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初中的数学教育集锦9篇

时间:2023-08-16 17:14:03

初中的数学教育

初中的数学教育范文1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思想;方法;意义;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6

1、 引言

数学教育,尤其是初中数学教育,是整个数学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融入数学思想与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和理解能力,还能够推动整个新课程体系的改革,给数学教育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生机与活力。

2、 数学思想与方法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初中数学教育中,数学思想和方法大致在概念产生、结论推导、问题发现、方法思考、规律揭示中形成和发展,而初中数学中最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包括符号与变元思想方法、化归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以及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

2.1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

诚如我们所知,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从形式主义向辩证主义过渡的重要阶段。而数学思想与方法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而逻辑思维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个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在为人处世上做出正确、科学的分析和选择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理性地看待周围的事物,还能在行为处事之前做出严谨、客观、周密的分析和考察,这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都意义重大。

2.2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

从整体上看,数学思想方法是一个“基本原理”,也就是说,数学思想方法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普适原理。不可否认的是,数学思想方法综合了数学学科讲究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特性,是数学核心思想方法的融合。因此,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这不仅仅是体现在数学学科上,也体现在其他学科、其他的领域上。

2.3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有利于新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与小学相比,初中的教学任务明显增加、教学难度明显加大,引导学生进行数学体系的构建更是需要老师投入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但是,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这一措施却能够极大地促进新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具体说来,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引进课堂,在教学体系中就会降低简单、基本数学知识点的授课时间比例,从而增大数学思维能力养成的培养。

另一方面,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需要师生之间加强互动与交流,更需要学生之间加强合作和互助,因此,教师教学方式也会逐渐从“填鸭式教学”向“互动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转变。

3、 将数学思想与方法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策略和措施

诚如上文所分析的,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融入数学思想与方法是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的。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优化,更是对整个数学教育体系的冲击和调整。因此,我们必须探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推动数学思想和方法融入到存在数学教育当中去。

3.1将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明确化,坚持“授之以渔”

诚如我们所知,数学思想方法是隐含在数学知识背后的。而对于学生群体而言,如果缺乏老师的指导和教学,是很难关注并掌握隐藏在只是背后深层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因此,在进行数学教育时,要将数学思想方法明朗化。

具体说来,在教“化归”时,教材中只要求学生能够在解题时做到因式分解和化简,从化简化解题过程,但是却并没有将“化归法”明确表述出来。因此,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所要学习的知识只是“因式分解”。所谓将数学思想方法融入到初中数学教育中,就是说老师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化归思想”的认识和了解,做到“授之以渔”。

3.2遵循分层次、分阶段推广

不可否认的是,数学思想与方法是概括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所以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学习过程中,都需要学生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就是说,在推广数学思想与方法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采取分层次、分阶段的策略。

具体说来,每一种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认识和掌握都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段,企图通过几场简单的讲座和几次不加强调的课堂教学,是无法使学生深刻掌握相关数学思想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更为注重分层次、分阶段教学,让学生对相关数学思想与方法经历从有所涉猎、了解、加深认识、掌握到熟练运用的过程。

3.3教师要回归课本,深入挖掘

归根究底,数学思想和方法来源于课本。因此,在初中数学教育体系中,加强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运用,老师首先要做到回归课本,从课本的知识点和相关题目中挖掘数学思想与方法,让学生能够有更深、更切身的理解。

具体说来,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本身就是从数学题目中演化而来的。也就是说,对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思想的教学,首先就要立足于书本,深入挖掘,并从中整理和概括出来,从而更好地对学生教学教育和教学。

3.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诚如我们所知,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尽管在这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更多的时候,老师是一个“引导者”。因此,提高数学思想与方法时,老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一方面,鼓励和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为学生整理和挑选难度适中、技巧性强的题目,让学生自主钻研和探索。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提供适当、及时的帮助,让学生能够及时解决自己问题,弥补自己知识点了解上的缺漏。如此一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数学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都能得到更好地提高。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育过程中融入数学思想与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但它也是一个需要长时期投入的事业,短时间内很难有显著的成果。身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在教学方式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更重要的是,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鼓励他们提高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挖掘和培养学生数学品质,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掌握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能力。

参考文献

初中的数学教育范文2

1.数学思维的培养需要多方面下手

笔者认为,在当下的初中数学教育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的的意愿与习惯、品质与思维的逻辑合理性才是初中数学教育中成功的关键。上述的的数学思维性质包主要包括的是学生思维的深度、思维的发散性、思维的灵活变通性、与学生思维的逻辑和理性并且最好带有一定创造性。以上的思维质量与其发散程度都从各个方面反映了数学思维的特征,所以,在初中教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以上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地应用不同的培养手段。

(1)数学思维的深度

初中学生思维的深度指的是,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思考问题遇到困难之时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不要遇到困难立刻停止问题的解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如果学生养成了遇到困难就后退的习惯,那么数学教学中的思维培养是很难,没有深度的思考,就不会有思维的发散与逻辑性的存在。数学思维的深度的品质差异另一方面又集中体现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度,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能力。数学问题终究是思考的问题,深度的思考,擅于思考是数学教育成功的关键,也是影响学生们基础的关键。

(2)数学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指的是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在保证运算正确的前提下,运算的时间与解题方法效率。根据以上所诉,再生学生数学思维灵活性的过程中,运算的准确性,运算的速度与解题的方法都是应当考虑的方面。首先,数学运算的准确性是由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相关的理论、公式、例子做决定的,只有熟练掌握相关公式理论才能够在解决问题之时准确地找出解题方法进行解题,当学生的知识掌握的愈加成熟时,解题游刃有余,并且会运用捷径解题、多方法解题,这是数学思维基础扎实的表现。其次,学生对于问题的运算速度也是跟数学思维相关的,而不仅仅在于解题步骤的运算上,具有较成熟的思维方式与深度的思维可以减少运算的误差并且简化解题步骤,这也是数学思维提升运算速度的作用。因而,在初中课堂教学的实践之中,应当增加对于学生思维灵活性的锻炼,这包括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联想能力,教师不应限定学生思考的范围,定死命题的范围,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思考,为学生提供思维的广泛联想空间,使学生在面临问题时能够从多种角度进行考虑,并迅速地建立起自己的思路,做到举一反三。因此在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应当着重在学生数学公式教学中适当增加对于相关公式的发散思维,例如用语言叙述公式的内容,表达自己对于公式的看法,解题过程中运用多方法解题等方式进行教学,这些是都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的。

2.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实质上是在对于本学科知识有较稳定的了解之后,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现并且创造新的问题,创造思维的培养并不是以取得荣誉或奖项为目的的,而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爱好,因此它也是一种数学思维成熟的表现。创造性的培养实在教学中则可以体现为问题的提出,某些时候也是错误的发生,出现错误,总结错误并且改正错误,发现新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是对于自身的新问题,循序渐进,渐渐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能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是创新的开始。数学教学实践中应当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自我鉴别。

3.教学中应当加强数学思维的培养

加强思维的关键就是基础的扎实程度与熟练运用的能力与教师的适当引导。

“如下图,已知ABDB,CDDB,AB=6,CD=4,BD=14。在DB上是否存在点P,使以C、D、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P、B、A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如果存在,求出DP的长;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初中的数学教育范文3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素质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贯彻是目前摆在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素质教育现阶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贯彻情况简单谈一谈主要的贯彻途径。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树立新的教学素质观念

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对于素质教育观念的贯彻是非常重要的,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应该用不同的教学观念进行教学行为。中学数学教学面对的是全体中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初中生在技能、知识等方面的发展是不相同的,存在明显的个性差异,教师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将素质教育内容自觉地融入数学教学实践

中,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在教师的启发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

二、素质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的内容与途径

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初中数学教学存在应用的广泛性和内容的抽象性等特点,在具体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贯彻应该与数学本身的特点相结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积极探索素质教育与数学知识之间的结合点,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初中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解:

1.与思想素质教育大纲相结合,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在介绍数学成就的时候,在数学观念教育中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在现行的教材中,有很多关于古今数学成就的相关介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这些教学内容进行有意识的挖掘,对这些相关的知识进行充分的讲解,与相关数学史料相结合,进行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很多与实际联系同时又具有一定思想性的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充分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相关内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对我国国情进行一定的了解,还可以充分激发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献身的精神。

2.在教学中突出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初中阶段学生的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缺乏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关于运动变化的观点以及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观点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认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对这些因素的挖掘,通过唯物辩证法观点的阐述,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对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充分的领悟,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在数学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意识,更好地为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打基础。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

很多教师和学生认为,初中数学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数学知识的传授,实际上更在于学生良好数学行为的培养,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培养同样也是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

总而言之,除了前面讲述的这些之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注意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精神等等。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形成一种刻苦钻研、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优秀品格。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积极的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贯彻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任玲.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探讨[J].华章,2014(02).

初中的数学教育范文4

关键词:初中数学;素质教育;实施;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已经实施了多年,也持续地出现了一些新的有关素质教育的话题。因为初中数学有着清晰的结论、抽象的知识、严密的逻辑、普遍的应用等特点,所以初中数学不但是讲解数学基础知识与传授基本技能,而且是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有效地探究数学知识跟素质教育的最理想契合点,进而能够持续地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只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才可以体现数学教改的中心内容。下面,笔者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进行了分析。

1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当前的数学教育务必转化英才教育为大众教育,应当针对所有的学生,交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推动所有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进而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以及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所有类型的学生,尤其是那一部分学困生,当今应当让他们变成学生的主人,进而使学困生得以有效地转化。另一方面,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发展能力与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以及通过教学课堂上的所有有利时机,积极地跟学生沟通与互动。并且,教师的一次热情激励、一句赞赏或肯定,都能够打动学生。针对学生难以回答的问题,教师也应当有效地引导,以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和蔼可亲,从而有效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不再一味地教授知识,还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与此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体现出学生观。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而要想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最为根本的在于组织教学课堂,只有积极地创设活泼、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在教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尽可能地应用有趣生动的语言教授学生,以使学生步入充满趣味性的数学大世界。例如,教师在讲解添括号与去括号的变化规律的时候,能够借助“要变都变,不变都不变”的顺口溜进行教学,这样不但有趣生动,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再例如,教师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的时候,密切联系等式的性质,而具体动作是“两边同乘,乘要乘交”,这样容易记忆的学习方法,不但简洁生动,学生容易记忆与理解,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与动力。需要明确的是,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启发与引导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除此之外,要想更加有效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务必跟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才可以转化单调与抽象的数学知识为具体的实际生活现象,才可以让学生摸得着和看得见。也只有如此,才可以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与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数学观念,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形成数学模型的整个过程,进而让学生认真思考、概括归纳、总结规律。无论是证明定理的方法还是定理的结论,都应当尽量地启发学生自主地探究。并且,注重以思维作为中心环节,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联想、猜测、判断、推理等等。例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时候,实施由特殊至一般的教学策略,首先借助一个三角板的三个角启发学生,然后提问学生:“所有的三角形都具备如此的联系吗?”同时要求学生画出一个任意的三角形,然后借助量角器进行测量,进而获得定理。正所谓施教之功,重在启发,妙在开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吸收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求知能力。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内在要求和强烈的学习动机,才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的热情,才可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4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进行教学

在信息社会的发展影响下,传统板书式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符合教学发展的要求。为了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务必有效地体现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优势,营造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从而转化复杂的数学问题和抽象的数学概念为形象化、简单化。例如,教师在教授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通过多媒体技术转动直线,且动态化地演示圆心至直线的距离以及圆半径。如此教学,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直线和圆的这几种位置关系,因而能够迅速地学习和理解直线跟圆相切、直线跟圆相交、直线跟圆相离的各种条件。事实表明,如此的教学模式能够实现更加满意的教学成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够大大地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日益获得关注,广大的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渗透素质教育。只有如此,才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可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丘立峰.课堂组织艺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2]温议凤.优化课堂,激发学习——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有效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初中的数学教育范文5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创新教育 创新思维

一、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前提

初中数学教师通过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不但体现了教师自身的教学思想,更关系到能否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起到很好的培养功效。要想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创新教学,作为教师必须树立真正的创新教育理念。

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过程中,应该重视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目标应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达到规定的教学要求;二是教学目标应该根据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品质的培养,鼓励学生敢于突破教材内容,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通过这两方面确立的教学目标,不但使学生掌握了新课标规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

由于大部分的初中学生心智发展并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课本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平台。要重视提高学生的思维转换机智,初中数学教材中包含着许多“元”的变换,形的变换和数形转换的好题材。老师如果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已有的良好机智,加以优化,就能有效的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创新能力。比如,在讲二次函数求最大值过程中,不但要给学生讲解基本的求解方法,还要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通过课堂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条件。

(二) 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创新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思考,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规律。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空间。但同时应该引起教师注意的是,初中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有限,对有的问题并没有达到独立发现和解决的程度,这个时候,作为教师应该及时同学生进行交流,适时的点拨。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的帮助,让学生尽快的理解相关问题。教学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强迫,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活动,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创精神,引导学生积极个性的发展,鼓励学生在坚持正确的前提下,敢于向传统挑战,向权威挑战。学生和学生之间也要进行相互学习,培养学生协作创新能力。学生与学生之间,身心发展水平差不多,通过彼此交流,更容易找到适合他们自身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三) 重视课堂上的练习。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种思维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基本知识的支撑。只有基本知识掌握好了,才能谈创新。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课堂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定程度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对基本知识、技能有了扎实掌握,对思维培养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数学教师选择练习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也要让大多数的学生可以接受。“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是很好的练习内容,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技能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 通过正确的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好奇心。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通过采用正确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据初中学生心智和思维的发展特点,学生之间也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教师必须掌握正确的评价方式。学生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学习能力,还表现在认知水平和思维策略等方面。教师的评价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当更多的是应该采用积极的激励性评价方式。初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比较强,对很多事情都有着自己的看法,教师应该尊重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尊重的关系。通过教师营造的良好课堂氛围,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看法,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同学,教师应该及时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激励性的评价机制,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的数学过程中得到喜悦的情绪体验,对数学学习充满热情,进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语: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该重视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是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课题。以数学这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怡青.创新教育:21世纪的呼唤——兼论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9,(04).

[2]蒋波.构建中小学创新教育的体系[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

初中的数学教育范文6

关键字:初中数学教学;创新型教育;体会

中国分类号:G633.6

初中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它是对基础文化知识的一种巩固和深化。而数学作为其他学科思想动力的源泉,在教育中占有居住轻重的地位。但在初中的数学教育工作的实际过程中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初中数学教育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创新型教育的实施也因此面临了极大的挑战。

一、 创新型教学中数学教学内容的革新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为学生的能力培养提供基础,是老师进行教学的依据。以往的教程大多针对考试内容,编制的内容死板、形式单一。目前教育水平发展良好的地区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根据现在社会人们的思想编制或选择适合本地区文化教育特色的数学教材。这样的方式选择教材,避免了偌大一个中国对教育事业一刀切的局限性,学生不再是为了适应考试而学习,能更好的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二、创新型教学中数学教学方式的创新

针对以往教学方式单一的状况,学校领导和相关教研组积极组织会议,探讨数学教育的改革措施,并积极组织优秀的数学教师进行工作经验座谈,老师与老师之间进行经验交流与相互取长补短地学习。

(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挖掘教材内容,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

熟练的掌握教材内容,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好考试能容,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应该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础技能的训练,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想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创新型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新型的学习关系,把学生的“要我学”改为“我要学”,使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的自我表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组织小组学习与比赛,使学生懂得合作的意义与快乐

3、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创新型教育就像是老师为体现自己动手能力的一种小发明,又要确保发明的优秀性与可靠性,但创新型教育试块利用别人的优秀经验完善自身在教育中的不足的。为适应学生年龄对是思维方式的局限性,老师可以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

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在创造性学习中起着指导作用,老师应重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数学思维方式的培训。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定理”时,应先提出问题,再运用实验法,剪裁不同形状三角形纸片的内角,通过合理的方式正好能拼出一个平角,这说明三角形的三内角和为180度。这样的方式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寻求答案的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同样是培养学生全方面多角度看问题的有力措施。例如:在三角形ABC中,已知D、E在BC上,AB=AC,AD=AE,求证:BD=CE。

思路与解法一:从ABC和ADE是等腰三角形这一角度出发,利用"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三线合一"这一重要性质,便得三种证法,即过点A作底边上的高,或底边上的中线或顶角的平分线。其通法是"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三线合一",证得BH=CH.

思路与解法二:从证线段相等常用三角形全等这一角度出发,本题可设法证ABD≌ACE或证ABE≌ACD,于是又得两种证法,而证这两对三角形全等又都可用AAS、ASA、SAS进行证明,所以实际是六种证法。其通性是"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思路与解法三:从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这一角度出发,于是用叠合法可证。

重视课本中的分析过程,它给学生以思维方式的指点。例如:七年级(上)的数学教材中,有解方程:2/3x-1/2(2x-1/3-1)=1,应不要依赖就高速学生方法,先让学生自己试着解答。有人会先展开括号,合并同类型,也有人会想要先去分母,但是由于括号内还有分母而发愁,因而无从下手。对解答有困难的学生就可以让他阅读例题下面的解答分析,然后再让学生多做几次类似的人题目,加深学生的影响。

(二)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让学生与老师之间友好相处,更能增加老师对学生的了解,让学生在老师面前真实的表现自己,给学生在学习中足够的勇气去解决困难。很好地促进学生“不懂就问”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加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型教育避免了原本死板教育的弊端,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人性化的师生交流,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进度与教学质量,减轻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压力,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自觉学习。同时也减轻了老师因怕不能很好地教导学生并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困扰。

参考文献:

[1]吴才东.让“思维之翼”展翅飞翔――刍论创新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2,(9)

[2]程正龙.绝知此事须躬行――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性教学策略应用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11)

初中的数学教育范文7

【关键词】素质教育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应根据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从学生认知实际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努力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取知识。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更新教学观念,作为一名义务教育工作者,就素质教育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数学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其表现形式就是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它的弊端在于不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发挥,学生被动地听讲,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其实,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情感的交流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给学生以充分自主的权力,创设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素质教育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要改革教学模式,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针对学科本身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效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景中能够独立钻研,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几年的教学中,我觉得要看、想、说、练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是看:看之前要指导学生如何自己读书。抓重点看,通过看,理解数学中的定义、概念,看懂例题,从中发现问题,如果学生看懂了,老师再对有些方面作强调,如果有困难了,哪些地方还有问题,老师在进行指导时,学生才会认真听、认真学,学生才会把握住本节课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从而轻松地掌握知识。

二是想: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动机我基本做到每节课上从实际出发,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给学生想的机会,激发学生想学的积极性。

三是说:数学课加强动口“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行之有效的办法。一堂数学课,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获得知识,由于学生的基础、个性、语言能力的差异等各方面的影响,在训练的时候,教师要为学生的“说”创造良好的氛围,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

四是练:数学题的解题训练对学生巩固知识起重大作用。练习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设计练习时,教师要精选习题,做到讲中有练,练中有讲。习题可以分为基础训练、变式训练、综合训练,而且要在恰当的时候给学生出示练习。

三、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品质的优良与否是国民素质的重要决定因素。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必须研究思维活动的发展规律,研究思维的有关类型和功能、结构、内在联系及其在数学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数学本身就是一种锻炼思维的手段。我们应充分利用数学的这种功能,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在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既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又有自己的见解;既有广阔的思路,又能揭露问题的实质;既敢于创新,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学生学习的障碍除了自身因素以外还有非智力的因素,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对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一)运用情感手段强化自我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表现是人们普遍具有的心理倾向,自我表现愿望的满足,有助于自我效能的增强。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和表扬, 这不仅对表扬和鼓励的人如此,对其他的人也有相同的作用。随着自我效能感的增强,学生的自我表现愿望得以满足学习兴趣也会随之增加。

(二)挖掘教材的潜在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顺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潮流,新版的九年义务教材在内容选取编写体例上较原有教材都有较大变化:突出了基本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增加可读性,在加强双基的同时,也注意了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新教材的上述潜在功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

(三)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

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也表现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地思考问题,能够有效地应用原有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为此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索和创新。在学生的探索过程中,应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索的喜悦。

总之,我国的素质教育今后还有很长一段路,为了能将这一项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顺利实施下去,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合理地把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使每一堂课都获得成功,从而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初中的数学教育范文8

尤其是初中学生,一方面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迅速发展阶段,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学校是学生教育的主阵地,它的教育作用不容忽视,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应把法制教育作为一项教学内容,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就应该从小培养学生懂规则、守礼仪,具有初步的法律意识。教育学生把个人的需求与权利和义务结合起来,与社会责任感联系起来,逐步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没有固定的时间,我们可以在所要讲授的学科内容中努力寻找法律知识的切入点或渗透点,在向学生进行传授知识的同时,将法律知识自然地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中。现在谈一下自己是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是渗透法制教育的。

一、充分挖掘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法制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数学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分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如:八年级在讲一次函数时,我将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计算问题设计成例题,既融入了所学的一次函数知识,又向学生渗透了税法的教育。通过具体的题目演绎法律条文,使抽象的条文形象化、具体化和实用化,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理解了依法纳税的光荣。

二、注重法制教育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法制教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七年级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后,我给学生布置作业:放学回家后调查自己家里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通过计算一个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有关的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使学生明白了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同时也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及综合素质,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首先应充分遵循数学教学的规律,根据数学的特点挖掘教材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元素。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数学教学与法制教育两者处在一个非常融洽的统一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好的效果。

总之,法制教育不是一朝一夕或几节数学课就能解决的事情,它应该是一项长期的、制度的、科学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平时教育中加以重视,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深化、细化法制教育才行。

初中的数学教育范文9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素质教育;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2-00-344-01

从事初中数学教学这么多年,深知中学数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在数学教学中,要想推进素质教育,还需要广大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创新,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有些教学方法还需不断改进,教学研究的领域还需不断拓宽,教师的自身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粗浅认识:

一、明确数学教学目的,树立数学教学素质观

数学教学目的,就是规定了数学教学应当完成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个性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任务,是根据我国教育的性质、任务和课程目标,并结合数学科学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而制定的。特别是现行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就明确提出了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要让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转变观念的关键在于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成学生主动、全面而且各个不同的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创造。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志趣、特长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创设条件,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觉地把素质教育融于教学中。

二、数学教学应重视思想素质的教育

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现行义务教育教材中,有多处涉及到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内容,我们要有意识地去挖掘,在讲授有关知识的同时,适当介绍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还可以通过教材中的有关内容编拟既联系实际又有思想性的数学题目,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等有关内容,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激发他们为四化建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献身的精神。

2、加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主要是对世界是物质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运动变化的观点、量变到质变的观点、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观点的教育。中学数学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对立统一、量变质变、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等辩证唯物主义因素。在教学中,如果能注意挖掘这些因素,自觉地用唯物辩证法观点阐述教学内容,就能更深刻地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数学教学应重视数学素质教育

1、加强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教学中,我们不应当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这些数学知识,而忽视对其原型的分析和抽象。我们应当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弄清知识的抽象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的认识。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大有好处。教师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亲手操作,如测量、市场调查和分析、企业成本和利润的核算等。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的快乐,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