段进行比较,选取达到道德行为目标的最佳手段。笔者认为,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培养的现实途径包括:

 

1.理论教学是基础,让学生“学”起来。《医学伦理学》是一门运用一般伦理学原则解决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医学道德问题的学科,理论性较强。要培养医学生学会运用伦理学的理论、方法判断、处理医学领域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问题,离不开伦理学理论的指导。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医学伦理学》的理论教学,这是医学生未来进行道德判断、分析、决策的基础。在理论教学中,有如下几个问题是我们应该加以注意的:一是理论教学的结构设计应着眼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医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而不是过分追求理论自身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课堂理论讲授以必需、够用为度,以留出足够的时间突出重点,帮助学生掌握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二是理论教学应该注重联系实际。理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为医学生未来的临床实践服务,课堂教学应帮助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关注现实道德生活的态度。三是传授知识应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理论教学是为能力培养服务的,不能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理论知识,还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对伦理学相关理论的探求过程中来。只有经过一次次学习过程中的感知、思考、讨论、发言,才能确实提高学生的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

 

2.引入案例,让学生“想”起来。掌握了一定的伦理学理论和方法,并不意味着医学生就已经具有了正确进行道德分析、判断、决策及评价的能力。为了培养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实践证明,引入案例教学法是正确的选择。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提高学生素质、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它为培养学生的临场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了一个训练的场所。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展现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让学生进入案例情景,设身处地面对、处理和分析各式各样的伦理问题,学会多方位思考,设想种种道德选择的可能性,能帮助医学生克服用一个角度、一种观点、一种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局限。同时,它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帮助学生站在具体医疗行为伦理决策者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处理、解决临床伦理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精选案例,选取与讲授内容相符、有针对性的案例,案例中的伦理问题应有争议性和讨论的余地,存在着从各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和解释的可能性。同时,不论是发生在身边的现实事件、科研时遇到的伦理难题还是临床发生的真实事件,案例应具有典型意义。

 

3.积极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讲”起来。课堂讨论可以是针对某一医学伦理问题进行分析及讨论,目的是使学生在讨论中找到有关临床伦理难题的解决之道,在争辩中巩固理论知识,培养道德情感。同时帮助教师从学生的论辩中发现教学及学生道德情感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教学内容及方法,引导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课堂讨论能够有效培养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因为,当一些富有个性的学生聚集在一起时,由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不同方式,可能产生种种不同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课堂讨论中的比较、对照、切磋,同学之间就会有意无意地学习到他人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改进。组织课堂讨论要求教师在课前对医疗实践中的道德问题、道德现象、伦理困境设置讨论题,并要求学生根据讨论的问题广泛收集资料、写发言稿,积极参与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在课堂参与讨论并对学生的发言作简要点评。课堂讨论一是要求适宜的教学班级规模,班级人数太多会使许多人没有发言机会,太少则不利于讨论的进行;二是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对课堂管理有较高的组织驾驭能力,能够控制现场局面,善于归纳和总结,只有这样,课堂讨论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4.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动”起来。医学伦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增强教育教学效果,单靠课堂教学或单靠医学伦理学专职教师的教育可能是不够的,让学生在真实的道德实践中学会道德分析和道德判断是培养道德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的教育应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到临床实践中去,让他们在其中感受道德、践履道德,选择行为方式,在活动中发展品德。引入实践教学环节,一是可以组织学生就一些医疗卫生领域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调研,如组织学生在本地医疗机构开展医患关系现状及问题的调研,也可以组织学生到医院做导医,体验医学职业道德的基本精神等等。另一方面,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医学伦理学》的教学还可以与医学生的临床见习结合起来,通过引导学生在临床见习时对临床常见的伦理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使抽象空泛的医学伦理学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论证。这样,既帮助医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行为规范和基本范畴,又在临床实践中使学生的医学技术和伦理决策能力都得到提高。

 

对医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需要学生理性和思维参与的过程,因此,《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绝不是全部也绝不是终点。但是,课堂教学是培养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的起点和重要平台,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帮助医学生学会开始思考医疗领域中各种道德问题、伦理现象,为未来的职业行为奠定道德基础,无论是对医学生、医学院校、医疗机构还是整个社会,对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无疑意义重大。

学科德育实践案例范文4

关键词: 中职德育课 优化 教材

中职德育课经历了三次课程改革后,教材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08方案”实施以来,中职德育课教材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新教材增强了针对性、实效性与时代感,进一步体现了“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原则,以就业为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融入课程中,突出了以诚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特点。新教材图文并茂,体例活泼,语言通俗,内容丰富,但是,要把中职德育课讲“活”,上出味道,让学生真正对德育课感兴趣,仅仅靠讲教材是十分不够的。

一、教学思想的优化

中职学生是国家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他们的思想道德将直接关系到国家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职学生的思想、行为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中职德育教学思想也要不断优化,“与时俱进”。

1.教学理念。中职德育课要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理念是行为的前提,教学理念直接影响教学行为。教学理念是建立教学设计、教学思路的基本指导思想。没有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就很难构建出高水平的教学方案。因此,中职德育课的改革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中职德育课教学要以人为本。也就是说,在中职德育课中要树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育人为根本的理念。

2.师生关系。中职德育课要树立“科学师生观”。中职德育课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熟悉、老师讲课的水平,还有赖于教师的科学师生观,因此,中职德育课教学必须树立“做朋友”“做主人”“做情人”的观念。

(1)做朋友。一个人的成长不仅仅依赖于智力的发展,也依赖于非智力因素的支撑。非智力因素包括习惯、意志、兴趣、情感等,对于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而言,非智力因素中的情感因素往往更为重要,尤其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意思是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一位教师而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对教师的教学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与学生做朋友,主动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历程,了解他们的情感、意志、品质特性;通过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了解他们的生活背景和现实需求;通过关注并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在教学过程中,要不回避理论和现实问题中的疑难点,敢于直面学生的“思想症结”,并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朋友的方式交流和指点,与学生共同感受教学情景中的喜悦和痛苦,共同体验追求真理过程的艰难和曲折,“以心相知”,在共识和谐中,实现教学目标。

(2)做“主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正确认识这些个性差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中职德育课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教学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作用,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例如,在讲授“恪守职业道德的重点――我诚信”时,我们先让学生列举出现实生活中不诚信的现象和讲诚信的事例,再让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领悟诚信的重要。

(3)做“情人”。在中职德育教学中,教师是以势压人,还是以情感人呢?我们认为要以情感人,特别是对15―18岁的中职学生而言更是如此。以情感人会对学生的德育起到推动作用,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手段,都不能代替人的情感。因此,教师要做一个有感情的人,做一个能“以情感人”的人――“情人”,也就是要重视沟通、传递、感染、分享等情感作用。其实,在中职德育课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感资源,教师只要挖掘和利用就可以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例如,“做遵纪守法的人”一课,课本中的王某、徐某两起事故案例,让学生触目惊心,内心受到巨大的冲击。再联系校园违法乱纪现象给家人、给学校带来恶劣影响的实际,学生很自然地就明白了违纪害人害己的道理,从而内化为自觉行为――做个遵纪守法的人:在课堂中违纪的现象少了,认真听课的人多了。

二、教材使用的优化

长期以来,教材一直是主要课程资源,甚至是唯一的资源。“08”课改方案要求,教师由“教教材”转化为“用教材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科学的教材观,要求我们认真领会教材的真正精神,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关系,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和方向性。

教材观和教材使用模式的变化必然带来教学方式的改变。因此,我们在组织教学时,对教材内容不能简单地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应该针对学校特点和学生特点,将新教材的理论体系和教学实际结合起来,灵活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旧材新用。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虽然更有优势和特点,但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旧教材,因此,在教学中应当经常将旧教材中合理部分与新教材的相关知识相结合。例如:新教材“保证产品质量”一课。内容比较少,而且不够详细,对生产者、销售者具体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不明了,违反相关规定应承担哪些法律后果不清晰,但是产品质量问题又是当今社会乃至全世界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为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增强教学效果,我们合理补充了“01版”法律基础知识中的相关产品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的内容,使教材内容更科学和完整。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当放手让学生根据教材及相关材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自我探究中主动求知、快乐求知。

2.增加新闻。教师及时把国内外及身边近期发生的重要事件与所学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不仅使抽象、空洞的理论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使学生易于理解记忆,而且可以让学生长知识、长见闻,提高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为此,教师要密切关注“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今日说法”和“共同关注”等央视节目,认真做好记录。还要捕捉社会热点,从网上浩如烟海的各类新闻资讯中选出德育课教学所真正需要的材料,及时下载、复制、整理和储藏。

3.专题讲座。根据学校特色、专业特点和学生就业的需要,适当适时地开展系列讲座。例如,开展有关《劳动合同》、《教师法》、求职就业创业技巧等讲座,符合学生切身利益和需求,学生兴趣浓、热情高、思维活跃,气氛热烈,这样能增强中职德育课的教学效果。

4.重视事例。为了便于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中职德育课教材中选用了大量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事例。对这些事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重视。这是因为教材中的事例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先进性,权威性和真实性,知识性和启发性,都非常典型,能够很好地说明书中的道理。例如,教材中的民族英雄,革命先烈、劳动模范、优秀党员和先进科学家的事例。当然,有些事例并不是学生通过阅读就能理解其内涵的,教师必须精心讲解和科学说明。因此,在中职德育课上,教师重视这些事例,既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又可以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三、课堂讲解的优化

上好中职德育课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要增强中职德育课的实效,就要讲究方法。要让教材的理论知识有效地进课堂、进耳朵、进大脑,就要不断地探索最佳的教学方法。

1.定位法。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胆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因此,要上好中职德育课,就要根据这个德育目标和本校学生的特点,对教学目标重新定位。

2.多媒体法。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在一段时间内,各种感官获得信息的多少是不等的,其比例是: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视觉和听觉获得的信息之和高达到94%。试验还表明,信息的展示如果是纯视觉的,学习时注意力就只有54.6%。以上数据说明,视听结合所接受信息的效率超过了单一感官接受的效率。这就要求我们在中职德育课中采用有声有色的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特别注重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结合课本内容有选择地使用电影、录像、幻灯、照片、录音等,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不同感觉器官对学生进行强有力的刺激,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3.实践法。眼下,中职德育课效果不佳,重要原因之一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上课形式呆板、枯燥。研究表明,实践教学法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是提高中职德育课实效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比如“校园文明调查”作业,教师用实践法教学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师按“研究性学习”模式组织实施,先按6―8人为一组的要求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再讲清楚具体的要求和任务。然后让学生分工合作,开展相关的文献查阅、调查研究、讨论思考,完成调查报告和小论文,还要将调研成果做成PPT在课堂上交流,由老师点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都很认真地寻找“身边的感动”,“窥生活细节,见自律之斑”,调查涉及中职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完成这一作业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学会了合作,锻炼了能力,而且对中职生活、中职生的形象进行了反思。有些还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而研究成果的交流,更给中职生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展示才华的机会,满足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诉求,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再如“校园环境卫生现状”“中职生与诚信”“中职生的学习动机、态度调研”等,实践教学活动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当然,在实践教学内容上要强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在实践教学方式上要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学生参与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关注社会热点,鼓励独立思考,化理论为方法、化知识为实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师生的互动和对话,实现从灌输到启发,单向到多向,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这样一定能增强德育课的实效性。

4.启发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根本方法,重要特征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点燃”学生的兴奋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职德育课也不例外。例如,在讲“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性”时,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笑话:“从前有一个人,他希望所有的人都死掉,只让他一个活着,但他又想吃烧饼,于是就留下一个卖烧饼的。他又觉得太寂寞,就留下他的老婆。而他还要穿衣服,又留下卖布的和裁缝……最后就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人。”这个故事启发学生思考:一个人能不能脱离社会独立存在?学生自己思考后,从中得出结论――人是社会的人,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生存的。这样把抽象的哲学问题简单化,通俗易懂。此外,还有设疑提问启发式、情景感悟启发式、案例导入启发式、类比启发式等启发式教学法等。

5.案例法。案例教学法本质上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为中职德育课理论联系实际找到了契合点,有利于提高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法实施的关键是处理好案例与教材之间的关系,不能脱离教材运用案例,更不能用案例代替教材。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做到科学性、系统性和生动性的统一。例如,教师在讲《职业道德与法律》“避免误入犯罪歧途”中的“懂得犯罪后果”时,列举了本校财会专业的黄姓同学误入歧途犯罪的例子:黄某是父母近50岁时才生下的儿子,父母对他娇生惯养、百依百顺,从小就骄横跋扈。在校,有经常抽烟、旷课迟到、吵课闹课、不尊重老师、不团结同学、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对老师的批评教育置若罔闻。在家,经常动不动就训斥父母,且经常和一些社会不良青年混在一起。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例子,给同学们极大的震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法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6.情景法。情景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良好教学情景,有助于提高中职德育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能把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融于情景之中,进而增强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上《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保护资源环境”时,首先,播放风景优美、空气清新、靠山近水、配套完善、人文氛围浓厚的绿色城市画面。问学生喜欢在这种环境下生活吗。其次,播放工业废气污染、垃圾遍地、苍蝇满天飞、污水横流、被沙漠化的城市等污染触目惊心的画面,问学生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吗。最后,播放环境优美的校园和环境脏、乱、差校园的影片。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保护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自觉投身到环境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7.“方法”法。课堂45分钟,如果每分钟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那么对于中职学生来讲,要他们不吵不闹,一直都在听课,认真听,的确是不现实的,是很难的。但是,如果教师能够详讲重点内容,少讲、不讲其他内容,“变讲堂为学堂”,而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取知识,那么就是另一番风景了。教师的职责在于给学生指导、帮助、咨询与援助,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使学生参与学习,而且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当然,好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灵活选用。

总之,中职德育课是一门极为复杂的人文学科,既有严谨的科学性,又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中职德育课的教改任重而道远,一切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有利于培养社会有用人才的方法,我们都可以大胆尝试。

参考文献:

[1]贾少英.试论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的几个着力点.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3).

[2]刘岚.给政治教师的101条建议.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学科德育实践案例范文5

关键词:课堂教学;德育渗透;核心价值观;专任教师

由于工业文明所特有的标准化、系统化、控制化的制约,高校课堂日益程式化、专门化、技术化,导致受教育者知识结构片面狭窄,对本专业以外重要的社会、伦理、环境、生态、文化等问题缺乏应有的认知和重视[1]。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尤其是德性方面素养的培育,当前依靠政工干部和“两课”教师的德育培养模式,缺乏足够的实效性[2]。专任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主体,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有责任运用好教学课堂,引领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帮助学生完善自我的道德素养。同时,挖掘专业教学课堂的德育功能,也是应对当前高校德育模式实效性不强的有益补充。同志在2014年9月9日,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提出广大教师要用好课堂讲坛,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四有”好教师,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

1发挥学科专任教师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校园是青年学生逐步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要求,履行道德义务,形成道德品质的场所之一,而课堂教学是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成长和发展。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原则认为,道德培养和知识传授构成了学校教育的两个基本内容。综合运用学校资源提升学生的德行修养,积极引导学科专任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兼顾德育培养,挖掘课堂德育资源,多学科配合,形成校园德育教育的合力,这既是国外发达国家在大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好的经验[3]。也符合党中央的要求即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为例:学科专任教师人数与“两课”思政类专业教师及学工条线思政专职工作人员的六倍多;某三年制工科专业的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期间,专业类课程占总学时的九成(以上数据截至2016年9月)。因此,发挥学科教学课堂的德育功能,占主体的学科专任教师要善于从学科内容和特点出发,发掘教学素材的内在思想性,揭示学科中的真善美,结合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一定能对大学生的德育培养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2渗透性德育教育是学科专任教师落实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式

课堂教育是实施教学的主渠道,当前的大学课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道德修养失范,隐形缺课[4]严重;另一方面,教师教学方式的单调,以单向灌输为主,缺乏师生互动。从授课内容看,各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对培养学生优良素质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各专业课程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决定了将德育渗透于教学之中,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授课教师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情操、治学精神、教学态度等对学生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5]。从授课方式看,与动辄上百人的德育等人文课程相比,专业课多为小班课堂,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交流会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也更具有针对性。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技能,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与个性,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因此,发挥专业课堂的德育功能,倡导课堂教学中开展渗透性德育教育,是弥补现有管理模式下德育培养实效性不强的重要手段。

3高职院校教学课堂开展渗透性德育教育的实践探索

3.1通过规范的课堂仪式进行课堂渗透性德育教育

大学课堂仪式蕴含着不可忽视的道德价值,它在传达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对大学生的道德成长也具有价值引导和自我建构意义[6]。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课堂也有不少新情况的出现,比如:上课出现“低头族”,这是对授课者极不礼貌的表现;一堂课下来,垃圾满地,这表明大学生文明修养还有待提高。因此,教师可以借用规范课堂仪式,融入新内容,营造一种道德氛围,激发道德情感,教会学生明礼、守礼、行礼,从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传统的课堂仪式主要以站立注目的敬礼形式表现,由于师生的个性意识,导致许多人认为这种仪式仅仅只有象征意义,加之重复性导致的疲劳感,认为课堂仪式如同可有可无的“鸡肋”,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也都忽略掉这一环节。笔者在教学实际过程中碰到学生课堂玩手机、课后留下一地垃圾等道德失范等现象,通过设计课堂仪式来传递道德意识,规范学生道德行为,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以上课和下课仪式为例,任课教师走进教室,做好相应的课前准备之后,站立并环顾四周,所有的学生立刻安静下来,做好即将上课的准备,当上课铃声响起,教师拿出自己的手机,面向全体学生郑重关机,同时提醒学生关机或调至静音状态,再发出上课指令,学生意识到需要转换身份,便正式进入课堂学习的“角色”;下课在发出下课指令之前,任课教师提醒学生将各自产生的垃圾带出教室,并将座椅归位,做好教室“归零”,然后再发出下课指令,学生学习者“角色”解除。综合上述课堂仪式,较传统的课堂仪式更加切中实际,而且整个环节紧凑自然,师生之间的配合也更加默契,更能起到培养学生的尊重他人、提升自我文明修养的作用。

3.2通过案例教学进行课堂渗透性德育教育

作为道德教育背景因素的生活世界是鲜活的、完整的人文世界,在生活世界中进行道德教育,可以充分吸收生活世界的直观性、本真性、体验性的养分,促进个体自我思想道德建设。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具有活跃课堂、增强师生互动、拉近师生距离、生动直观的优点。教师作为案例教学的设计者,结合专业知识,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将专业知识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教给学生之外,还应该引导学生用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看待案例教学中所涉及到案例的社会意义,在教学环节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比如,在讲解物质化学结构时,以“三鹿毒奶粉事件”作为案例进行教学,专业知识讲解落实之后,再对毒奶粉事件的整个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分析其社会根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在案例教学法中进行渗透性德育教育要注意:①案例的选取和设计,要切合教学知识点的实际,不能生搬硬套,做到有的放矢。②并不是每个教学案例都可以用来进行德育渗透的,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敏锐性和运用案例进行德育教育的能力。③渗透德育教学要遵循教学规律,德育渗透应当是寓德育于教,使其水融,切忌将渗透式德育游离于教学过程。

3.3通过设置课前小讨论进行课堂渗透性德育教育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执行者,为了完成既定教学目标和任务,课堂教学的设计是有一定的自主性的。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专任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以课堂时间为主,课堂之外的交流很少。因此笔者会选择每周的第一堂课,用10~15分钟时间,以课前小讨论的形式,与学生聊聊近期发生的国内外的一些大事、趣事。一方面寻找共同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另一方面,就某些重大事件,进行德育教育方面的引导,教会学生正确地看待问题,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2012年,中日关系因为事件而紧张,据媒体报道,一些大学生上街游行(后因事态失控,导致多地发生事件)。在课前讨论时,笔者及时地向学生说明了事件的始末,客观地分析了当前的中日关系,强调大学生要爱国、更要理性表达爱国意愿。利用专业课堂一刻钟左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爱国、法制教育。

3.4加强高校教师立德树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培育

大学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阶段,课堂是大学生提升自我的主要途径,课堂教育中自我和谐认识与社会适应性教育的渗透,可以在学生的适应性培养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教师应该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领路人,即便不是班主任、辅导员,也应该时刻心系学生的未来与成长[6]。高职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课堂不能成为只注重实用、只对专业技能感兴趣的单维化场所,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多样化,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关心人的生存价值,提升人的思想品格与理想追求,形成与现代化民族精神和历史使命相适应的文化人格。因此,高校专任教师要积极运用课堂教学搭建育人平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挖掘校园德育资源,多学科配合,形成校园德育教育的合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四有”好教师,实现教师价值。

作者:林休休 魏影 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吴小鸥.大学课堂文化人格的共生与化育[J].高教探索,2005(6):62-65.

[2]王建斌.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5):43-45.

[3]张文军,王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德育教育的启示与借鉴[J].湖北社会科学,2009(11):179-182.

[4]周作宇,熊春文.大学教学:传统与变革[J].现代大学教育,2002(1):15-21.

学科德育实践案例范文6

课程,基于落实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基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

才培养模式的背景;并且结合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技术立校、文化育人、开放办学、服务侨乡”的办学理念,在课程建设方面形成了

“注重实践性、融合职业性、体现开放性、凸显互动性”的特色。

[关键词]高职院校“基础”课课程建设特色

[作者简介]邓复群(1964-),男,江西南康人,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商法

学。(广东江门529090)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108-03

高职院校如何做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化而来,

实施后,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我们进行更加规

(以下简称“05方案”

“基础”)课程的课程建设,笔者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江范化的建设。我们的课程建设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门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为例,着重从课程特色的角在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探索、课程网站建设等方

度来探讨高职院校“基础”课程的课程建设问题。我院的“基础”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院“基础”课程的

课程是由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和“法律基础”课程合并转主要特色是注重实践性、融合职业性、体现开放性、凸显互动性。

一、高职院校“基础”课程建设为何要注重实践性,融合职业

性,体现开放性,凸显互动性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首先有几个关系问

题需要厘清:

1.如何处理课程建设中的规范与特色的关系?笔者认为,

规范是政策,是制度,是前提,是基础。如党和国家关于加强和

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政策文件,教育部关于高校思

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实施方案(“05方案”),省委省政府和教

育厅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等规定;特色

是实施,是措施,是教改,是亮点。讲特色不能离开规范,讲规范

不能离开特色。

2.如何处理课程建设中各高校的共性与个性(特色)的关

系?笔者认为,一方面,课程本质上是思想课、理

“基础”政治课、

论课,而非一般文化课(通识课)、技术课、技能课、工具课,应防

止将本课程急功近利化和庸俗化;另一方面,课程又属于

“基础”

修养课,应有针对性和个性化,应防止脱离现实、脱离学生、脱离

培养目标、脱离专业特点的无的放矢。我们的课程建设既有与

本科院校和其他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共同之处,也有与其他

高校课程建设的不同特点,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和注意提炼课

程建设的特色,以便进一步促进今后包括教学改革在内的课程

建设。

从共性而言,高校“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

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本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是:以人为

本,为学生健康成才施教,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把本课程建设

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优质课。从个性而言,基于落实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基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的背景;并且结合我院“技术立校、文化育人、开放办学、服务侨

乡”的办学理念,我们在课程建设方面形成了注重实践性、融合

职业性、体现开放性、突显互动性的特色。

二、我院“基础”课程建设如何注重实践性

我们认为,提高高职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关键在于践

行。因此,我们在保证本课程理论教学基本学时的前提下,特别

注重抓实践教学环节。

1.在本课程教学大纲中规范了实践教学的相关内容。明确

了实践教学的目的、途径、主要形式和学时。我们把实践教学的

途径分为“第一课堂”和。“第一课堂”

“第二课堂”“第三课堂”

实践教学是指课堂实践教学,主要形式有:专题性的案例教学、

讨论课、辩论课、调研心得交流课等;

演讲课、“第二课堂”是指

课堂外的校内实践教学,主要形式有:指导学生社团文化活动

(如求是学社)、校内调研、“第三课堂”

学生课题研究等;是指校

外实践教学,主要形式有:组织参观访问校外实践基地、指导学

生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三下乡活动等,特别是基于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对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与学生

顶岗实习叠加实施进行了尝试和探索。这里特别需要探讨的问

题是“叠加教学”模式:首先要明确,完整意义上的工学结合,逻

辑地包含实施思政课“叠加教学”;将本课程延伸到企业是“三全

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必然要求;在高

职院校推行“叠加教学”有助于在高职生实训或实习期间,有效

开展本课程教育教学活动,弥补过去高职生顶岗实训、实习期间

思政课缺位的缺陷,满足他们顶岗实训、实习期间对思想政治教

育的需求;可将本课程实践教育教学延展到企业,有助于实现全

方位的工学结合,推动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模式改革跃上新台阶;

有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使其成为精品课程

和品牌课程。其次,要建立健全“叠加教学”的制度与机制,拓展

“叠加教学”的方式、方法:(1)要整合学校、企业教育资源,校企

;采取依托网络、

携手实施思政课“叠加教育教学”(2)“QQ群”、深

入企业调研、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活动、搞专题辅导报告等多种切

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和途径,送思政课到企业或其他实训岗位;

(3)“叠加教学”要靠制度与机制来加以保障;(4)边试验、边探

索、边总结、边提升。

2.建立了长期合作的本课程校外实践基地。如江门市华侨

博物馆、江门市档案馆、广东宝力电器有限公司、开平富林纺织

有限公司等实践基地。我们下一步还要继续拓展一批校外实践

基地(如梁启超纪念馆)。

3.制定了本课程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方案,确定了实践教

学的分值比例及考评依据。总评成绩

100%=理论测试

80%+实

践考核

20%(其中:实践报告

10%+实践表现

5%+本课程课堂表

5%)。

三、我院“基础”课程建设如何融合职业性

1.在教学内容方面。(1)在理论教学内容方面融合了职业精

神的教育内容,在本课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

观、廉洁观教育内容中,融入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人格、

职业理念、职业态度和职业法律的教育内容。(2)课堂实践教学

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专业、贴近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群。在教学

中,尽量做到因材施教。(3)在校外实践教学内容方面重点突出

职业适应、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的教育和引导,辅导和帮助学生

进入职业角色。

2.在教学环节方面。我院是高职院校,本课程教学根据职

业教育的要求,通过专题教学和案例教学,把教材体系转换成教

学体系;又通过互动教学法,把教学体系转换成学生的认知体

系,并进一步指导学生将认知体系转化为行动体系。(1)把专家

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师的教学体系。我们对专家编写的全国统编

教材进行研究,掌握其逻辑体系和基本内容(如职业精神、职业

理想、职业道德、职业心理、职业法律等),再结合高职院校学生

的实际情况(如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学生未来岗位群、学生个体

特点等),将教材体系科学地转化为我们教师的教学体系(包括

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2)把教师的教学体系转化为

学生的认知体系。我们对经过研究、融合、调研、备课等系列环

节得来的教学体系再加工为专题教学体系或案例教学体系,采

取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教师的教学体系

转化为学生的认知体系。(3)指导学生把认知体系转化为行动体

系。知识贵在运用,学习重在实践。我们教师将教学体系转化

为学生的认知体系后,教学工作不能就此结束,而是应通过实践

教学、课外辅导、评价考核和教师为人师表等途径,激励、推进和

指导学生将认知体系转化为行动体系(包括职业行为和其他为

人处世的行为)。

3.探讨本课程融合职业性的案例教学法。(1)明确“基于工

作过程”的专业课教学模式将成为高职院校一大趋势,与此相适

应,在我院“基础课程”中全面推广案例教学也将成为一大趋

势。案例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

通过设置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等活动,让学生

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积极思考探索,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

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特点是开放、互动。在本课程教学中

恰当地实施案例教学法,能有效地改变传统政治课重理论轻实

践、枯燥乏味的状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有

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真

正落实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2)要规范本课程案例教学的基本

环节和逻辑顺序。我们认为,以下基本环节和逻辑顺序是比较

全面、合理的:第一步,陈述案情;第二步,提出问题;第三步,引

出原理;第四步,分析案例;第五步,讨论启示。(3)要明确实施案

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实施案例教学的重点是:探索一套适合

本课程案例教学的方法体系;本课程每个章、节的典型案例收

集、选取、整理和撰写(含案情、问题、原理、分析、启示);设计、制

作本课程案例教学多媒体课件。实施案例教学的难点是:本课

程如何结合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案例教

学;与职业和职业教育有关的典型案例选编、案例分析和案例

启示的撰写;本课程案例教学在全校的全面推广。(4)需要探讨

本课程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的区别问题:我们认为,案例教学与

举例教学虽然都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但二者还是有区

别的。一是二者的主体不同:案例教学是教师主导的、学生参与

式教学,是师生互动教学,信息交流是双向的;而举例教学是教

师的一种讲授,是教师的独角戏,信息交流是单向的。二是二者

的教学逻辑顺序不同:案例教学一般是从案例到原理,而举例教

学一般是从原理到案例;三是二者内容的复杂程度不同:案例的

内容比例子的内容复杂;四是二者的作用不同:案例教学主要是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举例教学是通过通俗

易懂的例子来说明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我院“基础”课程建设如何体现开放性

1.教学团队建设的“内引外延”。(1)教学团队建设的“内

引”。我们在

2010年上半年先后邀请了省内

13位思政课专家到

我院思政部指导和讲学。专家们的指导促进了本课程教师的教

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此外,聘请了校外实践基地实践教学兼职

指导教师。(2)教学团队建设的“外延”。加大师资外出培训的力

度。近几年来,在本课程教师团队中,有

2人先后参加了为期半

年的访问学者研修,有

9人先后参加了为期

20天的“广东省哲学

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有

5人参加了北京的全国教师

培训会;有

3人先后参加了香港理工大学“高职现代教学法研修

班”。此外,树立教师社会服务的品牌。本课程骨干教师积极参

与江门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市文明办牵头主办的专题宣讲活

动。如“党的十七大精神”“职业道德教育”

巡回宣讲、专题报告

和“普法教育”专题报告等。如笔者近年来在校内外作了七十多

场大型专题报告。(3)建立本课程教师下企业调研和社会实践的

机制。本课程教师下企业调研和社会实践应该常态化、制度

化。教师应通过实践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现实视野,提高自己的

教学水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

2.教学内容方面的“延伸拓展”。(1)将本课程内容延伸到其

他相关专题讲座(如党课讲座、“学业与人生”励志讲座)。(2)将

本课程内容拓展到企业文化、侨乡文化、校园文化的教育活动

中,并组织学生直接参与有关专题文化活动。

3.教学途径的“开放多元”。除了课堂教学以外,我们还有:

(1)开设“思基础”精品课程网站学习平台。本课程主要教学资

源已全部上网,鼓励学生课外上本课程网站自习。(2)送课到学

生顶岗实习的企业中。基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的需要,对课程的实践教学与学生顶岗实习叠加实施进行尝试

和探索。

五、我院“基础”课程建设如何凸显互动性

“基础”课程建设不能仅仅局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

师之中,而应发动全校各有关部门和师生共同参与。我们在近

年来的课程建设中,凸显了学院党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的互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与学院党委宣传部的互动、思想

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与学生工作处的互动、任课教师与班主任辅

导员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等。可以说,我们的课程建设是

在互动中进行的,我们的互动是多元的、立体的、交叉的,是与整

个学院的育人体系接轨的。

这里着重探讨师生互动中的互动教学法。关于互动教学

法,我们曾赴香港理工大学参加培训,与该校教学发展中心主任

孙建荣博士进行互动,共同探讨了互动教学法的以下四个问题:

(1)为什么“互动”?(2)“互动”什么?(3)什么时候“互动”?(4)

如何评价“互动”?

第一,要明确互动教学法对学生和教师的有利之处。促进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教师角色的转

变,使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和困惑,提高教学针对性,增强

师生感情、密切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沟通。第二,要明确互动教

学设计的几个原则。与课程目标吻合,明确互动的目标性;清楚

的要求;合理分配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的比例;自己的特

“吻合”

点、个性、性格。第三,要明确“互动”什么?一是知识学习方面

的互动:利用已有知识,提问;寻求“新”知识,完成项目;分享知

识,小组讨论。二是能力发展方面的互动:小组讨论可锻炼学生

的各项能力;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可锻炼学生的分析,交流与评价

能力。第四,至于何时“互动”,应具体情况具体处理,灵活运

用。既可课前互动,也可课后互动;既可课中互动,也可课外互

动;既可课堂开场互动,也可课堂中场或尾场互动。

总之,在课程建设方面,我们要进一步把高职院校“基础”课

程建设成为教学规范、教改有力、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优质课

和精品课,真正发挥它的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复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教学[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

社,2011.

学科德育实践案例范文7

1.对法学实践教学德育渗透认识不足。在法学实践教学中,往往更多关注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如何更加熟练地运用法学理论及提高法律素养,而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认识不够深刻,从而形成了只注重法律实践教学本身而忽略德育渗透对法学实践教学的促进作用。适当的道德教育和诸如依法治国等思想教育,对学生的政治品质、思想品质、法律观念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一些法学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渗透。这固然与国内高校对教师考核中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标准有关,特别是实践教学基本不在考核要求范围之内,这就造成了部分教师在利益驱动下,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而不愿过多地投入到实践教学,更不愿在实践教学的德育渗透方面占用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导致法学实践教学不能成为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有效途径。再加上一些指导教师在法学实践教学德育性把握上存在认识不足问题,认为在法学实践教学中加入德育内容是画蛇添足、浪费时间,因为学习法律的学生自然道德素质是没问题的。这种认识的片面性在于它把拥有法律专业知识和具备较高道德素质等同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法学实践教学德育功能的实现。

2.法学实践教学育人机制不健全。法律教育教学决不是单纯地把基本法律思想、知识、技能灌输到学生头脑中去的简单机械过程,而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法学实践教学是这个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法学实践教学在育人机制方面的主要问题是主体单一、渠道不畅、支持不力。所谓主体单一,是指法学实践教学德育渗透不仅仅是指导教师个人的事情,它的完成需要学校、指导教师、实践基地甚至全社会的大力关怀。所谓渠道不畅,是指法学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德育渗透重视不够,导致重视专业实践而忽视道德培养的畸形状况。所谓支持不力,是指德育渗透没有一个有说服力的衡量标准,无法量化以进行奖优罚劣,从而使学校不能给予政策、资金和人力等方面的保障,实践基地不能给予有力的参与机会、环境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导致指导教师进行德育渗透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些都严重影响着法律人才的全面发展。

3.法学实践教学德育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学评价是督察教师教学、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教学实践中,教学评价标准体系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等元素,而这个评价体系更多体现的是对传统课堂教学而设定的,实践教学的过程很难用这个标准来精确衡量,更不必说实践教学中的德育评价了。长期以来把专业课、实践课和德育课割裂开来的片面认识,导致对法学课程教学的评价标准带有明显的片面性特征,表现为忽视德育这个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只追求单纯的专业知识评价尺度。法律实践教学中德育效果的评价机制就更不用说了,法律实务操作状况压倒了道德素质的评判,教学评价标准这个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引导着教学活动的方向,道德教育成为评价标准之外的额外工作,“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得不到贯彻落实,教学评价标准的不全面性势必会影响专业课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使德育渗透缺乏保障机制。

二、法学实践教学德育渗透的途径选择

1.要结合法学实践教学实际调动学生主体意识。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模式包括案例教学、模拟法庭、观摩法庭、法律诊所、法律援助、实践基地顶岗实习等。学生在参与法学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即成为司法活动的准参与者、亲临者或执行者,在不同司法过程的角色转换中不断增强对法学理论的理解和实际能力的提升,在不同角色的转换中逐步把握法务从业者的道德素养。在法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指导老师要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和主体自觉。案例教学、观摩法庭、法律诊所等法学实践教学是引导学生对案例中所涉及事件当事人和相关人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和思考的教学活动,它的特点是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罪与非罪、罪与罚等,提醒学生从受害人、加害人、法官、律师、旁观者等不同角色进行分析,进而使学生通过综合分析,认识到道德因素在法律案件重要性。

2.要发挥法学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师范引领作用。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在法学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是来自教学单位的高校老师和来自公检法司一线的法务人员,指导教师要率先垂范,以人格魅力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德育渗透,他们对学生的成长成才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教育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指导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职业道德,其言行要符合育人的要求。青年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转变过程中,可塑性较强,由于在实践教学中指导教师和学生联系的紧密性,使得指导教师的是非观念、思想修养及道德风貌都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指导教师特别是公检法司实践基地法务工作一线的指导教师,首先应该是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先行者,然后才是法律人才的培养者和指导者。指导教师在注重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要加强道德素质的修养,以严谨治学的态度、端正高尚的行为去感染、启迪并影响学生。指导教师言传身教,将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人格与娴熟的法学理论知识和法律实务的技能结合起来,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学科德育实践案例范文8

关键词:法学;诊所;模式;创新

项目来源:武汉科技大学教务处(项目编号:2013Z040)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法学诊所式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创新

收录日期:2014年5月6日

法学本科教育是国家法治建设的基本工程。大学法学本科教学应该顺应法治建设的需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之后,在社会科学领域法学专业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围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任务,针对法学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将目标定位在:以提升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高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造就一批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卓越法律职业人才。

中国深度介入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需要相当数量的精通法学理论,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法学实践问题的法律人才。在有限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实践环节,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实现既有目标,无疑需要在教学模式上推陈出新。根据既有的教学模式,结合我校本科法学教学特点,笔者认为应该将诊所式教学模式类推适用于国际经济法的教学过程中。

一、我国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一)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兴起。诊所式法律教育是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法学院兴起的一种新的法学教育方法。其创始人是美国著名法律教育家Jerome・N・Frank,Frank教授的思想被耶鲁法学院所采纳,发展演变成为当今美国法学院最具活力的诊所法律教育模式。特点在于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培养实习医生的形式,通过诊所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法律实际运用。从2000年秋季开始,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中国首批高等院校开始尝试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在大学本科教育环节开设“法律诊所”选修课程。这一课程的开设,打破了我国学历教育的传统模式,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

(二)我国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优势分析。法学本科教学模式是培养法学人才、构建法学人才库,“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因子。传统的理论分析教学模式、案例分析教学模式等只能单纯“书本式”理论分析或者简单机械化分析实践案例,当新形势下的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势运用这种模式培养的法学学生都不能适时灵活分析处置。这样有悖于培养真正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通过诊所课程学习、诊所教师指导带领学生实际运用法律事件,成为新形势下活力教学模式。

1、法学教学目标明确化。法律专业知识技能和法律职业道德是法律职业的两大基本要素。

(1)培养学生法律实践技能素养。传统法学本科教学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环节传递信息,这种信息由于课时、教师职业技能等各种因素不可避免带有狭窄、主观性等不利影响。再加之学生认知水平局限性、不一性,那么这种被动学习模式吸收信息量学习理论知识就毫无疑问的显现出学生无目标的盲目学习的劣势。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以培养实践性律师为首要目的。强调知识的实践性和社会的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评判问题、解决问题的实战能力。学生在清晰自己学习目标、方向的前提条件下,有的放矢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学习。

(2)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规则意识。法律人才一定要有法律学问,才可以认识并且改善法律;一定要有社会的常识,才可以合时宜地运用法律;一定要有法律的道德,才有资格来执行法律。只有了法律知识,断不能算作法律人才;一定要于法律学问之外,再备有高尚的法律道德。

传统法学本科教育注重书本理论教育,学生应试教学严重脱离实践环节。这种情势使法学四年本科的法学毕业学生只知道应试期末考试、司法考试,对毕业后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法律工作者而言,专业技术面临的应用法律知识解决实践问题以外可能会面临的情势束手无策。事实上,法律专业知识技能是教会学生怎么做,而法律职业道德教会学生为什么这样做?

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培养职业道德教育规则意识:途径一:通过诊所课程的教授,具体内容包括诊所法律工作要求和工作规范、接待来访、法律文书写作、事实认定和证据调查、诉讼和非诉讼案例、庭审技巧、团队合作、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等,在课堂上先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途径二:老师带领学生在实际办案的过程中,通过与双方当事人、律师、办案检察官、法官的“面对面”接洽,参与案件进展的各个阶段,在实践中将诊所课程灵活运作。

通过上述两种途径,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规则意识,为日后成为真正德行兼备的法律工作者夯实基础。

2、法学教学方式多样化。诊所式法学教学是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培养实习医生的形式,通过诊所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法律实际运用。因此,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贯彻教学意图,使教学能产生一种立体的、透视的、深入的效果。

主要的教学方法分为课堂内和课堂外两类:第一类:课堂内教学:主要通过诉讼角色模拟训练,即让学生分试当事人、辩护律师、检察官、法官等角色,在模拟法庭中体验法律的实践运用。除此之外,还包括互动式个案指导、分组式诉讼场景训练等其他新型教学模式等。由学生互动评价、由带队老师客观评价,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第二类:课堂外学生在带队老师指导下亲身参与真实案例,有的放矢的理论联系实际,并且案件各方主体对学生的实际表现真实、客观地作出评价,让学生在这种竞争环境下积极主动学习。

学生只有在客观真实的情势下,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并且接受除教师外的同学、案件参与者评价,最终实现学生能够思考问题,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建构和创新必要性分析

我国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是美国舶来品。从本世纪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传入中国,在为数较少的一本高校以开设“法律诊所”选修课程为模式,施行“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随后的近15年时间,各省市法学百余所高校在任课老师的主导下纷纷试行法学公选、专业基础课程诊所式改革,但更多的是课程教授中多设置些实际案例分析;组织学生每学年多开1~2次庭审模拟;组织学生任职实习、毕业实习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在“诊所课程”开设中由本校老师或者特聘教师讲授课程内容。其中,庭审模拟已经成为目前最常见的一种诊所教学方式。但是,事实上,我们如何将美国“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更好地“本土化”,将其精髓被我国法学教学模式吸收并创新,这就是我国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建构和创新必要性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我国高校开展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制度瓶颈。美国法学教学奉行“精英”教育,采信诊所式教学模式的学生层次相对较高,而我国法学教学面向“普法”教育,面向日益增长的法学本科学生,采信诊所式教学模式的学生层次相对较低;美国法学“精英”教育配备的指导教师不仅师生百分比高,而且通常是“双师”身份,而我国法学“普法”教育配备的指导教师不仅师生百分比低,而且通常是纯理论的“学到教”理论型人才;美国法学实行的“职业化”教育,而我国诊所式法学教学现阶段是形式掩盖下的理论教育为主;美国是典型的判例法系国家的代表,案源丰富、案情多样复杂,审判程序是律师主导下“抗辩式”的庭审过程,中国是法典本本主义,审判是由审判员、检察官主导下的“纠问式”庭审过程。

(二)我国高校开展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实践瓶颈。我国高校在对诊所式法学教育进行实践探索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困境。以我校在实践操作中的一些经历为基础,认为可将这些问题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资金来源。“精细教育与成本控制”是教学改革不可避免的重要问题。教学模式建构和创新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些经费使用需要在师资培训、人员聘请、资源平台搭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办案必要经费等,而这些单纯依靠学校财政拨款是无法解决资金缺口问题的;第二,案源获取。在校大学生通常没有司法职业证书,所以根本无法从实践中获取案源,只能由带队老师将自有案源和学生共享。但这势必会涉及到教师、当事人等隐私、商业机密等各方面问题;第三,带队教师配备。从配备教师要求上看,大部分教师都是学术型人才,“双肩挑”具有辩护实践经验的法学教师人数并不多,法官、检察官工作实践经验高校教师不具备;第四,学生自愿投入。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需要大量自愿者学生投入相当精力到实践中去,这对于接受传统教学听课、评教模式的广大学生而言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观点,自愿接受这种相对较新颖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掌握自我学习和领悟的方法,理解法的深刻内涵,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

三、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建构与创新

诊所式法律教育是案例式教学法不断改革和完善的结果,诊所式教育是还原实践中的真实案例,将学生从案件的旁观者转变为当局者。那么,如何将这种具有实践性、自主性、亲验性和启发性特点的舶来品变成符合中国国情法学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对这种发展至今近十五年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建构和创新。

(一)探索教育部门与公益机构、司法机构结合方式,解决资金难问题。国家财政预算每年都会有大量资金投入教育,中央财政设立“质量工程”专项资金用于“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但是,“质量工程”面对的是全国高校本科教改工程,对于法学本科教学改革投入远远无法满足诊所式教学模式所需的各项财政支出。

我国诊所式教学模式原本就是在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下启动的。美国福特基金会的宗旨是:接受和管理资金以用于科学、教育与慈善目的,“一切为了公众福利,此外无其他目的”。我们也可以和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等,愿意投资教育改革、促进法学教学课程改革的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机构进行合作。多探寻资金来源渠道,彻底解决资金难问题。

我国司法机构是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机构。而法学诊所式教学改革必然需要得到司法机构在师资、学生实践、案例庭审等各个环节指导和协助。司法机构在职责范围内应该全力以赴、无资协助。

(二)送法下乡,把诊所开到基层。带队老师将自有诉讼案源提供给学生进行实战分析、司法机构将受理案件提供给学生进行学理分析。这种案源渠道会受到案源数量问题限制,更会受到当事人保密质疑。那么,由学校出面联系,由带队老师带领学生在基层开设诊所,由当地村委会、居委会协助,面向基层定期、不定期举行法律讲座;面对面和村民、居民就有关法律问题交谈;接受一线村民、居民咨询、问疑,用所学的法学理论、诊所课程知识解惑。这样真正落实理论联系实践,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当事人接洽、学习面对各种实践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予以解决。最关键的一点,这会是最为有效解决案源数量问题的途径。

(三)带队教师数量、质量全面提升。从配备教师数量上看,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带队老师和学生师生比例平均最佳比例为1∶7,但很多高校带队老师和学生师生比例平均比例大多都有1∶20。这样容易造成教师由于精力问题无法全面掌控学生实践学习情势。从从业教师结构上看,高校大部分法学教师都是纯理论的研究型、学术型人才,这对培养实践型、临床型诊所式教育的教师要求本身就背道而驰。如何彻底解决这个困境?

1、教师“走出去”:投入资金,资助教师兼职各类诉讼案件、委派到司法机构(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实习,加强带队教师自身实践作战、临床诊断的能力。

2、司法人员“请进来”:邀请律师、公安人员、检察官、法官到学校担任客座教师,定期举行讲座,并由他们担任校外指导教师,亲自带队下基层参与诊所实习工作。

(四)加强学生学法方式观念的转变,重新制订评价体系。大一大二学生应该加强理论学习的任务,并在教授中指导学生“法学是实践性学科”。动员学生应该灵活掌握所学理论知识,适当带领学生直接进入“基层诊所”,让他们亲临感受诊所式教学模式。在大三、大四学生中,转变开卷、闭卷这种笔头评价学生学习的方式,实践中由村民、居民的评价;带队教师的评价;同队队友的评价占学科成绩的大部分,而纯理论的笔头考核方式仅仅占很小一部分。

这样转变观念、多样化评价方式将法学本科学生逐步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接受诊所式教学模式,客观上逐步提升学生临床经验,让其成为“卓越法律工作者”。

四、总结

诊所式法学教育的定位等基本的、理念性的问题,仍然是主要的、较具争议的话题。在中国启蒙、发展至今的“本土化”十余年中,面临了许多问题。务实的结合各地、各校、各专业特色进行诊所式教学模式探讨并逐步提升效果,将我们国内法学本科学生培养成为真正意义的法律工作者。

主要参考文献:

[1]左卫民.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本土化与多元化探索[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2]杜承铭.法学教育改革与法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索[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学科德育实践案例范文9

【关键词】思想品德;生活化;生命线;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

《思想品德(初中)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要求:思想品德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目的是为了引领初中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分清是非善恶,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决定了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理论来源于生活实践,又对生活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使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它的内容和形式都应该来源于生活实践,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达到这一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确定生活化

在具体的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思考,这一节课对学生起到怎么样的教育作用,对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哪些指导意义,让具体的教学指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七彩的情绪》这一课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体会“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的生活处世之道,让学生懂得通过对情绪信号的分析,抓住人的心理变化动态,为更好的处理好人际关系提供参考依据。目标生活化的确定,提高了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增强了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二、教学设计生活化

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课不是说教课,为了使它走出空洞、枯燥、沉闷的怪圈,让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具有“灵性”和充满活力。教师在教学前,要根据《课标》的要求,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特点,对整堂课进行总体构思和教学设计,确定教学程序,让教学设计的目标与学生认识水平在教学中达到共鸣。如:在七年级《维护友谊》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明辩善恶是非,学会正确维护友谊,教师可以设计“说说我心中的好朋友”的教学环节,交流中不同学生好朋友的标准亦不同,使学生的认知与社会生活实际产生冲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相互交流,让学生学会有原则去维护友谊,这样生活化的教学设计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提升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案例生活化

引用案例,是让学生在对案例情境的感悟中,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在案例的引用时,要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基本要求,结合本节课内容选择案例,为本堂课教学内容服务;案例引用要有感染性,针对性,教师要对案例进行筛选,选择那些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案例能使学生感动,挖掘学生内心的思想情感;同时,让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有所感悟,有所思想,使案例蕴含的道理能够渗透学生思维,提升其思想价值。如在《孝敬父母》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用中央电视台中的公益广告——《让座》这一贴近学生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感悟到,礼貌待人并不是一件难事,可以从日常小事中做起,从而实现了思想教育的引领作用。

四、教学语言生活化

思想品德课要达到“有声有色”的目标,每节课都应该是新的,不仅要求内容要有创新,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应该是理论知识的简单阐述,而应该在生活中提炼一些文明的经典语言,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让教学语言具有艺术性和亲和力,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染下有所认识,有所理解,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如在《学会交往与沟通》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流行的网络语言“亲”,从而缩短了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真正学会交往与沟通。教学语言的生活化,体现了语言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信息传递方式,生活化的语言,增强其艺术性,让学生在生活语言艺术中受到教育。

五、作业布置生活化

思想品德课作业的布置不同于其它学科,不是简单的知识再现和巩固,而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所学到的思想感悟再次拓展和延伸,指导学生生活实践,提升其思想境界。教师可以布置日常生活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做作业中提升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孝敬父母》一课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回家帮助父母洗洗脚,观察父母的心理表现,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生活化的作业,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体现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