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妇幼健康教育培训内容集锦9篇

时间:2023-08-21 17:14:30

妇幼健康教育培训内容

妇幼健康教育培训内容范文1

一、培训内容:

1、儿童健康检查服务技术规范、儿童健康检查及评价的标准。

2、高危筛查技术规范。

3、母乳喂养的优越性;早开奶的意义。

4、母婴健康素养55条。

二、培训人员:

市直医疗卫生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乡(镇)卫生院、民营医疗机构的妇幼保健人员

三、培训时间:

20xx年5月23日

妇幼健康教育培训内容范文2

 全面提高妇幼卫生工作质量

 

——***市妇幼卫生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妇幼卫生工作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在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发展妇幼卫生事业,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安全、有效、优质的妇幼卫生服务,对于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提升人口整体素质、提高人均期望寿命、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2010年,在各级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基层妇幼保健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以妇幼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课题化,以项目带动整体妇幼工作为发展战略,妇幼卫生工作紧紧围绕降低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以落实国家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工作为重点、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项目为依托,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妇幼卫生工作的开展,使全市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稳步提高。现就我们在工作中总结的经验汇报如下:

一、妇幼保健机构现状

1、基本情况:***辖三区九县,159个乡镇及街道办事处,2150个村委会,总人口381.59万。妇女儿童占总人口的30%,每年有3万余名妇女怀孕分娩,有约20万名0—6岁的儿童需要进行保健管理,全市12县区中,市辖区3个、山区县5个、平原县4个。

2、机构和人员:全市共有市、县妇幼机构13个,其中市级妇幼保健院1所,县级机构12所,有8个县区开展了住院业务,有10所建成爱婴医院。

市、县妇幼机构人员由2000年的493人增加到2010年的653人,增加了32.45%;县级以上妇幼保健人员配备3.6/万,有乡级妇幼专兼干182人,平均每乡有一名专兼职妇幼人员;有村级妇幼人员2371人,其中女村医907人,市、县、乡、村四级妇幼保健网基本健全。

二、承担的公共卫生妇幼工作任务

1.妇幼保健业务技术指导。对全市妇幼保健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

2.妇女儿童健康状况监测调研。负责全市孕产妇死亡、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出生缺陷监测等工作的信息收集、质量控制和汇总上报;

3.授权执法。是全市母婴保健执法主体并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辖区妇幼卫生工作相关政策、技术规范及规章制度;

4.基层妇幼保健及妇产科、儿科人员培训。承担全市母婴保健技术、妇产、儿科、妇女和儿童保健业务人员培训及进修任务;

5、妇幼卫生项目管理。承担国家医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3项(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两癌检查、育龄妇女增补叶酸);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项(孕产妇和0-36月儿童健康管理);国家其它项目4项(降消项目、妇幼卫生三网监测、新生儿窒息复苏、母子系统保健);省市项目15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母亲健康快车、妇幼卫生信息管理、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疾病综合管理等);共计24个项目工作。

6.全市孕产妇与新生儿高危重症抢救。组织协调全市孕产妇和新生儿抢救;

7、妇幼卫生信息管理。承担着各种妇幼卫生信息表格设计、资料收集、质量控制、汇总分析、信息反馈等工作;

8、妇幼健康教育。规划、组织、负责指导和开展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9、社区医疗保健服务。指导社区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两个系统管理;

10、妇女儿童疾病防治。开展妇、儿疾病防治及应对威胁妇儿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

三、公共卫生妇幼工作开展情况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坚持妇幼卫生的公益性质,以实现妇女儿童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以完善妇幼卫生服务体系为核心,以解决妇女儿童健康突出问题为重点,以改革创新运行机制为动力,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妇幼卫生工作均衡发展,切实体现妇幼卫生服务的公平、效率和可及性,整体推进了妇幼卫生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一)妇幼卫生工作落实情况

针对承担的妇幼卫生工作,按照妇幼工作项目化管理的模式,每项工作根据项目化管理与实施要求,指定专人负责,通过制订项目计划书—成立组织—人员培训—项目实施—督导质控—信息收集—项目评估等项目规范化管理模式,使妇幼卫生工作质量逐步提升。

1、健全完善基层妇幼保健网络体系。一是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目前,全市共有市级妇幼保健人员713名,县级 646名,乡级182名,村级2371名,市、县、乡、村网络健全,各县区均落实了村级妇幼人员的工资待遇。二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孕产妇死亡监测,抽取4个县24个乡镇37万人口作为全市妇女、儿童健康状况监测网络。三是建立健全了全市产科急救网络体系。在市妇幼保健院设立市级产科急救中心,成立了由市、县、乡三级人员组成的市级产科急救网络,分设母婴安全责任网、信息网、转运网。四是建立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和市级新生儿疾病诊疗中心。五是建立健全了妇幼卫生信息网络。六是建立了市、县、乡三级例会制度。即:每年4季度召开本年度孕产妇死亡评审会、每年3月份召开上年度妇女儿童健康状况监测会、每半年召开一次妇幼卫生报表汇审会及新生儿死亡评会、每季召开一次妇幼保健院长例会,对基层妇幼保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交流、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了基层保健工作质量提升。

2、狠抓基层妇幼人员培训。采取分类举办专业培训班、临床进修、专家驻县等方式加强了全市妇产、儿科、妇女保健、儿童保健专业领域的人员培训,在市妇幼保健院建立了妇产、儿科人员培训基地和“降消”项目县级人员培训基地。一是对全市乡镇妇幼人员进行了产、儿科基础知识培训(每期三个月),适宜技术推广培训(每期七天)及产儿科技术提高班(每期一个月)等三轮培训。二是每月举办一期妇产、儿科或妇女保健、儿童保健业务培训班或专题讲座。三是邀请国家或省级专家,每年至少举办一期产、儿科国际学术交流会。四是不定期举办新知识、新技术培训班。五是每年免费接收县级妇幼保健、产、儿科人员进修。2010年市妇幼卫生项目办共举办各类妇产科相关知识培训班18期,培训基层人员1628人次。为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培养了一批学科带头人。

3、深入开展妇女儿童健康状况监测。一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孕产妇死亡监测。二是按照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了四个县区24个乡镇、办37万人口,建立了市妇女儿童健康状况监测网络,制做了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出生缺陷监测、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母乳喂养等五项监测方案,成立了监测中心(设在市妇幼保健院基层保健科),坚持每半年对检测质量进行质控。三是坚持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评审制度不间断。2010年监测结果显示:全市孕产妇死亡率23.49/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1.73‰,婴儿死亡率10.48‰,均低于2009年省级及国家平均水平。出生缺陷发生率140.38/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母乳喂养率94.65%,纯母乳喂养率79.47%。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1.7%,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2.5%。

4、大力实施妇幼保健业务规范化建设。在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建设中,我们按照标准化、规范化要求,近年来,先后开展了产科建设达标、规范化儿童保健门诊创建活动,爱婴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工作。一是在这些活动中一是制定建设标准。先后制订了《***市产科质量控制方案》,《***市各级助产机构产科建设标准》、《***市各级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评分标准》、《***市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验收标准》。二是统一规范了产科、儿童保健科各项工作制度、各级各类人员职责、技术操作规范和产科各项登记。先后有114家助产机构达到了产科建设标准,有 64家达到规范化儿童保健门诊标准,58所市、县级助产机构建成爱婴医院、76所乡级卫生院创建成爱婴乡卫生院,眉县妇幼保健院已建成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扶风县、陇县妇幼保健院通过市级初评,凤翔县、千阳县、陈仓区妇幼保健院正在积极创建中。

5、强化妇幼保健信息管理。一是成立了***市妇幼卫生信息领导小组及各县区妇幼卫生信息主管人员参与的信息网络小组。二是实行了专人管理制度。人员调换需经市妇幼保健院培训后上岗,乡妇幼专干人员变动必须经县卫生局、妇保院同意。三是制定完善了市、县、乡、村四级妇幼保健人员工作职责、妇幼保健工作例会制度和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制度等四类24种。四是统一设计了乡、村两级规范化报表。五是坚持每半年举办一次妇幼卫生信息培训班。六是建立考评机制。一方面将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纳入妇幼卫生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之一,与年终评优挂钩;另一方面建立妇幼卫生信息量化考核制度,及时将妇幼卫生信息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相关县区,督促各县区加快信息质量提升速度。七是坚持每半年(5月、10月)进行一次妇幼卫生监测质控,对危重孕产妇、婴幼儿进行追踪随访,查漏补缺,确保信息准确性。

6、扎实开展业务帮扶和指导。除日常指导外,坚持每半年一次项目工作督导,每年选派高、中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6-10名,分别对县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产科、儿科及妇幼保健院进行团队式帮扶。2008-2009年对陇县、麟游、太白18个乡镇卫生院进行小团队式帮扶;2009年对麟游县医院,眉县、扶风进行对口帮扶;2010年对陇县、千阳县妇幼保健院进行团队式帮扶。

7、依法严格管理母婴保健专项服务。一是严格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市场准入制度。依法严格对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人员进行考核,对达标的助产机构换发了《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将平原县乡卫生院所在村的接生员转为保健员,不再开展接生工作,同时依法取缔了17个不达标的助产机构。二是根据《陕西省卫生厅转发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的通知》(陕卫妇发[2010]43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与公安局联合制定下发了《***市关于下发进一步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的通知》,在全省率先将《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与产科质量一并纳入网络管理,实行网络上报和《出生医学证明》发放层级负责制、事故追究制,加强了出生医学证明信息与废证管理。2010年全市累计领回出生证45000份,发放101次共计47950份,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考核合格证105份,执业许可证29份,无一例差错事故。

(二)公共卫生项目执行情况

针对承担的24个项目,按照项目工作课题化管理的模式,每个项目设一个课题小组,由专人负责项目工作,通过制订实施方案—组织实施—督导检查—项目评价—修订方案—再组织实施等课题化管理模式,使项目工作质量逐步提升。

1、认真落实公共卫生妇幼项目。一是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成效显著。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项目2010年1-10月份,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项目补助人数21567人,全市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率96.90%,补助总金额1638.7万元,人均补助金额759.81元,全免率96.11%,完成省厅目标任务。育龄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2010年全市共发放叶酸片60166瓶,有29169名育龄妇女领取叶酸片,产妇孕前和孕早期叶酸服用率达78.02%,叶酸服用依从率达53.43%,增补叶酸相关知识知晓率达76.55%。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年内完成乳腺癌检查2041例,乳腺钼靶338例,查出乳腺增生568例,乳腺纤维瘤25例,未发现乳腺癌病例;宫颈癌检查17024例,阴道镜检查957例,宫颈活检88例,对检出的1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3例宫颈癌患者进行了治疗随访。超额完成省厅项目年度工作任务。二是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进展顺利。孕产妇和0-36月龄儿童健康管理项目自2010年4月1日启动以来,为了方便群众,提升项目服务质量,实行孕期保健服务全市一卡通。先后为全市67137名0-36个月儿童提供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占应服务人数的68.41%;有14713名孕产妇享受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占应服务人数的77.84 %。三是国家“降消”工作稳步前进。抽取9名市级医院副主任医师,按照分片包干的方式,派驻十二县区,对项目县进行技术指导,累计驻县天数360天,举办县级培训班16期、培训人员536人次,乡级培训11期,培训人员261人;市妇幼保健院作为省级降消项目培训基地,年内共接收24名县级产、儿科业务人员每人为期6个月的进修;进一步完善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建设,畅通产科急救绿色通道。2010年项目各项指标完成良好,产前检查覆盖率99.2%、新法接生率100%、高危妊娠筛查率23.2%、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100%、孕产妇死亡8例、新生儿破伤风发生数0例、产科工作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85%。四是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惠及群众。“新筛”项目自2007年启动以来,先后建立了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完善了各种流程,设立了“***市新生儿疾病筛查阳性患儿诊疗专项基金”,成立新生疾病筛查阳性患儿俱乐部。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由2007年的23.11%提高到目前的92.19%;2010年全市采集血片35859例,筛查率达92.19%,其中市直市管单位筛查率达96.23%,县级达到91.11%。全市血片合格35260例,合格率98.33%。可疑阳性患儿423例,其中甲低190例,苯丙酮尿症233例,甲低召回157例,确诊14例,苯丙酮尿症召回188例,省级复检25例,确诊10例(2例死亡)。截止目前累计救助阳性患儿39例,其中苯丙酮尿症11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28例。

2、指导社区开展妇幼公共卫生妇幼项目。对社区妇幼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与带教,指导社区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儿童计划免疫和生长发育监测、儿童早期教育、妇女病普查普治等业务及健康教育进社区等服务。2010年4月以两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项目的实施为契机,将两个系统管理工作整体下沉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推行城区孕产妇、0-6岁儿童系统管理“以社区和单位为基础,以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以县区妇幼保健机构为龙头”的管理模式。2010年全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7.76%,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88.59%,住院分娩率达到99.88%。均较2009年有小幅上升。

3、广泛宣传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是整合了国家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妇幼服务项目,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单、横幅、宣传画、宣传版面、宣传栏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市妇幼卫生项目办公室采取制作统一宣传版面、下发宣传折页、在***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连续30天广告宣传、在***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和交通频道连续广播60天、在***日报健康养生栏目、在***市妇幼保健院主页挂网等方式宣传项目相关内容,扩大了项目宣传的覆盖面。二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项目工作中,统一印制宣传彩页3万份、统一了全市宣传版面板式及内容,在***电视台、***广播电台、***日报进行项目宣传。三是先后印制了《苯丙酮尿症患儿家长手册》、《孕产妇保健手册》、《儿童保健手册》及各类健康教育手册18万册。加大项目宣传力度,提高项目知晓率。

4、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确保信息质量。信息工作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项目运行情况的主要依据。一是配合妇幼保健信息“3+1”模式,分别于5月18日、10月18日召开了2010年上半年和全年妇幼卫生年报汇审会,全市12家市直市管医疗保健机构、12个县(区)妇幼保健院,共计60余人参加了会议,对全市2010年各项妇幼卫生信息进行了详尽的培训。二是11月3日就重大公共卫生网络直报系统通过多媒体演示、现场操作等方式进行了系统、直观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我市妇幼卫生信息人员的业务能力,保证我市妇幼卫生信息的准确性、科学性,促进了我市妇幼卫生工作质量进一步稳步提升。

(三)其他工作开展情况

1、积极开展规范化儿童保健门诊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全市儿童保健服务能力。为了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0-36月儿童健康体检的质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规范化儿童保健门诊创建活动。一是建立创建规范化儿童保健门诊评审领导小组及专家组,明确各级职责。二是制定《***市各级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实施方案》、《***市各级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评分标准》、《***市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验收标准》。三是统一制定各级儿保科工作制度4种、工作职责2种、技术操作规范、诊疗常规6种下发至十二县区。四是加强体弱儿、高危儿动态管理;于9月份对初评合格98家机构进行了验收(其中县级医疗保健机构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4家、乡镇卫生院73家、工企医院5家),市级复审达标验收合格单位81家,限期整改5家,不合格单位12家,全市规范化儿童保健门诊达标率82.65%。

2、不断启动新项目,丰富妇幼保健工作内容。一是按照省卫生厅工作安排,6月份指导渭滨区、扶风县、眉县完成了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改善项目启动及资料调查工作。二是5月份启动了五个县的母亲安馨工程项目。三是11月份启动了眉县、扶风县、凤翔县的早产低体重调研项目。四是开展全市医院危重孕产妇监测项目及渭滨区艾滋病母婴阻断项目工作。一方面丰富了我市妇幼保健工作内容,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工作,促使我市妇幼工作质量不断上台阶。

3、及时启动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一是制定《***市新生儿死亡评审方案》(宝市卫社发[2009]654号),成立新生儿死亡评审领导小组及专家组,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各级职责;二是对市、县评审人员进行培训;三是督促、派遣市级评审组专家参与指导县(区)级新生儿死亡评审会,分析原因,完成评审报告,制定干预措施,促进评审工作全面开展。市妇幼卫生项目办公室于 6月9日召开了全市新生儿死亡评审会,在全市死亡的新生儿中选取典型疑难和有共性病例,按照卫生部评审要求,从个人家庭及居民团体、医疗保健系统、社会其他相关部门三个环节的知识、技能、态度、资源管理系统四个方面进行逐一评审,讨论诊断、治疗、抢救等各个环节,评价社会因素的影响,分析死亡原因。对评审结果进行通报,并就今后全市评审工作和强化干预措施进行了安排。

四、存在问题及困难

1、全市妇女儿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近年来的监测资料显示:妇女病患病率高达88.5%、没有明显下降,乳腺癌、宫颈癌患病率分别达252.52/10万、555.56/10万,并呈上升趋势。新生儿苯丙酮尿症患病率达19.76/10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下降出现平台。孕产妇死亡率近三年来一直在30/10万左右波动,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婴儿死亡率一直徘徊在10-15‰左右。

3、妇幼保健事业投入严重不足。市本级工作经费每年缺口  2400万元,县级人均妇幼事业费仅为1.31元。近年来在国家、省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中唯独妇幼没有基本建设项目。

4、妇幼保健人员待遇差,工作积极性不高。

5、公共卫生工作经费落实不到位。

妇幼健康教育培训内容范文3

关键词:家庭教育 家长培训 创新

在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这三大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核心,也是学校教育得理助手。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开办好家长学校,做好家长的培训工作,通过家长培训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和水平,减轻学校教育的压力,是现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家长的共同职责。

一、创新家长学校的开办模式

按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全县各所中小学都是家长学校,都肩负着家长培训的重要职责,但是,就我县的情况看,多数学校都没有很好的履行这一职责,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集中家长困难,内容单调乏味。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的建议是转变家长培训的形势,丰富家长培训的内容,也就是不仅仅只限以学校为集中地,而是以当地村委会配合,分批分层的培训家长。

1.幼儿园和小学一至五年级的学生家长以学校为集中地培训,因为现在我县经过学校撤并以后,一至五年级的学生一般都是一个村委会的,家长到学校的距离也不太远,幼儿家长多数也是就近入学的较多,这样便于集中。组织起来不太困难。

2.六年级至初中学生的家长培训主要以村委会为集中地,由所辖乡镇妇联和村委会共同组织培训,这样既充分体现基层党组织对义务教育的监督与管理,也能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这样举办的效果也非常好。这就需要乡镇妇联做好学校和村委会之间的沟通联系工作,包括时间的安排,讲课内容和讲课教师的确定,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2004年我在原来的徐营镇妇联的时候,斗华村委会初中一年级有17名学生辍学,镇妇联与徐营中学及时的到村委会召开六年级至初三年级的学生家长培训,在村委会领导的监督下,很多家长都很快的把学生送到学校,到如今为止,斗华村委会是附近几个村委会当中入学率最高、辍学率最低的。像这样的培训龙川镇妇联在县妇联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在平山村委会、大谷堆村委会、车子塘村委会都举办过,效果非常好,也很受家长的欢迎。

3.高中学生的家长培训也必须是学校和村委会共同配合完成。让家长到学校培训的主要目的,其中之一就是让大部分的农村学生家长亲自到学校了解自己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改变以往的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在物质上尽其所能的为孩子提供保证。这个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很多来自农村的孩子都因为经济的窘困而严重影响学习,有的甚至于走极端。这不仅仅影响孩子的学习,也会让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埋下心理疾病的种子。现如今的高中生,就是我县未来经济社会建设的栋梁,为他们创造优良的学校教育环境、提供身心健康发展家庭教育氛围是我们每个家长和社会各部门的共同职责。

二、合理安排家长培训的时间和内容

家长培训的内容很多,但是其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以及每个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是家长培训的主要内容,因为现在的很多的家长,在思想观念上总是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跟家长无关,总把自己文化低,水平低作为托辞,把孩子的教育简单的理解为说教。有点家长虽然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但是方法简单粗暴,观念落后。

1.教育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幼儿园的家长在幼儿入学前就必须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以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幼儿教育的基本知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大纲为主,让家长对幼儿将来的学习生活环境有所了解,并尽可能在幼儿的学习期间配合幼儿园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必须系统的学习掌握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针对自己的孩子个性特征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引导。

2.小学阶段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平稳阶段,这个阶段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直角转型的过度,帮助孩子顺利的适应新环境,父母应肩负起主要职责,所以一年级的家长培训必须在孩子进入小学的第一学期就进行,最好的时间是安排在上学期期中考试以后,主要内容是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家长应该怎样与学校配合等。二年级到五年级的学生家长培训也是一样的,至少每个学期两次,每次尽量安排一个大的专题,然后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家长与科任老师交流,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让老师能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家长具体的指导。至于六年级的学生家长培训,学校应该作为重点,而不是认为学生都要离开学校了,只要抓好成绩就可以了。教育永远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六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已经进入青春初期,一些青春期的特征慢慢的展现出来,这个时候让家长掌握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征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孩子能顺利走过中学阶段的重要保证。

3.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家长培训就要根据不同情况来具体决定,因为前面提到的,这个阶段的学生家长培训必须是妇联、村委会和学校共同配合完成,这样做主要是解决了山区家长的交通出行问题,也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教育监督作用,还可以让农村的家长们互相监督,督促孩子完成初级义务教育,尽可能的升入高一级学校。如果是在村委会组织培训,就不可能是针对哪个年级了,而是以本村委会的在校中学生家长为主,主要培训内容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以及家长对住校的孩子应该怎样关心引导等,让家长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改变家长以往一些陈旧的不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为孩子提供基本的物质给养,保证孩子能顺利的完成初中、高中的教育。学校方面的培训以专题讲座和班级交流为主,让每个家长都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和群体中是什么情况,也让老师具体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在平时能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指导帮助。

妇幼健康教育培训内容范文4

受卫生部委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在张文康会长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和行业中的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保护、支持、促进自然分娩,减少过分的医疗干预和降低没有医疗指证的剖宫产及其由于手术创伤给妇女儿童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设计了在全国各地开展为期5年的“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安康”项目。该项目的出台,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在广大同行领域专家中产生了极大共鸣和积极响应;同时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及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及广州市杉山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的资助。经过了近3个多月的筹备,一场别开生面的启动会于2010年6月10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友谊宫隆重召开。

此项目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主办,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和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力支持,并得到CCTV《科技人生》栏目的特别关注。启动会上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会长张文康在启动会上指出,造成我国剖宫产率高主要与卫生机构内助产人员普遍不足,卫生人员缺乏对剖宫产危害性的认识、关键的助产适宜技术培训推广不够以及追求经济效益的取向,导致对剖宫产的偏好等有关,所以降低没有医疗指证的剖宫产率是一项涉及面广、复杂的系统工程,号召社会各界和妇幼卫生工作者共同携手,为不断改善妇女儿童身体健康而努力。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副会长庞汝彦在大会上对此项目做了详细的介绍。

庞副会长指出,该项目的总目标是创造一个促进自然分娩的社会环境和理念;推广适合中国国情的促进自然分娩的适宜助产技术和规范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普及“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安康”的知识;降低不必要的剖宫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改善中国妇女儿童的健康状况。项目至少要在全国建立10个“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安康”的培训中心,开展持续有效的培训,推广助产和产前健康教育。

相信通过该项目的广泛落实,经过多方面的不懈努力,定能在我国创造一个促进自然分娩的社会环境和氛围,推广适合中国国情的促进自然分娩的适宜助产技术和规范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营造保护、支持、促进自然分娩的大环境。

本刊将对该项目予以持续关注,并择机刊载适宜助产技术和相关健康教育措施。

妇幼健康教育培训内容范文5

1切实加强全市妇幼卫生工作。妇幼卫生工作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儿童发展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重要举措,也是衡量一个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市妇女和儿童约占全市总人口的2/3做好妇幼卫生工作,保障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全市人口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市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工作,将其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来抓。各县(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紧紧围绕《地区妇女发展规划(-年)地区儿童发展规划-年确定的目标,加大工作力度,使我市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提高,妇幼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但是由于总体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网络体系不健全,专业技术队伍不稳定,加之群众自我保健观念淡薄,当前全市妇幼卫生工作仍然比较薄弱,妇女儿童健康和保障水平低,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全市妇幼卫生工作。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2指导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以提高妇女儿童保健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落实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和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深化妇幼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建立健全服务网络体系,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素质,加快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满足全市广大妇女儿童基本医疗保健需求。

3发展目标。年,建立基本设施较为齐全的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建立与全市妇幼卫生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队伍,建立与我市实际相符合的妇幼卫生管理体制,建立孕产妇、儿童医疗系统管理和救助制度,使广大妇女儿童享有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妇幼保健服务,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力争到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等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三、夯实基础,完善妇幼卫生工作的网络体系

4建立健全妇幼卫生工作机构。妇幼保健机构是政府举办的为妇女儿童提供专门医疗保健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所属的公益性单位,受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和上级妇幼保健专业机构的业务指导。各县(区)政府要加强妇幼保健工作的领导,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要设立或明确主管妇幼卫生工作的科室(股)

5明确市、县(区)妇幼保健机构职能。市妇幼保健院负责全市妇幼保健机构和妇幼卫生人员业务技术指导、市县两级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人员培训等工作,协助开展市级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评估,不断拓宽业务范围。县(区)妇幼保健机构负责全县(区)妇幼保健机构和妇幼卫生人员的技术指导,以及县、乡卫生机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人员和村级妇幼保健员的培训工作,开展力所能及的科研工作。

6加强基层妇幼保健组织。社区、乡镇卫生院都要设立妇幼保健组或防保组,负责社区、乡镇妇幼保健工作。妇幼保健组(防保组)业务上受县区妇幼保健机构的指导。社区、乡镇卫生院要按照《省产科建设标准》进行设施配置。各行政村至少要配备1名女性保健员负责妇幼保健工作。村保健员由县(区)妇幼保健站和乡镇卫生院负责考核、选任。厂矿、企事业单位可根据女职工人数,设立妇幼保健专职人员,承担女职工保健任务,业务上受所在地妇幼保健机构指导。

7增强妇幼保健机构服务功能。市县(区)公立综合医院要建立健全妇产科、儿科、保健科等专门为妇女儿童提供保健服务的科室。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要坚持以保健为中心、指导基层为重点、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办院(站)方针,承担妇女儿童预防保健、临床、计划生育服务、科研、教学和宣传等任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可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设立妇幼保健服务科室,开展妇幼保健服务。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妇幼卫生服务能力

8全面做好妇幼卫生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区)政府要结合卫生及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并实施全县(区)妇幼卫生中长期发展规划,提高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水平。要加大投入,加强以县级妇幼保健站和县、乡计划生育服务站为重点的妇幼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乡镇卫生院重点加强产儿科设施建设。同时要多方争取资金,为县、乡、村妇幼保健机构配置必要的设备,努力提高妇幼保健服务水平。

五、强化妇幼卫生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素质

9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各县(区)政府要保持妇幼卫生专业队伍的相对稳定,不得随意撤销或合并妇幼保健专业机构。市人事编制部门要根据区域人口数量的变化,及时调整妇幼保健机构的编制,增加妇幼保健机构妇幼保健、临床诊疗、护理、宣教及科研等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编制缺额和自然减员的补充,应主要从医学类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补充,对不胜任本职工作的人员,要及时予以培训或调整分流。从年起,用4年时间分流非专业技术人员,使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到80%以上,其中从事群体保健人员,市州妇幼保健机构中应占专业技术人员的30%以上,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应占50%以上。

10强化人员培训工作。市卫生学校要积极开展妇幼医士、助产士的人员培养。各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在职人员培训,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有计划地组织各种类型的妇幼卫生人员培训班,提高在职人员的业务水平。妇幼保健医师要掌握保健、临床、有关基础医学知识及各项技术操作。妇幼医士、助产士要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市、县(区)两级要积极落实人员培训教育计划,提高妇幼保健队伍整体素质。

六、强化工作措施,积极推动妇幼卫生工作向前发展

11积极开展优生、优育服务工作。市县(区)妇幼保健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妇幼保健的各项政策,积极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围产保健、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优生、遗传疾病咨询和出生缺陷监测等服务,预防和减少先天性、遗传性疾病,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12认真实施好各类妇幼卫生项目。积极开展以降低孕产妇死亡,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为主的各项妇幼卫生合作项目。各县(区)政府要加大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努力提高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改善妇女儿童生存生活条件。

13大力开展妇女儿童保健服务。大力推广科学接生,实行孕产妇系统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边、远、贫困及少数民族地区,要加快普及新法接生,尽可能实行孕产妇住院分娩。积极防治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制订防治措施,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做好妇女经、孕、产、哺乳、更年期的卫生保健,督促改善妇女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积极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工作,普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确保母婴安全。重点做好7岁以下儿童保健工作。对婴幼儿实行保健系统管理,降低新生儿、婴儿死亡率。积极防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制订防治措施,加强对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的业务指导。推广科学育儿,推行母乳喂养,卫生部门会同教育部门做好婴幼儿早期教养工作。做好预防接种及传染病管理工作。

14全面开展妇幼保健技术指导。指导育龄夫妇实施安全有效的节育方法,降低人工流产、引产率。提高手术质量,杜绝事故,减少和防止手术并发症,确保安全与健康。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开展有关妇女、儿童健康和优生、优育工作的各项科学研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形式,普及妇幼保健、优生、优育等科学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妇幼卫生知识水平。做好资料统计和分析研究,加强妇幼保健信息工作。

七、不断建立完善妇幼卫生工作长效机制

15建立妇幼卫生保障机制。各县区政府要将公立妇幼保健机构的基本建设、业务经费、设备配置等纳入卫生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市县(区)财政用于妇幼卫生工作的经费,应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卫生事业费的增加而增加。市级财政补助妇女两病普查经费10万元,纳入财政预算,并随全市经济增长逐年增加。各县(区)也要保证一定的妇女病普查经费。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员、公务和业务经费补助,按照标准定额及公共卫生事业机构承担工作任务情况核定。对少、边、山、牧区的妇幼卫生工作,应重点予以扶持,加快发展。

16进一步深化妇幼保健机构运行机制改革。市县(区)妇幼保健机构要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推行全员聘用制,实行竞争上岗,形成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落实妇幼卫生人员的保健津贴,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建立多劳多得,按劳取酬,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卫生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工作质量。

17强化信息化建设,加大妇幼卫生宣传培训力度。要积极探索开展妇幼卫生信息化管理工作,提高妇幼卫生统计工作质量。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普及妇幼保健科普知识,营造良好的妇幼卫生工作环境。

妇幼健康教育培训内容范文6

一、妇幼卫生工作

(一)认真落实“一法两纲”提出的妇幼卫生工作目标

1.加强孕产妇保健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一是针对我区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较低,管理质量不高的情况,各盟市注重加强县、乡、村三级网络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保健人员作用。通辽市奈曼旗在撤乡并镇改革中,在镇卫生院组建防保站,设专职妇幼人员,明确村级卫生人员承担妇幼工作,做到了全旗妇幼保健层层有组织机构、有专职人员、职责明确、任务到人。二是市、县妇幼保健机构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各地《分娩登记本》、《孕产妇保健手册》、《儿童保健手册》等表、卡、册基础登记资料得到进一步规范。三是加强托幼园所管理,积极预防传染病。各地通过对托幼机构进行评审换发《卫生保健合格证》工作,对托幼机构开展的儿童保健工作进行指导。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对托幼机构的管理率达100%。包头市还制定了全市幼儿园防控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的检查督导方案,对全市幼儿园防控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2.加强出生缺陷防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一是努力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全区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积极协调妇联、民政等部门,开展宣传和培训,落实婚前医学检查工作,目前,全区共有4个盟市(呼和浩特市、兴安盟、乌海市、巴彦淖尔市)实施了全市免费婚检政策,全区有51个旗县开展了免费婚检工作,占全区旗县50.5%。婚前医学检查率达17.93%,比去年提高7.4个百分点。二是加强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宣传。各地充分利用新婚登记、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婚前医学检查等工作时机,开展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

3.着力提高妇幼卫生信息管理水平。召开了全区妇幼卫生信息统计工作会议。总结了全区妇幼卫生信息工作,传达了全国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提出了年度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工作任务。强调了项目主要信息的质量控制和网络直报数据审核反馈工作,把盟市卫生局分管局长对年报审核签字纳入对各盟市卫生局工作实绩考核内容。

4.落实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一是开展了孕产妇死亡评审方法培训。今年举办了高级产科生命支持培训班上继续增加了理论培训与评审实例分析相结合的孕产妇死亡评审方法培训。二是认真组织自治区孕产妇死亡评审,加强分析反馈工作。自治区对2008年全区所有死亡孕产妇进行了评审,完成了所有病例的省级评审,并将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有针对性地反馈到各盟市。目前,盟市都开展了孕产妇死亡评审,开展孕产妇死亡评审的旗县也达到了80%。

(二)依法加强对妇幼卫生监督管理

1.开展全区妇幼保健机构院内感染专项检查。卫生厅抽调专家组成自治区妇幼保健机构院内感染检查组,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管理办法》等涉及妇幼保健机构院内感染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全区12个盟市的47所妇幼保健机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进行抽查,抽查比例占全区妇幼保健机构的41%。各妇幼保健机构根据检查组提出的建议进行积极的整改。各盟市卫生局按照卫生厅的要求,对辖区妇幼保健机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也开展了专项督导检查。

2.结合“世界母乳喂养周”宣传活动,进一步推动爱婴医院管理。在全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结合工作实际广泛开展“世界母乳喂养周”宣传活动,广泛普及紧急状况下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巧。活动期间,全区妇幼保健机构张贴“紧急情况下的母乳喂养”主题宣传海报1000余幅、主题彩色画布200余幅、发放主题宣传折页20000余份;展出宣传栏、宣传橱窗、宣传版面520余块;悬挂宣传横幅260多条;发放科普宣传材料近4万份;设立咨询台40多个,抽调专业人员100余名讲解、宣传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接待咨询服务4000余人次;以社区为单位开展母乳喂养专题讲座和孕妇学校讲座达18次,为800余人讲解了母乳喂养的好处;同时利用电视台滚动字幕、科普短片进行广泛宣传。

3.加强母婴保健技术准入考核工作。一是严格助产技术准入资质。各盟市、旗县卫生局根据当地县乡两级产科和保健人员服务能力和现状,严把产科人员准入关,加强产科人员技术准入与考核工作。呼伦贝尔市卫生局对全市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和人员的准入情况,进行了抽查;包头市卫生局对全市从事母婴保健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和人员,重新核发了“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及“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兴安盟卫生局开展了“助产评估”工作,对各旗县市自评合格的12个二级、40个一级医疗保健机构的产科进行了现场评审,对

达标单位核发“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并作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的定点医疗机构。二是开展产前诊断技术准入工作。对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和乌海市妇幼保健院开展产前诊断技术进行现场评估,通过对从事产前诊断技术人员考试、操作技能考核,现场评估,对两家医疗保健机构提出了限期整改的评估结论。两家医疗保健机构经过整改,已提交复审申请

,复审工作正在准备中。并对18名考试、考核成绩合格的医务人员颁发了自治区产前诊断技术服务资格证。

4.加强对《出生医学证明》的发放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卫生部与公安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出生医学证明的5个规范性文件要求,加强对《出生医学证明》的监督管理,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经过讨论修改,目前正与自治区公安厅会签,即将印发。

(三)统筹实施妇幼卫生项目

1.制定妇幼卫生项目实施方案,完成项目年度任务。完成了上一年度各项目(降消项目、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第六周期项目、妇幼卫生监测与出生缺陷防治项目、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项目,母子系统保健项目、儿童疾病综合管理项目、高级产科生命支持项目)的总结上报工作,制定本年度实施方案。各盟市确定了落实自治区实施项目主要策略和措施的具体办法,分别制定下发了项目实施方案或计划。

2.提高项目地区县乡两级妇幼保健服务能力。一是提高了孕产妇急救输送能力。依据自治区“降消”项目管理标准和规范,“降消”项目旗县建立了县乡两级产科考核评估制度,孕产妇急救“一卡通”,急救中心、急救小组成员岗位责任制,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县乡村三级转诊联系、急救输送等工作制度和机制,并实施了急救中心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了孕产妇急救网络的有效运转。二是提高产科急重症综合抢救能力。整合项目地区实施的妇幼卫生各项任务,把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和高级产科生命支持项目作为“降消”项目和母子保健系统项目的支持项目来管理;借助生殖道感染防治项目、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开展了适宜的生殖道感染防治技术,规范了基层母婴保健技术服务。2009年全区妇幼年报显示,婴儿死亡率12.9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5.40‰,孕产妇死亡率32.88/10万,比去年均有所下降;住院分娩率98.20%,比去年有所增加。三是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专项培训。针对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较大比例的情况,在呼伦贝尔、赤峰、呼和浩特、乌海市四个区域举办了四期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班,全区230名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并对盟市级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了师资资格认证。四是开展高级产科生命支持技术培训。针对基层产科技术服务规范性不足的问题,举办了4期高级产科生命支持技术培训班,产科技术骨干185人参加了培训,174人通过理论考试和操作技术考核,占培训总数的94%。其中盟市级参加培训的有69人,同时增加授课能力考试,有59人合格,获得自治区盟市级师资资格,占师资培训的85%。五是开展基层产科人员临床进修和产科专家驻县指导。各“降消”项目旗县每年派出乡级产儿科人员到县级医疗保健机构进修、县级人员到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进修。选派产科省级专家和地市级专家驻县指导工作。

3.实施项目综合督导。各盟市在督导工作中坚持日常督导与集中督导相结合,面上督导与重点督导相结合,综合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的方式。把项目督导、妇幼卫生工作考评、年报质量控制等相结合,现场反馈,提出整改意见,促进了妇幼保健各项工作的均衡发展。为了加强督导能力,全区分东、中、西区域举办了3期妇幼卫生项目管理培训班,全区270人参加了培训。

4.接受国家项目组的考核督导。中国西部四省儿童微量营养素补充项目工作考察组对我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旗儿童微量营养素补充项目进展情况的考察。通过考察,卫生部妇社司领导及美国亨氏公司的负责人对莫力达瓦旗儿童微量营养素补充项目执行情况、实施效果给予充分肯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家妇幼保健中心国际合作项目部对我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母子系统保健项目进行监督指导,对整合妇幼卫生项目内容,统筹实施的做法给予肯定,并对项目具体工作提出建议。

5.为基层妇幼保健机构配备基础设施。完成38个旗县妇幼保健机构和40个新增“降消”项目旗县妇幼保健机构的1550万元设备的招标采购及下发工作。积极参加卫生部妇社司与中华慈善总会实施的“慈善医疗阳光救助工程”,全区11所旗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在购置彩超、全自动分析仪、手术床等16台大型设备时得到资助。改善了这些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的基础设备条件。

(四)认真完成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1.启动农村牧区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基本服务项目》,确定了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住院分娩平产、剖宫产的限价标准,报销程序等。与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实施意见》,下达2008年、2009年中央财政住院分娩补助专项资金4973万元和5956万元。目前全区有9万余名农村牧区孕产妇获得人均400元的住院分娩补助,占全区农村牧区孕产妇61.2%,补助工作仍在进行中。赤峰市率先实现了全市县乡两级平产免费住院分娩目标。

2.继续实施农村牧区育龄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在去年78个旗县实施出生缺陷防治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全区101个旗县市区全部纳入项目执行范围。自治区制定下发了《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实施方案》,完成叶酸的招标采购工作。各盟市统筹安排部署项目工作,各旗县建立育龄妇女叶酸投服工作流程,组织叶酸发放与随访工作。今年全区有12余万名农村牧区育龄妇女免费增补叶酸,占目标人群的71.7%,育龄妇女增补叶酸工作仍在进行中。

3.开展“两癌”检查项目。在全区以边境牧区旗县为主的14个旗县开展宫颈癌检查,6个边境牧区旗县开展乳腺癌检查。与财政厅、妇联联合下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继国家9月底结束的“两癌”相关技术培训之后,于10月中旬,举办了全区农村牧区妇女“两癌”检查项目技术培训班。下达宫颈癌检查专项补助资金262万元,今年宫颈癌检查完成3.27万人,占检查任务的48.8%;下达乳腺癌检查专项补助资金58万元,今年乳腺癌检查完成5577人,占检查任务的46.5%,“两癌”检查工作仍在进行中。

二、社区卫生工作

(一)召开全区社区卫生工作会议。今年三月召开全区社区卫生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全区落实自治区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情况,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部署重点工作任务,确定2009年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目标,促进各项政策落实,推动社区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二)加强重点联系城市社区卫生工作。包头市作为国家社区卫生改革重点联系城市,全市共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86个,占规划总数的95.45%,覆盖城镇人口188.45万人,占全市城镇人口总数的98.05%。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零利润销售药品增加到50种,在6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了试点销售,全年为群众让利近84万元。成立了包头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增强了包头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管理能力。成功承办了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联系城市第二组片区交流会。包头市昆区友谊1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为中国社区卫生协会的全国健康教育培训基地。

(三)开展全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使用情况专项督察。

组织自治区有关专家开展全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使用情况的督查,共查12个盟市的9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检查中存在的健康档案内容填写简单,用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购买设备、租用房屋,慢病的规范管理等突出问题,进行现场讲解并提出整改意见。对2008年未落实匹配经费的34个旗县区,按照50%预拨补助资金,督促各地政府及时拨付配套公共卫生补助经费。

(四)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医师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办法》。与人事厅联合制定下发《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医师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办法》。明确了城市医师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的范围、目标、任务,提供专家出诊、业务指导、人才培养等的具体内容及保障措施。今年全区有996名城市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医师到社区卫生机构参与支援工作,有力地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队伍素质。

(五)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2009年,社区卫生服务有了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五个方面:一是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51个。其中,中心251个、站800个,分别完成了规划设置的67%和100%。全区社区卫生服务覆盖城镇人口997万人,占应覆盖人口的97%。二是社区卫生公共卫生服务功能不断扩大。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健康档案691万份,建档率达到67%。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量为619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6%。纳入医疗保险定点范围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63个,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4%。管理高血压、糖尿病分别为29.7万人、8.9万人,占应管理总人数的15%和7.5%。提供孕产妇保健服务26.3万人次、0-6岁儿童保健服务46.8万人次,0-6岁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服务108.2万人次数,开展健康教育197万人次数,社区卫生服务逐步从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为主向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转变。三是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逐步加强。全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共12132名,其中社区卫生技术人员10361名,占85%。全区共培训77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骨干人员、岗位培训726名全科医师、802名社区护士。培训经费234万元。四是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投入不断增加。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共投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4158万元。全区各地累计投入1834万元设备经费、1905万元房屋建设经费,用于加强和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设备配备。利用国债项目建设完成5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任务。

(六)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各地积极建立统一规范的健康档案,在原来健康档案的基础上逐步统一规范到国家要求上来,规范建档率达22%。到2010年3月底,将完成为30%的城镇居民建立规范的健康档案任务。在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工作中,全区确定6个盟市96个公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零差率工作,占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数的41%。

妇幼健康教育培训内容范文7

妇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础,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是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妇女儿童健康,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从源头和基础上提高我省居民健康水平。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XX行动,按照《XX省人民政府关于健康XX行动的实施意见》(X府发〔2019〕20号)和《健康XX实施方案(2019-2030年)》(健康XX委发〔2019〕X号)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2022年和2030年,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5‰及以下和5‰及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9.5‰及以下和6‰及以下;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8/10万及以下和12/10万及以下;产前筛查率分别达到70%及以上和80%及以上;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到98%及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到90%及以上;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耳聋、神经管缺陷、地中海贫血等严重出生缺陷得到有效控制;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85%以上和90%以上;促进生殖健康,推进企业女职工和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其中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以下简称“两癌”)筛查覆盖率分别达到80%及以上和90%及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母婴安全行动计划。

1.强化孕产期保健集中管理。推进全省县域内孕产期保健集中管理,全省各县(市、区)均设立县、乡、村三级孕产期保健集中管理机构,加强对辖区内所有孕产妇建档、孕产期保健、妊娠风险评估、高危妊娠管理、危重症转诊等的集中管理工作。推动省、市、县三级加强区域内孕产期保健工作的全面掌握、督促指导和统筹管理。(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

2.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落实妊娠风险筛查评估、高危专案管理、危急重症救治、孕产妇死亡个案报告和约谈通报5项制度。加强孕产妇分级、分类、“五色”管理,对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红色”和“紫色”的高危孕产妇专人专案管理。(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

3.强化危急重症救治。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能力建设,完善各级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网络建设,健全救治会诊、转诊等机制,提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孕产妇和新生儿按规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并按规定享受相关待遇,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医疗救助待遇。(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医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

(二)实施健康儿童行动计划。

4.加强新生儿保健。规范开展新生儿访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对早产儿进行专案管理,推动开展早产儿袋鼠式护理,改善早产儿生存质量。推广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新生儿复苏、喉罩气道等适宜技术,提高新生儿保健工作水平。(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

5.做实0~6岁儿童健康管理。加强新生儿期和儿童期保健工作,推广使用《母子健康手册》,扎实开展0—6岁儿童健康集中管理工作,规范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儿童健康检查,为儿童提供全程医疗保健服务。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开展儿童预防接种。实施婴幼儿喂养策略,创新爱婴医院管理,将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覆盖到所有贫困县。引导儿童科学均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实现儿童肥胖综合预防和干预。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业务指导和监督工作。加强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工作。(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发改委、省教育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基层卫生处、疾控处、综合监督局)

6.推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结合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动儿童早期发展均等化,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探索适宜农村儿童早期发展的服务内容和模式。加强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和规范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提高婴幼儿照护的可及性。(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妇联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人口家庭处)

7.加强儿童重点疾病防治。加强高危儿童管理,规范高危儿童筛查、监测、干预、转诊及专案管理,提高高危儿识别与救治水平。以肺炎、腹泻、贫血、哮喘、龋齿、视力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等为重点,推广儿童疾病综合管理适宜技术。继续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尽快实现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目标。(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疾控处、医政医管处)

(三)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程。

8.广泛开展一级预防。因人施策,统筹落实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地中海贫血筛查、增补叶酸、孕期保健等服务。落实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推动婚姻登记和婚前医学检查紧邻设置,推行婚姻登记、婚前医学检查和生育指导“一站式”服务模式。为拟生育家庭提供科学备孕及生育力评估指导、孕前优生服务,为生育困难的夫妇提供不孕不育诊治,指导科学备孕。落实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推动城乡居民全覆盖。(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妇儿工委办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

9.规范开展二级预防。广泛开展产前筛查,普及产前筛查适宜技术,规范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等技术,逐步实现怀孕妇女孕28周前在自愿情况下至少接受1次产前筛查。深入开展地中海贫血防控项目,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对确诊的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神经管缺陷、地中海贫血等严重出生缺陷病例,及时给予医学指导和建议。(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财政厅按职责负责,委内:妇幼处)

10.深入开展三级预防。全面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加强筛查阳性病例的随访、确诊、治疗和干预,提高确诊病例治疗率,逐步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范围。积极开展出生缺陷相关疾病救助,聚焦严重多发、可筛可治、技术成熟、预后良好、费用可控的出生缺陷重点病种,开展筛查、诊断、治疗和贫困救助全程服务试点。建立新生儿及儿童致残性疾病和出生缺陷筛查、诊断、干预一体化工作机制。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加强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康复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康复设施、人才队伍建设,健全衔接协作机制,不断提高康复保障水平。(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财政厅、省残联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医政医管处)

11.完善出生缺陷服务网络。健全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妇幼保健及妇女儿童专科医院为骨干,大中型综合医院为支撑的出生缺陷防治网络,提高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服务可及性。(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

(四)实施生殖健康促进工程。

12.维护女性生殖健康。做好人工流产后避孕服务,规范产后避孕服务,提高免费避孕药具发放服务可及性。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避免准备怀孕和孕期、哺乳期妇女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放射线。推动建设孕妇休息室、母婴室等设施。(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民政厅、省总工会、省妇联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人口家庭处)

13.防治妇女常见疾病。以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为重点,逐步扩大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覆盖面,推进城镇妇女、企业女职工“两癌”检查。以妇女常见病筛查为重点,结合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加强适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提高妇女常见病筛查率。加强女性青春期、孕产期、更年期心理健康咨询、指导。推进女性更年期保健工作,防治女性更年期疾病。(省卫生健康委,省妇联、省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

(五)实施妇幼健康中医药融合工程。

14.深化妇幼健康中医药融合。加强妇幼保健机构中医科室建设,提升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在提供妇幼保健服务的医疗机构积极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和方法,开展中成药合理使用和培训。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扩大中医药在孕育调养、产后康复、儿童保健等方面应用。加强妇女儿童疾病诊疗中西医临床协作,提高疑难病、急危重症诊疗水平。(省中医药管理局牵头,省卫生健康委按职责负责,委内:妇幼处)

(六)实施妇幼健康能力提升工程。

15.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省、市、县三级均有1所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省发改委牵头,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规划信息处、妇幼处)

16.推进妇幼保健机构等级复评创建。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自我管理和医疗保健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更好地履行妇幼公共卫生职能,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和水平。(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

17.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对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开展绩效考核,并纳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以绩效考核为抓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强化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促进妇幼保健机构高质量发展。(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医政医管处、妇幼处、)

18.试点妇幼保健机构体制机制创新。在试点机构探索落实财政保障政策,落实“两个允许”要求。结合妇幼保健机构实际情况,完善薪酬分配政策,合理确定妇幼保健机构年绩效工资总量,落实妇幼保健机构在薪酬总量内进行自主分配,推动妇幼保健机构医务人员薪酬达到合理水平。(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人社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体改处、人事处)

19.强化妇幼健康学科建设。加强妇幼健康临床学科建设和妇幼保健特色专科建设,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学术技术水平和内涵建设。(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科教处)

20.加强妇幼健康人才培养。加强儿科、产科、助产等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增强岗位吸引力,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妇幼健康紧缺人才。利用专家驻县蹲点、基层人才专项培训、岗位培训、技能比武等多种形式,培养技术好、业务精的妇幼健康专门人才。(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人事处、妇幼处、科教处)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建立完善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强化各地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责任,加强综合指导,精心组织实施,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工作合力,集中各方力量推进妇幼健康促进行动,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省卫生健康委、各级人民政府分别负责)

(二)加强督导评估。

要建立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工作进展情况跟踪、督导机制,把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情况作为健康XX建设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省健康XX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各成员部门针对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工作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估,综合评价政策措施实施效果。各地要组织做好本地区妇幼健康促进行动目标任务的督导落实。(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

妇幼健康教育培训内容范文8

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业务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全市妇幼保健工作以深入开展“妇幼健康服务年”活动为载体,“以保健为中心,以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增强妇幼保健服务能力,提高工作质量,认真贯彻执行《母婴保健法》,强化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切实履行妇幼公共卫生职能,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突出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为全市妇女儿童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各项妇幼卫生指标完成情况

1、上半年产妇总数3086人,活产数3112人,建卡人数2989人,建卡率96.86%,系统管理2965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5.28%,产后访视2965人,访视率95.28%,住院分娩活产数3112, 住院分娩率100%。

2、7岁以下儿童38303人,保健管理33707人,管理率88%, 3岁以下儿童18685人,系统管理17003人,系统管理率91%,血红蛋白检测9638人,血红蛋白检测率34.31%。

3、5岁以下儿童死亡4例,死亡率1.29‰,婴儿死亡3例,死亡率0.96‰,围产儿死亡2例,死亡率0.64‰。

4、无新生儿破伤风发生。

 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情况

1、免费增补叶酸工作:

上半年免费增补叶酸1499人,服用率89.44%,目标人群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在95%以上。

2、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

我市的农村妇女宫颈癌免费检查和生殖健康普查工作于2018年3月23日启动,截止2018年6月18日已查完所有的乡镇,免费宫颈癌DNA刷片4003人,发现疑似病例176例,73人已进行活检,其中CIN1 6人、CIN2 2人。

4、新生儿疾病筛查

上半年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出生活产2839人,筛查2679例,筛查率94.36%,及时递送标本,准确反馈结果,按时上报报表。CH可疑阳性例10例,召回10例,确诊1例,确诊PKU 1例。听力筛查2264例,筛查率80%。             

5、预防艾滋病、乙肝和梅毒母婴传播工作

上半年本市医疗机构产妇 2820人,免费艾滋病检测2820例,检测率100%, 无HIV阳性病例。乙肝检测2820例,检测率100%,阳性产妇178例,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178人;梅毒检测2820例,检测率100%,阳性病例3例,正在进行追踪随访。

6、基层业务技术指导和培训

每年举行两期全市乡级妇幼保健工作人员培训班,每季度一次以会代训进行业务培训,2018年4月11日举办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培训,培训有计划、安排和小结,培训后进行了考试,成绩均理想,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拟定于2018年7月7日—9日举办一次托幼机构培训班。

三、妇幼卫生信息工作

我们严格按照各级要求开展妇幼卫生信息统计工作,建立健全了相应的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制度,每一个乡镇有一名专(兼)职妇幼卫生信息统计员,负责辖区妇幼信息资料的搜集、汇总、上报,坚持例会制度,每季度一次,并以会代训相关妇幼卫生统计知识,利用“妇幼卫生信息简报”反馈妇幼卫生信息管理质量,坚持补漏调查制度,严把质量控制,使各类妇幼卫生数据真实可靠。

四、健康教育工作

制定全市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协调相关部门开展面向社会的妇幼健康教育活动,今年3月8日参加了市妇联组织的“三八关爱女性大讲堂”活动,为全市的妇女同志进行了“两癌”相关知识的讲座,3月26日开展了义诊,印制宣传册20多种,发放宣传单2万余份。每月15号开展“育儿课堂”,8号和26号开展“孕妇学校”,今年共举办孕妇课堂10期,育儿课堂5期,共 300余人参加听课.

五、存在问题

1、妇幼保健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结构不合理,业务素质偏低,给一些专业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

    2、各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人员多为妇产科医生,临床上班时间过多,乡、村妇幼人员从事妇幼保健工作的时间得不到保障,下乡天数不足,下乡指导效果不明显,导致乡镇妇幼保健工作质量提高不明显。个别乡镇卫生院领导对妇幼保健工作认识不到位,妇幼人员不固定,对卫生院防保人员无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导致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工作出现滑坡。

    3、 部分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开展妇幼保健工作无行之有效的考核、奖罚措施,乡村医生责任心不强,履职能力差,部份乡镇乡村医生素质偏低,妇幼保健适宜技术掌握不够熟练;村医报酬得不到保障,工作主动性较差,妇幼保健工作管理质量不高,全市村级业务台帐登计不及时,妇幼保健适宜技术应用效果不佳。特别是高危孕产妇的筛查管理不到位,为孕产妇死亡留下隐患。

    4、 托幼机构管理待规范。由于乡镇卫生院无专业的儿保医生,导致乡镇卫生院对托幼机构的管理还不够到位,管理仅仅限于幼儿体检,且体检质量较低,对不合格幼儿不能提出指导性建议。少数幼儿园不具备办园基本条件,仍然在办,存在执法力度不足的问题。

六、以后工作的重点

1、积极争取建设项目,改善妇幼保健院的服务环境,使其能满足广大妇女儿童的服务需求,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人才培养,使必要的服务项目能够顺利开展。

2、加强各乡镇保健组长的培训。尤其是对新配备的保健人员加强业务学习,进行短期培训,定期督察和考核,提高基层保健员的服务能力。

3、加强部门协作,积极和民政、计生部门沟通,做好婚检宣传工作,提高婚检率。

4、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

5、严格按照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项目要求,规范开展服务内容,加强与计生部门协作,及时掌握服务对象信息,加强宣传,提高孕产妇和儿童保健覆盖率。

6、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严格执行高危孕产妇管理规范,加强产科技术人员培训,严格控制剖宫产率,降低孕产妇死亡例数,积极开展孕产妇、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

 

 

 

妇幼健康教育培训内容范文9

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搞好工作计划,是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年妇幼保健工作计划,希望你们喜欢。

妇幼保健工作计划一、总体目标与具体工作指标

(一)总体目标

降低全镇孕产妇死亡,消灭新生儿破伤风;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5和6以下。

(二)具体工作指标

⑴早孕建卡率达90%

⑵孕产妇系统管理覆盖率达80%

⑶高危孕妇管理率达100%

⑷住院分娩率达100%

⑸7岁以下儿童管理覆盖率达80%

⑹高危儿童筛查率达90%,高危儿童专案管理率达80%

⑺孕前传染病检查率达90%

⑻产前筛查率达80%

⑼妇科病检查率达65%

二、采取有力措施,严禁发生可避免孕产妇死亡,降低儿童死亡

(一)加强高危孕妇的管理

在孕产妇系统管理过程中,凡是筛查出的高危孕妇,要及时跟踪、随访,转诊,按规定及时向二三级医院转诊。

(二)建立便捷、通畅的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

加强高危孕产妇救治工作,保障孕产妇安全。充分发挥镇卫生院高危孕产妇抢救基地的作用,在11年基础上,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各项抢救制度和措施,如遇有孕产妇危重情况,随时可取得联系,做好抢救准备。

(三)加强产科管理工作,强化孕产妇死亡的报告制度。

加强孕产妇的系统管理工作,坚持孕产妇死亡的报告制度,规范和加强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和死亡报告制度,发挥围产期协会的作用,定期开展孕产妇保健知识宣传活动。

三、针对妇女儿童主要健康问题实施干预措施

(一)全面启动适龄妇女妇科病检查,重点规范技术操作,严格质量控制,确保受益人群的健康利益。

(二)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倡自然分娩;推广适宜技术;严格剖宫产指征管理,加强督导,定期公示,逐步降低剖宫产率。

(三)加强生殖健康教育,提高育龄人群自我保护意识,逐步降低人工流产率,减少性病、艾滋病的传播。

四、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

(一)加强对医疗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管理,加大监管力度,不定期进行专项检查,规范服务行为。

(二)贯彻执行《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严格掌握常用计划生育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严禁因非医学需要的超常规引产。确保手术质量,保障受术者的安全与健康。

(三)加强对药物流产的监管力度。

五、做好托幼园所和学校卫生保健工作

(一)定期对本镇托幼园所保健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组织学术交流,提高托幼园所保健人员的业务水平。

(二)加强对托幼园所儿童疾病防治、膳食营养、食堂卫生、消毒及安全等方面的指导,提高托幼园所卫生保健水平。

(三)开展儿童心理卫生健康教育,逐步推广入园儿童、入学儿童的心理卫生评估工作。

六、大力开展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与促进

(一)制定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发展规划,推进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事业。

(二)对各村妇幼保健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培训,逐步培育我镇妇幼保健健康教育队伍。

(三)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工作,推广标准、规范的健康教育模式,在全镇医疗保健机构创建一批合格的孕期健康教育阵地。

总之2021的妇幼工作工作量大,预期目标高,需要我们再总结16年工作的基础上巩固强项,改进弱项,我们相信通过各科室的共同努力,我院的妇幼保健工作一定能够达标。

妇幼保健工作计划为落实医院年度计划,我科下一步要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进一步规范筛查流程,提高筛查质量,针对筛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工作计划与重点安排如下:

1.加强领导,强化意识,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质量。

2.加强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确保产后2--4天进行听力筛查,保证筛查质量,做到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

3.继续建立健全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4.加强责任心,认真对待每一位听力筛查的新生儿,杜绝一切不良事故的发生。

5.因新生儿听力筛查需在安静睡眠状态下完成;

有时一个要反复多次的筛查,造成家长堆积,等待时间过长,致使家长们烦躁不安、容易发生争执,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所以急需给我们增加人员,更新我们的仪器设备。

妇幼保健工作计划一、工作计划

(一)积极争取政府支持,通过增收节支等途径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医疗保健业务用房紧缺的状况,以适应保健业务发展的需要,力争实现妇幼保健院的整体搬迁。

(二)大力引进人才,补充后备力量。

(三)加强妇科设施管理。

(四)提升新生儿监护水平。

(五)完成化验室检验设备的更新及增设

二、工作目标

(一)做好医院整体搬迁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继续开展妇幼保健和临床新技术、新项目。

(三)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

(四)提高妇幼卫生工作质量管理。

(五)改善医院内部环境。

(六)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三、具体要求

(一)临床医疗工作

1、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2、抓好三基三严培训和质量监控,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共2页,当前第1页1

3、落实消毒隔离措施,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二)妇幼保健工作:

1、继续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婚检率。

2、加强两个系统管理,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

3、巩固爱婴医院成果,提高母乳喂养率。

4、开展妇幼保健新业务。

(三)行政管理工作:

1、搞好医院文化建设。

2、做好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3、加强行风建设和医德教育。

(四)后勤保卫工作

1、加强后勤管理,保障后勤供应。

2、逐步改善医院环境。

3、加强医院污水、污物处理管理,防止环境污染。

4、加强安全管理,维护医院安全。

四、主要措施

(一)行政管理

1、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因地制宜实施改革与创新,抓好两个效益,保持医院稳步发展。

2、加强院科两级管理,继续实行竞争上岗和全员聘任制。

3、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监管工作,使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4、发挥信息系统作用,搞好宣传报道和医疗保健信息管理。

5、加强群团组织工作,丰富活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6、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

(二)业务管理

1、妇幼保健:认真抓好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工作常规的贯彻落实,进一步重视孕产妇和儿童的全程保健管理,不断规范保健技术服务,提高保健服务质量。

加强对各项工作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指导,及时提出工作建议,巩固提高妇幼保健各项质量指标。

(1)保健科负责具体的业务技术指导工作,对各乡村卫生院、所的业务指导全年不少于4次。

(2)继续实行基层妇幼人员例会制度,以定期总结交流工作情况,布置各阶段工作任务,不断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扎实做好岗位工作。

(3)采取专题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对基层妇幼人员进行2次以上业务知识培训,重点培训高危孕妇筛查与管理、体弱儿筛查与矫治以及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等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4)第二季度对妇产科质量进行一次检查,对产科质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第四季度对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基础情况进行一次抽样调查,以分析妇幼保健工作面临的困难与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

(5)努力扩展农村妇女病查治覆盖面,安排妇女病查治工作,按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开展妇女病查治,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

2、临床: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1)妇科:开展无痛人流、无痛分娩,同时充分利用薄层细胞自动涂片机、艾滋病初筛系统等设备,开展对宫劲癌及艾滋病预防等妇科疾病的防治,确保医疗安全。

(2)产科:加强孕期监护,完善孕产妇管理,特别是高危管理,减少围产儿死亡率。力争创建产科ICU,更好的发挥我院在全县孕产妇抢救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3)化验室:按国家认证要求完成标准化实验室的改造,开展微量元素、电解质、细胞涂片、薄层细胞自动涂片机、艾滋病初筛系统等新型化验项目;

(4)辅助科室:加强与临床的协作配合,进一步提高辅助检测技术水平和质量。B超室开展乳腺超声检查;

(三)经济管理

1、加强财务管理,完善经济核算与分配办法。

2、严格执行医疗收费标准和政府统一采购制度,强化监督管理。

3、搞好院科两级核算,控制医疗成本。

4、做好成本效益分析,坚持总量控制结构调查。

(四)后勤保卫工作

1、加强后勤管理,全力保障后勤供应。

2、完成医院搬迁协调及准备工作,争取搬迁项目早日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