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冷链物流仓库设计集锦9篇

时间:2023-08-30 16:37:38

冷链物流仓库设计

冷链物流仓库设计范文1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日本已经构建起了完备的从产地到终端消费地的冷链物流系统。从衡量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几个关键指标如冷库容、入库量、存储量、营业用冷库量和自用型冷库量的比率等数据来看,日本冷链物流产业近年的关键指标都保持在较为平稳的水平,这说明日本冷链物流已进入了平稳的发展期。

日本冷链物流在技术、设备系统、运营管理、市场成熟度各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近年来,日本政府大力推进冷链物流聚集地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在大中城市、港口城市对冷链物流设施进行了合理规划。另外,日本的商品配送中心大都建有低温和常温仓库,同时进行食品流通加工、小包装分解、电子商务配送、订单式食品配送等冷链物流相关业务。此外,日本由于人多地少、自然资源稀缺,很难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组织化、集约化和规模化。为了解决分散的农产品结构,降低农户单独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日本的农业合作组织(简称农协)为日本农产品冷链物流提供了合作平台。日本农业合作组织通过建立以中心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保障了城市生鲜农产品的供应和流通。

冷链物流温度带的分类

食品物流中心温度带的划分。日本的食品物流中心按食品的3个类别被分为3个温度带。第一类:干货食品。冷冻食品、冷藏食品和蔬菜水果以外的食品都归类为干货食品。包括面包、点心、方便面等食品。第二类: 冷藏食品。即-5℃~+5℃保存的食品。包括芝士、牛奶、火腿、布丁、豆腐等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变质的食品。第三类:冷冻食品。即在-20℃以下保存的食品。包括冰激凌、冷冻加工食品、冷冻鱼类、冷冻肉类等食品。

在日本,按照上述食品类别划分设置的物流中心温度带,称为三温度带。日本的大型超市都有自己的冷链物流中心。但是,建设在地方的中小型超市大多没有自己独立的冷链物流中心,须在同一冷链物流中心里保存三温度带商品的情况较多。

冷链物流中心温度带的分类。日本冷库是对肉类、水产品、冷冻食品等食品在10℃以下进行仓储保管,并具有冷却设备而且可以隔热的仓库建筑。冷库温度带有4种分类方法,按照《日本冷库法》规定,以第一类分类方法为主。

第一类:7等级温度带的划分。如表1所示。目前,日本冷库85%以上均为F级冷库,并且以Fl级冷库最多,而C级冷库中又以C3级冷库居多;第二类:3等级温度带的划分。如表2所示;第三类:4等级温度带的划分。包括冷藏(-5℃~+5℃)、冰冻(-3℃~0℃)、冷冻(-3℃)和定温(+15℃前后)共4个等级;第四类:8等级温度带的划分。包括加温(+20℃以上)、恒温(+10℃~+20℃)、制冷(-5℃~+5℃)、冰温(-3℃~0℃)、微冷(-8℃~-3℃)、冷藏(-20℃~+10℃)、冷冻(-40℃~-20℃)、超低温(-40℃以下)8个等级。

冷库的变化

2009年,日本食品综合自给率只有40%。其中,蔬菜、水产品和肉类的自给率较高,分别为84%、62%和58%;而谷物类和水果的自给率较低,分别只有30%和41%。随着日本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水产品、肉食品、面食和水果的消费量逐渐增加。但是,日本的这些食品自给率较低,大部分须依赖进口解决。由于生鲜食品、冷藏冷冻食品业需求的增加,促进了日本冷链物流管理和技术的创新,同时也推动日本冷库行业的快速发展。

日本的冷库按使用性质划分,可分为营业用冷库和自营冷库,冷链物流企业自用仓库占有的比例较小,大部分为营业用的公共仓库。1950年―1970年这20年,日本的冷库能力平均每年增长14万吨。到1980年,日本的冷库能力发展为754万吨。从1970―1980年,日本的冷库能力平均每年增长41万吨,年增长率为7%。如图1和图2 所示。

2011年日本全国共有冷库数量为2855座,冷库容积达3266万立方米(1306万吨)。其中,在国土交通省登记的营业用冷库1523 座,占全部冷库数量的53%;冷库容积2799万立方米(1120万吨),占全部冷库容积的86%。自营冷库1333座,占全部冷库数量的47%;冷库容积467万立方米(187万吨),占全部冷库容积的14%。由于日本冷库的规模化与社会化程度很高,近30年冷库企业减少了8%,但冷库容积却增加了175%。如图3 所示。从存储产品来看,日本冷链物流的主要入库品种依次为水产品、畜产品、农产品和冷冻食品。近年来,随着水产品大量外销中国、泰国等国家,导致日本国内水产品库容量呈下降趋势。同时,水产品产业结构也出现变化,而畜产品则呈现增长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日本冷链物流系统的不断优化,明显减少了在库商品的滞留时间,有效提高了冷链食品的周转速度。1989年的货物年间周转数为5.14次,2009年的货物年间周转数为7.87次,十年间货物年间周转数提高了1.5倍。日本的冷库布局也很有特点,即冷库主要分布在东京等12个大城市中。2011年, 12个大城市冷库按容积量排序依次为东京(132万吨)、大阪(91万吨)、川崎(69万吨)、福冈(53万吨)、神户(51万吨)、名古屋(48万吨)、横滨(42万吨)、船桥(32万吨)、札幌(31万吨)、仙台(24万吨)、广岛(7万吨)和松山(4万吨),12个大城市的冷库容积总和占日本全国冷库容积总量的52%。此外,12个大城市冷库的年均库存率也高于日本全国水平(如图4所示)。

冷库运营要求

日本的冷库除了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先进的专业设施外,同时也非常注重内部运行,寻求集约化、高效化的冷链物流管理,以确保安全营运,最大限度地降低差错率,提升企业品牌和信誉度。

结构概况。日本冷库的结构大多是多层仓库,实行梯级温度设置。由于日本国土资源紧张,受土地成本影响,单层冷库成本较大。目前,日本冷库大多设置是以3~5层、每层5~7米层高为主。根据储存商品和客户的不同需求,冷库各层的温度设置也不同。

功能配置。日本冷库功能齐备,流程合理,全程实现无断链。日本冷库一般都包括存储区、流通加工区等基本功能分区,同时根据客户的需求,还有预冷区、解冻区等特殊功能分区。在流程设计上,充分考虑冷链作业环节的连续性和合理性。实行全程无缝式冷链管理,尤其是在容易出现断链的冷库作业环节,实现了冷藏车车厢与冷库装车站台的无缝衔接,既避免了冷链的断链,又提高了货物装卸效率。

信息化管理。日本冷库的信息化水平很高。如日冷物流集团东扇岛物流中心,就已采用脸部识别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有效地保证了冷库食品的安全性。同时,大量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搬运设备、堆垛系统,不但有效提高了冷库的自动化程度,而且节约了大量的人力。

制冷方式。由于日本将在2020年实施“脱氟利昂”政策,从制冷方式上看,日本以后将主要采用氨制冷、氨加二氧化碳制冷两种方式。

防震措施。日本是地震多发国,所以在冷库设计上特别注意强调防震性。受2011年“3・11”地震影响,日本的一些冷链物流中心已经采用了全新的抗震技术,抗震性能大幅提高。

节能方法。日本冷库制冷所消耗的能量大部分是电能,加上日本能源供应不足电费较高,日本冷库一直把节能降耗放在重要位置。目前,日本已通过减小冷风机的功率、推广使用新型保温材料、使用计算机实现自动控制冷库温度等方法,使得冷库温度有效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达到了节能的目的,冷库耗电量所占比例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日本品牌冷库企业。如表3 所示,日本最大的冷链物流企业为日冷物流集团,目前在世界排名第6位。该公司现有79座冷库,总库容为130万吨,占日本冷库总库容的10%。该公司在欧洲以及我国上海都建有大型冷链物流中心,其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体系、精细化的管理水平和自动化程度,在日本都处于领先地位。

日本冷库投资运营模式

目前,日本投资建设冷库的主体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食品生产流通企业投资建设的自用冷库或冷库法人企业,另外还有原来食品经营企业转型的冷链物流企业;第二类是专业化的物流企业或冷链物流企业;第三类是各级政府与政策性银行以及大型商社等。为保障食品安全,有效利用资源,节约社会成本,日本各级政府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许多大型仓库设施的投资,或提供土地、资金,或投资组建企业,日本政府投资的冷库设施均出租给私人企业经营。目前日本冷库运营模式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冷库自营模式,另一种是冷库地产模式。除政府外,在日本投资冷库地产的还有一些没有经营经验但有投资实力的大型商社。政府投资公共仓储业。一方面,有利于有效利用社会资源,节约社会成本,避免在土地等稀缺资源方面的恶性竞争;另一方面,可解决企业一次性投资较大资金不足的难题,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同时,政府只投资建库,不具体经营,也维护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冷库自营模式。即由冷链物流企业负责从冷库规划、设计、建设到冷库投产后运营的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的关键是要具备冷库运营管理的行业经验,能够根据入库企业的不同物流需求,提供全程可靠的物流服务。

冷库地产模式。即由日本政府、投资银行、物流企业等多方投资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建设冷库项目,冷库项目完工后合资公司以资产租赁和日常管理为主营业务,采用物流地产模式向社会公开租赁冷库。在确定租赁客户后,合资公司按照客户需求,采用量身定制的模式为客户提供冷库地产服务。同时,为吸引企业入驻冷库,日本政府制定实施了相关优惠政策,如给予入驻企业优先使用港口集装箱集散站的政策倾斜。冷库租赁期有长期和短期之分,租金水平可以依据当地经济发展和土地价格等情况确定。

多年来,日本存在两种冷库开始向流通型冷库转变。但是,目前一些为食品生产企业服务的食品原材料冷库,仍然作为储存型冷库发挥着作用。

政府及冷库协会的作用

日本政府通过各种法律对冷库实施管理。但不对冷库设施进行强制性年检。目前与冷库有关的法律主要有《建筑法》(承重)、《消防法》(防火)、《仓库业法》(防火、隔热材料、卫生)和《高压安全法》(冷冻设施)。其中,《日本冷库法》由冷库相关法律构成,是冷库业施行的规则及运用的方针。包括冷库的基准、防水防潮防灾、保温、防火、冷藏设施明细书和食品卫生法等内容。另外,对C1级、C2级、C3级、F1级、F2级、F3级、F4级冷库的冷却方式,直接及间接膨胀式的氨机,R22机选型,保温层厚度,温度,风速,热流,盐水速度,温差和温度计放置地点数量等都有相关规定。

日本冷库协会成立于1973年,从日本冷冻事业协会内部的冷库部门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社团法人。

在日本各都道府县都有冷库协会分会,所有地方协会与日本国内几乎所有的营业性冷库企业都是其会员,会员企业的库容占全国冷库库容的90%以上。

目前,日本冷库协会包括日本47个地区的48家正式会员单位及1386家赞助会员单位,会员单位的冷库容积共计2454万立方米。现有会员中90%以上为中小企业,由于更新换代能力弱,冷藏仓库会员企业所辖冷库的平均“库龄”为31年。

冷链物流仓库设计范文2

冷链物流,其实就是对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进行温度控制与管理的过程,冷链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先进的设施技术只是基础与条件,各项设施与技术的配合衔接、各个环节的组织协调才能确保冷链的畅通。

近几年来,国内冷链物流得以快速的发展。据中国仓储协会统计,至2008年底我国冷库容量已超过1100万吨/次,年增长率达10%。在1100多万吨/次低温仓储总容量中,按主要储存商品品种划分,其中肉禽类冷库近600万吨/次,水产类冷库近300万吨/次,其余200多万吨/次为蛋品、果蔬和冷冻饮品类冷库。但是,尽管如此,我国冷链行业仍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据中、美、日三国的最新资料统计显示,按人均占有的冷藏库容积进行对比,美国是中国的8.58倍,日本是中国的7.34倍。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在冷藏库建设方面的差距是很大的,发展空间也是很大的。

专家认为,冷链的质量取决于冷链中最薄弱的环节,最薄弱的环节取决于温度最高的环节,整个冷链物流过程的最后一公里――城市配送,成为当前国内冷链大户――商超最难控制温度、最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关键环节。

冷链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环节,如果说“冷”是基础,“链”才是灵魂,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败都意味着整个冷链的失败。因为整条链上的环节和交点非常多,如果有的环节没有保障和控制会有很大的隐患。对于中国的冷链行业,“冷”是成功的。无论各个城市,都有很多冷库资源和相对领先的设备。但在“链”上是失败的。

令人可喜的是,国内传统的、分散的冷链资源正在发生变化,“链”的意识在增强。目前国内冷链发展主要集中体现在冷藏干线运输、冷库经营与管理以及冷链配送三个环节。冷链资源正逐步集中,主要形成南、北两大阵营,在北方已形成了以荣庆集团、双汇物流等为代表的冷链企业,而南方则形成以中外运、招商局、中粮集团冷链等为主的国资背景的冷链巨头,各企业都将在国内广设冷链网络。做冷链前期投资较大,大量传统的国有冷库、冷藏运输车队也加快改革步伐,其拥有的大量的交通条件优越的仓储用地被国际冷链巨头看好,并开展多方面的整合与合作。

冷链物流仓库设计范文3

在国内冷链业界,山东荣庆物流是近几年发展最迅猛的企业之一,其提供的冷链服务得到国内外大型企业的认同,特别在干线冷藏运输方面,颇具规模。

据荣庆集团企划部经理郑全军介绍,早在1997年之前,公司都是冷藏干线运输为主,2009年,荣庆集团作了战略调整:冷藏干线运输为主,并重发展冷链市内配送和仓储业务,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冷链产业系统化较齐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目前荣庆冷链业务主要还是集中在京沪地区,并以北京到上海,上海到广州、武汉等为主要的冷藏干线运输,将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设立四个点冷库中转基地。

众所周知,国内冷链物流刚刚起步,发展潜力大。自2000年以来,荣庆形成了以上海、北京、广州、武汉和乌鲁木齐等长三角、珠三角城市为业务龙头,以集团公司为后勤保障基地的“二纵一横”辐射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公路货物经营运输网络。随着国内普货运竞争日趋激烈,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荣庆在原有强大的运输网络的资源优势上,选择国内冷链作为公司的主攻方向。2007年,荣庆在冷链服务方面的卓越表现,以及公司创始人高瞻远瞩的经营理念,吸引了2亿元的风险投资资金,购置冷藏运输车辆,壮大运输车队的实力,同时计划在国内主要区域建设冷库中转基地,解决了荣庆因发展所需现金流的困惑。

2008年该公司被指定为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冷冻保鲜食品的承运商。“仅仅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公司为了保障干线的运输,在硬件设施等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如购置了200辆新车,其中包括64辆长途半挂车、新建仓库、技术开发等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利用GPS进行温控和控制车速、节油方面,还针对冷链业务建立了一套自己的运营系统。” 郑全军表示。

冷链物流仓库设计范文4

日本由于国土面积小,虽然其现代工业很发达,但食品自给率只有39%(2006年数据,按热量计算),其中,水产的自给率较高,但也只有50%,谷物类自给率只有28%。在战后,日本的饮食习惯逐步发生变化,米食减少,面食与肉食增加,带动了食品的大量进口,因此也促使日本冷藏冷冻食品业迅速发展。

据统计,2004年,日本有冷库(非法人企业)3431座,容积3302万立方米。其中,在日本国土交通省登记的营业性冷库(即公共冷库)1689座,占全部冷库数量的49%,容积达2729万立方米,占全部冷库容积的83%;其他为自用冷库,容积仅占17%。2005年,营业性冷库容积为2751.8万立方米,容积比1975年增长了175%,冷藏库企业数量由1254家减少为1153家,而冷藏冷冻的货物量由712.3万吨增加到2066.3万吨,增长近3倍。

日本冷库的布局是:大型城市占37%,中型城市占17%,渔港占16%,其他地区占30%,冷库最多的是神奈川(147万吨)、东京(137万吨)、大阪(113万吨)、兵库(84万吨)等地。按温控区间分类,-2℃~10℃的低温库占11%,-20℃-2℃的冷藏库占4%,-20℃以下的冷冻库占85%。

在日本,政府通过各种法律对冷库实施管理。据介绍,目前与冷库有关的法律主要有《建筑法》(承重)、《消防法》(防火)、《仓库业法》(防火、隔热材料、卫生)、《高压安全法》(冷冻设施),但没有像中国一样对冷库设施进行强制性年检。

日本冷藏库协会于1973年从日本冷冻事业协会(1948年成立)的冷库部门分离出来,组建了独立社团法人,2004年有“正会员”(即团体会员)38家(各都道府县冷藏库协会),“赞助会员”(即企业会员)1386家。会员单位的冷库容积共计2454万立方米(1000万吨)。

5家不同类型的冷藏库

1、MARUHA NICHIRO物流株式会社川崎冷库

MARUHA NICHIRO物流株式会社是一家网点分布全日本、专业化的大型冷链物流公司,在日本共有38个营业性库区,只有川崎冷库是全自动立体冷库,其他冷库都是机械化的平房冷库。每个库区都是独立核算单位,既自己招揽货源,也由公司统一安排货源。

川崎冷库单体五层,容量3万吨(约7,6万立方米),一层为理货区,二层以上是自动化立体库,高度为23米,有4500个货位,库区内有叉车15台。川崎冷库属于储存型仓库(为生产企业储存冷冻原材料),储存的货物大部分是从中国进口的冷冻蔬菜等,年处理货物7万吨,年均周转2.5次。

该冷库由日本三大自动仓库制造商之一的IHI株式会社建造,据IHI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动立体仓库的建造成本为每吨(2.2立方米)10-11万日元,大约20-25年收回投资。

2、五十岚冷藏株式会社东扇岛物流中心

五十岚冷藏株式会社创立于1922年,最初从事食品加工,从1966年开始经营营业性冷库。该公司目前拥有10座冷库,总容量25万吨,在日本排第五位(排第一位的是“日冷”120-130万吨),有3-4吨的冷冻冷藏车100台。

该公司的主要特点,一是冷库设施先进,多数属自动化立体冷库,还配有金属探测器、解冻机、臭氧发生装置等设施,单体冷库与冷藏车均有常温、冷冻、冷藏三种温度带;二是功能上由保管型逐步向流通型发展,既储存原材料,也提供一揽子服务,开展流通加工,并为超市、饭店提供配送服务,可同时向多家门店配送常温、冷冻与冷藏三类食品;三是信息化程度高,公司总部与各个物流中心(冷库)之间建设了内部局域网(LAN),并与上、下游客户实现对接(ON LINE)。

3、横滨物流株式会社

横滨物流株式会社是近年成立的生鲜物流中心(横滨中央批发市场加工配送中心),是日本近年来冷库经营业态的经典案例,由蔬菜水果大型批发商横滨丸中青果公司、10家物流公司的联合体“JCN关东”、横滨南部市场10家青果经销商共同投资建设,于2006年投产运营。

多家企业联合投资这样一个物流中心,有着很深的经济背景。长期以来,日本的水果蔬菜一直实行以批发市场(拍卖)为核心的流通体制,几乎所有的水果蔬菜都要经过批发市场。近年来,这种模式也在发生重大变化,批发市场的占有率在下降(约60%),产销直接挂钩的比例在上升(40%),“市场外流通”呈扩大之势,“拍卖、招标制度”和“委托集货制度”等市场交易规则被架空。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末端市场(零售商、家庭、团体)的需求发生变化,一些大型批发企业采取灵活的流通方式满足了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二是原来的批发市场基本上是一个交易市场,其他配套的服务功能较少,不能适应末端市场的需求。但是,这种“市场外流通”的情况也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是食品安全问题与价格稳定问题。

这些问题引起了日本政府与业界的广泛关注,自2000年以来,开始实施批发市场的改革,2004年修订了《批发市场法》,横滨中央批发市场、横滨市南部市场等一批从业者发起成立了以“物流高效化”为宗旨的协会,2006年依托批发市场联合投资了这个生鲜加工配送中心。该中心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依托批发市场、完善服务功能,以改革商业模式、夺回“市场外流通”为目的;二是政府出土地,批发商、经销商与物流商联合投资,并在客户与资源等方面发挥各自优势;三是以连锁店、家庭、团体等末端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门店的订单为依据组织货源并加工配送,以果蔬等生鲜食品为切入点,根据门店的需求逐步扩大到其他常温货物,已实现了各门店所需货物的全部统一配送。

目前,该中心为几百个门店(包括团体)提供配送,每年的宅配订单约为1万个,配送品种2-3万种,其中,中心自己采购与供应商租库各占50%。为了满足配送的需求,中心建设了占地1.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仓储设施,其中,全自动冷库(-25-0℃)4000平方米,有2100个货位,常温库2400多平方米,冷藏库4700多平方米,冷冻库600平方米,此外,还设有加工包装车间等设施。

4、东京水产集散株式会社

东京水产集散株式会社是典型的“仓储地产”,从事冷库出租业务,不承担具体的经营管理。地处东京都大田区的库区有5座冷库,共26万吨(56万立方米),是东京都最大的冷库集中区,也是世界最大的冷库区之一。库区储存的货物80%是水产,其他肉食占20%,常年保持年均12万吨以上的货物。承租该公司

冷库的包括日本水产物流、五十岚冷藏、大井物流等冷藏物流企业。

5、东京都肉食中央批发市场

东京都肉食中央批发市场是日本农林水产省认可的全国10家肉食中央批发市场中最大的一家,占地6万平方米,分为市场设施(办公室1万平方米、交易场所3000多平方米、冷藏库2万平方米)和屠宰设施,(1.78万平方米)。市场的业务流程为:生产者的生畜委托“农协”等中间人,中间人委托屠宰公司,屠宰后的所有生肉进入冷库冷却,由1家一级批发商向场内29家二级批发商及194家经纪公司拍卖,二级批发商将肉食批发给各肉食加工厂,经纪公司将肉食批发给超市或团体。市场向各家公司收取租金,在肉食全部卖出后依次向批发商、经纪公司、中间人付佣金,再向生产者付款。

收获与体会

1、关于行业协会与行业统计

日本冷库协会已有40多年历史,所有地方协会与国内几乎所有的营业性冷库企业都是其会员,会员企业的库容占全国冷库库容的90%以上。经由日本国土交通省授权冷库协会开展的持续几十年的冷库业统计数据,对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对比我国冷库业的发展,中国仓储协会冷藏库分会去年才成立,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统一的冷库统计制度,业内经常引用的有关冷库方面的数据基本是根据各个相关产业协会的不完全统计、再加上有关专家的估计与汇总得出的,可以说,统计制度不权威、统计数据不完全。这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关于冷库地产与冷库经营

为保障食品安全、有效利用资源、节约社会成本,日本各级政府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许多大型仓库设施(包括冷库与通用仓库)的投资,或提供土地,或提供资金,或投资组建企业。与我国不同的是,日本政府投资的冷库设施是出租给私人企业经营,也就是说,日本仓储业长期以来存在“仓储经营”与“仓储地产”两种业态,当然,投资“仓储地产”的还有一些没有经营经验但有投资实力的大型商社。

这一点对当前发展中的中国仓储业存在一定借鉴意义。政府投资公共仓储业,一方面,有利于有效利用社会资源、节约社会成本,避免在土地等稀缺资源方面的恶性竞争,另一方面,可解决企业一次性投资较大的难题。同时,政府只投资建库、不具体经营,也维护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近些年来,我国国有资本“逐渐退出竞争性行业”,一些地区将仓储用地“招、拍、挂”,抬高了仓储设施的建设成本。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对我国仓储业的发展是福是祸,值得业内人士广泛关注。

3、关于储存型与流通型冷库

长期以来,日本始终存在这两种类型的冷库,只是许多原来的储存型冷库开始向流通型冷库发展。但即便如此,一些储存型冷库仍然存在,且生意很好。这一点对我们也是有启发的。

中国仓储协会在去年12月举办的“全国冷库建设与运营研讨会”上提出:现有冷库应根据市场需要完善功能,逐步建立以冷库为核心的冷链物流系统。这是针对我国原有冷库的普遍性问题提出,下一步应借鉴国际经验,引导国内冷库企业转变观念、完善功能,关键是根据市场需要找准突破口,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同时还应注意,不能“盲目转变”,根据日本的经验,一些为食品生产企业服务的食品原材料冷库,还是可以继续保持储存型,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与需要,肉食品等国家储备也应该继续保持。

4、关于营业性与自用性冷库

日本冷库的规模化与社会化程度很高,过去30年中,冷库企业减少了8%,但库容增加了175%,营业性冷库的数量只占49%,但库容却占全社会冷库总容积的83%。

虽然我国还没有这方面准确的统计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国社会化的冷库是少数,多数是企业自用冷库。

此外,中日冷库业更大的差距在于冷库的规模与集约化程度。我国的肉联厂、水产等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建造的冷库都不大,多在1万吨左右,近年来各类食品经营企业又发展了众多微型冷库(2000吨左右)。这种状况不仅不能适应我国冷藏食品业高速发展与食品物流系统化的需要,冷库的安全管理与冷藏冷冻食品的质量也令人担忧。在“全国冷库建设与运营研讨会”上,中国仓储协会提出冷库的专业化、规模化与社会化的趋势与要求,但仅靠协会的引导作用显然是不够的,还应引起有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冷链物流仓库设计范文5

据介绍,组建山东物流园区(企业)互联互通协作联盟,主要是为了落实《山东省物流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5-2020年)》,充分发挥物流园区合作创新的集聚效应,同时推动物流园区在“十三五”时期加快转型升级。该联盟成立后,将搭建起全省物流网络信息平台,联盟会员可随时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所需信息。同时,通过该网络平台,物流企业间还可以实现有效对接、互通有元。截至目前,山东全省已有近40家企业加入物流园区联盟。

河北省促进快递物流业发展

1月初,河北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河北全省年快递业务量达到25亿件,年业务收入达到200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以上,实现新增就业岗位9万个。同时,完善市级网络布局,实现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100%,行政村快递通达率95%,形成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的快递服务网络布局。

此外还提出,保障快递车辆优先快速通行,杜绝乱收费、乱罚款及附加额外义务。并且,要发挥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的优势,在廊坊建立国家一级快递枢纽,吸引华北区域总部入驻,带动品牌企业设立仓储、集散、呼叫、数据和研发中心,形成产业集聚。在石家庄、保定等省级物流业集聚区开辟专区,建立国家二级快递枢纽。

赣州成为“粤赣皖苏四省物流大通道”规划节点城市

1月19日,“粤赣皖苏四省物流大通道”(赣州)节点启动会议在赣州举行,赣州市成为“粤赣皖苏四省物流大通道”规划的节点城市。据了解,“粤赣皖苏四省物流大通道”规划是为响应国家“一路一带”区域大联合发展战略而制定的,在国内联通珠三角与长三角,与国家“一路一带”形成一个环亚欧大陆的物流大动脉。“粤赣皖苏四省物流大通道”以江苏徐州为起点,广东惠州为终点,途经4省21城市,建成后将大大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未来,赣州借助四省物流大通道,将快速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让当地企业走出去发展。

青岛市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行动计划”

近日,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青岛市贯彻实施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中提出,青岛市未来几年物流业将围绕构建“面向日韩、辐射东南亚、贯通中亚欧、连接海内外”的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和丝绸之路国际物流枢纽,加快构建衔接顺畅的基础设施体系、互联互通的物流信息体系、运转高效的物流组织体系、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体系,助力推动青岛经济转型升级。预计到2020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将达1200亿元,基本建成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引领作用充分显现。为保障行动计划预期目标实现,青岛市将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园区建设、城市配送、节能减排、甩挂运输、技术改造等政策支持。

厦门2016年加快建设物流产业集聚区

福建省厦门市交通运输局近日对外透露,“十三五”期间厦门市将全面推动物流产业建设,力争到2020年物流产业总收入达2000亿元。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厦门市将加快物流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国际口岸物流、创新高端物流、制造业与商贸业联动物流、城市城际配送物流、推动区域物流产业联动五个重点领域建设。

2016年,厦门市将加快前场、东渡、海沧、翔安等物流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制造、贸易、金融与物流的相互支撑和融合。同时,打造临港商品交易平台以及两岸物流合作交流的先行示范区,建立健全中欧班列便捷通关协作机制,推动多式联运发展。

2015年度全球第三方物流仓库20强榜单

每年12月,美国《现代物料搬运》杂志都会联合美国物料搬运协会全世界范围内第三方物流仓库排名前20位的榜单。2016年1月,该杂志对外了2015年度全球第三方物流仓库20强榜单。

2014年,全球排名第一的第三方物流仓库Exel,以每平方米增加4.4%的容量傲视群雄。而2015年其在原有基础上又提升了3.3%的空间存储能力,再次蝉联冠军宝座。

根据北美物流行业协会的最新消息和数字,由于目前仓储企业都在稳步中递进发展,2016年世界第三方物流仓库市场将很难有明显增长。然而,随着大规模收购与资源整合,新出现的仓储企业势必为2016年世界第三方物流仓库市场带来惊喜。

影响当下物流仓库市场基本格局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电商巨无霸亚马逊的物流布局。目前亚马逊正在以势如破竹的态势进军物流仓储领域,越来越多的大品牌供应商与亚马逊签约,通过使用其物流仓库从而使自己的产品在亚马逊官网得到推荐。目前亚马逊第三方物流仓库年营收额近60亿美元,这一数字虽然在2015年的排名榜单中没有出现,但是据其相关第三方物流仓库CEO宣称,在2016年的全球第三方物流仓库20强榜单排名里,亚马逊必将名列其中。

2015年度全球公共冷藏库20强榜单

美国《现代物料搬运》杂志2016年1月对外了2015年度全球公共冷藏库20强榜单。从排名榜单中,不难看出公共冷藏库在当前物流仓储领域中不断增长的发展态势以及无限的发展前景。

根据2015年度全球公共冷藏库20强榜单数据,目前全球前20强公共冷藏库企业一共经营9600万立方米的冷藏空间,这一数据相对2014年增加了6%。其中北美运营商的公共冷藏库总冷藏空间增长至7880万立方米,欧洲运营商的公共冷藏库总冷藏空间为1657万立方米。同时,美国第一次公布了其在拉丁美洲布局公共冷藏库的前25名企业榜单,这些企业一共拥有660万立方米的冷藏空间。拉丁美洲是目前世界冷藏库保有量增长最快的地区,也是欧美冷藏库集成商未来的主战场。

2015年,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冷藏库集成商被美国收购或战略重组,特别是当下亚非国家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逐步提高,都促使美国冷藏库集成商不断拓展彼此在世界范围内的冷藏空间。不断扩大公共冷藏库市场,以及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相对完善的冷链服务,是目前国际冷藏库协会(美国)中大多数冷库企业的重要发展策略之一。

越来越高的自动化,越来越小的存储空间

据美国《现代物料搬运》2016年1月报道,该杂志在2015年底进行了一项“仓库和配送中心(DC)业务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物流经理人和他们所在的企业如今都面临着全方位渠道的压力,以及如何更好地管理SKU增长和项目分单处理等新问题。

调查显示,40%的受访者所服务的电子商务渠道增值服务需求巨大,而物流企业满足这些需求的欲望十分迫切。统计结果表明,企业在物流软件和自动化物流系统设备方面的投资比重越来越大,其中优势最明显、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案例大多是针对仓库面积在150000平方英尺以下的小型仓库。这是因为,通常较小的仓储空间对空间利用率的要求也非常高,这就迫使企业快速引入先进的软件和自动化物流设备,以确保企业仓库的每一平方英寸得到最大优化。

值得关注的是,在美国,曾经是那些财力雄厚的大企业集团才能实施的自动化定制升级项目,如今甚至最普通的小到中型企业都可以尝试通过高度自动化系统来压缩仓库空间、提高工作效率。这在未来的物流仓储行业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北美医疗供应链痛点

冷链物流仓库设计范文6

关键词:超市;库存管理;生鲜食品

一、我国超市与物流业发展背景

(一)超市业发展环境分析

超市作为一种新型的购物形式在中国已有二十年的发展历史了。从1994年发展至今,我国连锁超市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在70%左右,发展势头迅猛,逐渐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蔓延,新增店铺数量每年以雨后春笋般直线猛增。根据官方统计数据,在2015年中国的百家零售企业中,以超市为主的企业数量为38家,大部分都呈增长的趋势,但其中仍有6家企业出现负增长。说明中国超市业发展至今虽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仍有很多问题,如规范化程度普遍偏低,许多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同时,由于没有建立以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撑的物流配送体系,许多国内超市的发展出现了诸多瓶颈。

(二)冷链物流业生长环境分析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时期。这主要是因为:首先,现代物流相关管理理论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渐被运用于指导物流业的实践;其次,近20年来超市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品的极大提高扩大了对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需求规模。然而,目前我国的农产品冷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如冷藏食品物流运送过程中的质量损耗率高,在存储过程中缺乏成熟的仓库管理技术导致物流成本占比居高不下等问题。

二、超市对于生鲜产品库存控制的五力分析

众所周知,生鲜食品在超市的库存中所占比重很大。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调查报告显示,食品比重在我国居民日常消费支出中超过了一半,其中生鲜消费又是食品消费比重是最大、购买频率最高的,有近一半的消费者到超市是为购买生鲜食品。以下是基于超市实际情况和市场情况,对供应商、买方、潜在竞争者、现有企业以及替代品进行的分析。

1、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供应方较为分散,数量多;要素替代品行业发展较好 ;生鲜食品供应的差别化不明显。

2、买方讨价还价能力:由于现在超市基本上都是实行明码标价,只有在节假日或者促销的时候才会打折,买房讨价还价的能力并不大。

3、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研究:由于超市经济规模较大,与其他同类型销售企业相比有一定的竞争力。

4、现有企业间的竞争研究:超市作为一种便民的存在,在大、中、小城市的竞争者均较多,相比较而言,我国本土超市由于接近原料市场,价格低吸引了消费者;但由于规模相对较小,种类不齐全,可信度低等相较国外企业仍具劣势;由于行业趋于饱和性,超市的增长速度较小,竞争对手的数量和质量都比较稳定。;其竞争对手主要为城市、社区附近的其他超市以及一些其个体便利店、农贸市场等,与之相比其价格相对较高,新鲜度较低。

5、替代品生产商研究:同类零售行业均是超市替代品,会对其经营构成威胁。对于生鲜产品来说,初级加工农产品在农贸市场的价格相对更便宜,一些农舍直销的农户也是其重要的替代品生产商。

综上,我国生鲜冷链产品在超市经营有优势也有其相对的劣势。就生鲜产品在食品消费中的重要程度来说,超市销售规模大,品种全,可以满足人们更加多样化的需求,但由于供应渠道分散化,库存成本居高不下导致超市的农产品价格比之农贸市场和农户自产自销来说仍然不具有竞争优势。因此,要想扩大超市的冷链农产品的销售份额就必须要拓宽供应渠道,同时降低农产品的库存成本,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进一步降低农产品成本,提高其利润。

三、超市库存控制的方法和策略研究

(一)VMI管理

所谓VMI库存管理方法是一种以用户和供应商双方得到最低成本为目的,依据双方共同的协议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并不断监督协议执行情况和根据执行情况修正协议内容,不断优化库存管理的一种合作性策略。持续补库计划(CRP)是支撑VMI模式最关键的技术之一。很多超市都通过它降低库存和减少脱库而提高供应商和零售商利益。CRP根据消费者需求及时将货物从库存持有者手中送到零售商的仓库中。在CRP策略中,供应商通过基于RFID的供应链信息平台获得实时的销售数据,并且在预先商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补货。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制造成木和供应链中的配送成木,对于供应商来说货物的配送数量以及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零库存管理概述

零库存管理是通过进行合理的计算和科学的控制方法,最大限度的降低库存量的一种管理方式。这里的“零”并不是指所有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库存量均为零,而是指在保障企业的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下,采用多种管理方式对库存进行规划和控制,从而尽可能降低库存的一种管理方法。零库存管理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产品占用的库存负担,满足市场需求变化;降低采购价格节约所需资源;增强生产计划性;减少资金占用;提高物流效率。

生鲜食品的库存普遍占用较多且库存很容易损坏,采取零库存管理,对附加值较高对资金占用量大且对库存要求高的原材料,则通过合理的流动计划和控制将库存压缩到最低限度,尽量不以库存形式存在就可以免去如仓库扩容、仓库管理维护、货物搬运等费用,存货占用流动资金及库存货物腐败变质等仓库的一系列问题。

四、对于超市生鲜库存有效控制的建议

(1)使用VMI供应商管理库存方法:超市采用VMI库存管理方法,即让供应商来管理超市的库存,由供应商决定该超市生鲜产品的库存量和维持其库存水平。这种建立在超市与供应商合作基础上的VMI库存管理方法,能使供需双方供需双方信息共享从而库存成本。

(2)联合库存管理方法:超市也可以尝试联合库存管理方法,即建立在与供应商合作基础之上的一种风险分担的库存管理模式。与VMI不同的是,联合库存管理方法强调双方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双方相互协调库存。

(3)更新库存管理设备:设备是超市库存管理的基础,超市应根据自身的特点与管理现状,结合需求与资金,尽可能保持仓库设施设备的更新,推广高科技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提高自动化水平,同时要对设备定时进行维修与保养,结合生鲜产品的特点,保障仓库时刻正常运转。

冷链物流仓库设计范文7

【关键词】智慧冷链物流 网点管理 大流通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智慧冷链的涵义

根据物泰公司CEO陈勇良的阐释,“智慧冷链”是一种车联网应用技术,立足于物泰的物联网云计算平台,集成智能化、电子化、信息化等尖端科技,以海量数据挖掘、3G无线物联与智能远程控制为核心手段,为冷链车量身定制的整合“人、车、线、货”四大要素的新一代运营管理工具。

“智慧冷链”通过无线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理信息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的结合,为冷链车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同时,“智慧冷链”也可为冷链车运输的货品提供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充分运用温度传感、高清视频、温度标签、无线传输等手段,监测货品的温度、湿度等数据,可监控物品在流通环节因为温度失控而发生变质现象,从而能够保障货品质量,减少货品损耗,使冷链车具有“智慧”。

(二)冷链物流应遵循的原则

冷链物流应遵从“3T原则”:商品最终质量取决于载冷链的贮藏与流转的时刻(time)、温度(temperature)和商品耐藏性(tolerance)。“3T原则”指出了冷藏食物质量坚持所答应的时刻和商品温度之间存在的联系。因为冷藏食物在流转中因时刻―温度的阅历而导致的质量下降的累积和不可逆性,因而对不一样的商品品种和不一样的质量需求都有相应的商品操控和贮藏时刻的技能经济指标。

通常易腐食物的含水量高,保鲜期短,很容易腐烂变质,大大限制了运送半径和买卖时刻,因而对运送功率和流转保鲜条件提出了很高需求。因为食物冷链是以保证易腐食物质量为意图,以坚持低温环境为中心需求的供应链体系,所以它比通常常温物流体系的需求更高,也愈加杂乱。

(三)冷链物流必须满足的条件

1.“3T”条件

“三T”指温度(Temperature)、时间(Time)、耐藏性(Tolerance),即著名的“3T”理论。该理论表明:大多数温控产品的质量稳定性是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呈指数关系增大;对任何一种冷链温控产品而言,在一定的温度下,温控产品所发生的质量下降与所经历的时间存在着确定的关系;冷藏温控产品在贮运过程中,因时间和温度的经历而引起的质量降低是累积的,并且是不可逆的,但与所经历的顺序无关。

2. “3P”条件

即要求温控产品的质量(Produce)好、处理工艺(Processing)品质高、货物包装(Package)符合货物的特性,这是温控产品在进入冷链时的“早期质量”。

3.“3C”条件

即在整个加工与流通过程中,不仅要保持清洁卫生(Clean)及低温(C001)的环境,而且要对温控产品加以爱护(Care)。这是保证温控产品“流通质量”的基本要求。

4.“3Q”条件

“三Q”条件主要是针对冷链设备管理以及组织能力的,即冷链中设备的数量(Quantity)合理,设备的质量(Quality)标准一致,以及快速的(Quick)作业组织能力。冷链中为了保证温控产品总是处在适宜的环境(温度、气体成分、包装、湿度卫生)之中,设备数量(能力)和质量标准的协调性、各项设备的利用率、以及对冷链各接口的管理与协调至关重要。因此,要求产销部门的各种冷库、预冷站、运输工具等,都要按照冷链物流的客观需要,互相协调发展。快速的作业组织则是指运营者的货源组织,加工部门的生产过程,运输部门的车辆调度与途中监控、换装作业的衔接,冷库库容准备等均应快速组织并协调配合。“三Q”条件十分重要,并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5.“3M”条件

即保鲜工具与手段(Means)、保鲜方法(Methods)和管理措施(Management)。在冷链中所使用的贮运工具及保鲜方法要符合温控产品的特性,并能保证既经济又取得最佳的保鲜效果;同时,要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以保证冷链有序、协调、高效地运转。在上述条件中,属于温控产品特性的有原料质量和耐藏性;属于设备条件的有设备的数量、质量,低温环境和保鲜贮运工具;属于处理工艺条件的有工艺水平、包装条件和清洁卫生;属于人为条件的是管理、快速作业和对温控产品的爱护。其中,有些因素是互相影响的,如设备条件对处理工艺、管理和作业过程均有直接影响。

二、西安区域智慧冷链物流网点建设与管理现状

(一)西安快行线冷链储运有限公司简介

西安快行线冷链储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于2013年4月,注册资金500万元。是一家集城市配送、仓库租赁、专线物流、药品配送、冷链宅配等业务为一体的专业的、综合性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了覆盖陕西省及其周边省市的物流服务网络。

公司根据不同客户的物流管理需求,为每一个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物流解决方案,为客户赢得竞争优势。我们将不断的优化操作流程,降低经营成本,提供更多的、人性化的增值服务内容,用价格吸引客户,用服务留住客户。

公司采用的先进的WMS(仓储管理信息系统)、TMS(车辆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和GPS(全球卫星定位及温度实时监控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为客户提供精准、专业、高效的服务保障。

(二)西安快行线网点管理基本情况

1.公司物流部门组织架构

西安快行线冷链储运有限公司组织结构是最简单的直线制组织结构。组织机构内的部门经理是集权式管理,负责部门的整体绩效、物流队伍的管理和中国物流统一布局,包括对供应商的选择,物流成本的控制等。组织中其他职位是按垂直模式直线排列的,各个岗位人员权责分明,对上级主管负责:物流文员负责处理所有销售订单运输安排,联系客户及时通知货物运送情况。物流主管负责管理物流部门在冷库工作的叉车司机,并协助物流经理安排运输单位。这种组织结构设置简单、信息沟通方便,便于统一指挥,集中管理。它的主要缺点是缺乏横向的协调关系,没有职能机构当领导的助手,容易产生忙乱现象。

2.网点布局与市场、客户

西安快行线冷链储运有限公司由于成立时间较短,服务网络的建设完善还处于初步阶段,网络的覆盖面还不是很广,基本上只覆盖了附近的几个省市,虽然其建立了自有服务网络,有着服务标准统一、安全性能高等显著优点,但是它的服务质量不稳定,对于客户来说可能不是最佳选择,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西安快行线冷链储运有限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来,这两年都投入巨资完善由公司统一管理的自有服务网络,目前已经形成了以西安为核心,辐射周边省市的一个环形服务网络。

3.主要业务流程

物流部门的操作流程简述如下:

第一步:成品入库及转库。每天,叉车司机将成品按托盘入库,并编号和记录,以每24小时为单位,进行数量统计(每个日历日期即为生产批次)。冷库主管按照生产计划发出的工单号和生产部的成品数量报表,与实际接收数量进行核对,如无误,即可完成系统收货。如果仓库库位不足,或者外部仓库出现缺货和库存较低时,就需要开始向外部仓库进行转运。

第二步:控制批次,管理合格品与不合格品。产品入库后,按照品管的指令,将不合格品进行隔离。合格品要过了冷冻期(72小时)后才可发出。

第三步:处理订单安排运输。接到订单后,按照产品和客户类型进行登记,并联系指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转发订单给物流公司(QSR产品),在收到财务的收款确认后,安排车辆运输。更新信息,进行系统交易,保证系统内容及时更新(保证先进先出和产品的可追溯性)。

第四步:监督货物运输过程的时间,记录实际交付日期,核查货物交付的质量。为了保证运输食品的安全,保证产品的运输质量严格控制货物运输时间。与第三方物流公司保持密切的联系,监督第三方物流公司在运输过程中完成西安快行线冷链储运有限公司公司的运输要求:例如记录温度,记录运输时间,签署交接单据等。

三、西安快行线智慧冷链物流网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硬件不足

西安快行线冷链储运有限公司生产量大,目前公司日生产能力为二百吨成品,而企业的暂存库只有约二千吨的储存能力。为了缓解储存压力,公司只能租用附近的第三方冷库满足日常存储需要,而这无疑增加了短途倒库费用。同时第三方物流冷库基础设施陈旧,经营管理理念落后,增加了保证公司成品质量的风险。虽然每天公司正常运输可缓解存储压力,但是在遇到自然灾害例如雨雪天气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或严重的交通事故就会造成交通不畅、道路不通的情况,长途冷藏车不能及时抵达工厂增加了仓储的压力。

西安快行线冷链储运有限公司自身没有冷藏车辆,公司所使用的冷藏车辆均来自第三方物流公司。由于第三方物流公司规模和管理水平的限制,导致西安快行线冷链储运有限公司时常会遭遇车辆不足的尴尬境遇,或者车辆不能按照规定时间到达工厂从而影响发运时间,影响产品到达指定定仓库的时间,致使企业运作效率受到影响,增加了企业运营的成本和风险,甚至对企业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二)软件管理资源不足,系统落后

西安快行线位于加拿大总部的物流公司所使用的软件管理系统功能强大。然而在西安快行线落户中国时,由于受到初期投资规模的限制,中国使用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管理软件,各种方便于管理决策的报表及数据需要管理文员手工编排,这无疑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人工成本,并且增加了数据准确性的风险。虽然公司总部会定期提供软件更新服务,然而由于地方税率及财务规则的特殊性导致软件更新滞后于实际物流工作。据统计,公司物流文员每天在管理软件上花费的时间为工作8小时的五分之一。

四、西安快行线智慧冷链物流网点管理优化对策

(一)不断完善技术,扶持系统发展

与其他物流管理系统相比,冷链物流管理有自己的独特性,例如冷链物流的运输对象比较特殊,而且整个流通过程是在低温的环境下进行的,与传统的物流相比对设施和设备的要求都比较高,而且不同的产品对温度的要求也有所差别,这就更进一步提高了运输和储藏设施与设备的技术要求。另外从对西安快行线公司物流管理的现状分析中可知,技术支撑体系也是限制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为保证企业物流管理改进方案能够顺利进行,西安快行线公司必须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物流设施、先进的技术手段,及时有效的处理物流流通环节中因技术原因而造成的障碍,保证企业瓶颈管理计划能够落实到实处,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冷链物流管理的效率,节约物流成本,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

(二)加强对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监管力度

由于资源和能力的限制,西安快行线公司需要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合作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以实现企业目标。由于企业在与第三方物流合作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致使企业的物流成本并未得到有效的控制,为了更好的改进西安快行线公司物流管理系统的绩效,企业有必要加强对与其合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监管。

(三)培育优秀的人力资源

优秀的人力资源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西安快行线公司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封闭,使得企业在优秀人才的引进与保留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而西安快行线公司冷链物流改进方案的顺利实施和企业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大量优秀的人力资源。对西安快行线公司来说,可以通过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强化企业的人力资源。

五、结语

伴随着人们对生鲜冷冻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迅速,这也使得冷链物流行业迅速发展起来,而智能冷链和智慧物流口号的出现,这对于冷链物流企业来说绝对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遇,冷链物流企业如果能有效的把握住这一次机遇,实现物流模式的不断升级和改革,就必将会迎来冷链发展的又一个发展高峰,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西安快行线公司作为陕西市智慧冷链发展的代表企业之一,如果它能有效的抓住这一契机,不断实现发展,必将也能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

[1]张瑞夫.城市冷链物流系统构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

冷链物流仓库设计范文8

随后,顺丰速运公司打造了“顺丰冷运”,冷链物标志着顺丰正式开始进军冷链物流行业。顺丰冷运是在整合顺丰现有物流、电商、门店等资源的基础上,为生鲜食品行业客户提供冷运仓储、冷运干线、冷运宅配、生鲜食品销售、供应链金融等一站式解决方案。

顺丰冷链物流三年快速发展,建成启用包括北京、广州、深圳、武汉、成都等地的总计10座冷库。仓储体系较完善,拥有完整配送体系,能够保证基本冷链物流配送要求,同时,能够很好的解决落地配缺失等难题。同时,顺丰速运公司在2014年5月在全国布局顺丰嘿客店,数量多达518家,形成“快递+社区便利店”模式。当货物无法马上送达客户手中时,嘿客店由于配置了冷柜,就可以发挥暂存功能,保证生鲜产品的新鲜。

顺丰在2014年推出“顺丰冷运”品牌,意在扩宽顺丰业务范围,抢占冷运市场,并规划在3~5年间通过快速发展使得顺丰冷运成为顺丰的支柱产业。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顺丰冷运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冷链物流系统,尚且存在一些问题。

一、冷链物流信息系统不完善

一套完整的冷链物流系统含有多个子系统。这其中包括包装加工子系统、运输子系统、配送子系统等。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有效衔接可以保证冷链物流的高效率运行。食品冷链物流对物流效率的要求更加严格,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加工、运输、配送,因此对于冷链信息系统的要求也很高。信息是冷链物流所有环节之间交流连接工具。如果信息没有明确的指导,那么冷链产品的流向就会失去方向。不能对产品流通进行有效的控制,冷链流程安排将不合理。生鲜食品在途时间太长最终会导致在途损失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由于顺丰冷链物流系统构建时间不长,虽然已经搭建了各个物流子系统,能够完成产品从产地到消费者手中的配送活动,但是不同小系统的相互衔接还不够紧密,这些单个系统之间的信息没有得到有效地传递。缺乏高效统一的物流信息系统会降低冷链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产品的流通质量,增加产品流通成本。信息系统的不完善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整个冷链物流系统的实时性差、监管脱节,无形中增加了冷链物流的成本。

从顺丰冷链物流的温度管控方面来看,虽然顺丰冷链系统在各环节有对于温度的监测,但是这个温度监测不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各个环节之间的温度监测是独立的没有关联的。同时对于监测到温度数据没有一个统一的数据平台进行数据分析,温度监控的作用没有得到体现。

从整个冷链物流系统来看,缺乏一个统一的信息系统来进行整个冷链物流系统的监控和调度,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网络。这样会出现对产品信息把控不到位,不能很好的协调各个环节的运行。

二、冷链物流系统自动化程度不高

物流自动化对完整的物流系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物流自动化是指有效的将自动化的理念和技术设备融合到到物流操作中。使得物流各环节能够有效配合、紧密衔接,达到提高物流效率的目的。生鲜产品的时效性很特殊,要求冷链物流对时间进行严格把控。系统中采用高科技设备以及引进自动化技术,可以提升系统自动化程度,缩短食品在途流通时间。

冷链物流自动化技术主要是从“硬”与“软”两个层面来看。前者指被使用到冷链物流系统中的系统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其目标是建立物流系统运作的软件平台,通过对现有物流装备的操作和调配,实现物流系统运作的最优化。后者指物流各环节涉及的仓储设备、运输工具、机械设备,以及服务于物流的计算机、通讯网络设备等硬件设施设备,其目标是建立物流系统运作的硬件平台,实现具体物流活动的高效率和智能化。物流自动化硬技术主要包括:立体仓库、自动搬运系统、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配货系统等。

首先从冷链物流自动化技术的软技术方面来看,顺丰冷链物流系统的信息流通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例如产品采购信息、产品在途的物流信息、后台的订单需求信息是几个独立的信息流,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再进行处理。信息不能通畅的流通,不同冷链物流环节就不能有效配合,会导致物流效率低下。

其次从冷链物流自动化技术的硬技术方面来看,顺丰冷链物流系统中的装卸搬运、分拣配货等方面的设施设备投入还不够,并没有实现自动化的操作。在装卸以及搬运环节,主要是依靠人员驾驶叉车实现操作。分拣配货环节,进库主要是人工根据货品条码扫描信息来进行进库分拣,出库环节主要是人员根据订单信息进入冷库进行配货。由于现有的设备的限制,决定了冷库中的货物堆码不能堆码太高,货架比较低,必须保证人工能够进行分拣,导致冷库空间利用不充分。

由此可以得出,顺丰现有的冷链物流系统,自动化程度还不够高。整个冷链物流系统尚缺乏一个成熟的数据系统对整个物流系统进行统一的调度,同时现有冷链物流系统其物流管理、物流控制、物流作业等过程依旧是依靠人工结合物流设备这种半自动化的进行,自动化程度较低。

三、缺乏先进的食品冷链技术

顺丰冷链物流的主要运输对象是生鲜食品,生鲜食品由于特殊的时效性要求,因此必须要有先进的冷链产品加工技术作为食品冷链的保障。食品冷链系统的构建要求集中考虑到从产品采购到最终消费者手中这一整个过程涉及到的多方面的问题。这其中包括加工、中转、仓配、技术水平、设备条件等各种问题。所有环节间的合理配合是确保生鲜食品在整个流通过程中安全的必要条件。要想降低产品在各环节的损耗,就需要采用先进的食品冷链技术。加工包装环节的高质量加工可以保证产品的安全完整,降低产品在流通中转过程中的浪费、破损,先进的加工技术可以延长生鲜产品的保鲜期。同时,冷链物流是一个持续低温的运输状态,因此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对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温度进行有效监控可以把握商品的动态情况,提高运输质量。

顺丰在2014年推出“顺丰冷运”品牌,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尚未形成完善的冷链物流系统,在冷链产品的加工环节也缺乏相应的冷链加工技术,同时,对于冷链各个环节中温度的监控,顺丰冷运缺少系统的温度监测系统。因此没有对流通环节中的温度改变进行有效监控。

冷链物流仓库设计范文9

【关键词】冷链;仓储;运输;物流;农产品

我国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5%、15%、23%,冷藏运输率分别达到15%、30%、40%。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方面,全国现有冷藏库近2万座,冷库总容量880万吨,其中冷却物冷藏量140万吨,冻结物冷藏量740万吨;机械冷藏列车1910辆,机械冷藏汽车20000辆,冷藏船吨位10万吨,年集装箱生产能力100万标准箱。

我国的食品冷链还未形成体系,目前大约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另有数据显示,我国果品种植面积已占世界果品种植面积的18%,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蔬菜种植面积占世界蔬菜种植面积的35%,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但是,由于我国果蔬采收和流通设施落后,造成果蔬采后腐损严重,物流成本高。有关部门估算,全国每年果品腐损近1200万吨,蔬菜1.3亿吨,按每公斤一元计算,经济损失超过上千亿元(中国物流产品网,2006)。冷链物流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食品产业的发展。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基本理论

(一)农产品物流

农产品物流是指因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行为而产生的一系列物流活动。由收购、储存、加工、包装、运输、分销等环节组成。农产品物流有四大特点:第一、农产品物流数量大,品种繁多;第二、农产品物流要求高。特别是对冷链物流技术的要求更严格。比如,要求在整个物流过程中做到不污染、不变质的绿色物流,要求低成本运行,要求在流通过程中实现农产品加工转化等增殖服务,以保证并提高农民的收入;第三、农产品物流难度大。一是包装难,二是运输难,三是仓储难;第四、农产品物流安全监控要求高。整个生产、流通、销售环节都要求实施安全监控,保证农产品的安全。

(二)农产品冷链物流

农产品冷链物流也叫低温物流,是一种特殊的物流形式,其主要对象是易腐食品(包括原料及产品),所以国外普遍称其为易腐食品冷藏链。冷链物流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人工制冷技术为手段,以生产流通为衔接,以达到食品质量完好和安全的一个系统工程(张迎新,2004),而本文所指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以水果、蔬菜、鱼肉、禽蛋等为代表的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购、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处于低温环境中,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减少农产品的损耗,防止农产品的变质和污染特殊的供应链系统。

(三)农产品冷链物流特征

由于农产品冷链是以保证易腐农产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所以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更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最终质量取决于冷链的储藏温度(temperature)、流通时间 (time)和产品本身的耐储藏性 (tolerance)。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质量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产品都必须要有对应的温度控制和储藏时间。这就大大提高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复杂性。

欧美国家冷链起源于19 世纪上半叶冷冻剂的发明,注重对食品的监督和管理,由食品药品管理局负责,其保护策略是从预防开始就采取安全措施,落实企业责任,在冷链中确定风险后,由专门部门检查预防措施,并进行干预。在检查中出现问题后,通过有效的反应机制作出快速响应。在整个冷链物流中采取先进的技术装备,设施充足,如使用气调贮藏苹果已占冷藏总数的80%,并且冷链系统运作稳定。在农业领域的总投入中,用于生产部分投资占30%,用于产后加工保鲜投资占70%;产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比为3.7:1。完善的冷链不仅保证了全社会的食品安全,而且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通过低温保存、运输蔬菜,蔬菜损耗仅为5%,物流成本不足30%。

二、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在整个流通的损耗高、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美国的蔬菜水果产品可以一直处于产后生理需要的低温状态并形成一条冷链:田间采后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批发站冷库――超市冷柜――消费者冰箱,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仅有1%-2%。按照国际标准,食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能超过食品总成本的50%。由于我国冷藏运输效率低、食品损耗高,导致食品物流成本约占到食品总成本的70%。

我国农产品冷藏运输主要采用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两种形式。公路运输中,易腐保鲜产品的冷冻冷藏只占运输总量的20%,其余80%左右的禽肉、水产品、水果、蔬菜大多采用开篷设计的普通卡车运输。从铁路运输设备看,由于这些冷库多仍采用老技术,仅限于肉类、鱼类的冷冻和储藏、功能比较单一,导致冷库的利用率并没有随着冷库的容量增加而增加。

鲜活农产品采摘或捕获后必须尽快将进行低温包装贮藏和加工,以保持农产品的新鲜及质量。发达国家将其放在农业的首要的位置。如美国农业总投入的30%用于采前,70%用于采后。据统计,发达国家农产品的产值70%以上是通过产后处理(贮藏保鲜加工)来实现的,其中美国产后产值与采收时的自然产值之比为3.7:1,日本为2.2:1。由于我国对农产品产后低温贮藏加工投入力度不够,导致目前我国农产品绝大部分由产地以原始产品形式卖出,农产品产后值不仅没有得到提升反而下降,我国产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之比为0.38:1足以说明问题。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鲜活农产品通过冷链流通的比例偏低;二是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严重不足 ;三是冷链物流技术推广滞后;四是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五是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不健全。

三、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

(一)运用先进技术改进现有的冷藏设备,并大力发展先进的冷藏运输设备。我国应积极发展小批量、多品种的小编组机冷车,满足市场对多品种、小批量货源运送的需要,同时积极发展机械冷板车冷藏车和冷藏集装箱。低温仓库应该根据冷藏食品对温度的不同要求进行建设。低温仓库依据仓库温度不同分类,分为冷藏库、冷冻库、特殊冷藏库。

(二)通过并购等方式,促进我国传统的冷藏运输企业向专业低温物流企业转变。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传统的冷藏运输企业必须在整合原有的资源基础上,通过并购等形式,拓宽物流服务领域,向现代专业的低温的物流企业转变。

(三)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联盟,推动我国农产品冷链的建设。

要推动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就必须联合各方面的力量,包括政府的支持和行业组织的协调,成立一个由客户、运营商和投资者组成的联盟。从供应链的角度看,也就是建立一个能满足消费者、供应商和零销商三方面需求的冷链物流模式。在整个过程中有严格的温度控制和实时监控。

(四)制定我国冷链物流标准,规范我国冷链物流企业的业务操作冷链物流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推动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

2004年,美国冷链协会了《冷链质量指标》,这一标准可以用来测试运输、处理和储存易腐货物的企业的可靠性、质量和熟练度,并将为整个易腐货物供应链认证奠定基础。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的制定,不仅有利于规范我国冷链物流企业的业务操作,而且将有利于我国冷链物流企业的进一步改进自己的经营与管理,有利于扩大我国鲜活农产品的出口量。

(五)尽量缩减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的渠道环节:生产者――产地市场――运销批发商――销地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农产品即使在低温下流通,其在流通渠道停留的时间仍然比较长。因此,为了保证生鲜农产品从生产者手中快速及时地进入消费环节,卖场、连锁超市、便利店等商业业态应向农产品生产基地或产地批发市场集中采购冷冻冷藏产品,缩减作业环节,建立直接有效的流通渠道。

(六)大力开发并推广农产品产后低温包装和保鲜技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整个流通过程中,不管需要用什么来保持包装内的物品的低温,最后在都归结到包装开发和涉及的基础原理。因此,大力开发并推广使用农产品产后包装和保鲜技术,有利于从整体上提升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水平。

四、结束语

大力开发并推广使用农产品产后包装和保鲜技术,有利于从整体上提升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水平。我国农产品低温物流行业应在吸取国外的最新保鲜技术当地基础上研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新保鲜技术,提高科技对农产品保鲜的贡献率。只有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推陈出新才能使中国的冷链物流焕发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郑海浪.冷链物流的优化.中国储运,2004,(04).

[2]张迎新.食品行业冷链物流研究[J].物流科技,2004,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