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农村医疗服务市场前景集锦9篇

时间:2023-08-10 17:11:54

农村医疗服务市场前景

农村医疗服务市场前景范文1

本刊讯从7月开始,每隔3个月,各地需将1010年医改任务中的4项农村卫生服务改革进展以文字形式上报卫生部。卫生部近日已发出通知,就落实4项农村卫生服务工作提出要求。

据了解,2010年4月,中央布置的2010年医改任务中,农村卫生工作明确了4项任务,包括提高乡镇卫生院门诊量占医疗机构门诊总量的比例、开展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和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

卫生部要求,为提高乡镇卫生院门诊利用效率,各地应积极推动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降低农民就医负担;推进新农合门诊统筹,引导农村居民到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就诊;转变乡镇卫生院服务模式,积极开展农村居民健康管理;同时应注意规范管理与转换机制并重,提高乡镇卫生院服务质量和效率。

卫生部要求,各地应履行2010年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责任状的相关承诺,科学制订方案、认真组织实施,保证农村卫生人员足时、免费接受培训。在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培训的同时,各地应将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纳入培训内容。

卫生部提出,各地应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加强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准入和聘用管理;提高基层机构服务能力,统一配送和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加强乡镇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建立以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激励制度。

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监管将有规范

本刊讯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医疗机构药品的购进、储存、调配等行为进行了规范。

征求意见稿明确,医疗机构发现假药、劣药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发现质量可疑的药品,应当暂停使用。同时,要建立报告制度,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作出处理前,医疗机构不得将上述药品销售、销毁、退回企业。

征求意见稿规定,医疗机构不得利用医疗广告进行药品宣传和推荐,配制的医院制剂不得广告;不得利用新闻报道、医疗资讯服务类专题节(栏)目、互联网等形式对药品进行广告宣传和推荐;医疗机构不得以邮售、不开具(或伪造)处方销售、柜台开架自选、义诊、试用、展销会以及互联网交易等其他方式经营或者变相经营药品;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范围使用临床试验用药品。

征求意见稿规定,医疗机构需要对原最小包装的药品拆零调配的,应当做好拆零记录。拆零药品的包装袋上必须注明“请在医嘱使用期限内服用”字样,并标明药品通用名称、规格、用法、用量、批号、医疗机构名称等内容。医疗机构应建立效期药品管理制度,按照“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的原则发放药品。

征求意见稿强调,除未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外,医疗机构必须从具有相应药品生产、经营资格的合法企业购进药品:在储存药品时,应按照药品属性和类别分库、分区、分垛存放,并实行色标管理。

前10跨国药企占据超六成心脑血管用药份额

立普妥和波利维继续领跑全球畅销药物

本刊讯由于心脑血管疾病病情复杂、严重,病种多、病程长,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位居致死疾病首位。用药规模明显大于医药市场其他各类药物。

据慧聪邓白氏研究数据显示,相当数量的公司参与了心脑血管药物市场的竞争,有国际性公司也有本土企业。品牌药物和通用名药物共存于市场,但通用名药物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的趋势不会改变。市场份额方面,全球范围内,辉瑞、赛诺菲、默沙东、诺华及阿斯利康等2009年全球前十强药企占据超过6成份额。

对于心脑血管药物市场的领导产品――降血脂药物立普妥与血小板抑制剂波利维,虽然目前继续保持全球第一、二大畅销药物的宝座,但随着该两项药物的专利保护都将于明年到期,不仅将有可能导致全球心脑血管药物的销售额出现负成长,同时也会使心脑血管药物的市场结构重新洗牌。

慧聪邓白氏研究认为,全球心脑血管药物市场受到畅销药物专利到期、学名药竞争、众多替代药物出现以及缺乏创新药物推出等因素影响,市场正在进入缓慢成长期,尤其是在2011-2012年表现得最为明显。

河南南阳:中医事业发展走好“三步棋”

农村医疗服务市场前景范文2

重庆市的突出特点是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实现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难度不小,任务艰巨,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重庆市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现状从总体上看,重庆市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非均等问题突出,城乡医疗服务水平、可及性和公平性差距明显。表现在:一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上政府职能不到位,宏观调控不力;二是在医疗资源配置上严重不合理,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客观事实,从而导致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差;三是医疗机构运行机制上出现了市场化过度,而且呈无序竞争状态;四是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监管体系上,政府责任缺位,有效的卫生行业监管体系缺失,从而导致医疗机构过度医疗难以遏制;五是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上的不公平性,导致医疗保障覆盖面不够或保障水平低,而且极不平等,相当多的农民和城镇居民长期无医疗保障或极低保障水平状况;六是基层医疗服务设施设备差,医疗质量不高。凡此种种,导致医疗体系、保障体系不健全,地区差异加大,城乡差异加大,“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城乡矛盾突出。

城乡医疗卫生严重非均衡发展的原因探讨

(一)卫生资源配置严重不合理(农村医疗服务的不可及性)。目前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存在严重的不合理,城市卫生资源利用又严重不平衡。据卫生部统计资料显示,全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而30%又集中在城市大医院。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发达地区,尤其在城市,卫生资源重复配置,设备闲置等浪费现象突出;而经济落后地区,乡镇卫生院发展相对滞后,人才匮乏,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落后,基本不能满足农村人群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从而导致大量即使是最常见的多发病、常见病病人长途跋涉涌向大城市就医。与此同时,三级医疗网点布局也不合理,从而导致就医难和看病贵。

(二)政府对医疗卫生投入的城乡二元化体制,到医疗卫生体制的不公平。长期以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采取两种政策,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主要靠农民自己,而城市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是靠公共财政,本该由政府提供或政府与农民合作提供的公共产品全由农民一力承担,加重了农民的负担。由此造成了城乡居民基本权利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加剧了城乡结构的失衡,使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严重地危害到了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近几年政府对卫生投入的总量较以前有了较大的增长,但相对于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村人群卫生保健需求的增加,仍显严重不足,公共卫生投入甚至有下降趋势。而且,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不公正、不公平现象。另外,我国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也持续下降。在发达国家,医疗卫生开支占政府开支比重平均超过10%,其中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都已达到16%以上。我国医疗卫生开支占政府开支比重还达不到中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总支出只占世界卫生总支出比重的3%,而解决的是世界上22%人口的健康问题,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失衡的原因及解决措施这无疑是个很大的负担。

(三)医疗保险既严重不足,更严重不公,农民基本缺乏基本医疗保障。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下,医院完全断奶,实际上完全市场化,而农民几乎无分文医疗保障,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个人支付医疗费用的比重与日俱增。此外,医保基金大量结余是以降低参保人的待遇为代价,同时也给部分地方政府和部门挪用基金留下可乘之机。基金结余率过高是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保障水平还很不够的情况下,相当高的医保基金节余,无疑使保障水平在可支付能支付的条件下进一步降低保障水平,增加病员负担,加重看病贵,损害参保者的利益。发达国家医保基金节余严控在10%以下,而我国2007年城镇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当期结余率高达为34.8%,2008年仍高达32.8%,由此可以推测有可能有的地区医保基金节余高达50%的可能。个人支付从1980年占卫生总费用的1/5到2003年攀升超过了1/2,同一时期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却从36.2%下降到17.2%,平均每年降低约1%。

(四)基层医疗服务质量不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不高,医疗服务质量不能取信于民是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另一原因。一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使用大量有限的资源培训大量的高技能医疗人员,却大部分呆在城市里,或从事医疗卫生工作,或从事非医疗卫生工作,农村居民仍然得不到充分的医疗;二是农村卫生服务人才流失严重。由于农村卫生补助政策不完善或缺失,落实不到位,卫生技术人员收入低,工作环境差,生活得既不体面,又无尊严,造成农村卫生技术人员队伍不稳定,部分卫技人员通过各种方式调(借)离,有的宁可干个体也不愿呆在卫生院,农村卫生人才流失非常严重。三是目前我市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上,城市医疗卫生建设逐步增强,不论是房屋、设备,还是人员素质上,均比农村有显著的优势。

(五)过度医疗一定程度上加重看病贵。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冲击下,医院走完全市场化的道路,病人成为医院的顾客,不合理诊疗、用药、检查、收费一定程度加重了“看病难、看病贵”。在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的状况下,医院所有的运行费,基础建设、医疗设备、员工工资福利、学科建设等费用均取之于病人,换言之,是体制、机制把医患推入冲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管理层和医生方面的责任,也有患者和社会方面的因素,更有政策方面的作用。几种因素非理性地结合在一起,造成了过度治疗这一中国医疗界的顽症。不仅使得医改的成本成倍增加,而且使得医患关系紧张,医患之间的信任度降到了冰点。

(六)经济发展落后导致患者支付能力不强或基本无力支付大病医疗费用。在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提高的背景下,而从1998年起,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缓慢,只有3%到6%的增长,消费贵不贵的感受来自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心理承受感觉,后者取决于消费者的支付能力。看病贵等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由医疗风险在人们之间分布的高度倾斜决定的,是由于患病的个人直接承担医疗风险的能力低,而又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所致。相当比例的农村人口和城市居民既缺乏经济支付能力,大部分农民和城镇居民处于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又缺乏有效的医疗保障,因此,要想仅仅依靠简单的药品降价根本无法有效解决看病贵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从分散他们的疾病风险入手,即使我们不能完全解决看病贵问题,至少也应当减轻和缓解因大病致贫返贫问题。医疗过度的市场化和相当多的无医疗保障的处于低经济收入人群的现状,导致相当大的人群根本无力支付医疗费,更不用说支付大病医疗费。#p#分页标题#e#

解决措施

(一)政府切实履行起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主导责任,加大政府投入,尤其要向基层倾斜。一是加强加大对基层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基本设备等的投入。应该补给那些能够满足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项目,把治疗服务方面的财政支出重点用在对初级的、基层医疗机构的补贴上,建立起人民群众渴望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乡镇卫生院、部分县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建设,把重大传染病防治和基本医疗服务作为重点,切实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可靠的医疗服务保障。二是要保障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工资和福利,目前农村严重缺乏高素质的卫生技术人员,是影响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要适当提高农村和不发达地区卫生技术人员待遇,吸引医科大学的毕业生到农村服务;让他们在勤奋工作中,在无私奉献的同时活得体面,活得有尊严,安心扎根人民的基层卫生事业工作。

(二)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和社区三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各级各地区不同人群可及的公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从根本上讲,是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改变地区间公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非均衡现象,进一步缩小城乡间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的差别;二是改变现有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模式,有目的有计划培养一大批适合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需要的医疗卫生服务专业技术人员,要加强农村现有卫生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建设一支能满足需要、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让人民群众值得信赖的基本医疗卫生工作专业技术队伍,让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在基层、在社区真正得到落实。

(三)消除城乡二元化体制,提供公平的城乡医疗保障,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一是消除二元体制,提高医疗保障的覆盖面。对经济收入水平极低,支付能力最差的人群,政府更应该向他们提供最基本最需要的生存保障,不能让赤脚者全额支付医疗费,反而主要向住别墅坐奔驰宝马的富有阶层和中产阶层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保障。毕竟,医疗是生存需要,而不是享乐需要,是最基本的社会公共产品;二是提高政府和社会的支付水平,降低个人支付水平。政府和社会支付要逐步达到75%,个人支付控制在25%以内。有研究显示个人支付医疗费>25%,就会产生对社会的不满;三是立即解决医保基金结余率过高的问题,过高的医保基金节余,在保障水平已经很低的情况下,无疑进一步降低保障水平,增加人民群众负担,过高的医保基金节余率是以损害参保人员的利益为代价,医保基金节余率应该控制在10%以内,在目前国家富裕的情况下,笔者认为,控制在以不出现赤字为佳,提高参保人的住院费用医保支付最高支付限额,降低起付线,探索门诊统筹,探索将常见病、多发病的门诊医疗费用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等;四是建立健全急诊医疗抢救基金和大病医疗保险制度,急诊医疗抢救和大病是生病致贫和返贫的关键所在,中国农村农民和一些城镇居民的经济状况决定了他们根本无法仅仅依靠个人的资金和财富来支付医疗费用,目前的新农合只能向农民提供大约10%~30%的医疗费用报销,无法应付大病风险的威胁。政府和社会在大病问题上必须承担起应有的责任。重要作用体现在,直接或间接地提供筹集资金的办法,政府需要通过财政提供必要的资金,同时在社会范围内帮助建立起各种形式的医疗服务风险分担机制。

农村医疗服务市场前景范文3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医药政策

前言

中医药既有这自身的优势,那就是“简、便、廉、验”,这种优势就可以很好的缓解先进中国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看病难和看病贵的现象,当然也能减轻人们的看病高额费用产生的负担。中医药在新中国的医学发展史上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历史的史料也展示着中医药问题在我国医药发展上的历程,有着丰富的政策参与。

一、中医药参与新农合的政策分析

研究历史上的相关数据可发现,关于中医药参与新农合的制度和政策的文献数据颇丰,有该政策的设计和构想,中央和地方上的政策分析发现,中医药参与新农合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新农合的定点医疗机构是这样的参与对象,即所有的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医院、民营医院这些医疗机构是主要的定点医疗点,但新农合有着定点医疗机构的准入制度和相应的制约条件,在准入政策上要优先考虑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些地方性的中医科室的准入。在中医药的报销范围上,政策显示中医药的诊疗技术的项目是在新农合的补偿范围之内的。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医药的住院和医药费用,报销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在新农合的用药目录里纳入除单味药的滋补品之外的药品,但要合乎规定的剂量。中医药的推广上是大力支持农民用中药的,适当的推广中医药的适宜技术。让中医药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到卫生行政和医疗保险管理,并参与相关政策的制定。历史发展看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发展有我国的政策的保障其实施,在我国的广大的农村市场上有中医药发展的很大的前景,但也存在着问题,在医疗保险和相应措施上是不足的和欠缺的。这就对中医药在农村市场上的实施和推广发生很大的阻挠作用,推广受限。新农合的出台就为农村的中医药的实施提供了受益范围最广大的医疗保险的制度保障,能促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发展。但是这个方案的提出,设想是好的,却是缺乏对不同的政策的实施效果的评估存在不到位的情况,还有其实施的具体途径也欠缺针对性强的、有效的方案。

二、中医药政策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中医是我国的国粹,我国收到我国历来领导人的高度重视,面临新时代和高科技的及快节奏生活的影响,中医见效慢的特点制约着它的推广。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在中医药发展上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中医药政策经历了“中医科学化”、“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这四个阶段、依据分析的资料,可以发现,我国在制定中医政策是是依据着中医药的独有的学科特点,遵循中医发展规律的。提高政策上的支持,为我国的中医药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国的中医药发展的政策保护是在国家层面发展下也有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在各个省、市、自治区在保障中医药发展和落实方面,对国家政策作出更细化的政策,致力于推广和落实中医药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这些在中医药发展和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健康,都起着促进的作用。比如在农村地区的中医理疗传授,在少数民族的分片集聚,这种形式上的对中医药的传承,有了制度和政策上的保护会发展的更好,能提升人们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农民的重视,会使得中医药、民族医药与农村地区的发展紧密结合,促进健康和经济的发展。国家出台政策保障和推广中医药发展,能有效的合理的促进资源配置,突出中医药的优势,因此也是的农民更大的重视和光顾并使用。地方政府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优惠政策和帮扶也能促进新农合广泛作用的发挥。

三、中医药在基层服务卫生中的优势

中医药在基层的卫生服务中发挥着显著的优势。中医的重视程度在农村地区很显著,农民更加信赖老祖宗传授的收益,只因现如今生活压力的加大,使得人们都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生活习惯的不好积攒出大毛病,无奈又无知的去医院开刀做手术等等。毋庸置疑,中医受到农民很大程度上的信赖,但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个别的中医小手艺还在农村流传和使用,但他们掌握的中医知识还是不够的。但中医的价格低廉、自然疗法、对身体损伤小等优势在农村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能使得农民在保护好自身健康的情况下,也减轻医疗负担和压力,能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在农村地区的普遍推广,新农合的政策保护能使得更好的满足新农合的农民对医药的需求并能享受相应的服务。

四、中医药在农村地区推广的难度

虽然中医在农村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但其具体的实行还是存在着很大的难度的,并且在新农合的药物目录和报销方面也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现在的中医院的模式变得不那么纯粹,逐渐向西医靠拢,设备也越发现代化,使得人们在看病时,选择的人民医院和中医没多大的差别,这一方面上看,中医就失去它自身的传统的精髓和优势。农村地区的物资和财力薄弱,合理的常规的中医服务人们不一定能享受的到。中成药是不在报销范围之列的,农民因生活水平和财力的缘故,又很看重报销,想少花钱,毕竟他们的财力有限。这些方面都给中医药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五、结语

在现如今的整体经济形式的低迷状态,看病难和看病贵的大背景下,中医药因其低廉价格和优质的治疗效果是有着长远的良好的发展前景的。但是在保障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方面还是需要斟酌下,寻求更好的可以推广新农合制度的发展。推广在我国农村实施试点实施的新农合政策,先试点再推广。在国家出台的政策的基础上要有针对性的出台更符合当地实际的细化的新农合政策,并对实施进行评价,客观的总结和改进的措施。目前的制度衔接还是存在问题,需要本着提高中医药的服务水平和质量的要求下,发挥出农民更喜爱的安全、廉价、有效、方便的中医药服务。

参考文献

[1]曹秀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现状和解决策略[J].医院管理论坛,2010,11:61-64.

[2]叶艳芸,李曦辉.中医药发展的现实必要性及方向性选择[J].医学与社会,2009,22(9):34-35.

农村医疗服务市场前景范文4

实现以上目标意味着医疗信息化相关厂商必须谋纵深发展战略,选择专业的合作伙伴将是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1月14日,在山西太原晋商国际大酒店举行了惠普与山西导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导通”)的签约仪式。双方的此次合作旨在扩大市场覆盖面,在专业领域谋求纵深的、更长远的发展。

携手惠普共建“瞬捷”医疗

“瞬捷”医疗是惠普公司于2011年提出的愿景,希望通过整合业务、IT和人员,能够快速响应医疗的业务需求。惠普有服务器、存储、网络、终端设备和相关的管理软件,所有这些整合到一起形成融合式架构,免去了用户花费额外时间整合IT的过程。同时,相关的软件加在硬件的环境上,实现自动化、虚拟化,使得医疗行业用户不需要过度地投资就能享受到虚拟化的优势,能够充分发挥每个设备的使用效能。

“导通作为1996年就开始成长的本地专业化的公司,可以向医疗行业用户推荐惠普的产品。随着双方的业务增长,我们希望借此次的战略协议,让惠普能够通过导通更直接地接触到用户。” 中国惠普副总裁、企业业务集团渠道部总经理徐志钧说。

用户需求推动强强联合

导通的用户之一――山西省肿瘤医院一直在使用惠普的产品,该院信息中心主任畅小琴表示,医院从1993年就有了小型局域网,从HIS、LIS到现在的CIS,硬件基础铺设一直在用惠普的产品。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和局域网的扩展,医院又开始使用惠普的服务器。坚持使用惠普产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惠普服务器的稳定性好,另一方面是惠普服务器的性价比高。

太原市中心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张立胜说:“山西地区相较于全国落后一些。近两年,在医疗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我们下了很大的力气,花了很多钱来走这条路。导通公司在山西作为唯一的医疗软件专业公司,给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很多帮助和支持。这次导通和惠普的合作,我觉得是强强联手,将对山西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有很大的帮助。”

畅小琴和张立胜也对两家公司提出了期待――我们很认可惠普高质量的服务,同时希望惠普公司针对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在未来能够把服务流程的时间缩得更短一些。希望惠普和导通能够提供更先进的技术,更低廉的价格,更稳定的售后服务。

专业发展配合纵深要求

农村医疗服务市场前景范文5

一、江苏省:改进方法,创新形式,真正让价格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价格服务进万家”是一项内涵丰富、面广量大、公益性强的活动。要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好这项活动,让价格服务真正走进千家万户,价格部门面临着人手少、任务重的矛盾。需要不断改进方法、创新形式,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的工作机制。为此,今年以来,我们又注重在上下联动、横向联系、拓展领域和提升品质上下了一定功夫:

一是统一部署,上下联动。将各地分散活动,变为全省统一规划、统一内容、统一行动。在今年全省价格工作会议上,我们已把“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列入全省性年度工作目标,明确将教育、医疗、房地产和农村作为活动重点,要求各级价格部门统一行动,积极展开服务工作,形成活动的规模效应,展现价格部门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真情为社会群众服务的形象。为了保证目标的落实,我们还制定了量化目标,并准备在年末组织考核,表彰活动开展好的单位,推进“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是部门合作,提升品质。一方面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将“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融入到“百城万店无假货”、社会诚信建设等活动中去,使“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提升活动的层次和社会知名度。一方面要求各地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参与和支持,共同组织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不断增强活动的社会合力。

三是运用网络,拓展幅面。从江苏电脑网络相对发达的优势出发,借助12358服务网站平台,开发可同时向各行各业、社会各层面提供价格法规政策、价格信息、价格咨询投诉等服务内容的网页,运用科技手段解决人手少与服务面大的矛盾,让价格服务走进千家万户,走进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走进广大经营者和人民群众的心坎里。

二、陕西省延安市:采取得力措施,切实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办好事

农村价格服务头绪很多,工作量大,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必须首先了解群众的想法和困难,着眼农民的迫切愿望,才能抓住农村价格工作的“牛鼻子”,才能使“价格服务进农户活动”取得实效。

(一)认真开展涉农收费清理整顿工作。我们对于中央、省、市取消和降低的涉农收费项目,及时进行了清理和变更,并通过电视、报纸、广播和宣传材料的形式,让广大农民群众及时了解。在全市不定期组织开展了落实涉农收费减免政策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公安、建设、劳动保障、计划生育、工商、税务、村委会、社区及一些职业介绍中介机构中涉及农民进城务工收费的项目和标准。通过检查,进一步规范了涉农收费行为,使国家的各项减免收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二)全面推行涉农价费公示宣传。我们充分利用涉农价格公示栏、公示牌和公示手册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将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教育、土地、建设、计生、民政、防疫、农机等部门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执收范围等内容进行公示,做到了“四有”、“四公开”,即乡镇有公示牌、村组有公示栏、人口聚集地有公示牌、农民个人有公示册;收费项目公开、收费标准公开、收费范围公开、收费依据公开。坚持定期对公示的内容进行整理、充实、调整、公布,防止流于形式,做到让老百姓明明白白缴费。2005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涉农收费公示百分之百到乡镇、百分之百到行政村、百分之百到农户。目前全市166个乡镇,3388个行政村,10173个自然村共设置价费公示栏3388个,公示牌166块,发放公示手册38.6万多本,用最透明、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把国家的价格和收费政策告诉农民,受到广大农民的好评和拥护。

(三)积极推进农产品价格信息服务。“种什么能赚钱”,“干什么成本低,收益高”,我们针对农民最关心的问题,结合延安农业特点,经常深入农村开展农产品信息调查,为农民提供第一手农产品信息资料。如洛川县物价局,从本地实际出发,在农村开展“价格服务进果园”活动,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黄陵、宝塔区、宜川等县区物价部门把“价格服务进景区”服务与“农家乐”结合起来,提高了经营者价格法制意识,遏制了价格不规范行为,促进“农家乐”旅游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市完成了国家和省下达的生猪、小麦、烟叶、玉米等100多项价格信息监测任务,为农民发展产业,走向市场提供成本指导和信息支持。

(四)切实加强农村价费监管。各县区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和社会热点,把解决农民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活动的重点。在向农民群众搞好价格服务的同时,严格依法查处各种乱收费、乱涨价行为。大力开展涉农价费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农村用电、用水、农业生产资料等价格以及农村学校、医疗卫生、土地、农机、民政等部门的收费项目和标准。2004年8月,子长县高台乡农民看到该县物价局涉农价费公示牌后,发现高台乡农村居民用电与公示牌价格(0.49元/度)不符,该乡农村居民用电1.50元/度―3.00元/度不等,就通过12358价格举报电话进行投诉,通过调查子长县高台乡农民反映情况属实。经研究决定,对该县供电部门在全市予以通报,并在新闻媒体给予曝光,同时在全市开展农村用电专项检查,子长县高台乡农村居民用电价格也恢复到了0.49元/度。我们通过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检查的工作方式,不断加大了对涉农乱收费的处罚力度,对那些屡查屡犯、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案件通过新闻媒体坚决给予曝光,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作用,为全面治理涉农乱收费创造了良好的价格环境。

三、黑龙江省大庆市:措施得力,强势推进

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我局在反复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印发了《关于价格服务进医院的实施方案》,明确在全市67家医院按照指导、整改及验收三个阶段,分步推进价格服务进医院工作。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七个方面:帮助各医疗单位理顺医疗服务项目及价格;对无法归并及认定的医疗服务项目,帮助医疗单位向上级价格主管部门反映解决;协助医疗机构查摆执行医疗服务及药品价格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医疗单位贯彻落实政府定价、指导价及招投标药品的价格政策,规范放开药品价格及医疗器械自主定价行为;帮助完善医疗单位自制药品的价格管理形式;帮助民营医疗单位规范其医疗服务及药品价格行为;帮助医疗单位完善公示制、双处方及每日清单制度等。

二是健全组织落实责任。我局在全市五区四县抽调46名检查人员,组成18个服务小组开展工作。各工作小组以检查分局为主、定价业务科室密切配合,整合价格系统资源,集中力量,落实责任,明确分工,为确保这项工作取得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是严格标准认真验收。在验收阶段,我们严格按照工作内容涉及的七个方面,逐一对照验收。我们明确提出,对验收不合格的医疗单位、服务工作小组及其所在的县区价格主管部门,将予以通报批评,并将验收不合格的医疗单位作为重点检查对象,由市物价局直接检查并依法从重处理。这一措施增强了各区县物价部门的责任感,提高了搞好价格服务工作积极性。

四、成都市武侯区:创新监管模式,搭建联动网络

2004年,武侯区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将全区13个街道办事处分为两个片区,建立两个社区价格监督工作站。工作站实行属地管理,由所在街道办事处领导,业务上则由我局指导。每个站配备3名工作人员,站长由物价局派1名干部担任,其他2名工作人员由长期聘请的市场专管员和街道推荐的聘任干部担任。113名社区价格监督员,经过物价局培训后,由区物价局和办事处联合行文聘任。社区价格监督网络建立以后,首先是明确价格监督站和社区价格监督员工作职责。价格监督工作站的职责主要有五项:负责片区的价格法律法规宣传;设置价格与收费公示栏;对社区监督员进行管理、培训、考核;配合物价局开展市场检查,对举报投诉进行调查、处理、回复;开展价格服务、价格监测。社区价格监督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也有五项:开展价格政策宣传、咨询;公示栏日常管理和内容更新;调解社区内的价格、收费矛盾和纠纷;收集群众对价格、收费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完成交办的价格监测等工作。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我们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确保人员有组织、业务有指导、业绩有考核。基层人员有变动能及时反馈到区物价局,避免人员缺位;价格法律、法规、政策有变动,能迅速达到基层,避免政令不畅和工作走过场。这些使价格监督员进一步明确了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形成“令则行、行则通”的良好工作局面。

通过近两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已建立了区物价局――街道价格监督工作站――社区价格监督员三级联动,形成以街道价格监督工作站为枢纽,衔接区物价局和社区,机构合理、人员到位、职责明确、制度健全,辐射全区所有街道,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新价格服务进社区格局。

五、辽宁省鞍山市:加大对涉农价格和收费的监督检查力度,维护了农民的切身价格权益

一是发挥价格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开展专项检查。我们始终把涉农价格和收费专项检查工作,作为全市物价工作的头等大事,实行目标责任制,工作责任到人、任务落实到岗,并将工作完成情况与“评先创优”直接挂钩。重点检查农村教育、医疗、建房、殡葬等收费行为,以及国家公布取消、免收或降低标准的涉农收费政策落实情况,确保了各项惠农措施落到实处。仅最近两年,全市就检查有关部门和单位128个,检查出有违价行为的单位30个,并实行了经济制裁,检查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特别是今年化肥价格急剧上涨,农民反映比较大,为了平抑化肥价格,市物价局所有价检人员全部出动,深人生产厂家、经营网点逐户检查,弄清了化肥销售的渠道及价格上涨原因,及时向市政府汇报,出台了有关政策,制止了乱涨价,保持了全市化肥价格的稳定。

二是发挥价格监督站的辅助作用,进行巡访巡查。近两年,我市各乡镇价格监督站对农民关心的农资价格、药品价格、教育收费等价格与收费项目进行监督,并协助物价部门开展好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在2005年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专项检查工作中,台安县富家镇价格监督站的监督员,积极发挥政策宣传、市场监督、信息反馈等作用,协助价格主管部门检查了10余家农资商店,弥补了县物价局价格检查力量不足的实际问题,及时遏制了农资乱涨价的现象。同时,价格监督站还起到了价格部门千里眼和顺风耳的作用,便于价格部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使乱收费问题得到及时查处。如岫岩县兴隆镇价格监督员,发现兴隆小学存在以勤工俭学名义变相收费的问题,及时反映到监督站,监督站将这一情况汇报到县物价局,经过物价检查人员核实,查出违价金额3万余元,责令该校将违规收费全部退还给学生,并处罚款1.5万元。

三是发挥12358价格举报电话的窗口作用,及时查处价格违法案件。自建立价格监督网络以来,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了12358价格举报电话的重要性,纷纷通过举报窗口进行价格咨询和举报,价格主管部门受理农民价格咨询和投诉的次数明显增多。我们市(县)区价格主管部门,对农民举报的乱收费、乱涨价问题,及时进行查处,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同时,县(市)区将涉农价格和收费举报情况按单位、性质、类别分别予以统计,提交检查人员在专项检查时作为办案线索,对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从今年年初到现在,全地区就通过12358价格举报电话受理农民咨询和举报150余次,立案查处38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8.5万元。

四是发挥新闻媒体的震慑作用,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

六、厦门湖里中学:围绕活动内容,做好相关工作

(一)建立学校规范收费宣传栏及公示栏。学校定期把有关中央、省、市、区的收费文件、政策、法规以及收费的范围、标准、收费依据及投诉方式等,在宣传栏上公布。

(二)把学校每年专项检查情况及收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有关教育收费的各项法规,编写宣传手册,供学生、家长阅览。

(三)为更好地宣传“价格服务进校园”活动,让学生家长对这项工作给予更多的关心与支持,我校与学生家长沟通开展“价格服务进学校”的情况,主动接受监督。2006年1月,我校起草了《致家长的一封信》、《“价格服务进校园”湖里中学示范点系列活动之一――学生带法回家》两份材料,让每个学生带回家。其中,《致家长的一封信》简要向家长介绍了“价格服务进校园”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而《“价格服务进校园”湖里中学示范点系列活动之一――学生带法回家》则结合我校的具体收费情况,选取并摘录教育收费中涉及的主要规定以及该校的收费项目、标准和文件依据,让家长明明白白交费。

(四)由学校学生会发起《致全市中学生的一封倡议书》,倡议全市中学生都来关心、支持“价格服务进校园”活动,都来做这一项工作的积极参与者和小主人。

(五)建立学校规范收费提醒制度和咨询制度。每学期开学前召开有学校分管领导、总务主任、教务主任、政教主任、财会人员、家长委员会代表参加的新学期收费通报提醒会。平时,学校设立有规范收费咨询室。新学期开学收费时,在校门口设立临时咨询服务台,由物价局工作人员和学校财会人员给家长答疑解难,让家长满意而归。

(六)营造“价格服务进校园”的校园文化氛围。

七、湖南张家界:增强服务意识,认真做好“价格服务进景区”工作

(一)严格执行明码标价规定,为经营者规范价格行为服务

明码标价是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在开展价格服务进景区的工作中,我们把严格明码标价、倡导明码实价作为其重要内容,认真抓好落实。我们派出检查力量对景区景点的商场商贩、餐馆、宾馆等场所实施明码标价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我们统一了标价签样式,对旧的不合规格要求的标价签全部进行撤换,共发放新的标价签20万张。同时,我们要求经营者在标价时要严格做到一货一签,提倡明码实价,不搞虚高标价。

为了巩固明码标价率,我们在核心景区建立明码标价管理台账,价格部门定期检查,经营者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或者有明码标虚价嫌疑的行为,一经发现或被举报,我们即在其诚信档案上登记一笔。第一次违反明码标价规定,对其宣传教育,责令迅速改正;第二次违反明码标价规定,发出警告通知,提醒经营者加强自律;第三次违反明码标价规定,从重处罚,并予以曝光。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广大旅游从业者的支持和配合。现在,我们的核心景区明码标价率一直保持100%的记录。

(二)在重要窗口单位设立旅游价格公示牌,为旅游者提供价格信息服务

为了使外来游客对张家界旅游价格基本行情一目了然,方便广大游客在张家界的吃、住、行、游、购、娱,2005年,我们在火车站、飞机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门票站、武陵源吴家峪口门票站设置了4块大型旅游价格公示牌。公示牌详细公示了旅行社地接价格标准、全市各景点门票价格、旅游线路客运价格、旅游包车价格、宾馆住宿的最高限价等。同时还公示了“12358”举报电话号码。旅游者有了这些的参考价格后,在消费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对价格部门公布的价格信息非常欢迎。

(三)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保障“进景区活动”顺利开展

在强调服务的同时,我们没有放松对价格违法行为的查处。为维护景区正常的价格秩序,我们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价格检查,对各类价格违法行为依法实施行政处罚,保障广大游客的合法权益不遭侵害。在旅游旺季,我们还派出检查人员到景区景点进行明查暗访,了解价格情况,分析景区景点存在的价格矛盾,掌握景区景点的价格趋势和基本动态,随时处理突发的旅游价格矛盾和纠纷,打击违价违法、扰乱价格秩序的不法分子。

为减少和预防价格违法行为的发生,我们注重社会监督,实行群防群治。我们实行了“三员”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全方位的价格监督网络体系。一是我们主动聘请游客为义务价格监督员,给每个受聘为义务价格监督员的游客发一张“旅游价格监督员”卡,卡上印有“当您的价格权益受到损害时,请拨打“12358”。我们从2004年开始,每年聘请500名游客义务价格监督员,并将其形成长期坚持的惯例。二是在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乡镇聘请价格联络员,价格联络员的主要职责是协调较小的价格矛盾和纠纷,发现大的价格问题负责向价格主管部门报告情况。三是在旅游购物场所聘请物价员,由当地政府或价格主管部门颁发聘书。目前我市武陵源区已由区人民政府聘请了30名物价员,他们分别负责指定的旅游购物场所明码标价签的核签,购物场所与游客发生价格纠纷的处理调解及负责向价格主管部门如实反映价格动态,并积极配合价格部门的专项检查活动。目前,通过“三员”监督管理,我市各景区景点基本上形成了全方位的价格监督网络,使广大旅游从业者和游客真真实实地感觉到“价格服务,价格监管”就在身边。这种监督方式,极大地减少了不规范的价格行为,减少了价格纠纷。

(四)建立“12358”举报应急机制,确保广大游客的权益不遭受侵害

我们深知,旅游者遇到价格纠纷,最希望得到当地价格主管部门的快速解决。因此,我们把价格举报作为为游客服务的重要内容,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举报办理效率。

首先,我们加大了“12358”举报电话的宣传力度。在各交通要道、各景区景点门票站的醒目位置悬挂“12358”提示牌,同时在各新闻媒体进行价格报道时也不忘提醒游客与市民:当您的价格权益受到侵害时,请您拨打“12358”!现在,在张家界,有些游客连问路都拨打“12358”。据我们调查,多数游客反映,他们在张家界见得最多的提醒就是“12358”!

农村医疗服务市场前景范文6

P键词:公共服务;衡水;延伸;回归分析

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步伐,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多年以来,我国城乡为二元结构的体制框架,城镇化主要以农民工为主体,以流动就业为主要形式,农村人口综合素质偏低,从根本上制约农村发展,所以缩小城镇公共服务的差异势在必行。

1 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现状

城镇化是文明的提升,必须要有全覆盖的、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作为保障。城镇化不仅使得更多的农民进入城镇,同时人们对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公共服务的需求也会增加。城镇公共服务中最重要的有基本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一般公共服务四个方面。在城镇化大背景下,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以河北省衡水为例,近四年来,衡水市市辖区和县域在财政支出、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异已经逐渐减小,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并缩小差异就是当务之急。

2 城镇公共服务差异的产生原因

衡水市公共服务的城乡差异主要有如下因素:多年实行的城乡二元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导致城乡间客观存在着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差异;地方经济实力影响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水平,市辖区优越于县城,县城优越于农村,造成差异[1]。

下表1列出了衡水市近四年来衡水市公共财政在城镇公共服务几个方面支出的的情况。

文献[1]中指出四年来衡水市整体公共服务水平有所提高:一般公共服务和教育两项公共服务呈曲线增加的趋势、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和就业呈现直线增加的趋势。财政支出的侧重点依次为教育、一般公共服务、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支出,而且住房保障支出远远小于前四项支出,体现了前四项公共服务在财政支出中的重要地位。

由于财政支出和地方经济实力对各项公共服务支出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对各项支出与GDP做相关分析,系数可见表1的最后一行,可以看出,一般公共服务和教育与GDP的相关系数低于0.9,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也体现了这两项在公共服务支出中的稳定性;而社会保障和就业和医疗卫生与GDP的相关系数分别高达0.97,0.99,充分体现了这两项在公共服务支出中具有弹性,只有充足的财政支持和经济实力,才能更好的保证这两项公共服务的支出。

3 缩小城镇公共服务城乡差异对策分析及城镇公共服务延伸的布局计划

(1)制定规划,统筹布局公共服务。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合理确定财政资金在市区、县城、乡村的支出比例,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专项资金,优先安排财政资金用于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公共财政支出重点向农村地区倾斜,努力缩小城乡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水平,引导城市的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农村中的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可以实现城乡联网,实行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完善城乡一体客运网络。

(2)结合县域特色,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当前,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衡水市各县应该把握城镇化的机会,结合地域特色,发展经济。深州市、安平和景县在衡水市县域中经济发展比较突出,应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在城镇公共服务延伸方面起到带头作用。

(3)发挥农民作为公共服务需求主体的作用。深入研究农村公共服务的管理模式,支持农民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公共服务,加大农民的参与度和透明度,同时注重提高农民修养和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的能力。

(4)鼓励社会多方面参与农村公共服务,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市资金、项目要向农村流动,城市对农村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农村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反哺城市,城市和农村实现协同发展。

4 结束语

本文对城镇公共服务存在的差异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经济实力和财政支持是影响公共服务延伸的重要因素,在具体进行布局时需要结合地域特色,增强财政实力,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农民的积极性,统筹布局公共服务。

参考文献

[1]申红莲,魏连秋,杜鹏,等.推进河北省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的延伸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27:244,245.

农村医疗服务市场前景范文7

关键词:农村 贫困人口 医疗保障制度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我国城乡医疗保障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加强农民健康公平、加快农民生活改善、提高农村社会和谐和稳定的重要保障[1]。它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下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政府的资金投入是其主要来源,相应部分是农民自愿参加筹集。农村医疗保障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一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村人民的生活质量,减小了城乡居民的生活差距。从2013年开始,卫生部将农村医疗保障重点转向大病救助方面,报销力度加大,病种覆盖面积广,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村人民的负担。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但是在医疗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存在一些弊端。研究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对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推进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对促进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可行性建议。

一、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

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由三大部分构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和大病救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面向全体农村居民的基本的普遍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是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补充和完善,它是以中央财政拨款及社会力量筹集等多种形式建立的补助基金制度,对患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及五保户给予的医疗参保费用和医疗费用补助的救助制度;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是面向城乡患有重大疾病并且医疗有困难的居民,给予一定数额资金的救助制度,获得救助的农村居民可享有相应的医疗优惠政策。

二、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面临的问题

(一)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在城市人口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加大,形成一个庞大的团体。进城务工的农民同样也面临着失业、工伤、疾病、生育与养老的问题,而他们所享有的社会保障是属于农村社会保障系统,这种保障的方式会给农村的社会保障体制带来压力,同时也会给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生活上带来诸多不便。

我国实行的城乡二元制度,农民的人户分离现象普遍存在,在工作地就医,存在医疗费用报销手续繁琐等问题,由此引发了很多新问题。农民工群体中大多数人受教育程度有限,一般从事高风险作业,生活条件艰苦,使得这一群体感染疾病的风险加大,所以是最需要医疗服务的人群,同时,又由于他们收入有限,常常发生付不起医疗费用的现象,因此,农民工“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尤为突出。而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不但会影响到他们自身的生存和家庭幸福,也会对国家各项建设的顺利实施造成影响。妥善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障等社会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农村空巢老人的医疗保障问题

中国城乡二元制结构长期存在,在城市各种养老保障制度已逐渐完善,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也逐渐社会化,各种社会化服务顺利开展。而在农村偏远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及社会保障机制和服务不到位,农村空巢老人社会保障存在诸多不足。农村空巢老人医疗保障方面主要面临着护理费无法进入到医保系统进行报销的问题。2012年10月29日,首届全国智能化养老战略研讨会的数据显示,到2050年,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失能老年人将达到1亿左右,独居和空巢老人将占54%以上,其中农村留守的空巢老人在2010年已经达到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总数的37%。与此同时,老年人的慢性病发病率提高[2]。

(三)保障费用投入比例有限,是当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面临的一个难题

我国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顺利实施离不了政府经济的支持,由于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央政府对医疗保障资金投入有限,而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地方财政困难,用于医疗保障的资金对当地政府来说是一项较重的经济负担,在资金投入上会有一定的困难。同时,部分贫困山区由于消息闭塞和政策宣传不到位,有部分农村居民对“新农合”制度持观望和怀疑态度,其中少部分人不敢甚至不去参合。由于“新农合”的资金筹集渠道包含个人筹资部分,这部分资金的筹集采取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这些持观望态度的群众中有些人不愿缴纳个人缴费部分,这种现象不利于农村合作医疗费用的筹集。

三、我国农村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制约因素

从影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制约因素来分析,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一)外部因素

①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保障的人群比例范围较城市小,特别是有些偏远地区,主要是由于信息传递相对滞后。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相比,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参保率较高,普及范围较广。②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普及受到资金的影响,通常资金的投入是城市多于农村。③农村医疗保障报销的服务网点较少,而且程序较为繁琐。④医疗费用报销不及时的问题比较普遍。

(二)内部因素

①农村居民对医疗保障制度认识上存在偏差。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最大的受益者,农民在农村医疗保障匮乏时期对其的需求是强烈的,但在新制度的推行中却没有表现出足够的热情,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建立在他们对该项制度的预期收益与付出成本的比较之上的。农村医疗保障虽然是政府主导的制度,但由于部分农民收入水平低,加之偏远地区农村群众受教育程度有限,知识相对贫乏,对其了解的程度不够,认知程度还没有得到提高,能够主动参加到这一体系的人数受到限制。②少数服务网点处理问题不及时造成农村人民对农村医疗保障的信任感降低。

四、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我国农村当前已经建立了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主体的医疗保障制度,初步实现了“广覆盖、保基本”的目标。“新农合”的出台和全国大范围的试点开展,改变了农村单纯地依靠家庭支付医疗费用的传统模式,填补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空白,但是保障力度仍然不够,农民的医疗费用很大一部分还需要家庭来承担,因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为了完善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大农村医疗保障资金的投入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法律监督

2014年新农合的人均筹资标准为320元,比2013年提高了40元,个人的缴费标准是90元,较2013年提高了20元[2]。虽然筹资的总数一再提高,但是医疗费用的增长远远高于筹资水平的增长,“新农合”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目前我国“新农合”资金来源以分散的区县统筹为主,各区县采用不同的“新农合”补偿方案,由于参与到统筹的人数较少,资金总数少,抗风险的能力较小。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医疗保障资金的投入,对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给予财政上的帮助。

同时,还应该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监督机制。“新农合”制度的立法问题已经明确写入了《社会保险法》,但是受制于各种原因, 当前“新农合”的立法仍然处于地方试点阶段,全国性的立法还没有真正提上日程。建立立法机制,调整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对农村医疗保障的执行力度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加强乡镇医药价格市场的监督,对医药产品明码标价,严厉打击利用医药市场进行暴利牟利的不法手段,做到医药市场价格的透明化。

(二)加强农村偏远地区先进医疗器材的配备和专业人才的引进

面对县乡级卫生院就医人次的下降、医疗设备落后和专业人才缺乏的现象,应该加强国家对乡村医疗设备的投入部分,同时,提高乡村医务人员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的专业医务人员去乡村卫生院工作,方便群众就医,缓解“大医院门庭若市,小医院门可罗雀”的现象,使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提高和优化医疗资源整体利用率,落实分级诊疗惠民政策,采取医院优化双向转诊流程,保障转诊患者优先获得门诊和住院服务。同时,患者如果按照分级诊疗相关程序就诊,在费用报销方面,享受相当比率的优惠,以此来提高乡村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简化医保报销流程

规范各个报销流程,简化农村群众报销程序,积极推行定点医疗机构的及时结报和异地结报,推行一站式服务,方便农村医疗患者得到及时的全方位的补偿,建立农村人民的信任感。加强对服务机构人员的培训指导,加大对农村医疗保障服务网点的建设,进行分散式的多个网点服务,使农村群众能够更加快捷地享受医疗保障制度带来的益处。

(四)建立老年人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参照其他国家推行的护理保险制度。美国健康保险学会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运营机制是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地为慢性病患者、老年性痴呆等认知障碍的患者或者伤残状态下的人提供的护理[3],美国和法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开展了长期护理商业保险。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是为解决城乡失能人员的医疗护理难题而设立,可以有几种服务方式,如:医疗护理,主要是以住院的方式在定点医疗机构开设医疗专护病房,为参保人员提供长期24小时连续医疗护理服务;养老和护理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是为入住本机构的参保人员提供养老和长期24小时连续医疗护理服务;家庭护理,是护理服务机构派医护人员到参保人员家中提供医疗护理服务。

(五)加强农村低收入人群医疗救助制度的推广

“新农合”制度是针对农民建立的一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于抵御农民疾病经济风险意义重大。我国的医疗救助制度是对农村人口中没有能力参加“新农合”,或者参加了“新农合”后仍然无力负担医疗费用自付部分的农民实施的救助制度。覆盖的范围包括绝对贫困人群(低保五保户等)。医疗救助制度主要关注的是低收入人群,对相对贫困人群关注不够,农村相对贫困人群仍然面临经济风险问题。所以应该合理优化医保制度,加大医保制度对医疗费用的补偿功能,对降低农村低收入人群疾病经济风险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4-01- 20(1).

农村医疗服务市场前景范文8

1调研指标与样本分布

调研立足于卫生公平价值理念系统的四要素,结合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内容,选取了农民对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公共卫生项目覆盖率、基层卫生资源利用率、医疗卫生服务地区差异、新农合实施效果等指标,作为考察的变量,以揭示浙江农村区域性卫生公平差异。调研运用了5点级的“语义差别满意量表”来测评浙江农民对各项指标的满意度,以此作为差异分析和对策优化的切入点。在样本选取上,考虑到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调研以2008年浙江人均GDP(42214元)为标准,将全省11市分为1~4类地区(1类地区含杭州、宁波市;2类地区含绍兴、舟山、嘉兴市;3类地区含湖州、台州、金华、温州市;4类地区含衢州、丽水市),运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共抽取36个县(市、区),发放问卷1440份,回收有效问卷1038份,有效率为72.1%。

2数据统计与问题分析

2.1农村基层卫生资源相对不足,农民总体满意度较低自2003年以来,浙江通过调整和优化农村卫生资源布局结构,逐步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截至2007年底,全省有乡镇卫生院1671个,卫生人员5.4万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06个,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室)6319个,社区责任医生3.1万人,农村基层卫生设施和服务能力不断得到提升。[2]但是,相对于全国以及东部地区平均水平而言,浙江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较为薄弱:乡镇每千人医院数为0.0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为0.17、社区责任医生数为0.91,村级医疗资源及水平更为有限。调查显示,农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率仅为13.2%(见表1)。分地区而言,嘉兴、绍兴、舟山、湖州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较高,衢州、丽水、宁波、台州地区次之,杭州、温州、金华地区较低。受经济发展程度影响,1、2类地区农民预期购买医疗服务的可能性显著高于3、4类地区。2类地区农民对“医疗费用”、“医疗技术”、“医疗服务态度”等指标的满意率均居全省后列,其中,农村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和使用质量矛盾较为突出。3类地区医疗费用最低,与该地区“应就医而未就医”比重较高相关。4类地区的医疗可得性受交通不便、耗时较长等因素影响十分显著。此外,造成2、4类地区满意率急降的原因在于部分地区的异常偏离,如2类地区中的绍兴、舟山和4类地区中的丽水,上述地区有待进一步深入分析。在公共卫生服务领域,浙江农村三大类12项公共卫生项目达标率为91.2%,县、乡(镇)级卫生监督网络逐步完善。调查显示,农民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社区责任医生的满意率为72.6%和78.2%。其中,除2类地区的两项指标均高于全省均值2.8和3.4个百分点外,其他地区指标均低于全省均值,尤其是3类地区两项指标落后于全省均值1.0和2.1个百分点,为全省满意率最低的地区。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农民基本卫生常识知晓率为71.6%,2类、1类地区分别高于全省均值2.3和1.0个百分点,3类、4类地区则低于全省均值1.3和1.8个百分点;农民健康档案建档率为81.3%,1、4类地区高于全省均值3.1和1.0个百分点,而2、3类地区则落后0.2和1.9个百分点;全省60岁以上老人体检建档率为82.9%,1类地区高于全省均值0.7个百分点,而2、3、4类地区分别落后0.4、0.1和0.1个百分点。此外,农民对公共环境卫生的满意率为24.1%,主要问题集中在污水乱排(64.2%)、垃圾乱扔(61.3%)、饮水不卫生(28.7%)等领域。分地区而言,1~4类地区分别为26.3%、25.9%、22.8%、22.6%,呈明显的梯度特征。

2.2农民就医习惯不够理性,基层卫生资源利用率有待提升调查显示,农民应就医而未就医比例为59.4%。其中,2类地区农民选择“小病不治”、“自己买药”方式的比重最高,就医可能性最低;1类地区农民主动就医率最高,3类地区最低;4类地区农民因医药费用过高而放弃对大病治疗的比重为全省均值的2.9倍,突显了医疗救助在该类地区的“网底”功能有待强化(见表2)。在就诊地选择上,农民患“一般病”时,选择县(市、区)医院就诊率偏高,一方面增加县市级医疗机构医疗负担和农民医疗支出,另一方面导致乡镇及以下医疗机构业务量下降,影响基层卫生资源运转和发展,抑制农民就医可能性。分地区而言,1类地区农民选择县市级医院的比例高于全省均值4.5个百分点,而4类地区则低于全省均值7.1个百分点。受各类地区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影响,宁波、绍兴、舟山、温州四地的常见病患者在乡镇及以下医疗机构就诊比例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3区域性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差异显著,均等化程度较低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的影响,浙江农村医疗服务供给的地区差异较大。数据显示,2007年全省县(市)级一般预算支出中,医疗卫生支出占总额比重的均值为6.1%,各市之间变异系数(CV)为0.13,地区差异相对较小。但是,受各县(市)财政总量和人口基数差异的影响,各县(市)医疗卫生支出总额和人均支出差异系数则高达0.51和0.47。以人均医疗卫生支出为例,1类地区指标(杭州181.0、宁波233.3)显著高于全省均值(140.7),实际服务供给能力最强;2类地区中的舟山高于全省均值,嘉兴、绍兴与全省均值持平,供给能力随之下降;4类地区中的丽水与全省均值持平,衢州(114.1)人均指标低于全省均值18.9%,供给能力较弱。3类地区中的湖州、金华与全省均值持平,台州(106.3)、温州(105.1)人均指标落后于全省均值24.4%和25.3%,实际服务供给能力最弱。[3]更进一步,从均等化角度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发现:乡镇卫生院设置率、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率、卫生厕所普及率、农民健康档案建档率、新农合参与率等指标的全省均值较高(67.3%≤-x≤100%),地区差异较小(CV≤0.20),供给总量较为充裕、地区均等化程度较高;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率、村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与医生配置率、粪便无害化处理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等指标的全省均值较低(35.4%≤-x≤65.1%),地区差异相对较大(0.25≤CV≤0.39)。其中,丽水、衢州、金华地区的全部指标,台州、温州地区的村级卫生室与医生配置率、垃圾集中处理率指标,湖州地区的粪便无害化处理率指标均居于全省后列,与嘉兴、宁波、杭州等先进地区差距显著,已成为了制约全省均等化供给的主要因素。

2.4新农合医疗保障能力偏弱,各地区实施效果差异较大目前,浙江新农合参保人数占全省农业人口的90%,年人均筹资水平135.9元,住院补偿率达31.2%。通过实施“住院兼顾门诊统筹”模式,参合农民受益面稳步提高。调查显示,农民对新农合满意率为43.6%(见表3)。在不满意归因中,由于新农合强调县级大病医疗统筹,容易产生受益面小、补偿率低的弊端。门诊统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受益面,但补偿率有待提升。在服务效率上,47.3%的农民认为“先付款后报销”手续应简化为“窗口报销”、“即时结报”等简便办法。47.2%的农民认为由于缺乏有效的费用监控制度,存在着“定点医院收费高”等问题。“定点医疗机构较少”、“外出务工人员异地就诊报销不方便”等问题需要加以关注。与此同时,“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新农合筹资机制受地区经济差异和农民支付能力等因素影响,在各个地区的实施效果差异较大。对2007年参合率和筹资水平的分析显示,37个参合率在95%以上的县(市、区)主要集中在宁波、嘉兴、杭州地区;21个参合率介于90~95%的县(市、区)主要分布在2类地区;29个县市区参合率在90%以下,主要集中在温州、台州、丽水地区。[4]90.4元的年度人均筹资水平仅占上年农民纯人均收入的1.2%。其中,最低的衢州地区(61.7元)仅为最高嘉兴地区(131.0元)的47.1%。4类地区中93.3%的县(市、区)人均筹资均介于60~69元,与其他地区差距显著。参合农民住院受益率、门诊受益率的地区差异情况也大抵相似。总体而言,新农合地区发展差异较大,总体保障能力偏弱。

3对策与建议

3.1优化投入机制,加强卫生筹资和供给能力当前,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建设经费来自于各级政府依据国家规定的常规性投入和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在公共卫生服务业务经费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完善投入机制的首要路径是建立财政投入的长效增长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向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倾斜。[5]为此,新近出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提出,投入8500亿的增量主要是用于改善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不均等,并进一步强调了投入供方的资金增量的着力点是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建设、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培训等领域。但是,《实施方案》同时也确定了中央和地方4∶6的投入比例,对以地方公共财政为基础的区域性卫生公平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于短期内难以消除省域内部地区之间经济水平差异,改善区域性卫生公平性的主要筹资方式应借助省级卫生转移支付。因此,要重点加强省级卫生转移支付或卫生专项补助对3、4类地区的倾斜,尤其是增强其县乡级基层医疗卫生筹资和供给能力。与此同时,各市县的财政政策应侧重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地方均等化。此外,基于付费意愿的测评(即要求农民按付费意愿由强而弱,赋予“医疗卫生服务”1~5的加权分,统计分数之和并求取平均分)显示,农村社区内生型供给的条件日趋成熟,医疗卫生服务社会化供给比率(表现为提及率)也日趋增加(见表4)。根据表4,农民对医疗卫生服务付费意愿的全省均值为2.87,1~4类地区数值分别为2.83、2.78、2.91、2.89。其中,湖州、舟山、温州地区的付费意愿最为强烈。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社会化供给比率的全省均值为19.5,1~4类地区数值分别为16.8、19.1、21.9、13.5。其中,3类地区的金华、台州的社会化供给率最高。因此,可以在上述合适地区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村级卫生室服务等特定领域中,运用购买服务、政府补助、特许经营等方式,引入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增强卫生筹资能力,扩大服务总量。

3.2尊重区域性需求差异,优化医疗卫生服务结构在卫生资源总量有限的前提下,农村各项医疗卫生服务决策与供给应根据各地区的需求强弱进行轻重缓急的秩序安排,以谋求最大化的有效供给率。基于农民需求意愿的测评(即要求农民基于需求意愿,赋予“医疗卫生服务”1~16的加权分,统计分数之和并求取平均分)显示,浙江农民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强度均值为6.21,位于“强烈需要”层次(见表5)。聚类分析显示,各地区需求层次有所差异:绍兴、湖州地区位于第一层次,舟山、温州地区位于第二层次,杭州、衢州、台州、金华、宁波地区位于第三层次,丽水、嘉兴地区位于第四层次。因此,有效供给应立足于农民需求,结合地区均等化指标,制订差异性的投放策略,其基本原则有二:一是针对全省均值较高、地区差异相对较小的指标,应立足地区需求强度,制订相应的优先序列、丰富内涵、提升效率的对策;二是针对全省均值较低、地区差异相对较大的指标,应根据需求强度由高到低的序列,分层次、有阶段、分重点地加以推进。应充分重视高需求强度地区的先导功能,综合运用布局调整、重点扶持等方式,对薄弱地区落后指标(如丽水、衢州、金华的行政村环境卫生整治率、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及医生配置率,台州、温州的村级卫生室与医生配置率、垃圾集中处理率,湖州的粪便无害化处理率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和促进。上述基本原则的确立,并不着眼于通过平均主义的方式来消除客观存在的区域性差异,而是基于卫生公平理念和均等化的分配原则,旨在通过卫生资源配置优先权的方法来控制和缩小区域性的卫生公平差距,其本质也是一个伦理价值选择的过程。[6]

农村医疗服务市场前景范文9

与此同时,其他监管政策也一起将医药企业推到了更尴尬的境地。这些政策在2005年孕育哐酝酿成熟,必将对今后的医药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对药企而言,这些政策不单纯意味着危机,同时也蕴含了一些机会。

2005年并没有给医药行业留下太多的惊喜。过于频繁的政策和政策动向让企业有无所适从的感觉。然而,一些政策或政策动向却开始向经营者透露了新的市场机会。

政策1

机会:医疗领域投资将出现较大增长。

背景:1月7日.卫生部部长高强在200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要求各地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

点评:“平价医院”是―些民营医院做宣传推广时的一张王牌。高强要求各地建平价医院,客观上支持了民营医院的地位。民营医院―直面临的税收、土地、人才晋升制度等方面的不公平待遇有望改善,这将进―步刺激社会资本加大对医药领域的投资。

政策2

机会:社区医院的投资前景看好。

背景:今年年初,卫生部确定了2006年十大卫生工作要点,其中之―就是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点评:片面注重大医院发展,忽视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服务条件和水平差距较大是我国卫生资源配置不公平的主要表现。而卫生部提出的“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制试点,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的双向配合、双向转诊制度”,显然是学习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医疗就诊制度。这一工作要点的确立,注定了社区医院的未来光明“钱”景。

政策3

机会:“新农合”助长第三终端的魅力。

背景:2005年8月10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明后两年扩大“新农合”(新型合作医疗)的试点范围,到200B年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新农合”制度;同时,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力度,中央财政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在原有每人每年10元的基S出上再增加10元。

点评:随着“新农合”推进力度的加大,每位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可拥有40元的医疗资金(中央政府出20元,地方政府出10元,参保农民出10元)。按此保守计算,农村市场至少也有360元的医疗消费实力,这必将进一步刺激药企进军第三终端的脚步。实际上,最近两年,不仅国内中大型企业纷纷踏入第三终端,甚至连外资企业也成立专业小组开始研究所谓的第三终端市场。

政策4

机会:国产医疗设备的“意外”机会。

背景: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日前印发《关于制定和调整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非营利性医院制定CT、核磁共振等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时,要按照不盈利的原则,并要求各地及时降低偏高的检查治闻价格。

点评这是国家相关政府部门首次为国产医疗设备表态。进口高档医疗设备,从而争取到检查费的医院自主定价权是促使医院热衷于购买外资企业产品的重要原因。该《通知》的出台,将促使院方考虑购买性价比更高的国产医疗设备。国内医疗设备生产商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意外地获得了―个卫生部和发改委联合赠予的大“礼包”。

政策5

机会:“网上药店”的更大获利空间。

背景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从2005年12月1日起.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可以在互联网上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及个人提供药品交易。

点评:“网上药店”获准开张,为药品零售商提供了更大的利润空间。因为,无店铺经营模式节约了大量的零售店面成本,“网上药店”可以借此成本优势适当返利给消费者,增加竞争优势。目前,北京首家网上药店已经开张,多家公司开始申报网上药店的经营资质。

政策6

机会:“首仿药”将享受较高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