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新建工程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10-07 02:43:12

新建工程论文

新建工程论文范文1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采用创新的工程管理模式是新形势下应对市场竞争、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现阶段,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社会经济得到了稳步的发展,所以,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采用科学化、信息化、全面化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工程管理中落后、不合理的地方,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第二,随着企业现代管理知识的不断创新,企业的管理水平逐渐提高,这为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提高了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创新实践的不断发展也为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提供了详细可靠的实际资料,同时,建筑企业应该重视现代化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企业创新模式为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与保障。第三,现代化的建筑工程管理的模式涉及企业管理和企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不仅对企业管理质量有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对企业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促进作用。采用创新的管理模式能够将企业人力资源、智力资源有效集中在一起,通过一系列公平、合理、科学的规章制度保障员工的劳动成果,提高生产积极性,同时明确企业利益分配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充分发挥企业各个岗位的最大职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长久以来,由于受到传统的公司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影响,导致了建筑企业管理模式一直没有多少进步,同时存在着管理效率低下、企业组织不合理、管理手段现代化程度不高等缺陷,影响着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部分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命令式和领导指令式的管理方法,管理方式和管理质量比较落后,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发展的要求。建筑工程管理涉及建筑企业的人员管理、施工现场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所以,采用现代化的创新管理模式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例如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如果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创新可以使施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符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完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各项目标,在保证建筑工程工期和建筑质量的要求下,有效降低施工成本。但是现实情况是,由于建筑企业施工管理手段的落后,造成建筑工程的施工工期延长,工程总造价和工程成本难以保证的问题。

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和发展探析

3.1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要求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适应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建筑市场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有效提高企业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增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根本要求就是改进企业工程管理中不合理、效率低的地方,使企业管理的模式更加富有弹性和刚性,同时创新模式的内容要贴合建筑企业的生产力发展和市场地位的巩固等方面。通过不断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的建筑工程管理系统和管理体制,全面的学习工程管理的先进技术,创新企业人才管理的方式方法,提高建筑产品设计的质量,从而提高企业建筑施工的合理性、有序性和高效性。所以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根本方法在于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在工程管理中应用比重,促进建筑行业的有序发展。

3.2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应用体现在企业工程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工程管理的模式创新首先是企业管理理念的积极改变和全面创新,企业管理层应该积极地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处理好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同时要牢固树立工程管理的目标概念,包括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目标、进度管理目标、工程费用管理目标等,使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的有效性得以体现。同时,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还体现在企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方面。建筑企业要及时的响应时代技术进步的号召,积极建立科学高效的现代工程管理制度体系,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明确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中的各方责任,及时有效的协调工程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责任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通过这种强化建筑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增强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此外,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应用还体现在技术管理创新方面。企业的及技术管理对建筑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建筑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积极的构建合理的信息化技术管理模式,提高建筑产品的设计水平和设计质量。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工程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加,设计的学科知识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下,建筑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信息化技术管理模式,提高工程管理的质量;同时要积极引进信息化的技术人才,不断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才能有效发挥企业技术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

3.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发展前景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体现在建筑工程企业的规模扩张和数量增长方面,由于技术水平和资金实力的差别比较大,导致了建筑企业的市场地位和市场竞争能力参差不齐。企业生存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产品的质量是否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客户对建筑质量、建筑风格以及建筑的整体舒适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这些因素都会改变着建筑企业的市场定位和企业总体的发展方向。此外由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和自动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企业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为企业管理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总的来说,建筑企业工程管理不断创新是企业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也是新阶段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的管理模式创新在建筑行业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4结语

新建工程论文范文2

关键词:高等学校;文化传承创新;文化育人;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4)01-0045-03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高校要坚持推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推进文化创新,不断提高大学文化软实力。

在清华百年校庆的讲话中强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这一论断既充分肯定了高等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重要地位,也对高等教育在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提出了新期待。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肩负文化传承创新的神圣使命,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应大有作为。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院校的一项光荣而重要的使命。高校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积极发挥社会文化引领作用,除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外,还应开拓第二课堂,郑州大学近年来构筑“四大育人工程”,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

一、读书育人工程

古今中外的文化经典,超越了时空界限,成为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是连接历史和现实的桥梁,是开启智慧的源泉。引导青年学生适当地阅读文化经典,可以体察经典文化思想中的精髓和智慧,了解其民族的性格和秉承的价值理念,感受一个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体味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不仅可以增强自身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还可以从文化经典中汲取智慧和理念,以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启迪智慧,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能力,为其全面成长提供许多有益的营养和启示。

200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了《大学生必读书目100本》,这些入选图书均为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学术风尚和成就,具有很强的经典性和学术性。郑州大学以此书目为依据,立足本校实际,开出了“大学生必读和应知名著名作”,并协调校图书馆开辟专门阅览室和网上在线阅读与欣赏,这是基础工程。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协同校团委等职能部门,定期举办文化经典专家讲座、读书报告会、读书推介会、读书征文、读书心得交流会等活动,以推动阅读活动深入开展。青年学子享受阅读的快乐,让大学校园书香四溢,让青年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中重塑自己的人格,从圣贤豪杰的智慧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是一种文化底蕴的彰显,含蓄、隽永,是一种精神领域的求索,睿智、通达,是一种有层次有品味的思考,深刻、清醒。当代大学生应树立这样的阅读理念:阅读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追求幸福、快乐、精彩、高尚人生的途径。把阅读融入宝贵的大学生活,使其成为大学校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并为自己珍藏一份厚重的记忆。让终身学习、毕生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和风尚。正如南宋诗人尤袤所说:“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当把阅读当成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人生才会释放出无穷的能量。

二、游学育人工程

“游学”,也叫“修学旅游”,本意是指在校学生学习期间,为了配合课堂及书本所学,弥补其不足而开展的以丰富知识、增长见闻、扩大视野、培养素质、增进交流以及学科实践等为目的的旅行活动。中国民间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游学对人格养成和知识形成的重要作用,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增进弟子的学识,培养弟子的品质,开阔眼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是中国传承至今家喻户晓的教育古训。在中国历史上,游学作为古代社会士人、僧侣、贵族子弟等一种远道寻师求学、传播学术思想的重要文化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广泛的影响。如儒家的“仁学之游”与“比德之游”,道家的“逍遥游”等。

我们所强调的人文实践,是充分调动传统文化绚丽多姿的文物资源,以及文物中蕴藏的丰富的人格资源,让大学生广泛参与将为人与为学连为一体的人文实践教育,从而使大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入的体会与领悟,对文化成人的理想有强烈的向往之情。简言之,人文实践以实践为基础,强调实践的人文性。

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程钢认为,人文实践应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它能将人的生涯中从文明礼仪到社会公德、从求学到兴业、治国的一切实践性要素均包含在内,从而使得实践教育具有很强的人生适应性。第二,这种新的实践教育理念在保持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教育理念的同时,还应与中国自身的实学传统建立起切实的关联。让传统实学强调为人与为学、知与行、求理与践履相统一的优点得到充分的发挥。

早在2005年,清华大学与郑州大学共同举办了以“弘扬民族精神,提倡文化自觉”为宗旨的系列人文实践活动,两校学子通过聆听人文讲座、进行学术研讨、文化考察形式,“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在交流中增进知识,涵养人格。取得了初步成效,丰富了文化育人的内容和途径。

岳麓书院、嵩阳书院与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中的三座书院,是当时教育创新、学术创新、文化创新的中心,是各学派学说孕育、形成、发展、壮大的平台,它们因为理学大师朱熹的学术与讲学活动,而有着深切的渊源和关联。湖南大学环抱岳麓书院,郑州大学比邻嵩阳书院,九江学院背靠白鹿洞书院,三所高校深受书院文化的福泽。2008年以来,湖南大学、郑州大学和九江学院以千年书院为媒介,共同开展以“宣承书院人文精神,重建游学平台,力挽千年文脉”为主旨的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共同探讨古代书院在高等教育的平台上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对接。对于挖掘书院的文化资源,弘扬书院文化精神,探索现代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高校间的文化交流,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所提倡的游学育人工程,是指在与国内大学交流中,以传播与弘扬中华文化和优秀国学思想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专题文化讲座、学生读书研讨、文化考察等形式,以达到增长知识,扩大视野,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素养,涵养人文精神的目的。游学育人工程不仅包括国内游,还包括出国游。近年来,郑州大学加强与国外知名大学的联系,使很多学生走出国门,开阔视野,在中外文化比较中自觉守望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突出文化内核的中国元素,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突出表达形式上的世界性,让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国际高等教育交流大放异彩。

三、课题育人工程

如果说读书育人工程是“读万卷书”,游学育人工程是“行万里路”,都是属于文化传承范畴的话,那么课题育人工程则属于文化创新的实践。课题育人工程就是由学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或委托文、史、哲等基础文科院系,每一学年推出一定数量的文化类研究课题,面向全校学生进行公开招标,学生以研究团队为单位进行申报,经课题育人工程专家组评选,评出优秀申报团队,学校给予中标团队一定的经费资助,并配备学术指导教师。结项后的研究课题由学校编印成册,并作为学生学术训练的真实记录。

课题育人工程以文化为内涵,学生为主体,研究为主线,教师为指导,主要是训练大学生的科研和学术能力,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文化。在大学生中广泛实施课题育人工程,使大学生以学术的态度和精神,对文化现象、文化名人、文化事件等自己感兴趣的文化课题,进行深度解读与探究学习,并最终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一定价值的研究成果,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科技写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有利于树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实施课题育人工程,有几个关键点需要牢牢把握:第一,公布的课题要以“促进文化的传承创新”为目的,面向广大青年学生,并且能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这就要求学校在设置课题时,既要注重文化性和理论性,又要兼顾专业性和实践性。要注重学生的科研训练,更要促进文化的传承创新。第二,对课题的申报、课题的进展情况和结项验收、成果推广与转化要加强监督、严格管理,确保大学生在做课题的过程中,融读书、思考、写作于一体,实现文化的传承创新。第三,每一个课题要配备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在这里的定位不是研究课题的主体,而是指导者、协助者,指导课题组(学生研究团队)对申报的课题进行开题、收集资料、完成研究报告等工作,是一位助跑者。第四,学校要提供一定的经费资助。经费资助是课题顺利结项的必要保障,也具有对研究团队的奖励性质。

新建工程论文范文3

建立有效的文件档案管理

计算机信息系统,充分、合理、安全的使用电子档案要实现档案信息化,就必须建立有效的城建档案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才能充分、合理、安全地使用电子档案。为此,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改进和规范在应用计算机条件下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使之适应城建档案管理的需要;其次,依据城建档案形成的处理流程来进行城建档案信息化系统软件功能设计;再次,在信息系统中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城建档案的安全。另外,在电子城建档案使用过程中,也应注意到一是电子城建档案安全性问题。因为计算机网络化的快速发展,电子城建档案涉及范围迅速扩展,数量也急剧增加,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化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在网络下防范计算机病毒以及黑客的攻击,确保电子城建档案的安全。再就是电子城建档案的真实性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从电子文件的生成到归档缺少规范化和程序化管理,相当数量的草稿性电子文件处于自生自灭的状况,多数电子城建档案与其相对应的纸质档案之间未建立统一的管理方法,储存电子城建档案选用的载体不耐久等原因,影响了城建档案的完整性、可靠性,从而影响了城建档案的真实性。此外,还有电子城建档案的法律效力问题,通常档案的法律效力都是与其载体相关来确定,电子城建档案由于没有固定的载体,所以,制定相应的法律认定条文就有一定的困难,这也就是光盘、磁带、磁盘等载体的电子城建档案未被法律认定的原因。

促进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城建档案工作人员要树立城建档案信息意识城建档案信息化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观念信息化”。城建档案工作人员是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力量,其能动性事关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只有让城建档案工作人员在思想上树立城建档案信息的意识,认识到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城建档案工作人员才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会主动关心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事业,认真做好信息化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主动思考社会文献信息系统中各种文献信息的渗透和融合,促使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其他社会信息事业相互结合,共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具有能动性,一定的社会意识就具有一定的社会能动作用。那么社会城建档案意识在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必然有能动的影响,成为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推动力。提高城建档案信息化技术水平。首先要配备计算机、服务器、交换器、路由器、扫描仪等硬件设备。系统软件的开发应用与完善,可通过计算机系统软件的操作及推广,逐步建立统一的操作平台。其次,城建档案中心目录及全文的数字化。城建档案信息数据输入是目录中心的基础性工作,对各单位部门每年移交大量的城建档案资料,边整理边输入,从信息源头抓起,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实施纸质城建档案和数字城建档案“双套制”工作模式,避免重复劳动,不但能节约人力和财力,而且也会大大加快了城建档案信息数字化的进程。再次,对上网信息进行密级划定。首先制订密级标准,对馆藏城建档案按公开、内部、秘密、机密进行划定;第四,对城建档案信息利用者进行网上身份验证,对不同身份的使用者提供不同的信息查询权限,以保障软件系统的安全。选取适合的城建档案管理软件是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付诸实施的重要媒介。信息化建设理念,需要科学的城建档案管理软件作支撑,单纯以传统方式管理大量电子文件,绝非明智之举,城建档案管理软件集功能全面、智能、便捷、高效等优点于一身,是疏通信息化建设管理脉络,提高城建档案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败。从安全角度来说,优良的城建档案管理软件自身的安全设置,如访问授权、用户安全级别、密码设置等功能模块,已成为电子文件管理、利用的一道坚实屏障,能有效地确保城建档案信息安全。

推行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确立工程档案发展的新方向

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和电子政务的加快推进,使城建档案基础建设的重心向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转变。现今,在计算机管理渗透的形式下,计算机管理软件的应用为实现城建档案管理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城建档案部门建立自己的局域网,计算机、光盘刻录机、扫描仪等,在系统开发和城建档案利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如何安全且高效地管理电子城建档案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选取适合电子文件形成单位自身特点的城建档案管理软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录入、开发利用等工作是开展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工程建设的过程就是城建档案形成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城建档案的建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工程立项直到工程竣工验收的各个阶段,城建档案的收集、整理都是由不同的单位或部门来实施的,这就在客观和主观上都大大增加了城建档案建立的难度,信息化管理无疑提高工程档案管理效率与效益。加强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选用适合企业城建档案管理的软件,制定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改革不适应城建档案信息化要求的管理体制,打破地域和部门分割,提高工程信息交换及共享水平,创造更多有利于方便公众利用的条件,逐步提高相关岗位人员工作素质和能力。

新建工程论文范文4

(一)建筑工程施工原材料管理、机械设备管理不到位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建筑市场逐渐呈现多样化,涉及到的施工材料及机械设备繁多,价格不一。在市场缺陷性的背景下,很多唯利是图的供应企业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而不择手段,进而市场上出现很多“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的产品。另外,新时期大多数建筑工程采购人员及质量相关检查人员因自身质量意识薄弱,不重视材料及机械设备采购及试验工作的质量,从而给工程施工埋下质量问题隐患,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及今后建筑投入使用后的质量。

(二)建筑工程相关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

当前,大多数建筑企业从业人员存在专业水平较低、技能操作水平不高等问题。由于从事工程项目施工的人员多为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对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仅依靠自身的多年累积的工作经验进行施工。同时很多施工人员欠缺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另一方面,部分建设工程施工单位没有配备足够的现场管理人员,使得现场施工质量管理与监控不到位,从而导致实际施工质量不符合我国相关建筑施工质量的要求。另外,对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技能培训等方面仍落实不到位,从而无法提高施工人员整体素质水平。

二、解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意识

新时期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应不断加强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建立健全项目法人责任制度。以“质量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创优质、树名牌、拓市场”为发展理念,积极营造一个“质量为重”的作业氛围,并让企业员工体会到创优质工程的光荣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培训,强化相关质量管理知识的学习,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及业务水平。建立严密、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质量管理责任制度。逐层分解工程项目各个相关环节的质量管理目标,并以此制定出合理、科学、覆盖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信息反馈制度,层层落实相关岗位人员的职责,明确分工,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感。

(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原材料质量管理

建筑企业应不断加强工程项目施工原材料质量管理,以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首先,应严把施工材料采购质量监督关。培训一批专业化采购人才队伍,不断提高采购人员的质量鉴定水平和政治素质。鼓励采购人员走进市场,并总结市场经济变化规律,提高施工材料采购的效益性。其次,采购人员应做好充分的调查工作,全面掌握材料信息及货源,学会运用综合比较法择优进货。同时,选择的供应方应具备相应的质量合格证、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基本条件。另外,相关负责人员应对供方开展定期的评审与考核,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最后,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材料负责人员应协同甲方、工地负责人员等相关负责人检查验收进场材料和现场设备,做好施工材料质量检查与核实工作。当施工材料质量有可能存在问题时,应通过全数检验或加倍抽样检验的方式进一步核实材料质量。此外,对于钢材、防水材料、水泥、混凝土加外剂等材料,应进行见证取样检测和复试检验质量;对于特殊材料质量的基本要求是配备生产许可证、说明书及试验报告等要素。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新时期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机械设备作为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应重视对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管理。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建筑市场也得到迅速发展。目前,机械设备品种繁多,价格高低不一,不仅给采购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也给日常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添加相应的复杂性。要使得工程施工中施工机械设备达到最优化效果,则应基于工程施工需求选择适当的主导机械设备,而辅助机械设备则选择与主导机械设备生产能力协调一致的类型。另外,对于新购进的机械设备不仅要确保其质量合格,同时还应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应的指导与培训。不断完善专人专机制度,落实一人一机,严格按照“安全、合理”原则,确保机械系统运行效率。

(四)提高建筑企业员工综合素质

企业应重视企业员工的管理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高低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应不断完善施工人员管理体制,加强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同时,还应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另一方面,应采取各种积极有效措施充分激发施工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与创新性,使其不断挖掘自身价值,不断研究出新的施工技术,对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建筑企业应不断加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以降低施工事故发生风险。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落实专人专职,明确每个员工的职责范围及分工,加强施工监督与管理力度,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违章作业应及时予以纠正和惩罚,尽量将不安全因素消灭于萌芽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把守。同时采取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书的制度,不断规范施工负责人员的安全职责。另一方面,相关部门监督负责人应严格遵守“违章必究”原则,加强检查与督促建筑企业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保障体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等方面的制定与完善。

三、结语

新建工程论文范文5

伴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随着而来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类企业纷纷绞尽脑汁,提高自身的水平,以在竞争中占据更好的位置,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不断的竞争当中,一些新技术也开始融入了并且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之中。这些新技术大多数都是伴随着相关领域的科技和技术进步,而产生并最终得到应用的,笔者总结如下:

1.1网络信息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技术而言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例如,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大大降低整个管理的成本,还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以及更好地进行安全保障等等。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是一个涉及内容非常繁多而且复杂的工作,如此繁多而复杂的工作,按照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不但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付出甚至是浪费,还会造成一些由于工程量过于繁杂而难以避免产生的误差和失误。而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避免这些错误的产生,同时还可以真正的将工程管理做到信息化、网络化、无纸化、电子化,不但降低了成本,还大大提高了效率。

1.2节能管理技术在现代工程管理中,如果想要更好的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必须将节能管理技术融入其中。这样才能做到好的技术有好的管理,最终能够得到好的应用。节能管理技术,就是要求在整个现代工程管理的整体运营当中,需要做到对于节能材料,节能技术等方面科学的、完整的规划,这一规划不但要参考材料和成本本身的最佳优化利用,更要将人员配置、总体布局加入其中。节能管理技术,这是一个近年来新兴起的词汇,简言之就是在整个工程建筑中,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还能够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这也是与我国和谐社会的大方向、大政策以及人类发展的整体方向一脉相承的。但是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仅仅是相关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远远不够的,如同节能灯可以有效的节约用电,但是如果不能很好的利用的话反而会造成更加巨大的浪费。

1.3现代工业工程技术工业工程技术即IE技术,是指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用以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如何使生产要素组成生产力更高和更有效运行的系统。IE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计算机、运筹学、系统工程等现代科技成就,形成了以系统整体优化为目的的独立学科。目前,现代工业工程技术已经普及了社会生活和生产中许多领域,他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并且,在我国这一技术得到了有效地发展,例如:即时生产,秉承着及时生产,及时交付,生产出便可马上售出的这样一个原则所生产产品和半成品,并且还可以从事加工组装等工作;其次,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作业中里面主要包含三个要素分别是功能、成本、价值,他的目标是优化功能和成本的关系实现价值最大化;除此之外还包括:重组技术,将结构相似、加工工序相似或者结构、功能不同而加工工序相似的零件集中成组,突破传统的批量概念。用经过集中而产生的较大的工序批量代替原来较小的零件批量,同样可以采用先进工艺、高效设备和专用工具装备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业务流程重组与企业资源计划,一种改进哲理,是对企业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大幅度地提高经营业务在成本、质量、费用、安全等方面的绩效水平;并行工程,并行工程是集成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其相关的各种过程的系统化方法。这种方法要求产品开发人员在设计一开始就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从概念形成到产品报废处理的所有因素,包括质量、成本、进度计划和用户要求。这些技术都是在IE技术基础上通过发展所衍生出来的新兴技术,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并且已经获得了推广。

2如何将新技术更好的融入到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之中

正如上文所说的,任何技术如果不能够很好地将其利用,不但不能实现最初的目标,甚至会对其本身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浪费。当前,在我国建筑业发展突飞猛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如此残酷的市场竞争下,各类企业严格把好质量关,在此基础上提高自身的效率、降低自己的成本、增强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这已经成为事实并且值得鼓励。也正因为如此,现代工程管理中不断加入了新的技术和新的元素。在此,我们必须意识到新技术的加入和应用需要采用全新的方式和方法,否则不但不能够事半功倍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如何将新技术更好的应用于工程管理之中呢,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增强整体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管理能力、综合素质,技术进步,都是增强管理的关键,但再新进的技术也需要人来操控,如果管理人员素质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新的管理技术只能是中看不中用。例如,网络信息技术对于加强工程管理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其前提就是需要一批熟练操作的技术型人才,因此,人员配置是第一位的。

(2)在工程管理中需要高层发挥自身的作用。高层管理者需要进行宏观至微观的详细规划,总体布局,总揽大局,技术的好坏是硬指标。但是,再好的技术如果不能够科学的规划和良好的运营,都会适得其反,这就需要我们广大学者以及一线的管理者在这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认识。我们常说的优化配置,不仅仅指的是资源,更是对于整个管理乃至于整个运营流程的一种优化配置。

(3)加强对各企业的管理。要避免各企业之间因市场竞争的压力,而产生的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想法和竞争行为,剑走偏锋有时是可以的,但投机取巧是行不通的。我们都知道,市场竞争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因此,除了企业自身加强相关竞争规则的学习和自我纠正之外,管理部门不能放松宏观的指导和管理,这是尤为重要的。

3结语

新建工程论文范文6

我国是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的大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我国在几十年水利水电开发中,积累了大量已建工程的动态风险资料和操作经验。但目前仍对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的特殊风险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和系统管理。因此,要加强风险管理,增强风险识别意识,积极科学地探索风险,掌握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析方法,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同的风险采取有效的和具有针对性的控制手段。 1.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风险识别 工程风险识别是工程风险管理的最基础的环节,是指通过风险调查和分析,查找出工程项目的风险源,并找出风险因素向风险事故转化的条件。 对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进行风险识别,首先要预测可能面临的危险,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风险一般有以下几类:一是自然的不可抗力造成的风险,包括暴风雨、洪涝灾害、泥石流、雷击等;二是火灾、爆炸引起的事故;三是设计缺陷、制造工艺或技术不善引起的事故,或是原材料缺陷引起的事故;四是施工过程中因工人和技术人员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以外事故;五是施工过程造成施工场地内或邻近地区的第三者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风险。 其次要对总体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在风险识别过程中,根据风险现象逐步分析,直至找到风险源。水利水电建设工程中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地理因素、承包商因素、协调因素、监理因素、设计机因素、材料和设备因素等。最后对主要风险因素的组成和其影响程度做风险状态分析。分析出哪些是主要的风险因素,哪些是次要的风险因素。 2.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风险评估 工程风险识别出来以后,要对风险进行估计,也就是对上述各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一旦发生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等进行量化和深化的过程。 在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步骤的基础上,结合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的特殊性,从工程项目总体的评估要求和风险源分布特点来分析,风险评估的具体内容有4个方面:一是判断每一风险因素最终转化为致损事故的概率和损失分布;二是估计单一工程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三是从某一风险单位整体的角度,分析多种工程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总和以及发生风险事故的概率;四是估计总的风险管理系统中所有风险单位的损失期望值和标准差,也就是将所有风险单位的风险因素叠加后的损失期望值,并且估计这个损失期望值与各种可能的损失值之间的偏差程度。 对单一工程来说,分析风险独立发生的可能性:设计缺陷、制造工艺或技术不善引起的事故,或由原材料缺陷引起的事故和施工过程中因工人和技术人员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以外事故发生的概率较大,暴风雨、洪涝灾害、泥石流、雷击等引起的事故和施工过程造成施工场地内或邻近地区的第三者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但概率较小的这几种风险一旦发生,后果却相当严重。这些风险也可能两者或多个同时发生。所以最后评估的结果会有许多种,针对每一种结果都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3.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风险处理方案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风险处置方案有风险回避、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几种。 3.1 风险回避方案 一般在项目建设准备阶段或中间的施工环节,在不影响整体工程的情况下,采取一些取舍或变更,这就是所谓的风险回避。风险回避还有几种常用的处理方式:一是通过严格的招标投标程序选择合适的承包商降低技术风险;二是严格控制工程分包,防止将工程分包给劣质承包商;三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场规划和拆迁,在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回避施工地质条件复杂、拆迁困难的地域。 3.2 风险自留方案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将不能回避和转移的风险留给自己承担,这种处理方式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需要进行周密的风险安排,尽可能将风险控制在较小的时间和空间内,或者制定有效的预控措施,将风险尽可能地化解。 3.3 风险转移方案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风险管理中,经常采用而且非常有效的处理方式是风险转移,例如通过设置保护性条款、为工程合同的履行提供履约担保,以及近年实行的投保建筑工程一切险。前两种方式由于成本低,实行起来容易,早已广泛应用,工程保险这种方式成本较高、程序复杂,至今国内许多工程都未采用,随着建筑市场和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工程保险必将成为风险转移的主流方式。随着投保工程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风险管理经验证明,工程保险的效率

新建工程论文范文7

摘 要:详细介绍并分析了影响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诸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枢纽工程建设时机已趋成熟。 关键词:乐昌峡;水利枢纽;建设时机 中图分类号: TV21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8 - 0112 (2009) 01 - 0036 - 03 乐昌峡水利枢纽位于韶关乐昌市境内、北江支流武江乐昌峡河段塘角火车站附近,下距乐昌市约14km,距韶关市8114km,是以防洪、发电为主,兼顾航运、灌溉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坝址以上集水面积为4 988km2。枢纽总库容为31439亿m3 ,电站装机容量为13210MW,主要建筑物包括拦河坝、引水系统、厂房系统等。枢纽工程建成后,可使乐昌市的防洪标准从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联合浈江湾头水利枢纽共同运用,将使韶关市区防洪标准从目前的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规划设计,经历了多次规划设计的修编,随着外部制约因素和内部条件的不断发展变化,枢纽工程的建设时机日趋成熟。 1 外部因素的变化 1.1 制约工程建设的京广铁路坪乐支线交通备用功能的变化 京广铁路坪乐支线位于坪石至乐昌区间,沿武江左岸布置,是1936年建成通车的粤汉铁路(旧京广铁路武汉至广州段的简称)的一部分,建国后经修复投入使用。1954年开始,京广铁路进行第二线增建工程,在京广铁路第二线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广东省水利部门的请求,考虑了乐昌峡段的复线建设与乐昌峡水利枢纽建设相结合的方案,即铁路规划建设考虑保留乐昌峡水利枢纽的兴建条件,坪石至乐昌峡段铁路改线不经过乐昌峡峡谷。1988年京广铁路第二线全线双线开通,对应坪乐支线位置的大瑶山双线电气化隧道位于坪石、乐昌区间粤北南岭瑶山山区,位于武江右岸,长14 295m(见图1) 。 图1 枢纽及铁路位置示意 大瑶山隧道埋深由70m变化至910m, 1988 年11月隧道竣工通车后,由于受到断层的影响,隧道一直受到漏水、漏砂等不利地质问题的困扰,鉴于京广铁路是南北交通运输的铁路大动脉,铁路等部门要求保留坪乐支线以供备用。因此,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一直不能付诸实施。 近年来,铁路部门采取了山顶灌浆防渗和隧道导流等加固处理措施,目前,大瑶山隧道不稳定的隐患已基本消除。 2002年8 月,洪水冲毁坪乐支线小滩段,至2005年12月才修复通车; 2006年7月,热带风暴“碧利斯”引发的洪水将坪乐支线全线基本冲毁殆尽,至今未修复,坪乐支线基本失去了备用功能。 近年来,广东省的对外交通发生了很大变化。 铁路方面: 1996年,第二条纵贯南北交通运输的京九铁路建成通车;武广客运专线已于2005年正式动工建设,工程计划于2010年前建成通车;赣韶铁路也列入国家计划,从京九铁路江西赣州站,经江西南康、大余和广东韶关的南雄、始兴、仁化等县(市) ,西至京广铁路的韶关火车站,把京九铁路与京广铁路实现了接轨。 公路方面:京珠高速公路、坪石至韶关的二级公路、坪石至乐昌公路,以及已动工建设的乐昌至梅花等4条公路与大瑶山段平行,京珠高速、省道等都已实现网络化。 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和完善为坪乐支线交通备用方案提供了多种可能的替代方案。 1.2 地方人民群众要求尽快建设枢纽工程的迫切性越来越突出 韶关洪水主要来自上游的武江和浈江,该两江各约占韶关控制面积的1 /2,但洪水威胁主要来自武江,“02108”、“06107”洪水均来自武江。洪水所造成的损失如表1所示。“06107”洪水还造成京广铁路中断, 1条国道、6条省道等不同程度受

新建工程论文范文8

[关键词]土木工程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4-0079-03

我国土木工程建设有着飞快的进步,房地产产业和住宅的大发展、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网的迅猛兴起,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实力。城市建设中的基坑开挖不仅越来越深,而且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越发敏感;全国30多座城市已建或在建地铁,大冶露天铁矿开采的边坡高度达到800多米,海底隧道、煤矿开采的深度最深达到1000多米。同时,近些年我国工程建设中事故频发,如杭州风情大道地铁基坑倒塌事故、上海莲花河畔景苑7#楼倾倒事故、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因此,我国对工程建设场地选址及场地内地质条件要求越来越高,水文与工程地质工作是土木工程建设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

199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来的结构、桥梁、道路、岩土、矿井建设、城镇建设等8个专业合并为土木工程专业,成为一个宽口径的大专业土木工程,具有内涵广泛、支系众多、科目复杂的特点,涵盖领域极为广泛,对学科全貌充分认识与把握,以期培养出的学生“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1] [2]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涵盖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土建、地下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及国防工程等广泛领域。[3] [4] [5]通过对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学习,对刚进入大学的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学生以后从事土木工程相关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等领域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有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一、水文与地质专业对土木工程的重要性

资源开发和基础建设在国民经济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道路桥梁建设、煤矿资源调查等项目开展初期和建设过程中都必须对工程地质自然灾害、水文与工程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及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和调查。资源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水文与工程地质条件的恶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如采矿导致的地面沉降、人工开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尾矿库对地下水的污染、水库蓄水诱发区域性地震,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导致的全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故此在各类地质环境评价、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地基基础工程建设等过程中,不仅需要从业人员懂得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知识,而且会科学管理各种工程。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普遍不足。

水文与工程地质的毕业生,既有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可在大型工矿企业、城市、城镇从事给排水、地下水及区域环境评价等方面从事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也可在有关部门从事飞机场、港口、海岸带海洋环境、铁路、公路、隧道、水库等土木工程方面的工程地质勘查工作。

二、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特点

(一)涵盖内容全面

本课程包括材料力学和结构概念、建筑工程类型及施工工艺、飞机场工程的选址及建设、地下工程类型及施工工艺、桥梁工程的类型及施工工艺、道路工程的选线及种类、铁路工程、海口工程、给排水工程、海洋工程、土木工程中的灾害等内容,其中不仅涉及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力学内容,还涉及规划、施工及监理方面的内容,因此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刚跨进高等学校大门的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的学生而言,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意义重大。

(二)发展变化快

土木工程虽然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其领域随相关学科的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而不断深化、不断拓展。

(三)应用性广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对能源需求越来越大,高层及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基础形式多以桩基础等深基础为主,这不仅要求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毕业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又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三、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存在的不足

(一)教材内容的滞后

土木工程建设种类、规模发展日新月异,由于时效性,教材不可能及时反映土木工程的变化,已淘汰的施工工艺技术甚至还有可能在现有的教材中出现。

(二)课堂教学方式不丰富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涉及的工程种类多、工程性很强。现代多媒体的运用相较于传统的黑板教学而言,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很短的时间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涉及高层建筑、桥梁、隧道等工程的施工工艺的流程、各种施工机械的操作过程,学生如不到工地现场则不能很好地掌握关键施工技术,这就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靠。

(三)教学素材收集难

由于土木工程涉及交通、土建、港口、海洋等方面,其覆盖面相当广泛,要收集各种工程的典型性素材有相当的难度。

四、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一)精选教学内容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开拓学生土木工程的视野、培养学生土木工程的意识、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因此在讲课时可选择生动宏伟的建设场景和案例,如上海中心基坑施工、广州东塔基坑施工、三峡大坝工程、港珠澳大桥建设及世界各地的海底隧道工程等,以此来让学生建立土木工程的整体和发展思维,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后续课程的兴趣和质量。同时,在教学中将学生带到实际工程现场,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提前接触生产实际,掌握一些现场施工的知识,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二)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各种如桥梁类型、隧道类型、飞机场形式等可以用静态多媒体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以此提高学生对工程的直观认识,加深学生的理论知识,以较少的教学时间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土木工程概论内容丰富多彩,为避免课程内容变得枯燥无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仅仅以静态图片的形式向学生讲解土木工程的有关概念、理论,这样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课间播放一些隧道施工、深基坑维护施工的教学短片,如人工挖孔桩、港珠澳大桥施工录像、广州东塔的施工动画、管桩打入施工过程、双排桩施工过程、锚杆支护施工过程、越江隧道施工动画、边坡加固施工过程。通过教学录像的播放,让学生掌握各种土木工程的施工方法。

(三)穿插专题讲座

为了让学生了解土木工程的最新发展状况,针对新近的一些深大基坑工程、桥梁工程及土木工程方面的试验平台做专题讲座,如上海莲花河畔景苑7#楼倾倒事故分析、上海中心深基坑支护工程、港珠澳大桥施工、国内外离心机试验、动态空心圆柱剪切试验等。随着城镇化的进展,近年来淮南新建了一批深基坑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在教学过程中,邀请现场技术人员到课堂上来给学生做讲座,如进行过“搅拌桩维护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拉森板桩维护施工”、“地下空间施工”、“打入桩施工”等专题讲座。专题讲座不仅充实了教学内容、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引导学生从事土木工程的就业方向。

(四)知名人物及实验平台介绍

为增加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学生对国内外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认识及针对部分学生今后考研的情况,教师在讲解到各种土木工程时,可穿插些相关的历史人物、当代知名学者及国内的一些重点实验室的介绍。如讲到桥梁工程时,可讲一讲茅以升事迹、卢沟桥事件、国内外知名高校桥梁工程专业的知名学者及同济大学的桥梁结构抗风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讲到地下工程时,可介绍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离心机试验机、动态空心圆柱剪切仪;讲到铁路工程时,可介绍一下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同济大学的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讲建筑工程时,可说一说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杰出成就等;讲到土木工程灾害时,可介绍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五)新近知名土木工程建筑介绍

国内外的知名建筑发展日新月异,现有的教材很难跟上其发展变化。因此,在讲授土木工程概论时,应介绍国内外最新的土木工程建设进展,以增加本课程的时效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讲土木工程材料时,可穿插装修材料的最新发展状况;讲高层建筑时,可介绍国内正在建设的摩天大厦,如上海中心大厦;讲桥梁工程时,可穿插东海大桥、杭州湾大桥的建设情况;讲高铁建设工程时,可结合京福高铁来讲;讲水利工程时,可以介绍一下我国西南地区正在建设的水电站,如向家坝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以及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三江”水电基地。通过讲解一些知名重大工程建设的情况,可以拉近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学生与土木工程之间的距离,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

(六)授课教师的优选与培养

土木工程概论涉及现有的各种工程,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而且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此要选具有丰富科研经历的教师授课本门课程。近年来,由于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高校教师数量的不足,尤其是有一批青年教师缺乏实践经验,致使土木工程概论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不仅要求有经验的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传、帮、带,鼓励年轻教师参与相关研究课题中,而且为了掌握土木工程的最新进展,年轻教师要经常参加国内外的相关学术会议,在寒暑假期间,尽量去工地实习、锻炼,掌握现场施工的细节,不断更新土木工程概论的教学内容。

五、结论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可起到几点作用:1.提高学生学习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兴趣、效率,激发了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学生将来从事土木工程建设的热情。2.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重要性,加深理解水文工程地质对各类工程的影响,以及各类工程与水文工程地质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3.提高了学生在土木工程建设中,保护水文与工程地质环境的自觉性,能够让学生认识并分析不良水文与工程地质条件,并能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处理措施。

[ 注 释 ]

[1] 傅光耀.关于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1(1):25-26.

[2] 王清标,初明祥,胡永强.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75-77.

[3] 王琰,周戒.对现代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几点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3(3):12-14.

新建工程论文范文9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教学重点;新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建筑中的新技术、新型材料、新工艺以及新的要求不断发展,现如今,所建造的钢结构建筑以及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因此,建筑行业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亟需一批高素质的建筑人才。建筑工程施工课程作为土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一门不可或缺的课程,已经越来越受到各个院校师生的重视,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不断的创造新的教学模式,以期培养适应时代不断发展的建筑人才。

一、建筑工程施工教学的重点

理论知识的获取

建筑工程施工课程一般情况下都为建筑施工实践的总结,因此,课程的内容也大多数为建筑施工的实际操作过程以及工艺流程,有比较强的实践性。建筑工程施工不仅涉及了工程测量、工程管理等方面课程,而且还涉及了力学、材料等等课程,而且生产实践过程中还要求具有将相关基础知识进行综合应用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该课程综合性较强而且挂肚较大,因此,对学生们具备相关的建筑工程施工的理论知识的要求也相对来说较高,只有学生们能够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才能够很好的应用这些知识,进而解决实际工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够促进施工实习的顺利进行。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性,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组织学生们进行课外实习,使得学生们通过工程实践能够更加自主并且独立的去学习,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完美的结合,使得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对知识理解的基础上更加加深对建筑工程理论的理解,同时,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也十分有利于学生们毕业后的就业。

二、建筑工程施工新式教学模式的探究

新式教学理念的实施

近年来,国家所推出的重大的人才工程实施之一便是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其强调各大院校应该通过优化政策环境、创新体制机制以及强化保护措施,从而培养以及造就一批新的具有世界级水平的、高水平的科学专家以及工程师等等,使得学校能够成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示范基地。在这一原则的基础上,建筑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模式的改进应该符合社会乃至用人单位对建筑人才的需求,从而以此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对学生能够在当今激烈的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进行培养。建筑工程施工课程应该一发扬土木工程专业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为目的,培养新型的能够一边搞施工、一般搞管理、一边搞造价的人才。应该在一课程较强的工程实践性的基础上,不断的改进教学模式,使得教学内容、手段以及方法能够得到更深层次的改革。

改进教学内容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中一定要坚持遵循认识发展的规律,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办学特色,确定本专业的培养方向以及计划,对课程进行准确的定位,从而以新的教学模式引导课程内容的设置,并且应该将此课程与其它相关的课程内容进行连接,同时突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以及综合归纳,要使得建筑工程施工课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以及实用性。注重此课程教学中的由浅入深。在认识实习阶段,通过带领学生们参观实际施工场地,从而培养学生们对建筑工程施工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们对此课程的兴趣。而在理论学习阶段则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们对施工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的充分了解,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熟练掌握理论知识。而在生产实习阶段则应该通过各种实习方式使得学生们能够亲历工程,广泛参与到工程实践,使得学生们能够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得学生们的学习可以由理论上升到实践,产生质的飞跃。

改进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院校应该注重对学生们提供各种结构施工相关的资料以及一些关于施工安全与管理的学习资料以及一些自主学习的工具和相关的辅助资料,从而激发学生们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们应该重视教会学生们获取一些相关知识的方法,从而使得学生们能够用已知的知识来对未知的知识进行探索,进而达到自学的能力,教师们也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采取不同的考核办法,注重在生产实习中开展公开答辩,从而使得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得到充分的调动,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应该在传统的试卷考核基础上,对一些综合体开展答辩、讨论以及论文撰写等形式的活动,从多方面来对学生们的学习状况进行考核。

多种教学手段共同作用

将案例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进行完美结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工程施工场地的案例录像进行播放,使得学生能够对专业知识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使得施工现场能够得到再现,并且对学生们提出要解决的工程问题,并且利用多媒体中的动画以及图片工程构建理论知识体系进行演示,以期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教师们应当将课程讲解以及课程试验进行穿插教学,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使得学生们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层的了解。

三、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全国各大院校也开始更加的重视对建筑专业人才的培养。学校应该在了解建筑工程施工教学重点的基础上,不断的引进新的教学理念,深化改革教学内容,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从而推动建筑专业人才的培养,满足国家对创新型建筑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由丽雯,张锡宽,李苏峰等,建筑施工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的教改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8,10(5).

[2]李建峰,张艳,袁卫宁等,土木工程施工综合能力培养体系及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