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集锦9篇

时间:2023-09-10 14:49:49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范文1

关键词:知识链 基层政府 知识管理

随着全球化理念的提出,知识的力量在各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工商企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世纪90年代产生于英美等国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知识管理在政府公共部门推进,将知识管理引入到政府管理领域。知识管理被引入到公共管理领域之中,成为政府管理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作为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政府知识管理仍不成熟,尤其是基层政府知识管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从知识链的角度入手,对基层政府知识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剖析,从而挖掘基层政府知识管理最深入最本质的问题,并积极的寻求解决措施和途径。

1.知识链理论与基层政府知识管理的关系

1.1 知识链理论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首先在企业中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他认为,企业每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其创造价值的活动,企业中所有互补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便构成了创造价值的一个动态过程,即价值链。同样,在政府的知识流动和更新中也存在这样一个动态的价值链。

政府知识管理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政府知识的获取、整合、共享、存储、创新的各个环节被一条无形的链条连接起来,并在循环过程中,不断的扩展创新政府知识,对政府知识库进行有效的应用、补充和完善,这条链条就是知识链。

1.2 基层政府知识管理

我国政府有很多级别,从上到下依次是国务院、省级政府、县(区)级政府和乡镇(街道)政府,基层政府主要指的是城市中的街道办事处及乡镇政府,这些直接与广大人民群众相联系的组织机构。

基层政府知识管理就是将政府内外的知识进行收集整理,总结出相应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一套有效的价值体系,通过政府组织成员的交流共享,从而合理的配置政府中人、财、物资源,使政府对内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对外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1.3 知识链与基层政府知识管理之间的联系

基层政府知识管理作为实践活动包括很多环节,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又密切。知识链最早起源于企业,是对知识进行管理的一种过程和方法。基层政府知识管理的复杂过程可以从知识链的角度入手,将企业对知识管理的各个环节引入到基层政府知识管理中,是对基层政府知识管理的启发和创新。因此,知识链理论为基层政府知识管理活动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基层政府知识管理活动检验了知识链理论的合理性,为知识链理论进行了补充和深化。

2.知识链条件下基层政府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知识获取过程中隐性知识难以转化为显性知识

基层政府知识主要可以概括为两大类: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是指存储在个体头脑中的,不可编码的,难于用语言文字符号表达出来的,以经验、方法、技巧等形式表现的知识。显性知识是相对于隐性知识而言的,易于表达便于交流和共享的知识。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在政府组织人员的头脑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个性化的工作方法和为人处事的技巧手段,这些经验方法已经深入到了组织成员的潜意识层面,很难提炼编码成理论层次。政府组织内部存在着竞争,处于对权势地位等因素的考虑,组织成员不愿意将多年积累的知识与别人分享。而且,每个政府组织成员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不会轻易的接受别人的方法和建议。这些原因最终导致了隐形知识转化成显性知识较难的问题,是政府知识的获取始终停留在表层。

2.2知识整合过程中知识门类繁杂界限不清

政府知识整合是指对已经获取的知识加以分类、概括、总结,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工作方法,以适应组织的需要。对获取的知识进行整合是一项专业性的活动,不仅要了解知识的属性分类,还要概括总结为一整套方法体系;不仅需要借助技术工具,还需要大量的时间、财力、物力等基础资源的支持。在这一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知识的分类界限不清,难以概括总结。

2.3知识共享过程中沟通渠道不通畅

政府知识共享是指政府与政府之间、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政府组织成员之间,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知识的交流分享,以充分的利用知识的价值,优化政府资源的配置。政府知识共享的形式比较单一,沟通渠道不够通畅。当前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政府与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多是召开各种会议等上传下达式的途径,这种方法可以使政策法规很快的落实下去。但是,这种表面上双向互动而实际上单向的交流活动,不能使政府内部、政府与外部之间的知识融合。并且,进行问题处理时,一般都是逐级进行的,最高层决策人员和最基层工作人员沟通缺少交流,就导致知识共享存在一定的问题。

2.4知识存储缺少专业的技术手段

知识存储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将政府知识储存下来,为知识创新提供理论依据,为知识链的流动奠定基础。在基层政府体制中,设有档案员,档案只是政府知识的一类表现形式,但是,知识社会对政府知识的存储要求不仅限于档案的形式。外部存储器、云存储等形式对政府知识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不仅要懂得一般纸质档案的存储要求,更要懂得非纸质档案的存储要求。政府知识的存储更需要借助一定的基础技术支持,也需要运用相应的管理工具。由于缺少新技术的引进,基层政府缺少这方面的基础技术建设,没有建立相应的知识库。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范文2

这些基本功底,就像盖楼的地基,越厚实越牢固,对做好工作越有利。

从我的多年体会看,在秘书这个岗位上,起码要打好六个方面功底,就是政治理论功底、逻辑思维功底、政策法规功底、经营管理功底、专业技术业务功底和公文写作功底。

政治理论功底,是说秘书应当懂一点儿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知识。有些人觉得企业秘书懂不懂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对其工作并没有多大关系。我认为这个看法不大正确,我倒觉得秘书必须要懂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这是秘书功底基础的基础。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因为秘书是需要有一定思想水平和理论水平的,否则无法把文章写好,而哲学和政治经济,是秘书提高思想水平和理论水平必不可少的知识。我年轻的时候在这方面没少下工夫,主要靠自学,看一些教科书,涉猎一些原著,由于文化低,好多问题弄不明白,但有一股钻劲儿,硬啃,逐渐明白了一些原理。现在回过头看,没有白学,对我做好秘书工作起到了终生受益的作用。所以我劝搞秘书工作的朋友,在学习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上应当下一番大的工夫。

逻辑思维功底,是说秘书要系统的掌握逻辑知识,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一个文章写得好的秘书,他的脑袋肯定逻辑思维能力很强,所以我觉得逻辑学知识就向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知识一样,是秘书缺不了的一门知识,也可以说是秘书功底基础的基础。我在当年念“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的时候,有一门教材,叫“形式逻辑”,我学得津津有味儿,虽然很抽象生涩,但细细咀嚼,真是味道好极了,我后来的写作水平能够不断提高,“形式逻辑”实在是功不可没呀!所以我希望做秘书工作的朋友,一定要好好的学学逻辑学知识。

政策法规功底,是说秘书要熟悉与本企业有关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行业政策和与本企业有关的基本法规、特定法规。举个例子说吧,如果你在电信企业做秘书,就要了解熟悉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和重大决策,就要了解熟悉信息产业政策、通信行业政策、电信体制改革政策,就要了解熟悉“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公司法”、“电信条列”等。只有掌握了这些东西,你才能保证所写的文章有正确的政治性和有“政治高度”,并且使文章符合法律法规所设定的“游戏规则”。很难想象,一个“政策盲、法盲”的秘书能把文章写好,所以,政策法规知识是秘书应当掌握的必要知识。

企业经营管理功底,是说秘书要有丰富的企业经营管理知识。这方面的知识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一般的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知识,这里面也包括现代企业制度知识;另一部分是你所在企业的经营管理知识,比如你在电信企业,就要有电信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在其他的企业,就要有其他企业经营管理知识。这个方面的知识越丰富,对把文章写好越有好处。因为你在企业当秘书,所写的文章都是有关企业经营管理的事情,如果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很缺乏,是无法把文章写好的,所以,学习企业经营管理知识,也是秘书的必修课。

专业技术业务功底,是说秘书要比较了解和熟悉所在企业涉及的技术业务知识,说白了,秘书对本企业的技术业务应当是个行家,而不应当是个外行。为啥呢?因为如果你不了解、不熟悉本企业的技术业务知识,肯定写出来的东西净说外行话,甚至会造成错误,闹出笑话儿,外行当不了秘书。当然,这并不是说秘书就非得精通技术业务不可,这样要求也没有必要,但必须对基本的常识性的技术业务知识要了解和熟悉,而且了解的面和熟悉的面越宽越好,秘书对本企业的技术业务应当是个通家。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范文3

【关键词】知识管理 信息资源整合 信息资源共享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跨部门整合与共享的现状

部门信息管理缺乏规范流程,数据库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我国政府部门信息库建设缺乏宏观规划和顶层设计,各部门各行其是,盲目采集,大量信息资源散落于各个部门系统中,互不连通,形成大量的“信息孤岛”。各部门数据库建设以方便本部门利用为目的,在建设标准和规范上与其他部门有较大差异,数据定义不一致、格式不统一、设备接口不兼容以及数据交换难等问题普遍存在。

部门信息管理系统配置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健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重硬件投资,轻软件建设”的问题较为普遍。为积极响应国家加快电子政务建设进程的号召,许多政府部门将硬件设备的奢华与电子政务建设绩效相等同,大量采购硬件设备,片面追求硬件设施的配置高档。高标准高价位的硬件使得政府采购成本奇高,而软件建设投入相对较少。加之部分部门缺乏对数据库的有效维护和监管,不能实时监测数据库运行情况,在资料库出现意外时不能及时补救,系统安全问题堪忧。部门资料库存在利用率和回访率低的问题。

条块分割的部门利益使信息流通不畅。部门各自为政,信息资源部门化现象严重,部分部门将掌握的信息资源作为寻求行政利益和提升部门地位的筹码。部门领导功利化思想及小团体主义严重,各部门在建设数据库的过程中以本部门为中心,将具有相对独特性的信息资源垄断,阻碍了信息资源共享。加之我国政府部门信息库建设纵强横弱,重纵向的对口监管和信息协调,轻横向沟通和协作,信息横向流通极为不畅。像地理、人口、金融、税收及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共享状况良好,而包括劳动就业、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救助在内的公共服务信息共享情况不尽如人意。信息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导致部门间形成信息落差,部门对信息需求量和摄入量的不匹配导致信息交流的不畅以及信息获取滞后、时效性差等问题是造成上述局面的主要原因。

部门领导思想落后,信息管理人员素质低下。政府部门信息管理工作的发展有赖于部门领导的战略规划和行政支持。部门领导对于信息管理工作的认识和长远预见对部门信息管理工作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部分政府部门中,部门领导思想观念陈旧封闭,部门主义和利己主义甚嚣尘上,行政措施、管理体制和相关运行机制同信息共建共享的目标背道而驰,实行部门隔离和信息封锁的策略,将部门创收作为其唯一目标,这严重阻碍了部门间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知识链在政府信息资源跨部门整合与共享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跨部门政府知识获取。跨部门政府知识获取指的是将政府部门内外部环境中的知识转化为政府编码知识,并能够为政府部门和个人所用的知识管理过程。良好的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和共享系统,是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利用知识化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搭建政务知识网络,一方面与已有信息进行相互对照,减少信息冗余和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将社会—技术的获取策略相结合,将多种知识获取途径、知识获取方式以及多层次的获取主体相集成,在搭建政务知识基础平台的前提下,构建完备的知识获取技术系统。知识获取存在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和业务处理过程中,伴随着政府内外部的活动而进行,因此知识获取是长期的、动态的和充满活力的。

跨部门政府知识选择。知识选择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对政府知识集成平台的知识进行选择,目前,政府知识集成平台的知识存在状态是离散的、尚未经过关联性处理的,因此该选择是政府知识模块形成的过程;另一方面是部门和个人根据需要对政府形成知识模块集进行选择,该选择是政府知识模块调用的过程。从政府信息资源知识分类可以看出,政府的隐性知识具有非编码化、非正式化、非结构化和高度个性化的特征,不容易交流和分享,需要更为深入地分析和挖掘才能够获得。因此建立跨部门政府的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实现隐性知识的充分获取、传递和共享成为了必然。

跨部门政府知识生成。由信息向知识转化的过程,也是知识生成的过程,将分散于政府各部门的知识进行聚合,利用政务知识的相关联性,有利于发现新的知识,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化出新的知识。关联知识聚类形成知识模块,在此基础上对知识专业性及应用领域进行切割,形成专家知识模块集和基本知识模块集。部门通过调用两类模块集,实现知识的循环利用。

构建知识管理的政府信息资源跨部门管理模型

政府各部门信息库群集成。信息库群是政府各部门数据库的集合,它的出现与各部门各自建设数据库相关。各部门利用其自身的行政手段、行政职权获取各种类型和不同领域的信息,为跨部门政府知识库的建立提供了丰富的数据。

政府各部门信息预处理。信息预处理过程是对政府各部门信息资源的物理化处理阶段,主要目的是实现部门信息的分类排列、信息价值鉴定及信息部门内共享。在该阶段未对信息进行深层次挖掘和精析,信息元素结构化整合、隐性知识外显化、信息跨部门间共享等问题有待解决。信息化处理阶段将信息流初步处理,为政府信息知识化处理的进行奠定了基础。

政府各部门信息知识化管理。该环节利用政府信息间的关联性,提取信息元素特征,结合政务知识链,实现知识的获取、选择、生成、内化和外化,并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不同层次的分类集成。构建面向对象、面向活动流程和面向主题的知识模块。

第一,面向活动过程的知识模块。该层次的信息单元集成是以活动阶段为基础进行划分的,其目的是实现政府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再造。面向活动过程的信息集成重新审视政务管理活动,分析的各要素及其关系,并利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对其进行整合与封装。在信息集成过程中把握政府各部门间信息供求关系与约束机制,形成面向活动过程的知识体和知识簇,实现对政府业务流的支持。

第二,面向主题的知识模块。该层次的集成是以信息应用主题为基础进行划分的。其目的是提高信息应用的有效性,从而达到信息价值实现和转化。将分散于各部门的,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信息以某项应用主题为导向进行集成,建立相应的信息集成体。

政府各部门知识库群建立。将经过知识链处理所获得的政府知识根据内容映射进行分类,由一系列知识子库构成了知识库群,知识库群内知识的高度集成为政府各部门的知识应用提供了较为完整和冗余度较低的知识支持。同时知识库群打破了部门间物理隔离和信息阻滞,传播维度呈现多维多受众的特点。该库模块化和封装性的知识进一步为各部门所调用,支持政府活动。

运用知识管理提高政府信息资源跨部门整合与共享水平的建议

政府部门树立知识管理的理念,顶层设计,整体推进。在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推进过程中要整体规划,顶层设计,做到各部门数据库业务协同、技术对接、结构统一、资源交换无障碍及标准一致。明确长期建设目标和近期建设方案,以长期规划为指导,制定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的目录体系、管理办法、元数据格式、参考系统结构及组织结构建议方案等。同时积极开展知识管理理念和方法、技术在部门内的推广以及人员培训等工作。

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政府信息资源跨部门管理系统。搭建包括面向对象、活动过程和主题的知识集成模块,实现各部门异构数据的无缝整合和有效对接,并在整合过程中充分利用知识挖掘、知识仓库、知识地图等知识管理技术和方法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实现知识的创新增值。同时,构建政府知识网络平台和知识社区,促进政府部门人员知识共享,帮助部门人员理念交换,扩展人员知识领域和知识面,最终形成良好的头脑风暴过程。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范文4

关键词:行政管理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政府职能从微观领域转向宏观领域,从注重管理转向注重公共服务和协作,起初的行政管理与服务的对象和范围、管理与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也理应加以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民主价值诉求的发展需要。为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体现理论和实践强有力结合的教学体系,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注重对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编制培养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当前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1、政治学类和管理学类的课程所占的比重偏多

这种课程设置实际上反映了目前国内行政管理学教育主要存在着两种取向,即政治学取向和管理学取向。行政管理学界的这种取向上的争议实际上反映了目前中国行政管理学在学科基本范畴上的模糊不清。反映在课程设置上就表现为,政治学类课程和管理学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分别占有几乎不相上下的比重(行政管理学类的课程除了公共财政学和行政法学之外都是属于管理学范畴的课程)。

2、课程之间的设置缺乏联系和必需的衔接性

这尤其反映在公共财政学和公共政策分析这两门课的设置上。公共财政学或公共经济学必须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但是目前国内行政管理学专业基本上都没有开设这两门基础课。如果没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学生是不可能学懂公共财政学的。当然,目前国内大多数行政管理学专业所用的财政学教材是建构在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没有现代经济学的知识也可以被学生理解。

3、公共政策的课程比重过小,并且缺少相应的基础课程

如果将政府行政管理管理活动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国内行政管理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偏重于内部管理方面,外部管理方面的课程相对来说比较少,即公共政策方面的课程极其少。

4、经济学类的课程相对较少

由于目前国内行政管理学界对于行政管理学的基本范畴之争主要集中在政治学取向和管理学取向之上,因此对于经济学类课程的重视就显得不够。当然,有些院校主要是因为缺乏经济学类的师资。所以,目前只有极少数院校的行政管理学专业开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

三、行政管理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分析

1、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训

为适应社会需要,行政管理人才理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在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之外,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内涵不仅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的专业素养,还应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精神气质的陶冶和人格品质的塑造。

行政管理专业以培养行政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为目标,针对管理者素质的要求,开设人文素养方面的课程,从管理者的观念、品格、知识、方法、能力等方面强化训练。如开展务实、敬业、拼搏、创新精神的训练,伦理道德、毅力、人格修养等方面的培养,加强人际沟通、表达能力、创业策划、情商训练和社交礼仪等素质的培养。现代政府存在与活动的合法性是建立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基础之上,而不是立足于为少数人或行政官员自身利益服务的基础之上。这是对政府及所属行政工作人员的基本伦理道德要求。行政管理学专业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只有在这种专业意识的指引下,才能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公仆意识和公共责任意识。

2、同等重视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的安排

行政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计划除设置大量的理论课程外,还应包括更多的实践环节。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应使学生能真正胜任公共服务工作。把科研引入教学之中,通过专题研讨会、课程论文等形式,要求学生独立研究公共服务领域里存在的问题,培养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公共服务领域活动深层次的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整合的能力。通过这些实践环节的有效实施,提高专业人才应用行政管理专业知识与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同等重视定性与定量课程

对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加强高等数学、公共管理统计学等定量课程的教育与学习,有助于为该专业的学生学习定量课程打下坚实基础,有效提高其公共管理定量技术分析的能力,从而准确地将在实践中统计的资料应用于政府公共服务中,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4、改革单一的政治学取向和单一的管理学取向

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及其管理对象的广泛性与复杂性,决定了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应体现诸多学科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和相互发展的取向。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政府微观管理职能的逐渐削弱,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的逐渐强化,社会对行政管理的技术和管理型人才的需求量增大。

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注重在多学科综合走向上创新。因此,行政管理学在学术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方式等方面,应更多地与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紧密联接起来,达到互相借鉴与渗透,相互促进与发展。尤其是现代信息化、知识经济社会日益发展,多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所形成的多元研究方法为行政管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陆锋明.浅谈高职教育中行政管理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j].社科纵横,2009(8)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范文5

本文试图将知识管理理论应用于政府管理,在较为系统的梳理知识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知识管理的内涵,并从政府能力角度分析了政府知识管理的作用,提出运用知识管理来提升政府能力,构建了政府知识链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完整政府知识管理模型,系统的分析了模型中的各组成部分,包括政府知识管理战略,政府知识共享,知识管理在政府中的应用以及政府知识管理的技术平台。重点论述了知识共享的障碍因素并建立了知识共享的实施模型。接着在分析政府知识管理内容以及管理流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知识管理的电子政务系统模型,并根据模型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体系结构,最后对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及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政府知识;管理知识;共享电子政务

绪论

问题的提出

随着世界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流动的速度和广度及由此而产生的整个社会运作的效率越来越快,知识己经成为新时代下最重要的资源。而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是伴随知识经济浪潮而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思维和管理模式。知识管理的提出为组织的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政府,作为社会的综合管理组织,其使命是向整个社会提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而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组织结构存在多等级、多层次、机构臃肿、横向沟通困难、信息传递失真、缺乏活力、对外界变化反应迟钝等弊端。同时,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大化和复杂化,政府角色从被动的社会公共服务提供者向主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者转变,公众和企业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政府组织和业务模式逐渐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对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对于政府来说,如何解决其固有问题,使其能够胜任知识经济时代的这些新要求,就成为现阶段摆在政府组织面前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因此,有必要探讨如何将知识管理引入政府,使得政府从过去老一套的管理模式中走出来,找出新的对策,适应新的环境变化,为政府谋求一个健康良性的发展思路。

选题意义

信息时代已经演进至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对于信息的追求持续不断,丝毫没有减缓的迹象。放眼未来,各组织单位都在积极发展新的IT应用形式,例如: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企业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商务智能、电子政务、知识管理等,以进一步加快自身的发展,提高竞争力。新的经济体系正以史无前例的惊人速度产生信息,并在业务伙伴、员工及顾客间传递。但是随着信息量的暴涨,我们更加迫切地需要辨识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择精去芜,进而采取对组织有利的行动。

在知识经济阶段,知识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以及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越来越成为各组织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何一个组织如果对知识管理的浪潮视而不见,他们就将错过探索商业和技术前沿的良机。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范文6

1公共管理的基本定义公共管理,同样是时展所衍生的新概念,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不同,它不是着重于对政府职业文官的培养,而是在包含这一内容的同时,更看重以最低的成本达到目标以及管理者对结果负责的相关内容。简要而言,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的主要任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如何更为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

2公共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概述在共同促进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公共管理与知识管理间日益形成无法分割的密切关系。一方面,最先大量运用知识管理的企业虽然拥有很大的自主性,但不可能孤立于社会而存在和发展,它必须得到政府和非政府公共组织的配合与支持。为发展知识经济而实施的知识管理,离开公共管理的配合和支持是难以奏效的。从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难看到知识管理与公共管理的联系,例如知识转移活动、专利、商标、基础设施等,均涉及公共管理领域,尤其是诸多关于政策、法律、法规等属于政府行为的方面。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符合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提高公共组织的效力,公共管理同样需要高度重视知识管理的理念,积极推进各项措施的出台,如大力发展学习型组织,努力构建知识型政府等,不断为实现自身管理水平的跨越增强助推力。知识管理与公共管理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彼此融合的关系,这种密切的相关迫切要求当前公共管理必须落实对知识管理的应用措施。

二、知识管理应用的相关举措

1最大限度地营造知识管理的发展环境众所周知,只有适宜的环境才能培育出丰硕的果实。知识管理需要尽量发挥集体知识和智慧的作用,需要个人乐于奉献。因此就需要营造适当的风气和环境氛围,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公共管理领域重视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优化社会风气,提升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譬如说,企业文化要以诚信为本,员工要有敬业和乐业精神,重视效率、质量等等,从而让知识管理建设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变成自然而然的事情。概括来看大致可以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构建支持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要有领导人、专门小组和基础设施,如信息技术平台、数据库和图书馆等。我国的“知识创新工程”、“技术创新工程”等国家创新体系就是很好的范例。②加大对知识管理的资金投入,动员全社会从上到下为知识管理投资。③开发支撑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因特网和内联网技术是知识管理活动的催化剂,要不断开发数据库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④建立知识管理评估系统。研究建立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如无形资产组成指标法,计算知识管理的投资回报率等。这一系列的相关内容就形成了知识管理实施的大背景,并最终构造出知识管理的坚实平台。

2需要循序渐进和全面联系。既要注意普及,又须重视提高。这一点使得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变得非常必要,动员非政府组织积极投入到发展教育的行列,不仅有利于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快速提高,而且也为知识管理在一个更广阔的范围行使提供了契机,但国家并不能因此而有丝毫懈怠。发展各种教育设施,鼓励自学成才,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及科技知识,奖励研究成果和发明创造,以及发展文艺、体育、新闻广播电视、出版发行、图书、博物、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等,都应该在培养人才计划中作为政府工作的题中之义。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范文7

一、新时代下的我国基础教育改革

(一)知识经济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挑战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日新月异的知识创新,全球化、现代化浪潮互相激荡,能否掌握不断推陈出新的能力,是否拥有大批的高素质人才资源,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能否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屹立不倒。

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经济蓬勃发展,GDP以每年近10%的速度增长,这在世界各国看来都是一个奇迹。但是,取得这样的成绩所依靠的却是廉价的劳动力,没有任何一个一流的国家是仅靠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就成就的,比如中国与印度相比较,印度以相当高的软件业成就,成为了“世界办公室”,而中国却是“世界制造工厂”。在这些不容忽视的实际情况下,我国的基础教育在价值取向、制度建设、知识教学等方面都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学生思想的启蒙、创新意识的萌发和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形成等都与基础教育不可分割,在这个充斥着个性化的时代,在这个呼吁中小学基础教育走向生命、回归本真的时代,基础教育管理体制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与变革。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对战略性发展基础教育的思考

在21世纪这样一个必须创新的世纪,谁具备创新型人才,谁就能独占知识经济的鳌头。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就是其本质,是一个民族、国家永葆生机活力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一个国家组成综合实力的重要部分。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指导下,知识经济提倡创新教育,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坚持以教育为本,增强国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及科技实力的能力,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将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加速国家繁荣昌盛的实现。集中历史智慧,提出科教兴国,反应当下广大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而这些战略的实施必须从中小学儿童、青少年抓起,坚实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战略性发展思考。

(三)新时代转换,对当下基础教育现实的启迪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将基础教育的思路转变,如在德育教育方面应该如何进行、如何改编。有一种看法认为只要服务于市场就可以了,但是我们常说有三只手,政府和道德,那第三只手具体指的是什么呢?市场经济体制均是绩效体制,市场经济带来了许多进步的观念,如:合作、公平、时间、效率等。此外,日渐强大的网络信息时代让人目不暇接,种类繁杂多样的网络、媒体,有害无害的、有用无用的什么信息都有,很多时候,即便是成年人都难辨其真伪,更何况是还在接受基础教育的中小学生。在这样的的社会现实面前,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包括我们自己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不稳定,导致学校基础教育考虑的问题、行为出现不同程度的扭曲,与基础教育突出的发展不平衡矛盾有着间接或直接的重要联系,必须从各个方面将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为时代新人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二、当下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问题有所改变

教育的政策问题是关系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各级政府列入议事日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一定的教育政策问题,必然要求要有一定的教育政策过程与之相匹配。在我国以往的教育政策当中,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着力点放在“放权”的问题上。同时,还存在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如何有效履行其职责、成功提升其服务水平的统筹管理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新形势下,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要在进一步厘清“谁来管”界限的基础上重视解决“如何管”、“管什么”,进而实现“管好、管出效率”的目标。

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在要求对中央与地方、地方不同部门的教育管理权力配置要清晰的同时还要将各级教育管理中应该怎样用权尽责进行明确,怎样使得服务水平和能力得以提升,怎样将其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因此,如何充分发挥管理体制的功能就成了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也必然成了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在政策设计上必须要面对的关键问题。在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政策的运行过程当中,政策问题有所改变是必然的。而教育政策调整的逻辑起点就是政策问题的变革,这必然会引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政策发生调整行为。

(二)政策目标发生变化

教育政策问题的改变势必会导致教育政策目标的调整,二者的改变是协调一致的。面对当下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新的政策问题,国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明确了新的目标体系。《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当下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工作中心是“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一方面,要形成“政事分开、规范有序、统筹协调、权责明确”的基础教育管理新体制。另一方面,《教育规划纲要》还提出了“提高服务水平”的目标。

从根本上来说,政策的制定者在对所有政策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时,找寻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都是其主要目标。政策的调整其实是对当下教育政策问题解决的可能性、方法和途径进行选择的过程,是教育政策的“再制定”过程。政策调整的指导方针、政策方案设计和优选的基础以及政策落实的基本参照都是政策目标。因此,政策目标的改变势必要求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政策要做出必要的调整,它是政策调整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三)政策内容有所欠缺

经过最近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初步形成了关于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体系。但就其政策体系本身而言,国家层面上的教育政策、法律法规都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现有法律对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规定仍有“笼统”之嫌,对于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规定,国家政策文本相对比较宏观,还存在较为突出的“不充实、不完善”问题。而地方各级的基础教育政策则明显“单薄”:省市县政策在层级上的显示还明显不够,省级统筹制度也依旧处在初步的探索阶段;地方各级在制定、形成地方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政策时,缺乏政策上的创新,鲜有与地方政策突破成功的适合案例出现。

从政策的内容上看,在对中央和地方的责权划分以及省以下各级政府的职责问题上,国家教育政策还缺乏清晰的界定,必要的法律依据也不够完善。对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规范的改革,更偏重在招生考试制度上。在侧重办学体制的政策设计中,又更多地将重点放在了宏观领域上,对学校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规定长期以来都是比较少的等等。此外,对政府职能的变革进程也还没有做出具体的安排。

整体而言,当下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在政策文本上无论从具体内容还是体系,都凸显出“不完善、不具体、不丰富”等主要问题,政策体系中对于“上与下”等关系也还没完全理顺,满足制度化要求的简政高效机构也还没有形成。

(四)政策“执行不力”

政策的执行是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不容否定,教育管理体制政策本身不清晰、不完善的内容都会造成地方曲解国家政策,造成“执行乱”的现象出现。与此同时,当下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分级管理”政策的实施,在引导地方积极性得到极大程度提高的同时,地方政策在执行中造成地方与中央之间的利益问题矛盾突出。所以,政策在执行过程当中的各种博弈行为均是不可避免的,政策“执行难、执行不具体不到位”的情况也就普遍存在。在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政策实施中的“执行不力”问题,给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也造成了反面效应。

以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最关键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为例,对下,它往往直接干预学校的内部管理、学校教育教学过程,把学校作为其下属的行政单位。在普遍情况下,造成基础教育管理机构的工作杂乱无章,机构设置庞大;也致使学校缺乏活力。对上,把“区域利益法定化”、违反上级政策指导精神的情况也普遍存在。这主要表现在有选择性地对应上级的政策要求,甚至还制定出了一些与国家法律法规指导精神背道而驰的“土政策”。这不仅导致政策“执行不力”恶性循环,还极大地制约着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进程。

三、新时代下,对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实践探索

(一)三级管理体制日趋成熟

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对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明确提出了“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在这次改革中,原来的基础教育由分级管理、地方负责的省、市、县、乡四级管理体制改革为由分级管理、地方负责的省、市、县三级管理体制,以县为主。至此,我国基础教育三级管理体制已基本发育成熟。

(二)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的确立

“社会本位论”色彩在以往的基础教育政策中相对较弱,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成了基础教育改革价值观的主导。人的发展公平性、人的发展质量成为本阶段新基础教育政策的核心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成为本阶段教育发展、改革的核心目标。教育公平、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开始被关注。

“省级统筹,以县为主”的管理模式被新的义务教育法提出,在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中,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已基本理顺。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进一步提出:健全统筹有理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的实现,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形成政事分开、统筹协调、权责明确、规范有序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四、新时代下,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使命

(一)建立创造型的育人导向制度

关于思想教育,要求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国民素质的提升作为其根本宗旨,以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其重点,造就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有道德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经济严重脱节,所谓的基础教育实质上就是指相对封闭的应试教育。在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行各业对劳动者的智能要求发生了质的变化,强调劳动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学校也必须根据时代需求,转变应试教育的发展模式,建立创造型教育,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

(二)可持续发展与基础教育的功能定位

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的《中小学实施可持续发展实施纲要》中,对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育宗旨、教育内容以及教育途径等问题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在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上,要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其出发点就是要“以人为本”。21世纪是学习型社会,只有具备自主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才能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并创造未来。素质教育着重于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着眼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

教育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是一种十分复杂的人类再生产,它有着无限的发展潜能,而基础教育更应当如此。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作,基础教育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发展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其质量、规模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

(三)教育的优先地位

在我国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不管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发展纲要》,还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都明确提出,对教育要“保障权利,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保障公民依法享有的受教育权利就是其中的“保障权利”,而发展的规划定位问题则是其中的“优先发展”。所谓的优先发展,就是必须要在编制长期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将教育放在优先地位考虑,进行优先规划、优先扶持。

目前,伴随着中小学生对健康成长基础设施的要求以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更新应用,都要求必须在发展教育时坚持适度的超前原则。只有当我们能用几年甚至几十年不滞后的思维去办教育,我国的基础教育才能体现出优先与超前,才能将使人民对教育满意的标准达到,才能使当下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更为符合。

(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基础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会带来地区之间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选择性。从教育发展均衡、公平的角度去审视,教育事业应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进一步抢抓机遇,解放思想,统筹各类教育,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统筹发展,在协调发展中加快发展。

1、要强化对农村中小学生的教育。在“十一五”期间,中央对于教育的投入达到了21亿元。基础义务教育的重点、难点都在农村。继续强化政府调控,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生学籍的动态管理;做好农村中小学生布局调整的后续工作,整合学校资源,撤、并农村小学教学点和力量薄弱的初中,推动各种教育要素聚集,力争向优质教育资源发展、推进;大力促进教育发展的均衡、公平,妥善解决贫困家庭子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在接受义务教育基础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建立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残疾生读书绿色通道等,真正为困难学生提供实效帮助。

2、教育的特色办学理念。在当下的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之下,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积极面向社会培植教育新的增长点。把教育教学与社会服务、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相结合,形成产、学、研的初级合作,促进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范文8

关键词 工程造价管理 应用型本科 市政工程造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1.013

Construction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st Courses

MA Ying, LIN Min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1167)

Abstract As China's urbanization level continues to increase, the cost of municip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 increasingly strong demand, the cultivation of university civil engineering aspects of personnel costs hav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of cost management as the background, analyzing additional problems and workaroun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st courses exist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curriculum provided without changing the existing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system at the same course additional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st courses realization.

Key words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st

市政工程造价是工程造价的一部分,市政工程通常包括城市道路、桥梁、隧道、给排水、路灯等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涉及的范围较广。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政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对市政工程造价的专业人才需求也越来越旺盛。然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多是以建筑工程造价为主,很少设置市政工程造价类课程,因此,在现有课程体系上增设市政工程造价类课程,无论从满足社会需求还是拓宽学生就业面的角度考虑,都具有现实意义。

1 现有课程体系增设市政工程造价类课程存在的困难

国内较多高校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主要以建筑工程计价及工程管理相关知识的教学为主。因此,如何在现有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增设市政工程造价类课程,研究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对教学内容和体系进行整合和创新,对于该类课程的设立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在我国应用型本科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增设市政工程造价类课程还存在以下困难。

1.1 学生市政工程专业基础知识薄弱

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包括土建工程造价、装饰工程造价、安装工程造价、市政工程造价、园林工程造价五类课程。多数本科院校设立了建筑、装饰工程和安装工程三类造价相关课程,开设的课程包括:“土木工程制图”、“工程结构”、“建筑材料”、“土木工程施工”等专业基础课,以及“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安装工程计价”、“工程造价”等专业主干课。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对工程造价的基本原理,以及建筑、装饰、安装工程的材料、施工和计价方法都能有较好的掌握。而市政工程主要包括城市道路、桥梁、给排水等工程,不论在结构体系、还是施工方法上,都与建筑工程有着较大的差别,而对于没有设置市政工程类课程的院校,通常不会在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主干课中涉及到市政工程等相关知识,因此,学生关于市政工程的材料、图纸认知、施工方法等专业知识的了解十分有限,而这些恰是学习市政工程造价类课程重要的前序知识。

1.2 课程体系受限

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土木工程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及与国内、国际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综合人才。因此,学习的课程涉及面广且种类繁多。若在现有课程体系基础上增加市政工程造价类课程,如“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桥梁结构CAD”等市政工程专业基础课,以及“市政工程施工”和“市政工程计价”专业主干课,则会对已有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和课时安排冲击较大。因此,如何能在不改变已有课程体系的情况下,将市政工程造价类课程融入其中,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1.3 师资力量不足

市政工程涉及的工程领域较广,讲授市政工程造价类课程的教师不但需要精通工程造价,而且还要对道路、桥梁、隧道等工程的材料、结构、施工工艺有透彻的理解。而对于以建筑工程造价类课程为主要教学方向的高校,若要教师从讲授建筑工程造价转到市政工程造价类课程,则需要教师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进行市政工程类知识的补充。因此,若增设市政工程造价类课程,在师资方面的投入还需要加强。

2 市政工程造价类课程的建设

2.1 课程体系的整合与完善

笔者认为可以对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教学内容补充。

(1)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包含的范围较广,通过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市政工程常用的材料、市政道路、桥梁等工程的结构并能够读懂相应图纸。这些内容不需要学生精通,但是要掌握,只有具备这些基础,学生才能顺利进行市政工程造价的学习。由于这类课程的特点是涉及的范围广,但学习深度要求不高,因此,不适合单独开设课程。笔者认为,可以将这部分内容融入到目前已有课程中进行教学,适当增加相应课程的学时。比如,将“道路工程材料”、“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桥梁结构CAD”等市政工程基础课程的相关内容融入到“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土木工程制图”课程中。“建筑材料”除讲授建筑工程常用的水泥混凝土和普通钢筋外,补充市政道路中常用的沥青和沥青混凝土材料,以及市政桥梁中常用的预应力钢筋、钢绞线等内容;“建筑结构”除介绍房屋建筑结构外,补充介绍道路、桥梁结构的基础知识;“土木工程制图”中补充简单的道路、桥梁工程图纸的绘制等内容。这样就能够在不额外开设课程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市政工程造价类课程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2)专业主干课。市政工程造价类课程的专业主干课有两门,分别是“市政工程施工”和“市政工程计价”。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已有的“建筑施工”、“土建及装饰工程计价”和“安装工程计价”差别较大,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较多,并且系统性强,因此,不适合融入到已有课程中,宜单独开设课程。由于在大三下学期,学生已经完成了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市政工程及工程造价的相应基础知识。因此,建议在大三下学期安排“市政工程施工”,大四上学期安排“市政工程计价”,两门课程可以均按32学时设置。

2.2 加强教材的建设

选择合适的教材,对于课程的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市政工程造价类课程的专业主干课为“市政工程施工”和“市政工程计价”,因此,这两门课程教材的选择也会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然而,笔者调研发现,适用于这两门课程的本科教材还较少,还需要继续开发和完善。

对于“市政工程施工”,目前已经出版的教材大多数针对高职高专类高校市政工程专业,内容主要集中在对道路、桥梁等工程施工方法和设备的介绍,强调施工细节。这类教材对于市政工程基础较弱的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学生显得专业性过强。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市政工程计价”课程的学习,因此,要求学生能够在读懂市政工程施工图纸的基础上,掌握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程序和相应的施工机械。然而,目前兼顾这些内容的本科教材,市场上还处于空白。因此,现阶段“市政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需要将将教材和教师的讲义同时作为教学资料,弥补教材中的不足,同时也要加强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市政工程施工”教材的建设。

“市政工程计价”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一方面是使学生掌握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日后考取造价员提供一定的基础。目前,已有的教材在依据的定额和内容上还存在两个问题:(1)市政工程使用的清单虽然是全国统一的,但是各省的市政工程计价定额是不同的。以2014版“江苏省市政工程计价定额”为依据编写的市政工程计价类的教材还没有。(2)市面上已出版的教材内容基本包括两部分:市政工程造价的基本理论和相应案例。对于市政工程造价的基本理论,由于与建筑工程造价相同,所以,学生掌握起来难度不大;而案例部分,多数教材为了体现其实用性,通常为一座桥梁或一条公路完整的工程量清单。这种形式的案例,缺乏各类清单项目具体的编制过程,对于初学者的理解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因此,需要针对工程管理专业市政工程造价类课程的教学特点,完善已有教材中针对性不强和内容跳跃幅度过大的问题,编写既符合本省情况,又符合本科院校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市政工程造价类课程教学要求的教材。

2.3 加强师资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是一个专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要完成市政工程造价类课程的建设也需要强大的师资队伍。目前,针对多数本科院校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教学以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造价为主的情况,若增设市政工程造价类课程,还需要教师拓宽其专业领域。对于已具有市政工程类课程的学校,可以督促教师旁听相关课程,进行市政工程造价方面知识的补充;对于没有设置这类课程的学校,则需要引进具有市政工程相关工程背景的教师来壮大师资力量。

3 结语

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是一个覆盖领域较广的专业,涉及到建筑、安装、市政等工程,多数本科院校目前以建筑工程造价教学为主,但随着市政造价技术人员需求的增加,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设市政工程造价类课程已经迫在眉睫。市政工程造价类课程的设置,加速了应用型工程造价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有效解决学生知识面窄,就业面窄的问题,对培养宽口径应用型人才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岚.市政工程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 高云莉,王庆春,王楠楠,许辉.民族院校土建专业工程造价课程群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建设教育,2011.5(9-10):25-27.

[3] 李华东,张驰.新专业目录下工程造价专业建设初探[J].大学教育,2014(3):63-64.

[4] 刘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2).

[5] 吴瑛,陈旭平.高职工程造价类“双层次螺旋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高等建筑教育,2009(5).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范文9

中国的科技管理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科技事业,二是科技市场。尽管科技体制向市场化方向努力改革,但是政府依然全程参与科技市场中的技术创新、技术转换,参与企业、产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建设等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一方面,科技事业管理中事业管理与市场采购关系模糊;另一方面,政府通过科技计划向有关研究机构和企业非市场化配置公共资源,打乱了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之间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体制与机制。

1.科技事业管理运行机制紊乱

政府对科技事业的管理,主要是在基础学科研究、公共服务领域的技术创新、创新发展环境建设、科技普及推广等方面进行组织领导。在我国科研机构市场化改革以后,科技经费分类管理,科研机构分类改革,政府资源配置主要通过部分事业性拨款和合同采购等形式,由此形成科技事业发展中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体制机制。但是市场化运行机制在实践过程中被扭曲,主要表现在:一是科研经费双机制混合运行。政府在公益性事业单位和基础性事业单位采取全额或部分拨款,其他经费则通过科技研究项目招标、科技成果采购等方式进行分配,即市场化配置资源。在具体实施中,一方面较多应用最低成本招标原则,另一方面继续采用三公经费审核制度,形成了科研经费双机制混合运行状态,市场化配置资源的路径被扭曲。二是科技资源配置流程的大数据管理和市场化监督机制缺失,导致公共资源配置不公平。一方面,在没有科技管理大数据支持的条件下,由于信息不对称(信息局部性公开或信息向部分对象公开)以及科技信息公开流程断裂或立项程序倒置(因人立项),科技管理在严格的行政监督下同样可以导致不公平。另一方面,立项栏目中关于科研项目的技术创新和市场价值部分均由科研工作者或科研组织提出,科技研究价值没有评价标准,也没有社会参与的评价程序,政府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科技资源配置难免无效。另外,政府用于科技支持的金融资金市场化运行,成为科技部门体外资源,资金的配置缺乏公平保障。三是政府在科技成果采购中形成主体缺位。政府因科技投入而成为科研成果购买者,但在20世纪90年代的科技体制改革后逐渐形成了“政府放弃知识产权,将其全部交给科技研究机构(或部分奖励给个人)”的状态。政府退出科技成果的直接购买角色,也淡化了其在基础科学、公共技术等成果推广和科技普及的角色,科技的事业性因此模糊;科研机构或科研人员成为科研市场的主角,技术研究与社会需求逐步脱节(程志波,2013)。四是科研管理机构和科研人员将科技成果价值异化。政府管理部门依托科技人员评职称、年终考核等需要省部级科技成果的实用需求,将科研成果价值异化,科研人员被迫应标。有的管理部门无止境地要求系列成果,如社科基金项目、政府决策咨询课题管理中要求课题成果报告、署名资金方的论文、具有领导批示的决策建议等成果,科研人员苦不堪言;有的部门不重成果,社会科学项目“纸上画画、墙上挂挂”,自然科学项目虚拟实验数据;成果鉴定程序化倾向严重,激励科研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的灰色交易。科研生态日益恶化。

2.政府在科技市场管理中参与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进程中完成的一个重要改革就是将从事应用技术研究的机构、人才等科技资源转出事业体制,成为市场化的资源,按照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需求进行配置利用。政府将相关资源按照市场方式配置给科研机构、企业,同时也组织企业与科研单位的结合。近十年来一直提倡企业为主体,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配置科研资源,政府在资金资源、科技创新平台资源等方面给予协助。但是,首先政府配置资金倾向于科研院所的情况并没有逆转;其次即使资金配置的方式采取了招标方式,实现了市场化,但科技知识产权归属企业,是无偿配置,造成政府在科技市场中配置资源的非市场性(事业性)和不公平性;最后,政府在科技创新体系中配置众多公共资源的效率不高(王枫云,2013)。具体表现如下:一是地区市场对科技需求不足和科技计划项目与科技市场需求不符。根据有关研究,大多数地区处于市场对科技内在需求较发达地区滞后的状态;科技创新计划由政府科技主管部门编制、执行,多年来科技管理部门将科技计划项目编制内置于科技管理部门内部,市场机制无法参与到科技立项的过程中,由于政府部门对行业技术体系了解不够全面,对国际技术当前和未来走向、行业技术发展生态不够了解,导致政府投入的应用科技研究与市场需求脱节,技术转换率偏低。二是政府对科技资源的事业性配置扭曲科技市场机制。目前科技资源不论配置给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还是企业,都是无偿配置的,科技成果要么归宿单位,要么奖励科研工作者个人。三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政府投资公共平台的市场针对性差、利用效率低(魏龙,2008)。在科技市场管理中,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益服务性的创新能力平台包括公共设备平台、行业及企业工程技术平台、技术检验检测平台、行业生产力促进基地、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各层级的实验室等,科技转化服务平台包括科技成果转化市场推动平台、科技孵化平台等。但是,这些平台对行业技术发展的针对性普遍较弱,综合利用价值偏低,导致一方面重点产业、战略性产业的创新资源需求难以满足,另一方面政府投资建设的平台(或机构)普遍不能实现自收自支,维持其运行的压力巨大。

3.应用科技市场中的市场化机制本身不完善

在科技体制改革中,应用科技的市场化改革是重要内容,但是作为市场经济要素的知识产权却没有纳入国民经济管理体系。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国民经济核算管理中,一方面不认可知识产权的无形价值,在会计核算中资产权益的形态只有现金和实物两类,没有知识产权。目前,知识产权权益是通过其他资本权益并以隐形赠送方式得以实现的,或者可描述为:资金方先购买技术使用权,技术方用所得资金与资金方形成共同投资,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化参与。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价值得不到认可,科技投入又作为费用进行管理,再加上创新的风险性和科技创新形成生产经营收益的滞后性,严重阻碍了业科技创新欲望。二是尽管国家定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因为国民经济核算管理不认可知识产权,因此在金融制度上也无法确立知识产权的信用能力,进而不能给予资金资源的配置(吴翌琳等,2013;永胜,2013)前与知识产权相匹配的金融资本都被称为是“天使资金”,资金方无偿地让渡部分资产权益,等到知识产权创造收益以后再溢价退出股权获取利益。由于投入一方面要承担技术风险和资产信用风险,因此多以基金方式运行,也被称为“天使基金”。三是知识产权在市场上的流动性差。这主要是由于知识产权转化为生产力的风险、资金方在与知识产权的配置中必须让渡资产权益、购买主体必须整体购买(知识产权没有进行市场化的价值分割)三方面原因所致。

二、科技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鉴于以上问题,必须积极推进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机制与制度,其基本思路是:确立政府科技事业管理与和应用技术市场双轨运行体制。在科技事业管理中,重点推进事业拨款和合同采购双轨并行机制,纠正合同采购的事业经费审核制度;在应用科技市场中,确立以知识产权证券化为关键的市场化配置资源的运行机制。市场化配置资源的科技体制改革重点是:优化事业性科技管理的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调整政府对应用技术创新转换的促进方式,提高政府资源配置对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在现有核算体系下,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提高知识产权流动性,提高知识产权与其他资源的对接能力;逐步建立国民经济管理体系中的知识产权核算制度,并建立金融对知识产权的服务制度;最终形成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系统改革,建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科技管理体制与机制。

三、市场化配置科技资源的实现方式具体地

一是建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信息环境,推进科技创新价值评价制度、知识产权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建设,为政府市场化配置资源和其他市场经济要素与知识产权对接提供信息基础;二是建立和完善政府在科技事业管理中市场化配置公共资源的运行机制,以政府招标方式市场化采购基础研究和公共技术研究,实现科技创新服务由政府投资向政府采购的制度转换;三是政府在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中,以贷款贴息、政府担保、成果奖励、科技投入抵扣税收、科技产业减免税收等多方式,分层次推进关键应用技术和一般应用技术的创新和转化;四是建立和完善应用技术的市场运行机制和环境,建立知识产权证券化流动制度、知识产权贷款金融许可制度、科技创新转化风险担保管理制度,扩大知识产权与其他经济要素的结合能力和知识产权的流动能力。最终形成市场化配置资源的科技管理体制大格局。

1.建立市场化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条件

(1)建立科技创新价值及科技创新风险的专业化、市场化评估机制。一是确立评估对象和环节,重点包括科技立项的技术及市场价值评估,科技结项的技术与市场价值评估,以及社会科技创新技术、设备、产品的市场价值及风险评估。二是建立完善评估机构组织体系。当前技术评估机构职业素质和规模远远跟不上发展需要,因此要采取鼓励政策,吸引国外机构,加强专业技术经济评级的专业培训,激励评估机构发展,形成科学的评估机构组织体系。(2)建立科技资产化财务管理制度。科技管理部门组织对企业的科技研究和创新能力、创新服务建设以及研究项目进行评估,对最终创新价值进行认定,并进入企业资产报表,纳入企业资产管理,扩大企业资产总量,提升企业的资产信用。(3)建立科技资产化的金融及非金融服务制度。建立专业银行、专业信托、专业基金、专业担保等金融及非金融服务体系,逐步消除金融及非金融服务对科技创新及转化的风险排斥。

2.建立政府在科技管理中市场化配置公共资源的运行机制

(1)明确政府科技管理的职责内容。明确科技管理部门对基础研究、公共服务领域技术创新的发展职责,对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分类管理职责,对应用技术市场的计划指导、发展鼓励职责。(2)建立基础研究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技术研究市场化采购机制。在坚持现有政府科技采购“价格总量包干、质量优先”原则的基础上,合理预算项目成本和预测科技创新价值,确定合理的价格总量与结构,结余归己,不再按照三公经费进行全额审计,并严格科技成果质量验收程序;建立政府采购的风险分担机制,实施科技经费分段拨付制度,项目预算费用定期拨付,项目创新收益根据项目验收情况具体处理,不合格项目不支付创新收益;同时,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归政府所有,政府奖励科技人员部分占有知识产权。(3)建立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机制。应实现公共服务平台的市场化建设、社会化采购服务以及政府补贴配套。所有生产力促进中心、行业工程中心、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孵化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尽可能依托服务需求最大的企业或社会资本投资,对社会有偿服务,同时,政府采用合理的模式对供需双方进行财政补贴。(4)建立应用技术创新的鼓励和奖励机制。主要包括:对应用技术创新中的银行贷款进行贴息及风险担保,对应用技术创新成果进行奖励,对科技投入实施税收抵扣,对科技产业减免税收等,支持鼓励应用技术的创新和转化。本文来自于《西部论坛》杂志。西部论坛杂志简介详见

3.建立应用技术创新与转化的市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