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现在的外贸形势集锦9篇

时间:2023-07-30 10:17:55

现在的外贸形势

现在的外贸形势范文1

关键词:研究分析;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对外贸易;战略选择

经济全球化模式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逐渐形成的,随着人们交流模式的进步与发展,信息交换速率及效率都在不断提升,促进了贸易与自由化程度的进步,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经济交流,这种趋势是近些年来经济的重大走势,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我国的整体对外贸易政策也在不断对外展开,例如“一带一路”倡议、对外支援政策等,都代表了我国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决心与思路。在此基础上,对全球整体的经济形势有所了解并掌握,有利于我国制定整体的对外贸易策略,更好地促进对外贸易的展开。

1国际经贸发展进程中呈现的趋势分析

1.1经济模式发生新变化

在经济发展全新时期,生产力的基础模式得到了基本层面的改变,从这个角度来看,全新型经济将会在未来社会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全新格局中,以全新产业内容及产业类型所代表的生产力模型将会成为最新的主导力量。一方面,新型经济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另一方面,产业不断自我优化而逐渐升级。从世界整体进步的角度来看,在新时期,各种以云计算技术和AI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型产业在当前经济模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整体的经济进步及发展中,这种全新的经济内容也成为主导力量。以云计算为例,在云计算模式的帮助下,很多行业都已经改变了传统的行业生态,改变了行业的整体运行思路。这种理念及状态的应用是新型经济所带来的巨大改变,也将会是全球经济的具体化体现,而且在最新理念的应用中,这种模式在不断创新及发展。

1.2贸易谈判呈现多元化趋势

经济全球一体化是一种未来趋势及有利选择,但是盲目地打破区域壁垒来促进贸易的展开,也是一种空想。从世界经济整体发展角度来看,贸易经济仍然在进步与发展中存在一定的自我保护问题。虽然交流的便利及信息的交互已经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自由贸易,但是在一些局部问题或者焦点问题上,仍然无法达成共识,很多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这也是限制当前多边贸易进程的主要阻碍。以中韩为例,中国与韩国属于邻国,在整体贸易中一直属于彼此重要的贸易对象,而签署自贸协定有助于两国贸易的继续扩大,也可以很好地促进两国贸易方式的改变。从1992年两国正式建交以来,双方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总额不断上升,各种间接贸易转化为直接贸易,促进了两国交际方式的转换与发展。就双方的自贸协定签订来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如表1所示。

1.3双边、区域贸易发展进程加快

世界格局及经济体制的变化,促进了很多经济转型国家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区域贸易或者双边贸易。很多全新的国际经济贸易形势都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整体进步。伴随着国际贸易及国际谈判的全新进步与发展,更多的国家开始在区域经济进步上下功夫,促进了经济的全新进展。以中韩自贸协定的签订为例,中韩两国的产业结构不仅相辅相成,而且地理上相近,历史上、文化上密切相连,因此,中韩两国的共同繁荣也是必然的。在发展越来越快的时代,农业的发展之路必须正确判断对方国家的优势和弱点,并做好应对准备。中韩两国不仅要进行竞争,还要相互补充,充分利用对双方有利的条件,把不利因素最小化。韩国农业的优点是气候和自然条件,缺点是贫乏的土地面积和人力费用。机会因素是内需市场的增长和对中国、日本等国家的出口扩大,但也有与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带来的危险因素。但是,如果对国内各种条件的变化进行具体分析,并利用中国的缝隙市场,完全可以期待扩大对华出口。

1.4服务贸易呈现新面貌

在未来的整体贸易发展中,服务贸易将会是占据比例最大的贸易内容。转化贸易形势、改变贸易内核、成就全新的贸易体制内容,将会使所有国家的对外贸易输出有所改变。从目前来看,服务贸易更多的是以技术输出及交通旅游类服务为主,而信息技术将可能推动服务贸易内容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信息带来的交流及传递便利,都可能使更多形式的服务内容加入当下的国际贸易中,例如基本的医疗教育输出。在全新的形势下,我国已经不断改变当下的对外服务贸易理念,开展对应的论坛及会议,包括如高峰论坛、品牌专题论坛和行业会议等。目前来看,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品牌主要包括电信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文旅服务、体育服务等多种供应模式。可以预见,在不远的未来,服务贸易将会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也会逐渐成为最为重要的对外贸易形式。

2对外贸易战略选择的相关建议

2.1完善贸易出口方式

国际对外贸易的形式往往取决于国内整体经济形势及自身的产业结构,同时受外部相关因素的影响进而做出调整。从我国的经济角度出发,在具体的对外贸易中,不断地改善并且完善自身的贸易出口方式及形式,才能更好地优化我国整体对外贸易战略选择。在具体的贸易选择中,要注意贸易顺差的问题。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更需要倾向于贸易保护,对本土产业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防止由于外部产品的盲目进入直接破坏我国基本的产业平衡。以汽车行业为例,无论是当前的基本关税或者是企业并购选择,都是对技术壁垒的冲击及产业平衡的保护。一方面,要保证不会由于外部汽车产业的盲目进入破坏我国基础汽车产业的自身平衡;另一方面,还需要不断地引入技术来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技术水平。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国需要建立完善的对外贸易制度及贸易选择,进而完善我国当前的整体出口方式。

2.2重视技术引入及技术输出

对外贸易的开展,一方面是对国内经济体制的补充及改善,另一方面也是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从我国的内部市场角度来看,两种模式都要兼顾,但是在具体的发展道路中要更加重视后者的使用及发展,以技术引进作为重点行业的重点内容。从经济全球化及亚洲版图的整体战略来看,我国已经开始在经济体制中选择了“走出去”,这也代表我国当前的整体战略选择,已经开始了一定程度的技术输出,这为后续的技术引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世界范围内,当前的整体技术环境中,一些工业数据标准都是由传统的西方强国制定。众所周知,工业时代中标准化作业是工业化的基础,而我国的技术输出也有望在后续的技术标准制定中发出声音,这也是技术体系发展的必然。

2.3从体制入手改善对外贸易途径

从当前的整体贸易形势来看,在国际的贸易舞台中,我国的话语权要弱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方面在于我国参与世界整体贸易的时间比较短,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我国的部分产业技术含量比较低,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代表了在基础国际贸易中,我国处于弱势地位,技术壁垒与基础贸易壁垒也是我国对外贸易展开的两大枷锁。从整体的发展角度来看,这种壁垒是对于本土经济的压制。因此,从管理角度及体制入手是我国对外贸易展开的重要思路,也是促进我国整体贸易进步的重要手段。同样,从WTO组织一系列协议来看,其内容不仅十分广泛而且具有一定的扩展性,如早期的GATT更多的是基于货物贸易诞生,其中更加重视关税避让,在WTO体制下这种模式就不适用于现代国际贸易整体形势。对于我国来说,迎合主流的WTO发展形势与协议内容,强化自身的职责控制,也是对外贸易展开的重要途径。

2.4重视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经济合作永远是国际贸易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区域的地理优势及经济互通性,导致在国际贸易范围中,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性最高而且长期稳定,是国际贸易中所有国家都喜欢的贸易内容及贸易类型。从我国对外贸易的角度来看,日韩等国家作为我国近邻,在国际贸易交往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总体来看,区域经济合作对合作双方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会促进双方的经济进步,这也是国际贸易展开的重要途径。同时,区域经济合作有助于国家建立品牌,提高中小企业存活的可能性,对于大部分国家来说都是重要的存在。因此,重视区域经济合作,将会是我国对外贸易展开的重要路径。中国的农产品生产虽然实现了整体供求平衡,但高品质农产品的供给还不能满足需求,只能从国外进口。而且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基础,产生了数以万计的高收入家庭,他们追求的不是价格,而是质量。如果韩国生产并出口高品质农产品,就可以扩大对中国的出口。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变化,粮食消费减少,水果消费量迅速增加,蔬菜类消费量也在增加。增加中韩农产品贸易的可能性,如果韩国朝着扩大高品质农产品对华出口的方向发展,主要针对中国大城市富裕阶层和中产阶层确立出口战略,增进中韩两国农业技术合作,将有望取得共赢。而对于韩国来说,中韩的自贸协议签订后势必会促进双方贸易的开展。为此,一方面,韩国应该利用气候和自然条件优势,合理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土地,发展特色农业。通过提升本国农产品的质量,来弥补产量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强化政府职能,以政府干预行为来进行管控。在FTA背景下,双方贸易情况呈现正向增长,而如何应对这种增长所带来的后续问题,则需要政府进行有力的调控措施,才可以保证市场的稳定性。同时,中韩自贸协定的签订势必会带来双方贸易的快速增长,而在经济视角下,并不是盲目的快速增长就代表了双方的进步,政府通过有效的调控措施,将会让双方的贸易增长处在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范围内。区域经济合作并不是简单的经济互补,或者是单方面的销售倾轧,而应该达成合作共赢的目的,这关系到区域经济合作贸易的展开及后续,也同样关系到对外贸易的整体进步及发展,这也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点。

3结语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及贸易呈现出新形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内的对外贸易状态,促使国内在策略选择上必须适当创新,以满足社会及全球范围内对这一贸易形态的新需求。在全新的技术背景下,国际贸易也呈现了全新的模式及内容,为了更好地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导位置,我国需要对国际贸易形势有着足够且清醒的认识,进而确立有效的应对策略。因此,本文对国际贸易形势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并且提出了我国整体对外贸易战略选择的调整建议,以期提供借鉴与帮助。

参考文献

[1]穆明辉.浅谈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9(30):23-24.

[2]严信.关于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分析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探讨[J].消费导刊,2019(20):196-197.

[3]夏一凡.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J].中国商贸,2019(16):88-89.

[4]李铃静.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3):222,224.

[5]王茜.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J].知识经济,2019(2):48-48.

[6]穆明辉.浅谈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J].全国流通经济,2019(30):23-24.

[7]杨振方.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6(1):55-57.

[8]牛志伟,邹昭晞,卫平东.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变化与中国产业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选择[J].改革,2020(12):20.

[9]沈慧.国际经济新格局下我国对外投资的战略选择[J].市场周刊,2020(5):140-141.

现在的外贸形势范文2

关键词:比较优势比较优势陷阱竞争优势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对外贸易起到重要的作用,并成为推动一国经济进入世界经济循环,拉动本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在如何开展对外贸易上,发展中国家大都是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强调劳动力和资源上的优势,推行比较优势战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贸易发展来看,尽管发展中国家获得了一定的利益,但是与经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并未缩小,反而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发展中国家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贫困化增长的局面,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阶。比较优势陷阶的出现使发展中国家必须反思自己的贸易战略,正确认识和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并确立新的贸易战略。

一、比较优势陷阱的形成

在国际贸易领域中,比较优势理论是解释国际贸易存在和贸易利益的主导理论,从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再到俄林的要素禀赋论,比较优势理论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一)关于比较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能提高效率,有分工必须有交换,国际分工使国际交换成为必需。而国与国之间进行分工的依据是各国在产品成本上的绝对差异。李嘉图继承了亚当·斯密关于分工可以提高生产率的命题,同时提出了比较成本才是国际分工的依据。比较成本理论的基本思想在于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存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或成本的差异,各国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即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或者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可获得利益。俄林的要素禀赋论认为各国要素禀赋差异导致了要素价格不同,而且各国的要素使用比例也不同,所以各国的商品价格不同,由此国际贸易产生。各国应分工生产密集使用本国丰富要素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各国能获得最大福利。也就是说资本丰富的国家应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应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较为有利。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在于各国应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加入国际分工,从而形成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结构:即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发达国家应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而发展中国家可以出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品,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产品,这样各国都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从而提高国家福利。从理论的逻辑推理上讲,比较优势理论是比较完美的。但在现实的国际贸易中却出现了所谓“里昂惕夫”之迷此类的比较优势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更严重的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作指导,执行比较优势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增长的现象,出现了比较利益陷阱。

(二)比较优势陷阱的形成

所谓“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人“比较利益陷阱”。

比较优势陷阱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它是指执行比较优势战略时,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机会成本的大小来确定本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运用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从而只能获得相对较低的附加值。并且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还会强化这种国际分工形式,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低附加值环节。由于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加上初级产品的国际价格下滑,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甚至是贫困化增长现象的出现就不可避免了。

第二种类型是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由于初级产品出口的形势恶化,发展中国家开始以制成品来替代初级产品的出口,利用技术进步来促进产业升级。但由于自身基础薄弱,主要通过大量引进、模仿先进技术或接受技术外溢和改进型技术等作为手段来改善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并有可能进入高附加值环节。但是这种改良型的比较优势战略由于过度的依赖技术引进,使自主创新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无法发挥后发优势,只能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

比较优势陷阱之所以形成,首先是因为比较优势理论所讲的比较优势产品是本国产品间的比较,而在一国国内具有优势的产品并不一定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才是产品通过市场检验的资格。所谓竞争优势是指企业在向顾客提供有价值的商品或劳务时所创造的独特的并持久的属性,这种属性可能来自于产品或劳务的本身固有的属性或产地,也可能来自于生产方法等。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应是具有垄断性的产品。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资本、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间流动,再加上技术的进步和对人力资本投资增加,推动了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新材料对资源的替代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数量不足的弥补,使得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已不再具有垄断优势,所以根据本国拥有的比较优势来参与国际分工,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贸易利益,但却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其次是由于不同的要素会带来不同的利益。各国的经验表明,制成品的出口比初级产品出口带来较大的利益,而制成品中,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一般要比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带来更多的利益。这就是刘易斯所说的:“如果增长的引擎是较发达的国家的工业产品和欠发达的国家的初级产品的出口,那么较发达国家的引擎就比欠发达国家的引擎转动的略微快一些。”第三,现实中的国际贸易市场结构使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出现问题。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国际贸易发生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条件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商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国际间商品价格的差异反映了一国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可以直接形成竞争优势并成为引发对外贸易的经济变量。而在现实中的国际贸易市场结构是不完全竞争的,商品价格大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不能如实地反映一国的比较优势,从而引起贸易福利的不均衡分配。规模经济、技术进步成为引发国际贸易的新经济变量,这使得仍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指导开展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家陷入了比较优势的陷阱。

国际贸易发展的现实表明:比较优势战略不能改变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面貌,也无法改变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不公平现象。比较优势战略由于过分地强调静态的贸易利益,而忽略了贸易的动态利益,即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的演进、技术的进步以及制度的创新的推动作用。长期执行单纯的比较优势战略会造成一国的产业结构不能得到升级,而且具有固化原有产业分工的作用,使发展中国家处在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由于侧重于发挥资源和劳动力的优势,还会引起对与强化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关系不大的先进技术特别是劳动替代技术或资源替代技术的不重视甚至是排斥,这会使发展中国家享受不到现代高新技术进步带来的利益。长期执行比较优势战略还会使国内的要素所有者收入发生分化,产生出一批既得利益者。在现有贸易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会采用各种方法阻止对制度的创新,而另外的人又因为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力低,无力改变现有制度,使发展中国家无法突破贫困制度陷阱。所以发展中国家必须要调整自己的贸易发展战略,突破比较优势战略的束缚,实行竞争优势战略。所谓竞争优势战略就是指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产业结构升级为特征,全面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分享国际贸易利益的一种强调贸易动态利益的贸易发展战略。它强调贸易利益的动态性和长期性,为了获得稳定的、长期的贸易利益,甚至可以牺牲一些中短期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战略注重产业内部的交换关系和产业的生产率以及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能适应当前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不断上升的趋势,它所关心的是如何将一国的潜在优势转变成现实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战略是发展中国家改变在国际贸易中不利地位,充分发挥对外贸易作用的一个必然选择。转二、中国的比较优势战略分析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在开展对外贸易中也主要采取比较优势的贸易发展战略。在这一战略指导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比较优势战略呈现出不适性。

(一)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减弱

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已经摆脱了低收入国家常有的特征,由以初级产品为主导产品的出口商品结构完成了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从1985年开始,初级产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而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在逐年上升,并且在工业制成品中,机电产品已经取代了纺织品成为出口的主要产品(见表1)。

尽管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已经得到了改善,但是作为中国比较优势产品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增长速度和效益都在下降,传统的比较优势正在减弱。根据巴拉萨(Balassa)显性比较指数(RCA)可以看出:以纺织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在下降,而机电产品特别是高科技产品的比较优势在上升(见表2)。

劳动密集型产品难以为继,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国内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工资增长较快致使单位产品工资成本上升;亚洲金融危机后,东南亚国家货币大幅贬值,人民币汇率保持尖挺,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优势消失;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呈现下滑趋势,再加上这类产品的价格弹性比较低,发展中国家多采用降低价格来扩大销售更加大了价格下滑幅度。另外,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这将使低劳动成本依赖型的产业发展受阻。尽管我国地区差异较大,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有较大空间发展,但是如继续依赖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来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势必会滑入比较优势陷阱。

(二)大国经济效应限制了比较优势的发挥

中国的对外贸易经过20多年的持续发展,到2000年进出口总额已达4723亿美元,其中出口2492亿美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了69%和67%,脐身世界贸易大国的第9位。中国对外贸易具有大国规模以后,出口扩张难度增加。由于对外贸易基数很大,如果保持现有速度将意味着每年新增一个中等贸易国的贸易额,显然这是不易达到的。贸易规模的扩大,与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出现。我国出口产品屡遭反倾销调查就是典型事例。另外中国进口能力也迅速扩大,由于进口量庞大,经常引起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上扬,使得我国进口价格上涨。同时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下降,使得我国贸易条件恶化(见表3)。

(三)引进外资的方向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有偏差

由于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各地都比较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表现在利用外资方面就是大量的外资投入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资企业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占用我国配额,压缩了国内企业的出口。另外,外资企业还与我国国内企业争夺国内市场。这与我国想利用外资提升产业结构的本意有偏差。

从表4中可以看出,我国引进的外资多集中在第二产业,比例已近60%,而在我国发展相对落后的农业和采掘业等第一产业比例却非常低,只1.76%。这与我国第一产业利润率较低、投资回收期长相联系的。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只有35%左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还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亟待发展,而外资进入的比例却不高。进入第二产业的外资也多是投入了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从外资企业出口的大宗商品排序表中可看出,外资企业的主要出口商品种类与我国的大宗出口商品种类相吻合,并没有体现出技术和资本上的优势。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采用比较优势战略,强调利用劳动力优势,这使得引资过程中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如何将现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扩大上,忽视了外资企业在技术和资本上对我国产业结构的提升。这样,虽然外资企业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地位在不断提高,可实际上只是将原先由国内企业完成的事情,现在由外资企业去做了,出口商品结构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提高(见表5)。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必须要进行调整,比较优势战略已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应将比较优势战略转向竞争优势战略。

三、我国竞争优势战略的实行

如今国际贸易的目的已不是互通有无、调剂余缺,而在于占领市场,分享国际间有限的、分配极不均匀的技术、人力资源从事技术创新的成果。要想获得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就必须要将本国的产品的比较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比较优势更多地强调各国优势的潜在可能性,而竞争优势则更多地强调各国优势的现实态势。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不一定具有竞争优势,按比较优势所确定的贸易形式也并不一定会转变成现实的贸易形式,只有在比较优势产品转化成竞争优势产品之后,这种转变才能完成。

(一)继续发挥比较优势的作用

实行竞争优势战略,不能全面地否定比较优势的发挥。相反,实行竞争优势战略特别要注意发挥比较优势的作用。实际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一定具有比较优势,良好的要素禀赋条件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但我国的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在世界市场已经处于饱和状态,要继续扩大这类产业规模,势必造成出口的“贫困化增长”。所以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要重新进行市场定位,以世界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于新型化、多层次化、精细化产品开发,提高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质量和技术层次,使出口商品从初加工到精加工转变,提高其附加值。我国具有劳动力资源优势并不一定意味着要使用大量劳动力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技术的进步,利用劳动力的优势也可以生产资本密集型甚至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关键在于产品中的技术含量。目前通过加工贸易方式来实现劳动力价格优势与外来资本、技术结合是继续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一条有效途径。加工贸易不仅可以实现静态的比较利益,而且还可实现动态比较利益。科技的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推动了高技术产品加工贸易的兴起,使加工贸易内容出现了跨越式发展。跨国公司推行全球化战略,需要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来寻找低生产成本的区位,这为我国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发挥“后发优势”,在全球高技术产业中争得一席之地提供了机遇。通过加工贸易与跨国公司合作,成为其生产链中的一环。这样既能发挥垂直分工中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又得到水平分工中跨国公司技术外溢、管理经验等好处,尽量减少学习的成本,提高学习效率,为我国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和升级积累必要的人力和技术,同时又能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加出口,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二)技术创新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

能将比较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并保持住,关键在于技术创新。发展中国家容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饼的原因,要么是因为忽略了技术变量,要么是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不当。目前,中国的初级制成品出口下降,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产品科技含量低,完全依靠劳动力价格优势。而我国的工业制成品,虽然出口增速较快,但产品的技术含量并不高。而且我国工业制成品的技术多是引进或模仿得来,自主创新较少,造成我国工业制成品,特别是高技术产品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这是影响我国对外贸易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的障碍。所以必须要进行技术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应充分发挥供求、价格、竞争机制的动力作用,同时国家应重视对技术创新的引导,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增加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我国当前的技术创新投入和人力资本的现状还不能支撑我国的后发优势的发挥,所以进一步地增加技术创新投入,落实科技兴贸战略,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强化本国技术创新动力,将是形成我国产品竞争优势的当务之急。(三)调整产业结构,确立新的主导产业

产业结构是形成产品竞争优势的基础,我国的产品缺乏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的产业结构滞后,升级速度缓慢。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层次低,缺乏竞争力。虽然经过了20多年的经济改革和开放,我国的产业结构中出现了一部分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但是依然没有改变我国的产业结构总体格局,表现在对外出口的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主体,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比例很低。要提高我国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确立新的主导产业。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不断加剧,各国的竞争焦点逐渐转向了高科技的竞争,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比例在不断上升。高技术具有在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内部使用范围广、渗透性强的特点。高技术不仅能靠自身市场开发的能力为经济增长作出贡献,而且能应用于传统产业的改造,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我们必须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强“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为此,要将高技术产业确立为主导产业。通过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形成高技术产业群,培养一批高技术出口重点企业,通过培育资本市场以及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政府采购等政策扶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现在的外贸形势范文3

关键词:新形势;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对外贸易大国,进出口贸易在我国GDP中占着极大的比重,特别是长期对外贸易顺差更是为我国带来了高达3.2万亿的外汇储备。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陷入低迷状态。08年后,各国政府积极采取各项举措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全球经济整体处于稳步复苏阶段,但复苏脚步缓慢,不确定因素居多。

一、我国对外贸易市场现状

欧美债务危机严重拖慢世界经济复苏脚步,公共债务数额庞大、房地产市场持续疲弱、失业率居高不下使美国经济增长缺乏支撑,受地震、海啸、核泄漏事故的影响,日本经济也出现了较大的萎缩,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的急剧飙升使得本已处于滞涨状态的世界经济趋于恶化。各国经济的调整和逐步抬头的保护主义,特别是美国经济的调整和对中国出口的制裁、逼迫人民币升值等,使得我国出口增长遭遇滑铁卢,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更是逐年下降,从2008年的6.7%,下降到2009年的2.2%,再到2010年的1.44%,2011年仍在继续下降。尽管近几年来我国进出口总额总体处于不断增加状态,但进口增速与出口增速从04年开始,连续5年都呈下降趋势,2009年更沦为负增长,而进出口差额更是由08年开始就一直处于减少状态。

当前形势下,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交织,中国对外贸易陷入不明朗状态,机遇与挑战并重。在国际新局势下,我国长期以来所采取的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战略中所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部分政策已不再适应当前环境。为改善我国对外贸易市场环境,减少国际局势动荡所带来的对外贸易风险,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国应对对外贸易市场战略予以改良和更新,以适应国际新形势的需要。

二、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存在的问题

1.企业主体地位不够明确

由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于建设阶段,市场经济体系仍处于不完善、不成熟阶段。在此不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多元化运作模式也处于模糊状态,我国企业三类主体:没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规模小但具有外贸经营权的中小外经贸企业和经营规模较大集生产、金融、外贸为一体的企业集团,由于外贸经营权的企业与中小外贸企业实力有限,无能力承担开拓国际市场的任务,而大规模企业集团则由于与发达国家大型跨国集团在综合实力和资金规模上仍存在着较大差距,暂时没有能力成为市场多元化战略实施主体,政府承担起了市场开拓主体的职能身份。政府通过市场信息的搜索和提供,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必要的协助。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明确企业市场多元化战略实施主体地位,逐步提升企业国际影响力和市场开拓能力,通过过建立政府信息搭桥、企业开拓市场的市场多元化战略运行框架模式,不断完善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战略实施体系,达成市场多元化战略目标。

2.出口市场地理过于集中

我国作为国际出口大国,“中国制造”可谓遍布世界各个角落,但总的来说,我国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地区:首先是最大的市场――西方发达国家市场,西方发达国家市场主要包括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西方发达国家市场在我国出口市场中占据了约40%的比例,尽管近几年来受新兴市场兴起的影响,增长幅度有所下降,但仍是我国出口市场的主体。其次是第二大出口市场――港澳台地区,港澳台地区在我国进出口市场中约占15%的比例,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港澳台地区历来是我国出口主体市场之一。再次是东盟,近几年来,随着东盟经济体的不断发展成熟,我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合作不断加强,东盟逐渐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市场的主体之一。最后是包括日本、韩国在内的独联体。独联体实力的不断增强,也使其逐渐成为我国出口市场的主体之一。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尽管近几年来我国与东盟等新兴发展中国家市场的贸易与合作不断加强,进出口比例呈上升趋势,但当前我国出口市场仍然主要集中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出口市场地理过于集中。这在当前国际形势趋于复杂,世界经济多级化趋势加强,国际贸易风险加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形势下,大大增强了我国对外贸易难度和面临的风险,降低了我国外贸的主动性,对我国国际贸易环境十分不利。

3.主要进出口商品过于集中

我国劳动力低廉的比较优势决定了我国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能源资源产品为辅的基本情况。其中制造业长期以来都居于首要地位,制造业中的纺织业和服装产业、玩具业尽管受金融危机下世界经济滑坡的影响,出口有所下降,但仍是我国主要出口商品,而原油等能源资源商品的出口受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升的影响,出口更是有增无减。而在进口方面,受国内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投资、消费需求等的增长的影响,我国能源资源类商品进口在进口商品中继续独占鳌头,消费品和资本品进口也呈逐步扩大趋势。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尽管在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指导下,我国进出口商品已逐步趋向种类多样化和结构多层次化,逐步拓充和分散到各个领域,但仍然集中于主要的几个商品市场。主要进出口商品过于集中的市场结构,尽管有着规模经济的作用,但在当前新形势下和在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战略下,这种市场结构使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居于被动局面,贸易风险被扩大,也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产业战略发展新对策

1.多元化总体市场格局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规避风险的有效的办法。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市场也是如此。我们不应仅仅把目光局限在西方发达国家市场上,而应当在巩固、扩大和发展原有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外贸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推进与港澳台、东盟和各独联体间的贸易与合作。与此同时,新兴发展中经济主体近几年的发展也令人侧目,不断增长的亚洲、拉丁美洲、非洲等的发展中国家进口的需求也逐渐成为各对外贸易国开拓市场、扩大出口的必争之地。我国应充分运用自身生产力水平居中的比较优势和出口大国竞争优势,加强和扩大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经贸与合作,积极开拓新的市场。通过开拓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一方面满足我国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不同原材料、能源、消费品等的不同进口需求,另一方面,多元化的出口市场格局,也有利于改变我国外贸市场过于集中所带来的被动局面和消极影响,降低我国对外贸易市场所面临的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等。

2.推进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

我国当前生产力水平偏低、企业综合实力不够强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企业无法独自承担起多元化对外贸易市场的重任的基本情况,而这种基本情况在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完善之前,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毋庸置疑代替企业成为了开拓市场的主体。但多元化市场的主体最终仍将是企业,政府应通过推进外贸经营主体的多元化,一方面支持鼓励大规模、实力雄厚的集团企业进军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也应扶持和保护中小型外贸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一席之地。通过外贸经营主体的多样化,带动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合商品市场的多样化,带动我国外贸市场朝多元化趋势发展。

3.丰富外贸经营商品形态

外贸经营商品形态不仅包括商品这种有实物形态的有形商品,还应包括技术和劳务等非实物形态的无形商品。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市场经营的重点都主要放在了有实物形态的有形商品上,对技术和劳务等无形商品的进出口重视度十分不足。实际上,在我国当前浅层技术产品过剩、劳动力过剩和高级技术产品欠缺的情况下,技术和劳务等无形商品的进出口是十分必要的。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进一步丰富我国外贸经营商品形态,扩大技术和劳务进出口比重,一方面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将过剩的浅层技术产品出口到对其需求较大的发展中国家,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通过对高科技含量技术产品的进口,进一步提升我国生产力水平。通过外贸经营商品形态的多元化,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改善国际贸易环境,赚取更大外贸收益。

参考文献:

[1]李金玲.市场多元化的理论分析.商业时代,2008.

[2]李钢,李俊.迈向贸易强国――中国外经贸战略的深化与升级,2006.

[3]张小伟.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实证研究.2008.

[4]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2005~2006年中国WTO报告[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6.

[5]崔日明,徐春祥.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

现在的外贸形势范文4

[关键词] 福建省 外贸企业 转型 五力理论 SWOT分析

世界经济正处于全球化时代,各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连,形成了全球统一的市场。在国际金融大环境的影响下,面对国际、国内市场和资源方面的竞争挑战,福建省外贸企业面临着深刻的企业环境变迁。

1 福建省外贸企业的竞争现状及与江浙、广东等优秀外贸企业的比较

福建省外贸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受政策调整、市场供求以及自身发展周期的影响,部分企业的进出口面临下滑。

1.1 福建省外贸企业竞争现状分析

根据波特(M.E.Porter)的观点,一个行业中五种力量(见图1)决定着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最终决定着企业保持高收益的能力。福建省外贸企业也受到了这五种力量的影响:

1.1.1 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2004年外贸经营权的放开使外贸行业门槛大减,许多原来不具有外销资格的内贸企业、外资企业、生产企业甚至个人都有了进入外贸行业的条件。

1.1.2 替代品的威胁。福建省许多企业生产的服装、鞋、包袋等传统加工贸易类产品工艺水平一般,如果报价过高,客户就有可能转向能够提供优质低价产品的外省甚至外国企业购买。

1.1.3 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由于许多外贸企业的产品结构趋同,销售市场集中,价格是主要的竞争手段,客户更换供应商或替代品所需的成本很低。因此,客户在议价中处于强势地位。

1.1.4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福建省的生产企业多数集中于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行业,除了少数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企业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议价能力都不高。

1.1.5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力量是当前外贸企业面对的最强大的一种力量,各种各样的企业参与外贸竞争,特别是2007年以来民营外贸企业呈上升之势,竞争趋于白热化。

1.2 福建外贸企业与江浙、广东等地的比较

1.2.1 福建省外贸企业的经营规模相对小。从表1可以看出,在2005年全国进出口额最大的500家企业中,福建省企业的进出口额仅为广东省的11%、浙江的22%、江苏的15%、上海的22%。以民营外贸企业为例,2005年全国进出口额最大的100家民营企业中,福建省民营企业的进出口额仅为广东省的3.6%、浙江的33%、江苏的53%、上海的76%。

1.2.2 福建省外贸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比江浙、广东很多同类外贸企业低;而且,福建的产业多是外商带来的,有严重的技术依赖倾向,广东、江浙的企业多靠自主创新。

1.2.3 福建省外贸企业的经营层次较低。当前大多数的福建省外贸企业还停留在加强生产线、品牌、渠道建设这一层次上,而江浙、广东的企业除了注重品牌、渠道外,聚焦点已从工业时代的生产线转向了信息时代的商业经营――虚拟经营、海外拓展、资本运作。

2 竞争环境变化促使福建省外贸企业必须转型

2.1 转型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在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新格局下,外贸企业既要面对低价进口产品及设立在中国的国外公司的竞争,还必须按照国际市场的标准、价格、质量来提品或服务。当然,经济全球化也为外贸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及更多获取新技术、信息及金融服务的机会,但前提是外贸企业必须具备利用全球资源、开拓全球市场的能力。所以,通过转型提高核心竞争力刻不容缓。

2.2 转型是国家政策变化的客观要求

政策变化会影响到企业战略的决策和实施,把握不当会使企业遭受巨大的损失,甚至倒闭。人民币升值、2006年9月和2007年6月财政部两次的出口退税调整,2007年7月商务部和海关总署的《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贷款利率上调,《新劳动法》颁布等政策形势变化都对福建省外贸企业的出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转型是外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并发展的唯一出路。

2.3 转型是市场竞争的正确选择

福建省出口产业结构是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为主,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不高。外贸主体多元化使福建省外贸企业除了承受本国优秀外贸企业带来的压力外,还承受着来自国际大企业的冲击和排挤。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外贸企业,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外贸企业,通过转型适应新形势已经成为了没有选择的选择。

3 当前福建省外贸企业转型可行性的SWOT分析

3.1 福建省外贸企业的独特优势(S)

3.1.1 出口资源相当丰富

福建省的山海资源丰富,特色产品如安溪的铁观音、武夷的大红袍茶叶享誉海内外。另外还有晋江石狮的纺织服装,泉州、莆田、福州的鞋业,福州的显示器、汽车及零部件,厦门的移动通信、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闽东的电机电器等福建省富有竞争力的出口产品。

3.1.2 低成本优势

①便捷的港口、灵活的高速公路和预计2010年修建完毕的高速铁路有利于降低福建省外贸企业的运费成本。

②福建省的劳动力成本只有发达国家的2%-3%,因此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价格竞争力。

③福建省有福州汽车及零部件、厦门工程机械、泉州泉港石化等集聚程度高的产业集群,集群内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之间形成生产联合体,使龙头企业实现低成本的快速扩张。

3.1.3 区位优势

对外,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面对台湾,毗邻港澳,又靠近华侨、华人集中的东南亚。对内,福建省南北对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在海峡两岸交流合作日益加强的新形势下,福建可以发挥和两个三角洲联结点的区位优势,发挥独有的地缘和人缘优势,推进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和基础设施对接,提升与台港澳、东盟的合作水平。

3.2 福建省外贸企业存在的劣势(W)

3.2.1 战略意识缺乏,投资方向盲目

许多外贸企业的短期趋利意识严重,只满足于利用廉价劳动力贴牌生产赚点小钱,缺乏长期理性思维。产品结构严重趋同,普遍达不到规模经济的要求,众多企业拥挤在狭窄的经营领域内,为争夺客户不可避免产生了过度竞争。这种现象在纺织品、家具等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尤为突出。

3.2.2 技术开发薄弱,创新能力不强

在国际分工中,福建省外贸企业多数靠低价竞销,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产品更新换代跟不上市场的变化需求,如福建省最大宗的鞋类产品出口主要靠贴牌来支撑,平均每双鞋单价仅为2.5美元;服装出口的档次也偏低,平均单价为3.96美元。

3.3 宏观环境的机会(O)

3.3.1 当前政策形势有利于进口

2006年7月21日,国家主席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特别强调了进出口平衡的重要性。商务部也提出了积极发挥广交会的进口促进功能,研究鼓励进口的信贷政策,鼓励企业利用双边优惠贸易安排扩大进口,推动和完善进口便利化等一系列促进进口的举措。另外,我国还对东盟、非洲等国的进口产品实施了优惠关税。这些政策形势都有利于国内进口。

3.3.2 国内消费升级带来更多需求

从居民的购买实力来看,我国可望在5-7年内超过英国和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居民消费国家,在未来13-16年内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消费国家。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中,福建省出口的服装、鞋、包袋、农产品、日用品等优势产品在国内发展空间日益广阔,特别是具有品牌优势的企业有望实现爆发性增长。

3.3.3 市场开放带来更多市场选择

福建省属于东南沿海,经济发展位于全国前列,将在国内外市场开放中得以迅速发展。福建省外贸企业可以通过来料生产或依据设计生产的方式,掌握外国先进的生产或设计技术;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提高生产效率;进口国外低廉的原材料进行生产,降低成本;通过海外投资,利用别国优势资源等。

3.4 客观的竞争风险(T)

3.4.1 不利于出口的因素增多

汇率风险加大、劳动力和资源成本上升、企业贷款利率上调加大了外贸企业的经营压力。2006年9月和2007年6月财政部的出口退税调整及2007年7月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布的《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对福建省的出口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另外,国家鼓励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福建省大部分加工贸易型企业的低价竞争优势逐渐减弱,必然要向成本更低的中西部转移。

3.4.2 知识产权保护形势严峻

①部分加工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在未审核所涉及知识产权的状况下,就盲目生产、出口,导致侵权货物被海关查扣而蒙受损失。

②一些出口企业疏于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没有向海关办理知识产权备案手续,被其它企业仿冒出口而信誉受损,如福建省知名的出口产品――白鸽拖鞋在大量假冒产品的冲击下,品牌形象逐渐被淡化。

③国内外企业抢注福建省著名商标的事件频频发生,如2005年12月-2006年1月间就出现福建省著名商标――厦华、才子、实达在香港被深圳一家公司抢注的情况。

3.5 转型的可行性分析

3.5.1 优势(S)大于劣势(W)

虽然许多福建省外贸企业的规模小,存在着战略意识缺乏、投资方向盲目、研发能力弱等不利因素,但也有一些企业忧患意识强、机制活,有一批长期从事外贸工作的精英、骨干,依托于发展势头良好的产业集群基础、侨乡优势和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这些企业的发展还是很有潜力的。

3.5.2 机遇(O)大于挑战(T)

虽然当前福建省外贸企业的出口面临着国际市场需求疲软、人民币升值、成本价格上涨,进口面临着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等重重压力,但从近中期看,福建省外贸企业的发展仍有一定的拓展空间。因为:①福建省的出口产品大多是消费者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不论经济如何不景气消费者照样得买这类产品;②世界经济持续走低,通货紧缩、生产过剩和竞争加剧降低了产品的进口成本;③人民币升值为先进技术装备的引进提供了有利条件;④优惠的进口政策及国内的消费升级都是外贸企业的发展契机。

综上所述,传统的靠低技术含量、以低价形式销售、凭扩产方式带动业绩提升的外贸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福建省外贸企业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档次、走内涵式增长道路的转型已迫在眉睫。福建省外贸企业必须充分的发挥优势改进内部弱点,抓住机遇打造核心竞争力,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外贸形势日趋严峻福建如何跨“栏”[EB/OL].中国台湾网, 省略.

[2] 周邦.外贸企业走出出口效益困境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7, (3).

[3] [美]迈克尔•波特. 陈小悦译.竞争战略[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4] [美]迈克尔•哈默, 詹姆斯•钱皮. 胡毓源、徐荻洲、周敦仁译.改革公司――企业革命的宣言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现在的外贸形势范文5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战略;趋势

中图分类号:F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171-02

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明显的特征,经济全球化让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要素得以实现循环,所以生产要素在各国的市场当中相互依存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巨大飞跃。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整个趋势下,国际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贸易结构转变与投资互动性加强的特点,贸易市场更为自由化,这些特点的出现让我国的贸易市场一下子难以适应,出现种种问题。

一、国际经济贸易战略的内涵和外延

1.国际经济

所谓的国际经济,就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各个国家为了实现自身的最大化国家利益和全球经济利益之间的平衡而进行资本、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互换,最终形成国际化的联系。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让国际经济得以出现,经济全球化能够促进国际经济实现快速发展,保持发展的不竭动力。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由于资本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国际经济形势呈现出新的特点。第一,由于国际经济贸易整体的不断发展,发达国家让国际经济呈现出高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呈现出相互带动的特点。第二,金融层面的创新,当金融工具不断进行创新,让金融一体化的程度逐渐提升。经济全球化让国际之间的经济资源实现有限的配置,与此同时,增加了国际经济当中的投机性与风险性。第三,随着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整个市场体系逐渐成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未来较有潜力的经济体,让国际经济进一步活跃。第四,国际经济不断发展,对各国的资源、能源更为依赖,依赖性逐渐增强。随着国际间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能源竞争成为目前国际经济当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切不可忽视。

2.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也可以称为进出口贸易,指的就是国家借助自身的技术、资源等优势,与其他国家之间实现技术、商品与劳务的互换的一种贸易形式,对外贸易具体可以分为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由于资源的分配存在一定的限制,所以经济全球化存在诸多的可能,各个国家需要到其他国家进行资源的挖掘。发达国家由于劳动力短缺,所以需要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发展中国家则需要使用发达国家当中的技术与资本。随着全世界范围内各国商品的流通,黄金和白银的世界货币作用已经逐渐被世界认可,最终变成商品的世界价格,有效促进国家外对的贸易。各国进行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市场当中的分工,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分配所有的资源,让劳动力资源有效节省,最终让社会当中的生产效率不断提升,促进整个社会的生产。

3.贸易战略

贸易战略指的就是一个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当中涉及到对外贸易发展的其中内容,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政府对于一定时期内的贸易未来的目标、结构和方向进行有针对的战略性决策。从某种层面来说,贸易战略有效凸显出政府出对于贸易未来发展的整体规划。另外一个层面,政府通过贸易战略对国家的对外贸易进行政策性的干预,来最终影响国家的整体经济,对于国家未来的产业型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适合国家的贸易战略,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因此需要格外关注。综合来说,发展中国家共有四种贸易战略,具体包括初级产品战略、出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出口导向战略。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内部的贸易战略不断进行调整,最初实行“进口替代战略”,与当时我国当时的国情有一定的关系。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国家的人口数量比较多,当时市场的需求较为波切,需要采用长期进口替代。在当时的阶段,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低,处于落后水平,无法参与到国际竞争当中。然后进口替代战略的实行,有一定的问题存在,这种战略导致国家内部生产出来的产品严重积压,产能过剩,大量的人员失业,出口能力受到限制,物价水平不断提高。所以,我国针对形势改变了战略,发展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战略,积极鼓励国家的产品出口。需要从国际市场当中不断尽快原材料,根据国情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既可以解决国家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出口贸易赚取外汇,获得国家工业生产当中需要的技术和资金。不过如果一味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创造的利润毕竟是有限的,难以保证国家经济的平稳发展,还有可能导致恶性竞争,最终导致国家的贸易环境不断恶化。国家自从加入了WT0组织以后,贸易壁垒逐渐降低,国家内部企业开始参与到国际竞争中。随着整个国家形势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逐渐明显,贸易交易更为自由,国家需要对贸易战略进行调整,从高以往的出口创汇为主,变成未来的实现产业升级为主,真正达到国际贸易的要求,并且在国际竞争当中占据主导地位。

二、新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国际贸易出现了新的特点,社会发展影响国际贸易的各个方面。随着时间的深入,未来的国际贸易将会出现新的发展方向。

1.国际贸易交易对象高级化

科技的巨大飞跃,让国际贸易呈现出高级化的趋势,交易的对象越来越高级。首先,在国际贸易体系当中,国际技术贸易获得了快速发展,相关的数据显示,93年以前,世界当中主要的发达国家高新科技的出口速度往往高于总出口量的增长。大概在76-96年之间,美国作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其高新科技的出口总额增长了大概74%左右。在86-96年之间,增长大概356.6%。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高新科技产品的增长占据国际贸易总额的大部分。其次,国际贸易当中的商品结构逐渐转变,变得更为高级。国际当中的各个国家为了应对高新科技,将会国内制造产业的数量和质量有效提升。最后,整个社会当中的条件不断完善,各个国家更为关注自身的产品。国家的重视程度为国际贸易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国际间的合作更为紧密,国际之间的技术交易越来越多。

2.国际间贸易利益的分配呈现两极化趋势

一直以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当中的地位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导致最终的分配格局呈现出两极化。两极化也就是我们平时经常所说的“中心一化”的未来发展趋势。目前全球形势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当中的分配格局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目前的国际贸易当中,发达国家分配利益达到80%以上,英国美国法国作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利益分配占总贸易额的90%以上。光是美国一个国家,利益分配占总贸易额的三分之一以上。新的形势下,发达国家一样占据着极为重要的贸易地位。正是国际贸易存在不公平,所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两极化会进一步加剧。不对称的国家经济形式,让发达国家垄断了国家的经济地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当中,一直占有主动作用。

3.国际经济协调趋于贸易化

当前的发展中国家贸易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当中的商品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国际间的重点逐渐转移到贸易领域当中。在这个过程当中,世界的国际贸易贸易将本身注重自然资源,转变为注重知识资源。产品的趋势从最初的自然资源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产品,这样的趋势下,电信业、国际贸易服务行业不断崛起。98年,中国与WYO组织签订了《全球基础电信协议》《信息技术协议》与《开放全球金融服务市场协议》等一系列的电信业协议,将国际贸易的转变重点予以体现。在发达国家当中,较为关注高技术的会谈。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会谈,往往在谈判当中存在分歧,不同的角度考虑的重点会不一样。美国在转基因方面有一定的成就,因此具有自身的明显优势。在美国与其他国家进行谈判过程当中,美国会关注生物技术进展。在国际贸易中,高科技领域的协调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

三、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现状

全球化的金融危机,让发达国家在对外贸易当中屡屡受挫。国内材料价格上涨、美元贬值、出口退税率下调让我国的对外贸易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所以,我们需要在考虑国际贸易现有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采取对应的措施,根据国际经济贸易进行适当的调整,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当中,并且对于国际贸易当中出现的纠纷有效解决,让我国的国际贸易能够借助目前的有利时机实现快速的发展。国际经济贸易环境经常发生变化,我国的对外政策一直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的战略,让我国的企业在进出口贸易当中获得稳定的发展,获得长足的进步,在这个过程当中促进贸易结构的不断优化。在国际社会交往当中,会促进发展中国家与新兴市场之间的有效交流,让国家经济交易平台更为良好,积极发展和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对于内部,不断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借助民营企业灵活的特点,提高民营企业当中的抗风险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让企业在国际市场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目前我们国家的国际贸易还处在重要的阶段当中,还是存在着传统的比较优势,逐渐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企业可以在竞争能力获得飞速成长。随着原材料价格上升、劳动力工资上涨以及人民币升值等问题,我国的贸易企业的生产成本逐渐上升。传统的比较优势已经逐渐弱化,价格优势受到冲击,企业的利润不断下降,外贸企业往往面临困境,特别是中小型外贸企业陷入困境。贸易企业的利润不断下降,让外贸企业存在严重的资金不足,难以保持企业的长久发展。如果外贸企业资金不足,显然无法支持后续的品牌推广,导致无法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四、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战略选择

现在的外贸形势范文6

>> 新形势条件下中越经贸合作:对接与发展 新形势下津台经贸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新形势下桂台经贸合作的阻力与路径选择 新形势下全面提高中非经贸合作水平的机遇与对策 东北亚的新形势与加强中俄经贸合作 亚太区域经贸合作发展形势分析 加强战略对接 促进经贸合作 新形势下的中法经贸合作 新形势下温州对台经贸合作探析 金融危机下中越经贸合作之探讨 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形势分析与预测 中非经贸合作发展探析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发展探讨 俄朝经贸合作发展研究 福建与东盟经贸合作现状与发展 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 中国与拉美经贸合作研究 印度:加强与非经贸合作 苏州与东盟经贸合作发展研究 中欧经贸合作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四、中越经贸合作将助力中国-东盟合作顺利开展

越南1995年加入东盟。随着其革新和融入国际步伐的加快,越南致力于在地区和国际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越南是东盟人口第二大国,人口约9000万。2013年,越南的GDP、进出口总额和引进外资三项指标在东盟的比重分别为8%、11%和9%①。尽管越南经济上未能在东盟中发挥带头作用,但越南积极参与东盟共同体建设事务,东盟共同体中的“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就是基于越南的倡议。越南目前是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等国的主要外资来源国之一,与老挝和柬埔寨有密切的传统友好关系。而且,在过去几年,越南还尝试调和缅甸和西方国家矛盾。越南在东盟一体化建设中发挥作用日益明显。

越南也是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出海西行的第一站,加强中越经贸合作对于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促进“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顺利推进都具有重要意义。越南是东盟四个新成员国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在东盟和国际上的地位和话语权迅速提升,已经成为新一轮世界产业转移的重要目的地。东盟成员国中,仅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和越南四国国家属于TPP成员国,东盟内部担心TPP会进一步拉大成员国间的发展差距,并影响东盟一体化的进程。“东盟经济共同体”(AEC)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则包含东盟十国全体成员。RCEP被视为东盟及其成员国应对TPP挑战的重要方式。加强中越经贸合作与互联互通,有助于RCEP的顺利推进,也有利于越南和东盟各国降低TPP带来的不良影响。当前中国与东盟正在致力于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提升中国-东盟合作新高度,要从单纯以双边贸易为主,转变为综合合作关系,即以贸易、服务、投资,特别是投资为基础的服务和贸易合作。打造好中国-东盟升级版自贸区,可以促进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实现、促进RCEP建设。越南是东南亚大陆国家进入中国的通道和桥梁,是老挝、泰国和缅甸重要的出海通道,也是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的关键国家,加强中越之间的经贸合作,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国和越南关系的提升,也有利于通过越南带动中国与东盟其他国家的合作。此外,中越关系的顺利发展,将有利于减少中国和东盟合作障碍,也符合我国“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对推进我国周边外交战略大有裨益。中国-东盟加强合作,将有利于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潘金娥.中越贸易:现状、前景与贸易失衡的原因分析〔J〕.东南亚纵横,2007,(10).

现在的外贸形势范文7

进入21世纪以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经济发展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国际方面,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新科技革命的新形势,使世界各国纷纷进行结构改革和调整,全球加工贸易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并且我国国内也提出了建立新型工业化,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国的加工贸易正处在这种新形势下,给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一、新形势下我国加工贸易的新机遇

(一)国际分工新格局的形成给我国加工贸易的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和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国之间的垂直分工继续发展,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部门之间的水平分工进一步深化;形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水平型”国际分工格局。同时,国际分工形式开始从产品分工向要素分工转化。由于通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突飞猛进、使用全球资源的成本降低和远距离多时空经营的便捷可行,以及由投资政策自由化所引致的要素流动,使得价值链上的各项功能性活动得以在国际间实现更加专业化的细分,国际分工越来越表现为相同产业不同产品之间和相同产品内不同工序、不同增值环节之间的多层次分工。这种分工是价值链上具有劳动要素密集、资本要素密集、技术要素密集或其他要素密集性质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分工。国际分工新格局的形成使生产的国际迂回程度不断加深,带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分布,同时也为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二)经济全球化下,跨国公司的进入给我国加工贸易带来新的优势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跨国公司的商业模式发生了变革。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一些跨国公司将其生产布局日益细化,把一种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按照成本最低的原则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同时,跨国公司也越来越多的专注于技术开发、品牌经营和营销网络的建设,将制造活动尽可能地以OEM(原厂委托制造)的方式外包给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企业。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随着加工贸易规模的持续扩大,已初步显示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的前景。在全球化趋势下,我国加工贸易的作用将会使我国有可能成为“世界工厂”。这正为我国原先的竞争优势融入全球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创造了更好地就地学习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机会,带来更多的就业、税收和发展资本等利益,也为企业带来更多与跨国公司合作的契机。跨国公司也正逐渐开始将我国作为重要的采购基地。为了降低成本,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把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组装配送环节转移到我国。这种产业转移,如果是以内销为目的,产业链必然会逐步向下游延伸和扩展,形成在国内的销售网络;而且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领域,跨国公司也将会把区域研发中心和运营管理总部转移到我国,这些做法均将有利于提高我国加工贸易的国内价值链。如果是以外销为主,随着我国加工制造能力的不断增强,加工制造的技术和质量在升级,当我国低生产成本优势与跨国公司综合物流运作能力相结合,就可形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网络提供从采购、加工制造、仓储运输一直到分销和售后服务的合作,这样也有利于进一步利用跨国公司的国际营销网络,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更快发展。因此,从发展前景看,全球化不仅带来把我国加工制造能力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的机遇,而且也创造了把加工贸易升级为综合优势的契机,使加工贸易开始新的机遇。

(三)我国加入WTO对加工贸易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入世后,我国的加工制造能力将获得巨大进步,以国际分工和跨国公司国际化生产为背景的加工贸易在我国将会有新一轮的发展高峰。其主要表现如下:

1.我国加入WTO后,将进一步开放本国市场,尤其是服务贸易领域市场将加大开放力度,外商在华投资的领域必将扩大。外商在华从事加工贸易的产品将有可能就地销售,而无须运往国外。外商将会发挥服务业的优势,为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国有企业或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信贷、保险等服务,有利于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开展国际加工贸易。

2.按照WTO中的国民待遇的原则,WTO的任何成员国不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对加工贸易生产中使用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有特定国内数量限制,或强制规定优先使用国内原料。这样,我国的市场资源便能够公平地进入国际市场进行优化配置和组合。也就是说,通过加工贸易,我国的优势资源(如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与外国的优势资源(如资本、技术、管理等)能够实现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最佳配置的强化竞争机制,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

3.加入WTO,将使我国的关税大幅度降低,扩大市场准入范围,这在一定程度虽使我国加工贸易政策的优惠程度有所减弱。但在实际上,却从根本上减少和杜绝了不法分子利用加工贸易进行走私的机会,使走私分子失去了利用加工贸易牟取暴利的土壤。可以纯洁加工贸易这一方沃土,有利于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

4.WTO的透明度原则将使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下的新型政企关系,促进公平竞争市场体制的形成,完善加工贸易的运行环境。这对于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来说,无论是从事境内加工贸易还是境外加工贸易,都有利于公平竞争。

5.WTO倡导贸易自由化。在WTO下,主张取消以数量限制为主的非关税壁垒。按照取消数量限制的原则,我国加入WTO后,将进一步加强同世界各国相互间的依赖关系,而取消配额限制,则会增加更多新的贸易机会,使我国在生产、销售、服务等广泛的事业领域发展成为可能。在这种条件下,我国加工贸易将会从中获得利益。我国依靠劳动力优势,可以在更广的领域从事加工贸易。这样不仅可以使我国加工贸易产品摆脱国外市场的数量限制,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而且利用国内原材料、零部件的机会也将增加。

二、新形势下我国加工贸易的新挑战

(一)现行监管政策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加工贸易的发展需要,加工贸易监管面临挑战

随着我国加工贸易活动的新发展、新变化,一些新问题的出现对我国加工贸易政策与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有关部门也对我国加工贸易的政策与管理按照市场的要求进行了调整,如1994年税制改革后,加工贸易进口保税政策又纳入了国内增值税保税的内容;针对加工贸易中存在的走私漏洞,引进保证金台帐制、出口加工区政策等。但是,由于没有将有关政策与监管制度进行通盘考虑,使得加工贸易政策与监管体制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表现在:一是加工贸易监管政策存在不足,加工贸易的监管政策滞后于业务的发展;缺乏健全、有效的产业政策导向和税收保障机制;相关政策不协调;在贸易政策和税收等政策方面,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之间存在较大的政策落差。二是不法企业利用加工贸易走私现象十分突出,给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由于加工贸易的管理模式与监管手段仍有实际困难,使加工贸易成为不法分子走私的渠道之一,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经营秩序。三是没有形成有力的协调配合机制:各部门多头共管,各地区监管条件不平衡;技术标准不规范;管理脱节;保证金台帐制度需要进一步落实;监管任务重。加工贸易超常比例增长与海关监管人力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过重的监管任务使海关事实上难以有效监管。

(二)境外加工贸易发展面临挑战

一是对境外加工贸易认识不足。加工贸易在我国已20多年的发展历史,我们对加工贸易的认识很全面。但对于境外加工贸易,我们的认识还很不足。我国现行的政策限定过死。目前,生产企业获得的自营进出口权,只限于经营自己生产的产品,而事实上,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需要出口的原材料、零部件不仅仅限于本企业生产的。二是国家的相关政策尚未配套。以金融服务业为例,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程度较低,难以对境外加工贸易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我国企业在境外开展加工贸易过程中,遇有流动资金短缺时,难以得到国内商业银行和国家进出口银行的信贷支持。三是产业发展不均衡。我国拥有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的行业领域少。现在,我国的纺织、服装、家用电器和轻工业品还占有优势,其它诸如汽车、IT产业、电信等领域,我国没有竞争优势。尤其是我国的服务业水平同国际相比,差距很大,这直接影响了我国境外加工贸易的发展。四是信息机制不健全。从市场信息需求看,企业对国外有关政策、法律和投资环境知之甚少。不少企业想走出去,但不知从哪里能够得到有关国家的市场资料。对于国际上与加工贸易相关的原产地规则了解不多,国际通行做法也不掌握。

(三)现行的原产地政策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带来限制

1.我国现行的原产地规则,对加工产品的原产地认定,采取以制造、加工工序为主,辅以构成比例的原则,因而对加工产品的原产地认定更多地注重“最终组装工序”,对加工产品中的原材料、零部件的构成也更多地从组装工序角度考虑,而忽视了其中核心部件在原产地认定中的作用。这既造成在我国只进行简单加工的产品轻易可以获得中国原产地证书,也使外商更倾向于只将最终简单加工环节放我国境内,原材料、零部件更多地采用进口,而不注重从本地采购,这对中间产业的发展显然是极为不利的。

2.由于宽松的原产地规则,使的加工贸易产品可轻易获得原产地证书。外商也往往通过投资设立企业,在我国从事“三来一补”业务,申领我国十分有限的出口配额,致使加工贸易对一般贸易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同时,这类在我国进行简单加工的产品其产品实质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但也以“中国产品”出口,名义上增加了我国出口数量,从而加剧了外国与我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和纠纷。目前,我国对美国和欧洲存在较大的贸易顺差,原因之一正是由于加工贸易顺差较大而引起的。

(四)WTO规则对加工贸易带来挑战

1.由于关税的减让,原来销往国外市场的加工贸易产品可能转而在本地销售,从而影响国产商品的市场占有率;一些加工贸易货物通过内销途径可能逃避配额许可证管理,既影响了企业加工贸易的正常运行,也为海关对加工贸易进行后续管理造成困难;按照WTO国民待遇原则,任何成员不能以直接或间接方法对产品的混合、加工或使用有特定数量或比例的国内数量限制,或强制规定优先国内产品。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不能用政策上的限制来促使加工贸易企业更多地使用国产料件;随着关税的降低,政策优惠的吸引力下降。

2.作为WTO的成员国,我国的加工贸易市场也将进一步向外商扩大开放,为外商投资带来广阔的发展天地。外商企业以其雄厚的资金及高新的技术给我国的国内产业带来一定的冲击。由于国内开展加工贸易的企业由于技术、资金、人才、服装、网络以及体制上的原因,在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竞争压力将增大,一些质量差、成本高的加工贸易企业必将被淘汰。

(五)我国目前加工贸易中的国内价值链过短

我国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的本地化比例不高,从而导致其发展后劲不足。2003年1~4月,我国加工贸易(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出口665.6亿美元,占同期出口总额的31.5%;加工贸易进口456.1亿美元,占同期进口总额的32.7%。这表明我国加工贸易尚处于典型的简单加工或组装型发展阶段,加工贸易国内产业链短,生产能力集中于下游产业,零部件和原材料也过度依赖进口,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这些将会逐渐失去发展后劲。而且在整个加工贸易的研发、设计、制造、仓储、运输、销售、服务等环节构成的价值链中,我国企业承担的往往是对零件或原辅材料的初级加工、装配和组装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占有的价值链环节较少,从而导致产品附加值的提高状况极不理想,造成我国加工贸易的增值率极低。据统计,在来料加工中,目前我方企业平均仅能获得占出口总额8%左右的工缴费收人,其余大量的产品增值部分被外方获得;而在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中,由于外方控制着原材料采购和制成品销售等关键环节,便于利用转移价格等手段,造成我方企业利润严重流失。

(六)现在我国的加工贸易工业功能发挥得不好,对我国产业的提升造成脱节

加工贸易应当发挥两种功能,即贸易功能和工业功能。贸易功能是促进贸易的发展,工业功能是促进工业的发展。我国加工贸易较好地发挥了贸易功能,促进和带动了贸易的高增长,充分发挥了鼓励出口的功能。但是在促进我国工业发展的方面却无法充分体现出来。由于现阶段,我国加工贸易最突出的表现是“两头在外”和“大进大出”的规定。“两头在外”即原材料采购在外和产品销售在外,意味着加工贸易同我国工业之间的联系是被切断的。切断这种联系就使加工贸易带动国内工业发展的功能无法发挥,并且会给国内相关原材料产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冲击。而在“大进大出”模式中,由于外商控制着核心技术和销售渠道,中方只参与简单的加工环节,从而造成我国加工贸易的真正经营主体是外商企业而非我国国有企业的局面,因而使我国原有的产业基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延缓了加工贸易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

现在的外贸形势范文8

内容论文摘要: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产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体系,两种理论有各自的分析框架,前者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而后者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在发生变化,理论研究认为二者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而后形成共生关系,目前还有相互融合的趋势。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市场结构 国际贸易理论与市场结构理论分析框架的产生 国际贸易是商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国际直接投资则表现为货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循环。按照蒙代尔的理论,商品资本的国际流动可以完全替代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就不会发生。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产业资本的循环依次经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式,并且三种资本形式还要保持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单个产业资本循环的特点也体现在社会总资本的循环中,从世界经济的范围分析,产业资本循环经过上述三种形式才能保持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市场结构理论来自于产业组织经济学,按照该理论市场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两大类型,不完全竞争市场又分为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三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差别主要体现为产品差异性、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卖方集中度。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产品具有同质性,进入和退出壁垒小以及卖方集中度低,而不完全竞争市场则相反。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提供的产品有差异、行业的进入壁垒较大,具有规模经济及由此产生的卖方集中度。古典贸易理论和现代贸易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新贸易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之初就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世界经济活动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有融合趋势。 从历史上看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先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从发源于15世纪欧洲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开始,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以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为标志。这两种理论有各自的分析框架,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起点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统一的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逐步结合,商品、资本、技术和服务的流动日益密切,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但是统一的理论框架还没有建立起来。本文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理论和直接投资理论,并指出新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的基础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新贸易理论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福利影响,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使得垄断竞争厂商都具有向国外出口产品的动机,加之这些厂商生产的是有差异的同种产品,产业内贸易形成。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如果具备贸易壁垒和资本自由流动,国际直接投资厂商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就能够实现对国际贸易的完全替代。 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按照市场结构划分前三种可以归纳为一类,它们的理论基础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古典贸易理论包括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包括一般均衡理论、相互需求理论和对偶理论,这些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现代贸易理论则以要素禀赋论为代表,该理论体系阐述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产品的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源自于成本差异,成本差异产生于生产要素的丰裕度。主要理论包括要素禀赋论、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萨缪尔森—斯托尔帕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等。 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分析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些前提假定包括:生产要素在各国内部是自由移动的,而在国家间是不能移动的;国家之间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生产和交换是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要素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贸易双方的出口价值等于进口价值,国际收支平衡;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为零;没有要素密集度转变的情况,生产同一商品时各国的生产技术一样,生产函数相同;没有规模经济的利益,不存在规模经济递增。从上述的前提条件可以看出该理论体系将国际直接投资排除在外,首先国家之间没 有多余的资金可以投资;其次国家之间没有要素流动的可能性。总之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没有给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留下任何成长空间。 要素禀赋论创立后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掌握了一国的资源禀赋情况就可以推断出该国的对外贸易走向。然而里昂惕夫的实证分析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解释用于修正要素禀赋论的前提条件,如贸易壁垒说、自然资源稀缺说、生产要素异质说以及人力资本说等等。前提中完全竞争的假设在现实中难以满足,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只能作为产品价格的接受者,他们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许多现象无法用完全竞争的市场来解释,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它的创建是建立在两个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之上:即产业内贸易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源差异和规模经济均是国家进行专业化和贸易的原因,前者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的产业间贸易,而后者是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产业内贸易,它更强调的是非比较贸易优势。同时为强调规模经济作为贸易的原因作了三个基本创新:将产业组织引入贸易理论,将贸易理论从完全竞争模式的不现实中解脱出来;摒弃了传统的二维假定和凸性生产可能性曲线,新贸易理论发展了一种“层级结构”的方法来解释贸易和要素流向,即产业间贸易仍由要素禀赋的差异来决定,而某产业内部具有类似要素比例的产品之间却相互分工和贸易,后者在产业间贸易的格局中表现为净贸易量;区分了技术溢出的外部经济和市场规模作用的外部经济。 把新贸易理论看作和古典贸易理论完全对立是不确切的,新贸易理论只是补充了后者在自身假设框架下所难以解释的现象。新贸易理论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而古典贸易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它由美国学者海默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海默则认为,要解释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必须摒弃传统理论中关于完全竞争的假定,对不完全竞争进行研究。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具有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同类产品,拥有获得所有生产要素的平等权利,这样就不会有对外直接投资发生,因为它不会使企业拥有高于当地对手的优势。只有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才能获取垄断优势,并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予以利用。 金德尔伯格将垄断优势分为四类:来自于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企业拥有的内外部规模经济;由于政府干预,特别是对进入市场以及产量的限制所造成的企业优势。后来学者在海默的理论框架下进一步发展了垄断优势理论,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论述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来源;二是跨国公司在出口、直接投资与许可证交易三种方式中选择直接投资的根据与条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企业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特定优势类似于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即一国企业拥有的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只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避免市场不完全而通过内部化将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市场不完全的含义近似于不完全竞争,邓宁认为市场不完全可以分为两类:结构性市场不完全和知识性市场不完全。企业利用市场不完全通过内部化建立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越大,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性越明显。内部化优势还不能充分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出口照样可以发挥优势。区位优势可以更充分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因为区位优势属东道国所有,企业无法自行支配,只能予以适应和利用。只有国外区位相对国内区位具有更大优势时企业才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不完全竞争市场下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 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体现在以下方面:在地理区域上呈现高度的一致性,在贸易和投资领域还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的规模在逐步扩大;国 际直接投资的产业流向与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一致,二战前以发达国家的制成品和发展中国家的初级品为主,二战后传统的工业品贸易下降,高科技含量的工业品贸易量上升,究其原因在资本的跨国界流动,战后国际资本更多地流入制造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国际直接投资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模式与格局,最初国际贸易更多表现为产业间贸易,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产业内贸易和企业内贸易在增加。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实现的,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企业贸易量在不断扩大。第四,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协调机制统一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内实现。 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有不同的分析视角,但是二者融合的理论基础尚未统一。张晓涛(2004)指出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是国际分工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两种最重要的国际经济关系。传统的研究将二者置于不同的分析框架之下,使二者长期处于隔离状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二者认识加深,一般认为二者存在互相替代、互相互补和互相促进的关系。 顾颖(2001)认为要建立国际生产的一般理论来统一解释企业的国际生产活动;贸易和投资是国际化经营方式的不同选择。 本文尝试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即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分析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趋势。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是传统贸易理论中的两个重要假设,几乎所有的重要结论都以此为基础。然而,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是两个纯粹的理论假设,只能算是一种特例,在现实生活中更为常见的是不完全竞争,同时在很多行业都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因此新贸易理论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假定为基础分析了产业内贸易的原因。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本身就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用垄断优势和区位优势可以解释跨国公司在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选择。因此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基础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

现在的外贸形势范文9

一、贸易成本的内涵和特点

(一)贸易成本的内容

在贸易成本的含义中,其中成本是所有经济活动在经营中最基础的组成要素之一,这种成本要素也是在国际贸易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国际直接投资成本中,是由国外生产投入的成本、管理费用以及国内外的协调配合工作所支出的费用部分所组成,其中最为固定的成本部分是国外生产投入成本部分。而当前的贸易成本所指的不仅仅是传统贸易交易过程中的贸易运输所形成的成本,还增添了其他包括贸易过程中的自然和人为的关税支出以及为了使贸易更好地达到互通,需要支出更多在文化和语言交流上的成本支出以及货币兑换所产生的费用,这都是在经济全球化的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下所新增添的贸易成本的内容,都是贸易产生和发展所必须要经历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贸易协定的贸易成本。

(二)贸易成本的测度方法

在贸易成本的特点中一个是直接度量法,这种方法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对贸易成本进行测度的方式。这种测度方式是通过引力模型来建立一个双边流量贸易模型,从而对贸易成本进行推算。而其中的引力模型的建立是通过两个贸易合作伙伴之间建立起来,要通过两个贸易伙伴的出口大小来确定它们的贸易收入的增函数,并形成它们两者之间距离产生的减函数。其中,国民收入的多少直接反映出两个贸易伙伴合作所形成的吸引力的大小,而所形成的距离是对两者之间形成的排斥力的直接呈现,这种引力模型使贸易流量与所合作的贸易伙伴的GDP呈正比关系,而相反的,与经济距离之间产生反比关系。另外一种贸易成本的测度方法是间接度量法,这种测度法的依据是实际贸易的流量度为基础,所反映的是贸易成本对进出口贸易的商品产生的价格变动关系,这种价格变动关系对进出口贸易的数量产生连锁反应的过程。所以这种贸易成本测度法更加周全地对贸易壁垒的因素进行了全面考虑,能够更加准确地测出贸易成本的大小。

二、贸易成本对国际贸易投资所形成的作用

(一)贸易成本对国际贸易的作用机制

贸易成本与贸易流量之间的关系能够为经济距离和贸易流量形成重要的影响依据。尤其是随着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有关学者研究分析出国际贸易流量与多种因素包括贸易运输成本、经济距离以及贸易壁垒之间形成了负相关性。而在产业内外的贸易发展中,贸易逐步从产品贸易发展到公司贸易,在贸易过程中所涉及的贸易模式也有了更加多样丰富的选择,同时贸易所出现的品种类型也更加多种多样。在这种变化过程中,贸易成本在无形之中起到了催化和促进作用。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贸易成本的降低使得国际贸易模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这也是进行贸易的企业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竞争中为了取得贸易主动权而降低贸易成本的方式。在正常情况下,产业与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之间的贸易关系都是为了充分降低贸易成本来改变选择,从而对应地降低贸易成本的贸易模式。而其中产业与产业之间的贸易交易过程更加复杂,同时成本所涉及的成本项目也广泛繁杂,这就会导致所形成的贸易成本处于偏高的趋势,所以对此在逐步发展中的公司内或者产品内贸易开始转向不断适应和提高贸易竞争的优势,对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进行控制,主动对贸易成本加以主观控制,并用这种控制来调整贸易模式的选择。而且通常企业为了避免市场的不完全来降低交易成本而采用公司内部贸易的模式。

(二)成本贸易对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作用机制

在成本贸易的形成下,进行直接投资的作用中,有关学者研究认为贸易成本是跨国公司是否选择出口还是选择直接投资国外最为关键的依据。而影响企业是否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因素包括公司在建立时所需要的原材料、生产所需要的设备器材、员工工资分配等的生产投入成本、无形资产所得到的收益,这些资产的形成都离不开公司对产品的研发、产品广告宣传以及促销和生产技能的管理等的投入,同时还包括了出口销售所需要经历的包装、装卸、各种保险和关税壁垒等费用的支出以及支出更多在文化和语言交流上的成本支出以及货币兑换所产生的费用。另外,在出口贸易中还有出口销售额的销售成本以及在出口贸易过程中所需要的管理协调费用的成本支出,这笔成本包括跨国公司的国外子公司在遇到国外所在的不同地域所出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下的不可预测和估量的管理成本。因此,从多种成本贸易的跨国经营成本而言,所需要考虑的经营贸易所需要的成本因素多而广,而能够决定国际贸易的成本控制的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让成本贸易能够在可以掌控的条件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三)贸易成本与贸易结构的作用力

贸易成本不断降低会直接对国际贸易模式的选择产生关联性的影响。这种影响首先是因为贸易成本与贸易产品的结构所形成的,当贸易成本在降低,就会使得产业内贸易的比重相应的提高,相反,贸易成本的降低就会让国际贸易模式出现产业贸易关系的改变,由外部开始转向产业内部,形成贸易结构的变化。同时,贸易成本与贸易地区之间形成的作用关系,表现在贸易成本降低会引起整个国际间的贸易成本的下降,这就使得地区贸易特征更加突出,形成了当前已建立的贸易联盟例如欧共体。尤其是随着贸易壁垒的不断变化,呈现降低的趋势,让贸易联盟国之间形成了更加突出的区域贸易特征。

三、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影响问题分析

(一)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制度的关系

贸易成本是国际贸易是否进行投资和开展贸易的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而且这种影响也是相辅相成、共同存在的一个过程,即是国际贸易发展和贸易业务的开展也会影响贸易成本。所以,随着贸易成本与国际贸易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力,互相形成一定的贸易投资发展的制度。在国际直接投资大力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迫切需要有较为规范而全面的贸易制度来保障贸易的开展,所以各个国家为了提高各自的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了提高对外贸易投资发展的能力,针对性地制定了一些与时俱进的贸易改革的制度和政策,来更加规范地促进对外贸易投资的发展。但是,这种贸易制度的建立一方面为贸易过程提供了一个更加规范和合理的标准和要求,但与此同时也因此形成了投资管理与贸易制度之间的冲突。所以国家在采取适当而合理的经济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也同时为了兼顾对外贸易发展的必要,对相关有关贸易成本的内容进行了协调性的调整,从而达到和谐、统一的平衡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对外贸易投资发展积极火热的情况下,相关贸易制度也在随之适当放宽,从而更加有利于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二)国际直接投资与中间产品贸易

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特别是针对通过跨国公司作为媒介的国际直接投资的开展,其主要目的是想通过更加直接的方式把外部市场交易转变成公司的内部交易,从而很好地规避和尽可能地降低外部市场所产生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同时还可以有效对贸易成本进行适当的控制,从而避免因为中间产品市场所造成的不完整性。由于在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技术因素等会使得中间产品有较高的成本交易特点,而且所交易的市场具有不完全性的特点。对此,跨国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国际直接投资中的这个特点把外部市场交易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交易过程,更好地解决中间产品在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取得在对外国际贸易发展中的竞争优势,促进国家贸易的发展和壮大,同时也是当前我国所处的国民经济发展的形势下,更好地创新改革发展对外贸易经济的方式,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际化经济贸易的往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