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现代农业行业研究集锦9篇

时间:2023-07-30 10:17:54

现代农业行业研究

现代农业行业研究范文1

关键词:现代农业;服务业理论;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030-03

一、国外现代农业服务业的研究现状及简要评述

(一)现代农业的相关理论基础

理论界一般认为,世界农业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以及以机械化、科技化、商品化、知识化、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其中,现代农业的相关理论基础如下:首先,1958 年,W.W.科克伦从农业技术扩散的角度来谈改造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提出了“农业踏轮理论”。同年,G.L .约翰逊又提出了“农业固定资产说”,它既是对前者的补充,又是挑战。其次,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 Schultz)在20世纪60年代在其著作《改造传统农业》中提出的增长理论被称为“高收益投入理论”。同时,美国农业经济学家约翰・梅勒(John.Mdlor)在20世纪60年代指出,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关键是促进技术进步。此外,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速水佑次郎(Yujiro Hayami)和美国弗农・拉坦(vernon w。ruttan)指出,土地相对丰富而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应走资本密集型技术进步的道路,而土地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应走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的道路。

(二)服务业相关理论基础

服务业的概念最早源于西方“第三产业”这个概念,早在17世纪末(1690 年)威廉・配弟(Willian Petty)就阐述了有关第三产业的一些思想。此后,萨伊(J.Say) 、西斯蒙弟(Sismondi) 、李斯特(List) 、西尼尔(Senior) 以及马克思等经济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第三产业进行过分析,并在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第三产业经济范畴所涉及的经济规律。而第三产业的蓬勃兴起及其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是近几十年的事,从1935 年英国经济学家埃伦・费希尔最先提出“第三产业”的概念到1957 年克拉克把第三产业称作“服务性产业”,发现“克拉克定律”,西方第三产业的理论才初具体系,战后,第三产业理论随实践的发展进一步深化。美国经济学家富克斯(V.Fuchs)1968出版的经典著作《服务经济学》,以及日本经济学家饭盛信南1978年出版的的《第三产业》等都使我们从一个更广泛的角度透视当代西方第三产业理论的概貌。

(三)现代农业服务业相关研究

农业服务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拓展农业外部功能、提升农业产业地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国外对现代农业服务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研究

Risdon、Thomas Eponou等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分成前后衔接的阶段,David Bennett(2002)却认为成果转化是一个交易过程,而Bertmetz(1992)则认为成果转化是一个社会过程;其次,Robert K(1995)则研究了成果转化效果的评价和计量问题;而Toshihiko Mukoyama(2002)就决定成果转化速度的因素进行了数量分析;Tenkir Renger(2002)还利用数学方法研究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农产品的价格变化之间的关系;Thomas Eponou(2002)则指出造成转化低效的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缺少系统论的观点和高效的领导责任体系,缺少透明的共同遵守的科技政策,对转化过程的战略研究和科学管理不适应,强调农民参与,以农民需求为动力不够。Bert Metz(2003)研究了政府的规制建设、自由贸易政策、教育等因素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2.农业信息的相关研究

由于农村社会环境的特殊性――远离城市、居住分散、交通与通讯设施相对落后,如何在农村有效地实施信息服务便成为长期困扰决策者和信息服务人员的问题。在大多数国家,针对农业信息需求开展的服务主要由政府的农业管理部门、研究部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或专门的农业信息中心承担。例如,1988年美国农业部在位于马里兰的国家农业图书馆建立了农村信息中心(the Rural Information Center,简称RIC),面向农村政府官员和农村社区提供信息服务。在非洲,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被很多研究确认为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是Sturges和Chimseu认为有些研究高估了技术推广部门的作用。

3.农业物流的相关研究

国外对农业物流的研究正在兴起,主要体现在对于农业物流和农产品物流概念的界定上,一般认为农业物流是指从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农业生产的组织到农产品加工、储运、分销等,实现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生产者到消费者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流动;农产品物流是指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实现农产品价值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经济活动。具体地说,它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农产品价值增值和组织目标。因此从概念上来看农产品物流是农业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ArloBiere认为农业贸易物流是农业贸易课程中单独的一门课,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使得其非常重要,他并为此设计了教学大纲。

4.农业旅游的相关研究

国外关于农业旅游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其供需动机以及营销三个方面。首先,Pearce(1990)、Oppermann(1995)等认为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应对农场危机、实现农业多元化经营、补贴农业收入以及追求经济利益是农业旅游经营者的主要动机;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经营动机呈现出多元化,涵盖经济、文化、政治等多个方面。其次,Oppermann(1996)认为少数旅游者选择农业旅游是出于经济动机;Swarbrooke(1996) 研究了其社会文化动机具体包含的方面;Murphy、Sharpley等指出某些旅游者是出于环境动机。再次,Frater(1983)、Streckfuss(1997)认为因农业旅游产品具有半公共品的性质 ,因此政府是农业旅游营销的主体。而目前国外对农业旅游形象和农业旅游品牌的研究主要关注了现代媒体对旅游形象的影响和农业品牌的打造。

5.农业保险的相关研究

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9世纪70年代)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的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就具有农业保险费或农业保险基金的意义;而且,农业保护理论、福利经济理论、新制度经济理论、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理论等都对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其次,Nelson和Loehman曾经说过:在理论上,农业保险是一种有效的风险分摊机制,然而在实践中,农业保险却成为一种将损失转嫁给政府或则其他保险机构的高成本的风险转移机制;Schacht(1990)认为农业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和逆选择很难防范而且会降低农业保险的效用。现在很多国家支持事实农作物一切险这类保险计划的主要论据并不是该计划能够提高农民或者其他人的福利,而是更多地强调有必要用保险计划取代政府灾害救济。

二、近年来中国理论界的有关研究

(一)现代农业的相关研究成果

国内有关现代农业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其中,张培刚(2001)从工业化对农业影响的角度, 探讨了关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问题。他认为: 改造传统农业的实质是一个资本化的过程;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长期诱因,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引起的对农产品需求的增加,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价格上升。此外,中国理论界对现代农业的内涵进行了研究,综合各家观点,现代农业的内涵可概括如下:现代农业以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技术装备为支撑,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确保农产品供给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是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实行集约化生产,产加销为一体,运用现代管理方式管理的一个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现代服务业的主要研究成果

国内关于现代服务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最近几年,主要研究成果体现在现代服务业的特征、作用及内涵等方面,并在很多方面有了共识。首先,朱晓青、周勇等认为现代服务业具有高技术性、知识性、新兴性、网络化、阶段性等特征;韩云(2005)认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推进产业集聚的重要举措;而盛世豪、张树林等指出现代服务业具有聚集优势和聚集效应,是推动当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此外,刘重(2005)提出现代服务业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概念,是第三产业的延伸和发展;裴 (2006)认为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之间存在耦合现象,并且随着专业化分工的加深,企业外包成为一种趋势。另外一些学者则研究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战略。

(三)现代农业服务业相关研究

1.关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

周衍平(1997)等把农业技术分为“私人技术”、纯粹“公共技术”和“半公共技术”,相应地提出采市场机制、政府干预机制、市场与政府半干预相结合的三种成果转化机制。从这个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的还有马扬、陈希平等。而从成果转化面临的困难出发并提出解决对策的研究主要有:王俊明(1994)提出强化行政指导职能、完善推广体系、拓宽转化渠道、增加资金投入等对策;顾焕章(1997)提出要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供求机制;尹利军(2001)提出建立开放的农业科研机制、信息传递机制、利益驱动机制和农业风险投资机制。此外,也有不少研究者从某个侧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如:李宁宁(1999)对成果转化的不同主体特征进行研究比较;马立人(2000)研究了组织管理对成果转化的影响等。

2.农业信息服务的相关研究

谭英、钟永玲等在考察特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新的信息服务模式。综合来看,主要有两种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一是由三个以上的信息传播主体通过相应的信息传播渠道,共同为农户提供科技信息的服务模式;二是由农村产业协会牵头组织、由协会聘请兼职信息员负责收集与传播信息的服务模式。在考察农民信息需求和信息获取渠道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服务模式的研究主要有:赵继海(2001)等提出培育农业信息网络的“中继”机构;邵芳(2003)认为上海农村信息服务应特别注重上海农业网和上海农科热线、沪郊成人教育培训基地、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三大版块的建设。彭光芒(2006)则提出培育农村意见领袖并把他们置于信息传播的关键地位。对此进行研究的还有李建军和倪莉等。

3.农业物流的相关研究

姜大立、张剑芳等(2004)同时从农业行业物流管理的角度,提出农业行业物流管理应通过农资连锁经营配送管理、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和农产品物流管理来开展,并提出了农资企业的连锁经营、订单农业、产业化生产、农产品批发四类农业物流运作模式。赵黎明、徐青青(2003)对中国区域农业物流体系进行了设计,对区域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功能进行了设定,并进一步研究了大农业物流的产业链结构。此外,李学工、刘伟芳(2003)认为农产品营销需要借助现代物流及其供应链来解决;罗其友、陶陶(2004)将农产品物流支持政策与农业资源储蓄支持政策、农业生产支持政策、农村社会支持政策并列为发展高效农业的四大政策体系;谢培秀(2003)提出要用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多种所有制农业物流企业。

4.农业旅游的相关研究

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 ,各专家学者对农业旅游概念的论述也有差异,何景明和李立华对此综述为四大类,查芳和肖佑兴也对此进行了探讨。此外,潘秋玲(1999)对中国农业旅游产品供需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高曾伟和王志民(2001)对农业旅游资源的特性进行了阐述。何景明和李立华(2002)认为,中国农业旅游发展动因主要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李慧欣(2003)探讨了农业旅游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张成君和萍(2001)认为农业旅游将成为中国农村经济新增长点。郑群明、梅虎等探讨了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并提出针对现状的开发对策。此外,卢云亭、何景明等国内专家学者对农业旅游也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5.农业保险的相关研究

关于农业保险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其属性及外部性、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及发展模式三个方面。首先,李军(1996) 认为它应当属于准公共物品,而不属于私人物品;庹国柱、王国军(2002)指出农业保险产品是介于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之间的一种物品,但更多地趋近于公共物品的结论。其次,关于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研究,目前理论界有三种观点:一是建立中国农业再保险体系;二是设立农业保险风险保障基金,分散农业保险巨灾风险;三是农业巨灾风险证券化。再次,目前理论界对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政府论”模式;二是“商业论”模式;三是“相互和合作农业保险论”模式;四是“过渡论”模式;五是“层次论”模式;六是“区域论”模式。此外,庹国柱、冯文丽等探讨了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成因。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综上所述,现代农业有着传统农业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在这一点上国内外已有共识。而且,随着服务业理论的不断发展,国内外有关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内涵、发展模式以及效用评价机制等的理论也日益完善。但是,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外有关现代农业服务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科技、农业旅游、农业保险三个微观领域,而有关农业物流和农业信息的研究则显得相对较少。尤其是中国在农业信息的提供渠道、农业科技的创新方法、农业保险和农业物流的可行性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此外,国内外对现代农业服务业微观层面的研究相对多一些,而对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的系统的研究则显得不足。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

[2] 何景明,马泽忠,李辉霞.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经济,2004,(7).

[3] 刘京生.中国农村保险制度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 庹国柱,王国军.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2.

现代农业行业研究范文2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为适应我国突飞猛进的发展要求,各行各业开始实行信息化发展方针,在信息发展迅速的现代社会,农业的改革也离不开信息化发展方向的指导。作为当代农业创新的前进动力,农业信息化为现代的农业提供了发展的必然趋势,指导了其前进的方向。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已经从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化的农业过渡,虽然,整体状态都有所提供和改善,但是,我国却开始面临新的挑战,无论是在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上还是发展知识型农业上都将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难题。另外,如何发展市场农业经济和如何根据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也都是我国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同步发展策略,有机结合各种相关知识,与其他各产业互相帮助,互利共赢,提供一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动力。

二、农业创新管理的必要性

农业管理的创新研究已成为近几年世界各国的热门研究课题。我国对农业管理的创新意识提出的时间相对先进国家来说比较晚,虽然我国对此项目研究的起步晚,但是我国已经摆脱过去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越来越向多样化研究趋势发展。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对农业的经济管理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学科内容不断丰富,研究方法也突破了传统的定性研究,开始引入数学模式这一先进的手段,进行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分析研究,方法的使用逐渐灵活多变,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另外还常采用理论实证结合分析法。这些各具优势的研究方法都有着其相应的研究效果。理论分析有理论归纳又有逻辑演绎,建立命题又对理论分析。世界上大批的专家学者通过理论模型来分析研究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农业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就是理论研究的其中重要的代表。实证研究则是对实证进行归纳总结或者进行演绎分析,绿色生态食品的研究以及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大部分属于实证研究。

经过观察可以发现,近十年来,世界先进国家对农业的管理方法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阶段,保持现有的高水平,又向另一种未知的研究方法扩展。研究手段一直在优化,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计量经济模型应用范围的扩展和发展的日益成熟稳定性。此外,他们在发展的同时不断尝试新的研究方法,创造新的研究模型。通过新理论的应用和多角度思维方式的引入来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丰富其知识内容,结合多学科的有关知识文献,把一个个新的研究课题尽可能地发挥其研究价值。以下提出几点相关建议:

1、开发新的研究方法,以围绕模型创新为主要入手点。国外许多专家学者敢于在研究农业经济问题时采用前所未有的方法,勇于对知识探索创新,其中以着名的选择实验和乙醇扩张实验为代表。通过新方法的研究开发,不仅为以后的研究奠定基础,还有助于科研人员挖掘内在的探索发现的欲望和潜力。

2、优化已经存在的研究方法,并尽可能地扩展这些方法的应用范围。有一批钻研创新的同时,也存在大批的优化完善已有研究方法的科研人员。对所存在的研究方法的改进工作已经有了显着的成果。不仅得到广泛的应用还促进了其他研究领域的发展,为其他研究课题提供研究方法和经验,这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3、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方法在农经研究领域的应用开始逐渐盛行。进入新世纪以来,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方法也逐渐出现在农经问题研究中。行为经济学以现实为基础构造理论,摆脱了传统理论以抽象的假设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的束缚,给经济学的研究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而实验经济学的实验方法为经济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复制性和可控性。

现代农业行业研究范文3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这是一个亘古未变的规律。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中国农业连续多年增收,农民温饱问题己经解决,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三农”问题又有了新的表现:农村土地撂荒现象日益严重;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正在减弱;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依然较低。’这些问题己经影响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要解决这些问题,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建立集约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这不是人们的主观选择,而是农业发展的客观趋势,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采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而农业企业,不失为现代农业经营方式中的一种理想选择。这一问题,己经引起了不少学者的探讨和研究。但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他们的研究过于零散,要么是关于某个概念的介绍,要么是关于某些特征的阐述,至多也只是农业企业中的个案研究,而没有将所有类型的农业企业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来研究,这样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普遍性,其研究成果也必然是片面的,不能解决农业企业所存在的共性问题。本文首先阐明在我国发展农业企业的必然性,使更多的人明白在我国发展农业企业,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次,本文通过对现有关于发展农业企业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归纳和梳理,将各种类型的农业企业看作一个统一整体,探寻其存在的共性问题,然后借鉴国外发展农业的成功经验,根据我国农业企业发展现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性建议,这是本文研究的最大意义所在。

二、研究依据

1  现实依据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不仅成功解决了我国数亿人的温饱问题,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日趋完善,一家一户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模式己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它受到资金不足、技术落后、农民素质低等因素的影响,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羁绊,影响到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

 (1) 农户的小规模经营难以适应大市场的发展要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日益成熟和加入WTO,国内市场己经完全开放,与世界市场紧密相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外大量廉价、高质量农产品进入我国市场,使得分散经营、科技含量低,以传统手工劳作为基础的中国农产品无论在质量上还是价格上都无法与其竞争。这种一家一户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方式广泛存在于我国农村,要解决这一问题,理想的出路就是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大力发展农业企业。

 (2) 农户专业化水平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当今市场上农产品的竞争己经不仅仅是价格的竞争,而更多的是质量、功能、科技含量以及深加工、标准化程度等方面的竞争。由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农民缺乏获得相关农业信息服务的渠道,常常因为市场信息闭塞,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缺乏专业的农业技术培训机构,农业科学技术研发和推广体系不健全,导致农民的整体素质普遍较低,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成本高,而且科技含量低,基本没有竞争优势,经济效益差。

 (3) 分散的家庭经营方式严重阻碍先进生产工具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先进农业生产工具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先进农业生产工具的推广和普及需要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和充足的农用资金。然而我国目前这种分散的小规模农业经营方式使得大规模作业的先进机器无法推广和使用;而且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依然比较贫穷,农用资金的使用常常是捉襟见肘,还没有实力购买先进生产工具,难以实现大幅度的技术改进。此外,我国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和农业科学技能水平较低,再加上很多农村地区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部门,导致农民对先进农业机械和前沿农业科学技术认识不足,影响先进农业机械和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

 (4) “谁来种地”问题日益严重。如今,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谁来种地”问题日益严重。2012年底,我国大约有2.63亿农村人口脱离农业,占到当年农村总适龄劳动人口的48.76%;虽然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还有约2.7亿,但以老年人和妇女儿童居多。’而且农民纯收入中来自耕地的收入只占26.6% ( 2107元)。此外,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不仅经济效益低,而且抵御风险的能力差。

面对我国农村信息闭塞、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低、农业经营分散、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且种地“接班人”问题令人担忧的现状,可能的出路就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及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农业企业,走农业产业化经轰路。

2  政策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前面己经说过,这里不再赘述)。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缺陷开始显现,“三农问题”又有了新的表现,如日益严重的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仍然比较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分散的土地经营现状、落后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等,这些都制约着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我国未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农业企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的大问题。基于此,党和政府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顺应农业发展规律,依据我国国情,锐意改革,适时调整农业政策,为我国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创造条件,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明确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培育以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农业龙头企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这就为我国农业走产业化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扶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企业发展”’;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2提出,“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3这就为我国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交易市场提供了政策依据;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这就更进一步确认了农村土地经营权,这样不但有利于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也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总之,在我国发展农业企业,既符合农业发展规律,也符合我国的农业现状;既有利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也有利于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本文在借鉴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企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针对我国农业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虽然国内学者对农业企业的研究起步较晚,大致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但研究成果却颇为丰富。下面就国内学者关于农业企业的概念、分类、基本特征、发展意义等方面的文献进行评述。

 (1) 关于农业企业的内涵。《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将农业企业定义为“从事农、林、牧、采集等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上界定的农业企业是“以经营农业为主或为农业生产服务实行独立核算的生产经营单位。”比较两个定义,显然第二个更准确。

国内学者关于农业企业内涵的研究成果较多,但是关于什么是农业企业,众说风云,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明确的界定。大致有以下几种:郭振宇在《安徽省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途径研究》中将农业企业定义为“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较高商品率,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盈利性经济组织”;何一在《贵州农业企业品牌建设研究》中将农业企业定义为“在一定的地点使用一定的生产材料,采用现代农业经营制度,从事商业性农业生产以及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的经济组织”’;姜岩在《南京市农业企业发展研究》中将农业企业定义为“使用一定劳动资料,以现代农业式的经营方式为主进行现代专业分工合作,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从事商品性农业生产·以及与农产品直接相关的经济组织,它包括种植、养殖、加工、流通,间接相关的企业、农业中介等”;刘现武在《我国农业企业并购重组研究》中将农业企业定义为“集合利用生产要素从事经营活动,并在利润动机和承担风险条件下,为社会提供动植物产品和相关服务的经济组织”

综上可以看出,虽然学者们对农业企业的定义各不相同,但仍有共同点:第一,都以农业相关要素为经营对象;第二,都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以盈利为目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现代企业。但也可以看出,这些定义存在一个最大的不足,即这些定义将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对象都只局限在了农、林、牧、副、渔领域,这样就缺乏完整性,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对象还应该包括农业生产相关的服务企业,比如农业信息的提供等。

 (2) 关于农业企业的分类。学术界对农业企业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按所有制划分,可以分为国有农业企业、集体所有制农业企业、股份合作制农业企业、联合农业企业、私营农业企业、中外合资农业企业、中外合作农业企业等。(郭振宇)按经营内容划分,可以分为农作物种植企业、林业企业、畜牧业企业、渔业企业以及与之紧密相关联的生产加工企业;按农业企业要素密集程度划分,可以分为劳动密集型农业企业、资金密集型农业企业、技术密集型农业企业。“(刘现武)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农业企业的分类己经比较成熟,不过,笔者认为农业企业还可以按照功用来划分,比如可以分为初级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农产品运输与销售企业、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企业等。

(3) 关于农业企业的特征。农业企业除了具有现代企业的普遍特征之外,还有其独有的特点。国内学者关于农业企业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多,具有代表性的有:

贵州财经大学的何一认为农业企业有四个显著特征:一是较大的自然风险性;二是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程度低;三是农业企业间规模和劳动生产率差异较大;四是农产品雷同生产现象比较普遍。”

安徽农业大学的徐春迎在《农业企业标准化研究》中认为农业企业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二是广大农业企业地处农村,市场营销意识和竞争观念淡薄。

祝兰芳研究认为农业企业的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业企业具有较强的自然资源、自然条件依赖性;二是农业企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分散性

和季节性;三是农业企业以动植物产品的生产、服务和经营为对象。

吴凤超在《我国农业企业全产业链战略研究》中从产业链的角度研究,认为农业企业具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农业企业生产过程趋向于生态整合,重视可持续发展;二是农业企业的经营范围逐渐向二、三产业转移;三是农业企业的管理趋向于标准化。

此外,徐小英在《西部地区农业企业化模式研究))中认为农业企业还具有把农民转为职业农业工人的特征。

 (4) 关于农业企业的作用。综合目前学术界关于发展农业企业意义的研究成果,经过梳理归纳,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农业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着中枢作用(何一);第二,农业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前提,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姜岩);第三农业企业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效配置农村资源(刘现武);第四,发展农业企业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祝兰芳);第三发展农业企业有利于解决农户小规模经营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李建中、方明);第五发展农业企业可以避免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盲目性,减少流通环节,提升农产品质量(李国祥)。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发展农业企业有利于增强农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建农产品品牌、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的意义。

在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学者关于农业企业的研究方兴未艾,成果多,领域广。从概念、特征到经营体系和管理方式,从农业企业的发展机遇到问题与挑战。但纵观其研究成果,不难发现一些问题:一是科研成果中系统的专著很少,以论文居多;二是研究成果雷同现象比较严重;三是研究成果多为概括性的介绍,不够深刻。总之,现代农业企业在我国产生较晚,学界的研究则更晚,还处在起步阶段,有待加强。

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如今很多西方国家都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业企业高度发达。但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不一样,与农业相关各要素的优劣程度也不一样,致使各国学者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毋庸置疑: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1) 关于农业企业的概念。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发展农业企业仍然“农业企业”一词由英文单词Agribusiness直译而来,它由Agriculture和Business合并而成。1955年10月,“农业企业”  (Agribusiness)第一次在哈佛大学教授戴维斯(John M " Davis )的论文中出现。3后来,戴维斯(John M·Davis)和同事戈尔德伯格(Ray A·Gold berg)联合出版了《农业企业的概念》一书,从此,“农业企业”一词广为人知并被广泛应用。他们在该书中将农业企业定义为“农产品的制造与分配,农场生产营运以及农产品加工、储藏与运销各项作业的综合。”   

 (2) 关于农业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国外研究农业企业经营者素质的学者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当首推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W·Schultz)a他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认为,当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土地、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对农业的影响就会变得极其有限,而农民的知识储备、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则显得非常关键。他认为农民素质的高低对农业企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应该加大农业中的人力资本投入,加强农村教育建设,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还比较低,这一观点对我国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业企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早见雄次郎在他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发展经济学家拉坦(Vernon W - Ruttan)合著的《农业发展:国际前景》一书中认为影响各国农业生产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即资源条件、工业物质技术投入和资本。2但在农业发达国家,人力资本和农业技术投入才是农业企业增加收入的源泉。这一观点强调现代农业发展中农民素质和农业科技的重要性。

(3) 关于农业企业的发展历程。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企业与我国目前一家一户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方式不可同日而语。从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发展历程来看,他们大致经历了传统农户一合作化农业一农业企业一农业一体化经营的发展历程。农业企业己经成为现代农业的基础。Cook认为,关于农业企业的研究大致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场经济学,起初主要是关于农业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后来研究重心渐渐由关注农产品生产成本效率转向农业企业内部结构的研究。

Readon·T·Barret认为农业企业的发展过程有三个特征:

第一,农业企业之外的农产品加工、分配和农户投入供应的增长;

第二,农业加工企业和农户之间关系的制度和组织变化;

第三,农业相关部门的相应变化。

就国外关于农业企业的研究,能找到的资料虽然比较少,但其研究的深度明显超过国内学者。他们的研究己经超越了概念的界定,而是上升到了农业企业影响因素的研究,他们更强调农业企业发展中农民素质的重要性,更强调农业科学技术的作用和农业生产经营一体化。这些都是我国学界关于农业企业发展研究中的短板所在,因此,对我国关于农业企业发展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研究方法

1  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就是指对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异程度通过比较进行研究与判断的方法。农业企业作为一种农业经营方式在世界各农业发达国家产生己久,但在中国还是一种新事物。通过与发达国家的农业企业进行比较,取长补短,促进我国农业企业更健康地发展。

2  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要求看问题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全面把握。农业企业在我国是一个新事物,我们对农业企业进行研究时,既要看到它与传统一家一户分散的小规模经营相比所体现出来的优势,也要看到它是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符合我国癫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既要看到在我国发展农业企业的优势,也要看到在现有环境下发展农业企业的各种困难,进而分析原因,提出应对之策。

3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通过搜集、鉴别、整理相关文献,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形成对事物科学认识的方法。本文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关于农业企业发展方面的文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相关数据,找出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

五、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现代农业行业研究范文4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综述

1分别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

理论界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分别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大量成果,特别是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相当的多,在人大复印资料上可以收集到的仅1998年到2001年专门研究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文章就有50篇。

关于的“三农”思想,学者们进行专门研究的不是很多,目前进入笔者视野的著作有郑以灵的《农民观透视》、陈高同、赵素芬主编的中国农业发展丛书中的《与中国农业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的《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以论文出现的研究成果有郑有贵在《党的文献》1999年第3期上发表的《的“三农”现代化思想与当代农村改革》,其余研究成果均散见于思想研究或者其他研究性文章里面。从研究内容来看,学者们重点研究了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和建国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理论。

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面很广,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各个相关方面都有论述,呈现出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征。学者们重点对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发掘和解读,同时不少学者还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特点和重要意义以及其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方面进行了探讨。关于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的内容,学者们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精辟论述,一致认为它包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要科教兴农;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学者们认为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具有求实性、创造性、超前性、人民性和辩证性的特点。同时,学者们还指出了邓小平“三农”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他们认为从理论上讲,邓小平“三农”思想在农业合作制、农业现代化、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从实践上看,它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农业经济实践中起到了科学指导的作用,从而使党在“三农”工作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对的“三农”思想进行专门研究的也不太多,还未见以著作的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的成果,但是可以在研究的经济思想的著作中找到其“三农”思想的内容,如顾龙生等所著《经济思想研究》。以论文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成果有王骏在《党的文献》2003年第5期上发表的《试论的“三农”思想》,他从基础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改革论:“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论:“必须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中心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创新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等几个方面全面论述了的“三农”思想的内容,同时指出了其鲜明特点。关于的“三农”思想研究其成果还可以从于法友在《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2期上发表的《论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完善与发展》等文章中找到。

2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以历史时间为线索分若干阶段详尽的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陈承红在《农业考古》2006年第3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人的“三农”探索》以中国共产党的四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为线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孙仲彝在《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年9月号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及历史经验》一文中,也是以历史为线索分两个大的阶段和若干个小阶段用详尽的资料阐明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历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从奠基、形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三方面指出了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的发展历程。

此外,广东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当代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研究”的最终主要成果、秦兴洪主编的《共和国农村的发展道路: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选择》,这本书全面阐述新中国50年来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农村发展道路的选择,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发展历程。还有学者从某一特定阶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历程,如何丽芬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上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历史进程;华中师范大学刘国武2005年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历程。

3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巨大贡献

卢文在《中国财经报》2001年07月4日第003版上发表《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巨大贡献——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一文,他分别从“三农”的涵盖的三个方面将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贡献阐述为:在农业上的贡献:实行合理的土地制度、实行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在农村问题上的贡献:一贯重视农村、使农村经济转向商品、市场经济、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工业化,促进乡村城镇化、使农村进入小康;在农民问题上的贡献:注重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和素质、组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帮助农民实现历史性的大转变。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授王玉珍在《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增刊——《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论文专辑》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三农”问题上的理论和政策的突出贡献包括: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在理论上阐明了“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找到了一条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下解放出来的道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一科学规律,并将“农业是基础”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之一;在如何发展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上,我党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决了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制度创新和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体制创新;在探索中国农民如何增加收入,走上富裕的途径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历经探索完成了从集约经营——无工不富——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发展小城镇——税费改革等一系列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的过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指出,、邓小平、作为我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们的“三农”思想为我党开辟中国的革命道路、中国的改革道路和中国的跨世纪发展道路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

李明、郭宇在《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上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主要包括: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必须从全局出发,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必须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农民群众推进农村改革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和发展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农村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必须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正确处理党同农民的关系;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三农”问题,进行制度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农民人权事业发展;必须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光明日报》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一再强调:新中国成立55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有不少历史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包括:实事求是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基础;民主制度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制度保障;以人民为本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前提条件。

5关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三农”思想的比较研究

学者们将中共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结合起来进行了比较研究。如李建宁在《攀登》2001年第4期发表《、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邹开明、周世慧在《党史文苑》2006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李晋玲在《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差异分析》,闵帅、陈洪勋在《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上发表《关于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路的比较》,黄世贤、黎红刚在《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上发表《邓小平对农业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郭翔宇在《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1期上发表《同志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学者们一致认为与邓小平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发展的途径、农业发展的规划及经营体制的制定、发展农业采取的手段、实现社会主义农业战略目标的政策构思上,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邓小平继承、发展了农业思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思想。有的学者还从知识背景和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及其性格等方面分析了二者产生差异的原因,他们认为在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上、农业和农村具体工作思路上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农业思想。

这些专著和论文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取得了一定甚至是可观的成果,成绩斐然。但是,随着我国“三农”实践的推进,相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理论支持来说,这只还是一个初步研究,理论研究尚有薄弱和不足之处。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重复性研究比较多,综述研究太少,无论是整体研究,还是专题研究都需要大力开拓新领域。特别是对中共第三代及其新一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内在关联性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现实指导意义及其前瞻性研究要更加深入,这就有待于后来者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武力,郑有贵主编.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

[2]陆学艺著.“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

[3]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当代农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李建宁.、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J].攀登,2001,(4).

现代农业行业研究范文5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发展模式;安徽农业;农业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2079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随着近几年科技的发展,安徽省传统农业受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全国各农业省份都开始思考如何通过利用现代农业所带来的便利,应对现代农业所带来的挑战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现代农业理念成为了各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共同选择。从2005起,每年政府的一号文件都会涉及“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体系的研究和建设,可见发展现代农业既是国家战略的安排也是基层农业发展增产增收的实际需要。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现代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得益于高科技现代化生产带来的高产出率和高经济回报率。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可耕种土地面积严重受限的人口大国来说,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现代农业改造可以说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发展模式的设计不但要考虑到地区农业基础,而且也要考虑到地区农业资源禀赋。因此,地方的现代农业发展必须要有一个顶层的制度设计,遵从科学规律,同时还必须和国家的政策相结合,从而保证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完成。本研究结合安徽省的实际情况及其他国家、地区的发展经验,提出了安徽省发展地方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建议。

2 相关理论综述

根据朱莉在《现代农业》[1]中的定义,现代农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应用现代的经营方法理论来进行的农业生产方式,其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朱启臻[2]在文章中探讨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与条件。他的研究指出:现代农业的发展基础包括高素质的职业化农民和科学、合理的制度保证,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划也应当基于这一基础。刘喜波[3]关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战略的研究表明,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设计上要将区域农业资源和农业发展需求视为动态变化的系统统筹规划。柳金平[4]针对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的研究给出了东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大概思路,那就是要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和资源节约型农业。柳百萍[5]等学者的研究认为,安徽省在农业发展上的主要劣势在于农业投入不足,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及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在具体的现代农业发展设计上,刘云[6]、安源[7]等作者分别从青岛和成都郫县的农业发展模式设计上给出了具体的方案。这些研究都是本研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3 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3.1 安徽省现代农业的发展基础

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2014年版)》[8]中的数据,安徽省土地面积13.9万km2,其中耕地面积约422万hm2。总人口6300多万人,其中乡村人口占80%。安徽作为农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占经济比重较大。在农业从传统农业向信息化农业战略转型的过程中,安徽省从2008年就专门设置了由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相关专家组成的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来从宏观上指导工作。省农业委员会积极设立铜陵市、桥区、涡阳县、颍上县、庐江县、南陵县等现代农业改造试点开展现代农业的试点示范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安徽省还组建了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铜陵现代农业技术学校等作为国民教育序列的补充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职业农民。

截至2014年底,安徽省有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390个,居全国第6位;工商注册登记家庭农场1.89万个;农机和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达1.72万个。全省农业产业联合体已发展到147个,覆盖粮食、畜牧、特色种植等产业。安徽省的农业生产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2 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安徽省在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确存在着农业投入不足,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及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但是这些结构性问题在短期内很难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上,要强调在有限的条件下如何选择最优的路径。从这一角度出发,目前安徽省应该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着力解决以下3个问题:

3.2.1 安徽省农业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够完善

在现今的信息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食品安全问题历来是农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安徽省也对农业食品安全问题予以高度重视。由于2003年10月份爆发的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自2004年3月起,安徽省在17个市62个县设立了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并通过审批制来对农业食品生产的全流程进行监管。安徽省还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直接对口监管食品安全。即便如此,2009年初依然出现了“吉祥蛋挞”事件[9]。在2015年的安全监督抽检中,还有花椒、凤翅、核桃仁食品等被发现质量不合格[10]。这些事件最终不仅导致了当事企业停业整改,经营受损,更为严重的是,事件还使消费者对安徽的食品安全的信任蒙受了损失。如何通过现代农业的发展解决安徽省农业发展中的食品安全问题是选择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时必须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3.2.2 安徽省适应发展现代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不足

现代农业的基础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方法,现代农业的基础是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和作为信息化农业发展的主要执行者,人的要素也非常重要。为了提高农民素质以满足现代农业的需要,安徽省必须加大力度开展培训教育工作。目前安徽省所面临的难题是对农民的培训能力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对现代职业农民的大量需求。据有关数据显示[11],2014年全省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57万人,认定3203人,2015年全省计划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2380人,其中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19360人,专业技能型1500人,专业服务型1520人。与之相比,安徽省农村人口在5000万左右,其中,每年通过传统渠道培训农民约1800万人次。新型职业农民的储备不足以及培训制度的缺失依然是安徽省需要考虑的一大难题。

3.2.3 安徽省发展信息化农业的经验不足

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来划分,目前安徽的现代农业发展尚处于农业电气化阶段,甚至在一些地区还没有完全完成农业电气化的工作。从全国层面来看着手开展农业数据化工作的省份也屈指可数。对于安徽省有关部门来说,如何开展农业数据化的改造工作、通过农业数据化为将来农业智能化打好基础都是在设计本省现代农业发展时应该考虑的问题。在这方面安徽省还缺乏足够的经验。

4 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结合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改造,有关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善相关工作:

4.1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加强食品行业自主规制

完善食品安全体系要从加强监管和自律2个方面着手。在监管方面,既要发挥现有监管措施的优势也要改善现有监管体系的弊端。因此要在现在由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审批加专职机构对口监管的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完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和管理体系,减少监管制度上的漏洞和缺位,健全食品安全监督举报机制,简化举报流程;在行业自律方面,引导组织成立各个大的食品行业的行业协会,督促行业协会着力制定食品质量标准,增强从业者食品安全观念,建立行业内自检自查机制。最终在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多管齐下的治理体系来保证安徽省农产品的食品安全质量。

4.2 建立多层次职业农民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由于经费和人员限制,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难以单纯完全通过组织培训或学历教育的方式来完成。这就要求安徽省有关管理部门进行农民教育的体制机制创新,建立政府扶持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层次新型农民培训机制。具体来说,要保证和加大现有教育投入,在公办职业学校、公办高校的学历教育上给予一定的学费、就业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生源从事现代农业学习和工作,同时要继续在传统农业基础较好、农民自身素质较高的地区开展集中短期培训活动,在政府的财政资金单列预算保证实施效果;可以将部分民营教育资源重新利用起来,通过学费补贴等形式鼓励和促进民营涉农高校或职业技术学校对现有农民进行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补充公办职业农民教育力量的不足。

4.3 加大农业信息化研究力度,做好农业信息化试点示范工作

如前文所述,农业信息化既是现代农业的保障,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推手。针对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安徽省农业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力度开展农业信息化相关的研究,做好前期工作。同时在某些信息化基础较好、从业农民素质较高的地区如铜陵市、桥区、涡阳县、颍上县、庐江县、南陵县等现代农业改造试点等开展信息化农业试点建设工作,真正通过让农民增产增收来体现信息化农业的优越性。同时还要有计划地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帮助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完成自主信息化农业改造,帮助不具有现代化改造基础的地区加快完成信息化改造基础的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朱莉, 吴道军, 王天维. 现代农业[M].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4.04.

[2]朱启臻. 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与条件[J]. 前线, 2015(02): 25-27.

[3]刘喜波. 区域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

[4]柳金平. 现代农业建设与路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5]柳百萍, 胡文海.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1(10):17-20,110.

[6]刘云. 成都郫县的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

[7]安源. 青岛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

[8]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2014年版)[G].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9].新安晚报(电子版)[EB/OL].http:///html/xawb/20150318/article_3267060.shtml,2015-7-8.

[10]凤凰资讯[EB/OL]http:///a/20150708/44126441_0.shtml,2015-7-8.

[11]安徽省农委[EB/OL].http:///detail.asp?id={DE9BC90D-93AE-49E7-9908-A4967360BF22}, 2015-7-8.

现代农业行业研究范文6

[关键词] 现代节水农业技术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 S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5-0294-01

进入新世纪以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全球性的缺水和干旱问题越来越严重。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对水资源的需求很高,最近几年,节水问题逐渐成为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在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发展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对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居民正常用水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平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现阶段我国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的发展正处于一个传统技术和高科技技术相互融合和发展的阶段,在这个关键时期,如何确定我国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发展重点,对于我国现代节水农业的发展目标以及确保我国农业用水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和粮食生产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在我国节水经验不断积累和实践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我国节水农业技术创新和研究成果的应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技术研究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大的瓶颈,主要表现为我国现有节水技术还不能为建立一个现代高效节水农业体系而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在经验和数据不断积累的基础上,缺少对节水农业发展相关的应用技术研究。在节水技术研究和发展过程中,依然缺乏有效地监督和管理,缺乏规范化、定性定量以及综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在我国节水农业系统中,节水设备不能紧跟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的步伐,很多设备都比较落后,在使用过程中表现的很不稳定,而且出现故障的概率很高。此外,我国节水设备的研究还不是很令人满意,很多节水材料和技术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我国的现代节水农业技术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制度,对农业节水的信息技术的传播比较落后,其信息的可靠性也比较差,相关的技术人员对节水农业技术不是很重视或者说重视程度不足。

2 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2.1 积极利用生物技术充分挖掘作物本身的节水能力

现阶段,研究比较热门的节水技术就是对作物自身的接水潜能进行全面的挖掘和开发,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自身就具备了一定的节水能力,因此,在进行生物技技术节水方法研究过程中,应该对作物的自身生物调节作用进行分析,将其应用到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中去。在研究过程中应该从作物自身生物技能入手,在做好作物生物节水技术的同时,还要切实提高农作物的茶凉以及对水分的利用率。最终保证将水是从传统的湿法生产转变为高产量、高品质变化的关键技术。

2.2 非传统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非传统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也就是区别与传统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在非传统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中研究比较热门的技术主要包括了天然雨水收集、储存和利用,对生活污水能进行净化处理后循环使用,苦水和咸水经常处理之后回收利用,这些技术都已经成为了我国乃至世界各个国家重点研究用于解决农业用水危机的主要研究领域。同时这些节水技术也成为社会大众广泛关注的热点。我们在进行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研究过程中应该对上述的几个技术进行充分的研究。

2.3 节水技术研究过程中逐渐融入了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

随着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以及智能技术等的高新技术逐渐的应用到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中,这些高新技术与现代节水农业技术进行完全的融合和发展,使得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研究逐渐的进入到了科技化和智能化领域。目前,在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中,融合高新技术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对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模拟,通过对作物生长周期进行模拟发现作物的节水点在那个阶段,然后在作物种植过程中就能根据模拟的节水点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其次,通过利用现代智能技术,对本地区的气候环境等多个方面的节水因素进行实施的管理和控制;最后一种就是利用3S循环技术对作物的需求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测,对作物生长的蓄水情况进行智能监测,并结合有效地动态信息管理、采集、传输和分析等技术的应用对需要灌溉的农作物面积进行有效地灌溉处理。

2.4 新材料和设备不断的应用

在未来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的趋势采用功能齐全,能耗低,环保、经济节约以及智能化的控制技术,利用先进的生产和制造技术,不断促进现代节水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提高产品的应用性能,保证设备和产品能够更好为现代农业建设发展而服务。

3 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发展建议

3.1 积极宣传,统一思想,提高认知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水资源缺乏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我国农业发展缺水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很多人在使用水资源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还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因此,在节水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我们做好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让社会上每一个成员都提高节约用水的意识,节约用水从自身开始,在社会上还要积极的宣传和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这是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得以全面实施的思想方面的准备。

3.2 多部门联合工作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

农业生产中节约用水不单单是农业部门的事情,还包括了水利部门、气象部门、环保部门以及政府宣传部门和行政部门的支持。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紧紧依靠一个部门的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对于上述的各个部门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建立综合协调办公机构,从组织角度出发为部门联合创建一个必要的条件;其次,按照项目管理的办法联合其他部门组织和实施;再次,制定完善的各个部门都能参与其中的规划方案,为保证多个部门协同合作奠定坚实基础;最后,充分发挥地方各个部门的作用。在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发展过程中只有保证全面发挥各个部门的积极性,才能保证工作顺利的进行下去。

3.3 强化对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现代生物节水是利用和开发生物体自身的生理和基因潜力,实现了农业节水的目的,其特点是研究时间长、难度大,应用中投入小而效益高,潜力大而应用前景广阔。因此,在今后应把现代节水技术的研究,作为农业节水的重点来抓,不断促进现代的节水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推广。同时针对目前农民,对现代农业节水技术了解的不多,认识不足的现状,加大示范和推广力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吴普特,冯浩.中国节水农业发展战略初探[J]. 农业工程学报. 2010(06)

[2]康绍忠,胡笑涛,蔡焕杰,冯绍元. 现代农业与生态节水的理论创新及研究重点[J]. 水利学报. 2014(12)

[3]许迪,龚时宏,高本虎,刘群昌,余根坚. 中国节水灌溉产品质量现状分析及改善对策[J]. 农业工程学报. 2004(05)

[4]龚时宏,高占义,王晓玲,董雁飞. 全国300个节水重点县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J].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3(04)

[5]许迪,吴普特,梅旭荣,康绍忠,钱蕴璧. 我国节水农业科技创新成效与进展[J]. 农业工程学报. 2013(03)

现代农业行业研究范文7

一、研究概况

(一)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界的关注

大批以农业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专著、论文,就笔者目力所及,以下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论著:衣保中的《中国东北农业史》[1]一书,为目前国内最大的一部区域农业史专著,对伪满时期殖民地农业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该书基本勾勒出东北农业发展的总体脉络,使读者了解东北农业在作物种类、生产结构、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之所以与内地不同的缘由,同时,作者也着意于该区域人文地理状况对农业的影响,对我们研究东北农业史有重大参考价值。章有义的《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2],该书运用较大的篇幅,较为全面的记载了东北农业的发展状况,是研究东北农业必须参考的。衣保中的《东北农业近代化研究》[3]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研究农业近代化问题的专注,该书揭示了东北农业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填补农业史研究的空白,对东北近代农业进行综合而系统的研究。刘祖荫的《满洲农业经济概论》[4],孙心农等编的《东北农业概况调查》[5]一书将东北农业的实况,产量,农业经营等搜罗一齐,并提出兴农方案:合作社、农产公社等。李文治的《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6]详细论述了清末吉林、黑龙江、奉天的开禁放垦情况。东北物资调节委员会研究组编的《东北经济小丛书》[7],于春英、衣保中的《近代东北农业历史的变迁》[8],郭葆琳的《东三省农林垦务调查报告》[9],黄希源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农业经济史》[10],陈振先的《奉天全省农业调查书》[11],东省铁路经济调查局编的《北满农业》[12]等等。

在论文方面,出现了一大批专门研究成果,对东北农业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和分析,如:魏芙蓉、张锐的《东北农业近代化的特点》[13],衣保中、吴祖鲲的《论东北农业近代化》[14],衣保中的《论近代东北地区的大农规模经济》[15],吴祖鲲、富萍的《东北近代农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16],谢学诗的《“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农业与农民》[17],徐萍的《试论民国时期东北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硕士论文),衣保中的《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线索》[18],衣保中的《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影响的研究》[19],郭有义的《满洲农村现状及其农业对策》[20],景爱的《历史时期东北农业的分布与变迁》[21]等都不同程度对东北近代以来的农业进行了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近代以来东北农业提供巨大帮助。

(二)涌现了许多关于东北农业资源被侵略的文章

近年来,许多关于日本、俄国侵略我国东北的文章不断涌现,例如,李晓光的《1904~1911年日俄对我国东北农业发展的影响》[22]此文介绍了“日俄战争”给东北的农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一方面使东北的耕地面积减少,造成粮食大量出口,农业生产单一化;另一方面也促使了东北农业的商品化、机械化生产,桑润生的《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东北农业的掠夺》[23],李淑娟、王鹤的《日伪统治时期日本对东北棉花的统制与掠夺》[24],朱艳、李闰华的《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粮食掠夺》[25],孙玉玲的《东北沦陷时期日伪的农业资源掠夺政策》[26]对日伪时期的农产品掠夺及给东北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进行了探讨,单魁贤的《日伪统治对东北农业发展的影响》(硕士论文),等都对近代以来东北的农业资源被侵略做了不同程度的论述,并取得不小的突破。

(三)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的发展变迁的文章丰富

近年来,随着对东北经济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东北农业经济特别是东北大豆经济的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大豆业是近代东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东北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近代东北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大豆业经济。其研究者层出不穷,文献主要有:叶晗的《1914年至1931年东北大豆贸易研究》(硕士论文),杨光震的《清末到1931年东北大豆生产发展的基本趋势》[27],佟静的《近代东北大豆业概论》[28],于亚莉《论近代东北大豆贸易》(硕士论文),韩玲红的《浅析伪满前期(1931―1935年)的东北大豆业发展》[29]一文,对“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大豆业发展状况、日本在东北地区对大豆产销采取的政策及影响做了详细介绍,较为全面介绍了伪满前期日本对以大豆为主的东北农产品的掠夺。牛伟的《伪满时期东北大豆业研究》(硕士论文),王影的《“九一八”事变前“满铁”在中国东北的经营及对大豆出口的控制》(硕士论文),李淑娟的《伪满时期东北大豆经济衰落对农民生活的影响》[30]一文深刻的揭露了伪满时期以大豆为主的东北经济的衰落,乃至给农民生活带来的深重灾难。郭文韬的《略论中国栽培大豆的起源》[31],朴永兰的《论近代东北大豆出口贸易中外来因素的作用》(硕士论文),胡雪梅的《近代中国大豆出口贸易论述》(硕士论文),张左华的《东北大豆国际贸易的衰落》[32]。

关于水田的研究主要有:金颖的《近代水稻传入东北及其影响研究》[33],金颖的《近代东北地区水田农业发展史研究》[34],吉林省农科院主编的《东北水稻栽培》[35],于春英的《伪满时期水稻发展研究》[36],姜丰裕的《民国时期日本对东北水田投资研究――以朝鲜移民水田开发为中心》(博士论文),衣保中的《朝鲜移民与东北地区水田开发》[37],衣保中的《民国时期吉林省的水田开发政策》[38]等等。

关于东北地区棉花业的论著主要有:许?的《伪满时期东北棉花的统制研究》(硕士论文),董师嫡的《近代东北棉业经济初探》(硕士论文),季道藩主编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39],万连步的《棉花》[40],胡华的《日伪在沦陷区的棉花增产与棉花统制》[41],等等。

以上论著对东北近代以来的作物研究多集中在伪满时期,通过农作物的兴衰,来揭示东北农业经济急剧地衰退,并影射处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诚然,笔者整理了仅几种农作物的主要研究状况,其他作物的研究也不胜枚举。

(四)国内、国外移民都给东北的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一方面大量人口的入住给东北带来压力,另一方面也带动了东北的发展。近年来,研究东北移民问题的文章,成为农业研究不可缺少的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例如,王衫的《二十年代移民开发东北农业略论》[42],吴希庸的《近代东北移民史略》[43],何廉的《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研究》[44],让慈的《中国移民满洲之过去及现在》[45],范立君的《近代东北移民与中国东北社会变迁(1860~1931)》[46],陈楠的《近代东北荒地垦殖述略》(硕士学位论文),满洲移民史研究会的《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的移民》[47],中央档案馆等编的《满洲农业移民概说》[48],衣保中的《日本移民与伪满洲国的殖民地农业》[49],刘大可的《山东移民垦殖与东北农业发展》[50],高乐才的《论近代中国东北关内移民与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51],桑润生的《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52],范立君,许凤梅的《近代东北流民与农业开发》[53],刘信君的《民国时期吉林省的移民浪潮与农业开发》[54],于春英的《朝鲜移民与近代黑龙江地区水田开发》[55]等论著都分别对近代东北移民做了不同角度的分析,其价值巨大。移民虽然给东北地区带来压力,无可厚非的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北农业的发展。

(五)同时,外国主要为日本在侵略东北的同时,对东北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东北农业的文献也不断增多,对我们研究当时的农业情况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研究的主要思考

现代农业行业研究范文8

在我国节水经验不断积累和实践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我国节水农业技术创新和研究成果的应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技术研究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大的瓶颈,主要表现为我国现有节水技术还不能为建立一个现代高效节水农业体系而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在经验和数据不断积累的基础上,缺少对节水农业发展相关的应用技术研究。在节水技术研究和发展过程中,依然缺乏有效地监督和管理,缺乏规范化、定性定量以及综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在我国节水农业系统中,节水设备不能紧跟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的步伐,很多设备都比较落后,在使用过程中表现的很不稳定,而且出现故障的概率很高。此外,我国节水设备的研究还不是很令人满意,很多节水材料和技术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我国的现代节水农业技术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制度,对农业节水的信息技术的传播比较落后,其信息的可靠性也比较差,相关的技术人员对节水农业技术不是很重视或者说重视程度不足。

2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2.1积极利用生物技术充分挖掘作物本身的节水能力

现阶段,研究比较热门的节水技术就是对作物自身的接水潜能进行全面的挖掘和开发,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自身就具备了一定的节水能力,因此,在进行生物技技术节水方法研究过程中,应该对作物的自身生物调节作用进行分析,将其应用到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中去。在研究过程中应该从作物自身生物技能入手,在做好作物生物节水技术的同时,还要切实提高农作物的茶凉以及对水分的利用率。最终保证将水是从传统的湿法生产转变为高产量、高品质变化的关键技术。

2.2非传统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非传统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也就是区别与传统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在非传统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中研究比较热门的技术主要包括了天然雨水收集、储存和利用,对生活污水能进行净化处理后循环使用,苦水和咸水经常处理之后回收利用,这些技术都已经成为了我国乃至世界各个国家重点研究用于解决农业用水危机的主要研究领域。同时这些节水技术也成为社会大众广泛关注的热点。我们在进行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研究过程中应该对上述的几个技术进行充分的研究。

2.3节水技术研究过程中逐渐融入了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

随着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以及智能技术等的高新技术逐渐的应用到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中,这些高新技术与现代节水农业技术进行完全的融合和发展,使得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研究逐渐的进入到了科技化和智能化领域。目前,在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中,融合高新技术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对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模拟,通过对作物生长周期进行模拟发现作物的节水点在那个阶段,然后在作物种植过程中就能根据模拟的节水点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其次,通过利用现代智能技术,对本地区的气候环境等多个方面的节水因素进行实施的管理和控制;最后一种就是利用3S循环技术对作物的需求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测,对作物生长的蓄水情况进行智能监测,并结合有效地动态信息管理、采集、传输和分析等技术的应用对需要灌溉的农作物面积进行有效地灌溉处理。

2.4新材料和设备不断的应用

在未来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的趋势采用功能齐全,能耗低,环保、经济节约以及智能化的控制技术,利用先进的生产和制造技术,不断促进现代节水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提高产品的应用性能,保证设备和产品能够更好为现代农业建设发展而服务。

3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发展建议

3.1积极宣传,统一思想,提高认知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水资源缺乏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我国农业发展缺水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很多人在使用水资源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还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因此,在节水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我们做好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让社会上每一个成员都提高节约用水的意识,节约用水从自身开始,在社会上还要积极的宣传和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这是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得以全面实施的思想方面的准备。

3.2多部门联合工作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

农业生产中节约用水不单单是农业部门的事情,还包括了水利部门、气象部门、环保部门以及政府宣传部门和行政部门的支持。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紧紧依靠一个部门的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对于上述的各个部门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建立综合协调办公机构,从组织角度出发为部门联合创建一个必要的条件;其次,按照项目管理的办法联合其他部门组织和实施;再次,制定完善的各个部门都能参与其中的规划方案,为保证多个部门协同合作奠定坚实基础;最后,充分发挥地方各个部门的作用。在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发展过程中只有保证全面发挥各个部门的积极性,才能保证工作顺利的进行下去。

3.3强化对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现代农业行业研究范文9

经过遴选,研讨会总共安排学术报告25 个,报告内容涵盖了农业半导体照明科技问题、LED植物工厂、农业照明光源与灯具、现代农业照明应用效果、智能照明装备、光质生物学、光测量和光健康等方面,研讨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充分展示了近年来农业照明研发与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通过热烈地研讨,进一步明确了农业(半导体)照明的概念、发展现状、国家需求、重大意义、应用潜力、产业发展动力、产学研结合方式等制约农业照明发展的重要问题,指明了农业照明研发与产业化发展的方向与途径,拓展并做实了农业照明研发与产业发展的链条,研讨成果对推进现代农业照明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7月18日上午开幕式上,农业照明委员会理事长杨其长研究员和北京照明学会秘书长王晓英研究员先后对大会的召开致辞。随后,杨其长理事长做了题为《LED植物工厂应用研究进展》的报告,介绍了“植物工厂”的背景、概念、关键技术、功能拓展、主要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植物工厂的发展思路,重点解析了LED光源在植物工厂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随后,华南农业大学刘厚诚教授、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宋昌斌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姜闯道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崔锦教授、复旦大学点光源研究所陈育明副教授等人陆续带来了精彩的报告主题。中国之光网CEO洪兵先生专题介绍了中国照明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企业代表也依次穿插做了精彩报告,介绍了各自的农业照明新产品、新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7月19日上午,首个报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刘文科研究员带来,报告题目为《设施园艺半导体照明研发中的科技问题》。刘文科研究员在报告强调了农业照明在应对雾霾等恶劣天气,以及在调控完全人工光农业生产(如植物工厂等)的必要性及重大作用,提出了农业照明和农业半导体照明的定义与特征,指出了农业半导体照明应用领域及其复杂性,并系统总结了农业照明研发中存在的科学问题与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