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养猪养殖技术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8-31 16:37:16

养猪养殖技术论文

养猪养殖技术论文范文1

1.1生产方式落后,基础设施以及技术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生产方式,就我国生猪生产而言,仍以传统的千家万户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猪生产的规模化以及标准化,此外,我国生猪业基础设施以及技术服务体系等也不够健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良种繁育体系不够完善。种猪场受基础设施等因素的限制,选育水平会相对较低,显然这难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2)技术服务机构不够健全。兽医是保障生猪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是中国存在的问题是兽医队伍不稳定,不能及时有效的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以及新产品。

1.2环境污染问题没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目前,中国面临的生猪业发展现状是规模化猪场的数量不断增加,猪场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但是与规模化生产相适应的排污除污技术却严重滞后。当下国内猪舍采用的排放粪便方式大多是结合水冲的直接排放,这不仅影响猪舍周围的环境,还会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由此可见,降低猪舍治理成本势在必行。另外,农村散养猪的排泄污染也不容忽视,它会影响人们的饮用水安全,从而影响养猪业的未来发展。

2生猪标准化综合养殖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

(1)它是现代生猪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世界上,存在着很多的畜牧业发达国家,这些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生猪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在中国,如果能够有效的推进生猪的标准化规模养殖,不仅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还能够科学的壮大养殖场的规模,此外,它还能够适应农村社会分工的需要,实现生猪生产数量、质量以及效益这三者的统一;(2)使用生猪标准化综合养殖技术,可提高母猪平均每胎产活仔数达11头以上,断奶仔猪成活率提高到85%以上,每头能繁母猪年提高肉猪达19头以上,料重比低于3.2:1;(3)切实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能够做大、做强生猪优势产业。目前,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成为做大做强生猪优势产业最重要的措施,相关研究表明,要想发展农业,就必须重视畜牧业的发展。2012年,这一技术已在部分规模养猪场得到推广应用,主要针对的则是苏中以及苏北的生猪主产区。

3生猪标准化综合养殖技术应用注意的问题

3.1要重视建设的规范化

随着生猪规模养殖的不断扩大,改造和完善养殖基础设施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它是提升生猪产业素质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生猪产业发展中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养殖场的建设还不够规范,相当一部分养殖场并没有配套的动物防疫以及环境保护设施,由此可见,生猪产业建设的规范化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那么,怎样推进生猪场等建设的规范化呢?它要求人们不能再走传统高起点、高标准、低水平的路子,相反的,要从场地选择、建设规模、生产设施以及饲养管理等方面着手,相关畜牧部门也要不断加强技术指导,加快推进养殖场等建设的规范化。

3.2要明确相关的核心技术以及配套技术

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高产母猪培育技术。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能够选择最佳杂交组合生产二元杂交母猪,在后备、怀孕、哺乳三阶段控制母猪膘情,受胎母猪使用定位栏,哺乳母猪使用高床、漏缝分娩栏;(2)健康的养殖技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养殖方式以及养殖布局,而目前人们接触的最广泛的就是全进全出养殖方式,它有利于实现干湿分离以及雨污分离;(3)仔猪早期隔离断奶技术。这就要求人们要选择那些优质的代乳料,要适时适当的对仔猪舍进行适度改造,不断完善条件的建设。此外,它还包括了一定的配套技术,比如后备母猪定向培育技术、妊娠母猪控制饲养技术以及优质三元杂交组合技术等。

4结语

养猪养殖技术论文范文2

关键词:环境约束;规模生猪养殖;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分异;收敛性

1978-2013年期间中国畜禽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14.98%上升至29.32%,在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和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转型的推动下,我国畜禽养殖业持续蓬勃发展[1]。生猪养殖是我国畜禽养殖业的支柱产业,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生猪养殖的规模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2004-2013年期间,我国生猪年出栏量在500头以上的养殖户从5.14万户上升至26.63万户,其生猪饲养数量由0.85亿头上升至3.74亿头。虽然规模养殖对于实现规模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但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此外,持续上升的生产成本也促使规模生猪养殖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与日俱增。因此,中国未来规模生猪养殖应由依赖于投入要素增加和忽视环境约束的传统生产模式向全要素生产率(TotalFactorProductivity,TFP)增进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其中注重环境因素对于生猪养殖业发展的刚性约束显得尤其重要。那么,基于上述背景之下,考虑环境约束以后的中国规模生猪养殖TFP在时间上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其变化的驱动因素是什么?规模生猪养殖TFP在空间上呈现出怎样的分异特征,其空间关联效应是否存在?规模生猪养殖TFP的地区差异是呈现收敛还是发散的趋势,影响其收敛性的因素有哪些?回答以上问题对于明晰环境约束下中国规模生猪养殖TFP的时空分异趋势及其收敛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进一步促进规模生猪养殖TFP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规模生猪养殖TFP差异提供实证依据。早期对于畜禽养殖业或是生猪养殖TFP评价的研究均基于投入—期望产出的视角,其评估方法大体可以划分为参数方法[2]-[4]和非参数方法两类[5]-[7],而得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曹佳等[8]的研究发现我国畜禽养殖业TFP在1978-2007年期间的年均增长率为4.71%,梁剑宏和刘清泉[4]、兰勇和姚屹浓[7]、王芳等[9]的研究发现我国不同规模的生猪养殖TFP均出现上升的趋势;也有部分学者得到了相反的结论,如宁攸凉和乔娟[10]、廖翼和周发明[11]的研究发现生猪养殖TFP由于受到技术停滞和倒退的影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上述研究均未考虑环境因素对于TFP增长的影响。

与此同时,众多学者在对农业TFP进行评价时,将环境因素纳入指标体系已经成为全面、准确评估农业TFP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李谷成等[12]、韩海彬[13]、潘丹和应瑞瑶[14]均使用单元调查评估法对化肥施用、畜禽养殖、固体废弃物和水产养殖造成污染物进行核算,将其作为环境非期望产出指标带入到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中对农业TFP进行评估,并通过研究发现环境污染因素已经成为制约农业TFP增长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近期不断有学者开始关注环境因素对于规模畜禽养殖业TFP增长的影响,如张晓恒等[15]和朱宁等[16]分别以规模生猪和规模蛋鸡养殖为例,在考虑环境以后以后对规模畜禽业的环境效率或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进行重新计算,并发现环境因素对于规模畜禽养殖业TFP增长的抑制作用明显。但在规模畜禽养殖业TFP的研究领域仍有以下几方面问题亟待改善:一是使用单元调查评估方法核算污染物排放量时,大部分文献均以赖斯芸等[17]构建的排污系数体系作为最主要的核算标准,但使用早期核算标准对近期污染物排放量进行计算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也无法体现出不同清污方式下污染物排放量的差异。二是使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环境约束下的TFP进行评价时,其生产参考集与经典Malmquist指数一致,仍以当期生产为主,容易引发计算上的“技术退步”问题,并且无法体现生产要素作用的长期性和滞后性。三是关于规模畜禽养殖业TFP空间分异趋势的研究较少,并主要停留在分析不同地区规模畜禽养殖业TFP的走势差异层面,更是鲜有文献触及到TFP增长的空间关联性或者是收敛特征的验证。基于此,本文基于中国大陆29个省份规模生猪养殖的相关数据,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各地区清粪方式的统计调查,使用2009年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畜禽养殖业源产排污系数手册》对规模生猪养殖的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测算,并将其代入到考虑环境非期望产出以及规避“技术退步”问题的Sequential-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中对规模生猪养殖TFP的时间分异趋势进行分析,进而使用空间自相关和空间β收敛分析方法揭示规模生猪养殖TFP的空间分异趋势和收敛特征,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促进中国规模生猪养殖TFP增长和缩小地区间TFP差异的措施。

1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1.1研究方法对收敛性进行判断则需要通过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检验。

1.2变量选择

1.2.1投入产出指标选择投入指标方面,本文基于《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对于生产投入类别的划分,选择饲料投入,劳动力投入、水资源投入、能源投入、医疗防疫投入、其他直接投入和间接投入作为投入指标。产出指标方面,本文借鉴吴学兵等[21]、兰勇和姚屹浓[7]和张晓恒等[15]的研究,使用生猪的净产量作为期望产出指标;使用规模生猪养殖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的等标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①,所有涉及费用的指标均以2004年为基期,使用各省份的农产品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进行平减,各项指标的具体选择及衡量方式如表1所示:规模生猪养殖COD、TN和TP排放量的核算主要以《畜禽养殖业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中的排污系数表为依据,本文的排污量主要是计算生猪在保育期和育肥期的排污量总和,并按照林源等[22]和周天墨等[23]的研究将生猪的饲养周期设定为199天,其中1/3为保育期,2/3为育肥期。由于使用《畜禽养殖业源产排污系数手册》进行核算时需要对规模生猪养殖的清粪工艺进行选择,因此本文主要基于祝其丽等[24]对全国144处规模猪场清粪方式的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将规模生猪养殖划分小型、中型和大型规模生猪养殖,并按照各种养殖类型清粪方式的比例对排污量进行测算①。排污量的计算方式如下式所示:QfCUQ??DayfCDayqssqsss?????????2i1iiq1(8)其中i代表第i个省份,s取1,2,3分别代表小、中、大型规模生猪养殖,q取1,2,3分别代表COD、TN和TP三类污染物,qsUi为i省的s型规模生猪第q种污染物的排污量,sQi为i省的s型规模生猪养殖数量,sC为小、中、大型规模养殖干清粪处理的比例,q1f和q2f分别为干清粪和水冲粪处理方式下COD、TN、TP的排污系数,将三种类型生猪养殖的排污量加总即可得到规模生猪养殖的总排污量。

1.2.2条件β收敛分析的控制变量选择本文在规模生猪养殖TFP条件β收敛分析的控制变量挑选方面主要借鉴方福前和张艳丽[25]、石慧和吴方卫[26]、潘丹和应瑞瑶[14]对于农业TFP影响因素的选择,使用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畜禽养殖业发展水平(畜禽养殖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②)和财政支农力度(财政用于农业支出)作为收敛性分析的控制变量。此外考虑到SML指数计算得到的规模生猪养殖TFP已纳入环境因素,本文进一步使用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作为衡量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的变量引入到控制变量的指标体系中,其中人均GDP和财政支农力度以2004年为基期使用GDP平减指数进行处理,以上五种控制变量的具体衡量方式如表1所示。

1.3数据说明本文考察的时间范围为2004‐2013年,空间单元选择为除江西和以外的中国大陆29个省份,地区划分以《排污手册》的六大区分类标准为依据。投入产出指标数据来源于《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规模生猪养殖的数量来源于《中国畜牧业年鉴》,空间条件β收敛分析的控制变量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需要说明的是,鉴于《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对于规模生猪的定义与《排污手册》不同③,因此本文规模生猪养殖的投入产出值以《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每个地区中规模和大规模生猪养殖相关指标的平均值来表示,每个地区的规模生猪养殖的投入产出总量均由生猪出栏数量与每头生猪的投入产出值相乘得到。

2实证结果分析

2.1规模生猪养殖全要素生产率的时间分异趋势分析本文计算得到全国总体以及六大区的规模生猪养殖技术效率(EFFCH)指数、技术进步(TECHCH)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SML)指数的时间分异趋势。

2.1.1EFFCH指数的时间分异趋势全国总体规模生猪养殖技术效率在2005-2007年和2008-2010年期间出现小幅的下降,其余时间段则呈现出小幅上升的趋势,但总体上技术效率的年均增长率仅为0.15%,累计增幅为1.38%,全国层面技术效率在考察期内增减相抵后仅维持了微幅的增长。六大区中华北区、中南区、东北区、华东区和西南区的技术效率同样呈现波动中微幅上升的趋势,它们技术效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80%、0.23%、0.05%、0.04%和0.04%,累计增幅分别为7.40%、2.10%、0.47%、0.35%和0.32%;而西北区技术效率的年均增长率为-0.29%,累计增长幅度为-2.58%,技术效率呈现出微幅下降的倾向;总体而言,地区层面技术效率的上升或恶化幅度均有限。

2.1.2TECHCH指数的时间分异趋势由于本文SML指数采用了序列生产参考集,完全规避了“技术退步”现象的产生,因此计算出所有地区规模生猪养殖TECHCH指数在各个时间段的值均≥1。全国总体规模生猪养殖技术进步在考察期内年均增长5.13%,累计增长了56.91%,其中尤其以2004-2005年和2006-2008年期间的增长最为突出,全国层面规模生猪养殖的生产技术和环境技术均有明显进步,但增长速度在近期有所下降。中南区、西南区、华东区、东北区、华北区和西北区的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88%、6.51%、4.38%、4.30%、3.70%和3.63%,累计增幅分别为97.94%、76.46%、47.12%、46.11%、38.73%和37.87%,中南区和西南区的技术进步在整个考察期内均具有显著增长,其余四个地区增长最为明显的时间段与全国层面一致,但总体上各地区规模生猪养殖的技术进步现象也开始呈现出放缓的趋势。

2.1.3SML指数的时间分异趋势考虑到2004-2013年期间规模生猪养殖技术效率的改善有限,因此SML指数增长主要受到技术进步的影响和拉动,并且走势也基本与TECHCH指数相符合。全国层面规模生猪养殖TFP在考察期内年均增长5.29%,累计增幅为59.08%;地区层面中南区、西南区、华北区、华东区、东北区和西北区的TFP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13%、6.55%、4.53%、4.42%、4.36%和3.33%,累计增幅分别为102.08%、77.02%、48.99%、47.64%、46.81%和34.32%。中南区和西南区TFP在考察期内呈现出持续显著增长的趋势,全国总体及其余四个地区的TFP均在2007-2008年和2011-2012年期间的增长最为突出,但各地区在2012-2013年期间的增长速度同样有所放缓。

2.2规模生猪养殖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分异趋势分析

2.2.1规模生猪养殖全要素生产率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为了体现中国规模生猪养殖TFP在空间上持续的分异趋势,本文将SML、EFFCH和TECHCH三种指数由环比形式(前年=1)转换成以2004年为固定基期(2004年=1)的指数,计算得到2005-2013年的全局Moran指数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SML指数的Moran指数经历了“先负后正”和“正向关联性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过程,空间正向关联特征在2007-2011年期间显著型最强,但随后减弱至2013年的0.0720,总体上邻近省份之间的规模生猪养殖TFP增长形势逐步趋同,趋于形成高TFP增长省份集群和低TFP增长省份集群。EFFCH指数在一半以上的考察期内呈现为负向空间关联的特征,随后向正向空间关联转换,说明虽然规模生猪养殖技术效率的改善幅度有限,但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已经趋于形成,空间合作以及带动作用成为新的趋势。TECHCH指数的Moran值由2005年的0.1527下降致2013年0.0332,显著性也随之大幅下降,说明伴随着新型养殖生产技术和环境技术在省份之间的普及和传递,省份之间规模生猪养殖技术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正在趋于减弱,规模生猪养殖已经渡过技术进步快速空间外溢时期。

2.2.2规模生猪养殖全要素生产率的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将中国29个省份规模生猪养殖的定基SML指数(2004年=1)代入到Geoda1.5.32软件中,制作的局域空间自相关(LISA)分布图如图1-图3所示。由图1-图3可知,四种局域空间自相关类型地区的空间分异趋势如下:HH类型地区的空间分异趋势。HH类型地区在2005年主要连片分布于中南区的湖南、广西和广东,同时华东区的福建和上海也属于该类型地区。随后HH类型地区向西北方向扩张,考察期内重庆和陕西因其规模生猪养殖TFP分别增长了68.59%和82.30%而新晋成为HH类型地区,中南区的湖南、广西和广东的TFP增幅分别达到244.16%、113.96%和97.42%并始终为高TFP增长集聚区,上海和福建则因为邻近省份TFP的后期增长速度相对放缓而脱离该类型地区。此外,根据规模生猪养殖污染物排放量占比和养殖数量占比的变化趋势可知,所有HH类型地区在考察期内的污染物排放量和养殖规模大体相当,规模生猪养殖均未出现污染物过度排放的现象。需要注意的是HH类型省份中仅有广东和湖南两省属于养殖规模较大的省份,并且广东的养殖数量占比在考察期内下降了10.76%,其余省份都呈现出生猪养殖规模相对较小但具有高TFP增长的特征。HL类型地区的空间分异趋势。HL类型地区在2005年存在“连片”和“散状”两种分布形式,东北区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以及四川、甘肃和宁夏均呈现出连片分布的形式,山西、湖北和江苏呈现“散状”分布的形式,其中甘肃、宁夏和山西均属于初期规模生猪养殖TFP增长较快并且养殖数量占比较低的地区。随后HL类型地区的连片分布格局逐步被打破,东北三省以及甘肃、山西和江苏由于自身TFP增速相对不足而退出该类型地区,河南、福建和河北等养殖数量占比较高的省份由于自身TFP增长明显(增幅分别达到149.58%、98.06%和96.15%)且邻近省份TFP增长较慢而新晋成为HL类型地区,四川和宁夏的TFP分别增长了172.67%和103.57%并始终属于该类型地区。值得一提的是,四川和福建的污染物排放比重略低于养殖数量比重,污染物减排成效明显,同时其余省份也未出现过度排放的现象。

LL类型地区的空间分异趋势。2005年全国有6个省份属于LL类型地区,其中既包含北京、天津、新疆和青海等规模生猪养殖数量较少的省份,也囊括了河南和河北等养殖数量占比较高的省份。随后LL地区分别向东北和东南方向转移与扩张,至2013年,新疆因其规模生猪养殖TFP累计下降了3.37%与其余10个低TFP增长省份(增幅介于5.00%与57.24%)共同构成了LL类型在北方和华东区的连片分布地区。从它们污染物处理情况以及养殖数量占比来看,新疆、青海、甘肃和内蒙古属于低TFP增长、低养殖数量占比且无污染物过度排放的省份;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污染物排放占比均明显高于养殖数量占比,污染物过度排放现象突出并成为阻碍TFP增长的重要因素;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虽然拥有良好的污染物减排效果,但怎样扩大产出以及降低成本是它们未来TFP改进应重点关注的问题。LH类型地区的空间分异趋势。LH类型地区在2005年主要在南北方向上形成云南至内蒙古的线型分布,并涵盖华东区的山东、安徽、浙江以及中南区的海南。随着LL类型地区在北方和华东区连片分布的形成,以及重庆、陕西、河北和河南凭借后期规模生猪养殖TFP的大幅增长晋升为HH类型或HL类型地区,连片或独立规模生猪养殖高TFP增长省份的布局逐渐清晰,同时围绕高TFP增长省份形成的LH类型地区趋于向“散状”分布转换。至2013年,全国仍有8个省份属于LH类型地区,其中北京、天津、山西、云南、贵州和海南的TFP增幅均介于20%至60%之间,并属于养殖数量占比较低的省份;山东和湖北的TFP增幅分别为61.47%和54.28%,它们的养殖数量占比较高且无过度污染物排放,并有希望通过进一步促进TFP增长晋升为高TFP增长省份。

2.3规模生猪养殖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性分析

2.3.1空间β收敛模型的设定检验上文的研究证明规模生猪养殖TFP增长存在空间关联效应,因此有必要选择空间β收敛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以充分考虑空间因素对于收敛性的影响。本文使用Elhorst[27]的空间计量工具箱进行设定检验得到的结果如表5所示。根据表5可知,Moran检验的结果证明绝对β收敛模型和条件β收敛模型均存在空间溢出特征,使用空间β收敛分析方法是适宜的。Hausman检验结果证明两种模型均应采用固定效应进行估计,进一步通过LR检验对固定效应的具体形式进行判断可知,两种模型应采用时间和空间双固定效应进行估计。根据两种模型的LM检验和RobustLM检验的结果可知,绝对β收敛模型更适合设定为空间误差模型(SEM)的形式进行估计,条件β收敛模型的更适合设定为空间滞后模型(SLM)的形式进行估计。

2.3.2空间β收敛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绝对β收敛模型分析。由表6可知,绝对β收敛模型中收敛系数β在SLM和SEM的估计结果分别为-0.2217和-0.2237,数值较为接近且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鉴于模型设定检验结果以及log-likelihood值都倾向于采用SEM的估计结果,本文以-0.2237作为β收敛系数进行分析。收敛系数显著为负说明中国规模生猪养殖TFP增长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特征,前期TFP增长较快的地区在当期趋于拥有较低的TFP增长,而前期TFP增长较慢的地区在当期呈现“后发赶超”的趋势,地区间TFP增长的差异趋于减小。误差项的空间自相关系数ρ为0.1975且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证明模型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这与全局自相关分析中SML指数的全局Moran指数为正的结果相符。条件β收敛模型分析。

由表6可知,在加入了5个控制变量以后,收敛系数β在SLM和SEM的估计结果分别为-0.2718和-0.2715且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根据模型设计检验结果以及log-likelihood值可知,条件β收敛模型分析应以SLM的估计结果为准,规模生猪养殖TFP的条件β收敛系数为-0.2718,略高于绝对β收敛系数的-0.2237,说明在添加了控制变量以后,规模生猪养殖TFP增长依然存在显著的的条件β收敛特征,并且收敛的趋势相比绝对β收敛而言更加突出。进一步分析控制变量的估计结果可知,lnAGDP的估计系数为0.1313且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拥有较高的TFP增长,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缩小(扩大)相应会促进TFP增长的收敛(发散);AnimalHusbandry和lnHumanCapital的估计系数均分别为-0.0058和-0.5119,且分别通过了1%和5%的显著性检验,畜禽养殖业发展水平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地区拥有较低的TFP增长,一方面这与前文的分析相一致,一些养殖规模较小的省份出现了显著的TFP增长,而一些养殖规模较大省份的TFP增长幅度相对较小,另一方面,畜禽养殖业较为发达以及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地区可能环保意识更强并对污染物减排拥有更高的关注度,控制污染物排放能够提高TFP的增长质量,但对TFP的增长速度可能具有负向作用;lnFinance和lnPollutionRegulation的估计系数分别为0.0028和-0.0050但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财政支农对于TFP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此外政府环境规制对TFP增长的抑制作用同样不明显;空间自回归系数δ的估计系数为0.1808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地区间规模生猪养殖TFP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正,高(低)TFP增长地区的集聚特征趋于加强,这也与前文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结论相一致。

3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2004-2013年中国29个省份的规模生猪养殖相关数据,在考虑环境约束的情况下,使用SML指数、空间自相关和空间β收敛分析方法对中国规模生猪养殖TFP的时空分异趋势及收敛性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有:(1)从时间分异趋势来看,中国规模生猪养殖TFP在考察期内年均增长5.29%,累计增长了59.08%,但增长速度在近期有所减缓;技术效率变化的波动特征明显但总体上无明显改善;技术进步是推进TFP增长的最主要因素。(2)从全局的空间分异趋势来看,地区间规模生猪养殖TFP增长的正向空间关联特征先增强后减弱;技术效率的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趋于形成;技术进步已经度过快速空间外溢时期。(3)从局域的空间分异趋势来看,HH类型地区以中南区为基础逐渐向西北方向的重庆和陕西扩张;HL类型地区在东北区和西北区的省份数量趋于减少,现阶段主要散状分布于四川、宁夏、河北、河南和福建等省份;LL类型地区的在北方以及华东区的连片分布范特征逐渐增强,并涵盖了一些规模养殖较大的省份;LH类型地区的连片特征趋于减弱,并包含了山东和湖北等规模生猪养殖大省。(4)从收敛性来看,中国规模生猪养殖TFP增长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地区间TFP增长的差异逐渐减少,经济发展水平、畜禽养殖业发展水平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是影响收敛性的主要因素。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得到了以下三点启示:一是通过提高规模生猪养殖管理水平和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促进技术效率改善,并借助技术效率增长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推动规模生猪养殖TFP增长。二是继续加强规模生猪养殖技术以及粪便污染物无害化和资源化技术研发支持,扭转近期技术进步减缓的趋势,扩大技术进步对规模生猪养殖TFP增长的促进作用。三是有针对性的破解部分规模生猪养殖数量较高省份的低TFP增长难题,扩大高TFP增长地区的连片集聚范围,促进TFP增长在空间上的收敛,其中东北区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省应重点加强污染物减排控制,实现规模生猪养殖TFP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山东、湖北等省则应通过改进养殖技术进一步扩大产出和降低成本促进规模生猪养殖TFP增长。

参考文献:

[1]潘丹.规模养殖与畜禽污染关系研究——以生猪养殖为例[J].资源科学,2015,37(11):2279-2287.

[2]SharmaKR,LeungP,ZaleskiHM.ProductiveEfficiencyoftheSwineIndustryinHawaii:StochasticFrontierVs.DataEnvelopmentAnalysis[J].Journalofproductivityanalysis,1997,8(4):447-459.

[3]王明利,李威夷.基于随机前沿函数的中国生猪生产效率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1(12):32-39.

[4]梁剑宏,刘清泉.我国生猪生产规模报酬与全要素生产率[J].农业技术经济,2014(8):44-52.

[5]LansinkAO,ReinhardS.InvestigatingTechnicalEfficiencyandPotentialTechnologicalChangeinDutchPigFarming[J].AgriculturalSystems,2004,79(3):353-367.

[6]闫振宇,陶建平,徐家鹏.中国生猪生产的区域效率差异及其适度规模选择[J].经济地理,2012,32(7):107-112.

[7]兰勇,姚屹浓.我国畜牧业生产效率及区域差异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5,35(7):136-140.

[8]曹佳,肖海峰,杨光.1978-2007年我国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技术经济,2009,28(7):62-66.

[9]王芳,岑华芳,陈俊安.两种生猪饲养模式的生产效率比较[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0,28(4):512-517.

[10]宁攸凉,乔娟,王征兵.中国大中城市生猪大规模养殖模式的成本效率分析[J].技术经济,2010,29(2):81-84.

[11]廖翼,周发明.中国生猪养殖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J].技术经济,2012,31(5):93-98.

[12]李谷成,范丽霞,闵锐.资源,环境与农业发展的协调性——基于环境规制的省级农业环境效率排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28(10):21-36.

[13]韩海彬.中国农业环境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9):61-68.

[14]潘丹,应瑞瑶.中国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方法与实证——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分析[J].生态学报,2013,33(12):3837-3845.

[15]张晓恒,周应恒,张蓬.中国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估算——以粪便中氮盈余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5(5):92-102.

[16]朱宁,秦富.畜禽规模养殖场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以蛋鸡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5(9):86-98.

[17]赖斯芸,杜鹏飞,陈吉宁.基于单元分析的非点源污染调查评估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4(9):1184-1187.

[18]ChungYH,F?reR,GrosskopfS.ProductivityandUndesirableOutputs:ADirectionalDistanceFunctionApproach[J].Journal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1997,51(3):229-240.

[19]李谷成,范丽霞,成刚,等.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一种新的窗式DEA生产率指数的再估计[J].农业技术经济,2013(5):4-17.

[20]OhD,HeshmatiA.ASequentialMalmquist–LuenbergerProductivityIndex:EnvironmentallySensitiveProductivityGrowthConsideringtheProgressiveNatureofTechnology[J].EnergyEconomics,2010,32(6):1345-1355.

[21]吴学兵,乔娟,李谷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规模猪场生产率增长与分解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20):118-120.

[22]林源,马骥,秦富.中国畜禽粪便资源结构分布及发展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2):1-5.

[23]周天墨,付强,诸云强,等.中国分省畜禽产污系数优化及污染物构成时空特征分析[J].地理研究,2014(4):762-776.

[24]祝其丽,李清,胡启春,等.猪场清粪方式调查与沼气工程适用性分析[J].中国沼气,2011,29(1):26-28.

[25]方福前,张艳丽.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991—2008年Malmquist指数方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9):5-12.

[26]石慧,吴方卫.中国农业生产率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空间计量的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11(3):59-73.

养猪养殖技术论文范文3

[关键词] 养殖场 提高 纯种猪育种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8-0267-01

为了促进我国养殖场养猪水平的提高,增加养殖场的收益,必须提高纯种猪育种的水平。纯种猪育种的水平直接影响着育种的质量,间接地影响着农户养殖场的扩建以及农户的收益。因此,养殖场养猪必须明确育种目标,采用科学的育种技术,从实际情况出发,提高养殖场纯种猪育种的水平。

一、明确目标、制定方案

纯种猪育种的目标可以为育种工作提供指导,对育种的标准及质量要求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养猪场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的发展方案和战略,以为现实发展和后期发展提供方向。

为了制定合理、科学的发展目标,应该对养猪市场进行一定的调查。不同品种的纯种猪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养猪场需要根据《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12)》的相关规定,同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育种方案,以促进本养殖场的发展。

二、创新观念,提高养殖技能

猪品种、公猪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纯种猪育种的水平,工作人员的养殖、育种观念及养殖技能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纯种猪育种的水平。因此养殖人员需要创新自己的育种理念,提高养殖技能。

1.创新养殖理念

很多养殖场因为长期受到我国传统育种理念的影响,仍旧采用“引进――退化――再引进――再退化――引进”的方式,从表面上看来节省了人力和财力,但是从长远角度看来,养殖场却丧失了效益,并且有些养殖场的工作人员认为只要是外国的就是好的,直接引进,久而久之就丧失了育种的积极性。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国提出了联合育种的方式,加大对制度、技术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但是,如果要彻底改变这种情况,需要养殖人员改变自己的育种理念。

2.提高育种技能水平

养殖场育种人员及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及技能间接影响着纯种猪育种水平,这种影响是巨大的。但是,目前我国养猪场养殖人员的技能不高,需要进一度的提高。首先将育种素质较高、育种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组合在一起,组成育种小组,同时,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以及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他们的专长,对其进行分工,如:育种员、育种专员、育种管理员等,从而确保育种的各个环节能够顺利的进行,从而提高育种的水平。其次,应该加强对养殖育种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特别要加强对他们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现代育种技术的专业培训,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育种技术。最后,应该科学采用奖惩的办法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定期召开工作交流会,提高育种人员育种水平,从而促进养殖场的发展。

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大对“硬件”的投入,育种工作的工作周期比较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养殖场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投入相关因素,促进育种工作的发展。

三、加强交流、联合育种

联合育种的方式具有扩大育种的规模、提升公猪选择的强度、有效利用遗传资源等优势。但是,目前我国养殖场的育种方法比较落后,并没有真正采用联合育种的方式,联合育种的缺失,直接阻碍了我国养殖场纯种猪育种水平的提高。因此,为了能够提高纯种猪育种的水平,必须积极采用联合育种的方式。

首先应该实现各个养殖厂之间的联合。全国各地的养殖场应该建立密切的联系,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全国的育种方案和育种方向进行分析研究,汇集数据,进而根据本地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性能测定方法。应该加强区域间的联系,特别是本地区之间养殖场的联系,加大对联合育种技术的投入,从而实现育种技术的联合运用。

其次,应该加强对联合育种的技术支持。为了促进联合育种技术的发展,当地政府和养殖场需要嘉庆对其技术的投入,建立和联合育种配套的体系,从而形成人才――技术――设备――资源一体化的模式,进而确保联合育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采用科学合理的育种技术

我国养猪的历史比较悠久,对育种技术也有一定的研究,有一些育种技术对提高我国纯种猪育种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分子遗传标记技术、B超仪性能测定技术、人工受精技术等。近年来,随着猪分子育种和遗传评估相结合的联合育种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纯种猪育种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各地的养殖场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育种技术,促进本养殖场的发展。

结束语

纯种猪育种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不仅需要确定猪的体征及其育种的条件,还需要在分析相关数据的前提下,根据本养殖场的实际情况,选择优质的种猪,采用科学合理的育种技术,提高纯种猪育种水平,促进本养殖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玉恩.怎样提高猪人工授精的效果[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07(01)

养猪养殖技术论文范文4

[关键词] 猪场 疫病防控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0-0198-01

随猪价上升和国家对生猪生产扶持力度的加大,养猪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激发了一些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各地小规模养猪场迅速增加。由于许多养殖户都未经过系统的学习培训,缺乏必要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知识,在当前社会动物疫病错综复杂、生猪流通空前混乱的局面下,流行性疾病的不断发生和各种疫病的交叉感染,成为这些猪场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对多个小型猪场疫病防控的调查过程中,对此有深刻的体会,现提出意见与各位同行商讨如下。

一、当前小型猪场疫病防控中主要的常见问题

1.引种随意

相当一部分猪场在引种过程中十分随意,引种过程就是引病过程。他们既不考察引种当地疫情情况,也不了解既往病史,甚至直接在市场上收购。购回后又不作隔离观察,直接混群,造成不断地引进疫病。

2.条件过于简陋,管理粗放

许多小型猪场是看到市场价格有利而匆忙上马的,条件往往过于简陋,猪舍四面通风、冬天冷夏天热,超越生猪生长的正常承受能力,恶劣的饲养环境使猪的疾病频发,而大部分小型猪场缺乏规范的管理,基本上是照搬农村散养猪的做法。喂料大小猪一样、所有猪一律喂两餐、场内场外仔猪到处跑、饭店潲水不煮熟、饲料原料不讲究、饮水不卫生、环境从来不消毒、粪便堆在猪栏里,外人可以随便进出等等。

3.免疫用药程序混乱

大部分场没有建立规范的免疫程序,不能正常开展免疫接种。甚至有的场见到购回的猪已有耳标就不再打预防针。而现市面上兽药名称五花八门,多数名称与化学成份没有联系,同样成份的药可有多达数十种名称。养殖户买药往往只看功能而不注意成份,常常治一个病换了多种药都是一种成份,贻误治疗甚至造成药物中毒。。多数猪场常对过去有效的药物情有独钟,不管现实的病情与上次是否相同,就是指定同一药品,效果不佳时不是考虑病情而往往怀疑假药,又往往只对病猪用药。

二、提高小型养猪场疫病防控水平的建议

1.加大技术培训和科普教育工作力度

近几年来,各级畜牧兽医部门精力多放在了重大动物疫病的防范工作上,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科普工作跟不上养殖业形势的发展,建议进一步切实加强。这项工作首先应从培训乡镇畜牧兽医技术干部着手。因为现大多数在职乡镇畜牧兽医技术干部过去学习和工作的对象都是农村散养户,自身对规模养殖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了解都不多,而且离开学校多年,许多知识已经老化,不能适应规模养殖的技术要求。同时,他们是基层技术指导的主要力量,让他们掌握规模养殖的基本技术和培训方法,再通过他们具体指导养殖户、举办规模养殖户的培训班或制作宣传版报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就可以迅速地将科学的理念和技术普及到基层。

2.组织技术力量制定适应本地条件的养殖场疫病防控规范

规模养殖疫病防控技术是有规律可循的,没有必要靠技术人员和养殖户自己去摸索经验。畜牧兽医部门应当组织人力参考各地的养殖管理经验,再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可操作易推广的养殖疫病防控技术规范,印发给养殖户学习,推行养殖规范化管理。围绕规范开展培训,能使培训的方向更明确。在此,笔者认为技术规范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建立预防为主的疫病防控观念,即综合防制的观念

这里说的预防为主绝不是打预防针为主,而是以隔绝控制病原和提高生猪抗病能力为基本原则的综合防疫理念。首先,建立场地隔离屏障。猪场建设应符合防疫要求,能够与外界进行有效地隔绝。例如有经消毒处理的水源或独立的封闭自然水源;栏舍间无直接互通的沟渠;有有效的防鼠设施;场内禁止养猫狗鸡等动物;绝对禁止非本场人员及未经严格消毒的人员、车辆进入场内等;其次, 严格的引种管理制度。制定有效的引种管理程序,如外地引种申请和检疫制度、本地引种考察制度和引种进场前隔离观察制度。未确认健康的猪及其接触物品绝对禁止进入栏舍。有条件的场尽可能实行自繁自养。再次,严把饲料质量关,防止病从口入。外购成品饲料选择大型饲料企业产品,不贪便宜采购腐败变质饲料原料,尽量不使用饭店潲水,确需使用的也必须由非饲养员先在场外捞出鱼刺、长骨、木棍等锐利的杂物后,经蒸煮消毒再换用消毒过的容器送入猪场。最后, 病死猪淘汰及无害化处理制度。设病猪隔离间,有病猪及时隔离治疗,无治疗价值或有可能是烈性传染病的应立即淘汰。

2.2制定适应生猪健康生长的饲养管理措施

第一,制定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营养标准和饲喂方法。按乳猪、仔猪、断奶猪、育肥前期、育肥后期分别制定适合本地饲料原料种类的营养标准、饲料配比,定餐定量饲喂。做好不同阶段维生素、矿物质添加剂的合理使用方案。分阶段逐步过渡饲养的操作方法;第二,适宜的饲养密度。按生产性能的不同分舍、分栏,根据不同季节、不同阶段规定合理的饲养密度。第三,实行环境的有效调控。从栏舍的结构和人工干预措施解决栏舍的通风换气和冬季的保温条件、夏季的防暑措施。培养猪群定点排粪尿,保证猪床的清洁干燥。养母猪的还要设立有效的仔猪保育设施。第四, 规定详细的母猪的配种期、孕期、围产期管理及接产技术方案,初生仔猪的护理方案。第五,合理的清洁卫生制度。每日定时并避开猪休息时段清扫栏舍一次,每月全场彻底清扫一次。第六,保证清洁足量的饮水,并设有自动饮水阀。

参考文献

[1] 杨润章. 我县动物疫病防制的现状和对策[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0(03)

[2] 朱西金. 规模化养猪发展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12)

[3] 黎永锋,李文慧. 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吉林农业. 2011(07)

养猪养殖技术论文范文5

参考文献

[1]宋重境.奶牛犊牛的饲养管理[J].大理州服务三农畜牧兽医,2012:1-1

[2]李妍,戚建允.犊牛早起断奶的饲养管理[J].科学养牛,2011:1-3

[3]张建林.初生犊牛护理[J].养殖技术顾问,2011:1-1

[4]陈传强.犊牛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J].养殖技术顾问.2011,5:1-1

[5]于广成,周晓秋,王洪宝,等.中国荷斯坦奶犊牛的饲养管理[J].养殖技术顾问.2011,5:1-4

[6]王云洲.犊牛培育技术问答[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1:1-125

[7]邱怀.全国高等农业学院校教材,牛生产学[M].1995,(5):181—190

[8]覃国森,丁洪涛.养牛与牛病防治[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24—130

[9]李国江.动物普通病[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0):215—221

[10]解春亭.畜牧概论[M].科学出版社,1983,(12):186—190

参考文献

[1]桑润滋.从冀、鲁、豫肉牛业发展,看我国肉牛业发展潜力──国家“九五”重中之重课题:“肉牛规模化养殖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初见成效[J].黄牛杂志,2000,(5):17-20.

[2]夏广奎,王作武,李斌.如何提高北方地区肉用母牛的受胎率[J].黑龙江动物繁殖,2007,(6):21-27.

[3]禚度鹏.母牛的发情鉴定及提高繁殖率的措施[J].山东畜牧兽医,2010,(6):33-35.

[4]程贵忠,秦宏伟,程之渊,唐朝忠,程培涛,唐中伟.提高肉牛繁殖率技术的研究报告[J].畜禽业,2002,(7):44-46.

[5]孙宏新,崔丽.提高受胎率是提高黄牛繁殖率的关键[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4,(7):18-21.[6]原平贵,王欣,王海玲,王小国.把握最佳配种时机,提高肉牛情期受胎率[J].中国牛业科学,2009,(4):33-36.

参考文献

[1]季华员,李省辉.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2007.第21期

[2]杨公社.猪生产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97

[3]蔡尚文.猪场高效益管理技术.[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8~119

[4]刘振生.农村高效养猪新技术.[M]中国农业出版社、农村读物出版社,2007.131~132

[5]李铁坚.自然养猪法.[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158

养猪养殖技术论文范文6

xx,女,现年29岁,大专文化,市养猪场负责人。

1997年,她从省畜牧学校毕业后,到一家兔业有限公司工作,头脑聪慧的她运用所学养殖技术,积极探索独到的养殖方法,很快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虽然公司领导非常器重她,并给予她相应的职务,但她一直不满足于这种为人打工的现状,她心中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有自己的一番事业,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山重水复疑无路,年仅20岁的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放弃安逸的工作,自主创业,养猪致富。一个中专生当女猪倌,这无疑在全村掀起轩然大波。村里人说什么的都有,父母亲人更是接受不了她的选择。但认定的目标就要闯一闯,这是的性格。她千方百计做通了父母的工作,毅然走上了养猪创业之路。万事开头难。为了选择养猪场厂址,她不顾疲劳四处寻找,人一下子憔悴了很多。父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主动出面与有关村联系,最终将街道村村西的荒山定为养殖场的厂址。为了筹措资金,她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跑了多家银行,终于在许多好心人的帮助下有了第一笔资金。她建起了猪舍,购买了猪苗、猪料和兽药,开始了艰难创业。养猪的活又脏又累,特别是夏天,猪舍粪便臭气熏天,苍蝇铺天盖地,让人恶心。一般人见了都会敬而远之、绕道而行,但正处于爱美年龄的她却毫不顾忌,一门心思扑在创业上。她自己动手清理粪池、药杀苍蝇、打扫卫生,使场内外保持的干干净净。养殖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她便查资料、找书籍,有时专门跑到甚至更远的地方找专家咨询。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养的猪没病没灾、膘肥体壮,甚是喜人。但出栏时,意外却出现了。由于养殖品种全是本地杂草猪,很难进入大中城市的猪肉市场,出售价格很低,虽然辛苦了一年,但她基本没赚到钱。

有了第一年的经历,第二年吸取教训,对市场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和深入的分析,认为养猪市场前景是好的,自己养猪没有致富,关键原因是养的猪品种差,生长慢、出瘦肉率低,不被市场所接受。要想改变这个现状,就必须改良猪的品种,从外地引进优良纯种猪繁育。经过多方考察和市畜牧局推荐,她一次性从湖北部级优良种猪场引进纯种母猪50多头,产下的二元母猪进一步杂交。但没想到纯种猪对饲料、疫苗等要求非常高,用养殖本地草猪的技术进行养殖,不仅产仔率低,配种也成问题,又辛苦了一年,她还是没挣到多少钱。这时亲朋好友劝她转行,有人还帮她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她笑笑婉拒了。她认为自己

虽然没挣到钱,但通过两年的养殖,积累了一定的良种猪饲养技术。在养猪这条路上她还想一直走下去。

柳暗花明又一村,开始了再一次的养殖技术攻坚。她先后参加了多次养殖技术培训,进行了畜牧专业的大专函授,获得了中级农民技术职称。具备了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她,在畜牧专家的帮助下,经过多次试验终获成功,她养的猪真正达到了二元杂交优势,不仅产仔率平均提高到了12头以上,而且生长速度快、酮体瘦肉率高,当年就销售肥猪多头,纯利润40多万元。

近几年来,她抓住生猪价格上扬、国家扶持大型养猪场的良好机遇,不断加大养猪的技术和资金投入,不断改良猪的品种。从湖北引进了大白、长白优良纯种母猪30多头。又从台湾达生泽六良种繁育场引进了杜洛克、皮特兰、长白、大白纯种祖代,进行良种繁育。通过杂交,猪的品种越来越好,生长速度不断加快,瘦肉率不断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猪的品种优势逐渐显示出来,为她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在不少养猪户为追求经济利益,大量使用违规添加剂、瘦肉精等药品的情况下,自觉接受畜牧等部门的监督检查,每月定期向省畜牧局上报生猪存栏量、成长状况以及仔猪出生率、成活率等情况,坚持严格执行标准化养殖,精心挑选猪饲料,严格控制药物使用,只添加少量生猪生长所必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这样出栏的肉猪品质优良率达到了100%,并且出栏的时间比普通猪提前半个多月,养殖场养殖的每批猪都被一些大型超市以高于市场3至4角钱的价格预订一空。“网上养猪”,也就是把猪养在铁丝网上,利用钢筋结构建造养殖网,使之脱离地面,这样,猪粪、猪尿就会自动落到下面去,使猪的养殖环境比较整洁,达到了减少疾病、促进生长、改善肉质的效果。

致富不忘众乡亲

养猪养殖技术论文范文7

关键词:猪发酵床养殖技术;经济;环保;意义

近些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将全面完成县(市、区)禁养区的地理标注和工作,并依法推进分区管理,制定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的拆迁计划,落实养殖场关停拆迁补助,确保2018年底前禁养区内的所有养殖场全部关闭或拆除。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按照国家总量减排有关要求,根据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消纳能力,建设完善畜禽养殖场(小区)雨污分流、粪污收集系统和废弃物贮存设施,鼓励采取单独清除粪便的“干清粪”工艺和固液分离工艺。其中,对周边消纳土地充足的畜禽养殖场(小区),鼓励采取“种养结合、生态还田”模式,对周边消纳土地不足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鼓励采取粪污加工制肥或深度处理工艺,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后再行还田利用或达标排放。

1猪养殖过程中污染治理存在的污染问题

首先,养殖者主动治理的意识不强。除养殖者主观认识不到位外,客观上是因为养殖业门槛低、污染治理成本高、污染产生后监管依据不足,处罚不到位,养殖者管养不管治的观念没有改变;其次,生产工艺落后,历史欠账多。养殖场内部养殖和粪污处理设备、工艺、技术落后,防渗防溢、雨污混流等已远远达不到环境保护的要求,历史欠账非常大,改造治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再次,种养循环结合差。由于化肥增产的效益比有机肥投入更有优势,加上耕地碎片化、农村劳动力缺乏等问题,致使养殖与种植无法有效衔接,生猪粪污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最后,资金、技术支撑弱。生猪养殖比较效益低,政府投入少,粪污处理的技术、方法等相对滞后且难以推广,粪污处理成本高,出栏生猪粪污处理成本需要30元/头。大多数场户无力对污染治理进行投入,而无害化处理、市场化运作机制尚未建立。

2猪发酵床养殖技术的经济与环保战略意义

2.1彻底实现零排放和零污染

传统猪养殖产业粪便对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如果养猪产业能够采用高度集约化的生态养殖模式,规模化养殖场每年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相当于1300hm2森林1年吸收二氧化碳的量。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1头猪大概可以产生5.5L/d的排泄物,每年所排泄的氮元素在9.5kg左右,这些物质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土壤中,其中所包含的有毒有害物质会对空气、水源、土壤造成严重污染,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探索一种对环境零污染的技术,从目前情况来看,猪发酵床养殖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2.2节省大量水资源

积极推广应用猪发酵床养殖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粪便和废水污染环境的问题,对维护水源地水质安全发挥着积极作用。采用猪发酵床养殖技术,省去了水冲洗粪便这个流程,猪从出生到出栏,都不需要进行冲洗和洗浴,相对于传统猪饲养模式需要每天冲洗圈舍好几次,节省了95%的用水量,同时也能够节省大量劳动力,在节省水资源的同时,劳动力成本大大下降,提高猪养殖产业的生产能力。

2.3有利于提高秸秆资源的利用率

秸秆资源是放错位置的宝贝,在过去农作物收获后很多秸秆都被当场焚烧,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也是一种违法行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丰富的秸秆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对提高生产能力,减少环境污染具有积极作用。近些年,国家积极倡导秸秆综合利用,但是秸秆利用效率还是很低,秸秆焚烧现象屡禁不止。而推广应用猪发酵床养殖技术需要大量的木质垫料原料以及铺垫发酵床栏舍,这就为秸秆资源的利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猪发酵床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垫料最为重要,垫料的厚度一般为60~80cm,一个规模化养猪场需要消耗的垫料可达数百吨,一般每10m2的发酵床就需要667m2左右的秸秆作为垫料。猪发酵床养殖技术巧妙的为秸秆综合利用找到了一条比较有实际效益和再利用价值的途径,也为减少秸秆燃烧,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尝试。

2.4将动物粪便制作成有机肥料

我国是畜牧大国,随着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畜禽粪便的排放量呈现递增趋势,这些粪便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将会对人们的生存环境造成致病威胁。而推广应用猪发酵床养殖技术能够实现动物粪便的充分发酵,然后制作成有机肥,供农业生产利用。采用猪发酵床养殖技术,垫料层能够形成一个堆肥发酵层,畜禽粪便被发酵菌消化之后形成垫料,这时粪便已经成为一种半腐熟的有机肥,只需要对其进行适当加工,就可以作为一种优质有机肥在市场销售。从再生效益角度分析,这些经过有益菌发酵的肥料能够替代大量化肥,增肥土地,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5省人工和省储粪房

传统生猪养殖需要根据养殖规模建设大量的储粪房,占用大量土地,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增加了饲养者的养殖成本。而推广应用猪发酵床养殖技术,粪便能够直接在猪舍垫料中发酵,省去了多次清理粪便人力成本,同时发酵过的粪便能够作为有机肥半成品,通过加工直接利用,省去了储粪房建设,大大提供了土地利用率。人工、设备和资源投入量减少也能够间接提高饲养者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深圳,李杰元,崔志浩,等.夏季和冬季肉牛棚舍发酵床饲养模式的研究[J].畜牧与兽医,2017(9):38-41.

养猪养殖技术论文范文8

互联网作为新媒介的代表,如何服务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引起了政府、企业家、学者的关注。网易已经公布的养猪模式,可以总结为“绿色养殖+网上互动+线下推广”。绿色养殖,就是学习西方的优良养猪方法,用科学的方式培养绿色和口感不错的农畜产品;网上互动,就是通过互联网把养猪的整个流程和数据全部公开,共同参与,使生产模式更为高效;线下推广,就是起到示范作用,可以帮助农民改进养殖方法。从传播学的角度看,网易的“养猪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网易开创了一种新的赢利模式,为媒介持续投入农业奠定了基础

发展传播学认为,传播媒介既能推动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又可以推广新技术和新思想。问题的关键在于传播媒介如何介入,以什么样的姿态介入,是公益性的还是带有商业目的的,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等,这些因素最终决定着传播媒介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社会的发展。无论是英业达的“黄羊川模式”,还是网易的“养猪模式”,企业都要考虑到回报率的问题。“在资讯时代尚未开发的中国大西部,我们看到到处都布满商机,于是构思了‘千乡万才’计划,要把黄羊川模式复制到一千个西部的城乡,从而雇用万名软件、英文、打字的西部人才。”①这是“黄羊川模式”的倡导者英业达集团副董事长温世仁对未来赢利的设想。这种赢利模式带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这也是“黄羊川模式”无法推广、以至于无果而终的一个主要原因。

网易的“养猪模式”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传播先进的养猪理念,而且可以给网易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网易的“实验养猪基地”一头猪的利润能达到700元到1000元。由此推算,1万头猪的利润可高达700万元到1000万元。网易的“养猪模式”使投资主体“有利可图”,解开了传媒在介入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死结”,即在保证一定的利润率的前提下倡导公益性,从而使传媒更积极、更主动地促进社会发展。

传播内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传播什么样的信息才对农业或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有帮助,这是传媒必须考虑的问题。在传播内容方面,传媒既要从实际出发,考虑地区间的具体情况,又要以市场为导向,选择产业链长的项目。只有以市场为取向,将传统农业纳入市场轨道,才是促进农村发展的根本途径,这就要求传媒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要有“问题意识”。

从2007年4月开始,网易就开始研究农畜产品问题,考察了很多项目,其中包括樱桃、火龙果等等,但最终选择了产业链相对较长、产业带动更为明显的养猪业。选择养猪产业既可解决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又能帮助他们找到一条致富之路。更重要的是使养殖户可通过互联网直观地学到最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绿色养殖理念,了解养猪行业的动态。通过网易创办的养猪网,养殖户、消费者都可以就养猪发表自己的看法,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不断地摸索和优化养猪的流程,最后把成熟的方案公布在网上,供养殖户借鉴和模仿。

从传播方式分析,信息的传播更直观,有利于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

除建一个规模化的养猪场外,网易还办“养猪网”,提供养猪业的相关信息,倡导科学养殖、绿色养殖的理念,让更多的人从这个网站上学习养猪。网易的“实验养殖基地”是一个可供借鉴的“模板”,包括如何选择优质的猪种、如何收购无污染的饲料,如何对猪肉进行合理的储藏等等。同时,网易还将通过养猪网对养殖场的饲养过程实时直播。这使养殖户更易于掌握养猪知识。因为科技类信息本身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要受到文化程度的制约。从文字的描述到实际的应用操作之间还有一段距离。而网易提供的实时直播,将使养猪知识变成直观的视频画面,“百闻不如一见”,视频传播有利于人们接受信息,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如果说“黄羊川模式”解决的是互联网硬件设施如何入户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那么,网易的“养猪模式”则解决了科技知识从理论向操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从传播效果看,既能提升养猪行业的整体水平,又能确保食品安全

一方面,养殖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学到最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绿色养殖理念,了解养猪行业的动态。通过养猪网这个开放的平台,养殖户、消费者都可以就养猪发表自己的看法,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不断地摸索和优化养猪的流程,最后,网易把成熟的方案公布在网上,供养殖户借鉴和模仿。

这样,从绿色养殖理念到具体的操作方式都能通过互联网传播出去,有助于提升养猪行业的整体水平。“希望通过我的努力,也像8年前投身游戏产业一样,把整个养猪产业的品质带动起来。然后把这种模式像麦当劳加盟模式一样向全国各地推广,带动当地农民一起致富。”网易CEO丁磊说,“实际上我们是想用我们的网络和资金方面的优势,努力去寻找一条有益于中国农业发展的路。”②

另一方面,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受到普遍关注。目前相对落后的生产流程使农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消费者不得不去买有安全隐患的农产品。在网易的“养猪模式”中,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实时监控养猪过程,吃上放心肉,确保食品安全。

结语

怎样利用传媒促进欠发达地区和农业的发展,是我们应该始终关注的问题,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英业达的“黄羊川模式”到网易的“养猪模式”,传媒自发的这种实践在不断寻求自身与社会发展之间互动的最佳模式,拓宽着我们的理论视野。

注释:

① 温世仁:《网络城乡――助黄羊川实现信息化梦想》,《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2年第12期

养猪养殖技术论文范文9

20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国民经济“十.五”计划、衔接“十一.五”的关键年。我局按照“抓示范、强基地、突规模、上档次”的工作思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以发展规模化养殖建立无公害畜产品基地为突破口,狠抓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努力实现畜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的产业化发展目标,全区畜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1—6月,全区出栏生猪、肉羊、家禽分别达到17.41万头、1.35万只、100.76万羽,分别占全年任务数的49.74%、48.21%、47.98%,同比增长6.67%、0.71%、0.22%。存栏生猪23.92万头,其中母猪存栏2.54万头;存栏肉羊4.58万只、长毛兔11.09万只、小家禽163.15万羽;实现肉类总产量16238吨,畜牧业现金收入1.5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8%,农民人均牧业增收100元。完成国税入库100万余元,占全年任务数的45%。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着力畜牧业质的提升,狠抓品种改良

建设规范化生猪人工授精站(点)40个,新增推广杜洛克种公猪16头,全区杜洛克种公猪存栏总量达到74头;继续规范了文村乡荣华村、江源牧业、昭化天雄养殖场等外二杂母猪繁育供种场(基地)建设,存栏纯种母猪431头(其中长白86头、约克345头),切实加快了以LY、YL为主的外二杂母猪,以LYB(长约本)、YLB(约长本)为主的内三杂母猪推广和选留步伐,新增推广LY、YL外二杂母猪268头,新增选留LYB、YLB内三杂母猪3600头,建立和完善了母猪管理档案,为生猪外三元杂交和内四元杂交工作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止6月底,全区母猪存栏总数25440头,其中:二杂母猪存栏21409头(内二杂母猪19892头、LY或YL母猪1517头),内三杂母猪存栏3600头,外血纯种母猪431头,良种母猪普及面达到100%,全区生猪三元杂交面达到98%以上,其中外三元杂交面达到21.8%(含内四元杂交)。母猪情期受胎率达86.5%,超过国标1.5个百分点;商品肉猪胴体瘦肉率达到61%以上,生猪品质总体水平居全市第一、列全省前茅,全面实现了建设全省生猪三元杂交普及县(区)的奋斗目标。

继续巩固和完善了大朝波尔山羊种羊场、白果乡南江黄羊选育基地建设,存栏纯种波尔山羊168只,波黄杂交F2代、F3代8000余只,累计向区内推广波杂种公羊800余只,广泛开展波尔羊纯繁和波黄杂交改良;新引进和扩繁乐至黑山羊100余只,山羊良种覆盖面达60%以上。广泛宣传当前兔业经济发展形势,加强“巨高牌”长毛兔的扩繁和推广,加快毛兔的换种工程进度,加强毛兔专业村社、专业大户的培育力度,推广巨高长毛兔1000余只,全区巨高牌长毛兔存栏占长毛兔存栏总数的70%,有效提高了只平产毛量和兔毛质量。

(二)着力畜牧业量的扩张,狠抓规模养殖

立足传统生猪生产,从改造生猪圈舍入手,按照“20头起步,50头上路,100头为规模户,500头为重点户”的发展思路,着力培育生猪规模养殖大户。文村乡云台村在建成生猪养殖小区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和做大生猪产业,连片发展年出栏商品肉猪100头以上的大户76户,引导和带动了全乡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全乡拟计划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户达170户。虎跳镇积极盘活粮站、供销社等闲置资产,培植生猪养殖大户和专业饲养场,成为带动全镇生猪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目前全镇已建成年出栏生猪500头大户1户、200头大户2户、100头大户10户、50头大户50户,引进外地业主3家,并初步建成了以东沟、毗田鹿为主的生猪规模养殖示范村。昭化镇立足本地资源,通过内引外联,引进业主建设年出栏生猪1000头和3000头的养殖场各1个,打破了该镇生猪长期以来徘徊的局面。据统计,今年全区共新增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养殖户达924户,其中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养殖户达427户,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达20户,新培育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5个,年出栏生猪3000头的场1个,全区生猪产业得到空前发展,为进一步实施生猪“百万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依托畜牧扶贫种草养羊项目的实施,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的建设要求,广泛推广了高床漏缝式舍饲羊圈和“5751”肉羊生产模式,着力打造大朝乡五堆村、陈江乡陈江村肉羊养殖基地,成为继白果乡养羊基地乡后的又一批养羊产业发展基地乡。按照“育大户、成规模、建产业、成支柱”的发展思路,以磨滩镇为核心,通过培育毛兔养殖大户、专业社、专业村为依托,层层推进,稳步实施,以提高毛兔单产和兔毛质量为突破,狠抓毛兔产业发展。截止目前,全镇存栏毛兔近30000只,达历史最高水平,实现兔毛产量12吨,创兔业产值160万元,成为拉动全镇农村经济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继续坚持优品种、大规模、高效益的基本思路,围绕服务城市消费,着力建设柳桥乡柳桥村、元坝镇长坝村、杏树村等优质肉禽生产基地,成为城周畜牧产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三)着力产业化建设,狠抓专合组织培育

在广泛论证和各级的努力下,建立了元坝区第一个以畜牧兽医站、肉猪育肥大户、母猪饲养大户、种公猪饲养户、生猪运销户及铁骑力士饲料公司、福润公司等单位和个人共同组建的“文村乡猪业经济发展协会”,采取统一物资供应、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组织销售的“四统一”服务,协会为入会农户提供优良猪种、优质饲料、优质服务、贷款贴息,并与龙头企业签订肉猪购销协议,实行厂户直销或会员联户直销,减少销售中的中间环节,让利于会员农户;会员农户按无公害生产技术要求建圈、饲养管理等,保证养殖规模和品质。截止目前,该协会已组织销售生猪2500余头,实现销售额150万余元,为会员农户直接增收近10万元。

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流通组织,一方面通过有效地信息手段,吸引陕西、安徽、甘肃、重庆等地的客商,参与区内生猪、肉羊等畜产品流通,提高畜产品价格;积极鼓励农民参与畜禽及畜禽产品流通,培育农民经纪人,初步形成了太公、紫云、明觉等为中心的仔猪流通集散地,以白果为中心的肉羊集散地,以磨滩镇为中心的兔毛集散地,以王家、卫子为中心的小家禽集散地,全区从事仔猪、兔毛、肉羊贩运的流通队伍随处可见。另一方面,引进了铁骑力士作为我区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建设的专用饲料,实行饲料厂家与养殖大户的直接对接,对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养殖户实行裸价销售,目前全区销售饲料600多吨,为养殖户节约饲料投入成本近30万元。

(四)着力养殖水平提高,狠抓科技推广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强化乡镇、村社干部及畜牧行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先后组织区级有关部门、部分乡镇党委书记及畜牧行业人员到南部县、武胜县和江油市、铁骑力士集团、中国西部第一村—圣迪乐村、广元福润等企业进行了考察学习,拓展了视野,开阔了思维,增强了抓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区内各乡镇先后自行组织20余批次到广安及区内文村、虎跳、青牛、张家、陈江等生猪产业发展好的乡镇参观学习,以实例证明了发展产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采取以会代训、专题讲座、召开流动现场会等形式,对全区100余名基层畜牧技术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使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能讲会操作,能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成为科技宣讲的“二传手”,并专门从绵阳铁骑力士集团聘请了高级管理人员,先后对全区各乡镇畜牧兽医站站长、局内全体干部职工及部分养殖大户代表进行了现代管理知识和养殖技术的培训,吸收了现代管理理念,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引进了新的养殖技术和方式方法。

同时,把培训的重点放在养殖业主、专业大户,通过集中学习、现场示范、指导,从良种、饲料、兽药等方面给予扶持,以场联农户的形式支持农民发展养殖,言传身教,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局机关专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深入28个乡镇及村社举办各类养殖技术培训100余场次。采取办夜校、科技赶场等多种形式,围绕种草养畜、品种改良、圈舍改造、疫病防治、无公害养殖等方面,狠抓农民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印发养猪、养兔、养羊、种草等技术资料2万余份,举办乡、村、社干部、畜牧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民等各类培训200余场次,受训人数上万人。

(五)着力无公害生产,狠抓动物保护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防疫责任追究制度,切实抓好以口蹄疫、禽流感为重点的重大疫病防制工作,加强消毒灭源和疫苗预防注射力度,实施“五强制、两强化”措施,使全区偶蹄动物的口蹄疫预防注射和清圈消毒工作达到100%。广泛推行“猪瘟+口蹄疫”双免体制改革,严格实施骟割申报制度,完善监督机制,有效防止了打假针、失效针的发生。创新检疫体制,大力推行和全面完善《动物和动物产品申报检疫证明》和《屠宰动物准入证明》制度,狠抓产地和屠宰检疫程序化管理,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肉”。

围绕依法行政,加强执法监督,完善执法体系,规范执法程序,加大对违法违章案件的查处力度。严格实施饲料兽药投入品市场资格准入制度,与工商、质监等部门密切配合,联合开展了兽药饲料市场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净化了畜禽投入品市场,规范了市场秩序,促进了无公害生产顺利推进。区食品公司和华康有限公司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生猪产品认证,福润公司猪肉产品也取得进京入沪资格。进一步加强行业内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狠抓国税工作,建立健全税收征管监督机制,严防跑、冒、滴、漏,确保了国税征收工作的有序开展。

(六)着力产业结构优化,狠抓种草养畜

坚持“立草为业、以草促调、以牧增收”的工作思路,按照“种草养畜、草畜配套、四季轮供、商用结合”的原则,以建立家庭小牧场为切入点,积极挖掘种植潜力,解决人畜争地的矛盾,着力于草畜结合、合理搭配的思路,狠抓优质牧草种植技术的创新和组装配套,大力推广苜蓿平畦小厢条播、菊苣垄作栽培、病害防治及刈割利用等实用新技术,以及“苜蓿+菊苣+黑麦草+饲料玉米”四季轮供种草模式,努力开发桑草、果草、粮草、商品草业等多种农田种草。新增种草0.4万亩,种植饲料玉米1万亩,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初步形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具规模。

(七)着力为民服务,狠抓队伍建设

继续开展以“务实创新、服务三农”为主题的畜牧行业作风整顿,对涉及畜牧规费的收取实行收费公示,对执法人员实行执法公开,广泛推行了服务承诺和限时办结制度,公布了举报电话,实行有奖举报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进一步深化联乡帮扶工作,局机关干部职工每人联系1个乡镇、1户年饲养二杂母猪20头或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对年出栏生猪达500头以上的养殖场(厂),局机关指派专门股室和人员进行“一对一”结对子,负责种苗引进、防疫灭病、新法喂养等技术指导,并免费为新引进的猪只进行补免注射,确保建一个场,亮一个点,带一方百姓。

同时,针对多年来基层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指导生产乏力的现实,大力鼓励和引导系统内干部职工创(领)办规模养殖场(厂),在发展畜牧养殖的具体操作中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增强为民服务能力。截止目前,全区畜牧行业人员创办或联办养殖场(厂)46个,其中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30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8个,在行业人员的带动下,全区各乡镇兴起了规模养殖热潮,发展规模养殖已渐深入人心。

(八)着力增强合力,狠抓班子建设

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以“学习好、团结好、勤政好、廉洁好”为主要内容的“四好”目标,狠抓班子建设,坚持民主议事、民主理财、民主决策,确保局班子在组织上、行政上高度一致和全系统政令畅通、团结协作。积极开展帮贫扶困活动,先后三次深入到拣银岩村王宗玉残疾夫妇家中,及时指导和协助解决其在生产生活和养殖技术上的难题,并为其赠送铁骑力士良种猪专用饲料1200斤、三杂仔猪4头及牧草种子,使王宗玉夫妇真切地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同时,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到所联系的紫云乡金花村义务开挖猕猴桃栽植沟200余米,并为所联系户资助帮扶资金800元,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及群众的好评。积极支持区委政府中心工作,派人巡回到所联系的王家镇开展烤烟督查,并捐资1万元支持当地烤烟发展。局机关切实转变作风,狠抓干部职工学习和素质教育,完善了机关管理制度,着力从改变服务态度和作风转变入手,坚决摒弃“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式作风,取而代之的是办事快捷、服务周到、文明礼貌的温馨式服务,赢得了服务对象和广大老百姓的普遍赞誉。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上半年的畜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规模化养殖的比例仍然不大,零星分户饲养仍是当前我区畜牧业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式,没有真正形成具有优势的特色畜牧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较弱。二是畜禽品种改良发展不平衡,人工授精站建设仍需进一步规范,与生猪三元杂交工作息息相关的饲养管理、鉴定及配种等技术普及较缓,内三杂母猪和外二杂母猪选留和推广力度不够;优质“巨高牌”毛兔普及面仍然较低,波杂羊的推广力度也需加强。三是受市场价格行情的影响,加之部分乡镇缺乏及时有效的宣传引导,畜禽养殖总体呈现徘徊中发展。四是由于行业人员有限,对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普及乏力,对面上的技术普及缺乏力度,乡镇科技“二传手”仍然较为缺乏,实用技术到村入户率技术普及面总体较差。五是政府对产业发的资金投入与整个产业发展的力度不相匹配,特别是原已制定的奖励政策未能及时兑现,造成一些农户养殖信心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