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化学最基础的知识集锦9篇

时间:2023-08-01 17:07:57

化学最基础的知识

化学最基础的知识范文1

《课标》要求"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基础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每次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测试中,基础知识一般在80%左右,能力考查一般在20%左右。

1.以《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依托,突出重点,夯实基础知识。每次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测试中,基础知识一般在80%左右,能力考查一般在20%左右。因而在历史教学中夯实基础知识尤为重要。历史课堂教学中必须抓实抓细基础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史实、最基本的概念,按照章节过关、单元过关、讲练结合的方法,讲清每一单元的历史发展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关键史实、重要概念及相互间的内在联系。

2.注重基础知识专题化、综合化复习,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在教学课本基础知识的过程中, 学生接触了大量信息,但不容易掌握。为方便学生掌握,迫切需要将这些知识系统化、专题化整理,用一根根线索将众多的知识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清晰的掌握历史的发展脉络,从而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二、专题能力突破——专题练习,攻克难点的冲刺

掌握了基础知识,还要注意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线索就是联系,历史线索就是历史联系。历史线索纷繁复杂,要引导学生在复习中能以简驭繁。如中国古代史可分为中国古代的政治、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五大专题进行复习。

1.在专题训练时,要做到精讲精练,讲练结合,查漏补缺,狠抓基础落实的同时注重能力培养。

2.针对专题中的考点,结合各地近两年的中考题,命制专题能力突破测试卷。

3.利用自命专题能力突破测试卷进行考查,加强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与对比。

4.找出出错率较高的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

5.留给学生一些时间、空间内化基础知识。“任何知识的获得都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的内化才有可能”。在日常教学中,要给学生留一点时间、空间,让他们自己梳理、内化知识,以真正掌握并灵活运用历史知识。这实际上是让学生带着书本、带着问题走向老师,是一个主动消化、真正内化的过程,这比教师从头至尾滔滔不绝地讲,一味地强灌,效果要好得多。

6.重视学法指导,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学法指导要贯穿自主学习过程的始终,但是各个阶段应有所侧重,分阶段分层次循序渐进。

第一阶段把提高阅读、理解、应用材料及比较分析的方法与作为重点,注意培养多种记忆能力和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第二阶段重点培养训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侧重于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的训练。这一阶段要求学生把知识和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要努力做到以下三方面:

(1)反复记忆、重点记忆,理解记忆结论。 转贴于

(2)精选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3)整理重点专题知识体系,注重知识点之间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每周进行一次“模拟仿真”演练,并适时回归教材。

三、在自主课堂中让学生自信发展

1.变“教案教学”为“学案教学”效果好。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够使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又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了基础,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有所参照。使用学案教学,可以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特别牢固,而用语言表述的,效果往往比较差。教学建议:在日常教学中,使用学案进行教学,把知识落实到纸上。我在编写学案时,紧扣历史主体知识,习题体现出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每堂课最少留出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学案的内容进行巩固、充实、提高。

2.练习巩固及时。在教学中,我设计10分钟左右的习题,做为课堂巩固练习使用。基础性的题目约占80%-90%左右,开放性、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题目约占10%-20%左右,按先易后难的顺序排列。开放性的题目应让学生有话可说。在课堂巩固练习时,注意及时检查,当堂反馈,对学生出错多的地方,进行纠正性的变式训练。

3.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

4.“精讲多练、有讲必练、讲练结合”。

5.重视单元复习检测与综合复习。每个单元我都自拟两套单元检测题进行单元检测,检测后的每份试题我都全批全改,并把易错题目进行变式练习,加以强化。综合复习按专题进行训练和复习,使所学内容更加系统化、网络化。

四、在教与学中不断反思。

1.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既要备教法,又要备学法。还要根据不同的班级及时改变原来的计划。要因班而宜,因人而宜,因时而宜。

2.千方法,万方法,落到实处就是好方法。

化学最基础的知识范文2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3-0189-02

摘要:本文拟结合语文知识教育的现状,对语文知识教育和精神成长教育的关系进行思考。并分析“淡化知识”趋势下的现阶段语文知识教学缺位、语文知识老化带来的种种尴尬和困惑,最后提出语文知识教学,仍然是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基础与重点。

关键词:语文教育;知识教学;成长教育

“语文教育”只是众多教育科目中的一支,任何阶段的教育,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为了改革传统语文教育以机械、模式化的知识教育弊端,人们提出了“淡化知识,淡化文体”的观点,这给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带来了许多的尴尬和困惑,让语文知识教育走向迷惘。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释。

一、语文知识教学缺位的尴尬现状

新课改实施以来,语文知识缺位的现象已经非常严重。很多学生进入初中,拼音不过关,分不清楚主语、谓语、宾语,句子的成分更是模糊不清,到了初三,修改自己的文章,仍然丝毫没有动宾搭配不当的意识。到了高中,全然不知道什么是复杂单句,什么是多重复句,对语法知识几乎一无所知。目前,语文课的教学,重点是“整体把握”,“体验式教学”、“用生命去感悟”。一线老师受此影响,在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及课程教学实施中,往往就淡化了“知识教学”这一目标,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也形同虚设。翻阅很多优秀教案,可以发现“知识”目标中严重缺乏识字、解词等知识教学。新课程标准的宣传有一个著名的比喻:“知识与能力”是人的躯体;“过程与方法”是人的中枢神经;“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人的灵魂。这样的比喻,都在强调了三个目标的重要性,但是,到底哪一个最重要呢?实际教学中该如何操作呢?目标太多,当然会很多目标都无法实现,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二、语文课堂出现“非语文倾向”

课改以来的“淡化知识”的教育观念,造成“语文知识”集体“贫血”与语文课堂的“精神成长”至上的“非语文倾向”。国家于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代表着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也是对于语文教育的教、学、评等各个环节的纲领性文件,对于语文课程的目标的规定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钱理群先生对此曾经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我国传统的课程理论的目标体系是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首先强调的是知识的学习,其次是能力的培养, 最后是情感态度。纵观我国各个时期的语文教育目标体系,它们基本上与此相符合。然而,现代课程理论强调的是对于本学科的学习兴趣、态度、方法、习惯的培养,以及学科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发挥的作用,认为这方面的培养比学习和掌握多少知识更为重要。因此目标体系应该首先是情感态度、其次是能力、最后是知识,也就是把知识和情感态度换了位置。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就直接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也正是这类的观点指导下,语文教育的目的、语文学科的性质引起了很久的争论,也给实际的语文教学中造成了许多的尴尬与困惑,而目前困惑最大的,便是语文知识的教学,对此,王荣生先生有过论述:“我国语文课程中的‘语文知识’的问题,由来以久。大量的事实证明,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主要问题出在内容上,亦即出在‘语文知识’上”。

被推崇为“教育学上的哥白尼”的夸美纽斯说:“学习语文,并非因为它们本身是博学或智慧的一部分,因而它们是一种手段,可以使我们获得知识,并把知识传授给别人”。语文教育,做为母语教育,更是工具中的工具,可以说,工具性比其他任何学科都强。虽然,新课标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虽然这个表述争议颇大,但是谁也不能否认语文科目是基础,而语文知识,则基础中的基础。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和时间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如果缺乏语文知识,接触再多的语文材料,语文实践也只是让学生感性地知道“果”,却不明白“因”。在一堂课上,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这个句子为什么写得好?必然涉及要引导学生分析某个词语生动准确,修辞方法用得好,然后学习借鉴,用来自己表达,同时避免语病,使表达更得体而生动。但是,在这之前,必然要涉及对学生的词性、句子成份的语法知识的教学,及修辞学等语文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仅仅了解是不够的。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理解到句子好,精神上感悟认同,得到收获。这样的语文实践,也才有意义与实际的价值。这里,把语文知识比做是“米”,如何运用是“炊”,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语文知识缺乏,又谈什么运用呢?难道抽象思维的“感悟”教学,“语感教学”真能够取代“语文知识教学”吗?现在的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热衷于开展各样的非语文活动,并美其名曰是“语文综合实践”,热闹之中似乎重视了“精神成长教育”,但是却完全忽视掉了“语文课”的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语文课上成了艺术鉴赏课、表演课,看似热闹有生气,但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有多少实际的价值呢?据此,语文实践,也绝对不能取代语文知识的教学。而语文知识教育,应该和精神成长教育同等重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要重于精神成长教育。

三、支撑新课程的“语文知识”缺位,造成语文知识教学实施的困境

语文知识很重要,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很重要。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几年里,对于知识教育的批评和反思一直没有停止过。我们无法否认的事实是:语文课上得越来越花哨与热闹,但是,给人感觉却不是语文课,一堂课热闹下来,感觉很空洞,根本原因,就是语文知识的缺位。

那么,新课程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语文知识呢?对于很多一线老师认为的重要的“语文知识”,就是字、词、句、段、篇等基础知识,对此,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我们找到这样的说明:“学会汉语拼音。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知识,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语法知识仅仅是了解,当然谈不上运用。语文知识的“随文式”教学,很大程度上是随意的,零散的,或者是淡化了到遗忘的程度,以致新的课程教学需要新的知识来支撑,却迷惘于“什么是语文知识”。语文知识的匮乏与老化,是语文知识教学上目前遇到的最大困境。虽然语文研究的理论界提出很多新的观点。如“语感论”的提出。甚至对语法教学,王培光先生还用了“潜藏式语法教学”、“明示式语法教学”等理论术语,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对于语文课程的知识教学,又有多少实际意义?我想,我们很多一线的老师,包括一些语文教育研究者,看见“语感”,也会理解为“让学生去读吧,去说吧,去写吧”。韩雪屏先生在《呼唤语文教育本体研究的回归》一文中写道:“不结实的知识概念体系难以支撑高大的教育理念框架。华美的理念外衣终将覆不住苍白虚弱的躯体。多年来,关于语文教育的研究,更多的是在观念层面上转动,而并没有真正触及语文教育改革的实质――知识的除旧布新”。

孙介振教授在2001年发表的《改革力度很大,编写水平太惨――初评新版初中、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中写道:“语文教育界关于文学的概念至少落后二十年到五十年”。语文教育的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小说,除了了“人物、情节、环境”之外,就没有什么可教了;诗歌除了感知、背诵外,就轻描淡写一下体裁等表面知识。现在的教材编写,基本上是按照主题单元设计,顺应“淡化文体”的趋势,却仍然兼顾“知识体系”,表现最为典型的,就是对于说明文(科技作品)的编排。如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三、四单元的课文编排,三单元是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的单元,三篇都是比较标准的说明文: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苏州园林》,而另外两篇则是带有说明性的小品文《桥之美》、《说‘屏’》。第四单元则是“科技作品”,除了《你一定会听见》是随感式的小品文外,其他的课文,都是标准的科技说明文。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掌握说明文的特点,对文体知识的介绍,教会学生区别文体,仍然是列为知识教学目标里的重点。我们可以引用李景阳主编的《语文教学论》中有一段话:“以文体分类进行读文教学突出了易于识别和把握的文章共性和特色,实践证明,它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的,不必弃之如敝屣。而且我们也不主张将天下的文章纳入旧式中药铺的抽屉格,非此及彼,不容混淆。事实上常有一些文章的文本因见仁见智而相对模糊,从这一点而言,‘淡化’些也无碍大局。但文体分类毕竟是文本之大事,自古以来,分歧和争论虽无休止,可终究形成了不少共识。在没有更成熟的方案取而代之的情况下,尽可以继续沿用。”

总之,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知识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之基础。 看问题应该抓主要矛盾或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最重要的当然应该是最基础、最根本的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这是语文学科素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试想:一人的躯体已经不存在,那中枢神经与灵魂又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吗?不难想象,一个没有打好知识与能力基础的学生,会很好的完成“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基础教育阶段,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基本知识”、“基础技能”的掌握和训练。当然,学习知识和训练能力的方式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来选。

语文课程,是属于人文课程,语文知识的内涵也很广阔,并且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属于语文本身的知识,最基础的“语言”这个范畴的知识,我们绝对不能忽视。只有很好的掌握了语言这个工具,使受教育者的言语能力更进步,也才能够更促进精神成长的教育。如果失去这个基础,精神成长教育也好比是“镜中月,水中花”,给人一种虚无飘渺之感。因此,基础教育阶段,我们仍然需要重视抓学生的知识教育,重视语文知识的教学,打好学生的知识基础。如此,精神成长教育,才不会成为“镜中花,水中月”了。

参考文献:

[1]王四军.关于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新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16).

[2]张飞.浅谈中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J].语文天地,2010,(23).

化学最基础的知识范文3

关键词: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教学

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高端的构建过程,知识间是有联系的,新知识的获得,高端知识的获得,都是从基础知识的获得开始的。初中学段正处于特殊的时期,它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下面我将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基础知识的教学从教材开始

教育教学活动从课堂出发,初中数学的知识教学则从教材出发,教材是教育教学的主要资源。传统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师依据课本教材内容的编排,引导学生根据书本上数学原理和习题的讲解,了解和学习到基本的数学知识点。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省数学教师的教学步骤,让学生深入到课本中,实现自我学习。而新时代的数学基础教学,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脱离课本,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下加强数学思考。首先,初中数学教师在使用课本教材教学时,应该注意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引导,而不是让学生在课本例题解析的步骤中,学习基础的数学原理知识。这往往会让学生形成眼高手低的学习习惯,继而影响他们今后数学习题的分析和解答。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每次数学原理的解析时,最好是让学生关上数学课本,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在黑板上的演算和讲解,集中思考,共同得出数学原理或数学习题的答案。这种教学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加深对数学原理形成的印象,提高对基本数学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的能力。其次,初中数学教师还应该意识到对课本教材的梳理和选择。初中数学教材的编选,很大部分是有利于对学生基础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但是教师也应该考虑到对一些难度较大或者引申性的数学习题进行合理的分类和水平的划分,继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尽量兼顾到每位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扩大和延展他们的基础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师的课堂讲解过程中,也要注意及时作出反应和提问,针对自己的数学盲点集中向数学教师提出疑惑,从而在老师的分析与讲解中了解该类数学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二、基础知识的掌握从练习巩固开始

任何知识的获得都需要练习应用才能巩固,基础知识的获得也需要经过必要的练习才能得到巩固。为了进一步实现对初中学生的基础性教学,数学教师还需要认识到练习对加强学生基础数学知识巩固的重要意义。所以,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也需要引导班级全体学生在数学的练习和活动中,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熟练应用,从而牢固掌握这些基础数学技能。首先,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班级上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加强训练和练习,并在数学习题的解答中,清楚了解自己的数学优劣点,进而对学生开展专题训练,尽量减少对基础数学掌握的薄弱点,提升基础数学的整体水平。针对数学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提高对他们的要求,引导牢固掌握基本的数学原理和技巧,这在后文中会做出主要论述;针对数学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数学教师应该注意他们对课堂教学的反应,并要密切同他们的联系,鼓励他们以积极自信的心态投入到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同时在加强训练和练习中,逐步提升对基础数学知识的掌握。其次,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注意在学生完成练习之后,要集中对这些数学习题做出分析和讲解,尤其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数学错题和数学失误的反思与总结。学生们只有经过反思与总结,才能进一步深化对数学习题的认识,在今后碰到相似的习题时,才能从容应对,做出最佳的选择或解答。这是数学基础性教学中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是推动学生形成良好数学思维和解题习惯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学生的整个数学学习阶段中充当着重要的补充和完善作用。

三、基础知识的提升从延伸开始

化学最基础的知识范文4

论文摘要: 随着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俄语学习应把重心关注在俄语基础知识和俄罗斯民族文化知识上,使俄语基础知识和俄罗斯民族文化相结合,让学生在真正地学会俄语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俄罗斯的民族文化,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得以正确地运用。本文主要分析俄语基础知识与俄罗斯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我们知道,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掌握一门外语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同时也为我们开阔了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从而实现我们自身的人生价值。但是,我们要知道学习任何一个国家的语言都要先学其基础知识,俄语的学习也是一样的。在刚刚开始学习俄语的时候,老师会详细地向学生讲授俄语字母发音的规则,俄语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等。在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语法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向学生讲授俄罗斯的民族文化知识和风俗习惯,使俄语基础知识和俄罗斯民族文化相互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对整个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理解能力,这已逐步成为俄语界的一个共识,这恰好证实了俄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与俄罗斯民族文化知识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一、俄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促进对俄罗斯民族文化的了解。

俄语基础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对俄罗斯民族文化的了解。即使我们对俄语基础知识学习得非常透彻和了解,但是我们在正式的俄语交谈中也不一定能够完全地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如果我们不能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俄罗斯民族文化,当我们在与俄罗斯人交流时,就很有可能产生一些误解和笑话,甚至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这就促使我们在学好俄语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必须去了解俄罗斯的民族文化。接下来我们可以以俄罗斯民族文化中身势语的用法为例来进行具体分析。例如:

1.俄罗斯人在说话时经常会带有一些身势动作,但是他们最具有特色的动作是肩部动作就是пожать плечами。我们都知道这个短语是耸肩的意思,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这个动作是用来表达什么意思或用来传递什么样的信息,这就需要我们对俄罗斯民族文化进行进一步深入地理解和学习。在我们学习了俄罗斯民族文化之后就会明白,俄罗斯人在交谈时用耸肩这个动作表示困惑不解、没有办法、莫名其妙、惊奇等意义,而我们中国人却不用耸肩这个动作来表达以上这些意思,而用摇头这个动作来表示不明白和不理解对方的话语等等。

2.我们都知道俄语单词(улыбка)是微笑的意思。但是我们不知道这个词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还有着什么样的表达意义。中国人非常热情好客,同时,中国也是一个喜欢微笑的民族,社会上的各个行业和各个部门也提倡微笑式的服务,而在俄罗斯的民族文化中对微笑的理解却皆然不同。俄罗斯人认为,微笑并不能够代表一种礼貌。一般来说,俄罗斯的工作人员在正式上班和工作时,他们的面部表情都比较认真和严肃。他们认为,在执行公务和处理事务时,就应该严肃和认真,不应该微笑,而毫无缘故地对陌生人发笑常常会被认为是一种轻佻、不认真、不严肃、不负责的态度。而只有在跟亲戚和朋友交往聊天时,或遇到喜事和开心的事情时才会微笑或者大笑。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对俄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得不扎实不全面,就不能够完全地理解这些俄罗斯民族文化。所以我们要在不断深入地学习俄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学习和了解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特点,从而来减少或者避免在与俄罗斯人交谈中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俄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势必成为了解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前提和基础。

二、对俄罗斯民族文化的了解促进了俄语基础知识的学习。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重要特征的体现,是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俄罗斯是一个拥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历史古国。中俄两国在文化上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正是由于这些不同之处的相互比较,使我们对俄罗斯民族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使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俄语基础知识。通过对中俄两国民族文化的比较,从而总结出两国在民族文化上的不同点,一方面使我们对俄罗斯民族文化得以全面地了解和学习,也使我们进一步深刻地体会到学习俄语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1.从俄罗斯的餐饮文化上来看。俄罗斯人用手在喉部比划一下表示吃饱了的意思,而中国人则通常用这个手势来表示自杀或者把头从肩上扭下来的意思。通过这个动作在中俄两国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当我们看到这个动作时,我们的脑海就会想起这个动作用俄语的正确表达 (провести рукой пошее),我们就会对这个固定词组的印象变得更加深刻,从而达到记忆,最重要的是我们对这个固定词组有了全面的理解。

2.在俄罗斯民族礼节文化和中国的民族文化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我们中国人在平常说话的时候会经常用自己的手指指点点,并附加着各种各样的手势动作,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我们不仅用手指指自己,而且在交谈过程中还经常用手指指别人。通常情况下,我们在指自己的时候往往用食指或拇指点点自己的鼻子,当在指别人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手指来指去,一般在我们中国人的眼中,这是一个极为常见的动作,并没有什么不礼貌和不妥之处。而在俄罗斯的民族文化中俄罗斯人认为用手指物,尤其是用手指指别人是一种极不礼貌的动作行为,并含有一种轻蔑对方之意。在俄罗斯人的交际过程中,如果需要指示人或事物时,他们可以用整个手,或者用头部动作通常用(кивнуть на кого-что)这个固定短语来表示。此外,俄罗斯人和中国人一样都是习惯用手指头数数(считать попальцам),但使用手指的手势和动作却不完全相同,俄罗斯人在数数的时候,先把左手手掌伸开,先从小拇指开始,手指向掌心内部弯曲,然后依次弯曲的是无名指、中指、食指、最后一个才是大拇指。用左手数完1—5后,再用右手数6—10。而中国人则不相同,我们先从大拇指开始,最后在到小拇指。

通过以上对几个中国和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简单分析和比较,使我们对俄罗斯民族文化有了更为深刻地了解和认识,最主要的是通过对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学习,使我们轻松地记住了провести рукой пошее、кивнуть на кого-что、считать попальцам这些固定词组,它们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我们毫无依据凭空地去记忆要轻松得多。这说明了在对俄罗斯民族文化了解的同时也促进了我们对俄语基础知识的学习。

三、俄语基础知识与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学习相辅相成。

俄语基础知识与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它体现在我们生活当中的每一个细节上。只要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善于观察就会发现,我们每一天都在这两者之间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1.当我们在观看一部经典的俄语电影或欣赏一部俄罗斯古典文学名著时,我们要拥有足够的俄语基础知识和词汇量才能听懂电影中的台词和认识文学名著中的单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真正地欣赏一部俄语电影和一部俄罗斯古典文学名著,理解其真正要表达的思想和意义。同时,看俄语电影和欣赏俄罗斯古典文学名著培养了我们对学习俄语基础知识的兴趣,在娱乐和休闲中扩大了我们的俄语单词量,同时看俄语电影也提高了我们的听力水平。从而,扩充了我们的俄语基础知识。可见,观看俄语电影和欣赏俄罗斯古典文学名著即提高了我们俄语基础知识的水平,同时也促进了我们对俄罗斯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学习。

2.我们知道俄罗斯人用盐和面包作为迎客的象征,他们将面包和盐放在餐桌最显著的位置上,以此表示对来客的欢迎。这一风俗习惯,在俄罗斯人的迎宾礼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这种传统待客的风俗已经作为俄罗斯国家的迎宾礼。每当外国首脑来访,俄罗斯的姑娘们便端着新出炉的面包和盐款款走上前,请客人品尝。由此可见,当我们看到盐和面包,就会想到它们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所代表的意义和重要地位。反过来,正是由于这种民族文化,使我们对盐和面包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

俄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对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为民族文化的了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民族文化也能够促进俄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二者缺一不可。

掌握一门外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才必备的一种素质,俄语基础知识和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研究不仅使我们对俄语的学习有了进一步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为二十一世纪新型的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有效的指导。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出现的俄语基础知识并能够正确地与俄罗斯民族文化相结合。我们要相信,对这类俄语语言模式的学习也能够增强中俄人民的友谊和促进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合作和进步。要知道语言是一门艺术,因此,我们要不断地探索和学习。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出版社,1994.

[2]王魁京.第二语言学习中的跨文化现象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出版社,1994.

[3]程千山.身势语与会话含意[J].外语学刊,2002 (2)

化学最基础的知识范文5

一、要素主义与新要素主义的课程观

1.确立核心课程的基础地位

关于核心课程地位,要素主义和新要素主义有着共同的主张,那就是确立其基础性和核心化。关于基础性,应当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由于要素主义和新要素主义提倡要将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教育的共同内容,这些内容必定是最为精华的。因此,作为共同要素的传递平台,核心课程必定要有其基础性。其二,人类文化的精华之处具有永恒性,并能紧跟时代的发展。因此,作为文化的“集散地”,学校核心课程需要有很强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既确保了课程内容能稳固、共享和传承,同时也能与时俱进,不固步自封。关于核心化,也应包括两层含义。首先,从内容上来讲,核心课程传承的知识一定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之精华。该知识具有普遍性,但又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普通知识。相反,它是集基础知识与高深知识于一体,能够被传承与发展的。其次,核心课程的地位并不是高居于其他课程之上。相反,它应当与其他课程保持相对平行的位置。尽管核心课程所传授的知识内容具有特殊性,但是它所承担的育人责任却与其他课程毫无差别。所谓的核心化应当是指其最能有效地开启学生的心智。

2.重视基础学科的本质作用

要素主义和新要素主义都极为提倡基础学科的重要作用。基础学科应当包含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两个方面。基础知识是包含最普遍、最一般、最简单、最基本的知识。它从现实生活实践而来,是对生活实践的最纯粹性总结。因此,作为现实生活的一员,基础知识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与核心知识的区别在于,基础知识是面向社会实践的需要,而核心知识是面对人的心智的训练。对于基础能力,要素主义和新要素主义者均认为,它是未来公民所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学习基础能力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前提,是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身完善与发展的基础。鉴于此,要素主义和新要素主义者提出,给学生以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课程的主要任务。

3.明确教师在课堂中的实际作用

要素主义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拥有绝对的地位。教师应当是学生心中的专家和权威,是知识和真理的传播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学过程采取主动的监控。学生则根据教师的安排进行学习,绝对服从于教师的指导。而新要素主义者却积极倡导教师在课堂中的实际作用。这种实际作用表现为教师不再是教学绝对地位的掌握者,相反,他们应当与学生一样是课堂教学的共同参与者。教师主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在对基本知识进行讲座的同时,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究,逐渐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新要素主义者的这种观点并不是要绝对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因为在看待教师绝对地位的问题上新要素主义者始终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这并不是说新要素主义者“洁身自好”,要与要素主义保持“友好”,互不影响。相反,新要素主义者客观地认识到,教学是一项复杂的任务,与具体的教学情景相关。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是始终不能弱化的。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单纯地通过所谓的权威性来压制学生的积极性,这种主导性应当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和思考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的相关知识的讲授和梳理。这是一种正确的引导和促进,可以说,教师是完全需要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此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积极的参与者,在教学中同样占据着绝对地位,即主动地参与和思考。

二、西北高校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

1.核心课程地位突显不足

当前,在西北高校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核心课程占有很大的比例。从理论上讲,核心课程的内容主要涵盖本专业最精华、最前沿性的知识,能引导学生从最宏观的角度了解专业的性质和知识要点,帮助学生在研究中能始终把握专业的核心方向,这本应是核心课程在研究生教育中的现行定位。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核心课程的设置与基础课程混为一谈,在设置过程中模糊了两者之间的界限。两类课程不仅在层次上没有区分度,在内容上也出现了重复叠加的现象。这导致学生在课程选择上将核心课程与基础课程一视同仁,认为两者只是课程设置的名称不同而已。由此,核心课程失去了在专业内容与发展方向上的核心定位。另一方面,除了与基础课程内容有相似性以外,核心课程内容并没有涵盖本学科最精华的知识。很多高校将学科内的普遍知识作为核心课程的内容,或是把陈旧的未经改变的知识加以整合再作为核心知识提供给研究生。此外,核心课程之间也缺乏必要的关联性。这就导致各门课程“自立门户”,对学科的整体支撑力度不强。再者,相互间毫无关联使得各门核心课程无形间降低了核心地位,陷入了“本该为核心”却“无法为核心”的尴尬境地。

2.基础课程基础后劲不足

(1)基础课程无基础性。在课程设置上,很多高校将所谓的研究生基础课程定性为深层次理论研究课程。这种课程的专业理论性极强,大多都超出了研究生已掌握的知识范围,或是与本科阶段所学习的理论关联性不强。这种课程的设置,尽管从专业发展角度来讲是必须的,但它却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消化限度。从研究生培养过程来看,基础学习阶段是必须的。然而,过早地拔高理论学习层次或是与本科学习阶段相脱离,反而将研究生的基础学习阶段人为割裂开了,这对于研究生未来的研究和发展都是有负面影响的。

(2)基础课程无基础梯度。在西北地区部分高校,有的研究生基础课程与本科课程设置拉不开档次,“不少课程无论是在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是本科课程的简单重复”[1]。这种课程的开设一方面反映出高校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视程度不足,忽视了,研究生基础知识及能力培养的关键作用;另一方面,也浪费了教学资源和学生的精力与时间,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从恰当的基础知识学习阶段步入到研究领域。

(3)基础课程无选择性。现如今,西北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跨学科报考现象很普遍。这对于研究生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然而,在实际培养过程中,统一规定基础课程,缺乏应有的课程过渡性,或将所有研究生无差别对待,给研究生培养带来了诸多问题。首先,课程内容偏难。这将导致跨专业学生易丧失学习信心,对今后的研究产生不利影响。其次,课程内容偏易。对本专业学生来讲,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对学习潜能的提升毫无积极影响。再次,学科背景与新专业知识的关联性不强,单纯依靠纯理论知识来引导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成效明显不足。

3.教师课堂绝对地位过强

从西北高校现存研究生课堂教学情况来看,研究生课堂教育仍旧偏重于要素主义者所提倡的教师课堂的绝对地位。大量的知识灌输是当前研究生课堂教学的普遍现状。教师占据了课堂教学的大量时间,讲授学科知识,或将科研的直接成果和现成经验呈现给学生,用专业的权威性主导了整个课堂。而研究生则是一味地埋头听课、做笔记,在学习中并没有进行积极的随堂思考,甚至在每节课结束时仍旧是一无所获。这种长期的课堂教学方式,一方面,导致学生更愿意安于现状,错误地认为上课就是只是来听听,课前并不需要做什么准备,准备工作只是教师自己的事情;另一方面,降低了课堂教学的参与性,违背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原则,“这对于学生的主动性发展不利”[2]。研究生教育应当是在知识学习和探讨中展开的,参与课堂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最基本原则。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参与性才是其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没有参与性,就不可能真正掌握核心知识和基础知识,也不能实现自身独到的见解和迸发研究思想的火花。此外,课堂参与能力对于研究生来讲,是其面对研究工作的一项必备素质。

三、构建合理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1.确立专业核心课与基础课的划分标准

对于专业核心课与基础课的开设,要建立在学科门类的基础之上,即按照专业所属的大门类(一级学科)和小门类(二级学科)来开设相关课程。具体讲,专业基础课应“按一级学科设立学位基础课程,体现‘高、深’的特点”[3],课程要涵盖到该学科中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按照一级学科开设课程,可以打破专业界限,消除学生对不同专业的偏见。要求研究生要对专业所属的大门类有最基本的了解,不能因为专业方向而限制了学科视野,局限了自身的研究领域。对于专业核心课程,要以二级学科作为课程开设的标准。课程开设要直接针对本专业的最核心、最前沿知识。让学生通过专业核心课的学习,了解专业发展的脉络、现状和未来动向。核心课程的开设需体现精而专的特点,同时也要保持其相对的独立性。明确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的划分标准,就是要求学生要对基础与核心有正确的认识。基础课程没有专业方向界限,它对于同一学科各专业方向的学生同等重要。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核心课程的开设才会更有价值和意义。

2.重视课程内容的选择性

专业基础课在按照一级学科为标准来开设时,要考虑到课程内容的选择性。由于一级学科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在较短的时间内并不能向学生全部开设。因此,内容选择要注重学科背景、知识的广博性、系统性和整合性。同时,专业基础课还要考虑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通过学科交叉促使学生“形成利于创新的知识结构”[4],以便提供给研究生捕捉科研创新点的良好机遇。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选择,就是在注重专业核心内容的同时,要考虑到专业知识也是在不断发展之中。因此,课程内容要不断更新,对于较为陈旧的知识在不影响课程体系的前提下,要给予适当取舍,以此来保证核心课程的核心地位和与时俱进的特点。同时,加强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选择,还需考虑到内容的前沿性。核心课程一定要紧跟专业发展,反映专业发展的前沿动向。这种最新动态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一方面能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并研究本专业较新、较热门的话题;另一方面也为新事物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5]。此外,专业核心课程必须突显本专业的特色,有特色才能显出核心地位。

3.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研究生课堂教学是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环节。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为研究生提供专业学习的相关知识与理论,为其研究实践夯实基础;更为关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要引导研究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研究生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灵魂。因此,研究生课堂教学要打破“满堂灌”,改变以往全部以教师为主的状态,积极引导学生走进课堂、参与课堂。导师在充分尊重研究生个性发展的前提下,将“课程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能综合运用讨论式、案例式、问题式等多种教学方式”[6],与研究生在交流、探讨中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探求,为从事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要改变研究生被动依附于课堂的心理。学生在讨论课前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过程,也是帮助学生提高运用资料的科研能力和提高课前预习准备的学习能力。同时,将课前阅读分析文献和著作、独立思考相关问题作为课程考核的环节之一。考核方式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发言、主题演讲等形式来展开。

化学最基础的知识范文6

关键词: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分层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018-01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其对于学生计算机网络理论基础及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十分重要。分层教学法应用于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及技术,因此在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的实践以将分层教学法更好的应用于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的教学中,从而帮助中职院校更好的开展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工作十分重要。

一、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1、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

现代社会中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地方有很多,因此中职院校也愈来愈重视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目前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办公软件的应用、网站的设计与制作、计算机软件制作、计算机硬件的检修与维护等。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开设的课程也大多是这些内容相关的教学课程,据相关统计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中职院校很少。《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旨在教授学生最为基础的应用知识,其是适应现代社会计算机网络人才需求的。现代社会所需求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对于其计算机理论知识的要求不高,其更加注重中职院校培养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及技术,因此在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中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网络理论基础只需要满足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实践操作技术的学习即可,不需要学习太多过于深奥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而《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就很适应现代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但目前中职院校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很少,即使开设了该门课程其教学的课时也是十分有限的,这对中职院校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是十分不利的[1]。

2、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

随着现代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大部分课程的教学都采用新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也不例外,老师也一般采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其教学。新媒体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在课堂上展示PPT的形式进行的。这种教学方式大大增加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的内容,其还能更加直观明了的将该门课程教学的知识展现学生面前,其大大增加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的速度及内容,但这种教学方式也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积极性有所降低[2]。

二、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原则

中职院校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分层教学实践应该遵守两个原则,即因材施教的原则与最优化教学过程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指的是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教学。中职院校的学生的层次及个性特征差异很大,分层教学强调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学习情况对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产生个性差异及学习能力差异的主要应素有学生的年龄、学生的性格、学生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等。因材施教的原则需要老师充分了解学生,掌握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身心特征,从而制定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的教学方法,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最优化教学过程的原则指的是制定最适应学生学习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最佳教学方案。最优化教学过程原则实现起来十分困难,老师制定最优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案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同时还要求老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学习情况制定最适应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这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老师的教学能力要求很高。最优化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的最优化,即教学时间的最优化与教学内容的最优化。首先应该合理规划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时间。分层教学法强调教学难度循序渐进,逐渐加深,因此其需要合理安排计算机应用基础各部分内容的教学时间。其次其教学内容也需要科学的规划。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内容很多,在制定的时间内完成该课程的教学且还需要由浅及深、由简及难的安排其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3]。

三、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分层教学实践教学方法

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分层教学法的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分层、对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实现的。学生分层就是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计算机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将同层次的学生划分为一个小组,对各个层次的小组制定适应其学习的教学计划,采用最佳的教学方式,布置有层次的教学任务,从而提升各个层次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效率。目标分层就是老师在不同教学阶段制定不同有层次的教学目标,并根据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制定适宜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案。教学内容分层就是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教学内容层次的划分需要注意逐渐加深,逐步提高,从而使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4]。

分层教学法能够提升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质量及效率,因此研究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分层教学实践对于提升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效率及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质量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严淑玲.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分层教学实践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32):246-246.

[2] 吴 慧.关于中职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及改进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化学最基础的知识范文7

[关键词]技能应用;计算机基础;Office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6)01-0121-03

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应用工具。不同领域、不同职业都会或多或少地用到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知识已经是学生走向社会的一项基本技能。对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不仅是让大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会运用计算机处理日常事务问题和进行数据分析,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自我研究能力。[1]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对学生的培养以技能应用为主,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设应以实践应用为目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系统的操作,学会使用Office软件制作文档、报表和演示文稿,并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以便将来应用于工作中。因此,在高等职业院校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应该有一定的针对性。而今,很多职业技术学院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仍然沿用本科院校理论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导致学生计算机基础实践知识不够,难以在就业竞争中取得优势。笔者结合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的实际情况,在了解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措施。[2]

二、计算机基础教学情况现状分析

(一)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为了解“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现对已经学过这门课的大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随机抽取了120名学生。[3]这里把计算机基础分为Windows操作、Word、Excel、PowerPoint、计算机软硬件知识五大部分。调查结果如下:

图1学生操作Windows7系统的熟练程度

图2学生使用Word进行文字

编辑、排版、表格制作的熟练程度

图3学生使用Excel进行表格

数据运算和分析的熟练程度

图4学生使用PowerPoint制作PPT演示文稿的熟练程度

图5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的熟练程度

由图1~图5可以看出,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总体掌握情况一般,处于一般水平的占50%以上,熟练的则低于10%,较差的为20%~30%。而对应用性很强的Word、Excel软件,学生的水平偏低。而这些学生中,90%都已经通过了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可见在以往的教学方式下,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侧重于理论知识,足以通过等级考试,但实践知识掌握得一般,无法达到应用的目的。

(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多,重点不突出

学院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容量大,包含理论知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进制转换、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和实践知识(Windows操作、Word、Excel、PowerPoint)。在知识点分配上,本来实践性最强的Windows操作和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应该占主要地位,但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只有64课时,为满足知识点全面覆盖的要求,留给这几个实践性强的知识点的课时并不多,致使学生上机操作时间更少,严重影响了这几个知识点的学习深度。

2.理论和实践分离[4]

由于学院课时安排的问题,理论课从学期第二周开始,上机课从第六或第七周开始。理论课和上机课间隔时间过大,导致学生上理论课时掌握的知识,上机时已经忘掉。对于上机练习涉及的理论知识,如果教师不重新讲解,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这样的重复学习无形之中浪费了宝贵的课时。笔者在上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选修课时,把选修课全部安排为上机课。每节课讲解完知识点后,立刻让学生上机练习。结果,学生接受得很快,操作起来也很熟练,通过及时的上机练习,知识点也掌握得更加更牢固。比起以往教师在理论课上单纯讲解操作性知识,学生因为没有办法实时操作而失去学习兴趣而言,这种教师先讲、学生后做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更大的动力认真听讲,而且学生在听讲过程中也更有目的性,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

3.教学方式的应用针对性弱

学院学生的专业方向各不同,而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点不同,导致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目的也不同,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不太合理。这样统一的教学方式,导致对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培养并未面向职业化。例如,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的知识重点Office软件的Excel软件中,通常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制作成绩统计表。如图6所示:

图6利用Excel制作学生成绩统计表这种学生成绩统计表,涉及Excel公式仅仅限于求和、求平均、求最大值、求最小值这些基础函数,对如今从小生活在计算机时代的学生来讲,内容过于简单,且形式太过单一。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学习相同类型的表格制作,缺乏职业针对性,不符合社会需求,也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4.考核方式决定应试教育

学院对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目标的定位是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期末考试模拟计算机一级考试。教师教学时针对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要求实施,这样的应试教育忽略了对学生计算机技能操作训练。[2]计算机一级考试采取题库抽题的方式考核,大部分是选择题,学生可以通过背题库的方式通过考试。而做选择题也有很多种方式,比如排除法、猜测法,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学生在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并不牢固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考试。很多学生通过了考试,但依然对计算机软件操作生疏。而且通过考试后,大部分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不会继续学习计算机知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知识很快被学生遗忘。在毕业之后,很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一片空白。

三、教学改革措施

(一)改革教学内容,突出重点

计算机基础的内容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进制转换、Windows操作、Office软件、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Office软件作为职场中使用最广泛的软件,应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一共64课时,可作如下分配。

表1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课时分配

内容课时计算机软硬件知识6进制转换6Windows操作8Office软件40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4Windows操作和Office软件属于实践性强的知识点,需要大量时间进行操作联系,所以安排的课时最多。Office软件中,知识量最大的Excel占22个课时,Word占12个课时,PowerPoint占6个课时。在教学过程中,每个部分应突出知识重点。例如,Word中的文字排版、表格和图形制作,Excel中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函数统计,PowerPoint中的演示文稿制作,Windows基本操作的重装系统、文件管理、设置系统。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网络和多媒体、进制转换则可以简略地讲解。

(二)增加实践课比例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操作性知识点重在实时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Windows操作和Office操作应该全部安排上机课,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法。[5]“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由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学生自主研究发现问题,通过自主思考、相互讨论解决问题。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协作能力。

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可以由教师先讲解知识点,操作演示一些包含知识点的例题,再安排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操作,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在学生做完练习题后,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评讲,然后让学生反复练习,牢固地掌握知识点。

(三)针对性教学方式

鉴于职业学院以“技能应用”为育人目的,知识点的培养方向应该是职业化。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应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将专业知识融合在计算机基础知识里,使计算机基础知识真正地发挥它的技能应用。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侧重点应该在于利用Excel制作财务报表。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侧重点应在于利用Word制作产品海报、利用Excel做销售统计分析等。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则侧重点在于利用Excel解决物流规划问题、利用Word制作储备方案等。

例如,物流专业学生在学习Excel时,可让学生做一个规划求解以解决仓库订货问题。物流学中有个名词叫经济订货批量(EOQ),可以通过计算得出仓库的经济订货批量,按此批量来组织订货,可以使仓储的总成本达到最低,能为仓库找到最优订货方案。若通过手算,计算过程比较复杂,而且容易出错。可以通过使用Excel中的规划求解计算。如图7和图8。

图7利用Excel的规划求解进行计算图8利用Excel规划求解得出最优订货批量(四)考核方式多样化

将过去为应付一级考试而设置的期末考试形式,转换为以技能应用为考核目的的考试。学生考试成绩应由两部分组成:机考成绩+平时成绩。两个成绩各占50%的比例。机考可仍然采取模拟一级考试形式,平时成绩为学生多次上机作业成绩的平均分。笔者在另一门计算机课程中采取了这样的形式,发现学生每次上机课都认真完成作业,并且热烈讨论,主动发问。通过期末考试后,学生也学到了应用型知识,能独立制作一个项目。这样的考试形式,不仅使学生知识更加牢固,还促进了学生的积极自觉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能源性,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

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必备的基本技能,计算机基础教学只有结合实际,才能真正起到培育技能应用人才的目的。因此,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应该坚持以技能应用为导向,结合学校自身发展,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牢固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将之转化为计算机操作技能,灵活地应用到工作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取得优势。

参考文献:

[1]黄百钢,王忠.MOOC与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A2):182-185.

[2]朱亚东,陈玉.对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建立的深层思考[J].职教论坛,2012(8):27-29.

[3]刘海霞,曹世华.国外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以韩国西原大学为例[J].计算机教育,2013(9):29.

化学最基础的知识范文8

关键词: 基础教学; 弹性教学; 二度开发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7-0117-01

化学基本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化学基本原理可以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的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化学基本原理也是我们学习物质的性质与反应的必要基础。教师在设计化学基本原理的教学活动时应努力再现化学基本原理的发现和推导过程,重视在相关物质性质教学中化学基本原理的应用。

面对新的课改方案如何搞好高一化学教学是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高一化学必修课程是为全体高中学生开设的化学课程,要让每个高中学生都能获得最基本的化学素养。高一化学必修课程不仅能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还要能为学生在高二高三阶段学习化学的其它模块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因而做好高一化学必修课的教学就显得特别重要。我认为在实施高一化学必修课教学时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基础教学与弹性教学的关系,防止盲目拓展教学内容

纵观高一化学必修模块,其学习内容几乎涵盖了高中的全部化学内容,更注重知识的宽度,如果教师不认真理会新课标要求,就会出现任意拔高教学要求,拓展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课程进度滞后,人为制造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紧张关系的情况。

高一化学必修模块的教学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最基本的科学素养,是人人都要学的化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强调教学的基础性。高一化学教材是依照物质分类的思想进行编排的,教材通过提供实验事实、科学史话等感性材料,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让学生获取一些最简单的化学知识和了解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因此,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其地位、作用和要求也是不同的。

当然新课标也要求教师在实施化学教学时要适当注意教学的弹性要求。所谓弹性要求就是教学中在保证所有学生掌握好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最基本的内容基础上,有条件的结合学生实际,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教学内容作适当的弹性增补,以发展学生的能力,更好地理解知识以及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但这种弹性教学并不是随意对所教内容进行拓宽、加深,前提是要在加强基础教学,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上作适当的拓展,拓展的内容也不宜过多过难,而且拓展也不能搞“一步到位”。因此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基础教学与弹性教学的关系,不能任意拓展教学内容,拔高教学要求。

二、正确处理好探究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加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探究式教学是新课标大力提倡的教学方法之一。探究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探究情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在这一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但现在一些教师对探究式教学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他们把搞探究式教学作为是实施新课标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探究式教学注重的是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因而学生往往会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忽视知识的总结归纳,忽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无法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对探究式教学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科学合理地运用于课堂教学。

教师要重视各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帮助学生加强双基学习,重视基础知识的归纳与应用。各种传统教学法与探究式教学法无所谓优劣,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三、正确处理好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关系,防止出现弱化学生实验的现象

高一化学必修课程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没有像旧教材那样在教材后面安排专门的学生实验,这是不是认为在教学中没有必要安排学生实验呢?一些教师认为学生实验既浪费时间,又耗损精力,不如一概改为教师演示实验,这样既方便又省事,这是违背新课标的精神。要知道新课标不是弱化学生实验了,而是对学生实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一化学必修课虽然没有在教材中安排学生实验,但并不是没有学生实验,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化学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对教材中有关实验的栏目要进行深入研究,要确定好教材中适合学生做的实验以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正确处理好知识科学呈现方式的关系,积极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开发”

高中化学教材的编排采用的是专题式的模块结构,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不强,给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带来了许多逻辑思维上的不便,许多学生反应“一学就会,一用就混”,因此教师一定要深入地研究教材内容,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

例如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这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但本节知识的呈现方式不是像旧教材那样以元素周期律理论为主要线索,而是以物质分类的思想,按照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为横向分类,并作横同比较,突出物质的性质特征,这样的知识呈现方式很容易让人感觉凌乱,学生找不到学好这些知识点的方法,易陷进死记硬背的泥坑。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开发”,以更加科学和符合学生实际的方式呈现各知识点,教会学生学习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要实现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把握好必修课程的教学要求,根据教材内容,恰当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需,寓教于乐,寓教于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指导学生善于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勇于标新立异,给学生创新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科学、激励、开放的总结,使学生在化学教学活动中乐学、肯学,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试用).人民教育出版社.

化学最基础的知识范文9

【关键词】创新能力;艺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因此,高等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顺应形势,除了培养学生学到相应的专业知识,具有渊博的人文知识和广阔的视野外,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大力进行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优秀人才,也才能提高我国的科技竞争力。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计算机基础是艺术院校的一门通识课,它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应用广泛,是高等教育创新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艺术院校的学生思维活跃,擅于创新,并且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遍开展,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应当再是零起点教育,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应局限于掌握知识、熟练操作,还要不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所以,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既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也不符合艺术院校教育的特色。这就需要我们对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对现有教学方法进行完善,增加新颖的教学手段,并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计算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

二、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强化知识教育,加快教学内容的更新

知识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根基,真正有水平的创新人才需要接受更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才具备知识迁移的条件,从而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由于计算机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异常迅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这些迅猛更新的思想、内容及时分享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掌握到最前沿科学思想,最进步的计算机知识,并且能够思考计算机科学发展的方向,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欲及探知欲。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还要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融合,要注重知识构成与社会、企业的实际联系,这样的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专业、企业这三个点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师应针对各专业的特点来优化调整知识教育,进行知识点的侧重讲授,开展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特色教育,为后继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使他们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得以发展,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2.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已有信息,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找出多种可能答案、设想或解决办法,即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集中思维是一种异中求同的思维方式,是在大量创造性设想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判断、综合,选择最有价值的设想的过程。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的。例如,在教学生如何进行图文混排时,学生要思考用哪种软件进行文字和图片的处理,是用Word还是用Photoshop,他们的区别是什么?这时,学生要充分发挥发散思维,思索、发现,究尽使用哪一种方法更方便快捷。教师要抓紧时机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图文编辑。这种思维训练教学方法,学生能巩固已学的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应用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新知识。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好的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潜能。

3.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依托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可以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使知识信息来源丰富,且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计算机网络教学可以作为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手段,很多课堂教学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网络教学来弥补。建立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站,内容包含教学大纲、教案、实践指导、习题、教师授课录像、图形图象处理、视频处理等模块,建立在线答疑、在线考试等交互系统,学生可通过网络对课程进行的预习和复习,也方便师生网络学习和交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能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加工、创新、利用、交流的能力。另外,由于艺术院校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比逻辑思维能力要强,通过这些技术进行教学可以从视觉、听觉方面吸引学生,学生就可以非常直观的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掌握,为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提高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效率。

4.采用竞争激励法

列宁说“竟争是在相当广阔的范围内培植进取心,毅力和大胆精神”。一个现代人,若不具备竞争意识,不能积极创造条件,及时把握机遇,他就会被社会所淘汰。竞争激励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不少学习项目可通过“竞争激励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如对于“键盘操作及文字录入”这一学习项目的学习,有的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精神,认为这部分知识没难度,会打字就可以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采用竞争激励法,组织文字录入竞赛,利用金山打字测试软件进行,人人参与,看谁的平均速度快、正确率高。学生对比赛感兴趣,对最后的成绩津津乐道,如此一来,学生你追我赶,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又发挥了学生的内在潜力,更好地学习课堂知识,有效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敢于挑战和创新的精神。

5.提供良好的创新实践平台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离不开良好的育人环境,在课外或课余,开展多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应用实践活动,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的转化。与社会企业联合,建立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设立开放型实验室,建立创新教育实验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积极创造条件,着力构建适合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校园文化环境。例如,成立计算机社团,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计算机相关的课外社团活动,这些活动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补充,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能力,帮助学生消化所学的知识,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应用理论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及团队的协作能力等。

三、结束语

创新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时展的需要。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开拓创新,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世芬.大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方法探讨[J].长春大学学报,2004,14(5):74-76.

[2]白冰.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探讨[J].信息与电脑,2013(3):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