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集锦9篇

时间:2023-09-19 16:20:18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1

(一)历史溯源

福建地理位置特殊,位于东海南海之间的咽喉要位,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当今中国“一带一路”重要的位置之一,福建为海上商贸集散地,福建所处的地理环境具有起独特的优势,依山傍海,历史文化悠久,资源丰富,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闽南位于福建的南部,包括厦门、漳州、泉州(其中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他们所说的语言是属闽方言的分支方言称为闽南方言(闽南话)。闽南地理位置特殊,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闽南童谣是闽南语系中最古老的戏种之一,它正是经由闽南地区流传到台湾、澎湖以及闽南华侨较多的南洋各地。至今,在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和闽南籍华侨聚居地,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国都有相关的社团组织。闽南童谣大约起源于明朝中后期,流传闽南一带,是以闽南方言为唱词,以闽南语的发音音调进行创作,演唱人群为不同时代的孩童,歌曲的创作是依据孩子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街坊邻里之间的生活内容为主要创作元素,比如生活、游戏、知识、时令、节日、习俗等,歌词匀称押韵。

(二)发展现状

闽南童谣是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保存下来的,随着国际化进程的迅速发展,闽南童谣之类的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渐渐地远离了当今的青少年。闽南童谣于2008年6月7日已被列入第二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批准文号国(2008)第19号文件,项目编号1-78。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中国,一带一路的古老文化必要保留,闽南童谣一部分被下南洋的闽南人带到中国台湾、东南亚生根发芽,还有一部分新童谣在东南亚等国家衍生出来,流传回中国。尤其是台湾,众所周知,台湾的主要语系为闽南语,台湾是中国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民与祖国人民血脉相连,后来福建广东一带的人民大量移入台湾,形成了汉族为主体的社会。因此台湾的通用语言为闽南话,也因此将闽南的文化大量传入台湾。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推广闽南童谣,不仅具有文化传承发展的意义,更具有增进两岸让台湾同胞了解闽南童谣的根在大陆闽南。21世纪初,厦门市在抢救和保护闽南童谣方面,已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举办闽南童谣表演比赛,在校园内推广闽南文化,在幼儿园,中小学校开设闽南童谣课程等。厦门市文化艺术中心专门开始公益的闽南语课堂。制定实施了闽南童谣保护的“五年计划”。2009年6月,厦门市翔安区闽南童谣文化研究会成立。2010年,闽南童谣文化活动中心在翔安区开工建设,作为重点保护闽南童谣文化的基地和象征。2010年9月,由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厦门市教育局体卫处主办的闽南童谣教学、调查与创作培训班在厦门市外国语附属小学举办。厦门翔安马巷小学作为翔安区闽南童谣实践基地,率先开设闽南童谣课程。2013年,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助理教授王伟,周卫东老师发表文章《文化与地域的共生——以厦门闽南童谣文化中心方案设计为例SymbiosisofCultureandGeographical——TheMinnanRhymesCulturalCenterProgramDesignasanExample》在文章中得知,厦门市翔安区设计建造厦门闽南童谣文化中心,闽南童谣文化活动中心项目场址位于厦门市翔安区马巷镇内林商住片区B2地块,用地。

二、闽南童谣的当代文化价值研究

闽南童谣作为闽南地区几千年来民族文化的一种,其历史性,思想性,审美性及其价值取向,据具有一定的文化研究价值。它不但蕴含着具有闽南特色的古老文化,还渗透着闽南人民智慧的力量,保留了闽南民俗文化的缩影,在闽南童谣的传承发展过程中,让我们后人更多地了解了闽南古老的文明,让青年人始终不忘记祖先留给我们那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历史价值

闽南童谣自古以来是以闽南语方言为基础传唱的儿童歌谣,形式类似当今流行的闽南语歌曲,或者可以说是闽南语歌曲的前身。主要传唱于厦门、泉州、中国台湾及东南亚华侨居住地。闽南童谣发展于明朝中后期,发展的历史久远,当时闽南人下南洋也将古老的闽南文化带到了世界各地,目前闽南童谣至今传唱于中国台湾、东南亚等各个国家(地区),这些华侨世世代代传习中国闽南传统文化。闽南童谣也在中国台湾传唱,从而成为海峡两岸人民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相互认同的一条非常重要的纽带,也为当今闽台音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今许多学者在研究中华文化的同时,慢慢对闽南文化产生了极高的兴趣,他们发现,闽南文化是一个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具有其独特性,比如闽南语就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闽南文化之一,在闽南这块土地上,具有丰富的闽南语语调,就想音乐中的调性一般,独特而又独立,每个地区每个村庄的闽南语方言都是不一样的,竟然不一样到,隔壁县之间的村民相互完全无法交流,可见闽南语系庞大深奥,种类之繁多。本人多年工作在这块具有悠久历史与文化的土壤中,多年致力于闽南童谣这一具有独特性的曲种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更深入的研究学习了解闽南文化,更好的学习闽南方言,更进一步了解闽南人的精神境界,更深入地剖析闽南童谣的发展,能够更好地传承这一古老的闽南文化。在当今这个国际化发展飞速的中国,传唱闽南童谣有其独特的价值。闽南童谣作为福建闽南方言区的民间文艺,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考古价值。比如在闽南童谣的唱词中,我们可以追溯不同年代的人物,事物,当时人类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娱乐形式,儿童们的生活内容,学习内容,思维模式等,具有一定的历史考古价值,我们可以从这些童谣的演唱曲调中,探索每个朝代童谣创作手法的特性,特点,创作风格,调性的变换手法等。闽南童谣从唐朝即开始出现,也是历经了几个朝代的进化,每个朝代都有其自身的音乐,比如唐朝,据资料记载唐朝音乐的特点为音乐和文学的高度结合,曲子的词都是当时著名诗人的诗词,在诗词的基础上谱曲创作,这种创作手法叫“自度曲”,就是以词填曲;还有一种是以曲填词,即为“填词”。闽南童谣歌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在韵律上也有诗词的特质。明清时期的音乐发展迅速,曲种,曲牌,唱腔,演奏的形式等都得到了完善的发展。闽南童谣也随之发展传承,作为历史文化的沉淀的闽南童谣,肩负着历史及时代的重担,在历史的长河中,闽南童谣记载和传承了闽南人的智慧与劳动的结晶。在当今,闽南童谣是闽南人民和台湾人民互相了解,互相交流不可缺少的纽带,台湾本属中国,要让台湾人民懂得,闽南这块土地与他们息息相关,脉脉相连,闽南人民与台湾人民同根同源的血缘关系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二)语种价值

被称为活化石的闽南语是中国古老方言之一,闽南语流传具有悠久的历史,大约在1500年前中原汉族由于躲避战乱逃到河南,再由河南逃至闽南,一路南下到台湾,一直保留着原本的闽南方言。闽南语完整地保留了唐朝及五代时代的古汉音,保存了丰富的尤其是唐宋时期的词汇,因此被国内外专家称之为中国古代语言的活化石。闽南语的分化演变比较早,根据地理位置的差异,每个地区所讲的闽南语都有不一样的音调。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外来文化的交融与冲击,令闽南语这门珍贵的古汉语日趋衰弱,就以厦门为例,随着厦门经济的发展,城市发展建设日新月异,特殊的地理位置,改革开放以后,吸引许多外商投资,教育医疗机构的完善与扩大,引进许多世界各地的高级人才一同来支持厦门的发展建设,大量的外来人口的流入,使得这些本土的传统文化受到强烈的冲击。因此我们要极力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保护好老祖先给我们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三)文化认同价值

闽南童谣作为闽南文化中的一个分支,其所表达的文化内涵绝非是表面听到看到的一项简单的歌谣,而是记载闽南人民在这片热土上生活点滴的缩影,在闽南童谣中生动地记录了闽南人世世代代的生活状态,劳动点滴,已经闽南人的智慧,精神,信仰及其价值取向,也是闽南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记录下的一种文化缩影。闽南童谣在文字不盛行的时期,主要以口传身授的形式.早年勤劳的闽南人民下南洋,背井离乡,在海外漂泊,他们不管走到那,只要听到承载童年回忆、充满童心情趣和洋溢浓浓乡情的闽南童谣,都会唤醒自己内心对闽南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促进民族团结和统一价值

闽南与台湾隔海相望,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闽南与台湾同根同源。闽南童谣的传承与发展对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具有现实意义与历史价值。自古以来闽南童谣即为儿童歌谣,口口相传,歌词中记载了颇多闽南当地的风俗,习惯,人文等各种历史活动,在古老的闽南童谣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的生活状态,文化氛围,在乐曲的创作曲调,我们可以分析当时歌曲的创作特点与当时的文化缩影;同时,歌曲中反映出闽南人迁徙的历史,闽南童谣在这个时候即被带到台湾。闽南童谣其独特性在于,其语言为闽南语,其受众面为少年儿童。曾经说过:“少年儿童为八九点钟的太阳。”在台湾传承闽南童谣,不但拉进海峡两岸人民的感情,更为海峡两岸的青少年交流架起一道文化沟通的桥梁,让台湾的孩子们知道闽南与台湾同根同源,血脉相连。通过学习闽南童谣,让青少年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我们只有一水之隔,同样也是说着闽南方言,语言与我们相同,激发幼儿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三、闽南童谣的教育价值研究

(一)闽南童谣在课程设置的艺术价值

闽南童谣作为闽南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韵律优美、意蕴深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丰富的艺术教育价值,有助于培养青少年民间艺术情趣与欣赏、表现艺术美的能力。在当前艺术教育体制中,开设本土的闽南童谣课程尤为重要。在高校的艺术教育领域开设闽南童谣的相关专业课或学校的通识选修课,对于提高艺术教育价值与传承闽南文化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闽南童谣可开设学科专业课,即福建的高校音乐学院音乐专业的学生学唱闽南童谣,专业理论课进行闽南童谣的创作分析,作曲课程中在进行新时代的创作。其艺术教育价值在于,一方面可以普及扩大闽南童谣的影响力,不但闽南人会演唱,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都学唱闽南童谣,将闽南童谣普及到全国各地;另一面通过专业课上对闽南童谣乐曲的分析与演唱,新时代的大学生们可以创作出更多丰富多彩的闽南童谣作品。

(二)闽南童谣在课程中的语言传承价值

闽南语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学术上泛指闽南语系集合,狭义则仅指闽台之闽南语。台湾及西方学者多认为是一种语言,属汉语族。在大陆语言学的分类上,属汉语族中闽语的一种。闽南语在各地有不同称呼,例如在内地常被称为泉州话、漳州话、厦门话、福建话、河洛话等;在中国台湾亦被称为闽南语、台湾话、河洛话或福佬话;在东南亚的海外华人则称为福建话。闽南童谣即闽南语歌曲,语言生动质朴、文句通俗易懂、节奏明快、音韵和谐等特点,在语言组织上及方言表达上已经具有其独特的语言魅力。高校传唱闽南童谣,首先要先学会讲闽南语,这样不但普及与传承闽南语,也能够在语言理解和表达上给予丰富的色彩,更能够突出节奏、韵律、旋律的相辅相成,借助图谱这种视觉符号,加深对闽南童谣内容的理解。

(三)闽南童谣在课程中的社会价值

学校进行闽南童谣的课程设置:首先,可以闽南童谣的传承人年轻化,表演形式的现代化,创作手法的多元化,将舞台的表演形式更加国际化;其次,大学生可搭建更多闽南童谣的演出平台,使其得到更多的展示,提高闽南童谣演出人员的经济收入;再次,提高传承人的基本生活保障,使传承人有了更好的经济条件,更多施展传承闽南童谣的机会与平台。由于童谣产生于特定的时代和环境,描绘了闽南地方风俗民情,是闽南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为高校接受闽南地区地域传统文化与美德的熏陶提供充足的机会,不仅让学生们领悟童谣的作品风格、艺术特征和闽南方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通过童谣,青少年不仅从童谣中了解祖先代代相传的生活背景、历史文化,增加民情民俗的了解。

(四)闽南童谣在课程中的民俗及科学价值

闽南童谣是青少年认识世界的教科书。其取材广泛,全方位展示闽南风土人情,生活场景。如《吃红丸》《摸米龟》介绍了闽南地区祈福的习俗,《烧肉粽》介绍了肉粽是闽南和台湾地区的风味小吃,其用料以糯米为主,加香菇、虾米、莲子等,肉粽要趁热吃才显出醇香的滋味,所以称“烧肉粽”,让当代的青少年们在闽南童谣的表演中了解闽南传统的民俗文化。以《天乌乌》为例子,孩子们每当看到天边的乌云密布,就会脱口而出:“天乌乌,要落雨”,知道是要下大雨了,幼儿从中就学会看云识天气。又如《雷公岖岖响》这首童谣幼儿了解到夏季是雷雨多发季节的主要特征,通过童谣学习幼儿知道打雷、下雨不要到在大树底下的道理。

(五)闽南童谣在课程中的健康价值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2

应中央电视台邀请,6月27日,市委书记黄少萍做客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文明之旅》栏目,与海内外观众一起,品读多姿多彩、博大精深的闽南文化。

“顷刻驱驰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节目在泉州提线木偶表演《钟馗斩妖》中拉开帷幕。由精彩的提线木偶表演,到随“旅行者”号宇宙飞船翱翔太空的闽南方言;由美丽大方、勤劳坚韧的惠安女群体,到寓意吉祥、富丽堂皇的闽南古大厝“皇宫起”;由“御前清曲”南音到和平共处的“世界宗教博物馆”;由爱拼敢赢的泉州精神到蜚声中外的海丝文化……黄少萍从这些极具代表性的闽南文化符号切入,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向海内外观众娓娓介绍了闽南文化的起源、形成、发展和传播历程,栩栩如生地展示了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厚渊源以及世界性的辐射与影响,特别是闽南文化在凝聚两岸情感、推动和平发展上的重要作用。

“闽南人从远古走来,在搏击历史风云、驰骋浩瀚海洋的历练中,形成了勤劳坚韧、开拓进取、爱拼敢赢的族群性格,培育了敢于冒险、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洋精神,创造了跨越海峡、影响世界、令全球瞩目的闽南文化。”黄少萍指出,开放包容的闽南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留下了中华文化发展和传播的独特轨迹。闽南文化传承了中原文化的精髓,并融合了黄土文化和海洋文化。闽南人在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充满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南音和木偶艺术先后入选世遗;闽南红砖大厝体现了闽南人叶落归根的家乡情怀;民俗庆典“海上泼水节”则反映了海峡两岸一衣带水、同根同源的文化情缘;有海水处必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必有妈祖庙,有妈祖庙的地方必有闽南人。黄少萍总结说,闽南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爱拼敢赢的精神气质,包容并蓄的人生哲学,重乡崇祖的价值观念,重义求利的生活理念。

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闽南文化遗产的富集区,是2007年文化部确定的首个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区。黄少萍表示,闽南文化的保护传承绵延不断、持续发展。泉州将生态概念融入闽南文化保护,通过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传承机构设置、文化空间整体性保护、传统文化发展创新等,有力推动闽南文化的传承、保护、弘扬和创新,提高闽南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初一:倪鸿彬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对台广播 闽南文化 文化要素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传媒和文化的关系就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彼此不能分离。而对于传播技术不占优势的传统媒体来说更是如此。如何彰显文化信息表现力,增强文化信息的黏合度,是传统媒体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广播历来以浓厚的人情味著称,它对文化信息的传播有着深入人心的效果。所以,对台广播和两岸文化传播密切相连,天生有着不解之缘。

一、闽南文化在对台广播中的意义

以闽南文化为切入点,可以成功吸引台湾同胞的注意力。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元,是富有地域色彩的族群文化,由闽南建筑、民俗、歌舞、饮食、、戏曲和民间工艺等内容组成,呈现出具有强烈地域色彩和族群个性的文化景观。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保罗・拉扎斯菲尔德(Paul Lazarsfeld)提出了传播学中的“选择性接触”理论。该理论认为,受众在面对各种纷繁的信息时,会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这种选择性接触行为更容易在强化他们原有态度的方向上起作用,而不是导致它的改变,这包括选择性认知、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①

闽台之间地缘相联、文源相通。用相同的语言讲述共同的习俗文化,更能吸引台湾同胞的关注,引发他们的收听兴趣。因此,对台广播从闽台两地文化相通之处入手,增进台湾同胞对闽南文化和内地发展的关注,更利于在台湾形成稳固的收听人群。比如,2013年闽南话广播协作网联合直播“郑成功350周年纪念大会”,对郑成功的敬仰引发了两岸相同的情感共鸣,台湾新竹、台南、云林、苗栗、嘉义等地的热心听众纷纷打进电话,参与节目的互动。听众对主办的广播媒体也形成了良好的印象。纪念活动的成功报道,进一步激发了台湾同胞对此类文化活动的兴趣,在两岸交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对台传播中闽南文化要素的选取

文化要素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物质要素、精神要素、语言和象征符号要素、规范体系。在对台传播中,闽南文化要素的选取在四个方面各有涉及,而偏重于其中的精神要素、语言和象征符号要素。因为这两个要素更贴近台湾同胞的日常生活,可以拉近广播和听众的距离,对听众的情感和生活有很强的渗透性,具有更好的传播效果。

俗话说“同声同气”,相同的语言让沟通没有障碍,并且能够增进双方情感。据称,海外使用闽南方言的人口有四千多万,他们主要分布在台湾以及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台湾,说闽南语已经成为热爱台湾的表现之一,闽南语已成为大陆与台湾共通的一个文化符号。2013年,在走访台盟中央时曾指出闽南语对两岸交流的重要性,并要求工作人员要学习闽南话,以提升交流的亲切度。②闽南话对以声音为媒体介质的广播而言,必要性更毋庸赘言。台湾的民间信仰大部分也是从福建一带传去的,如关帝圣君、观音菩萨、清水祖师、保生大帝、妈祖娘娘等,对台湾都有根深蒂固的影响。这些神明在台湾的信徒均有千万人以上,也是台湾政坛高层不敢小觑的民间力量。

在对台传播中,闽南文化要素的选取要体现本土性,“接地气”才能将闽南文化的真实性、鲜活性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2012年9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闽台文化同根源”走基层采访报道活动,就是对闽台之间同根同源的文化基础的一次深层次挖掘。活动中,记者们深入台湾同胞最主要的祖籍地――东亚文化之都泉州,6天时间密集走访晋江市、永春县、德化县,见证两岸同胞“人同祖、神同源、语同音、习同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采写了一批独家、鲜活、有感染力的对台新闻稿件。

闽台历代名人已成为闽南人的骄傲与代表,更是闽南文化精神象征的符号,备受民众推崇。选取和挖掘闽台名人的故事,能引起台湾听众的共鸣,吸引他们收听。福建漳浦的蔡世远、蔡新叔侄二人分别是清朝康熙、乾隆皇帝的老师,其昔日渡台后裔已繁衍10多万人,历朝历代受人敬仰。以两帝师“为官清廉、爱国爱民”的故事为选题,运用来自民间的“口语草根文学”――闽南讲古方式,创制大型历史人物系列广播故事《廉政两帝师》40集,在两岸电台播讲,收到良好的收听效果。同时整理剧本成书,采用普通话和同义的闽南话共同排印出版,创造了中央媒体联手地方媒体、大型故事节目入台首播、普通话闽南话“双语”出书的多项突破。

三、对台广播中闽南文化要素的呈现

60年岁月中,对台广播对文化的关注不断提升,以闽南文化为传播对象的信息内容在挖掘方式、呈现形式上也不断创新,亮点纷呈。

1.两岸联合,增强传播主体力量

两岸媒体之间的交流和联合,是让台湾同胞感受到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的一个重要促进因素。近年来,两岸媒体之间合作不断加强,在重大活动中强强联手,制作出规模盛大、深受台湾同胞喜欢、信息含量丰富的高质量节目。台湾媒体的介入不仅扩大了传播平台,充盈了传播闽南文化的主体力量,更重要的是拉近了节目和听众之间的距离,使节目更加贴近台湾受众的接受习惯和喜好,增强了节目的传播效果。

随着对两岸文化交流的关注,两岸媒体的合作日益增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开展过两岸之间的节目交流、联合采访、联合直播等,目前与岛内20多家广播电台有合作关系。富有“海峡特色”的福建东南卫视、海峡卫视、厦门卫视等媒体,立足闽台历史渊源,紧跟两岸关系发展,所推出的相关文化节目深受两岸观众瞩目。③两岸媒体的联合,碰撞出许多创意的火花,延伸了传播效果,更好地呈现了闽南文化。可以说,台湾媒体的加入,使闽南文化的传播、社会效果都得到了增强。在“2013海峡两岸媒体前瞻论坛”上两岸传媒人提出的四点建议中,第一点就是推动媒体互设常驻,推进新闻交流常态化;其次是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展开务实合作。④可见两岸媒体的交流合作是当今文化传播的大势所趋。

2.加强创新,让闽南文化节目喜闻乐听

鉴于整个传媒文化向着娱乐化、碎片化转变,对台广播也要调整方式,在闽南文化的运用上,变之前的硬性宣传为“软着陆”,结合台湾听众的兴趣点不断创新,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呈现。

阳春白雪的精英文化受众范围较小,相比之下,大众文化的传播则更有吸引力。而音乐是化解隔阂、加强联系的最好形式,在对台传播中应充分利用。近年来,音乐选秀狂潮来袭,很多年轻人对其情有独钟。拓展此类节目的传播,更是广播吸引年轻听众的有效方式。泉州人民广播电台举办六届的“海峡两岸闽南语歌星选拔赛”,采用当下流行的选秀方式,主持人活泼时尚,活动形式灵活新潮,切合年轻人的口味。同时,节目与落地活动相结合,活动品牌的提升也带动了节目的收听与参与,扩大了对台影响力。选拔赛从2006年开始举办至今,形成了稳定的受众群,并不断拓展,在两岸形成了非常好的口碑。此活动不仅弘扬传承了闽南文化,还造就了一批优秀歌手,诞生了一批新人佳作(原创闽南歌曲)。更重要的是,两岸音乐人由此结缘,从不认识到认识,进一步深入交流与合作。这项活动的时间跨度正好经历了两岸关系从“冰冻到破冰到缓和到密切”的全过程。在两岸民众分隔多年后开始逐步开放交流的时候举办此类活动,顺应了时代潮流,体现了民众的需要,因此在两岸沟通与交流上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广播常被归类到老年人使用的媒介形式中。怎样在新的传播环境中拓展受众群,在对台传播中打动台湾的年轻人,就要研究当代年轻人的兴趣点和接受习惯,从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呈现内容。以闽南语为载体的广播剧并不是老套、怀旧的代名词,找准形式也可以收获青年听众的喜爱。比如,制播闽南语短剧、微剧就是对传统闽南话节目的“突围”:题材上可以瞄准时下年轻人最喜闻乐见的新鲜事物、新鲜资讯,以轻松幽默、别具创意的方式配合音效音乐演绎,自会吸引年轻听众的耳朵。《志明和春娇》是大陆首档全新闽南语情景广播剧,由泉州电台对台频率刺桐之声创制。节目运用自制短剧这种形式来传播闽南文化,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创新。其选取闽南人当下生活故事片断,结合运用传统元素,如闽南俚语、俗语,用闽南方言对话来演绎,以风趣幽默的风格展现泉州人的快乐生活,深受各年龄阶层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自创短剧追求原创,重视节目创意,这点正符合青年文化和当今传媒文化的潮流,因此受到青年听众的一致好评。而以经典文艺电影《志明和春娇》为节目名称更是增彩,吸引了不少文艺青年的关注。截至目前,《志明和春娇》己播出1000多期,铁杆粉丝不断增多。⑤在赢得听众市场的同时,也赢得客户市场,每期十分钟的短剧,年均广告投播量达到88万。

3.提供服务,增进两岸情感

有温度的文化才会被人感知、被人理解、被人欣赏。在传播时要确定台湾同胞需求,为他们送上有服务价值的文化信息,增强两岸之间的情感交流。

泉金航线“篷江号”客轮播出的闽南话船舱广播节目《船上来作伴》,是广播媒体利用各种渠道服务台胞的一种有益尝试。节目以闽南特有的答嘴豉、脱口秀的娱乐主持方式,演绎传播闽南文化,同时提供旅游、口岸、民生、生活等服务资讯,设计游戏环节与船客互动,营造对台航线的文化氛围,浓烈的人文关怀陪伴旅客一路。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华之声推出的一档闽南话早间文娱节目《早安台湾》,选取台湾听众感兴趣的文娱热点,80后主持人婷婷以贴近生活的视角进行解读,节目清新、温暖,就像是一首流淌在阳光下的醉人音乐,受到了台湾听众的喜欢。节目视角多元,常以大家都有体会的一个话题,引发两岸听众的共同关注,进而相互探索、共同思考。节目在提供服务于生活的实用信息的同时,也增进了两岸的感情交流。

4.新时期对台广播中运用闽南文化要素的建议

多年来,对台广播媒体一直在挖掘和创新闽南文化元素的呈现形式。而在新的传媒时代,广播只有不断加快提升的脚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格局中拥有一席之地,才能在两岸关系中承担好自己的媒介角色。在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不断突破的同时,如何用好新媒体,是新时期对台广播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当一张无形而巨大的互联网将我们所有人网在其中,即便是不直接使用新媒体的人也会被新媒体文化辐射着、影响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广播媒体既要稳固自己的文化根基,同时也要根据传播生态的改变,调整方式,扬长避短,融合网络媒体,弥补广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传播缺陷,丰富闽南文化的呈现形式。应运而生的“你好,台湾”网,就是广播抢滩新媒体的一大举措:它将闽南特色建筑、饮食、戏剧、舞蹈、民间工艺等强调视觉的文化内容,以多媒体方式呈现,同时更注重信息的服务性,极大丰富了广播媒体对台宣传的路径。

另外,可以通过在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体、手机移动新媒体等平台推送对台广播的内容,使之与主流媒体互相配合,形成多层次、多场域的传播。社交媒体具有信息形式短小、内容碎片化、与生活紧密结合的特点,不仅有全时性、互动性、点对点等网络传播的技术优势,更具有情感浓厚、容易接受的人际传播特点,对于集合爱好闽南文化的听众,传播两岸生活和文化资讯等都有很好的效果。例如,闽南的“五色话”“四句”都深受闽南百姓的喜爱,是口口相传的闽南口头文化形态之一,其逗趣简洁、娱乐轻松、朗朗上口的特点,极适合新媒体形态,如果运用这一闽南传统元素来表达现代生活内容,并使用新媒体手段(在节目中及节目公众微博微信中),定能引发受众兴趣,吸引受众收听,从而推动闽南文化的传播。

网络社交媒体用户数量巨大,蕴藏着巨大的原创信息。如果广播媒体以传媒机构为单位,或以媒体人为单位进驻社交网站,可以扩大传播范围,提升品牌知名度。目前,广播媒体对社交媒体的利用还远远不够,很不充分,应从观念、方式、手段上不断加强,借力新媒体,增强与台湾同胞的沟通。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4

乡土文化与语文教学具有天然的紧密的联系。它蕴涵着丰富的语文知识、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对乡土文化资源的运用缺乏足够的认识。这既造成了中学语文教育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紧密,缺乏“地气”,同时也导致中学生普遍的家乡观念淡薄,缺乏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鉴于此,笔者在调查了解厦门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这一现状的对策。

一、国内外现状

1.国外现状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有三十个州的法律明文规定,学校必须开设包括本州的历史、文学、语言等内容的乡土文化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提倡学生走出学校和课堂去亲身“感受”身边的乡土文化,他们经常把他们的课安排在社区博物馆,并组织学生参观本地区的古战场、古工场的遗址、古旧建筑、古代桥梁,观看过去遗留下来的生活用品、衣服等,以增强历史和生活的真实感。在美国,大多数较大的社区都有针对地方社区或州历史开办的展览,尤其欢迎学校团体去参观,地方博物馆还伴有导游指导。此外,几乎每个社区都会有一位或几位老人把他们的大量业余时间花在研究地方文化上,学校鼓励并提供多种机会使学生和他们相接触,这些研究者不仅负责向学生们讲述社区过去的故事,而且还能够指导教师去关注那些容易被忽略的教学资源。

2.国内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语文教学大纲目标体系虽做出了一定的调整,但乡土文化资源仍存在着被严重的边缘化的倾向。我们曾把厦门市同安区六所学校的学生和语文教师作为初试对象,发放500份调查问卷进行检测。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三分之一的教师对闽南乡土文化知识并不是特别关注。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很少在教学中融入闽南乡土文化知识的内容,即使有关的课文可以很好地结合闽南乡土文化知识加以拓宽和加深,教师也由于时间的限制或者应试的心态而舍弃。67%的学生对闽南乡土文化知识的了解都比较少,54%的学生的知识只限于课本上的内容和课堂上教师教授的内容。学生们对麦当劳、肯德基越来越喜欢,对粽子、年糕越来越陌生;对情人节、愚人节很推崇,对七巧节、端午节不了解。中国文化传统可能正在无声无息地消逝,或被以欧美的方式“改写”。

二、闽南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状的主要成因

1.应试教育是其主要原因

应试教育导致教育目标的狭隘化。语文教学注重工具性,忽视人文性。“重知识传授,轻思想教育;重习题训练,轻生活实践;重分析讲解,轻形象感染。”这样,学习范围局限在课本的框架内,孤立于自然生活和生活之外,学生所学知识普遍脱离生活实际。其次,应试教育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应试教育中,学校成为按固定模式改造人的“教育机器”。人的个性发展不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它为学生提供的只是一个封闭禁锢的、狭窄高压的“牢笼”,这样培养的结果,充其量只能是一些操作型人才,而不是创造型人才。

2.教学评价体制的导向

现行的教学评价体制还是以分数的衡量作为主要标准,在这种评价体制的引导下,学校和老师为了考试取得高分,为了提高整个学校的教学成绩,只是强调考试内容的学习和巩固。而很少或者根本不教授课本以外的知识,即使它们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形成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三、闽南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对策

1.闽南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上的运用应得到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的充分重视

目前,发掘乡土文化的语文资源,重视把乡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重要性在国内的语文教育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共识。厦门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市委副主委林成德在十一届市政协三次会议上的建议对我市中小学语文教师进行闽南文化和闽南语培训。他认为语文教师担负着语言文学的教学和传播文化的任务,如果能在语文教学中向学生灌输闽南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闽南文化和闽南语的兴趣,对闽南文化的传播和闽南语的保护有很大的帮助。在语文教学中引入闽南方言,用它来辅助教学,往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校应加强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校训、标语、文化墙、知识走廊都可以和闽南文化相结合。提倡课堂讲普通话,课外讲闽南话并帮助外来学生学习闽南语;可以邀请专家或退休老教师开设闽南语讲座,营造浓郁的学习闽南文化氛围。笔者所在的厦门同安第二实验小学校长陈少敏牵头利用同安丰富多彩的教育字眼开发了以同安风情为主要内容的校本教材——《同安风情丛书(全六册):同安儿戏童玩、同安儿歌童谣、名胜古迹、方言典故、传统饮食、民间故事》,旨在传承、弘扬闽南文化。笔者所在的学校厦门市五显中学也开设了《答嘴鼓》校本课程。

2.把闽南乡土文化资源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

把闽南乡土文化资源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具体形象亲切感人,而且更具有感染力。在传授给学生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的同时,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多关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把对课文的赏析和对“乡土文化”的赏析有机地联系起来,将乡土文化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的始终,并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教师上课前可以利用三分钟时间开展语文小活动,例如:讲述家乡的名人郑成功、陈化成、陈嘉庚、朱熹、苏颂、林巧稚轶事,介绍日光岩、胡里山炮台、万石植物园、梵天寺、北辰山等名胜古迹、让学生唱一首闽南语或表演一段歌仔戏等。每个传统佳节可以让学生谈谈节日的来源,谈谈地方小吃蚵仔煎、芋包、土笋冻、五香卷、烧肉粽、同安封肉……一个个小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自由、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利用自己积累和了解的闽南乡土文化知识,表达思想感情,提高语文能力。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5

特色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观察各类特色学校,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学校的校长身上都有着一些相同的特点,如高品位的文化素养、战略性的发展眼光、独特的人格魅力等。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特色学校建设,校本特色课程是主载体,因此,课程的领导力也就无可争议地成为校长所需具备的首要能力与核心能力。

然而,在具体的工作中,不断变化的课程领导要求使部分校长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或者对课程领导的内涵和课程领导者的角色缺乏清晰认识,缺乏课程体系的创新、课程资源的统整开发意识;或者对课程领导目标不明确,没有认真思考过学校发展前景,没有精心研究过利于师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或者课程领导团队建设不力,没有形成“互帮互助”的合作氛围;或者课程领导制度保障不全,缺乏相应的任务激励机制等。

看来,要落实校长的课程领导职能,就必须给予校长提升课程领导力策略上的指导。在此,笔者主要结合任职过的两所学校(下文以“A校”、“B校”指代)开展特色创建工作的实例,浅谈对校长课程领导力建设的理解。

一、课程领导力离不开校长的“专业感召力”

“校长发展的最成熟的方式并不是听别人说什么,而是同别人分享自己掌握的知识”。校长的个人能力是课程领导力的核心要素,校长唯有通过自身内在与外在素质的培养与修炼,才能形成一种独特的魅力,引领被领导者向着共同的目标奋斗。

校长首先要更新思想观念,增强课程领导意识。只有在观念上做到突破和转变,充分意识到课程领导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校长才能引领全校员工形成课程改革的教育自觉,进而达成高品质的课程实施。

同时要加强课程理论的学习,增强自身的课程专业素养。唯有持续不断地学习,把握课程的本质、功能、价值,才能增强课程领导意识,并转化为学校的领导行为。

当校长对课程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能够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对课程知识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和运用;能够在自己课程领导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借鉴他人的经验和理论成果,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课程领导理论和方法,形成独特的领导风格,全体教师才能有实施课程改革的方向感与自觉性。

二、课程领导力凸显的是“团队合作力”

校长的个人能力固然重要,但无论校长多么优秀,总有长处与短板,不可能单独完成课程领导活动。更何况校长如果过于看重、凸显自身的能力与才华,忽视给团队发挥的空间,往往难以赢得追随者,进而丧失课程领导力。因此,课程领导的主体应该是由校长、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人士等共同组成的课程领导团队;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应该是包括校长在内的团队成员相互作用的合力,是一种优势互补、整合观点的合作行为。该高调吆喝,该扛大旗冲锋陷阵时,校长责无旁贷,但有时候同样需要校长退居幕后,默默地为团队提供“火种”,激发课题组成员的潜能,吸引更多追随者,这才是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真正价值所在。

三、课程领导力需要校长的“精准规划力”

衡量校本课程开发成功与否的标准,具体而言有三条:是否体现出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个性发展;是否让更多甚至是全部的学生受益。“校本”与“生本”是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生命符号。脱离学校的现状,忽视了学生的水平与需求,再好的课程方案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分析学校个性,全面了解校情,找准切入点,因地制宜,既是顺利开展特色创建工作的前提与保证,更能显现出一位校长的智慧与精准规划课程的领导能力。

借助SWOT分析法,我们对学校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可以发现A校和B校无论是所处的区域、办学条件、生源质量、师资队伍,社区情况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A校是一所创办于新中国成立前的老校,地处老城区,校外资源及闽南文化历史古迹丰富,生源大部分是本地孩子,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较合理,各级骨干分布平均且比例较高;B校则是一所开办刚满7年的新学校,地处厦门岛东部的城乡结合部,本地生源家庭大部分是农改居的原村民。生活环境虽趋向于城市化,但根深蒂固的农村生活方式和社会陋俗依然影响着孩子。在保证本地生源入学的情况下,学校又接收了大量外来务工子女,最高峰时近乎达到学生总数的80%。当中不少学生家庭生活困难,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难以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学生行为习惯普遍较差,规范养成教育已经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而教师队伍中年轻教师多,近五年毕业的青年教师占50010,骨干教师少(只有2人是区级骨干,高级教师比例占30%),青年教师的成长缺少有经验教师的引领。

在对校情、生情等进行全面分析后,A校积极申报成为厦门市首批“闽南方言与文化进课堂”试点校,并确定了以“弘扬闽南文化,构建多学科渗透体系”为专题的校本课程开发思路。学校依托周边丰富的闽南文化资源,将“闽南文化”安排进课程,将闽南文化贯穿于学科教学之中,并以此作为校本课程的重点和突破口。目前所涉及的地方课程涵盖了美术、音乐、体育、综合实践、品生、品社及班队主题会等课程。每个学科的学习内容细化到了每一学期、每一课时,有固定的教材,授课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常规要求完成教学进度。学校的目标是:每个学生经过6年12个学期的闽南文化熏陶、系统学科学习,至少能掌握基本的闽南语;会唱一定数量的闽南歌谣,了解闽南重要的曲艺形式;会玩12种以上的闽南传统游戏;掌握初步的剪纸与陶笛吹奏技巧;明白闽南的传统美术表现形式;知晓闽南民风民俗精华及闽台历史。培养学生探索闽南文化的兴趣,为其今后继续学习、弘扬闽南优秀的传统文化打下良好基础。

“一切教育都是为了培养人的良好习惯”。很显然,B校的学生最缺的就是养成教育,最急需的就是良好习惯的培养。基于以上认识,学校确定了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学校特色的发展突破口,提出了“养成好习惯,成就大未来”的办学理念。学校除了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贯穿于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还围绕“做人、做事、学习、共处”四大领域及“诚实守信、阳光自信、谦虚宽容、用心做事、遵守规则、讲究效率、真诚待人、友善合作、感恩分享”十二个习惯指标,专门制定《学生“好习惯”训练项目序列表》、《学生学习好习惯手册》,并成功编撰了《好习惯伴我长》校本教材(每年级一册,每册各分八个习惯主题)。目前,此套教材已投入使用,每个月月末各班都会安排一节班队课开展教学实践研究,并不断充实教学资源。

此外,基于本校学生的兴趣和运动机能优势,并充分考虑师资水平及可利用的校内外资源。B校开发了球类校本课程,对体育学科部分年级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如一至三年级每周一节乒乓球,四、五年级每周一节“三球”选修课。如今学校可以自豪地说:“热爱运动的孩子一样知书达礼!”

四、课程领导力依靠校长的“学习引领力”

创建学校办学特色,必须要有一支具备较高专业素养、一定教育教学经验和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打造优良师资需要招贤纳才,但更多的是依靠内部培养与教师的自我提升。这无论对开展闽南文化课题研究的A校,还是缺少经验的年轻教师居多、骨干教师偏少的B校来说,都极具现实意义。校长课程领导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努力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一方面,校长学习的热情会促使教师主动学习,让学习逐渐成为一种风气,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型组织。另一方面,校长必须承担起校本培训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既要健全校本培训的组织机构,制定校本培训的方案和实施计划,组织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相关技能培训,做到培训的组织、内容、时间、条件的四保证;更要积极参与指导、引领教师大力开展学习活动,让问题在学习中找到答案,能力在学习中提高。

以A校为例,它虽然是闽南方言与文化进课堂的实验校,但全校闽南籍教师只占总数的一半多,即使是闽南人,大多数的年轻教师,受成长环境的影响,闽南语水平也参差不齐,对闽南文化的了解也十分有限,更遑论非闽南籍的教师了。尽快提升全校教师的闽南文化底蕴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学校除了添置一些“闽南文化”的相关书籍提供教师借阅、学习外,还尝试多渠道地对教师进行闽南文化专业知识培训。参与培训的有厦门市闽南文化的专家,如“闽南文化研究会”的陈耕会长为全体教师作“闽南文化演进史”的主旨培训,让教师对闽南文化的发展有了全面的了解;厦门大学周长楫教授则分三次对教师进行闽南语的专项培训。本校的骨干教师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承担了闽南文化课程的业务培训工作。笔者作为学校领导、课题主持人之一,也为教师作了闽南文化专题讲座,用翔实的图文与大量的原始数据向教师介绍了闽南方言的历史与演变,让教师知道闽台的历史关系与紧密的五缘连结。为了提高教师学习闽南语与闽南文化的效率,学校还特别将教师根据闽南籍与非闽南籍进行结对,组成学习小组开展互帮互助。

此外,A校还通过开展丰富的教学研讨及岗位竞赛活动,以赛促练,提升教师的闽南文化专业知识底蕴。如举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岗位大练兵”竞赛活动时,音乐教师被要求现场抽取所教的闽南语童谣,并伴奏演唱;体育教师则现场从教给学生的12个闽南游戏中随机抽取两个,当堂完成示范操作。学校领导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要求学生会的,教师要先会;不但会而且还要做到精通。

五、课程领导力贯彻“制度执行力”

合理的管理制度是提升课程领导力的保障。校长要重视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实施制度引领和规则引领,将理念通过制度转化为教师行为。

“正人先正己,身教胜于言传”。教师的行为表率是推进学生道德实践和行为仿效的榜样。B校大力倡导“学校无小事,教师无小节”的育人观念,从教师的自我养成着手。制定了《涵养工作好习惯,争做学校好教师要求》《教师工作基本习惯》,针对教师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遵纪守法、爱护学生等细化规范,促使教师做到彬彬有礼,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学校还依据学科的特点,制定了《学科教学习惯要求》,分学科提出具体常规要求,甚至规范了不同学科的课前准备流程与师生课堂用语。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校长领导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这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教师的创造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保证课程实施的全面推进。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循环反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它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通过评价来不断完善,评价是最重要的课程领导行为之一。

首先,校本课程,实施过程离不开教师的不断反思。这是一种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审视与梳理的过程。教师要对自身不足进行大胆地质疑与批判,不断地对课程进行重构与改进,使校本课程结构日趋完善。

其次,同伴教师也应积极介入实施过程的评价。同伴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观摩与评议参与评价。这种评价不应该是批判性的,而是建设性的。而学生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参与者,也是教学过程的直接感受者。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从学生对校

本课程的参与度、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及教学效果来进行。教师应尽量少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的评价方式,以学生体验为主,通过学生的实践性活动来展示。

学生应该参与到对校本课程的评价过程中来。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信息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来获取。这些信息将成为学校、教师完善课程,补充、调整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

六、课程领导力追求“课堂教研力”

特色课程最终要立足课堂教学,因此,校长要走向教学的第一线,深入课堂,亲自授课;深入到教师中间,去听课、评课,和教师一起思考、一起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对课程有真正的发言权,才能真正指导、提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笔者是A校市级课题“弘扬闽南文化,构建多学科渗透体系”的主持人,不但承担了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参与“闽南文化进课堂”课程开发全过程,为各学科开展课程研究提供指导,还长期坚持从事闽南语教学研究工作,并承担地方课程教学,教授学生闽南语。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配套乡土教材《闽南方言与文化》更注重综合性学习,对培养学生使用闽南语进行日常交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为了帮助师生快速掌握常用闽南语,实现基本的闽南语交流,在厦门大学周长楫老师的鼎力支持下,笔者亲自编撰了闽南方言校本教材《常用闽南语使用指南》作为闽南语课程的补充教材。该教材由“课堂常用会话”与“日常闽南语”两部分构成。“课堂常用会话”规范了课堂上教师教学常用语的闽南语说法;“日常闽南语”则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社会生活经验和兴趣原则,从生活、学习两方面人手,拟定了280句常用的闽南语(一至四年级每学期20句,五、六年级每学期30句),每句话既有闽南语的说法,又附有标准注音,方便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并且每一学期的学习内容后面还设计了相关的拓展内容,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并鼓励学生自我提高,灵活运用。笔者就是希望孩子们通过这本教材的学习,真切体会到“学了闽南语是可以用的”,做到“现学现用”。目前,该校本教材配套的范读音频材料、教学案例及相关课件均已经初步收集完成并建库。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闽南聚落;闽南民居;闽南文化

一直以来,作为地域文化最直接的载体,民居聚落反映着本地区的气候、风俗和文化。闽南民居作为福建地域建筑的一个重要分支,呈现出承载着闽南地域文化的独特个性。民居是构成聚落的单元,闽南的民居聚落也在独特的闽南文化的影响下,体现出自己的特点。那么如果从闽南的民居聚落入手解读,我们有没有可能阅读甚至还原出闽南的文化本体呢?

1.聚落与其文化内核

文化,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可以通过事物的具体表象而被外化。文化的形成,既来源于物质——自然环境,同时又反馈、作用、表现于物质——聚落形态。在传统聚落的内部充满着这种被赋予了意义的“物质”。聚落景观如何诠释它所处的自然环境,聚落的设计者如何利用空间概念去构筑社会环境等,这些都被记录在了聚落的空间形态结构以及组成聚落的单体建筑中,所以解读它们所包含的意义,能够反过来从“物质”的角度来窥探聚落的文化、制度、信仰、社会形态、宇宙观等等。

经过千百年来岁月的冲刷而形成的制度以及文化,最终呈现为几何学的构图。首先在聚落建立的时候,必须有一套选址的依据。依据可能来自于外部的地理环境,可能来自于内部的价值取向,与即将定居的人群、都有极大关系。

在聚落的选址确定以后,聚落将会在内部制度的作用下,逐步地向“秩序化”的方向迈进。这一过程可能很快,可能很慢,取决于聚落是一次性大规模的建设,还是多次小规模的缓慢形成。但背后有着地域文化和社会制度作为重要的推手,推动着秩序化的聚落空间的形成,这是毫无疑问的。

当我们将研究的对象进一步具化,深入到一座聚落中的单体建筑时,“文化推动”仍然是成立的。民居建筑的空间结构、建筑形态乃至于构造装饰都体现出内部文化“符号化”的特征。

如果我们深入解读一个民居聚落从选址到单体空间的方方面面,毫无疑问将这些形式的表象化的外壳剥去后,我们得到的将是一个文化的内核。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从分析民居聚落,来窥探这个聚居群体自身独特的文化、制度和价值观。

2.闽南的地理气候与文化源流

福建古称“闽”,“闽南”即指福建南部。从范围上来说,包括现今泉州、厦门、漳州以及龙岩市的漳平、龙岩等地区。但若以通行的方言来区别,“闽南”狭义上仅指泉州、厦门、漳州三个通行闽南语的地区。

2.1自然地理条件

福建最重要的地理特点即是丘陵众多,山地、丘陵占据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除了丘陵,闽南还具有蔓延绵长的海岸线,与台湾隔海相望。闽南全境的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形成三级:高山峻岭、河谷丘陵和沿海平原,具有依山傍海的环境特征。

闽南大部分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年平均温度在20℃以上,降水充足,夏季多台风。闽南地区石材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石雕石刻在全国都很有名。闽南的地带性土壤主要是红壤和砖红壤。同时山区盛产木材。

2.2 文化源流

闽南文化一方面受到汉族文化底蕴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历史背景等文化因素,又存在着自身的独特性。

2.2.1汉族文化传承

福建本为百越人的居住地。秦汉以来,随着中原汉人的不断南迁,高度发达的汉族文化逐渐发扬并占据统治地位。作为中原文化的传承者之一,闽南文化继承了大部分汉族文化的精髓,例如理学、风水等,许多风俗习惯也与中原无异。

2.2.2海洋文化冲击

偏居东南隅,福建的海岸线长度却占据了全国的五分之一。闽南地区更是深水良港星罗棋布。宋元时期,泉州一跃成为国际贸易大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与36个岛国有贸易关系,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扩大。到泉州经商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数量极多,带来了东南亚他国的文化风俗民情信仰,闽南文化得以丰富。同时,也有不少闽人定居海外,如日本、朝鲜、东南亚诸国。这些华侨回乡探亲时,也带回了形态各异的海外文化。

2.2.3 多元宗教并存

中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交融,在闽南产生了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即,多种的兼容并包。除了早期由中原传入的佛教与道教,在唐代伊斯兰教由海路传入泉州,泉州在宋元时期是我国最早的三个伊斯兰教区之一,建造了我国最早的清真寺。在明代,基督教也传入闽南。除了四大宗教之外,由于海洋文化的盛行,闽南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间宗教,“妈祖”及“保生大帝”成为闽南第一的守护神,在闽南信众众多。

3.闽南聚落的分析解读

3.1 聚落选址

闽南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同时河流溪涧丰富,还有着蔓延曲折的海岸线,所以民居聚落在选址中主要考虑的就是聚落与不同自然环境间的关系。闽南丰富的地貌环境造就了一批各具特色,却与环境完美结合的优秀聚落范例。例如典型的丘陵海边渔村莆田港里村,建筑沿山势高低错落,形成了集市街和居住街,房屋的朝向以面海为主,总体布局依山就势,灵活多变,充满了自然的美感。

除了对自然条件的考虑之外,风水理论在闽南聚落选址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运用于闽南地区的风水理论,对传统风水术进行了简化,同时辅以对罗盘的大量应用。聚落选址,以背山面水,坐北朝南的吉地为佳,这同时也是宅基选址的上佳原则。

位于福建省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的蔡式古民居建筑群,据称在建宅之初,蔡启昌父子请风水先生前来择地,相中了一块誉为“琵琶穴”的风水宝地,是一处背有群山,面朝三水,形似琵琶的地形。所以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也被称为“琵琶形”村落。(图1)

图1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鸟瞰

3.2 聚落空间布局

3.2.1 以宗祠为中心

闽南宗族制度鼎盛,宗族、血缘是维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纽带。因此闽南的聚落布局多表现为以宗祠或祖庙为中心的聚族而居的形式。尤其是在家族制度盛行的农村,聚族而居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些村落虽然在布局上因地制宜,但是都呈现为强调宗祠位置的高度向心的空间结构。或是以宗祠或祖庙为中心展开布局,或将宗祠置于村落的最高处,或将宗祠置于道路交通的枢纽位置,或分别以宗祠和支祠为中心形成组团布局。

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就是这种布局的典型。湖头镇是李光地家族聚族而居而形成的集镇,李氏家庙为规模最大的总祠,下设6个支祠,以李氏家庙为中心展开布局,在以每个支祠为中心呈放射状建造房屋,形成若干组团。

3.2.2以宗教庙宇为节点

闽南人具有多元的,儒、释、道并存,民间信仰更是盛行。庙宇道观在民居聚落的空间布局中往往成为重要的节点,或位于村头、村尾,或位于聚落的四界,或成为各个组团的中心。在闽南聚落中很少会设置专门的公共广场,大多数公共活动往往是与宗祠、村庙等结合起来的。大小宗祠都必须设有屋前的“埕”,和屋内的“厅”,以供族人祭祀之用。集体生活与宗祠庙宇的紧密结合,体现出宗族制度以及在闽南人生活中的重要程度。

3.3建筑空间布局

闽南传统民居以泉州的最为典型。泉州地区以“三间张”、“五间张”(即三开间、五开间)称呼其传统住宅。住宅的第一进为“下落”,为门厅所在。第二进为“顶落”,也称“上落”,作为大厅及主要居住用房。两边厢房称为“榉头”。下落、顶落和榉头围合成天井,成“深井”。下落前方,及屋身前方地面铺筑石坪,成“埕”。若有第三进,则称“后落”。住宅左右加建朝向东西的长屋,称为“护厝”。(图2)一般两进以上的住宅,称为“大厝”、“官式大厝”。闽南大厝较少有超过四进的。规模再大的厝,只向横向发展,增加护厝的数量。三间张两落大厝是泉州地区比较标准的住宅布局。

图2 五间张带双护厝官式大厝鸟瞰

与北京四合院类似,闽南民居十分强调天、地、人三个等级的空间关系,反映在具体的空间分配上,也就是父母和儿子的卧室围绕祖祠为中心分布。如图可以看出,房间秩序显示出的权力关系如下:北为主要方位,相当于祖先,是供奉先祖牌位之地;南为次,门厅以及幼子卧室所在;东西向仅次于北,为父母、长子居所;中为“深井”,庭院,代表天。(图3)

图3 泉州“五间张”民居平面

严格的住宅秩序再次反映出闽南人对于宗族制度的重视。古时人们法律观念不强,而家族观念、宗族的等级制度,是人们最为熟知和遵从的道德规范,它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形成了社区的集体意识,也渗入到了每个家庭,并物化在民居形制之中。

3.4建筑外部空间

在闽南民居的空间布局中,值得一提的还有“深井”和“埕”这两个闽南民居中的外部空间。深井的出现,不仅仅是为了适应调节气候,同其他合院式建筑的内院相似,都有着为家庭提供交往空间的功能。深井与顶厅相连,相当于一个室外的客厅。由于深井在建筑平面上的中心位置,使得居住于其中的人不自觉地将其作为全宅的中心,围绕其展开家庭内的公共活动。

埕同样也是闽南民居中重要的交往空间。埕在官式大厝中的比例占得相当大,在两落大厝中,一般可以达到整个建筑的三分之一。埕不仅是住宅空间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聚落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图4)人们或是从石井里打水,或是忙着晾晒粮食,可总是能够一边忙于劳动,一边同过往的邻居闲聊,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社会交往的目的。当然,宗祠庙宇等公共建筑的埕作为公共集会的空间,就更为重要了。

图4用于农事劳作的埕

“家丑不外扬”,有一些家庭会议、家内事宜只能在宅内处理。而对外,埕则可以作为公共的客厅,用于平时与邻居的招呼、座谈、闲聊。深井和埕,一个作为家庭内的交流空间,一个作为家庭外的公共空间,二者分工明确,毫不含糊。可以看出,闽南文化在热情外向,乐于交往的特点之外,对内外之别也有着明确的区分。

3.5建筑材料与装饰

以农耕、渔盐以及海洋贸易为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以及闽南地区炎热的气候,塑造了闽南人豪爽活泼而偏爱装饰的性格特点。闽南的人文性格自古具有浓郁的海洋文化特点,敢于冒险,追求财富。兴盛发达的海洋贸易,同时也因闽南富饶的物产,富足的生活,造就了闽南人喜爱炫耀斗富的特点,故闽南建筑装饰富丽,集石雕、木雕、彩画等于一身。

闽南民居使用的外墙形式多以红砖为主,辅以灰白色花岗石作为台基、裙堵。惠安地区也存在全石结构住宅,有些沿海地区甚至利用牡蛎壳作为围护材料构筑墙体,别具海洋特色。泉州地区还存在一种特别的墙体砌筑方法,即利用红砖、红瓦与粗犷的白石混合砌筑墙体,称为“出砖入石” (图5),常用于山墙、后墙或围墙。运用红砖,闽南的工匠还创造了许多运用于墙身的石雕、砖饰手法,例如将红砖烧成六边形、八边形象征长寿,或者烧成四角的蝙蝠形象征“福”等等。

图 5“出砖入石”

4. 总结

作为闽南文化的物化表现,闽南的聚落顺应地形气候,遵守宗族制度,强调信仰空间,闽南的民居等级严格,注重交往,内外分明,建筑色彩鲜明,装饰艳丽繁复,可以反映出以中原文化为基础,深受海洋文化以及多元宗教影响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闽南文化。这一文化宗族观念强,信仰多元但虔诚,等级观严明却又勇于开拓,性格外向豪放却又细致精明……这看似矛盾的闽南文化推动着闽南民居聚落的形成,而聚落的每一处图式,每一个细节又无不渗透着闽南文化的痕迹。

参考文献:

[1]藤井明.聚落探访[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戴志坚.闽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黄丽坤.闽南聚落的精神空间[D].厦门大学.2006年.

[4]赵鹏.泉州官式大厝与北京四合院典型模式的比较研究[D].华侨大学.2004.

[5]李华珍.湖头古镇聚落空间形态初探[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06.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7

一、方言电视发展轨迹概述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央电视台就开始播放马三立等人的方言相声节目,这或许可以认为是方言电视节目之滥觞。1983年春节联欢晚会开播后,语言类电视节目影响越来越大,其中的方言相声、小品成为春节联欢晚会连续二十几届的必备节目。在方言相声、小品风靡大江南北之际,方言电视剧也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风生水起。早在1982年,宋学斌导演就拍摄了方言剧《人与人不同》,真正广为观众喜欢和认可的是1989年到1994年由刘德一主演的《凌汤圆》、《傻儿师长》〔1〕。从此大江南北,刮起了地方方言电视剧的创作风潮,涌现出如吴语方言剧《孽债》、粤语方言剧《外地媳妇本地郎》、闽南语方言剧《厦门新娘》。而北方方言区更是不甘寂寞,相继创作出具有赵本山特色的东北方言喜剧《马大帅》、《刘老根》、《乡村爱情》、《关东大先生》等。1994年重庆电视台开播了《雾都夜话》栏目,开创了我国栏目剧播出的先河。《雾都夜话》制片人马及人在苏州研讨会上发言时说,重庆百姓在这档栏目中用自己的方言来叙述重庆人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具有“形态生活化”、“题材平民化”、“演员群众化”、“语言地方化”、“情境真实化”和“观众参与性”等“五化一性”的特点。随后国内众多地方台也迅速开办了方言栏目剧,涌现出像重庆时尚频道《生活麻辣烫》、陕西都市青春频道《都市碎戏》、湖南卫视《爱情魔方》、浙江影视娱乐频道《本塘第一剧》等在当地具有极高收视率的优秀方言栏目剧。从全国影响力来看,北方方言剧远胜于南方方言剧。由于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四川方言、东北方言都属于北方方言,与普通话有着很高的相似度,因此《傻儿师长》、《马大帅》等北方方言剧受到了全国观众的广泛欢迎。而吴语、闽语、粤语等方言剧由于与普通话有着极大的差异,非本方言区的居民基本听不懂,因此这些方言剧只能在各自的方言区内小范围流行。

21世纪以来,国内涌现出多档方言新闻节目,方言电视新闻将方言节目推上了大雅之堂,方言节目由边缘迈向主流。2004年元旦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吴语新闻节目《阿六头说新闻》开播,2004年2月2日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粤语新闻节目《新闻日日睇》开播,2007年5月12日泉州电视台闽南语新闻节目《新闻相拍报》开播……一家电视台所播出的新闻节目代表着这家电视台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境界,因此,许多电视台都把新闻节目作为立台之本。但是随着央视和众多省台不断扩充频道,不断提高覆盖率,加上网络视频的夹击,城市电视台的观众市场不断受到挤压,没有一家城市电视台敢在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报道上与央视抗衡,至于本省新闻,城市电视台与省级电视台相比,也是相形见绌。在竞争惨烈的题材与观众争夺战中,城市电视台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本城市的民生新闻和本城市的地域文化,方言逐步成为城市电视台的制胜法宝。

在方言电视步入大雅之堂后,方言综艺节目将方言电视推向了高潮。2002年5月24日湖南经视综合频道推出方言综艺节目《越策越开心》,这是一档娱乐脱口秀栏目,通过影片桥段剪辑、短剧、方言笑话、音乐演绎、访谈等各种形式组合成一幕幕笑料频出的场景,将快乐和轻松传达给观众,让观众获得内心愉悦和身心放松。栏目播出后,收视率一路攀升,获得了湖南观众的热捧,并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连年获得全国电视百佳及全国电视节目评比综艺类一等奖。2008年的除夕夜,厦门卫视携手台湾中天电视、马来西亚Astro频道在海峡两岸同步播出了全球第一台闽南语春节联欢晚会《2008欢喜大围炉》,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5届,晚会汇聚了两岸一线影、视、歌综艺明星,并由张菲、胡瓜等台湾综艺天王担纲主持,受到两岸闽南语区众多观众的喜爱。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第一个合法的方言电视综合频道就是于2007年5月12日开播的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该频道拥有12档自办栏目,几乎囊括了当前方言节目的所有节目形态。从方言曲艺节目转播到方言电视剧、方言栏目剧、方言新闻、方言综艺节目,电视工作者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基本摸索出了方言电视节目的制作规律,而且也培养起稳定的收视群体。方言电视综合频道的开办可视为是众多方言电视的集大成者,标志着方言电视的节目策划能力、题材资源挖掘能力、节目制作水平已经基本成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于2009年除夕夜推出的方言综艺节目《五世同堂———2010年两岸闽南人春节晚会》,讲述泉州一个大户人家老太君在虎年正月初一过百岁寿辰,其子孙从台湾、东南亚、美国纽约和日本东京等地赶回泉州老家为老太君贺寿拜年。晚会采取音乐情景喜剧的方式,由闽南语频道音乐选秀栏目《唱歌拼输赢》选拔出的优秀闽南语歌手演绎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或劲爆热辣、充满时代感的闽南语流行歌曲,穿插展示泉州提线木偶、高甲戏等传统曲艺瑰宝。整台晚会形式上紧扣泉州文化,主题上切合泉州海外交流密切,拥有众多海外华侨,是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的历史事实。在方言电视风生水起的同时,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国家广电总局通过法律和行政的手段要求规范广播电视中方言播音的使用,目的在于降低方言电视对推广普通话工作的负面影响。然而,方言电视仍然丝毫不减迅猛发展的势头,究其原因,除了地方电视台应对市场竞争刻意推动之外,我们还可以对其深层次的地域文化价值加以探讨。

二、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综合表征

学界一般把我国汉语分成七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吴语、赣语、客家话、湘语、闽语、粤语。毫无疑问,中华文化蕴藏于神州大地各个区域的地域文化之中,由众多的地域文化副区相互融合,通过几千年的涵化和同化而形成现在的中华文化样貌。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最基本单位“文化特色”组成文化丛,而某一地域的几个文化丛就构成了地域文化区。地域文化就是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2〕。王会昌〔3〕根据民族、语言、风俗习惯、民间信仰和文学艺术等,将中国传统文化区划分为12个地域文化副区,即关东文化副区、燕赵文化副区、黄土高原文化副区、中原文化副区、齐鲁文化副区、淮河流域文化副区、巴蜀文化副区、荆湘文化副区、鄱阳文化副区、吴越文化副区、岭南文化副区、闽台文化副区。从中可以发现七大方言区基本与王会昌先生划分的文化副区相对应,例如,北方方言区囊括了关东文化副区、燕赵文化副区、黄土高原文化副区、中原文化副区、齐鲁文化副区、淮河流域文化副区、巴蜀文化副区等七大文化副区,而闽语方言区则与闽台文化副区完全对应,粤语方言区与岭南文化副区基本符合。由此可见,方言是地域文化的最重要表征之一。吉首大学罗康隆〔4〕在考察民族语言的特性时认为,语言对一个民族来说,具有稳定对应性、完整外露性和综合表征性。民族和语言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都会发生巨大变化,但其对应关系却始终不变,民族语言具有稳定对应性;某一民族的任何阶层、任何年龄、任何经历的个人,只要他一开口说母语,立刻显露其民族种类,民族语言具有完整的外露性;一个民族的母语综合进了该民族的其他文化特点,外族可以通过研究语言而转达出该民族自我认知的全部特点,民族语言具有综合表征性。罗康隆强调了语言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表征之一,他对于语言和民族关系的论断,其实也适用于方言和地域文化的关系。某一个地区所使用的方言也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如晋永嘉之乱后,大量中原汉人迁入闽南地区,经过1700多年的社会历史变迁,南迁汉人所使用的中州古汉语的大多数词语、语音、语法结构仍然保留于现在的闽南语中;在北京,广东人或福建人,只要一开口说粤语“炖母鸡(对不起)”或闽南语“歹势(不好意思)”,北方人立即可以判断其来自广东或者福建,这说明了方言也具有完整的外露性;闽南方言里的“五脚忌(走廊,音译自马来亚语gokhaki)”、“雪文(肥皂,音译自马来亚语sabon)”、“番婆(娶自海外的妻子)”体现了闽南地域文化浓厚的海洋特色,客家谚语“与其街上卖嘴巴,不当(不如)田野提粪叉”体现了客家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这些都说明方言具有综合的表征性。语言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文化变迁和发展的见证者。方言是一个地域长期稳定使用,能够直接表露和综合表征当地文化特点的语言变体。方言符号是地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承工具,方言的保护对于地域文化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每一种方言都融汇着当地的地域文化,北方方言里渗透着中原文化,粤语蕴藏着岭南文化,而闽语则表征着闽台文化。中华文化是由华夏大地众多地域文化和谐互动、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依赖于众多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则离不开方言的保护、传承、发展。

三、方言电视与地域文化———以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为例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综合表征,方言作为播音用语来使用深深影响着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嬗递。全国各地方电视台在外部市场竞争与内部地域文化滋养的双重作用下不断创作出各种方言节目,方言电视已在大江南北遍地开花。方言电视将方言作为播音用语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给每一个普通观众,赋予了方言“公共用语”的身份,提升了方言的社会地位,同时也提升了该地地域文化的社会地位。闽南方言是魏晋至唐朝时期的中原官话,闽南文化是该时期的中原正统文化,是全国各地地域文化的优秀代表。泉州是中原汉人迁入闽南的第一站,泉州方言是闽南方言最主要的两个分支之一。在泉州这片土地上形成泉州方言的同时,形成了泉州文化。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5〕说过:“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闽南方言保留着上古、中古语音,闽南语古词汇中记载着闽南乃至中原汉族地区的社会历史变迁,要了解、研究和保护闽南文化,研究和传承闽南方言是最为便捷的途径。泉州方言的形成和演变,深深打上了泉州这个地域特殊地理环境的烙印。由于处于对台前线的特殊地理优势,泉州电视台率全国之先获得国家广电总局许可开办了全部使用方言播音的闽南语频道。闽南语频道的开办对闽南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合理嬗递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方言电视传承地域传统文化

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的开办,在外部形式上提升了闽南语在泉州的社会地位,使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更爱说闽南话。以传统文化为题材和主要内容的方言栏目如《泉州第一炮》、《咱厝戏台》、《闽台戏棚》、《魅力闽南》的播出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闽南传统文化的传承。

1.泉州乡土活教材———《泉州第一炮》闽南语频道立足闽南文化,制作了轻松活泼的谈话节目《泉州第一炮》,取材范围涉及泉州市区和各个县市的名胜古迹、民间传说,泉州传统民俗、民间信仰。自开播到现在《泉州第一炮》已经播出500余期,对泉州地域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一些介绍。例如第1到第12期《泉州方言遇着(到)的传承危机(一至十二)》揭示了泉州方言的使用状况以及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传承危机,归纳了已经消失的市井叫卖声,总结了经常被说错的家族称谓;《泉州的姓氏堂号(一至九)》梳理了泉州几大姓氏的迁徙源流和发展脉络;《泉州老街古巷系列》较为全面地讲述了泉州几大老街北门街、东街、西街、中山路、涂门街、新门街中的名人典故和历史遗迹。《泉州第一炮》栏目可以说是一部关于泉州乡土文化的活教材。

2.演绎千年戏曲瑰宝———《咱厝戏台》与《闽台戏棚》闽南语频道播出的《咱厝戏台》、《闽台戏棚》将泉州保存千年的隋唐宫廷雅乐———南音,以及原本盛行于宫廷后随逃难士族传入民间的各种中古戏曲种类,如北管、高甲戏、梨园戏、提线木偶、打城戏、布袋戏等曲艺瑰宝搬上了屏幕,并且加以解析,培养了一批传统曲艺欣赏受众。《咱厝戏台》是一档戏曲欣赏栏目,该栏目由主持人介绍和戏曲欣赏两个板块组成,其创办宗旨是让观众感受梨园戏、木偶戏、高甲戏、打城戏以及千年古乐南音等泉州古老地方戏曲的艺术魅力,有时还会介绍一些国内其他剧种,吸引了一批中老年戏迷和南音迷。通过字幕和主持人解说,介绍南音名曲,或者是梨园戏、木偶戏、高甲戏、打城戏中的经典片段,将这些传统曲艺当中的相关欣赏常识、艺术特色传递给观众,对于培养传统艺术欣赏群体有积极的作用。《闽台戏棚》被定位为戏曲欣赏栏目,弘扬传统文化艺术的窗口,展示两岸戏曲精华的舞台。这档栏目定位准,目标远大。不足之处是,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这档栏目仍然没有成立栏目组,到目前为止播出的戏曲节目主体仍然是上世纪90年代录制的。但是这档栏目的开播,为展示两岸戏曲精华开辟了一个新的平台,对传承闽南文化和建构两岸文化新认同也是一个积极地尝试。

3.再现独特人文景观———《魅力闽南》《魅力闽南》是闽南语频道新闻栏目《新闻相拍报》的一个小专题板块,主要报道泉州市区及周边县市当下正在进行的民俗、文化活动,尤其是闽台文化交流的相关新闻。如在2008年8月6日即七夕节的前一天栏目组到南安市一户农民家里拍摄他们制作七夕节传统贡品———糖粿的全过程,做了关于七夕节民俗活动《七夕揉糖粿,甜蜜凹中盛》的专题报道。以新闻的形式来报道民俗活动,关注闽南文化,对于引导民众关心闽南文化、弘扬闽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方言电视培育地域流行文化

电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水融,在家里看电视已成为绝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电视节目中经常出现的事物极易在日常生活中流行起来,电视文化已经成为了当代社会流行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著名学者高宣扬〔6〕认为:“流行文化是时装、时尚、时髦、消费文化、休闲文化、奢侈文化、物质文化、流行生活方式、流行品味、都市文化、次文化、大众文化以及群众文化等概念所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成分复杂的总概念。”流行文化已经成为观察和分析社会变动的一个重要指针和关键因素。流行文化元素是多种多样的,一句富有创意的网络用语、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都很容易在人们口中流行起来。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收视率最高的栏目是闽南语流行音乐选秀栏目———《唱歌拼输赢》,这档栏目通过唱歌打擂的方式来选拔优秀闽南语演唱歌手。经过两年多的运作,该栏目已经在泉州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学唱、演唱、比唱闽南语歌曲的热潮,挖掘了一批优秀的闽南语流行歌手,发现了一批闽南语流行歌曲作词、作曲者。这些歌手和词曲作者,引领着闽南语流行音乐的演唱和创作热潮,推出了一批反响很好的原创作品,为泉州大地培育了演唱和创作闽南方言流行歌曲的文化氛围。《唱歌拼输赢》栏目每周的PK比赛,推动着闽南地区方言流行歌曲的勃兴。除了《唱歌拼输赢》这档音乐选秀栏目为泉州培育了闽南方言流行音乐演唱和创作的文化氛围之外,《泉州第一炮》、《新闻相拍报》等栏目经常使用的一些方言俗语也在泉州大街小巷不绝于耳,成为了许多老百姓的口头禅。可以说,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从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两个角度来践行其“传承闽南文化,服务两岸相亲”的频道宗旨,这些尝试是积极而且有成效的,有力地推动了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嬗递。但是不能回避的是,由于闽南语频道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为了获得更高的收视率,播出的节目中也有不少迎合观众低级趣味的内容。此外,因为人力、物力等限制,从节目的艺术水平来看,当前闽南语频道对闽南文化的挖掘还是相对粗糙、简陋和低层次的。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8

关键词:闽台

高等教育学历互认功利主义

中图分类号:G 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1)05-0006-05

2009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确立了福建省作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的战略地位,明确提出“赋予对台先行先试政策”。2011年2月公布的《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着力先行先试,创新闽台教育合作模式。继续扩大对台招生规模,积极推动闽台两地学生互换、学历学分互认。持续选派学生赴台学习。……开展台湾研究、台湾教育研究及两岸教育交流合作研究。”因此,研究闽台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特点

为了了解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现状,“闽南文化的传承与海西社会发展”课题组对闽台部分高校进行了实地调研(本文中引用数据若未作特殊说明,均为调研中相应高校外事办提供的资料)。从实地调研和文献梳理的结果看,改革开放以来闽台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呈现出鲜明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频率越来越高,重心下移

1979年元旦大陆《告台湾同胞书》的,标志着关闭了30年的两岸交流与合作的大门重新开启,两岸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也提上日程。

随后的30多年里,尽管由于政治原因,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起起落落,但是总的趋势是交流日渐频繁,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特别是重新执政,闽台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厦门大学仅2009年就接待台湾各界来访1500多人次,赴台交流的师生团组163团,485人次(师生各半),举办了10次两岸高水平学术会议,涉及经济学、文化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2009年4月至6月,黎明职业大学先后接待台湾万能科技大学、台湾致远管理学院、台湾大汉技术学院、台湾建国科技大学等4所台湾高校的领导和教师参访,参加两岸学术会议2次。可见,两岸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已经十分频繁。

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在频率增加的同时,重心出现了下移的趋势。原来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主要限于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办学层次高、办学历史悠久的大学,但是近几年一些新建的本科院校、高职高专,甚至新建的民办高职院校也与台湾高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黎明大学、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泉州纺织服装学院等都与台湾高校建立起合作关系。

2,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形式日趋多样

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初期,交流的形式单一,几乎只有高校领导相互参访。随着两岸关系的正常化,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形式越来越多。

(1)闽台高校相互招生的工作积极推进

相互招生是区域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是提高高校的开放性和综合竞争力,增加学生高等教育的选择机会,扩大学生视野的重要手段。

福建省高校走在全国对台招生高校的前列。泉州的华侨大学早在1985年就开始对台招生,成为大陆最早对台招生的高校之一。随着两岸关系的正常化,特别是2006年和2007年中国政府在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单方面宣布承认台湾高校学历,并欢迎台湾高校在大陆招生后,福建省更加重视闽台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2008年福建省教育厅颁布了《关于实施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工程的意见》,并提出“全面扩大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台湾学生的范围,增加各院校招收台湾学生的学科和专业。”截至2010年底,福建省已有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学院、集美大学等8所大学面向台湾地区招生,招生的层次涵盖本科、硕士和博士。

据统计,截至2008年10月,福建省高校累计向台湾招生3767人。目前在闽学习的台生有805人。其士研究生97人,硕士研究生54人,本科生606人,预科生24人,成人大专生24人。厦门大学外事办提供的数据显示,仅2003年至2009年,厦门大学共招收台湾学生642人,其士生142人,硕士生58人,本科生398人,预科生44人。目前厦门大学在读台湾学生393人,分布在全校24个学院,50多个专业,是"985"高校湾学生人数最多的高校。

与此同时,台湾方面也积极推进面向大陆招生的工作。2008年12月台湾教育部门表示,将开放大陆生赴台求学,承认大陆学历,最快2009年开始实施。2009年9月,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宣布,拟先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就读技术职业教育。2011年台湾高等学校首次向大陆招生,福建省进入了台湾高校首批指定招生的大陆省份名单。据海峡都市报报道,2011年台湾有134所院校面向福建、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6省市招收2 141名学生。这是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标志着闽台高等教育相互招生从理论方案进入实践操作阶段。

(2)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梦想转变为现实

虽然两岸高校联合培养人才的问题讨论已久,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长期停留在方案讨论的层面,没有能够付诸实践。

进入21世纪后,两岸政府和高等学校顺应时代的要求,对学生的互访和流动限制减少。在此背景下,福建省高等学校积极探索分段培养人才的改革。2009年4月,福建省教育厅制定的《关于实施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的通知》对分段对接培养人才的形式和项目要求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提出“根据两岸现行的教育法规政策,重点支持高等学校采取分段对接的方式(本科采取‘3+1’方式,高职采取‘2+1’方式),选派学生至台湾高校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两岸高校联合培养高质量人才。截止到2011年4月底,福建省“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共有27所院校142个专业获批,2011年此项目的招生规模达6000人。

(3)闽台高校教师参与交流的机会明显增多

原来闽台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主要是高校领导的参访,普通教师参与机会很少。但是近几年随着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常态化、制度化,普通教师参与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明显增多。

首先,教师的互相聘用机会增多。目前福建许多高校都聘请了台湾籍教师,例如,厦门大学2010年聘请了2位台湾籍的教师为编制内教师。除

了本科院校外,不少高职院校也积极聘请台湾教师从事合作研究或教学。例如,黎明职业大学聘请多名台湾专家共同建立闽台高职教育研究中心,联合攻关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难题。不过,台湾高校聘请福建高校教师的情况仍很少见。

其次,两岸教师参加学术交流会、短期研习或讲学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多。例如,厦门大学仅2009年就举办高层次的两岸学术会议10次,参加会议的台湾学者多达数百人。2009年至2010年,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甘露泽教授、台湾大学苏彩足教授、台湾中原大学章明教授等众多学者应邀来华侨大学讲学,学科涉及管理学、文学、政治学、工学等。与此同时,大陆教师赴台从事学术活动的人数迅速增加。2010年5月华侨大学派出一批管理干部赴台湾接受培训。2009年4月黎明职业大学派出了3名骨干教师,分别到台湾建国科技大学、朝阳科技大学短期研修交流。

(4)“校-校-企”合作逐渐成为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式

“校-校-企”合作指两岸高校和企业三方的合作,学生部分时间在大陆高校学习,部分时间在台湾高校学习,还有一部分时间在合作企业顶岗实习。

近年来这种模式逐渐受到闽台高等学校的推崇,成为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例如,黎明职业大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与朝阳科技大学及泉州市五建公司合作,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与台湾建国科技大学及泉州汇成针织有限公司、福建鑫能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实行“2+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两年在黎明职业大学学习,半年在台湾的高校学习,另半年在合作企业顶岗实训。

这种合作模式无论是对台湾高校还是福建高校,抑或是合作的企业,都是十分有利的。因为对台湾高校而言,台湾高等学校数量众多,而适龄人口不断下降,高等教育资源盈余甚至闲置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可以使台湾优质、闲置的高等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对福建高校,尤其是一些新建的地方高校而言,通过引进台湾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可以迅速提高自己的办学水平。对企业而言,通过与两岸高等教育的合作,可以得到高校的技术和智力的支持,加快企业的技术更新和产品研发。因此,校-校-企合作是一种多赢模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二、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将会影响到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进程。

1,学历互认仍然阻力重重

改革开放以后,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不断增多,解决两岸高等教育学历互认问题势在必行。2006年中国大陆单方面承认了台湾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的高等学校的学历,但是台湾只采认41所大陆高校学历,其他高校的学历仍然未能得到台湾的承认。

尽管重新执政以后,台湾出现了种种有利于推进学历互认的因素,例如,台湾政府放宽大陆学生赴台研习的期限,台湾高校在大陆取消教育的诸多限制,并开始向大陆招生。但是“”势力仍然存在,教育交流政治化的思想并没有完全消除,“”势力仍然会想尽一切办法阻碍两岸高等教育学历的互认。目前台湾只采认大陆41所高校的学历,福建省只有厦门大学一所高校在被采认之列。如果学历互认问题不能取得更大的进展,必然影响到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进程。

2,高校领导参访多,实质性合作少

近年来福建省大部分高校与台湾高等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是从交流与合作的形式看,领导参访是最主要的形式。从各高校的校园新闻网中可以看到,闽台高校领导参访的频率很高,但是许多高校领导在接触与交流后只达成一个合作的意向,而没有具体的合作领域和合作内容,更没有具体的合作措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笔者认为,两岸高等学校的领导都意识到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都希望加强合作。但是由于政治和制度的原因,涉及招生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受到的限制很多,有关课程开发和管理方面的合作也有诸多困难,因而大多停留在相互接触与了解的层面。

3,过分强调向台湾学习,单向性特征显著

交流与合作应该是双向的,双方都应能从对方获得自己需要的资源,同时又能向对方传播自己的理念和特色。只有这样,交流才具有平等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然而,当前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单向性特征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福建高校积极向台湾引进教师、课程和管理模式,但鲜见对台湾高校输出大陆高校的办学特色与课程体系等。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台湾高等教育比较发达,尤其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是福建高校引进多、输出少的客观原因。而交流中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则是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观原因。台湾高校参与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最大动因是解决日益严峻的生源问题和闲置的高等教育资源的再利用问题,功利主义色彩非常浓厚。而大陆高校尤其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不断受到质疑,因而希望通过加强与台湾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来提高声誉,吸引生源,其功利主义倾向也非常明显。正是由于这种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使得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单向性特征明显。

4,闽南文化只是起到一个文化背景的作用,并未成为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内容

虽然闽南文化是闽台主要区域文化,但是它在两岸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中也仅仅是提供一个宏观的文化背景而已,并没有成为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内容。目前两岸已经建立起联合培养人才的学科和专业仅限于电子、建筑、物流、生物等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学科和专业。

尽管在闽台交流与合作中也有闽南文化的内容,但是起核心作用的却不是高等学校。例如,泉州有南音工作者去台湾宣传南音艺术,但不是高校的工作者。2008年由台盟中央主办、台盟福建省委承办的“台南大学生乡土文化研习营”开展了以传播闽南文化为核心内容的交流与合作。来自台南大学和致远管理学院的38名学生来福建研习闽南文化,如听有关闽南文化的讲座,欣赏闽南茶艺表演。但是在这些活动中高校只是一个参与者,其作用并不明显。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目前两岸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考虑的是与区域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的对接,而较少考虑与当地特色文化的融合。尽管在闽南地区的高校,如厦门大学、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等都有一批学者研究闽南文化,厦门大学还设有专门的台湾研究机构,但基本属于学术研究和政策咨询的范畴。目前除了泉州师范学院开设了南音专业外,几乎没有高校开设以闽南文化为核心的专业。这就意味着两岸高校中还缺少承载闽南文化的学术实体,在交流中闽南文化难以成为交流与合作的核心内容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加强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对策

针对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存在的问题,笔

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促进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1,改变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注意塑造和传播自身特色

在交流与合作的起步阶段,由于两岸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水平不同,引进和借鉴台湾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交流与合作中不应满足于引进和借鉴,而应苦练内功,铸造自己的特色。

在合作中,大陆高校应该不断反省和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我们为什么选择这些学科专业与台湾高校合作,我们需要在合作中从台湾高校获得哪些支持和帮助,我们的优势在哪里,我们能够给台湾的高校带去什么东西。

在不断的自我检讨中,才能发现我们的优势和差距所在,也才能明确我们与台湾高等学校交流与合作的目标。由于福建高校大多属于地方高校,其学科和专业优势不是非常突出。在这种背景下,更应该提炼我们的特色,铸造自己的品牌学科和专业,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台湾输出,从而实现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双向性。

2,设立闽南文化大学和闽南文化类专业

由于缺少承载闽南文化的学术实体,闽南文化在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中只是起到一个宏观文化背景的作用,很少能成为交流与合作的内容。要改变这种状况有必要设立闽南文化大学和闽南文化类专业。这不仅有强烈的现实需要,而且也符合当前我国的政策形势。

2007年6月9日,文化部正式批准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验区包括福建的泉州、漳州、厦门三地。这是中国第一个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不仅需要政府和民间团体的努力,也急需高等学校的积极参与。建议在厦漳泉地区设立闽南文化大学,创建闽南文化类的专业,面向台湾实行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学生部分时间在大陆学习,专门学习闽南文化,部分时间赴台湾学习,并深入考察台湾的闽南文化,以促进两岸闽南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这样,闽南文化大学和闽南文化类专业成为承载闽南文化的实体,有利于提高闽南文化在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中的地位。创建闽南文化大学的意义深远,它不仅有利于保护、传承闽南文化遗产,促进闽南文化的繁荣,还可以促进闽台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认同,促进祖国统一。

参考文献

[1]未名,黎明职业大学和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与台湾高校的交流合作[EB/0L],[2009-08-09]http:∥www,fjedu,gov,Cn,

[2]侯丽军,许雪毅,福建将全力打造两岸人才就学就业先行先试平台[EB/OL],[2009-09-27],http:∥www,xinhuanet,com,

[3]李奇,两岸高等教育学历互认的进程、机遇与挑战[J]台湾研究,2009(5):13-18

[4]未名,台湾可招收大陆生,2009年8月可去台湾读书[EB/OL][2008-12-13],http://www,fjedu.gov,cn/html/index,html

[5]未名,台湾拟先期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就读技术职业教育[EB/OL],[2009-09-13]http:∥"www,fjedu,gov cn/html/index,ht-ml,

[6]未名,凭高考成绩闽京沪粤苏浙应届生可申请赴台读大学[N]海峡都市报,2011-04-03(7)

[7]龙敏,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今年计划招6000人[EB/OL],[2011-04-30]http:∥learning,sohu,com/20110430/306698938shtml

[8]林静,厦大三尺讲台迎来两名台生执教[N],福建日报,2010-09-18(2)

[9][10][11]未名,深化闽台合作――黎明职业大学对台交流与合作渐入佳境[N],泉州晚报,2010-06-26(5)

[12]未名,台湾承认北大等41所大陆高校学历附高校名单[N]人民日报,2010-08-20(12)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9

今天,中央电视台4套《文明之旅》推出了《海纳百川闽南韵》,在节目中,我跟随黄市长和方教授来了一次文明之旅,品味到了泉州文化的独特魅力。

节目中讲到了闽南的四种特色。

一是提线木偶。一般木偶是四条线、八条线,可是我们家乡最多36条线,而且十分复杂,出一点差错就会导致整场的失败。想学我们的提线木偶必须要付出一生的心血,可见闽南人的坚持拼搏。

二是一张录制有全球60种语言的送给外星人的镀金唱片。在这60种语言其中就有闽南语,从中可以看出闽南语的魅力。说到闽南语,大家一定还会想起一首耳熟能详的闽南歌《爱拼才会赢》,节目中黄市长还给我们唱了起来。从这首歌我放佛感受到了闽南人的爱拼敢赢、不服输、不言败的精神内涵。

三是我们闽南文化的代表惠安女,她们任劳任怨,为了家庭几乎可以牺牲一切,在1958年时,好多的惠安女集合起来,单靠她们的双手,修起了一个库存有一亿两千平方米的水库,这个水库就是叫做“惠女水库”。惠安女这种任劳任怨、坚韧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四是我们闽南的“皇宫起”也叫做“红砖古大厝、闽南小故宫”,那古大厝上的燕尾脊突出了闽南人特别认祖归宗的精神。说到它的来历,大约在公元九世纪时,闽王王审知的王后是惠安女,有一年闽南台风吹塌许多房子,王后告诉闽王后,代闽王下旨,说“以后泉州可以仿照王宫建筑。”泉州就盖起皇宫建筑,泉州从此就变成了“皇宫起”。

之后,黄市长和方教授又给我们讲了闽南特色的来源和习俗以及泉州和世界各国的深厚情谊。着名诗人汪国真笔下的作品有些也是继承闽南文化的这种爱拼敢赢的精神。

闽南文化特质概括起来是“爱拼敢赢”的精神气质、包容并蓄的人生哲学、重乡崇祖的价值观念和重义求利的生活理念。

祖国宝岛台湾领导人曾经这么说过:“闽南文化源远流长,来自河洛,航向四方。”

闽南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开放式的理念,拼搏的精神。

节目的最后,黄市长和方教授还告诉我们一些传承闽南文化的方式,在中国实现强国梦这个阶段还应多弘扬闽南这种独特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