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阶段集锦9篇

时间:2023-08-16 17:14:00

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阶段

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阶段范文1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伴随着经济形态的变化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主要包括:第一阶段(1978-1984):这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个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首次提出,代表了农村经济制度的正式形成。第二阶段(1985-1992):这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实现了对农村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同时将土地承包实践延长为15年。在这个发展阶段,市场竞争机制被引入到农村市场,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创造了更多机遇。第三阶段(1993-1998):这个阶段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阶段,不仅将土地承包时间延长到30年,而且在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实现了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改革基础,同时也形成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良好条件。第四阶段(1998-至今):这一阶段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的阶段,无论是在农村经济发展还是在农村的政治和文化发展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农民的收入持续增加,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变得日益丰富,无论在物质方面还是在劲射方面都距离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越来越近。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如今,农村土地产权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农村市场结构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代表农村经济正在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然而需要认识到的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

2.1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

由于农村市场的特殊性,形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变农村市场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加快了我国农村市场分散化经营的转变,农民逐渐成为是市场的主体,他们直接参与到市场竞争,分散的生产和经营模式直接导致他们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弱,无法有效的获取市场信息,不利于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2.2缺少健全的农产品市场

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农产品数量的快速增加,但是由于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与资源配置,农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且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技术不强,使得农产品的流通率较低,这对于农村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滞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农民的积极性。

2.3缺乏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为农村生产和农民提供足够的组织机构与金融服务,但是从当前农村市场的发展来看,尚未形成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由于组织机构不健全,无法为农村提供专业的、规范的服务。同时由于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无法形成科学金融服务体系,不能为农业生产提供资金和金融服务。2.4城乡经济发展体制的完善长期以来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是影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因素,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下,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农民无法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获得更多利益,容易形成消极的情绪,不利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以及协同生产的实现,无形中拖慢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对农村经济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农村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如何协调农村与农民市场之间的矛盾是关键问题,通过农村合作社的建设与发展,可以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从而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形成良好的平台。首先,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农村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集体统一组织的关系逐渐弱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演变为单一的农民直接面对市场,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农村经营的生产成本,小农户要直接进入市场造成了资源和产品的浪费;其次,农村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不断减少,分散式经营方式无法形成规模效益,这对于农民来说无疑是经济效益的损失,无法通过规模化生产促进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效率的提升,而且不利于现代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另外,农村地区的信息沟通渠道不够顺畅,这导致了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农民对于市场的多变性不能很好的掌握,容易造成生产决策的失误,导致生产经营与市场需求脱节。因此,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实现农村资源的科学配置,加快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生产方式,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自由和健康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态下,可以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提供更好的平台,而这与农村市场和农业经济的发展相契合,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随着农村市场的的不断发展,需要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农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作者:徐丽华 单位: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委党校

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阶段范文2

一、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关键就是“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解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决定了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这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中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最准确的估计,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和立论基础。

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提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关键就是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解放;近二十年的历史性转变,就是逐渐搞清这个根本问题的进程。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建设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所得出的基本结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有三:一是生产力不发达,二是生产关系不成熟,三是上层建筑不完善。在认识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在发展生产方面,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生产关系方面,适应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规律,调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上层建筑方面,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九个历史性转变,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肓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特征。

工商行政管理在初级阶段的最主要的职能是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为国家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服务。监管的主要内容是市场主体行为及市场交易行为。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刻认识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特征,积极探索加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新路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和一般特点,即:一是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二是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是市场主体,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三是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四是所有生产经营活动都依法进行。另外,还具有时代的特征,如当代经济是知识经济等。但它又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具有身的特点: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二是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是在宏观调控基础上,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四是社会主义法治经济,保护的是国家、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现阶段,我国的市场仍存在不足。主要有:

(1)所有制结构正处于调整之中,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上思想解放不够。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从现在起至二十一世纪中叶,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对公有制实现形式如何多样化、如何引导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在思想上观念上还有待于进一步转变。

(2)市场不发育,体系不健全。在现阶段,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经济市场化程度低,自然经济意识和计划经济意识还根深蒂固。市场主体的条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市场不发育,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还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市场体系不健全,没有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一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量市场主体进入市场,另一方面,不少要进入市场的主体的条件及其行为又不符合进入市场的要求。

(3)法制不健全,法治观念淡薄。建立法治经济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实行的,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现有法律法规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又由于“依法治国”方略开始实施时间不长,群众的法律意识还不强、法治观念较淡薄,以及执法队伍素质不高,使执法水平较低,执法效益较差。

三、正确认识初级阶段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是一项综合性的行政执法工作,涉及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改革流通体制,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清除市场障碍,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垄断,尽快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工商行政管理的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艰巨,对工商行政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主管市场监管执法的职能部门,在市场的迅速变化和发展过程中,不断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一是市场主体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改变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管市场主体的成分和结构。二是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营销网络的形成,拓宽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管市场的视野和范围。三是高科技、多媒体手段在商品流通领域的运用和现代经营方式的不断涌现,提高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管市场的理性和科技含量。四是市场竞争的加剧,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进程的加快,国内市场国际化程度和开放程度提高,加大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市场监管执法的难度。五是政府职能转变和规范执法行为的力度不断加大,增加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现职能到位的紧迫感。

面对初级阶段历史性转变的新的形势和新任务,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必须实现战略转变。这一转变总的方向和目标是: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维护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的观念,认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监管对象。把思想认识真正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上来,统一到监管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职能上来,站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在市场监管执法的对象上,要从有形市场的具体事务管理转向全面实施对各类市场主体的市场准入、退出、竞争、交易行为的监督管理。在监管执法的方式方法上,要从传统的静态事后管理,转向现代化的动态的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系统化管理。在内部职能分工和机构设置上,要逐步弱化从所有制和条线出发的监管工作思路,从单一的相互独立的条线管理转向以市场主体行为为基础、综合运用各项职能的全方位监管。

四、如何做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做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坚定正确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全省每一个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都要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把初级阶段的重大理论问题弄懂弄通,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弄懂弄通。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有实践上的自觉,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密联系实际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开展工商行政管理各项工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是硬道理。要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也是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最根本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史无前例的事情,工商行政管理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牢牢把握经济建设中心,一切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来分析市场监管、行政执法中面临的新情况、解决出现的新问题,实现职能到位,促进经济发展。

2、积极推行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一个方面和环节。改革是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执法监管部门的目标,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现职能到位,强化执法力度,更好地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需要;是提高全系统干部队伍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的需要。在体制改革中,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严格政策,严肃纪律,抓好几个重点:一是必须紧密联系党的基本路线,抓住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这个关键,大力加强各级工商局领导班子建设,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队伍。二要把队伍建设,特别基层工商所队伍建设列入全系统的基础工程。坚持以政治思想教育为重点,着力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以强化业务知识培训为途径,改善队伍的业务文化结构,提高执法水平。深刻认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在基层,关键在基层,行风形象“窗口”在基层,改革的突破口在基层,要按照抓基层,在基层狠抓;抓基础,从基础抓起;抓重点,从重点突破的工作方法,抓好工商所党支部建设、监管模式改革等基层建设各项工作。三要积极稳妥地攻克市场管办脱钩、人员分流这两大改革难点。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严格政策,严明纪律,积极稳妥地推进这两项工作,确保队伍稳定,确保社会稳定。四是正确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改革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改革与地方党委政府及各部门的关系、改革与自身建设的关系、改革与实现职能到位的关系。

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阶段范文3

【关键词】金融体系金融与经济金融体制

在现代经济中,经济运行与金融活动密切相关,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经济理论研究和各国历史实践证明,经济的正常运行离不开金融的发展,金融是资源配置的中心、宏观调控的中心和稳定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金融发展的实践也表明,中国的金融资产获得快速增长,社会资产日益金融化,金融市场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中心,不断在要素市场和宏观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金融俨然已经成为经济运行的核心。

一、中国经济增长新阶段的基本特征

1978年开始的中国经济运行体制改革,是经济运行体制市场化程度逐步加深的过程,改革的整体进程体现为市场作用的不断扩大,最终达到使市场成为基础性的资源配置方式。从市场化程度分析,改革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92年,是中国经济运行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探索阶段。从重视价值规律,到计划和市场双轨运行,再到突出市场机制作用;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到“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实行“放权让利”,承认个人、家庭和单位团体、地方有各自的局部利益,允许自由市场和交易的存在,允许个体私营经济有一定发展,鼓励发展商品经济,再农村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各种扩大企业自的试点和探索,开辟“经济特区”,探索对外开放。这一阶段中国经济运行体制的市场化得到了起步和扩大。

第二阶段从1992年到2002年,是中国经济运行体制市场化体制初步建立阶段。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构建了“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框架,这一阶段中国经济运行体制市场化改革得到了全面、深入、有序地推进。

第三阶段为2002年后,是中国经济运行体制市场化的完善阶段。十六届三种全会全面部署建成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包括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加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推进力度,实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加快资本要素和重要资源价格的市场化步伐等各方面,不断将市场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推进。

二、我国金融体制变迁回顾

随着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国的金融体制也发生了重要的变革,建立起了中国市场化的金融体系。金融体制改革也体现出了渐进式的特点,从改革开放前的大一统金融体系,逐渐转化为当前的多元化金融服务的金融体系。按照金融制度改革的过程和深度,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年至1986年,是我国金融制度的创新阶段。1979年改革开放开始后,随着经济市场化的探索,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不断提高,通过银行取信用渠道运用的资金占社会资金的需求剧增,“大一统”的金融体制难以适应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也随之启动。按产业分工恢复和成立了四家专业银行,试行商业化信贷和货币发行的分离,实现了从单层银行体制向双层银行体制的转变。

第二阶段,1987年至1993年,是我国金融制度的增量供给阶段,金融机构进一步多元化发展。“渐进”的理念在中国经济改革乃至金融改革的影响深远,由于最终目标是全面开放,在开放以前在国内扶植足够数量具有足够竞争力的金融机构被认为是金融改革过度阶段的重要步骤。在此思路下,组建了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保险、信托、政权以及信用社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同时向外资金融机构打开了市场准入的大门,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金融体系。金融宏观调控由行政调控和直接调控向经济调控和间接调控转变,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也开始使用,中国现代市场化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得以建立,计划金融体制进一步向市场金融体制迈进。

第三阶段,从1994年至今,是我国金融制度的规范发展阶段。创立了金融监管体系,颁布了《商业银行法》,规范了金融的监管和法律监督;实行了商业银行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分离,加快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全面启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成立了货币政策委员会,实现了汇率并轨,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将巴塞尔协议作为银行业资本充足的统一标准,并认真落实和兑现WTO有关承诺,加大金融开放的深度和广度。

第四阶段,2012年之后,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混业经营和地方保护主义的结束,进一步促进了金融自由化发展。从2008年以后证券行业的地域垄断格局逐渐打破,证监会对于证券公司跨省开设营业部的限制逐步减弱,到2012年券商非现场开户提上日程,如最终批准执行,理论上完全打开券商之间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2012年互联网金融正式启动,第一个放开的金融业务为基金代销,互联网金融公司业务范围从此不再受到地域限制。于此同时,银行业混业经营也早已启动,目前银行不仅可以代销基金,还可黄金业务。

2013年起,尽管金融业还未实现完全自由化,但自由化竞争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朗,同时2013年以来政府对金融产品创新与营销创新的政策已经逐步放开,可以预见中国金融业的完全市场化的大幕已经拉开。

三、我国金融体制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金融体系与经济体系的相关度来看,我国的金融体制发展和金融结构严谨存在着与西方国家相同的因素,即体现了经济与金融之间的一般关系。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业迅速发展,金融资产总量大幅度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4518亿发展到2011年的47564亿,金融资产总额也从1978年的3418亿发展到1289800亿。我国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实践反应出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相互刺激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健全的金融制度能够将储蓄自己有效动员并引导到生产投资上,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蓬勃的经济发展也通过国民所得提高和

金融服务的需求增长进一步刺激金融业的发展。经济发展对金融制度和金融业都提出了必然要求,而这些根本上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

然而,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西方国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系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丰满、成熟和精巧的体系,并日益全球化和一体化。但对于我们而言,市场机制和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体系都是外部引进的,并不是内在自发形成的,中国的市场化也只能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闭关与这种制度的完善想联系,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也形成了一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互相制约的复杂关系,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市场化的模式和道路,规定了中国市场化的可能性边界和基本的约束条件。

因此,在转轨过程中,我国的金融体制发展还有许多不同于西方的特殊因素决定。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分配制度变化和利益格局的调整,以及政府对金融结构调整的支持程度,都是经济体制转轨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而这些都需要逐步进行改革和调整。这也是金融体制改革上我们采取从试点到推开的方法,走渐进式发展道路的原因。

四、中国金融体制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很快,有效地支撑了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化迈进的经济改革。从中国金融体制和金融业发展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出,在政府的有力控制下,通过走渐进式发展的道路,金融市场已经初具规模,金融自由化方面也获得了一定的进步。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的金融市场可以说几乎是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政府的支持非常重要,也是政府主导的渐进式发展过程。所以,金融市场的控制也非常严格,从金融市场构成来看,目前依然是以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市场;银行存、贷款利率也仍然受到中央银行的严格控制;国有金融机构也未能实现适应市场化经营转变,以上这些都表明,目前的中国金融市场还是一个相当程度上受抑制的、被分割的、不完善的市场。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新的阶段,需要我们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战略,适时选择理想的发展路径。在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方面,我们必须继续深刻认识和研究金融和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根据当前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结合金融总量和结构发展的现状,及时调整今后改革和发展的重点。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中国金融改革思路.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阶段范文4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经济思想史

一、前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经济理论的探索进程又拉开了全新的篇章。自那以来,基于我国自身国情的市场经济理论的雏形初现,并最终完善为一套适应时展的体系。而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它与传统理论中认为“市场是资本主义的特有东西”产生了明显的背离,并形成自身的理论。总体来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可谓历经一番寒彻骨,终得梅花扑鼻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而向上发展,并从最初的探索阶段进展为后期的确立完善阶段,使得这一理论从本质上有了新的高度。

二、探索起步阶段

这一阶段起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二届三中全会前。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伟大的历史性的转折,一方面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另一方面强调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并以此为开端积极探索经济建设规律,使市场因素更多地渗入到经济体制中。在领导集体中,陈云和李先念对市场和计划的关系认识较早,并且对于计划和市场的看法较为一致,他们都认为以往的计划经济对各方面要求得太严,要正确认识和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他们对于市场和计划的兼容态度引领了对计划和市场探索的新思路。1979年11月,邓小平在回答我国经济政策的改革等问题时表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论断,有重大进步意义,突破了把市场排斥在外的传统认AX。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原则。而这个原则直接有助于市场自身调节功能的发挥,使其从原先被计划经济体制局限的牢笼里挣脱出来。而就当时来看,国内学者对我国特有的市场经济体系也抱有乐观向上的态度。学者刘国光、赵人伟认为,可以结合市场与计划这两者协同作用,使得资源配置体现最大的效用。总之这一时期的理论探索进展,离不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指导,虽然计划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与传统社会主义经济观念相比仍算是取得了巨大进步。

三、探索深化阶段

这一阶段起始于十二届三中全会,至南巡讲话前。在十二届三中全会上,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从历史角度讲,马克思主义经济史上第一次涉及到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经济理论的深化。在1987年的十三大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应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1990年十三届七中全会上,明确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要依靠计划和市场两者相结合的思想观点。在那一时期,著名学者于光远从多个方面分析了社会主义发展初期计划和市场的相结合的必然,而随商品经济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基于我国国情的市场经济制度也在逐步走向成熟。

四、最终确立阶段

这一阶段是从南巡讲话到十六大召开前。在上世纪90年代后,这一中国特色理论终于提升到了新的发展高度。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讲到:“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开创性论述彻底解除了将计划和市场看作是区分社会基本制度要素的思想束缚,彻底摆脱了凡事都得先考虑一下是姓“资”还是姓“社”的思维定势,为我国市场经济理论的最终确立起到根本的稳固作用。十四大又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规定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而后,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做了进一步勾画。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上,提出了“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而国内专家学者对这一阶段中的理论内涵做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其中,学者张卓元表示,我国市场要熟练地运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先进的手段方针,促进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到了上世纪末,基于我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最终得以确立。

五、完善和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是从十六大开始至今。2002年,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指出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次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2007年十七大召开提出“要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进一步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创新性地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是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这一转变,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道路中的新突破。学者张卓元指出,起决定性作用是对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深化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展开。这一阶段,在进一步深化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六、结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对其探索进程进行梳理,从个人角度讲,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其演变过程,以便进行深入研究;从社会角度看,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需要总结以往的经验,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实践,深入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继续扩大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推动我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杨干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阶段范文5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在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摸索中逐步形成和确立的。符合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1.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初步思考。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不可否认,它曾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但在20世纪70年代末,计划经济的种种弊端已凸显出来,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因此,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提出伊始,主要仍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只作为辅助调节的手段。但这已实现了由排斥市场到接受市场的伟大突破。邓小平在1979年11月在与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等人的谈话中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经济。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可以结合市场。”1980年,邓小平又强调:“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中,都再次重申了市场调节的重要作用。虽然这一时期仍是以计划经济为主,但市场经济的作用已初露端倪。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982年十二大已经再次强调了市场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搞清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邓小平一直在进行理论上的思考。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实践和理论探索。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明确指出了“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应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又再次明确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不再以计划为主。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式确立。从1987年10月的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这一阶段是集十四年改革开放之大成,终于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思想束缚,最终提出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三大过后,经济理论界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上已向市场倾斜。但1984—1988年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出现了物价上涨、宏观调控失灵等诸多问题,加之1989年,社会主义国家动荡不安,1991年苏联解体等问题。中国理论界出现了否定市场经济的趋势。邓小平以革命家的气概坚定了不是搞市场经济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信念。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经济都只是手段。”这就对市场经济的争论作出了彻底的总结。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基础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到确立经历了一个长期的争论和摸索的过程。但最终到得以确立在于它的科学性和充分的现实基础。

1.计划经济体制种种弊端阻碍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新中国建立伊始,中国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工业化也处在比较落后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采取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便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加速经济增长和提高工业化程度,缩短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在当时中国的经济结构比较简单,经济目标比较单纯,人们积极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热情比较高涨的情况下,这种经济体制曾为经济的发展和新生社会主义的巩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结构的增加,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这种体制的种种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其一是这种体制信息的不完全。其二是对劳动者的激励不足。导致国家不能做出及时和正确的决策和工人建设热情退减、生产积极性不高。因此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2.中国现在的发展阶段的要求。邓小平在分析中国现处阶段时指出,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理论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是属于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初级阶段意味着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性。中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还不符合马克思对社会主义所描绘的那种水平。因此,实现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现代化是不可逾越的阶段。党在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也客观上要求市场机制在经济生活中作用的发挥。通过平等的竞争机制提高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完成中国经济的原始积累,为实现中国真正意义上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创造条件。

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要求。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自计划经济体制弊端逐渐凸显,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的研究,都证明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优越性。市场经济克服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它不是由中央机关统一搜集、传输和整理信息,统一发放生产指标,而是市场上分布的各个企业对市场上供求的变化及价格的变化作出及时的反应,有选择地吸收和处理信息。这就大大提高了各个企业的积极性和为最大程度上发挥聪明才智提供了空间和环境。同时也会很大程度上减少因信息不完全造成的资源浪费。

三、结束语

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阶段范文6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论述中的“共享”理念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们就一直为建立一个和谐的理想社会而努力。早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们就关于和谐社会提出了各种设想。在我国如《礼记•礼运》中的“大同社会”模式,(道德经》中的“小国寡民”设想,在古希腊如柏拉图的《理想国》,表达了先哲们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社会和谐的向往。随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来临,产生了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莫尔的《乌托邦》和康帕内拉的《太阳城》虽然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出现,但也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和罪恶,并具体描绘了作者心目中的和谐有序的社会。“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不发展的最初时期”出现的三个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主张“消灭城乡对立,消灭家庭,消灭私人营利,消灭雇佣劳动,提倡社会和谐。”川然而,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2]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揭示了阶级社会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谐,其根源就是私有制的存在,进而指出无产阶级的使命就是彻底消灭私有制;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实现社会发展成果的人民共享。一方面,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不管是从早期资本的原始积累中的血腥掠夺,还是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从本质上讲,只是用一种新的私有制取代了另一种私有制,用一种新的剥削形式取代了另一种剥削形式。正如恩格斯在分析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之后指出的:“现代资本家,也象奴隶主或剥削农奴劳动的封建主一样,是靠占有他人无偿劳动发财致富的,而所有这些剥削形式彼此不同的地方只在于占有这种无偿劳动的方式有所不同罢了。”〔’1由于私有制和阶级的存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成果不是人民共享的,而是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资本主义社会的“和谐”是不可能实现的。另一方面,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唯物史观把资本主义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进行考察,充分肯定了其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资本主义杜会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并揭示了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命运。马克思通过剩余价值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运动,揭开了笼罩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上的神秘面纱,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作出了科学预测,指出未来社会将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一八九四年一月九日,在致朱泽培•卡内帕和迪阿诺•马里纳的信中,答复他们要求“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达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时,恩格斯写道:“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下列一段话外,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见,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社会主义社会是对旧的私有制社会的扬弃。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人人都将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这些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绝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相互联系为一个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内,所有人的自由发展必须以每个个体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前提。也就是说,社会主义不仅是和谐的,也是共享的,离开共享,和谐也就无从谈起。

二、“人民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人民共享”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历史。然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并不顺利。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党的十三大才作出了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这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基础。在对我国具体国情有了明确判断之后,1992年春,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也是实现手段和最终目标的有机统一。就生产力状况而言,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生产关系而言,在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的同时,必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手段,“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目的,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既不能把手段、现阶段的任务和目标相混淆,更不能因为突出现阶段的具体任务,而忽视价值层面的目标。用邓小平的话说,就是“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6〕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必须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采取相应措施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方面,必须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更加牢固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特定社会的生产力状况决定该社会的生产关系,其上层建筑最终是由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以极其丰富的物质财富为基础的。经过将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但由于基础薄弱、人口众多,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达到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过相当长时期的艰苦奋斗,为我国社会主义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必须以共同富裕为价值导向,处理好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建设人民共建、人民共享的和谐社会。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但如果片面强调生产力的提高,而忽视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节,显然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相悖的,甚至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我党历来重视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表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更是明确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特别是在今天,“我国已进人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17〕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奠定更加牢固的物质基础;又要以共同富裕为价值导向,建设人民共建、人民共享的和谐社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和手段,实现共同富裕、构建人民共享的和谐社会是最终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体现。

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遵循和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一)正确理解市场经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地位和作用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离不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社会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必须正确处理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利益分配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还不够,我们一直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致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波三折。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的谈话要点》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J这一科学论断大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我国今后的改革指明了方向。随着对我国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认识,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人一个新时期。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我国社会的影响是深刻而复杂的。一方面,市场机制的引人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解除了侄桔,推动了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同时,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社会的影响从一开始就不仅限于经济领域。正如马克思所说:“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9]在以平等交易、等价交换为基本原则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价值体系和对事物的评判标准也发生了变化,它带来的平等、公平、竞争等观念开始在人们内心深处萌生。另一方面,市场机制的固有缺陷和不足之处也逐渐显现。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把社会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部门以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但在社会公共资源的配置方面却无能为力,如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此外,市场的竞争也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优胜劣汰,进而导致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因此,必须正确理解市场经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市场经济既是我国社会现阶段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的选择。由于我们以前对现阶段国情认识不够,试图完全废除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我国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做出明确判断之后,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实践证明,市场经济体制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应该正视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采取积极措施调节社会利益格局,兼顾市场效率与社会公平,做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我国的市场经济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处,就在于社会制度的根本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作为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手段和途径而存在的,这既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二)正视和化解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利益矛质和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认清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正视改革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利益矛盾和问题。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我国社会已进人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一方面应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把构建人民共建、人民共享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我国经济总量较之以前有很大提高,但总体说来还处于不发达的阶段,发展仍是我们重大的现实课题,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也只有在发展中才有望得以根本解决。同时,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化解目前的矛盾和问题,尽量减少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一项重大的现实课题抓紧抓好。化解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利益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和谐,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我们党历来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人民共享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既是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正视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利益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遵循和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调节的领域加强宏观调控。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兼顾市场效率和社会公平,合理调节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做到社会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总之,市场经济的固有缺陷和改革的深化带来的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必然导致我国社会出现诸多不和谐因素。然而,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以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为前提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社会的改革发展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构建人民共享的和谐社会,不仅是维护我国社会进一步稳定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所在。

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阶段范文7

[关键词]地域经济;公共财政;地方公债

[中图分类号]F8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9)03-0033-04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9年“国务院同意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由财政部发行,列入省级预算管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首选之策,发行公共债券是筹集资金的重要手段,已是题中之义。但如何进行地方公共财政建设,如何利用资本市场,以及如何连通地方财政和资本市场打造新的融资平台,以最终达到促进地域经济发展之目的,还有必要进一步探讨。

一、地域经济的内涵

1、地域经济是指地方行政区域经济,泛指国内一个省,或者一个市、县的经济,该级政府作为市场调控主体,有相对独立的地方财政,在中央政府宏观调控下对区域市场发挥作用。

地域经济概念的提出,立足于当前的政治现实和经济现实。在中国,由执政党通过各种途径组成的各级地方政府(本文指包括立法、司法和行政机构的广义政府)是稳定的,而且各级政府与党中央是保持一致的。同时,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一个具有强烈的政策意愿、卓越的政策水平、坚定的施政能力和崇高的公共威信的地方政府,往往发挥关键性的统筹功能,极大地推动区域现代化进程,尽快实现区域赶超战略。

2、执政党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府通过公共财政为纳税人提供服务。中央政府在经济上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产业升级、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政治上实现公平和正义,保护人的自由、财产和安全。地方政府则主要实现区域内制度创新、环境营造、产业升级、资源配置以及收入分配等。

地方政府不仅要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还要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经济调节属于宏观层面,市场监管属于微观层面,可以统称为经济管理;公共服务是指与人民直接接触的具体操作,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都可以表现为公共服务。经济管理的目标企业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提供公共产品、与公用事业相联系的国有企业;二是提供私人产品、与市场竞争相联系的其他企业,目前包括部分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应是公共财政的延伸,应该主要提供公共产品。

3、公共财政的来源最终依赖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盈利状况。公共财政的正常运行,如环境营造方面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可能导致一次性支出大幅上升,而产业升级方面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又可能导致财政收入大幅减少,都需要充足和稳定的收入流作保证。但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纳税人(包括企业)既是财政的来源,更是服务的对象,不能杀鸡取卯、竭泽而渔。所以公共财政本身在一定时间、一定程度可能存在结构上的缺口,需要资本市场的调剂。同时,企业作为公共财政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来源,发展壮大也有融资需求,本身更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

二、地域经济的心脏――公共财政分析

公共财政作为市场经济中与服务型政府相联系的财政类型,是指政府的资金收支和管理活动。财政支出就是投资的过程,财政收入就是筹资的过程,相关决策过程就是一个财政预算过程,也是政府的理财活动过程。公共财政可以定位于引导经济发展、弥补市场不足、促进社会公平。所以,有人将公共财政比喻为地域经济的心脏,可以启动经济的发展,控制发展的节奏,并配合整个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1、公共财政的职能。为了弥补市场失灵,地方政府主要利用财政手段发挥制度创新、环境营造、产业升级、资源配置以及收入分配等职能。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制度创新就是培育市场机制和所有制机制,一方面培植微观市场主体,规范市场规则,完善市场结构;另一方面,要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私人企业与个体经济的发展,促进私人财富的积累。环境营造就是塑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包括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硬件和规章制度建设等软件。产业升级就是要制定具有超前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促进产业组织调整、产业布局改进和产业技术进步。资源配置职能主要通过财政支出政策,对于市场不能实现其最优产量的产品,由政府直接提供,或通过发包等组织私人企业生产;政府采购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资源配置手段。

2、财政收入来源分析。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税费、上级政府的补助、地方国有企业收益等,土地转让等财产收入在一些地方也占据重要地位。据估算,税收中流转税(如增值税和营业税)比重最高,占50%-65%,其次所得税占15%-25%,财产税(如房产税)占不到10%,最后就是其他税种。收费主要有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性收费、海域场地矿区使用费及专项收入,以及预算外的收费和一些游离于财政管理制度外的收费。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的收费收入规模庞大,几乎与税收平起平坐,甚至超过了税收收入。财产收入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另一来源,包括因拥有或处置政府财产而获得的收入。其中土地转让收入已成为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的主要来源,甚至被称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财政收入最终依赖于企业的盈利状况,依赖于经济的发展水平。如果算上国有企业收益,那么这种依赖就更加直接。

3、财政支出范围分析。财政支出主要分为公共消费性支出、公共投资性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消费性支出主要有行政管理支出、科研教育支出、卫生保健支出等。投资性支出包括基础设施、公共住宅建设等。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公用事业附加费是大多数城市唯一的城市建设预算收入来源,一般不会超过建设资金的25%,所以地方政府只能拓宽资金来源,主要有各种收费(预算外收入)、土地批租收益、财政担保等。社会保障支出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等,一般通过税收筹集资金。财政主要投资于私人不愿投资的领域,对资源配置起到补充作用。历史上由财政投资形成的国有企业,大量分布在一般竞争领域,随着这些国有资本逐步退出,也会回收相应的财政收入。

4、公共财政的缺口。当人均年收入达到1000美元,城市人口比重达到30%以上的时候,城市的聚集和扩散效应就会越来越明显,城市化进程也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政府随之面临大规模城市建设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资金短缺问题。政府如果仅仅依靠前述税费、土地收入等经常性的预算内、外财政收入,是远远不能弥补巨大的资金缺口的,随着公

共财政的透明度不断增强,寻求新的、阳光的融资途径已经迫在眉睫。地方政府债券,这个在国外发展了一百多年、已经为多个国家所采用的融资方式,应该也可以被我国政府用来筹集基础建设的资金,促进地域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债券的优势主要有:一是有利于为地方政府筹集资金。二是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三是有利于促使政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财政透明度。四是有利于提供新的投资工具,满足居民投资需求。

三、地域经济的血液――资本市场分析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发挥配置资源的补充性作用,并且通过财政政策弥补和影响市场。市场提供私人产品,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并向公共财政提供资金来源。市场可以分为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资本市场是一种重要的要素市场。资本市场促进地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一是资本市场可以直接为公共财政融资,充实财政收入,使公共财政更好地引导地域经济发展;二是资本市场支持企业发展,促进企业盈利增加、经济水平上升、经济结构调整,同时提高了地方财政收入。所以资本市场通常被比喻为区域经济体运行的血液,具有优化配置经济资源的功能。

资本市场一般指期限在一年期以上的金融市场,可以分为长期信贷市场和长期证券市场,主要解决长期资金的融通问题。长期融资是非常重要的,经济生活导致的收人流和支出流的失衡,只有通过资本市场的调剂才能重新匹配,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融资方式主要有债权融资(如市政债、企业债、公司债)和股权融资(如上市,包括主板市场、中小板、即将推出的创业板,以及在产权交易市场进行产权交易)两种方式。

资本市场对地域经济的功能作用。一是筹集资金功能;二是资源配置功能。资本市场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如中长期信贷体现了产业政策,发行上市也体现了产业政策;三是体制创新功能。资本市场改变了过去国有企业完全由财政投资的状况,增加了来源渠道,实现了体制创新。银行制度能较好地克服信息非对称的影响,防止企业“道德风险”的出现。企业股份制改造完善了公司治理机制,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更加充分,公众监管更加方便。

资本市场对地域经济的作用机制。资本市场是地域经济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内生变量,通过影响储蓄率、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例以及资本的投资效率来影响地域经济的发展。一是资本市场发展与深化可以导致储蓄中更高比例的部分转化为投资,从而推动地域经济发展。二是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导致资本配置效率提高,从而推动地域经济发展。三是资本市场的发展提高了居民收入中更高比例的部分用来储蓄,从而推动地域经济发展。此外,资本市场发展还可以从区域外部吸纳资金,通过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促进区域发展。

债权类和股权类资本市场对地域经济的具体作用。企业债等债权类体现了区域发展政策,通过地方政府中相应部门的引导,可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企业债还可以提高地区整体的信用意识和投资意识。股票等股权类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助于培育区域经济龙头,有助于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与资本的对接。创业板市场可以推动科技进步与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资本市场对地域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作用。地域经济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一体化阶段。准备阶段就是投资环境的建设阶段;起步阶段就是地区增长极的营造阶段:发展阶段就是指增长极的形成及其极化效应不断增强的阶段;一体化阶段是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的阶段。准备阶段地方政府首先要优化投资软环境,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办事流程,明确和稳定优势项目和优惠政策。促进资本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其次,要利用资本市场改善落后区域的硬环境,在正常税收和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之外,通过资本市场来筹集资金,如项目融资、引资入股等。起步阶段需要企业家进场,企业家创业最需要的是资本市场的支持,尤其是对创业投资的金融支持。发展阶段创新企业进入规模扩张和加速发展时期,资本市场通过支持规模经济、聚集效应和极化效应,促进增长极的形成与发展,资本市场和地域经济形成相互促进的螺旋式的上升。一体化阶段是区域比较优势形成与开发完成的阶段,资本市场根据投资收益率的高低进行区域间资本配置,引导与促进区域间的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和一体化发展,并与区域经济高度融合、共同发展。

四、资本市场促进地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节流开源的方法很多,如改革税制、改革预算体制甚至改革政府层级等,但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平衡现金流,是一条市场化的、越来越重要的方式。提高企业盈利水平更需要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方式可以更加多样,债权和股权融资各有特点,还可以进行各种金融创新。政府融资和企业融资都可以在投资银行的主导下,协调商业银行、信托公司、投资公司等市场主体,一揽子组合进行。

1、继续留意中央政府推出发行地方公债试点。债券可以直接增加当期财政收入,匹配未来几年现金流,如市政债。市政债可以分为一般责任债券和收益债券,前者以政府的税收为担保,只有有权征税的政府才能发行;后者政府的机构和授权机构也能发行。从监管上看,对于一般责任债券,需要考察地方财政以税还债能力和总体负债情况,包括人均纳税、人均债务、人均偿债现金成本等;对于收益债券,需要对使用债券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考察。预测其未来现金流状况和偿债能力。为确定债券的合理发行规模,应考虑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以及债务规模现状。债券的利率一般是参照国债的利率水平。同时因发债政府的信用状况、发债规模以及债券的流动性等因素而异。发行地方公债在国外是比较成熟的做法,但国内当前还不允许,需要继续留意中央政府推出发行地方公债试点。现在的做法是由财政部发行,列入省级预算管理;有的地方政府是先行成立投资公司,再通过公司来发债。

2、灵活进行区域内国有资本经营。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采取租赁、转让、兼并、资产证券化等形式对国有企业进行改组和改造,国有资本逐步从竞争领域退出。加快事业单位的改革,分类指导实行企业化产权改革和事业规范化管理;对于事业单位可以企业化的(如防疫站的医疗职能),企业化运作;可以市场化的,国有资本退出,市场化运作。国有上市公司可以进行国有股减持,取得资本收益。值得注意的是,土地是一项重要的国有资产,结合城乡改造对其使用权进行转让,可以取得一定的收入。

3、股改、上市、进行股权运作。股份制改造是规范的引进外部资金的方式,应该大力推广。公开上市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除主板外,中小板和即将推出的创业板对中小企业会起到很大的支持作用。上市公司可以创设权证,利用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业务和融资融券业务取得投资收益。股权运作可以促进企业发展,增加税收来源。

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阶段范文8

【关键字】计划与市场,效率与公平,改革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起步与发展,中国住房制度改革也随之启动。住房的市场化进程令人惊叹:然而,在这辉煌的发展背后,依然体现着难以回避的种种矛盾,在追求房地产发展效率与住房公平的大矛盾下,如何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如何有效利用市场与政府两大力量,成为今后住房制度改革最为关注的几大问题。本文将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过程入手,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进程中计划与市场、改革与发展、效率与公平这三大关系,借此对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进行反思的同时,为今后住房制度的发展提出建议。

一、计划与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历程,从其改革步伐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再来看住房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实物福利性质的住房分配模式,纯粹的计划手段使得住房供求机制严重不平衡而导致极大的供求矛盾。直至改革开放后,1980年邓小平对于住房问题提出“出售公房,调整租金,提倡个人建房买房”的总体设想成为住房制度改革起始的标志。

在住房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之后,并不代表计划从此就退出发展的舞台。在两者都进入市场化运作之后,二者主体的能动作用缺一不可:在市场还不成熟时,往往会出现非正常运营或者失灵的情况,这是就需要借助适当的政策调控,在二者的有效结合下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效率与公平

在发展的过程中,社会无不面临着效率与公平的权衡取舍。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做出不同的决策和选择。从住房制度改革的历程中来看,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曾体现了极大的效率。从1978年3.6平方米,到2005年26.10平方米,我国人均住房面积提高了6倍,从下图中可以看出人均住房面积有了极大的发展和提高。

尤其是在1999年后住房市场化全面推行阶段,我国房地产投资更是以每年两位数的增长快速发展,据统计数据显示,从1998年至2004年,我国的房地产投资额持续7年实现两位数的快速增长,如图二所示:

可以看出,自从住房市场进行全面市场化运作之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使得经济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刺激了其他经济的增长,但是,在效率提升的背后,付出了公平的代价。

住房市场化改革的影响,在公平的代价上主要表现为: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社会分化的加速和区域差距的拉大:那么,如何把握效率与公平的问题,那还需要在房地产市场发展与住房发展这两者的问题中找到平衡,还需要处理好改革和发展的关系问题。

三、改革与发展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改革的力度和方式是有所不同的,改革与发展也会作为不同的侧重点来区分。若处理不当,便会引发各种问题。从住房体制改革的四个阶段来讲,第一、第二阶段,侧重于改革,这是因为,纯粹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的阻碍了经济发展,当体制对发展所有束缚的时候,首先需要打开束缚,这就需要改革。逐步从以计划分房为主的模式,加入市场调节、商品房经济的改革成分,在部分区域接受后进行全面大刀阔斧的市场化改革,在进入第三阶段后,改革的成果开始有所体现,开始向住房商品化、社会化过渡,改革也在逐渐向发展的成果过渡,直到第四阶段前面推行住房制度市场化进程之后,侧重点开始从改革转向发展。

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阶段范文9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基本理论 共性个性关系 

 

    1社会主义本质论内涵的共性个性关系

    1. 1社会主义本质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也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邓小平坚持并发展了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些思想,把发展生产力看成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一再强调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1. 2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特殊性

    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首位标志,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只能产生财富积累和贫困积累的两极分化,而不是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社会主义只有消灭了剥削和两极分化现象,才能体现它较之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和历史进步。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内涵的共性个性关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过程相结合的产物,是共性个性辩证关系的有机统一。

    2. 1我国依然是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共性,体现在指明我国现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是过渡时期或别的什么社会.1956年,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改变,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以公有制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主,是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这清楚地表明我国由此进人了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绝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牢牢把握这一条对中国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 2杜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特殊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人社会主义后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或者“事实上的不够格”的社会主义。这个阶段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因为生产力还不发达,以及由此决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还不完善,用邓小平的话说,社会主义还不够格。经过这一阶段的长期艰苦奋斗,才能改变落后面貌,基本解决“不够格”的问题。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内涵的共性个性关系

    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与我们的国情相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我国的显著特征。”这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

    3. 1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第一,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在市场活动中,买卖双方没有社会地位的差别,实行等价交换原则。

    第二,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突出特点。竞争对商品当事人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市场竞争是一种客观力量,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人活力,增加动力。

    第三,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市场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基础,企业的经营活动按照市场经济的法规进行。

    此外,市场经济还具有开放性,也是一种信用经济。

    3.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特殊性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这样,市场经济体制必然受公有制经济的制约,最终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利益。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坚持效率和公平相统一的原则,逐步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