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小学德育的地位集锦9篇

时间:2023-07-20 16:25:32

小学德育的地位

小学德育的地位范文1

一、小学教育工作中德育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代,德育可以称得上是五育之首。德育工作不仅仅包括学校的德育教育,它还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和家庭德育等。这也充分表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全社会的责任,同时我们的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未成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历来十分重视。小学阶段是学生的思想道德体系逐渐建立的关键性成长阶段,在这一阶段,德育的成功与否决定着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和发展方向。一个人如果没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即使他的科学文化水平再优秀,也不能算是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优秀人才。因此,在小学教育中,要把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在德育教育中要创新优化德育形式,真正发挥德育的功能,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新形势下小学德育工作的优化

(一)借助学校的教育环境,为学生的德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是专门教书育人的地方,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的主阵地。在小学生这个年龄段,他们对老师的信任甚至超过了自己的父母,教师要巧妙的对学生的德育施加影响力,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再加上小学生同伴之间的影响,他们在学校非常容易对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造成影响。因此,从学校层面来讲需要依托自身的教育环境上的优势,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学校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氛围,从而为小学生的德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的校园成为小学生心中的精神家园。首先,教师要利用班级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以实现德育的目标。例如,定期开展手抄报活动,黑板报的设计,优秀少先队员评比,让学生之间创先争优,增强先进学生在同学们之间的感染力量。同时积极开展班队主题活动,以不同的德育教育主题,给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教育,如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孝敬长辈、尊敬老师、助人为乐、勤奋学习等主题活动,积极引导小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感知。其次,通过各种宣传标语、宣传画在校园内营造德育的氛围。例如,在草坪上竖起“小草有生命,请不要践踏”的标识牌,在食堂内张贴一些爱惜粮食、文明就餐的主题画。这样能够帮助小学生沉浸在学校的教育氛围中。(二)加强家校联系,促进家庭。德育功能的发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应在学生教育中共同发挥主要作用,如果说学校是引导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那么家庭作为安居和休憩的场所,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渗透性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因此,要想搞好小学德育工作,加强家校联系,让学校和家庭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合力,更加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这样能够帮助小学生多方位接受思想道德的教育。(三)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的创新当今社会,科技技术不断发展,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构建与学校与家庭沟通的平台方面,互联网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甚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首先,对学校而言,以班级为集体单位建立自己的网页和班级QQ群或微信群,这样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的直接交流,教师也可以提供自己的工作邮箱和帐号,帮助学生克服面对面交流的障碍,以此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此外,在家校联系中,学校还可以基于微信公众平台以及校园网站、家校通短信等方式进行家校沟通。这样的方式通过双向信息的交流。让家长和学校即时沟通反馈。学校通过公众号推送信息,家长也可以通过手机向学校回复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信息。家长既可以在推送信息下以评论的方式发表意见,也可以单独对应交流。既可以同步在线沟通,也可以异步回复。这种通过智能手机随时随地反馈信息、参与互动的交流方式,让更多的家长有面对面对话的亲切感,也更愿意参与到学校的教育管理中,同时也为德育的效果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小学德育的地位范文2

关键词:小学;德育管理;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137-01

我们知道,人的思想观念决定人的思想行为。教育实践表明,许多优秀的德育工作者之所以取得良好的德育管理效果,都与他们在工作中十分讲究工作效果有关。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更应以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革命精神和强烈的革命责任感,追求高效率,高效益的德育管理,由“务虚”到“务实”,把小学德育管理与“效益 价值”联系起来,寓虚于实,出虚而实。

一、转变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

学校作为小学生的第二个家,是对小学生进行系统德育教育的场所,学校应根据小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改进传统的灌输式的讲课模式,丰富授课内容,在课本的基础上开展拓展训练,让学生们深刻领悟到其中的道理,其他文化课的教学中应结合德育工作要求,有意识地对小学生开展爱国主义等德育教育;建立健全学校和家庭结合的德育教育模式,建立教师随访制度,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督促家长在家中适当地进行德育教育;学校在抓师德教育的同时,不断推进师德的制度化建设,通过制度约束使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加注重和维护自身的职业形象,不断提高师德修养,从而自觉地在工作中进行自我教育。学校应加强校园环境和校园秩序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学校软硬件组合发展,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经常性地组织全校性的德育活动,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配合当地公安部门,严厉打击不法分子渗入学校,共建良好的学习秩序。

二、定目标、抓习惯

学校德育管理应定位低调,目标高效,让习惯养成教育看得见,摸得着。亚里士多德说:“道德成自于习惯”。这对当今我们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颇有现实意义。播种思想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品质。

小学要以日常礼仪、行为规范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点。以此定位让德育的目标低定位,抓得着,看得清,实效性强。如在常规教育抓好“走好路、做好操、写好字、说好话”等显而易见的行为常规,长期坚持定能形成良好的习惯。

分年段设立行为习惯培养细目标,让习惯培养目标循序渐进。小学德育的目标应定位于习惯的养成、素质的提高,其教育培养的途径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针对不同的年龄特点,分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制订行为习惯培养的层级要求。让习惯培养目标随着孩子认知的提高而提高。

三、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必须树立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树立为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观念,按李岚清同志提出的“六个学会”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即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和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德育管理工作者的着眼点,应放在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身上,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实现人格个性的社会化。为此,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着眼点的现代德育观。

四、要处理好网络信息技术对学校德育影响的问题

21世纪的学生被很多人称为“网络一代”。因为网络文化具有及时性、虚拟性、开放性等特征,再加上中小学生心理还不是很成熟,他们不愿承担责任,又有追求自由时髦的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文化进入学生的生活之中便是一种必然。网络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给学校的德育教育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带来生机;而另一方面,也给小学生的思维方式、道德行为带来不良效果,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如何引导中小学生正确并且合理地利用互联网络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学校,必须要首当其冲,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陶宏开教授说:“网络不是洪水猛兽。”网络文化对学校德育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它对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所造成的冲击是空前的,它对学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客观存在、不容忽视的。但只要我们学校管理工作者思想重视,引导方法得当,管理措施到位,帮助小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互联网技术,精彩的互联网络世界就会给我们的德育管理工作带来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

总之,在小学德育管理中,教师应该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在此基础上对德育教学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能够更好的满足小学生的实际需求。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德育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此外,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保证德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教学方法的完善以及评价体系的改善,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并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觉的参与到德育教学活动中,从而能够更好的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小学德育的地位范文3

【中图分类号】 G6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4―0029―01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方案的不断完善更新,德育工作逐渐被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德育工作主要要求教育工作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德育工作的本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更好地实现德育的计划性和目的性,这就需要在德育管理工作中制定具体的规划设计、实施建议、效果检测并反思总结,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实现小学德育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

一、小学教育中德育管理的重要性

1. 国家政策要求。小学教育中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为促进小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在小学教育中强调全面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其中德育则是灵魂和核心。为更好地在小学教育中发挥德育的作用,就需要不断完善德育管理工作。随着当前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当前小学教育加强德育管理不仅促进小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综合发展,同时对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奠定了基础,最终实现培养现代化人才的教育目标。

2. 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小学教育实施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加强对小学教育中德育管理工作对学生个人品德的塑造具有奠基作用。中华五千年厚重历史文化的积淀中始终继承着道德教育的灵魂,儒家文化中用简洁概括的字词传递着对德育的具体概括,“仁、义、礼、智、信”传递着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当今社会同样将道德管理放置在关键的地位。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同样展现着时代的新要求。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实施德育管理,有利于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和“素质教育”的提出,小学德育管理工作就必须加强管理的全方位建设,正确把握将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

二、小学教育中德育管理实施建议

1. 坚持正确方向。国家教育目标中明确了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政策要求,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开展德育管理工作必须要牢牢把握党和国家对小学生在思想认识、道德规范、社会要求、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规定,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管理过程中要有目标地将对学生的道德建设规范到国家规范的轨道内。同时要结合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和性格差异,确保在德育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此外,由于小学生德育工作过程中始终贯穿着顺序性原则,因此德育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结合管理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形成道德教育。

2. 强化师资建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作为德育工作的主要开展者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建设。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性。因此,小学教育中的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重视对小学教师道德品质建设。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也不断更新,教师应该时刻铭记着自己的教师使命为实现“百年育人”做好前提准备。同时还需要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确保教师在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真正发挥主导作用。

小学德育的地位范文4

“以生为本”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它强调我们的教育教学都要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那么,在学校德育中就强调德育主体必须关注德育客体的认知结构、阅历水平、思维方式发展的层次性以及学校道德教育目标的层次性,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以帮助德育客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更好地去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是,在学校德育的实践过程中,德育教育的无层次性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普遍存在,严重制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本文拟从分析学校德育客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德育目标的层次性两方面,对教师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

按文化程度,把学校德育客体分为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因此本文试从各层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相对应的德育目标要求来进行教师角色的定位。

一、小学阶段,强调教师是传授德育内容的“权威者”

在传统的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普遍扮演权威者的角色,强调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跟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学生思想的开化程度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在某种程度有其存在的社会合理性。在当今信息化、多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背景下,一味强调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的地位和作用就会“忽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形成自主、自觉、自治的道德主体中的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应该强调教师在传授德育内容方面的“权威者”地位,而在师生关系上则应是一种平等、和谐、互动的关系。提出上述看法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1.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要求老师扮演传授德育内容的“权威者”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呈现以下特点:“感知事物往往比较笼统,看不出事物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对时间和空间的观念比较淡薄;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记忆的特点主要是机械记忆;思维的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喜、怒、哀、乐等情感表达直率而明确;自我控制力差,随意性大”。综合以上特点,可以用英国经验论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来看待小学生,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适合实施德育的灌输教育,即“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按照社会对受教育者政治、思想、道德等素质的基本要求,通过教育环境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2.从小学德育目标的设定看教师角色的定位

《小学德育纲要(试行)》提出小学德育目标:“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从这一德育目标设定看,它对小学生思想道德的要求尚处于浅层次,较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但是这些目标从字面上仍具有抽象性,因此需要德育主体发挥教育智慧,变抽象为具体,通过形象的图文资料、影像资料、丰富多样的活动等方式科学准确地把德育内容输入到学生的大脑当中,并帮助小学生应用于具体的生活实践当中。

结合以上两点,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在德育内容的传递上发挥其“权威者”的作用。当然这要求教师自身能够科学准确地把握相关的德育内容。

二、中学阶段,强调教师是德育客体的“指导者”

教师指导说“反对教师的权威地位,也反对教师的放任主义,而认为教师的合理角色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教育过程、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那么,这种观点运用到中学德育教育中,就是强调德育主体应引导中学德育客体有针对的学习相关德育内容,并对德育客体的德育实践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内化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中学阶段,把教师定位为“指导者”角色是基于以下考虑:

1.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要求教师扮演“指导者”的角色中学生心理表现为中学初期和中学后期两种不同特点。前一时期即少年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后一时期即青年初期是一个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是独立地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学生的个性倾向还不稳定,还需要教师对其关怀和指导,以便加强他们的自我修养,使其真正趋向成熟。另外,这一时期,学生开始有闭锁心理的倾向,在意志上有种“小大人”的特点,反对他人过多干涉自己的生活,希望通过自己的尝试去建构自己的“道德王国”。所以,这一时期,教师不能再扮演“权威者”的角色,而应该与学生形成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帮助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实践以及人生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建构。

2.从中学德育目标看教师角色定位

从《中学德育大纲》对中学生德育目标的设定看,初中阶段重培养学生基本的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如爱国、重科学、遵守法纪、自尊自爱自信等等;高中阶段重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以及社会责任意识。对比小学时德育目标,中学德育目标明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要求、社会价值观要求、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再把目光转向我们的社会,中学生接受各种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化,特别是面临网络文化的冲击,学生很容易形成自己的思想道德体系,但是这样的思想道德体系与《中学德育大纲》所提出的要求会出现冲突。所以,如果生硬的把这些德育目标要求塞给学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德育主体应正确分析学生的德育状况,营造优良的德育环境,借助合理的德育手段,给予德育客体恰当的引导。

三、大学阶段,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关系

师生对话说认为在价值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再仅仅是施教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他也是受教育者。反之学生在受教的同时也在施教”,师生之间是学习的共同体,师生之间可以相互提出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来实现价值观的建构。师生对话论运用到大学的德育具有其合理性,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理由:

1.大学生心理已趋于成熟是师生对话关系的基础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是:“思维心理由聚合式思维开始形成进步到聚合式思维方法的成熟,再进步到发散式思维的初步形成;情绪躁动在大处仍然失控;批判意识趋于独立;自我意识形成,责任观念增强。”所以,在思想上,大学生能够自主去看待、理解各种价值观念,并形成自己的判断与疑惑;在行动上,大学生能够运用各种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另外高校教师也不再像中小学教师那样“保姆式”跟在学生后面。因此,高校教师在学生德育内化过程中的作用就不是非常明显。这就直接影响到德育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二者相互提问,并针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这既有利于帮助解决学生在自主构建价值观时产生的困惑,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并及时把有争议的价值观传达给学生,帮助学生更理性地建构价值观念。

2.从高校德育目标看教师角色定位

《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确定高等学校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地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从中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那么,从实现目标的途径看,单纯的依靠高校思想政治课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为,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植入式教育,不曾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而通过高校各种活动来传递德育目标要求就为广大大学生所喜欢。所以,笔者认为高校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需求,注重运用对话的方式,共同解决在学校德育教育过程遇到的难题。

综上所述,在学校德育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不同学龄段德育客体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国家、社会、集体对德育客体发展的目标要求合理地进行角色定位,从而为有效进行德育教育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戚万学,唐汉卫.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小学德育的地位范文5

关键词:教师;德育客体;德育目标;心理特点

“以生为本”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它强调我们的教育教学都要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那么,在学校德育中就强调德育主体必须关注德育客体的认知结构、阅历水平、思维方式发展的层次性以及学校道德教育目标的层次性,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以帮助德育客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更好地去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是,在学校德育的实践过程中,德育教育的无层次性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普遍存在,严重制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本文拟从分析学校德育客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德育目标的层次性两方面,对教师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

按文化程度,把学校德育客体分为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因此本文试从各层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相对应的德育目标要求来进行教师角色的定位。

一、小学阶段,强调教师是传授德育内容的“权威者”

在传统的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普遍扮演权威者的角色,强调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跟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学生思想的开化程度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在某种程度有其存在的社会合理性。在当今信息化、多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背景下,一味强调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的地位和作用就会“忽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形成自主、自觉、自治的道德主体中的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应该强调教师在传授德育内容方面的“权威者”地位,而在师生关系上则应是一种平等、和谐、互动的关系。提出上述看法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1.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要求老师扮演传授德育内容的“权威者”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呈现以下特点:“感知事物往往比较笼统,看不出事物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对时间和空间的观念比较淡薄;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记忆的特点主要是机械记忆;思维的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喜、怒、哀、乐等情感表达直率而明确;自我控制力差,随意性大”。综合以上特点,可以用英国经验论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来看待小学生,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适合实施德育的灌输教育,即“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按照社会对受教育者政治、思想、道德等素质的基本要求,通过教育环境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2.从小学德育目标的设定看教师角色的定位

《小学德育纲要(试行)》提出小学德育目标:“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从这一德育目标设定看,它对小学生思想道德的要求尚处于浅层次,较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但是这些目标从字面上仍具有抽象性,因此需要德育主体发挥教育智慧,变抽象为具体,通过形象的图文资料、影像资料、丰富多样的活动等方式科学准确地把德育内容输入到学生的大脑当中,并帮助小学生应用于具体的生活实践当中。

结合以上两点,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在德育内容的传递上发挥其“权威者”的作用。当然这要求教师自身能够科学准确地把握相关的德育内容。

二、中学阶段,强调教师是德育客体的“指导者”

教师指导说“反对教师的权威地位,也反对教师的放任主义,而认为教师的合理角色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教育过程、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那么,这种观点运用到中学德育教育中,就是强调德育主体应引导中学德育客体有针对的学习相关德育内容,并对德育客体的德育实践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内化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中学阶段,把教师定位为“指导者”角色是基于以下考虑:

1.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要求教师扮演“指导者”的角色中学生心理表现为中学初期和中学后期两种不同特点。前一时期即少年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后一时期即青年初期是一个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是独立地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学生的个性倾向还不稳定,还需要教师对其关怀和指导,以便加强他们的自我修养,使其真正趋向成熟。另外,这一时期,学生开始有闭锁心理的倾向,在意志上有种“小大人”的特点,反对他人过多干涉自己的生活,希望通过自己的尝试去建构自己的“道德王国”。所以,这一时期,教师不能再扮演“权威者”的角色,而应该与学生形成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帮助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实践以及人生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建构。

2.从中学德育目标看教师角色定位

从《中学德育大纲》对中学生德育目标的设定看,初中阶段重培养学生基本的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如爱国、重科学、遵守法纪、自尊自爱自信等等;高中阶段重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以及社会责任意识。对比小学时德育目标,中学德育目标明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要求、社会价值观要求、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再把目光转向我们的社会,中学生接受各种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化,特别是面临网络文化的冲击,学生很容易形成自己的思想道德体系,但是这样的思想道德体系与《中学德育大纲》所提出的要求会出现冲突。所以,如果生硬的把这些德育目标要求塞给学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德育主体应正确分析学生的德育状况,营造优良的德育环境,借助合理的德育手段,给予德育客体恰当的引导。

三、大学阶段,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关系

师生对话说认为在价值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再仅仅是施教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他也是受教育者。反之学生在受教的同时也在施教”,师生之间是学习的共同体,师生之间可以相互提出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来实现价值观的建构。师生对话论运用到大学的德育具有其合理性,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理由:

1.大学生心理已趋于成熟是师生对话关系的基础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是:“思维心理由聚合式思维开始形成进步到聚合式思维方法的成熟,再进步到发散式思维的初步形成;情绪躁动在大处仍然失控;批判意识趋于独立;自我意识形成,责任观念增强。”所以,在思想上,大学生能够自主去看待、理解各种价值观念,并形成自己的判断与疑惑;在行动上,大学生能够运用各种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另外高校教师也不再像中小学教师那样“保姆式”跟在学生后面。因此,高校教师在学生德育内化过程中的作用就不是非常明显。这就直接影响到德育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二者相互提问,并针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这既有利于帮助解决学生在自主构建价值观时产生的困惑,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并及时把有争议的价值观传达给学生,帮助学生更理性地建构价值观念。

2.从高校德育目标看教师角色定位

《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确定高等学校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地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从中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那么,从实现目标的途径看,单纯的依靠高校思想政治课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为,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植入式教育,不曾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而通过高校各种活动来传递德育目标要求就为广大大学生所喜欢。所以,笔者认为高校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需求,注重运用对话的方式,共同解决在学校德育教育过程遇到的难题。

综上所述,在学校德育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不同学龄段德育客体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国家、社会、集体对德育客体发展的目标要求合理地进行角色定位,从而为有效进行德育教育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戚万学,唐汉卫.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小学德育的地位范文6

关键词:中小学 思想道德 中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a)-0214-0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育优良品格”。遵照党中央这一要求,近年来中小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有所改善和加强,取得了可喜成果和经验,但从整体上看仍然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一些学校重视智育,轻视德育和体育美育;重视教书,忽视育人;重视少数学习尖子,忽视对大多数学生的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还相当普遍。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一些学校的领导,教师办学思想还不够端正,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没有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在实际工作中摆不正位置。因此,每一位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同志,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

党的十七届六次全会《公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党的教育方针中的德育,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在学校整体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起着保证的作用。综上诉述,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认识,必须从思想上政治上统一到党中央的要求上来。

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发展生产力服务,关键是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今天的中小学生,再过十年二十年,将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兴衰。这就是要求我们的学校,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抓好教学质量的同时,更要抓好教育质量,即要围绕教学这一中心,把德育工作放到突出位置,切实抓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荣辱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中小学校担负着为社会文明进步育人,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历史使命,是为青少年一生走什么路奠定基础的阶段。能否使学生具备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阶段的教育,现在的中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逐步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时期。他们一方面具有思想活跃,求知欲强,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较大的特点,因而易于接受教育。另一方面,他们缺乏生活经验,思想不成熟,特别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对各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缺乏识别能力和抵制能力。所以在这个时期,加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打好思想品德行为基础,对其一生发展都有着深刻影响,意义非常重大。

对学校来说,只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才能保证学校各项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学校工作是以教学为中心,学生以学为主,但只有通过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月的,才能调动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质量才能不断地提高。我们要求学生从入学之日起,就要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刻苦钻研,这必须靠思想道德教育来保证,来完成。如果学生思想混乱,缺乏学习动力,纪律松弛,教学上下的工夫再大,会事倍功半,也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小学德育的地位范文7

关键词:学校德育新格局德育首位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时期,党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纲要》提出:“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要科学地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各级各类学校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认真落实《纲要》精神,充分结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实际,探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的新结构和体系,构建以德育为首、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格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开创德育的新局面。

一、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必须针对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彻底转变观念,从思想到实践处理好“德育首位”与“教学为主”的关系,解决好落实问题。

1.找准问题,转变观念。

当前中小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德育不到位。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为什么会这样?突出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从上到下对思想教育冷一阵,热一阵,处于软弱无力状态。存在着避免思想政治工作冲击经济工作,冲击业务工作,冲击教学工作的错误认识。基本上放弃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高尚的情操塑造人”的使命。二是“应试教育”模式和“唯分是取”的做法。导致中小学全力以赴抓智育。学生拼死拼活争分数,迫使德育“让位”。学校领导的精力一半抓升学。一半抓经费;必要的思想教育活动时间“让位”给上文化课和做作业;政治课教学只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不与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联系;发展团员、队员,评选先进只看分数,不看思想和行动。思想教育工作的这种软弱状态导致了严重后果。有的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严重扭曲,不思进取,丧失理想和追求;有的学生淡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多元价值取向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没有什么鉴别、选择和抵挡能力,成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俘虏;有的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态度,身处人生华茂时期,却采取“混”日子的态度打发时光狂热地追求低级下流的情趣,沉溺于黄色网吧,有的甚至成了封建迷信和组织的信徒。

学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已引起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有识之士的忧虑,更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有关中小学德育、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决策已经出台,但是,要贯彻这些决策。必须做大量的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是观念的转变,关键在于各级党政机关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校长与党组织负责人的思想观念转变。第一,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看作是同社会主义祖国的兴衰存亡直接相关的大事,义务反顾地把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上来,使我们国家在新世纪更加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二,在学校的德智体诸育中,德育是核心和灵魂,坚决地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许多学者提出。新世纪学术和专业方面的实力非常重要。但事业心和创造能力更重要。没有后者。学术和专业上的实力将变得毫无意义。

2.把“德育首位‘教学为主”统一起来。

“德育首位”与“教学为主”本质是统一的。在这里首先要纠正一个错误观念,即认为教学=智育,这是不对的。毫无疑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授大量的文化科学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但是,教学活动决不仅仅如此,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政治的、道德的知识,传授体育的、卫生的、美术的、生产劳动的知识;还要培养和激发政治的、道德的情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引导学生实践;还要发展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学生评价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生产劳动技能。教学是进行德、智、体、美、劳诸育的主要活动形式,把教学活动说成是任何一育都是不正确的。

学校领导不仅要将德育作为首项任务予以重视,把思想品德确定为评价学生发展的首项目标,更要在学校活动中把思想品德教育作为首项任务。这样就把“德育为首”和“教学为主”统一起来了。

二、德育工作要科学化

对中小学生进行培养教育是一门复杂的科学,思想品德教育作为中小学培养教育的重要方面,有其固有的规律。长期以来,中小学德育工作不能走上科学化的轨道,主要原因不外以下几方面:

第一,把中小学德育简单当作政治工作的工具,不去探索其规律性。社会上有什么政治形势,学校里也依葫芦画瓢,到底有什么效果。人们不去研究。

第二,相当多的德育工作者水平低,缺乏应有的素养,从认识上到做法上存在许多非科学的东西:(1)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客体。简单地“灌”,硬性地管,我说你听,我管你从;(2)以管代教,以罚代导。(3)德育教育形式单调,德育技能低劣。(4)把德育简单地当作形式和过场,学生缺乏自我感悟、情境教育和道德体验。

第三,投入不足,不论是德育工作的研究机构、研究人员,还是德育工作者进行德育研究的时间都少得可怜。

第四,在德育科学化进程中存在着几大误区:(1)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心理错位;(2)把德育过程看成是单纯外练的过程,德育过程与品德内化过程分离;(3)把整体化、序列化等同于科学化,德育科学外部建设与内部建设,理论体系的建立与操作体系的建立脱节。

德育工作科学化,要有一系列建设工作,针对目前德育科学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包括德育的独立实体观和德育全面功能观。

第二,制定科学的德育目标。划分教育层次要切合时代要求和中小学生思想、心理实际。

第三。研究中小学思想、心理发展特点,寻找德育要求与学生道德需要之问的交汇点。

第四,探索中小学品德内在过程的规律,完成品德内在机制。

第五。增强科学德育意识,开展德育改革试验,使德育内容趋于整体化、序列化、规范化,增强德育实效。

三、德育工作要系统化

把中小学德育工作当作系统工程来抓,就是要突出德育工作的有序性和科学性,不仅德育整体内容要形成科学体系,各部分内容也应在各学段、各年级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设计德育方案。

要遵循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学生的“五爱”情感,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通过教育逐步形成的过程。各种教育内容的深浅和侧重点。要针对学生不同年龄和学习阶段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所不同,逐步提高;各教育阶段的教育课程、教学大纲、教材、读物教学和管理方法、学生思想品德表现的评定标准及方式等都要据此加强整体衔接,防止简单重复或脱节。

四、德育工作管理要规范化

小学德育的地位范文8

(1)传统德育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在社会大变革、大转型的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传统德育教育中非常纯真、单一的思想道德观念,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变化的需要。

(2)传统德育模式的弊端

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中,主要依靠“填鸭式”的灌输教育,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僵硬的教学方法,往往导致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德育知识,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更不用说将优良的品德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言行;另一方面,传统的小学德育教育,主要依靠品德这门课程,没有同其他教育环节形成有效的合力。德育的孤立状态,不能有效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不能整合整个教育活动,难以提高教学效果。

2新形势下改善小学德育教育的一些策略

(1)紧跟社会发展,适时更新德育内容

更新德育内容,以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是新形势下有效开展小学德育教育的基础。在小学德育内容上,要着重强调主体价值观,既要引导学生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又要尊重现代社会市场经济下出现的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另外对世界范围内的价值体系也应有所体现。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应是始终贯彻的主线。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倡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关心、关爱、尊重、宽容、公平、公正、平等、诚信、团结、合作、集体、责任等价值观念。

(2)探索新的德育模式。

①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德育教学。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小学德育教育应改变以前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按照思想品质的形成规律,以正面疏导为主,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对待学生,试着以伙伴、参谋的身份出现,消除与学生之间的隔阂,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帮助学生培养优良的行为习惯、自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②整合教育资源,整体规划德育工作。改变品德教育的单一方式,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学教育的各个环节,建立全校、全员教育模式。学校应明确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首要地位,将其作为教育工作的重心。在制定总体德育教育计划的同时,注意德育在其他教学活动、教育环节的融入、渗透情况,重视德育教学成果。

③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开放式教学法,是指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突破传统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的束缚,结合社会生活,结合大自然,积极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探索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通过对新模式、新方法、新资源的利用,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趣味性、丰富性、多彩性。下面就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的方法,作简单介绍。第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具有形象化、立体化的视听系统,可以巧妙地结合图像、文字、声音等多种要素,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拉近学生与事物的距离,减少隔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从而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既可以将教学内容作成课件的形式进行授课,也可以播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片,如《妈妈再爱我一次》、《鲁冰花》、《铁道游击队》、《白求恩大夫》等。第二,采用学生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学。合作探究教学,是指以小组为活动主体,以单个学生的独立探究为基础,以小组或班级为范围进行讨论探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与学生,以及师生之间的讨论、探究,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小学品德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与别人进行合作探究,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第三,实地教学。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人故居、博物馆等形式进行思想品德上的教育。

(3)采取措施,减少来自社会及家庭的负面影响

培养学生明辨是非、自我约束的能力,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加以抵制,对网络、电视等进行合理有度的使用。另外,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建立学校、家庭相结合的德育体系。

(4)提高教师教师修养,以身作则

作为学生的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示范作用。因此,提高教师修养,以身作则,是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结语

小学德育的地位范文9

[关键词]改革开放;德育政策;中小学

中小学德育政策是党和政府在一定时期为解决具体的德育问题,实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为中小学德育工作制定的行动准则。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经历了较大的发展变化。值此改革开放30年之际,回顾总结中小学德育政策的历史必将有益于今后的德育政策活动。本研究即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了我国1978-2008年中小学德育政策的内容。

一、历史回顾

依据政策大环境(即改革开放局面)的不同,本研究将中小学德育政策划分为4个阶段进行分析,并在社会形势、教育状况和青少年思想表现这样3个宏观、中观和微观环境下讨论各阶段德育政策群的主要内容。

(一)1978-1982年,以重建为主的德育政策

这一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内容是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起步,确立了“经济进一步调整,政治上进一步安定团结”的方针。教育要在调整和整顿中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并解决如何开展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由此产生了这一阶段以重建德育工作为目标的德育政策。

首先,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明了这一阶段的政策方向。他谈到:“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但这并不是说要把大量的课时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从根本上扭转了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政治工作路线。其次,在这一方针指导之下,教育部等部委颁布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改变了以往德育的混乱状况,初步形成了德育工作的新局面。第一,教育部根据中小学生实际情况制订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通过贯彻《守则》使中小学生从小受到共产主义道德的教育和熏陶。第二,针对中学政治课和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恢复与开展,教育部分别印发了《改进和加强中学政治课的意见》《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和《关于认真搞好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通知》,并尝试制订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品德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第三,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和文化部等多部委联合向各地发出了《在青少年教育工作中,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和分工试行意见》,明确了我国德育实施与保障中多部门合作与社会力量统合的办法。

(二)1982-1992年,以完善为主的德育政策

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全面展开阶段。此时,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双向开展,教育体制也进行了改革。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发生了转变,并就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讨论。青少年中间展开了关于人生观问题的讨论。党和政府从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远需要出发,颁布了一系列带有革新特点的、以完善德育工作指导为主要目标的德育政策,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德育工作体系。

首先,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最先完善了对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各项规定。它一方面具体规定了中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和要求,另一方面就课程相关的教学方法、评价制度、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和组织领导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建议。其次,作为这一时期的标志性文件,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从中小学德育工作全局出发,指出了当时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德育工作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思想,确定了工作任务和内容,提出了改革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及建立校长负责制的要求,并强调全社会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关心和各级党委、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第三,针对各项具体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国家教委相继颁发了《小学生德育纲要(试行草案)》《中学德育大纲(试行稿)》《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草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草案)》《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和《关于中学生品德评定的几点意见(试行稿)》,使中小学德育的各项工作都有了依据。

(三)1992-2002年,以改进为主的德育政策

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系统推进阶段。这一时期,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被提上重要日程。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制订了本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战略和指导方针,素质教育实践全面展开。为了解决重智轻德、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此阶段的德育政策以改进德育工作,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主要目标。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是这一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政策。两份《意见》提出了要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及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要求。据此,国家教委在相继颁发《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之后,又颁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统一明确了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各部门的管理职责、队伍建设与管理等要求。其次,为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育人作用,国家教委全国教育工会重新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中小学教师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提出了基本要求;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家长的教育水平,国家教委、全国妇联颁发了《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对家长的教育观念、态度和方法提出了要求。第三,在德育课程建设方面,国家教委分别于1996年和1997年制定了《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和《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整体规划了中小学德育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而后,在2001年开启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国家教委又出台了《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中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以使德育课程更加适合中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增强德育学习的实效。第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保障了中小学校外教育的顺利开展。另外,《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四)2002年至今,以深化为主的德育政策

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此为标志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我党适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制订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规划。巩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成为事关全局的重要任务。此阶段,党和政府针对社会思想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对未成年人的消极影响,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要目标颁布了若干政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是这一阶段的基本政策。《意见》概括了未成年人思想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状况,指出了加强德育工作薄弱环节、巩固已有成果的战略重要性,明确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要求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广泛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点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使用和管理,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领导。根据要求,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生守则》,修订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教育部等部门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另外,教育部针对中小学生诚信教育、廉洁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下发了具体的《意见》和《通知》,以解决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

二、经验总结

30年里,在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形势和教育科学多方力量的综合作用下,德育政策遵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制定路线,不断根据新的形势和科学认识制定或修订政策,表现出了渐进性政策模式的优点。这样,德育政策不断地推陈出新,既应对了社会形势需要,又较好地引领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更使其自身不断地趋于成熟,越来越多地反映出了德育规律。尽管4个阶段德育政策的政策环境、政策问题、政策目标及政策本身各不相同,但各阶段政策在政策方向、政策立场、政策手段、政策结构和政策具体内容上具有明显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连贯性突出表现在阶段之间的紧密衔接上,前一阶段政策所取得的成果是后一阶段政策制订的依据。而政策之间的一致性正是我国30年里中小学德育政策的经验所在。

(一)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的政治方向是统一的,政策与时俱进地坚持了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政策指出,我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富强、民主与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国的奋斗目标。因此,政策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将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规定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直接领导中小学德育工作,学校党团组织直接参与和监督学校德育工作。在当前社会价值多元的情形下,德育政策应该对社会主义方向有更加深入地理解,从学生的价值认同机制出发来规划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二)始终把中小学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德育为首是中小学德育政策的一贯立场和基本出发点。政策认为,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状况,不仅是当前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之一,而且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民族精神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政策逐步将德育工作从其在学校教育中的首要地位,推向了社会建设的重要地位上。政策要求中小学校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德育的重要性,将其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不断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三)始终强调党和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

从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德育政策就一直强调党和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事实上,党和政府是德育政策的决策主体,这本身就是党和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同时,政策具体要求领导干部深入中小学,定期研究和检查学校德育工作;政府部门给予中小学德育工作必要的财力支持;最终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但就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来看,这一政策实施办法的实效欠佳,各部门之间容易产生推诿和步调不一致的现象,反而干扰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正常秩序。政府部门领导和参与德育工作的具体方法还有待政策的进一步具体规定。

(四)政策结构完整

如上所述,我国各阶段都既有德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又有具体政策。这样既保证了整体工作的统一协调,又使具体工作有据可依。同时,这些政策又分为综合政策和专项政策。综合政策一般是对某一时期内德育工作的统筹规划,专项政策多为对某一项德育内容的系统安排和对某一方面德育工作的深入落实,如《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和《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另外,我国多数单项德育政策的结构也比较完整,既有对政策制订依据和指导思想的说明,又有对政策目标和基本内容的阐述,还有政策实施办法和保障的规定。

(五)政策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