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企业境外投资的步骤集锦9篇

时间:2023-09-12 17:09:33

企业境外投资的步骤

企业境外投资的步骤范文1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投资决策;系统开发程序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企业投资决策会计信息系统之构建

收录日期:2016年8月22日

一、目前投资决策系统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层意识不够。很多企业决策者对构建企业投资决策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意义缺乏认识。目前,各项投资决策只是建立在手工记账的基础之上,或借助于一些简单的投资模型或主观判断进行决策,缺乏运用系统的投资决策程序。

(二)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还不是很高,缺乏既掌握财务知识又熟悉相关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三)整个行业企业的实施环境不完善。从企业内部环境来看,其在人员组成、技术、资金支持等方面都难以达到理想的要求,从而对会计信息化在企业内部实施的硬件以及软件环境都存在欠缺的部分,难以充分地保障信息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从行业外部环境来看,我国在企业信息化立法方面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力度不足,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整个行业的信息化。并且没有足够强有力的会计信息化技术支持,这使得其在日常与工商、银行、审计等部门的会计事务的处理过程中,因无法很好地实现各部门的数据交换,而对会计工作效率造成影响。

进行投资决策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合适的投资决策会计信息系统就意味着企业在现在以及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缺乏对市场前景的掌控能力,缺乏发展甚至于生存能力。如何建立适合于当前中国企业的投资决策会计信息系统,并将其具体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去,本文将作一些探讨。

二、企业投资决策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程序

(一)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建设企业投资决策会计信息系统是一项耗资大、历时长、技术复杂且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因此,首先应制定发展企业投资决策会计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然后按照规划有步骤地进行系统开发。

1、制定战略规划的步骤。把计算机应用到企业的投资决策中,一般要经历从初级到成熟的成长过程。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发展道路可划分为六个阶段:初始阶段、普及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因此,构建企业投资决策信息系统,无论是在确定开发策略,或者在制定信息系统规划的时候,都应首先明确本单位当前处于哪一生长阶段,进而根据该阶段特征来指导建设。

2、制定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

(1)企业系统规划法。主要工作步骤为:准备工作、调研、确定业务过程及重组、定义数据类、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确定总体结构中的有限数据、完成BSP研究报告。

(2)关键成功因素法。在现行系统中,总存在着多个变量影响系统目标的实现。通过对关键成功因素的识别,找出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信息集合,从而确定系统开发的优先次序,并进行规划。

(二)企业投资决策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流程

1、可行性分析。顾名思义,其主要任务就是对应用项目开发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进行明确。对可行性进行分析和明确是开发任务实现的迫切需要,它主要评介应用项目实现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和资源。可行性分析工作的开展必须是以充分的实地调查研究为基础才可开展,实际调查是其获取项目开展情况详细资料的重要渠道。

2、数据流程。投资决策水平的提升是开发和建立企业投资决策会计信息系统最根本的目的所在。总体而言,组织设计是新型投资决策系统设计的首要步骤,我们在对新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将对组织的设计看作是对系统进行创新设计的一次有目的的改变。为进一步促进计算机在投资决策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我们必须舍去物质要素的束缚,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广泛收集与整理,对投资活动数据流程图进行绘制,进而为接下来的数据分析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

3、数据字典。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对所绘制的数据流程图当中的数据存储、逻辑处理、数据流、数据结构以及其存在于外部的实体进行定义。数据字典在数据流程图的辅助下,对于系统当中逻辑模型的描述可以从文字扩展到图形当中,大大提升了模型描述的完整性。

4、功能结构图设计。以各功能之间所存在的从属关系为依据所绘制的图表,功能模块就是图中的各个框,在具体情况的影响下,其划分形态可大可小,某项任务完成所需要的一整组程序多存在于大的功能模块当中,而小模块则是程序当中的每一个处理过程。

5、系统设计。系统物理配置方案包括:(1)系统设计原则;(2)系统输入;(3)系统加工;(4)系统输出。

三、企业投资决策会计信息系统内容设计

在完成开发程序的一系列步骤之后,企业投资决策会计信息系统需要进行相应的内容设计,使该系统财务方案的配置能切实满足企业、公司投资决策需要。大体而言,企业做出投资决策需经历以下五个流程:

(一)融资方式选择。在投资决策会计信息系统的决策过程中,首先要决定采取的融资方式。企业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后续的投资工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在当前中国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可供选择的方式有三种:外部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和内部融资。理论上,投资者应将三种融资方式的成本加以比较,进而选择成本最低、性价比最高的融资方式。系统还可通过多种融资方案的比较分析,为决策者提供最优方案的选择,但应考虑融资结构的搭配,包括融资种类、成本、时期等结构以保证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营。

(二)投资方案选择。在确定了融资方式,有了资金来源之后,系统应为投资者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投资决策系统可将人为干扰因素降到最低,从企业利益出发,严格依照选择标准,做出最有利于企业效益的决策。从实质上来讲,投资就是以牺牲当下现有资金的方式,以便在未来获得报酬的一种行为,这一行为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为此,投资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才能将这一不确定性降到最低,使其有效性得到提升。有效的投资必须借助于科学、正确、合理的投资方案以及经营活动,通过对企业资本的合理使用,将资本提升到最大的利用价值。

1、有效投资决策方案的选择标准。投资决策的制定是为了在不久的将来,更好地实现前期预定目标,其总体来说是在前期对市场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的,以一定的标准为依据,对若干投资预选方案进行不断选择、判断、分析的一个过程。它决定着投资决策是否能够有效。主要考虑的要素有:(1)投资的增值程度;(2)投资的风险性;(3)控制通货膨胀的能力;(4)投资的资本成本。

2、有效投资模型。系统可提供多种投资模型,决策者可根据需要选择恰当适用的投资模型,为项目决策服务。投资方案的最后抉择是要通过净现值的比较进行,所以各种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需要结合运用。有效的投资决策必须是先确定风险投资报酬率,然后再进行净现值的最后抉择。

(三)预算管理。在确定了投资方案后,系统需要对该方案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在项目具体上马之前,系统应针对不同的项目主体,按照不同模式进行项目预算,以保障该投资方案的顺利进行。预算与选择的融资方案、投资方案密不可分。在企业选择投资项目之后,有必要将战略规划转换成详细的年度经营计划,而该计划通常以预算的形式得以表现。因此,预算将投资项目的可能效果反馈给管理者,管理者据此信息对项目投资的流程及细节加以修正。预算的主要目的是规划,另一重要方面则是控制,预算系统的基本目的是规划和制定经营目标,并将此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从某种程度上说,实际与预算数字是有差异的,有必要分析差异原因,采取必要的正确行动,这一比较则意味着控制。决策者可以根据需要,在投资决策系统提供的一些预算方法中选择合适的编制方法。但从系统构建的完整性角度考虑,在进行财务方案配置时,编程人员应将所有可能需要的预算方式都编进系统代码中。

(四)成本控制。融资方式选择确定了资金来源,投资方案选择决定了具体项目,预算管理则对即将运行的项目有了大致的展望与规划。在这三个步骤完成之后,投资项目则正式开始实施。按照管理会计本量利的理论不难得知,成本控制在投资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不对成本进行控制,预算管理的成果就会付诸东流,投资方案将不会给企业带来切实收益。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要进行成本控制,即全面控制。成本控制也伴随着项目运行的始终。因此,在项目的运行过程中,会计人员应当及时在投资决策系统中输入与成本有关的相关数据,保证数据更新的及时性与时效性,随时随地发现问题,防微杜渐,努力将成本消耗控制在最低水平。

(五)效益评估。成本控制随着项目投资运行的结束而结束,系统应对主体项目进行效益评估。首先确定该主体项目的盈利情况,其次对融资方式与投资方案进行反思,通过真实的数据,判断一系列决策的合理性,为企业今后的投资决策提供经验。对投资项目进行效益评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决策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其中任何一种,作为判断投资方案效益的依据。(1)净现值法。按照这种方法,所有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都要按预定贴现率折算为它们的现值,然后再计算它们的差额。只有净现值大于零的方案才可以作为备选方案;(2)回收期法。回收期是指投资引起的现金流入累计到与投资额相等时所需要的时间。回收期法反映投资回收速度。它代表收回投资所需要的年限,回收年限越短,方案越有利。回收期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两种。在效益评估完成之后,该系统针对主体项目的全程并未随之结束。企业投资决策信息系统不仅起到投资决策的作用,更是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对企业经营、投资活动的记录与监督。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系统应对项目主体的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及时的记录并备份保存,以保证企业在今后的决策过程中,不会重复之前的错误,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连续性、稳定性、高效性和安全性。企业必须正确选择投资方案,尽量规避风险,建立起完善、有效的企业投资决策信息系统。

四、结语

企业投资决策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构建行之有效的投资决策会计信息系统对中国企业的健康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Beaver.会计收益数据的经验评价[J].会计研究,1960.

[2]George・H・Sorter.Basic Accounting Theory[J].1966.

[3]Daniel Kahneman.Daniel Kahneman的启发式及其偏差[J].美国经济评论,2002.

[4]袁水林,王东升.试论战略管理会计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J].经济问题,2001.

[5]隋安媛.小议我国会计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7.

企业境外投资的步骤范文2

一、企业不良资产成因

(一)往来款项管理制度缺位

往来款项主要包括应收、应付、预收、预付等。造成损失的主要原因:1因企业未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盲目进行赊销。购货单位拿到货物后迟迟不付款,而企业财务人员责任心缺失及人员更换等原因,对货物催款不及时,导致欠款时间过长;有的连对方的联系方式和地址都搞不清楚,对方故意不认账或无力支付。2部分企业为完成业务考核指标,通过往来款做虚假收入,达到企业虚假盈利目的,这种为完成指标而存在的往来款自然是无法收回的。3企业领导或财务人员因缺乏监督机制而随意出借资金,结果使资金流入他人囊中,给企业带来了资金损失。4大部分企业重销售、轻管理,有的销售人员甚至从中拿回扣,当这些销售人员离岗,或因失职而被解聘后,企业也无有效对策和制度加以约束,给企业造成了损失,而责任人却未受到应有的处罚。

(二)成本利润不配比,存货积压或短缺

且前,有的企业财务不掌握企业的实际发生成本,企业各部门对已发生的实际成本瞒报或缓报,对已入库的物资,在领用时不办理出库手续,致使无对应成本结转,造成库存材料盘亏,企业潜在亏损已存在;有的企业存货实际已发出销售,但成本结转不及时,造成企业库存材料和利润的虚增;有的企业因管理制度,风险意识不强等因素,在物资采购中存在盲目性,造成企业存货大量积压;还有的企业因生产工艺,技术等问题。生产的产品存在筏次品,或物资已毁损、报废,但仍积压在仓库而未作技术评估计价,同样虚增了物资价值,企业存在潜在亏损。

(三)投资管理制度不健全,投资无效益

投资环节中的不良资产在整个企业不良资产中所占比例最大,决策失误是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1投资盲目决策。决策制度不健全,往往由一个人或几个人决策,没有专职部门或人员负责投资管理;有些项目投资前不搞前期调查和可行性论证就匆匆上马,而一旦发现决策失误,已不能及时挽回,造成投资损失。2企业一旦发生投资,就无人再去关心投资事宜。如有的企业对外投资已多年,以何种形式投资、被投资单位是否分配过投资收益都不清楚,有的甚至已与被投资单位失去联系,对方单位已关停,或已被吊销营业执照已进入清算阶段也不清楚;还有某些企业投资形成损失后不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四)企业法人、经营管理层的短期行为形成的不良资产

有些企业经营者为完成考核指标,对已发生的资产损失不予涉及,将形成的亏损长期挂账:如有的企业没有将产品成本垒部结转到产成品,一直挂在在产品科目中;有的企业甚至将当期的经营亏损转入递延资产,将管理费用转入待摊费用,长期不予摊销,人为造成不良资产;还有的企业因法人调动,新任法人对前任遗留的不良资产采取消极态度,不能有效避免资产损失的扩大,最终导致资产损失有增无减。对此,有关部门却对责任人难以划清责任,给不良资产的处置带来了难度。

(五)企业改制过程中形成的不良资产

前一时期和现阶段,部分企业集团公司或公有企业为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要求,进行了企业改制。为顺利推行企业改制,大部分集团公司和企业在资产清理中,经国资审批备案。将不良资产进行了剥离。剥离的不良资产有的划归国资经营公司管理,有的仍归原公司、企业管理。这些资产涉及到企业资产的方方面面,并且具有相当的规模和数量。但从近几年的管理现状来看,因管理模式不统一,部分地区、部门还未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管理责任不明,资产损失仍在发生,资产收益低微。

二 、企业不良资产会计管理与处置的措施

(一)债权实物化

单纯意义上的债权实物化就是通常所说的“以物抵债”,“以物抵债”这一处置方式本身并不利于实现不良资产处置损失最小化和最大限度地实现债权的目标。本文所说的“债权实物化”不仅包括通常意义上的以物抵债,而且是企业不良资产处置方案选择设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步骤,本步骤设计既是化解前一步骤托管风险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托管这一步骤优势适用的最佳结果。当然、本文所说“债权实物化”包括通常意义上的以物抵债是指具有以物抵债所固有的风险,而这些风险有时很难化解,即使化解也是成本过高,直接进行抵债资产出售或转让很难实现不良资产处置损失最小化的目标,其主要原因在于抵债资产单独出售或转让不能实现资产的经营价值。实现的只是资产的清算价值。

(二)实物资产股权化

债权实物化的韧衷在于盘活银行不良资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最大限度地救活一个企业,对国家、社会、员工负责,从而达到“多赢”的理想境界。然而,债权实物化的风险与收益并存,它一方面化解以物抵债带来的风险,也可能化解一般债转股所带来的部分共性风险;另一方面又可能滋生新的风险。笔者认为,通过司法途径实现实物资产股权化可以有效地控制新的企业,建立符合市场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也就容易经营管理和发展,更不会让企业产生赖账预期。一般债转股能够从账面上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但是这种改善并不意味着企业效益的真正提高。企业通过债转股,不用再支付银行利息,这就使企业成本降低,增加了企业的利润或者减少了企业的亏损。

(三)推进资本市场建设

企业在不良资产会计管理与处置中,要以不良资产重组为契机,推进资本市场建设。第一,要加快产权制度改革,促进产权流通,按照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加快企业的改造,明晰产权;按照市场法则和交易的内在要求培育和建设资本市场,除现有的一板市场和二板市场外,在全国选择数个中心城市建立三板市场,为大量的中小股份制企业提权流通的通道。第二,建立不良资产重组基金,专门用于有希望盘活的不良资产的重组和股份制改造。为了增强重组基金吸引力,可以采取财政保最低固定收益的鼓励政策。第三,完善市场体系,培育和拓展潜在的购买群体,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促使企业尽快摆脱困境,增强企业的购买力。

企业境外投资的步骤范文3

【关键词】新能源;创新;改革;探讨

近几年,我国新能源发电产业进入爆发式增长期。截至去年上半年,我国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也将达到50亿瓦。国内新能源市场既迎来了政策的有效扶持,同时也遭遇了来自市场的严峻考验。在风电领域,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盲目投资造成了大量的过剩产能。(所谓过剩,不是指太阳能、风能等能源过剩,而是制造环节的过剩。)由于不重视核心技术研发,导致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产能过剩已为制造业企业带来了实际经营困境,很多家风电整机企业以及上游的零部件企业都不同程度地面临各种不利环境。同时,光伏企业也由2008年不到100家,快速发展膨胀至500多家,产能过剩和国际双反仲裁导致很多光伏企业面临破产危机,价格恶性竞争也愈演愈烈。

从整个行业角度来看,市场供大于求是根本矛盾,而且这个矛盾在未来几年将长期存在。在这个大环境下,对于众多中小型新能源企业来说,压缩生产规模,减人增效只能暂时起到作用,只有创新发展,深化改革,顺应市场,才是长久之计,本文将从企业管理角度对此进行浅析。当大部分企业遇到危机时,上级领导部门往往只是简单地确定目标、进程,如限定下级单位清理不良资产,改制重组,而不充分考虑基层企业重组的条件和实际困难。同时,基层企业也往往只是把债务问题、冗员分流问题统统交到上级企业,而不考虑上级企业的实际接受能力。务实的做法应当是:立足于企业内部现有生产经营条件和法律政策可实现的空间,科学规划,分布实施,循序渐进,穿新制度。

一、新能源企业创新与改革的思考

首先,要建立一个企业改革发展的具体规划。企业规划的目标应当有两个:一个是摆脱困境,维持生存,这是短期目标;另一个是创新制度,图谋发展,这是长期目标。

其次,规划应充分考虑并处理好当前的生产经营工作于改革发展的关系。保持当前生产经营秩序是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必要条件,坚持改革发展方向将为企业未来生产经营创造广阔的前景和无穷的活力。关键是使两者保持协调一致。具体地说,要做到以下几点,兼顾下岗分流,划小核算单位并保护企业生产经营优势实力。第二,将当前项目生产经营与企业转制相结合。当前的生产经营无论规模大小都是企业现实的收入来源,但毕竟是短期的局部的,不代表企业整体的、长远的利益,就其管理的性质而言也是落后的传统的方法,因而不具有从根本上变革的性质,也不能实现企业的长治久安。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利用现有项目经营提供的经济环境,在加强和改善项目正常管理的过程中同时也为企业改革铺设轨道。第三,要现实的承认、把握和有效的减少改革对正常经营以致改革本身可能造成的巨大破坏,改革的力度与稳度要相辅相成。改革的阶段目标和事件进程,都要切合企业、职工、社会的当前承受力,使日常经营在改革中正常进行,改革在日常经营中深入开展。

第三,合理安排实施步骤。具体的运作方法如下:

第一步,借势发展,培育蝉蛹。提前布局,以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为切入点。立足于管理好项目工程,按照企业总体规划的目标要求,选择企业高中级管理技术力量、精良的技术装备、精干高效的职工队伍,在原企业中组建一个极具竞争优势的新公司。新公司独立核算,以公司制企业运作(包括劳动、人事、工资、法人治理结构等)。新公司轻装上阵,即可满足当前项目生产经营的需要,又能顺应改革发展的长远打算。

第二步,分流要素,缓解矛盾。在组建新公司的同时,将所有富余的固定员工(企业的最终减人数目)依托原有的基层企业组织,建立若干分公司,与老公司统一核算。分公司一方面面向市场,开拓经营,一方面负责吸纳、管理新公司以外的主业,在一定时期内,这些公司既是经营组织,又是企业内部安全稳定的保障体系。

第三步,清理产权,算账分家。在组建新公司以后,要对原企业加大管理和改革力度,做到这类企业人员不回流,经济不混合,为主业改革、管理、发展减轻压力,优化环境。

第四步,金蝉脱壳,创新制度。在新公司组织磨合较为紧密,经营运作基本平稳后,对新公司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制改革,即建立有限责任公司,有限公司内各项管理完全依照《公司法》、《劳动法》等法律运作。老公司参加董事会,董事会聘任有限公司经理班子。老公司经理可兼任新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至此,新公司便成为老公司的主体所在,老公司的改革便完成了实质性的阶段任务。

第五步,深化改革,全面推开。新公司转制成功,成为老公司经营支柱之后,老公司下属的其他各类分公司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艰苦磨砺和适应。老公司应立即着手对这些企业,按照能去则去的原则,在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的框架内,以资产牵连员工彻底放开搞活,完成老公司原有经营范围内的产权、经营权、劳动人事关系、分配关系等全面变革,使老公司全面蜕变。

综上所述,第一至三步骤的关键是及时解读国家政策变化,借助热点项目工程的经济条件,为老公司未来的新生播下一个种子,即组建独立核算的新公司。同时,对其他企业分类管理,为新公司的运作和发展优化环境。实行的是新公司新制度,老公司老办法。第四步骤,是新公司制度创新阶段,使新公司最终成为老公司的优势所在,是老公司新生的标志。第五步骤,金蝉既已脱壳,原来老公司中一切非优势的生产经营要素便成为了“壳”,继续维持它原有的存在方式既不合理,也不必要了。彻底解决这些附属问题,是水到渠成的事。

另外,还可以根据个别企业不同的历史情况,继续深化改革。最终将老公司和新公司合二为一,将老公司的牌子摘掉。如果历史债务沉重的企业,可与债权人协商债转股的问题。

二、新能源企业创新与改革的实践应用

产能过剩,市场供大于求是目前新能源制造型企业的根本矛盾。如果将上面关于创新与改革的思考具体到实践应用,可以成立专门的新能源投资公司(即前文中的提到的新公司),本着创造收入并拉动原企业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原则,形成以风力发电场开发,光伏及储能发电站开发,多种新能源项目投资并存的发展格局。以创新型的商业模式构筑新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专业化、集成化、市场化、国际化,发挥原企业在可再生能源相关设备制造领域的资源优势,并促进其在相关产业和技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仅以成立新公司进行风电场投资为例,其收益将包括两个分面,一是风电场投资收益,二是拉动原公司风机制造业的收益。以一个4.95万千瓦装机容量风电场为单位,投资4亿元,年发电利用小时数2000小时,上网电价0.58元,银行长期贷款按年利率7.05%,年上网电量为1.04亿千瓦时,上网电量收入6030万元,银行贷款按15年偿还,全部运行期按20年,固定资产折旧率按年8%,采用内部收益率法IRR初步测算如下:

1.风电场投资收益

在资本金模式下,即8000万元资本金加3.2亿银行贷款,每年等额还本付息3524万元,15年共计还款5.2868亿元。从现金流量表上看,在经营期内除还清银行本息外,20年净现金流量为3.0504亿元,平均每年净现金流为1525万元,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为9.49%,资本金内部收益率为17%。从损益表上看,除第6年与第7年亏损外,其余年份均可实现盈利,利润总额为2.5716亿元,年均利润1286万元。

2.拉动原公司风电制造业的收益

每个风电场设备投资总额约为2.7亿元,假设只有风机基础和塔筒需要外购,其它均为内部采购,为则可以为原企业制造公司带来2.3亿元销售收入和约700万元的纯利润。

同时原企业还可以继续深化改革,全面推开。利用原公司资源和人才成立专门负责EPC的工程公司,通过新建投资公司的工程项目发包给工程公司,由其负责履行总包方职责,组织设计、施工,和供货厂家开展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企业的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创新与改革设想的核心便是要使这些新公司最终成为老公司的优势所在,使老公司得到新生。

三、新能源企业创新与改革未来前景

近年来,分布式电源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焦点。去年3月,国务院批准发改委《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明确要求出尽形成分布式能源发电无歧视、无障碍上网新机制。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大力“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预计2020年我国分布式电源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5亿千瓦。

截至目前,河南、安徽、山西、贵州等省被列入分布式风电重点发展区域的省份,但其相关规划制定仍显滞后,虽然目前分布式风电并网在技术、经济性和政策扶持上均相对于大型风电项目开发来说滞后很多,但机会伴随着挑战,技术创新同样在企业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11年上半年在甘肃酒泉、张家口等地区频发的风电大规模脱网事件,导致国家要求风机必须要低电压穿越能力,大大提高没有这项技术的风机改造成本,和风电场运营成本。对于即将大力推行的分布式新能源项目,新能源企业可以提前布局,通过研究分散式风电技术线路与政策、及风能资源和网损的分散式风电优化选址技术、基于功率预测的分散式风电武功优化协调控制技术、建设分散式风电接入系统示范工程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顺应改革发展的长远打算,这才是新能源企业发展的长期目标。

参考文献

企业境外投资的步骤范文4

一、国有企业在建立企业制度过程中资本预算面临的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企业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企业外部经济环境问题和企业内部经济管理问题两大类,这两大类问题直接制约着国有企业(特别是一些国有老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力度,着企业的中长期发展。

(-)企业外部经济环境问题

由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许多问题需要在摸索过程中来解决,但对一些企业外部经济环境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在决策过程中更趋于理性化,有助于制定出更符合实际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1.不公平的市场竞争与不健全的市场经济秩序削弱了企业加强资本预算管理的外在压力和内在积极性,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l)在多数企业进入市场经济轨道,成为竞争性企业的同时,还存在具有计划经济性质的垄断行业和官方性质的企业,这些企业的特殊地位,可以不依靠降低成本,仅依靠垄断权就能获得高效益及资本扩大的速度加快,而国有企业的各种优势则每况愈下。

(2)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企业负担不平衡。国有企业背着沉重的社会包袱。如:退休人员药费、家属药费、托资等,特别是退休人员门诊医药费增加较快,占企业医药费总数的三分之二,在这种情况下与其他经济成份的企业一起进入市场,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开展竞争,就缺乏公平竞争的基本前提,国有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就有可能逐年减少,资本的积累相对缓慢。

(3)维护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运行的体系不健全。对于靠假冒伪劣、造谣欺骗;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手段谋取暴利的违法乱纪行为打击不力,处理不严,使企业经营行为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

2.宏观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体制不完善、监察不力,一哄而上的重复建设,影响了企业建全投资预算管理机制的主动性,增加了盲目性。

(l)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国家不可能再对企业的资本预算实行直接管理了,但又出现了该管而没有管的倾向,表现为宏观经济结构布局的监测、控制职能的弱化,各个地方各自为政,重复的低水平投资增加,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

(2)在财务制度上,对年的财务会计制度改革后,专款专用、专用基金等在报表上已不在单列反映,资本性收支作为管理需要而制订了内部报表,不需向外或上级主管部门公布,使国家对企业微观投资管理行为的调控失去了信息来源,更有甚者由于不需要内外报送资料,有的企业干脆不编资本收支计划,把应属资本性支出的项目,通过各种手段挤占生产费用,使国家税收流失,企业的资本预算管理也就无从谈起,盲目性投资成分加大,在竞争的同行中,有的甚至攀比资产规模,结果资产负债率急剧上升。

3.对国有企业面临的经营困难,在解决措施上,注重采用诸如租赁、拍卖、兼并、破产等“外科手术”多,而真正着眼于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经营管理运行机制,从企业内部管理上解决问题的“内部手术”少。

由于这种倾向,造成了一些国有企业面对困难不是外找市场、内降成本,而是一味地向外争取政策支持,如减免税、低息贷款、债改投等,用于维持生机,一旦企业效益严重滑坡,外部的政策立即显得苍白无力。

因此,这种两个层次的“重外轻内”的倾向,使得国有企业的人才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建立现代企业资本预算管理的运行机制。

(二)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问题

由于企业外部经济环境的客观存在,国有企业理应苦练内功,加强科学管理手段,来求得生存与发展,但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运行下,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表现如下:

1.市场观念不强,缺乏成本竞争意识,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较差。企业在中长期经营决策前,实质性的市场调查进行的较为简单,甚至于被忽视,单凭感觉片面地加大资本性支出,导致大量的无效成本增加,造成严重的损失浪费。

2.在生产经营上还存在沿用粗放型经营的方式,即通过资本性投入,靠增加产量来降低成本,当大量产品滞销积压时,又被用以促销手段,使企业营运资金周转停滞,资金成本上升,逐步形成“资本支出一增产一增销一资金沉淀一贷款增加一利润减少”的恶性循环,企业的生产效率水平,工作质量水平,经营决策水平缺乏效益意识。

3.企业每个期间的技术改造规划缺乏科学性,规划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变成建造房屋和购买设备具体工作,完工、安装完毕后,项目规划也随之完毕,实施过程中的动态跟踪明显缺乏,初期的项目可行性报告,到最后变为银行贷款到位的“可批性”报告,企业的资本性支出的利息大量增加,银行的贷款也无力归还,企业的信誉随之下降。而反观企业规划后的新增设备的利用率低下,仅为40%左右,更为严重的还有一些设备至今尚未安装使用,如有台磨齿机8年前买入,一直没有安装,由原来买价19万元,资本性利息注入后为42万元,如要转让出售,那么就要影响企业的利益。

4.资本预算管理意识淡薄。企业内部管理的责任考核中,片面强调“以效益论英雄”,而这种“效益”往往又指产值、销售收入,一般是不包括设备利用率、大修理开支等成本降低因素在内的。一段时期被“高价格、高成本、高效益”现象所迷惑,这种只看效益,不问效益的来源,离开降低成本搞效益的做法,造成一些企业管理粗放、劳动效率下降、生产消耗上升、产品积压严重,设备精度及产品质量无保证,使企业效益下降,潜亏因素增加,最终导致亏损。破产、国有资产流失。

二.加强资本预算与控制,提高国有企业经济运行质量

国有企业在经济运行过程中,面对外部环境的问题,随着改革的进程正在逐步完善,某些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企业的内部经营问题,只有通过加强科学管理米加以完善。

(一) 建立完整的资本预算程序,降低投资风险

资本预算原指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在传统上资本一词指的是用于生产的固定资产,预算则是指详细描述投资项目在未来时期内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状况的计划。而所谓资本预算就是:规划出固定资产投资支出;而资本预算的编制,则是对项目进行并决定其是否应包括在资本预算中的全过程。但观点认为资本预算就是进行投资决策的过程,投资决策将决定公司未来的。具体地说,资本预算是生产设备、房屋建筑及其他设备扩建、改良、更新、重置的投资管理计划,目的是预算未来一段时间内在设备和财产方面的资本支出,确定支出限额,并作财务预算的投资支出,决定现金需量,并须经企业最高管理当局审批。 因此,在投资决策中一个完整的资本预算程序应该包括以下步骤:

1.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开拓新市场,开发新技术,提出新创意。这一步骤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基本不属于财务的范畴,但有机会也应积极参与市场,及时了解投资项目的背景题材,动态分析一项投资的取得而失去其他投资机会的机会成本、投资的资金成本。

2.收集数据,估算项目的现金流量。本步骤应由工程技术、计划、财务、采购、生产等部门的人员共同参加,除了要收集工程数据和进行市场调查外,还应考虑到各种、等环境的,并对重要事件发生的概率作出预测,估算出项目的现金流量。各项未来的现金净增加额减去机会成本和资金成本后,应与投资预算相比较,如前者大于后者,则说明该项目投资是可取的,否则是不可取的。

3.项目评估和作出决策。利用收集到的数据对项目进行评估并作出决策,一般一小部分投资决策是在部门一级作出的,但大部分的投资支出要经过高层管理部门批准,对投资金额较大的项目,资本支出预算应有各分项投资预算额,以便日后对投资实际支出额的控制。

4.重新评估和调整。在实际操作及项目投资运行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变化,应及时地对项目进行评估,重新修改有关概率,作出新的决策,避免投资损失。

(二) 资本预算的基本技术及常用

l.资本预算的基本技术,即投资决策准则,应具有如下特点:

应考虑所有的现金流。

对现金流资金成本即项目的应得收益率进行折现。

应用这一准则可以从几个互斥的项目中选出一个最好的项目,即能使出资者的财富最大化的项目。

经营者可以将某一个项目与其他项目分开独立进行考虑,即价值可加性原则,这样可以防止风险,同时还可以落实具体责任人。

2.资本预算的常用方法

投资决策准则即项目评估方法主要有回收期法、收益率法、净观值法、内部收益率法、利润率指数法等,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应用这些方法,对资本性支出项目进行敏感度分析、盈亏平衡点分析以及情景分析等,将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为国有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下扎实基础。运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三)加强固定资产循环中的内部控制,保证资本预算的严格控制

资本预算项目评估、决策后,在执行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必须严格控制,避免由于企业内部管理的,造成资产的流失。

1.固定资产业务实行职务分离控制:资产的需要应由使用部门提出,采购部门、企业内部的基建部门无权提出采购或承建的要求。资产请购或建造的审批人应同清购或建造要求提出者分离。资本预算的复·核审批人应独立于资本预算的编制人。

2.固定资产取得的控制对技术质量要求较高、费用支出较大的设备购货合同,规定经由不同专业技术人员,如采购人员、工程师、生产人员、律师和会计师组成小组进行审查。

3.固定资产入帐、折旧的控制:固定资产的入帐、折旧控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财务制度执行,折旧的控制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及残值估计的合理准确。对一些利用率较低的设备和闲置的设备要进行清理,该封存或调拨的要处理,以提高设备利用率。

除上述这些执行过程中的控制外,还有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的控制,定期盘点、报废的控制等,通过这些控制,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度,将资本预算管理制度推上一个新台阶。

三、资本预算管理值得研究的问题

从整个资本预算的流程分析,要提高投资项目的成功率,降低风险概率,首先要从前期调查分析入手,在掌握大量数据资料后,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形成的产品有无销路?

·项目建成投产后,原材料有无保障?

·项目建成投产后,产品质量和各项消耗是否能合乎要求?

·项目建成投产后,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和防治污染?

企业境外投资的步骤范文5

[关键词]会计目标;会计模式;财务报告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7-0091-02

我国会计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变革之中,传统的会计模式的格局已被打破,新的市场经济的会计模式正在形成和发展之中。会计目标在整个会计理论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整个会计信息系统的定向机制,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都是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的。那么什么是会计目标呢?所谓会计目标,就是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结果,企业会计行为的指南,即会计的目的或宗旨。本文就想对会计目标进行一番探讨。

1 研究会计目标的意义

1.1 会计目标是会计系统运行的导向,是企业会计系统的起点和终点 会计系统作为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目标与企业的运行目标是一致的。它是为了完成企业的总体目标而形成的一个注意会计性质的信息控制系统,也是接受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偏差,采取纠正措施,使工作能按原定的计划进行,或适当地调整计划,以达到预期目的的管理工作。这一系统运行的起点围绕着一定的目标,最终也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1.2 研究现代企业的会计目标对于促进企业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新体制目前尚在建立和完善之中。企业的会计活动与企业改革的深入是紧密相连的,如何面对我国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企业会计目标,这是目前会计界的重要任务,它对于推动企业改革和保障企业改革的成果,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2 在新形势下会计目标的确定

2.1 确定会计目标的原则

密切结合我国的经济环境。会计系统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一个较小系统,它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因而作为会计系统导向的会计目标,其确定不能超越社会经济环境。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财务会计概念第1号——“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的提要中写道:“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些目的受财务报告所产生的经济、法律、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紧接着便在绪论和背景部分分析了美国社会经济环境的特征,并概括为:①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和现金的重要性;②资本市场的高度发达;③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④企业的私人所有和政府通过市场的干预;⑤注册会计师服务业的发达。

那么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主要特点,即影响会计目标的主要方面是什么呢?概括起来说有如下几点: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目前还很不发达;②企业的国有和其他所有共存,国有占主导地位;③资本市场正在形成过程之中;④所有权和经营权开始分离,但分离程度还很不够:⑤政府调控市场的办法还不多;⑥注册会计师服务业虽已起步,但规模小,总体质量差;⑦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经济方面的知识尤其是会计知识还较少等。

2.2 确定会计目标的方法、步骤与内容

(1)我国会计信息主要使用者的确定。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队伍已大为扩展。在这种情况下,可把投资者(包括履行所有者职能的国家)、贷款者和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政府及其机构确定为我国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这是因为:

第一,投资者是企业风险资本的提供者,提供满足他们需要的信息,亦可满足其他使用者的大部分需要。需要指出的是,履行所有者职能的国家(授权管理机构为国有资产管理局)与其他投资者在会计信息需求上的权利应是平等的;作为社会管理者的国家对会计信息需求的权利则不受此限制。

第二,我国证券市场还处在发展之初,即使是证券市场发达之后,银行(商业银行)的贷款仍是企业资金的主要供给者之一,满足贷款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是企业取得信贷资金的前提。

第三,作为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政府及其机构之所以应成为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是因为政府管理社会,进行宏观经济调控需要掌握信息。随着形势的发展,对会计信息需求的政府部门将由过去的以行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为主转为以税务、统计、审计部门为主。

第四,企业管理者理所当然是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这里之所以未把其列入,是因为企业管理者在管理企业过程中会较外界获得更多的信息,且企业管理当局对向外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负有直接的责任。

我国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除了投资者(包括履行所有者职能的国家)、贷款者、政府及其机构(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国家)外,还应包括以下几种:职工及其工会组织、顾客、证券与财务分析专家、新闻机构、专业杂志、行业协会和工会等。这些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由于决策目的、内容、方式的不同,对会计信息需求的数量,精细程度和侧重点亦不完全一致,提供的会计信息要想完全满足每一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仔细分析的基础上把握重点、照顾一般。

(2)确定我国会计目标的方法与步骤。确定我国会计目标要在仔细分析影响会计目标诸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行,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我国会计目标应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企业境外投资的步骤范文6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企业 内部控制 战略步骤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是以企业各项管理制度为基础,以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为目的,通过全方位建立和实施过程控制体系促进企业价值目标的实现。

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根据愿景做出的风险分析、对策安排和管理保证的过程,由高管层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并在这个目标下分析企业资源,分析行业、市场、宏观政策变化,由各级管理者依据风险管理要求,开展管理工作和风险控制工作。

房地产开发主要通过获得土地使用权让渡,并依据一条标准进行房屋设计、采购、施工和销售,最后向业主交付产品的过程。根据目前宏观形势的变化,政府调控政策密集出台,房地产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运营质量和管理水平,结合宏观层面和经济规律,不断调整管理行为,促进企业稳步、快速发展。

二、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难点和重点

1、当前环境下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难点主要包括:全球性经济萎缩未完全走出低谷,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的决策;行业政策变化频繁,企业在筹资、融资、土地收购压力加大;产品单件性、项目分散性导致成本管控复杂;销售形势不明朗,收益和现金流不能有效把握;市场和行业形势多变,风险应对与机会把握之间难以取舍和平衡。

2、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要点包括:从战略层面结合行业与市场变化,根据区域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维持资本运营合理力量和必要的弹性;坚持现金为王的管理原则不放松,保持企业积极稳健的财务政策和有效的支付能力;正确识别、评估企业经营管理风险,按照轻重缓急分别提出应对方案,克服内在管理风险;在机会与风险、效率与管控之间保持合理的平衡,切实保证管理水平和运营质量;慎重决策,保持合理的扩张速度;采取灵活多样的资本运营、合作经营方式,分散投资风险;评估利润增长点与税负增加带来的现金流变化与经营风险;做好品牌运营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现品牌与人力资源收益。

三、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战略步骤

1、成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构。只有使内部控制机构设置和审计人员的职责具有独立性,才能合理行使相关控制权利,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合理控制企业相关风险。

2、分析内外部环境。房地产企业的外部环境影响力,较其它行业更显得长远和复杂,长期的外部环境影响方面有:一是国际经济形势,特别是国内经济形势及其走势对企业投资方向的影响;二是国家重点发展方向和区域与城市化进程对企业投资重点的影响;三是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对企业投资策略的影响。短期的环境影响方面有:一是目前的宏观调控政策,可能影响企业的资本运营;二是金融市场和汇率变化将影响公司筹资与融资;三是我国政府主导经济能力比较强,将影响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四是税收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等等。

3、制定企业目标。通过对内外部环境的分析,房地产企业管理者必须首先确定企业的目标,分析企业资源能力和利用外部资源可能性与获得的份额,确定对企业目标的实现有影响的重大事项,将企业风险控制与企业管理目标结合起来,使制定的目标与企业的内外部风险管理相契合。

4、根据内外部环境及企业目标识别风险:由于有不确定风险的存在,房地产企业管理者需要对风险事项进行识别。实施内控战略步骤时,需要结合管理目标,对各项目标与实现目标的资源整合、管理行为中的各项潜在风险进行查找,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对其负面事项进行评估并做出反应。识别的方法一般采用“五力分析法”、“流程查找法”、“报表法”或采用“内部问卷调查”等方法。

5、评估风险:房地产公司的管理者进行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了解潜在风险事项如何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管理者应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等方面对风险进行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是指某项评估出来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则是指某项风险发生将会带来损失的大小,评估方法一般采用排列组合、回归分析法等方法或工具。

6、风险反应。对于企业评估出来的重要风险,企业都应考虑风险反应方案。房地产企业管理者应理性的分析企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积极制定并实施风险容忍度之内的风险反应方案。

房产企业应对风险容忍度以外的风险进行评估,即对剩余风险进行重新评估,从公司总体的角度、或者组合风险的角度重新计量风险。房地产企业管理者应采取必要措施对企业总体风险进行复合评估,并选择相应的风险反应方案,保证风险在预期的合理控制范围内。

7、控制活动。在制定了相关的风险控制方案以后,房地产企业管理者应实施具体的控制活动保证风险反应方案得到正确执行。控制活动存在于企业的各层面和各个部门,房产企业管理者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采用的政策和影响该政策的一系列程序,确定这些程序和方法的优化和调整等。

8、信息和沟通。来自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相关信息必须以一定的格式和时间间隔进行确认、捕捉和传递,以保证公司的员工能够执行各自的职责。信息与沟通主要存在三个方向:一是风险控制活动过程中的信息与沟通,二是风险评估或重新评估过程中的信息与沟通,三是风险控制结束后反馈机制的信息与沟通。这项工作一般由责任部门与内控部门之间的以多种形式得以实现。

9、监控与持续改进。房地产企业风险管理的监控是指评估风险管理要素的内容以及运行的执行质量等。企业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对风险管理进行监控――持续监控和个别评估。监控还包括对企业风险管理的记录和对记录的检查,对企业风险管理进行记录和运行情况进行测试和评估,当房产企业根据管控的需要对外报送企业风险管理效率报告时,应为企业的内控管理设计一套记录模式并保持有关的记录。

总之,房地产企业要根据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建立和完善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内部控制体系,认真总结和探索内部控制的新方法、新思路,从完善和加强内部管理的角度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境外投资的步骤范文7

浙江民营企业在俄直接投资问题对策

一、浙江民营企业对俄直接投资现状

(一)投资行业分析

2000年俄罗斯总统普京上台后,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形势趋好,投资环境得到改善,浙江民营企业对俄直接投资开始活跃起来。截至2010年末浙江民营企业对俄直接投资企业有38家,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木业加工及木产品制造业,纺织服装业,五金业,药业。其中纺织服装业,制造业所占份额最大,占浙江民企对俄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50.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投资存量总额的17%。木业加工及木产品制造业占10.1%。

(二)投资地区分布分析

从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来分析主要集中在俄罗斯的3个联邦直辖市:莫斯科、圣彼得堡、塞瓦斯托波尔等中央区大城市以及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莫斯科经济实力强大,投资环境好,居民收入水平高,市场需求大,而且莫斯科机械制造业,造纸业,纺织工业比较发达。是投资者较为青睐的地方。木业加工及木产品制造业,制造业,矿产能源行业则分布在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远东地区位于俄罗斯的东部,广袤的西伯利亚东部,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工业发达,科技基础雄厚,是著名的原材料产地。

(三)投资方式分析

目前浙江民企对俄进行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包括设立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分支机构如代表处,办事处。浙江民企在木业加工及木产品制造业,食品加工,服装纺织行业进行直接投资时,一般是设立子公司,这样可以把公司经营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且收益较高。而在石油,天然气能源,汽车制造,通讯等行业由于俄罗斯对外国投资者控股的限制,在这些领域进行直接投资时一般是通过设立分支机构,联营公司的方式进行。

二、浙江民营企业在俄直接投资遇到的问题

(一)俄经济下行

俄罗斯是石油大国,随着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上涨,为俄罗斯经济增添了助力。但俄罗斯的经济过度依赖于石油产业,导致国家产业结构过度失衡,其他行业较为脆弱,不能起到支撑经济增长的作用。在2000年―2014年期间石油价格上升,俄罗斯经济上扬,但去年西方和美开始对俄的制裁,国际油价暴跌,俄罗斯的经济陷入低迷,卢布的贬值使浙江民营企业手中的钱贬值,压缩了公司的净利润空间,企业利润减少,而在俄浙商的劳动成本,厂房租金,仓储费用等却十分高,这就导致了一些在俄的民营企业亏损严重。

(二)法律和市场不健全,对私有财产缺乏保护

虽然俄罗斯制定了许多吸引外资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在实际执行中的效果十分有限,并没能改善俄罗斯的投资环境。司法系统公正裁决的不确定性,管理机构普遍存在的贪污受贿行为,严重损害了浙江民营企业家对俄法律保障的信任。更甚的是俄罗斯政府对外商私有财产缺乏保护,例如温州民营企业商人傅建中在俄斥巨资收购了俄罗斯的一处林场,在企业步入正轨开始盈利后,却被俄罗斯利益集团看中而没收。对私有财产缺乏保护,使在俄直接投资的浙商的权益直接受到侵害。

(三)劳动力资源短缺

俄罗斯地大物博,但俄劳动力资源短缺。截至到2012年,俄罗斯总人口为1.5亿。据统计2002年到2012年,十年之间俄罗斯人口减少了230万人。到2017年,俄罗斯的劳动年龄人口将减少800万。经济的增长需要一定劳动力的支撑,劳动力供给不足,降低了生产质量和效率,阻碍了经济发展俄罗斯政府为了遏制劳动人口持续下降这一趋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为了鼓励多生育,减轻家庭养育孩子的负担,家庭有了新生婴儿每月可以领取一定的政府补助,但效果并不明显。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一定劳动力的支撑,劳动力供给不足,降低了浙江民营企业的生产质量和效率,外派人员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四)浙江民营企业对俄市场缺乏了解

很多浙江民营企业家都带着热情,带着大笔资金来到俄罗斯,但不久后又带着失望回到中国,总结失败的大部分原因在于浙江企业对俄罗斯缺乏充分且必要的了解,这导致浙商一时半伙难以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不了解俄罗斯文化和市场环境,对俄罗斯法律环境,政策变动预期等多方面都缺乏相应的了解。

三、对俄直接投资的对策及建议

(一)大力营造良好的中俄投资环境

中俄应密切合作,大力营造良好的中俄投资环境,促进直接投资健康良好发展。中俄两国可以在投资准入,投资待遇,公正透明的法律基础,制度环境和投资条件等方面为投资者提供便利,减少中俄两国各自对另一方投资者的行政壁垒,减少投资者在进行直接投资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限制,建立公平公正的法律制度,保障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减少和行政效率低下所引起的交易成本。简化企业用工手续审批程序,使在俄进行直接投资的企业用工得到保障。在金融贷款方面,降低贷款门槛,简化办理手续,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便利。

(二)加强对企业赴俄投资活动的管理和指导

政府可以在在其中搭建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负责国内国外对外直接投资相关信息的传达,促进信息的传播,提高对外投资的效率,便于企业更好地在当地开展投资和经营活动。同时设立一个为企业提供海外市场环境信息咨询等服务的机构,及时有效地为赴俄投资的民营企业提供俄罗斯的宏观经济情况,投资环境,市场情况等与直接投资相关的咨询服务。

(三)做好投资可行性研究工作,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浙江民营企业在对俄投资时,要先做好投资可行性研究工作。通过对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风俗等进行调查了解分析,会更加了解该国的投资,消费环境。全面评价,科学的分析预测,为企业开展投资活动提供科学依据,减少行动的盲目性。在投资项目立项,评估,决策,实施,检查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科学分析,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通过实施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防范,对投资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浙江民营企业家应该采取比较稳妥的步骤,在俄罗斯进行直接投资,这样投资才能更有效。

企业境外投资的步骤范文8

场景:某“最有价值公司”CFO Eva和投资者关系经理(IRO)John碰面。

CFO:John,这几个月我们的股价跌了近20%,我们应该走出去做一下宣传来提高股价。

IRO:但是,即使股票价格跌到每股20元人民币,我们仍保持50倍市盈率。

CFO:你意思是说我们的股价没有被低估,而且没有走高的可能?

IRO:不,我只是担心,如果我们走出去与投资者对话,可能导致我们被做空者攻击。

CFO:那么,我们必须选择正确的投资者进行推介,同时做个方案证明我们的股价可以更高。

IRO:但是,我们行业的市盈率是30倍,我们的竞争对手都没有比这更高的收益。

CFO:可你的工作就是保住我们的市场位置,让投资者了解我们的发展及增长历程以及我们为什么提出这种投资方案和取得这种市盈率。这些你能做到吗?

通常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他们的高级管理层都认为公司的估值应该高于其当前市值或有意收购他们的买家开出的价格。因此多数情况下,估值问题过于个人化,缺乏客观性。同时作为公司内部人士,他们往往无法对公司价值和市场估值作出客观判断。

战略性投资者关系可以最大程度的帮助公司提升价值。一个有效的IR战略能使公司的经营和财务战略更加透明,充分描述企业在经济发展及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管治政策。以价值提升为目标的投资者关系计划必须遵守当地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的规章制度,确保提供及时、准确、充分及可靠的信息,获得股东、投资者、金融分析师和其他金融利益相关者的认可。

对于上市公司来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股票市场的本质,即能对公司进行准确估值。公司的股价乘以流通股的数量,得到该公司的估值,也就是它的市值。这其中上市公司的财务基本面不言自明。如果一家公司的运营情况显示出强劲的盈利和收益增长,同时管理层传达出对业务增长的信心和承诺,那么投资者就能对这些因素和相关的风险做出恰当准确的判断。所有这些都将通过公司的股价和整体估值呈现出来。

而对于非上市公司来说,由于其资产的不透明,估值就不那么简单了,但还是有多种因素可以参考,如类似的上市公司如何估值、合并后成本节约的潜力以及该公司对于买家的战略价值。私人控股公司的估值从本质上讲是正常交易的买方愿意支付的价格。准买家在对私人公司估值和提出购买报价时,会根据该企业的财务状况对其持续盈利和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前景作出判断。

但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能够决定潜在投资者或购买方出价的是双方就基本要素进行沟通的方式。如果对公司业绩、产品和发展方向的描述里缺少了至关重要的元素,或者没有说服力和真实性,那么真正的价值就很难得到认可。

投资者关系是一门艺术,它将公司的发展历程和投资计划进行定位和传递,决定了公司能否获得公允价值。如果有些公司的股价市盈率低于同行水平,或者虽然市值不高,但是坐拥大量现金,那么就可以通过适当的沟通来证明公司的优势和增长潜力,从而证明公司的价值被低估了。而对于那些高于行业平均市盈率以溢价成交的公司而言,沟通的重点就在于说明公司将如何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增长及如何把握市场机会来实现增长战略以维持并提高其目前估值。

这就是为什么战略性投资者关系是保证公司价值的关键驱动因素与财务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始终清晰一致的原因。如果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沟通(无论是书面或口头报告)没能充分体现当前估值和潜在的发展机会,就不会得到最高的估值,结果甚至可能弊大于利。

有了上述保证,有效的投资者关系就能借助一些方法和工具使沟通更有价值。有效的沟通包括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同时畅通,并兼顾公司生存的两个基本点:产品/服务和股票价值。

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过程中的有效沟通可以分为一系列步骤,这些步骤以公司的发展目标为导向,体现了公司的文化和公司对参与经营的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开放程度。表1便是呈现了有效的投资者关系计划的五个步骤,我们称之为投资者关系创造价值的艺术。

步骤一:提出明确的投资计划

在筹备“路演”向投资者和分析师展示公司的故事前,必须了解两个重要的方面:

1、公司提供的投资类型,让投资者对公司的内在市场价值有基本把握。

a.近几年,投资环境急剧变化,掌握活跃的基础投资者和被动的专业投资者不同的操作类型对于公司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

b.在此我们需要了解投资者不同的估值方法:是基本的“自下而上”还是宏观的“自上而下”。从指数、对冲基金、私人股本基金到更专业的激进投资者和投资快速增长的社会责任投资基金(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ment,简称SRI),资金管理组合千差万别。

2、除了让投资者了解公司的投资类型,同样能创造价值的是通过双向沟通和整合研究通过调查获得的投资者看法,公司能够发现以下几方面存在的长处和弱点:

a.投资案例 b.经营策略 c.公司治理结构 d.经营手段 e.投资者关系。

这些调查结果构成了IR策略、股东沟通策略,即IR政策或披露政策实施的基础,同时带来了附加价值,使投资者明确了公司长期财务和战略发展方向,支持者基础更加牢固。在投资者关系中,我们在对投资者的选择上创建了更高层次的“适合”:最优估值、降低资本成本及降低股票价格波动。

步骤二:识别并精准选定投资者和分析师团队

一些公司有着不错的投资方案,但市场评估却不够乐观;还有一些公司完全值得获取更高估值,但往往很难实现。原因其实很简单:推广缺乏前瞻性,公司的存在很容易被潜在投资者忽视。

全球有成千上万的投资者,包括共同基金经理人、对冲基金经理、资产经理人和私营零售基金经理,他们的投资哲学千差万别。庞大的投资者群体的投资对象数以万计,并且数量逐年递增,每一家上市公司需要自问的是:投资者为什么选你作为投资对象?答案通常很简单:这家公司成熟的沟通平台能够清楚的传达它的投资计划,同时它的管理团队主动走出去向潜在投资者进行推介来增强投资者信心。那么这些公司比那些呆在公司总部“守株待兔”的竞争对手更容易赢得投资者青睐。

在制定好投资计划后,公司需要做的是确定投资者类型。不同类型的投资者使用不同的估值方法,不过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又有共同点,那就是他们能够从所投资的奉献中获得多少回报以及什么时候能够看到成果。

对于公司自身来说,成功与否取决于他们是否选对投资者类型及分析师、是否将股东基础同公司的长期财务、战略目标协调一致。在实用战略IR术语中,对“良性”的IR有了更高层次的评定标准。

在投资者关系领域,这一过程为“选定投资者”。作为战略管理责任,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股票投资者,也要重视债务和固定收益或者公司债券的投资者。公司还需要对金融分析师,也就是卖方分析师进行甄选。卖方分析师会对业内同行的股票进行分析,来吸引投资同行的兴趣。

更具体点,我们可能会问:为什么“选定投资者”这一步骤对上市公司那么重要?简而言之,可以用一下标题作为概括:

·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更具价值创新的财务沟通策略

·增加上市股份或债券的能见度

·提高公司透明度

·对公司投资者关系政策的遵守和解读能够提高公司信誉

·培养机构投资者意识—寻找机构买方投资银行金融研究机构

上市公司选择的投资者类型决定了整个投资者关系状况以及公司股票能否实现最高估值。在与任何投资者会面之前,公司有必要了解投资者的动态以及在推介材料中要“投其所好”的对公司类型进行描述。

最终,“投资者选定”项目的启动和执行为董事会和理事会提供了洞察力,使他们了解到长期投资者和金融界追随者作为公司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后盾应当引起持续关注。有效的“投资者选定”把投资者关系带到董事会会议室,IR其实不是成本,而是能产生价值的投资。

步骤三:建立根本的沟通平台

当公司确定了投资项目,并且完成了投资者的感知调查,了解到这些利益相关者对于公司、管理层、IR服务的认同与否,从而选定最合适的投资者及分析师团队,至此才能说公司已经清楚了解自身,知道了该向谁进行推介。现在就可以准备如何积极地向投资者进行推介了。不过在此之前还需备好足够的资料进行介绍沟通,向每一个投资者介绍为什么应该向它投资。书面材料里跟口头的介绍都会影响到投资者的决心。

经济大衰退以来,投资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投资者关系项目是否成功取决于所采用的工具和材料是否能满足投资者需要,是否提供必需的服务与数据来推进沟通进程。

据Box IR近期做的市场调查,投资界表达了在对公司进行评估和选择时采用的最重要的IR沟通渠道,详见表2。

调查结果显示,当公司的高级管理层与投资者们深入探讨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时,多年来最常用的沟通渠道仍然是一对一的会谈。这种会议比较重要,因为个人投资者可以针对投资风格进行提问。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牢记沟通仅限于已经公布的信息和数据,避免向投资者披露内幕。透露内幕信息不仅违法,而且会把投资者置入不利的境地,不得进行该公司任何股票或债券交易。

第二个重要的途径是企业报告,包括年度、半年度或季度报告,但严格说来在与投资者进行一对一的会议时应拿最新的报告作为讨论主题。近年来,讨论的主题主要围绕公司治理和公司风险评估。国际趋势和公司报告的典范做法越来越多地被Accrue Fulton 这类国外机构带到中国大陆。作为战略性企业报告机构,Accrue Fulton在英国和香港建立了品牌化的在线鉴定,使所有利益相关者分享企业的发展。

令人多少会有些惊讶的是排在第三位的网络信息平台。之所以会用“有些惊讶”是因为一般认为中国内地上市公司都认为他们的IR网站信息还有待提高。调查表明。75%的机构投资者和分析师每周阅览一次公司网站,95%的金融记者阅读公司投资者关系网页收集报告内容,他们通常会浏览中国主要上市公司网站的常规性更新以及一些专门的IR网站上的中国上市公司的信息。从国际领先的IR专业网站供应商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大陆及香港大型小型股上市公司都见证了国内和国际社会的机构和私人投资者带来的IR网站流量的显著好转。

步骤四——与投资者建立关系

一些公司有着不错的投资方案,但市有了良好的投资方案、合适的投资者团队、完善的企业报告及投资材料、专业网上机构的有力宣传,加上为公司量身定制的IR网站可以掌握内外部访问者信息,迈向成功的下一步就是促成公司与潜在投资者和分析师的会面,说服投资者为什么应该投资该公司,并开始着手建立关系的过程,希望同投资者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要取得投资者对公司管理层的信任,使他们相信公司会长久发展而不会浪费投资者的资金是最具挑战性的一件事。尽管CEO和CFO大都具备必要的演讲技巧,但还有很多还不能胜任作为上市公司的代表来面对投资者。这些不善言辞的代表者可以通过会前培训和练习来加强,作为导师和顾问,我服务的对象便是高层管理者和其他对IR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有兴趣的人士。我开展的为期三个月的量身定制的IR培训课程,重视实际运用,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投资者关系专用语言进行传授。

步骤五:衡量优化IR管理计划

有了明确的IR战略目标,公司将不断从各方面寻找工具和方法,以便有效利用战略投资者关系这一管理工具。通过落实公司IR政策和宗旨,所有与内部外部财务沟通相关的工作都需要跟踪测量,从而来完善投资者关系披露水平和提高商业价值。

为保证沟通过程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公司需对投资者关系工作进行及时测评,确保IR工作过程中所投入资源的高回报率。

总结

任何投资者关系的目标都是要培养稳定的长期投资者和财务分析师以及金融利益相关者,使他们保持对公司和管理团队的信任。有些人对此抱着股票涨价的希望,事实上真正的愿望应该是股票能够实现其真正的、公平的内在价值。

企业境外投资的步骤范文9

【关键词】战略;咨询;基本范式;研究

战略类咨询项目的主要工作由四个步骤组成,即经营宗旨确定、外部环境估定、内部环境估定和战略分析与选择。通过以上四个步骤的工作实现四个目标:明确一个机构或企业的宗旨;建立起若干年之后的奋斗目标;选择适应自己机构或企业的战略;制定实施战略的相应政策。

一、确定企业宗旨

企业或机构的宗旨是非常重要的,宗旨是使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同类企业的有关企业目的的陈述。一个良好的宗旨陈述应包括五方面的内容:(1)应该明确企业是什么和希望成为什么;(2)在战略上允许企业创造性地发展,而在战术上限制企业进行一些冒险行为;(3)使本企业或机构有别于其他同类型的企业或机构;(4)应指出作为评价企业现在和未来活动的框架;(5)陈述应该准确明白,易于被整个企业或机构所理解。概括起来说,宗旨陈述应包括以下九个方面的内容:顾客,产品/服务,市场,技术,关注生存,增长和盈利,哲学,自我意识,对公共事业的关注和对企业内部职工的考虑。

二、外部环境因素的分析

外部环境因素分析中最重要的是社会的宏观环境分析。宏观环境分析中应考虑的五大变量:

(一)经济力量

在战略类咨询项目过程中,经济力量分析是较为重要的一个方面,美国众多的学者研究表明,共有27项经济因素的变化可能给企业带来机会或威胁。核心的经济因素有六大部分:(1)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国民经济发展趋势,三大产业之间的比重和关系,通货膨胀率、利率的水平和价格政策;(2)国民适应经济变化的行为,即失业水平,居民的平均收入,消费与储蓄的比例关系,地区和消费群体的差距;(3)金融政策,货币政策,本国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价值,银行信贷的方便程度,股票市场的动向;(4)外经贸政策,即进出口情况,劳动力和资本输出的变化;(5)财政政策,即政府的赤字预算,税收政策和外债的承受能力;(6)国际经济的影响。

(二)社会文化和环境

影响企业战略的主要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人口方面的变量多达34项,但主要的因素可分为四部分:(1)社会因素。家庭结构的变化、离婚率的高低、单亲家庭的增加、儿童生长和保健的状况、社会职责感;(2)文化因素。即人们的价值观、士气、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的行为准则,劳动者的教育水平,对工作的态度变化,职业分布的变化;(3)人口因素。社会老龄化的问题,人口在民族和性别上的比例变化,人口和地区再教育水平和生活方式的差异;(4)环境因素。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废品再利用政策、水及空气污染、生态平衡和土地沙漠化等问题。

(三)政治和法律

通常影响企业的政治、法律方面的因素有如下几方面:政府政策的稳定性、税率和税法的变化、企业法、雇佣法、反垄断法、广告法、环保法、关税、专利法的改变。政治运动、国防(军费)开支、进出口政策、政府预算和货币改革,各地方政府的特殊法律规定,对外国企业的态度等。

(四)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当今社会计算机广泛应用,国际互联网高速发展,机器人柔性工厂,高效药物,太空通讯,激光技术,卫星通讯网络,光导纤维,生物工程和生命工程等革命性的技术变化已经给企业生产过程和技术带来了巨大影响。技术革新可以对企业的产品、服务、市场供应者、供货、竞争者、顾客和市场销售手段产生极大的影响。

(五)竞争对手

竞争对手通常来自相同行业,甄别竞争对手主要考虑对方的强项、弱项、能力、机会、威胁、目标和战略。收集和评价竞争对手的信息是形成战略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但鉴定竞争对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多数综合型多部门经营的企业一般不提供销售和利润方面的信息,私有制的企业更不出版和公布任何财务和市场营销方面的信息和资料。

三、内部环境因素的评价

内部环境的分析是对自己组织的长处与缺陷的分析,而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不一样的根本点在于,企业或机构内部能够控制自己内部环境。内部环境因素的分析主要包括企业或机构的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生产/作业、研究和开发以及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支持。

(一)内部管理分析

管理因素的分析内容主要包括计划、组织、激励、人事和监控五方面,而这五种职能又与战略管理的各阶段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从战略制定阶段来讲,管理的计划职能更为明显,这里所指的计划主要针对企业或机构为将来做好准备的管理活动。从战略实施阶段来讲,涉及到组织、奖励、人事三项管理职能;组织管理主要是指全部的协调职权利关系的管理活动;激励管理主要是指调动全体职员积极性的全部活动;人事管理活动主要是指人员安排或人类资源管理;从战略评估阶段来讲,则是管理的控制职能,控制管理是指所有保证实施结果与计划相一致的活动。

(二)市场营销分析

美国学者j.evans和b.berman对于市场营销分析指出了9项市场营销的功能:(1)消费者分析;(2)购买供应;

(3)推销产品/服务;(4)产品和服务计划;(5)价格;(6)流通;(7)营销研究;(8)机遇分析;(9)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主要从产品的安全性能和合理的产品价格来考虑。而广义的社会责任是企业管理者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和保护全社会的利益理应承担的一种管理责任,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范围,各个机构或企业与社会的各方利益总是相矛盾的,不可能有一个使得每一方面都满意的战略。不过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需要具体分析,类似中国的企业办社会的现象,从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企业自身的发展。

(三)财务分析

财务状况是经常被考虑作为一个最好的评价企业竞争状况的衡量标准,确定一个机构财务优势和不足是有效制定战略的基本原则。企业财务因素的变化会改变和终止现有企业战略或实施过程中的战略计划。筹资决策必须考虑近期和长期两方面对流动资金的需要。两个关键的财务比率能够表明一个企业的筹资决策是否有效。一个是负债与股东总资本的比率(也称债务与自有资本比率),另一个是总债务与总资产的比率(也称债务与资产比率)。分配决策主要考虑每股分红,分红支付时间是否稳定,再购买股票或股票的保险。分配决策会影响投资者和股东对企业的投资信心和股票在股市上的表现。

(四)生产/运行

企业生产/运行是企业的投入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各个行业的市场需求不同,企业的投入加工、生产也不尽相同,但生产运行管理的具体内容是一致的。美国管理学者罗杰尔·斯格洛德尔提出了生产运行管理中的五项职能或五个决策领域。(1)加工系统决策;(2)生产能力决策;(3)库存决策;(4)劳动力决策;(5)质量决策。

(五)研究和开发(r&d)

对于研究和开发业务来讲通常有两类,一个是利用企业内部的研究和开发力量,另一方面是利用外部的科研和开发力量。目前决定研究和开发预算的方法有四种:(1)如有可能,投资所有能够研究和开发的项目;(2)按照总销售额提成投资;(3)与竞争对手投入相等的数量投资;(4)根据需要来确定,即有多少新产品需要替代落后的产品,估算的投资额。分析企业的研究和开发工作,需要具体分析企业高层管理者和具体管理人员能否抓住时机,看准市场,组织协调,筹集资金,利用企业内外的人才资源共同发展。

(六)计算机信息系统(情报系统)

计算机信息系统用于收集、记录、储存、分析、报告、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回答在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是企业各种类型的数据库以及有关高层管理人员决策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类关键的数据资料。信息管理系统仅仅有数据库还不够,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评估,精选其精华,分析和判断企业战略选择所需要的关键数据。

四、战略分析与选择

战略分析与选择阶段是企业或机构在战略形成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战略分析和选择将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和命运。通常的做法有三个步骤:第一步为投入阶段,也称基础调研阶段,主要包括内部因素评价表、外部因素评价表和竞争对手的分析表:第二步为组合阶段,也称综合阶段,主要包括swot分析组合演变方法、战略定位和趋势变化分析方法、波士顿咨询集团的四方格方法、内外环境九方格模型演变方法和大战略模型方法;第三步为决策阶段,主要包括战略计划的数量模型,以上三阶段实际是九大模型的组合。

以下简要介绍这九大模型的特点:(1)外部环境因素评价表,重点放在研究评估企业或机构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2)内部环境因素评价表,主要用于概括整理企业在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生产,研究,开发和信息方面的关键优势和不足;(3)竞争评价分析办法,主要是用于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不足、战略和目标,也是企业制定战略的重要方面;(4)swot(tows)组合方法,swot是由英文优势、弱点、机会和威胁四个单词的第一字母构成的,其基本出发点是每一企业的战略应发挥自己的优势从机会中获利(so)、克服弱点,从机会获益(wo)、利用优势,避免威胁(stt)、使弱点最小化而排除威胁(wt);(5)战略定位和趋势变化分析办法(space),表明它们座落在一个有四个象限的坐标中,坐标的四个象限空间中有积极、保守、防御和竞争四个含义,而坐标轴线又代表资本实力、竞争优势、环境稳定性和工业实力。这种以坐标形式出现的战略分析,更具有客观性,容易理解和操作;(6)波士顿咨询集团的四方格方法,是以相对的市场定位和工业增长率为坐标,来判断一个分厂或某一部门在企业、市场和行业的地位;从而为多部门的集团企业进行经营组合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7)内外因素九方格模型:将企业集团的各个分厂和分部放在九个不同的方格中加以确定他们的位置,其横向是内部环境评价的总权数,分成强、中、弱三部分,其纵向是外部环境评价的总权数,分成高、中、低三部分,从而构成九方格模型;(8)大战略模型是以竞争定位和市场增长率这两个评价参数为基础而构成。每一个象限排列战略可选顺序,并列出可采用的战略选择。

一般而言,战略类咨询项目如果按上述程序来做,通常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二明.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2]王方华,吕巍.企业战略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美〕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4]余凯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

[5]王玉.企业战略管理-一理论与方法[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