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生物工程与生物科学的区别集锦9篇

时间:2023-08-15 17:19:47

生物工程与生物科学的区别

生物工程与生物科学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区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9-149-03

吉首大学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对植物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依托武陵山区资源优势、学科教学平台,按照服务地方的办学原则,新办了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近年来,随着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的实施,对地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据此全面调整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确定植物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目标为:具有扎实的生物技术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科学与技术技能;具有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强,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等行业的企事业和行政部门从事有关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销售、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据此目标,我院全面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并依据“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原则,进行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专业培养改革与实践。

一、适应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构建“以能力为中心”课程体系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植物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植物资源分类鉴别及原料生产与植物资源保护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以及对植物功效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分析及功能产品、植物药品开发方面的科学知识和专业综合技能。课程体系的综合化,使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相互渗透和交叉,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调整和修改的课程体系,着力体现了专业基础课程的学时和学分;注重实践环节教学和专业基础的夯实,力求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技能培训;适度增加选修课程,重在体现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通过提炼课程内容,提高课程的知识容量,达到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的目的。课程内容注重交叉融合,将相关学科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选修课进行交叉融合,以便在有限的学时里使学生获得更多信息,如开设生物科技产业开发讲座,使学生了解当今植物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前景与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植物科学与技术及其天然产物在人们日常生活及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构建的课程体系主要分为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教育和实践教学等四大模块,该体系建立合理的数理化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能力;结合了生物学知识和必要的工程学知识,以适应现代生产工程设计和生产管理,使学生有初步的经济管理知识;开设大量的专业选修课,增强个性化特色,拓宽专业口径,提高专业素质和能力;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初步解决实践问题的技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

1.理论教学课程体系。植物科学与技术理论课程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品质及素质教育课程、外语、数理化、生物学、工程学等,分属于通识教育课程、学科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等三个模块。模块一: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英语、数理化等公共基础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学科交叉应具备的基本知识。素质教育课主要是对综合素质的培养,目的在于拓宽知识视野,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和潜力。模块二:学科教育课程包括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化工原理、工程制图、现代仪器分析等课程。这些具有生物学知识要素的课程的开设,使学生掌握生物学专业知识,具有初步的工程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将现代生物技术与生产实践内容进行初步结合。化工原理的学习,使学生把握工程理论和技能的基本内涵和方法。模块三:专业教育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如植物学、动物学、植物资源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组织培养等五门核心课程。专业主干课包括生物工程设备、生化分离工程、植物产品加工工艺学、植物成分提取与纯化、仪器分析与成分检测、植物产品开发与企业法规等七门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体现了本专业的学科特色,是将生物学理论结合到工程技术中的教学过程。专业任选课包括植物地理学、民族植物学、植物保护学、环境保护概论、清洁生产与IS014000、企业管理、生物科技产业开发讲座等15门。大量专业任选课的设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学习机会,可有效拓宽学生专业的视野,增强学生就业时的专业竞争力,提高在学科交叉领域的工作和发展潜力。公共选修课由学校组织开设,包括自然科学、生态地理、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美育等几大类别,要求理工科学生至少应修满六个学分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2.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植物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直接决定着学生走向社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因此,学习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加强生产和科研的实践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在改革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属于第四模块。除了规定的军训、思政实践,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室实验、课程实习、校外基地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四个部分,这些实践教学环节都具有较为明确的实验项目、实践内容和训练体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验教学上打破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课程设置模式,独立设置基础化学实验、动植物大实验、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大实验、仪器分析与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与检测、工程制图等实验课程,课程设置结构层次明显,又各具独立性,能够提供较为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在第二到第七学期,利用我院实验中心开放实验室进行科研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该课程体系的设置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瞄准就业率。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调练和创新能力体系

1.拓宽专业口径,适应多岗位就业的需要。植物科学与技术兼有理学和工学专业特色,其人才培养也具有多学科、多领域融合的特点,因而课程设置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思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两个专业方向,即植物资源培育与生产的理学方向,以及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工学方向。多门选修课的开设拓宽了专业口径,加强了基础人才能力的培养。

2.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综合技能和创新思维。植物科学与技术具有理工科特色,其课程体系的构建注重培养实践能力。按照学生在大学学习和能力提高发展规律,由易到难地组织实践教学体系,将有关实验(实践、实习)内容综合到各阶段的实践教学中。同时,在第三至第七学期设置了创新性研究项目,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这种实践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学科融合,体现专业特色。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与工艺生产及应用直接关联,因此,课程体系将生物学原理和技术结合,并融入到工程学原理中,开设了上游技术(如植物资源化学)和下游加工过程(如植物产品加工工艺学);又如专业基础课天然产物化学和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与分析等课程,以及若干门实践性强的工程类课程,如生物工程设备、工程制图、产品生产法规等课程,区域资源特色课程设置以及将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我院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急需人才的特点。

三、着力于交叉学科知识的整合。实施教学模式改革

1.注重课程体系整合,更新和优化课程内容。课程体系本着优化整体、精简课程数量的原则,将教学计划总学时控制在175个学分。每个学科主要专业基础知识的本源性在于几门核心课程,它们构成这个学科的体系框架。由专业基础知识核心课程衍生出本学科其他丰富内容的最基本知识。因此,课程体系的优化要求合理分配教学重点,对课程内容进行提炼与更新,教学过程尽量减少重复,加强课程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前瞻性,推动课程体系的整合与课程间的合理渗透,形成生物技术和工学应用性特色较明显的课程体系。

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课程覆盖门类广泛的学科,但学科的发展又要求在教学计划构建和修订时增加新的教学内容,且不突破总学时数,这导致在教学计划编制过程中学时数与教学内容拓展之间的矛盾。因此,有必要对所开设的课程内容进行选择、调整、优化和学时压缩,更新和优化课程内容,精简课程门类,提炼基础性和原理性的共性内容,使学生在较少的课时内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核心知识,培养综合运用的.能力和技能。通过开设如生物科技产业开发讲座(科研成果与推广应用)课程,将新的理论、方法和先进的科技成果及产业化引入课程教学,有助于解决教学内容陈旧、重复多、内容较狭窄等问题。

2.加强综合性实验及创新性研究结合的实践课程。作为兼有理工科特色的专业,调整实验课程体系以及实验内容,开设综合性实验及创新性研究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成为专业培养重要特色。加强基础性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操作和技能,增设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多学科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的能力。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的知识和实验技能,既可增强各门课程的相互渗透,又可巩固对生物工程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通过学校实验中心平台项目,开设专门培养创新性思维的研究型实验,由教师设立具有科研和开发前景的课题与项目,或者指导学生自选相关课题,通过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流程优化、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旨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性研究型实验教学培养了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为学生进入毕业论文(设计)奠定专业基础。

生物工程与生物科学的区别范文2

一、现代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目前广大人民常会接触的顺丰、圆通、申通、韵达等快递就属于物流。但是,物流又不仅仅是能够用快递来解释的,尤其是物流管理,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要加以科学界定,才能做好现代物流的管理工作。早在1984年,美国的物流管理协会就对“物流管理”进行了概念的界定:供应链流程的一个内容,其是一种将相关产品和信息高效率、高效益地从产地到目的正反向流动以及存储,这个过程包括了计划、实施以及控制。可见,物流管理是企业供应链条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进行科学管理,才能为企业发展创造优势。放在我国企业发展的大环境下,与美国协会的定义应该是有所区别的,因为考虑到中国物流的实际情况,物流应该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一个流动过程,而物流管理是在此过程中以流动的对象为主要目标,对其进行的计划、组织以及控制等行为,可以说,这种管理是有计划的、科学合理的、与时俱进的,并且以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为基本目标。很多文献中提出,物流管理存在着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在运输状态中对于物品的管理,另一种是物品处于存贮地点的静态管理。本文涉及到的与供应链管理相对应的是在企业中产生的物品的存储和运输管理,是实体物流管理。

二、供应链管理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将“物流管理”定义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环节,可见,供应链管理是一个整体,是在企业管理中比较宏观的管理范畴,需要调度的环节比较多。供应链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概念,因为它在整个企业管理范畴中至关重要,供应链是一个网状结构,不仅包括从供应地到目的地的物流,同时也包括与企业和客户都息息相关的服务流、信息流,而且供应链不仅是一个流动的结构,同时也包含着回流。供应链管理包含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等几个社会上的较大群体,所以无论是生产、运输、配货,还是信息、服务,都是需要进行严格管理的。供应链管理是在供应链的概念之上进行界定的,因为供应链是各个企业、各个环节共同组成的整体链条,所以供应链管理也是一个集合性的概念,其中包含物流管理这个子集。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不同于传统的生产销售,也不是某一个企业的供应链,而是将不同的企业集合起来,负责各自的部分,从而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供应链的科学管理包括计划、合作、控制,高效率地完成从供应商到消费者之间的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并且注重提高服务水平、降低交易成本,将一个链条上的企业集合起来,实现目标的平衡,并且关注物品在供应链上的流动过程。

三、现代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1.现代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区别。

1.1基础与管理模式的区别。前文已经提到,很多概念的界定将物流管理定义为供应链管理的子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对于企业来讲,物流管理是一个企业、一个环节上的管理,物流可以理解为物品的流动,管理的是这个流动过程,其基础和前提是存在着流动的物品。而供应链则不同,它以信任和承诺为前提,将负责不同工作的企业紧密联合起来,是对这整个过程的管理,不仅要有流动的物品,还要求从生产到消费者购买都有管理过程参与其中,涉及的企业和个人要比物流管理更加程序化、复杂化。

1.2导向目标的区别。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导向目标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现代物流管理相对简单,仅仅以降低一个企业的成本并提高服务质量为导向目标,可以说,物流管理的服务以一家企业为主,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科学管理即可。而供应链管理的导向目标则复杂得多,物流管理的导向目标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供应链管理需要考虑的导向目标则是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服务质量,并将涉及到的所有企业囊括在内,使得所有企业同时完成科学管理,从而达到使客户满意的目标,并且在科学管理的过程中也提升供应链所涉及企业的竞争优势。

1.3管理层次的区别。物流管理的层次是单一的,虽然要考虑到物品的运输和存储,但是只需要一个企业进行管理,将运输、存储的过程完成科学协调和管理,即是实现了物流层次上的管理。而供应链管理是多层次的管理,不仅要考虑物流环节,还要考虑生产、加工、信息、服务、售卖等其他重要环节的管理。并且,供应链的管理层次还包括企业、人员的管理,需要将一些列的环节统一起来实现管理,并注意对关键业务流程进行设计、重构以及整合。

1.4管理方法的区别。管理方法上,两种管理也是存着较大差异的。物流管理是以技术为主要方法,利用行政指令和战术策略实现科学管理。而供应链管理则是以信用和承诺作为主要的管理方法,将涉及到的企业发展成为合作伙伴,再引入科学技术,实现对供应链的科学规划、科学管理,而物流管理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2.现代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联系。现代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联系主要表现为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子集,二者存在着紧密的相关性。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共同点都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物流管理是对物品从供应地点到收取地点的科学管理,通过严密的计划、合理的控制,实现在运输和储存两个环节的管理;而供应链管理也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但是过程更长,从物品的生产过程就开始了管理,一直到客户收货后的售后服务,需要对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实现管理。可见,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存在共同点的,虽然管理范畴不同,但是管理目的的一致性使得现代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存在必然的联系。作为供应链管理的子集,物流管理在管理内容方面与供应链管理存在相关性。供应链中包含着物流管理,它们之间是从属关系,所以在管理内容方面也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四、结语

生物工程与生物科学的区别范文3

关键词:土壤动物;皆伐;华北落叶松;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4-0037-03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clear cutting on soil fauna,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soil animal in clear cutting area and control area of 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plantation.We collected 4740 individuals belong to 33 groups,14 orders and 4 classes.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pecies composition,community structure and biodiversity of soil fauna in control and clear cutting area showed that the dominant groups were Acarina and Collembola which accounted for 88.36% of the total number of species in total. Analysis also shows that Shannon-Weiner biodiversity index,Pielou evenness index and Simpson diversity index were increased in clear cutting area,while the dominant concentration index was decreased.

Key words:Soil animal;Clear cutting;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Community structure;Biodiversity

1 引言

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是华北林区营造速生丰产林主要的树种之一,由于大面积营造结构简单、树种单一的同龄华北落叶松纯林,并且受不合理的造林技术以及人为干扰的影响,较多的林分开始出现生长衰退、水源涵养功能降低等现象,导致相当数量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病虫害发生严重[1]。皆伐是指在一个采伐季节内,将伐区上的林木全部伐除的森林主伐方式[2]。由于皆伐改变了林地的光照、地表温度、土壤水分和降水分配方式等特征,从而加快了林地凋落物及采伐剩余物的分解速度,释放出较多的速效养分[3]。土壤动物是指其生活史中有一段时期在土壤中度过,且对土壤有一定影响的动物[4],其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中起着中间环节的作用,扮演着分解者和消耗者的双重作用。另外,由于土壤动物生活周期短,对于外部环境的变化能迅速作出反应,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其所在能林分的变化[5]。本文以皆伐区与未皆伐对照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内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皆伐对其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探究皆伐与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和生物多样性之间关系,优化落叶松人工林经营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简称木兰林管局)龙头山林场道坝子营林区。地理坐标为N41°35′~42°37′,E116°48′~118°20′;坡向西北,坡度20;海拔1 210m;年降雨量380~560mm,无霜期67~128d;土壤为棕壤。研究对象为1972年营造的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平均树高10.5m,平均胸径13.5cm,平均郁闭度0.35,平均密度为850株/hm2。由于研究区受人为干扰较大,林木生长不良,故于2007年对部分林分进行皆伐,同时保留未皆伐区作为对照。林内灌木主要有柔毛绣线菊(Spiraea pubescens)、胡枝子(Lespedeza formosa)等。草本植物主要有苔草(Carex plantaginea)、小红菊(Dendranthema chanetii.)、歪头菜(Vicia unijuga)、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鹅绒萎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长茎飞蓬(Erigeron acer)等。

2.2 土壤动物的采集与鉴定 于2013年7月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皆伐区及未处理对照区的土壤动物进行调查采集,分别在两林地随机选取5点,采集10cm×10cm凋落物层,使用内径5cm环刀采集0~10cm土壤层及10~20cm土壤层内的土壤动物。用封口袋带回实验室采用干漏斗分离,分离得到的土壤动物保存于75%乙醇溶液中,于双目体视显微镜(Olympus,SZX10型)下观察计数和分类鉴定;鉴于成虫和幼虫在土壤中的功能和作用不尽相同,鉴定过程中分开统计其种类与数量。土壤动物的鉴定主要参考《中国土壤动物检索图鉴》、《昆虫分类学》、《幼虫分类学》等[6-16]文献资料,鉴定到亚目或科。

2.3 统计分析 各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Simpson多样性指数:[D=1-i=1sP2i=1-i=1sNiN2];

群落的Pielou均匀度指数:[Jd=D/(1-1/S)];

群落优势度指数:[C=pi×pi];

物种丰富度指数:[d=S/N]。

式中:[pi]为第[i]个物种占得的比例,[S]为物种总数,[N]为群落中所有种的个体总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皆伐与对照林分的土壤动物群落组成比较 本次调查共采集土壤动物4 740头,隶属4纲15目32个类群。就平均密度而言(表1),蜱螨目和弹尾纲个体数最多,分别占个体总数的70.16%、18.20%;叶蝉科个体数最少,占个体总个数的0.01%。皆伐区采集土壤动物4纲25类,对照区采集土壤动物3纲20类。两区优势类群均为物种为蜱螨目和弹尾纲,蜱螨目平均密度在皆伐区(16 253ind・m-2)少于对照区的(19 540ind・m-2);弹尾纲平均密度在皆伐区(5 833ind・m-2)多于对照区(3 452ind・m-2)。

4 结论

本次调查共采集土壤动物4 740头,隶属4纲15目32个类群。皆伐区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和平均密度较对照区均有所增加;其中优势类群蜱螨目的平均密度在皆伐区的少于对照区,这可能是由于皆伐后土壤容重增大,持水性能下降,孔隙度减小,通气性变差[17],不适于蜱螨目的生存,另一优势类群弹尾纲呈相反趋势。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皆伐迹地土壤动物与未皆伐区土壤动物相比较,Simpson多样性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d、丰富度d都有所提高,优势度与皆伐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外的土壤动物相比较有所下降。皆伐后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动物的物种数、个体数、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都稍高于之前的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短期皆伐后随着林地光照、地表温湿度的改变,促进了灌草层植被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凋落物及采伐剩余物的分解速度,从而释放出较多的速效养分,为土壤动物提供了更多样的食物种类,提高了其多样性水平。

参考文献

[1]于洋,王海燕,丁国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39(3):76-80.

[2]安静,王文杰,汪洪岩.人工林皆伐对土壤碳及相关理化性质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6(40):57-62,66.

[3]薛立,薛晔,李燕,等.皆伐对杉木林土壤养分的短期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09,10(29):73-75.

[4]刘长海,廉振民,陈宗礼.土壤动物群落生态学与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关系[J].生态环境,2007,16(5):1564-1569.

[5]朱永恒,赵春雨,王宗英.我国土壤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综述[J].生态学杂志,2005,24(12):1477-1481.

[6]尹文英.中国土壤动物图鉴(上、中、下)[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7]郑乐怡,归鸿.昆虫分类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钟觉民.幼虫分类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9]张巍巍,李元胜.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10]嵇保中,刘曙雯,张凯.昆虫学基础与常见种类识别[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1]孟庆繁,高文韬.长白山访花甲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12]西北农学院植物保护系.陕西经济昆虫图志(鞘翅目:瓢虫)[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3]嵇保中,刘曙雯,张凯.昆虫学基础与常见种类识别[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4]吴坚,王常禄.中国蚂蚁[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15]赵梅君,李利珍.中国600种昆虫生态图鉴[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

[16]吴佳教,梁帆,梁广勤.实蝇类重要害虫鉴定图册[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

生物工程与生物科学的区别范文4

考试科目开考十科目 九科全省统考全省统一中考实行初中学生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两考合一”,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按照教育部要求,在总体保持我省现行中考制度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确定初中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下同)、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等10个科目全部列入中考范围。物理、化学、生物另设实验操作考查。其中,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9个科目实行省级统一命题考试。体育与健康测试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由各设区市(含平潭综合实验区,下同)组织命题测试或考查。考试内容高中升学和初中毕业“两考合一”教育部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作为全省统一中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为便于各地和学校组织实施,按照国家课标,统筹中考“两考合一”定位,结合我省实际,省教育厅制定出台《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用于指导教师开展日常教学与复习备考,提供考试命题与教学评价依据,促进各地和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考试方式统一闭卷考 2017年有过渡方案省级统考科目全部实行书面闭卷笔试形式。各科考试时长、卷面满分分值分别为:语文、数学、英语各120分钟、150分;思想品德、物理各90分钟、100分;历史、地理、生物各60分钟、100分;化学45分钟、75分。市级组织测试或考查科目(项目)的形式和时长由设区市自行确定。特别要注意的是,分值只是考卷上的满分分值,不代表中考投档分。省教育厅在后面的“评卷招生”中特别提到,各科考试成绩使用及具体折算方式等招生政策由设区市自行确定。而在此前,福州市教育局过关于明年中考的相关“预告消息”,明确提出:福州2017年中考总分仍为550分,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试卷卷面分数均为150分,物理、化学分别按60分、40分折算成绩计入中考总分,即中考投档分为550分。2018年、2019年福州中考总分目前未定,2020年起,全省将统一招生模式,分值也将全省统一。由于部分地市此前规定,中考思想品德、历史两门学科为开卷考试(如福州,即为开卷考试),省教育厅这次也特定规定,为便于学校、学生复习备考,2017年省教育厅将提供开卷、闭卷两套试题,由各地自行选择。从2018年起,全省统一中考所有科目将实行闭卷考试。据海都君的消息渠道表示,福州市将为明年的中考学生选择这两科开卷考试,以便符合福州初中校的复习节奏。时间安排每年6月下旬统一中考全省统一中考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下旬,具体考试时间和科目顺序由省教育考试院另行通知。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历史、物理、化学7科安排在九年级学年末,地理、生物2科安排在八年级学年末。市级组织测试或考查科目(项目),原则上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4-5月份进行,具体时间由设区市确定。2017届毕业生已于2016年完成地理、生物学业水平考试,该届毕业生只参加语文等7个科目的省级统考,地理、生物考试仍使用2016年设区市统考成绩。2018届毕业生起,9门文化考试科目全部实行省级统考。评卷招生2020年全省统一招生模式省级统考科目实行计算机网上评卷。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制定中考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以及网上评卷有关工作要求。具体的评卷工作由设区市负责组织实。2017-2019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必须覆盖全部10个科目,各科考试成绩使用及具体折算方式等招生政策由设区市自行确定。鼓励有条件的设区市实行市域范围内统一招生录取机制,逐步实现各县(市、区)招生政策协调一致。2020年起全省按新政策实施。由于目前全省九地市中考自行命题,中考投档分计算方法、高中校录取模式等,均为各地自行出如。省教育厅这份文件表明,2017-2019年先进行全省中考统一命题,2020年起将实行全省统一招生模式。组织管理中考将在标准化考点在进行我省中考工作由省教育厅统一领导、统筹管理,省教育考试院具体组织实施,省教研部门负责学科教学指导。各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考试招生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管理。省教育厅要求,全省统一中考必须安排在标准化考点进行,各市、县(区)要严格按照国家教育考试的标准和要求,统一设置考点考场、规范考试程序,并按要求加强考试、评卷及招生管理,确保中考工作有序进行。

生物工程与生物科学的区别范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和长度

2、难点: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速度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要计算速度必须知道什么量?怎样利用公路上的里程碑大致测出汽车的速度?

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要测出相应的时间。

(二)讲授新课

1、时间的测量

让学生讨论各种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和用具。鼓励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

①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

②学生活动:练习使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然后用脉搏估算一段时间;用绳子绑住一支笔做成一个摆,测量摆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

2、长度的测量

①长度的单位:km—m—dm—cm—mmnm—μm(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进制)

②测量长度的工具:直尺、卷尺(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

③学生活动: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厚;

④学生讨论并活动:如何较准确测出硬币的直径、一页纸的厚度、细铜线的直径?

总结得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刻度尺要贴近被测物体;刻度尺要跟所测物体的长度平行;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测量结果=数字+单位

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

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例如多测量几次

错误可以消除。

(三)课堂小结

懂得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和用具

(四)布置作业

完成相应的同步练习

教学前分析:

生物工程与生物科学的区别范文6

实践美学的人学观不但表现出对于 现代 人类学成果的滞后,而且表现出对于一百多年前恩格斯人类学 研究 水准的滞后。而将“劳动”这一概念绝对化和神秘化,是其集中表现。他们常常借着 哲学 的模糊性和抽象性来掩饰这种滞后。他们坚持这种滞后,是因为以 科学 的进化论为基础之一的人类学观,会动摇他们的以神化的人性为基础的美学思想体系。 

【关键词】 绝对化的劳动观 神化的人学观 进化的人学观 科学美学观

张玉能先生以《劳动与人》(以下简称《劳动》)一文,对笔者的《必须正视马克思恩格斯在人与动物界定 问题 上的区别》(以下简称《必须》)一文提出了商榷。[1]感谢张玉能先生赐教。为了相互切磋,以利于学术的进步,笔者认真地考虑了张玉能先生的意见。现在作几点回复如下。

对“区别”性质的辨析 

           

在笔者展开自己的观点前,有一个事实看来需要明确一下。在张玉能先生的《劳动》一文中,有不下三、四个地方,以引用“笔者”的语言(“本质的区别”)的方式,来作为笔者对马克思恩格斯之间在人与动物界定问题上的区别的性质判断。这使笔者有些惊讶。笔者在《必须》一文中,确实几乎通篇都在讨论马克思恩格斯在此问题上的区别,但在对于他们的区别的定性上,却是谨慎而注意分寸的,记得自己并没有用过“本质的区别”这一提法。带着这一疑惑,笔者又重读了几遍自己的文章,终于发现,确实有“本质的区别”这一词组,但其内涵,似乎与张玉能先生所说的无关。出现这一词组的情况如下:笔者的文章中引用了恩格斯关于动物与人的区别的一段话。然后就恩格斯的这一段话,笔者写道:“甚至在恩格斯所指明的、作为‘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的对 自然 是‘利用’还是‘支配’这一点上,我们看到的也可以是某种意义上的量的区别。例如,和‘支配’有更根本性的质的区别的应该是‘被支配’。而‘利用’和‘支配’却都是主动地向自然的索取,都是必须使用智能的行为,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也‘只是在程度上不同而已’(一句恩格斯用语)。一种角度上的量的区别,也会是另一角度上的质的区别。我们这样说,只是为了防止对这里的‘本质的区别’的绝对化的理解。如此而已。”[2]不知张玉能先生是否把上文中的“本质的区别”,就当作了笔者对马克思恩格斯区别性质的定性?那实在是有些“牛头不对马嘴”的。但除此之外,拙文中就再没有出现过“本质的区别”这一提法。由此看来,张玉能先生对笔者的“语录”的“引用”,多半出于“误读”了。

           

当然,笔者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在人与动物界定问题上的观点区别的性质,虽然并没有作“本质的区别”这样的定性,但和张玉能先生在这一问题上的定性,毕竟是大相径庭的。张玉能先生曾经承认:马克思恩格斯之间关于动物与人的区别之界定的确是有一些差异,汪济生同志所做的 分析 完全是正确的;但另一方面却又就此“差异”,提出了一些自己迥然不同的判断。他认为这些“差异”的性质“主要是一种类似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以及哲学思考与科学实证间的区别,但是结论都是一样的……”[3]“只是马克思在《1844年 经济 学哲学手稿》中的论述更具有哲学性质,而恩格斯晚年的论述就更具有科学实证的性质,二者不仅不是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相互不同的,倒是可以相互生发、相互印证、相互阐发的……”[4]对于张玉能先生的这种“定性”笔者实在不敢苟同。不过为了避免那种论争中常见的因为没有具体统一参照物而不可能有结果的抽象的词汇之争,我们还是通过罗列事实先建立起具体的“语境”,那问题的性质就可能有不言而喻之效了。

           

我们还是先选几段青年马克思的论述来考察一下他如何划分人与动物之界。第一段:“他(指人——引用者)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5]第二段:“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 规律 来构造。”[6]第三段:“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不是原始动物的本能的劳动,……

            我们现在谈的是人类所特有的那种劳动。蜘蛛结网,颇类似织工纺织;蜜蜂用蜡来造蜂房,使许多人类建筑师都感到惭愧。但是就连最拙劣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要高明,因为建筑师在着手用蜡来造蜂房之前,就已经在头脑里把那蜂房构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所取得的成果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存在于劳动者的观念中了,已经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了。他不仅造成自然物的一种形态改变,同时还在自然中实现了他所意识到的目的。”[7]

           

我们也选几段恩格斯的论述,看看他如何划分人与动物之界。第一段:“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动物通过它们的活动也改变外部自然界,虽然在程度上不如人所作的那样。”[8]第二段:“但是,不用说,我们并不想否认,动物是具有从事有计划的经过思考的行动的能力的。……动物从事有意识有计划的行动的能力,和神经系统的 发展 相应地发展起来了,而在哺乳动物那里则达到了已经相当高的阶段。在英国猎狐的时候,每天都可以观察到:狐是怎样正确地运用它关于地形的丰富知识来躲避它的追逐者,怎样出色地知道和利用一切有利的地势来中断它的踪迹。在我们的那些由于和人类相处而有比较高度的发展的家畜中间,我们每天都可以观察到一些和小孩的行动具有同等程度的机灵的行动。因为,正如母腹内的人的胚胎发展史,仅仅是我们的动物祖先从虫豸开始的几百万年的肉体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一样,孩童的精神发展是我们的动物祖先、至少是比较近的动物祖先的智力发展的一个缩影,只是这个缩影更加简略一些罢了。”[9]第三段:但是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行动,都不能在自然界上打下它们的意志的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10]第四段:“一句话,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11]第五段:“整个悟性活动,即归纳、演绎以及抽象(狄多[恩格斯所养的一条狗的名字——引用者注]的类概念:四足动物和二足动物),对未知对象的分析(一个果核的剖开已经是分析的开端),综合(动物的机灵的动作),以及作为二者的综合的实验(在有新的阻碍和不熟悉的情况下),是我们和动物所共有的。就种类说来,所有这些 方法 ——从而普通逻辑所承认的一切科学研究手段——对人和高等动物是完全一样的。它们只是在程度上(每一情况下的方法的发展程度上)不同而已。只要人和高等动物都运用或满足于这些初等的方法,那么方法的基本特点对二者是相同的,并导致相同的结果。”[12]

           

现在,让我们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论述中提取几组“关键词”。我们看到,在马克思那里,作为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和“生产活动”的区别的主要几对关键词是——有意识和无意识;全面的和片面的;有计划、有目的的和本能的、无目的的。这几组关键词之间,呈现出明显的相互对比、甚至对立的关系。在恩格斯那里,关于这些区别的主要几组关键词是——有意识和“发展起来了”的“达到了已经相当高的阶段”的有意识;能够在自然界打下“意志的印记”的有计划行动和不能打下“意志的印记”的有计划行动;“发展程度”较高的悟性活动和“发展程度”较低的悟性活动,等等。而在这几组关键词之间,呈现的却明显的是一种发展程度上的区别关系。把前后两者进行比较,在笔者看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区别,虽然未必是象“金属”和“木材”之间的那种“本质的区别”,但象檀香木和水杉木之间的那种“质地的区别”总还是明显存在的。(笔者并且在《必须》一文中,还对这种区别的产生之因,作了较具体的探讨。)而张玉能先生却还要说两者之间构成那种“相互生发”、“相互印证”、“相互阐发”的关系。按照张玉能先生的“逻辑”来演绎,马克思关于动物的行为是“无意识的”、“本能的”的“哲学”界定,可以“自上而下”地不矛盾于、甚至等同于恩格斯关于动物的行为可以是“有意识的”“有计划的”的“科学”界定。在张玉能先生那里,“哲学”和“科学”、“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竟然可以这样的对事物的性质进行反向“转换”!我们看不出这种“转换”与逻辑和学理有什么关系,只能使人想到一个词汇——“魔术”。按照这种“魔术”,在恩格斯这里的关于人的行为是“有意识的”、“有计划的”的“科学”定性,“自下而上”地到了马克思那里,是否也能够等同于可以说人的行为在“哲学”上是“无意识的”和“无计划的”呢?

对“自由自觉”的辨析

           

那么,在张玉能先生那里,人和动物的区别是怎么样的呢?

           

他是这样说的:“……人与动物的区别,最终表现为实践的自由及其生成的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也就是说,是自由自觉的劳动使得人脱离了动物界成为能够审美的人,审美的人越来越离开动物界,成为真正的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13]张玉能先生在他那篇不长的《劳动》一文中,将这一说法重述了好几遍,其中最主要的关键词就是“自由自觉”。他的这种主张当然是有“根据”的。根据就是他所反复引用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如下论述:“……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4]在这一段话以后,马克思进一步发挥他的观点,在和动物的一系列对比中,阐述了人和动物的区别。如我们前面已经罗列过的行为的有意识和无意识、有计划性和本能性、全面性和片面性,等等。可以说,在这些描述中,人和动物之间的区别具有判然分明、两极对照的特点。时年26岁的青年马克思做出这些界定是在1844年。人非“先知”、人非“圣贤”,在达尔文的进化论诞生(1859年)以前15年的 时代 、知识背景下,做出那样的界定,是十分正常的,更何况在那样一本非自然科学性质的论著中。没有必要为尊者讳,那不是 历史 唯物主义的态度。

           

恩格斯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不是偶然的。进化论诞生后,人们在人和动物的属性之间,确凿地看到了两极之间的联系、对比之间的融合、低级简单与高级复杂之间的动态演进。我们在1886年时年66岁的恩格斯修订完成的《自然辩证法》中,基本上就看不到“自由自觉”“与否”那样的判然分明的提法。相反,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提法:“……[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是和进化论不相容的——甚至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之间的界限,也不再是固定不变的了,鱼和两栖类之间的界限也是一样;而鸟和爬虫类之间的界限正日益消失。”[15]“‘非此即彼!’是愈来愈不够了。”[16]“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渡,对自然观的这种发展阶段来说,旧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就不再够了。辩证法不知道什么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不知道什么无条件的普遍有效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过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且使对立互为中介;辩证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17]在人和动物的区别问题上也是如此。并不存在什么绝对分明的“自由自觉”与“不自由自觉”。

          

其实,也不必把所谓的“自由”、“自觉”神秘化。张玉能先生在他的《劳动》一文中,引用过恩格斯的这样一段话:“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 自然 规律 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18]从这里,我们起码可以看到,行动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是达成“自由”的一种“可见表征”、甚至“衡量尺度”。姑且从这一角度来观察,我们就可以看到:动物的行为就未必是完全“不自由”的和“盲目的”,也会有一定的“自由”和“自觉”;而人类的行为未必是完全“自由”和“自觉”的,也会有甚至相当大程度的“不自由”和“盲目”。不必舍近求远去找例证,我们就在恩格斯的文章中找。(为了看准 问题 ,有些引文笔者不得不重复地引用。)关于动物,恩格斯写道:“动物从事有意识有计划的行动的能力,和神经系统的 发展 相应地发展起来了,而在哺乳动物那里则达到了已经相当高的阶段。在英国猎狐的时候,每天都可以观察到:狐是怎样正确地运用它关于地形的丰富知识来躲避它的追逐者,怎样出色地知道和利用一切有利的地势来中断它的踪迹。在我们的那些由于和人类相处而有比较高度的发展的家畜中间,我们每天都可以观察到一些和小孩的行动具有同等程度的机灵的行动。”[19]请问,动物(狐还远不是具有最高智能的动物)的这些表现,不是一定程度的“自由”和“自觉”,是什么?再看看恩格斯对人类行为的描述:“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 影响 ,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20]请问,人类的这些表现(这些表现直到今天,仍然存在、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愈演愈烈),不是相当程度的未获“自由”、未达“自觉”、甚至“盲目”和“愚昧”,又是什么?            

应该说,恩格斯的治学轨迹,是紧跟 时代 的脚步、并合乎 科学 发展的规律的;表现在他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得出的就是合乎当时科学水准的、经由形而下的考察而确立的两个具体的区别“尺度”——动物是“利用”自然界,而人则是“支配”自然界;动物(具体为猿)在“劳动”中最多只会“使用(天然)工具”,而人则还会自己“制造工具”去进行“真正的劳动”。恩格斯没有再采用在“劳动”中是否“自由自觉”这种含义既宽泛而又绝对的“界限”,来区别人和动物。他的这些 研究 ,无疑实质性地推进了当时的学术思想。但张玉能先生及许多实践派美学的学者们似乎不愿意循着恩格斯这一条治学轨迹走,他们仍然喜爱摆弄“自由自觉”这样的概念,而不愿、或不敢做那种“形而下”的“考订”。其实,他们并非在 理论 上不了解形而下的实证科学研究对于人类学和美学研究的重要性。

           

李泽厚先生就曾经这样谈到过审美心 理学 :“审美心理学就正是要科学地实证地研究这种种问题,研究所谓‘人类天性’实即文化心理结构的审美法则问题,尽管它现在还处在如此初步的阶段,其前途却是远大的。”[21]可是,每当科学提供的实证材料,威胁到他们既有的人本质说和美本质说的核心命题时,你就往往会看到,他们已经“防范在先”似地在提醒你,他们的研究和命题的“ 哲学 ”性质。我们就经常可以看到李泽厚先生在这样强调他的学说的“哲学”性。在他们那里,“哲学”几乎成了一个“避难所”、一颗“烟幕弹”、一道“攻守自如”的“战术掩体”。他们在“哲学”的名义下,无所不谈。而一旦面临别人要对他们的“高论”进行实证性的检验、甚至逻辑规范性的检验时,他们就要举起“哲学”的“盾牌”予以拒绝,并躲到形而上的烟雾中去了。他们的这种治学态度,并不符合经典作家们的治学原则。实践派美学家们十分喜欢提到据说是马克思写的《美学》条目中的“科学的体系”,李泽厚先生也多次提到美学的“数学方程式”,但又常常连对“形而下”的接触都惧怕,不禁令人想起“叶公好龙”之典。

对所谓“常识”、“定论”的辨析

           

在张玉能先生的《劳动》一文中,反复地提到了一些“似乎也无庸赘述”的“在今天已经成了人所共知的常识”和“定论”,值得我们认真看看:“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论述,依据至今为止的人类学、考古学、史前 艺术 史的材料,我们仍然坚持‘劳动创造人’,劳动使人脱离动物界成为‘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审美的人’……生产劳动是人类产生的根源。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对此早有精辟的论述和 分析 。……尤其是在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关于人通过劳动自我生成有着大量的论述和分析,而且已经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 历史 唯物主义)的基本常识。关于劳动生成了人类,也是人类学的定论。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在人类的史前遗迹中发掘出了不计其数的旧石器时代的各种各样劳动工具,这些石制的劳动工具——石器以及相应时期的人类化石都明确证明了,人类正是通过劳动才逐步地脱离动物界,由类人猿转变为人,并且逐步地由半猿半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智人、真人逐步生成为 现代 人。这在今天已经成了人所共知的常识。”[22]

            我们不知道,张玉能先生怎么一下子就端出了这些斩钉截铁的“常识”和“定论”。我们清楚地记得,即使在恩格斯的论述中,“劳动创造人说”,也不是没有任何前提条件的。恩格斯这样写道:“ 政治 经济 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但是劳动还远不止如此。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23]我们实在不知道,恩格斯的这个有明确的限定作用的用语——“在某种意义上”——怎么会被那些精通典籍的学者视若无睹。他们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名义,没有任何前提地搬用“劳动创造人说”,这实在是不严谨、不慎重的,客观上不能说就没有误解、甚至曲解经典作家原意的后果。“真理跨越一步,就会变成谬误。”这一句老生常谈的话,应该是不用笔者来提醒这些学者的。 

            还有,张玉能先生认为“劳动创造人说”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似乎主张只要是“人所共知的常识”,就应该为人们确信,并能够毋庸置疑地成为一个学派立论的基石。这也是笔者不敢苟同的。比如,根据日出东山、日落西山的“常识”,人们恐怕是很容易相信“地心说”,而拒绝“日心说”的。而真理呢,却在“日心说”这一边。事实上,“常识”是会追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普及,而不断变更其 内容 的。正如在今天,“日心说”已经取代了“地心说”成为了人们的常识一样。具体考察一下“劳动创造人说”,其中的“劳动”这一概念,恩格斯当时的定义是:“真正的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24]他并指明“人类 社会 区别于猿群的特征是什么呢?是劳动”。[25]所以,很明显,“劳动创造人说”中的“劳动”一词是指人的能够“制造工具”的“真正的劳动”。而猿类,显然恩格斯认为是不能制造工具的。应该说,这是符合当时人们所掌握的科学知识的。但恩格斯逝世一百多年来,科学有了长足的发展。人们已经大量地发现了动物,尤其是高等动物类人猿(如黑猩猩等)能够制造工具的新事实。这也几乎成为了科学界“人所共知的常识”。而这些动物能够制造工具的事实,已经存在了几百万年。这些现代类人猿为什么没有被“创造成人”呢?毋庸讳言,这些事实已经构成了对“劳动创造人说”的挑战。实践派美学家们在这种现实面前要再次认定“劳动创造人说”,起码要对恩格斯所定义的“劳动”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做一番重新研究和调整。决不是重复几次“自由自觉”这种内涵模糊的语词,就能解决问题的。

           

再看看张玉能先生的所谓“定论”。如果说“劳动创造人说”在我们 中国 的人文科学界拥有比较广泛的影响,尚问题不大;但如果要说它就是“人类学”的“定论”,那就真不知是从何谈起的了。世界科学的新进展,其中包括上面我们所提到的对高等动物“制造工具”等行为的观察和研究的新进展,早已经带来了人类学、人类起源问题研究的新局面。我们还是来看看有关专家的描述吧。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荣誉教授、被誉为“进化生物学中最耀眼的人物之一”的恩斯特·迈尔先生曾经这样写道:“人们曾经认为双足行走和使用工具是人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由于认识到双足行走的南方古猿依然保持着猿类的特征,而且由于发现黑猩猩也可以使用工具,于是人们不再认为双足行走和使用工具是人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脑量的迅速增加似乎与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两项发展有关:人科动物不再生活在树上,以及语言(人类的交流系统)的发展。”[26]我们还可以看看肯尼亚国家博物馆馆长、出身于考古世家的世界著名古人类学家理查德·利基先生的描述:“……那些认为诸如制造工具、使用符号、镜象认识,当然还有语言是唯独人类才有的行为的思想长期充斥了人类学 文献 。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发现猿能使用工具,使用符号以及在镜子中认识作为个体的自己,这堵‘唯人才有’之墙逐步瓦解。只有口语这个领域仍然没有受到触动。因此,语言学家成了人的独特性的最后辩护人。”[27]上述两位著名学者的陈述基本一致,世界人类学现状大抵如此。我们不知道张玉能先生的那个在人类起源问题上有了“劳动创造人说”的“定论”的“人类学”存在于哪里?还请张玉能先生明示。

           

回到美学问题上来,我们并不先入为主地否定张玉能先生所坚持的“劳动使人成为审美的人”的命题。我们只是认为,实践美学在能够谈论这一命题之前,恐怕必须解决的“课题”是:他们应该首先对于“劳动使人成为人”(也即是“劳动创造人”)这一命题作出再认定。(道理很简单,一个学派治学就如一个人上台阶:只有踩实了第一个台阶,才能跨上第二个台阶。)同时我们要提请他们注意的是:这种认定,已经不能再靠什么一成不变的“常识”和孤陋寡闻的“定论”了。仅仅是作为准备工作,他们就必须解决他们研究基石中存在的两个“滞后”的问题,即:其一是,他们相对与恩格斯的研究成果和 方法 的滞后;其二是,他们相对于今天的科学水准的滞后。概而言之,也即他们相对于与时俱进的现实与科学的滞后。其实,仅就他们命题中使用的极端重要的“劳动”这一个词,他们要拿出一个合乎现代科学水准的言之有物的界定,就已经足够艰辛了。但这却是实践美学派不能止于空谈而必须实际从事的工作。否则,他们的美学命题,就不会具有现代意义和价值。

           

在通过了创立学说所必不可少的夯实现代科学基础的必由之路后,如果实践派美学家们仍然能够充满自信地把他们的命题“劳动使人成为审美的人”标明于论文或论著之前,它才是有价值的。而以“哲学”为掩体,拒绝直面科学的进展,抱定“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宗旨”,这样的学派是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的前景的;它便只能仍然陷于停滞之境,并把这种停滞带给受它影响的学派和学人,而无力直面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和人性现象,更无力承担起美学所应有的对于当代急速发展的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的介入和引领作用。

   

参考 文献:

           

[1]汪济生. 必须正视马克思恩格斯在人与动物界定问题上的区别. 学术月刊,

            2004(7);张玉能.劳动与人——兼与汪济生先生商榷. 探索与争鸣,2007(3)

           

[2]汪济生. 必须正视马克思恩格斯在人与动物界定问题上的区别. 学术月刊,2004(7)

           

[3][4][13][22] 张玉能. 劳动与人. 探索与争鸣, 2007(3)

           

[5][6]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7、57~58

           

[7]朱光潜. 美学拾穗集.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98~99

           

[8][9][10][11][12][15][16][17][19][20][23][24][2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56、158、158、158、200~201、190、190、190、158、158、149、154、154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18]恩格斯. 反杜林论.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111

           

[21]李泽厚. 美学四讲.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7

           

[26]恩斯特·迈尔,田洺译. 进化是什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228~229

生物工程与生物科学的区别范文7

关键词:水利工程 工程设计 生态理念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c)-0058-02

人类强烈干扰下垫面环境,使得全球水循环受人工侧支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导致水资源量分配不均。人类干扰下垫面环境中有一项重要内容是水利工程。当水利工程加剧了区域或流域水资源自然分配的不均一性时,容易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如修建水库或过量引提河流水资源导致河道下游缺水或断流、水生生物减少或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水体功能发生变化;湿地因生态流量减少而退化;大量引水导致水源水量减少,水质下降,维持原来水域食物网稳定的能力下降等。在种种水利工程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并严重危及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时,人们开始全面、深入地审视水利工程给人类及生态所带来的效应。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生态水利工程被人们提上了议程。如何基于生态目标进行水利工程的设计,当前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有关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1 水利工程与生态水利工程的区别

水利工程可以理解为人类通过工程措施或行为实现水资源的再分配和利用。水利工程最初的作用是防洪(如:修建防洪堤、水库)、提供稳定的水源(如:修建水库、打井)、缓解或防止农作物旱涝渍灾害(如:修建提水泵站、排水沟、灌溉渠道等)、提供清洁能源(修建水电站)和水利旅游景点(如:修建水库、人工湖泊等)等,这主要体现了水利工程的资源性、经济性与社会性。而生态水利工程则更强调水利工程的主要服务目标是生态。有学者认为生态水利工程的内涵是:对于新建工程,是指进行传统水利建设的同时(如:治河、防洪工程),兼顾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对于已建工程,则是对被严重干扰的河流进行生态修复。笔者认为生态水利工程是现代水利的标志,至少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科学内涵:生态水利工程的开发应有明确的生态服务目标与功能。在设计阶段,应当将生态系统健康过程的维持置于重要位置,并作为设计的制约因子,使水利工程能满足适宜的生态水文过程要求。生态水利工程应强调工程选址、布局、施工过程的环境友好性与经济性。防止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巨大的环境成本和经济成本,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双赢。这是生态水利工程最难以操作的一个内容,同时又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方面,需要基于系统的多目标决策方法与技术进行科学比选。

2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如图1)水利工程必然会干扰水量与水质的时空变化过程,而生态水利工程防止了工程作用下的生态过程发生根本性变化。严格来讲,基于一个流域,天然的水文过程对维持其流域的生态过程是最好的。流域内由于人类的存在,使资源按最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配置,这正是最初水利工程设计的出发点。生态水利工程充分考虑了生态的自组织规律,试图在开发、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过程中充分降低或规避对生态的负面影响,但事实上,生态水利工程从开发到工程实体付诸使用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2.1 缺乏基于不同区域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方法与评价标准

生态水利工程对服务目标具有特定性和地域性。由于生态系统存在地理区域的差异,因此决定了具体的生态水利工程也具有因地制宜的特征。当前,对生态水利工程的功能有一些理论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但对于一个具体的生态水利工程实践缺少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法与标准。这与当前水利工程对生态影响的科学研究工作开展得较少和相应科研成果积累较少有关。水利工程由于涉及工程力学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因此国家对水利工程结构建筑物执行了一系列的强制性标准,但缺少足够的技术标准来规范工程的生态服务目标。

2.2 水利工程设计人员与生态科技工作者缺少合作的机会与机制

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基于流域生态需水规律来进行设计的意识不强,将生态服务目标作为常规设计要素考虑的意识还不普及。在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往往介入较晚,大部分是在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方案确认后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加上当前我国环境评价管理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市场还不完善、不规范,环境评价单位替业主考虑得较多,对生态目标考虑得相对较少,有的甚至隐瞒工程真正的生态影响后果,导致许多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不明显,负面影响相当突出。水利工程设计人员与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缺少合作的机会与机制,生态水利工程的开发与设计相对滞后。

2.3 生态水利工程与原有水利工程设施难以协调运行

在一个流域内,新的生态水利工程可能要在原有水利工程设施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优化设计。如白洋淀湿地供水工程、扎龙湿地补水工程、洪河国家自然保护区水资源恢复工程等生态水利工程,均要借助原有水利工程设施,合理科学地配置一些分水工程和蓄水工程对区域来水量进行重新分配或对水的去向进行重新调整等。生态水利工程的介入必然会影响原来水利工程设施的服务对象与功能,如原来工程的防洪排水标准、发电效能、灌溉功能等,甚至会给原有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带来一些风险。由于原有水利工程与生态水利工程最为显著的差异是服务目标与功能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在开发生态水利工程的同时,对原有水利工程的服务目标与功能进行适度调整。所以,如何实现生态水利工程与原有水利工程设施的协调运行,是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全面系统考虑的问题。

3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的理论与技术路线

就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与理论,我国已有学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如董哲仁曾提出生态水利工程的五项基本原则。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实践与经验认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还应遵循以下3个方面的理论与技术路线。

3.1 应以生态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作为工程设计的基础,进行水文过程的分析与计算

重视生态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的结合,这样才能为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提供基础。因为生态水利工程的服务对象比较广,往往同时涉及湿地、林业、草原、农业、畜牧业和江河湖泊等生态用水和工业、城镇、消防、居民等经济生活用水,所以只有弄清生态目标对水资源的时空要求规律,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才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如由黑龙江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进行规划设计的/两江一湖(黑龙江、乌苏里江和兴凯湖)干流沿岸灌区工程,其中提水灌区的开发与设计就是从生态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相结合的角度,充分考虑了在非灌溉期或灌溉空隙时间为湿地补水和利用灌区尾水给退化湿地进行补水的可行性,并对工程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进行了充分论证,属于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一个实践。

3.2 识别工程可能影响的关键生态敏感目标

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应当能准确识别受工程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生态目标,并在工程规划阶段予以充分考虑。但当前许多水利工程的设计很少或没有考虑流域生态敏感点。如:三江部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的水资源主要来自降水、上游来水(如:别拉洪河和浓江)以及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洪水期倒灌补充,所以上游来水的减少,会影响保护区湿地的水文过程。水文测验资料分析结果显示:由于别拉洪河上游开挖了许多人工排水渠道(如:新开挖的别拉洪大排干),使上游来水直接排入挠力河和乌苏里江,没有经下游保护区进入乌苏里江。致使别拉洪流域流经三江部级自然保护区的径流总量比1978年以前减少了约70%;挠力河流域在上游修建的龙头桥水库在非汛期(1~5月,10~12月)不向下泄流,根据多年水文数据分析,非汛期8个月的平均流量为4122 m3/s,经初步计算,与水库修建前相比,每年约减少下泄水量8700万m3,严重影响了下游的挠力河部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在三江平原早期实施的防洪治涝工程中,有的地方跨流域排水,如1988年修建完成的浓鸭截洪总干使浓江中游的洪河部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减少了730 km2的地表径流汇入,使其水资源明显退化[4],这些均与当时没有考虑生态敏感点有直接的关系。

3.3 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要与环境工程设计进行有机结合

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应当充分吸收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理论与技术,实现水量与水质同步科学配置的目的。当前尤其是应与水污染防治工程进行有机结合,由于水利工程作用的水量一般较大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使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与实施存在较大的挑战与阻力。如:黑龙江省扎龙湿地补水工程,虽然实现了连续几年的补水,但由于水质不符合湿地水质要求,导致湿地水域中底栖生物明显减少,部分物种消失,一些迁徙水禽不在此处停留。为了减少旱田排水挟带泥沙或污染物进入下游湖泊或天然湿地,可以在进入湖泊或湿地的过渡带设计生态处理沟渠或氧化塘。而水田排水沟渠可以在植物生长季节充分蓄水,利用人工沟渠湿地对有机污染物质进行降解。在缺水地区种植水稻,特别是在开采地下水种植水稻的地区,应当进行以水量高效利用与水质净化为目的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而这种设计思路来源于水污染的自然稳定塘处理理论与工艺。因此,生态水利工程与水污染控制工程的结合是今后生态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顾庆尧.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初步探讨[J].科技资讯,2009(4).

[2] 冯平.浅谈生态水利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09(S5).

[3] 廖世洁.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与生态水利工程[J].科技资讯,2006(1).

[4] 王玉民.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6).

[5] 董哲仁.探索生态水利工程学[J].中国工程科学,2007(1).

[6] 王传兵,刘强,苏秦,等.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生态水利工程[J].海峡科学,2007(2).

[7] 余兴明.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8(1).

生物工程与生物科学的区别范文8

关键词:长株潭;湿地;湿地保护;湿地公园

中图分类号: X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8-0062-03

1 引 言

湿地生态系统不仅具有各种极为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经济效益,而且具有重要的观光与旅游、教育与科研等方面的社会价值和人文美学价值。国际社会从20世纪50年代起才逐渐意识到湿地的重要生态功能和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并开始关注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与保护工作,我国的湿地研究与保护特别是湿地公园的建设起步较晚,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较少。本文对湿地概念、长株潭湿地的基本情况和湿地的重要作用做简要介绍,以长沙的沿江风光带为引子,简单谈一下湘江风光带湿地公园的规划和建设,为湘江风光带湿地公园的真正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借鉴。

2湿地的定义

湿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与休闲提供多种资源,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被喻为“地球之肾”。

由于湿地有许多特征,不同的人对湿地有不同的理解,目前湿地(wetland)有50种以上的定义,在我国被广泛接受的湿地定义有2个:《国际生物学计划》中的定义和《湿地公约》中的定义。

《国际生物学计划》中认为湿地是:陆地和水域之间的过渡区域或生态交错带(ecotone),由于土地浸泡在水中,所以湿地特征植物得以生长。该湿地定义是一个狭义的概念。

《湿地公约》中定义湿地是:不问其人工或天然,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同时还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位于湿地范围内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水水体。按照这一定义,湿地包括湖泊、河流、沼泽(森林沼泽和草本沼泽)、滩地(河滩、湖滩和沿海滩涂)、盐湖、盐沼以及海岸带区域的珊瑚滩、海草区、红树林和河口等类型。

本文采用《湿地公约》中的定义。

3 长株潭湿地资源情况

2007年12月14日,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借助这一春风,可将湘江风光带建设这一标志性工程提上议事日程,加快三市生态一体化建设,建设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

长株潭三市沿江分布,生产、生活水源90%依赖湘江。湘江风光带建设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景观建设水平和整体形象,还对三市防洪安全、饮水质量、居民健康和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生态建设规划(2006~2020)》中提到,经统计,2008年~2020年规划建设江河风光带总长度978.3km(单边长度)、适宜绿化总面积2783hm2(含16个洲岛防护林)。其中,核心区湘江风光带全长156.3km,长沙片78.7km、株洲片42.7km、湘潭片34.9km。目前,长沙启动的一期工程已建成10多公里湘江风光带和潇湘风光带。

按照规划的目标,湘江风光带将被建设成堤防安全稳固、具有明显的生态良性循环特征、景观环境优美、适宜休闲居住、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绿谷、景观项链、经济走廊。长株潭的城市建设应从整体进行考虑,而湿地的保护在城市建设中是很重要的部分,也是最易被忽略的部分。长沙市去年完成了首次湿地资源普查,全市湿地面积(除稻田外)达38226hm2,内五区目前一般湿润地面积1763hm2,比10年前减少了22.8%。长株潭三市湿地资源总量面积约有500km2,主要类型包括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河口湿地、海岸滩涂、浅海水域、水库、池塘、稻田等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

4湘江风光带湿地公园的功能分区

以桔子洲大桥为中心,划分为湘江游赏休闲区、湿地生态培育区、湿地渔业体验区、湿地生态休息地(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湿地展示区、原生湿地保护区、湿地生物多样性科普区(湿地生态科教基地)、芦苇荡生态游览区,形成特色突出、分工明确的功能区。

4.1 湘江游赏休闲区

游赏休闲区融入人文元素,结合杜甫江阁、碧湘宫等故址感受古韵遗风,也可漫步湘江大道看橘洲两岸夜景闪烁,还可在各大主题广场感悟不同人生主题。但是这个最好突出所处的文化底蕴和自然气息,而不是一味搞现代都市。同时结合公益宣传牌向群众宣传环保理念。

4.2湿地生态培育区

湿地生态培育区主要是用于进行湘江流域原生态动植物的恢复与重建性研究的区域。特别是湘江流域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的培育和繁殖。

珍稀濒危植物的培育和繁殖是对国家重点保护的物种进行有效保护的重要措施。实施湘江风光带湿地恢复与保护生物工程技术研究,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并提高珍稀濒危植物种群数量,恢复被破坏的湘江湿地植被。根据湘江流域现状,拟建立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研究区和珍稀植物繁殖试验区、湿地植被恢复试验区。

4.2.1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研究区建设

根据湿地内珍稀濒危植物自然分布情况,分门别类对各种珍稀濒危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进行研究,对保存较完整的小片原生群落,设置围栏、栅栏,实行隔离保护和观察研究。

4.2.2珍稀濒危植物繁殖试验区建设

由于自然界或自身条件的限制,珍稀濒危植物要么开花少,结果更稀少,要么繁殖技术要求高,难以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育苗繁殖。建立珍稀植物繁殖试验区,对湘江流域湿地现有珍稀植物繁殖技术进行研究,促进珍稀植物种群数量的增加。

4.2.3湘江湿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湘江流域湿地,由于人类开发,严重影响湿地景观与功能。为恢复原先面貌,采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方式,进行湿地植被恢复技术的研究。

4.3湿地渔业体验区

湿地生态体验区则结合湘江流域的农业鱼塘进行景观营造,设置自助粮园、蔬菜瓜果园等,开展农家乐活动。同时进行生态教育,让人们体验到回归大自然的美好,从内心感受到保护湿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4湿地生态休息地

湿地生态休息区实质就是要建立一个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区。所谓生态恢复是指根据生态学原理,通过一定的生物和生态以及工程的技术与方法,人为地改变和切断生态系统的退化的主导因子或过程,调整配置和优化系统内部及外界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过程和空间次序,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学潜力尽快成功地恢复到一定的或原有的甚至更高的水平。根据湿地构成和生态系统特征,湿地的生态恢复可概括为:湿地生境恢复、湿地生物恢复和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恢复3个部分。这是对湿地公园建设的挑战,也是公园建设最大难点。

由于防洪堤及桔子洲大桥等一系列建设,此区湿地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规划将按湘江流域湿地特征,人工模拟自然群落,重塑此区湿地环境,丰富生物物种,与生物学家密切配合重现此区典型湿地,对长株潭乃至全省湿地的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此区建设需要一定时间来完成,前期同时承担科学实践基地的功能。

4.5湿地生物多样性科普区

科普是湿地公园建设的重要目的,湘江长株潭段水域及沿岸洲滩主要为天然湿地,它既是我国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中转站,也是候鸟由湘江口向湘江流域腹地渗透的必经途径。湿地环境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通过各类生物观察平台,以群众参与方式,让游人在此观鱼、观鸟,观察生物多样性。同时,通过科普介绍了解湿地的重要性,是一处集游览、教育、科普为一体的重要景区,也成为青少年科普基地。

4.6原生湿地保护区

湿地公园建设重在保护,应切实维护好生态系统的生态特征、基本功能和生态平衡,保持和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效益,保护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保证湘江生态廊道及各种鸟类生存的不受干扰,在江中划出大片湿地保护区,进行严格保护,成为鸟岛,游人可远观,不能登临。

4.7芦苇荡生态游览区

在湘江风光带湿地公园中,芦苇荡生态游览区可以成为最大的一个功能区(需要论证,如果可实行应该加入湿地公园的建设规划中),湘江风光带的现状景观资源丰富,可以充分利用 。规划本着尊重自然,尽量减少人为干扰的原则,利用木栈道组织主要游览路线。同时结合块石小径,引导游人。全区设有亲水平台、生态休闲居、望江观鸟台、野渡横舟及芦苇荡原生态区等。

4.8湿地公园的科研基地建设

湘江风光带湿地公园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湖南省的科研院所实施科研项目,结合专项调查,开展湘江风光带湿地公园有关自然资源、生态、科研和科普教育功能、生态恢复和保护、生态监测和预警等多方面的研究,提出适合湖南省湿地公园的建设体系、生态保护和监测体系、功能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等,探讨湘江风光带湿地公园与区域生态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取得体现湘江风光带湿地公园的独特性、示范性、指导性、理论性和综合性的科研成果,为湖南省制定湿地公园标准提供参考指标。

建设环境、野生动植物疫源疫病和气候监测站,兼有环境、区域内野生动植物的动态变化和气象监测功能,为湖南省的环境变化、疫源和植物病虫害和气象灾害预报提供更有利的观测及预防资料。

5结 语

如果长沙沿江风光带湿地公园建成并对外开放,那么它将对长株潭湿地保护、市民湿地保护意识、建设生态大省起到积极的作用。至于湿地公园中是否设置芦苇荡生态游览区,还需要论证。本人建议建设芦苇荡生态游览区,其他各分区均的落实要根据各处的实际情况酌情增减,而且要特别注意沿流大桥的建设及内侧城市建设造地采沙, 而导致湿地公园面积缩小的现象。笔者相信湿地公园的建设将为长株潭乃至湖南省城市近郊湿地的保护和开发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致 谢:本文的修改过程中曾得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康文星老师和张志强老师的指导,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安树青.地生态工程――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优化模式[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黄晓鸾.保护我国湿地资源[J].中国园林,2003(9):58~59.

[3]章家恩,徐琪.生态退化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框架[J].水土保持通报,1997,17(6):46~53.

[4]张永泽,王亘.自然湿地生态恢复研究综述[J].生态学报,2001.21(2),309~314.

[5]湖南省人大常委会.湖南湿地保护条例/S,2005-10-1.

生物工程与生物科学的区别范文9

关键词:植被保护;农业生产;作用

中图分类号:S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154

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的发展就显得极其重要,在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重视力度的前提下,提出的农业政策也逐渐贴合实际,为民谋利,相关部门的工作逐渐精细和到位。通过是研究数据表明,我国因为病虫草害导致的经济损失有30%,植被保护工作其实是一个很关键的管理办法,在促进当前农业发展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1 我国植物病虫害的产生因素

由于我国总面积广阔,生态环境各异,地理位置复杂多变,特别是在我国西部位置,气候因素空气湿度小天气干旱,平原和山地有一定差距,地质贫瘠,蓄不住水土,大部分土壤的有机含量较低,年降水量特别少。由于部分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地理位置,及较长时间的运用化学农药、过量施肥、无节制的耕地,都忽略了生态发展,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导致这些地区的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植被破坏也越来越多,也极易导致大面积的病虫害情况,在极大程度上降低当地农业生产效益。所以,对于植物的保护工作在促进农业生产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采取怎样的措施对植物进行保护

2.1 强化领导职能,促进植物保护任务的正常进行

各地区要建立专门的农业植保领导团队,需要各级政府一把手参与,涉及到政府办主任、农业部门局长、财政部门局长以及乡镇最高领导人为团队成员。成员要运用多媒体设备对各地推广宣传植保知识,发挥领导职能,带领群众了解植被的保护,减少对植被的损坏,加强监管力度,杜绝外来有害物种的进入,进一步推动农业植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加大培训力度

实行集中培训,对于各地区街道的农业技术人员对于野生植物相关知识采取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基层人员对野生植被的辨别能力,推进对野生植被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强化基层群众对植被的保护意识,深入开展培训活动,把方案措施落到实处,让群众能充分认识到植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2.3 重视相关经费的投入,健全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有害物种的防控系统和预防措施

对于植物保护工作既涉及到农民的收入问题,又能够推动农业进程的发展,同时对于公益性预防灾害事业也有重要的影响,较多地区的植保部门工作环境简陋,缺乏基本设施和相关经费,很不利于植保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各级政府部门要重视植保工作,投入相关经费,健全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有害物种的防控系统和预防措施,推动现代化进程,运用先进监控科技,依照当前农业发展要求,进一步强化农业对灾害的预测水平,优化生态环境,结合物理、生物措施健全植保防控体系,促进农业发展中的安全问题。

2.4 提高农民保护意识,科学除草

要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农民对植物的保护意识,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加大力度的对农业新型技术的推广使用,依照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形,在各种类型的病虫害问题上,科W配比化学药剂,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化学农药对生态引起的破坏,并且要让农民避免饲养的牲畜对种苗的损毁,进行推广和宣传,强化监管力度,通过农民进行针对性的除草,治理病虫害。有关部门要重视生物防治、物理科技和绿色生产技术的推广运行,从源头上限制生物入侵情况,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3 结论

要重视对植物病虫害的防治,逐渐促进和完善新型绿色生态农业。在具体的植物保护进程中,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完善,能够不断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的改善我国的环境问题,要重视对病虫的防治,要加大力度的对新型药剂、科学防治技术、先进生产工艺等的研发和运行,促进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基地形成,逐渐促进和完善绿色生态产业,来推动先进农产品的生产进程,进一步强化经济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肖国学,冯跃华,易勇.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