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整理集锦9篇

时间:2023-08-27 15:04:17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整理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整理范文1

关键词:社会科;历史与社会;课程结构;课程标准

Abstract:America is one of the earliest countries which open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In the 1990s, 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 put out national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standard which has exerted great influence in the world. Marching into the new century, China's history and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basic education develops innovatively. By comparing curriculum organiz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we can find each country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something in common in order to discuss some basic problems about integrated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Key words: social studies; history-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organiz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

一、美国社会科课程结构

当代美国社会科课程结构呈现出多样化特点。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国家制定国家统一课程标准的浪潮中,美国几乎所有的州都着手制定州的有关社会科的课程标准。对于各州制定的社会科课程标准所反映的课程结构,大致可归为三大类型:一是美国社会科协会推出的课程类型;二是“历史—社会科学”课程类型;三是“社会科学”课程类型。[1]

(一)《社会科课程标准:卓越的期望》与10大主题轴(Ten Thematic Strands)

20世纪进入90年代,面临新世纪的挑战,美国着手制定全国课程标准,1994年全美社会科协会(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推出《社会科课程标准:卓越的期望》(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Social Studies:Expectations of Excellence)。该课程标准运用“主题轴”(thematic strands)为基本构架,整合人类学、考古学、经济学、地理学、历史学、法学、哲学、政治学、心理学、宗教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内容,以及人文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中适当的内容,构成课程内容体系。共有10个主题轴,它们是:文化,时间、连续与变迁,人、地与环境,个人发展与认同,个人、团体与制度,权力、权威与管理,生产、分配与消费,科学、技术与社会,全球联系,公民意识与实践。每一个主题轴由多学科或领域的知识糅合而成,具有相当的整合性,再由这10个主题轴组合成整个课程体系,即中小学社会科课程体系。在这里还需说明的是,在美国社会科课程既是综合性的、又是多样化的。所谓综合性,即运用“主题轴”的方式把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整合起来。所谓多样化,即有的时候就称为一门“社会科”,有的时候却是数门分离的课,如历史、地理等。[2]

如前所述,在课时上取代历史、地理课的社会学科综合课程,既要承担起历史、地理的基本教育任务,又要体现综合课程特有的育人价值。而综合课程的育人价值的体现、基本任务的完成与否,主要取决于其结构是否合理。构建综合社会科课程体系,必然要打破历史、地理等学科体系,而构架起一种新的适合学生学习的体系。全美社会科协会运用多学科或领域知识综合的方式组成主题轴,进而整合为紧密相联的10大主题轴,以此作为社会科的框架结构。

跨入新世纪,美国的课程论专家对社会科课程又提出了新的认识和看法。在《21世纪的社会科》(Social Studi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一书中,作者提出作为一种组织方式,社会科可以被理解为相互关联的三大范畴。其一,教导的范畴(The Didactic Dimension):强调课程与信息处理过程密切联系,关注信息的获得与知识的掌握。其二,思考的范畴(The Reflective Dimension):强调课程须包括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关注论证的技巧,形成假设并验证假设。其三,情感的范畴(The Affective Dimension):强调课程须蕴涵伦理和作出决策的过程,注重价值观的形成,以及检验信仰与信仰体系。三者的关系,请看图1(社会科的范畴)。

图1 社会科的范畴

这三大范畴,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都应该被看作相互关联的、多重复合式的社会科方式。虽然每一范畴都可能会被用以制定计划、选择课程内容与评价学生等,但是理想的社会科课程追求的是三大范畴的平衡,社会科应该兼有教导、思考与情感三者。因为这涉及学习的本质,更关系到我们所寻求的人类自身发展的方向。[3](4—6,17—18)

(二)历史—社会科学课程类型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加利福尼亚州、马萨诸塞州和亚利桑那州等,采用的是以历史为核心整合其他社会科学的“历史—社会科学”课程方案,即采用学科综合的方式,其中以加利福尼亚州为代表。在20世纪80年代许多课程设计者认为社会科学中历史是最有价值的学科,他们认为历史有益于公民素质的提高,有益于美国民主社会,可促进受教育者成为良好公民并保持美国生活方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加州推出了“新历史—社会科学课程”,确立历史科的核心地位来架构社会学科课程体系,以实现课程综合化之目的。加州的课程,合理地处理了各学科本身的纵向发展,以及社会学科各学科间的横向关联。充分注意到历史学本身的逻辑,包括美国史与世界史的逻辑联系;充分注意到历史学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的互相衔接与密切配合,致使社会发展的时间概念与空间概念紧密结合在一起。新历史—社会学科的全部课程形成一个网状的有机整体,并且这一有机整体是与现今社会密切关联的。这种左右相关、前后相继、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学科体系与结构,既照顾到历史—社会学科本身的逻辑要求,又顾及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与认知心理。加州的新历史—社会学科课程在美国被称为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大改革步骤,至20世纪90年代各州推行州的课程标准时被视为典范加以引用。[4]

美国的课程改革包括课程设计,往往有着深厚的课程理论、教育哲学作为其支撑与底蕴。

支撑“历史—社会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永恒主义和要素主义”(Perennialism and Essentialism)。永恒主义是一种古老而又极具影响力的哲学,它的倡导者认为永恒不变的真理存在于人类的历史之中。持这种哲学观念的社会科教育家认为学生应该认识这些真理,并将之运用于生活实践之中。他们相信学习了这些真理的学生会成为能干的、摆脱愚昧的文化之人,学生能知晓并认识自身所处的历史环境,并可将自己对历史与文化的理解传给他人。永恒主义者支持学习历史、强调历史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他们的课程是以西方文明的经典书籍为中心的。目前在美国社会科教育中永恒主义者的教育理论颇受欢迎。与永恒主义密切相联的是要素主义,要素主义的提倡者认为学生理应知晓学问的基础和最必须的知识,其中包括能力、概念,以及基于对历史、政府、经济学进行探究所形成的价值观。永恒主义者和要素主义者都怀有一种共同的责任感,即尽可能运用有效的方式去完成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学会运用他们所掌握的知识,而决非死记硬背,运用于诸如对主题或社会问题的探究。近些年来,就中学社会科教师每天的教学实践活动而言,知识传递或文明传播的倡导者的学说产生的影响是最大的。[3](10)

(三)社会科学课程类型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伊利诺斯州和阿拉斯加州等采用“社会科学课程标准”,开设的是综合课程。社会科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方案,与20世纪60年代“新社会科”教育运动十分相似。伊利诺斯州的社会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社会科学课程的一个基本目的,便是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使得他们能像一名公民和社会的一份子那样明智地作出抉择;还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社会科学的有关概念,藉此帮助学生能对人类的社会行为作出解释。阿拉斯加州的社会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关于社会科学分析性进程的教学要求。该州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三个带有普遍性意义的主题来理解社会之间的关联,这三个主题为:关于人类经验的记载、公民能力与全球性管理、认识社会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总之,社会科学课程标准的特点有三:其一,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社会科学的探究方法,以此来构建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即开设社会学科的综合课程。其二,各门具体的社会学科的界线被淡化,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以及在学科学习中表达自己观念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是至高无上的。其三,社会科学课程标准把注意力集中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之上。[1]

支撑“社会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科学经验主义和新批判主义”(Scientific Empiricism and the New Criticism)。构建社会科课程的另一种方法来自于科学探究的原则。社会科学家通过对个人、群体、社会的样本,或者文化的交融的探究等来研究人类社会。20世纪50年代,这种方法带有价值中立观点的特点。20世纪60年代,“新社会科”的倡导者创设了一些建立在实验、调查技巧、个案研究以及其他分析工具基础上的课题,促进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他们鼓励中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思考事物发展的可能性,甚于思考绝对真理,提供中学生关于对证据作出阐释的不同框架并给予指导,更激励他们尽可能公正、客观、毫无偏见地作出结论。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仅把社会科学定义为科学方法,开始受到许多抨击,其中特别受到置疑的,理论是否可以做到价值中立。许多社会科学家转向了“新批判主义”,认为科学从来也不可能价值中立。社会科教育的批评家也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不仅怀疑科学经验主义的结论,而且对设计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身产生怀疑。总之,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经验主义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影响了社会科的课程体系;而新批判主义对学术界,以及对力图促进学生的行为并握有决定权的学校行政人员的影响更大些。新批判主义的倡导者认为,愿意对政策和价值判断进行检验以及持批判性态度的意识,是社会科教育的基本要素。[3](10—11)

二、中国《历史与社会》课程结构

中国在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中设置了取代历史、地理课的《历史与社会》,这是一门初中阶段直接体现“个体社会化”教育宗旨的社会科学综合课程,它的开设,有助于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总的说来,作为初中阶段的必修性基础课程,《历史与社会》承担了相关学科领域知识教学的任务,尤其是历史学科和地理学科(人文地理为主);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强调的是方法与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课程,更须发挥其在社会功能方面的教育作用,我们可以说态度,尤其是价值观的培养与教育,是《历史与社会》的灵魂。因此,初中阶段的社会学科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不仅是社会科学诸相关领域知识层面上的综合,而且是方法的综合、结构的综合。着眼于公民基本素质的培养,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强调人格因素的协调发展的《历史与社会》,须体现知识、方法、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的特征,具有该方面的基本要素,并须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方面的教育价值。

中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历史与社会》的结构,在吸取世界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走的是一条继承与创新的道路,即继承了上一轮课程改革中浙江与上海的初中《社会》富于意义的做法,闯出了一条独特的创新之路。教育部制定了两个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以推行课程改革的多样化,更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二)》)。

《课程标准(二)》,提出“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以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国社会发展为主轴,以综合认识现代社会基本问题为立足点”这样一个三维立体设计思路,围绕“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传承的文明”和“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三个主题,整合历史学、地理学(人文地理为主)、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民俗学等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含基本方法),以及若干社会重大问题,并融入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以此来构建课程的基本框架。[5]这一基本框架中的每一个主题,都是综合的;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强化了历史观与时间范畴、人地观与空间范畴;以社会发展为主轴,以认识现代社会基本问题为立足点,强调了社会性与学生的经验。这样的课程结构,充分体现了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也尽可能地考虑到了历史教育与地理教育(以人文地理为主)基本任务的落实。这一课程体系,在我国课程史上是具有首创意义的。①

《课程标准(二)》的三维立体设计思路,是一种创新,它有别于以往的“拼盘式”社会课程结构,也不同于美国的“10大主题轴”。它高度重视历史教育的价值与功能,符合我国的国情。

三、中美两国社会科课程的共性与差异

(一)中美两国社会科课程的共性

据上所述,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出中美两国社会科课程方面的共同之处。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三点。

1.两国课程结构都呈现多样化状态。

美国社会科除了全美社会科协会推出的“10大主题轴”课程构架外,还有“历史—社会科学”课程构架与“社会科学”课程模式。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初中阶段进行《历史与社会》课程实验,为此,教育部制订了两个课程标准,这两个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不尽相同。《课程标准(二)》如上文所述,是一个三维立体课程框架;《课程标准(一)》以“我们的社会生活”和“人类文明的进程”两大领域作为课程的基本架构。[6]另外,上海地区在初三与高中开设了必修课《社会》(中学的其他年级开设必修课历史、地理)。初三的《社会》,以便学生在初一、二分科学习之后适当进行整合;高三《社会》,是社会科学学习领域各学科知识和方法的更高层次整合。[7]上海的《社会》,是与历史、地理课并存的,其课程结构与取代史、地课的社会科课程有较大的区别。两国的社会科都呈现结构多样化状态。

2.社会科课程的教育任务,都提出了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

美国的课程论专家在《21世纪的社会科》一书中,提出了三大相互关联的范畴,即教导的范畴、思考的范畴和情感的范畴,就是从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三方面提出社会科的教育任务的。中国《课程标准(一)》在分类目标中明确提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技能与能力、知识三大方面的目标。[3](5—6)

3.都强调历史的价值与功能,历史成为社会科的核心要素。

全美社会科协会推出的10大主题轴,每一个主题轴几乎都与历史有关。中国初中阶段的社会科学综合课程定名为《历史与社会》,系强调历史的社会科,课程本身就说明历史在社会科教育中的价值与功能。

对此,美国的社会科专家麦切尔·威兰(Michael Whelan)在“为什么历史学习应成为社会科核心”(Why the Study of History should Be the Core)一文中写道:“事实上,历史之所以成为社会科的核心,有着其深层次的思考,即人类的生存在本质上是具有历史涵义的。也许有人会说,人类的生存是多方面、多维度的,除了历史,还有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和地理等方面。但是,假如把人类生存这些方面的内容从历史中分离出来的话,那么它们都会成为十分抽象的了。例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十分复杂的关系是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事实上它们都是历史的现象。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人类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的内容之中。所有实实在在发生过的、分解性的历史现象,都留下了历史的轨迹。确实任何有意义的生命体的保持都源自于经历与经验;而人类的经历与经验,尽管处于经常变化与发展之中,都蕴涵着历史的涵义。或许,这就是所有的人经常学习历史的理由所在。历史告知人类,他们是谁。”[8]

客观上历史学研究涉及范畴极广,它几乎包含了人类文明过程中的方方面面,中国古代的纪传体史书就是典型的例证。纪传体史书《史记》《汉书》《新唐书》等,编有“本纪”“世家”“列传”和“志”(《史记》称“书”,《汉书》改为“志”)等。其中“本纪”按年月次序编写帝王简史,兼论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重大事件。“世家”是用以记载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的历史。“列传”主要是人物传记,兼载中国少数民族以及与中国来往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志”是有关各种典章制度的专篇,记述的内容极其丰富,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重要领域。具体说来,“食货志”记载土地制度、农业生产,以及手工业、商业、货币等经济制度;“河渠志”叙述河流水利的情况;“地理志”记录当时的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和户口数字,有关各地特产状况、民情风俗亦有记载;“艺文志”考证各种学术派别的源流,记录存世的书籍;“乐志”是关于音乐活动和乐器的专篇;“天文志”“律历志”记述天文历法的发展情况;“选举志”记载科举制度;“释老志”记载宗教活动等。

如此看来,以历史为核心整合其他社会科学来构建社会科课程体系,是有其合理因素的。

(二)中美两国社会科课程的差异

我们亦不难看出中美两国社会科课程的差异之处,归纳起来大致亦有如下三点。

1.两国关于社会科课程的理解有不同之处。

美国的教育工作者至今仍未能对社会科的定义取得较为一致的看法,他们也未能断定这门课程是单一的还是复合的,是一个统一整体,还是个体的集合。[3](1—2)全美社会科协会则采纳以下的定义:社会科学习(Social Studies)是为了提升公民能力的、关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在学校的计划中,社会科课程由多种地位同等的、而且成为体系的学科领域所组成,这些领域来自于人类学、考古学、经济学、地理学、历史学、法学、哲学、政治学、心理学、宗教和社会学等。社会科课程贯穿于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整个学校教育。对于社会科的界定,远比单一的传统意义上的学科,如历史或地理复杂,原因有二。其一,社会科课程内容是多样化和综合性的;其二,社会科的课程结构亦是多样化的,有时就称为一门“社会科”,有时却是数门分离的学科课程,如历史、地理等。[2](3)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往往把社会科理解为一门社会科学的综合课程,在中国课程史上,分科设课则为历史、地理、公民等,而整合设课则为“社会”课。进入新世纪,教育部制定了可供各地选择的两套初中社会科学课程,一套开设分科型历史、地理课,另一套就是开设社会科学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这一问题涉及对“课程”一词的习惯性理解与看法。

2.关于两国的社会科课程发展历程是不尽相同的。

美国在20世纪初就出现了“社会科学习”(Social Studies)的理念,并于1921年成立了全美社会科协会。[9]经过较长时期的教学实践与理论探讨,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美社会科协会推出了“10大主题轴”,这是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得出来的关于社会科学课程整合之理念与构想。在此之前,1987年布拉德利委员会(Bradley Commission,致力于促进全美学校历史教育的全国性学术团体)经过认真的研究,并吸取了作为全美20世纪80年代课程改革典范的加利福尼亚州构建的“新历史—社会科学课程”,创建了他们的历史课程体系。在其中提出了六大重要主题,这六大主题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自我与理解他人,使得学生对改变人类生活、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各种要素有所了解与认识。六大主题为:文明、文化的传播与革新,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价值观、信仰、政治态度和风俗,冲突与合作,历史的比较,社会政治模式。[10]显而易见,这六大主题的提出,对“10大主题轴”的最终形成具有积极影响。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致力于社会科教育及研究的专家、学者,出版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以促进社会科的教学。其中一位专家在他的著作(教师用书)中开列了社会科课程的379组基本素材,这些基本素材包括富于启发性事实、令人吃惊的统计资料、有关的探究发现和具有实践价值的资料等。他是按社会科相关学科领域分列的,其中美国历史104组,世界历史57组,美国政府34组,消费经济学31组,社会学55组,心理学55组和地理学43组。[11]所有这些基本素材,构成了社会科相关学科领域的基本要素,而这些基本要素的提炼对于构架社会科课程(包括“10大主题轴”的提出)是十分有价值的。

中国在20世纪20年代曾提出过开设初中社会科课程的计划。真正付诸实践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上一轮课程改革部分省市初中阶段。经过10年的实验,在新世纪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推广至全国。中国社会科课程起步较晚,但走的却是一条积极而又稳妥的改革之路。从提出设想到部分省市的尝试,再从局部地区的实验推广至全国性的实验。经过初步的实验,我们已经认识到《历史与社会》的开设需注意三方面的问题。第一,不追求各社会科学相关领域知识系统的完整性,而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注重价值观方面的培育。第二,以不削弱历史教育为代价而开设综合社会科课程,就需妥善处置历史学与地理学、历史学与社会学的关系。第三,作为直接体现学生“个体社会化”教育宗旨的社会科课程,历史与社会课需妥善处理学科领域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课题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问题关涉社会科的实践与理论探讨问题。

3.两国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的侧重点更有所不同。

如前所述,两国的社会科都含有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侧重点则有所不同。美国的社会科关注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但更为强调民主观念和美国价值观。在全美《社会科课程标准:卓越的期望》的导论中阐释社会科的涵义时,开宗明义地提出社会科的设计,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公民的素质,而这一素质是由知识、能力和态度等多方面要求组合而成的,其目的是促使学生具备民主社会中的公民能力。在第十个主题轴“公民意识与实践”中再一次提到公民意识与实践是社会科的主要目标,社会科课程应提供学生民主社会中公民实践,以及公民意识和原则的学习机会。[2](3,30)注重民主观念和美国价值观的培育,与美国的社会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国学校历史教育中心、布拉德利委员会(旨在促进全美历史教育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和加利福尼亚州教育部都认为,美国人不像其他国家和民族,不是依靠共同的宗教信仰走到一起来的。然而,美国有约束美国公民行为的共同遗产,那就是关于自由、平等和公正的民主观念。美国的学生必须认识到,关于自由、平等和公平,以及公民的政治、经济权利和义务的民主思想构成了美利坚民族的道德价值观。而这个价值观,正像过去那样,今天也正帮助公民在正确与错误,同时也在两个价值观发生冲突时进行选择。[12]这是美国学界人士的看法。

我国的社会科关注民主与法制的教育,更为强调爱国主义情感的培育。《课程标准(一)》和《课程标准(二)》都提到树立民主与法制观念,也都十分强调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而这些要求,与我国社会历史发展、基本国情是相吻合的。总的说来,这一问题是与国家、民族的自身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反映了国家意识与民族精神。

四、社会科课程世界发展趋势

20世纪60年代以来课程一体化的态势日趋显著,进入20世纪90年代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为新世纪学校制订课程改革蓝图时纷纷推出了社会科的课程构想与计划,从这些构想和计划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科课程的世界性发展趋势。

(一)课程结构多样化趋势

20世纪60年代以来综合课程兴起,在社会科学课程一体化的大趋势中社会科课程结构出现了多样化趋势。如前所述,美国推出“10大主题轴”作为架构课程的理念与构想。与之相类似的,有中国台湾地区新世纪课程计划中的社会学习领域“9大主题轴”,以及澳大利亚1994年公布的课程计划等。台湾地区的新世纪课程计划,提出1~9年级“七大学习领域”,其中社会学习领域由“9大主题轴”组成,即人与空间,人与时间,演化与不变,意义与价值,自我、人际与群己,权力、规划与人格,生产、分配与消费,科学、技术与社会,全球关联。②1994年澳大利亚公布“社会及环境研究:全国学校的课程蓝图”,提及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习范畴,分为“五大主概念”,每一主概念由若干次概念组成。“五大主概念”为:时间、持续与变迁,地点与空间,文化,资源,自然和社会系统。[13]

俄罗斯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对整个教育包括课程进行重大改革,出现了课程的综合化与细分化相结合的趋势。在中学阶段设置了综合性课程“社会知识”,由社会、人和个性、文化、经济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社会结构、政治、法的概念诸部分构成。[14]

日本1998年公布的课程计划,初中设置社会科,由地理领域、历史领域和公民的领域组合而成。高中设置的公民科中有“现代社会”综合课程。[15]

香港地区教育署在1990年编订的社会教育科课程纲要颇具特色。初中设计两套方案,方案Ⅰ设置与历史、地理并存的社会课,方案Ⅱ设置取代史、地等课的社会科。[16]

另外,如前所述,中国教育部制订了两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开设社会科课程,需打破历史、地理等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起新的、适应学生学习的课程体系,有的国家和地区采用“主题轴”的方式进行整合(如美国、中国台湾地区等),有的围绕问题组织课程内容(如俄国),有的设计“三维立体”式课程体系(中国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日本则在初中设置分科联合型社会科,在高中设有综合课程现代社会。香港地区更设有功能不同的两套课程方案,设置了与史、地并存的社会课,以及取代史、地的社会科,总而言之,中学阶段社会科课程结构多样化的趋势十分明显。

(二)课程体系整合化趋势

社会科课程体系的整合化是多层次、全方位的,至少有三个层面的涵义。

1.社会科学相关领域知识的整合。

包括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等学科领域。无论是美国的社会科,还是中国的历史与社会科等,都在对上述这些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构成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的知识系统,这是综合课程的基础。

2.方法论的整合。

包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学习方法两个方面。综合课程不仅追求相关领域知识的整合,更追求方法论的整合。在社会科课程中,需提供陈述性的知识系统,还需提供程序性的知识系统,以促进学生建构起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比如全美社会科协会推出的社会科课程标准,在关于社会科课程的涵义中提到,历史学的训练,认清概念的由来,探讨说明概念的原始资料,分析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的概念,这便是历史学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地理学的训练,确定某一概念首次出现的地点,认清某一事物从一个区域或国家运动到另一个区域或国家,认识观念传播的全球联系,这关涉到地理学的空间观与一些基本方法的学习;政治学的训练,运用政治制度的观念,探讨政府的结构及其运行等,这是关于政治学的一些基本方法的学习。[2](3-5)美国一些学者在新世纪出版的著作中也十分强调社会科课程中方法论的学习与指导。[17]中国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类似的要求。

3.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

社会科课程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公民素质,而这一素质是由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诸方面整合而成的,因此社会科课程需体现这样的整合。全美社会科协会制订的社会科课程标准,提出若干教学原则,认为当教学是综合性的,那么社会科是富于成效的;当教学富于意义时,即学生的学习与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力、信仰、态度相联系时,他们会发现他们的学习不仅在学校中,而且在社会上都是有用的,那么社会科是富于成效的;当教学富于价值观教育意义时,那么社会科是富于成效的。[2](11-12)中国与日本的社会科课程也都提出了类似的整合要求。

(三)课程内容开放性趋势

社会科课程内容的开放性,主要包含两层意思。

1.内容更新方面的开放性。

即与时俱进,不断吸纳社会科学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保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时代性,这是各国社会科普遍追求的一个方向。

2.课程体系方面的开放性。

即课程不仅提供社会科学相关知识,而且这些知识与学生的经验,以及现实生活、社会发展密切相连,互相融会,整合为一个整体,这是由本门课程的特点与教育目标所决定的。如中国按《课程标准(一)》编写的课本,编有“传媒”与“社会”单元,内容包括了传媒的发展、传媒改变生活、正确对待传媒和网络的生活等。[18]按《课程标准(二)》编写的课本,编有“来自家乡的报告”活动课,促使学生了解与掌握认识社会的一些基本方法与能力。[19]

① 2004年教育部对《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修订,修订后,《历史与社会》两个课程标准合而为一,但仍保留两个实验稿中各自的课程框架。

② 见中国台湾地区制定,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暂行纲要·社会学习领域.2001.

参考文献:

[1]Loretta Sullivan Lobes.Surveying State Standards:National History Education Networks 1997 Report on State Social Studies Standards[J].The History Teacher,1998,(2):221—223.

[2]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Social Studies:Expectations of Excellence[Z].Mary Land: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2001.

[3]Jake Levin.Social Studi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M].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0.

[4]Francine Alexander,Charlotte Crabtree.Californias New History-Social Science Curriculum Promises Richness and Depth[J].Educational Leadership,1988,(9):10-1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二)[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一)[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32.

[8]Michael Whelan.Why the Study of History Should Be the Core[A].E Wayne Ross.The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C].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1.54-55.

[9]中国台湾地区人文及社会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英国小学社会科课程之分析[M].中国台北:三民书局,1992.2-5.

[10]Arthur Zilversmit.The Bradley Commission and American History[J].The History Teacher,1989,(11):45-51.

[11]Ronald L Partin.The Social Studies Teacher's Book of Lists[M].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2.

[12]Charlotte Crabtree.Improving History in the schools[J].Educational Leadership,1989,(11):25-28.

[13]周愫娴.澳洲的社会科课程[J].教育研究(中国台湾地区),1998,(8):32-43.

[14]白月桥.俄罗斯课程改革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7,85.

[15]日本文部省.关于课程改革的说明特集[J].中等教育资料(日本),1998,(9):104-162.

[16]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中学课程纲要·社会教育科课程纲要(中一至中三适用)[Z].香港地区:香港政府印务局,1990.

[17]Pamela J Farris.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Social Studies[M].New York:Mc 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2001.10-18.

[18]韩震,刘北成.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48-64.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整理范文2

关键词: 社会与历史 专题式教学法 运用

一、问题的提出

培根说“学史使人明智”,司马迁说学史可以“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补敝起废”。明辨是非,惩恶扬善,指导自己的行动。章士钊说:“灭人之国先去其史”。历史的重要性是世人皆知的,可是,在当今的社会中,历史教育却不被重视,这不能不让人担忧。由于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历史学科在人们心目中是“冷门”的学科;一些学校和教师不重视初中历史教学,有的把一节课变成了故事会;有的照本宣科﹑画钩列条,什么时间﹑人物﹑事件﹑意义等,不加以任何解释说明。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死气沉沉。许多学生在历史课的学习中找不到乐趣,只能是一次次的失望,最终变得失去兴趣。正如教育部1997年对北京两千多名学生调查表明:学生最不愿学的课程,历史课占前3位;学生对15门课程喜欢的程度,历史课倒数第2位;学生认为“枯燥﹑没意思的课”中,历史课居第5位。在初中社会与历史课上,存在学风不浓,纪律较差的现象,学生也非常“喜欢”把它当做“第二课堂”。上课看课外书﹑睡觉﹑做其他科目作业。再加上家长受传统观念影响,只关心语数外,而对社会与历史课更是置之不理,不闻不问,漠不关心。为了改变目前初三《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现状,我尝试运用专题式教学法进行《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什么是专题式教学法。

所谓专题式教学法就是指围绕某个理论知识、社会热点、考试题型等进行专题教学。这种复习方法由于跨章节、跨教材、“以生为本”,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比较宽广、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用专题式教学法进行历史课的复习,就是把零散的知识归类、贯穿、汇总起来,然后呈现给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重新分类和整合——“梳理”知识,“演绎”原则,“总结”规律,以强化和巩固基础知识,形成正确的整体史观,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理解和记忆能力,提高考试技能。专题教学是落实历史基础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专题式教学法的作用

1.专题教学通过概述、分析、归纳、讨论、比较进行知识重组;启发学生回顾历史,对现实与社会问题进行历史思考,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专题教学使学生把握专题主线,提炼专题要点,深化历史认识,提高审题作答技巧。在专题式教学中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保证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挖掘教材与考试说明的结合点,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与提高,使历史知识线索更明晰,历史逻辑条理更清楚。如讲工业革命专题,采用列表归纳法:时间、原因、标志、技术领先国家、重要发明、能源、意义、作用(意义)、对中国的影响、结论;教师在专题教学时,既要把同一事物的不同时期进行纵向的联系与比较,又要把不同事物的某一方面进行横向的联系与比较;既要注意历史知识的内部关系,又要重视历史知识的外在联系,即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史事之间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以及中国与世界、历史与现实的相互关系,历史学科与政治学科知识的联系,多角度洞察,多层次分析,树立整体史观,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习知识有整体的认识。

3.在专题教学中通过社会热点和政治学科的结合,学生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社会与历史教学是通过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历史与社会热点的联系,历史与政治学科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培养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社会与历史中考题以人类社会面临和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为主要命题依据。专题教学要点是社会现实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历史分析,以此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对教材进行联系实际的思考与整合,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整合教材;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感悟历史,体会历史。

4.专题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的历史知识学习。我根据学生的兴趣开设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学习专题,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喜好与特长,通过个性化的选择学习,不仅可以进一步掌握专题史的知识,而且较之以前可以极大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二、具体实施和操作

(一)专题教学的呈现

1.内容选择的多样性。中学社会与历史教学专题在内容的选择上是极其多样化的。可以是一个人,如武则天等,也可以是一件事,如“南京大屠杀”;可以是一系列人,如中国历史上的杰出帝王,也可以是一系列事件,如中国历史上成功的变法有哪些;可以是一个地区,如,也可以是历史小说、成语故事等。这些都可以构成专题探究的独特视角。

2.知识呈现方式的灵活性。专题式教学在历史知识的呈现方式上是很灵活的。可以是知识竞赛的方式,如历史上的第一次和第一个;可以是讲座形式,可以是故事会的形式,如成语故事中的历史世界;也可以是影视欣赏,如《三国演义》、《大明王朝》等,进而比较与历史原著的不同。具体呈现方式结合专题内容灵活使用。

3.学习过程的主动性。专题课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积极动手,主动多途径搜集专题课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学生要独立思考,去阅读观察、联系比较、想象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此外,在课型选择上,专题课可分别与新授课、活动课、选修课相结合。

(二)专题教学的主题

如从科举到高考,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蒙古帝国的建立,地区发展简史—台湾、,专题简史—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小说中的历史世界,成语中的历史世界,人物个案研究——武则天,如何释读历史时间与地图,《清明上河图》赏析,历史上的第一次和第一个,中国历史上的成功变法知多少,大话三国与大话西游。

特别是在初三的复习课时,专题式教学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在2010年的初三中考复习时,我着重选择了下列专题:中国的民族政策;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设民主政治、打造尊严中国;法制建设、建党90周年的专题;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应对粮食危机问题;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等进行针对性的复习,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专题教学的课型

1.与新授课相结合。专题课与新授课是相辅相成的,从内容上看,专题课可以是在新授课结束后对书本内容的拓展与延伸。如重庆谈判与全面内战的爆发的专题讲座,既能够激发起学生对重庆谈判这件事的兴趣,又弥补历史新教材中的不足。更多的时候,专题课是与新授课同时进行的,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与活动课相结合。活动课的设置是新教材的特色之一,如何开好活动课,是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的集中体现。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材和教参提供的活动内容往往受教学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活动设计时,必须在已有条件的基础上,尽可能发掘其内涵。如主题“历史成语故事”,以学生常用的成语为视角,学生在收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故事竞赛,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丰富知识,提高兴趣。

3.与选修课相结合。现在不少中学开设了有与历史相关的选修课或者成立了历史兴趣小组。与新授课或活动课相比较而言,选修历史或兴趣小组的学生素质更整齐,进行专题教学的时间也更宽裕。

三、专题式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的“有所为,有所不为”

传授者的身份正在淡化,转而变成了学生的合作者、指导者。从“讲”师变为“导”师,教育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在专题式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的讲授不再是面面俱到,而是对教学内容有所选择,有所侧重。一些较容易的知识点和教学内容则由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后自学的方式学习,遇到疑难问题可以在课堂上的提问时间提出,由教师加以解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专题式教学法改变了原有的以传授具体理论知识为中心的模式,构建了一种以传授具体理论知识、学习方法的初中历史课教学的新的模式,课堂授课紧密围绕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目标展开,最大限度地实现初中历史课的两大功能:教会学生做学问和教会学生做人。

(二)精讲、会讲

充分发挥讲授的优势,进行“精讲、会讲”是专题式教学法的一个基点。“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在专题式授课中,教师较系统地帮助学生理出知识的体系和脉络,并就一些难点和重点内容进行侧重讲述,就完成了知识的传授任务。在此的关键点就是丰富讲授技巧,实现所授知识的充分表达。

(三)立体式表达

“粉笔—黑板式”教学手段曾经、正在并且将继续为中国的教育做出贡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知识经济的来到,知识更新换代日新月异,“粉笔—黑板式”教学手段的平面式表达,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历史课教学需要。“粉笔—黑板式”教学手段表达不足的缺陷,逐渐成为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手段,构建历史课教学内容的音、色、声等多层次的立体式表达,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专题式教学法既立足教材又高于教材,可以有效弥补教材的逻辑性低、内容相对固定等先天不足,由任课教师掌握教学内容的编排,可以灵活地安排教学计划,充分地利用诸多教学手段和实践新的教学理念,能有效地保障教学质量,从而为形成历史课教学和教师个人发展的“双赢”局面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在没有压力下会学得更好[J].北京:中国教育学刊,2005,(4).

[2]徐晓娟.以课程建设促进教师的发展性评价[J].北京:中国大学教学,2005,(4).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整理范文3

 1.历史学科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功能

首先,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过程存在着继承性,人类社会历史就是在批判继承中演进的。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一个发展阶段,从远古时代到文明社会,从北京猿人到孙中山,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有责任去认知。从浩如烟海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当中汲取有营养的成分,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并世代传承下去。历史教育就是将学生引入到历史情境当中去,让学生深入角色,感到自己就是历史当事人,把这些历史人物的优秀品格的人格魅力内化到自己这边,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情操,使学生得到系统的、生动的、有血有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其次,学习历史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历史事件是客观的,而历史评价不是唯一的。教师引导学生从史料入手,感知当时的历史情景和事件发生的时代,分析当事人的利益、价值和观点以及他们所作的选择,试着分析、找出对那些问题的不同处理所产生的结果和影响,找出那些问题产生影响的历史条件和对当代的影响,从而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想象思维。同时须注意一点,切勿为了追求答案的统一,而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人格的培养。

 2.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的任务

要想弄清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任务,必须首先弄清初中历史教育教学是属于历史研究范围还是历史运用的范围。对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历史更侧重于比较简单的掌握运用。这种历史的运用包含为其他的学科的学习提供规律;对学生及整个社会进行宣传教育,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信息,包括背景、经验等。中学生是要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为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为将来认识和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积累足够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经验。从近几年中考历史试题来看,检测的程度过深,范围过广,以至于有些试题连历史老师看了都无从下手。初中历史教育仅是感性层面的,是对学生历史素养打基础的阶段,要明白这一点。

 3.初中历史教育的价值

一切教育的本质都是实现人的社会化,使人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发展自己。人在社会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大都是综合性的,单靠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难以解决。历史与许多边缘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历史包含了这些学科的发展轨迹。如学习历史必须具备相关的哲学、政治、经济和法律知识;现实的政治都有历史渊源,学习历史不忘关注现实,能很自然地与政治时事联系起来。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要在学习历史增加历史人文素养之外,更要学会运用历史的观点和思维来分析现实社会现象,即使是很简单的比较运用也可以。我们说历史教育的意义关乎社会的进步,那是因为历史教育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稳定。历史虽然是过去人类的生活,但时间是永恒连续的、前后相继的,过去、现在、未来都统一于时间的向度上,因而史学思维模式在认识现实社会生活中几乎被完整地加以运用。史学思维模式是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所以离开了历史教育,就等于离开了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没有了基础,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就难以谈及社会的稳定和进步的可持续性。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整理范文4

[关键词]初中历史人文精神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98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在内的事件及其价值的描述,初中作为历史教育的始端,对学生的历史观形成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完成客观的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全面、深入、独立地认识并且评价历史,同时也应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素质的养成,为其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树立提供科学的引导。

人文精神包括以知识为基础的文化积淀以及以历史和实践为指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发展过程中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社会发展真实水平的重要风向标。人文精神教育是初中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初中历史学科包括世界和中国的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等相关内容,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相对全面的概括,以丰富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对整体世界的认知水平。从内容上看,初中历史包括经济史、文化史、政治史、军事史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抓住历史课程的特点以及开展人文精神教育的契机,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基础上,以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完成学生素质层面的引导。

一、充分利用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对初中生开展三观教育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人生观作为人格的重要内容,指导着学生对自身的认知以及对自身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对其潜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人类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许多颇具特色的先进人物,其作为与态度对历史的进步起着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教师可向学生充分开展相应的人生观教育。例如在《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针对商鞅、孙武、屈原、扁鹊、老子、孔子、韩非等人物展开素质教学。首先,教师要注意确保学生对具体人物的认知程度,对人物的生平事迹及其影响等进行全面陈述。在陈述过程中,教师应避免带有主观的评价色彩,使学生尽可能客观地认识各类历史人物,并以自身知识体系为基础展开思考。其次,教师可通过情境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等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令学生在正确的历史观的指导下对具体人物加以讨论,并从中形成对历史人物的客观认识。比如在教学《孔子的发展与成就》一课时,教师可在课堂上开展交流会,使学生分别针对孔子的教育成就进行分析与总结。由于初中生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均未成熟,在人物认识和评价等方面难免存在不够正确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此过程中还应适当地加以引导,以保证以培养正确人生观为内容的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效性。

二、充分利用历史事件的相互联系来对初中生开展三观教育

人文精神的培养除了对学生人生观加以正确引导,还包括帮助学生形成对世界的整体认知与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充分认识自身与世界的矛盾与联系。初中历史作为世界发展的简要陈述者,既承担着向学生展示较为充分的社会历程的责任,也应起到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并处理历史与现实、社会与自我等联系的积极作用,从而完成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教育目标。首先,全面、详细、有组织、有计划地认识世界发展的过程、重大事件及其影响,是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以价值观培养为重要目标的课堂活动的重要基础。例如,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对有关知识进行梳理,使学生能深入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及影响。另外,在事实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可向学生展示课件的相关视频或文件资料,使学生在事件的认识过程中充分考虑各方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适当进行引导,使学生最终形成自身对历史事件的独立看法,具体可通过创作、演讲等形式完成价值观培养教学的任务。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作为学生认识世界的开端,不仅是其世界观形成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契机。教师应充分把握历史的客观性、系统性及特殊性等特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较强的人文素质教学,以先进历史人物的光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历史的严谨推动学生完整世界观的建立进程。

[参考文献]

[1]聂翔雁.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探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4(4).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整理范文5

一、“点”的整合――每一节课的知识整合

一般说来,每一课的内容都有一个发展的主线或者线索,根据主线或者线索确定主题,构建起本节课的知识网络,这节课的内容基本上也就掌握了。如复习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资本主义的曙光”时,将主题设置为“两次发现”:第一次发现为“人”的发现,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性的解放,掌握文艺复兴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相关概况;第二次发现为“地理大发现”,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开拓。

二、“线”的整合――每一个单元的知识整合

在历史的单元复习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线索,根据线索可以设置相关的主题,将相关的史实串联起来,使历史知识更系统化、线索化。如在复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时,可以根据第二单元的主题“近代化的探索”进行单元的知识整合。可以整合为:地主阶级的近代化探索――洋务运动,了解在近代的中国,统治阶层地主阶级如何自救,学习西方的技术,维护封建的统治;资产阶级的近代化探索――和辛亥革命,了解在近代的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如何摆脱近代中国的命运,学习西方的制度,争取民族独立;知识分子的探索――新文化运动,了解在近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如何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力求实现在思想上的近代化。

再如在复习人教版世界历史近代史“步入近代”时,可以将本单元知识整合为三个数字:一二三。“一”指一次革命,使学生系统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体会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推动作用;“二”指两次发现,通过知识的整合,使学生系统了解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相关概况,分析认识人类的思想解放和地理上的大发现;“三”指三次资产阶级革命,列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知识点,通过分析比较整合,整合出三次革命的异同点,可以归纳为三次革命同为资产阶级革命,但因为各国情况有所不同,革命过程不尽相同,革命后建立的政体也不相同。

三、“面”的整合――每一个历史专题的知识整合

教师可以根据历年来的中考考点,总结出历史的专题复习单元。平时的历史课堂学多数是以时间为顺序,学习相关的中国和世界的重大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初三的复习教学设计中,可以使学生注意历史事件的横向和纵向联系,理清线索,整合相关的知识点。如在复习世界史时,设置美国史的专题复习,将美国历史分成五个阶段:独立的美国――美国独立战争;统一的美国――美国南北战争;创新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三次科技革命;富强的美国――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霸道的美国――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科索沃战争。通过五个分阶段的复习将美国史专题史的知识整合,使学生从整体上复习了美国史的相关知识,了解美国史的发展线索,对于美国的发展崛起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复习中外历史重大改革时,可以设置相关的改革史专题复习,将中外的重大改革进行比较。如将中国的与日本的明治维新相比较,从改革背景、改革人物、改革内容以及改革对本国的不同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整合;日本的明治维新同样也可以和俄国的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相比较,分析两次改革的异同点,可以得出结论:两次改革的性质相同,都使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整理范文6

关键词:以学定教;依标施教;初中历史与社会;含义;运用策略;注意事项

一、“以学定教,依标施教”的内在含义及概念

1.以学定教

所谓“以学定教”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实际认知水准、课前预习情况、对于所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及情感态度等基本因素,确定恰当的教学起点、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以此达到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学科修养良好的教学效果。

2.依标施教

《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是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编写的必要依据。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灵活运用其先进理念的基础之上,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这就是所谓的“依标施教”。

二、“以学定教,依标施教”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策略

1.依据学情,确定适宜的课堂教学目标

由于长期以来学生处在应试教育思想束缚之下,导致他们的科学探究水平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这一点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尽管学生在课前通过小组协调与合作,能对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初步学习,但由于自身缺乏良好的分析、归纳能力,课前预习效果并不甚理想。需要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与专业指导活动。

鉴于这种情况,我在“走向新世纪的政治文明”的教学过程中设置了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国家;通过具体事例分析说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2)了解我国公民正确参与政治生活的各种民主形式;通过具体事例分析说明,公民的积极参与对于我国政治民主化建设推进作用。

(3)关心国家的民主与法制建设,能自觉依法行使公民享有权利,履行公民应尽义务。

2.依据学教目标,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在“走向新世纪的政治文明”这章内容中,笔者结合制定教学目标,开展了如下教学活动。

(1)回顾我国政治文明的历史发展进程。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史实资料或者历史真实案例,对我国旧体制下的政治文明进行探究。

(2)感受我国的现代政治文明。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展开讨论,以此作为切入点,向他们讲解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知识点。

(3)鼓励学生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对历史与当代政治文明现象进行比较与分析,感受我国政治文明带给我们每个人的巨大变化。

3.依据新课程标准,灵活开展教学评价

《义务教育社会与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多种多样,学生的个性日益鲜明。教师应该改进和完善评价方法,避免用单一标准或方法测评学生学业成就。倡导采用多种评价方法明确评估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依据这一指示,我在“走向新世纪的政治文明”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如下评价方法:

(1)口头讨论。要求学生在全班或小组内依据教师的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活动,由教师提问并记录结果。

(2)学生自评。提供给学生完整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阐述或者回答进行自我审视、分析与评价。

(3)合作评价。引导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互相评价,促使学生在评价他人的学业成就时,能接触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点。

三、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运用“以学定教,依标施教”教学方式应当注意的问题

1.充分了解学情是前提

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实际认知水准、课前预习情况、对于所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及情感态度等是“以学定教,依标施教”的起点;而学教起点的选择与确定将直接影响到学教目标的实施与教学效果的实现。因此,从这层意义来讲,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以学定教”的首要前提。

2.制定教学目标是关键

教学环节是整堂课的关键环节,与此相适应,学教目标的制定同样也是“以学定教,依标施教”教学模式下关键环节所在。

3.必须保证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评价不仅要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做出评价,而且要对学生认知能力、思维水平、认知策略、情感态度和个性发展等方面进行整体评价,尤其要关注学生在这些方面发生的变化及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上,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评价方法。

总之,我们初中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将“以学定教,依标施教”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整理范文7

关键词:初中历史;社会热点;融合;高效

我们知道,历史学科在中考中的分值相对较少,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及家长对其重视程度不够。但是,当前新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提出要培养综合素质化人才,而不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机器。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入社会热点,引导学生理性对比历史与现实,养成关心时事、了解时事、讨论时事的习惯,就可以更深刻地触动学生的内心,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一、将社会热点引入初中历史课堂的意义

(1)引进社会热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历史教学资源不能仅仅停留书本之上,要充分利用课外的教学资源。例如,课外辅导书、新闻资料、报刊、电影等,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社会热点教学”作为新兴的课程教学概念,也是对新型历史课改的有力理论支持。但是,初中历史教学实际情况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教学资源单一、课堂教学氛围枯燥等,这就导致学生很难长时间对课堂教学集中注意力。我们知道,历史是一门基础性人文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发现于生活,这就需要我们初中历史教师大胆开发社会资源,提高历史课堂感染力,促使历史知识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历史感悟能力及批判能力。

(2)引进社会热点,拓展学生知识面。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大胆地引入社会热点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小组讨论,进行中外对比、古今对比。这种讨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及拓展知识面。例如,学习“商鞅变法”时,涉及的贪官污吏,教师可以引入当下社会的热点:案、案中涉及的,激发学生展开讨论,并积极查阅相关知识,做出总结,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客观评价及对现实的针对性批评,[1]然后对其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作出向往,并和同学分享,引发自我的历史思考,拓展自我的历史思维及知识面。

(3)引入社会热点,提升学生的综合批判思维能力。初中历史教学不能单纯地看作简单的书面历史教学,其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批判、对当前的借鉴。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历史发展规律思考当下问题,[2]并利用历史的思维去思考、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例如,学习“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当前进行分析,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展开分析,让学生明确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锻炼学生的综合批判思维能力,全方面地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二、引入社会热点对学生爱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性

(1)引入社会热点,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丝绸之路、四大发明、孔孟教育,还是瓷器、丝绸,等等,无一不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例如,学习“科技教育与文化”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入我国近几年来在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如中国成功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和嫦娥一号等,通过多媒体播放当时激动人心的时刻,然后教师进一步讲解科技成功背后的辛勤努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引进社会热点,强化民族责任感。回顾历史发展,我们知道国家的稳定发展离不开民族的稳定团结。[3]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就要通过引入社会热点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学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一课时,教师可以大胆地引入2014年3月初我国发生的“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让学生感受到热爱国家、反对恐怖暴力威胁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正义感。

三、总结

总之,让社会热点走进初中历史课堂,无论是对提升学生的历史批判思维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还是民族情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就要积极大胆地引入社会热点,锻炼学生的批判分析能力,让学生理性看待历史,客观评价社会热点。

参考文献:

[1]曹国华.整合时政热点材料 促进初中历史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 2012(36).

[2]林 跃.让时政热点真正走进历史与社会[J].考试周刊,2010(11).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整理范文8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生发展;衔接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刚进入高一历史课程学习的学生是起点,而在整个中学教育中,初一的学生便是教学的起点,因为目前我国的历史课程设置中,是从初中开始进行历史课程学习。从初三中考到高一学习只是学生在整个中学过程中的一个转折,所以在整个中学教育层面来说,初中教学是与高中紧密相联的,初中与高中教学的衔接只是一个结点。

一、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问题

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尽管关系密切,可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着两者衔接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使学生无法快速适应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而且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堂效率不高。在初中与高中历史教的衔接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在高中学习中的问题。高一新生进入高中历史课堂学习后,无法适应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认识没有随自身发展水平发展,把在初中对历史课程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都大量一层不变地移植到高中学习中。使得在最初的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学习中处于被动,无法按照高中课堂要求掌握学习内容,考试成绩不理想。

第二,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忽略学生的发展实际,课堂上仅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教学的经验对学生进行授课。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并且教师的教师素质也提出更高要求。其中教授高一历史课程的教师面对的是从新课改要求下的初中教育刚刚毕业的学生,他们的身上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如何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做好初中与高中的转换,这需要教师去思考,去探索。

第三,在中学历史教研中缺少初中与高中的相互交流的形式。学科内的交流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促进学科教学的有效形式。其形式可为多样,如历史学科教师的集体学习与备课,学科内的公开课、研讨课、评课等。在活动中展示亮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相互学习。但是在这些活动中多以一个年级的一个学科为单位进行,更大的规模也只是整个高中或整个初中的历史教师。在教研学习,公开课、研讨课中很少有初中和高中教师一起参加,交流的机会。这对于不同年级,特别是初中与高中在教学中的认识了解不利。

二、关于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解决建议

通过对教学衔接中问题分析,可以知道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是各方面因素结合所产生的。要做好教学衔接工作,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就应将其作为一个系统去思考,解决。只有将各个方面兼顾好,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

第一,教师应增强历史教学衔接的意识。初中和高中教师都应具备历史教学衔接的意识,把学生的发展作为一个过程,不仅要考虑当下学生的学习问题,更要关心学生日后的成长。初中教师在教学中,应去落实衔接意识,把学生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而不仅仅注重自己教学所在的一个阶段。课堂应按照教学三维目标去完成,在一些特别的问题上可以做适当知识和能力的延伸。高中教师则应依据学生在初中学习知识、方法、能力的基础,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在日常教研活动或听课评课活动中,初中和高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去体验各自的课堂,从中领悟、体会对不同发展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增强对学生的中学学习成长的全面认识,以便自己在所教的年级中采用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对高一学生进行初中与高中历史学习衔接指导。高一学生满怀着对高中生活的憧憬进入学校,高一的教师们会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入学教育。在历史课堂中,也应该重视和高一新生的第一节历史课,这节课是让学生做好高中课程衔接的关键一课。例如在课上可指导学生阅读新的高中历史教材,发现高中教材的特点,让学生回顾初中教材的内容,寻找其中的异同,对初中和高中历史的课本有更深入认识。从而引申出如何做好高中与初中历史学习的衔接,如何更好、更快地进入高中历史学习的状态。在这过程中还要注意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历史课有期待,对历史学习有兴趣,自己愿意去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紧密联系高中历史课程的特点进行。例如高中历史强调历史意识的培养,对过去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分析探究,从中找到今天为我们所用的经验,汲取其中的智慧,这是历史学科的亮点。在此同时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当代的一些政策和社会问题,做到学有所用,这样从中体会历史学习的内涵和快乐。这是对待高一学生历史学习的第一课,也是做好高中与初中历史学习的衔接的关键一节课。

除了第一节与学生的交流课外,要实现对高一学生又好又快地进入高中历史学习这一目标,还要依靠之后具体教学内容的引导。具体而言,学生在这一节课的知识储备有哪些,在本课的三维目标要求中,哪些是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哪些是要通过课堂学习后可以达到的水平,哪些是在以后学习中还要继续讲解和深化的内容,教师应有相对应的了解。这样才能在对高中具体知识整合,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使用,学习方法的指导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真正在课堂上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提高教学质量,建设高效课堂。

总体而言,对于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解决,应该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入手,把初中和高中的历史课程教学作为一个整体,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采取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和指导,最终达到初中与高中顺利衔接,高一学生能又好又快地进入高中历史学习状态,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走好这一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整理范文9

根据同志的重要指示,各科教学都要渗透“两史一情”教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通过联系史地知识进行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从学科比较研究的角度看,思想政治课同历史、地理课在教学目的上有相同或相近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的《历史教学大纲》写道:“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进行国情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起着积极作用。”初中历史教学要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社会发展规律、国情、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党的基本路线、革命传统、道德情操等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的《地理教学大纲》写道:“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包含着进行思想教育的丰富内容,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树立生态环境的全球观念,以及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关系的正确思想。”地理学科“以地理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于一体”,“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和国策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求新的精神”。《历史教学大纲》、《地理教学大纲》同《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在内容上确有某些相同或相近的地方,只是知识载体和传授角度不同。历史课是在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有机地进行上述教育,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地理课是在学生“获得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包括乡土地理)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明人地关系”,做到“地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者的统一”,“思想教育要寓于地理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之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紧密联系实际,生动活泼地向学生传授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和其他有关的社会科学知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是直接系统地传授还是有机结合本学科知识渗透,是思想政治课同历史、地理课的区别所在。

(二)

我们研究思想政治课同史地知识的联系的目的,就是要把握它们究竟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找出二者的契合点,并以此为契机,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提高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使之接受所要传授的马列主义常识及其指导下的其他社会科学知识。通览《思想政治》教材,引用史地知识有下列情况:

一是引史(地)以推出结论性的。通过引述历史事实或地理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自然引出或推出不可辩驳的、令人信服的道理。例如:为讲清初一《思想政治》第二课第一节中的“社会主义使祖国从黑暗走向光明”,教材概括叙述了中国近代史上仁人志士们的探索史实,说明要改变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靠农民革命、改良维新、走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都行不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人民革命,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使中国从黑暗走向光明

二是说明政治知识内涵性的。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真挚感情。这种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集中表现为:对祖国河山、文化、历史、优良传统以及人民的热爱;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把个人命运同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为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精神,等等。初一《思想政治》第一、二课的大部分内容,就是在对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作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立场出发,按上述线索编排的。为讲授爱国主义,教材自然要叙及祖国是各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整体,包括疆域土地、山川河流、矿藏物产;民族的语言文字、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心理素质;祖国的主体——广大人民群众,等等。

三是证明观点性的。例如:初三《思想政治》第三课“防御国际敌对势力的侵略和颠覆”一框中涉及到“国际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时刻不忘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观点,为使学生懂得“这个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本性并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帝国主义从来没有放弃武装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教材重温美国纠集15个仆从国侵略朝鲜及我国抗美援朝的历史,作为佐证。初一《思想政治》在讲“公民要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时,也是这样引述史实证明观点的。

四是展开分析性的。初三《思想政治》第四课“坚持马列主义、思想”一框,指出对古代文化遗产要批判地加以继承。教材列举了大量的古代文史资料并展开分析,教导学生“决不能把浩如烟海的古代思想文化,不作具体分析地一概视为封建毒素”。

五是树立典范进行教育性的。在初三《思想政治》第八课“共产主义是人类的最高理想”一框中,为了教育学生“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教材列举了历史人物、的典型事例,用以启示后人。初、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凡涉及培养美德、发扬高尚精神的,几乎都有历史典范人物的事例,从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人生观和思想方法起到了导向作用。

(三)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本学科所要传授的知识同史地知识之间的关系该作何处理呢?

以史(地)导理用史地知识引导学生推导出政治道理。例如:给初一学生讲“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除了讲郑成功的事例外,还可适量补充诸如明代戚继光抗倭、清末中日甲午海战中邓世昌、丁汝昌的壮举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抗日,从而推导出“中华民族历来有维护祖国和独立的传统”,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又如:给高三学生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应抓住教材所例举的1840年~1949年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较详细地分析三个典型的历史运动——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戊戍变法改良运动、辛亥革命运动,引导学生从中领悟——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都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三座大山。

借史(地)鉴理借用史地知识证明政治观点、原理。比如:给初三学生讲“我国宪法总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就要剖析辛亥革命成功的一面和失败的一面,对比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做的三件大事,证明一个道理——跟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就能打倒三大敌人,建立独立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从而使学生树立这样的观点——“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再比如:给高二学生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借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和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材料。他们或者对中国国情、世界形势的估计不符合实际,放弃领导权,导致革命失败,或者根本就不了解中国的实际,不懂得中国革命的规律,一切从本本出发,导致革命受挫。“左”、右倾机会主义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主观与客观相分离,认识与实践相脱节。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明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借史鉴理,能增强理论教学的信度。

循史(地)揭理通过史地知识揭示政治道理。初二社会发展常识是借史地知识(侧重于史)来揭示社会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在教学中,我们应揭示各社会形态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的特殊规律;透过史实,分析各社会形态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主要指阶级关系及阶级斗争),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归纳或演绎出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

析史(地)拨理引导学生对史地知识加以分析,点拨出史地知识所蕴涵的道理。例如:讲初一“祖国养育了世代儿女”这一内容,就应按爱国主义的内涵,用教材所引材料点明“幅员”、“领土”、“地理环境”是说发扬爱国主义包括热爱祖国壮丽的河山;“辉煌的古代科技文化”、“丰富古籍”是指爱国主义包括热爱祖国的文化、历史……这样,学生就明白了爱国主义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