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手术室压疮的预防及护理集锦9篇

时间:2023-08-27 15:04:14

手术室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手术室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范文1

关键词:手术患者;压疮;原因分析;护理干预

祖国中医认为,压疮是指人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气血流行不畅所致,经络不通,气滞血瘀,导致局部组织破溃或坏死的一种病症。据相关文献统计,医院压疮发生率为5%~11%,而普外科、骨科患者发生率最高[1]。因此分析手术室发生压疮的相关原因,进而采取相对应的干预措施,是预防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关键。本文选取我院2014年6月~12月接收的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进行压疮危险原因分析,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12月我院收治8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无压疮。男40例,女40例;年龄18~83岁,平均(43.8±2.41)岁;手术时间3~6h,平均手术时间(4.13±0.37)h;手术类型神经外科手术10例,骨科手术30例,普外科手术30例;胸外科手术5例,妇科手术5例。术中患者取平卧位50例,侧卧位15例,俯卧位5例。截石位10例。经综合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无压疮发生。

1.2护理对策

1.2.1术前访视评估 手术前访视患者,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向患者宣讲术中配合知识,进行心理疏导,根据评估结果,结合患者实际,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

1.2.2及防护 术中患者的应便于手术操作,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必要时在患者的受压处、骨隆突及关节等部位涂上湿润烧伤膏或使用垫,以改善局部血供,减少刺激及局部压迫症状。

1.2.3规范操作 手术过程中操作者应严格规范操作流程。手术台上的手术巾要铺平整,硬膜外麻醉和腰麻患者等消毒液干透后再调整患者,手术切口处的引流袋要连接好,防止血液、体液及冲洗液外流引起皮肤潮湿刺激。

1.2.4注意保暖 保持干燥:压疮的发生和低温、潮湿密切相关。术中注意为患者保暖,减少皮肤在外,肢体末端注意覆盖,防止低温引起局部血液循环不良继发压疮;手术医师及时用吸引器吸净术野处的血液和体液,减少体液外渗,减少潮湿刺激皮肤引发压疮。

1.2.5做好交接 手术后将患者送回病房,现场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告之麻醉方式、术式,观察患者皮肤并记录,对潜在的压疮,尽早处理和防范。

1.2.6保护好受压部位皮肤 术前可先试验一次,该手术要求摆放规范,画出手术时受压部位的范围,然后在画出的范围内的皮肤涂抹凡士林等滑润剂,在骨凸处、关节处再重点保护,如在骨凸处加软圈,在骨凸高处正好是软圈中心,保持皮肤的正常屏蔽功能。对解除压力约30~40min时,需观察皮肤是否已恢复正常,若已恢复正常,说明发红属皮肤正常保护性反应,若40min后发红持续不褪,则说明皮肤等软组织已有损伤,应重新做好皮肤保护,同时可用热敷等促进血液循环,但一般不采取按摩,考虑按摩有可能加重局部损伤。

1.3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压疮患者与非压疮患者年龄、是否合并疾病、体质指数、手术时间、卧位、麻醉方式之间的差异。

2 发生压疮原因分析

80例手术室患者中,其中年龄≥70岁,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水肿,体质指数≥25,手术时间≥2h,俯卧位,侧卧位、硬脊膜外腔麻醉,皮肤压红现象明显高于

3 讨论

临床实践中,压疮发生不可能避免。本文研究表明,手术压疮与患者自身状态有关,年龄≥70岁患者手术压疮发生率(1.59%)明显高于

麻醉及手术时间:主要起阻滞作用,麻醉范围内血流减慢,局部血液循环运行减速,导致该处的皮肤缺血缺氧,形成压疮[3]。大手术患者手术持续时间长,动辄4~6h,术中为了手术的需要,患者长时间保持一种和姿势,局部受压时间较久,加上麻醉的作用,患者知觉暂时障碍,引起局部皮肤发生压疮。本文研究表明,手术时间≥2.5h患者皮肤压红发生率(1.73%)远高于

经过分析手术室压疮相关因素后,采取积极的预防干预措施,术前对患者进行访视及评估,评估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术中协作患者取适宜的的同时,注意保护患者骨隆突和关节部位,减少局部的受压情况,术中提醒手术者及时清理血液及体液,减少低温及潮湿对皮肤的影响。

综上所述,手术患者压疮的发生与患者自身因素及手术特异性因素密切相关,加强对术前风险因素的评估,给予积极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刘刚荣,杜亚丽,马丽品萍,等.后路脊柱手术围手术期压疮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C].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0,9(5):301-302.

手术室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范文2

【关键词】肝移植手术;压疮;预防护理

【Abstract】ObjectiveThepurposeofthisstudyistodeterminetheriskfactorsofpressuresoreduringlivertransplantationandworkouttheeffectiveprecaution.MethodsPressuresoremayhappenduringtheoperationofLivertransplantation.Therefore,wepreformedaretrospectiveinvestigationtostudy65patients,whohadundergonelivertransplantationfromJanuaryof2001toMarchof2003.Weanalyzedthemajorcausesandotherrelatedinformation.Anewpremanagementwasthencarriedoutin57patientsfromAprilof2003toJuneof2004.Inthisnewpremanagement,thenursescushionedboththepatients′kneejointsandlegstohangthefeetintheair.ResultsFromthehistoricalstudy,adramaticallyhigherincidenceofblisterhappenedinthosepatientswithlongeroperationtime.Localpressurewasoneofthemajorreasonsforpressuresore.Thiskindofcomplicationwassignificantlydecreasedwhileeliminatingthelocalpressure.ConclusionTheincidenceofoperativepressuresoreishardtobeavoided.However,wecanminimizethisincidenceratethroughtakingactiveandeffectiveprecaution.

【Keywords】livertransplant;pressuresore;preventivenursing

我院从2001年1月开始开展肝移植手术,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肝移植术患者在术后1天足跟压疮发生率较高。目前国内缺乏相关的研究报道。笔者回顾性分析了肝移植患者足跟压疮发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对2003年4月~2004年6月的57例肝移植患者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1年1月~2004年6月于我院行肝移植手术患者122例,男98例,女24例;年龄13~68岁,平均44.5岁。肝豆状核病变4例,肝硬化73例,肝癌42例,多囊肝多囊肾3例。肝移植118例,肝、肾联合移植4例。其中2001年1月~2003年3月的肝移植患者65例,为历史对照组;2003年4月~2004年6月的肝移植患者57例,对其在移植手术过程中进行预防护理,为预防护理组。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3年3月65例肝移植患者足跟压疮的发生情况,将发生足跟压疮与未发生足跟压疮的患者进行比较,探讨压疮发生的原因。针对原因,对2003年4月~2004年6月的57例肝移植患者进行预防性处理,观察其压疮的发生率。

1.2.2压疮的护理2001年1月~2003年3月65例患者采用一般常规的保护措施,用棉垫、消毒巾包裹双脚以保暖,未给予针对性的压疮预防护理。2003年4月~2004年6月57例患者在双侧膝关节处垫一小软枕,在小腿腓肠肌处以软枕垫高10cm左右,使双足跟完全悬空,同样以棉垫、消毒巾包裹双脚保暖。两组患者在术前双足跟局部血供良好,皮肤均无异常。术中都采用平卧位。术中输液量由麻醉科医生根据病种以及患者的情况选择决定,液体在22℃~24℃室温中放置后输入。

1.3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1.01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方法采用One-WayANOVA。

2结果

2.1历史对照组压疮发生的情况和原因分析在历史对照组中,足跟发生水疱14例,发生率21.5%。以是否发生水疱分成两组进行One-WayANOVA统计学分析,发现无肝期、白蛋白水平、年龄及性别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发生水疱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未发生水疱的患者,结合临床,认为手术时间长是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见表1。.2预防护理组与历史对照组压疮发生率比较两组之间的各项指标:手术时间、无肝期、白蛋白水平、年龄及性别,采用One-WayANOVA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水疱的发生率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进行预防护理后压疮的发生率显著降低,见表2。

表1历史对照组中发生水疱患者与未发生水疱患者情况比较(x±s)

表2两组各项指标及压疮发生情况比较(x±s)

3讨论

3.1肝移植术中压疮发生的原因目前公认引起压疮发生主要有4种因素,即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及潮湿,并与持续的时间有关[1]。根据表1显示,历史对照组中引起患者肝移植手术后1天足跟发生水疱的主要原因为肝移植手术时足跟长时间受压。据报道:全身营养障碍、负氮平衡、皮肤干燥、弹性差者易发生压疮;输入大量液体导致体温下降,增加了受压部位形成压疮的机会[2]。这些情况在肝移植手术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但在本组数据中并未显示出来,也许与样本量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3.2使用预防措施可明显降低肝移植手术中压疮的发生率预防压疮的工作应为评估—预防—治疗,积极评估患者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预防是避免压疮发生的主要手段。因此,在肝移植手术时要特别注意患者的放置,加强对患者身体受压部位的保护,特别是对容易被忽视的足跟部位的保护。根据表2显示,预防护理组采用完全悬空足跟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也可尝试用进口的充垫材料来保护足跟。采用带集液袋的手术薄膜巾,以保持床单的干燥。在手术过程中我们还要特别注意患者的保暖,输入体内的液体最好能加温,患者全身可以用电热毯或暖风机保暖。

3.3护理观察接受肝移植者大部分是肝硬化患者,往往病情较重,全身情况较差,甚至有大量腹水。因此,术前对患者的全身情况,特别是皮肤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发现有高危因素或有压疮先兆要实行重点预防。手术结束后要检查患者全身皮肤,尤其是身体受压部位的皮肤。如有问题,要和监护室护士交班,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患者回到监护室,监护室的护士同样要检查患者的全身皮肤情况。一旦受压部位有红肿,术后马上解除受压,一般30~40min褪色,不会形成压疮[3]。

4结论

近年来肝移植手术在我国迅速而普遍地开展,肝移植手术患者由于病情重、全身情况差,手术时间长,手术中发生压疮是较难避免的,但是压疮仍是可以预防的。本研究与文献报道都证明[4],只要及早发现压疮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可以将压疮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甚至降为零。

【参考文献】

1张水兰.压疮的护理进展.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60-61.

2陈玫.褥疮护理的综述.护理学杂志,1999,14(6):375-376.

手术室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范文3

摘要目的:探讨康惠尔吸收贴预防术中急性压疮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8月~2014年5月手术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根据手术体位在受压部位贴敷康惠尔渗液吸收贴加以保护,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急性压疮发生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惠尔渗液吸收贴可以有效地预防术中压疮的发生,增加手术的安全性,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关键词 康惠尔渗液吸收贴;急性压疮;效果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3.076

术中急性压疮是指因手术需要而必须采用某种体位或姿势致使局部皮肤组织较长时间受压而出现的潮红、硬结、水泡。孙玉梅等[1]报道,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可高达66%,多见于术后1~3 d。典型的术中压疮多发于骨隆突处或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处。术后立即出现的肉眼可见的早期压疮可在术后数小时内迅速发展成较为严重的压疮,使手术患者安全受到威胁。术中压疮给手术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压疮发生率已成为衡量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准。因此,对术中压疮的预防应给予高度重视。我院手术室对手术患者使用康惠尔渗液吸收贴,有针对性地预防术中压疮,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8月~2014年5月实施手术患者100例,男72例,女28例。年龄30~80岁。体重45~80 kg,平均(62.53±7.53)kg。其中经皮肾镜术60例,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14例,胃癌根治术10例,经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8例。平均手术时间(3.5±0.5)h。术前访视患者均无压疮。将入选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手术持续时间、年龄、体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根据不同手术要求,摆放所需手术体位后常规给予合适的体位用具,如海绵垫、凝胶垫等。观察组将康惠尔渗液吸收贴贴在受压的骨隆突处;对照组不使用康惠尔渗液吸收贴,观察手术结束后两组患者受压部位皮肤情况。

1.3压疮的诊断和分期标准采用美国国家压疮顾问组(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PUAP)推荐的分期标准,将压疮分为Ⅰ~ Ⅳ期。Ⅰ期指连续两个观察日在同一部位出现压之不褪色的红斑( 用无色透明玻璃片按压皮肤3s判断);Ⅱ期指表皮和(或)真皮受损,表现为皮肤破损、水疱或浅火山口状溃疡;Ⅲ期指皮下组织溃烂或坏死,可能侵及深层筋膜,临床表现为深火山口状溃疡,伴有或不伴有邻近组织的损坏;Ⅳ期指深部组织受到破坏,可深达肌层、骨骼[2]。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2统计学软件,等级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术中压疮发生的原因是多因素的、综合性的,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外部因素、手术相关因素。

3.1自身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体重、营养状况、合并疾病等。20~40岁患者压疮发病率可达9.3%。40岁以上患者较40岁以下患者压疮发病率高6~7倍[3]。尤其老年人皮肤松弛、皮下组织少、皮肤干燥,发生急性术中压疮的危险性是青年人的2倍。患者的体重越大,受压部位承受的压力越大,单位受压面积承受的压强越大,当患者体重>75 kg时,易发生压疮[3]。患者术前的营养状况和合并疾病也与急性术中压疮的发生密切相关,患者极度消瘦,皮下无脂肪组织保护,低蛋白血症、糖尿病也是发生术中压疮的主要危险因素。血清蛋白每降低1 g,压疮发生的危险性将增加3倍[4]。特别是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伴低蛋白血症患者,毛细血管再生和胶原合成受到影响,易发生压疮。

3.2外部因素主要为力学因素、潮湿。力学因素中垂直压力是术中压疮最主要的因素,并且与受力大小、所持续的时间、受力面积有关。2.7 kPa的压力作用于局部皮肤组织就导致缺血性损伤促发压疮形成,9.35 kPa压力下持续超过2 h就可能发生不可逆损伤[5]。力学因素还包括摩擦力和剪切力。术中摆体位搬动患者时,皮肤和手术床之间会产生摩擦力和剪切力。潮湿刺激也是术中急性压疮发生的一个相关因素,手术中血液、体液、 患者汗液以及大量冲洗液造成液体外溢使受压部位的皮肤潮湿,皮肤表面pH值改变,皮肤和床单间的摩擦力增大,易发生压疮。

3.3与手术相关的特异性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方式、手术体位、手术时间、术中体温、麻醉及血液动力学改变。骨科、神经血管外科手术、心胸外科手术时间较长,尤其俯卧位的手术患者, 是术中急性压疮的高危人群。在采用体外循环时毛细血管灌注减少,组织灌注不足,受压部位皮肤组织因血液循环功能障碍而发生压疮[1]。手术时间越长,局部受压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的时间就越长,压疮的发生率越高。手术时间大于2.5 h是压疮的危险指数,手术时间4 h以上,每延长30 min 会使压疮发生的可能性增加33%[6]。在实施麻醉过程中,由于麻醉药物的影响,阻滞平面之下的组织血管会扩张,血流速度减慢,受压部位正常血液循环受到破坏。又因患者反应迟钝对身体某部位不适的反应暂时消失,无氧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除,使皮肤组织缺氧加重,压疮的危险性增加[7]。术中体温过低,外周血运不良,受压区域血供减少较易发生压疮,体温每升高1 ℃,组织代谢需氧量增加10%,也使压疮的危险性大为增加[8]。

总之,导致术中急性压疮发生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有效预防压疮需要多方协作,更是一个整体过程。有效排除促使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之外,最基本的措施是避免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对于正在实施手术的患者不可经常变换体位,这给巡回护士造成一定工作压力。康惠尔渗液吸收贴是一种由3-D发泡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泡沫敷料,对手术体位造成的局部受压起到隔离和缓冲作用,减少受压部位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康惠尔渗液吸收贴有一层可以黏贴于皮肤的水胶体,直接贴在受压部位,使用方便,术中摆放体位或更换体位时不易脱落。接触身体的一面是一片泡沫吸收垫上覆盖一层半透明的防水膜,这样的结构可以使渗液快速吸收,体液、血液、冲洗液无法浸湿皮肤,隔离潮湿,有效保护皮肤。康惠尔渗液吸收贴还可以与压力绷带一起使用,质地柔软,透气性好,适用于手术患者,有效预防术中急性压疮发生,减少巡回护士的顾虑和工作压力,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玉梅,张雪.手术压疮的护理研究与预防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4):305-307.

[2]吴勤,崔渝敏,陈燕,等.急性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在心脏直视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4(1):40-42.

[3]杜心平.术中急性压疮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天津护理,2010,18(5):305-306.

[4]胡美华,孟琳.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4):1332-1333.

[5]董桂福,李建华,李成太.术中压疮预防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7):496-498.

[6]徐昌霞.术中急性压疮护理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2A):38-39.

[7]魏彦姝,陈杰,路潜,等.术中压疮危险因素评估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1):64-65.

[8]郝雪梅,胡小灵,马丽,等.小儿发生手术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5):34-36.

手术室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范文4

【关键词】 压疮;评估;护理

压疮是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及细胞缺血、缺氧、营养不良,从而导致组织溃烂和坏死。防治压疮是基础护理的重点,也是棘手的难题[1]。一直以来,以预防和减少皮肤破损及压疮发生为目的的质量管理是护理研究的重点[2]。我院是一所县级综合性医院,集中收治疑难、危急重症患者,这些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水肿、术后伤口渗液、多汗等原因,容易诱发压疮。若不及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则很快会形成压疮并加重患者感染危险,延长治疗时间。压疮好发患者增多,使我院压疮防治与管理工作的开展难度越来越大。因此,护理部从2006年开始制定了皮肤压伤预警报告表与皮肤压伤报告表,通过当班护士对患者皮肤进行评估后填写表格,分析预警原因,制定护理措施,然后把表格上交护理部,由护理部人员对患者皮肤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得出结论,现总结经验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9年后实施压疮风险评估制度的198例压疮高危患者,共回访探视144例,未回访探视55例,其中院外带来压疮55例,院内压伤0例,男117例,女81例,年龄32~93岁。

1.2 评估方法 根据患者年龄、意识状态、运动功能、睡眠姿势、病史等指标,制订住院患者皮肤压伤预警报告表与皮肤压伤报告表,护士做好患者住院期间的动态护理评估及安全管理。

入院时作好如下评估,见表1。表1 评估卡表2 荣昌县人民医院患者翻身卡备注 A.平卧 B 右侧卧 C左侧卧 D俯卧 皮肤情况:A 正常 B 发红 C破溃 D结痂

(1)评估结果:①轻度风险≤18分;②中度风险 19~27分;③高度风险≥28分。(2)潜在危险:①糖尿病;②严重皮肤病;③严重贫血;④低氧血症;⑤皮肤脆弱;⑥卧床。(3)难免压伤:是(),否()。

采集分析患者的既往史,预警原因,做好患者住院期间的动态评估,制定翻身卡,如表2。

1.3 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的主要措施 压疮预报与报告控制制度。

1.3.1 院外发生压疮控制方法 凡在院外发生压疮的住院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对压疮进行评估并做好护理记录。同时填写压疮报告表上报护理部存档,护理部将及时到科室核查患者、护理记录,并督促检查措施落实情况和压疮预后。如院外发生压疮未及时上报,经护理部或质控组检查发现者,按院内发生压疮处理。

1.3.2 院内发生压疮控制方法 (1)凡住院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结果为中、重度危险者,科室应及时填写压疮预报表上报护理部存档,护理部及时核查并督促检查措施落实情况。(2)凡住院患者发生Ⅰ度压疮(包括手术患者术中压伤),科室必须电话报告并及时填写压疮报告表上报护理部,护理部将及时核查并督促检查措施落实情况。(3)对于高危患者发生难免性压疮(压疮危险因素评估结果为重度危险≥28分,科室已及时填写压疮预报表,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护理部已进行过核查),科室必须电话报告并及时填写压疮报告表上报护理部,护理部将及时到科室核查并督促检查措施落实,对压疮预后进行追踪,必要时护理部还将组织院内会诊。对难免性压疮不予追究责任。

1.3.3 处罚原则 对经质量检查、患者转科、或患者投诉发现住院患者院内发生压疮者,科室未及时填写压疮预报与报告表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核查,定性为院内发生压疮者,按护理奖惩制度执行。

2 护理

加强翻身,至少1次/2 h,并在翻身卡上记录翻身时间、卧位;卧气垫床;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每日行皮肤护理2次,加强营养的摄入。

3 结果

根据护理部存档资料统计:皮肤压伤与预警患者从2009年1月至10月上报198例,其中院外自带压疮55 例,治愈出院32 例,好转出院14 例,放弃治疗9例。统计数字显示,我院院外自带压疮患者的治愈率或好转率明显提高,院内不可避免性压疮发生率明显减少,可避免性压疮发生均为0。

4 讨论

(1)通过规范防治工作,提高了管理成效。管理者高度重视是预防压疮的保障[3]。护理部通过设计压疮上报管理流程,推广使用了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皮肤压伤预警报告表与皮肤压伤报告表,从而使压疮防治工作在护理部的支持与管理下逐步从经验管理过渡到了科学规范管理。院内压疮上报信息集中,护理部监控管理压疮的全部过程,院内压疮患者的防治护理情况,并经常深入病房访视,检查措施的具体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集中商讨解决对策,使管理成效不断提高。目前,我院对压疮防治工作已基本形成了护理部、护士长、护士三级压疮监控网络,并已形成了从患者入院评估、制定计划、实施有效预防措施、评价护理效果到修正护理措施的管理流程。(2)组织全院学习了压疮形成原因及其需要采取的预防护理措施,并对护士进行了理论考核,确保压疮护理措施落实到位。2009年1月到10月收治的危急重症患者未再发生压疮,取得了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彭雪花.1例Ⅳ期压疮患者应用中药马勃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9):26-27.

手术室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范文5

[关键词]强化术前沟通;手术室患者;急性压疮发生率;相关知识认知度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6(b)-0192-03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strengthen preoperative communication for the incidence of acute pressure ulcer and related knowledge cognition of patients in operation room

HE Lu

Operation Room,Tumor Hospital of Jiangxi Province,Nanchang 330029,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situation of strengthen preoperative communication for the incidence of acute pressure ulcer and related knowledge cognition of patients in operation room.Methods 150 surgical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7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o the routine preoperative interven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to strengthen preoperative communication,then the incidence of acute pressure ulcer,related knowledge cognition and local microcirculation indexe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and at different time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observation group′s acute pressure ulcer with different operation time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the related knowledge cognition at different time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while the local microcirculation indexes were all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

[Key words]Strengthen preoperative communication;Patients in operation room;Incidence of acute pressure ulcer;Related knowledge cognition

由于手术患者发生急性压疮的几率较高,而进行急性压疮防控与治疗的需求也较高,因此其探讨空间较大,对于此方面干预的措施中,相关方面认知度的提升需求较高,因此找到合适的干预措施极为必要[1-2]。而手术室的术前干预作为重要的干预方面,其探讨空间即较大。本文针对强化术前沟通对手术室患者急性压疮发生率及相关知识认知度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5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中男40例,女35例,年龄20~70岁,平均(41.4±6.6)岁,手术种类:骨科手术40例,其他手术35例;手术时间:≤4.0 h者41例,>4.0 h者34例;文化程度:小学和初中48例,中专和以上27例;并发糖尿病者5例,并发其他基础疾病者3例。观察组中男41例,女34例,年龄20~71岁,平均(41.5±6.3)岁,手术种类:骨科手术41例,其他手术34例;手术时间:≤4.0 h者41例,>4.0 h者34例;文化程度:小学和初中49例,中专和以上26例;并发糖尿病者6例,并发其他基础疾病者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干预,即按照常规步骤进行术前访视,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机体及心理状态进行全面细致的探讨及干预。观察组则进行强化术前沟通,首先与患者、患者家属、主管的医师及护理人员进行全面细致的沟通,了解患者的治疗情况、术前状态及患者状态、需求等,然后进行全面的整合,根据整合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沟通内容及沟通方式的制定,采用多形式及多次数的沟通,并且在沟通过程中了解患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及要求,然后针对其变化的需求及要求进行沟通内容和方式的改进,并再次进行沟通,使患者接受到最为恰当的相关知识,同时积极对患者进行不良心理的疏导及疑问的解答,实现术前的相关知识认知度的提升、信任感的建立及不良心理情绪的改善。

1.2.2检测指标 分别于干预前和术后即刻、术后2 h采用红外线温度测试仪、经皮氧分压测定仪及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对患者的局部微循环及其相关指标进行检测,检测指标为皮温比、皮氧分压及血流灌注,统计并比较两组上述不同时间的检测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压疮发生率、干预前及干预后不同时间的相关知识认知度及局部微循环指标。

1.3评价标准

急性压疮相关知识认知度采用问卷的形式评估,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即刻、术前各进行评估1次,问卷内容均为与手术患者急性压疮相关的知识,问卷总分最高设定为100分,其中85分为较高。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AS 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急性压疮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中不同手术时间患者的急性压疮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急性压疮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不同时间的相关知识认知度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相关知识认知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即刻及术前观察组的相关知识认知度较高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不同时间的局部微循环情况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局部微循环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即刻、术后2 h观察组的局部微循环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手术是临床中应用率极高的治疗方式,而与手术相关的各方面因素较多[3-5],其中术中并发症及不良情况的发生即是影响患者手术效果甚至术后康复的重要因素,而急性压疮作为术中一类常见且严重的不良情况,对其进行防控的需求极高。研究显示,术中急性压疮的发生与手术时间较长及其他多方面的因素而导致的局部微循环较差等有关,因此对手术患者进行局部微循环的改善也是防控急性压疮发生的重要方面[6-7]。术前沟通作为与患者沟通的重要方式,其对于患者的影响较大,且影响面较广,因此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但是对其在控制患者急性压疮发生率及提升相关知识认知度方面均缺乏相关的研究[8],因此对该方面的探究极为必要。

本研究针对强化术前沟通对手术室患者急性压疮发生率及相关知识认知度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并与进行常规术前干预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强化术前沟通对患者的急性压疮发生率具有更为有效的控制作用,同时患者的相关知识认知度也明显提升,且其皮温比、皮氧分压及血流灌注等微循环相关指标也相对较好,说明强化术前沟通对患者的急性压疮及相关方面均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可能与强化术前沟通有关,其不仅仅有效改善了患者的机体及情绪心理状态,且对于患者压疮方面的知识也给予了积极的强化干预,因此其认知度较高,配合度也较高,相关方面也得到了积极改善[9-10]。另外,强化术前沟通对于患者的影响还表现为其有效提升了患者的重视程度及可能发生的不良预后[11-13],因此其不仅仅配合程度较高,自我及患者家属护理意识也大幅度提升,从而为相关并发症的有效细致防控奠定了基础,而这也保证了术后微循环状态的改善,因此应用效果也更为突出,同时也更易于受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从而形成良性循环[14-15]。

综上所述,强化术前沟通对手术室患者急性压疮发生率有积极的控制作用,同时对其相关知识认知度的提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吕慧娟,侯春兰.术中急性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0):158-160.

[2]李媛.持续预见性护理改进预防创伤大手术急性压疮形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16):2210-2212.

[3]唐雅,王银花,刘燕虹,等.聚氨酯凝胶垫联合自制棉纱垫预防胸科手术致急性压疮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7):655-656.

[4]McCallon SK,Frilot C.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clostridial collagenase ointment and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ressure ulcers[J].Wounds,2015,27(3):44-53.

[5]尹大菊.手术中急性压疮形成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4,29(4):254-256.

[6]吴弟萍.不同阶段预见性护理方案对骨科手术患者急性压疮的效果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6):166-167.

[7]Park KH.A retrospective study using the pressure ulcer scale for healing (PUSH) tool to examine factors affecting stage Ⅱ pressure ulcer healing in a Korean acute care hospital[J].Ostomy Wound Manage,2014,60(9):40-51.

[8]张云凤,宋思贤,梁亮芳.医用高分子凝胶垫在侧卧位手术中预防急性压疮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0):49-50.

[9]陈杨霞.手术过程中急性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4):92-94.

[10]欧洁梅,唐素琼,谭庆敏,等.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急性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7):202-203.

[11]高菊玲,胡翠莲,李雯婷,等.品管圈活动降低手术患者急性压疮发生率[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5,30(6):44-47.

[12]李岩,周凤,陈红,等.标准化管理预防术中急性压疮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下旬版),2015,29(5):1849-1851.

[13]周生敏.颅脑手术中发生急性压疮高危因素及护理[J].中国处方药,2014,12(8):141-142.

[14]覃鸣芝.引起术中急性压疮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9):1117-1118.

手术室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范文6

关键词:手术;压疮;危险因素;护理

机体的骨隆处组织如果长时间受到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复合力等作用,本身供给营养的组织血管受到破坏,血液循环收到阻碍,使局部的皮肤、皮下组织正常的功能丧失,从而造成局部组织受到破坏、坏死形成压疮[1-3]。临床对于手术压疮的定义尚无统一定论,但是对于患者手术中受到压迫的部位在手术后1~6h内发生的组织损伤称为压疮,患者在手术后1~3d出现此类情况最多。患者因为手术等各种因素的限制,造成患者局部组织压力无法得到缓解,这也造成手术患者成为院内压疮的高危人群。国内相关研究表明,院内压疮23%与手术有关。患者一旦形成压疮,容易使病情加重,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使患者住院时间长,患者的医疗费用也会增加负担。所以对于患者的手术中的压疮应提高预防和护理。

1术中患者发生皮肤压疮的危险因素。

1.1患者内源性危险因素 体形/年龄:患者的体重如果超重,或者由于病情等因素身体过于消瘦都容易引发压疮。患者的体重如果过于重,身体压力就会增加,长时间的卧床致使压疮的发生率增加;患者过度消瘦时,身体的皮质层薄,没有保护也会容易发生压疮。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机能减退,身体的感官、运动、神经都降低,神经末梢循环不良,患者的皮肤弹性缺乏、松弛、干燥,自我保护能力变差,当长时间受压后,皮肤、皮下组织长时间循环差,容易引发压疮。

1.2患者外源性危险因素

1.2.1麻醉 物使患者的肌肉容易发生松弛,并且患者处于完全被动状态,患者的肌肉、大血管麻醉后不能自主支配,收缩功能丧失,血液循环容易发生障碍,造成局部组发生缺氧状况,正常的物质交换受到阻碍,无氧代谢物积存体内,长时间以上情况就会形成压疮。

1.2.2手术时间/类型/ 有相关的研究指出,人体正常情况下,神经支配皮肤最大的缺血缺氧耐受度为5h左右,当机体处于69.75mmHg压力值时,人体组织在承受2h以上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损伤。

患者当接受的治疗的手术时间越长,血液循环障碍增加,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系数就会增加;患者进行手术的类型不同,压疮发生的位置就有可能不同,例如如侧卧位时使用的骨盆固定器会压迫侧卧位的髋骨,骶骨头低脚高位时使用的肩托固定器会压迫肩骨,俯卧位时使用的头托会压迫前额及眼眶等。

1.3温度湿度 环境的变化也是引发压疮的一个重要诱因,人体温度每升高1℃,机体的代谢率会相应增加10%左右。如果患者体温高,同时有组织受到持续性压迫,患者产生压疮的发生率就会增加;同样当患者发生低体温时,神经末梢循环容易发生障碍,受压部位血液运输量减少,易发生压疮。

1.4应激反应 当机体受到突然并强烈有害的刺激时会出现应激反应,机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血中浓度迅速升高,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大量糖皮质激素等一系列内分泌调节,全身血液出现重新分布使皮肤肌肉血流减少。

2相关护理

2.1术前护理 手术前,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对患者身体情况做好综合评估,制定全方位的预防措施。

2.2术中护理

2.2.1患者皮肤接触到的床单、约束带、垫、敷料等物品应保证清洁、干燥、无颗粒感。临床使用的垫应按照实际需求的大小、面积、厚度等进行制作,可以为患者更好的利用。现在我科室普遍使用的为聚氨酯凝胶的垫,其优点为柔软性好,抗震减压能力强,可以满足患者不同的需求,能更好的保护或者局部组织,使患者可以相对舒适,减轻患者的痛苦。

2.2.2合理安置 患者手术类型不同,采取的手术也不一样,对于患者的选择,不仅考虑到手术的要求,还应从患者角度出发,尽满足患者的需求,使患者可以处于一个较舒适、安全的。另一方面,患者长时间受到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复合力等作用,本身供给营养的组织血管受到破坏,血液循环收到阻碍,使局部的皮肤、皮下组织正常的功能丧失,产生压疮,所以手术时患者的摆放、搬动时需要多名护理人员共同协助完成,动作应轻柔,防止发生深度摩擦、剪切力、等问题使患者压疮的发生几率增大。因此安置时防止局部组织受压,合理放置,重点保护易压疮的部位显得尤为重要。

2.2.3为了分散手术带来的重力,减轻接触面压力,我科的手术床引进为6cm厚的减压海绵垫,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缓解患者摆放手术后的压力。

2.2.4术中注意保暖,患者手术后及时铺盖棉被,做好保暖工作,防止出现低温造成微循环障碍,对患者进行手术后的输液应进行加温,防止大量低温液体滴注患者体内。

2.3术后护理 患者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对患者的情况应密切观察,增加巡视的次数同时细致检查患者皮肤状况,患者一旦出现压疮,应详细记录发生的部位、程度、面积等相关信息,当出现护理人员交接班时严格按照交接班章程进行。

3结论

综上所述,临床患者压疮的形成因素较复杂、多变,并且随着对压疮的护理研究的不断进展,国内护理届的观点认为,压疮发生率的标准为0。这一切都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我们只有强化术中压疮与防护的理念,组织学习压疮知识,不断研究探索,熟悉手术压疮的防护技能。才能降低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池水琴,饶艳华.手术中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0,9(11):1002-1003.

[2]姜红,贺琳晰,范玲.压疮患者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2012,26(8B):2147-2148.

[3]唐静.国外压疮护理的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12,26(5C):1345-1346.

[4]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6.

手术室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范文7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9(b)-0129-02

近几年来,随着大众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变化,直肠癌的患病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由于临床上对直肠癌的患病机制尚不明确,所以临床治疗直肠癌的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临床上治疗直肠癌的方式为采取手术切除病灶,然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除了与恶性肿瘤分期、治疗时间有关外,同时还与患者自身机体素质关系密切[1]。最近几年,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呈现出每年增加的趋势,而并发糖尿病的直肠癌患者其肿瘤发展、手术方式、以及术后恢复情况均受到较大影响[2]。该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对合并糖尿病的直肠癌患者84例根治术中的皮肤干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84例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干预组42例和常规组42例),所有患者经CT检查和术后病理切片确诊为直肠癌,未见直肠癌复发和远处转移,未有心肝肺肾等脏器功能异常,未有精神疾病等。干预组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为41~76岁,平均年龄为(60.1±3.3)岁,空腹血糖为(14.3±3.3)mmol/L,糖化血红蛋白(8.4±2.3)%;常规组中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为40~75岁,平均年龄为(59.3±3.5)岁,空腹血糖为(14.0±3.5)mmol/L,糖化血红蛋白(8.2±2.6)%。不同组患者一般资料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护理: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因注重仪表,与患者交流时做到平易近人,利用心理疏导的方式消除患者紧张和焦虑的心理;②环境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营造舒适温馨的住院环境,严格做好室内消毒和清洁;③社会护理:护理人员告知家属积极面对患者病情,使患者感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并为患者介绍同一病房患者的情况,促进患者之间良好的交流;④饮食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指导患者如何饮食,为患者制定合适的饮食方案;⑤血糖监测:护理人员定期对患者血糖进行监测,同时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降糖药物剂量。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护理人员应保持手术床面平整,并加垫凝胶垫或博文海绵床垫,减少手术床对患者皮肤带来的摩擦和压力;麻醉前,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手术体位的重要性,并协助患者根据其舒适度选取合适体位;对于骨突处已经出现压疮的部位加强保护,患者麻醉完毕后固定患者,防治发生坠床;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保持患者皮肤干燥整洁,消毒皮肤后使用吸水性能良好的消毒并擦拭,维持手术室室温在24℃左右,注意患者保暖,降低热量散失;此外护理人员在手术中检测患者血糖水平,根据血糖水平及时调节用药。

1.3 观察指标

(1)评价并比较不同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压疮诊断与分期包括:①I期:压疮初期(淤血红润期)指局部软组织受压后发生热、红、肿、痛和麻等,病变能可逆性变化,将诱因及时去除后可好转。②II期:炎症浸润期是指继续受压的红肿处其局部血液循环未能得到改善,红肿变硬并向外浸润,受压皮肤呈紫红色,可见水泡且易破溃。III期:浅度溃疡期是指水泡持续增大,创面暴露,表面溃烂且见黄色液体渗出,创面感染后可见脓性分泌物,浅层组织发生坏死,疼痛感明显。IV期:溃疡坏死期是指溃疡坏死组织浸润至皮下层或者肌肉层,严重感染者坏死组织可向邻近组织以及深处扩展,且可见大量脓性分泌物,伴有臭味。(2)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护理前后患者焦虑和抑郁改善情况进行评估,评分越高焦虑和抑郁情况越严重。

1.4 统计方法

全文数据利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通过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通过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若P

2 结果

干预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4.8%,常规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9.0%,干预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干预组和常规组患者SAS和SDS评分较前降低(P

3 讨论

直肠癌是临床上一种多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生均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而糖尿病患者其血糖水平的增加为肿瘤细胞的增生提供能量,使得直肠癌进一步发展。此外糖尿病患者处于长时间的高血糖水平,致使其血管通透性变差,神经敏感性减弱,一旦皮肤受到长时间的压迫将引起皮肤损伤,甚至溃疡或坏死,加上血中较高水平的葡萄糖也为细菌的增生和繁殖提供营养,因此对直?c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加强手术期间的皮肤护理十分关键[3]。

手术室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范文8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6.16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1352-02

长期卧床患者皮肤出现的最严重问题是发生压疮。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压疮发生与否是衡量一个医院基础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2]。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住院患者危重程度增加,压疮的防治成为临床科室护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为加强压疮管理,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我院于2010年8月成立压疮专项管理组,开展以压疮现场查看、压疮知识培训、压疮学术交流等形式,对全院护理人员规范培训、压疮患者及高危患者进行规范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压疮的风险评估能力,既有效预防了压疮发生,又总结了促进压疮愈合的治疗方法。具体工作方法总结如下:1 方 法

1.1 研究并制定专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1.1.1 确定管理组成员,由神经内科、骨科、老年医学科、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组成,内科系护士长任组长。

1.1.2 进行工作进度安排。

1.2 制定压疮专项管理组工作计划

1.2.1 制订压疮管理流程,并组织学习。

1.2.2 及时查看科室上报的高危压疮,进行难免压疮的认定。

1.2.3 指导病区对高危压疮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避免压疮发生。

1.2.4 对科室上报的家带压疮,及时查看,指导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压疮愈合。

1.2.5 选择高危压疮人群较多的科室,开展新业务,选用新方法,进行压疮护理的探索。

1.2.6 每季度召开压疮管理小组工作会议,进行经验交流并进行阶段性总结。

1.2.7 年底总结压疮管理经验,撰写论文。

1.3 制定压疮管理小组职责

1.3.1 在护理部领导下开展工作。

1.3.2 负责全院各病区申报难免压疮的认定。

1.3.3 组织全院各病区疑难病例护理会诊。

1.3.4 了解有关压疮治疗护理新信息。

1.3.5 督促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压疮危险评估,及时上报高危压疮。

1.3.6 负责高危压疮及压疮转归跟踪。

1.4 确定压疮管理流程

1.4.1 压疮风险评估 更改原来的首次护理记录单,制定入院患者护理评估单,增加了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内容,压疮危险因素采用量表(Braden评分法)进行评估,18分为预测有发生压疮的诊断界值;15-18分提示有轻度危险;13-14分提示有中度危险;10-12分提示有高度危险;9分以下提示有极度危险。患者在住院期间,若有病情变化,压疮评估表中评估项目至少二项出现问题时,应及时给予压疮评分,直至病情好转稳定。

1.4.2 高危压疮和压疮上报 评分≤18分上报病区护士长,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评分1次/周,直至评分>18分。评分≤12分及时填高危压疮预报表(高危压疮预报及难免压疮认定),24小时内上报压疮管理小组,并在病区醒目位置公示,让病区所有护理人员重视,并将该患者作为床头交接的对象。已具备难免压疮条件,但科室未及时上报,未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而发生压疮者,不认定难免压疮。无论是入院前发生或是住院后发生的压疮均填写压疮报告表,并上报压疮专项管理组。患者出院或转科后病区及时完善报表,上交压疮专项管理组。

1.4.3 压疮预防措施

1.4.3.1 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 随时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患者皮肤清洁。评分≤18分者,应定时协助或督促翻身,悬挂翻身卡,每次更换时,避免拖拽动作,将身下的床单拉平,皮肤情况作为交接班内容,如潮红或发紫需增加翻身次数,绝对避免局部按摩,翻身后检查有无管道、导连线等压在身下,患者服是否平整等,对评分≤15分者给予气垫床预防压疮。

1.4.3.2 加强特殊患者的管理 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夹板或牵引器。使用时应随时观察局部状况及指趾甲颜色、温度的变化,认真听取患者反映,适当调节松紧度,必要时给予减压;平卧位床头不要高于30°,强制半坐卧位的患者,可摇高床尾,屈髋30°,腘窝下垫软枕,以减少躯体下滑,并每1-2h在局部涂以0.5%稀碘酒(75%酒精∶2%碘酊=6.5∶3.5),保持局部清洁促进血液循环,使皮肤收干角质化、形成干结痂,形成一层保护膜[3]。大小便失禁者注意会保持清洁干燥,炎热季节,肥胖者注意每天定时将两腿、两臂处于外展位置,减少过度摩擦,保持腹股沟、会、腋窝等处无汗液刺激,每天清洁后扑爽身粉(切记皮肤有破溃者禁用)。

1.4.3.3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如糖尿病、贫血等,注意改善全身情况,加强营养,必要时鼻饲,纠正低蛋白血症、休克等。

1.4.4 压疮治疗及护理

1.4.4.1 疑难病例会诊 压疮专项管理组及时将疑难病例上报护理部,护理部组织压疮专项管理组及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成员,并邀请部分相关科室的护士长或护理骨干到现场查看、评估,给出意见和指导方案。必要时请医生会诊。

1.4.4.2 压疮治疗方法 根据压疮分期,采取疮面换药、局部吹氧、贴蛋膜、用胰岛素、微波治疗仪、压疮膜等。2 结 果

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共查看科室上报高危压疮156例,压疮危险因素评分12分56例,11分34例,10分17例,9分20例,8分23例,7分6例,其中具备难免压疮条件者48例,实际发生II期压疮13例,病情改善后压疮痊愈。未上报高危压疮而发生压疮者3例。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共发生压疮16例,该时间段共收住住院患者15414例,压疮发生率为0.11%。查看家带压疮18例,Ⅳ期压疮患者8例因病情恶化死亡,Ⅳ期压疮患者3例疮面减小,III期压疮患者2例疮面减小,III期压疮患者1例完全愈合,II期压疮患者4例均痊愈出院。3 讨 论

医院成立压疮专项管理组使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更专业化。压疮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实施,进一步确立了压疮专项管理组的职能以及角色定位。压疮管理组成员在压疮会诊、疑难病例讨论等临床护理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较好地实现了压疮的三级质控(病区、压疮专项管理组、护理部),有利于压疮的规范管理,提高了护士对压疮的预防意识,使护士能够预见性地实施预防措施,有效预防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缩短压疮的愈合时间。

参考文献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1.

手术室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范文9

1.1查对制度不严格手术室应执行严格的查对制度,如病人的查对制度,包括科别、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部位等应与病房责任护士查对交接后入手术室,入手术室再次查对,以确保无误。再如手术台上用品的清点,包括各种器械、纱布以及无菌手术包灭菌日期、化学指示胶带、灭菌指示卡是否符合要求,在关闭刀口时再次清点,以免器械遗留在手术区里或发生术中感染。

1.2责任心不强手术室护士必须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如果护士粗心大意,不按照护理操作规范工作,可能会对病人造成不应有的伤害。

1.3手术护理记录单内容描述含糊或与麻醉记录、手术记录有出入,少记、漏记、错记、涂改,甚至缺少某些记录单,都是引发手术室护理纠纷的隐患。

1.4语言行为不规范手术室应该是安静、严肃、认真的地方,有些手术室人员不注意自身形象和同事大声说笑或议论些损害他人的事,对患者冷漠、指责,甚至侮辱等行为,均会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1.5手术的安置不当引起的并发症由于病人手术时间较长,肢体局部受压过久,血液循环受阻,引起局部组织压疮。肢体过度伸展、旋转导致神经损伤,或因衬垫不当引起呼吸困难等。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往往需要制动,手术室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种种预防压疮的措施,如手术床安置泡沫垫、小棉垫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让患者处于安全舒适的手术,避免压疮的发生。尽管通过以上措施,可避免绝大多数手术时间短、体质好的患者发生压疮,但是少部分患者,由于术前水肿,如低蛋白、恶病质,加上手术时间长、术中不能移动等原因,还是有发生压疮的可能。如何让医患双方对这类情况达到相互理解,是一个可以商量解决的问题。

2防范措施

2.1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法律意识健全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护理操作常规,对预防医疗纠纷有重要作用,如交接班制度、清点制度等等,从病人进入手术室的那一刻起,每一步护理工作都必须做好查对。首先是查对病人的姓名、年龄、床号、科室、性别、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再者是病人、病人的肌肤有无损伤;术前、术中、术后的器械敷料的查对,用药、输血的查对。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两人两次以上认真核对,无误后方能进行下一个环节。只有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行事,才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才能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并且要加强学习有关法律常识,这样既可为自己敲响警钟,也能使自己的工作更加严谨、规范。

2.2加强责任心,护理记录要规范重点记录术中所用无菌包是否消毒合格;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情况;术后患者标本留送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后的去向等。手术护理记录的内容有三不宜:(1)不宜过于详细地描述患者的手术过程,减少与医疗记录的重复和避免在书写过程中出现人为的差错;(2)不宜将麻醉医生观察患者的内容和麻醉医生已做记录的资料重复,过多的重复,容易出现人为的误差;(3)不宜将超出手术室护理工作范围以外的资料纳入。现医疗纠纷实行举证倒置,使医院陷入被动,但及时、完善、准确的记录是最有力的依据。

2.3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在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医院竞争的也是服务,首先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真诚、认真地对待每一位病人,给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全、温馨的就医环境,这样就会拉近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距离,不易产生抵抗情绪,服务质量是患者就医的关键因素,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丰富的专业护理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这样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

2.4建立术前压疮评估记录对于术中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可建立一个由医患双方签字认可的术前评估记录单。由手术室的护士评估患者后,与患者共同签订一份关于“有压疮发生的可能”的术前评估单。如果患者对手术室的护士评估有疑问,可由医院的相关机构进行评估,如情况属实,患者应在签同意书后,方可进入手术室。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些不可避免的压疮而引发的护理纠纷。

2.5手术中病人的手术的安置以既符合手术操作要求又不过分妨碍病人的生理功能为原则。有些时候往往为了术野暴露,忽视了病人可能引起病人呼吸、循环、神经的损伤,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常常是手术室护士与医生协商的一个交点,但护士要坚持原则。

总之,作为手术室护理人员,为防范护理纠纷,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高尚的职业道德、高超的专业技能,并加强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1]王浣沙.医护耦合性差错及其防范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0,4(3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