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价集锦9篇

时间:2023-09-15 17:14:41

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价

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价范文1

关键词:安全评价;化工企业;技术;应用

化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化工企业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性等特点,如果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或火灾爆炸等事件,能够造成安全环保事故,危及周围人群的生命安全,因此化工企业受到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督监管,同时受到社会群众或媒体的高度关注,为了确保生产环保安全,化工企业近年来不断提高风险管控能力,运用安全评价技术把关生产运行的各个环节,保障化工企业长周期平稳运行。安全评价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的重要技术保障,有助于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确保化工企业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以及危险化学品处置废弃的过程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企业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安全评价技术在化工企业中的应用主要是在对评价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和类比行业测试分析的基础上,选用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通过科学分析,对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发现和评估生产运行中风险隐患、危险因素、薄弱点、关键因素及风险后果等,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降低风险隐患的等级,预防安全环保事故的发生,为增加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提供保证,安全评价技术应用范围广,评价体系完善,评价方法多样,因此需要根据化工企业实际生产情况明确生产特点,合理选择安全评价方法,降低化工企业的事故率,发现存在的隐患,提出措施保证化工企业安全环保发展。

1安全评价的原则

化工企业采用安全评价技术主要是为了找出化工生产过程中危险性因素,包括显现出的危险因素和潜在的危险因素,分析判断这些危险性因素可能造成的后果,通过制定解决措施避免危险因素产生后果。安全评价技术是从源头减少和防止安全环保事故的发生,降低化工企业的经济损失,在安全评价过程中,化工企业的所有方面都会成为安全评价技术应用的影响因素,也都是评价过程中需要的参考数,例如工艺流程、管理方法、设备状况、培训状况等,各个方面对安全评价的最终结果都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安全评价设计内容较多,为了使评价实施过程可行和可靠,在评价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应的评价原则和技术指标,保证安全评价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1.1科学性原则

化工企业开展安全评价工作必须基于科学标准原则,依据科学管理标准的基础准则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才能判断或识别化工企业的危险因素,推测潜在事故,制定解决措施和预防措施[1]。安全评价工作能为化工企业奠定依法合规的依据,真实反映每个生产单元或环节的工作重心,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科学性安全评价技术的应用能够让化工企业处于更加安全环保的环境,不断开展安全评价工作,化工企业的安全环保系数将会逐渐提升。

1.2综合性原则

化工企业生产过程复杂,生产操作较多,相关生产环节涉及范围较广,不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开展安全评价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个环节,形成符合企业的安全评价模式[2]。目前安全评价方法多种多样,并不唯一,所以开展安全评价工作时,应该基于综合性的原则,也就是结合化工企业的生产特点,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梳理存在的问题,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安全评价的效能和作用,建立适合企业的有效安全评价模式。

1.3针对性原则

安全评价应基于针对性的原则,化工企业的多样性决定了不同的问题就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进行安全评价时就要对不同的问题开展不同的评价或评估,形成具体的安全评价方案,做好预防防范措施,降低安全生产事故风险,通过对化工企业的安全评价针对性分析,并对生产中隐患问题严格排查,保证企业长期稳定运行。

1.4系统性原则

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均存在危险性,因此只有对评价系统进行详细的解剖,研究透彻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合理的辨识评价对象的危险程度。在安全评价技术中,把所有的研究对象都视为系统。为实现一定目标,由多种彼此相联系的要素组成的整体称为系统,系统千差万别,但都具备目的性、集合性、相关性、阶层性、整体性及适应性的基本特征。通过对评价对象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找出其存在的危险要素。

2安全评价的方法

目前化工企业经常利用不同的安全评价技术进行预期分析发现安全隐患和安全风险,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对隐患消缺,现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包括:综合评价法、安全检查表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道化学法、六阶段评价法等。

2.1综合评价法

综合评价法主要是将两种分析方式相结合,即定性和定量分析双重模式,对化工企业的各种工艺流程和生产装置设备进行综合安全评价,深入分析各类风险因素和其特征,明确企业风险类型,细化风险对应的管控措施,以综合评价为基础强化管控措施的落实使用及使用效果。综合评价法具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共同的优点,即使在评价化工企业复杂指标的情况下,逐步完成风险等级的评估划分,综合评价风险因素的危险程度和危险指数,有效综合评估多项复杂因素,评价应用效果较理想[3]。综合评价法目前应用较多,得益于大数据信息技术和云数据计算技术等信息科学技术,可从海量数据中提出有用的评价信息,为综合评价提供参考。综合安全评价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评价方法。综合安全评价法是把多个描述被评价系统不同方面且量纲不同的安全评价指标,转化成无量纲的相对评价值,并综合这些评价值以得出对该系统安全的一个整体评价。其评价步骤为:(1)明确评价对象;(2)确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3)确定评价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系数;(4)安全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处理;(5)确定安全评价的合成方法,求综合安全评价值;(6)确定评价集,并据评价集进行系统分析和决策。

2.2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法主要通过研究系统单元、设备设施和具体操作中的风险隐患,分析相关数据,评估评价安全检查的关键点和难点,为企业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及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方案,检查表的内容应明确检查项目、关键点、难点和遗漏点等,提高安全评价检查的秩序性,避免出现漏项和疏漏,降低企业风险。安全检查表法主要应用于化工企业生产中风险隐患的排查与评价评估,同时通过安全检查表法,也可以分析操作管理和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督促企业员工自觉按照企业制度开展隐患自查与管控,有效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安全检查表法是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等对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评价时,在对系统进行详细分析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列出检查单元和部位、项目、要求和各项标准,然后对照安全检查表的条目逐项检查,从而找出系统中存在的隐患问题。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主要依据:(1)有关技术资料;(2)通过系统安全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3)同类企业安全管理经验及国内外事故案例;(4)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安全检查表分为3种:定性检查表、半定量检查表和否决型检查表。定性检查表是将检查的内容系统、完整、明确地列出,对系统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性评估,以便找出生产中可能存在的隐患。

2.3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ardandOperabilityStudy)又称为HAZOP。是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CI)蒙德分部于20世纪60年展起来的以引导词(GuideWords)为核心的系统危险分析方法,已经有40年应用历史。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是以系统工程为基础的危险分析辨识技术,目前在安全评价中使用较为广泛,该评价技术由各专业人员构建分析团队,包括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机电仪人员、专家等,通过多方面分析实际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的波动,操作过程中偏差和波动所产生的影响后果,明确系统存在的风险隐患和危害因素,识别波动原因,有针对性制定安全措施[4]。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是一种结构化与系统化的定性风险分析方法,它的目标是识别工艺过程中潜在的危险、识别工艺过程中潜在的操作性问题;其主要特点包括创造性的讨论过程、积极思考和坦率的讨论气氛及寻找潜在解决方案的途径。一个成功的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取决于如下几个显著因素:(1)高效的主持人,能够控制和鼓励所有参与者之间的讨论;(2)HAZOP团队应由具有不同专长和熟悉系统的人员组成;(3)充分的文件准备(如P&ID,因果表等)。

2.4道化学法

道化学法是由美国道化学公司于1964年创造的一种评价方法,主要针对化工企业生产中可能会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危险性进行判断和评价,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最大程度保证化工企业财产、职工健康不受损失。化工企业涉及易燃易爆等危险介质,道化法通过确定物质系数,综合考虑企业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危险系数,计算出火灾、爆炸危险系数,同时还可得出火灾、爆炸等事故的暴露面积[5],因此通过道化学安全评价法,能够直观、量化表现出化工企业的危险性,为企业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提供依据,而且通过提前预测能改善加强工艺防火单元、容器抗压能力等方面,降低化工企业生产危险。道化学法以已往的事故统计资料及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安全措施为依据,定量地对工艺装置及所含物料的实际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危险分析评价,其目的主要包括:(1)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2)确定可能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装置;(3)向有关部门通报潜在火灾、爆炸危险性;(4)使有关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到各工艺部门可能造成的损失,以此确定减轻事故严重性和总损失的有效、经济的途径。其适用范围包括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可燃、毒性物质的操作过程、三废处理设施、公用工程系统、管道系统、反应器等工艺单元。评价程序分为以下步骤:(1)确定评价的工艺单元;(2)求取单元内的物质系数MF;(3)按单元的工艺条件,选用适当的危险系数;得出特殊工艺危险系数和一般工艺危险系数;(4)用特殊工艺危险系数和一般工艺危险系数相乘,得出工艺单元危险系数;(5)将工艺单元危险物质系数相乘,求出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6)用火灾、爆炸指数查出单元的暴露区域半径,并计算暴露面积;(7)查出单元暴露区域内的所有设备的更换价值,并确定破坏系数,求出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MPPD;(8)应用安全措施补偿系数乘以基本MPPD,确定实际MPPD;(9)根据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确定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停工天数)(MPDO);(10)用停产损失工作日MPDO确定停产损失。

2.5六阶段评价法

目前六阶段评价法在化工企业生产的安全评价中应用广泛,评价分为六个阶段,采取逐步深入,定量和定性结合,层层筛选的方式对危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并采取措施修改设计消除危险。该评价法是定量计算和定性的综合。该方法是由安全检查表确定分类化工企业生产中潜在的危险,结合实际生产工艺条件确定危险性大小,根据危险性的总体大小制定相应的预防方案及措施,相对其他安全评价方法较为实用且全面。其基本评价过程为:收集数据资料,充分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检查评价表,对生产工艺定性评价,检查化工企业装置布置、工艺流程、设备设施、安全环保措施等方面,初步识别危险源,再进行定量评价,检查生产介质、温度、液位、压力、操作过程等方面,确定危险性大小及危险等级,根据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措施及预案,将安全风险发生事故的概率降至最低,保证化工企业平稳运行[6]。

3评价技术的应用

从应急管理部网站上收集、选取了近几年来我国发生的造成重大伤亡或较大影响的150余例典型的化工事故案例,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统计得出,违章操作、设备故障、工艺缺陷、意外因素、管理漏洞是化学工业安全事故的五大危险源,将五大危险源作为安全评价的分析对象,开展评价技术的具体应用划分,如表1所示。

4总结

化工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工艺复杂性增加,安全环保问题也更加突出,安全评价技术在化工企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受重视,其是提高生产安全平稳的主要方法,能有效控制和预防安全隐患,提升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安全评价依据基本原则,采用评价方法贯穿化工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识别存在的危险因素、故障隐患、有害因素及危害后果,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及措施,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率与经济损失。安全评价技术需要根据化工企业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运用合适的评价方法,为企业制定符合的、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构建完善全面的评价体系,掌握评价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点,严格根据安全评价的内容制定预防措施,切实提高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创造良好的安全环保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洪武.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及安全评价初探[J].化工设计通讯,2020,46(4):132.

[2]王旭明.化工安全评价方法选择与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20(19):26-27.

[3]张慧.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及安全评价技术方法分析[J].石化技术,2018,25(12):154.

[4]安平,刘焱.石油化工企业安全评价技术分析[J].石化技术,2019,26(6):190.

[5]郑贤斌,李自力.DOW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在油库中的应用[J].油气储运,2003,22(5):49-52.

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价范文2

【关键词】博物馆建设 评价指标体系 风险评价

一、引言

博物馆作为具有特殊用途的公共建筑物,主要是用于保护和展示珍贵文物及资料。由于其建筑结构跨度大及出于对藏品的保护,要求建筑物的安全性及恒温恒湿等苛刻条件使得对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性的要求很高,给博物馆项目施工本身带来很大风险。目前,国内对于风险评价的研究较多,但针对博物馆建设施工风险的分析还较少,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二、博物馆建设施工风险指标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博物馆建设项目,相对于普通民用建筑来讲,通常面积大、造型独特,因此对于施工技术要求很高。同时,博物馆作为公共建筑,对于安全性、防火性及其建筑质量的要求必然相对较高。加上不少博物馆建筑作为一种城市、国家形象的代表,对于其本身的质量要求更是不言而喻。这就必然导致施工过程的风险加大,因而对于博物馆建设施工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并从而对其加以预防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在我国最初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对风险性认识不足,项目风险所产生的损失都由政府承担,投资效益差,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现象非常严重。改革开放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后,才渐渐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清楚地发现计划经济下投资体制的种种弊端是使风险缺乏约束机制的重要根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投资体制的转变,工程项目管理和评价体制逐渐与国际接轨,国家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工程项,如京九铁路、三峡工程、黄河小浪底工程等开展了相关的风险研究,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和一定的效益,为我国的风险分析理论与应用研究创造了条件。

目前大型项目风险分析评价中多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这种方法应用于一些隧道强风化层施工项目、地铁盾构区间隧道施工项目等大型项目风险评价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对于模糊综合评价法本身来说,评价指标体系的成功建立则是分析成功的重要前提,本文就博物馆建设施工的风险因素构建博物馆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三、博物馆建设施工风险的评价指标设计原则及建立程序

1、博物馆建设施工风险的评价指标设计原则。设计和制定博物馆建设施工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同时还要重视其所具有的科学性、层次性、系统性及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结合性和可操作性。

(1)目的性原则。本研究是针对博物馆建设施工风险选取的评价指标体系,尽可能客观反映博物馆建设施工风险,因此构建的评价指标具有明显的目的性。

(2)科学性原则。依据一定的目的设计博物馆建设施工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其名称、含义等,及对指标名称的质的规定。在理论上必须有科学依据,在时间上必须可行而且有效,这样才能据以收集资料以数量表现,并进一步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应用。

(3)层次性原则。博物馆建设施工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为一级指标,即6个大方面的风险因素;第二层共有16个二级指标;第三层次为三级指标,即将第二层次进一步分解,共有42个指标。

(4)系统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将博物馆建设施工风险视为一个系统对象,全面、综合地反映评价技术的整体情况,从中抓住主要因素,既能反映直接效果,又要反映间接效果,以保证技术综合评价的全面性和可信度。

(5)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结合使用既可以使评价具有客观性,便于用数学方法处理,又可以弥补单纯采用定量评价时的不足及数据本身存在的某些缺陷。

(6)可操作性原则。指标的设计既要考虑有数据的支持、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和可靠性,又要考虑计算方法的简易性等。评价指标过于复杂,会给评价带来困难,甚至不可操作;过于简单,又不能反映评价对象的基本情况。

2、博物馆建设施工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程序。博物馆建设施工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涉及到资料收集、评价目标分解、指标体系结构确定、指标的收集和筛选、指标内涵及标度设计、指标权重分析、指标体系的筛选和分析、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分析等步骤。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中,专家咨询法将贯穿其中每一个环节,最后构建出的指标体系结构还应该在实践中检验其有效性,才能在实际评价中应用。博物馆建设施工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程序如图1所示。

四、博物馆建设施工风险的指标体系及功能

依据指标建立原则构建的博物馆建设施工风险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1、技术风险。分析技术难度指标(设计错误和遗漏、设计规范不恰当等),技术成熟度指标(新工艺等未通过验收、工艺流程不合理等)和技术可靠性与适配度指标(工艺创新失败),反映博物馆建设施工过程产生技术风险的因素。

2、质量风险。分析人的因素(承包商超越能力承接项目、人员素质低下等),原材料质量(使用不合质量要求的材料等)反映博物馆建设施工过程中产生质量风险的因素。

3、费用风险。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准确性(市场调查和资源调查不准确、经济技术分析不准确等)、资金成本的不确定性(物价水平变化、银行利率调整、筹资方式改变等)、资金需求的不确定性(要素市场价格变化、项目重大事项变更、工期不确定等)反映产生费用风险的因素对博物馆施工的影响。

4、进度风险。分析项目经理的管理能力(施工设备选择、施工进度计划、劳动力安排、各单位之间的衔接)、气候条件等反应进度方面出现风险的因素。

5、管理风险。分析合同风险(合同条款风险、合同管理风险)、人员管理风险(安全风险管理、是否有恰当的激励措施、人员配置和职责分配等)、衔接风险(内部衔接风险、外部衔接风险),主要反映管理方面出现风险因素。

6、环境风险。分析政治和法律风险(政治稳定性、政策连续性、行业结构调整)、经济风险(通货膨胀、利率外汇波动、金融危机)、自然风险(地震风险、洪水风险、强风暴风险、塌方风险等),主要反映环境方面可能造成风险的因素。

五、结论

本文根据目的性、科学性、层次性、系统性、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及可操作性6大原则构建博物馆建设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进一步风险评价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凭慧:科技项目评价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价范文3

关键词:电网企业 资金安全 岗位标准 风险管控

一、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控意义

资金流作为贯穿电网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关键要素,其风险的管控能力、精益化水平、运营效益与效率都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资金全过程管理首先对电网企业资金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加强电费回收、如何严格防范小金库和“账外账”、如何进一步提高资金计划准确性、如何应用推广资金监控与管理系统、如何深化资金内部控制建设,全面、系统提升电网企业资金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是当前我们从集约化资金运营阶段到精益化资金管理阶段,再到未来5-10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体系化资金管理阶段,所亟需研究的重要内容。

开展常规的年度或季度资金安全检查工作目前已不能满足电网企业的发展水平与精益化管理要求。笔者认为,资金流入、流出安全的不确定性是资金安全风险的业务根源,主要由业务部门控制。因此,财务部门应对业务根源传递的资金安全风险通过资金管理手段进行控制。研究行之有效的资金安全管控体系可以保障电网企业资金、资产安全,加强电网企业资金安全风险的事前监控、事中预警,防范资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电网企业资金安全有序运作。

二、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控分析研究

(一)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控现状。电网企业每年都有巨大的资金流入项目及资金流出项目,资产规模庞大,运行维护工作较多,本文根据广东电网公司的一体化管理流程,分别从预算管理、资金集约管理、风险内控管理、财务基础管理等几方面分析电网企业的资金安全管控现状。

1.预算管理。建立了由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工作组、预算执行单位组成的三级预算管理责任网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算管理架构。规范预算全过程管理,建立“财务管理业务化、业务管理财务化”的互动机制。实施预算标准化管理,运用标准化的工作表单,分层、分业务地定期向局各单位提供标准化的预算执行反馈服务,提升决策支持能力。实施划小单位核算,将EVA管理评价延伸到一线生产单位和供电所,客观反映不同区域细分市场的价值创造,引导资源优化配置。

2.资金集约管理。实施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推进资金集中支付和资金零余额管理,资金集中支付率占全部资金支付总额的90%以上。持续精简账户体系,精简率达66%,有效缩短资金归集链条,降低资金风险。强化资金安全管理,形成“检查―整改―验收”持续改进的资金安全管理机制。实现电费集中核对,撤销区局四大银行收入账户,建立营销财务对账机制,有效提高电费对账效率,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3.风险内控管理。建立以风险管控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三级风险管控网络,实现风险管控全覆盖。构建供电所内控闭环管理机制,建立三级“纪检、监察、内控”大监督组织机构,促进内部控制管控措施有效落地。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机制,做实内控管理基础;组织开展内控体系的自我评价和检查评价,总结内控体系实施效果。

4.财务基础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和网省公司的会计核算制度。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制定《资金结算资料规范》、《成本费用开支范围规范》等业务操作规范。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全面覆盖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资金开支、会计核算等核心业务。

(二)电网企业加强资金安全管理的紧迫性。电网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若资金安全管理存在缺陷,电网企业会面临巨大的资金安全风险,一旦发生资金舞弊事件会给电网企业带来较大的资金损失,因此,电网企业有必要加强资金安全管理、保证资金安全。目前电网企业缺乏系统性的资金安全管理体系,不能做好资金安全管控的事前监控、事中预警、事后补救。在实际工作中,资金安全事故主要是由于存在资金安全管理漏洞,且各资金安全岗位对实际工作开展理解不一致,造成执行上存在偏差,给资金安全带来风险。一般来说,资金安全事故不仅发生在财务部门,也会发生在业务部门,业务端口的资金安全犯罪不仅会导致电网企业资金流失,还会造成电网企业资产损失(电表失窃案件等),影响电网企业资金的回收率,威胁电网企业资产安全。由此可以看出电网企业迫切需要制定符合其业务特征的资金安全评价管控机制,从财务端口、业务端口两个方面着手,通过建立量化的评价方式,全面掌握资金管理状况,落实岗位资金安全责任,改进企业资金管控措施,持续提升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控水平。

三、地市供电局资金安全岗位评价标准体系建设

(一)地市供电局资金安全岗位评价标准体系建设目标。规避电网企业资金安全风险,加强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电网企业动辄几百亿元甚至过千亿元的资金流转,建立行之有效的资金安全管控体系,可保障电网企业资金安全。建立电网企业资金岗位安全评价标准,推进管控措施落地执行。通过以风险为导向构建和实施资金安全岗位评价标准体系,使资金安全管控措施得以量化,建立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控评价的长效机制。完善电网企业资金岗位绩效考核手段,将风险管控落实到岗位。资金安全岗位评价后结果同组织绩效、个人绩效挂钩,加强资金安全管控力度,使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理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地市供电局资金安全岗位评价标准体系建设思路。资金安全岗位评价标准体系的基本建设思路是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规章制度为依据,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法,形成资金安全岗位评价标准体系基本模型。

1.建立资金安全风险数据库。在资金安全风险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搭建资金安全风险框架,并以资金流动向业务延伸和业务流程梳理的方法,辨识、评估资金安全风险,形成资金安全风险数据库,以风险为导向,框选资金安全重点业务事项。

2.梳理资金安全岗位及工作标准。以风险为导向,与资金安全相关的机构层级、部门、岗位建立起映射关系,将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到岗位工作标准,从业务源头把控资金安全。

3.建立资金安全岗位检查运作机制。划分准备、检查、整改及报告共三个阶段,设计运转流程、检查方法、检查标准等内容,指导地市供电局开展资金安全岗位检查工作,保证检查工作有效运转。

4.建立资金安全岗位评价运作机制。根据资金安全检查结果,对违规事项扣减风险分值,并评出单位“资金安全星级”、岗位“资金安全警示灯”,使单位、岗位资金安全质量显性化,推动绩效持续改进。

四、地市供电局资金安全岗位评价标准体系建设流程

(一)梳理资金安全风险数据库。资金安全风险数据库不应仅局限于资金管理(财务端),应将评价端口前移至涉及资金流入、资金流出(业务端)的相关业务。梳理资金安全风险数据库主要分为三个步骤,一是分析资金安全风险特征,二是搭建资金安全风险框架,三是辨识、评估资金安全风险,形成资金安全风险数据库。

1.分析资金安全风险特征。资金安全风险来源于资金流入安全不确定性和资金流出安全不确定性两个方面。地市供电局资金流入安全的不确定性包括经营收入、投资收入两大方面;资金流出的不确定性包括经营支出、投资支出两大方面。资金流入、流出安全的不确定性是资金安全风险不确定性的业务根源,资金管理的不确定性是资金安全风险不确定性的财务根源,资金管理本身存在的不确定性,与流入、流出不确定性综合作用,表现为资金安全风险的终极不确定性,即资金安全风险,如图1所示。

2.搭建资金安全风险框架。资金安全风险数据库基于资金安全风险特征分析,按照地市供电局资金安全风险特征,将资金安全风险分为资金管理风险、资金流入风险、资金流出风险共三大类,从定量、定性两个维度分析、分解三大类型资金安全风险,由粗到细逐渐形成资金安全风险框架。

(1)资金管理风险框架。资金管理风险框架主要以一体化框架进行搭建,具体如表1所示。

(2)资金流入、资金流出风险框架。财务部门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等财务数据,梳理出经营业务、投资业务主要的资金流动项目。其中,电费收入作为地市供电局资金占比最大的资金流动项目,价量管理、欠费往来、收款核对等关键营销业务对电费收入有重大影响。

(3)辨识、评估资金安全风险,形成资金安全风险数据库。对资金安全风险框架中的风险进行性质划分,可以分为业务流程类以及资金流动类。对于业务流程类的风险,根据业务环节辨识风险事件以及分析风险源/控制源。对于资金流动类的风险,辨识风险事件后,以资金支付申请或资金收款为起点,向前延伸业务环节以分析、梳理风险源/控制源。

(二)形成资金安全岗位工作标准。将资金安全风险数据库中的每一个风险事件的风险源/控制源,循序渐进地映射到机构层级、部门以及岗位,梳理与风险源/控制源密切相关的资金安全岗位工作标准,从业务源头把控资金安全,如下页图2所示。

(三)建立资金安全岗位检查运作机制。划分准备、检查、整改及报告共三个阶段,设计运转流程、检查方法、检查标准等内容,开展资金安全岗位检查工作,保证检查工作有效运转。本文主要分析资金安全岗位检查运转机制中的资金安全检查主体、检查方法、检查标准等重要内容。

1.资金安全检查主体。组建资金安全评价工作小组,根据年度资金安全工作部署、上级单位提出的资金安全评价要求,成立评价工作小组,选定工作小组成员需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结合评价对象业务性质、评价工作量、评价任务难易程度等,按照资金安全风险评价工作小组构成要求进行评价小组的组建;评价中若有特殊需要,评价组织机构还应考虑外聘专家,以协助评价人员完成特定的评价取证和评价工作。

2.单位、岗位评价方法。

(1)自评价。职能部门、区局、二级机构根据资金安全评价标准对相应现金安全工作进行评分,检查的问题需填写在单位自查问题整改表内,制订整改措施,实施有效整改。

(2)独立性评价。工作小组通过现场检查、访谈、抽查样本、重新测试等方法,检查各部门资金安全工作实施情况,检查自评价问题整改情况,根据资金安全评价标准对实际资金安全相关工作进行评分,同时填写资金安全岗位评价记录表。

3.资金安全检查方法。资金安全岗位评价标准体系评价的方法不仅包括访谈、观察、重新执行等常见的检查方法,还增加了穿行测试和抽样测试法。

(1)穿行测试法。穿行测试法是指工作小组根据资金风险动因,向前延伸一项或若干项业务环节,从头到尾检查业务实际处理过程,以评价该资金安全风险从业务端到财务端工作控制情况的评价方法,穿行测试一般用于风险极高的业务事项。

(2)抽样测试法。抽样测试法一般用于重大资金风险工作的检查,可遵循评价对象抽样表中的规定以确定最少评价样本数量,如表2所示。

(四)制定资金安全岗位评价运作机制。评价机制包括单位评价、岗位评价,设定单位评价分值及岗位评价分值,并将评价结果应用到组织绩效考核、年中个人绩效考核内,有效分解资金管理责任,便于资金管理长效机制有效落地。

1.单位评分标准。设定职能部门、区局、二级机构单位层级评价总分值为100分,考评过程中发现未按照《资金安全评价标准》开展实际工作的,违规一次按照以下规定进行扣分:

(1)可承受风险。风险极高:扣除5分;风险高:扣除4分;风险中:扣除3分;风险低:扣除2分;风险极低:扣除1分。

(2)不可承受风险。对于违反不可承受风险的工作规范,一律一票否决,单位“资金安全星级”直接评为最低,岗位“资金安全岗位预警灯”直接为红灯,按照表内分数相应在组织绩效考核、单位绩效考核内进行加(扣)分,激励各部门、单位加强资金安全防范工作。

2.岗位评分标准。在检查各单位资金安全情况时同步进行岗位资金安全检查,记录未按照资金安全标准开展资金工作的岗位,根据违规条数形成该岗位五颗星(红色)、四颗星(黄色)、三颗星(红色),将资金安全责任落实到岗,有效分解资金管理责任,加强资金安全控制。如表3所示。

五、结论

通过合理的资金安全管控措施,结合电网企业业务现状,实现电网企业资金安全风险的事前、事中、事后风险管控,保障电网企业资金安全,有效降低电网企业资金安全风险。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一是将资金安全评价的范围从财务部门前移到业务端口,部门范围涵盖财务部门、业务部门,业务范围涵盖全部资金流入、资金流出、资金管理业务;二是将资金安全涉及的全部业务流程还原,制定资金安全工作标准及具体的检查方法,客观、有效对资金安全业务进行评价;三是将单位、岗位评价后分数同组织绩效、个人绩效考评相结合,提升财务人员对资金安全的重视性,加强资金安全管控的力度。S

参考文献:

1.金艳丽,丁晓红编译.经济大家的声音[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2.卢利娟.电网公司内部控制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李祝平.市级供电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钟云南.省级电网公司战略财务分析[D].厦门大学MBA学位论文,2009.

作者信息:

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价范文4

【关键词】城镇燃气管道;安全寿命;风险评估

随着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被引入国内,燃气公司对于在役燃气管道的完整性管理越来越重视。城镇燃气管道在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等阶段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风险评估是燃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开展城镇燃气管道全寿命期的风险评估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对燃气管道进行风险评估可以找出各个阶段的高风险管段,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控制,将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范围,为城镇燃气管道的安全运行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城镇燃气管道安全寿命风险评估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影响燃气管道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在管道运行的过程中受到第三方的破坏、腐蚀穿孔等都会引发燃气事故,随着燃气管道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不可避免的会面临老化的问题,老化管道的安全性如何,还能再使用多少年,这些都是管理中所关心的问题。通过对管道的寿命进行风险评估,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对燃气管道安全寿命进行风险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城镇燃气管道安全寿命风险评估

1、风险及风险评价。“风险”这一个词语最早出现在17世纪,它源自于西班牙的航海术语,其意思是航海时遇上危机或触礁。风险是通过事故现象和损失事件所显现出来的,风险的构成主要有三个方面,即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以及风险损失,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先是由风险因素引发风险事件,再由风险事件造成风险损失,其产生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就是风险。风险评价是综合考虑不同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根据国家相关的安全标准来衡量风险的程度,判断该系统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控制措施。通过定量或定性的风险评价,对管道的各管段进行风险识别,根据风险的程度对其进行排序、定位,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降低管道故障的发生率。

2、城镇燃气管道安全寿命期风险评价的概念。城镇燃气管道安全寿命期包括了管道的设计阶段和施工验收阶段及运行维护阶段,城镇燃气管道安全寿命期风险评价就是指在城镇燃气管道寿命期中,最大限度的考虑到各个阶段可能会产生的风险和正在发生变化的风险,并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价。

(二)城镇燃气管道安全寿命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城镇燃气管道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对燃气管道进行风险评价的基础,根据一套可以反映出燃气管道系统运行状态的评价指标体系所作出的风险评价结果能够反映出城镇燃气管道风险的实际情况,同时,还可以为燃气公司预防危险事故的发生提供合理、有效的信息。构建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管道的风险评价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以有效推进城镇燃气管道系统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二、城镇燃气管道安全寿命期各个阶段的风险

(一)设计阶段的风险

计算模型设计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设计理论不完善、计算分析偏离实际的工程等,从事故控制的角度来讲,设计风险是可以避免的。设计风险的出现主要是人为的原因而造成的,理论发展的不完善常常是设计阶段最需要重视的,设计风险通常表现为阀门选择错误、工艺设计不合理以及控制系统部匹配等。

(二)施工阶段和验收阶段所存在的风险

施工和验收阶段的风险主要体现在施工工艺的不完善和施工水平的低下以及质量监督控制不严格等方面,在施工的过程中,不论哪个一个环节的设计或施工若没有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都有可能会形成质量安全隐患,造成施工阶段的风险。除此之外,城镇燃气监督人员的素质低和管理能力低等,都会造成施工和验收阶段的风险。

(三)运行和维护阶段的风险

燃气管道在设计、施工和验收阶段所隐藏的风险都会在运行维护阶段显现出来,运行维护阶段的风险损失大多都由燃气公司承担,对燃气管道进行风险评价可以有效的降低管道运行维护阶段的风险和整体的运营成本。城镇燃气管道运行维护阶段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工人的误操作和业务素质水平低以及责任心不强而造成的。

三、城镇燃气管道安全寿命风险评价的原理及评价方法的选择

(一)城镇燃气管道安全寿命风险评价的原理

1、评价目的。城镇燃气管道寿命期风险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判定城镇燃气管道风险的等级,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高风险管段的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风险等级可以分为高风险和中风险以及低风险,对于低风险的管道可以按照城镇燃气管道的运行程序进行管理;中风险的管道则需要强化其监督管理;高风险往往的城镇燃气管道运行过程中所不能够容忍的,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将高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范围。

2、评价内容。通过对城镇燃气管道寿命期各个阶段风险的分析,可以得出其评价的内容,以城镇燃气管道寿命期风险评估为中心,通过对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阶段的风险源进行辨识,再对各个阶段进行风险评价,从而确定出各个阶段的高风险管段,同时,制定出有效的控制措施。

(二)城镇燃气管道安全寿命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通过对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分析可以看出,一些评价方法适合用于危险因素的便是,例如:安全检查表法;一些方法适合用于风险因素之间的权重分析,例如:灰色层次缝隙评价法;此外,还有一些方法只能够对事故的后果进行评价。在对城镇燃气管道进行风险评价时,需在熟悉评价系统的前提下,选择正确的风险评价方法,所选择的风险评价方法应遵循充分性和适应性以及系统性等的相关原则。

四、结束语

城镇燃气管道安全寿命期风险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且又系统的工程,目前,城镇燃气管道的敷设里程呈现出增长的趋势,新建和原有的燃气管道都需要实用性较强的风险评价技术来保证管道的顺利建设和安全运行。因此,结合国内城镇燃气管道的实际情况,开展城镇燃气管道安全寿命风险评估,对于提高我们国家城镇燃气管道的安全管理技术和水平发挥着较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昕、姚安林、蒲宏兴.城镇燃气管道全寿命期风险评价方法研究[J].浙江浙能天然气运行有限公司、西南石油大学.2013-01-15

[2]严荣松、高文学、李建勋.燃气管道安全风险评价分析[J].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2010-03-15

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价范文5

关键词:化工建设;安全评价;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化工企业生产具有很大的危险性,首先是物料危险性大,危险化学品大都是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特性的危险化学品,如果生产过程中安全措施没有做到位,那么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其次化学生产工艺过程也是十分复杂;高温高压、低温真空的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危险源较为集中也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和触发因素;最后就是化工企业工作强度大,连续作业会使得操作人员疏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所以在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安全生产管理,安全评价方法最初是在保险行业的发展下形成的,逐渐发展运用到其他多个领域,现在在化工生产中,安全生产管理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一、化学工艺安全评价的必要性

化工建设项目过程中常常使用或者储藏一定的危险物质,它们往往具有易燃、易爆、中毒等危险,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破坏社会的稳定和谐。通过安全评价对化工建设项目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价以及制定安全对策措施,一方面可以有效消除安全隐患,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有益指导;另一方面根据安全评价结论制定应急预案可以有效的降低事故损失,使得危险化学品在管理上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目前,化工建设项目中的安全评价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一是未能根据各个建设项目的自身特点对其进行安全评价。鉴于化工物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且来自不同的化工企业,使建设项目和系统内存在着不同的有害因素。其二是我国当前阶段下的安全评价系统还不够完善,不能将安全评价理论和实际经验高效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导致化工建设工程中事故出现的可能性和严重性不能准确的判断出来,严重影响了化工建设项目的质量。因而完善安全评价技术尤为重要。

三、化工企业安全评价的方法

(一)安全检查表分析

该方法是针对化工系统或单元,将一系列分析项目列出安全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的状态,这些项目包括设备、操作、控制、环保和安全等各方面。利用检查条款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等,对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作为一种定性或半定量的评价方法,安全检查表分析通常可提出一系列的提高安全性的可能途径并提供给管理者参考。安全检查表分析方法的特点主要有:事先编制,有充分的时间组织有经验的人员来编写,能做到系统化和完整化,不致于漏掉能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可以根据规定的标准、规范和法规、检查遵守的情况,提出准确的评价;表的应用方式是有问有答,给人的印象深刻,能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表内还可注明改进措施的要求,隔一段时间后重新检查改进情况;简明易懂,容易掌握。

(二)预先危险性分析

预先危险性分析主要用于对化工危险物质和装置的主要工艺区域进行分析。常常发生在过程发展的初期,在没有详细设计和操作程序资料时进行,通常是进一步危险分析的先导,在过程发展的初期使用这一方法最为有效。实际评价中,通常在工艺装置的概念设计或研究和发展阶段使用,特别在进行厂址选择时非常有用,它还经常作为PID设计之前的设计检查工具。虽然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一般用于项目发展的初期阶段,此时对潜在的安全问题无经验可借鉴,但对于分析已投入运行的大型装置或者危险划分先后次序时,也是很有帮助的。

(三)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是以关键词作为引导,寻找工艺过程或状态的变化,再进一步分析造成此次变化的原因、可能的后果和预防对策措施。运用该研究分析方法,能查出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并能以危险和有害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来确定,设备和装置中的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

(四)事件树和事故树

事件树和事故树都属于用逻辑推理进行评价的定量安全评价方法。事故树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方向的“树”,它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识别评价,是安全分析评价和事故预测的一种先进的科学方法。非常适合于高度重复性的系统。但是步骤较多,计算也比较复杂,在数据较少时进行定量分析还需要做大量工作。

(五)危险指数评价法

危险指数评价方法为所首创,目前在化工领域应用最广的一种评价方法。该方法以物质系数为基础,再考虑工艺过程中的其他因素(如操作方式、工艺条件、设备状况、物料处理和安全装置情况等)的影响,来计算每个单元的危险度数值,然后按数值大小划分危险度级别,对化工生产过程中固有的危险进行度量。危险指数评价目的是从安全角度出发,对所要分析的问题,确定与工艺及操作有关的危险性,通过对工艺属性进行比较分析计算,进而确定哪一个区域的相对危险性更大,重点对关键区域单元,即危险性大的单元,进行进一步的安全评价补偿。故障类型和影响危险性分析、事件树和事故树属于概率的危险性评价方法,即可认为是全定量的分析方法。其余方法则认为是半定量的分析方法。全定量的危险性评价是一种以可靠性为基础的评价方法,通过查找出系统可能的故障或事故模式,并根据已经积累的故障和事故数据,计算出待评价系统的故障或事故发生概率,进而计算出系统的风险率和可接受的风险值,通过比较来评价系统是否安全。换句话说,全定量的危险性评价是运用风险率来衡量系统的危险程度的一种方法。由于这类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是根据大量数据统计资料,经科学计算得出的,能够较好地反映系统危险性的真实情况,但这些方法需要收集的资料较多,评价起来较为复杂。

四、石化企业安全评价的注意事项

高温重质油品事故几率较高重油含腐蚀性物质多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导致设备、管道穿孔造成物料泄漏例如中石化目前炼制的高硫、高酸油反应危险性参数必须考虑全面不仅包括物的一面还要包括人的一面如操作人员素质不同始安全性带来很大影响社会、家庭又会影响人的心理评价时不能忽略这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应全面、客观的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程度产生的原因及出现危害的条件及其后果为安全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评价结果应该用综合单一数字表达由于评价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才能真正反映安全性的实际情况但评价时又不能把因素逐个进行比较只能进行综合性评价所以必须用单一的数值表示综合危险性计算的方法力求简单由于评价需反复计算如太复杂则增大工作量加大评价成本完全满足评价的各项要求是比较困难的这是因为每项要求均有不同程度的难点但应尽力满足其要求安全评价技术对预防石油化工企业事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安全评价技术对事故发生能够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安全评价技术可以对石油化工生产系统潜在的可能发生的损失进行科学有效的预测及评价,并通过对风险隐患点的预测提前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提高石油化工生产系统的安全系数因此安全评价是一门控制系统总损失的技术评价过程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体现了从被动到主动从事后处理到事前预防从经验到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

结束语

从事安全评价技术的工作人员应认清安全评价的本质,树立环境安全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关注化工类,不断地扩展有关化学材料的知识面,不断地积累化工建设方面的经验。从实际出发,在考虑到突发事故的前提下,创建切实有效地工程实施方案,以及制定合理的管理决策和预防措施。化工建设项目的执行人员可以将在工程实施期间出现的突发事故及时的反馈给安全评价人员,以便做出相应的调整。双方人员的及时沟通,能进一步提高安全评价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苗杨.我国化工企业安全评价浅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12:51-52.

[2]邢丽梅.试析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与安全评价[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6:118.

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价范文6

关键字:建筑施工;施工现场;安全风险;风险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主要是建筑工程产品在施工现场、生产的不确定性,它和普通产品不同,它汇聚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不确定性不仅会给施工单位带来了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同时也构成了影响社会的不利因素。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主要包括施工质量以及施工生产安全管理两个方面,在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的同时,严重的质量问题,不仅会让建筑工程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也会影响工程质量以及效益。随着城镇化进程以及经济迅速发展,在建筑业大力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一定发展,针对出现的安全事故,必须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

一、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

(一)建筑施工现场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活动中,通常由专业的管理人员、工程师、施工班组长、技术、安全、维修以及一线操作人员组成,在邀请相关制造商以及供应商共同参加的同时,保障建筑工程人员正确认识活动风险。在这个过程中,风险管理小组通过正确分解作业活动,在划分作业步骤的同时,及时辨认风险隐患;在正确评价危害的同时,明确风险等级,根据现有措施科学运用安全措施,进行风险沟通;在施工现场风险辨识前,建筑工程现场的安全风险管理小组必须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要求,及时收集法律法规标准、装置区图样、项目施工图样、施工机具设备、事前事故记录、防线控制措施、风险评估说明以及厂商说明书等。

1、危险辨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危险辨识根据施工活动相关特点,在危险辨识的同时,识别职业病、事故类型以及潜在伤害 。在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特点的同时,进行新材料、工艺设备、技术产品、临时作业、危险作业以及控制不足的作业识别。为了保障建筑工程危险识别,必须加强施工方法、机电设备伤害、化学品特性、材料搬运、防护设施、临时设施、作业环境以及施工设备布置识别。

2、风险评价

建筑工程风险作为特定风险后果严重性、可能性的结合体,风险评价不仅是评定已辨识风险等级,也是判定可接受风险的具体程度。在已有风险控制评价中,施工活动根据风险控制措施有效性以及风险实效引发的事故后果,进行科学评价,明确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等级;在已经辨识的危险可能性以及后果确定中,后果严重性主要是事故对人员组成的伤害程度,主要有轻度、中度以及重度伤害,在评价过程中,为了更加公正客观的评价事故后果影响以及发生可能性,在综合分析类似事故后果以及频率的同时,仔细统计事故数据。

3、建筑工程现场安全风险顺序

建筑工程风险控制措施根据优先顺序特点,在正确识别风险的同时,不断替代、消除风险隐患,进行个体防护。在具体的施工活动风险中,建筑施工单位必须根据风险等级要求,在明确风险控制措施的同时,对轻微风险,通过反复检查的方式,让安全风险始终控制在轻微风险;对一般风险,在采取相应的风险措施的同时,对施工活动风险进行正确的分析,从而将机械、化学物质以及电气伤害降到可以接受的范围;对特殊风险,在没有将风险指数降到轻微或者一般风险时,必须严格杜绝施工活动。

(二)建筑施工现场评审以及记录

为了保障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效益,在风险评估中,必须对相关文档进行认真记录、存档,存档周期一般在三年以上。在实际记录评估中,通过明确施工现场工艺、地点、活动以及使用机具,在后续成员职务评估时,通过识别施工活动具体事项以及可能诱发的事故,针对风险等级,必须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人员签字批准。

二、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一)增强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建筑施工安全意识

在建筑施工中,操作人员不安全行为和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有直接联系,为了保障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效益。在实际施工中,必须加强建筑施工特殊工种安全技能教育管理,根据施工特点,在严格施工电梯、起重机、电工、架子工培训教育的同时,加强执证上岗控制力度。在岗前教育培训以及技术交底中,安全管理作为动态的管理过程,在明确危险源的同时,必须正确分析安全管理实际情况,对技术项进行岗前教育和技术交底。

(二)优化建筑工程安全防护体系,完善应急方案

受生理、心理条件局限,为了避免建筑工程施工事故,建筑施工安全必须做好临边防护,在加强施工安全风险的同时,采用培训教育的形式,从根本上减少事故发生可能性;在提高应急方案演练的同时,制定相应的救援预案。事故发生时,通过应急处理方法,在快速反应的同时,将故障控制在萌芽以及局部地域,从根本上杜绝事故蔓延放大,对建筑工程造成的影响。

(三)购买工程保险,减小安全风险

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新材料、工艺、设备不断出现,在实践应用中,施工单位面临着经验不足、技术承接不够的现象;因此,为了提高施工效益,建筑工程必须加强工程弱点、特点检测力度,在统筹布局,综合评价的过程中,降低安全风险。

另外,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包括施工企业、项目单位、监理部门、监测机构、政府部门以及参建人员;因此,在实际管理中,必须根据参建人员复杂性,在统筹规划安全风险管理方案的同时,使用多种措施并存的方式,减小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在增强建筑工程机械化水平以及隐患管理的同时,根据施工单位自身特点,在明确坍塌、物体打击、坠落、机械伤害、触电的同时,从根本上降低建筑工程安全事故以及现场安全风险。

结束语: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必须坚持以“安全第一,综合治理,预防为主”为方针,在优化安全管理的同时,根据风险管理内容以及措施,从根本上提高建筑施工单位经济效益,促进施工单位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彬.浅析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3).

[2] 李绍山,王斌.施工现场风险管理[C].//第五届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国际会议暨第五届天然气管道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81-85.

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价范文7

【关键词】钢结构;风险评价;控制

1.引言

钢结构大型化是我国港口设备设施的发展趋势之一。钢结构制作、安装过程中,人机配合、交叉作业量大,港内运输、吊装环境复杂,受限制条件多,同时还面临驳船海上运输大型钢结构件等高风险作业,安全生产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控制金属结构制作、运输、安装过程的风险,确保安全生产,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成为各相关企业面临的重要议题。运用风险评价理论对港口钢结构制造、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查找原因,提出控制风险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港口钢结构制作、安装主要工艺流程

主要过程包括车间制造、道路运输、现场安装三部分。详细制作流程如图1所示。

3.风险评价步骤与方法

5.港口钢结构制作、安装风险评价

应用前面介绍的评价方法,结合港口钢结构制造、安装实际情况,分析如下:

5.1车间制造风险评价

车间制造包括材料选取、下料、机加工、组装、焊接、厂内运输、装卸,吊装、涂装等过程和环节。车间制造过程、环节最多,风险也最多。主要风险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容器爆炸、其他伤害等。

5.2道路运输风险评价

港口钢结构件特别是大型钢结构件道路(水路)运输,由于交通事故(包括构件从车上滑落、车辆或构件碰撞其他设施),可能导致人身伤害、车辆(船舶)损害、货物损坏、交通设施损坏等。

道路(水路)运输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车辆(船舶)技术状况不符合要求、超载、违反交通规则(船舶违反避碰规则)等,设备、构件等固定、捆扎不当,驾驶技术差、违章指挥等。

交通事故风险评价等级为D= 3*3*15=135,确定为Ⅲ级,属中度的风险。

5.3现场安装作业风险评价

5.3.1起重伤害(吊装作业)

现场作业主要风险来源于人机配合作业,最主要风险之一是配合吊车作业。由于起重设备故障、操作失误、安全装置失灵,人员站位不当或未闪开钩行路线,可能导致作业人员受到起重伤害,起重伤害的后果比较严重。

此项风险评价等级为D=3*6*7=126,确定为Ⅲ级,属中度的风险。

5.3.2高处坠落(包括高空坠物)

现场作业另一个最主要风险是高处作业,包括高处坠落、高空坠物,在前面已分析、评价过。但在现场作业中,此类风险后果更严重,因为现场高处作业高度更高,从几米高到几十米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此类风险的控制,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要做好防“两高”工作。

此项风险评价等级为D= 3*3*15=135,确定为Ⅲ级,属中度的风险。

5.3.3火灾

现场明火作业存在风险较大,特别是从事技术改造的现场作业,因为是在原因设备、设施上或附近进行改造,难免要与原设备、设施或装卸生产形成交叉作业,一旦动火不慎,有可能引起火灾,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

此项风险评价等级为D= 1*6*15=90,确定为Ⅲ级,属中度的风险。

5.险分析、评价结论

5.4.1可容许风险

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灼烫和其他风险(职业病)。

5.4.2中度的风险

包括起重伤害(吊装作业)、高处坠落(高空坠物)、容器爆炸,道路运输(船舶运输)、触电和火灾。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港口钢结构制作、安装过程中既存在可容许风险,也存在中度的风险,而中度的风险比例高达54.55%,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有效地措施,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6.风险控制对策

风险控制是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风险控制是指为了降低失效概率,减少损失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改变危险源的性质,减少暴露,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发挥对危险防范措施的功效等都是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风险控制的对策:消除或降低风险、管理控制、个体防护、应急预案等。

6.1消除风险或降低风险

有的风险可以消除,有的作业存在风险,采取其他作业方式替代,也可以消除风险。但对于港机钢结构制作而言,绝大部分的风险是必然存在的,是无法消除或降低的,如高处作业、电气焊作业等。对于这些作业存在的风险,我们可以通过管理控制、个体防护、制定应急预案等措施进行风险控制,确保员工安全健康。

6.2管理控制

在港口钢结构制作过程,很多安全风险需要通过加强管理进行有效地控制。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控制风险方法:建立健全并有效运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培训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积极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开展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等。

6.3个体防护

对于一些危害必须采取个体防护措施来消除或降低风险程度,如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绝缘手套、绝缘鞋、安全带、防护眼镜;个体防护是防范作业中安全风险的最后一道屏障。

6.4应急预案

为了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减少事故损失,快速、有效地组织抢险救援,应急预案必不可少。设立应急救援组织和抢险队伍,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紧急处置,减少或降低损失。坚持每年组织员工演练一次预案,并不断根据情况变化更新预案,保持预案处于持续改进之中。

7.结束语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无处不在,只有辨识出危险危害,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或控制住危险危害,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安全和健康,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绩效。基于风险控制的全面技术管理体制的建立是当代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不仅会给企业带来重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可以减少事故,起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国凡.《钢结构焊接制造》.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4月版.

[2]倪献寿.《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3]刘衍胜.《实用安全生产管理教程》.青岛出版社,2005年5月版.

[4]GB/T 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2001年版.

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价范文8

关键词:危化; 风险评价;探讨

1前言

环境风险是指由自然原因或人类行动引起的,通过环境介质传播, 能对人类社会及自然环境产生破坏、损害及毁灭性作用等不良后果事件发生概率及其后果。

近年来环境风险评价作为源头预防和减缓次生环境影响的主要手段,日益受到环境管理部门和危化生产企业的重视,通过开展环境风险评价,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评估项目的突发性灾难事故的发生概率以及事故发生后的环境影响,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危化生产项目使用的原料多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品,在原料的运输、仓储和使用过程,如管理操作不当或意外事故,存在着腐蚀、中毒、爆炸等事故风险。一旦发生这类事故,将造成有毒有害化工原料的外泄,对周围环境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化学品生产环境风险评价从风险识别―事故源项分析―风险值计算--风险管理, 具有面广、量大、复杂、难度高等特点。由于风险事故本身的不确定性, 环境风险定量分析存在相当难度。

以甲醛生产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为例, 对危化生产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的程序、主要工作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2.某甲醛生产线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

2.1环境风险识别

一是从项目所涉及的危险化学物品的种类入手, 了解这些化学物质的潜在危险性, 包括闪点、熔点、沸点、自燃点、爆炸极限、危险分类和毒性分类等,识别风险物质; 二是从生产工艺过程和设计方案入手, 了解项目的装置组成和相应的配套、辅助设施, 了解各装置(贮灌和管道等) 的工艺参数、物料数量及潜在危险性, 分析各装置的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确定风险单元。

2.1.1风险物质识别

某甲醛厂生产过程中涉及使用、储存主要危险化学品有:甲醇、甲醛。根据HJ/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附录A1表1可知甲醇、甲醛均为易燃、爆炸性物质。附录A1表2规定的有毒物质有甲醛、甲醇,其生产场所和贮存区的临界量如下表:

危险化学品名称及临界量

序号 物质名称 生产场所临界量(吨) 贮存区临界量(吨)

1 甲醛 20 50

2 甲醇 2 20

甲醛:生产场所:每天产量约为8-9t;贮存区:密封盛装,每月贮存约200-250t。

甲醇:生产场所:每吨产品用量约为0.46t,每天用量为40-45t;贮存区:密封盛装,每月贮存用量,约150t。

根据上表进行物质风险识别,结果见下表:

甲醛物质风险识别结果

名称 形态 危险因素 危险源级别

甲醛 液态 有毒、易燃易爆 重大危险源

甲醇 液态 有毒、易燃易爆 重大危险源

2.1.2风险单元的识别

2.1.2.1生产过程风险单元

贮罐: 甲醇、甲醛贮罐在一定的贮存期, 贮罐会破裂, 保险控制阀等会发生失效, 若不及时发现或更换, 易发生物料外泄。

管道: 输液(物品) 管道相对是安全的, 但由于管道布置在地面或空中, 受外力影响, 有破裂的危险性。

阀门: 各贮罐均配有止回阀, 其危险性在于作业时关闭不紧或年久失修(更换) 时, 易出现贮罐物品外溢。

泵: 作业场所用到各种离心泵、往复泵, 长期使用, 易发生机壳损坏或密封压盖损坏而导致危险品外泄。

储运危险性

作业: 在各物品的装卸过程中, 易出现操作不当致使危险品(液体) 外泄及作业人员受灼伤的现象,装卸电石易造成扬尘。

2.1.2.2储运过程风险单元

仓储: 在一般情况下, 各贮罐是安全的。但物料外泄时, 或受外因诱导(如火源、热源等) 会引发各贮罐物料发生燃烧及危险品外泄。危险品进入环境的

途径为: 贮罐――废液池――生化处理站――地表纳污水体。甲醛、甲醇贮罐是该系统最大的危险源。因其危害程度高、贮存量较大装卸次数多, 存在泄漏的风险性大, 外泄后进入环境的途径为: 贮罐――废液池――废水处理站――地表纳污水体。在外力影响下(如火源、热源) , 会引发燃烧, 致使污染物向环境空气中散发, 危害人体健康。

运输: 危险品在运输过程中若发生覆车, 撞击等事故, 会使危险品外泄、燃烧。甲醛、甲醇等均会进入事故附近水体环境中散发。

综上所述危险化学品生产中设备管道、弯曲连接、阀门、泵、储槽、运输容器等均有可能导致物质的释放与泄露,发生毒害、火灾或爆炸事故。

根据对环境风险物资的筛选和工艺流程确定风险单元主要为:原料运输过程、液体输送过程、原料仓储过程、反应过程。

2.2事故预测分析

甲醛生产项目事故主要是甲醇、甲醛生产、贮运过程中的泄漏。

危险化学品事故预测及风险分析

重点环节 生产、仓储、运输

事故 火灾、爆炸

原因及风险 •连接管破损物料泄漏环境危害、健康危害

•操作不当物料喷射健康危害

•电泵损坏物料泄漏环境危害

•罐体破损(腐蚀) 物料大量泄漏环境危害、健康危害、火

灾爆炸(遇火源)

•罐体控制阀损坏物料泄漏环境危害

•外因诱导火灾、爆炸环境危害、健康危害、火灾爆炸(遇火源)

覆车、碰撞物料大量泄漏环境危害、健康危害、火灾爆炸(遇火源)

特点 反应速度快、释放大量热、产生大量气体生成物、财产损失

后果 •致死、致伤、致癌、致突、致畸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态污染

2.3环境风险事故率分析

该类生产项目由于事故发生的不可预见性、引发事故的因素多、污染物排放的差异, 风险评价中的事故频率预测非常复杂。为了评估系统风险的可接受程度, 在风险评价中筛选出系统中具有一定发生概率, 其后果又是灾难性的事故, 且其风险值为最大的事故――即最大可信灾害事故, 作为评价对象。

2.3.1最大可信灾害事故

为评估系统风险的可接受程度,在风险评价中筛选出系统中具有一定发生概率,其后果又是灾难性的事故,且其风险值为最大的事故即是最大可信灾害。

2.3.2最大可信事故源项

评价采用事故源强的故障树分析(Fau ltT ree A nalysis) (FTA )。

FTA 是把系统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失效状态)作为故障树的顶事件(Top even t)。用规定的逻辑符号表示, 找出导致这一不希望发生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直接因素和原因, 它们是处于过渡状态的中间事件, 并由此逐步深入分析, 直到找出事故的基本原因, 即故障树的底事件为止。

2.4事故后果预测及环境影响分析

1.通过对该项目主要装置危险度的评价,结果表明高危险的装置主要有四元混合器、甲醇氧化反应器和大储罐区,中度危险的装置为甲醇再沸器和甲醇蒸发器;一级吸收塔、二级吸收塔和尾气处理器、中间罐区等的危险程度均为低度危险。

2. 对于甲醇氧化反应器、甲醇储罐等单元,在没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之前,其危险等级为“很大”,甲醇氧化反应器、甲醇储罐发生火灾、爆炸的区域半径为30.6m,在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之后,两个单元的危险等级均降为“较轻”,下降了两个等级,危险程度处于可接受范围。

3.当甲醇储罐发生池火灾时,火焰半径为12.36m,火焰高度为13.80m。通过计算表明,当甲醇储罐发生重大泄漏,引起火灾时,离火焰中心半径为92.25m外为安全范围;离防火堤边缘为19.05m的圆形区域为死亡区,其余区域设备和人员将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伤害。

4.项目的物料如发生泄漏,预计甲醛、甲醇储罐同时发生泄漏的几率很少,估算甲醇最大泄漏量为150吨,甲醛的最大泄漏量为250吨。如发生泄漏项目无应急措施,泄漏的物料可能会流入附近水体,则对地表水的水质产生较大的影响。并且如发生爆炸事故,消防水也应注意进行收集,否则消防水排入地表水,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2.5环境风险事故的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2.5.1风险事故减缓措施

在环境风险评价中, 事故防范措施也是极其重要的, 为减轻事故危害后果、频率和影响, 进一步降低风险水平, 应从减少危险品的数量、种类, 修改工艺和储存条件, 改进设备及严格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

1、 减少贮存量:危险物品的数量是造成危害的首要因素之一,可通过各种途径达到减少贮存,以使危害减到尽可能小的程度。(1)减少贮存和工艺过程中存放的危险物质;(2)改进生产方式,少用或少存危险物质;(3)改进生产方式,使集中使用改为分散连续使用危险物质等。

2、改进工艺、贮存方式和贮存条件:当无法减少贮存量时,可考虑改进工艺、贮存方式和贮存条件。(1)贮存和运输采用多次小规模进行;(2)改革工艺、降低生产时的压力和温度等。

3、 改进密封设备:(1)改进密闭设备或采用自动密封系统,减少泄露和缩短释放时间;(2)对重要系统或设备采用遏制泄露物质扩散的措施,如设置水幕、设置防护堤及改善排放条件,必要时在满足消防要求下可设防冲击波槽等。

4、 提高整个系统的自动控制水平, 及时预报和切断泄漏源, 以减少和降低危险出现概率。

5、强化规范管理, 提高操作人员业务素质变为重要的降低风险的措施。

2.5.2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在贯彻预防为主的前提下,对建设项目可能出现的事故,为及时控制危害源,抢救受害人员,指导居民防护和组织撤离,消除危害后果而组织的救援活动的预想方案。预案内容包括以下两方面:

1、工程项目应急措施

包括应急设备器材、事故现场指挥、救护、通讯等系统建立、现场应急措施方案、事故危害监测队伍、厂区撤离和善后措施方案。

2、社会救援应急预案

包括社会救援组织和指挥、消防、防毒、防化设备和队伍、通讯、灾害监测、医疗、交通、治安、居民撤离计划和组织,及善后措施等内容的应急预案。

3 结束语

危化生产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程序如下:

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评价风险管理应急措施预案

评价方法一般按五个步骤进行:首先分析建设项目的系统结构,找出系统中的环境风险因素,第二步分析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第三步分析主要风险因素的类型、产生的原因等,第四步建立数学模型对风险环境影响进行预测,第五步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计划。

评价一般应包括建设项目概况、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环境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事故环境影响预测、风险管理、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等主要内容, 其中事故概率及源项的确定是进行风险评价的难点和关键,是风险评价的基础。

由于危化生产项目具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原材料的多样性和生产工艺、设备的复杂性, 存在多种潜在风险事故, 所以环境风险评价应作为此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专题。

参考文献

[1]胡二邦等. 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和方法.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社,2000:219-249

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价范文9

隧道初步设计阶段安全风险评估的目标是对设计文件中同深度比选的多个方案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视风险等级对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完善,若风险等级极高时,应对初步设计方案重新论证。公路隧道一般采用钻爆法施工,钻爆法隧道安全风险事件主要有洞口失稳、塌方、突水涌泥、岩爆、结构风险、营运安全、环境保护等,每个风险事件由若干个导致事件发生的风险源组成,如造成洞口失稳风险事件的风险源有地形地貌、地质条件、进洞方案设计、施工因素等。结合文献要求及并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公路隧道初步设计阶段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2集对分析法确定评估指标的权重

2.1集对分析理论简介集对分析(setpairanalysis,SPA)理论是一种新型的处理模糊和不确定知识的数学工具,能有效地分析和处理不精确、不一致、不完整等各种不确定性。其核心思想是认为任何系统都是由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信息构成的,特点是对问题的不确定性“客观承认、系统描述、定量刻画、具体分析”。SPA的基础是集对,关健是联系度。所谓集对,是由一定联系的两个集合所组成的对子。给定2个集合A和B,并设这2个集合组成集对H=(A,B),在具体问题背景W下对集对H的特性展开分析,并用联系度表示,即:jNPiNFNS(1)式中:μ为集合A和B的联系度;N为集对H特性的个数;S为2个集合A和B所共同具用特性的个数;P为2个集合相对立特性的个数;F为2个集合既不相互对立,又不共同具有特性的个数,F=N-P-S。若令NSa,NFb,NPc,则式(1)可简写为:abicj(2)式中:μ为联系度;a、b、c分别为集合A和B的同一度、差异度和对立度;abc1。从式(2)可知,联系度从2个集合的同一性、差异性和对立性3个方面来确定系统确定关系和不确定关系以及两种关系的相互作用,能更为全面地刻画事物的特征与提高信息的利用率,而且能统一处理模糊、随机和信息不完全导致的各种不确定性。

2.2不确定AHP法的评估指标权重区间计算不确定AHP法在比较判断矩阵时用区间标度来表示每2个比较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区间标度仍然采用基于1~9比例标度法。显然,采用区间标度可较好地反映专家对评估指标主观判断的不确定性,也符合专家的思维习惯。因此,笔者引入该方法来确定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区间。

1)确定单个专家的评价指标比较区间数

设某一子指标体系,其评价指标有n个,它构成的集合为nU,12,邀请L位专家基于1~9比例标度法对评价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并采用区间数表示相互间重要程度,设第k位(k=1,2,L)专家给出的评价指标i与j之间的比较区间数为:kijkijkijAa,b~(3)其中,kija和kijb为该区间的下限和上限值

2)专家权重的确定

由于专家工作经验、学术背景及对所评估项目的了解程度不同,专家的权重也不尽一样。专家自身的权重主要考虑职称、从事隧道工程时间、对工程风险理论及方法的熟悉程度及对本隧道工程了解程度而综合确定,由于职称、从事隧道工程时间等几个指标的重要程度相近,可以认为各指标权重是相同的,将各位专家实际情况对应的分指标相对权值相加,然后进行归一化处理,则可得专家自身的权重,记为k。

3)构造不确定区间数判断矩阵

L位专家确定的评价指标权重区间综合在一起得到各评价指标权重区间的矩阵为:kijLkijkaa1(4)kijLkijkbb1(5)因此,可得到不确定区间数判断矩阵:111,11,111,1,11,1,,~1122221212121211,abab,ababababAnnnnnnnn(6)

2.3基于SPA的评估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式(12)给出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区间,由于0,1~jw,权重区间jw~把区间0,1分成了j0,w、jjw,w、w,1j3部分,这3部分的意义分别表示:“确定能够达到的程度”、“不能确定是否达到的程度”和“确定不能达到的程度”。引入SPA,将“确定能够达到的程度”、“不能确定是否达到的程度”和“确定不能达到的程度”分别看成“同一性”、“差异性”、“对立性”,从同、异、反3个角度描述评价指标权重的区间值。因此,权重区间jw~与区间0,1组成集对后的联系度表达式可表示为:abicjjjjj(13)其中:jjaw,jjjbww,jjc1w,这里i,j为差异度和对立度系数,仅起标记作用。分别从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两部分来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大小[12]。确定性区间的相对权重为:nkkkjjjacacp111(14)不确定性区间的相对权重为:nkkjjbbq111(15)根据式(14)和式(15),得出风险评估指标的综合权重计算公式,即:nkjjjjjpqpqw1(16)通过式(16)计算,从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两个方面来确定评估指标的权重,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

3工程实例分析

3.1工程概况岐山隧道左洞长8036m、右洞长8040m,左右洞平均长8038m,属于特长隧道。隧道洞身岩层主要以侏罗纪南园组凝灰熔岩为主,洞身见辉绿岩脉体侵入,属较硬-坚硬岩,岩体较破碎-较完整,对隧道洞身围岩的稳定较有利,洞身围岩级别一般为Ⅴ~Ⅱ级。隧道进出洞口处地形均较陡,斜坡上覆土层主要为残坡积层、强风化岩层,垂向厚度一般较大,散体结构,湿水易软化,拱部、侧壁稳定性很差,易产生坍塌,成洞条件差。隧道区地下水主要为强-中风化层、构造裂隙中的孔隙潜水及下部基岩裂隙水,地下水位标高高于路面设计高程,隧道单洞最大总涌水量约12423.2m3/d,正常涌水量约8395.5m3/d,岩层富水性中等。

3.2风险事件与风险源辨识根据本项目具体情况及结合文献的相关规定,采用专家调查法和检查表法进行风险事件与风险源分辨识。

3.3专家权重的确定邀请5位隧道方面的专家对本隧道进行风险评估,专家权重在表3对应的相对权值基础上,考虑每位专家实际情况确定对应的权值,然后求和并归一化处理,得到每位专家实际权重0.221,0.209,0.186,0.209,0.175k,

3.4单一风险事件评估以洞口失稳风险事件为例,说明其具体过程。

3.4.1洞口失稳风险事件各风险源权重的确定

1)构造比较区间数

5位专家对“洞口失稳U1”所对应的第2层指标“地质条件U11”、“地形地貌U12”、“进洞方案设计U13”、“施工因素U14”进行比较,构造的比较区间数为:[1/9,1/7][1/7,1/5][1/4,1/3]11[1/5,1/3][1/3,1]11[3,4][1/3,1]11[1,3][5,7]11[1,3][3,5][7,9]~1Aij[1/8,1/7][1/6,1/5][1/4,1/3]11[1/5,1/3][1/3,1]11[3,4][1/2,1]11[1,3][5,6]11[1,2][3,5][7,8]~2Aij[1/8,1/7][1/6,1/5][1/5,1/3]11[1/4,1/3][1/3,1]11[3,5][1/2,1]11[1,3][5,6]11[1,2][3,4][7,8]~3Aij[1/8,1/7][1/7,1/5][1/4,1/3]11[1/5,1/3][1/3,1]11[3,4][1/3,1]11[1,3][5,7]11[1,3][3,5][7,8]~4Aij[1/9,1/7][1/6,1/5][1/4,1/3]11[1/4,1/3][1/3,1]11[3,4][1/2,1]11[1,3][5,6]11[1,2][3,4][7,9]~5Aij

2)构造不确定区间数判断矩阵

根据公式(4)和式(5)得到考虑专家权重0.221,0.209,0.186,0.209,0.175k后的评价指标之间的不确定区间数判断矩阵:[0.1195,0.1429][0.1564,0.2000][0.2407,0.3333]1.00001.0000[0.2181,0.3333][0.3333,1.0000]1.00001.0000[3.0000,4.1860][0.4283,1.0000]1.00001.0000[1.0000,3.0000][5.0000,6.4300]1.00001.0000[1.0000,2.4300][3.0000.4.6390][7.0000,8.3960]~A

3)评估指标权重区间的计算

利用式(7)~式(11)得到评价指标“地质条件U11”、“地形地貌U12”、“进洞方案设计U13”、“施工因素U14”的权重区间:0.4335,0.5763,0.2404,0.3823,0.1396,0.2145,0.0472,0.0579~w4)通过SPA将评价指标的区间权重转化为精确值,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将各评价指标权重区间w~分别与区间0,1组成集对,然后根据式(13)将权重区间分别转化为联系度:0.43350.1428i0.4237j1;0.24040.1419i0.6177j2;0.13960.0749i0.7855j3;0.04720.0107i0.9421j4根据式(14)、式(15)分别计算评价指标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区间的权重值,并进行归一化为:0.4828,0.2977,0.1693,0.0502jp0.2362,0.2364,0.2549,0.2726jq按照式(16)将确定性区间权重与不确定性区间权重组合在一起,求得“地质条件U11”、“地形地貌U12”、“进洞方案设计U13”、“施工因素U14”的综合权重为w0.4726,0.2918,0.1789,0.0567。

3.4.2洞口失稳风险事件评估结果分析请5位专家分别根据文献[8]的风险发生概率等级标准、风险损失等级标准、风险等级标准,结合隧道的实际情况,评估隧道洞口失稳风险事件各风险源的风险等级,综合专家的评估结果得出各风险源的风险等级。最后根据各风险源的风险等级与对应的权重计算风险事件的综合分值为2.4726,得出洞口失稳风险为Ⅱ级偏上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岐山隧道各风险事件的风险情况。其中,各2级指标(风险源)权重的具体计算可根据上述公式用Matlab软件编制程序完成。由于篇幅的限制,2级指标权重的计算及风险评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本工程各风险事件评估结果。岐山隧道风险事件评估结果Table6AssessmentresultsofriskeventsofQishantunnel风险事件风险事件评估结果风险事件风险事件评估结果综合分值等级综合分值等级洞口失稳2.4726Ⅱ级偏上结构风险2.032Ⅱ级偏上塌方2.482Ⅱ级偏上营运安全1.832Ⅱ级偏下突水涌泥2.212Ⅱ级偏上环境保护1.212Ⅰ级偏上岩爆1.123Ⅰ级偏上。

3.5隧道总体风险评估首先,请5位专家分别用传统的AHP法确定7个风险事件的权重,结果为“0.21630.21320.15440.09210.10930.11240.10230.22110.21620.15140.08160.11550.10360.11060.18250.23320.14840.09330.12320.11830.10110.17210.25620.14780.08240.12210.11730.10210.16290.25510.14910.09400.11950.11690.1025~uw其次,将上述专家确定的各风险事件权重值分别乘以专家权重值0.221,0.209,0.186,0.209,0.175k并相加,则得风险事件的最终权重:w0.1900,0.2358,0.150,10.0885,0.118,10.1137,0.1038u最后,将风险事件的最终权重值乘以表6对应的风险事件综合分值并相加,进而得到隧道总体风险分值2.0605,风险等级为Ⅱ级。通过对岐山隧道初步设计阶段风险等级的评价,该隧道不存在“IV级、极高”等级的风险,洞口失稳、塌方、突水涌泥、结构风险、营运安全的风险等级为“II级、中度”,岩爆和环境保护的风险等级为“Ⅰ级、低度”。综合考虑各风险事件,岐山隧道初步设计阶段风险等级为“II级、中度”。根据风险接受准则可知,风险水平有条件接受,工程就进一步实施预防措施以提升安全性的必要。

1)进出口的洞口失稳及塌方风险较大,在下阶段施工图设计中予以重视;

2)衬砌结构的合理性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进一步进行检验,因此,在制定监测方案时,应重点考虑对应的风险点进行监测,如对浅埋偏压段落、全断面注浆堵水段落衬砌结构内力进行监测,及时反馈,进行变更设计;

3)隧道工程强调动态设计,针对地勘资料不足或不准确的情况,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超前地质预报,及时变更设计,是控制风险的有效手段。

4结论

1)不确定AHP法在比较判断矩阵时用区间标度来表示每2个比较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可较好地反映专家对评估指标主观判断的不确定性,也符合专家的思维习惯。

2)导致隧道公路隧道发生风险事件的各项风险因素具有复杂性、模糊性、随机性的特点,专家对这些信息了解程度不确定,用不确定AHP法构造不确定区间数判断矩阵,考虑专家权重后得到评估指标的权重区间,既符合工程实际,又具有可靠性。

3)不确定AHP法给出的指标权重为区间数,使用并不方便,需要将区间权重转化为精确权重。评价指标的权重区间在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区间,引入SPA理论,计算评价指标的确定性区间的相对权重与不确定性区间的相对相重,并综合得到评价指标的精确权重,充分体现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