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经济学均衡的概念集锦9篇

时间:2023-09-01 16:48:52

经济学均衡的概念

经济学均衡的概念范文1

一、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形势的转变,国家计生委提出了“科学制定人口规划,引导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方针,一时间国内学术界关于建设人口均衡发展社会的研究呈现出爆炸性激增的趋势。但从总的层面来看,由于建设人口均衡发展社会的概念提出不久,学界关于人口均衡发展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因此为了深化和推进人口均衡问题的探讨,对国内学界有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和评析,就成了一项极其必要的工作。

二、人口均衡发展理论的国内研究综述

在国内学界,较为系统深入的“人口均衡”的概念提出最早可追溯至1994年,此后“人口均衡”的研究始终在缓慢的进展。2009年,随着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形势分析会的召开,“科学制定人口规划,引导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方针的制订,建设人口均衡社会的理念吸引学界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截至2012年,根据现今有价值的相关文献材料,可以将学界关于人口均衡发展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相关研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不同特点。

(一)早期的研究

国内学界关于人口均衡发展研究的早期阶段大致为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9年,在这个阶段有两个研究值得我们注意。

胡伟略在1994年发表了《市场经济与均衡人口》一文,他在这个研究中提到,西方适度人口理论或多或少地运用了均衡分析和最优理论,但是适度人口理论进一步的发展存在着困难。因此他认为应该用经济学中的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的理论工具结合起来研究人口和经济,明确建立和发展均衡人口的理论。他使用了经济学中建立在供求分析基础上的均衡分析,从微观和宏观动态的考察了经济与人口的关系,认为是经济的发展状况是人口均衡发展的前提,最后他从政策建议的角度提出了要实现人口与经济的长期均衡。

李涌平在1996年发表了《决策的困惑与人口均衡政策――中国未来人口发展问题的探讨》一文,他在这个研究中从政策建议的角度出发,运用人口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人口均衡政策的观点。在这篇的研究中,李涌平敏锐的洞察出国内当时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人口贷款还债的风险的现实情况,在这个基础上,他认为人口均衡政策的贯彻和执行是人口和经济的综合决策要求。

(二)中期的研究

国内学界关于人口均衡发展研究的中期阶段大致为2010年至2011年。这个研究的阶段和早期研究的阶段相对比,体现出相关研究发表的多和快的特点,这和2009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形势分析会”的召开并制定“科学制定人口规划,引导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方针是分不开的。在这个阶段有一些重要的研究需要我们引起注意。

首先是2010年人口研究编辑部在《人口研究》杂志上发表的《为什么要建设人口均衡社会》一文。这篇文章中包含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翟振武教授和杨凡博士、南开大学的李建民教授和北京大学的穆光宗教授对于人口均衡发展概念从不同角度的定义和实现人口均衡发展路径的观点。

接着,陆杰华和黄匡时在2010年末发表了《关于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几点理论思考》一文。在他们的这篇研究中,他们从《为什么要建设人口均衡社会出发》这篇研究出发,认为当时的决策者和学界对人口均衡型社会概念框架大都缺乏全面、系统和深刻的认知;对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建设路径、机制和政策以及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中人口治理模式的转变缺乏深入的理论思考。他们认为大体而言,与人口均衡型社会相关的理论框架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学领域的一般均衡理论以及内外均衡理论等;二是涉及人口、资源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三是人口方面的理论,包括适度人口理论、人口安全观、大人口观和两个统筹思想;四是社会建设方面的理论,包括和谐社会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等。同时,他们论述了人口均衡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系,认为人口均衡型社会包含了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部分内涵,并且人口均衡型社会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紧密相关和密切关联的。最后他们提出了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面临的几个挑战和几点设想。

同样在2010年,侯亚飞发表了《人口城市化与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一文,他在这篇研究中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提出城市管理应该在制度上及时创新,将传统的二元化人口管理转变为一元化人口管理,主动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在这篇研究中,似乎能够看到作者对人口均衡发展的认识不仅有数量意义上的均衡,还包含了结构意义上的均衡。

在2011年,穆光宗发表了《构筑人口均衡发展型社会》一文。在这篇研究中,他明确的提出和论证了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不仅要实现数量意义上的供求均衡,一个更高的目标是要实现包括年龄、健康、发展和人权等结构意义上的契合均衡。可以看到,穆光宗将人口均衡发展的内涵进一步得到了深化。

(三)近期的研究

国内学界关于人口均衡发展理论的近期研究阶段是2011年至今这段时期,不同于之前阶段,这个阶段大量的研究呈现出更具体的特点。

2011年,茆长宝和陈勇发表了《人口内部均衡发展研究――以西部地区为例》,他们通过对西部人口数据的研究,得出主要结论有:(1)进入21世纪以来,西部人口发展、人口内部均衡度及人口内部均衡可持续发展度呈增长态势,其增速高于同期全国水平,且西部各省间发展差距较大;(2)西部地区人口发展水平较低,属由启蒙后期进入过渡前期阶段;(3)西部人口内部均衡度,,属由轻度失调进入濒临失调阶段;(4)西部人口内部均衡可持续发展度较低,属过渡阶段。在研究的最后他们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人口均衡发展的几点建议。

与该研究相类似的研究在这段时间居多,有章文彪2011年发表的《浙江省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钱芳莉2012年发表的《珠海市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实证研究》;单良,申玉侠和徐峰云2012年发表的《人口均衡发展视角下辽宁省人口老龄化研究》;朱海龙和刘晓凤2012年发表的《从人口结构谈湖南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研究》等。这些研究基于的地点不同,所得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但从一个大的层面来看,这些研究具有很多的相似点。

三、对于人口均衡发展理论的国内研究现状的评述和思考

经济学均衡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 主观评价 均衡价格 异质信念 非均衡

一、引言

资本资产定价研究领域的显著特征是,无论理论还是实证不确定性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任何金融模型,都从假定投资者面对不确定性出发,其本质内容都涉及投资者不确定的冲击,这些冲击最终会反映到市场价格上。资本资产定价研究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呢?

近30多年的资本资产定价研究,都在一个构建“良好”的框架中进行。该框架假定市场无套利,强调资本资产回报的结构。可以证明,无套利假定满足时随机折现因子 (SDF) 必然存在,而SDF又能把各种资本资产获利同其市场价格联系起来,这些结果得益于 Arrow-Debreu一般均衡理论在金融研究的应用。这个框架认为,跨期模型中每一期相对于每个自然状态都存在一个状态价格,资本资产价格可表现为该资产未来各种可能收益在状态价格加权下的加权求和。这个框架之所以被认为“定义良好”,是因为它有开放性,如果追加一些假定则可获得其他很多有意义的结果。例如,如果追加市场完备性假定,可以证明SDF不但存在而且惟一;如果追加SDF和同公共冲击有线性关系的假定,则可以导出资本资产回报的线性模型 - CAPM;如果追加有“定义良好”的效用函数的加总经济人存在的假定,则可建立SDF同加总经济人边际效用之间的关系。 一些研究甚至认为,即便是最近新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等成果,也能在这个框架中获得理解。这个框架如此“完美”以至于Duffie(1996)认为,“1969年~1979 年是动态资产定价研究的黄金年代…近十年来所有工作毫无例外都是扫尾性的”。

Campbell(2000)对此持不同观点,“不否认该领域早期研究成果之卓越,只希望表明1979年~1999年的研究也非常有价值”。尽管Campbell(2000)也认为,“随机折现因子存在的条件非常一般,以至于可以几乎毫无限制地使用到所有的金融数据中去”, 甚至认为今后资本资产定价研究的主要课题是“认识决定 SDF 的经济力量”。 但是并不否认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用这个框架中进行定价研究会遇到很多困难。例如, Jegadeesh and Sheridan(1993)的“冲量效应”等难解之“谜”。

本文根据资本资产定价理论中最简单、最有代表性的部分- 2期模型(正如Duffie(1996)在跨期模型部分指出,“这里将扩展2期模型中无套利、最大化和均衡的思想到跨期模型。跨期模型定价理论的基本支柱仍是无套利、最大化和均衡“)的基础上,构造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一旦放弃同质信念假定,市场上均衡可能不存在。借此说明,难解之谜的存在可能意味着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的框架本身有问题。现实的资本资产市场,很难保证经济人有共同信念和共同知识 即同质信念假定不成立,这意味着,现实中市场的均衡价格可能不存在,因此将均衡的定价理论套用到非均衡市场上,很可能会遇到所谓的难解之谜。

二、基本假定分析

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实际上是均衡理论,建立在下述基本假定之上:

同质假定:“共同知识和信念”表现为经济人对下面几个方面内容的认同:(1)客观世界所有可能出现的状态 - 样本空间;(2)证券在各种状态下的分红数额-证券分红随机向量;(3)经济人对不确定状态出现之可能性的认识(或信念)-主观概率测度。

无套利假定。在经济人的资产价格主观评价无套利, 否则经济人评价是不符合辑的。无套利和状态价格的存在等价,这保证了一般均衡模型基本思想能够应用到经济人对资产价格的主观评价上,这时资产价格为其未来分红在风险中立概率下期望的折现。

效用最大化假定。经济人皆追求其效用之最大化。市场无套利保证了效用最大化问题总有解。若经济人的效用为预期效用,则其风险中立概率取决于他们的主观效用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概率估计,于是经济人资产价格主观评价也随之确定。

均衡假定。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中存在某个价格体系,在其下经济人皆可以通过交易实现其效用的最大化,此时交易所要求的总供需也是平衡。若效用函数定义良好,经济人皆理性,则市场存在均衡价格和均衡配置。这时,资产价格的理论评价为加总经济人对资产的主观评价。

总之,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本质上是均衡理论,其中的价格是经济人共同决定的市场均衡价格,它们的存在取决于该理论的基本假定。实际情况是,经济人间不但信息不对称而且对信息的看法也不同,这时市场均衡是否必然存在吗?下面的例子表明均衡可能不存在。

三、异质不均衡例子

假设市场上只有两种资产,一种是无风险资产共m枚,另一种是风险资产共n枚。设单位无风险资产的未来收益为R,单位风险资产的未来收益有高U和L两种可能的取值。假设市场上无风险资产的数量相对风险资产的数量多得多,我们技术性地要求m和n满足条件。

假设市场上只有两个风险中立的经济人A和B,他们每个人不但持有风险资产也持有相当多的无风险资产,这里技术性地要求他们持有的无风险资产数量大于。风险中立意味着, 经济人对待上述两种资产的态度,仅取决于其未来收益在无风险收益率下的折现。由于无风险资产中没有任何不确定因素,所以A和B对其评价也应该完全相同。故,假设无风险资产的价格为1,这意味着无风险折现为R-1。假设A和B对未来各种状态出现概率的估价方法不同(例如,他们对到手信号的信赖度不同等等)。这意味着他们对未来各种状态出现之概率的估计不同。若记A和B对风险资产取高低值的概率估计分别为和,则A和B对风险资产的评价PA和PB可分别表示如下:

假设A的估计比B更乐观,即,则可以证明,并且可证明市场上不存在所谓的均衡价格。

证明:因为并且。所以。

接下来证明均衡价格不存在。所谓均衡价格是指这样一种价格,在此价格下每个经济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初始禀赋做出最优选择,并且在这种选择下产生的交易能够保证供需平衡。假设为均衡价格。若则A和B的最优选择都是卖出自己持有的所有风险资产,这时的交易也不能保证供需平衡,矛盾;若

注:为了讨论方便,上例假定经济人风险中立,其数学表现是效用函数为线性函数。实际上,如果经济人的效用函数为凹函数,即风险规避,则经济人的效用还会对价格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这时结论有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然而,如果效用函数的凹性不是特别强,则上面“均衡价格不存在”的结论还是能够成立的。

四、结论

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是均衡理论,据此决定出的价格是均衡价格,该价格存在与否取决于同质信念、无套利、效用最大化等假定能否成立。因为共同质假定现实中未必能够成立,所以市场上很可能不存在均衡价格,这时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必然失效。因此有必要建立能够处理非均衡市场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参考文献:

[1]Duffie, D. (1996), Dynamic Asset Pricing Theo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Campbell, J. Y. (2000), Asset Pricing at the Millennium, The Journal of Finance Vol. LV, NO. 4: 1515-1568

经济学均衡的概念范文3

第一章:导言

通过本章的教学,能够理解经济学产生的原因。并熟悉西方经济学的内容体系。要求掌握稀缺性、选择的定义、以及稀缺性、选择与经济学的关系;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含义,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等问题。

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学产生的原因:资源稀缺与人类需要欲望的矛盾

二、经济学的定义:选择、资源配置、资源利用与经济学的关系

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定义、基本假设、基本内容

二、宏观经济学:定义、基本假设、基本内容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定义

二、实证分析方法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掌握均衡价格形成的一系列相关概念;需求与供给、需求变动与供给变动、供求规律、弹性,充分理解价格调节、市场机制的作用,了解均衡价格、弹性在现实经济中运用的一般原理等内容。

第一节 需求与供给

一、需求:定义、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需求曲线、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

二、供给:定义、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供给曲线、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

第二节 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二、需求变动、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三、均衡价格的运用:支持价格、限制价格

第三节 弹性理论

一、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二、供给弹性:供给弹性的含义、分类

三、蛛网理论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围绕着如何达到效用化实现消费者均衡的中心理论,要求学生掌握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及消费者均衡决定。

第一节 边际效用分析

一、欲望与效用

二、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总效用与边际效用关系

三、消费者均衡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

一、无差异曲线:定义、特征

二、消费者均衡:预算约束线、消费者均衡

第四章 生产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围绕着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产量化和产品化这一中心理论,要求学生掌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含义;规模经济的含义;短期成本的变动;并要求用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说明产量化的条件和规模,既生产要素的组合;理解生产可能性曲线及机会成本概念。

第一节 生产与生产的基本规律

一、生产函数

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关系

三、规模经济

第二节 成本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短期总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成本及各短期成本变动的特征、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

二、收益:总收益、边际收益

三、利润化原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第三节 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一、等成本线、等产量线

二、组合的确定:等成本线切于等产量线

第四节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含义

二、机会成本含义

第五章 厂商均衡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是要求理解和掌握在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垒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的情况下,广方是如何进行化产量、价格决策的有关问题。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竞争的含义和条件

二、完全竞争下的收益规律

三、完全竞争下的厂商均衡

第二节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垄断含义

二、完全垄断下的收益规律

三、完全垄断下的厂商均衡

第三节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垄断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二、垄断竞争下的均衡

第四节 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寡头垄断的含义

二、寡头理论

三、四种市场结构的比较与总结

第六章 分配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理解西方社会的关于分配的一般原理。侧重掌握工资的决定以及洛伦斯曲线和基层系数的含义。

第一节 以边际生产力理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

一、边际生产力

二、边际生产力决定工资和利息

第二节 以均衡价格理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二、工资理论

三、利息理论

四、地租理论

五、利润理论

第三节 洛伦斯曲线

一、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二、洛伦斯曲线的运用

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以及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国民经济各种流量模型的恒等关系。

第一节 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一、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及具体含义、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分法:支出法、收人法、部门法

三、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关系

四、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及纠正

一、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

二、对国民收入核算中缺陷的纠正

第八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通过本章的教学,围绕着总供给=总需求这一基本原则,要求学生掌握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决定及其变动相关的消费函数、储蓄函数等概念。

第一节 储蓄、消费和投资

一、投资与储蓄的关系

二、消费函数

三、储蓄函数

第二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两部门经济中收入流量循环的模型

二、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三、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三节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一般化

一、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二、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九章 国民收入的变动

通过本章的教学,围绕着总供给=总需求这一基本原则,要求掌握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决定及其变动相关的消费函数、储蓄函数等概念。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变动与调节

一、国民收入的变动

二、国民收入的调节

第二节 乘数理论

一、乘数的概念

二、乘数的公式

第十章国民收入与就业量的决定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了解传统就业理论和凯恩斯就业理论,掌握凯恩斯对失业存在的解释、IS-LM模型。

第一节 传统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一、萨伊定律

二、储蓄永远等于投资

三、工资的决定与工人的充分就业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

一、有效需求决定就业量

二、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三、失业的存在及其根源:边际消费倾向、灵活偏好、资本边际效率

第三节 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一、IS曲线:含义、方程、曲线的移动

二、LM曲线:含义、方程、曲线的移动

三、IS-LM分析: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同时均衡:四个区域中点的含义

四、IS-LM分析的意义

第十一章 经济周期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理解国民收入波动的因素,并掌握经济周期的含义和分类,了解经济周期原因的解释、乘数-加速原理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

学生自学要求:

第一节 经济周期概论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

二、经济周期的分类

三、对经济周期原因的解释:纯货币理论、投资过渡理论、消费不足理论、心理理论、创新理论、太阳黑子理论

第二节 乘数与加速原理相结合的理论

一、加速原理

二、乘数与加速原理的相结合

第十二章 经济增长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增长的动因、源泉、以及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等理论。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概论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

二、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哈罗德一多马模型

一、基本公式

二、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三、经济中短期波动的原因

四、经济中长期波动的原因

第三节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一、肯德里克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二、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索的分析

三、关于增长极限理论的简介

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掌握政府宏观经济制定的背景和所要求达到的目标。掌握宏观财政政策的内容和运用,宏观货币政策的内容和运用以及供给管理政策。

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的概况:目标、需求管理

一、 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二、 宏观经济政策——需求管理

第二节 宏观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内容和运用

二、内在稳定器

三、 赤字财政政策

第三节 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基础知识:银行制度、货币乘数

二、货币政策的内容与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政策、改变准备率、其他措施

第四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一、相机抉择

二、菲利蒲斯曲线及其运用

二、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满分150分。

三、参阅教材

经济学均衡的概念范文4

——经济学不仅仅是研究经济问题的科学,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准确地讲,是关于理性选择的科学,是认识人们理性选择行为的一种方法。这个概念,决定了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可延伸至其它领域。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分析方法有以下三条:

——首先,经济学研究总是以个人为单位的,正好与社会学由组织到个人的研究方法形成一个对比;其次,经济学总是追求最大化行为(maximization),而最为重要的概念就是纳什均衡。

——如果每个人都追求自身偏好最大化,那么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我们的选择都是这样一种决策依赖于另一种决策,例如考博时一个导师招两个人,四个人考,是否考得上不仅依赖于你自身,而且依赖于他人考得怎样,这就是均衡。

——我们下面要介绍的就是博弈论,在过去二、三十年中,这是经济学理论中发展得最为成功的一部分,博弈已成为整个社会科学的一个方法。有人说,如果未来社会科学还有纯理论的话,那就是博弈论。

——博弈论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纳什均衡,由数学家纳什发现并因此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所谓纳什均衡就是所有人的选择综合在一块,不一定所有选择都能实现最大化原则,而能使所有人都达到最大化的选择就叫做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的最重要的特征是自我实现,如果大家认为某个结果会实现,那么它就真的会实现,我们所讨论的制度就有赖于此,若不满足这个条件,制度就变成无效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承诺,后者以前者的行动为自己行动的参考,以达到事后最优,实现动态均衡。第三个特征是信息,两个人进门,通常瞎子先进,因为人们通常礼让残疾人和女士,所以在博弈论中信息多反而不一定好,也就是中国古代所谓的“难得糊涂”。

一、经济学家看文化

——从文化开始讨论今天的话题,是因我们都知道文化作为一种行为规则而存在,下面将从博弈的角度来看文化的问题。

——文化就是一组人群的行为规范(norms)的稳定预期(expectation)和共同信念(common beliefs)。如果预期成为一种共同信念,文化便形成了。

经济学家通常将文化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为理性限定规范,阻止人们的某种特定行为的规范,不论这种行为将给人们带来的效用多少,而形成人们的可行行为选择集合。博弈论从社会角度解释这个问题,若社会中,大家都去偷盗钱包,则社会肯定趋于毁灭,而文化的存在使得即使没有法律,人们的行为也将受到规范。

——第二种类型是偏好内生性规范,即某种规则随时间推移改变人们的偏好,如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天长日久便对猪肉产生了心理上的生理反应,这便是内生偏好。

——第三种类型是均衡筛选规范,协调人们在多个纳什均衡中某个特定选择,此规范不改变选择本身而改变了选择的结果,例如西方文化中的女士先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老爱幼。

——如果人们对集权制度极为忠诚,并非偏好使然,而是人们服从一种被选择的纳什均衡,因为在人们的预期中,往往先假定别人绝对会服从君主制度,从而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便选择服从。领导的尊严便是这样形成的,在众多的均衡中,大家普遍认为会出现的便是focal point。

——文化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信任问题,经济学在传统上将信任解释成为内在的偏好,即意识形态(如基督徒害怕上帝惩罚),现代经济学则解释为在重复博弈情况下当事人谋求长远利益的最大化,其中最为重要的例子便是囚徒单边困境。在双方都信任,则双方都得到最大化,若互不信任则效用都为零,但若一方信任对方,反之对方不守信,则守信一方便受损。从而形成一次纳什均衡,均衡以某个概率进行下去,便成为社会信任行为选择的描述。

——在多次博弈中是有可能出现不守信的情况,所以在有限次博弈中,信任就不会出现了,而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信任亦难以再出现。

——信任是市场经济中社会道德出现的普遍问题,交易离不开信任,而现代交易手段更是以信任为基础。

二、经济学家看法律

——从博弈论角度来解释法律,即是通过第三方实施的行为规范(third party),其功能首先是改变博弈的结果——改变当事人的选择空间,其次通过法律不改变博弈本身而改变人们对行为的预期。

——法律的意义便是通过改变人们的信念或对他人的行为预期,从而改变博弈的结果,在多个均衡下,法律起到重要作用,交通规则通过红绿灯、左右行、限速使得各种车辆、行人之间达到均衡。

——在英国的西斯洛机场专设有一个meeting point,便于接站,假设这个meetingpoint不存在或散布于机场各处,就会使得在这个庞大的国际化机场中接飞机成为一种不可能的事情,但meeting point一旦出现且固定在某个地点,从而改变人们行为预期,便为双方创造了相遇的最大可能,实现均衡。

——法律与社会均衡的basu核心定理向我们阐述了任何能够通过法律实施的行为和结果都可以通过社会规范实施。这个定理的引理有两条,第一条是通过法律实施出现的结果,没有法律也能实现,当然这并不是好现象,中国学术界许多约束多是这种自我施加的约束,从而形成许多;第二条是如果有一个结果不是纳什均衡(即不能通过社会规范实施),那没有法律可以得到这个结果。

——我们为什么要法律呢?就是为了加快信息的实施传递,形成一致预期,从而实现纳什均衡的时间性,所以法律的产生是有意识的设计,亦有其自发的演进。英国早期法律产生便反映了法律做为规范存在的一面,英国的普通法最初是为了贸易便利,产生于law merchant。

——当然引理之中的法律不可实施性现在还有效而迅速地推动法律研究,于是产生了不完全合同理论,使得现实交易贸易也由此得到促进与保障。特别在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常这样应用,写得清楚的典章制度交给法律,写不清楚的交给文化,这也就是管理专家、企业家现在所津津乐道的企业文化。

三、经济学家看历史

经济学均衡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奥地利学派 竞争理论 经济学

前言

当竞争概念经由亚当、斯密(Adam Smith)及其前辈而进入经济学时,它未被明确定义,但一般是指厂商进入可获利的产业(或退出不获利的产业),以及现存厂商根据市场状况提高或降低价格。对于在这些或其他一些竞争形式中可能反映出来的企业素质,人们很少承认,事实上也未加分析。不过他们承认,在多数情况下,企业对市场价格确有某种程度的控制,控制程度与该产业中厂商的数量成反比。这些基本思想经过不断发展与补充,与绝大多数现代奥地利学派分析,总的说来并不抵触。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所反对的,是19世纪与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新古典学派的完全竞争概念。完全竞争概念的发展始于古诺(Cournof,1838 年),他竭力要说明竞争的作用:在竞争过程后到达极限。被他所概念化的完全竞争状态是一个市场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可以把任何一个厂商的产量从整个产业的产量中抽走而不会对价格产生可见的影响。杰文斯(Jevons)、埃奇沃思(Edgewworth)、老克拉克(J.B.Clark)和弗兰克·奈特(Frank Knight)尔后作出的贡献,导致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完全竞争模式(施蒂格勒(Stigler),1957年;麦克纳尔蒂(McNulty).1967 年)。

根据奥地利学派的观点,如 F·A·哈耶克(F.A.Hayek)所强调的,完全竞争概念的毛病在于它描述了一个均衡的状态,却缄口不谈导致均衡的竞争过程。事实上,这个概念夺走了厂商与动词“竞争”理所当然地结合在一起的一切业务活动(哈耶克,1948年)。于是,在完全竞争模式中,厂商不提高或降低价格,不区分产品,不做广告宣传,也不试图针对其竞争者而改变成本结构,或者做一些在动态经济体制中厂商所做的任何其他事情。熊彼特坚持认为,完全竞争概念不适用于理解资本主义过程,其道理盖出于此。

在熊彼特看来,任何合乎事实的竞争分析,需要将分析的焦点从经济如何有效地配置资源转向经济如何创造又破坏资源的问题上去。在古典和新古典学派经济学中,企业家是个受忽视的形象,但在熊彼特的分析结构中,它占据着中心位置。通过打断经济生活的“循环流程”,即在现有的技术和生产与组织方式下正在进行的现有产品与服务的生产,企业家起着一种打破均衡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即引入新产品、新市场、新技术、新原料与其他要素投入、新工业组织形式等等来实现的。其结果是以成本与质量优势为基础的竞争概念,熊彼特认为这比传统理论的价格竞争更为重要,并且是资本主义经济过程的“创造性破坏”的基础。熊彼特认为,这种竞争在企业中产生了一种内部效率,它对经济福利的重要性远胜于传统理论的配置效率(熊彼特,1942年)。

对企业内部效率优势的强调,使熊彼特比同时代许多更为传统的理论家对大规模的企业组织甚至享有一定程度垄断权力的企业,持更加宽容的态度。这也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共有特征。例如哈耶克,他对划地为牢的垄断与以高效率为基础的垄断加以区别,认为前者的代价超过了必要,但后者并无坏处,因为十分可能的是,一旦一个提供相同或类似商品或服务的企业具有了更高的效率,垄断会消失或者被迫调整,以适应市场条件(哈耶克,1948年)。这正是熊彼特的观点。由于来自新企业、新管理或新思维的竞争威胁,即便是大规模的企业,其立足点也是不断地在动摇的。熊彼特的竞争分析,倒不是为垄断力量辩护,而是为某些企业活动正名;这些活动只是根据完全竞争模式的比较观点,才被判定为垄断性的。他坚持认为,一个企业的素质远比它的规模来得重要。

当代奥地利学派的竞争理论大师是伊斯雷尔·柯兹纳(Israel Kinner,1973年)。柯兹纳的分析方法,吸取了早些时候由冯·密塞斯(von Mises,)发展起来的市场过程分析与“人的行为”概念(密塞斯,1949年)。密塞斯认为,创业精神指的是人在市场上的行为,它成功地引导着资源流向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柯兹纳更为充分发展的竞争理论是基于这一思想:经济生活的手段与目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要受有创造性的人的行为的制约。他将这种创造性的作用定义为创业精神,它在本质上是发现新的然而是人们希望得到的需要,以及满足这些需要的新资源、新技术或其他手段的能力。无论是发现新的需要还是发现满足需要的新手段,柯兹纳心目中的企业家应能看到并利用别人未曾注意的机会——在要素投入价格低于最终产品价格的市场状况下,本来就存在的获利机会。

经济学均衡的概念范文6

内容摘要:本文回顾了经济效益产生的历史过程和经济学家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指出了对经济效益的理解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从社会整体以及动态效率的角度对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做了详细的分析,从而指出经济效益这一概念的内在逻辑矛盾。本文认为,经济效益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在实践中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和政策。主张用经济效率来代替经济效益的使用,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经济效益经济效率动态效率多重均衡

传统经济理论中没有经济效益这一概念。20世纪60年代,以孙冶方为代表的我国少数学者曾探讨过经济效果问题。1986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大辞典》(商业经济卷)虽然有了经济效益这一范畴,但认为经济效益就是经济效果。

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的关系

一直以来,对经济效益的理解不仅实践中比较混乱,而且理论界的观点也很不统一。必须指出,考查企业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是评价经济效率。但是理论界对于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却有分歧。

这些观点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之间没有一致的关系。经济效益的概念在传统经济理论或市场经济的历史经验中都没有基础,与经济效益联系的指标没有规范性意义(托马斯•G•罗斯基,1993)。另一种观点认为两者存在着一致的关系。认为效益的实质在于效率(异同,1993)。经济效益中的效益应解释为效率与收益,效率是经济效益的实质(张先治,1996)。经济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经济质量的静态描述,而经济效率是动态的过程(刘涛、黄强1997)。

从以往的相关文献来看,“经济效益”这一说法存在很多问题:

理论上,一般认为经济效益的提高等同于企业效率的提高。实践上,仍旧用利润(收益)来衡量经济效益。财政部1995年颁布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十项指标,其中前三项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主要靠利润来衡量,并随企业利润的上升而上升。同时,最后两项指标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两个主要衡量指标最终可归结为企业的收益。由此可见,新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仍旧把利润(收益)作为衡量企业经济效益高低的主要指标。本质上,考察的是企业的利润(收益),而不是效率。

从局部而不是从经济整体来理解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的关系。个别企业利润的提高可能是以社会整体利润或福利的损失为代价的。同时当从社会的角度出发来观察问题的时候,我们发现垄断、竞争、普及新产品和专业化的例子都表明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常常以相反方向运动。而代表着局部利益的“经济效益”概念,明显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只从静态来理解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的关系。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的关系不仅仅是静态上的关系。经济效益考察的是短期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而经济效率从本质上讲是一个长期动态的概念。从静态的观点来看是最优的选择,在动态的角度来看可能不是最优。但是,迄今为止,关于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的考察都是从静态效率的观点出发来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

忽视了可持续发展问题。经济效益指标过于关注企业的利润,而无视企业的生产活动所造成的其他外部性影响。由于经济效益的概念没有考虑到企业活动的外部性,可能意味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合理扩大或缩小。在实践上,导致企业的污染水平会超过社会最优污染水平,而通过庇古税、污染交易许可证、明确产权、合并企业等办法来治理污染是不合适的。因为这些措施无疑会减少相关企业的利润水平,从而恶化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标。这也与“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是矛盾的。

本文中的经济效率是指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优,即已经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使任何一个人处境变好,而同时不致使另一人的处境变坏。经济效率分为生产效率和配置效率。对于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我们认为在计划经济背景下或是市场经济尚末建立的初期,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远远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因此存在经济效率提高的同时,经济效益同时也提高的改进空间。与经济效率概念相比,由于经济效益的各项指标更明确和具体,在实践上,用经济效益指标更加便于对企业运行效率进行评价。因此,经济效益这一概念在提出的初期,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使用,对提高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成熟的历史背景下,并不存在资源配置改进的广阔空间。这时,一个企业利润的提高很可能是以整个社会的效率损失为代价的。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内在矛盾就变得突出起来。经济效益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也就不存在了。因此,如何科学的理解经济效益,不是单纯的概念之争,而是从什么样的角度来衡量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本文的目的就是全面考察对经济效益的理解,从社会整体的角度,以动态的视角来分析以利润(收益)为主要衡量内容的经济效益指标与企业的经济效率之间的矛盾。从而指出经济效益是个错误的概念,其指标既不能正确考察企业运行的效率,也不能合理评价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在实践中会带来极大的危害。主张更加严格科学的使用经济学的术语,用经济效率代替经济效益的使用。

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相背离的情况分析

提出经济效益的初衷是用来衡量经济运行效率的高低。但是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之间并不一定存在必然的正相关性。本文试图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两者的背离进行研究。从微观层面来看,我们对完全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中效率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说明效率和效益背离的各种条件和情况。

(一)完全竞争市场

主张经济效益的经济学家通常认为讲求经济效益就是用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取得尽量多的有用成果,认为经济效益是投入(通常指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与产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的比较,一定的投入获得的产出越大越好(石云龙,1994)。单纯从技术的观点来看,这并没有错误,但是具体到企业的生产,这却是一个错误的认识。传统经济学理论假定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而不是投入产出比最大化,不是追求“一定的投入获得的产出越大越好”。实际上,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没有企业会按照投入产出之比最大化来从事生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短期,理性生产者不会在劳动的平均产量的最高点(投入产出之比最大)进行生产,只会在劳动的平均产量最高点(劳动的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相交点)与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零(总产量达到最高点)这两点之间进行生产。而平均产量的最高点只是这一可行的生产阶段的起始点。至于究竟在这一阶段其中的哪一点进行生产,必须结合生产成本,市场需求才可知道,因此,单纯从技术效率的观点,认为经济效益仅仅是投入产出之比最大,即认为生产是在平均产量最高点进行是错误的。

进一步分析,按照传统经济学的观点,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是最高的,市场中的企业长期利润为零。在这一市场中,市场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这也部分证明了,效率和利润以及主要用利润来衡量的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由于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长期利润为零,因而按照新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来判断,三个主要的经济效益指标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很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很差。对单个企业来讲,这种低指标也许是生产效率低下。但是从完全竞争整个行业来看,这种下降却恰恰说明了行业效率的提高。因此对于完全竞争市场,经济效益的指标往往不能很好的判断社会整体效率的改进,并且还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必须注意的是,对完全竞争市场来说,单个企业效率的提高的确会带来利润的增加,以及相应的经济效益指标的提高。但是一旦从单个的企业转向整个行业,经济效益的指标就不能判断社会的效率是否改进。

(二)寡头市场

与完全竞争市场不同的是,在寡头市场经济效益的提高不但不能说明整个行业效率的提高,甚至也不能说明单个企业经济效率的提高,企业可以通过降低生产效率来提高自身的利润。

本文的分析从经典的Cournot模型开始。这一模型的特点是,两个企业都天真地假定对方不会改变原有的产量,以求自己的利润最大化。Cournot均衡满足供求相等这一要求之外,在均衡时,参与博弈的双方都达到了最大的满足。在均衡时,当事人对自己的对手策略被证明是正确的。

Cournot均衡显示,企业以超过边际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Cournot均衡不是社会有效率的。在Cournot模型中,竞争的双方进行的是非合作的博弈。但是在博弈重复无穷次的条件下这一博弈有可能转化为合作的博弈。这是因为在无限期博弈的情况下,参与博弈的双方可能通过实行以牙还牙策略实现一个新的子博弈完美均衡:如果对方采取合作的策略,选择高价,那么在以后的博弈中,他同样选择高价。但是如果对方一旦选择低价,那么他在以后的博弈中将选择低价到永远。很明显,这个策略形成一个新的子博弈完美均衡(高价,高价)。当博弈双方勾结起来选择“高价”时,类似于联合利润最大化的张伯伦模型,合作的结果对双方都有好处。实际上,正如Chamberlin(1933)指出的,当竞争的双方都是老练的厂商,竞争双方能够根据市场的相互依存性找到一种妥协的办法,以求双方联合利润最大化。很明显,在企业相互合作或者是相互勾结的情况下,总产量减少,市场均衡价格上升,厂商的利润增加了,用利润作为主要衡量指标的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在企业层面和社会层面上,经济效益和经济效率都发生了背离。因此,从Cournot模型来看,当企业经济效率提高时,经济效益指标却可能下降。更进一步,在Cournot模型的假设下,当企业个数无穷多时,市场结构趋于完全竞争。每个企业的利润趋向于零,即趋向于完全竞争市场所达到的竞争均衡。整个行业的效率提高了,同时单个厂商利润减少,总利润也同样减少。因此由利润来衡量的企业经济效益和行业的经济效益都出现下降。以Cournot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在效率提高时效率和效益同样也是背离的。因此,经济效益不能作为一个衡量寡头市场效率的合理指标。

总之,只要市场是寡头市场,在长期竞争博弈过程中,企业有充分的激励达成一种长期的妥协均衡。这种合作无论是以产量竞争的形式,还是以价格竞争的形式来进行,最终都是通过无效率的产量和价格控制来无偿地攫取消费者的利益,从而提高企业个体利润。因此无论从企业个体或者是社会整体来看,勾结的市场行为都是以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损失为代价,以牺牲市场效率为代价,以换取个别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垄断市场

在垄断条件下,企业利润的上升以及由此而来的经济效益指标的改进并不意味着企业效率的提高。正相反,在垄断条件下,效益指标的提高往往是由于企业经济效率的下降引起的。

一般来讲,垄断者通过垄断定价来获取利润,其做出的定价及产量策略是私人最优的,垄断者获得了最大利润。但是,垄断者所收取的垄断高价及相应的产量很显然都不是社会最优的。其收取的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产量低于完全竞争市场的产量。垄断者以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会产生社会扭曲,当消费者面对价格提高,只是稍稍地减少其需求时,价格扭曲就较大。特别是当一个行业由于垄断程度的增加而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时,其经济收益指标会随之上升,但是这并不代表企业效率的提高。一个企业垄断程度的提高伴随的是产品总产量的下降和市场价格的上升,伴随的是企业和社会效率的双重损失。

进一步来说,由于存在成本扭曲和寻租,用垄断利润进行经济效益的衡量,会过高的估计垄断者的经济效益指标。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当企业在产品市场拥有垄断力量时,企业所有者很难对其成本保持控制。因此,垄断者会以高于竞争性企业的成本去生产给定的产品,例如Hicks(1935)指出“最好的垄断利润是平静的生活”。Machlup(1961)认为,当产品市场是不完全竞争时,经理偷懒才可能存在。Leibenstein(1966)认为垄断的存在可能使企业生产存在“X-无效率”。因而依靠经济效益指标是无法衡量这一潜在的效率损失的。

而且垄断租金会在几家为获得它的企业中间引起竞争。这种竞争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性支出,消耗了垄断利润。因此,垄断利润不应该全部算在效益指标中。企业为了获得垄断利润,会倾向于花钱并付诸努力来获取垄断地位;一旦确立了这一地位,他们会继续花钱并努力保持它。Posner(1975)在寻租行为的极端例子中,得出了所有垄断租金都应该算在垄断成本上的结论。同时,由于对专利的独占是企业维护自己垄断地位的一个常用手段,因此,企业有强大的激励去保护自己的技术独占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甚至对一些最核心的技术并不进行专利的申请,这无疑不利于知识的传播和复制,影响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因此,对垄断企业来讲,经济效益的提高并不意味着经济效率的提高,相反,它甚至意味着效率的降低。

(四)动态长期

宏观经济层面上,我们将给出一个简单的动态多重均衡模型来说明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之间的矛盾关系。同时这一模型也比较清晰的显示了经济效益对外部性的忽视所产生的后果。

我们假定政府是铁路是否投资的决策者,铁路建成后有两种类型的企业使用:高成本企业投资F2以实现工业化,低成本企业投资F1以实现工业化,且只有两个企业都进行工业化投资才能支付铁路建设的成本。在没有进行工业化投资的情形下,两个企业都使用规模报酬不变的技术,没有使用铁路扩大销售市场的必要,且此时两类企业利润都为零。由于企业不同的固定成本不可观测,因而铁路不能在这两类企业中进行价格歧视。铁路部门确定的价格能够收取高成本企业而不是低成本企业的所有利润,铁路投资因此产生了正外部性。显然,铁路被修建的一个必要条件是:铁路对每个企业收取的使用费等于高成本企业的利润时,铁路能够补偿其建设成本。此时,高成本企业的利润π2为零,低成本企业的利润为π1=F2-F1。但是如果政府使用以利润为核心的经济效益指标来评价投资的可行性,在下面两种情况下,即使修建铁路对整个经济来讲是有效率的,铁路也不会修建。

第一种情况是,低成本企业和高成本企业的利润总和大于铁路修建的成本π2+π1>R,但是,当2π2<R时,投资铁路不能收回成本,铁路不被修建。价格歧视的不可能性产生了这个结果,由于铁路不会修建,企业也不会进行工业化投资,工业化不会发生。即使是修建铁路和工业化是有效率的。

第二种情况是,即使是π2+π1>R铁路投资也不一定进行。这是由于不能确定潜在的铁路使用者,是否会进行固定成本投资并因此变成实际使用者。铁路投资后,如果两个企业都进行了工业化投资,并成为铁路的实际使用者,铁路投资者收回投资成本,最终均衡是高水平的工业化均衡。但是如果铁路修建后,面临的是一个没有工业化的“坏”的均衡,那么铁路投资带来的就是巨大损失。基于经济效益判断的政府会拒绝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铁路不会修建,工业化不会发生。因此在面对投资具有正外部性和未来均衡不确定的时候,从单个投资的利润(效益)来考察基础投资项目,往往会造成基础设施投资不足,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从这个意义上讲,用经济效益这个指标衡量企业投资项目的好坏与我国早期经济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的情况可能是有一定联系的。

结论

综上,经济效益作为衡量企业经营好坏,效率高低的指标是错误的,在经济生活中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用经济效益(利润)来衡量企业效率的高低会损害企业间的竞争。用经济效益判断企业效率的高低,意味着政府鼓励寡头之间的合谋和勾结,损害企业竞争。特别是对于企图获得垄断地位的厂商来讲,经济效益指标的政策推论是鼓励垄断企业通过“掠夺性定价”迫使其竞争对手退出市场;同时鼓励企业通过游说政府来寻租,通过牺牲社会利益来获取企业利益。同时政治创租和抽租的存在,又增加了寻租活动的普遍性和经常性。寻租破坏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使人们对市场机制的合理性和效率发生了根本怀疑。

从局部来理解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的关系会带来垄断范围的无限扩大。经济效益指标鼓励垄断企业通过对稀缺知识的过度保护来维护垄断地位,鼓励垄断企业采取过度投资、扩大企业的规模、威胁其他厂商进入等策略性行动来保持垄断利润。

从静态来理解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的关系会造成基础设施投资短缺。通过动态多重均衡模型表明,由于正外部性的存在,政府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不能提供足够的社会所需的基础设施投资。从我国早期的经验来看基础设施投资的不足一直是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基础设施的供给缺乏可能使得经济增长路径出现波动,以经济效益指标来衡量经济运行的效率,可能是造成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原因之一。

经济学均衡的概念范文7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自由市场机制下的一般均衡结果,是以实证主义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派追求的终极目标。实验经济学认为仅以价格功能配置资源的市场机制并非可靠。如果说一般均衡只是一种在严格假说前提下的理论推导结果,那么通过市场设计达到资源的稳定匹配才是一种更符合现实的均衡状况。本文对实证主义的一般均衡和实验经济学的稳定匹配的基石性假说、研究方法和政策导向进行辨析。研究结果显示,稳定匹配理论是经济学真正从解释性学科走向应用性学科的里程碑。

关键词 :稳定匹配;市场设计;一般均衡;实证主义;实验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5)09-0015-06

收稿日期:2015-06-1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货币经济中的实证主义传统与实验经济学思想史解析”(13BJL013)

作者简介:李杏(1991-),女,江苏东台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货币经济学和公司金融等方面的研究。E-mail:lixing@whu.edu.cn

江晴(1960-),女,江苏南京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货币经济学和公司金融等方面的研究。E-mail:qjiang@whu.edu.cn

一、引言

19世纪70年生的“边际革命” 边际分析方法实际上是一种数学分析方法,也就是运用数学中的微积分去观察经济问题。后又相继衍生出了边际生产力、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替代率和边际消费倾向等研究范畴。

使新古典经济学登上了主流经济学的宝座。由此,数理逻辑推演及定量化在经济学的应用程度,被认为是检验经济学科学化的重要量度,甚至是唯一量度。实证主义传统就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研究范式。 新古典经济学派中虽然存在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预测主义”(也称实证主义)和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描述主义”(也称规范主义)之间的“休谟铡刀”,但二者只是对波普尔“证伪原则”的理解不同,实质都是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认为,理论的目的是发现预测良好的假说,而现实性与理论的有效性无关,即更信奉理论的“言之有理”,而不必绞缠于繁杂的客观现实。实证主义标准的确立对经济学影响深远,数学在其中被赋予了决定性的角色。因此,市场机制被视为一个“精密的机械系统”,无形之手具有至高无上的制衡法力。然而精致的数学模型具有天然的对任何模型外因素(哪怕是有显著影响的因素)的排他性。如果这些因素难以用数学形式描述,而不能进入分析模型,就势必出现看似逻辑严谨的数据分析结果与现实大相径庭的情况。数理越发复杂和精致,经济学理论就越发陷入了远离现实的自我循环逻辑演绎之中。

持续的经济危机连同黯然失色的实证主义政策,使人们再次开始了对经济学真谛的反思。2002年和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两次颁发给了实验经济学学者,明确传达了重视经济理论可操作性的信号。实验经济学是在有显性或隐含规则的社会背景下,应用实验方法来研究人类相互作用决策行为的经济学方法,是一种在价格资源配置功能受限的市场中,通过市场设计达到资源稳定匹配目标的政策工具。显然这是一个基于两只手思维的经济学派。如果实验经济学是经济理论在长期的“无形之手”还是“有形之手”争论背后的另一条出路,那就意味着现有的政策规则和理论依据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

本文从基石性假说、研究方法和政策导向三个层面探讨实证主义的一般均衡与实验经济学的稳定匹配的理论内涵、特征和差异。

二、基石性假说

一般均衡和纳什均衡被视为新古典经济理论发展的两个最大成就。计算出经济系统最优且唯一的均衡点,俨然是新古典经济理论的终极任务。

实验经济学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对几乎所有实证主义理论的基石性假说进行检验。许多检验成果直接成为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根据。在此我们仅列举与实验经济学形成稳定匹配理论密切相关的三个基石性假说。

1.有限理性

一般均衡理论的基石之一是理性经济人假说,即人具有精密机器般的完美认知能力和不受任何干扰的冷静和理性,总是能精明地计算出市场机制这一“精密的机械系统”运转的均衡点。实验经济学的大量研究结果显示,经济行为过程中的人,具有复杂的情感和多层次的欲望。他们也不像理性经济人那样冷静和精明,而经常表现出冲动和成瘾等异常行为。一般均衡和纳什均衡都只是静态的不动点,在一个资源有限的经验系统中是不可能实时计算出来的,这种不动点甚至不可能被唯一地识别出来。

实验经济学认为经济人只具备有限理性,即由于参与人受有限计算能力和不完美定义目标的约束,无法对外部事件形成完全正确的信念,无法做出与信念一致的正确选择,所以不同个体(或群体)往往会做出差异化的认知结论和适应性的选择,因而新古典经济理论的一般均衡不是总能达到的。

2.双曲线贴现

指数贴现是新古典经济学定价理论的基础原理。Samuelson\[1\]提出了的贴现效用模型假设:人们从他们经历的每个片刻都得到一个瞬间效用,因而他们在做选择时,力求使这些瞬间效用的现值总和最大化。该模型假设瞬间效用仅仅取决于在那个时间的消费。从一系列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是以指数方式贴现的现值总和,贴现率在每个时期是相同的。指数形式表述为:d(t)=δt(0<δ<1),指数贴现因子δ=1/(1+r),r是贴现率。

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证实,指数贴现理论只将时间因素与价值联系起来(贴现因子仅为δt),强调效用在即时和未来之间的差异。事实上贴现因子除了时间外,还应该考虑人们对即时“享受”偏好程度的差异β,因而贴现因子应为βδt。Thaler\[2\] 和Horowitz\[3\]通过大量实验研究结果证实,效用价值存在一种即时效应现象,即当一个本来可以立刻得到的消费被延迟时,这时的贴现率最大,随后贴现率会随延迟时间的增长而呈线性下降趋势。由此行为经济学提出了双曲线贴现理论。

双曲线贴现理论指如果所有的成本和收益都发生在未来,人们的决策会是相对有远见的结果。但如果成本和收益发生在眼前,人们就会做出相对短视的决策。这就形成了双曲线贴现率,它导致了跨期决策中的不一致性。简单双曲线贴现函数表述为:d(t)=1/(1+kt)。双曲线贴现比指数贴现更符合实验数据,这种客观存在的双曲线贴现率现象,在指数贴现模型中是无法反映的。Laibson\[4\]进一步提出拟双曲线时间贴现函数。拟双曲线近似于带有两个参数β和δ的双曲线函数,其中当前的效用权重是1,在时刻t瞬间的效用函数权重为βδt,t>0。参数β衡量即时效用。如果β=1,模型就退化为主流经济学的指数贴现模型。当比较延迟溢价时,即时溢价β便被分离,使贴现效用的比率完全由δt确定。因此,拟双曲线时间贴现模型为描述即时满足的偏好提供了一个更符合现实且具有操作性的方案。总而言之,指数贴现只是双曲线贴现的一种特殊情况。

3.参照点依赖

主流经济学对经济人偏好的设定是同质性和对称性。同质性指偏好独立于参照点,即不受个人短暂财富状况影响,偏好不会随各项选择的表面描述差异而改变。无差异曲线不包括现行禀赋情况,偏好独立于所有权。对称性指收益区域中效用函数的凹度是损失区域中凸度的镜面反映,即人们对某一单位商品的最大支付意愿与对同等权利的最小补偿要求没有区别,商品价值对卖者和买者是相同的。因此,收益和风险是机械对称的,偏好是绝对同质的。

然而现实中的许多事实显示,人们对已经获得的收益遭受损失的厌恶,远远大于新增加同等收益的快感。这就是普遍存在的损失厌恶现象,即在对交易估值过程中,人们赋予损失的权重明显比等量收益大。大量实验结果证实,无差异曲线上位于初始禀赋处存在一个拐点,即人们的偏好与初始禀赋有关,称为禀赋效应。禀赋效应和损失厌恶是偏好的基本特征。

禀赋效应导致人们对商品的估价发生变化。当商品A是已经拥有的初始禀赋的一部分时,损失一个单位商品A的估价会比新获得一个单位商品A的估价高。偏好依赖于参照点,尤其是个人的现有禀赋。参照点依赖论使许多原本无法解释的现场数据得到了较好解释。例如,需求弹性在价格增加和降低之后所表现的非对称性现象;“股权溢价之谜”,即比股权风险低得多的债权的风险溢价,并不比股权溢价低相应多。这些主流经济理论难以解释的现象,都在参照点依赖理论中找到答案。

Kahneman 和 Tversky\[5\]提出的前景理论对参照点依赖做了更严谨的理论描述。前景理论认为效用为∑iπ(Piμ(Xi-r)),即人们会将他们的经验放入对权重的决定中,因而收益与损失的涨消并非线性的,且存在偏好点r,因而不是简单的概率总和。前景理论将选择过程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是编辑信息过程,第二阶段是对编辑好的前景进行选择。该理论的核心思想为:(1)由收益或损失的某种结果所产生的效用,是相对参照点而言的。效用不取决于它带来的财富绝对水平,而取决于相对参照点是收益还是损失。(2)收益部分是凹的,损失部分是凸的,且损失区域内更陡峭。(3)分段编辑,且离参照点越远编辑变化的心理影响越小。参照点依赖用价值函数取代了新古典经济学派的效用函数。

理性经济人、指数贴现和效用函数假说是一般均衡理论的基石性假说。实验经济学证伪了这些假说,由此提出了经济行为的目的是达到一种稳定匹配结果,而一般均衡只是其中的一个特殊匹配结果。可见一般均衡的基石性假说只是这些情景中的一个特例。因此,一般均衡结果只是一个在极端情况下存在的特殊点。

三、研究方法

人类经济活动如同布朗运动中的花粉微粒,受到某种跟左右花粉运动一样神秘的原因的驱动,人类经济活动同样是一种连续的运动。不同的是,代之于受到微小而不可见的原子的撞击,人类经济活动是被转化成一系列任务、责任和动机的不可见的神经元的颤动所驱使的\[6\]。人类如此这般的复杂活动是不能够用简单化的实证统计完全概括的,且实证统计工具本身存在作为描述人类行为工具的局限性。

1. 序列自相关问题

在众多统计分析工具中,线性回归模型无疑是实践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普通最小二乘估计(OLS)的估计结果被认为是模型参数的最优无偏估计。OLS的假设较为严格,通常要求线性回归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满足独立性和同方差性,即能够排除自变量之间多重共线性和与随机误差项的相关性。然而,通常实证过程中,在线性回归模型中运用时间序列数据或横截面数据时,自变量的前期水平经常对后期水平有一定的影响,即模型前后随机误差项可能存在自相关性,因而不满足假设条件,难以保证估计结果是最优无偏的。

当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存在自相关性时,可以证明OLS的估计结果仍然是无偏的,但估计量不具有最小方差性,因而估计结果不再是最优无偏估计。当这种自相关性是正自相关性时,误差项方差可能被低估,估计精度被夸大,置信区间变窄,最终导致以较高的置信水平拒绝原假设;而当这种自相关性是负自相关性时,误差项方差可能被高估,最终导致检验失效。

例如,股票收益率变量在有效市场假说下的弱有效市场中,应该不存在自相关性,因为只有在这种前提下,股票的市场价格才能反映过去所有的交易信息,从而技术分析不可能获得利润。但到目前为止的实证研究仍然难以证明这个前提,恰恰相反,Fisher[7]指出证券收益率存在序列自相关性,Cohen等[8]总结出股票收益率序列存在弱的负自相关性,而股票组合收益率和股指却存在正自相关性。当股票出现价格达到涨跌停板限制、因故停牌甚至交易不活跃等情况时,可能造成非同时交易,此时股票的一阶回归系数为负数,而股票组合的一阶回归系数为正数,并且随着组合中股票个数的增加,自回归系数将会增大。这种偏差(尤其是时间段较小时)会对市场有效理论和证券组合理论的运用产生影响。

2. 贝叶斯概率规则问题

贝叶斯概率规则是指当不能准确知悉一个事物的本质时,可以依靠与事物特定本质相关的事件出现的多少去判断其本质属性,当分析样本大到接近总体数时,样本中事件发生的概率将接近于总体中事件发生的概率。贝叶斯概率规则是实证主义的重要分析工具。

新古典经济学的期望效用理论认为,从有风险分布的结果中所获得的效用,等于各个结果的效用概率加权平均值。其效用为∑iPiμ(Xi),即效用系列结果Xi与概率Pi乘积的总和。然而大量实验结果证实,以贝叶斯概率法则为基础的期望效用理论存在致命缺陷:(1)贝叶斯更新原则要求对新的信息评价完全独立于已有的概率判断。然而现实中许多认知都依赖于已有信息,用已有信息来过滤或理解新观察到的信息,因而贝叶斯更新原则的独立原则不符合现实。(2)贝叶斯更新原则要求有一个先验概率,认为任一未知参数θ都可看做随机变量,通过概率分布加以描述,称为未知参数的先验概率分布。显然贝叶斯概率规则强调的是先验分布选择。由于自然状态的不确定,人们对不确定的决策对象往往并没有太多了解,因而获得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仅仅通过设定一个先验分布来描述不确定性与现实结果必然相去甚远。(3)贝叶斯更新原则认为,信息获得的先后顺序对预测结果没有影响。事实上次序记忆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认知往往是按照后来者居上的顺序排列的,即最新信息对决策的影响最大。

贝叶斯概率规则的缺陷显而易见,于是人们开始思考更贴近现实的研究方法,拟贝叶斯方法就是这种思考的结果之一。它舍弃唯一先验分布,用凸集先验分布表示主观概率设定中的不严密性。这种对主观概率不严密性因素的修正,理论上是对完美性假设的放弃。

实际生活中很少出现完全符合贝叶斯模型的情况,如在给定状态θ和期望效用E(·)下考虑决策f1和决策f2的优劣。在先验概率分布p1下,二者期望效用值分别为E1(f1)和E1(f2);在先验概率分布p2下,二者期望效用值分别为E2(f1)和E2(f2)。若存在E1(f1)<E1(f2)且E2(f1)<E2(f2),此时f1和f2无法通过效用比较优劣。对于一族分布,关于决策无法建立完全的优先顺序,就需要建立偏好关系。Giron和Rios\[9\]提出了拟贝叶斯理论。它与贝叶斯理论一样,假设存在一个效用函数,但它以偏好为出发点,利用概率分布的凸集来表达决策者的信念。

对满足Giron-Rios公理的偏好模型f?g,存在概率分布的凸集K,使得:

3. 能量守恒与“休谟问题”

实证主义认为社会经济系统如同机械系统,是一个完全均衡、封闭和无淘汰的自循环系统,因而同样遵守能量守恒定律。他们用静力学的均衡观点对待一切经济问题,要求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来建造经济学体系,用理论的经验证实原则,并用逻辑检验原则。

这恰恰与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相悖:人类社会是典型的生物系统,是一个不完全均衡、开放和有淘汰的循环系统,人们的认知只是非常有限的一部分。

休谟指出由于无知领域的存在,从有限数量的特殊事实是无法得出普遍性结论的。结论要具有合理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观察数量很大;二是观察必须可重复(实证主义方法论使用的通常是二手数据,具有滞后性且难以重复);三是任何个人的观察命题都不可出现冲突现象。显然当实证检验结果与理论假设一致时,不能简单地认定理论被证实了,因为仍有很多事实并没有得到验证。当检验结果与理论有偏差时,也不能简单地认定原先的理论错误,因为不能仅仅基于少量或局部的数据直接推翻,这就是实证主义无法克服的 “休谟问题”逻辑缺陷。

沙普利值为实现特殊市场的稳定匹配提供了理论工具,如可帮助企业根据边际贡献进行分配。由于沙普利值的直观吸引力和数学上的易处理性,它已被应用于大型经济模型中,如交换经济模型,其中该值主要解答的概念是竞争均衡。沙普利值在经济理论上的其他应用还有税收模型。此外,确定沙普利值的那些公理可以方便地转换成适合于解决诸如以一种公平的方式考察配置联合成本的问题。

2.市场设计

稳定匹配结果是实验经济学进行市场设计的目标。这里的“稳定”指参与匹配的各方主体,都不再有激励做出偏离已达成的均衡配置行为的状态。因此,所产生的匹配结果是稳定的,这个匹配机制是可持续的,其核心是设计出实现机制。对此,沙普利根据匹配主体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两类:一是彼此具有不同偏好的经济主体间的相互匹配,如男女婚配,也称双边市场匹配;二是有偏好的经济主体与无偏好的客观物体间的相互匹配,如病人与器官移植匹配,亦称单边市场匹配。对应上述两类问题的实现机制,沙普利提出了针对双边市场匹配问题的递延接受算法和针对单边市场匹配问题的顶级交易循环机制,得到了上述两类特殊市场问题的稳定配置解。稳定双边市场匹配是指在匹配的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匹配双方主体需求的满意度,使主体间达成最稳定的配对,即不再有激励寻求其他匹配机会。

值得指出的是,稳定匹配机制是一种借助了“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两只手共同为之的机制,用“有形之手”构造一种博弈局,或称市场机制,目的是获得最优且稳定的配置结果。

在价格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特殊市场中,资源的配置主要通过配给或参与者的相互匹配达成,因而本质上是一个合作博弈问题。合作博弈的总支付目标是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至少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即集合的利益有所增加。合作博弈通过合作形成集团或联盟从而使总收益达到最大,这与稳定匹配理论的市场设计目标一致,即找到使集合收益最大化的匹配方式。

五、结语

从表象上看,从实证主义的一般均衡到实验经济学的稳定匹配是研究方法的变迁。然而在研究方法差异的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经济思想,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政策导向的实质性改变。

如果说一般均衡求证的是一个理论上的精确均衡点的话,稳定匹配则是在努力寻求合意的资源匹配。显然,均衡点是特殊的、偶然的和更多理论意义上的概念。匹配则是普遍的、通常的和更切实际的现实。因此,从一般均衡到稳定匹配意味着经济学思维从追求理论本身的精致,转向探求现实真谛的努力。

一般均衡理论以理性经济人为基石,崇尚自由市场机制的万能性。因此,在屡屡发生的经济危机面前,只能垂手于自由市场的“自愈”。实验经济学看到了经济行为和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看到了影响决策过程的元素并非如实证主义所描述的那般理性和完美,因而现实中的经济结果往往偏离一般均衡,而双向合意的匹配才是可实现的稳定常态。稳定匹配是在有限信息和有限认知条件下的博弈决策结果,从完美到有限,实验经济学带给经济学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新古典经济学崇尚理论对经济问题的精致解释,因而理论往往产生于经济事件之后,经济学由此被看成是解释世界的理论。实验经济学则思考稳定匹配的形成机制,强调弥补市场缺陷的机制设计,使经济学第一次从解释世界走向改造世界。显然,从实证主义的一般均衡到实现经济学的稳定匹配是经济学真正从解释性学科走向应用性学科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Samuelson, P.A.A Note on Measurement of Utility\[J\].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37, 4(2): 155-161.

[2]Thaler, R.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on Dynamic Inconsistency\[J\]. Economics Letters , 1981, 8(3): 201-207.

[3]Horowitz, J. A Test of Intertemporal Consistency\[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1992, 17(1): 171-182.

[4]Laibson, D. Golden Eggs and Hyperbolic Discounting\[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7, 112(2): 443-477.

[5]Kahneman, D.,Tversky,A.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J\]. Econometrica, 1979, 47(2): 263-292.

[6]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 爆发:大数据时代预见未来的新思维\[M\].马慧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17-144.

[7]Fisher, L. Some New Stock Market Indexes\[J\]. Journal of Business, 1966, 39(1): 191-225.

[8]Cohen, K.J., Hawawini, G. A.,Maier,S.F., Schwartz,R. A.,Whitcomb,D.K. Implications of Microstructure Theory for Empirical Research on Stock Price Behavior\[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80, 35(2): 249-257.

[9]Giron,F. J., Rios,S. Quasi-Bayesian Behavior: A More Realistic Approach to Decision Making?\[M\].Valencia: University of Valencia Press, 1980. 17-38.

经济学均衡的概念范文8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需求量;需求;消费者均衡;垄断

微观经济学是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严密,逻辑性非常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基本理论概念的理解与把握客观上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有些教材的编写过于抽象,对基本理论概念的阐述本身不够透彻,又加大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笔者认为,从基本理论概念入手,将一些学生感到抽象与繁难的基本理论概念作严格的界定,讲深讲透,再结合现实生活的案例,将抽象的概念以学生熟悉的例子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学习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从而更好地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概念,也更容易地将这些基本理论概念应用于现实问题的分析。下文笔者就抛砖引玉,对微观经济学中几个知识点做些探讨,与同行作些交流,以激发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思想。

1需求与需求量

需求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至关重要的理论,需求规律是经济学分析经济现象不可缺少的理论工具,但是刚刚开始接触微观经济学的学生,往往误用需求规律,或者认为需求规律在解释现实经济现象时,在有些情况下是适用的,但在另一些情况下就不适用。进而对经济规律的普遍适用性产生怀疑,不再相信经济学的科学性。这种不必要的误解产生的根源是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概念掌握得一知半解造成的,同时也说明,在课堂教学中讲清楚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是非常重要的。

需求理论中把影响消费者最终需求的数量的因素,分成两类,一类是商品本身的价格,另一类是其它因素,如消费者收入、其它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等等。需求规律是说,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下降,消费者的需求量减少,也就是需求量变动。比如消费者对雨伞有需求,如图1,假若雨伞的价格从P,下降到P,,,消费者对雨伞的需求量就从Q,增加到Q,,。如果雨伞本身的价格并没有变化,但其它因素产生了变化,比如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使得消费者对雨伞的最终需求的数量增加,这就是需求的变动,如图2中a所示,消费者对雨伞的需求线D就右移到D,的位置。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减少,消费者对雨伞的需求线D就左移到D,的位置,如图2中b所显示。

通过引入看起来有争议、似乎推翻需求规律的事例,来讲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在微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是特别有用的[1]。

例一:假如雨伞原来的价格是10元,天下大雨,商店老板临时把雨伞的价格提高到15元,但他卖的雨伞数量比平时还多,这种情况有没有违反需求规律?不少学生都认为需求规律在这种情况下就不管用了。其实不然,这是典型的搞混了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雨伞卖的贵,消费者购买的数量就越多。”这种说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正确的理解是,因为下雨,消费者对雨伞的需求增加了,在圖形上,整个需求线从D就右移到D,的位置,在雨伞供应不变的情况下,雨伞的价格上升,简单说就是,“雨伞的需求增加,所以雨伞的价格上升。”

例二: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曾经到北京大学演讲,演讲完后有北大某经济学者问张五常,说你讲需求定律是公理,不可能有违反需求定律的情况,那么现在MBA的学费越来越贵,为什么读MBA的人数还增加了呢?张五常教授当时简洁的回答,“需求增加,价格上升。”北大某经济学者显然混了需求量与需求的变动,人们的收入增加,攻读MBA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形式,以及读了MBA之后会扩大人际交往的圈子使得人们对MBA的需求增加了,在图形上,也是需求曲线向右边移动。

2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含义

消费者均衡的原理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结论[2]。但学生在学到这一知识点时,常常难以理解,大多数学生都是机械地记忆消费者均衡的条件:(1)MRS=PX/Py,(2)MRS递减,其中MRS代表商品的边际替代率,PX/Py表示两种商品X与Y的价格比。他们一般将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当作数学的结论,难以理解这个条件真正的经济含义。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通过让学生内省的方式,讲清消费者均衡条件的经济意义。商品X与商品Y之间的边际替代率MRS的含义,即MUx/MUy,相当于消费者在边际上对两种商品之间比价的主观评价,而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Px/Py代表的是该消费者所面临的市场机会,也就是市场对两种商品的客观评价。

如果消费者的主观评价与市场机会给出的对两种商品的客观评价不相等,说明消费者还没有充分将市场给出的机会完全利用,在相同预算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对现有消费组合的调整,达到更大的满足。如果消费者的主观评价与市场的客观评价是相等的,消费者的满足就最大化了。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是随着消费者购买的商品X与商品Y的数量不同而变动的,但价格比率Px/Py是不变的,如果边际替代率与价格比率不相等,就可以通过调整两种商品的购买数量,使得边际替代率与价格比率相等。

笔者在讲解时,举了一个假设的例子来阐明这一点。假定某消费者拿20元到水果店买水果,打算买苹果(X)和梨(Y)。假如苹果与梨的价格比率Px/Py是2,意思是消费者若要多购买1个单位苹果,就得放弃2个单位梨的购买,这就是市场机会。假如消费者已经购买苹果与梨的一定数量,边际替代率MRS是4,这意味着消费者对1个单位苹果的主观评价是值4个单位的梨。显然,苹果的市场价格是低于消费者的主观评价,消费者若再增加1个单位苹果的购买,可以赚到2个单位的梨。这样一来,只要Px/Py小于MRS,消费者就可以一直增加苹果的购买,减少梨的购买,都是有利可图的。但是,随着苹果数量的增加,梨的数量的减少,苹果与梨之间的边际替代率会下降,边际替代率若下降到2,此时Px/Py等于MRS,所有有利可图的机会都利用完了,消费者均衡就达到了。

假若Px/Py大于MRS,分析正好倒过来。比如价格比率Px/Py是4,意味着消费者若要多购买1个单位苹果,就得放弃4个单位梨的购买。消费者苹果与梨的边际替代率如果是2,即消费者对苹果的主观评价是值2个单位的梨。消费者减少1个单位苹果的购买,增加一个单位梨的购买,可以增加自身的利益,赚到的也是2个单位梨。只要Px/Py大于MRS,消费者就可以一直减少苹果的购买,增加梨的购买,都是有利可图的。但是,随着苹果数量的减少,梨的数量的增加,苹果与梨之间的边际替代率会增加,边际替代率若增加到4,有利可图的机会就利用完了。此时Px/Py等于MRS,消费者均衡的条件重新达到。

消费者均衡直觉的经济含义可理解为,若消费者对苹果的主观评价低于市场价格,他的最优决策就是卖出苹果,比如他自己觉得1个单位苹果值2元,市场上1个单位苹果卖4元,他就卖出1个单位苹果,赚到差价2元。反过来也一样成立。通过这一讲解,就把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与每个人日常的经济行为联系在一起,学生就明白了,消费者均衡条件本质上说明的是人们买进、卖出行为的依据,人们可以通过套利来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3最大化利润与最大化收益

在微观经济学垄断理论一章,许多学生很难理解最大化利润与最大化收益的区别。为了向学生阐明这一区别,笔者在上课时举了作家拿版税的例子:

例一:著名作家陈丹燕的例子[3]。因为有读者很喜欢读她的书,但向陈丹燕抱怨说,书价太贵了。

“[网友]问:我很喜欢你的文章,买了你几乎所有的书,但这些年,你的书越来越贵了,对爱你的读者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的迹象,我希望定价最好不要超过25元。

[陳丹燕书]答:定价不是一个作家可以控制的,控制权在出版社,我自己也希望书价不要太高,因为我自己买书的时候也希望书是比较便宜的,如果那个书是比较贵的我也希望是借来看而不是买一本,特别是买了以后发现这个书的价值不是很大的话也会觉得不高兴,所以我觉得我可以理解这种心情。”

例二:畅销书作家大冰的例子[4]。

这是一本长达480页的书籍,但是定价依旧非常亲民,大冰坦言,这个价格是跟出版社反复博弈后的结果。“从我的角度来说,我是一个内容生产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来为读者做点什么,最起码让大家买得起正版,少买点盗版。”他还不忘说,“写书只是我收入来源之一,稍微任性一点也无所谓。”

然后笔者向学生提出问题,作家为什么希望自己作品的定价更低一些?难道他们关心读者的利益还要超过关心他们自身利益吗?其实不是的,从经济学角度看,作家的著作带有一定独特性,因而具有垄断的特征[3]。因此可以用垄断理论来分析作家的行为。

但作家的书是通过出版社出版的,出版社与作者在利益方面是存在分歧的。具体而言,作家获得报酬的主要方式是拿版税,与出版社进行收益的分成,版税率相当于分成率,一般在6~8%之间,按作家的名气、作品畅销的程度及销量会有所调整。图书版税的一般计算方式是:图书单价×图书印数×版税率=总收益×版税率。所以作家关心的是总收益,总收益越高,他所得的分成收益即版税拿的就越多。但出版社关心的是利润最大化,而不是总收益最大化。

经济学均衡的概念范文9

关键词:一般均衡;理论;发展脉络

1 瓦尔拉斯(walras)的一般均衡理论

一般均衡理论是1874年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wal-ras)在《纯粹经济学要义》(“the mere economics to iustice")一书中首先提出的。瓦尔拉斯认为,整个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时,所有消费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将有一个确定的均衡值,它们的产出和供给,将有一个确定的均衡量。瓦尔拉斯是边际效用学派奠基人之一,他的价格理论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他认为价格或价值达成均衡的过程是一致的,因此价格决定和价值决定是一回事。他用“稀少性”说明价格决定的最终原因,认为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供求数量和价格是相互联系的,一种商品价格和数量的变化可引起其它商品的数量和价格的变化。所以不能仅研究一种商品、一个市场上的供求变化,必须同时研究全部商品、全部市场供求的变化。只有当一切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个别市场才能处于均衡状态。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需要这样几个假设:(1)要求市场的参与者有关于市场的完全信息;(2)假定经济中不存在不确定因素,因此不会因为预防不测而贮藏货币;(3)不存在虚假交易,所有的交易都是在市场均衡价格形成时达成s(4)经济系统是个“大经济”,即有足够多的参与者,从而符合“无剩余条件”,即使在上述假定下,瓦尔拉斯体系的问题也是明显的,瓦尔拉斯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要决定n个未知数,至少需要n个方程,但是n个方程未必决定,个未知数,要n个方程决定n个未知数,方程必须是线性的,而且方程之间必须线性无关。同时瓦尔拉斯体系不能排除唯一的均衡解包括零价格(针对免费物品)和负价格(针对类似噪音的物品)的情况,因此瓦尔拉斯体系必须包括所有物品,而不仅仅是正常的经济物品。一般均衡理论后来由帕累托(pareto)、希克斯(hicks)、诺伊曼(ronald neu-mann)、萨缪尔森(samuelson)、阿罗(arrow)、德步鲁(de-breu)及麦肯齐(mckenzie)等人加以改进和发展,这些经济学家利用集合论、拓扑学等数学方法,在相当严格的假定条件之下证明:一般均衡体系存在着均衡解,而且,这种均衡可以处于稳定状态,并同时满足经济效率的要求。

2 希克斯的短期均衡分析

希克斯将均衡定义为:“当经济中的所有个体从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挑选出他们所偏爱的生产和消费的数量时,静态经济(在其中需求不变,资源也不变)就处于一种均衡状态。——这些可供选择的(方案)——部分决定于外在约束,——更多的是决定于其他个体的选择”,希克斯认为,他的静态均衡概念有两个特点:一是一定存在着向均衡方向变动的趋势;二是收敛于均衡的速度是极快的。

希克斯是在一个很短的时期中处理均衡问题的,他借助了马歇尔的方法,并且通过扩大马歇尔假定的范围进一步缩小经济主体的选择空间,这削弱了模型的解释力。

3 阿罗\德布鲁对一般均衡的贡献

阿罗\德布鲁用数学模型证明了的一般均衡。阿罗一德布鲁对一般均衡理论存在性的证明,主要依存于两个假设:消费与生产集合都是凸集,每个经济主体都拥有一些由其它经济主体计值的资源,因此,这种均衡的整体稳定性取决于某些动态过程,这些过程保证每个经济主体都具有总需求水平知识,并且没有一项最终交易实际上是按非均衡价格进行的,这当中的某些假定也许可以放松,以适应少数行业中的规模报酬递增、甚至所有行业卖方垄断竞争的度量。但是,寡头垄断的存在否决了所有一般均衡解(就象它否决竞争均衡的所有其它概念一样),更不用说消费和生产中的外在性的存在了。

阿罗——德布鲁(arrow-debreu)一般均衡理论,它主要是为了研究竞争的市场均衡。它的一个主要假设,也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将市场制度安排作为外生给定。一般均衡理论经过阿罗、德布鲁和哈恩等人运用数学形式加以修饰,已经变得更加完善。

在瓦尔拉斯-阿罗-德布鲁-般均衡理论中,货币的存在仅仅是为了便利生产和交换的进行,实际上,货币是可有可无的,由瓦尔拉斯创立,由阿罗和德布鲁进一步完善,并被希克斯、萨缪尔森等人加以运用的一般均衡模型要保持逻辑上的一致性,必须是一个只能分析实物经济的静态模型,这个静态模型是无法转而用来分析动态的货币经济的,这是由模型的内在逻辑结构或者其均衡的概念决定的,新古典一般均衡的框架中很难处理时间问题。

根据新古典一般均衡的概念,当经济主体在给定偏好、技术和商品所有权的情况下,实现最优时,“不存在使价格发生变动的机制”。新古典的框架要求在其他条件给定的情况下,经济主体只对价格的变动反应,既然价格不变动,也就不存在均衡的变动。

4 格朗蒙(grandmont)的短期一般均衡理论

20世纪70、8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格朗蒙(grandmont)发表了一系列论文试图将阿罗一德布罗(arow-debreu)模型动态化,发展了短期一般均衡理论致力于寻找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虽然意识到arow-debreu一般均衡模型表面上的动态特征,遗憾的是,grandmont预期函数仍然建立在严格的概率统计基础上,他的努力实际上没有超越ar-row-debreu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过去50年里经济学没有发生多少变化,许多最近的经济理论创新,不过是将静态的最大化工具用于分析动态问题,虽然时间在纯粹静态条件下得以考虑,但是却错误地认为能够将特定时间分配从事特定活动。这样,时间和完全知识、完全可预测在本质上是相容的。

5 一般均衡引申出的“市场效率损失”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