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初中劳动教学反思集锦9篇

时间:2023-09-17 15:03:41

初中劳动教学反思

初中劳动教学反思范文1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解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9-0055-01

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提高城乡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是促进城乡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提高的有力保证,在化学课题教学中深入开展探究教学,可以有效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要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那得要教师要提高素质,主要是丰富知识,包括丰富化学学科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培养教学能力,包括培养理论教学能力和实验教学能力、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因材施教能力,学校要创设条件,包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学生要投入学习,包括激发学习动机和培养动手能力。

一、 教师提高素质

1.首先,化学教师要丰富专业知识。化学教师要通过学历提升如攻读教育硕士学位提高自己的学历,丰富自己的化学学科知识。教师与学生知识的关系不仅是一桶水与教好一滴水的关系,教师的知识还不应是死水,而应是活水,唯有源源活水,才能对学生进行更适当、充足的浇灌。其次,化学教师要丰富教育学科知识,如教学理论的知识、教学法的知识、学生心理的知识、学生发展的知识、学生学习的知识、化学学科学习的知识等,教师只有掌握和丰富了教育学科的知识,才能有效教授化学学科知识,才能遵循教学规律,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丰富知识的途径很多,如脱产学习、参加在职培训、与其他教师交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进修和教学信息交流活动等。

2.培养教学能力根据化学课堂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分类。根据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反思和教学研究的能力分类。教师培养能力就是要培养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反思和教学研究的能力,培养理论教学能力进行化学理论教学,教师要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讲清概念、名词、原理,不要含糊不清;要给予学生的自主和独立学习的机会和时间,不要满堂灌;要注意教学的生动形象性,善于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要枯燥无味,使学生备受煎熬。培养实验教学能力鉴于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决定着实验教学的效果,并且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教师注重培养实验教学能力。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把实验看成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从思想上认识到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在,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另一方面,教师要多进行创新性实验,提高指导学生做创新性实验的能力。

化学教师的课堂管理对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完成教学任务至关重要,因此,化学教师要培养课堂管理能力。一是化学教师要学会防范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问题。化学教师要通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教学组织的有序条理性、讲授的清晰性和生动形象性、适合的教学速度和难度以及让学生完成可以完成的课堂学习任务。同时化学教师要监控学生的注意力,关注学生认真听课,促进学生参与、配合课堂教学。二是化学教师要学会处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问题。应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反应,把大部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总之,培养化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促进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问题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二、 学校创设条件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学校要重视学习型化学教师团队的建设,学校领导要制定学校的规划和发展前景,不只是要化学教师满足于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而要向教师们提出进行教学改革、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要使化学教师制定和追求明确的与学校发展规划和目标相适应的个人发展目标,鼓励、支持教师努力改进课堂教学。其次,学校要为化学教师鼓励、支持他们提高教学水平和进行教学创新,鼓励、支持教师学习,鼓励、支持化学教师丰富教学经验和进行教学反思,通过提供必要经费、组织教师外出进修、脱产学习、参加交流和研讨会、接受教学培训等途径,使教师的提高和发展落到实处,还要奖励、表彰提高和发展做得好的化学教师。再次,学校要鼓励化学教师通过相互学习、交流,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努力改进教学。最后,学校要尽量降低化学教师的工作压力,通过实现民主管理、人文关怀,解决化学教师教学中的困难,消除教师的工作压力,防止教师出现职业倦怠。

三、学生投入学习

1.激发学习动机

首先,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化学学习目的。学习目的对学生的学习有导向作用,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为应用而学,为掌握知识和能力而学,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化学学习的价值与作用,主动地用化学知识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渐渐体会到学习化学是有用的,提高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其次,学生要掌握科学的化学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习的效率。学生要认识到化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在化学学习中不要死记硬背概念、名词、原理、公式,而要理解性记忆,将理论与实践、生活联系起来,增加、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同时,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介绍,在教学中教思路、方法,使学生从中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再次,学生要投入学习。同时,教师在教学要求、教学任务上也要区别对待不同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强化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

2.培养动手能力

初中劳动教学反思范文2

论文摘要:50年来,中国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大范围讨论约有五次,包括涉及“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规律”和“生产劳动”等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的前三次讨论,20世纪90年代初期关于“价值创造源泉”问题、世纪之交由深化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再掀热潮的后两次讨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不断完善的今天,只有结合新的实践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石,也是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在过去一个半世纪的历史长河中,由这一著名理论引起的各种纷争从未停止过。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大范围讨论约有五次,争论主题分别依据了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实践不断对经济理论提出的新课题和新任务而层层推进。今天,面对市场经济改革进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新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新的意义,不仅关系到中国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实践,也是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一、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五次大讨论

(一)20世纪50 —60年代对社会主义制度下“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次讨论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解释“价值”一词时引出的概念。马克思指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第3卷阐述“流通中的价值规律”时,马克思又从社会需求角度提出了另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价值“是由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由当时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市场上这种商品的社会必须总量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是在起调节作用的市场价格或市场生产价格的形式上表现出来的。”(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般来讲,人们讨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时关注的都是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第二种含义较少过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很多实际情况与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最初设想还有很大差距;在这种背景下,要真正实现“按劳分配”、即按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分配消费品显然是不现实的,也不可避免地造就了平均主义、“大锅饭”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迫使当时一些理论工作者不得不从马克思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着手,重新思考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究竟应当如何运作的问题。

1955年,南开大学的魏埙、谷书堂两位学者共同完成了《价值法则在资本主义发生与发展各个不同阶段上的作用》这一课题的研究,第一次涉及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所谓社会必要劳动量,我们认为应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从单位商品的生产来看,那是在一定期间生产该种商品的生产部门之平均条件下的支出;另一方面,从每一种商品总量的生产上看,那就是用在该种商品之生产的社会劳动的总支出,必须与对该种商品社会所需要的量相适合。前者依以说明同种或同一部门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后者依以说明社会劳动在不同生产部门间的比例分配。”两位作者首次提出“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价值”的观点,在我国经济学界引起了一定反响,并促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范围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价值规律方面的论战。归纳起来,当时讨论的观点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我国学术界长期流行的观点,认为价值由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第二种含义仅制约价值实现而不参与价值决定、即“实现论”,主要学者有宋承先、邓翰维、洛耕漠等。第二种观点,试图从新古典理论角度把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市场供求决定因素,并用于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来解释现实供求问题、即“决定论”,主要学者有何安、孙英武、王振之等。第三种观点,认为价值由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共同决定,即“共同决定论”,在我国理论界主要由魏埙、谷书堂、吴树青等人提出,并从各个角度作了论证。

1962年,由谷书堂、林兆木和吴宣恭三位学者共同发表的论文《试论价值决定与价值实现》(以下简称《试论》),又一次引起了我国理论界的大讨论。三位作者指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供求的变化对商品价值量的规定只起着间接的影响作用”,“所谓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是为一个部门价值的实现规定了一个界限,它并不直接决定价值的形成,而只是决定价值的实现。”显然,这一说法否定了魏、谷二人在50年代后期提出的“共同决定论”观点。《试论》发表不久,谷书堂等三人经过反复思考和讨论,认为“实现论”和“共同决定论”都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因而又于同年7月29日在《光明日报》联名发表了《关于价值决定与价值实现问题的再认识》,提出了与《试论》不同的观点。文章认为,在社会确定的需要发生变化、而生产条件尚未变化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由提供满足社会确定需要的商品量的那些生产条件按照一定的社会平均决定。所谓另一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按社会对某种商品确定的需要而分配在某个部门的劳动时间,就不只是为一个部门价值的实现规定一个界限,而是为该种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确定划定一个界限。正是在这个界限内,通过商品生产者的竞争,各种生产条件的个别劳动时间才能形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决定该部门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遗憾的是,“文化大革命”打断了这场学术上的争论。直到1982年谷书堂等人《对价值决定和价值规律的再探讨》一文发表[5],才又拉开了重提价值决定问题的序幕。通过重新补充一些新的理论资料,谷书堂等人指出,决定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即是指单个商品生产上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总体上看,它就是符合某种社会需要的商品的总量所必要的劳动时间,从而回到了“共同决定论” 的观点。该文的发表,再一次引起了我国理论界的强烈反响。到目前为止,以上讨论均没有一个完全一致的意见,但这场争论却对后来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它从经济理论体系上证明了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决定理论并不排除市场供求具有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它又从实践角度指出了过去一概按照实际生产费用计算产值、从而必然导致大量没有实现的“价值”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在理论上的反映,为下一步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20世纪80年代初期关于“生产劳动”的大讨论

1978年的改革开放给新中国的学术争论带来了活力,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也迫切需要各种理论做出回应,由此引发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有关生产劳动的大讨论。争论的焦点是,形成价值的生产劳动应不应当包括非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并在我国理论界逐步形成了所谓“宽派”和“窄派”的不同观点。

争论首先由宽派代表人物、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引发。他在发表于1981年《中国经济问题》的文章中,提出只要参与物质产品生产行业的劳动都属于生产劳动。文章具体分析了社会主义制度生产劳动包括的范围,如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生产满足社会消费需要的劳动、从事产品交换和分配的劳动、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教育的劳动、用于环保和改善环境的劳动等,认为都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窄派代表人物是我国老一辈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先生。他在同年《经济学动态》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只能是物质生产劳动。他认为一些同志之所以表示教育、科研、文艺、服务业等行业都属于生产劳动,一是想引起社会的重视,二是想为20世纪末每人1 000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找一个与外国可比的口径。他认为两个用意虽好,但若因此把这些劳动视为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会对我们的工作造成干扰,如混淆物质和精神、混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混淆生产和消费、混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混淆劳动力价值和劳动力创造的价值等。

这次关于生产劳动的宽派与窄派之争,实质上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生产性问题;或者说,是什么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于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价值形成的源泉而言,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三)20世纪9。年代初期关于“价值创造源泉”的讨论

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前苏联和东欧剧变、美国“新经济”的繁荣以及中国现阶段多种经济形式的并存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等现实特点,都与马克思当年生活的时代有着千壤之别。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学术界展开了新一轮对“价值创造源泉”的讨论。争论的发端,源自于谷书堂教授在1989年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以下简称《通论》)中对价值理论的新见解。对此,中央党校苏星教授在1992年发表的《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一文中提出不同意见与之商榷。以此为契机,引发了一场由“苏谷之争”到价值“一元论与多元论”讨论的高潮,争论的焦点在于物化劳动是否也创造价值、按要素分配是否合理等。

在《通论》中,谷书堂等人提出理解劳动价值论的几个新观点:(1)“说社会必要劳动创造价值与说劳动自身的生产力与劳动的资本生产力以及劳动的土地生产力共同创造价值,都是符合劳动价值论的。”(2)“物质生产领域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都创造社会财富,都形成价值。”(3)“工资、利息、地租不过是根据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所作的贡献而给予这些要素所有者的报酬,……或简称按贡献分配”。苏星教授认为,这种按贡献分配的观点不符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而是非劳动生产要素决定价值的多元论。他强调只有活劳动才能创造价值,物化劳动只是转移价值;强调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强调只有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能决定价值,非劳动生产要素不能决定价值。对此,谷书堂、柳欣两位学者于1993年撰文《新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以示回应。文章认为,当讨论商品经济的价值决定时,关键是说明生产者之间由劳动生产率差别导致的利益冲突,这要求必须说明使用价值的生产及其技术条件。因此,在明确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具体规定和价值是社会财富的计量单位后,说这些生产力共同创造价值是符合劳动价值论的。

厦门大学的钱伯海教授则主张“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其观点为:(1)生产诸要素共同创造价值,“从社会看的活劳动创造价值三从企业看的物、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2)科技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先进设备可以创造出比旧设备多得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3)由于生产诸要素共同创造价值,所以“按资分配,给以相应的报酬并不存在剥削问题”。

“新的劳动价值论一元论”和“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一经提出,很多学者提出了异议。如西北大学的何炼成教授发表文章表示同意苏星教授,认为“非劳动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的观点是错误的。”文章指出,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以及劳动的自然条件和劳动的社会力量;如果是指劳动产品的价值,则不论是劳动产品的个别价值还是社会价值,都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中国人民大学吴易风教授也认为,谷、钱等人在研究思路上陷人了类似斯密的理论陷阱,即劳动价值论只适用于简单商品生产,而非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商品价值分解为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而漏掉了不变资本,即著名的“斯密教条”。这使得谷、钱二位学者分辨不清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价值的生产、价值创造和价值占有等问题。这场争论最终并无定论,但适时拓宽劳动价值论的内涵以应对新形势的需要这一趋势,在当时无疑成为一种新的解释方法。

(四)新世纪之初在二深化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下展开的新一轮讨论

世纪之交,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再次掀起了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学习和讨论的热潮。这次讨论具有两个鲜明的时代特点:一是从深化对当代劳动的认识人手,探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新特点;二是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形成源泉问题,提出深化对劳动价值论认识的各种新见解。

1.对深化劳动的认识第一,物化劳动是杏创造价值。厦门大学的钱伯海教授强调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否则“科技是生产力就不能成立”,“相对剩余价值包括超额剩余价值就无从得来”,“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就不能存在”;所以,“创造价值不等于增加价值”,即“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第二,生产要素是否创造价值。北京大学的晏智杰教授认为,除劳动之外的土地、资本、企业经营管理、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等都具有生产性,都是对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形成和增加不可缺少的因素。中国人民大学的吴易风教授对此提出了批评。他认为生产要素创造价值的理论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相对立的,目前这些观点的出现正是注重市场经济表面现象、而忽视现象背后劳动创造价值本质的结果。第三,第三产业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北京大学的萧灼基教授认为,现今情况与过去相比发生很大变化,只有扩大生产劳动范围,把第三产业的劳动当作创造价值的劳功,才能有利于第三产业发展。中山大学的李江帆通过提出两个条件论证了上述观点,“(1)创造出使用价值(不管是实物形式还是非实物形式);(2)用于交换。服务劳动既然创造出用于交换的非实物使用价值,就应该创造价值。”北京师范大学的白暴力则认为,并不是所有第三产业劳动都创造价值。“如律师的服务、金融和保险等行业都不创造价值”;相反,“只有生产社会中多数人需要对象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第四,科学技术是否创造价值。西南财经大学的刘诗白教授提出“科技创新劳动”创造价值,认为这种劳动是以拥有科学知识高积累和高创造能力的科技人才进行的一种高度社会化劳动,因此能够比一般复杂劳动创造更多价值。中国人民大学吴易风教授则认为,在商品生产中,新知识、新科技在进人劳动过程的同时可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但并不进人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因而并不创造价值。

2.对深化劳动价位论的认识第一,关于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问题。南开大学的谷书堂教授不同意“价值创造决定价值分配”的观点,认为“社会分配的是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是物质财富,是使用价值。从表面上看,它是以货币形式即价值形式分配,但这只是测定分配数量的尺度,分配的实际内容则是物质产品,是用以满足人们各种消费的需要。”南京大学洪银兴教授也认为,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不是同一层面问题,价值创造与劳动相关,价值分配与要素所有权相关。所以,不能依据是否参与价值创造确定参与分配,也不能根据是否参与分配而论证是否参与价值创造。第二,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与剥削问题。南开大学逢锦聚教授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是全体人民代表,通过税收等形式对剩余价值的占有归根结底用于人民,不存在剥削问题;个人、私营企业主即使占有他人剩余价值,只要他们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初始用于投资的资本来源正当,也不能算是剥削;至于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投资占有的剩余价值,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有剥削性质,但只要其经营活动合乎国际惯例、遵守中国法律,也应受到鼓励和保护。中国人民大学卫兴华教授强调,对私营企业主是否存在剥削问题应重新思考。我国的政策界定雇工8人以下是个体工商户,是劳动创造价值而不存在剥削;雇工一旦在8人以上,就认为存在剥削。他认为这完全是误解,8人标准来自马克思在特定条件下的特定例子,而我们现实生活与之区别很大,所以不能简单套用这个标准。

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争论的简要评析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学界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50年间的五次讨论,留给人们的思考和关注是深刻隽永而又经久不息的。总的来说,争论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在尊崇科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跟随时代的变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今天,在新的历史时期更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目前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性劳动。长期以来,传统价值理论只承认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创造价值,否定非物质生产劳动也创造价值,这其实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误解,马克思生产劳动的概念应随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拓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种有用的、实现社会需要商品的劳动,都创造了社会财富、并形成社会价值,因而都应是生产劳动。

第二,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价值创造的实体是抽象劳动,劳动者的劳动是一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价值形成是回答劳动力如何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形成价值,在形成价值过程中各要素发挥什么作用。其中,劳动力创造价值的过程必须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所以,尽管劳动以外的其他要素不创造新价值,其作用只是将旧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但它们是价值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第三,科学技术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一方面,伴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深刻变化,科学技术在使用价值生产方面不断发挥重要作用,掌握作为使用价值生产源泉的科学技术的劳动,在逻辑上也应是价值源泉,即承认掌握科学技术的劳动创造价值与承认活劳动创造价值具有一致性;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又能通过劳动者的劳动凝结到具有更高效率的生产要素中,并通过要素效率的提高改善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从而为价值形成、价值创造提供良好条件。

第四,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从马克思按劳分配本意看,按劳分配主要由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本条件决定,其实现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消除商品货币关系等条件的严格限制。当这些条件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时,必然要求有另外的分配形式作为补充。所以,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同时还要按生产要素分配,必须明确两点:(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根本决定因素;(2)必须把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关系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考察,承认生产要素也参与分配归根到底由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

初中劳动教学反思范文3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思想;当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001-02

苏霍姆林斯基作为上个世纪前苏联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的家庭教育思想至今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依旧对我们当今的家庭教育开展有着积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由此,笔者通过对当前中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误区进行反思,从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思想中的特色之处得到了以下启示。

一、深化家长对家庭教育功能的认识

苏霍姆林斯基始终强调要重视家庭教育的功能,他认为家庭教育不仅对孩子的童年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是家长对社会教育事业的精神力量奉献,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石与纽带。而现在大多数家长只局限于对家庭教育功能第一层次的认识,即家庭教育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而并未升华到更高的层次。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提出深化家长对家庭教育功能的认识,应从两方面入手。

1.增强对社会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和义务感。首先应该使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不仅关系着个体家庭中孩子的成长发展,更关系着整个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和程度。作为家长,应该把教育孩子当作自己最重要的、第一位的社会工作去做,这是对社会教育事业特殊的精神力量奉献。具备社会责任心和义务感,家长才会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才能提高家庭教育的效益,进而推动社会教育事业的繁荣,促进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社会氛围的形成和巩固。

2.正确理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目前仍有一些家长存在着错误的观念,如他们依然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抑或有些家长即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却不愿意花费时间与精力去跟学校和老师认真沟通孩子的情况,总以各种借口推托。他们往往忽略了家庭教育与社会、学校的联系,意识不到三者紧密联系的重要性。所以,正如苏提出的那样: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石和纽带。家长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些,才能跨出从根本上改变三种教育之间长期分离现状的第一步。

二、加强对孩子的劳动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劳动锻炼,他提出劳动锻炼应成为家庭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义务感。因为他已用实践证明,劳动具有很强大的教育作用。眼下的家庭中多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躲避讨厌劳动,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由父母辛勤劳动换来的舒适生活。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建议家长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来加强对孩子的劳动教育。

1.增强孩子的劳动意识,培养其劳动义务感。家长应尽早教育孩子,劳动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通过劳动创造得来的,没有白来的食物,让孩子在意识和情感上热爱劳动。如教导孩子要积极参与家务劳动,使其明白自己是家庭成员之一,也应为这个家庭的干净整洁付出,在劳动的过程中增强孩子内心的劳动义务感。

2.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劳动锻炼。作为家长,应该正确地引导孩子参与劳动锻炼。如,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可以锻炼孩子的体力,克服懒惰;适度的社会劳动,能让孩子体验生活,体会父母工作劳动的不易;尤其鼓励进行手脑并用的劳动,发展孩子们创造性的思想,培养高尚的情感等。家长应该明白,使孩子尽可能地参与到劳动锻炼中去,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重视孩子精神世界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家庭教育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技能,更要重视孩子的精神世界,使得孩子能够实现全面和谐地发展。这对当前中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家长片面强调孩子智力的发展,盲目追求高分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却忽略对孩子精神世界的引导有很大的启示。

1.保护孩子心灵的纯洁性,提高其道德修养。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孩子的心灵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污染。他们也开始变得虚荣攀比、自私自利、沉迷于享乐之中,失去了精神信仰和支柱。这无疑是危险的,家长一定要注意防范,如,教导孩子信奉善良,防止心灵空虚;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学会同情理解他人,防止麻木不仁;教育孩子善于控制自己的愿望,防止孩子变得自私自利;等等。

2.教会孩子独立思考,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独立思考,是一个孩子进行是非判断的关键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一能力,孩子才能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免于不良思想和风气的毒害和侵蚀。作为家长,尤其要重视这一点。当遇到问题时,要教导孩子先冷静下来,试着去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出解决方法。凡事多独立思考,用正确的价值观做出判断,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

四、家长要正确地爱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曾明确指出,家长应该明智地爱孩子,要正确地使用自己的权力,对待孩子应该做到“热情关怀和严格要求、和严厉相和谐”。然而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对孩子如皇帝般一味娇宠溺爱的家长大有人在,对孩子严厉要求甚至不惜棍棒相加的家长大有人在,忽视孩子的精神需求、只用物质弥补亲情的父母也大有人在。对于这一现实问题,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的原则也深深地给我们以启示。

1.家长要正确地使用权力。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自然有权力教育孩子,甚至是在必要时采取合理的惩罚措施。虽然家长爱孩子是不容置疑的,但切不能让爱成为孩子的精神桎梏。溺爱最终带给孩子的是与年龄不相符的幼稚和自私自利;专横的爱让孩子的心灵遭到破坏性的伤害,棍棒带来的后果往往是变本加厉的叛逆与反抗;而赎买式的爱更是带来孩子精神的空虚和情感的冷漠。家长一定要避免以上这三种形式的“不明智的爱”。

2.家长应该尊重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要把儿童永远当儿童看待。孩子也会逐渐长大,他们也需要个人的空间,也有自己的秘密和隐私。所以家长也要学会尊重孩子,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和愿望。千万不能因担心孩子太小,不能正确处理事情,而一味地干涉并“全权”。这样反倒会让孩子厌烦,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会愈加逆反。父母对待日益长大成熟的孩子,一定要多聆听,多交流,尽量去建立和谐、民主、融洽的家庭关系氛围,而不是用家长的绝对权力去压制和禁止。

参考文献:

[1]胡继渊,陈文彬.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初探[J].外国教育资料,1993,(4).

[2]唐其慈.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思想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1982,(4).

[3]唐其慈.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思想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1982,(5).

初中劳动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提高 教学效果

受应试教育和人们固有观念的影响,学生、家长以及学校都过分重视主科学习,而忽略了初中思想品德等科目教学,殊不知思想品德教学是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最重要的途径,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学,为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供条件,使初中思想品德课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一、兴趣教学理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进行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一)新课导入的趣味性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当尽量采用有趣的导入形式来进行教学,因为趣味是吸引学生的良好途径,有趣、和谐的课堂不仅能让学生学得开心、愉悦,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礼貌讲解中,应当向学生仔细说明礼貌是什么?怎样才算是礼貌的打招呼?为什么要进行礼貌的行为习惯?这既是一种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新课导入形式。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多媒体、视频图画等趣味性较强的形式来导入新课,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中。

(二)教学形式的趣味性

如果教师能以幽默的语言来进行教学,就会使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乏味,如果教师讲课平淡如水,学生学起来则会毫无兴趣,因此教师应当用幽默的语言来进行教学,让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充满趣味,进而提升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效果。

二、让课堂变得更有“活”

这里的“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采用较为灵活的教学方法。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概念多且复杂,如果教师采用普通的教学方法,就会使教学形式单一无趣,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而且,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中,往往是教师的“满堂灌”“一言堂”,学生在课堂中只是被动地学习,由教师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学生只是附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维。因而,在当前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应当改变这一传统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被动学习者转为主动探究者,主动地参与到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中,让课堂教学从封闭转为开放,真正地使思想品德课堂“活”起来。

三、生活才是学习的源泉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实”的教学,正所谓“教育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因而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将思想品德课与生活相结合,提升其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解“劳动的可贵”这一章节时,大多数城市的学生并不能充分理解劳动是什么?什么样的活动算是劳动?他们往往会单纯地认为打扫家务则是劳动,但是劳动的范畴并不仅限与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乡间,让他们亲眼看看农民进行劳动的场景,让学生理解到农民的重要性,然后从农民的劳动拓展开来,使学生明白劳动无分贵贱,从而促进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

四、精益求精的教学

教师在进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知识点的精讲详解,“精”即指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精讲、精解以及精练,当然所谓“精练”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少练,而是练习的有效性,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会举一反三,从而使思想品德教学更加有目的性、有层次性。同样,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时,教师应当注重课堂教学的评价,在进行评价时,应当多鼓励学生、表扬学生。

在“礼貌”这一章节内容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对“礼貌”的全面的精确的讲解。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微笑的意义及力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与微笑的相关的诗篇的朗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充满热情地进行学习,主动思考。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语言上的鼓励,例如“同学们的朗诵的力量真是尤其强大,同样,我也明确的体会到了学生们的礼貌的力量以及微笑的力量。”并以此来引出礼貌的最终内容,声情并茂地为学生进行讲解礼貌的重要性以及微笑的力量。这样结合诗歌进行教学的方式,加上教师的积极评价,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让他们真正懂得礼貌的力量,以及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四个方面,即抓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关注点,认识课堂的“活”的作用,抓住生活才是教学的源泉,以及进行精益求精的教学,从而提升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成瑞.浅议思想品德课中的多媒体应用[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08).

[2]张丽.让初中思想品德课有趣又有效[J].中国教师,2009(S2).

初中劳动教学反思范文5

【关键词】初中生体育运动心理疲劳

1.体育运动训练中心理疲劳产生的主要原因

1.1教学因素

1.1.1教学的进度、精度、程序化程度、运动量、动作技术的复杂性、动作技能的规律性及变化情况、操作的难易程度等因素。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都可以引起心理疲劳。

1.1.2体育运动时间及其周期的长短。如果学生长时间无意识地高频率单调重复某一技术动作,运动成绩长时间保持不变,从而使运动员对运动训练没有激情,会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厌烦乏味,而导致心理疲劳。

1.1.3教学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当学生置身于较差的体育教学环境中,如场地潮湿、器材脏乱、强烈的阳光直射、较大的灰尘及噪音等。心理上往往处于一种紧张的压抑状态,心烦意乱,情绪不安,思维紊乱。

1.2行为因素

学生在学习动作中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自信心,甚至对运动项目失去信心。这些学生,由于思想负担过重,加上动作失败或者身体受伤,就造成了过度焦虑的不良心理反应,甚至产生自卑和沮丧感。这些方面的原因给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疲劳。

而由于动作技术的熟练程度欠佳,造成无效反复的练习;虽然练习方式方法正确,但是协调性较差,肢体配合不当,形成被迫的反复;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练习方法正确,但由于在单位时间内遇到较多、较新或难度较大的动作,每一次不可能凭借上一次经验掌握,导致注意状态和精力高度集中的盲目持续状态。学习效果不明显,学生马上会产生疲惫感,诱发心理疲劳。

1.3交际因素

1.3.1师生之间关系

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交活动的增多,他会受到来自于多方的消极情绪的困扰,包括班级内外的、家庭的和社会上的各种情绪因素。人与人在理智,情感,行为诸方面动态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师生关系是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它指导调节着学生之间的关系。若师生之间有长期的隔阂和偏见,而相互又不得不在同一环境下学习,必然分散注意状态,抑制学习积极性,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承受着较大的心理负荷。

1.3.2学生之间关系

体育运动中常常不是一个人运动,而是很多人在一起共同运动。这就需要人与人之间团结,友好,相互帮助。“三人行,必有我师”是不错的。但是一旦在某个具体问题上发生了分歧,就会各自为阵,互不相让,从而造成不公平竞争。使运动能力下降,自我意识丧失。造成害羞,自卑,自罪等情绪体验。

2.体育运动心理疲劳的预防

在体育运动中“心理疲劳”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一个“量”积累的过程,像慢性中毒那样,达到一定的“疲劳程度”有其基本规律。当人产生心理疲劳后,规律被破坏,行为效率降低,运动的准确性下降,动作协调受到破坏,同时思维及判断心理疲劳而错误增多;对潜在的可能性和应付方法考虑不同。因此,心理疲劳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所以,预防和消除心理疲劳也是多方面的。为了延迟或避免体育运动中心理疲劳的发生或减轻心理疲劳的强度,可以采用以下预防措施:

2.1合理组织体育运动教学

2.1.1合理安排训练计划

对于初中阶段来请讲,训练安排要有易到难,循序渐进。练习内容和数量必须和学生的身心水平相适应。

合理地设计符合人体解剖结构、生理特征、心理规律及力学原理的练习方法,在体育教学中采用新颖、多样的教法,避免无意义的重复练习,减少无效动作,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消除单调感、枯燥感、恐惧感、疲劳感与厌倦情绪,保持体育学习的兴趣。

2.1.2改善和优化教学训练环境

不良的教学训练环境会加重心理负担,导致心理疲劳。根据训练内容和要求,合理的规划训练场地,做到安全、舒适、整洁、定位,使之适应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要求,从而有效地预防心理疲劳。

2.2加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

2.2.1给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

在挫折面前,可以用自我暗示的方法来减轻心理疲劳,调节情绪。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道路在脚下”。

2.2.2自我重新定位

每一次比赛都提供给自己一个重新审视自我的机会,需要对自己重新定位,加强自身实力积累,加强心理适应能力,加强临场调节水平。

2.3加强运动员交际能力的培养

2.3.1师生人格平等

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消除隔阂,克服学生的孤独感;调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也主动性,保持适宜的心理紧张状态,防止心理疲劳的产生。

2.3.2学生之间团结互助

同学之间要团结互助,只有生活在融洽、快乐的氛围中,才能有愉快的心境、开朗的性格、健康的身体;从而防止心理疲劳的产生。人需要集体,在一个良好的集体中,个人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信心会成倍增长,同时,良好的集体行为也会对个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2.4确保膳食营养

维生素C是缓解日常紧张情绪的理想物质,每天早晨和中午各服适量的维生素C对保持良好的心境非常有益。维生素B能维持精神平衡,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干菜、动物肝脏、面包等。

3.结语

体育运动中,心理疲劳常常伴随着体育运动训练,给学生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所以,在体育运动中,应抓住体育运动和心理疲劳的相互作用规律,利用体育活动来促进心理健康,防止在体育活动中产生心理疲劳。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这就要求我们防范于未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心理疲劳的产生,从而完善我们的运动训练工作,使学生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我们教育目的之所在。

参考文献:

初中劳动教学反思范文6

摘 要 通过对建国初期“劳卫制”移植的背景、特征及其《劳卫制》的做法、产生的效果等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认为现阶段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借鉴劳卫制的合理成分和经验,并提出有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劳卫制 阳光体育运动 学生体质健康

我国第一个体育制度――劳卫制(《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的简称),是从苏联移植过来的。新中国成立后,为改变“东亚病夫”的形象,党和国家确立了重视国民体质健康的指导思想,劳卫制是指按照年龄组别,制定各运动项目达标标准,经过等级测试,来促进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积极参加各项体育运动,以提高身体的体力、耐力、速度和灵敏等素质,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有力武器,是为战争服务的。如今,阳光体育运动是在为遏制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20年持续下降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我们就是要“借鉴劳卫制[1]”。那么,当年劳卫制的移植,是在什么背景下,移植过程如何,有什么结果,表现什么特征?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启示是什么?本文从制度移植角度,对劳卫制移植的思想基础、移植阶段、移植特征进行初步讨论。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加透彻了解建国初期学校体育制度的原点情况,对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制度的完善也有借鉴意义。

一、劳卫制移植背景

(一)环境因素

政治上,建国初期的政治意识非常强,政治气氛十分浓烈。表现在对国家的无比热爱,对党的无比忠诚。这是国家主义、集体主义表现的最好时期。而个人,常常被缩小到微弱地位;经济上,劳动建设持续火爆。从革命到建设转型的建国初期,经济上是一穷二白。外交上,帝国主义继续坚持对华敌视态度,采取军事包围、经济封锁等孤立手段。美帝国主义又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把战火烧到我国边境,并派兵插足我国领土台湾。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命令:抗美援朝!同时,国内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反动派、土匪、特务、反动党团骨干等反革命势力,还在疯狂进行破坏活动,在广大新解放区地主阶级尚未打倒,农民仍然受着封建势力的压迫和剥削。

(二)体育制度

建国初期,体育领域以徐英超、马约翰等为代表人物,兴起了“批美学苏”思潮[1]。,他们搞体育是为了讨好主子,有利于他们的反动统治,为他们少数人直接服务”[2]。好比植物移植特例――嫁接,是利用植物受伤后,具有愈伤的机能进行的道理一样,使受伤层面的形成并扎紧在一起,结果因细胞增生,彼此愈合和成为微管组织,长成一个整体。也就是说破坏性地建设。

综上所述,劳卫制移植的温床是适宜的,即理论有准备、现实环境需要、原先的体育制度被清除。也就是说,劳卫制在苏联能够产生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条件,建国初期我国是具备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要移植劳卫制的原因:党和国家没有新中国体育事业建设经验,要向苏联老大哥学习;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要准备劳动和保卫祖国,必须有强健的体质为保障。

二、劳卫制移植过程

1950年4月和7月,在北京的体育工作者座谈会和暑期学习会上,三次请两位先后来华访问的苏联专家介绍经验。1950年7月题写刊名的《新体育》杂志创刊号,连续三期介绍苏联体育经验,其中就有“劳卫制各项锻炼标准”(作者是一年前带领篮球队去匈牙利比赛后,在苏联参观访问过的牟作云教练)。1950年8月至10月,以徐英超为团长、王克为副团长的中国体育访问团,专门去苏联广泛学习。同时,邀请苏联体育代表团现场式的宣传介绍。在这种互访和介绍中进行比较后,劳卫制描绘出了一幅童话般的体育蓝图,体育工作者的那种跃跃欲试心油然而生。

三、劳卫制移植的推广

劳卫制还在试行的时候,就是边试行边推广的。而在法律法规的保护和推动下,推广的力度、手段、范围、速度等相互作用,使人人争取达到劳卫制标准。

在范围上,先是在学校,从中学往下到小学,向上到中专、大学;再到厂矿、然后到机关和部队,最后劳卫制在农村的田间地头也稳当实施,全国有67个县推行了《劳卫制》,10多万人达到了标准,有2000多万人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占当时全国农村人口总数的5%[4]。

在手段上,继续大力进行舆论宣传、采取各种鼓励和奖励措施。比如使用广播、宣传画,制作和颁发劳卫制证章、奖章和证书。这是现阶段“阳光体育运动”正借鉴的地方,教育部牵头设计了“阳光体育奖章”并制定了《阳光体育奖章管理办法》劳卫制移植的推广,就是在于充分发挥劳卫制的激励、鼓励和促进人民参加体育锻炼,合理利用其他相关有利条件(制度),排除某些不利因素的作用。好比嫁接的植物成活后,给与阳光、雨露和空气等照顾,要“除萌”,使嫁接上的接穗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

四、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启示

“忘记历史是可怕的,重复历史却是没有头脑的”。

学校体育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是积弊已久,要切实对广大青少年体质负责,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要“病去如抽丝”。并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思想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形成强大的全社会舆论力量。

二是,精心培养典型试验区,形成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三是,逐步总结,出台配套措施,推广典型成果。

四是,提高契合度,使阳光体育运动与原学校的固有体育形成强有力的统一体。

参考文献:

[1]刘海元,袁国英.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7.14(8):10-14.

[2]徐英超.论改造体育的两个问题[J].新体育.1950.(7).

[3]庞增安,律海涛,何叙.对建国初期“批美学苏”体育思想的反思[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7):5-7.

初中劳动教学反思范文7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着重对学生的道德认知教育,结合课下的道德实践,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法治理论和实践水平。

开展道德和法治教育活动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从认知方面能够对自己的道德观念和法律知识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要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自怨的将在课上所学习到的正确的价值观念等,应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实践中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教材的思路,开展一些道德认知的教育活动。为了促进学生在道德认知方面有学习的主动性,有思考的自觉性,教师要丰富教学的具体形式。根据以往的教学时间来看,如果教师只是简单的采用灌输式的教学,以及案例式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够突出,更多的还是需要让学生结合体验去自己判断好与坏,正确与错误。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开展认知教育活动,也要从学生的情感教育入手,在情感上让学生产生共鸣。

只具备道德认知还不足以推动学生产生积极的道德行为,教师要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具有感人力量的教学环节或者活动,使学生在交流与思考中,体会到内在强烈的情感,情感的产生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与主体的价值观念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受到自己接纳肯定的现象和事物,我们自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相反就会产生消极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提供一定的感受情境,让学生学会自己去体会,从而做出正确的,符合自己要求的判断。

道德和法制教育的效果提升,同样离不开学生的实践,知行统一是我们开展教育活动衡量效果的一个基本的标准。如果学生说是一套,做是一套教育的效果就无从谈起,当然,如果教师只是简单的理论宣讲,自己在行动上却做出了相反的榜样,学生自然也就对教师所讲的内容很难信服,因此对学生要求的,教师首先要做到。例如,每个学期组织学生开展校级劳动周,在劳动锻炼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日常生活中严格规范学生的自我生活管理与行为约束能力,提高其自律意识,发展自我规范能力;开展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倡导优秀道德品质,评选学校道德标兵等。在实践中促使学生自觉反思其道德意志与行为表现,自觉提高道德水平。

第二,借助课上与课下的平台,向学生普及法制教育,要让学生在行为上有所限制,要有底线。

初中阶段是学生们面临生理和心理巨大变化的阶段,他们初入社会,对社会有很多自己的理解。在这样一个关键阶段,对学生进行法律普及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在自己的行为决策方面,要持有更多的理性。进行法律普及工作,最有效的方式是借助案例教学的方法。例如,在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展现典型违法案例,让学生先结合自身的法律基础和原有观念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对案例中的人物行为与结果进行评价。之后再呈现具体的法律依据,让学生对自己的法律意识与认知能力有初步的了解。

除了案例教学,也要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广泛的参与到其中,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法律的理解在行动上做出一些成果。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绘制法治宣传画、手工制作法治主题手抄报和板报、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开展法律宣传月等,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法律积累,又能培养其遵法守法的自觉意识。

第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要更充分的起到主导的作用,要整合教育教学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与法治教育。

初中劳动教学反思范文8

1986年和1987年国务院批转的《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关于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情况的报告》,对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流,作出了明确规定:“九年制义务教育,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初级中等学校,除了举办普通初中外,还可举办初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农村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应当与普及义务教育结合起来,初级职业技术教育应当看作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一部分。”这个决定是从我国实际作出的。

但是,初中阶段教育分流的局面,直没有打开,其重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对就业者的政治文化技术准备缺乏应有的要求,在于历史遗留的鄙视职业教育的陈腐观念。比如,1949年9月中旬在新政协筹备会常务会第六次会议上,有人提出,在《共同纲领》教育章内应列入重视发展职业教育的条款。会上一部分人反对,理由有三点:(一)职业教育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物1(二)苏联无职业敏育;(三)中等、高等教育巳将职业教育包括在内。争论结果,主张列入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条款的意见被否定。可见,初中阶段不主张分流的思想是由来已久的。

为什么普通初中

的教育规模必须适度

适度的普通初中教育规模,是教育宏观指导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可惜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普通初中教育规模必须适度,是由基础教育的性质、任务所决定的。要求与高中阶段的教育规模相适应。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受条件所限,在相当长时间内,速度不可能太快,相对规模不可能大。因此,明确坚持普通初中适度规模有以下几点好处:

1,有利于转变单纯的升学教育。目前,我国农村普通初中毕业生只有少数能升学,百分之七八十要回乡劳动就业。单一化的普通初中教育,实质上是单纯的升学教育。农村教育应该从单纯为了升学转到为本地区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技能的人才,并应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的方向上来。普通初中教育控制适度规模,有利于这一转变。城市的初级中等教育,也应改变单一化的普通初中结构。

2,有利于消除普通初中教育规模过大而造成的弊端。诸如:农村新补充的年轻的劳动大军,来自普通初中毕业生的,大多是升学竞争的失败者;学生中因升学无望,而厌学;因滋长了新的读书无用论,而,辍学流失等等。

3,有利于为农职业初中的发展“腾出地盘”,创造发展初筝职业教育的良好环境。

城乡初级中等教育的区别,应侧重在教育结构和职业敏育的层次重点方面。农村初级中学阶段,应有相当规模的农职业初中。而城市的初中阶段的教育结构,要以普通初中为主,分流只作为有益的补充。

为什么要区分劳动技术

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普通教育的一項十分重要内容,而职业技术教育则是职业教育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重视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是关系到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学生素质的重大问题。

但是,两个“技术”教育不能混滑。界限不清,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教育指导思想上的混乱。在普通教育方面,容易把劳动技术教育,错误地当作职业教育加以排斥,影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给基础教育带来重大损失。在职业教育方面,容易以劳动技术教育代替职业教育。认为普通初中有了劳动技术教育,就已经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发展了职业教育,就等于职业教育与普及义务教育结合起来了。这就势必影响我国初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在农村。

我圆需罗什么样的合理

初中劳动教学反思范文9

根据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在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着重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学好数学的目的性教育:结合数学内容,通过实际例子说明数学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练好基本功的重要意义,立志为参加现代化建设学好数学。

(二)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用有意义又有说服力的数目材料编成应用题,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旧社会的对比、我国古代数学家的重大贡献(如祖冲之的圆周率)、小学生的公益活动以及有趣的科学知识等,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

(三)进行初步的唯物辩证观点的教育:例如,通过数和形的概念的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知识都是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人们掌握了它们,还要应用于实际,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又例如,通过一些实际例子,说明一些数学概念之间或运算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加与减、乘与除、积商的变化等),使学生初步领会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是发展变化的。

(四)培养一些优良品质:通过数学作业和练习,可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独立完成作业、细心检查验算的习惯,书写工整、工作有计划、有条理的良好作风,有毅力、肯于动脑筋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可能同数学教学内容结合的条件下,充实新的内容。例如,反映注意环境保护(如保护益鸟)、进行卫生教育、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等内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紧密结合数学教学内容,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寓思想教育于数学知识教育之中。教学时,要认真分析数学教材中思想教育的因素,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确定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例如,在低年级认识数“3”时,只要通过直观,引导学生数各种不同的实物,把它们一一对应起来,使学生看到这几种实物的个数都一样,然后说明所有跟这几种东西的个数一样的,都用数目“3”表示,就可以了。到了较高年级,可以举例简单说明数是从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又例如,在解答课本中有教育意义的应用题时,要通过有说服力的数目材料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2.注意通过数学课上的实践活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不单是使学生了解它们的意义和要求,重要的是身体力行,使学生在数学课上的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细心思考,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按时完成作业,自己检查验算等,从小逐步树立起工作认真负责的良好作风。通过实际测量、制作等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等品德。在实践活动中,做得好的,要给以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