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海绵城市专题研究集锦9篇

时间:2023-07-27 16:14:49

海绵城市专题研究

海绵城市专题研究范文1

观规划角度提出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海绵城市的研究与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水生态基础设施;生态优先;雨水利用

1、海绵城市的提出背景

城市化的不断加深则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水生态危机尤为突出。城市面临的水生态问题远不止洪涝灾害,还有水资源短缺和水安全问题与之并存。反观我国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在应对内涝洪灾和水安全问题的能力却存在明显不足。

因此,在我国水生态环境恶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海绵城市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有效途径,被专业领域学者提出和推广,并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解决城市雨洪综合管理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

2、海绵城市概念及意义

我国《指南》中对海绵城市的概念进行明确定义: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该简单概念背后隐含的深层内涵,可以具体分解为:一是,海绵城市面对洪涝或者干旱时能灵活应对和适应各种水环境危机的韧力,体现了弹性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思想;二是,海绵城市要求基本保持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不变;三是,海绵城市要求保护水生态环境,将雨水作为资源合理储存起来,以解城市不时缺水之需。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当中,海绵城市的应用有利于解决水资源短缺、内涝频繁发生、水生态恶化等突出问题,为建设海绵城市提供重要保障[1-2]。

3、海绵城市发展历程

3.1国外研究发展历程

通过国外文献研究发现,海绵城市的概念最早被澳大利亚研究学者用来隐喻城市对周边乡村人口的吸附效应。近年来,多有学者运用该概念来形象比喻城市吐纳雨水的能力。Ignacio F. Bunster-Ossa用海绵城市来形容城市像海绵一样处理雨洪自然事件问题的弹性能力,并以三个案例说明了从规划到设计不同尺度的具体雨洪管理设计方法,包含雨洪滞留和过滤等景观手法的应用。2015年 1 月,美国《晨报》(Morning Edition)也展_了建设海绵城市的讨论 。国际上关于“海绵城市”的相关理念与政策很多,尽管这些理念的名称不同,但所采取的工程措施基本涵盖:透水铺砖、雨水花园、绿色屋顶、植草沟等雨水渗透、滞留设施,以及生物滞留池、湿地等雨水贮存设施。

3.2国内研究发展历程

通过研究国内文献研究发现,国内关于海绵城市概念最早可追溯到2003年,北京大学俞孔坚和李迪华教授共同出版的《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交流》一书中最早将“海绵”的概念比喻自然湿地、河流等对城市旱涝灾害的调蓄能力。

在我国海绵城市概念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概念名称叫法,主要有绿色海绵、海绵体城市、生态海绵城市等,这些概念在改变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提高城市自然蓄水排水的能力、运用生态途径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等方面展开了不同程度的探讨研究,与海绵城市有着异曲同工的紧密联系,最终在国家政策层面确定了海绵城市概念的统一和完善[1-2]。

4、海绵城市构建途径与措施

主要分为水生态系统功能主体保护与修复和源头管理与控制技术(区域低影响开发)。其中,水生态系统功能主体保护与修复主要包括:识别水资源保护生态斑块、保护水系网络及生态系统、修复已破坏的水生态斑块及网络、源头管理与控制技术(区域低影响开发)等。根据城市降雨过程,区域低影响开发技术主要分为截留技术、促渗技术和调蓄技术3种。其中,截留技术是通过材料或者结构,将降雨过程中雨水形成径流的速度减缓,通过增加雨水汇集的面积来达到延缓径流目的的技术,如绿色屋顶及植物群落冠层截留等 [1-2]。

5、研究进展现状概述(共识与争议)

5.1三点共识

海绵城市理论产生至今,学术界达成了以下三点共识:

(1)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内涝和水体黑臭等一系列问题虽然最终表现在水体上,但是其产生原因涉及人类活动特别是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不能“就水论水”。解决问题必须在统一规划的引领下完成,不是单一部门。(3)国外经验是值得借鉴和总结的,但同时要注意的是,国内外城市规模、密度、居住习惯和发展水平不同导致的差异值得重点关注。

5.2七点争议

2014年10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的颁布,使海绵城市圈形成了“灰色”“绿色”“灰-绿结合”三派鼎立的局面。争议焦点大致总结为以下七点:(1)城市海绵概念可行性(2)绿地用来调节径流的可行性(3)绿地承担滞洪作用的可行性(4)城市保存雨水和充实地下水的方式(5)海绵城市解决水质污染问题的可行性。(6)建设海绵城市是否更省钱。(7)海绵概念是否可发展。

积极利用绿色海绵体保护和储留雨水是一项积极善意的发展,但前提条件是城市拥有充足的绿地,雨水没有被污染。城市海绵体对治理洪涝能起多大作用,需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分析。我们不能把海绵城市当做是解决城市洪涝问题必须且唯一的灵丹妙药,应该打破僵化的思维方式,站在更高的层面、更大的时空尺度上来观察雨洪管理的问题

结束语

雨水不是负担,而是宝贵的资源。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将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生态平衡纳入设计理念中,建立海绵城市是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我国当前所面临的资源

问题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进一步表明我国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因此,只有更好的将海绵城市设计与城市景观设计结合起来,才能有效解决城市地表水存储问题,减少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现象,进而促进我国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海绵城市 (LID) 的内涵、途径与展望 [J]. 给水排水,2015,41(3):1-7.

海绵城市专题研究范文2

【关键词】 海绵城市 给排水建设 注意问题

随着世界环境的逐渐恶化以及城市建设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建造海绵工程,提升城市应对雨水的能力,留住雨水资源,为城市供水做出贡献。但是,我国的海绵工程建设的能力还存在不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多,为此,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阐述海绵城市给排水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我国的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1 海绵城市给排水建设的意义

1.1 提高环境适应能力

众所周知,我国土地面积广阔,既有较为干旱的西北地区,又包含雨水充足的沿海地区,同时,随着气候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城市大多会经历雨水的考验,当雨水量较大时,城市的排水压力会比较大,大多数城市会出现内涝问题,为此必须要做好给排水建设工作,提升城市应对风险的能力。我国目前开始建设海绵工程,其主要的作用是提升环境适应能力,降低雨水的不良影响,保留雨水资源,利用防、排、蓄、渗、滞等方法,不但可以减少内涝问题的产生,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1]。

1.2 恢复受损害水体

海绵工程的作用不仅在于提升环境适应能力,其还能有效地恢复和净化受损的水体,在海绵工程中,通过利用专业的技术和自然途径,能够将自然水文特征维持在城市开发前状态,提高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效率。海绵工程中的生态手段对粗放式城市建设环境进行优化,能够恢复前期受损坏的水体,使其能够降低污染程度,在海绵工程的给排水建设工作中,应当首先对城市的水体情况进行细致的检查,找出问题较为严重的区域,并集中加快海绵工程建设,提升水体的恢复速率,政府部门应当将海绵工程与其他的工程进行联合。

1.3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我国大多数地区处于缺水的状态中,但是,我国城市建设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对水资源的需求非常强烈,如果仅靠地下水源,很难满足发展的需要,为此,我国城市需要更多的水资源供应渠道,保障城市建设顺利进行,其中,海绵工程能够有效地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让水资源通过自然渗透、自然积存以及自然净化等过程,重新被人们所利用,从而降低城市建设的成本,提高城市发展的速度。

2 海绵城市给排水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依据科学性低

目前,我国在海绵城市的建设方面经验较少,发展的思路主要来源于少数的科研单位和政府部门,因此导致我国海绵城市的科学性较差,这也导致我国海绵城市在运营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并没有明显的提高。这说明,科学程度对海绵城市的建设尤为重要,每个城市在建设过程中,要结合自身城市的特点,做好给排水的规划和方案,掌握各项建设指标,尤其是要做好水量预测与水平衡分析。

2.2 排水体系不合理

虽然现如今我国城市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但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时间较短,发展的经验相对不足,其中给排水建设工作一直为社会所诟病,例如我国大多数城市使用的雨水分流机制应用效率非常低,尤其是在西北地区,雨水管道长时间闲置,而且雨水资源往往是直接排放到目的区域,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因此,我国的海绵城市应当避免上述问题,实现对雨水的分流储存,使得雨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2]。

2.3 给排水体系影响大

我国的城市建设者已经认识到地下设施建设的必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地下的构筑物数量逐渐增加,城市的给排水系统更加优化,但是其对城市的影响也随之增大,同时现有供水管道长度、 质量以及建设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并不能完全满足城市建设需求。因此,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应当对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进行优化,降低其建设对已存自然水体系的影响。

3 对海绵城市给排水建设提出的建议

3.1 基于具体情况进行给排水建设

我国土地面积广阔,这也导致我国城市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为此,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避免盲目地学习其他城市的成熟经验,要做到因地制宜。例如济南海绵工程中,其主要的海绵道路分布在城市的南边,这是因为济南以“泉城”而闻名,其需要雨水作为补充,而且济南的南边地势较高,海绵工程中的水资源能够逐渐渗透到泉水聚集区,从而满足泉水喷涌的需要。

3.2 注重专业性技术方面的研究

海绵城市的给排水建设工作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建设的质量,相关单位应当加强专业性技术的研究,提升技术的科技水平,保证建设出的海绵工程具备较好的质量,使用更长的时间,尤其是在海绵城市的建设目前处于初级阶段,一定要一边建设一边摸索着前进,无论是相关政策还是施工经验均比较少,对系统设计提供的依据支持较低,因此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

3.3 落实责任体系机制

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比较漫长,而且我国在这方面的经验较为缺乏,在建设工作中,一定要将责任进行明确,落实责任体系机制,以现有的基础设施为对象,对其进行统筹分析、规划与设计,提高各类基础设施运行的安全性,且满足其与给排水系统协调运行的要求。

总之,海绵城市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城市建设的主要方向,其中给排水工程是最为重要的建设内容,每个城市在建设工作中,要立足自身的实际,以城市自身发展基础为依据,统筹各项影响因素,提升海绵工程的技术水平,对其中的难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通过海绵工程的建设,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建设的基础。

参考文献:

海绵城市专题研究范文3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规划;城市道路

中图分类号:TU984;TU99 文献标识码:A

一、海绵城市的理论

建设海绵城市,即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主要是指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途径,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传统城市建设模式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组织排放径流雨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这不仅增加市政雨水管网及收纳水体、排涝设施压力,而且降雨初期大量污染物随径流雨水入河影响水环境质量。另外大量雨水外排,也是水资源的一种浪费。海绵城市构建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控制雨水系统,与传统雨水利用相比,海绵城市更注重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雨水排放模式。

二、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

本文将结合我国南方某城市阐述海绵城市理论的实践。

(一)水系湿地规划

河湖水系、坑塘湿地等是城市天然的雨水滞纳净化场地。尤其是城区水面率高的城市,要在河道两侧控制不小于5 m~50 m的绿化带,为河滨植被缓冲带、河滨湿地、雨水滞留塘等低影响开发系统的构建提供条件。首先应加强对现有水系湿地的保护,尤其是城市低洼区的河沟、坑塘等,严禁盲目填埋,增加内涝风险。对历史填埋的河道水系,特别是在因缺乏调蓄水体导致内涝风险较高的区域,应结合城市建设进行生态恢复。

针对该城市水路并行、城河相依的城市格局,应充分利用河道与道路之间的绿化带,建设植被缓冲带,并设置横向地表泄水通道将地块雨水引入缓冲带。在河滨绿化带较宽、地势低洼的区域应构建湿地系统,强化对雨水的调蓄与净化。对于相对封闭的河沟、坑塘等,应辅以适当的工程措施,设置雨水滞留塘。

(二)绿地广场规划

该城市生态绿城建设规划提出至2020年,城镇绿化覆盖40%以上(其中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以上),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O。充分挖掘绿地、广场、公园等城市开敞空间滞蓄、净化雨水的潜力,使之成为城市径流污染的处理场地、超标暴雨的临时滞纳空间。

为突破传统、建设海绵城市,在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统筹考虑了公园与周边区域的空间关系、竖向关系、雨水出路等,在公园内部构建低影响开发系统,使公园不仅服务周边市民的游憩,更服务于周边雨水的消纳与净化。

(三)城市道路规划

城市道路雨水径流量大,污染严重,是城市污染的主要来源。在满足道路交通安全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道路自身及周边绿化空间推行下凹式绿地、透水路面、LID树池等低影响开发措施,削减径流水量、改善径流水质。利用道路景观绿化带构建下凹式绿地系统,道路雨水地表径流汇入绿化带进行储存、入渗和净化,超标雨水溢流排放。采用透水路面,强化雨水入渗,考虑到车行道污染相对较重、荷载较高,采用透水路面应当慎重;但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应大力推广透水路面。为尽可能多地消纳道路雨水径流,人行道树木可采用LID树池形式。

(四)地块内部规划

低影响开发的核心理念即是采用小规模源头分散措施控制降雨径流水量和水质,因此建设海绵城市的重点即是在地块内推广低影响开发。适用于地块内部的低影响开发设施主要有绿色屋顶、下凹式绿地、透水路面、雨水花坛等。

该城市的大型小区进行了雨水综合利用尝试,但仍采用传统的加药处理工艺,初期弃流雨水直排河道,既不节能,也不能有效控制径流污染。应改变传统思路,根据水环境特征及河道水质控制目标要求,更加注重利用低影响开发设施来控制降雨径流污染,提升雨水利用率。对于已建地块,尤其是排水管道标准较低、内涝风险较高的老小区和城中村,根据实施条件,有选择地采用低影响开发设施提高内涝防范能力。

三、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几点建议

推动海绵城市建设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为贯彻落实讲话精神,提出以下建议。

(一)水利部门应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海绵城市建设与水资源配置、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城市防洪排涝、水生态环境建设等工作密切相关。水利部门应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把海绵城市建设作为解决我国城市水问题的重要抓手,协调住建、环保等有关部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并逐步把雨洪资源纳入到城市水资源配置体系当中去。

(二)推动出台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城市规划、供水、防洪、排涝、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必须统筹规划,综合实施。目前,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正逐步为人们所接受,国内很多城市已经开展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探索。提出我国建设海绵城市的总体目标、思路和具体措施,引导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开展,提高城市水安全保障能力。

(三)积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建议选取基础工作比较好的、雨洪资源利用潜力大的城市小区、园区、高校等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并在资金和项目上给予一定的支持。试点地区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当地的水资源条件和防洪排涝、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采用先进的理念、技术方法和手段,积极探索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和实现路径。要及时总结经验,加强宣传交流,切实起到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四)研究制定支持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法规

根据城市雨洪综合利用的公益性特点,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国家层面应研究制定强制和鼓励城市雨洪综合利用的政策法规,限制城市建设中过多地采用不透水路面和屋顶,强制在市政工程建设和开发建设项目中采取雨洪利用措施,采取财政补贴、设置专项资金等形式鼓励城市雨洪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发、生产和使用,促进海绵城市产业化发展。

结语

综上,在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仍刚刚起步,需要各部门齐心协力、同抓共管,需要在城市开发建设的各个环节贯彻落实低影响开发理念,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王国荣,杨宇栋. 城市内涝地区改造对策研究――以常州为例[J]. 江苏城市规划. 2013(02)

[2]王建龙,车伍,易红星.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水管理模型研究及进展[J]. 中国给水排水. 2010(18)

海绵城市专题研究范文4

(1.西南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2.四川循环经济研究中心,四川 绵阳 621010)

摘 要:循环经济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科技的发展又与循环经济的起因和实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科技城是科技研发、应用与城市经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体,其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于研究科技创新引领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文献综合法、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以科技城绵阳市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该指标体系对绵阳的循环经济发展进行纵向研究,对成都经济区内成都、绵阳、德阳、眉山、资阳的循环经济发展进行横向比较研究。研究表明绵阳循环经济发展应以科技为推动力,以资源环境为途径,以社会经济为保障;在成都经济区循环经济建设中应重点建设绵阳,协同发展德阳等其他城市。

关键词 :科技城;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290;TU98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7-0064-05

收稿日期:2015-05-18

基金项目:四川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研究项目(xhjj-1414);西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项目(14sx7104),四川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项目(XXTYCY2015A01)

作者简介:何波(1977-),女,四川绵阳人,西南科技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张宏亮(1979-),四川绵阳人,西南科技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近十年来,中国经济以平均每年7%的速度快速增长,2013年GDP总量达到9.0386亿美元,位列世界第二[1]。但以大量资本、原材料和劳动投入为特征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带来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也已经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了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弊端[2]。从长远来看,提升以科学技术要素投入为核心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形成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有效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佳途径[3]。科技投入与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是指通过提升技术含量,实现对资源利用的节约、再使用和循环利用等流程性目标 [4]。

国外对于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早,但其研究内容主要受生态环境问题倒逼影响,因而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也主要围绕着生态环境问题展开。他们运用能值分析、生命周期分析、全额成本分析、物质平衡分析等方法来研究循环经济模式和传统经济模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指出循环经济模式更有益于生态环境效率的提升[5]。

最初学者们仅仅是围绕着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发展问题,探讨要不要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但近几年来,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认可,大家开始探讨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和效果,比如围绕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问题、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等。他们利用因子分析、灰色评价理论、层次分析法等比较成熟的评价方法,依据省市或地区实际情况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模型[6]。通过比较研究,学者们逐步认识到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是需要其发展,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科技投入和生产方式的转变,有效的降低循环经济发展的成本,才有可能落实其发展。因此,科技发展和循环经济模式之间具有了内生联系。

科技城是科技发展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建设的综合城市,它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代表,城市发展兼备“积聚、辐射、示范”的功能。当今世界,美国斯坦福研究园、日本筑波科学城等国际著名的科技城,都体现了高新技术发展对传统工业的改革,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实现了大量减少城市污染、优化人居生态环境的目标。而依托科技城特色发展循环经济能更好发挥科技城的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最佳选择。

然而,国内外针对科技城的研究大多是围绕城市的科技创新理念所进行的土地、公共设施、文化传播及政策规划等内容,归根结底还是单纯的城市自身建设规划和发展研究。如美国Charle S Darrah博士以及其团队对硅谷文化工程的研究[7],樊杰等学者阐述了科技型城市的理念的起源和发展,介绍了著名科技型城市的发展模式[8],韩立达、杨菁等学者以绵阳科技城为例对科技型城市的发展评价及发展模式进行了评价[9][10]。而较少有学者涉足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

绵阳是中国唯一的科技城,同时,也是成都经济区内的重要城市之一,对实现区内城市间的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区域经济合作,产业分工和资源共享,共同促经济区内、基础设施共建、环境齐治、科技共创、社会管理共享的一体化合作起着重要的作用。以绵阳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循环经济的发展,对绵阳自身及成都经济区的建设规划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参阅大量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科技城发展特点,建立了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绵阳2011-2013年数据,评价其循环经济的纵向情况;同时对成都经济区内各大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进行横向对比,以期对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提出科学的意见和建议。

1.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研究思路

构建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需要综合分析影响循环经济模式各种外部条件因素[11]。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更要在诸多因素中,突出科技城这类城市的代表性条件,以便于研究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

本文在阅读和整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科技城发展的特征进行梳理和研究,并根据王璐、韩立达等学者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指标进行整理和统一,同时在专家修改意见下进行了多次修改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和检验。运用层次分析法能将专家的主观性判断转化成客观的描述,进而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具有层次结构的简单问题。

在准确完善的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基础上,收集绵阳市和成都经济区各城市的各个指标体系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绵阳市循环经济各指标发展情况和成都经济区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整体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

1.2指标体系设计

本文在分析城市循环经济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取文献综合法[12],以系统性、层次性、科学性为原则选取王璐[13]、于丽英[14]、肖玲诺[15]、孟丽莎[16]、冯彦明[17]、杨华峰[18]、韩立达、杨菁学者公开发表的文献作为设计指标体系的

参考文献。这些

参考文献中的指标都是在对国际、国内城市和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整理后提出的,并选取了样本城市进行了实证研究,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

科技城拥有大量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本和流动资金,其发展极大的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9]。科技城拥有比其它一般城市更大的研究和开发投入比例以及高水平的各类科技创新园区,作为城市发展基础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状况也必须同步满足与高科技研究的需要。根据学者已有研究和专家意见,首先把科技城循环经济的发展分为经济系统、资源系统、社会系统以及科技系统五个一级指标系统。再分别用减量化等二级指标描述五个一级指标系统的内容。其次,对

参考文献中各个二级指标下的三级指标体系分级进行整理和筛选,对语义相同的指标进行统一,剔除掉概率较低的指标,从而得到评价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三级指标32个。

1.3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把每一个三级指标下评分取平均值,得到该指标权重,汇总如下。

可见,在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中R&D投入占全市GDP比例所占有权重是最大,其次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消减量,工业废水、固废循环利用率以及各类科技成果的实际转化率。较低的权重主要集中在城市登记失业率,城市运输客运量,城市噪声达标区覆盖率等城市基础环境上。表1中三级指标权重结构与科技城以高新技术发展为第一目标,同时注重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目标评价是一致的。

2.绵阳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分析

绵阳市是四川省第二大城市,曾获得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因其高新技术的发达而被称为西部硅谷,是党中央批准的中国唯一科技城。绵阳于2006年提出生态型城市建设规划,规划到2020年绵阳将建设成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经济与自然协调的生态城市[19]。对绵阳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评价能为高速经济发展下绵阳科技城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在查阅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四川省统计年鉴、绵阳市统计年鉴等各类统计年报,收集绵阳市各个指标体系数据后在参考已有国家标准的或国际标准的前提下对绵阳市2011-2013年各指标得分进行预估。对统计数据不完全却很重要的指标用类似指标标准替代,将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分别乘以相对应的权重后再把对应的指标进行计算,得到绵阳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得分情况(见表2)。

近三年来绝大多数指标都保持了增长态势,其中,科技系统中的科技资源、科技产出和科技管理呈现大幅度增长,这表明了绵阳科技城的发展特征,说明绵阳的科技建设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四川长虹等36 家大型科研院所及企业的带动下,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同时,政府对科研投入的加大和科技园区建设的完善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人才和资金,使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

资源系统中减量化呈现高起高落,循环利用和资源化虽然有所增长,但是增幅逐步放缓,环境系统中环境质量和环境治理增长率下滑。经济系统中经济效益下滑,基础设施建设增长幅度放缓。这一系列指标的状态说明,绵阳的科技投入增长,并没有有效的和资源利用、环境治理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科技城的发展中,对资源系统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并没有有效建立起来,而这正是导致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表现不佳的原因之一。

虽然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绵阳加大了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监控,大力推进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和工厂的低污染、新能源使用,但是在工业污染物排放量降低问题上并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对循环技术的投入产出之间匹配度较低。虽然绵阳在提出了生态型城市建设规划以后,政府实施了成立了环境保护基金等环境保护措施工作,但经济环境效益因受经济发展模式的制约还有待提高。从这个角度看,推进绵阳循环经济发展是刺激绵阳将科技与经济结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契机。

3.成都经济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对比分析

绵阳科技城的发展离不开周边城市的发展。目前,成都经济区的建设为绵阳科技城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机遇。成都经济区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以成都为中心,绵阳、德阳、眉山、资阳等城市为节点而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具有开放型、多元化、有规模、有特色等特征。是西部最强最大的经济密集区和人口密集区,是西部参与全国区域竞争的主体。从科学的角度对经济区内各大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估能够为政府选择经济区建设重点、规划建设路径和方式提供借鉴。

在查阅相关资料后,收集成都经济区内五个城市的指标数据,在参考已有国家标准的或国际标准的前提下对各市2013年各指标得分进行预估,进而得到如表3所示的成都经济区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指标得分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成都市作为成都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其大多数指标都位列第一,尤其是在经济系统和资源系统两个方面。但是,成都市人口众多,环境系统压力较大(环境系统评分是五个城市中最低的),直接将其作为循环经济模式的建设城市,可能在短期内因为发展循环经济而对其产业结构调整进而对成都的经济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冲击。绵阳市作为经济区中第二大城市,其科技系统相对于其他城市拥有比较优势,环境的调节容忍度在所有城市中也是最高的。

在资源系统指标方面,成都市的得分明显高于其它城市,其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能耗结构优化对其使用可再生能源和企业清洁生产上起到了重要影响,其万元GDP能耗率的降低率也较明显,但在工业固废循环利用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减量化指标上不如绵阳等其它城市。在环境系统指标方面,绵阳市以其良好的城市生态建设获得较高的得分,其中城市空气污染指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都处于优良水平。环境治理得分较低的德阳、眉山和资阳三市在城市噪声达标区和人均公共绿色面积等环境质量指标上比绵阳得分要高一些,而成都地形和大量煤炭燃烧致使其空气污染指数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高居不下,其城市环境质量较低,城市的环境治理能力也需要提高。在经济系统指标和社会系统指标方面,成都的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所占比值远远大于其它城市,较高的万元投资回报率也让成都在经济方面拥有绝对优势。因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和科教文卫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交通通信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但是城市登记失业率较高,社会保障的覆盖率不如其它城市。在科技系统指标方面,绵阳市作为中国唯一的科技城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率较高,年专利授权量和各类科技成果实际转化率等科技产出指标都很高,政府对科技的投入和管理力度也很大,其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拥有量就远高于其它城市的拥有量。

考虑到技术研发对循环经济模式建设的重要性,绵阳完全可以承担起成都经济区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建设的试点城市,为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孵化配套技术,并向经济区内其他城市推广。德阳、眉山以及资阳三市其城市环境相对较好,是建设试行相对小型及新型的循环经济项目的较好选择。

4.小结

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科技城可持续化发展是实现我国科技强国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区域循环经济的合理构建也能够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优势,优化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平衡保护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和整理,结合科技城发展的特征,提出了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绵阳科技城为例对其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并对成都经济区各大城市循环经济情况进行了预估,大致得到如下结论建议。

(1)科技城的循环经济发展中科技系统占有首要地位,应从科技建设发展入手,加大对基础及应用研究的投入,使科技因素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起主要推动作用。

(2)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是实现科技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对加大工业污染物进行减量减排,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

(3)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是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一流的投资环境、人文环境、城市规划、基础设施是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4)绵阳科技城科技投入与科技城建设目标一致,但是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还不匹配。今后的科技投入,应于绵阳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为目标。这样,才可能有效的应对环境污染、经济增长等方面的问题。

(5)成都的建设为绵阳科技城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给予。横向比较经济区内的五个城市条件,绵阳依托其科技和环境优势,应当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建设城市,同时以绵阳为依托,辐射协同区内其他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

本研究是建立在大量文献和数据的整理分析的基础上的,结合了多种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但由于科技城循环经济研究现状的限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如下:(1)构建指标体系的

参考文献是基于以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为原则选取的,在指标体系的筛选和整合中以专家意见为主要参考,在具有准确性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客观性。(2)在以绵阳科技城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时,对缺乏但又重要数据的进行了类似替换,对原始结果可能有一定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加大了文献的阅读和研究力度,配合以新闻和报告等其他资料,同时在研究过程与各位专家进行了多次沟通,对指标体系的构建和结果进行了一定的修正,希望能弥补由于文献计量学本身的局限性和数据的缺乏带来的缺陷。随着中国科技的发展,在沿海地区陆续出现了不少具有竞争力的科学园区,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考虑对多个科学城进行对比研究。

(感谢赵海媛同学在本文撰写过程中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诸建芳,孙稳存.新一轮改革与2014年中国经济展望[J].2014,(3):4-8.

[2] 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9,(1):4-16.

[3] 诸大建.可持续发展呼唤循环经济[M].上海: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96-107.

[4] 诸大建.从可持续发展到循环型经济[J].世界环境,2000,(3):6-12.

[5] G KJAERHEIM.Cleaner Production and Sustainability [J].Journal of Cleanerproduction, 2005,(4): 29-39.

[6] 南剑飞,宋常清,赵丽丽.油气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研究述评[J].现代管理科学,2011,(12):70-72.

[7] GRIMM N,FAETH S,GOLUBIEWSKI N.Globalchangeandtheeecologyof cities[J].Seienee,2008,319;756-760.

[8] 樊杰,吕昕,杨晓光,田明.(高)科技型城市的指标体系内涵及其创新战略重点[J].地理科学,2002,12(22):641-648.

[9] 韩立达,杨继瑞.科技城评价指标体系及国际比较研究[J].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8):45-55.

[10] 杨菁.科技型城市及其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四川:电子科技大学,2005,10-16.

[11] 王丽英. 中国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与评价-基于29个城市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5):31-36.

[12] 张科,王钢,杨元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文献计量分析[J].社科纵横,2014,4(29):82-88.

[13] 王璐.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相关环境政策研究[D].吉林,2008.4-7.

[14] 于丽英,冯之浚.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J].中国软科学,2005,(12):44-53.

[15] 肖玲诺,杨美荣.循环经济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证研究[J].求是学刊,2012,5(39):69-73.

[16] 孟丽莎,沈中华.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4):50-52.

[17] 冯彦明,王茜.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经济师,2010,(12):65-69.

[18] 杨华峰,张华玲.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9):123-128.

海绵城市专题研究范文5

关键词:海绵城市;山地城市;径流控制

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07(2015)12-0062-02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多个城市遇雨即涝、遇干则旱的问题逐渐受到城市规划建设部门的重视,而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重点城市———重庆市的这种现象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海绵城市的核心理念是指在建设城市过程中,通过“源头控制”、“中途转输”、“末端调蓄”措施,让城市能够在雨量大时蓄水,雨量小时排水,从而发挥调蓄作用,减少城市内旱涝现象的发生[1]。随着海绵城市概念不断被我国学者探讨研究,我国政府部门也开始将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纳入近年来实践的重点,2014年,重庆市两江新区悦来新城作为16个海绵城市试点之一[2-3],按照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进行积极探索,为促进城市排水规划设计等提供支持。

1重庆市的气候及城市特点

1.1雨季时间较长、降雨量大

重庆市位于我国西南部长江中上游地区,该地区地貌以丘陵为主,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也因此土壤蓄水层较薄,不适宜存水。且重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降水量较多,随着近年来重庆地区城镇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水土流失现象逐渐加剧,这都进一步促成了重庆市的降雨量不断增加;有数据表明,2010年以来重庆市每年的降雨量要明显高过2010年以前,这为重庆市内部排涝工作增加了难度。

1.2城市土质变硬、遇雨即涝

重庆市是典型的山地城市,而且随着重庆市城市化建设的范围不断扩大,城市中不透水性路面范围也开始越来越广,城市排水越来越难。虽然部分雨水能够通过地下排水网进行排解,但是部分地势较低的地区往往经常发生内涝现象,一旦内涝现象发生,不仅严重阻碍了交通,也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另外由于重庆的山地地形特征,降雨时地表冲刷较大,由此产生的径流污染较为严重,因此可以说,海绵城市在重庆山地城市建设应用迫在眉睫。

2海绵城市在重庆市建设应用现状

目前,我国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的技术研究已经开展,且部分技术已在重庆市试点地区应用,下面针对海绵城市在重庆市试点地区建设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

2.1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施介绍

目前来看,重庆市在海绵城市的技术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特细沙源区面源污染控制、复杂地质条件下源区促渗减流技术、大坡度道路径流路肩带渗滤技术、组合模块式大坡度径流控制滤池系统、径流入湖强化侧向流生物滤池净化、道侧绿地径流滞控技术及微型水景滞存技术[4],下面对这七项技术成果进行简单的介绍。(1)特细沙源区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是指在建筑及道路的建设中使用的一种土壤聚合物,通过这种聚合物来让细沙粘性增强,从而有效避免水土流失及保证稳固性;并且这项技术还能够有效避免土壤水分渗透不充分的弊端,从而提高地面的渗水性能。(2)复杂地质条件下源区促渗减流技术,是指针对已经建成的硬质地面地表,应该有效利用硬质地面附近的绿地、草坪等设施,来减少地表径流,重庆试点建设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措施就是在绿地中采用植草沟等,在转输过程中逐步减少地表径流。(3)大坡度道路径流路肩带渗滤技术,是指针对城市中地形坡度较大的地区,在路肩建设能够承载路面径流的排水渠,并通过排水渠的梯级设计来缓解水流速度,有效缓冲洪峰流量和洪峰时间。(4)组合模块式大坡度径流控制滤池系统,也称之为塘床系统,是指在水流进入排水系统之后,通过在滤池上面铺设的砂砾来对泥水进行分级过滤,从而防止由于雨水过度污染而造成的城市排水不畅。(5)径流入湖强化侧向流生物滤池净化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系来对雨水进行净化,尤其是针对大量流进湖中的雨水,从而让雨水有充分利用的可能性,为城镇干旱季节的到来储备更加充足的水资源,并有效控制面源污染。(6)道侧绿地径流滞控技术,是指利用道路两旁的绿化带来让雨水形成滞留,并初步对泥水进行过滤,为下一步的排水及净水工作带来便利,尤其是道路两旁绿地暂时的存水性,能够有效缓解地面排水压力。(7)微型水景滞存技术,是指利用小型的城市绿地景观来对大量降雨时地表的雨水进行暂时的存储,比如花坛、水池等等,并且这项技术还能够有效利用小型景观中的生物对雨水进行净化,有利于后期的水资源利用及城市排水工作的顺利进行。

2.2海绵城市建设成果检验

目前来看,上述七项技术在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中已经逐步开始应用,通过利用监控设施对试点地区与普通城市地区的地表雨水排放速度进行比较发现,在同一降雨量的前提下,试点地区的雨水在20min以内就已经排放干净,而普通城市地区在降雨一个小时以后地表仍然有大量存水。其次,根据《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中的相关规定,对重庆市两江新区的海绵城市试点与普通街道的排水过程进行检测,发现试点城区内的水量排泄非常顺利,而且也几乎没有排水死角,另外还对试点的排水时间进行测试,虽然也有部分地区排水时间与预计时间要长一些,但是并不影响雨水接下来的排放程序。从上述测试中可以看出,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确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海绵城市在重庆山地城市建设应用带来的启示

通过对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分析来看,海绵城市建设能够较好的起到促进城市建设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作用,以达到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提高山区城市的蓄水功能以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减少内涝可能性的目的。在对重庆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得到以下启示。

3.1技术创新应持续加强

从上述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措施来看,虽然已经初步研发了几项有利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成果,但是径流聚散工程过程影响因素较多,其中水文、土壤侵蚀、水资源研究等相互交错影响,一方面通过降雨时间空间的分布研究,将充分利用计算机模拟如GIS、HSPF、SCS、PLOAD及SWMM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分段集蓄利用、优化配置各种径流调控技术措施相结合,不断创新突破,方能较高精度的解决海绵城市的建设遭遇的瓶颈。因此,相关研究院校机构等应针对重庆山地城市的实际需求,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的不断创新,从而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3.2不同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加强协作

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市政、规划、建设、园林等各个部门之间的统一部署、统一规划、统筹协作。目前我国已经先后出台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技术规程》以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及正在编写的《重庆市海绵城市技术细则》等,政府以及相关机构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不同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如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确定透水铺装区域,合理控制透水地面面积比例等,市政、园林部门应在绿地规划中协调下凹式绿地建设,建设部门应根据用地功能、地质条件等综合考虑技术措施以控制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在为海绵城市的政策建设工作提供良好氛围,保证海绵城市技术应用的最佳实践效果[5-7]。

3.3市政基础数据收集范围应逐步扩大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范围的不断加大,国内一些城市例如辽宁沈阳市、江苏镇江市、浙江嘉兴市、山东济南市等也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与实践,应广泛开展经验技术交流,促进海绵城市发展建设。目前来看,我国现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主要在长江流域,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长江流域普遍降水量大,该地域土质较硬,海绵城市建设需求比较迫切的原因导致的;但是实际上海绵城市建设的需求不仅仅在长江流域,同样在东部沿海其他城市有着迫切的需求。另外,不同地域的城市降水情况不同,地形地貌等地质条件不同[8],试点范围的扩大也能够为海绵城市建设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更大范围的基础数据。

4结语

随着开发建设周期的缩短,海绵城市建设的任务也日益艰巨,海绵城市不是某一项政策提议,而是真正的用实践来证明海绵城市的时效性。这不仅需要新理论、新技术体系、新的开发建设模式的建立,还需要一系列配套的技术及管理、监控措施,包括新的规范标准的制定,传统规划、设计、观念的改变,政府不同职能管理协作,合理的监测评估等。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的长期的系统性的建设工程,重庆典型山地特征对海绵城市建设需求更要迫切,需要在当前的经验积累基础上,不断探索完善,改善生态水环境,为其他城市建设海绵城市提供借鉴和支撑,促进社会及经济和谐发展,为新型城镇化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S].2014.

[2]刘春雪.重庆两江新区:建“海绵城市”解“城里看海”[N].新华每日电讯,2015-03-31(7).

[3]刘宇斌.建设海绵城市,倡导生态文明[N].人民日报.2015-01-29(4).

[4]张亦筑.“海绵城市”对雨水“吸放自如”[N].重庆日报.2015-04-02(3).

[5]张旺,庞靖鹏.海绵城市建设应作为新时期城市治水的内容[J].水利发展研究,2014(9):5-7.

[6]车伍,马震,王思思,等.中国城市规划体系中的雨洪控制利用专项规划[J].中国给水排水,2013,29(2):8-12.

[7]董淑秋,韩志刚.基于生态城构建的雨水利用规划[J].生态城市,2011(12):37-41.

海绵城市专题研究范文6

关键词:气候异变 海绵城市 雨洪管理 生态环境 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a)-0062-02

在全球变暖的冲击下,全球气候异变,巨增的降雨量和极端的气候变化给城市的排水设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传统的排水系统无法满足巨大降雨量的需求。目前,我国淡水资源缺乏,中国向来都是一个淡水资源匮乏的国家,那么面对如此大的降雨量,应该如何留住城市的降雨,改善目前城市缺水的现象,并且舒缓城市降水排水困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各大城市共同关注的问题。

1 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的雨洪管理模式,海绵城市在适应环境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方面具有很好地“弹性”。海绵城市的设定是为了应对全球气球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海绵城市的建设不是将城市建造的如同海绵一般千疮百孔,是在原有的排水系统的基础上,将地面上的硬砖、泥瓦等物理设施转化为可以吸水、储水又可以将储藏的水资源进行利用的资源,缺水时用它补给,使水资源可以重复使用。

近些年来,随着生态化城市新潮概念的引入,海绵城市的理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成为了国家治理雨洪现象的一个重要举措,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很多地方政府开始实施相关的规划并完善相关的施工技术。

2 建设海绵城市所面临的问题

海绵城市的推广涉及到很多领域,包括水利、景观以及城市管理等各个方面,在目前的城市规划中建设一个怎样的规划模式,怎么进一步落实海绵城市这一理念,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态规划设计的理念不断优化,为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在未来的规划过程中尝试规划出一套新的城市规划建议,增强城市预防能力。基于城市建设的方向,城市建设过程中主要解决的3个问题是:怎样在城市管理及都市计划层面具体落实海绵城市的理念,如何调整目前城市规划的方案;如何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设海绵城市;如何落实海绵城市这一理念,如何对城市雨洪量进行分析。

3 重视海绵城市规划

3.1 提高民众防风险意识

加强空间分析及模拟技术在城市雨洪管理中的应用,提高民众防风险意识。在城市雨洪管理中加强新一代的空间技术分析,加强管理模拟技术的应用。加强技术分析是为了进一步强化暴雨灾变的能力及政府部门的正确决策判断能力。在宣传过程中主要是为了加强科学分析在民众参与防风险意识提升的重要性,宣传教育工作要配合民众参与机制,让全民参与到都市雨洪管理防控工作中来。

3.2 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育工作

在进行海绵城市的规划过程中要明确指出要保护的绿地系统和水系的范围,保护好绿地系统和要保育的城市水体,维持住城市的水体和绿色自然空间的纹理。将城市绿色网络与城市的水域联系起来,让湖泊、绿地、沟渠、湿地等水域和绿地能够相互结合,串联成一个网状,这样做能够加强水体景观和雨洪蓄水功能相结合,在解决了雨洪问题的同时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3.3 加强城市管理与雨洪管理相结合

在规划过程中加强城市管理与雨洪管理能够有机结合,在整个城市的规划过程中,要落实海绵城市的规划理念,在已淹没的地区强化土地管理机制,在已淹没的地区设置滞洪区,在开发的过程中设置禁止开发区域,限制开发的强度和密度。设置雨水优化滞留空间,可以设置在学校、地下停车场、体育场所、绿地等公共场所下,使用法律法规进行监管,将雨洪管理纳入到国家管理体系中,多设置一些储水空间。

3.4 分散进行雨洪管理

建设雨洪处理场地、分散处理都市雨洪管理系统,改变传统的雨洪处理模式,传统的雨洪处理模式是将集水区的暴雨径流主要导向集流的大系统治水观念,改变传统的治水模式,改为分散式综合性的吸纳洪水,通过各个区域的分洪进行截留,可以进行灌溉、绿色资源生态蓄洪等。

4 完善地区分布策略

4.1 铺面增强透水材质的使用

在地面的铺设过程中,加强透水材质的使用,根据研究发现旧街区的硬面铺面比较多,在后期的更新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加强透水性材料的使用,进行透水材料铺设时应该考虑在基层或者是表层铺设,在进行基层材料铺设时应该选择透水性比较好的材质,以便使降水能够渗透到地下。在选择表层的材质时,应该根据当地的建筑风格和区域选择耐久性比较好的材质。

4.2 加强社区层面的保水设计

在进行社区保水设计时应该进一步树立社区内的绿地规划,将社区内的蓄水功能区与景观相结合,结合公园的绿地、生态保护区、休闲区等区域建设生态蓄水功能区。在设计时使用生态的设计手法来进一步改善社区道路的透水性,根据社区的绿化与水域的分布进行规划。社区的水域要建设在社区的低洼处,以便于在洪雨来临的时候可以存储雨水。

4.3 加强绿地计划于雨洪管理的有机结合

增强防洪设施建设,并配合城市建设定期检查,在设置生态滞洪设施时应该有现在公园绿地设置,结合公园的景观设计,建设适合民众休憩的生态空间。将公园绿地建设成为一个兼备景观、滞洪功能、生态的区域网络,进一步加强雨洪的处理能力;变更上游地区易淹没土地的用途,在进行土地变更时,需要对变更区域留置适当的空间留置雨水。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当地的地区环境特征及时进行排水情况安排,规范设计滞留雨水的空间,并将设计纳入到现有都市计划法定规范。

4.4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设置雨洪管理的办法

在进行雨洪规划治理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地设置治理方法,在进行综合治理的结构下,根据当地的实际排水状况,因地制宜采用雨洪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在进行开发管理时主要包括低冲击开发模式的推广、基地保水、入渗设施、滞洪池与雨水贮留设施留设、排水路整治、集水区水土保持等工程方法。

5 结论与建议

近年来,海绵城市的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进一步加强雨洪的处理能力,根据当地的地区环境特征及时进行排水情况安排,把城市的规划和雨洪的管理作为主要的O计模式。笔者通过研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以及想法,希望可以改善土地的利用情况、生态街道的创建并促进一些地区的透水能力的改善,这样可以将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净化的方式运用到防洪防灾以及水资源合理利用上来。

由于研究资源和实践经验受限,此次研究可以当做是一个海绵城市理念落实的初级规划,研究出来的结果理论上比较适合当做绿地计划和策略性城市的一个参考,分析结果受到资料精度的影响,在此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到此项目的研究中来。

参考文献

[1] 尹路.从绿地系统视角浅议海绵城市系统规划――以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镇绿地系统规划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5):59-60.

[2 王鹏,亚吉露・劳森,刘滨谊.水敏性城市设计(WSUD)策略及其在景观项目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10(6):88-91.

[3] 赵景伟,陈志龙,刘应明,等.城市突发性灾害现象的城市规划应对[J].规划师,2012(3):35.

海绵城市专题研究范文7

记者在华夏南路人行道走了一圈,不但鞋面没沾上泥水,鞋底也很干净,轻松实现了“雨中不湿鞋”的目标。“人行道从上至下分别铺设了透水砖、透水混凝土和碎石,雨水通过缝隙逐层下渗。”淇滨区市政管理处工作人员王小明向记者解释:人行道下渗不完的雨水会流到植草沟内继续下渗;路面汇集的雨水通过道牙开口先流入雨水收集井进行初期沉淀、净化,待蓄到一定高度后,再流入蓄水池,经过慢慢下渗,可补充地下水源,不会再像以往经过管网白白流走。

因连续降雨,鹤壁市兴鹤大街部分路段明显积水,而桃园公园则是另外一番景象,公园内所有园路及停车场虽然湿润,但看不到积水。

“园路的铺设材料采用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透水塑胶、透水砖等,雨水落到路面后可很快渗到地下蓄水装置。蓄水装置蓄满后,通过管道流入人工湖。”淇滨区园林局局长郭高峰说,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对桃园公园周边的鹤壁海关、鹤壁旅游综合体、高铁广场、兴鹤大街等区域进行海绵城市改造,将来桃园公园不仅可以吸纳公园内降水,还可吸纳周边区域降水。

据悉,改造后的华夏南路,超过70%的降水可被吸纳,用于补充地下水;桃园公园可吸纳超八成降水,实现区域水循环。

鹤壁市是河南省唯一的首批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目前,该市大部分海绵城市工程的设计和招标正在进行,50余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预计到2016年年底,300多个项目将基本落地。该市住建局副局长郑全智说:“海绵城市建成后,将实现‘小雨不湿鞋、大雨不内涝’的目标,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对于十分缺水的鹤壁来说,也将有利于补充地下水源、修复水生态。”

鹤壁市的情况是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海绵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渐行渐近。

政策频出,护航海绵城市建设

近年来,中国城市“雨后看海”“逢雨必涝”现象屡屡发生。住建部曾对31个省(区市)的351个城市的内涝情况进行调研:2008年―2010年期间,有213个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积水内涝,占被调查城市的63%。2013年,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受淹234个,直接经济损失3100多亿元。而同时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有400多个,其中严重缺水城市114个。

长期以来,城市建设中存在“重地上轻地下”“重工程手段轻自然方法”的偏向。对于雨水,一般都是通过巨大的排水管网,力图尽快将它们排入城市周围的江河湖海。但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每当遭遇短时间集中降雨时,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不堪重负,内涝难以根除;降水又都被白白排走造成旱涝急转,宝贵的水资源得不到利用。

作为解决城市排水防涝问题的重要办法之一,海绵城市从概念的提出到技术指南的出台再到试点工作的开展,政策的落实推进速度令人赞叹。

2014年11月,住建部出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明确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建设路径和基本原则,并进一步细化了地方城市开展海绵城市的建设技术方法,指导各地建设海绵城市,旨在从源头缓解城市内涝等现象。

2015年1月,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三部委联合了《关于组织申报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通知》。

2015年4月,我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公布,16个城市名列其中,它们是经过竞争性评审,从全国130多个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的,包括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按照“一定3年,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的国家补助政策, 16个城市将在3年间累计获得中央财政230多亿元的补贴。

专家介绍,首批试点城市,多选择的是新兴城市或城镇化过程中聚集人口较快的地区,同时也考虑了不同自然地理环境兼顾等因素。

2015年10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针对海绵城市建设提出了包括规划阶段、建设阶段、政策支持以及组织落实四大部分共十项具体措施。

2015年12月,在时隔37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海绵城市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也成为解决城市雾霾、水患、热岛效应等城市病的方案之一。

2016年3月17日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章节,专门提到“加强城市防洪防涝与调蓄、公园绿地等生态设施建设,支持海绵城市发展,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

3月18日,住建部印发《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要求各地抓紧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于2016年10月底前完成设市城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草案,按程序报批。规定指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提出需要保护的自然生态空间格局、明确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目标并进行分解、确定海绵城市近期建设的重点。老城区以问题为导向,重点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等问题;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以目标为导向,优先保护自然生态本底,合理控制开发强度。

也是在3月,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等三部委《关于开展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再次启动新一轮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试点要求更加严格、标准更加细致,具体参数都比之前的有所量化。此外,这次对申报城市增加了一项资格审核条件,即试点区域必须包括一定比例的老城区。

4月底,通过现场答辩,专家现场打分,现场公布成绩, 14城入选2016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大连市、上海市、宁波市、福州市、青岛市、珠海市、深圳市、三亚市、玉溪市、庆阳市、西宁市和固原市。

业内人士表示,海绵城市兼具城市建设和环境改善双重功能,投资建设可容纳万亿元,将一定程度上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环境治理,或将成为稳增长的重要举措。海绵城市建设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大大减少了建设排水管道和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调蓄设施往往与城市既有的绿地、园林、景观水体相结合,“净增成本”比较低,既减少了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的破坏,还能大幅减少水环境污染治理费用,降低城市内涝造成的巨额损失。

对于大众来说,海绵城市不仅是个新鲜的名字,更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民生工程,虽然工程大多在地下,但这“地下乾坤”却实实在在装进了老百姓的心里。

多地开启新一轮海绵城市热

国家层面的积极推动,广大民众的现实呼唤,使多地开启了海绵城市建设热。

根据部署,目前列入全国海绵城市试点的各地正积极推进,并摸索出不少成功经验,发挥了带动引领作用。

浙江省嘉兴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杜绝“各人自扫门前雪”似的“为海绵而海绵”,坚持“管得宽”。首先,是在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理念方面“管得宽”,从城市发展理念上升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战略。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山水林田湖”的广度去理解海绵城市建设,杜绝片面肤浅地认为海绵城市建设就是“穿衣戴帽”“涂脂抹粉”,把铺一些透水砖、修几个蓄水池、建几块下凹式绿地等同于海绵城市建设。结合嘉兴的特点和水环境差、水生态恶化、局部地区有内涝风险等因素,确立了恢复生态,重现江南水乡特色,使嘉兴成为“水清、岸绿、鱼游、景美”的田园城市目标。

其次,是在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方面“管得宽”。嘉兴的海绵城市建设,不只是做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申报的项目,而是将跟“水”有关的所有工程建设项目统筹兼顾,与“五水共治”、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域外引水工程、城市有机更新等举措协同推进。这一做法引起了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最后,是在海绵城市建设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管得宽”,而且“管得远”。为保障海绵城市建设工程符合技术标准,嘉兴印发了《嘉兴市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评估办法》《嘉兴市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办法》和《嘉兴市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工程竣工测量评估办法》3个文件,从设计、规划、施工、验收等全过程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管控。同时,为了让这些文件落到实处,还制订了《嘉兴市低影响开发设施标准图集》《嘉兴市低影响开发设施施工、验收、养护技术规程》《嘉兴市海绵城市示范区监测方案》和《嘉兴市区雨水控制管理办法》《海绵城市养护管理办法》《城市蓝线管理办法》等一套科学的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旨在为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

“今后市区城市(镇)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各项建设,市域内各县(市)可参照执行,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包括建筑小区、城市道路及停车场、绿地等都必须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规划建设。要让海绵城市建设在嘉兴的城市开发建设领域步入‘新常态’。”该市市委书记鲁俊的这句“新常态”,算是对嘉兴海绵城市建设“管得远”的完美诠释。

跟部分试点城市在海绵城市建设初期“不知朝何而去”不同的是,武汉的海绵城市建设,从一开始就目标明确――在实现项目功能的同时,全面提升景观效果,力求“好看管用” ,化“水忧”为“水优”,恢复百湖之城昔日“江汉交流波渺渺”“檐前槛底大江流”的“旧模样”,既要“彰显滨江滨湖特色、挖掘城市魅力”,又要“夯实生态基地”的城市“海绵体”。

作为武汉海绵城市建设青山示范区总体布局中两河区域生态示范带建设项目之一,武钢二号明渠治理工程连同青山港及一号明渠综合整治工程,具有清通引水通道、排水干渠、形成城市生态景观廊道、实现区域提档升级的重要战略地位。二号明渠整治项目将采取在渠里种植水生植物、岸边开挖植草沟和生物滞留带等措施,利用自然的力量控制雨水径流,充分发挥植被、土壤等自然下垫面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和湿地、水体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经过这样自然生态的方式处理后,渠水水质将得到大幅度提升,除了同一旁的公园相得益彰外,还能解决武钢生产所需的功能用水,实现景观和功能的融合。

在园博园的建设中,更是处处体现海绵设施与景观的结合。园博园的道路、广场基本上都采用了透水铺装,在停车场大量运用的透水混凝土,雨水能透过混凝土和砖的缝隙渗入地下,一部分自然回灌地下水,一部分经由地下埋设的透水盲管收集,用作浇灌园内花木。而长江文明馆的屋顶绿化、杉杉湿地的水净化与循环系统、楚水“一湖四溪”作为全园最大的雨水存储设施,最大水容量为10万立方米,成为绿化浇灌的重要水源。此外,园内还建有6个容量各100吨的弃流池、12个雨水花园以及遍布园区的生态草沟,用于汇集、过滤、存储雨水。

青山区武青堤江滩是武汉市两江四岸江滩建设的重要内容,长7.5公里,总面积为110公顷。与以往江滩建设不同的是,青山江滩完全按照“景观+功能”的建设思路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改造。在景观方面,现有武青堤坡度将降低一半以上成为缓坡绿带,市民可以在堤上散步骑行。由生态草溪、体育运动、都市时尚、工业遗迹、市民广场、青山记忆等七大景观区组成的景观带,完全延续了“青山文脉”。同时,武青堤江滩还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服务设施,在缓坡堤防内设置地下覆土建筑,作为地下停车场。这样的生态江滩不仅能避免出现传统江堤阻隔断市民亲水空间的现象,还能有效地开发城市的立体空间,达到兼具景观和功能的效果。

4月9日,萍乡市主城区遭遇了一次强降雨,平均降雨量超过28毫米。经过“海绵体”改造地段周边的百姓却没再见到此前“逢雨看海”的景象。而且,此次强降雨量,已远远超过《萍乡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制订的“日降雨量不大于22.8毫米时不产生径流”设计标准和目标。提及此事,萍乡市海绵办相关负责人立马儿来了精神:“海绵城市建设关键要看实效,简单地挖条植草沟、建个雨水花园,这样‘为海绵而海绵’的做法,劳民伤财不说,即便暂时通过了考核验收,将来还是会挨百姓骂的。”

然而,要做到“不挨百姓骂”,就得练就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真功夫”。萍乡市通过科学的统筹和规范体制的建立,把国家对海绵城市建设提出的“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落到了实处。萍乡城区处于丘陵低洼地带,雨季比较集中,过去的城市建设没有注重对原有山水林田湖的保护利用,内涝已成为这座昔日“江南煤都”的一大重症。同时,作为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并存地区,还面临着严重的水质污染问题。或许正是因为对这些“先天不足”有了充分的认识,萍乡市海绵城市建设从一开始就盯上了“科学统筹”,树立了将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与机制模式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培植海绵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管廊建设相结合的“六大结合”发展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贯彻到了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建设、运维的全过程。

为解决海绵城市建设目前普遍存在的散、小、乱问题,萍乡市将新老城区121个子项目整合为6个项目包,全部采用PPP模式。如此,不仅有效解决了建设资金问题,还解决了审批、评审、招投标环节因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特点缺乏了解而导致的障碍和阻力,大幅度提升了效率。在运维方面,萍乡市采取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管控交由技术服务方负责的方式,将统一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指标体系和一体化管理模型平台延伸到项目全周期,借此解决海绵城市建设各环节技术问题,防止多个政府部门考核导致管控体系碎片化。这种将多个责任主体合并为一个的做法,不但有利于提高绩效、保障项目的整体质量,还能大幅降低投入成本。据了解,仅此一项,就节约了上千万元的成本。

同时,针对海绵城市试点建设,萍乡市税务部门还出台了16条税收优惠政策,对涉及海绵体建设的管道、涉水、透水砖等产品的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税收减免。这些实实在在的利好,对推动当地的海绵城市建设关联产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眼下,不仅试点城市的建设如火如荼, “海绵城市”也成为各地热词,进入重点项目投资菜单。河南、江西、福建、云南等不少省份纷纷发文,在全省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6月1日,河南省评定许昌、濮阳、焦作、郑州、洛阳、平顶山、商丘、安阳等8个省辖市为海绵城市省级试点城市,省财政将对这8个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连续三年给予专项资金补助。

与此同时,河南省政府办公厅还下发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和其他县(市、区)要分别于2016年10月底、2017年10月底前编制完成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新建单位和小区,都必须建成“海绵型” ;新建公园绿地要全部达到海绵城市标准;每个城市都要建设海绵城市示范区等。

江西省出台《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从2016年起,全省各地新建的城区、园区和成片开发区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以促进水资源有效利用,改善城市水生态,增强城市防涝能力。其中要求将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规划实施中的刚性控制指标。

福建省提出,2016年将着力补齐市政设施“短板”,突出解决“逢雨必涝”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让群众看到变化。

云南省下发《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海绵城市建设“时间表”。到2017年,昆明、曲靖、玉溪、大理、丽江等省级海绵城市先行先试建设取得成效,70%的降雨实现就地消纳和利用,争取纳入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此外,上海、陕西、河北及江苏南京、山东青岛等省市都积极制订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海绵综合体”未成气候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单纯地挖几条水沟、建几处景观,而是系统性、若干个互动式的工程组合,在各部门的协同下,建成规模的“海绵综合体”。近几年从市政设施到居民小区,将雨水和洪涝变成蓄水存量的实践已屡见不鲜,但种种原因使得“海绵综合体”建设未成气候。

理念认识受限,同质化现象严重,投融资模式创新乏力,这是日前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成立以来召开的第一次会议对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集中“会诊”的“共性”结论。

首先是资金投入。以鹤壁市为例,作为首批全国试点城市,鹤壁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范围为:西起107国道,北到淇滨区黎阳路,东至护城河,南临淇河,总面积大约29.8平方公里。就这不到30平方公里的投入,除了中央财政下拨的12亿元专项资金,河南省财政每年亦有4000万元的奖励补助,加上市财政资金的配套,仍有较大资金缺口。海绵城市建设的投资需求之大可见一斑。其他未进入试点城市行列、不享受一系列补贴的城市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投入压力也可想而知。

据了解,目前,我国99%的城市还都是雨水快排模式,远达不到海绵城市的标准。建设海绵城市需对现有的地下管网进行大规模改造,地上综合设施进行整治,均涉及到巨额的投资资金。

有报告称,预计2020年海绵城市整体的市场空间可达2.3万亿~3.4万亿元。收益模式成为万亿市场落地和推广的关键。

如何在金融方面创新机制、继续加力?住建部副部长陆克华曾表示,将采取PPP模式、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此外,还将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用于“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目前,各地多在探索借助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工程设计建设管理。

PPP模式助推海绵城市发展在政府此前出台的政策中已多次提及:国务院《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应积极推进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

财政部2014年首次出台《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就提出鼓励措施,对采用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将按补助基数奖励10%。

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则明确,试点工作中采取PPP模式操作项目投资占试点工作总投资比例,以及这些项目工程量占试点工作总工作量的比例。

其次是统筹建设和协同作战的落地问题。尽管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统筹有序建设”,但截至目前,真正将此要求落到实处的试点城市并不多。业内专家表示:“这样做不但会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会影响到三部委的阶段性考核业绩,还会增加投资成本,在地方财政‘压力山大’的当前,真正将统筹兼顾落到执行层面,需要下很大的决心。”

参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并结合城市建设实际经验,海绵城市建设体系应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监理和投资等六个环节。涉及到与城市水系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排水防涝规划和道路交通规划等的有效协同,还要结合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管廊建设,结合棚改、危改、旧城改造等项目,包括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园林绿地、地下管网、水系整治等。从政府职能出发,涉及到规划、建设、水利、水务、环保和绿化等部门参与。

业内人士指出,城市建设项目数量多,形态特点各不相同,涉及部门广。要全面转变传统规划建设模式,推广低影响开发,必须理顺部门职责,协力推动。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工作格局。

海绵城市专题研究范文8

提前选派赴川的第九批“博士服务团”共15名成员,均是灾区灾后重建急需特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其中来自发改委重大项目稽查办特派稽查员孙波,因职位稍高、年龄稍长而任团长,他们分成3个分团,每个分团5人,前往德阳、绵阳、广元三市开展为期一年的挂职援助服务。

虽然在不同的城市、分属不同的岗位、分管不同的工作,他们却有着共同的身份――“抗震博士”。在灾区重建的过程中,这是一个身负重任、不可忽视的群体。

以实干完成使命

7月2日,“博士服务团”成员一起奔赴灾区。他们带着使命而来。“这是特殊时期的一次特殊选派,博士团成员肩负着特殊使命。希望大家切实肩负起智力救灾的特殊责任,帮助灾区走科学重建之路。”临行前,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让每一位“博士服务团”成员心中都有了目标和动力。

交通运输部公路司办公室主任徐成光,同刘立栋、黄海群、缪庆、周篁一起被派往德阳市各部门挂职。在德阳,徐成光任德阳市市长助理。考虑到多年从事公路交通管理的特殊工作经历,市领导安排他协助一位副市长分管交通工作。灾后恢复重建,百废待兴,千头万绪。交通状况如何,是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支撑和基本前提。

经过仔细调研,徐成光了解到,德(阳)阿(坝)公路绵茂段(德阳绵竹一阿坝茂县),在四川省公路图上始终处于“将来时”的状态,位于龙门山断裂带两侧的德阳市和阿坝州成为四川省内唯一不能直接相通的相邻市、州。从德阳的绵竹清平乡到阿坝州的茂县只有不到40公里,却必须绕行都汶路(都江堰市-汶川)或茂北路(茂县-北川)才能到达。阻碍这条路贯通的,是沿途26公里的无人区和全线的复杂地质条件。绵茂公路曾数次论证,从立项至今历时20多年,却一直因技术、资金、人才等种种问题数次搁浅。然而5・12地震后,汶川等地生命线的断裂,凸显了绵茂公路作为生命通道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如此恶劣的地质条件下修一条8.5米宽的普通二级公路,每公里造价高达4000多万,超过东中部高速公路的造价,原本就不富裕的四川,经过地震的洗劫,更加难以承受如此重负。为此,徐成光发挥与部、省两级交通部门沟通顺畅的有利条件,利用各种场合,及时向上级交通部门沟通汇报。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绵茂公路列入了国家公路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争取到了每公里1200万元的特殊补助。

同时,在向四川省交通厅汇报并得到认可后,徐成光与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进行了联系,得到了他们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这是国家顶尖的省级交通规划设计单位,每年任务很重,2008年的工程早已排满,而在徐成光的努力下,他们却放下了手中经济效益丰厚的项目,奔着这个危险大、没有收益的绵茂公路来了。

徐成光深知他们经历的危险和面临的困难。2008年11月初,由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组建的项目勘察设计专家组,翻越海拔4900多米的九鼎山,穿越26公里无人区、渡过23个堰塞湖,以生命为代价踏勘了绵茂公路全程。11月13日,当历经11天生死考验的专家们,像野人一样最终抵达未来的公路终点――茂县时,徐成光早早就等候在那里,与队员们紧紧抱在了一起,大家都说,他们第一次看到了徐成光的泪水。“我为他们感动,也为这种重建家园的必胜信念而感动。”现在,绵茂公路一期工程已经即将动工修建。

在灾区,使命感促使“博士服务团”成员们一次次出生入死担当重任,将灾区的工作当作自己的本职,他们说,是灾区干部群众的坚强和信心给了他们勇气和力量,而他们在工作中,同样用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感动了灾区的人们,也使许许多多深受感动的人奔向灾区,参与到灾后重建中。

以生命兑现承诺

“语言关、饮食关、气候关”,是四川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博士服务团”成员们没置的一道独特考题。很多人来四川,很长时间都难以适应,灾后重建的紧迫,却让“博士服务团”成员无暇顾及这些生活上的困难,他们一边努力调整、迅速适应,一边投入到工作中。

工作的忙碌加上生活习惯的不适应,“博士服务团”好几个成员曾经病倒,但是,即便在病中,他们心里也时刻挂念着自己的工作。2009年3月,刘立栋就曾因药物过敏住院抢救。可是,病中的刘立栋,看到前来看望她的市财政局领导,第一句话还是工作。病还没完全好,就又投入到工作中。她深知,灾区的工作有多紧张,重建的步伐多么迫切。刘立栋记得,他们德阳“分团”的5个团员是周五上午到的德阳市。而下午,他们就分头到各自挂职的单位开始了解情况了。刘立栋甚至等不及德阳市财政局的领导给她分配车辆、安排人员下去调研,简单听取了领导介绍情况后,马上跟领导争取了一块分管的工作领域,第二天一大早就自己找了一辆车就一头扎到德阳所辖绵竹、什邡两个极重灾区了解情况。手足之情的归属感、尽己所能为灾区多做些事的责任感,使她在开始挂职工作的第一天就马不停蹄地忙个不停。

一年来,刘立栋多次带领分管科室的同志开展有针对性地调研活动,前往学校、医院、农村等灾后重建的重点部门,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传达解释财政政策,听取他们的意见及建议。她还深入评估中央、省级各项政策执行情况,总结灾后财政社保、教科文恢复重建经验,提出进一步促进灾后恢复重建的政策建议,选取什邡、旌阳、中江等有代表性的县、市开展调研,撰写了《德阳市汶川地震灾后相关社保政策贯彻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及《德阳市汶川地震灾后教育恢复重建政策贯彻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梳理出政策执行中存在的抚慰金发放率偏低、失业保险金缺口增大、教育恢复重建缺乏标准化管理等问题,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和意见。“日常工作放下架子,虚心学习基层办事规律;大事面前体现水平,展现出挂职干部的能力和风采。”刘立栋用自己高效、公正的办事态度和真诚的情感,赢得了财政局领导、职工发自内心的赞誉。

在什邡,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挂职什邡市任市长助理黄海群,从过完春节就没有怎么休息过了,什邡作为极重灾区。重建任务很重,而负责农房重建的抗震防震的黄海群更是重任在肩,一方面要对农房建设规范问题进行检查,一方面要对农户的科学重建进行耐心指导。3月8

日,忍了一周的腹痛剧烈爆发,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黄海群自己一个人去了医院。检查结果是急性阑尾炎,再晚一点就穿孔了……为了不给当地挂职部门添麻烦,黄海群就在板房医院里做了手术,刚刚拆线不久,黄海群就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组织制订什邡市农房重建技术及施工质量安全控制要点、农村建房知识挂图等资料,免费向建房农户发放,在农房重建方面发挥了专业优势。

有人说他们太傻,把命豁出去干。实际上,作为挂职干部,“博士服务团”成员们确实有很多事情不用做,但是,总有着一种情感催促着他们,李源潮曾在“博士服务团”动员大会上勉励大家“要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承担急难险重的任务”。而在灾区,“博士团”成员不仅表现出勇于承担的精神,甚至用生命诠释责任的含义。

以坦然面对未来

在绵阳、在德阳、在广元,15名来自各个领域的“博士服务团”成员服务灾区,一方面发挥专业优势,积极为灾区科学重建贡献智慧、破解难题;另一方面依托背靠优势,主动牵线搭桥,协调争取和帮助落实各方援建资金近13亿元,赢得了灾区干部群众一致好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师贺旺,挂职极重灾区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副县长。生于1978年的贺旺,是“博士服务团”里年龄最小的团员,却主持了备受瞩目的北川新县城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初到北川,强余震不断,连办公场所都找不到,贺旺就睡在板房里,挤在走廊里工作。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贺旺还是主动开展调查研究,不到三个月就拿出了《关于北川县灾后重建规划的几点建议》、《建立北川灾后重建建材特供机制》等专题调研报告。

2008年10月下旬,北川新县城总体规划工作开始,贺旺与新县城规划工作专家们共同努力,协调配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中规院)开展北川新县城规划前期调研和考察,收集相关资料,构思设计方案。为了让新县城规划更加符合新北川的发展和百姓的意愿,贺旺几乎走访了所有板房区里的北川老县城群众,给他们讲解规划意图,还诚恳地征求意见。2009年元宵节的夜晚,贺旺亲自策划组织了“庆元宵暨北川新县城规划宣传晚会”,在吉娜羌寨篝火广场上,规划专家们向老乡们描绘了新北川的模样,面对面的回答乡亲们关心的问题。晚会鼓舞了北川人重建家园的信心,也让规划师们了解了百姓的心声正是因为充分了解群众诉求,贺旺和中规院的专家们向县委政府提出了率先建设安居住房和拆迁安置房的建议,提出详细的因灾失地农民安置方案和政策建议,为贯彻“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重建理念找到了准确的实施路径。

2008年11月16日,总理视察北川县城新址,贺旺和中规院专家彻夜筹备汇报材料,总理要求北川新县城规划建设要坚持“安全、宜居、繁荣、特色、文明、和谐”的十二字方针,要把北川新县城建成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标志性工程,成为“城建工程标志、抗震精神标志和文化遗产标志”。为了纪念地震一周年,展示北川新县城规划建设成果,坚定干部群众灾后重建信心,贺旺牵头组织用了不到两周到时间设计建造了北川新县城规划建设临时展示厅。2009年5月11日,总书记视察北川新县城建设工地,参观了规划展厅,听取了中规院专家的汇报,充分肯定了新县城规划和建设进展,并鼓励投身重建的建设者们:“参与建设北川新县城,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这是令人鼓舞的时刻,贺旺肩上的担子却也随之更重了几分日前北川新县城新一轮的单体建筑设计方案征集已经开始,新一轮的拼搏已经开始。

一年来,挂职绵阳市政府副秘书长兼水利局副局长苏青、挂职绵阳市任交通局副局长李玉涛、挂职广元市继续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兼交通局副局长赵长军、挂职广元市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兼发改委副主任蒋尉等成员,为各地抗震救灾方方面面工作提出了多项科学性建议。挂职德阳市卫生局副局长的缪庆指导制定了一系列灾后卫生防疫方案,为灾区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提供技术支持。

一年来,王友前挂职广元市长助理,主要联系监察、审计、财税、人事、国有资产、外事、政法、国防动员等工作,事多面广。但是王友前积极发挥在财政部工作的专业特长,在企业重组上市、中小企业发展、打造融资平台、广元机场复航和解决商贸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上,为企业、部门和市政府领导出谋划策,提出许多中肯建议。为贯彻市委五届九次会议精神,根据市委书记罗强的指示,他还同挂职广元市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兼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张礼中、广元市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兼国资委副主任张旭辉,在调查研究、查阅资料的基础上,撰写了《广元市资源转化战略研究一七大板块的SWOT分析及对策》,就当地灾后重建、长远发展作出了总体设计,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罗强批示:“很好!在很短的时间内写出这份研究报告实属不易。”报告被及时转化为该市振兴发展的战略规划。

周篁来自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在德阳挂职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兼发改委副主任。温和儒雅如他,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对前沿问题的长期关注,在精心调研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德阳市能源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的初步思路,并对《德阳市灾后重建与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修改意见。

第九批赴川“博士服务团”,同灾区人民一起扛起了恢复重建特殊责任。然而,这令人欣喜和感动的成果背后,却往往有着不为人知的奉献与牺牲。

到灾区的第一个月,广元的15名成员住在招待所,挤在同一帐篷里办公,仅有一部电话;黄海群至今住在一栋旧居民楼的顶楼,闷热难耐;刘立栋、蒋尉都放下了年幼的孩子……但史无前例的灾情、艰苦的条件更坚定了大家为灾区多做贡献的决心和信心。“因为工作太忙,加之条件有限,我们这一年里基本只能通过电话问候、定期的简报进行交流。”团长孙波觉得这方面有遗憾,欣慰的是大家都理解,对灾区的一片深情,已经足够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凝聚在一起。

海绵城市专题研究范文9

【关键词】韧性城市;基础设施;城市规划;风险评估;冗余度;开放

社区改革开放后,中国城镇化开始步入高速发展阶段,而前面30年粗放式的城镇化模式导致城镇建设中遗留了大量的问题。尤其步入21世纪后,自然灾害、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与之对应的是城市脆弱的灾害抵御能力,二者叠加作用导致城市风险、损失急剧放大。根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以下简称UNISDR)公布的数据:20052014年的10年间,中国平均每年发生29次灾害事件,死亡10469人,经济损失265.6亿美元①。而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风险2015》报告指出极端天气事件已成为全球第二大风险。同时UNISDR公布的2015年风险指数显示中国风险脆弱性继续增高。未来随着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增多,财富资本、人力资源和生产要素高度集聚的城市将是风险高频区域。中国30年的粗放式城镇使基础设施滞后、应变系统缺位、应急缓慢,城市灾害适应能力脆弱,在面对“突发性高、可预见性低”的风险干扰时往往十分被动。因此,建设韧性城市、提高中国城市的适应能力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1韧性城市概述

1.1韧性城市的概念

结合戴维•R•戈德沙尔克的理解、邵亦文和徐江的总结,韧性城市是一个由物质系统和人类社区组成的可持续网络。物质系统指城市的人工环境和自然要素,人类社区指社会网络及其支撑制度[1]。通过合理准备、缓冲和应对不确定性扰动,在灾害中,二者能够在极端和特殊环境下保存下来并起作用,使损失减缓,恢复加快[2]。

1.2韧性城市的内涵

将城市比喻为自然人个体,物质系统就是骨骼、血脉和器官,人类社区就是思维、意志和精神。区别于侧重医治来恢复正常的过程,韧性城市更侧重进行定期检查、执行持续锻炼、改善膳食营养、温养乐观心态这一长期过程,增强个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夯实体质带来的恢复能力。所以,韧性城市强调通过工程改进、完善设施等物质层面和公众参与、制度创新等社会层面相结合的系统构建过程,提升城市整体的系统韧性[3]。

1.3韧性城市的组成部分和特性

根据杰哈、迈纳和斯坦顿的研究总结,韧性城市包括基础设施韧性、制度韧性、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4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基础设施韧性指建成结构和设施脆弱性的减轻,同时也涵盖生命线工程的畅通和城市社区的应急反应能力;制度韧性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管治社区的引导能力;经济韧性指的城市能够应对危机的经济多样性;社会韧性指城市社区人口特征、组织结构方式及人力资本等要素的集成[3]。而根据埃亨的总结,韧性城市具备5个特性,即城市的多功能性、冗余度和模块性、生态和社会的多样性、多尺度的网络联系性和规划设计的变化适应性。

1.4韧性城市发展和研究

城市韧性最早是由ICLEI②在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全球峰会上提出,并且ICLEI搭建了ResilientCitiesserises这个全球城市应变和适应能力的组织、交流、实践平台。在以ICLEI为代表的国际组织推动下,大量的学者、官方机构、民间组织,甚至基金对韧性城市开展了非常有益的研究和实践[4]。例如戈德沙尔克在《城市减灾:创建韧性城市》一文中以美国为例,讨论城市在压力之下现有的减灾政策和措施能否应对的问题,勾勒出韧性城市的宏大轮廓,强调关注系统适应能力的提升研究,提出韧性城市是一个由物质系统和人类社区组成的可持续网络[1]。托马斯•J•坎帕内拉在《城市韧性与新奥尔良的复兴》一文中,通过评估卡特琳娜飓风后新奥尔良市的恢复状况,提出城市韧性更多依托于公众的韧性[5]。贾哈、迈纳等进一步提出韧性城市的4个组成部分和5个特性。依托理论、实践总结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和组织开展了制定适应计划的行动。例如2009年欧盟了《适应气候变化白皮书:面向一个欧洲的行动计划》,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完成了《将气候变化纳入发展合作的政策指导》报告等。其中,《纽约适应计划》基于《纽约规划2030》,对桑迪飓风灾后的纽约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了一个涵盖桑迪飓风影响评估、区域气候分析、城市基础设施及人居环境、社区重建及韧性规划、资金和实施的适应计划。

1.5小结

韧性城市完全涵盖了城市的物质空间和社会、经济关系,是一个庞大的可持续网络。旨在通过工程改进、完善设施等物质层面和公众参与、制度创新等社会层面相结合的系统构建过程,提升城市整体的系统韧性。其重点在于塑造城市的多功能性、冗余度和模块性、生态和社会的多样性、多尺度的网络联系性和规划设计的变化适应性5个特征,从而具备基础设施、制度、经济和社会4个方面的强大韧性。因此,笔者主要以基础设施韧性为思考角度,对现有的规划进行一些有益讨论。

2对我国城市规划的思考

2.1评估基础设施脆弱性

以往的规划,各类基础设施的体系构建和规模确定,是以资源承载力为前提,以支撑城市发展的规模需求为目的,解决的是“够不够”的问题。而从城市的韧性出发,还需预见性的说清“稳不稳”的问题。“稳不稳”包括基础设施系统的稳定性和面临风险干扰时的脆弱性等,需要我们将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纳入考量范畴,评估极端情况下基础设施能否有效运转。例如CIRCLE-2③建立的“气候变化项目数据库”完整收录了20042014年间欧盟实施的1412个气候变化项目,这一系列项目是欧盟提升城市韧性的重要研究和实践。1412个项目中脆弱性评估、变化分析类项目分别占到总数的29%和48%。可见过去10年间,欧盟为了提升城市韧性进行了大量的气候风险研究和脆弱性分析[6]。注释:③CIRCLE是由来自欧盟23个国家的34个研究机构组成的网络,致力于支持和分享有关气候变化适应的研究成果和知识分享,促进国家和区域内气候变化研究长期合作。④成都市海绵城市体系,包括“绿海绵”“灰海绵”等提法均来源于《成都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所以,要提高城市韧性,规划层面应当进行专门的城市风险评估。例如在总规、专项规划中增加针对性的城市风险评估和基础设施脆弱性分析。其次,在一些基础设施的标准的准确性上也需要结合新情况评估。例如《纽约适应计划》采用了IPCC第五次科学评估报告的高精气候模式和数据进行评估,与以往基于历史灾害信息的数据比较,发现如果未来发生与桑迪同等规模的飓风,淹没人口是传统结果的2倍。我们编制排水规划时常关注重现期的标准。重现期是一个频率概念,因此,其标准的确定源于两点,一是估计水文变量的频率曲线,二是计算频率的历年实测数据。如同《纽约适应计划》数据更新带来的不同评估结果,我国近几年极端天气频发,城市的降雨量屡现高值,那么用于计算频率的历年实测数据则需要进行重新的评估。

2.2基础设施的冗余度

冗余度是指在数据传输中不可定的干扰,会引起数据代码突变,为了提高稳定性,必须在原代码的基础上增加几位代码,使相应数据冗余。同理,韧性城市的冗余度其实就是从安全角度考虑多余的一个量。涉及到城市的基础设施,我国人均资源占有低,城市规划十分强调资源的一体化统筹。冗余基础设施的价值则体现在极端情况下,由于是小概率事件,如若这种情况未来不出现,其价值终得不到体现,规划上也很难落实。因此,基础设施的冗余需要赋予多元化的功能价值。在城市防洪、排水等方面,海绵城市建设就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案例。在《成都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中,构建了涵盖市域自然河流流域生态基底、河流湖泊系统和城市近郊生态圈的“绿海绵”,对成都市域整个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保护的同时成为调蓄雨水的自然基础设施④。那么在调蓄总量确定的自然基础设施上,我们可以继续扩大“绿海绵”的规模,设置更多的下凹式绿地、生态湿地等,让其承载体现韧性的冗余超量。非极端情况下,其雨水调蓄功能可能不体现价值,但它能提供更多的生态、休憩、景观空间,实现多元的功能价值。

2.3城市社区的基础设施化

城市社区需要基础设施化,包含具备开放的基础设施属性和紧密的社会网络联系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作用提高城市社区的应变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了“开放便捷”“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内部道路公共化”等关键词。文件精神也是在引导提高住区的开放基础设施属性,恢复紧密的社会网络联系,从封闭式住区转变为开放式社区。当然,我们不能简单的曲解为“拆围墙运动”,中国在从四合院—单位集体大院—住宅小区的居住形势演变中,居民更为关注安全舒适的私域空间。所以,社区开放、基础设施化的切入点很重要,笔者认为可以从鼓励住宅小区设置底商开始。首先存在需求,在没有底商的住宅小区内有一种现象,底楼常被业主改造为小卖部、理发店、通讯服务店等日常商业设施。其次,底商一方面代替围墙给居民以封闭的安全感,但又区别于围墙的排斥性,使住区具备开放功能和空间。第三,在“内部道路公共化”尚难说清前,我们可以考虑“内步行商业街”的方式来推动内部道路的基础设施化。例如鹿特丹的MARKTHAL,被称为非凡的拱形室内集市,其拱廊的中空区域即是一个贯通性的室内步行商业街。通过二层的底商建筑很好的界分了私人与公共空间,而由底商延伸出来的大型地面集市又为区域提供了便捷联系和广阔的交往、休憩空间,形成一个井然有序又充满活力的开放式社区。

3结束语

韧性城市是一个庞大且精细的可持续网络,韧性城市的研究与实践将会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全新途径。但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全球都还处于不断实践总结的阶段,同时各个城市既有条件不尽相同,所以并未产生较为普适的量化标准体系。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在面对做好“盘活存量”“回归人本”的同时,还将面临越发明显的环境压力,如何提高城市的适应能力,需要我们以韧性城市为焦点持续的进行研究和实践。

作者:潘庆华 白潇 单位: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规划二所

参考文献

[1]戴维•R•戈德沙尔克.城市减灾:创建韧性城市[J].许婵,译.国际城市规划,2015(2).

[2]邵亦文,徐江.城市韧性:基于国际文献综述的概念解析[J].国际城市规划,2015(2).

[3]邵亦文,徐江.韧性城市:应对城市危机的新思路[J].国际城市规划,2015(2).

[4]ResilientCitiesreport2015[R].ResilientCitiesserises(ICLEI),resilient-Cities.iclei.org/,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