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护理理论及模式集锦9篇

时间:2023-07-20 16:25:40

护理理论及模式

护理理论及模式范文1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 LBL教学模式 基础护理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014-02

基础护理教学包括护理概论和基础护理技术,属于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核心课程,其中技能教学在课程总学时中约占2/3,是对护理学生进行临床实践培养的重要途径[1]。但其理论教学枯燥、难度大,不利于护理学生的掌握。本文尝试性的将PBL教学模式在我校2009级护理学生教学中进行运用,以探究PBL教学法应用于护理学生培养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2009级护理专业两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作为观察组,采用L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作为对照组,观察组64例,男2例,女62例,年龄16~19岁,平均年龄18.62±1.67岁,入学成绩540~610分,平均成绩578.63±38.45分;对照组67例,男3例,女64例,年龄16~20岁,平均年龄18.57±1.82岁,入学成绩531~609分,平均成绩576.38±39.52分。两组学生在性别组成、年龄、入学成绩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教学内容均为18项护理技能操作。对照组采用传统的LBL教学模式进行基础护理实验教学,即教师示教―练习―指导的教学法,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根据教材的顺序对基础护理实验的概念、目的、用物进行讲授,讲授的重点是操作程序,边讲授边演示。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模式进行基础护理实验教学,具体方案如下:(1)教学前准备:在实施PBL教学模式进行基础护理实验教学前,对带教教师进行PBL教学模式相关步骤的统一培训;向护理学生讲述PBL教学模式的相关知识及具体实施步骤;(2)病例编写、提出问题:带教老师根据实验的具体内容编制相关病例,听提出实验过程所涉及的相关问题,经护理教育专家和临床护理专家审阅和修改后,将编制的病例和提出的问题打印成册,并在进行该基础护理实验教学前1~2周发放给你护理学生;(3)分组自学讨论:将64名护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小组8人,并由组员推选或指定一名组长;针对病例以及病例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小组人员通过翻阅教材、查找文献以及网络图书馆等途径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获取正确答案后进行讨论,经讨论,将个人认识进行互补深化为小组认识,小组长对大家意见汇总并总结,编写出一套规范完整的答案并参与课堂发言;(4)课前小组操作准备:在课余时间,每个小组各个成员结合病历资料做好包括患者准备、实验物品准备、操作步骤、操作用语、操作要点等实验前准备,开放实验室,并给护理学生发放实验操作光盘,嘱护理学生可在实验室观看光盘并对操作进行练习;(5)课堂讲授和讨论: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带教老师先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对实验课理论部分相关的知识点以及基本概念进行讲授,在进行讲授的过程中适当穿插部分提问,再让护理学生根据病例以及病例涉及的相关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其余同学可对发言内容进行补充或提出不同观点;最后,由带教老师对操作要点以及注意事项进行简单讲授,若操作项目较为复查,教师可不结合病例进行演示;(6)护理学生示教操作:根据带教老师讲授内容和讨论结果,以编制的病例资料为依据,护理学生进行操作示教;操作前先全面评估患者以及患者的病情,并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方案,独立准备实验所需物品后,根据课余时间对实验所进行的准备和患者具体情况给予讲解,并进行操作示教;(7)带教老师总结评价:在课堂讨论以及护理学生操作示教后,带教老师对操作进行总结评述,对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概括,讲解总结实验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护理学生操作示教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对于存在问题较多的操作步骤,由带教老师进行规范操作演示;(8)模拟强化:结合编制病例资料,各小组成员或不同小组之间互相扮演护士和患者角色,对用物准备、评估患者、解释用语、操作步骤和健康指导等实验操作进行反复练习;在进行实验操作练习中,随时询问患者的感受并指导患者进行配合;操作训练完成后,向护理学生交待注意事项后,带教老师分组进行指导和点评。

1.3 评价指标

所有护理技能操作教学均完成后,对两组护理学生进行考核和调查,以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以及问卷调查为主要依据。两组理论考核采用统一命题并在同一时间内进行考核。两组操作技能考核同一操作由同一教员按照同一标准进行考评,考评项目为18项护理操作技能,最终评分采用18项护理技能操作技能评分的平均分。问卷调查分两部分进行,一个部分为对护理技能操作教学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另一部分为对护理技能操作教学效果进行调查。护理技能操作教学效果调查参照国内外文献报道自行设计[2],问卷总共包括10个项目,每个项目分5个等级,即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分别代表1分、2分、3分、4分、5分。问卷经护理专家修改并认可后,由带教老师对护理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数据以±s(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的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设为0.05,当P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学生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率为84.38%,不满意率为15.62%;对照组满意率为62.69%,不满意率为37.31%,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满意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考核成绩比较

观察组理科考核得分和操作技能考核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综合能力比较

观察组自主学习能力、技能操作能力、临床思维和推理能力、查阅资料并获取信息能力、护理评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PBL教学模式即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全称是Problem-Based Learning,最早是在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加拿大的Memaster大学创立的[3]。在PBL教学模式中,教师由传统教学模式的主导地位转变为次要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采用科学的方法发现问题,并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再进行思维、推理以及讨论,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获取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完成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过程的转变[4]。PBL教学模式提出后,在医疗教育中逐步被应用,并在国内外多所医学院校的基础和临床和实验课程教学应用中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5]。LBL教学模式即基于课堂的学习模式,是以授课为基础的传统教育方法,全称是Lecture-Based learning,是现代护理教学中最常见的方法,采用LBL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过程即进行系统全面医学理论知识传授和有把握地对教师预定目标进行完成的过程[6]。LBL教学模式忽视了对护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PBL教学模式则强调将学习置于有意义的情境中,让护理学生通过对真实性问题的分析,学习在问题背后隐含的科学知识,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7]。目前,PBL教学模式在护理教育领域逐步得到了尝试,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护理学院校,在各层次(包括中专、大专、本科和硕士)课程中的护理教学活动已广泛应用PBL教学模式[8]。但PBL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实施方法和实施效果等问题上尚无统一看法,因此,我国在护理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模式的学校尚属少数。

PBL教学模式的主体是学生,主线是解决问题,教学方法是分组讨论。刘丽军和钱晓璐[9]认为,采用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以及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同时还可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杭丽和邱萌[1]研究表明,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基础护理学教学,有助于激发护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综合能力。本文就PBL教学模式在我校2009级护理学生教学中运用进行研究,结果提示: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基础护理实验教学,相对于传统的LBL教学模式,可提高护理学生对于基础护理实验教学的满意度、理论考核成绩以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提升其综合能力。我们考虑这与以下因素有关:PBL教学模式减少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激发了其主动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主动查阅资料,独立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相互讨论,巩固了理论知识,同时使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团队协作,有利于团队的交流和沟通,增强了其团队合作精神[10]。

综上所述,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基础护理实验教学,相对于LBL教学模式,有助于护理学生对理论和护理操作技能的掌握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学效果较好,值得运用。

参考文献

[1] 杭丽,邱萌.PBL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尝试效果的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1):75-76.

[2] 杜小静,宋红霞,梁红玉,等.PBL结合传统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13-15.

[3] 张桂兰.PBL和LBL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3):64-66.

[4] 冉国英,靳平.PBL结合传统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8):113-114.

[5] 孙娟,郭兰青,张瑞芹.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0,27(4):425-426.

[6] 周晓清,肖峰,杨贤云.PBL与LBL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对比[J].中国病案,2011,12(1):62-63.

[7] 许霞,李自亨,张囡囡.PBL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技能教学中的探索[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7):1371-1373.

[8] 张惠娟,肖志凌,刘细寒,等.PBL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3):83-84.

护理理论及模式范文2

关键词:问题式学习;问题导向临床医学教学模式;普外科;护理带教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普外科接受带教学习的护生中按照5∶5的比例选择成绩为优和良的护生,共计106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奇偶法将所选护生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3名。对照组中男3名,女50名;年龄21~23(22.2±0.8)岁;学历:本科23名,大专30名。研究组中男2名,女51名;年龄21~24(22.3±0.9)岁;学历:本科25名,大专28名。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传统护理带教模式开展护理带教工作,以教师为中心,一名教师对2~4名护生进行指导,护生跟班学习,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工作,先由教师进行示教,再由护生进行学习,最后由教师评价总结。

1.2.2研究组

采用问题式学习联合问题导向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开展护理带教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1.2.2.1带教教师资质的考核

所有开展带教工作的教师均需要持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证明,且职称要求在护师及以上,带教经验超过5年,掌握这两种教学方法,通过理论以及实践考核。

1.2.2.2教学计划的制订

普外科护理带教时间为4~8周,根据护生特点制订详细计划,明确教学任务与目标,在实习前1周发送至护生邮箱,并指导护生预先了解普外科学习任务以及相关知识等。

1.2.2.3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

以学习目标为依据,结合护生特点,利用查阅资料的方式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声音、图片、文字以及动画等深化护生对普外科知识的认识和了解。

1.2.2.4典型病例的选取

在护理带教工作开展之前,准备普外科的典型病例,如阑尾炎、腹股沟疝、结肠癌、胃癌等,便于护生学习和了解,并安排护生在教学期间讨论病例、分析及解决问题。

1.2.2.5临床带教

首先根据护生情况进行分组,向护生介绍普外科的规章制度、环境等,重点介绍普外科常见疾病评估方法、特点以及护理等。选择典型病例开展问题设计,提出具有启发性和实用性的问题,组织护生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查阅资料,讨论、分析并解决问题。每周开展1次床边教学查房,指导护生进行体格检查,对护生的人文素质、沟通能力等进行培养。每月开展1次疑难病例讨论,鼓励护生提出疑问,并引导其解决问题,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最后利用多媒体汇报讨论结果,通过病例讨论的方式使护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1.3评价方法

从理论、病历书写、操作三个方面对两组护生出科成绩进行考核,三项考核满分均为100分,主要考核护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病历书写的认真程度、操作程序熟悉程度。采用自行设计的“教学方法评价表”,调查两组护生对护理带教的评价,包括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批判性为思维、全面掌握知识、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沟通能力6项内容,该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12~0.886,分半信度为0.71。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护生对带教模式评价等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理论、病历书写、操作考核成绩分数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出科考核成绩比较

在出科考核成绩上,研究组理论考核成绩、病历书写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生的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对带教模式的评价对比

在对护理带教模式评价上,研究组的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全面掌握知识、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沟通能力的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护理理论及模式范文3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按照眼科护理学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教学任务全部由教师讲授完成。实验组开课前对授课教师进行有关计算机知识、网络应用知识以及多媒体软件应用的培训。对护理人员进行PBL课程培训,介绍基本的计算机与网络知识,如数据库文献检索的方法、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等。采用PBL教学法的设问、讨论、总结三段式教学,对于重点疾病在讨论的过程中加入案例讨论。利用电子课件、电子书籍以及局域网图书馆等,引导护理人员获得有效资源。评价方法:两组在完成规定的教学培训任务后,进行眼科护理学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实行百分制。课程结束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发放眼科护理学课程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护理人员对课程的满意程度。统计学分析: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护理人员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比较,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两组护理人员对眼科护理学培训课程满意度及教师评优率比较,实验组对课程的满意度和教师的评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护理理论及模式范文4

关键词:民办职业教育;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护理教育作为我国护理专业教育的重要补充,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向全国各级医疗机构输送了大量的护理人才,亦促进了我国护理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成为后起之秀的民办护理院校,在护理教育中进行了不断的摸索和尝试。大量学者从教育理念、教育手段、教育内容等角度出发[1-3],探讨改进民办护理院校教育模式,但其由于教师年轻化、缺乏教学经验、学生学习动力低、教学设备较落后等问题,目前仍无法摆脱“以教为主”、先理论后实践的教育方式,且在教学过程中过度关注理论知识的讲授,对临床操作技能重视度不高[4],亦缺少对护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导致护理学生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较低,易出现理论知识掌握不牢、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脱节、专业认同感缺乏等问题,影响其未来临床工作的稳定性和护理服务质量。因此,如何在现有的民办护理教育的基础上,以宏观、系统、整体的教育思路为指导,满足当前我国护理教育的需求,从知识、技能、人文素养三角度出发,建立适合我国民办护理院校的教育模式,提高其教育质量,已成为相关管理机构、民办院校及护理教育工作者急需研究的问题。

1民办院校护理教育发展现状

国外民办学院的护理教育始于南丁格尔时代,在近一百多年的护理教育中,民办护理院校一直探索和推进着教育模式的改革。相比公立护理学校,民办护理院校存在教育方法落后,教育资源短缺、教育内容局限等问题[5-7]。民办护理院校缺乏应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护理教学的能力,忽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8-9]。我国民办护理院校从上世80年代开始不断的发展壮大,其成就和社会地位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民办院校为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教育理念、教育思路、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着不断的探索。有的尝试对护理教育课程进行整合,以形成内容繁余度低、结构好、整体协调的新型课程[10-11]。有的对护理学生实践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民办院校护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3-12]。但总体来看,我国民办院校护理教育的改革仍存在以下不足:①民办院校护理教师存在缺乏临床教学经验,护理操作技能较差,但目前的教学改革较少提及;②改革多局限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两个方面,缺乏对护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③改革多基于民办院校自身,较少涉及临床教学基地;④未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调动护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⑤教育改革多从一个角度出发,很难全方位的改善护理教育模式的现状。

2“三位一体”民办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从知识、技能、人文素养三个角度出发,构建适合民办院校护理教育的模式。其以发挥护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手段,以提高护理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根据医院及用人单位的需求,采用“校院对接、能力本位”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思想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构建和完善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

2.1知识培养板块

护理理论知识的教学着重强调以护理学生为主体,提倡其自主学习,理论课程教学对部分课程进行整合,并通过课前预习考核、课上情景模拟、PBL教学、阶段考核等方式,激起护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由学校和医院共同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研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按照临床护理专业岗位群的需要,确定从事行业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再由学校组织教学人员,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能力要求。以医院用人需求及岗位设置为依据,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形成教学课堂与临床医院的融合,让学生真正能够实现“进校有门、毕业有岗”。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设置职业素质、专业基础、专业方向三大类课程,并突出以“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使护理专业实训课比例达到60%以上。以“适用、够用、实用”的原则制定课程标准,针对护理专业就业所需要掌握的职业技能,制定出本专业的技能体系标准,确定学习领域的重点课程,最终落实到专业技能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的教学单元设计。依据以“校院对接、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与企业合作开发重点课程,建立突出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学期授课计划、课件、教案、习题,规范重点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临床护理方向选取基础护理学作为核心课程建设,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及市场的要求,联合医院技能训练指导方案、护士资格考试指导用书形成独特的课程体系及训练项目。特色课程的建设首先由专业骨干教师及企业人员共同论证,设立课程标准,培养目标,实训案例。然后由专业组骨干教师参与教学单元的系统设计,在设计中将体现“任务驱动”教学的特点,开发出系统的学习指导书。

2.2技能培养板块

护理实践技能培养应作为民办护理院校教学重点来抓。学校建立专门负责实训带教工作的护理实训指导中心,定期安排理论教学教师和实训带教教师到省市高水平的临床医院进修学习,了解并学习临床医院的护理新技术、新要求、新规范。实训指导中心按照省教育厅护理技能抽查标准并结合临床医院新要求对教师进行培训考核,规范理论教学教师和实训带教老师的技能操作标准,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训带教相结合的标准化的实践技能培养模式。同时强调以护理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护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民办护理院校实训课时安排有限的现状,建立“带教教师-班学-学生”的技能培训考核制度,充分利用护理学生课余时间,由带教教师集中统一培训考核操作能力强的班组长,再由班组长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努力提高实训室的使用率,保证护理学生足够的校内技能训练时间,并做好一对一的技能考核。其次,根据学校发展规模建立建全临床合作教学基地,利用护理学生临床实习和见习,通过临床实景体验、操作情景模拟、课后临床实践等方式来提高护理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

2.3人文素养培养板块

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开设相关护理人文课程为基础,在老师言传身教的同时,适当采取邀请医院专家和优秀护士进行讲座、护理学生临床实习见习分享感受等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护理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护士人文素质修养,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护理导论,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护理伦理与法规,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开设护理心理学,每门课程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1:1、以2学分计入总学分。

3“三位一体”民办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

护理教育模式改革是促进我国护理行业发展的源动力,对培养高水平护理人才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取得以下成效:①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围绕“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综合考虑学生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培养与可持续发展,参照护理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引入医学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或规范,体现临床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职业活动过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形成为目标,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突出了“岗、证、课”一体的融通。构建了适应社会和企业要求的、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将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融合,实现“教学做”一体有机融合。②确立“三位一体职教观”,深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内涵。将学校与社会、行业、医院有机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学校”、“医院”和“社会”三种教育主体的不同作用,并实现“学校”、“医院”和“社会”的三方共建、共享、共赢,促使职业教育向人性化、多元化、开放性发展。随着临床护理模式的转变,高等教育对护理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培养适应临床需求的高素质型护理人才成为了当今护理教育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改革现有的民办院校护理教学模式,制定适合民办院校护理教育需求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构建系统合理、符合社会需要、适合护理专业发展以及满足护理从业者个人发展要求的护理教育模式,为完善我国民办高校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依据,以推动护理教育的发展,培养高素质新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日军,杨庆爱,王若维,等.民办本科院校护理学生临床见习现状及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19):2442-2443.

[2]张佩,王若维,杨庆爱,等.民办院校本科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2):115-116.

[3]谭美春,房春娟,刘欢.民办院校护生实践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的研究[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10):559,355.

[4]任力威.辽宁民办本科院校办学定位问题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1.

[5]刘雨晴,陈晓莉,花芸.概念式教学在护理教育中的实施现状[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12):938-942.

[6]朱林美.运用新理论深化高职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6(47):261-262.

[7]姜安丽.21世纪护理教育发展现状及我国护理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策略[J].护理杂志,2005,21(6):1-3.

[8]代雨,何玲梅,王俊峰.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建设研究[J].时代教育,2017(2):37.

[9]李娜,周猛,曲晨菲,等.民办院校高等护理职业教育改革思路[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7):265-266.

[10]赵瑛.民办院校《内科护理学》和《健康评估》课程整合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2(13):105.

[11]李蕊.民办高校高职护理专业(美容方向)电子教案的制作与应用[J].电子制作,2014(8):137-138.

护理理论及模式范文5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四个护理班共计188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仍采用传统教学法,在一个月的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统一测试,并发放调查问卷,比较两组学生的平均成绩和课堂感受。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考核优良率(76.1%)、综合技能成绩考核优良率(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理论成绩考核优良率(42.7%)、综合技能成绩考核优良率(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显示,PBL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加深理论理解、巩固记忆等方面具有明显效果,与对照组学生的问卷调查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升综合技能水平。

[关键词]

PBL教学法;外科护理;中职院校;教学模式

外科护理学是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实践性非常强。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积极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由于学习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缺乏真实感,导致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1]。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及医疗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以及岗位需求,因此探索新形势下的外科护理学教学方法非常有必要。为更好的适应临床岗位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笔者尝试在教学中使用PBL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PBL教学模式即以问题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为主促进学生获得更全面的知识与技能,其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2]。为了进一步研究PBL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笔者随机选择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四个护理班共计188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学校四个护理班共计188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两个班设为观察组,该组男生8例,女生84例,学生年龄在16~1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6.7岁,既往外科护理学理论考核成绩优良率34.7%~38.0%、综合技能成绩优良率55.4%~58.7%;将另两个班设置为对照组,该组男生10例,女生86例,学生年龄在16~1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6.9岁,既往外科护理学理论考核成绩优良率34.3%~39.6%,综合技能成绩优良率55.2%~58.3%。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其他科目成绩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1.2.1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模式教学,综合临床实际以及护理基本程序,将教学过程分为准备环节、模拟现场环节、小组合作讨论环节以及总结评价环节。具体方式如下:(1)准备环节。按照“组间同质性,组内异质性”原则[3],将每班学生分为6个小组,每组7~8例学生,并设定负责组长。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以及具体章节知识,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制定教学目标,然后按照教学方案的具体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病例,进行全面且有针对性备课,并将教学目标和病例发放给个小组。学生依据教学目标和病例,进行小组内分工、自学,并进行相应的资料查找、问题分析和解答等工作,为实际教学开展做好充分准备。(2)模拟现场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各小组学生分别进行角色扮演,认真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仔细整理、研究病例的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教师以问诊所获得的资料与体格检查为切入点,积极组织学生讨论患者存在或潜在的问题。(3)小组合作讨论环节。按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问题的研究与讨论。讨论中充分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原理,合理确定护理方案的优先次序。针对每一个具体的护理问题,均提出预设目标,并提出护理方案,然后形成完整的临床护理病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指导者、帮助者、教育者的重要作用,及时给予学生鼓励、点拨与启发,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意见、提出自己看法。学生则充分发挥自身学习主体性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动学习,相互交流、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加深对知识的了解与掌握。(4)总结评价环节。教师综合学生们的护理病历以及讨论结果,进行整体的总结、归纳与点评。针对学生讨论的疑点、难点问题进行及时疏通,讲清难点、梳理重点,全面提高教学效果,完成学习目标。

1.2.2对照组

对照组学生接受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即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教师课堂讲解方式进行,实践知识通过教师示范与讲解方式进行。

1.3观察指标

(1)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统一测试(利用闭卷理论测验检验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采用病例模拟的方式检验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比较两组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与综合技能水平,满分为100分,成绩超过80分者为优良。(2)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为①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是否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②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是否有助于巩固知识记忆;③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是否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④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是否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⑤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是否有助于提高自学能力;⑥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是否有助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⑦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是否有助于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认识与感想。共发放188份调查问卷,共收回188份,问卷回收率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综合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基础理论成绩与综合技能成绩比较

观察组理论成绩考核优良率(76.1%)、综合技能成绩考核优良率(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理论成绩考核优良率(42.7%)、综合技能成绩考核优良率(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认识与感想

PBL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加深理论理解、巩固记忆、培养学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具有明显效果,与对照组学生的问卷调查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PBL教学模式内涵

PBL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学管理,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促进了教与学的共同提高。这种教学模式以“问题”作为基础,以“具体病例”作为先导,以教师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属于启发式教学模式[4]。PBL教学模式将繁杂的医学知识利用“病例”的方式联接起来,将临床实践与理论知识进行充分整合,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较为牢固的掌握相应知识,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有效缩短临床实践与教学之间的距离,全面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现代护理人才的有效途径[5]。

3.2PBL教学有效性探究

PBL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此次研究中,约有91.3%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典型病例的引入以及问题的提出,能全面调动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更加灵活、主动的探究知识,并进而全面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与此同时,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习知识的掌握与巩固。学生通过自己查找资料、交流、讨论等方式,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提高学习自主性的同时,形成了一个不断巩固已学知识、积极接受新知识的螺旋式的良性循环过程[6]。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引导下,能更好地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理解与记忆,全面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7]。PBL教学模式能有效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与良好沟通能力。在此次研究中,约有93.5%的学生认为这种模式有助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PBL教学模式真正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协作与沟通交流的平台,不同小组成员可以围绕共同病例查阅资料、研讨交流、分析对比,最后对结果进行整理与加工。通过PBL教学模式的使用,能有效弥补传统教学过程中无法“因材施教”的缺点,真正促进每位学生健康、快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小组成员各展所能、各施所长,相互之间有分工、有合作,共同面对遇到的问题与困难,相互分享、彼此交流,真正锻炼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与交流沟通能力[8]。PBL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在此次研究中,约有91.3%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在PBL教学模式中,学生们在“问题”引导下,认真预习、查找整理资料,然后进行问题的总结与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利用多种途径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查找,通过思考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9]。PBL教学模式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此次研究中,约有91.3%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PBL教学模式能更好的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临床病例,进一步验证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环节中,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不断进步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极分析临床问题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很好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10]。

3.3中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PBL教学模式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PBL教学模式在我国开展比较晚,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多种问题。个人认为中职外科护理学PBL教学模式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缺乏完善的教学支持系统,教辅设备不完善,教学时间不充分[11];(2)教师缺乏PBL教学经验,无法更好的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信息上、方向上的指引。另外,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组织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3)一直以来,学生习惯于填鸭式教学模式,对于部分学习习惯差、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他们获得信息方式单一,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学习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4中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PBL教学策略探究

针对中职外科护理学PBL教学模式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从如下环节入手,更好地促进PBL教学模式的开展。(1)建立健全PBL教学模式完善的配套设施。文献检索系统、网络系统以及便捷的图书馆等均是实施PBL教学模式所必须的配套条件,为学生提供查找文献、交流信息的平台。此外,还需要合理调配学时,强化实验室硬件设备建设力度,做好完善的教辅配套建设。(2)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在PBL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帮助者与指引者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角色的变化,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积极思考,进一步改进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全面提高自身课堂管理和组织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加强专业研究,进一步建立、完善与PBL教学模式相配套的教材,全面提高教学效果。(3)加强学生综合能力锻炼。新形势下,必须加强学生文献收集、整理、分析能力的培养以及沟通交流能力的锻炼,充分运用互联网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全面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真正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改变不良学习习惯,全面提高自身综合能力。(4)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2]。传统教学评价方式只关注成绩,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提高。新形势下,必须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在具体评价过程中,不仅仅关注学生学习结果,更需要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学习努力程度,积极优化教学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正确反馈[13-15]。通过此次研究证实,观察组理论成绩考核优良率(76.1%)、综合技能成绩考核优良率(91.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PBL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加深知识理解、巩固记忆等方面具有明显效果,提示PBL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调查问卷发现,PBL教学模式能明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能力。综上所述,PBL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满意,同时更加贴合素质教育和临床岗位的需求,值得进一步推广。但该模式还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作者:汪新华 单位:北京卫生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义兰,陈玲玲,阮满真,等.运用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对实习护生进行病人安全教育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1,44(10):926-928.

[2]李月霞,袁义厘,沈丽娟,等.“结局-当前状态检验”模型应用于护理教育中的意义探索[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6):16-18.

[3]卞龙艳,王群.PBL教学法在高职护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4,16(29):137-138.

[4]田金徽,刘爱萍,沈希平,等.PBL教学法在徇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徇证医学杂志,2011,11(1):39-43.

[5]吴芳琴,岳鹏,王艳玲,等.从护理专业学生的视角看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实践效果的质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4):74-78.

[6]庄怡青,王彩凤.11所教学医院中护理PBL教学实践现状的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7):67-68.

[7]卢秋羽.PBL教学对提高高等职业护生学习能力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0):92-93.

[8]王向玲,王素利.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PBL教学法的效果评价与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2,7(18):149-150.

[9]汪为聪.高职护理专业《预防医学》课程PBL教学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65-266.

[10]陈姝妮,李洪艳,樊健.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在本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激光杂志,2011,32(5):75.

[11]程念珍,李映兰,王曙红,等.PBL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10):1271-1273.

[12]李艳,沈园园,郁小路,等.PBL教学法在留学生护理科研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1A):80-81.

[13]董丽芳,黄金银,陈燕.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9):97-98.

护理理论及模式范文6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中职护理;课堂教学;具体应用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与理论性都很强的综合型学科,需要学习者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与扎实的理论知识。现如今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及语言沟通与思维能力已成为广大护理教师共同探讨与关注的问题。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中等职业院校实践性强的特点,有机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突出学生动手能力与专业技能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将其运用到护理专业教学中,能有效培养与提高学生护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护理人员服务于社会。

一、培养双师型教师,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教师是在中职护理专业教学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先决条件。培养“双师型”教师是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需要的,如果教师不能同时兼顾,那么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仍是相互独立与割裂的。所谓“双师型”教师即指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坚实的理论知识教学水平,还得具备一定的实践教学经验;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与训练,有机地将护理专业相关理论同临床实习相结合。在中职护理专业教学中想要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定期组织理论教师到各大医院参加培训与进修,或者聘用有多年临床操作经验的专家。按照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要求合理科学地将教师分为若干个模块组,首先要求其力争模块式一体化,科学配置模块教师,坚持业务骨干搭配青年教师或者师傅型搭配理论教师的教学原则。此外,学校应当定期组织护理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学校,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与教学技能,加快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步伐,全面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成果。

二、有机整合教学教材,构建有效校本教材

护理专业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出一大批能适应现代化建设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从事救治工作与疾病预防的护理人员,能掌握专业基础理论、临产诊疗技术及操作技能的护理专员。而这就为广大护理教师使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提供了渠道。在中职护理专业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护理这门课程的专业特点及学生学习能力对课本教材进行有机整合,构建有效校本教材。在护理专业这门课程教材整合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按照项目化、模块化教学要求、课程标准及技能鉴定相关标准,在其结构与内容上坚持以任务为驱动力,以能力本位作为教育理念,编写定制出一系列适用于护理专业的项目课程一体化教学教材,构建出一批理论内容简短精悍、操作技能实用的校本教材,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顺利开展,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提升。

三、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模拟真实工作环境

在传统护理专业教学中,大部分学校都没有本校实训训练场地,使护理教学成为一门纯理论讲授式的学科,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严重受挫,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运用则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有机融合,要求中职院校加强护理实训基地建设。中职院校可以参照本市二级医院的护理岗位与工作流程设计与建立一系列现代化医护实训中心站,并设立多媒体教室,增购一批高质量的实训用物及与实训操作内容、临床实训相匹配的仪器设备,如除颤仪、输液泵、心电图机等,让学生如临其境、置身其中,不仅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与理论教学需要,还能加强实训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授课中,凡是涉及操作的理论知识,教师能随时随地用实物对学生进行演示,能立马进行操作与练习,不仅有机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在一起,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以弥补传统教学中静态讲授理论的不足,以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连贯。此外,在这种实训中心操作中,教师能模拟出高起点、高标准的真实工作环境,缩小教学与临床之间的差距。为了让学生有更加直接的体验与感受,教师可以引导与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践操作,如抽血、肌肉注射、量血压、鼻饲等,鼓励学生真人操作与练习,让其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了解自己的使命,从而培养高度责任心与耐心,锻炼心理素质,还可让其体验患者感受,认真对待每一次实训教学,让其置身于模拟的真实工作环境中,犹如在病房担任护理这一角色进行临床操作一样,以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与适应能力,实现理论教学与临床工作间的完美对接,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与建设者从事我国医护工作,挽救更多生命,造福千万家百姓。可见,在这种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培养与发展。总而言之,随着护士这一角色的复杂化,临床判断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其真实情境的再现为基础,有效提高学生各种临床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与职业能力,对优化护士专业课堂教学有着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庆雨.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2]刘壮萍.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5,36:36-37.

[3]肖美兰,王德燕.中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3,12:69-70.

护理理论及模式范文7

关键词:临床思维教学法;外科护理学;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胡颖辉(1974-),女,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北京大学护理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护理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西省卫生厅普通科技计划项目“临床思维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编号:20123167)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5-0118-03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将某护理学院五年一贯制高职护理专科2009级114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学号单、双数原则分成两组,单数学号护生为实验组,双数学号护生为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7名,均为三年级女生,年龄17~20岁。两组护生入学时成绩、已修课程的成绩、年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材、总学时、授课教师均相同。

(二)方法

1.对照组教学方法。采用传统教学法。理论教学:按教学大纲要求,老师在讲台上讲授,护生在台下听及做笔记;实训教学:教师演示-护生模拟训练-教师总结指导。

2.实验组教学方法。临床思维教学法,即包括以病例导入式头脑风暴法的理论教学和智能仿真实践教学。(1)教学前准备:分析教材与大纲、最新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等教学资料,选取适当教学内容准备进行教学干预,即临床思维教学;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进入临床科室选择合适典型的临床病例,建立好临床病例资源库;(2)教学实施:以病例导入式头脑风暴法是根据教学目标要求,以临床病例引导教学活动,组织护生学习、研究及展开“头脑风暴”讨论会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教学目的需要准备一个恰当的、具有代表性的临床病例,把病例及讨论的内容提前一周交给护生,让护生去思考,使其在课前先阅读、理解、查阅相关资料。课堂上,教师再现病例,将护生引入特定的情景中,引导护生对病例进行分析讨论,展开“头脑风暴”[3],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最后教师点评总结,并将病例与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进一步讲解。

智能仿真教学是利用智能仿真模拟人具备真人的特征对护生进行实践教学,采用"简短理论温习-综合模拟演练-视频分析讨论"的模式。课前护生分组,每组人数一般7~8人,教师在课前一周把病例及要求分发给护生,护生查阅相关资料,预习教材上的理论知识,组内开展讨论,明确分工,熟悉相关操作流程。课堂上,教师先进行课程理论内容简短温习,并讲授所给病例的特点(15分钟),然后每组护生在规定时间内(15~20分钟)在模拟病房完成操作演练,操作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护生的操作情况进行现场点评,以启发思路为主,对具体操作是否正确不作评价。全体护生操作完成后,通过录像回放进行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归纳。

3.评价方法:(1)两组护生理论与综合技能成绩 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护生均进行理论考试及综合技能操作考核。理论考试采取随机化安排考场顺序,从标准化试题库中随机抽取一套试卷统一考试,试卷阅卷采取盲法,将试卷密封,流水阅卷。综合技能考核采用标准化病人考核方式,统一评分标准,任课教师不参加考核;(2)对两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该问卷是在结合我院专科护理教育专家的实际教学经验,广泛查阅文献,并经相关领域护理教育专家及临床护理专家的反复修订最终形成,问卷内容为护生对各自的教学方法的效果反馈,共8个条目,每个条目有5个选项,1表示非常不赞同,2表示不赞同,3表示不确定,4表示赞同,5表示非常赞同。赞同和非常赞同归为认可。调查问卷在课程结束后当场统一发放,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114份,回收有效问卷114份,有效回收率100%。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测,Cronbach's α系数为0.832。

4.统计方法:全部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录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

二、结果

(一)两组护生理论与综合技能成绩

从表1可见:实验组护生的理论考试及综合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

(二)两组护生对各自教学效果的认可程度比较

从表2可见:实验组护生对临床思维教学法的认可程度与对照组对传统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比较,P

三、讨论

(一)临床思维教学法具有明显优势

1.有利于提高护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临床思维教学开展以病例导入式头脑风暴法,以临床病例引导教学活动,用生动形象的病例陈述抽象的理论,病例多重剧情化且情境符合现实与逻辑、生动化及临床化,具有趣味性,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由于病例讨论没有标准答案,护生可对病例展开头脑风暴式讨论,进行大胆假设,从多个角度寻找答案,激发了护生对其新知识的热情,成就感得到极大的满足,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有利于护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提高。智能仿真教学为护生在学校早期接触临床提供机会和条件[4],仿真模拟人表现出一些“生理反应”真实再现了临床情景,大大地提高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护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没有标准的护理操作流程,需要利用已有的知识,科学地运用护理程序,调动了护生的积极性。从表2看出,与传统教学法比较,临床思维教学法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2.加深了护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应用,有利于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以病例导入式头脑风暴法教学,有意识地让护生接触临床实例,缩短了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差距[5],小组围绕临床病例展开头脑风暴式的讨论,为护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挖掘了护生的思维潜能,护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寻求科学的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及应用,锻炼了临床思维能力。

智能仿真教学的课堂模式更接近临床工作程序,智能模拟人通过极其逼真地模拟人体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实际情况,护生必须综合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发挥临床思维能力,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诊断、实施相应的护理。护理过程中,“病人”的病情可以不断变化,这就需要护生时刻观察“病人”病情并根据“病情”变化做出应急处理。仿真系统的可重复性及无医疗风险,允许护生在实训中犯错并改正,促进了护生“临床护理经验”的积累和临床思维的成熟。可见,这种安全、可控的“临床环境”[6],即智能仿真教学课堂具备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及丰富、深刻、具体的实践锻炼,加深了护生对系统理论的深刻理解及应用,培养了护生设身处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了临床思维能力。

本研究显示,与传统教学法比较,临床思维教学法更能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加深了护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应用,提高护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表1中实验班的理论考试及综合技能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均P

3.有利于提高护生沟通、协作能力。护理工作性质要求护士必须有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护士需要与患者、医生、药剂师等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协作。以病例导入式头脑风暴的理论教学过程中,护生在头脑风暴式的讨论环节,可极大程度地锻炼同学间交流沟通及协作能力。智能仿真实践教学,护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团队式的技能训练,训练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明确、积极沟通、通力协作,共同决策,同时,随着模拟病例的运行,护生还需要不断地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因此,智能仿真实践教学可很快锻炼和提高护生的沟通及协作能力,有利于今后临床工作。由表2可见,实验组对锻炼护生的沟通及协作能力的认可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二)临床思维教学应注意的环节

临床思维教学环节中,病例选择是关键,所选病例必须既要考虑护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又要兼顾培养护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临床思维等综合能力;既能使护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又能突出外科疾病的特殊性。

临床思维教学强调护生的主体作用,由于课时的有限,这就需要护生在课外精心准备,大量查阅并复习相关学科知识,才能保证护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及实训。但由于护生本身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的制约,临床思维教学又不能离开教师“导”的作用,从病例设计、教学方案制订、课外预习到课堂,在强调护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决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二者结合,才能使是整个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临床思维教学法的顺利实施,学院必须有更好的配套设施做保障,如供护生及教师查阅的图书资源及网络信息资源、具规模的高端模拟实训室及先进的教学设备等。

(三)临床思维教学对护理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

临床思维教学法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具备丰富的临床实践及护理教学经验,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要求教师经常深入临床,了解最新进展,对临床中护生常出现的问题保持高度敏感,从实际中寻找适宜教学的病例[7]。

临床思维教学法中以病例导入式头脑风暴法的理论教学,要求教师要有坚实理论知识及丰富临床经验同时,教师还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讨论,引导和启发护生进行临床思维和分析的能力[8]。智能仿真教学,教师只有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互通,教学、科研、实践技能兼容,才能更加生动形象地设计临床情境,驾驭教学过程,顺利解决护生实训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9];另外,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熟练操纵计算机的能力,这样才可能在智能仿真教学中熟练操作智能模拟人。

因此,护理教师无论是教学理念、知识结构,专业水平、教学手段等,都需要不断地扩充自身,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及综合教学能力,才能保证临床思维教学法的顺利实施。

四、结论

临床思维教学法应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激发了护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加深了护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应用,锻炼了护生沟通、协作能力,提高了护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有助于护生今后临床工作,教学效果明显。但要在今后的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临床思维教学法的优势,还需多方配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王俊杰,马小琴.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4):78.

[2]湖波.中医妇科学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改革实践[J].内蒙古中医药,2008,27(2):39.

[3]李运萍.头脑风暴法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2):126-128.

[4]姜文莉,等.仿真综合实验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23(9):55-56.

[5]樊新霞,姚鸣.案例教学法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杂志,2009,24(7):643-644.

[6]Caroline SM, Marian KT.The role of simulation in nurse education[J].Nurse Education Today,2010,(30):827-832.

[7]严彩君,董全斌.病例讨论式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6):65-66.

护理理论及模式范文8

关键词:急重症护理;情景模拟;实训体系;

急重症护理培训主要是针对急性创伤、危重等重症患者的护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训,传统的急重症护理培训多是以理论课程讲授为主,而实训多是在课程结束后所给予的辅实习。在现代临床护理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大环境下,针对各项护理人员的能力培训也在逐渐做出调整,而近年来所提出的模拟情境实训方式在护理人员的培养中得到了显著的成效。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对现代急重症护理综合情境模拟实训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JP+1]选取我院20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名,女190名;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20±15)岁。负责课程教师10名,其中年龄28~45岁,平均年龄(36±53)岁;本科9人,硕士学位1名;副教授2名,副主任护师3名,讲师3名,主管护师1名,实验员1名;专职教师5名,医院兼职教师5名。

2方法

(1)模拟实训方法。将参与实训的护生进行随机分配,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护生各100名。对照组:选择传统的急重症护理培训方法,主要通过理论讲授的方式进行课程培训;实验组:将传统教学课程进行压缩,在此基础上参与仿真情境模拟训练培训方式。两组课程同步进行,教师分配无明显差异,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护生的综合技能与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评价。

(2)急重症护理综合情境模拟实训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方法。①建立仿真模拟环境,成立ICU模拟病房,在模拟病房内部设置模拟系统与抢救监护设备等。所有实验组护生在模拟仿真实训环境下完成实训课程,参与教师利用病房内的健康设备对护生的操作过程进行监控。②急重症护理课程共计108个学时,将理论课程压缩至50个课时,实训课程设置为58课时。将理论与实训进行协调配合,在相应的理论知识讲授后对其进行对应的实训训练,深刻落实理论内容,充分实践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实训课程中主要划分为单项技能培训与综合情境模拟培训,其中单项技能培训主要包括心肺复苏、呼吸囊应用、监护仪应用、呼吸机应用、应急抢救措施等,综合情境模拟培训的主要课程为结合当下典型病例进行培训课程设计。③综合性考核体系。结合ECS、SimMan系统,建立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核心内容的时间教学考核体系,并制订详细的考核指标与考核方式。

二、结果

1护生对综合情境模拟实训的满意度情况

所有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的护生进行调查问卷发放,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计,结果显示为护生的实训满意度达到9900%。

2参与课程培训教师评价情况

通过对参与培训的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普遍认为在理论课程基础上参与综合性的模拟实训,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训过程中,护生能够有效锻炼实践能力以及应急能力。

3两组护生培训成果

通过对两组护生进行的综合考核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生的综合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

三、论

护理教学是一门相对特殊的课程,尤其是本次研究中的急重症护理学,其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涉及范围较广,不仅要求护生掌握绝对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护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与应对急重症患者突况的应急处理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参与相应的实践技能锻炼,以提升护生的综合实力。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了200名护生作为调查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理论型教学方法,实验组在合理压缩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参与综合情境模拟实训,分别对两组护生进行综合能力考核,同时对护生以及参与教师进行回馈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生综合实力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普遍护生与教师对综合模拟实训教学方法给予了高度评价。此结果充分证实了建立合理的综合情境模拟培训,对护生急重症护理相关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急重症护理人员,在教学过程中,建立综合情境模拟实训,将理论与实训课程进行有效融合,能够提升护生的综合实力及针对急重症患者护理的应急反应能力。

参考文献:

[1]费素定,王小丽,徐金梅急重症护理实践课情景模拟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中华护理杂志,2011,2(6):589-591

护理理论及模式范文9

目的:探讨适合ICU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方法。方法:评估ICU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构建并实施培训方案,通过理论培训、全真模仿、临床实践进行核心能力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问卷调查。结果:20名低年资ICU护士通过系统的培训,较培训前各种能力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通过系统的核心能力的培训,ICU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明显提升。

【关键词】

低年资护士;ICU;核心能力;培训模式

ICU病房集中了现代化的监护与急救设备,聚集了全院各科的危重患者,病情复杂、危重,流动性大。而ICU护士既是先进仪器的使用者,又是病情变化最直接的观察者,也是抢救危重患者的最直接参与者。这就意味着ICU是一个高技术水平、高劳动强度、高风险的医疗场所,ICU护理质量的优劣是ICU救治工作成败的关键之一。目前我院护士进入ICU前的专科培训欠缺,进入ICU后的培训也未常规化、系统化。培训模式仍以师徒带教为主,缺乏规范化培训,部分护士参加院内或其他医院的短期培训班,内容较ICU护士的专科要求相对偏少。ICU专科考核虽然定期进行,但无统一标准,不能准确、全面、及时的评价ICU护士的专业技能及胜任能力。ICU5年以下低年资护士由于临床经验少,进入ICU后改变自己的角色较困难,心理压力较大,更需要进行系统培训。近年来,我们针对5年内的低年资护士构建并实施系统化培养,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ICU低年资护士20名,均为毕业5年内,男5名、女15名,年龄19~25岁;学历:研究生1名,本科10名,大专8名,中专1名;20名护士均评估定为N1级,其中N1级第一阶段15名,N1级第二阶段5名。

1.2研究方法

1.2.1理论学习集中授课与小组讨论相结合。集中授课由我院优秀高年资ICU副主任医师、主管护师以上担任,以PPT形式授课,内容包括ICU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科操作技能、应急技能、管理知识、教育咨询技能、沟通技能、专业发展及职业道德等。每月授课3次,其中涉及操作及沟通技能,均在理论学习后进行技能培训及临床实践。每4人组成1个学习小组,由1名高年资护士带领,进行学习讨论,内容涉及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沟通能力及学习方法等,针对每位培训人员薄弱环节进行强化学习,查漏补缺。所有授课内容均提供学习材料。

1.2.2技能培训在本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进行,运用高级仿真模拟系统(ECS),模拟各种急、危、复杂的情况,让低年资护士在逼真的模拟环境中进行专门的强化培训。①模拟场景设置:建立模拟ICU,配备全套ICU设备单元,包括多功能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抢救车内备气管插管用品及手动呼吸器、全套注射输液用品和急诊用药,床头设电源,供氧、高压供气及负压吸引管道等。抢救床上摆放ECS模拟人并与监护仪连接。②特殊设置:比邻建立监控室,与模拟抢救室用单向反光玻璃隔开。抢救床上方前后左右设置4部监视镜头,监控台设置4分割画面监视仪,可以任意选择监视角度,或者显示监护仪的生理数据,并可以全程以4分割画面录音、录像备查。监控室与抢救室之间设置对讲装置,工作人员之间另外配备无线对讲机。③培训方法及内容:采用“简短理论讲授+分项技术练习+综合模拟演练+录像分析总结”的模式进行培训。具体培训内容包括:a.有关心肺复苏新进展及用药新理念、危重患者气道处理、急诊呼吸支持等课程的简短讲授。b.使用单项操作模拟训练器进行急诊抢救技能标准化练习,重点在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操作、急性心律失常、急诊呼吸机应用、监护除颤仪使用调节、深静脉穿刺置管等。配合软件程序,模拟呼吸心搏骤停、呼吸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等病情,输入ECS模拟急诊危重患者。c.学员随机分组(每组3~4名)在ECS身上进行识别、分析、诊断、抢救治疗等综合演练。指导教师现场提示或引导抢救操作。d.组员轮流承担抢救指挥、循环支持、呼吸支持、输液注药等不同任务,从不同角度体会抢救中相互交流配合的方式、方法。e.ECS操控员随时设置临时断电、呼吸机故障、气管插管脱出、呼吸道堵塞及心搏呼吸骤停等特殊情况,由全体组员利用现场一切资源协作应急处置,锻炼应付突发意外事件的能力。f.演练过程全程录像,操作完成后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回放录像,进行错误分析,并再次上机操作改正错误,观察体会正确抢救的结果。

1.2.3临床实践由高年资、基础知识扎实、技能操作熟练的ICU专业护士进行临床示教。一对二带教,先演示,再实践,培训人员互相监督检查,指出不规范及错误操作方式,并做记录。每项操作均要求完成一定数量。所遇问题在小组讨论中进行。每周对典型ICU护理病例进行1次教学大查房。责任护士汇报病史,进行体格检查,进行专项技能操作。由查房带教人员提出存在的护理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并给出预期护理目标,下次查房时进行考核。

1.3效果评价①理论及操作考核:培训前后分别进行理论知识、技能操作考核。理论考试内容依据培训内容出题,满分100分,85以上分及格。技能操作考核在ECS上进行,依据专业操作规范,由护理部组建考核小组进行考核,每人考核6项操作,其中3项必考,3项抽考。满分100分,单项90分以上合格。②培训前后分别进行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问卷评分,使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进行自评与他评(考核组成员随机抽取),定量评价ICU护士培训前后核心能力的变化[1]。共7个维度,58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计分法,完全无能力到很有能力分别计为0~4分。该量表总体信度Cronbach'sα值0.89,7个维度Cronbach'sα值为0.79~0.86,效标效度γ=0.44[2]。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培训前后ICU专科护士理论知识、专科技能考核评分比较见表1。

2.2培训前后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自评评分比较见表2。

2.3培训前后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他评评分比较见表3。

3讨论

护士的核心能力是个人、职业、专业能力结构中最为重要的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又称为核心胜任力[3]。对ICU专科护士的要求则是应具备能够胜任ICU工作岗位要求的一系列知识、技术、能力和心理特质[4]。国内有学者经过详细研究,初步构建了ICU护士核心胜任力的构成要素理论。包括专业知识(监护理论知识和专业相关知识),专业技术(专科护理技术和医疗仪器使用),专业能力(评判性思维、人际交往、管理和职业发展能力),心理特质(责任心、情绪稳定、服务意识和压力应对等)四个方面。目前国内针对ICU护士核心能力培养模式没有统一标准,各个医院基本是参照ICU专科护士“三基”要求,以及部分省市开始实行的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制度,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对ICU护士进行专科培训,以培养能胜任ICU专科工作需要的合格护士。我科为适应医院整体及ICU专科业务的快速发展,初步构建了一套ICU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体系。经过为期8个月的培训,从统计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护理人员每一项素质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在临床护理技能、人际关系、教育与咨询方面提高显著(P<0.05),提高相对较慢的是科研方面,而领导能力方面提高不明显(P>0.05),自评与他评各项均无明显差异。

首先,临床护理技能的大幅提高,得益于“简短理论讲授+分项技术练习+综合模拟演练+录像分析总结”的国际流行技能培训模式与高仿真的技能培训环境相结合的运用。理论讲授简明扼要,运用精简的语言阐明操作的基本原理及注意事项;分项+综合技术练习,使得ICU专科大量的技术操作变得系统条理,不杂乱无章;最后通过个人的录像回放分析,找出需要改进的方面,进一步提高个人技能操作的准确性及熟练度。整个技能培训过程,流畅、系统,理论讲解精练,易于记忆;配合模拟演练,强化理论知识,以理论指导操作,培养独立分析思考判断、独立抢救的能力,使技能操作从一个个独立的分散练习,变成有机组合的整体技能体系,使得培训人员能融会贯通所学技能;适时的录像回放则是进一步精细化操作过程,使技能掌握更加娴熟、精准。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仿真模拟体系的建立,可以在高度还原ICU护理实景的基础下,不增加护理操作对危重患者造成的二次伤害,培训人员得以进行反复多次的仿真练习,使培训人员身临其境,提高技能操作成功率的可转移性,使所学技能操作能熟练、高效运用于临床。其次,人际关系、教育咨询等沟通能力通过培训亦得到显著提高。目前在ICU临床一线护士普遍年龄偏轻、年资偏低,缺乏临床经验,独立应急能力不足,缺乏良好的沟通技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护理质量的持续进步[5]。因此增加ICU专科护士的培训工作中关于健康教育咨询、人际关系、沟通技巧方面的能力亦非常重要。此次培训中,我们加强了小组沟通讨论,相互查漏补缺,相互学习交流促进;在技能培训中,加强人员之间的相互沟通配合演练,通过录像回放,反复强调高质量的沟通与配合,所带来技能操作的高质量及高成功率。并通过临床实例,讲授与患者家属、与其他医务人员沟通的技巧与重要性,并亲身体会与学习。培训的结果显示,从多途径讲授及培养沟通的技巧,能进一步促进对专业理论及专业技能的掌握,培训人员因此能更多地参与教学过程,使得学员在有限的培训期间得到更快的提高。

该项培训模式中,提升相对较弱的是科研与领导能力。一方面由于参与培训的人员年龄均<25岁,工作经验、人生阅历缺乏;另一方面培训人员中研究生学历偏少(1名),大专及以下学历所占比重较大(9名),可能是科研能力提升不显著的重要原因。本次培训中,针对科研能力较弱方面做了一定的强化培训。详细讲授包括怎样从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提炼总结方法,如何进行科研论证等的科研思维方法;并进行文献检索、医学统计、论文写作等科研知识讲座。由于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过程,并需要相关理论知识的积累,因此,通过读书深造、研读文献、多写多练将有助于提高ICU专科护士评判性思维及科研能力的提升,从而进一步促进核心能力的提高。系统高效的培训模式,是在有限时间内迅速提高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培训结果经统计分析显示,通过理论与实践科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及高科技仿真模拟系统的运用,培训人员的综合素质各方面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在理论与技术操作方面成绩显著,人际沟通也得到明显进步。同时也观察到,科研及领导能力等方面提升不明显。提示我们在今后的培训过程中应加强薄弱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