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乡村旅游相关理论范文

时间:2023-07-30 10:17:54

乡村旅游相关理论

第1篇

一、概述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相关内涵

1.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研究相关理论简介

要研究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就要首要清晰相关的六大理论,即推拉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学理论、生态学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及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

从旅游者的动机来看,促使推拉理论形成就在于驱力理论和期待价值理论。所谓的驱力理论不是指人在意识形态中已经有了选择意向,而是因自身的身体一种本能的需求而产生选择。这种驱力理论重在强调人的个体性外在行为是由自身的内在需求驱使而造成的,与外在的环境因素无关,这也是一种诱因理论。随着研究的推进,研究人员把诱因理论和期待价值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内外动机一体化而形成的行为动机之说,这种论说应用到旅游领域内,就产生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旅游动机的推拉理论。

可持续发展观是基于人们审视人类发展与自然现状失衡状态的根源,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结构进行勾勒的话,农业社会应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原初形态,人们在长期的农业劳动过程中把握自然社会的物质规律,并敬畏和遵循这些规律进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宗旨意在不牺牲子孙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而追求并不断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从旅游产业的视域来看当可持续发展理念,就是要求在旅游的过程中,人们在追求自我身心的满足同时,不要以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以求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破坏可持续发展的现象越发突出和严重,人们开始审视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越发呼吁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产业的使用。

经济学理论由制度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理论等组成。其中,经济制度学理论从制度角度论述了经济活动过程的外部资源、公共财产、产权等问题;经济地理学是从地理学科视域研究了地域内的经济状况、因素以及运动规律等。

生态系统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组成了生态学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系统重在论述生态学的组成部分是哪些且它们之间是如何运作的;景观生态学理论注重从景观视域去论述生态学,详尽地从景观的结构、功能、整体性、类型以及空间布局等方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种理论对随后的旅游产业来说起了一定的规划性引导,更奠定了旅游规划学的基础。

随着旅游产业成为一种经济形态,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一些学者开始从旅游生命周期角度来研究旅游产业的发展,就诞生了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重在以旅游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旅游地未来经济效益考虑,提出整合优化旅游地的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地的服务和管理质量,意在扩大和树立旅游地的产业形象,占有旅游市场的份额,从而提升旅游地的市场竞争力。

2.界定乡村旅游内涵

从乡村旅游体系出发,对乡村范畴进行解读来看,就乡村而言,应该包括农业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农业生产活动、农村居住分布布局等。人口分布广密度小、人们生活节奏慢悠闲是乡村的特有特点。从风光来说,乡村与城镇有着明显的区分,根据生产活动和经济属性不同,乡村区域可以分为农耕区、农牧去、渔林区,且不同的区域其风光也迥然不同。而城市是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中心枢纽,是一定区域的综合性发展导向,其人口分布密度大,人口生活竞争度大,根据每个城市的本质性特点可以分为工业城市、农业、港口城市和旅游城市等。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够因为每个城市的特性不一样,就否定了每一个城市具有人文景观的特性,基于每一个城市的发展主线不同,每一个城市所展示的城市人文风光也不尽相同,其风光恰恰是一个城市与另一个城市区分所在。

目前,国内外学者基于自己的不同视域以及主观性立场,对乡村旅游的内涵进行了不同的阐述,各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又不能够在理论界形成统一的定论。综合各家学说,不难发现可以对乡村旅游进行一个统一性的概述,笔者认为所谓的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风光与环境为依托,从经济学的视域角度把乡村风光与环境转化为消费资源以吸引游客注意,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乡村地域的旅游活动。由于乡村各自的发展特点不相同,因此,乡村旅游又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产业方向可以分为农业旅游、林牧渔旅游;根据旅游目的可以分为观光旅游、农耕旅游、采风旅游等。

二、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意愿

每个乡村具有鲜明的自我特性,这就导致了人们对于乡村旅游的意愿选择也各有其特点,他们可能基于乡村自然景观、乡村人文环境、乡村特色产品以及乡村自然地理条件等进行不同乡村旅游选择。另外,由于旅游者自身的年龄层次、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以及职业等因素也成为游客进行乡村旅游选择的意愿性条件。

从对目前乡村旅游产业比城市旅游产业发展迅猛的原因进行剖析来看,就在于乡村旅游符合了旅游消费者的大众化需求,相比城市旅游来说,乡村旅游消费水平比较低、选择度大、风光原生态、环境没有污染、文化富有地方特色,这些恰恰是人口众多、密度大、交通不便、城市建设没有个性等城市旅游产业无法比拟的,更主要的是乡村旅游产业适应了现代人对健康性、生态性消费的高要求。尤其是,紧张的、快节奏生活的城市居民能够从具有乡土特色、空阔的乡村环境中唤回内心对人生价值的审视和本真的追求。另外,乡村总是与一定的历史事件、人物以及人文相关联,这些都是城市所没有的,这也成为游客选择乡村旅游的另一个驱动因素。

三、乡村旅游的驱动机制分析

综合考察现代旅游产业现状,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集合了当地的综合资源,从整体上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又具有自己独特性的人文地域气息,另外又加上物质资源丰富、交流便利、地方性饮食特色等,很自然地就成了旅游者进行旅游选择的首选对象。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流上的便利,这种旅游上的优势被物质融合而打破,大量的游客越来越不满足于这种千遍一律性的现代化城市发展风光,心理渴望一种静谧的、祥和的、原生态化的风光享受,自然而然地就把目光投向了乡村旅游。乡村地域分布较广、自然地理风貌类型多、人口分布密度不大、农耕自然化、生活节奏慢、传统人文风俗保持比较好等特点,这些都成了城市旅游风光不法比拟的优势,这就使得游客开始向乡村转移,寄望通过对乡村地理风光、农耕生活以及人文风俗活动的参与中从精神上得到满足,从身心上寻找一种放松,这种旅游者的主观性和乡村客观性的潜在旅游因素极大地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更促使乡村旅游业成为旅游产业中的一大亮点。

乡村旅游驱动机制是以乡村旅游自身的特征为依托,意在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动机的各个系统的有机组合整体,主要由动力系统、需求子系统、供给子系统、支持系统以及媒介系统组成。对我国我国乡村旅游动力系统进行剖析,需求系统、供给系统、支持系统和媒介系统又组成了乡村旅游动力系统,这四个系统是统一的整体,不可割裂看待,它们相互融合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四、探讨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1.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目标

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途径,虽然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不一样,但是总是有共同的目标:意在提供农民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养,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意在优化整合农村资源,挖掘农村资源发展的增长点,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促使农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加强农村基础性建设,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保护乡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等。

2.乡村旅游开发原则

乡村旅游开发不是盲目地进行,总是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坚持政府政策性指导和措施上扶持的原则,地方性政府对于当地旅游开发要有序、有理、有节地进行;居民积极参与原则,当地旅游项目能否有效地推进,关键还在于当地居民是否配合;利益分配公平原则,乡村旅游资源是广大农民的共同资源,它涉及着广大农民的共同利益,在利益分配上要兼顾各方利益,做到公平合理地分配旅游利益,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原则,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能够无节制地开发,要考虑到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环境可承受度,资源的开发要建立在保持资源和环境的安全性上;特色原则,每一个乡村都有自我的个性,要根据当地的本色特征,在旅游产品的开放上突出特色,同时又具有时代性。

3.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其一,企业经营主体开发模式,该模式是由一定的企业为旅游开发主体,以企业经营的模式,统一整合当地乡村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和管理的一种乡村旅游经营模式,具有现代企业特点。

其二,村集体经营主体开发模式,该模式是由村集体为旅游开发主导者,依靠集体的力量,积极引导当地村民参与和配合旅游开发和管理,旅游产权属于全体居民共同所有,旅游收益由全体居民共同分享的经营模式,该模式具有集体主义经济的特征。

其三,村民自主开发模式,该模式是由乡村居民根据自己现有的乡村资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家庭为单位提供乡村旅游服务,其收益由自己的家庭成员共享的经营模式。该模式具有个体经济的特征。

第2篇

一、我国乡村旅游市场及乡村旅游目的地营销要素分析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农村旅游资源作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旅游产业,是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乡村旅游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不断壮大。我国乡村旅游主要以田园风光、生态资源、采摘体验、农事生产活动为主,对乡村自然资源进行了充分利用,提升了乡村旅游的教育价值、体验价值和观赏价值,突出了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就,无论是在接待能力还是在接待水平上都得到了明显提高。为了更好地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必须明晰乡村旅游市场特点,对乡村旅游目的地营销要素进行系统分析,为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有益指导。

(一)我国乡村旅游市场的典型特征

首先,乡村旅游市场以距离城市远近划分游客群体。许多乡村旅游目的地是依托于景区或城市周边景观进行开发的,因而现阶段乡村旅游旅游者以靠近旅游目的居多,远距离旅游者相对较少。其次,乡村旅游出游率相对较高。由于乡村旅游目的地一般都距离城市较近,而且交通比较便利,方便城市旅游者出行,城市旅游者可以利用闲散的时间到乡村旅游目的地畅玩,同时由于乡村旅游花费的资金相对较少,对很多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乡村旅游目的地成了城市旅游者高频次的旅游去处。最后,乡村旅游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导致我国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加之当前很多城市居民都面临着较快的生活节奏,工作压力较大,在这一背景之下很多城市居民都选择在周末或节假日到乡村散心、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享受难得的恬静生活。而乡村旅游目的地正是凭借着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淳朴的民风民俗,成了城市旅游者的主要去处,因此,未来乡村旅游市场前景仍然十分巨大。

(二)乡村旅游目的地营销核心要素

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要以市场营销理论作为指导,当前市场营销理论对于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影响主要是通过乡村旅游企业发挥作用。当前乡村旅游企业非常注重市场营销,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随着当前乡村旅游目的地竞争的更为激烈,乡村旅游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主动权,就必须提升市场营销水平,让更多的旅游者了解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目的地营销与推荐的核心因素有:

第一,营销主体。乡村旅游目的地在开发过程中会涉及多个利益主体,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不可能被一个组织完全垄断,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涉及旅游企业、本地居民和服务人员等,这些都是乡村旅游目的地开发的重要主体,要想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和特色就必须注重乡村旅游目的地的营销工作,并明确营销对象和主体的职责。

第二,营销客体及内容。乡村旅游目的地营销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营销模式,其所涵盖的营销内容非常广泛,乡村旅游目的地包含了目的地区域内的所有旅游企业相关产品,营销对象不能只是一个旅游企业或旅游产品,而是应该将目的地所有的旅游产品和服务都囊括进来,通过旅游目的地的营销获利的也不可能是一个企业,而是整个目的地所有的相关利益主体[1]。当前乡村旅游目的地营销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要想提升营销效果,就必须在前期进行系统调研和资源整合,这样才能够提升营销效果。乡村旅游目的地营销包含旅游目的地的价值和形象营销以及潜在的旅游优势,同时

还要包括乡村旅游目的地开发的各种协调配套措施和旅游产品及相关服务,通过乡村旅游目的地营销活动,能够进一步扩大乡村旅游市场份额,刺激潜在旅游者产生消费行为,进而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三,营销工具。乡村旅游目的地营销需要运用恰当合理的工具才能够提升营销效果,营销工具就是将营销对象的相关信息与乡村旅游理念传递给消费者的途径。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特别是在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的支持下,为营销工具使用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手段,营销工具恰当合理的运用能够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目的地的营销效果,而能否合理利用营销工具也成为乡村旅游目的地营销成败的关键因素。

二、乡村旅游用户潜在偏好的转向及其特点

乡村旅游目的地所具备的美学价值不仅对乡村旅游主题定位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也成为乡村旅游吸引用户的重要影响因素,乡村旅游用户潜在偏好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偏好实用性和信息价值

随着乡村旅游不断发展,游客对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乡村旅游用户潜在偏好逐渐向实用性转变。旅游者在出行之前会结合自身的旅游经验和旅游体验,对乡村旅游目的地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设置一个期望值,而实用价值就是从心理角度出发,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产品和服务进行综合评价,会通过对比所获得的产品服务与期望值得出评价结论,如果乡村旅游目的地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没有达到旅游者的期望值,那么旅游者的实用价值就会大大降低,就会认为乡村旅游目的地所提供的服务没有满足自身的需求,进而会降低旅游者的满意度。而旅游者所关注乡村旅游目的地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是旅游目的地提供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的保障能力;二是旅游目的地服务基础设施和配套措施的便利程度;三是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卫生条件、环境承载能力、线路设计;四是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五是乡村旅游的消费价格,这些因素都成为制约乡村旅游用户潜在偏好转向的影响因素。对于旅游者而言,通过乡村旅游能够使旅游者的个人阅历得到增长,而信息价值是旅游者在乡村旅游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效率和效用的集中反映。旅游者的信息价值是对乡村旅游目的地信息要素的综合评价,主要包含乡村旅游目的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健全情况,乡村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准确度,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信息传播速度和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程度等。

(二)追求身心体验的获得

当前旅游者非常注重追求身心体验的获得,同时也成为旅游者潜在偏好的重要转向,如果需要通过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获得情感享受和心灵体验,其主要影响因素包含吃、穿、注行、游、娱等多个方面[2]。此外,旅游者的情感价值还受到在乡村旅游过程中旅游主体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导向,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等等。从旅游者心理体验角度看,每一次到乡村旅游目的地出行都存在相应的风险,而这种风险包含社会风险和心理风险,其中以心理风险最为突出。其影响因素主要包含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安全可靠性,乡村旅游目的地能否体现放松心情的功能,乡村旅游目的地能否实现旅游者自我实现功能,乡村旅游目的地服务者对于旅游者的态度,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开发潜能等,这些都会对旅游者的心理价值产生影响,如果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目的地评价的心理价值越大,那么,旅游者就越有可能到乡村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

(三)对付出旅游成本的衡量

对于旅游者而言,出游成本也会成为用户潜在偏好的重要导向,旅游者到乡村旅游目的地旅游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成本的高低也会影响旅游者是否决定前往乡村旅游目的地旅游行为,旅游成本价值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资金成本。对于旅游者而言到乡村旅游目的地旅游,无论是吃、穿、住、行还是游玩、娱乐都需要付出一定的资金,这样才能够获得相应的服务;二是时间成本。无论旅游者到乡村旅游目的地一日游还是多日游,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成本,才能够获得相应的服务和感受;三是精力成本。旅游者到乡村旅游目的地游玩会支出各种精力,而精力损耗程度也会影响乡村旅游用户潜在偏好;四是体力成本。体力成本与精力成本相对应,旅游者在游玩过程中都会耗费一定的体力,因此旅游者在前往之前必然会考虑体力成本,并将其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三、用户潜在偏好导向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推荐策略

乡村旅游目的地推荐策略主要针对的是潜在用户,这些旅游者已经具备了出游动机,但对乡村旅游目的地具体情况还不是很了解,因此旅游者会有针对性地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各种营销活动进行了解,而这种营销活动就成了影响用户潜在偏好的影响因素。用户潜在偏好导向会直接决定用户行为,因此,乡村旅游目的地推荐策略应该将用户潜在偏好导向考虑进来,特别是随着当前旅游者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在乡村旅游目的地推荐策略选择上要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确保推荐策略能够与用户潜在偏好导向有效融合,进而激发旅游者前往乡村旅游目的地。

(一)基于用户偏好建立营销数据库

乡村旅游目的地营销数据库建设可以从目标受众和潜在旅游者数据库和乡村旅游目的地营销信息数据库两方面入手。目标受众和潜在旅游者数据库建设。乡村旅游开发企业应该购置先进的设备,聘请专门的人才组建专门的团队,针对目标受众和潜在旅游者进行信息收集,进一步提升数据库建设效果。结合乡村旅游目的地推荐策略具体需要,将目标受众和潜在旅游者的性别、年龄、家庭收入、出行目的、旅游偏好、旅游满意度、受教育程度、乡村旅游目的地平均花费、乡村旅游目的地出行频率等相关数据收集到数据库之中[3]。同时在新媒体背景下,目标受众和潜在旅游者会在新媒体空间留下很多数据痕迹,而这些数据痕迹就是目标受众和潜在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所形成的行为数据,对于这些数据的收集能够更好地了解用户偏好。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四个步骤,一是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对旅游者在乡村旅游目的地产生的个人数据以及其他相关的数据作为主要收集对象,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奠定基础。二是要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在数据整合分析过程中要辨别数据的真伪,并定期对数据进行整合,通过数据整合找到提升数据质量的方法,进而确保提炼出来的数据更有针对性。三是要对数据进行系统挖掘,要结合提炼出来的数据,对目标受众和潜在旅游者的行为偏好进行掌握,并对未来市场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四是要动态的调整乡村旅游目的地推荐策略,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对推荐内容和推荐途径进行调整,进一步提升信息推荐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乡村旅游目的地营销信息数据库建设。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应该对乡村旅游目的地营销所需要的所有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进而为乡村旅游目的地推荐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数据依据,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乡村旅游目的地推荐策略制定上能够对不同的目标受众群体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大数据结果针对不同的目标受众群体推荐不同的信息内容和产品,通过数据库的建设有效地避免了以前对所有客源人群使用同一品牌和同一推销策略的弊病。基于数据库的分析数据,了解用户潜在偏好,进而可实施有针对性的推荐策略,实现了个性化推荐和定制化推荐。同时也可以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意见带头人”,可以广泛邀请各类新闻媒体记者、旅游者代表、新媒体社区中的活跃用户、市民代表前来乡村旅游目的地进行考察,进而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服务设施、服务水平进行全面的认知和了解,通过亲身感受成为乡村旅游目的地旅游宣传和旅游品牌形象的“代言人”。

(二)采取积极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

当前很多旅游者对于乡村旅游认识还停留于浅层次,这也影响了旅游者前往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积极性,降低了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偏好,因此,应当采取更为积极的营销策略,将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特点和特色主动的推荐给旅游者,让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服务和活动有更为全面的认知和了解,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目的地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进而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兴趣。

品牌策略。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对旅游者的潜在变化会产生重要影响,乡村旅游目的地应该打造个性化的品牌,进一步突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特色和特点,增加乡村旅游目的地在旅游者心目中的情感附加值,进而激发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的旅游兴趣。同时独特个性的旅游品牌也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具有更高的辨识度,更容易被潜在旅游者所接受和认可。

产品策略。乡村旅游目的地在产品策略选择上应该围绕用户潜在偏好展开,只有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产品和服务与用户潜在偏好契合,才能够激发起用户潜在的旅行动机。这就要求乡村旅游在产品设计和活动开发上要对乡村旅游潜在用户的心理偏好和行为偏好进行全面了解,争取打造出来的乡村旅游产品和活动符合潜在用户的预期,进而更好地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

价格策略。当前乡村旅游目的地吸引的主要是城市旅游者,这些旅游者具有较高的消费水平,同时前往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次数也较多。但对于乡村旅游目的地而言,应该采取较为稳妥的低价策略,通过低价方式赢得稳定的市场,同时也不会让城市旅游者感到厌烦,也有助于扩大乡村旅游市场规模,提升乡村旅游市场档次。

促销策略。乡村旅游目的地实施促销策略,主要是想与潜在旅游者建立起信息沟通渠道,在具体促销策略选择上可以通过旅游营业推广、旅游广告人员推销和公共关系等不同方式。必须注重促销策略的灵活运用,在促销策略选择上既要选择传统的促销策略,也要选择新媒体平台的促销策略,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目的地促销的影响力和覆盖范围,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要加大促销力度,争取有更多的城市旅游者参与乡村旅游活动。

第3篇

《体育旅游概论》(柳伯力,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年版)就是应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需求而产生的。体育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潜在市场,而且可以衍生出很多新的供给产品,因而体育旅游聚集了广泛的关注点。特别是随着现代化交通工具大量普及,人们的消费需求逐渐变得多种多样,人们开始了解到乡村旅游迅速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旅游方式。而体育旅游也是一种独特的户外休闲娱乐活动,它和乡村旅游存在许多相同的地方,只有把乡村旅游和体育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促进二者的发展壮大。而且,两者的结合对于更好地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更好地发挥乡村旅游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总体来说,《体育旅游概论》一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作者对乡村体育旅游的论述是非常新颖的。一直以来人们对体育旅游关注的重心都在城市,而相对地忽视了乡村的体育旅游。乡村地区丰富的自然条件和人文体育旅游资源促进了体育旅游活动的开展。目前,乡村旅游活动和体育旅游活动逐渐融合为一体,而体育旅游活动也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体育旅游概论》一书就从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两个方面论述了体育旅游对乡村的影响。首先,体育旅游对乡村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有助于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有助于带动农村经济增长,有助于优化地区产业结构,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作者又阐述了体育旅游对乡村社会价值的影响,例如可以促进农民的健康,更新r民的观念,提高乡村的知名度,有利于乡村景观的保护和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作者还指出了体育旅游可能给乡村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促进乡村体育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办法与措施。

第二,论述内容全面,结构完整、视角广阔。本书论述内容全面,论述了与体育旅游相关的多个方面。比如,生态旅游的萌生和发展,生态旅游包含的生态旅游资源,如何去开发生态旅游市场,生态旅游与社会经济、城乡发展、社会休闲、生态环境等的关系,生态环境该给人们的文化体验,以及生态环境的各种分类,生态环境安全救援体系。此外,作者对书中某个知识点的论述也是多元的。比如,作者在阐述中国学者关于体育旅游的定义的时候,就从三个角度进行了研究,即社会学角度、市场学角度和旅游学角度。这种全方位的论述,不仅彰显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作者活跃的思维习惯,而且让人们对体育旅游有更加透彻的认识,拓展了读者的眼界。

第4篇

在加快推进资源型经济型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山西省旅游业进入了转型升级、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这也对山西乡村旅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改善服务质量是其面临的紧要问题,达到这一目标不仅要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更应对服务相关理论加以借鉴。在众多的理论指导中,服务剧场理论由于简单、形象、易懂而备受关注,对服务质量提升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本文从服务剧场理论出发,就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加以探讨。

一、基于服务剧场理论的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1983年,格莱夫(Grove)和费斯克(Fisk)将剧场论引入服务业,首次提出服务剧场理论。该理论认为,服务过程与戏剧表演具有极大相似性,剧场构成要素与服务构成要素之间能形成特定的对应关系。旅游业属典型的服务行业,作为备受关注的乡村旅游,其服务过程和戏剧表演之间亦有很强关联性和相似性。因此,分析剧场要素,可以更清晰地把握乡村旅游服务要素。

剧场要素中的演员与乡村旅游服务中的导游及一线服务人员性质相似,均直接面对客人,在服务质量的好坏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游客则相当于剧场观众,其旅游经验、知识层次、旅游期望影响着其对旅游信息的处理,从而间接影响其对服务质量的评价;景区、饭店等游客活动场所相当于剧场前台,其环境氛围对游客感知以影响亦很大;安全部门、管理部门可当做剧场后台,是支持乡村旅游活动顺利进行的坚强后盾;服务规范与产品设计则是餐饮服务中的剧本,从源头上决定着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高低。

二、基于服务剧场理论的山西乡村旅游服务质量问题分析

(一)“前台”建设不完善。山西乡村旅游点一般都存在道路狭窄、交通不便的问题,无wifi覆盖也是旅游者抱怨的主要内容,厕所少且多以旱厕为主,这是久居城市的主要游客所不能接受。其次,文体娱乐设施严重缺乏,不能满足游客休闲需求。

(二)“剧场”卫生状况差。住宿方面,一些农家旅馆的布草不能做到一客一换;餐饮方面,餐具往往不消毒,食材处理不到位便端上餐桌,且服务员不注意个人卫生;公共场所垃圾、家畜粪便随处可见,气味难忍。

(三)“演员”技能水平低。乡村旅游基层工作人员基本均为农村原住居民,由于生活习惯的影响,其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技能不高、服务品味与现代旅游服务业的要求差距较大。

(四)“后台”管理不到位。山西乡村旅游应急机制极不完善,与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极不同步。其次,食品安全管理空白,粗粮、野味等是游客的最爱,但这些食材并未经过食品安全检验便进入厨房,加之乡村服务人员卫生意识不强,制作过程难免不卫生,是威胁游客安全的重大隐患。

三、山西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整体改善措施

(一)完善“场景”建设。正如观众对表演场所的设计及整体氛围要求严格,游客对服务场所设施的完善程度也极为在意,因此,要完善乡村旅游点服务设施建设,为游客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首先,要加大投资力度。仅靠政府投资是不够的,必须扩展投资渠道,正确引导社会资本来发展乡村旅游。其次,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实施乡村旅游便利化工程。重点突出交通、垃圾污水处理、无线网络等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餐饮、住宿、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旅游服务网络。再次,注重配套设施的内部创新。如客房装修,要充分考虑城市旅游者的需求,既要体现乡村主题,又要考虑高端舒适。事实证明土炕和席梦思床垫可以和谐相处。

(二)提高“演员”技能。山西省旅游局应加快建设“乡村旅游服务培训基地”,聘请相关专家,制定科学、又不缺乏弹性的乡村旅游相关各岗位服务标准,结合“培训班”模式与“上门指导”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同时,相关部门应督促旅游相关企业进行员工日常教育与培训,实现乡村旅游服务人员培训的常态化、规范化。正如演员要时常练习才能保证基本功不费,只有做到以上所述才能真正提高乡村旅游服务人员的服务技能。

(三)加强“后台”管理。成功的表演是各部门努力的结果,前台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后台工作的支持。因此,必须真正发挥安全部门和管理部门的作用,保障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首先,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注重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留得青山与绿水长流。其次,加强景点卫生及食品安全监管,对公共卫生实行日常检查,对饭店,特别是农家乐的卫生状况实行不定期检查。最后,强化乡村旅游应急机制,确保突发事件时游客安全。总之,只有保障游客吃的放心、玩的开心,才能提高其满意度。

第5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利益相关者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7003902

1引言

国内对于乡村旅游的概念也是众说纷纭。何景明(2003)比较了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和理解,认为“乡村性(urarilty)”应该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的标志。刘德谦(2006)对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概念进行辨析,并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作了如下界定:“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国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有相似之处但又有一定的差异。

鉴于乡村旅游概念的不确定,本文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不做定论,而是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乡村旅游的广义概念即:将农业旅游、休闲农业等视为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以期在相对广阔的视野中对乡村旅游进行梳理。

2资料来源

近几年来,乡村旅游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关于乡村旅游研究的论文也是汗牛充栋。笔者对旅游学刊和Tourism Management这两个国内外旅游类权威期刊分别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旅游”与“Rural Tourism”、“Agri-tourism”、“Farm Tourism”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分别找到108篇和30篇(2003-2013)乡村旅游相关文章。根据知网文献分析中心分析结果以及笔者整理得出近几年乡村旅游研究的四大内容,即:开发与发展模式研究、品牌形象与市场研究、利益相关者与社区参与研究、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研究。

3乡村旅游研究内容

3.1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对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国际上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主要有三种:政府推动型、市场驱动型、混合成长型。而我国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邹统钎(2005)比较了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与政府规制办法,指出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大规模扩张,低水平发展”的状态,缺乏特色、商业化与环境污染是乡村旅游的主要问题。何景明(2005)分析了成都“农家乐”这一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农家乐”的发展历程、现状、存在的问题、未来可能的转变做出分析。

黄亮等(2006)在研究西双版纳傣族园时也提出了“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并指出民族文化生态游是一种符合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模式。王云才(2006)分析了当下乡村旅游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乡村旅游产品的新模式。王铁,张宪玉(2009)对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开发的决策路径研究,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是城市周边乡村地区发展旅游的一种模式。文章的研究结果指出了影响这一模式开发的主要因素,并为城市周边的乡村是否可以开发以及如何开发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提供指导意义。张骁鸣,保继刚(2009)运用“起点―动力”假说解释了乡村为何要选择旅游这条发展道路或发展模式以及为何要转变为旅游为主导的乡村。Baoren Su(苏宝仁)(2011)研究了中国乡村旅游,选取六个不同的地区,提出了六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并且分析了“农家乐”这一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解释了乡村旅游对于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2利益相关者与社区参与

早期的研究中多是探讨乡村旅游中利益主题关系问题、利益相关者对旅游影响的态度以及各群体在乡村旅游中的定位。国外学者Byrd E. T.等人(2009)对于北卡罗来纳州乡村地区乡村旅游当中利益主体对旅游影响的感知问题进行研究,发现乡村社区的四个利益相关者(居民、企业家、政府官员、游客)对于旅游影响在大多数问题上存在差异。黄郁成等人(2007)对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参与乡村旅游投资的主体包括政府、外来投资商、乡村集体组织和乡村居民个体;不管是发达还是欠发达地区,在乡村旅游投资中,政府发挥着主导的作用;乡村地区资金的稀缺性,使得外来投资商可以获取乡村旅游投资的主要收益。罗永常(2006)、古红梅(2012)分别对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和北京市乡村旅游的利益机制进行了研究,罗永常认为要保障民族村寨利益需要转变开发观念、法律保护、明确产权、完善补偿机制、建立以股份制为基础的收益分配机制;古红梅提出构建乡村旅游的利益分享机制,通过为旅游行业提供公共服务,对旅游市场实施行业管理,向当地社区提供财政支持和转移支付等措施,达到以旅游业发展促进农村居民等弱势群体增权的目的,进而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和谐发展。

第6篇

乡村城市化亦称乡村城镇化,体现的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镇性质的居民点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在乡村地域中城市要素逐渐增长的过程。乡村城市化是一个复合的动力系统,工业化是城市化初始阶段的主导推力,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结构转型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的“双重转型”的不断推进。乡村城市化已经与市场化和国际化取向的改革紧密相关,超越了工业化的范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探索和优化乡村城市化的动力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重要命题。旅游开发是近些年来乡村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依托,深入分析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旅游影响机制及动力系统,科学审视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程度界定,进而提出相应的调控对策,不仅对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控城市化动力机制,科学推进乡村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旅游影响研究述略及效应评析

旅游活动对地区的影响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议题,旅游从本质上讲是旅游行为的空间移动,这一动态的移动过程带来的影响层面主要涉及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三个方面,这也解释了现有相关成果的研究视角源于地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三个学科的原因。从地理学的视角来看,旅游本身由三个主要成分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其中,旅游目的地研究是其中的主体,Smith(1978)认为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Doxey(1976)对目的地居民的态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愤怒指数”。而旅游影响机制的效应研究,则以Butler(1980)提出的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为代表,他认为旅游者数量、类型和发展历史是影响旅游目的地不同发展阶段的决定因素,从而形成不同程度和形式的旅游影响,进而奠定了地理学视角的旅游影响研究的基本基调,即从旅游地主客关系的角度探讨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辅之以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理论阐释,形成了日趋复杂的研究框架。这种倾向性对国内的相关研究产生了极强的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1980年代以来,国内旅游地理学界关于旅游影响的研究全部集中在旅游者以及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的分析方面,且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针对某一类型的案例地开展实证研究。

1963年,人类学学者努涅斯(Nunez)发表题为《一个墨西哥山村开展周末旅游带来的影响》的论文,标志着人类学学者开始关注旅游研究,并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全面兴起。人类学视角的研究重点主要从目的地居民、游客以及客源地社会三个不同视角进行深入探究,认为旅游过程是旅游者与东道主进行文化接触和碰撞的过程,其中包含着不同文化、亚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社会学的视角则主要从社会系统的整体角度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英国社会学家洱瑞(Urry,1990)提出,旅游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旅游现象和非旅游现象(即日常实践和‘正常社会’)的对比研究,来揭示本来不易为人发觉的‘正常社会’的问题和矛盾。”这是建构旅游社会学的基础素材之一,通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关注,学术界对旅游社会学涉及的论题主要包括:旅游活动过程的特征、接待地社会压力的成因、旅游业发展对接待地社会的影响、旅游与风情民俗资源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旅游者群体及其与接待地关系、旅游的现代化和原始化以及旅游者群体、个体和旅游系统等等。

从旅游影响的三重学科剖面(图1)的研究态势上可以看出,旅游影响的空间概念体现在居民和旅游者对目的地旅游现象形成的空间感知和心理体验。旅游经营带来了目的地商业化和城市化现象的加剧,这显然给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结构带来了深度变革;在本地文化与旅游者带来的外来文化的机制耦合中,文化的交锋与碰撞、目的地文化的本真性特点与外来文化的多元性一直是难以化解的矛盾,这种交织的过程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进行不断地调整与修正。

三、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旅游影响机制

(一)旅游影响视角下的乡村城市化动力机制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人口和经济活动逐步向城镇地区转移和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18世纪中叶英国产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兴起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表现了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趋势加快,各类城市形态不断出现并得以丰富和完善。从本质上讲,城市化体现了城市和乡村的双重视角,乡村地区的城市化处于城市化的末端,是城市化进程的基础层次。

乡村城市化的传统模式是农村社区、乡镇企业、农民家庭或个人等民间力量发动的一种由市场力量推动形成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推动城市化过程所需的动力的产生机制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机制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是一个综合体系。无论是学术界早期提出的二元城市化动力机制,还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发展机制等,乡村城市化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发生机理,都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由农村经济利益主体在响应产业非农化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和组织来促成的。乡村城市化的路径一般从乡村工业开始,通过发展乡村工业,让农民直接享受到工业、非农化的利益,进而逐步实现城镇化。在这一过程中,市场化始终是乡村城市化的基本准则,农业、农村、农民是乡村城市化的利益相关者。

乡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八重动力(图2)。其中,宏观层次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中观层次的动力集中体现在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各个层面的政策与制度措施的推动。微观层次的动力相对复杂,可以概况为三个方面,即农民对生活质量需求的变化、农村地区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流动的加快,以及旅游影响带来的促动。这一动力体系在市场机制和城乡互动的交互作用下,乡村地区在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聚落结构以及制度结构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即第二、三产业的比重明显加大,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非农人口比重增加,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人们聚居方式发生显著变化,乡村地区的社会关系面临新一轮的重构等。

旅游影响对乡村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上,旅游影响并非推动乡村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但其潜在的作用显然也不能低估,判定这种作用的程度,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理解:(1)乡村产业结构形态决定着旅游对城市化的贡献程度,依托旅游业发展地方经济的乡村地区,旅游影响显然是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2)旅游影响的作用机理应从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双重视角加以解读,以往的诸多研究多是从目的地的视角加以分析探讨,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乡村地作为客源输出地,将会加速农民对旅游的认知,有助于城市化程度的逐步提升。(3)旅游影响对乡村地区而言,是一个复合的影响系统,将对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形成多元化的推动力,由此形成的城市化效应是一个各种要素兼顾并能保持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而单纯的工业化催生的城市化现象显然达不到这种效果。简而言之,旅游引发的城市化能够对其他产业形成的城市化发挥补充、提高和优化的作用。

(二)旅游影响下的乡村城市化动力构成

城镇的发展基于两种动力,一种是向心集聚的力量,另一种是离心扩散的力量。一般说来,城市发展的向心过程和离心过程贯穿于城市化的全过程,但是城市发展的初、中期以向心集聚的力量为主,中后期则以离心扩散的力量为主。自1990年代以来,城市化出现了新的趋势,即多元城市化动力替代以往一元或二元城市化动力。在乡村旅游开发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过程中,其中的形成机理愈发复杂,多元化和多层次性特点日趋明显。

1旅游消费观念的异化是乡村城市化的基础动力。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国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因素休戚相关。闲暇时间、非必要性开支和旅游动力是产生旅游意愿的三个条件。旅游活动的初期形态多是以观光游览为主,之后开始向休闲、度假、体验、健身等方向转变。当城市旅游、知名景点景区成为旅游者旅游行为的普遍载体之后,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促使旅游者关注新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迎合了这一市场需求,其独特性优势开始成为旅游业的新生力量,研究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问题不能忽视这一前提条件。

2文化生态的异质性是乡村城市化的原发动力。旅游作为城市化的一种动力,既可以在城市化中后期发生作用,使城市经济转型或城市功能多元化,也可以作为城市化的原动力,使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使其发生质的飞跃[22J。旅游对乡村城市化的初始动力是乡村文化生态的异质性优势。乡村聚落景观的独特性、乡村消费文化的生态性、乡村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本真性等优势已然成为吸引外来游客的重要引力,由之形成了旅游流的集聚,带动了乡村旅游目的地相关城市功能要素的聚集与完善。

3政策效应和开发成本是乡村城市化的诱导动力。自1992年以来,国家旅游局每年推出特定的旅游主题。其中,1995年的“民俗风情游”、1998年的“华夏城乡游”、2002年的“中国民间艺术游”、2006年的“中国乡村游”、2007年的“中国和谐城乡游”都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发挥了直接的推动作用,结合近一段时期“扩内需、保增长”的经济发展要求,各地纷纷通过发放旅游消费券等形式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和推广。在政策效应和市场机制的层层推进下,乡村旅游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具有很强的开发优势,在规划要素、土地成本、劳动力、相关政策等方面容易获得额外的“关照”,开发成本的经济性也对乡村城市化产生了积极作用。

4乡村经济文化发展需要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乡村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素中,旅游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特殊因素。乡村地区为加快旅游开发而衍生出多种产业要素,这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创设了新环境,相比较于进城务工等异地转移方式,乡村旅游对剩余劳动力的安置既是一种高效的就地转移,同时也是相对于农业生产周期的错峰式转移。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移的结果是,以旅游业为载体的城市化现象开始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将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管理的理念引入农村,有利于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乡村的民主管理。同时,当传统的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化驱动模式面临发展中的瓶颈时,旅游将成为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水平提升的优势产业。

由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乡村文化生态的特征、乡村旅游的开发特点以及政策导向和基于乡村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四方面共同构成了乡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彼此相互作用,形成了基于旅游影响的乡村城市

四、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程度界定

乡村旅游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能够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为载体,以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学习等各种旅游需求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乡村性作为乡村旅游吸引物的主要特性,是界定乡村旅游的关键,也是研究旅游影响下乡村城市化的前提条件。

(一)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表现

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主要表现在因旅游开发而引起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农村居民点形式向城镇居民点形式转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乡村聚落生态变迁的动态过程。旅游开发给乡村城市化带来了三方面的变化,一是乡村人口由原来分散的农村居民点逐步向不同程度上相对集中的各类城镇集结,乡村空间格局发生显著改变。二是乡村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发生转变,产业结构发生明显转变,旅游资源和项目的开发在吸引大量旅游者的同时,外来的定居人口也逐渐增多,城镇化程度不断得到加强。三是乡村聚落景观发生明显变化,各种旅游接待设施的建造与完善,在优化旅游服务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乡村景观人工化、异域化、旅游地风格主题化和商业化等现象的加剧。

(二)乡村城市化效应的程度界定

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的六大产业要素,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同样有明确的体现,这种消费网络结构的形成是乡村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根据乡村旅游引发的城市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适度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三种类型。适度城市化能有效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和协调发展,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都会对乡村地区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对城市化程度的分析正是在这三种情况下寻求平衡。

(三)旅游开发引致的乡村城市化效应表现

1适度城市化。适度城市化可以充分利用和整合乡村地区的各类资源,加快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经济发展发挥助推作用。其次,适度的游客规模可以加强乡村社区的内外文化沟通,合理改善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态,对改进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等有很大促进。第三,城市化促进了乡村地区产业结构转变,加快由传统农业向非农业产业转变,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第四,有效促进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地转移的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因进城务工等转移类型引发的乡村空心化等问题。

2滞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滞后的根源是对乡村地区的“过度保护”,一些地方从节约投入的角度出发,认为乡村地区的所有现象和行为都可以成为旅游活动的吸引物,“脏、乱、差”的旅游环境、缺乏专门治理的旅游接待设施等容易让旅游者望而生畏,这显然背离了乡村旅游的开发初衷;城市化程度不足还会给乡村居民带来身份上的“优越感”,思想上的“固步自封”使其很难关注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责任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愿意接近或者是纯粹出于利益角度的粗放式旅游经营行为很难获得旅游者的认可。同时,这种滞后效应使得乡村旅游难以实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农村地区社会分工不充分,农民就业环境很难得到改善,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就无从谈起。

3过度城市化。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过度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破坏乡村地区的聚落结构和生态景观

在经济特征和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等因素的作用下,乡村存在着种种居住方式和形态特征。这些特征是乡村地区聚落形态的特色和精华,而不少地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臆想旅游者的消费心理,新建或改建一些与当地乡村聚落景观差异很大的接待设施。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将古建筑推倒和盲目改建的现象,导致了个性化的“乡村性”向同质化的“城市性”演变的现象。

(2)乡村地区民俗文化舞台化、娱乐化倾向加剧

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尽管是乡村旅游开发的一大亮点,但事实情况是,不少地区一直缺乏科学的开发思路。乡村旅游“急功近利”的开发套路使得许多旅游地尽可能地用舞台化的形式、娱乐化的方式把当地文化呈现给游客,这种人为的文化表现形式使游客与当地社会隔离开来。这种做法积极的一面是使游客对乡村居民和文化的探究压力减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文化;消极的一面是让旅游业蒙上了文化优越的色彩,表现的内容也多是乡村文化的肤浅形式。

(3)商业化带来了乡村居民的边缘化

根据巴特勒旅游地生命生命周期理论,乡村旅游在进入发展阶段后,政府政策的倾斜、游客量规模的增加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从利益相关的角度看,政府、投资者、居民成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三方利益主体。在这一博弈环境中,地方政府的初衷容易被市场化的运作路径所左右,投资者由于资本话语权会始终保持较强的谈判能力,乡村居民多处于一种边缘化境地。乡村居民主体地位的模糊,产生了两方面的后果,一是商业化带来了居住成本的增加,不少环境优美的乡村地区,旅游开发之后的显著变化是地价攀升或房价飞涨,乡村居民往往无力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二是乡村地区淳朴的文化气息开始被外来文化所浸染,乡村社区的文化和价值观开始发生变异,传统乡村景观与现代文化景观不协调等问题日益凸显。

(4)乡村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的倾向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过度发展的必然结果,造成逆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是城市人口过于密集、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等引起人口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郊区、卫星城等乡村地迁移。乡村旅游成为承接这种转移“任务”的载体。乡村居住环境的优势、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加大了城市景观对乡村景观的影响,这种“侵蚀行为”使得不少乡村的“城市性”特点越来越明显。

五、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调控对策

(一)科学规划开发区域。营造乡村氛围

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要树立“区域——城市——乡村社区——乡村旅游地”的多元开发维度,从“资源——产品——市场”的互动层面来规划开发区域。参与乡村旅游规划的人员应包括旅游地理、经济管理、人文历史等学科背景的专家构成,本着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指导思想编制旅游总体规划或概念性规划。在此基础上,乡村景观资源应由景观园林、建筑等专业人员来完成规划的空间设计和景观布局。乡村旅游的景观应从体验的角度出发,通过个人体验的作用使“景”与“观”和谐统一,营造一种天然意趣、田园诗化的独特乡村氛围。

(二)重塑乡村文化形象。凸显乡村优势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注意保护好“乡村性”的优势是避免过度城市化问题的前提。为此,首先要依托乡村既有的空间布局对乡村进行规划和建设,防止破坏乡村“原生态”特质的粗线条模式。其次,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保护乡土文化、乡间民俗在旅游开发中的“神秘性”。城市化的旅游规划往往是一类“公园化”、“广场化”、“舞台化”的模式。在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进程中,消除和避免这一现象的根本途径是从乡村旅游地的地脉和文脉出发,本着生态循环、文化保护、永续利用的指导方针,来开展乡村旅游的规划和设计。

在开发过程中,应从当地众多的旅游景观中发掘出最能代表地方文化的文化景观并从中提炼出主题,以主题为基础进行特色分区。通过对不同区域的非具象和抽象的规划设计,用具象的形态生动地表达出特定的景观形象。在乡土建筑风貌的塑造中,建筑风格应结合当地乡土建筑特色,避免不合理的异域文化侵蚀乡村聚落景观的原始风貌。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延伸旅游效应

乡村地区在确立了旅游开发的主体地位之后,合理设计和调整产业结构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命题。首先,加快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的推广。其次,科学调整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类型,地方政府要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设置“门槛”,强化基于环境保护的产业准入制度。乡村旅游是当地产业链条的主体,如掺杂其他工业元素,特别是污染严重、能耗高的工业项目很容易失去本真,从而产生“一损俱损”的局面。第三,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要求,合理推进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政府应把一些小城镇按旅游集镇的风貌进行控制,使其本身就成为旅游吸引物之一。同时,依托这些农村小城镇发展旅游商贸流通业,如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旅游纪念品的生产与销售等,使小城镇成为承接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的中转站。

第7篇

[论文摘要]当前,在金融危机下,乡村旅游已成为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关键角色。乡村旅游能否长远地抓住当前的发展契机,本项目组认为乡村旅游应该由传统的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具体说来,应处理好乡村旅游本身几个相互矛盾、相互关联的问题:一、乡土性与现代性;二、物质性与精神性;三、功利性与非功利性。

最近,国家旅游局对外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月份我国入境旅游人数为1033.19万人次,同比下降4.42%;过夜旅游人数392.44万人次,同比下降10.82%;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为27.69亿美元,同比下降18.99%。作为弹性消费品,旅游行业与经济周期的关系比较密切,在经济增长较快的时期,旅游消费较为旺盛。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全球旅游市场正进入寒冬时期。但是,整个旅游市场并非铁板一块,根据《经济日报》2009年2月1日的报道,乡村旅游正成为居民欢度春节的重要选择。许多乡村旅游点、温泉度假地、滑雪度假村等预订爆满。乡村旅游已成为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关键角色。

乡村旅游在金融危机中所面临的发展契机并非偶然。黄洁根据心理学家荣格(carl gustavjung) 的情结理论,认为乡土情结是引发乡村旅游的根本动机。2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城市居民其实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蕴藏着贴近自然、贴近泥土的渴望。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的速度慢下来了,人们的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也随之慢下来了,人的心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怀疑、犹豫之后会变得从容、淡定。wwW.133229.cOM在这种时候人们开始有时间回过头来观察、反思过去的生活,重新思索生活的意义。乡村区域优美的自然景观、清新洁净的自然环境、淳朴的乡风民俗、独特的农家情调都在吸引着城市居民疲惫的身心。

尽管乡村旅游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但返观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对乡村旅游能否抓住机遇,我们尚无法作出肯定的答复。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目前乡村旅游点大多处于初级阶段。在金融危机下如何发展我国乡村旅游?本文认为,乡村旅游地大多环绕城市外围、与中心城市交通联系便捷,具有观光、度假、娱乐、康体、运动、教育等不同功能,是特别适合“短期休闲度假模式”的游憩空间。在金融危机下,政府方面应加强规划,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投入,经营者方面应不断创新乡村旅游经营模式,提高服务质量,这是目前发展我国乡村旅游的根本途径。具体说来,应处理好以下几个相互矛盾、相互关联的问题:

一、乡土性与现代性

毫无疑问,乡土性是乡村旅游的根本属性。,保持乡土性应防止标准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等现代性对乡土性的侵蚀。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过度强调乡土性、强调乡村生活的原汁原味并不符合游客的审美心理。虽然城市居民是为了体验乡村的乡土味而来,但是作为本身已经高度现代化的人,对乡村生活本身必不可免的落后方面无法容忍。城市居民心中的乡村是诗意的乡村,与我国现阶段真实的乡村距离遥远。乡村旅游点如何在真实性和理想性之间定好位,是关系到其未来发展的根本问题。为此,政府要加强管理和引导,在建筑风格改造、公共厕所、停车场、垃圾处理、清洁能源等方面提供支持,把以上公共设施设计成与农村的乡村性和谐的形式,如麦秸垛式的停车场、豆栅瓜架下的餐厅、拱顶绿坡式的垃圾场等等。

二、物质性与精神性

目前,我们注意到,全国各地、市相继推出了旅游消费券,这些消费券可以到某些指定的乡村旅游点使用。南京、江西的某些地、市还特地推出了专门的乡村旅游消费券。消费券一般和现金套用,在给游客以实惠的同时,也确实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各地现在正在蓬勃开展的自助摘草莓活动就是最好的例证。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文化灌注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如果乡村旅游点仅仅以物美价廉的农贸市场样态存在,那么是不会长远的。乡村旅游本身应该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乡村旅游的内在价值及附加值都经由文化表现出来。精神资源永远是用之不竭的,源源流传的各种神话、传说、诗歌、故事、谚语、谜语、歇后语等民间文化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和传奇色彩。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当然,这里的文化概念非常宽泛,不仅包括音乐、舞蹈、雕塑等狭义的文化范畴,也包括手工艺品、方言、饮食、历史遗迹、建筑、宗教、服饰等都可被视为文化范畴。纵观国内外乡村旅游胜地,无不以文化特色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石。

处理好乡村旅游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关系,是提升旅游品位的关键环节。在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方面,有以下几种类型的资源可以挖掘:一、节事活动;二、饮食文化。乡村旅游节事活动的主题是否具有特色,是能否产生吸引力的关键所在。饮食是旅游重要的六要素之一。乡村饮食文化资源的挖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古代菜谱;2、文人诗词;3、地道祖传。

三、功利性与非功利性

要处理好乡村旅游的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关系,本项目组认为应强调乡村旅游的休闲审美功能。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转变乡村旅游的经营理念与模式,实现乡村旅游由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目前中国的乡村旅游大多还停留在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水平上。实现乡村旅游由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本项目组认为当前应抓住金融危机契机。

首先,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旅游工作的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乡村旅游点卫生环境的整治,同时注意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对乡村旅游加大投入不失为当前政府加大投资、拉动内需的良策;二是要加大统筹管理力度,加强对乡村旅游的整体规划。

其次,乡村旅游点本身应抓住契机,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城市和乡村生活的对接,本项目组认为目前应充分利用农民工资源。金融危机下,大量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农民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农民工阶层和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作为农村与城市的连接者,对农村非常了解,对城市生活也有非常深刻的体验。如果对部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行乡村休闲旅游管理人员岗位职务培训,不仅对推动乡村旅游的管理规范化、提高乡村旅游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解决当前金融危机下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城乡统筹;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上深刻总结几十年来处理城乡关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思路和方针,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根本举措。旅游业尤其是乡村旅游业是一种关联带动性强、拉动内需明显的新兴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农民向非农领域转化,促进传统的农村种植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然而,由于乡村旅游在国内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我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又是我国面临的一种特殊机遇,把乡村旅游的规划和发展同城乡统筹的大背景相结合的研究和探讨很少。因此,本文研究的意义是寻求一种把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同乡村旅游规划有效结合的规划模式,以加快城乡一体化和乡村城镇化的进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为乡村旅游提出一种新的规划模式。

一、城乡统筹规划与乡村旅游规划的联系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2007年初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贯彻十六大精神,按照城乡统筹的思路对“三农”工作做出了战略部署,城乡统筹是加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需要,是探索构建和谐社会体制的需要,也是探索乡村旅游规划和发展模式的需要。

(一)城乡一体化与城乡总体规划。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重点和难度是在农村,如果“三农”问题不能合理有效的解决,全面小康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一项大思路、大举措,是解决城乡发展问题的一个重大创新,它把城乡一体化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新的战略地位。城乡一体化的实质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按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去研究和解决我国的发展问题,把城市和乡村结合为一体,联系城市研究农村,联系农村研究城市。

城乡总体规划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方式。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解决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扭转地区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问题,就必须重视城乡总体规划,使城乡健康持续地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实质,而城乡一体化是城乡总体规划的战略部署。

(二)乡村可持续发展与乡村发展规划。乡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以乡村为载体努力寻找出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至于对后代人的发展需求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道路。乡村是我国建制最小的行政地域单元的群体,它既接受周围城镇的辐射,又对乡村居民产生直接的辐射作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是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基本原则。

乡村发展规划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过程和手段。在乡村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要考虑环境、生态和资源的相互协调性,考虑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能力,不能盲目扩大乡村的规模,也不能让乡村以城市为模板进行复制。规划的重点是考虑如何有效节约用地,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如何提高乡村规划设计水平,改变千镇一面的状态等,改变乡村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变。乡村发展规划恰恰是乡村可持续发展实现的途径,乡村可持续发展是乡村发展规划的目的和指导,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三)乡村创新经济学与乡村旅游规划。乡村创新经济学是瑞典延雪平大学商学院维尔特教授等在总结欧洲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乡村创新经济学理论推崇区域社会资本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依据乡村特有的资源,通过资源整合、城乡合作发展特色产业。乡村创新经济学立足于乡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居民点分布及规模等不同特点,按照不同的发展模式和要求,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对乡村发展进行有区别的规划,坚持产业发展与居民点体系建设互动协调的理念,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统筹的原则,研究乡村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合理安排生产用地,促进乡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乡村旅游发展是乡村创新经济学理论下的一个成功实践。在我国广大的乡村地区存在着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生态自然资源,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和市场。根据乡村创新经济学理论,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依据特有的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是乡村发展的有效模式之一,因为乡村是比较容易培养出特色经济的。乡村可以根据本身特点挖掘本土文化特色,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创造具有时代气息的新文化,或根据乡村建筑风格塑造自己的产业发展模式。如,江南乡村小巧玲珑的民居、北方乡村厚实的四合院、华中乡村封闭的天井和马头墙、西南乡村的木楼竹楼、西北乡村的窑洞等都直接和形象的烘托出乡村的特色,乡村规划可以根据特有的资源和特色发展旅游业,这是乡村创新经济学理论的应用和实践。城乡统筹发展与乡村旅游规划之间内在的联系,见图1。(图1)

二、乡村旅游规划模式的建立

(一)传统乡村旅游规划模式。传统的乡村旅游规划往往只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把旅游业产生的经济效益放在首位,旅游业的发展是建立在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基础之上的,而且旅游产品单一,不能体现农村农产品价值的升级和提高。旅游发展的同时,乡村的农业、乡镇企业、种植业等产业的发展受到影响或阻碍,不能从整体上规划布局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不能通过资源的整合把旅游业和种植业、养殖业等有效的结合起来。再者,乡村旅游区一旦建立,没有对游客的数量和环境的容量进行有效的控制,生态环境将逐渐恶化,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开发,忽视保护,在获得些许经济利益的同时,失去了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二)城乡统筹下的乡村旅游规划模式。城乡统筹下乡村旅游规划模式是在综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一种乡村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依据乡村创新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对是否适合发展乡村旅游业作出科学有效的评价,然后根据相关资源和其他指标因素寻找出乡村旅游开发客源、容量及效益评价的方法,对乡村旅游规划的旅游业发展和其他产业发展作出客观的评价,通过资源整合,把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开发有机的结合起来,最终建立一种具有新农村特征的旅游乡镇模式。这种模式实质上是建立在乡村旅游业基础上的农业结构调整方式,是发展经济与资源环境保护并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并存,旅游业与农业、其他产业并存的一种综合体。城乡统筹下的乡村旅游规划模式,见图2。(图2)

三、乡村旅游规划模式的实现过程

(一)乡村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

1、评价指标和因素确定的依据。根据评价效果性、独立相关性、重要性、完备层次性、可比性、可行性等原则确定乡村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指标和因素,分别包括有效客源(周围大城市的数目、市民的消费心理和交通状况)、周围类似旅游项目(数量的多少和竞争力的强弱)、人文历史资源(古镇古街、历史遗迹和农耕文化)、自然生态资源(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可参与性(运动体验项目、购物娱乐项目)、可持续性发展(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整体发展、脱贫致富功能、保护资源环境)。

2、确定适宜性评价的尺度。根据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评价指标和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按照相同、稍强、强、明显强和绝对强分成五个等级,通过指标层中各因素两两比较,采用Saaty的1~5标度法确定aij的取值1、2、3、4、5及其倒数1、1/2、1/3、1/4、1/5,从而得判别矩阵,确定指标评价集i;将i矩阵的每一个列向量归一化得到矩阵i;对i按行求和得到i;对i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权重Ai;同理,确定目标层下各指标的权重A。

3、确定隶属度和判别标准。根据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将乡村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Ⅰ级(0.4~0.5)、Ⅱ级(0.3~0.4)、Ⅲ级(0.2~0.3)、Ⅳ级(0.1~0.2)、Ⅴ级(0~0.1)。评价等级集Y=(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确定评价集的标准隶属度U=(0.9,0.7,0.5,0.3,0.1)。其中,Ⅰ级表示乡村旅游开发适宜性非常好,实施后可行性和适宜性非常强;Ⅱ级表示乡村旅游开发适宜性良好,适宜开发;Ⅲ级表示适宜性评价一般,可以考虑开发;Ⅳ级表示乡村旅游开发适宜性不太好,最好不要开发;Ⅴ级表示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很差,不应开发。

4、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一级模糊评价:确定并根据指标因素评价尺度,依靠专家评分确定某个指标或因素在同一层次上评价某个等级所占的比例,确定模糊评价矩阵Ri和Rij;二级模糊评价:通过计算Bi=Ai×Ri,对指标集的各个指标进行评判,并确定目标层评价B;三级模糊评价:通过计算S=A×BT分别在各指标层进行评判,并计算和判别目标层的综合隶属度:P=S×UT。

依据综合隶属度对目标层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的适宜性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二)客源、容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1、基本假设。(表1)

2、客源量预测方法。(表2)

3、旅游容量计算方法。(表3)

4、经济效益分析。(表4)

(三)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旅游规划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新型的具有新农村特征的旅游乡镇,同时也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目的所在。规划过程中,把旅游规划和其他产业规划有机的结合起来,根据乡村的地域特征和资源状况,合理发展规模化的高科技种植业、养殖业、乡镇企业等产业,利用旅游业带动其他产业,利用其他产业促进旅游业,达到和谐发展的目的。举例来说,把农民的耕地种植成规模化的高科技有机稻,形成万亩梯田,既可以作为旅游业的一个观光点,又可以获得谷物的丰收,如云南哈尼梯田;利用乡镇企业和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如河南省等;提倡农民种植大量的经济树种,形成果树园和果树带,如桂花树、果树等,一方面为游客游览参观提供美好的视觉感受,提高游客参与果树采摘等的积极性,为旅游景点增色;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根据乡村古老的建筑形态和建筑风格,规划成农家乐或休闲场所,既可以使游客体验农耕文化,又可以达到放松休闲的目的,如川东民居;充分利用已有的山体形式和道路状况,可以开发越野等运动项目,提高旅游项目的可参与性等。

首先,乡村旅游规划应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因素,规划能够有效的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生产环境,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其次,乡村旅游规划应把社会效益融入规划范围之内,经济效益的提高可以同时具有扶贫开发的功能,为当地的村民提供有效的就业岗位,并具有文化教育的功能;再次,乡村旅游规划要持续发展,在旅游开发的同时,保护人文历史资源和生态自然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开发的规划过程就是对资源保护的过程,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之下开发旅游资源,以“不发展就是最好的发展”为开发思路,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给未来发展预留空间。

具有新农村特征的旅游乡镇是以旅游项目为支撑的,应紧紧围绕“乡镇围着旅游建,道路围着旅游修,农业围着旅游调,民居围着旅游改”的理念,规划时综合考虑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可持续因素,以乡村旅游产业为基础,把乡村旅游规划成新农村建设的示范乡镇,把乡村旅游开发变成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有效方法,把乡村旅游开发变为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四、结论

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分析、研究农村现有的资源、政策以及其他优势,利用乡村创新经济学的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探讨适合发展乡村旅游所具备的条件,寻求了一种把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同乡村旅游规划有效结合的一种规划模式,以加快城乡一体化和乡村城镇化的进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达到旅游功能、扶贫功能、社会功能、环境功能等协调发展的结果,同时利用乡村旅游带动新农村的建设,为乡村旅游规划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供一种具有参考价值的发展模式。

(作者单位:1.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2.河南五建集团)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涛涛.统筹城乡背景下的重庆城镇化道路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2]黄序.北京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

第9篇

【论文摘要】 由于乡村旅游适应了城市居民旅游休闲消费取向的需要,接待的旅游团队和自驾车旅行的数量越来越多,为了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陕西应制定促进乡村旅游向规范化服务、品牌化经营方向发展的措施,规范、引导和支持这一行业的发展。

一、陕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陕西是全国旅游大省,2006年全省游客接待量达到7056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旅游695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1%。乡村旅游近年来发展迅速,全省11个市、区以“农家乐”形式为主体的乡村旅游蓬勃开展,2006年“农家乐”旅游经营户已经达到4000多家。今年来,为响应国家旅游局和 农业 部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扎实推进新 农村 建设的部署,先后下发《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工作 指导 意见》和《陕西省旅游局陕西省农业厅关于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省旅游和农业部门还联合成立“陕西省乡村旅游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对全省乡村旅游发展工作的指导和领导。全省已经明确提出了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中期目标,即到2010年,要实现每年新增乡村旅游就业2.1万人,间接就业5万人,旅游从业农民年均增收5%,建成10个乡村旅游特色县、50个乡村旅游特色乡镇、50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5000个特色“农家乐”经营户的目标,力争使乡村旅游成为全省国内旅游 市场 的重要支撑之一。

乡村旅游是以良好的乡村生态 环境 和浓郁的民俗风情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消费群的体验性度假方式,随着 社会 主义 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陕西省各项基础设施条件大大改观,以“农家乐”、“生态旅游”、“休闲旅游”、“体验型农业”等为主的旅游服务项目在全省如雨后春笋般急速成长。

[jp2]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陕西产业结构的调整,为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同时带动了农民就业和增收,提高了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改善了居住环境。旅游业的发展也推动了产业分工,旅游业逐步成为农村新的 经济 增长点,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

二、陕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由于乡村旅游适应了城市居民旅游休闲消费取向的需要,接待的旅游团队和自驾车旅行的数量越来越多,为了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应制定促进乡村旅游向规范化服务、品牌化经营方向发展的措施,规范和引导了这一行业的发展。在陕西,大多数乡村旅游项目是村民依托农田、果园等乡村自然资源自发开展起来的,层次较低,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 管理 ,陕西省乡村旅游没有形成规模,特色不鲜明,无序竞争的情况比较严重。

2、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

陕西省乡村旅游开发依然停留在档次低、质量低的层面,与农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对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的深层次开发不够,忽视了对乡土 文化 、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利用,导致这一产业缺乏独具特色的休闲项目和拳头产品,缺少“只此一家”的独特之处和浓郁的农家特色,不能满足群众对乡村旅游的期待。

3、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滞后

当前,制约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大问题是基础设施落后。首先,乡村建设基本上停留在自然、自发状态,缺乏统一规划和要求,街道、道路标识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旅游者在有些地区因看不到路标而找不到目的地,也有些地方驾车行走艰难。其次,乡村的客房卫生条件差,尤其是厨房和厕所的卫生条件与国家标准相差甚远。乡村旅游经营者将眼前利益看得过重,只顾眼前凑合接待,没能很好地考虑将基础设施改善后将会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更没有考虑如何将乡村旅游持续地发展下去。

4、乡村 旅游 管理 人才欠缺

乡村旅游接待点的管理队伍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缺乏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一般从业人员也因为缺乏培训而服务不规范、不到位,标准不统一,相关部门对行业的管理 指导 也还没有完全到位,这也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许多经营者对乡村旅游的特点认识不足,不懂得如何去钻研相关业务,不懂得去揣摩旅游者的 心理 ,错误地认为旅游者看见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就行了。正是这种错误的思想使从业人员根本就没有钻研和学习知识的欲望,导致从业人员旅游业务知识贫乏。

三、陕西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1、加强规划和行业管理

首先,要加强对旅游规划的认识,做好乡村旅游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通过规划,可以使景点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相互协调,避免无序开发、重复建设;乡村旅游规划应与乡村本地特色结合,加强本地村民的参与,充分利用自有设施,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保持乡村原有的 文化 特色。与此同时,应特别注意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问题,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 社会 主义 新 农村 建设的整体规划。其次,加强对乡村旅游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维护旅游 市场 秩序。要建立完善服务标准、旅游投诉制度和旅游 行政 处罚制度,建立起高效、有序的行业管理体系,使之逐步规范。

2、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

在发展乡村旅游中,一定要重视地方传统民风、民俗、 历史 风情,突出当地 民族 文化特色,要精心设计乡村旅游项目和游客参与性活动,丰富旅游内容。

3、走借力发展之路

[jp2]根据国家旅游局“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的要求,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牧业发展规划,争取从道路建设、 环境 改善、 农业 综合开发、产业发展等项目上予以支持,重点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基础的乡村旅游示范村。

4、予以扶持,简化手续

目前青海省乡村旅游处于市场培育期,仍是微利经营,需要政府的扶持:参与乡村旅游区(点)开发、 投资 额达到一定数量的企业,应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扶贫龙头企业看待,享受国家制定的相关扶持政策;贫困乡村在规划指导下进行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应在申领扶贫开发资金或贴息贷款等方面予以支持;乡村旅游点的道路连接线建设,应纳入 交通 部门的乡村道路建设规划之中,并优先解决;乡村旅游点的水体面源污染及环境治理工程,应纳入农业部门开展的“乡村清洁工程”之中,优先得到支持;对纳入统一管理的乡村旅游接待户,只办理 工商 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 税收 方面实行定税,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给予最大程度的优惠。在经营户房屋统一改造、统一 建筑 风格的建设中,规划、土地等部门应减免相关费用。

5、加强培训,努力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发挥 教育 、农业科技、旅游等各方面的力量,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途径,对乡村旅游经营者进行文化知识、农业科技知识、旅游专业知识、经营管理培训,使其在创新理念,提高文化素质的同时,不断提高经营旅游的技能和水平,促进乡村旅游不断向科学化经营、规范化服务方面发展。

6、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做好服务

陕西省多数乡村旅游还处在分散经营、自主发展的初创阶段,服务水平、管理经验、经营手段和 营销 策略还较缺乏。全省各有关部门应该全面协作,才能更好地发展陕西的乡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