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集锦9篇

时间:2023-08-27 15:04:16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情境教学 “主动探究式”学习方式

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有一个新理念引起了一线教师的共鸣:新课程改革要“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即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转变。如何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转变呢?华盛顿大学有这样一个条幅:“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如果教师能够设法激活学生的情绪、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听到的、看到的甚至做过的,再加以独立的思考,最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主动参与的过程,我想这样的学习方式就是“主动探究式”学习方式。而我认为,情境教学是吸引学生积极置身于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是推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最佳教学策略。

一、“情境教学”的基本含义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引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主动且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达到情感升华,从而促进他们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活动。本质在于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呈现积极化的状态。中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这句话的主旨就是要实行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使教学内容情、学生情、教师情融为一体,不断激发学生新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以积极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收获知识,促成学习思维的成长,同时得到情感的升华。

二、开展情境教学的必要性

从心理学角度看,开展情境教学有其必要性。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实验心理学指出:获取信息的途径来自多种感官的刺激,而最能刺激学生感官的是跟他们密切相关的,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情境。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水平出发创设情境,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开展情境教学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过去性”是历史学科的显著特点,同时历史又是具体的。事件或现象有其起因、经过、结果;人物有其语言、思想、特定的心理活动等,可见历史是生动、形象、具体的,其情景性强,但由于教材的简约性,使本来鲜活的历史黯然失色。如何让学生对这些历史事实有更直观的体会与理解呢?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展示丰富的文字、图片、表格、音像、实物等创设恰当的历史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阐述自己的见解,并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高效学习,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课改形势下,高考的新要求决定了开展情境教学是必要的。近几年来,从高考历史试题考查内容来看,识记题比重下降,思维能力题的比重上升,而且上升幅度较大。试题以教材知识为依托,通过创设“新材料、新情境”,使试题的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不拘泥于教材的表述,突出学科能力的考查,如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史论结合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归纳、概括、比较、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等。而这些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可通过情境教学充分有效地培养,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思考、分析、感悟,在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科思维能力。

开展情境教学顺应了当前时展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据美国劳工部提出的就业人员必备的五大能力和三大基础来看,其中一大能力是“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能获取信息、评估信息;能组织信息、保持信息;能诠释信息、交流信息;能用计算机处理信息”;一大基础是“思维基础:能进行创造性思维,有决策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想象能力、学习能力和推理能力”。情境教学是培养当今社会新型的有想象力、判断力、分析力人才的关键。那么,怎样创设情境才更加有效呢?

三、创设有效情境,需要把握好的三个维度

1.情境的创设要忠实于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效的情境设计要从教学内容出发,有针对性,以落实三维目标为归宿,而且围绕重、难点知识开展情境教学是最有效的。如我在讲《开辟新航路》一课中“价格革命及其影响”这一难点知识时,创设了角色情境: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的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涌入欧洲,造成金银贬值,物价上涨,这被称为“价格革命”。它促进了欧洲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1)假如你是当时从事商品生产的资本家,你对此现状满意吗?为什么?(2)假如你是依靠固定货币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你又会作何感想?学生分角色去体会当“价格革命”发生后,欧洲社会不同阶级的处境,从而准确理解了欧洲资产阶级因获取暴利,实力上升;而欧洲封建主收入减少,势力衰落。最后自然而然地得出“价格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结论。这样“价格革命”及其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的影响这一难点知识就得到了有效解决。

2.情境的创设要兼顾趣味性和真实性。一个寓趣味、知识于一体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使干巴巴的历史问题在不知不觉的趣味情境中得以有效解决。同时,情境的创设还要有真实性。“情真”,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景真”,历史课的灵魂来自它的思考,历史课的精神来自它的情感,但这一切都离不开它们的载体――历史的本身,历史的真实。如我在《太平天国运动》一课中讲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时,尝试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故事情境:“我是小破孩,广西桂平人,生于1840年8月6日。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平时常与丫丫一起玩。父亲耕作,母亲织布。可是,最近几年,听说来了许多红头发和蓝眼睛的人,咱家的布没人买了,父亲种的田完了租剩余还不够全家人吃。今年还发生了旱灾、水灾和虫灾,日子就更难过了。家里实在太穷了,我们天天吃番薯,但后来连番薯也没有了,最后父亲和母亲商量,一起加入了‘拜上帝教’,我也参加了。教徒们都比较穷,互相接济着过日子,听说我们那么穷都是‘阎罗妖’在作怪,大家都以兄弟姐妹相称。我一个小破孩也要弯腰射‘阎罗妖’了。”设置探究问题:“阎罗妖”是指什么?小破孩为什么要射“阎罗妖”?这样,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这一难点就在一个趣味情境中解决了,而且这一情境的创设有它的历史真实性,小破孩的身世和经历符合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的中国社会状况。小破孩是虚拟的,但是他生活的社会是真实的。总之,创设的情境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创设真情境,才能切实引导学生感知真历史。

3.情境创设中问题的设计要满足学生思维发展的需求。促成学生思维的成长是教师最大的美德。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如果教师的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就能使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连贯地表现为等待、探索和行动。”而高中生有“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渴望探索发现”的学习心理特征,如果“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就说明问题的设计满足了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并触及学生能够但还没有提升的思维领域。总之,设置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积极求知的状态,即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水平,使问题解决需要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略高于学生原有的状态,从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这样,问题的设置就满足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需求,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这样的情境创设才真正有效。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策略是在高中历史新课改过程中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一种教学策略,能够在保持教师“主导性”地位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它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受,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满足了高中生认知心理上的一些需求,拓宽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视野,真正实现了新课程改革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①、②》.

[2]于友西主编.中学历史教学法.

[3]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范文2

教师角色;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2—0045—01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其也对高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改进高中历史教学方式,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则成为广大一线高中历史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个人的认识。

一、正确领会新课程理念

高中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学科教学的三维目标,其集中体现出“育人为本”的理念,这也要求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及“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理念。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变“教教科书”为“用教科书”,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养成,并与学生积极互动,指导他们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加强学习,正确领会新课程理念,尽快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准确认识和把握教材

新的高中历史教材采用了新型的编写体例,强调内容的综合性、专题性和选择性。教材以专题式知识体系取代了传统的通史知识体系,具有综合性强,时间跨度大,知识容量大,古今中外贯通的特点,尤其是必修教材,其知识容量更大,概括性更强,但教材的叙述篇幅却比老教材要少。历史教师该如何才能在有限的课时内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在理解课标的基础上,准确地认识和把握教材,认真备课,学会取舍,以灵活使用教材。

三、努力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和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既要突破“教师中心论”的束缚,又要摒弃“唯学生论”的偏见。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自觉调整教学行为,重建师生关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把新课程所体现的教学思想、观念落实到具体教学中。为此,教师应努力转变自身角色,由教学中的主角变为“平等者中的首席”,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指导者。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是师与生有效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互动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师生分享知识。有专家认为,在未来的课堂教学中,知识将由三部分组成,即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具有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其中,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比重将会大大增加,教师具有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当前新课改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置于突出地位,提倡学生进行探究性、体验性的学习,这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一线历史教师转变自身角色提出了新要求。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还是教学情景的创设者、学生动手操作的指导者,历史教师只有真正实现角色的转变,才能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范文3

一、对专题复习的认识

专题复习是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完全打破教材原有知识体系而进行的归类复习。在这一轮复习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理论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但是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可能是零散的、不清晰的,因此必须及时帮助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善于分类,找准分类角度,根据初三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握好专题的跨度与深度,是二轮复习的关键。历史是纷繁复杂的,历史线索也必然是纷繁复杂的,因此,复习时,我们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将课本知识系统化,揭示同类知识、专题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注重基础知识的专题化、综合化。针对初三的历史复习,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在二轮专题复习中多下工夫、多用心思,力求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二、专题复习的一些思路

在二轮复习计划中,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专题复习可做以下安排。

(一)中国历史可分为以下几个专题

中国历史专题复习的重点应是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列强的侵华史和中国人民救国救民的探索史两个专题。

1.列强的侵华史

这个专题的主要内容是列强发动的一系列侵华战争。在实际复习过程中,可细分为晚清政府统治时期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国民政府时期列强的侵略。

晚清政府统治时期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主要包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这个专题中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问题对其加以理解巩固。

2.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史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不同时期不同阶级、阶层的中国人为了使中国摆脱困境,开始探索中国的出路。如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农民为首的下层人民的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等,就连地主阶级自身也掀起了为挽救清王朝、维护封建统治的洋务运动。在复习这个专题时,引导学生结合每一次运动发生的背景,比较每一次运动的领导阶级、运动目的、经过及结果。通过比较,学生认识到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状,挽救国家民族于危亡的任务只能期待更先进阶级的出现。由此引出下面一个专题。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这个专题可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与的第一次合作,并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而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又使共产党人认识到必须寻找一条新的革命道路,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共产党人以民族大义为重毅然走上抗日前线,又摒弃前嫌,主张与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在“七七”事变后,与实现了历史上的第二次合作,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的黑暗统治下,又了帝国主义扶持的国民政府,建立了新中国。通过复习,学生认识到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同时认识到了国共两党合则对国家民族有利,分则对国家民族有害。

针对中国现代史的复习,我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英明的党。”

这个问题对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归纳整理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1949年到1956年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从1956年到1966年又进行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其后,经过十年的“”,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通过复习,学生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政权得以日益巩固,社会主义建设在蓬勃发展,中国的国力在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在不断提高。虽然在过程中也有过失误,但共产党人能努力纠正失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这充分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二)世界历史可分为以下几个专题

主要包括资产阶级革命、改革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国际关系史、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国别史等。其中有些专题之间交叉内容较多,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在复习时进行取舍。下面举几个例子:

1.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史

这个专题包括世界资本主义政治概况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情况。对于政治概况,引导学生回顾、概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重点选择英、美、法、俄、日五个国家,对这五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原因或背景、革命过程和意义进行重点复习。在复习时注意多横向比较,比较改革或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了使学生在复习时能更清晰地比较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好用列表法进行比较,可由表格内容衍生出一系列综合性题目。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

这个专题的重点应该是三次科技革命,以及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29~1933年间的经济大危机,其中包括罗斯福新政,以及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由美国独霸向经济多极化格局发展的趋势。对于这个专题的内容,通常以材料解析题和综合性的问答题的考查为主。

3.国别史

以一个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为线索,以这个国家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事件为复习重点。重点复习的国家有:英国、法国、美国、俄国和日本。以日本为例,包括大和统一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中日甲午战争、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法西斯上台、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膨胀等,其中以大化改新、明治维新和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主。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范文4

一、中学课堂历史理论研究方法探微

历史方法论是整理并分析史料、考察历史的因果联系与本质、探寻历史发展规律的各类技术手段和方法, 它是人们正确认识客观历史的关键环节,是到达彼岸的桥梁与渡船。随着史学的发展,方法论和认识论一样, 也出现了不同的方法改革与创新,主要包括考据法、考古法、历史模拟、逆向考察、经济学分析、计量分析、人类分析、心理学分析、人口学分析、历史分析、阶级分析、逻辑分析、比较分析、系统分析等,打破了原先只用阶级观点分析历史的单一性,正逐步走向多样化、丰富性。而目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三种,这三种方法又被称为历史哲学思维方法,是哲学方法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运用,它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的内在辩证关系和本质特点,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实质上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体现和运用。而《考纲》也明确规定:“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大纲》亦然,这也是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之一。 也就是说,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不能等同于历史理论,它只是一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原则。

历史分析法主要从全面、发展、变化、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历史问题所处的历史条件去研究历史,即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感。如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只有将其放在当时的具体环境中去分析,才会发现战争的性质在过程中不断变化,由开始的正义性――打败欧洲君主的武装干涉到后来的非正义――侵略、 奴役他国,这样才能较全面地看待拿破仑发动的战争。阶级分析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去观察、分析阶级社会历史上的经济形态、上层建筑、 意识领域等种种历史现象,它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

二、研究历史理论的现实意义

历史分为本体和认识两个方面,历史本体是唯一的、永恒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它一经产生,就无可更改,是不为人的意志和行为所左右;而历史的认识则是丰富多彩的,是主观的,历史只存在于人的记忆和思考之中,历史怎样,取决于人们对它的记忆和思考,同样的历史,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乃至不同的人对其会有截然不同甚至对立的看法。与历史的两个方面相对应,历史理论也分为两大块,即关于历史本体的理论和关于历史认识的理论,而目前困扰历史教学的又主要是历史认识的理论。

所以,历史理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历史认识论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方法论。具体地讲,包括历史研究的对象、历史发展的动力、形式及规律的探讨,涉及到人民群众的作用、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民族的形成等一系列指导历史研究的重要理论观点;另外还有历史研究所采用的各种不同的方法,从传统考据法、考古法,到现在所采用的阶级分析法、历史比较法、心理分析法等等。历史认识论和历史方法论构成了历史理论的主干。

三、认识历史理论研究和中学课程的设置

历史认识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与其他认识活动有许多相似之处,它把人类过去的活动作为认识对象,却又处处着眼于当前实际和未来的发展,从而拥有无可比拟的社会功能。根据历史层次的分析,将历史认识论分为微观历史认识论、中观历史认识论、宏观历史认识论。

微观历史认识论是考察历史的个别史实、个别现象,为历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事实依据的认识活动,是历史认识中最基本的层次;它的认识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认识方法相对单一,认识面也相对窄小,但它是整个历史认识论的基础。只有掌握了真实的历史情况,才能作出可信的价值判断,准确地揭示历史运行规律。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主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体现。高考问答题考试设计的第一问实际上就是考查的微观历史认识,强调的是“是什么”。

中观历史认识论是考察历史运动的局部过程与联系的认识过程,它是介于微观史学和宏观史学之间的历史认识层次。它反映了历史运行中较为复杂的过程、因果关系与价值判断等联系。如果说微观是解剖麻雀的话, 那么中观就是对麻雀之间,与其他鸟类之间关系进行考察,相对于微观而言,它是整体;相对于宏观而言,它又是局部。对中学而言,中观历史认识论就是要求具有掌握归纳、比较、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探究历史发展的复杂过程及过程中的因果联系。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范文5

一、让学生了解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历史

在实施历史教学之前,要让学生重视对历史的学习,理解它的重要性,首先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但是,在素质教育环境下历史课仍旧未得到学校、家长和学生的足够重视,仍被视为“副科”。主观地认为如果历史课的学时多了就会影响“主课”的教学效果,这就割裂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实际上,各个科目的地位是平等的,相互之间也是有一定联系的,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忽视历史学科的重要性是与目前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相背离的,更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其次,高中教师师资结构不合理。有一部分历史教师是由学校其他科任教师改行的,本身并不具备专业的历史知识体系,这种师资队伍更不利于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最后,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现行考试政策下,对历史的兴趣不够。中考历史的地位影响着学生学习的选择,他们认为学历史就是浪费时间,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应让学生认识历史、学习历史,充分意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1)事物都有两面性,要从当时的历史形式去认识历史事件与人物。为了进一步调查学生现有的历史观,笔者设计了调查题目: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评价历史人物?试举例说明。从调查结果来看,即使是在心里没有敬佩或憎恶的历史人物的同学,对历史人物也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大部分同学认为应该从以下这些方面来评价历史人物:人物的功过、性格、人品、对历史发展的贡献、时代背景、相关事件、影响、思想、对待他人的态度、世人的评价。并且有很多同学认为对历史人物不能从某一个方面进行评价,应该用辩证的观点,要从几个方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很多同学都认为对秦始皇的评价既要看到他的功绩也要看到他的过失,不能简单用英雄或暴君来评价他,不能从个别历史事件片面孤立地来看待具体的历史人物,只看到他们好或坏的一面,而看不到其他方面。(2)紧密联系现实,科学地展望未来。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说,“了解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未来”。高中历史教学目标中也提出“能够联系当前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加以理解”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历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历史,评析历史,认识现实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用历史的眼光审视过去、正视现实、展望未来,形成良好的历史意识,这正是历史教学落脚点。不能只满足于就事论事,否则,就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脱离现实。

三、历史教学中实施多样化教学方法,合理设计教学过程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历史教学效果。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一定要避免单一的教学模式,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给学生以感官的冲击,引发其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讲解日本罪恶滔天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时,可以通过播放历史纪录影片,重现真实历史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客观地了解历史真相的有效工具。还可以通过组织课堂辩论的形式,使学生在辩论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历史意义等。学生可以借助辩论赛这一契机,主动去了解、探寻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通过辩论展现学生对历史的全面认识。又如,以工业革命的利弊为话题展开辩论:正方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利大于弊,工业革命是大机器生产,意义在于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实现了经济工业化;反方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弊大于利,它造成环境污染、产生了贫富分化、诱发了社会犯罪等新问题。另外,在讲到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知识时,也可组织学生探讨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利弊:正方观点认为新航路的开辟是全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利大于弊;反方观点则认为随着新航路开辟,欧洲列强在全球殖民扩张,为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四、用历史思维认识历史与现实,增强学生对世界的认知能力

在新课标理念下历史教师要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树立认识历史的大局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限于教学大纲,而更应该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要引导他们关注世界。高中历史主要研究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内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它与我们的现实世界以及学生目前的生活环境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同时也蕴涵着丰富的可供我们人类发展借鉴的资源。在进行新模块或新单元的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把即将开始学习的知识与当前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从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中获得历史情感以及历史思维方法方面的感悟,进而形成并表达出自己的见解,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合作与交流所蕴涵的巨大魅力。教学设计的整体性能够把历史的现实魅力充分展现出来,这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动力,增强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处理好教学专题与单元之间的联系,比如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等专题和单元的教学时,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知识拓展,把一系列相关的历史内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学生展现历史宏观开放的一面,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锻炼,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范文6

一、品味历史认识的主观性

在历史哲学中,史学界提出了历史学的“月亮问题”,即“历史事实在哪里”的问题。张耕华先生认为历史学中“月亮问题”的真正含义:“认识客体的非直观性,认识活动中的主、客体的难以分离,主体因素对认识活动的影响,主体因素对认识结果的渗透等等”。[1]这实际上指出了历史研究、历史认识充满了浓厚的主观性。该题围绕的主题是萧公权先生对康有为思想认识的变化。同样做个比喻,如果把康有为的思想比做天上的月亮,而史家对康有为思想的认识比作心中的月亮,而史家的心是一面镜子呢,还是水面呢?显然,后者合理些。因为史家绝对完整地认识历史不可能的。在这个比喻下,更能直观合理地理解萧公权先生为什么修改其历史认识了。月亮映照在水面时,会不会有阻碍物呢?如云层,树木等,这会影响到历史认识。因为阻碍物,导致天上月亮的一部分不能呈现在史家的心中,也就是说史家没有完整掌握其所有史料,导致认识的偏差。再者,月亮本身就没有光,是借助太阳之光,那么这个光显然是月亮的表面,而不是其实质。正如康有为的思想主张,其表面呈现了儒家的思想,其背后是宣扬变法改良,实行君主立宪。还有,如果吹过一阵风呢,也会使水中的月亮晃动起来,甚至消失了,或者呈现虚假的现象,这阵风不妨说就是社会环境。史家同样容易遭受这个环境所影响。如康有为改良保皇的主张与孙中山革命倒皇的主张在辛亥革命时期是针锋相对的,当辛亥革命清王朝、结束君主专制从而建立“中华民国”、确立民主共和制时,那么在“中华民国”时期,对康有为思想研究就容易受革命史观的影响而发生认识上的偏颇甚至相反。该题材料二中含蓄地透露了这一信息,即“……直到后来看到大批有关康氏的原始材料,才摆脱……(某种)史观的阴影”,其中的“史观”主要是指革命史观。

可见,康有为研究折射出历史认识论问题。从历史认识活动过程看,历史认识呈现如下结构:认识主体(史家)——史料(认识中介)——认识客体(对象)。也就可以从这些要素中分析历史认识的主观性,正是时代、史家、史料辩证地作用于历史认识造成历史认识的主观性。但没有必要恐惧主观性,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寻求与历史客观性的接近和统一。

这些分析可以为下面分析学生的主观个性答题思路提供史学理论依据。

二、在主观个性中探求解题模式

该题张扬学生主观个性,但很多学生对这种新题型却并不适应,在实际的表达中显现着思维和论述的混乱。笔者以为如果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解题步骤,形成一定的解题模式,可有序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呈现自己的主观个性。因而,笔者试图从学生的主观个性中探求一般的解题模式。

可形成这样的解题思路:主题——观点——论证——结论。主题是材料围绕的中心问题,脱离了主题也就跑题了。围绕主题,加工材料,形成鲜明的观点。如本题的主题是“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由题头“史家有时会修正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和三段材料大意可形成主题三个关键词的关系,有两种可能。一是以史家为主语,与“历史认识的修正”构成主干,而“时代”构成状语,可表达为由于时代的变化史家会对其历史认识进行修正。二是把中心词锁定在“历史认识的修正”,这是整个题目反映的核心,而把“时代”、“史家”作为历史认识修正的原因。可表达为由于时代和史家的变化,历史认识会不断修正。两种分析的差异在于:第一种仅把时代作为历史认识修正的原因,第二种把时代和史家都作为历史认识的原因。显然,从衡量思维的广度看,第二种体现了思维的广度,并认识到时代的变化,史家也在变化;从命题人设问的表达看,用“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是把“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进行并列,可理解两对关系,即“时代”与“历史认识的修正”,“史家”与“历史认识修正”。

论证。就是用史实论证提炼的观点。史实有两个来源,一是材料,二是教材所学知识或生活常识。本题在设问上进行了限制,即“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所有只能用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论据的调动只能采用上述材料和康有为的相关知识。从材料上可抓住关键词抽取出论据,如“我所看见康氏的著作不过是现在所看见中的一小半”,可抽出“史料”;“我既不能有全面的认识,也不曾作深入的剖析”,可抽出“史才”或“史学方法”;“康氏以保皇为立宪之手段,其所号召者为渐进之真民主。谓孔子为改制之圣人,其所企求者实为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调动教材知识康有为思想特点是托古改制,可抽取出“认识对象的复杂性和策略性”;“遵行‘过则勿惮改’的古训”,抽取出史德;“摆脱……(某种)史观的阴影”,抽取出时代;“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抽取出时代;等等。抽出的这些因素可最终归宿为四个要素中,即时代、史家(认识主体)、史料、认识对象,这又回到了历史认识论上。

结论。就是在前面具体论述的基础上再次明确观点,升华观点,拓展观点。如前面具体论述了时代的变化、史家的变化、史料的增多、认识对象政治敏感度的减弱等影响着历史认识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升华,即历史认识的程度取决于这个时代提供条件的程度。

总之,本题让老师和学生耳目一新,让老师和学生深刻地体验了历史认识的主观性,定会让历史研究、历史高考、历史课堂形成更多的开放、探究、创造、鲜活的氛围,还历史课堂生命之美。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范文7

【关键词】高中历史;阅读能力;培养

1. 加强导读的重要性

导读即指导阅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阅读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历史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要求培养的学 习能力包括: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等等。其中,最基础的能力是阅读能 力。阅读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活动,而其他活动,如观察、分析、思维等都在阅读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培养 学习能力的载体。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能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着重强调了阅读对智 能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指明了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

从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来说,加强导读应得到应有的重视,中学历史教学的课时容量之大,阅读记忆量之 多,远胜其他学科。近年来教科书的改革,使课文内容富有弹性,增加了大量原始资料、图片、历史故事,使 课文的阅读量进一步增大,而且教科书对阅读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已成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的重要步骤。

此外,根据高中学生目前学习历史的状况,加强导读也是势在必行。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历史基本上局限 于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简单记忆,以及对历史观点的一般了解。由于对历史学科重视不够或不重视,绝大多数学 生学习历史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依靠考前突击记忆,谈不上掌握历史学习方法,也不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因 此,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不具备与教材要求相适应的学习能力。带着这方面的欠缺,步入高二文科 班,由于历史教学深度、广度的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与教学要求之间差距拉大。阅读历史书籍处于机械、无 意义状态的学生往往成为教科书的奴隶,为记忆历史知识背上沉重的包袱,渐渐失去对历史的学习兴趣。由于 不具备阅读能力,学习中不能准确获取有效信息,识记、理解、运用都有困难,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 ,积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是促使学生由机械学习向有意义学习发展,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从而提高 历史成绩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应引起充分重视,并与高中历史教学同步进行。

2. 导读首先应立足于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

2.1 认识、掌握历史重大事件是历史阅读的一大特征。

历史记载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是由无数的历史现象、历史事实组成的,是历史的客观存在。历史学 习的第一步就是认识、记忆这些客观现象,不过,这是较低层次的阅读能力。第二步的学习要求是,认识为什 么发生这些事?这些事件在历史上起什以作用,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并能找出历史的基本规律。这属于较高层 次的阅读能力要求。

记忆并掌握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是历史阅读的基本活动内容,占去学习历史的大量时间。如何帮助学生高 效、省时、牢固地掌握历史事实是导读的一项任务。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历史事件都包含有原因、经过 、结果、影响(意义)四个部分。其中经过和结果是历史事件的客观存在。历史的经过又分为时、地、人、事 四个基本要素。也就是历史现象或事件的发生时间、空间、重要人物、基本过程。这四要素是历史事件的精髓 ,记忆与表达历史事件必须牢牢抓住四要素,并采用归纳法阅读,要求做到准确、精要、完整。摒弃逐字逐句 、整段整章地死记硬背课文的陈旧阅读方法。

对历史事件的认识还包含原因、影响或性质、特点、地位等。这是人类对历史事件上的探索、分析、总结 而得出的结论,是基于客观基础上的主观认识。掌握这部分内容必须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一定理论基础 和分析方法。这是历史学科高层次阅读能力要求的体现。这方面内容的导读,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的 思维方式,学会带着问题阅读,学会思考和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方向。另一方面,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不同的阶级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问题,所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因此历史又带有阶级 性的特点。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理论 为武装去解析历史现象,并能掌握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规律。导读时,必须把阐释历史现象的钥匙交给 学生。

2.2 认识并掌握历史的基本结构,是历史阅读的又一特征。

人类社会是一个渐变的发展过程,许多看起来孤立的事件之间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往往A事件的结果是B 事件的原因,B 事件的结果又是C事件的原因。同一类事件发展的进程就形成了历史的基本线索。 人类社会的 发展又是立体的,多方面同时进行的发展过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互相制约,双互相影 响。因此必须把历史发展过程看作一个整体,而且是动态的整体。认识并把握这个历史发展的基本结构,是高 考要求考查的能力之一。然而由于课本编排的局限,学生难以在阅读中认识历史的整体结构。

所以,历史导读的又一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认识知识的结构体系,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纵向线索和横 向联系,明确每一历史事件在历史发展全过程中的特定地位。通过把握整体知识结构的阅读,使学生对历史知 识的认识不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整体的,动态的、有联系的,使知识的认识水平能够由表及里逐步提高 。因此,掌握历史知识结构的阅读,采用结构式的记忆法,能够有效地促进有意义学习,增强学习兴趣,提高 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3. 引导学生采用层次阅读式学习历史

在掌握历史事件记忆方法与认识历史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采用层次阅读法学习。所谓 “层次”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历史时间的发展过程从粗到细,从大阶段到小阶段不断分割的层次;另一是把历史的全貌所包含的内容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的分割,一直到每一个知识点。在归纳和分割的过程中,尤 其要注意史和论的结合,我们往往采用表解的方法,把某一阶段的历史知识及其联系展现出来。(这样的阅读方法一般适用于期末复习或高三第二轮复习) 。

采用表解辅助的层次阅读法,具有要点突出、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等优点。既能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历史基 本进程,又能突出各个阶段特点,能落实每一个基础知识点。实践证明,采用层次阅读法复习,大大提高学生 认识知识的准确性和学习的效率。

4. 加强导读的基本做法

4.1 开设阅读方法指导课。

利用新学期导言课或专门开设学法指导课指导阅读方法,学法指导课应注意介绍历史学科特点,把记忆历 史事件的“四部分”、“四要素”交给学生。介绍历史发展的纵向线索和社会横向面貌的基本内容,使学生对 历史结构有初步认识,然后结合教学内容反复强化认识。

学法指导课的另一重要任务是介绍学习历史的基本理论武器,即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 义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并指导学生运用理论武器去观察、思考、解决历史问题。

4.2 加强教师的导读示范活动。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一个过程,而且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知识的积累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导读活动必 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并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在课堂教学 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作导读示范,以教师的思维活动带动学生的思维活动。通过反复强调和不 断实践,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例如:讲授新课内容时,应注重讲授教材中的章、节、子目的标题含意 ,讲清它们之间的联系。注意引导认识教材中史实与结论的关系,突出历史事件的四要素。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分析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性质、影响等。带动学生由浅入深,由 表及里地阅读课文。在掌握课文内容精髓的同时,开拓思路,进行较高层次的思维活动。这样,由于教师的反 复示范,促使学生对历史学科特点的认识不断强化,阅读能力也就逐渐随之提高。

4.3 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阅读能力。

要使教师传授的阅读方法转变为学生的阅读能力,还需通过大量的思维训练活动来完成。导读必须重视学 生的实践活动,包括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

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点。采用活泼多 样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思维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在思维训练中提高阅读能力。笔者就这一方面作了 一些尝试。具体做法有:①强调历史课的预习作用。学生依照教师的预习思考题预习课文,通过预习,认识课 文内容的基本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②发动学生设计板书标题,教师对他们设计的小标题进行评论、评比 。培养阅读概括和提炼观点的能力。③讲授完某个历史事件后,要求学生根据“四部分”、“四要素”,用简 炼的语言概述历史事件,培养归纳、概括能力。④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不局限于课文结论,不简单灌输观点。而 是开展课堂讨论,发动学生广开思路,根据历史的客观情况,作合情合理的分析。这样,在课堂传授知识的同 时,使学生得到阅读能力训练的机会。

阅读能力训练的另一个渠道是课外的习题训练。适当的、高质量的练习题能够起巩固知识,弥补阅读缺漏 ,培养阅读能力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科学设计习题,通过练习、考查,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4.4 利用复习课培养阅读能力。

复习课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总结和深化认识,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复习课决不 是简单的重复,而应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对知识进行梳理、编排。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培养运用结构阅读 法、层次阅读法进行复习的能力。比较有效的做法是,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知识结构表格,理顺历史知识的 纵横联系与层次关系。通过动手找出知识联系,有助于深化理解课文,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范文8

一、高一历史教学中应特别关注的问题

1.历史教材在内容呈现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材采用通史体系,以“点”和“线”相结合的呈现方式编写,强调学生对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学习与认识,要求学生熟悉具体而生动的历史事实。高中历史教材则以“模块+专题”的呈现形式编写,旨在培养学生两种能力:一是理清历史发展脉络,多角度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二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更好地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初中历史教材与高中历史教材在内容呈现方式上存在的明显差异,给高一新生的历史学习提出较大的挑战。

2.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理念的更新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资源和教学评价等问题均有崭新界定,这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全新要求。因此,教师必须从高一历史教学入手,尽快更新历史教学理念,以适应历史新课程的要求。具体而言,有三方面:一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二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教材的定位、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及多版本教材等问题;三是高中历史课程在重视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知识获得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实施,即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高中历史学习中有效衔接方面的关键因素

高中历史课程以“模块+专题”的编写形式呈现,内容跳跃性较大、理论性较强,要学好它,就应建立在学生对通史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但当前的初中生对通史知识的掌握不够理想,对通史体系缺乏较完整的认识,因此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时,教师必须考虑指导学生对通史知识的回忆和巩固。此外,由于高中历史课程和初中历史课程在课程内容、课程目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所以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要求也不尽相同。针对高一新生,历史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指导与培养,这比历史知识方面的衔接更加关键。

二、做好高一历史教学工作的建议

1.明确学习差异,寻求适宜方法

从明确高中历史学习和初中历史学习的差异入手,寻求适宜的教学方法。结合高中历史学习的各个环节,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历史学习。这是确保高一新生顺利实现从初中历史学习到高中历史学习的平稳过渡,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

2.树立正确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教材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此,至少应努力做到三方面。一是认真落实“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切实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二是树立“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教材观。在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一标多本”的形势下,教材是组织教学的重要资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是确定教学重点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教学中,要认真研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依托多版本教材,确定历史教学的重点内容和主干知识,明确知识点在整个模块中的地位,再通过对教材及其他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合理运用,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三是高度重视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重视运用历史新材料设置新情景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科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重视反思总结,构建知识体系

要从高一新生入手,帮助学生学会知识体系的构建,提高对历史知识系统性、脉络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认知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每节课都指导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反思与总结,构建完整而系统的高中历史知识体系。

4. 采取多样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与初中历史课程相比,高中历史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学生学习的困难较大。因此,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至关重要。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运用教材图表、原始史料、多媒体手段和实际考察等,同时引导、鼓励学生从网络、书籍和影视中搜索资料,加深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认识和把握。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范文9

一、认识“误区”

一些教师认为,开卷就是打开课本、资料,抄抄便可,因此教学时只需让学生看看课本,教师讲讲资料,考试时便可以应付自如了。有些毕业班的历史教师认为自己教学任务重,没有太多的时间与学生沟通,而学生则认为历史是开卷考试,复习不复习都差不多,到时候翻书找答案就行了。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如不及时纠正,历史教学工作就很难开展,教学质量也很难保证。历史开卷试题具有开放性、主观性、综合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点,可以在教材中找到其“源”,并且许多试题需参阅几个知识点,在综合分析、判断后才能确定出正确答案。只有将教学方面的认识误区纠正了,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考试成绩。

二、科学分析

以开放性、主观性、探究性为特点的初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开卷考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训练学生的主观思维为主,融历史知识于始终,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共进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不断提高。教师还要做好初中、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工作:一是引导学生注重历史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联系现实的抽象思维分析、概括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引导学生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及时捕捉各种有效信息提供给学生;二是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强调该背的一定要背,把知识消化吸收,并引导学生学会整理笔记,将知识点系统化地划分成不同的专题。

三、有效教学

历史实行开卷考试后,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学习探究, 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重视过程教学,让学生多讲、多说、多做,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如总结知识、归纳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熟悉开卷题型,掌握答题技巧。初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开卷试题题型一般有选择题、列举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等,学生应知其解题规律、特点、技巧,在训练中不断提高答题水平。

1.选择题一般由题干与选项两部分组成,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阐释能力与辩证思维能力。解答时,应从准确性、最佳性角度去思考。

2.列举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认知、综合、归纳能力。

3.材料解析题能全面地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人物、事件的能力。做此类题,首先要读懂材料,从时间、出处、人物、事件及相关历史知识理解考虑,并迅速查阅课本资料,再分析所问问题,找出相关知识点,最后综合分析,归纳作答。

4.问答题是历史考试的传统题型,考查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完整准确的认知掌握程度。做题时,先审题,重点分析关键性词语,找准知识点。

四、初、高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