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经济社会安全稳定集锦9篇

时间:2023-09-18 17:40:20

经济社会安全稳定

经济社会安全稳定范文1

【关键词】公安机关;管理;急迫性

前 言

社会的稳定和违法犯罪活动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已经成为了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采取创新理念,对公安管理的方式进行改革,可以有效提升公安管理防御和打击社会犯罪活动的质量。笔者从事相关工作,对此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就公安管理创新的急迫性,做了深入的分析,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一、公安管理急需创新,来推动社会管理合作性的加强

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社会的每个组成部分都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并且,这些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如果缺少了系统中一个部分,整个系统发挥出的功能就会大受影响,这种管理被称作社会管理的合作性。因此,社会管理想要取得创新,一定要从各个职能部门的创新入手,作为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公安管理机关的创新一定要走在社会创新的最前沿,来为其他社会组成部分的创新提供优异的环境,只有如此,社会管理创新才会取得突破,为我国社会发展和稳定做出贡献。

二、公安管理急需创新,来保障社会的稳定性

社会的稳定性包含政治局势稳定、经济形势稳定和思想情绪稳定等多个方面,如今社会违法犯罪活动越来越猖獗,因此,公安管理急需创新、来保障社会的稳定性。

1、社会政治局势促使公安管理改革创新

政治系统的有序与可控性是政治局势稳定的根本因素,作为维稳的重要部门,公安管理机关所面对着社会上各种违反犯罪分子,以及挑战政治领导核心权威、破坏民族统一与民族团结的违法活动,公安管理急需创新,来发挥自身的智能,预防和限制这些违法活动的出现,保障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2、社会经济局势促使公安管理改革创新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稳定,更离不开经济形势的稳定。违法犯罪活动能够对经济形势及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公安部门要审时度势,进行管理方法上的创新,打击一些扰乱经济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为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做出保障,并推动我国经济的继续发展。

3、社会思想情绪促使公安管理改革创新

思想情绪,顾名思义,指的就是社会对于现实状况的感情认可,换句话说就是“民心”。作为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思想情绪的稳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动、自觉的认同国家法律、政策,支持我国政府的相关决策和活动,而不是出于强迫;第二,社会上人们的行为取向一致,形成主流舆论氛围;第三,国内人民对自己和社会、国家的现状较为满意,并对国家信心十足,对社会未来充满信心。在社会思想情绪管理中,公安管理机关的工作会对其产生巨大影响,破解重大案件,伸张正义,是对国家法律和尊严的一次捍卫。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的新时期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创新自身理论和工作措施,来使社会成员思想情绪处在良好状态中,完成自身的安全使命。

4、社会秩序稳定促使公安管理改革创新

作为人们生产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的最基本条件,社会秩序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程序当中。良好的社会治安状况可以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形成好的社会风气。故而,公安管理要培养应对犯罪形式变化的能力,创新工作理论和工作方式,做好超前的预想和防御工作,来控制犯罪活动的发展与扩张。除此之外,公安管理还应当打击社会中存在的不良风气,让人们认识到不良风气的危害,让不良风气的理念深入人心,利用群众的力量,来抵抗和消灭社会中的歪风邪气。

三、犯罪活动频繁,迫使公安管理改革创新

1、犯罪数量的剧增迫使公安管理改革创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改革,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同时,犯罪活动也在这一时期内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面对犯罪活动的高发状况,我国公安机关一定要有创新观念,转变传统理论和工作方式,提高对高发刑事犯罪活动的控制力度,保证社会和经济的稳定性。

2、犯罪地域范围重心变化迫使公安管理改革创新

近年来,我国众多城市的犯罪数量迅速增长,尤其是沿海地区,犯罪活动尤为猖獗。犯罪活动已经形成了向着东南倾斜的形势。犯罪地域中心的转移,就要迫使公安管理建立全国公安协作机制,探索在信息化形势下的区域警务合作新方式,并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来整合对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来使犯罪打击度得到明显提升。

3、犯罪活动的多元化迫使公安管理改革创新

犯罪活动朝着多元化发展,对公安管理机关打击犯罪活动带来了不小的难度,现代犯罪活动有着暴力化、低龄化和智能化等发展趋势,团伙犯罪和青少年犯罪的实例越来越多,很多犯罪行为都采用了现代化技术来进行伪装,为案件防御和侦破带来很大难度。因此,传统化的侦破和控制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犯罪行为的打击要求,公安管理要调整办案思路,积极进行创新性举措,做好户籍管理制度以及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模式,针对犯罪人员低龄化现状,置顶相关的对策及措施,并完善我国相关专项立法,及时发展犯罪线索,全面控制犯罪活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的稳定需要公安管理机关的努力,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安定的需要,公安机关一定要进行改革和创新,针对一切犯罪活动,制定相应的对策,来进行维稳工作,如此,我国公安机关才能在社会系统中,执行自身功能,维护整个社会的和平与稳定。

【参考文献】

[1]孙荣智.浅谈如何加强社会稳定[J].社会与经济,2010(11):56-57.

[2]张德彪,李玉.中国刑事案件的发展与防治探究[J].经济与法,2010(8) :23-25.

经济社会安全稳定范文2

第一,深刻总结并反思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

在文化大革命中,我国社会急剧倒退,处于全面的大混乱之中。政治上,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轻视民主法制建设,独断专制现象越演愈烈;经济上,片面强调重工业,轻视农业发展,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加剧;文化上,个人崇拜现象严重,斗争文化甚嚣尘上;组织上,党组织全被踢翻,政府被文革委员会所取代。

第二,依据国内落后封闭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提出的

文革中我国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经济管理体制趋于僵化,改革缓慢甚至原地踏步,经济效益全面下降,使得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工人工作一年连一台收音机都买不起,人民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第三,根据国际宏观战略格局的深刻变化提出的

“文革”十年,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一直比较危险,加上我国国防实力薄弱,国防安全受到重大威胁。美国对印度支那的战争严重威胁我国安全,北方苏联在中国部署近百万重兵直接侵犯中国领土,中国面临着同时对付两个超级大国的困境。因此,对毛泽东来说,寻求改变自身安全环境的任务迫在眉睫。此时,内外交困的美国主动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毛泽东对此积极响应并借机改善与日本和西欧的关系。

两线受困下,毛泽东为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反对霸权主义而提出的“三个世界”理论,为中国发展赢取有力的国际环境。此阶段内所有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活动都是在这种严峻的国际大背景下展开的,因此,带有深刻的“冷战”烙印。

二、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的基本内容

1、社会政治稳定思想。政治稳定是社会稳定的核心,政治稳定是社会稳定的质的规定性,邓小平曾指出:政治稳定包括政策稳定和政局稳定。政局稳定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稳定,邓小平把政局稳定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的首要标准。有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政局稳定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障。政策的稳定反映了党的稳定。只有保持政策的稳定性,才能保持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才能保持人心稳定和社会稳定。

2、社会经济稳定思想。经济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石。邓小平从经济和政治的辩证联系的角度来思考经济稳定问题,提出经济问题是压到一切的政治问题。他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保持经济秩序稳定,实现区域经济协调有序发展。

3、社会思想稳定包括思想路线稳定和理想信念的稳定。思想路线稳定就是在思想领域确立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思想稳定的关键在于加强党对思想战线的领导,增强思想斗争的有效性和实效性。理想信念的稳定指的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作为一种潜在的精神力量,能使社会稳定的各个方面更具深沉的持久性。

4、社会秩序稳定思想。邓小平强调要维护社会秩序,要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风气。社会秩序稳定思想早已融入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之中,成为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社会成员思想解放、社会风气正常和社会治安良好三个方面。

5、国际局势稳定思想。中国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安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是国际大环境稳定的基础,国际局势稳定的关键在于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议问题,倡导建立合理公平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三、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历史作用

1.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丰富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将社会稳定作为治国的大方向,并提出“稳定压到一切”的口号,将其上升为战略高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邓小平的社会稳定思想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挥了重要的指导性作用,我国战胜了来自各个方面的艰难和挑战,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诸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邓小平的社会稳定思想为我国在新世纪的和平崛起提供了行动指南,我国社会现在处于社会转轨的关键时期,如何克服这些逐渐尖锐的矛盾,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就要认识到“稳定压到一切”这个治国的大道理。

(二)现实意义

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得益彰。

1.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邓小平从经济和政治的辩证联系的角度来思考经济稳定问题,提出经济问题是压到一切的政治问题。他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保持经济秩序稳定,实现区域经济协调有序发展。这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现实意义。

2.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与全面深化改革

邓小平提出“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告诉我们,要实现社会长远稳定就必须改革,改革可能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如果因为改革会产生风险就不改革或者止步不前,到头来会造成更剧烈的社会不稳定。

3.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与全面从严治党

目前党内腐败问题凸显,这破坏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伤害了党和人民的感情,影响到了社会稳定的大局,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告诉我们只有加强党的领导,巩固执政党的地位、全面从严治党才能确保社会主义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这和提出的全面从严治党相辅相成。

经济社会安全稳定范文3

记者:作为国家主管部门的领导和维稳专家专家,您是如何理解“稳定”这—概念内涵的?

张翔麟:“稳定”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的概念,是指为了解放人、规范人、发展人而建立的一种良好的社会运行秩序,也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工程。归纳起来,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1)政局稳定。邓小平多次使用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其实指的就是政局稳定。政局稳定在中国主要是指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不变,特别是共产党领导地位的不可动摇性。但党的领导不能仅仅寄托于一两个人身上,而要靠一个稳定的、成熟的领导集体来保证。(2)政策稳定。主要指党和国家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3)经济稳定。政治稳定离不开经济稳定。所谓经济稳定,就是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不能滑坡。但经济必须按客观规律实现协调发展,否则就不可能有稳定的、可靠的高速度。(4)文化稳定。主要是指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思想原则,并以这样的思想武装党和人民,建立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5)社会稳定。这里是指狭义的社会稳定,主要包括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治安状况。社会风气是指某一时间内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行为习惯和偏好,它主要包括党风、军风、民风、学风。由于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党风。社会治安的稳定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关系到他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一些人利欲熏心、铤而走险。为此,必须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6)农村稳定。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必须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7)国际稳定。我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国际上的和平环境,另一个是国内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国内稳定与国际稳定一向是密不可分的,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要想有一个安定的国内建设的局面,没有和平的国际环境是不可能的。

记者:正确理解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历来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您是怎样看待这几个方面关系的?

张翔麟: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中,稳定任何时候都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当然,真正的长期稳定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和安居乐业的基础上。正因为如此,社会各个阶层不管在具体利益上有怎样的不同,但不希望国家动乱、盼望社会稳定、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却是所有人的共同愿望。从实现党和国家在新的发展阶段奋斗目标这个大局出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强调稳定的意义,巩固、发展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总结我国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经验,应当建立这样一种新的稳定观,即我们追求的稳定,不是禁锢和僵化条件下的“稳定”,不是愚昧和落后状态下的“稳定”,而是与改革、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与富强、民主、文明联系起来的现代化条件下的稳定。如果把稳定看作就是把人们管得规规矩矩,那样的稳定是没有活力和生机的,它既阻碍发展也不可能保持长久,因而不是真正的稳定。新的稳定观,给“稳定”赋予了新的内涵。这就是说,要通过改革来解决稳定的问题,通过发展来解决稳定的问题。

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现化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缺一不可。始终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改革开放30年我们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一条根本经验。在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建成富裕、文明、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仍然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对稳定意义的认识,增强自觉性;切实转变观念,积极拓宽思路,抓住利益协调这个关键,完善体制机制,激发创造活力;高度重视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稳定虽然是前提,但不能因为改革有风险就不改革或者在改革中裹足不前,否则会导致更加严重、更加剧烈的社会不稳定;也不能因为在发展中可能出现不协调、不平衡而不致力于发展。因此,需要统观全局,精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但是改革和发展也不能不顾及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精心处理稳定同改革、发展的关系,着眼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及时化解矛盾,排除不安定因素,在保持稳定前提下促进改革和发展。同时,应当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坚持给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实际利益的工作原则,坚持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工作重点,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记者:政治文明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政治稳定的状况,那么,政治文明与政治稳定的关系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

张翔麟:政治文明与政治稳定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上,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为统治阶级追求的文明形态和秩序形态,两者具有天然的联系和相同的属性,又互为作用、互相促进。政治文明是实现政治稳定的动力,是政治稳定的内在要求;政治稳定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前提和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巩固和发展政治稳定的基本保障;巩固和发展政治稳定,是建设政治文明的重要目标。政治文明作为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它既是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积极政治成果的总和,又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政治进步状态。具体地说,首先,政治文明是与野蛮、消极、反动的东西相斗争而发展的,是与愚昧落后的不文明状况截然不同的文明形态,它体现着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一定的社会政治文明程度。其次,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与一定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定社会的政治文明的性质和发展水平的具体体现。从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来看,由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人类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实现自身进化的程度不同,决定了政治文明的程度不同。但是,无论哪一种政治文明形态的产生和发展,都与社会政治清明、政治稳定、和谐有序是分不开的。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系统在运行中所显现的有序性和连续性,主要包括政权体系的稳定、政策稳定和政治生活秩序的稳定。邓小平同志曾把政治稳定概括为两句话,即“政局稳定”和“政策稳定”。(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17页)政治稳定主要表现在政治制度的稳定状态,公共秩序的有序性,基础阶级关系的均衡态,以及主要政策的连续性。政治稳定与政治文明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之上,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为统治阶级所追求的文明形态和秩序形态,两者具有天然的联系和相同的属性,同时又互为作用、互相促进。

具体而言,政治文明与政治稳定的关系表现在:第一、政治文明是实现政治稳定的动力,是政治稳定的内在要求。政治稳定是古今中外历代统治者所梦寐以求的“国泰民安”、“太平盛世”,但政治稳定绝不是僵化的、静止的,而是发展的、动态的。因而,政治稳定的实质是一个相对稳定和动态实现的过程。政治文明同样也存在动态性,它也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不断地改变着内容和形式。这种变化表现为质变和量变两种形式:质变就是由于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变化而使政治文明的阶级内容和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一种政治文明形态变革为另一种政治文明形态。量变则表现在阶级内容不发生根本性质变化的前提下,政治文明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机制的调整、健全和完善。政治稳定与政治文明的动态性决定了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即在上层建筑领域的系统内,政治文明与政治稳定在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状态中达到相互统一。第二、政治稳定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前提和保障。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反复证明,没有稳定的政治环境什么事也干不成,政治文明建设也难以进行。没有政治稳定作为前提,政治文明发展也就失去了依托,政治文明发展的正常进程就很难继续进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盛世兴邦,盛世发展和创造政治文明,如中国唐朝的“贞观之治”创制了代表中国封建社会和中华法系的法典——《唐律疏议》和一系列的政治制度;而乱世则难以创造政治文明,统治者只能使用残暴、愚味的手段进行镇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积极成果,但由于1957年以后我国一直处于动荡状态,一个接一个的政治运动使中国长期处于斗争和运动之中,其结果是运动了群众,破坏了秩序,最终发展到“”的浩劫和动乱,整个国民经济跌到了崩溃的边缘,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非但没有发展,反而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正确的路线和方针,特别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开拓进取,使我国实现了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与此同时,政治文明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人治到法治;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从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到社会主义政治的民主化、法治化、现代化,历史经验一再证明:没有政治稳定,政治文明的建设就很难持续进行;没有政治稳定作为前提,政治文明发展的既定目标和秩序就会因动乱而搁置或偏离,使政治文明的发展失去其原有的意义和目的。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要以政治稳定作为前提和保障,倍加珍惜和维护稳定的政治环境。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巩固和发展政治稳定的基本保障。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是不同于历史上倒可一种社会形态的政治文明,其根本区别体现在政党制度、政治法律制度的不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维护政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第四,巩固和发展政治稳定是建设政治文明的重要目标。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又最终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手段要为目的服务。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是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享有充分的权利,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是为了更好地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为巩固和发展政治稳定,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首先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从战略思维的视角审视三者的关系,发展是目标、是硬道理、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稳定是为了发展,以发展求得稳定,以发展为深化改革奠定基础。改革是动力,是我们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改革中求发展。在稳定中搞改革,就要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充满活力,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稳定是前提,是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只有在稳定中才能实现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巩固稳定。正确地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就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统观全局、精心谋划,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其次,要正确处理和协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的关系。“三大文明”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方向指导和智力支持。为此,必须坚持把物质文明建设摆在第—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发展生产力,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物质基础和物质支持;坚持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凝聚全体人民的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和坚实的保障。再次,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当代中国已经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人治走向法治,与这个变化相伴随的是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思想观念的复杂化、利益要求的多样化等现象的出现,以及由利益关系矛盾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国际经验表明,人均1000美元,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战略关口,这一阶段也是社会结构变化最为剧烈,各种矛盾最为突出的时期,处理得不好,很容易造成社会动荡,经济停滞。对于这—特定时期的特定矛盾和问题,如果麻痹大意,不增强忧患意识,切实深入地研究,妥善解决,小疾会成为大病,严重干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因此,必须要“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各类矛盾和问题,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处理社会各种力量的平衡与协调,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实政治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齐心协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记者:前几年,您的专著《稳定论》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探讨稳定与发展的关系为重点,根据邓小平、、等主要领导人有关稳定与发展的论述,探讨了政治稳定与经济稳定的关系,社会和谐与社会稳定问题,各种社会问题(如农村问题)以及恐怖活动问题与社会稳定的关系,社会反响较大。该书特别提出,社会稳定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将会提高我国对国家稳定状况的总体识别、定量诊断和综合对策能力。如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您觉得还有那些内容需要补充?

张翔麟:的确,随着形势的发展,我们的稳定观也在不断深化。如果说有那些内容需要补充的话,最重要的是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当中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贯穿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当中去,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贯穿到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当中去,让加快改革、发展的紧迫感同科学求实精神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可能出现的困难。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统筹兼顾,防止片面性、绝对化;把合作、和解、和谐理念贯穿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当中去,调动—切积极因素,共同营造安定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既充满活力又保持稳定、既能不断发展又能平衡各种利益关系的社会。要把协调利益关系作为维护稳定的切入点,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以改革求和谐、以发展促和谐、以稳定保和谐。为此,就要进一步把维护社会稳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研究维护社会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新思路、新办法,全力做好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确保社会大局的持续稳定。为改革、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回顾和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长期实践,并且从中得出很多重要启示:一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着力探索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二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三是要坚持加强制度建设,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四是要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着力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必须始终从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安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民内部矛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强群众工作,加强法制教育,有效应对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问题和挑战,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国家,社会管理任务更为艰巨繁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促进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社会管理,为形成和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管理制度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重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我们不断就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制定方针政策、作出工作部署,有力地推进了社会管理改革创新。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管理工作领导体系,构建了社会管理组织网络,制定了社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我国的社会管理状况与目前的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总体上是适应的。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还不少。从总体上看,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O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我们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打下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既要增强紧迫感、又要长期努力,关键在于树立科学的稳定观,不断加深实践探索和工作落实,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开拓创新,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记者:那么在您看来,什么样的稳定观才是科学的稳定观?

张翔麟:我赞成有关专家的观点,科学稳定观的关键词是动态、法治与和谐。首先,稳定是动态的,是发展过程中的相对平衡状态。这种动态的社会稳定,不是死水一潭的封闭式的绝对稳定,而是一种充满流动机会和活力的开放式的相对稳定,是一种有着局部变化而全局相对不变的大局稳定,是一种通过对局部变化的制度化调节而保持全局稳定的动态平衡。在这样的动态平衡中,社会稳定不但能够保持大局的相对稳定,而且可以实现渐进式的平衡状态改善,从而达到一种更加稳定的新的平衡状态。离开动态性谈社会稳定,就会陷入静止的陷阱,片面地为稳定而稳定,最终导致社会陷入停滞不前的僵化状态。树立动态的科学的稳定观,就是要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稳定,深刻认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的深刻变革。社会的动态性特点非常突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呈增多趋势,因而,必须以动态的稳定观来分析和把握我国面临的社会稳定形势,科学认识我国面临的不稳定因素(事件),不断增强对不稳定因素的驾驭力和承受力,及时化解社会不满情绪,反对漠视矛盾和讳疾忌医,努力确保在纷繁复杂的变革形势中维护社会的大局稳定。同时,要继续大力加强社会流动机制的建设,努力消除妨碍社会流动的体制与机制障碍,促进人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配置,建设一个以成就自赋和机会均等为原则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开放式动态社会。为此,就要最大限度地通过社会流动来激发人的潜能,自觉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最大限度地通过社会流动来化解矛盾与不满,防止其淤积成疾,并且通过对社会稳定的制度创新来实现社会稳定的平衡状态。其次,法治的根本要义是权力服从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的制度治理形式,它是维护社会持续稳定的关键,是防止人亡政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厉行法治,根本在于宪法至上,在于宪法的最高权威。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悲剧,深刻地揭示了没有法治就不可能长治久安这一科学规律。我国发生“”十年内乱的悲剧,也深刻地反映了没有法治的严重后果。当前,我们讲树立科学的稳定观,就是要从战略和战术上都高度重视法治在维护稳定中的关键作用,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牢固确立宪法和法律至上、法大于权、以法制权、违法必究的法治意识,使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与法律为根本的活动准则,身体力行地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确保社会主义制度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安定团结。第三,科学的稳定观是和谐的稳定观,它把社会稳定视为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而协调的发展,既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又要防止单打一,改变那种认为只要经济稳定发展了,社会就自然稳定了的片面观点,努力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稳定。

经济社会安全稳定范文4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关注安全、拥抱平安》。 这一组组无情的数字,不是无关疼痒的数字游戏,而是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更是我六万多骨肉同胞的鲜血和生命啊!它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非凡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清醒地熟悉到:安全问题重于泰山!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无数血的事实告诫我们:安全生产问题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关系到国家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天字号”大事。在任何情况下都绝对不能放松对安全生产的治理和监督,安全生产问题要“警钟常鸣”。

首先,我们应该充分熟悉到,抓好安全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应该是一个最起码的要求。假如我们麻痹大意,置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于不顾,对广大老百姓的财产安全漠然视之,这必然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将会严重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削弱党的威信,破坏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无疑,这不管是对各单位的具体工作,还是对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是极为不利的。我局充分熟悉到了这一点,局领导严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从讲政治的高度熟悉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对职工高度负责的态度真正把安全工作当作人命关天的大事儿,放在我局工作的突出位置,集中力量来抓。

其次,我们必须认清生产与安全的关系,安全与生产是相互依存的。安全是伴随着生产而言的,生产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不安全不能生产,人们常说的“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也就是这个道理。

就工程施工而言,毋庸质疑,经济效益是中心,是企业全部工作的目的和归宿,但不能把经济效益与安全生产对立起来,绝对不能做为了经济效益而不顾生产安全的错事、傻事。假如我们单纯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生产的安全,肯定会发生事故,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不言而喻,由于发生伤亡事故必然造成职工人心不稳,出勤难以保证,施工难以进行,这也是无法估量的损失。如此这般,就会直接影响到我单位的生存和发展。今年元月份,浙江台州的一家大企业发生火灾,初步估计经济损失高达六百多万元,使得这家公司举步维艰,几乎濒临倒闭。由此可见,安全生产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必须克服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思想,树立“一切为安全工作让路,一切为安全工作服务”的观念,坚持“安全为天、安全至上”的理念,切实把“安全第一”的方针落到实处。

最后,安全生产事关社会的稳定。社会科学家、全国政协委员邓伟志曾说过:“民以食为天,民以安为地。这个‘安’字,在许多情况下,比‘食’还重要,吃的问题解决了,也吃得好了,但生产不安全,甚至导致生命的丧失,‘食’得再好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知道,安全离不开稳定,稳定能促进安全,稳定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没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就不会有长久的安全生产。但另一方面,没有安全就不会有稳定,安全生产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安危,牵动着广大职工家属的心,每一次事故的发生都会给职工家属稳定的生活秩序蒙上一层阴影,在一定时期内造成职工思想紧张和情绪波动,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不稳定因素,一旦发生特大事故,除了国家经济、百姓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之外,更为严重的恐怕还是加剧了部分公众的恐怖心理,破坏了社会的安定气氛。试想,一个不能给职工安全感的单位,一个经常发生事故的单位,怎样生产?谈何效益?因此,我们要在单位的稳定中促进安全生产健康发展,在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中保持单位的稳定。

如何使安全生产工作在科学、规范、理性的轨道上平稳运行,是我局领导长期关注的问题也是当今社会最紧迫的课题。今天的隐患就是明天的事故,各类事故隐患是引发事故的潜在因素,我们本着“消除一个隐患,就是消灭一起事故”的信念,认真检查,落实整改,消除隐患。当然做好安全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要警钟常鸣,常抓不懈,我局正确处理了安全生产与发展经济、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把预防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来抓,对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及时加以解决。此外,我们还完善了各项安全制度,加强了安全治理队伍建设,加大了安全投入,增强了对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的力度,进一步提高了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经济社会安全稳定范文5

在新世纪新阶段保平安、促和谐,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社会和谐,突出统筹发展,这是一个“大平安”的概念,是探索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维护社会稳定新机制的系统工程。维护社会稳定,必须立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立足于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立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政府对稳定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逐步建立起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具体来讲,我们在建设“平安我市”、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维护政治安全。保平安、促和谐,必须始终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位,做到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坚决防止重大政治问题的发生。要自觉服从和维护党的领导,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搞好对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政治教育,用党的理论和政策教育干部群众,增强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敌对势力和错误思潮保持高度警觉,站稳立场,坚决斗争。要加强对互联网的监控和管理,坚决封堵、及时删除有害信息;加大专案侦察力度,严密防范,坚决打击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破坏活动等。

维护社会安全。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矛盾和纠纷的数量增多、激烈程度加剧、处理难度加大,特别是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时有发生,这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之一。我们在建设“平安我市”的过程中,始终把维护社会安全作为头等大事,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急事急办一批、防范控制一批、主动化解一批,积极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内部和萌芽状态。同时坚持依法行政,改进工作作风,切实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努力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维护治安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必须控制好治安局势,确保良好的治安秩序。当前,我市的社会治安形势总体是好的,大局比较平稳,但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存在的治安隐患还不少。我们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不断健全贯彻“严打”方针的经常性工作机制,适时开展不同形式的“严打”集中行动和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把治安防范、治安管理、集中整治、社会控制等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打击、防范、控制工作机制。

维护公共安全。公共安全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近年来,公共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身体健康。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是建设“平安我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把公共安全问题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责任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加强治安管理,加强交通秩序治理,认真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等,有效避免和杜绝爆炸、投毒、重大火灾、重大交通事故等恶性事件的发生。同时,我们认真研究探索新形势下维护公共安全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防范在前,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加快建立确保公共安全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维护经济安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及时消除经济领域的不稳定因素,其重要性日益突出。为此,我们坚持不懈地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严厉查处国家工作人员贪赃枉法、的犯罪案件,促进廉洁从政;建立健全预防经济犯罪体系,努力从源头上减少违法犯罪;把打击、管理与服务统一起来,加强民事行政司法工作,充分发挥民事行政司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以及各种利益关系的调节规范作用等。

“平安我市”建设启动以来,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全省治安案件、刑事案件、案件和安全生产事故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全省社会政治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普遍增强。总结以往的经验,我们认识到要搞好“平安我市”建设,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必须处理和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稳定压倒一切,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要使保持社会稳定与改革、发展相统一,坚持用发展的思路、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努力做到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接受的程度统一起来。2004年以来,我们在大力开展“平安我市”建设,努力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的同时,动员带领全省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在推进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更加注重关注民生、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加注重扶危济困、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问题,从源头上减少了不稳定因素的发生。

正确处理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的关系。健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实现全省的长治久安,把我市建设成全国最稳定最安全的地区之一,是我们建设“平安我市”、构建和谐社会的长远奋斗目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保平安、促和谐的实践中,我们坚持把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既着眼长远,统筹全局,又立足当前,抓住重点。同时,逐级建立和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加大落实考核力度,使“平安我市”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前推进。

正确处理治标和治本的关系。面对当前不稳定因素上升的实际情况,必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首先,坚决治标,特别是对一些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坚决予以解决。同时,立足治本,牢固树立加强基层、建设基层、稳定基层的观念,把工作重心下移,抓基层、打基础、抓队伍,作为平安建设的重要措施,确保该在村镇解决的问题不能到县,该在县里解决的问题不能到市,该在市里解决的问题不能到省,把各类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经济社会安全稳定范文6

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呈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持续“经济繁荣”。但是在经济繁荣的背后,是否存在一系列社会不稳定因素呢?如果存在,是否能保证中国今后5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经济繁荣呢?决策者应当是“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存而不忘亡”。这是中国历史上“治国安邦”的最重要的经验与教训。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态势,这是“治国安邦”正确决策的信息基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我们宁可把困难与挑战估计得严重一点,把应对预案与对策准备得严重一点,才能避免被动,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决策者们仍然过低地估计各种国内的挑战(这里不包括台湾与国际挑战),又过高估计处理各种社会危机的能力。在重要的文献中对中国当前社会形势的估计是“轻描淡写”,例如,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稳定;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较慢,就业压力增大,企业改革中许多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国民经济结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整体素质不高。

我们认为,当前中国社会形势极其严峻,再次进入社会不稳定时期,其突出表现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下岗洪水”和“失业洪水”;世界上最显著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世界上基尼系数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1]世界上最严重的腐败及其最大的经济损失;世界最大范围的生态环境破坏。

作者曾经在1999年的国情报告中提出严重警告,“尽管目前中国还不会发生全局性的重大政治事件,但也不排除发生局部的突发性事件的可能性,社会不稳定又成为当前中国最突出的问题。这就决定了中国当前必须把保持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2]

但是,有的人认为这是“危言耸听”、“言过其实”。

1999年5月作者再次撰写了《关于当前我国社会稳定的状况与对策》的国情报告,引用了沈致远等人的研究成果,突发性事件具有一定的共性,按照其发生机制可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能量积累型”,例如地震、活火山爆发,当能量积累超过所能承受的临界值后突然释放出来,又如泡沫经济的虚假价值不断积累,直至突然崩溃。二是“放大型”,例如企业倒闭而引起一系列债主相继倒闭,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基金(LTCM)事件,一国危机引起“级联放大”效应,造成亚洲金融危机。这两类突发性事件都有“一触即发”的特点,也有能量积累放大效应,即“能量积累越多,放大倍数越高。[3]我们的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的许多突发性事件大都属于”能量积累型“,在这些事件发生之前,有一个”能量“积累过程,也出现了许多明显的前兆,而且问题积累得越多,前兆就越明显,目前存在的诸如腐败问题、干部作风恶劣问题、社会治安问题、拖欠工资和养老费问题等等,不解决或拖延解决,甚至对上”封锁消息“,将最终”一触即发“。国际经验表明,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些”能量积累型“的突发性事件的话,这些事件可能会转化为”放大型“事件,以至于无法控制(失控)或者系统崩溃(政府突然间)。印度尼西亚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我们进行国情研究的宗旨始终是防止出现最坏的事件和结果。就像科学家一样,我们还不能预测这些”政治地震“、”活火山“什么时候爆发,但是我们能够知道它们活动的地带和正在积蓄的能量。这是作者向决策者和相关部门发出的最严重的警告。

国家长期战略研究小组从最高国家利益出发,主要研究严重影响我国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重大挑战--当前我国社会不稳定状况及其原因。这需要回答几个基本问题,当前我国社会是比较稳定还是不稳定?如果不稳定,主要的表现是什么,依据又是什么?社会不稳定会产生什么政治、经济及社会后果?靠经济增长能够自动地解决社会不公平和社会不稳定问题吗?对社会包括对政府不满者是敌我矛盾,还是人民内部矛盾?如果是人民内部矛盾,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如何避免演变或推向对抗性矛盾?

在目前重大社会问题信息不完全、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公开的情况下,特别是中央与地方有关部门在掌握了真实信息的情况下,”欺上瞒下“十分盛行,从电视上所看到的是”一派歌舞升平“,极大地掩盖了经济繁荣下的日趋严重的社会危机。

本文研究结论来自于基本事实,主要参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开发表的《社会蓝皮书: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01年和2002年)和各类官方或非官方组织对城市居民社会形势的问卷调查资料,这些调查的方法有所不同,调查的对象不同,调查的问题设计不同,但是均可以比较翔实地反映老百姓的心态,还可以从统计学的角度作相关分析。此外,作者还根据近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各种计算,以便进一步分析了解社会不稳定的宏观背景。

二、不同人群如何看待我国社会形势

中国社会不稳定的突出问题

目前我国社会不稳定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人民群众如何看?党政干部如何看?我们发现,各类调查有惊人的共识。

老百姓普遍认为腐败、下岗失业和农民负担过重是影响中国稳定的三大突出问题。”我国社会稳定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城市居民对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或问题)的回答,2000年和2001年都集中在五个大问题上:下岗失业,腐败,贫富悬殊,社会风气败坏,社会治安恶化;农村居民2001年关注的五大问题是:农民负担过重,腐败,贫富悬殊,社会风气败坏,失业下岗人员增加。以上都具有相当高的复选比率。从中央纪委系统1996年以来连续6年的调查中,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中的头号问题,1996年为通货膨胀,1997-2000年为腐败,2001年转为失业与就业,腐败居第二位。[4]

党政干部也认为腐败已成为中国头号的社会问题。从中央党校课题组的调查看,地厅级党政干部对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或问题)的回答,2000年集中在五大问题上:腐败,国有企业,收入差距,下岗失业,农民负担;2001年党政干部认为社会形势中最严重的头号问题依然是腐败问题。[5]腐败问题连续3年位居榜首。党内中高级党政干部都一致认为,目前是中国腐败最严重的时期。

历史告诉我们,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无论是普通群众还是党政干部,他们对中国社会形势的看法可能各有不同,但是他们在那些重大问题上不仅很准确,而且具有很大的一致性。我们以如下事实来进一步说明。

当前我国社会不稳定因素突出表现为:第一,在城市,存在大规模的下岗失业人群,”九五“期间全国城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减少3159万人,城镇集体单位减少1648万人,两者合计减少4807万人。[6]这相当于一个韩国总人口。第二,在农村,农民农业收入因农产品价格水平持续4年下降(累计下降22个百分点)而遭受大幅度损失,估计在3000-4000亿元;[7]与此同时,农民各种税费负担愈来愈重,大大地降低了广大农民的福利。第三,腐败已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作者对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四种主要腐败类型(寻租性腐败;地下经济腐败;税收流失性腐败;公共投资与公共支出性腐败)所作的初步估计,在90年代后半期,仅以上四种主要腐败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占GDP的比重在13.3%-16.9% 之间;[8]根据作者对国家各部门公布的数据(将其分为10类系统性腐败),仅1999-2001年期间腐败造成的经济损失竟平均每年高达GDP的14.5%-14.9%。[9]第四,贫富差距在迅速扩大,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公共服务水平与可及性十分悬殊;二是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极化指数迅速上升且达到历史最高点;[10]三是中国基尼系数明显上升,已属于世界上收入分配不平等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不合理收入和非法收入是造成基尼系数过高的重要原因。根据长期从事中国收入分配研究的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陈宗胜等人对国家统计局资料的计算,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由1988年的0.35上升为1997年的0.40,当计入偷税漏税、官员腐败、集团消费转化及其他非法收入之后,我国居民收入实际基尼系数由0.42上升为0.49。[11]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实际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5,属于世界上收入分配不平等比较严重的国家。

上述问题既是社会不稳定的重要现象,也是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原因。这些问题彼此之间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强化。这反映了90年代以来中国发展的五个相互关联的悖论:

第一,在受到先后两次世界性外部冲击的不利情况下,我国经济保持了宏观稳定、低通胀、高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改进,是我国经济的最好时期,[12]但是我国社会矛盾愈来愈突出,社会公众愈来愈不满意,社会形势愈来愈不稳定;

第二,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明显提高,实施防治腐败的措施最多,惩治腐败分子的力度最大,但是全社会的各类腐败特别是系统性、单位性、集团性的腐败愈来愈严重,涉及的金额愈来愈大,不正之风愈演愈烈,全党不满意,全国人民更不满意;

第三,大多数人民收入水平大幅度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是相当规模的城乡群众特别是农民收入水平增长缓慢,许多弱势人群愈来愈被边缘化,他们的基本生活愈来愈困难;

第四,收入分配变得愈来愈不平等,社会变得愈来愈不公正;

第五,无论是人民的收入、家庭资产还是国家的财富都获得了空前的增长,但是人们的不安全感(人类不安全)愈来愈明显,这包括:工作不安全,收入不安全,养老不安全,社会不安全,生态不安全,文化不安全,人身不安全等。

只要人们感到不安全,他们就会不满意,当人类不安全问题不能解决,当人们不能通过参与和正常渠道表达来解决时,就会采用其也非正常的手段,直接引起社会不稳定。

三、研究分析框架:“社会存在决定意识”

老百姓的心态始终是中国社会稳定的“晴雨表”,也是中国社会治理的“温度计”。建国50年多年历史特别是2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史告诉我们,社会稳定是保证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要基础。社会稳定核心是人心稳定,人民满意;反之,人心不稳定,人民不满意,就会引起社会不稳定。了解人心,了解民意,是实行“良治”的基础,是保证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

那么为什么有人对自己的生活状况不满意?在什么情况下这些人对社会和政府不满意?如果他们不满意的话,将采取什么途径或手段表达他们的不满?或者说在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剧烈变革、中国日益开放时期,哪些人是输家,哪些人又是赢家呢?

改革以来特别是90年代下半期,中国社会的收入分配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从全民“分享型”或“共享型”增长到“部分获益型”增长,从全民“非零和博弈”增长到“零和博弈”增长,从“人人受益”增长到“部分人获益型”增长。在过去20年里,并不是所有人都平等地分享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如果说在90年代中期以前,不公平仅仅体现在有些社会群众所获得的收益要比其他群众大上,在过去六、七年里,改革开放越来越像一场“零和博弈”:在少数人暴富的同时,一些社会群体第一次变成了绝对意义上的“输家”。改革刚开始的时候,中国基本上是一个平均主义的社会,其收入不平等程度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现在,尽管中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仍然低于大多数拉美国家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但已经高于大多数东欧转型经济体、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的一些亚洲邻国。在任何社会,不平等从来都是社会不满的根源,严重的不平等都是社会不稳定的根源。

本文的研究分析框架,是建立在以下四个基本判断之上:

1.人们的实际经济与社会地位直接影响他们对自身生活状况的满意或不满意程度。一般说来,经济社会地位越高的人对自己的生活状况越满意;反之,经济社会地位越低的人对自己的生活状况越不满意。

2.人们对自己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他们对社会形势稳定程度的主观判断。一般说来,对自己生活状况十分满意的人,往往倾向认为社会形势稳定;反之,对自己生活状况不满意的人,倾向认为社会形势不稳定。

3.人们对自己生活状况满意与否还会影响他们表达不满的方式。一般说来,对自己生活状况满意的人,往往选择正常渠道来表达对其它事务的不满;反之,对自己生活状况不满的人,更可能倾向于选择非制度渠道并以较激烈的方式表达其不满。

经济社会安全稳定范文7

[论文内容提要]农村土地、债务、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治安环境是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只有加强农村平安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农村治安综合治理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切实抓好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加强和改进工作,才能化解农村各类矛盾纠纷,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开展农村平安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保持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相互协调,使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使农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睦相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笔者从当前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出发,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抛砖引玉。

一、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治安保持持续稳定,农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社会治安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少数农村地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治安问题还比较突出,群众反映还比较强烈,农村社会稳定的形势依然严峻。当前农村社会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五大方面:

(一)土地问题成为农村矛盾的重点

因土地问题引发的农村矛盾是当前农村反映最为集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一是土地承包权属纠纷。主要是城中村、城郊村、开发区、工业园区、移民安置区等村组,人多地少,成员复杂,因土地权属纠纷导致群众上访的事件仍持续不断。二是违规征地引发矛盾。少数用地单位违规操作,未批先占,少批多占,或占地后长期闲置,导致撂荒,引起群众强烈不满。三是群众对土地补偿标准不满。特别是国家建设征地补偿标准远远低于经营性项目征地,土地补偿标准不一,群众不接受,因征地补偿问题阻止高速公路和铁路施工,甚至阻断交通的事件时有发生。四是失地农民的利益缺乏保障。一些地方违法征占农民耕地,不给农民合理的经济补偿和生计安置,引发农村,仍然是影响农村乃至社会不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

(二)农村债务问题存在严重隐患

农业部在1999年采取抽样的调查发现,全国村级约有3600亿的债务。而农业部2006年上半年的抽样调查,该数字已经达到4000亿。村级债务问题不仅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和公益事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成为引发农村矛盾纠纷、危及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由于债务不能偿还,由此引发干部与群众之间,现任干部与原任干部之间,村干部与包工头之间等多方面矛盾,由于债务问题引发的行凶动武事件在各地也经常发生。农村债务不解决,对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影响很大。

(三)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矛盾

一是村务公开未完全到位。现在农村很少召开村民大会开展村务公开,多数公开栏常年不公开,上面检查时往往是突击应付。即使公开了,内容也不具体,群众看不明白,甚至出现公开内容不真实的现象。久而久之,群众对村务公开失去了信任,对村级事务失去了监督。二是农村宗族势力有所抬头。少数地方宗族势力死灰复燃,尤其在村两委换届选举时,村内宗族或派性之间矛盾难以调和,少数房头宗族势力干涉村务政务,操纵村民换届选举,导致村民之间矛盾冲突,影响正常的村民自治工作,给农村社会带来诸多不安定因素。

(四)农村社会治安环境令人堪忧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农村社会治安保持了持续稳定,农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2006年,全国公安机关所立发生在农村地区的刑事案件与2005年基本持平,其中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爆炸、放火、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分别下降了25.2%、13.3%、14.8%和5.2%。2007年上半年,全国农村发生的刑事案件继续保持稳中有降。但是,有的农村地痞、村霸、市霸、水霸、菜霸等流氓恶势力横行乡里,为害一方;有的地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直接危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影响农村的和谐稳定,而且直接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

二、农村社会矛盾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

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背景,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社会矛盾,都直接或间接的与农村经济落后、乡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有直接联系。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形成了强烈反差,城乡差距继续扩大,发展水平严重失调。这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严重地影响着农村社会和谐进程,是农村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建立

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一方面取决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依赖于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这些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因土地承包、土地租赁、土地征用、征地补偿等涉农土地问题日益增多,已成为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焦点。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性等因素的限制,政府对农民群众在经济利益上的要求不能完全满足。特别是在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不够完善的情况下,面对失地失业,又无养老、医疗保障;面对因公致残,生活极度困难;面对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受到破坏;面对农民工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等等,广大农民群众表达诉求的愿望和行为更加强烈,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群体性上访事件,激化社会矛盾。

(三)基层民主制度不健全

一是部分基层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少数干部不体察民情,关心群众疾苦不够,不能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回避推诿,对正当要求置若罔闻,对出现的矛盾纠纷不及时调处,导致各种矛盾由小变大,致使一些群众越级上访,甚至演变成。二是不依法行政。有的基层干部法律法规水平低,不能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注重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处理矛盾纠纷方式方法失当,引起群众不满,伤害了干群之间的感情。三是以权代法。少数被“海选”出来的村干部,利用手中职权,在集体项目承包、征地补偿、救济款发放等群众敏感的问题上,不实行村务公开,搞暗箱操作,,侵犯了农民群众的正当权益,引起农民群众强烈不满和抵触情绪。

(四)预防调控机制不健全

完善健全的预防调控机制,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谐的基本保证。有些地方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工作中,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健全的工作责任制。有的乡镇维稳专班仅一个人,村组干部配置过少,加上经费保障不力,维稳工作难以开展。有的地方工作又比较薄弱,机制很不健全,导致了一些应由部门处理的问题,直接集中到党委和政府,不仅影响了党委政府的形象和正常的工作秩序,而且对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促进农村平安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对策建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和谐。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平安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应着重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强农村平安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努力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农村平安建设的成效,关键在于基层党委和政府。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农村平安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各地平安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党政主要领导任期目标,列入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与晋职晋级和奖惩使用直接挂钩。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查找薄弱环节,帮助解决农村平安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工作突出的县(市、区)、乡(镇)、村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鼓励;对因重视不够、工作不力,导致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造成恶劣影响的重大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和重大的地方和单位,严格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一票否决权制,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使农村平安建设工作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提高农民法律素质

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现实需要。各地要加大“五五普法”工作力度,通过广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大力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具有乡土气息的群众法制宣传活动,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群众的自我约束能力,使农民群众自觉地通过合法渠道解决矛盾纠纷。

(三)切实抓好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进一步健全完善矛盾纠纷预防、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整合力量、整合资源,加强乡(镇)、村(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站点等工作网络建设,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结合起来,完善农村多渠道解决争端的机制。要严格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情况报告、归口调处等制度。高度重视和解决农村因干群关系、农民负担、土地承包、土地征用、环境污染、移民搬迁、拖欠农民工工资、集体资产处置、村务公开、邻里纠纷和宗族问题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好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各种利益关系。建立和推行重大决策及重大项目风险评估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类矛盾的发生。

(四)加强和改进工作,积极稳妥地处理

要加强和改进工作,完善督察专员、领导包案处理大要案等制度,确保农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在任何情况下都有人回应、有人处理。要建立对重大案件、重访案件实行实地调查处理制度。对重大案件、重访案件或认为有必要进行督查督办的案件,省级党委、政府应授权有关部门进行实地调查处理,加大督查督办工作力度,防止重访、重大的发生。

农村平安建设切实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也切实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基业,只有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重视农村平安建设,才能化解农村各类矛盾纠纷,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注释:

①《国务院摸底基层债务财政部酝酿相关方案》

②公安部《我国农村上半年治安形势保持稳定》,2007年08月23日05时27分,来源:新华网。

[参考文献]

[1]王智民,等.当前中国农民犯罪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4).

[2]师逸,蒋凌燕.当前影响农村稳定的若干因素浅析[J].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3]苏建忠,陈允政.浅谈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原因及对策[J].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02。

[4]宋远翔.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经济社会安全稳定范文8

[论文内容提要]农村土地、债务、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治安环境是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只有加强农村平安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农村治安综合治理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切实抓好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才能化解农村各类矛盾纠纷,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开展农村平安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保持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相互协调,使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使农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睦相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笔者从当前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出发,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抛砖引玉。

一、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治安保持持续稳定,农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社会治安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少数农村地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治安问题还比较突出,群众反映还比较强烈,农村社会稳定的形势依然严峻。当前农村社会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五大方面:

(一)土地问题成为农村矛盾的重点

因土地问题引发的农村矛盾是当前农村反映最为集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一是土地承包权属纠纷。主要是城中村、城郊村、开发区、工业园区、移民安置区等村组,人多地少,成员复杂,因土地权属纠纷导致群众上访的事件仍持续不断。二是违规征地引发矛盾。少数用地单位违规操作,未批先占,少批多占,或占地后长期闲置,导致撂荒,引起群众强烈不满。三是群众对土地补偿标准不满。特别是国家建设征地补偿标准远远低于经营性项目征地,土地补偿标准不一,群众不接受,因征地补偿问题阻止高速公路和铁路施工,甚至阻断交通的事件时有发生。四是失地农民的利益缺乏保障。一些地方违法征占农民耕地,不给农民合理的经济补偿和生计安置,引发农村群体性事件,仍然是影响农村乃至社会不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

(二)农村债务问题存在严重隐患

农业部在1999年采取抽样的调查发现,全国村级约有3600亿的债务。而农业部2006年上半年的抽样调查,该数字已经达到4000亿。村级债务问题不仅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和公益事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成为引发农村矛盾纠纷、危及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由于债务不能偿还,由此引发干部与群众之间,现任干部与原任干部之间,村干部与包工头之间等多方面矛盾,由于债务问题引发的行凶动武事件在各地也经常发生。农村债务不解决,对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影响很大。

(三)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矛盾

一是村务公开未完全到位。现在农村很少召开村民大会开展村务公开,多数公开栏常年不公开,上面检查时往往是突击应付。即使公开了,内容也不具体,群众看不明白,甚至出现公开内容不真实的现象。久而久之,群众对村务公开失去了信任,对村级事务失去了监督。二是农村宗族势力有所抬头。少数地方宗族势力死灰复燃,尤其在村两委换届选举时,村内宗族或派性之间矛盾难以调和,少数房头宗族势力干涉村务政务,操纵村民换届选举,导致村民之间矛盾冲突,影响正常的村民自治工作,给农村社会带来诸多不安定因素。

(四)农村社会治安环境令人堪忧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农村社会治安保持了持续稳定,农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2006年,全国公安机关所立发生在农村地区的刑事案件与2005年基本持平,其中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爆炸、放火、杀人、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分别下降了25.2%、13.3%、14.8%和5.2%。2007年上半年,全国农村发生的刑事案件继续保持稳中有降。但是,有的农村地痞、村霸、市霸、水霸、菜霸等流氓恶势力横行乡里,为害一方;有的地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直接危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影响农村的和谐稳定,而且直接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

二、农村社会矛盾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

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背景,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社会矛盾,都直接或间接的与农村经济落后、乡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有直接联系。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形成了强烈反差,城乡差距继续扩大,发展水平严重失调。这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严重地影响着农村社会和谐进程,是农村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建立

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一方面取决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依赖于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这些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因土地承包、土地租赁、土地征用、征地补偿等涉农土地问题日益增多,已成为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焦点。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性等因素的限制,政府对农民群众在经济利益上的要求不能完全满足。特别是在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不够完善的情况下,面对失地失业,又无养老、医疗保障;面对因公致残,生活极度困难;面对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受到破坏;面对农民工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等等,广大农民群众表达诉求的愿望和行为更加强烈,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群体性上访事件,激化社会矛盾。

(三)基层民主制度不健全

一是部分基层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少数干部不体察民情,关心群众疾苦不够,不能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回避推诿,对正当要求置若罔闻,对出现的矛盾纠纷不及时调处,导致各种矛盾由小变大,致使一些群众越级上访,甚至演变成群体性事件。二是不依法行政。有的基层干部法律法规水平低,不能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注重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处理矛盾纠纷方式方法失当,引起群众不满,伤害了干群之间的感情。三是以权代法。少数被“海选”出来的村干部,利用手中职权,在集体项目承包、征地补偿、救济款发放等群众敏感的问题上,不实行村务公开,搞暗箱操作,以权谋私,侵犯了农民群众的正当权益,引起农民群众强烈不满和抵触情绪。

(四)预防调控机制不健全

完善健全的预防调控机制,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谐的基本保证。有些地方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工作中,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健全的工作责任制。有的乡镇维稳专班仅一个人,村组干部配置过少,加上经费保障不力,维稳工作难以开展。有的地方信访工作又比较薄弱,信访机制很不健全,导致了一些应由部门处理的信访问题,直接集中到党委和政府,不仅影响了党委政府的形象和正常的工作秩序,而且对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促进农村平安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对策建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和谐。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平安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应着重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农村平安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努力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农村平安建设的成效,关键在于基层党委和政府。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农村平安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各地平安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党政主要领导任期目标,列入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与晋职晋级和奖惩使用直接挂钩。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查找薄弱环节,帮助解决农村平安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工作突出的县(市、区)、乡(镇)、村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鼓励;对因重视不够、工作不力,导致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造成恶劣影响的重大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和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地方和单位,严格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一票否决权制,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使农村平安建设工作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提高农民法律素质

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现实需要。各地要加大“五五普法”工作力度,通过广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大力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具有乡土气息的群众法制宣传活动,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群众的自我约束能力,使农民群众自觉地通过合法渠道解决矛盾纠纷。

(三)切实抓好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进一步健全完善矛盾纠纷预防、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整合力量、整合资源,加强乡(镇)、村(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站点等工作网络建设,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结合起来,完善农村多渠道解决争端的机制。要严格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情况报告、归口调处等制度。高度重视和解决农村因干群关系、农民负担、土地承包、土地征用、环境污染、移民搬迁、拖欠农民工工资、集体资产处置、村务公开、邻里纠纷和宗族问题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好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各种利益关系。建立和推行重大决策及重大项目风险评估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类矛盾的发生。

(四)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积极稳妥地处理群体性事件

要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完善信访督察专员、领导包案处理信访大要案等制度,确保农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在任何情况下都有人回应、有人处理。要建立对重大案件、重访案件实行实地调查处理制度。对重大案件、重访案件或认为有必要进行督查督办的案件,省级党委、政府应授权有关部门进行实地调查处理,加大督查督办工作力度,防止重访、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农村平安建设切实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也切实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基业,只有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重视农村平安建设,才能化解农村各类矛盾纠纷,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注释:

①《国务院摸底基层债务 财政部酝酿相关方案》

②公安部《我国农村上半年治安形势保持稳定》,2007年08月23日05时27分,来源:新华网。

[参考文献]

[1]王智民,等.当前中国农民犯罪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4).

[2]师逸,蒋凌燕.当前影响农村稳定的若干因素浅析[J].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3]苏建忠,陈允政.浅谈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原因及对策[J].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02。

[4]宋远翔.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经济社会安全稳定范文9

一定的评价标准是衡量依法治市工作成败得失的准则。依法治市工作开展得好不好、人民满意不满意都可把评价标准作为衡量的尺度。以往的依法治市工作无论是在规划的制定中,还是在依法治市的实际运作中,都没有明确地提出这一问题。这样导致的后果可能是依法治市工作缺乏科学的统一的尺度,缺乏成熟的理性规划与运作。

(一)确立评价标准的意义

确立评价标准,一是有利于依法治市的统一规划和领导。依法治市工作是在市委的统一领导、督促、协调下进行的,市委推进依法治市工作所要达到的目标是社会和经济的整体进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依赖于市委对依法治市工作有一个清晰的整体的把握,而评价标准的确立能够帮助我们从全局来理解和把握依法治市工作,帮助我们依据确定的标准来制定规划、实施规划和最终检验规划。

二是有利于依法治市工作的实际运作。实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处于依法治市工作的第一线,是依法治市工作的最关键的实施主体之一。明确了评价标准,有利于行政执法人员、司法人员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以既定的标准来衡量、检验自己的个人行为和公务行为,提高依法治市工作的效率,降低行为失范的比例,使微观行为与宏观决策相统一。

三是有利于对依法治市工作的监督。市委提出继续推进依法治市的宏观战略之后,各部门积极运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然也不排除存在问题。评价标准的确立,可以为广大范围内的的监督者提供一个客观的监督标准,对照实际状况和标准,找出存在的问题,鞭策权力机关、政府机关依法决策、依法行政。

(二)确立评价标准的方法

可行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价标准是依法治市的理想的评价标准。要达到这样的理想结果,在确立评价标准时必须遵循一定的方法论。

首先,要用系统性的观点来确立评价标准。依法治市是一个系统工程,内容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领域,主体涉及到各机关、团体和广大的人民群众,过程涉及到立法、执法、司法和监督、救济等各环节。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确立评价标准之时理应综合考虑各个内容、各个主体和各个环节,而不是仅从法律的内部来寻找标准。相反,衡量依法治市的成绩好坏,法律本身不宜作为对象,应从外部寻找评价依法治市得失的依据,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与法治的契合程度来确定依法治市工作的成与败、得与失。

其次,要坚持阶段性的观点。依法治市是一个新生事物,从市委第一次正式做出依法治市的宏观决策开始到今天已有十余年的时间。尽管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依法治市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依法治市的渐进性,依法治市整体上仍然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处于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之中。因此,确立评价标准要注意当前依法治市工作所处的特殊阶段,要认识到依法治市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背景,认识到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渐进性,认识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

再次,要坚持地域性和可作性的观点。依法治市是区域的法律治理,不同的区域尽管有着普遍的共性,但也存在着特殊的个性。特殊的个性包括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文化条件、历史传承等。可作性要求在确立标准时,要注意标准是否能够为人们所直接认知,是否具有可比较性,是否能够概括经济、政治、文化等系统。

(三)依法治市评价标准初探

依法治市工作的好坏得失最终还是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答应不答应”为依归的。人民的满意度高是依法治市的最终目标。但由于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看法的分歧存在,所有的人满意只能是一个梦想。综合目前所认知的各种基本要素,我们把依法治市的评价标准初步抽象为安全、诚信和有序。这三者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成为一个联系密切具有相依性与相关性的标准体系。对组合每一个标准体系的若干子标准和具体指标,需要做仔细地分析、研讨。目前,只能对该标准体系进行概括的、大致的描述:

1、安全

评价依法治市的第一个标准是安全。安全是一个城市生存与发展的首要目标,也是每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终极需求。用安全来衡量依法治市的成果是科学性与系统性、阶段性、区域性、可作性的统一。安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政治稳定。政治稳定是社会各项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当代中国的最高利益。维护稳定的政治局面,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政治稳定,从整体上讲是指一国政治系统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稳定的政权体系、合理的政治体制和有序的政治运行机制三个不同层次。城市区域的政治稳定,是在国家宏观指导和制约下的局部稳定,具有相对性、局限性,但同时局部的稳定状况也对国家大局的稳定产生一定影响,因而它也是至关重要的。

政治要稳定,应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治权威的确立,“必须先存在权威”。一个政府必须先有权威,然后才谈得上对权威的限制。当然,权威的确立依赖于法制的规范和保障。二是政治文化的持续性,即保持政治生活基本价值的稳定性,是人们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认识、态度和情感的一致性。三是通过改革现状,摆脱不稳定因素,真正建立稳定的秩序。有序而合理的改革措施正是维护稳定的最有效的力量。其中,尤其是社会经济状况的改善。正如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指出的,只要中国的经济发展上去,人民的生活真正富裕起来,社会政治的稳定就能够真正实现。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九个方面的任务,即: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社会稳定,为我们研究政治稳定评价标准提供了具体的分析依据和参照体系。

第二,经济安全。狭义地讲,经济安全是区域的根本经济利益在不受伤害条件下正常运行的态势。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安全指的是一个城市有能力经济抵御国内外各种波动、摩擦、侵袭的状态。在国际、国内竞争主要表现为经济竞争的时候,经济安全成为地区利益的主要内容,表现为区域经济贸易方面利益的获得与维护。

经济安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有形、无形的若干产业、企业及种种形式分布于国内、国际。经济安全不以明确的地域为依托,其目标是维护区域有形、无形的经济利益,并寻求更大的经济贸易利益。二是经济安全自身具有多层次性,在全球化条件下,企业行业经济安全与区域经济安全更紧密结合地交织在一起,互相既不可分又有矛盾。经济安全有赖于企业整体的经济安全,但国力提高和经济繁荣是通过竞争得来,竞争的加剧使很多企业倒闭。三是实现和提高持久的经济竞争力,就要融入经济全球化,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地参与国际分工,这是实现经济安全的重要选择。同时,善于抓住机遇,获得宝贵的发展时间,争取良好的发展空间,也是维护经济安全的客观要求。

第三,生态安全。它是城市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政治和经济安全的基础和载体,具有整体性、不可逆性、长期性的特点。城市生态安全一是防止由于城市生态环境的退化对经济基础构成威胁,二是防止环境问题引发人民群众的不满从而影响社会稳定。

从总体上讲,城市生态安全的指标有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程度、乡土生态环境系统或生物多样化程度、城市防护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城市绿地面积及分布状况、城市土壤质量状况、城市湿地系统及连续性程度、水资源污染状况和水资源丰富与短缺程度、河道的人工或自然形态的比例、湖泊退化程度和人工清淤状况、空气污染指数、无机动车“绿色”通道的里程与分布、公园数量及开放程度等。

第四,生活安宁。生活安宁纵向上指居民从出生到死亡的期间内的幸福安逸的状态,横向上包括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的工作生活、娱乐生活舒适稳定,心理愉悦的状态。生活安宁与经济的发展、政治的进步、文化的繁荣和生态的保护密不可分,生活安宁程度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稳定成正比。生活安宁一要有一个稳定的连续的政策、法律环境,只有稳定连续的政策、法律的存在才能使得居民生活在稳定的预期之中,才不会有突然的变化对居民产生的强烈冲击。二要有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社会保障来降低居民日后生活、工作中的风险。三是要及时打击违法犯罪,解决经济上、生活上的纠纷,维护居民的正当权益。四是要有一个公正的发展环境,为每一个个体提供平等的创造空间。五是要有一个现代的、便捷的硬件体系,为社会每个角落的居民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在目前的状态下,城市治安安全为社会公众更为关注。据有关研究,对城市治安安全影响较大的有危害城市治安秩序的主要破坏力指标、维护城市治安秩序的控制力指标以及公众安全感这一主观社会指标。

2、诚信

诚信是规范、制度、人品三者的有机统一,规范是诚信的基本内涵,制度是诚信的发展内涵,人品是诚信的本质内涵。建设诚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特别是政府、企业和个人三大社会信用主体的共同努力。诚信包括以下四个指标:

第一,与同类城市相比引进外资的数量。虽然引进外资的多少与城市的地理位置、经济实力、人才资源、市场需求等多方面相联系,但一个城市引进外资数量的多寡,反映了投资者对这个城市投资环境的信心,尤其是对所在城市政府、企业和市民守信、守法、守诚状况的信心。所以一般情况是,引进外资数量多,城市诚信度高;引进外资数量少,城市诚信度低。

第二,城市人文环境的优越与否。人文环境的程度高低反映了该城市市民素质的高低,它与市民的心理、行为密切联系。一般说来,人文环境优越,政府官员和市民的行为很少越轨,可以很容易地预见到会如何行为、不会如何行为。而人文环境较低的城市,政府官员和市民的行为往往更容易失范,失去可预测性、可计算性。

第三,司法机关的公正审判程度。司法机关的公正审判是城市诚信的另一个指标。是否公正审判反映了该城市对法律的遵守情况,对经济的长远发展目标的追求。一般情况是,公正审判程度高,城市诚信度高;公正审判程度低,城市诚信度低。公正审判程度的高低可以通过案件上诉率、再审率、错案追究率和媒体曝光度综合权衡。

第四,公众满意度。公众密切接触到城市的各个方面,对城市的诚信状况有一定的发言权。同时,还要考虑到外地居民的评价,才能更准确地反映满意度。所以,公众满意度是从本市市民和其他地区居民的抽样调查中所获得。公众满意度高,城市诚信度高;公众满意度低,城市诚信度低。

3.有序

有序表现为一种良好的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和文化秩序。

政治生活的有序主要包括规范的政治参与主体、规范的政治参与行为、规范的政治权利分配和规范的政治权力监督。规范的政治参与主体包括所有的公民、社会团体、组织和党委部门、权力机关、行政机关、政协,这些参与主体都是法律所规定了的参与政治生活的法律主体。规范的政治参与行为是指参与主体在参与政治生活过程中通过法定的渠道或者其他途径如媒体等参与政治生活,影响政治决策的行为,它与过激的参与、非理性的参与、参与的非均衡性、参与的脱离实际性等适成对照。规范的政治权利分配主要是各政治参与主体在政治参与过程中所享有的权利和这一权利如何分配、按什么原则分配,这实际上涉及到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的内容。规范的政治权力监督指政治参与主体能够通过一定的渠道来监督政治决策行为,就政治决策的可能影响发表自己的观点。总之,政治生活的有序是一种参与的有序,是“法治化”的参与。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