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民宿规范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22 09:48:41

民宿规范化管理

第1篇

——乡镇民宿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很荣幸今天能够在全县的民宿经济发展座谈会上进行发言。**镇民宿经济的发展,从2014年起步,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全域旅游”的战略决策,我镇充分依托**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打造乡韵乡愁,培育新型业态。历经短短三年时间,实现了五个方面的转变。现将**民宿经济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取得成效

    1、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转变。2014年,新龙村第一家民宿龙潭人家建设完成并对外开放,共有6个房间12张床位,每月万余元的收入,迅速带动了附近勤耕人家、兄弟人家、望湖楼等10余家民宿的发展,到2015年仅新龙村就发展民宿41家,床位400余张。目前全镇民宿共有58户,房间379间,床位579个,其中涉及农家乐经营的有4户。为规范民宿发展,实行民宿办证38户,安装实名登记系统41户;为提升民宿服务,我镇组织开展民宿业主培训,实行民宿星级管理制度。

2、从少到多,从多到精的转变。2015年开始,我镇面向高端市场,依托各村不同的文化、环境以及产业特色,打造各具风格的精品民宿。如前溪流域的新龙村,依托百合花海和**江景,打造忆庐、闲所、八曲净舍三处精品民宿;大路村依托粮油功能区特色产业、田园风光和农耕文化,打造稻花岸香精品民宿;儒桥村凭借儒家文化、茶园风光、户外运动等资源,打造儒墨相依精品民宿;外范村以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的“竹海”山景为卖点,在海拔500米的瓦坞自然村,打造山中传奇精品民宿。截止目前,全镇共发展精品民宿8户,床位119个。新龙村被评为杭州市现代民宿示范村,忆庐、今日卜筑被评为杭州市现代民宿示范点。

3、从点到面,从民到商的转变。**民宿产业的发展,从新龙起步,在儒桥、大路、外范、富源、小源、砖山、太平、后岩等村全面开花,此外塘源洪坑、朝阳珠洞坞、高联双坑等3个空心村正在洽谈招商。从最初的农民为主体,逐渐引入社会工商资本投资。如闲所利用社会众筹形式,短短十天筹集建设资金200万元;儒桥村积极招引宁波大世界集团,投资2亿元打造高端精品乡村民宿(酒店)“悦心居”,并计划将周边茅山自然村进行村庄改造,发展精品民宿。

4、从外行到专业,从专业到职业的转变。乡村民宿管理前期以村干部兼职为主,为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促进民宿产业规范发展,相继成立农民之家创业服务社,专门从事村级民宿管理。对一般民宿群体进行集中管理,与旅行社签订团队协议,统一安排客源。儒桥村引进杭州互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并与其联合成立儒桥村网络科技公司,统一负责全村民宿运作;八曲净舍与杭州“隐居西湖”度假酒店管理公司合作,进行营销运作。

5、从兼管到专管,从人员到人才的转变。在班子分工上,安排一名班子成员专职分管旅游民宿工作。2015年成立**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组建乡村旅游协会,2016年单独成立生态旅游办公室,引进硕士文凭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并着力培养一批专职接待讲解员,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本次**民宿参加G20免费服务的主要有新龙村和儒桥村,其中新龙村15户,120个床位;儒桥村5户,38个床位。两个村预定入住人数987人次,实际入住人数895人次,占预定人数的90.6%,在全县十个民宿接待村中排名第一。

二、主要做法

1、规划定位。**民宿产业发展,以“一核两区三带四村落”(一个核心:建成区,旅游两区:范蠡休闲养生区、天溪湖休闲旅游度假区,三条交通线:05省道、16省道、法横线,四个村落:新龙、凤凰谷、保安源、怡源谷)的美丽乡村总体规划为引领,科学布局。如在范蠡休闲养生区,以15公里的前溪绿道为纽带,打造七彩百合、浪漫花溪等5片花海,招引建成九龙郡、宁缘山庄等5个投资亿元以上旅游项目,打造新龙龙潭、前溪南部新村、里湖溪边、儒桥前岩坞、大路下横山5个民宿示范点。

2、服务保障。镇级层面成立生态旅游办、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安排专门人员从事旅游民宿工作;社会层面成立乡村旅游协会,积极发挥社会专业力量作用;村级层面成立农民创业之家,民宿协会,具体指导本村民宿产业发展。  

    3、政策扶持。对规划打造的民宿示范村,积极争取中心村、精品村、风情小镇建设项目,同步开展省农房改造示范村、富春民居改造项目。对普通民宿,按照县、镇、村各补助1/3的标准,配足建设资金;对精品民宿,在享受上级补助政策的同时,镇级财政对每个项目再予以50万元补助,同时积极配套基础设施,如八曲净舍上山道路。

4、标杆引领。以党员“兴业惠民”星火工程为抓手,要求民宿发展村每个村必须树立一个标杆,从2015年开始村党组织必须组织一次全村党员、村民代表外出标杆村学习考察,先后考察了本镇范围内的新龙村、儒桥村、大路村,本县范围内的富春江镇、江南镇、合村乡。在此基础上,镇主要领导带领相应村村书记,分别赴天台后岸、德清洋家乐、裸心谷、太湖源镇进行考察,不定期开展座谈交流,经验介绍,并将考察发展成果作为镇对村党建考核和招商引资考核的主要内容。

5、浓厚氛围。以新龙百合节、外范青笋节、大路收割节、朝阳古树节、儒桥帐篷节等农事节庆活动的举办,宣传带动**民宿产业发展。同时制作**旅游宣传片、旅游民宿导览图、**民宿推介招商手册,浓厚民宿产业发展氛围。

三、下步打算

我镇民宿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还存在经营相对落后、特色不够鲜明、旅游配套稍显不足等问题。下一步民宿产业发展,将主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第2篇

但是最近几年,申屠小山发现村子悄然开始改变,一些闲置的老房子变身咖啡厅,空心村也逐渐热闹了起来,“看,这两栋大房子都是民宿。”这变化并不是个例。在桐庐的另一边,城里来客朱镇华与老伴到岭源村做了“村民”:“他们住着住着就不想回城了。”申屠小山兴奋地说。

近几年,这种现象在桐庐各地十分普遍。原来的空心村,正在被不断注入新的活力。由于桐庐的村落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所以成了许多城里人的“第二居所”。村落间,越来越多的民宿兴起。

出台规范、探索模式、规范经营、产业配套……这个向来将生态视为易碎品的地区,开始以一种新的经济方式“再出发”。经济与山水相辅相成,文化焕发新生,共同的乡愁在这片土地上不断衍生。

逆城市化引民宿经济萌生

乡愁,是中华文化中不容忽视的元素。随着城市化的加快,乡村中的人才越来越多地流失,许多村落中,只剩一些老人。

好山好水,有时候对城里人的吸引力更大。朱镇华退休后一直居住在杭州城里。2008年,他与老伴在远离桐庐县城的岭源村租下一幢闲置农房的20年使用权,斥资几十万改造提升,一住就是多年。在山水中过田园生活,是他们的梦想。他们的到来,也让这个空心村渐渐活了起来,当地的村民发现,原来传了几代人的普通老房子,在城里人眼中竟是个宝贝!

与他们一样,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许多城里人纷纷回流乡村,意图寻找自己原本的乡愁。秉承着“宁可发展速度慢一点,也要保护好山水”的桐庐,有着吸引人的资本。率先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行政村全覆盖,率先开展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全覆盖,率先实现全域河流随处随时能游泳……桐庐县农办副主任吴国龙介绍说,在环境基础上,要把美丽的资源,变为经济发展的优势,民宿是一条实现转化的道路。“吸引人来了,还要留人”。于是,在桐庐的一些村落中,原先只能解决“吃饭”的农家乐,逐渐开始转化为民宿,床位等种种基础设施的提升,让越来越多的人“留”在村中,村民们也逐渐尝到了美丽资源的甜头。

环溪村主任周忠莲就是该村民宿试水者之一,她的民宿有四层一顶,共有30张床位。走进新装修的房间,乍一看,还以为是哪个宾馆的标间呢。亮堂的地板,雅致的墙纸,洁白的被褥,崭新的电视机、空调,还有融入环溪莲文化元素的别致柜门……这几年她家的民宿生意非常火爆,这个常常忙得团团转的妇女,最大的感受就是:“环境好了,腰包鼓了”。

在一些村落“试水”成功后,桐庐的民宿经济便如星星之火迅速燎原。

深奥村的徽派建筑群是最大的财富,但过去却一直闲置着,平时也鲜有人来。“我们一共1000多户,有60多栋房屋是闲置的。”深奥村的老书记申屠小山介绍说。

近年来,周边的芦茨村、荻浦村的民宿发展势头很旺,农户条件也得到了改善,把一切变化都看在眼里的深奥村也开始试水。“我们以村里的名义把闲置的房子租下来,有些修复好做民宿,收入直接给老百姓,有些是保存下来比较完整的古建筑,就供客人参观。”他说,即使改成民宿,也不会破坏原来的建筑风格。

一村一品,每个村落依托各自的特色发展民宿经济,也成了桐庐全域旅游版图中的亮点。坚持“县域景区、村落景点”,2013年以来,桐庐通过实施“乡乡有民宿”3年行动计划,除富春江镇外,该县13个乡镇(街道)、30余个行政村民宿经济从无到有,民宿产业发展渐成燎原之势。

截至2015年底,桐庐农家乐(民宿)经营户总床位8119张,接待游客267.2万人次,直接经营收入1.7亿元,同比人数和经营收入分别增长21.4%,20.5%。

桐庐县委负责人表示,发展乡村民宿经济,使“美丽乡村”建设成为“美丽经济”的源头。城市居民来农村居住、旅游,农民充分利用手中拥有的闲置房屋资源和生产资料等要素,提供民宿、当地农产品、土特产等,这不仅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投资风险也较小。

多种模式促产业化发展

把青山绿水、田园野趣这些农村的沉睡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让空心村重新焕发活力,民宿经济成为了突破口。然而,这种新的经济模式要长存,需要一定的规范和产业支持。

在环溪村主任周忠莲看来,发展民宿,是村子的集体发展。“我们有自己的管理模式,村委与农户共同管理,民宿都有统一的编号,一直到五十多号呢。”她介绍,年初的时候每户签出一定的房间数额,用来统一分配客源。

“比如我们有700多个床位,其中有400多个是统一分配的,另外300个自己自由销售,但是要高于统一分配的价格。”她说,如今50多号民宿全部加入其中,统一管理。

大众民宿抱团发展,是“草根力量”的集聚,有利于推动共同品牌。在桐庐的不断探索中,多种民宿经营管理模式并进。如金牛村通过引进第三方中介公司管理,成“公司主导运行+村委协助管理+村民自主经营”模式;奇源村建立“农户出房间、村级统一经营、利润分成”模式等。

“客人接进来后,价格房间统一分配,避免了一些恶性竞争。如果碰上节假日一些民宿满客了,还可以通过协会调剂。”荻浦村党支部书记申屠永惠表示,村里的民宿基本都参与了本村的民宿协会,统一管理。

不仅如此,桐庐也对民宿出台了产业规范,并对民宿发放“身份证”。2014年,桐庐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部门服务促进民宿产业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也是浙江省首部民宿“规范”。其中,对民宿的界定,开业条件,安全、环境、服务等都做了梳理和规范。

吴国龙是这部“规范”的起草者之一。他介绍,桐庐民宿申请领证的具体条件包括在经营用房、消防安全、治安安全、卫生安全、环境保护、规范管理、食品安全7个方面的内容。今年6月份,民宿的“身份证”实现桐庐县内全覆盖。

民宿的“抱团”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记者走访桐庐多个乡村发现,村民们多忙于与旅游相关的产业,有餐饮、有住宿、有经营观光车、有维持秩序……一排排旅游大巴有序地靠在整洁宽敞的马路旁。“原先就是务农呗,现在大家做民宿了,也更注重保护环境了。”周忠莲告诉记者。而“剩下”的地,也逐渐被用作游客的农事体验等。

桐庐县政府负责人认为,民宿与旅游产业关联度高,不仅促进了农业产业的改造和升级,也带动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向非农领域的转移,优化了农民就业结构,也有效调整和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提升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

民宿生态助乡愁文化长存

农村经济得到了发展,同时也越来越让村民们觉得,身边的绿水青山如此重要。经济与生态相辅相成的发展模式,正是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子。如今的桐庐正不断探索如何让这种发展模式长存。由大众民宿起步的桐庐正不断优化民宿产业的结构,以此留住更多的人,让民宿经济长存。

吴国龙介绍说,自2015年开始,民宿的结构方向就有所调整,立足点还是发展经济型、大众民宿为主,同时也不断引进发展高端民宿。“精品民宿、大众民宿同步发展,适应消费者各方面需求,并提升结构层次。”

2015年,桐庐实行第二轮民宿发展战略,提升民宿品质,一些精品民宿兴起。

走进山林深处的芦茨村,两层楼高的农村黄泥房,羊皮毯子铺在老底子的木地板上,美式风格的房间阳台上挂着挡雨的蓑衣,各色洋酒齐备的吧台后面便是用土陶罐、簸箕做装饰的会客厅……高端民宿“不舍・青龙坞中国村”已完成6幢房屋改建,其中“静庐澜栅”和外婆家样板房已对外试营业。

不远处的严陵坞,逐渐变成“国际慢村”,依托富春江秀美山水古韵,遵循传统渔村的散落式肌理,“严陵坞慢村”以一个地球村生活为发展理念,将生态民宿与有机农业相结合,融入当地传统文化。在原有8幢房屋改造完成的基础上,2016第一季度新完成1幢农房改造,另有2幢房屋正在主体施工。

精品民宿的“示范”也促进了周边农户们的思维发展,农户们会主动、积极提升自家民宿档次。莪山畲族乡的经济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精品民宿名气出去了,有些没有订到房间的客人,会去问村民家有没有房间住,这给很多人带来了收益。感觉城里人更倾向精品民宿,所以我们也就近学习了精品民宿的一些管理运作模式,很多村民都竭尽所能去提升自家民宿的品味档次。”莪山畲族乡新丰民族村党总支书记朱成祥如是说。

民宿经济的不断拓展,多种类民宿的出现,让桐庐的民宿发展逐渐形成了优良的生态圈,也让许多村落拾回了自己的乡愁。

“我们是周敦颐14代后裔。”周忠莲告诉记者,由于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散文《爱莲说》,如今环溪村民宿与莲文化相结合,以“莲”为主题,也是对乡愁的一种传承。“文化是我们的魂。”她说。

传承文化,传承乡愁是城市化过程中,乡村的诉求。如今,在年迈的申屠小山的观念里,家乡深澳村的古建筑群不仅要保护,同时也要有人气地传承下去。“要以古建筑来养古建筑。不能只靠政府保护,也要让更多人知道。”申屠小山说,“以前古建筑坍塌了,村民们都觉得没什么,但是现在我们慢慢知道,要保护,要去延续它。”

第3篇

一、概念界定

(一)民宿

民宿的概念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但大家比较认同的观点是台湾《民宿管理办法》里的界定,即民宿是指“农民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游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这里的民首先是农民,其次是指民居、农本、乡土。既然是农民,必须还原到土地、农村的生态下;既然是民居,就不能搞大、洋、怪建筑;既然是农本,就不能脱离农事劳作、农耕文化;既然是乡土,就不能脱离田园、野趣、民俗、民风、乡人、村事。

近些年温州民宿业发展迅速,但温州民宿业发展不同于台湾,发展背景、经营模式、经营者身份等都有其特殊性。为了能客观、全面了解温州民宿业的发展现状,本次调研的样本选取上要求满足以下几点:一是位于乡村,包括城乡结合部,与周围环境协调;二是有优美的乡村景观或浓厚的乡土文化、乡野趣味;三是经营规模原则上不超过15间客房;四是经营对象主要为乡村休闲度假旅游者。

(二)顾客满意度

顾客满意度是消费者根据其消费经验对产品和服务质量、消费和使用情况进行的总体评价,其理论基础是购买前的顾客期望与购买后的感知绩效之间的差异程度会导致顾客满意感知的变化。

(三)再购买倾向

顾客再购买倾向是顾客忠诚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对实际再购买行为的可靠预测。前人的很多研究表明,顾客再购买倾向与顾客满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迈克尔等人(Michael,et a1.)发现,再购买倾向与顾客满意度密切相关,较高的顾客满意度往往会导致较高的再购买倾向。

二、问卷设计与样本信息

本次调查以温州乡村民宿的顾客和潜在顾客为对象,以顾客满意度和再宿意向的影响因素为主要调查内容,调查问卷包括基本信息、顾客满意度、顾客再宿意向影响因素等三个方面。根据影响乡村民宿顾客满意度的因素,顾客满意度部分的调查内容包括环境条件、交通条件、配套设施与服务、设施设备、服务质量、价格合理等6个项目共13个调查因子;根据顾客选择民宿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影响顾客再宿因素的调查内容包括环境与氛围、交通条件、配套服务项目、设施设备、服务质量、价格等6个项目共14个调查因子。这两部分内容均采用李科特(Likert)的五点尺度法,建立五梯级评价等级标准,把顾客的感知分为“很满意/很重要”、“满意/重要”、“无所谓”、“不满意/不重要”、“很不满意/很不重要”,分别赋予分值为“5分”、“4分”、“3分”、“2分”、“1分”,分数越低,顾客越不满意或感觉越不重要。

根据所做的问卷,对调查问卷所涉及的项目和调查因子的满意度/影响程度进行了平均数统计和分析,得出结果见表1,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某调查因子的数值=所有问卷中该调查因子的数值之和/有效问卷的总数;

某调查项目顾客满意度/再宿意向影响程度的平均值=该调查项目所有调查因子对应的数值之和/该调查项目中所包括调查因子个数之和;

顾客满意度/再宿意向影响程度的总均值=问卷中所有调查因子对应的数值之和/问卷中调查因子总数;

本问卷通过网络,共收回问卷215份,其中有效问卷210份,有效率达98%。

三、统计数据分析

(一)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年龄结构看,被调查者主要以中青年为主,其中年龄在30―49岁之间的占77.64%,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16.77%,其他仅占5.59%。从学历结构看,本科学历的占32.92%,大专学历的占28.57%,高中及以下的占31.68%。去民宿消费的交通工具选择上,88.37%的受访者选择自用汽车,其次是公私营汽车,占受访者的12.56%。民宿消费的组织形式主要以家人和朋友结伴出行为主。调查显示,到民宿消费的游伴组成中,选择家人的占受访者的75.35%,选择朋友的占67.91%,其次就是公司或团队,仅占12.09%,情侣和独自前往的最少,分别为6.98%和4.19%。

在价格选择上,消费者更青睐201―499元的中价位,占受访者的60.47%,其次是200元以下的低价位,占受访者的26.98%,选择500元以上价位的仅有12.56%(见图1)。说明民宿消费需求的价格结构上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温州民宿发展应以中价位为主。但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温州民宿主要以200元以下的低价位为主,约占76%,价格在201―499元和500元以上的民宿分别只占13%和11%,成金字塔状。说明目前温州民宿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匹配,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民宿的供给结构,才能有利于温州民宿的可持续发展。

(二)民宿顾客满意度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温州民宿的顾客满意度一般,总平均值只有3.59,并且13个调查因子的满意度均在4.0以下,最高的是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3.99)、所在地的乡土文化资源(3.82)、经营人员和当地居民热情友好(3.89),最低的是民宿及周边购物服务设施(3.08)、民宿及周边休闲娱乐设施(3.30)、前往民宿的沿途道路指示标识情况(3.34)和民宿及周边餐饮服务设施(3.36),均在3.50以下(见表1),说明温州民宿发展水平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配套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满足多元消费需求的配套服务设施。近几年随着沿海高铁开通,浙江省公路交通网不断完善,温州直飞外地的航班增多,温州对外交通条件越来越便利,但仍然有较多景区村落与交通主干道的衔接交通不方便。从受访者到民宿消费的交通方式选择来看,近90%的受访者选择自驾车,一方面反映温州人的出游交通方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温州民宿的交通条件。但温州民宿交通条件的顾客满意度只有3.47,说明温州民宿的交通条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进一步对高中低价位的消费者满意度比较分析发现,500元以上的高档价位民宿消费者满意度最高,除交通条件和配套设施外,中档价位的民宿消费者满意度最低,交通条件和配套服务设施方面各档次顾客满意度均不高(见表2)。原因主要是温州民宿发展起步较晚,缺乏政府的有力扶持和导引性规划安排,市场发展不规范,基础设施跟不上。但500元以上的高档价位民宿已出现主题化、个性化发展,注重选址和服务,设施设备和服务质量相对较好,顾客满意度较高,而低档价位民宿消费者对设施设备和服务质量要求不高,中档价位民宿消费者对民宿设施设备和服务质量有一定的期望,所以低档价位民宿顾客相对中档价位民宿顾客的满意度要高。

(三)影响顾客再购买倾向的因素分析

民宿作为休闲旅游的范畴,消费群体主要来自城市,一定意义上,民宿是他们对日常生活的一种转换,因此民宿所处区域的环境质量和休闲氛围的好坏是顾客进行选择的重要参考项。民宿既是一种休闲旅游载体,也是一种休闲旅游吸引物,成为顾客出行的集成点,是旅行度假基地或度假住宿的配套,所以民宿设施设备是否完善、安全、舒适和隐私,交通条件是否便利、服务质量好坏是顾客选择民宿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顾客再购买倾向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影响度均在4.1以上(见表3)。作为小微度假基地或度假住宿配套,民宿周边的配套服务设施和项目必不可少,但从调查结果看,除特色餐饮外,温州民宿配套服务设施和项目对顾客再购买倾向的影响并不大,这与温州民宿发展起步晚,民宿消费意识不成熟,缺乏休闲消费文化是一致的。

四、温州民宿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科学规划,持续发展

民宿所在区域环境条件是影响顾客满意度和再购买倾向的重要因素,是民宿发展的决定因素,但由于温州民宿发展的自发性,导致部分区域环境被污染,生态遭到破坏,市场发展无序,同质化严重,已经影响到民宿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应该根据各地的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制定导引性的规划,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布局,规范发展。根据各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条件确定民宿主题和发展模式,在科学规划基础上,逐步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构建乡村生态产业链,政府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如完善排污、供水和供电系统,解决主干道与景区村落的衔接交通以及规范沿途指示标识系统等,提高民宿的通达性和服务品质。

(二)健全体制,规范经营

理顺民宿管理体制,可以借鉴民宿经济发展比较先进地区的经验,实行联审制度,使民宿身份合法化,明确市场监管主体,实行动态市场稽查,保证民宿经济市场合法有序、安全优质、诚实经营。尽快制定行业管理规范,加强对民宿市场的引导和监管。

对民宿服务质量实行标准化管理,可以借鉴传统酒店的先进管理经验,制定民宿设施设备及各项服务的质量标准,确保民宿设施设备和服务安全、舒适、卫生、便利。同时鼓励民宿经济个体表现形式个性化,主题文化差异化,使民宿的住店客人得到在星级酒店中同样的安全感和舒适度,提高顾客满意度。

(三)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调查数据显示,温州民宿服务质量的顾客满意度一般,所以应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从而提高民宿服务质量。建议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引导下,民宿与旅游类院校合作,促进专业化人才培养的力度, 使民宿经营管理者中出现高学历的管理人才,尽快使民宿脱离单纯的经济现象而成为住宿业的一个分支。通过行业协会或政府相关部门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经营管理与服务水平。

(四)加强民宿的结构化调整

从调查数据分析来看,温州的民宿消费需求价格构成上呈中间大,两头小的椭圆形,而实际供给在价格构成上呈金字塔形,76%以上的民宿价格在200元以下,不符合市场消费需求。政府应该在政策上加以引导和控制,调整民宿供给结构,形成高、中、低价位结构合理的椭圆形市场结构,提高民宿性价比,引导民宿合理化发展。

(五)引进传统酒店的管理经验和模式,提高经营水平

从调查结果来看,民宿设施设备的舒适、安全、卫生和服务质量成为影响顾客选择民宿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顾客再次购买的决定性因素。虽然目前温州的民宿在数量规模上比较大,但单体规模往往较小,由经营者自主或少数几个人经营,缺乏像传统酒店那样的专业管理团队,经营者缺乏必要的管理经验和服务技巧,服务意识淡薄,导致经营管理水平低,存在卫生、安全等问题,服务缺位,舒适度差,影响顾客的满意度。民宿应学习传统的经营与管理经验,提高民宿卫生质量和设施设备的舒适度与安全性。

(六)准确市场定位,合理设计民宿产品

调查数据表明,温州民宿的主要目标市场是以家庭或朋友为主要出游形式的城市居民,民宿是他们对日常生活的一种转移,是一种微型休闲度假基地或度假配套住宿设施。但目前温州民宿发展层次较低,休闲服务项目少,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服务品质差,缺乏休闲度假产品和消费氛围,顾客满意度低。民宿发展应根据休闲度假产品的要素和民宿市场的消费需求,结合民宿所在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深挖民宿所在地的文化资源,设计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各具特色的民宿产品,打造特色各异的温州民宿休闲度假基地。

从消费的组织形式来看,主要以家人和朋友结伴而行。家庭出行的主要目的就是:一是增加亲子互动,享受天伦之乐;二是增长知识,教育子女。家长希望通过民宿消费,让孩子接触大自然,感受浓厚的乡村、乡土特色文化。成年人希望通过民宿消费重温童年的快乐,返璞归真,寻找远去的乡味。民宿经营者应深挖民宿所在地的乡土文化,丰富民宿的文化表现形式,增加民宿的文化体验感,提高民宿产品的附加值。

参考文献:

[1]刘汉捷.大陆客栈及民宿投资地图[OL].http:///liuhj/110251_1.shtml,2015―12―28

[2]沈涵,吴文庆.服务企业顾客满意度与再购买倾向的模型研究――以四星级酒店为例[J].旅游学刊,2011,(9)

[3]梅国忠,朱宗纬,谢尧宏,张玮婷.运用多层次分析探讨影响民宿顾客满意度与再宿意愿之因素[J].乡村旅游研究,2012(1)

[4]asuranman A,Zeithaml V, B-

erry L.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Mity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future research[J].Journal ofMarketing,1985,49(4)

[5]李东进,杨凯,周荣海.消费者重复购买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07,4(5)

第4篇

关键词:寄宿制高中;宿舍文化;建设

一、学生宿舍文化的概念及重要作用

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亚文化系统,是指学生以宿舍为主要活动空间,在共同学习生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环境和氛围。它是宿舍成员在宿舍生活、学习、休息、娱乐等活动中所构建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1]宿舍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受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同时,以其独特的方式对校园文化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具体来说,它有以下作用:(1)利于培养学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2)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健康人格;(3)利于规范学生行为;(4)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成人、成才。

二、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大力建设物质文化,营造宿舍文化氛围

学校对学生宿舍硬件设施的建设应该坚持“坚固、实用、安全、方便”的原则,采取多种方法,争取多方支持,加大对硬件设施建设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以保证硬件设施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在宿舍内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需要。[2]

在物质文化建设时应加强对于宿舍人文景观的建设,在此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寄宿制高中应举行各种艺术比赛,将比赛中学生的获奖作品,如,书法、绘画等作品制作成实物张贴或悬挂在楼道、宿舍门上,投入实际使用或展示,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展示学生的才华,还能有效地美化公寓楼的环境,营造一种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宿舍文化。以人为本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将形成文明整洁、健康向上和充满人文关怀的居住环境,为优良的宿舍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

2.制订完善的宿舍管理制度,促进科学规范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宿舍管理既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又要“约之以规”。各寄宿制高中应根据本校宿舍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系列规章制度,建立起与学校相适应的宿舍管理制度,使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使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性化。

三、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1.发挥宿舍长的作用,做得力助手

宿舍长熟悉自己所在宿舍的情况,能帮助宿舍管理员以及班主任老师第一时间内获取公寓楼内的信息,同时在必要时向同学做好学校管理的一些解释工作,解答一些与宿舍相关的问题,起着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作用。

2.成立学生宿舍管理会,进驻公寓楼

借鉴一些在宿舍文化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学校,寄宿制高中应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成立学生宿舍管理会,该组织可由具有一定威信、纪律性强的宿舍长组成,主要的职责是参与宿舍楼的管理和监督,使他们成为宿舍文化建设中的组织者、实行者。

四、精练管理队伍,更新育人观念

要精练以管理、服务为主要任务的宿舍管理员队伍。学校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严格按照“保洁员、协管员、治安员”的要求,培养一支能全力以赴为学生服务的宿舍管理员队伍。

五、加强宿舍精神文明建设,充实宿舍文化内涵

宿舍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宿舍精神文明,因此,加强宿舍精神文明建设是寄宿制高中宿舍文化建设的重点。积极向上的宿舍精神文明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3]

要以文化设施为载体,带动宿舍精神文明建设。学校应该在宿舍区多建设报刊栏、宣传栏、楼栋文化展示窗和学生文化活动中心等相关文化配套设施,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设施大力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传党的方针和国家政策,加强宿舍的精神文明建设。

六、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引领宿舍文化发展

宿舍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但宿舍文化建设离不开有形的载体。文化节活动通过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启迪着学生的心智,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营造了健康、和谐的宿舍文化氛围,倡导了校园新风气,进一步有效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4]

因此,寄宿制高中可通过举行一些主题鲜明的文化节活动来引领宿舍文化的发展。如,各寄宿制高中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形如“艺术节”“我秀我家”“宿舍文化节”等的文化活动,通过这些主题鲜明的活动来转变学生观念,引领宿舍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满晓晶.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北京农学院学报,2009(7):136-138.

[2]薛沛建.高校后勤社会化全球视野.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45-193.

第5篇

一、着力解决为谁执法问题,努力践行执法为民的根本宗旨

城市管理表面上是解决城市脏、乱、差等脸面问题,实质是服务地区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城市管理必须统筹兼顾塑造城市魅力、激发城市发展活力,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等各方面诉求,始终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服务的理念,切实做到执法为民、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同时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让群众满意。为了把执法为民的理念落到实处,宿州城管明确提出队伍建设要瞄准准军事化、正规化;执法要实现规范化、人性化;管理要立足精细化、长效化。宿州城管首创的商企座谈会,开创了驻区企事业单位与城管沟通交流的常设平台,成为社会各界反映城市管理诉求、监督评议城管执法工作的信息枢纽。在服务群众方面,宿州城管明确要求一线城管队员当好“八员”,即市容的维护员、法规的讲解员、交通的协管员、群众的引导员、政策的宣传员、一线的战斗员、商户的服务员、社会的帮扶员。

宿州城管始终坚持城市管理为民服务的正确导向,在潜移默化之中实现了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的良性循环。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宿州城管从区域城市化进程出发,针对进城农民对城市环境陌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将执法关口进一步前移,采取法规讲解、政策宣传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让广大进城农民感受到城市的包容和便利,从而增强自觉维护城市良好环境秩序的责任感。

二、着力从源头上化解城市管理问题,努力构建集规建管于一体的大城管体制

城市管理是一项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行等在内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宿州城管的职能看,其不仅负责城市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的监察管理,依法管理户外广告、摊点,开展城市管理宣传教育;还负责城市公厕、中转站等环卫设施的建设、管理,主干道的清扫保洁,生活、建筑废弃物的排放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城市道路、桥梁、排水管网、路灯等市政设施的建设、维护、管理,依法承办市政基础设施占用、挖掘审批和排水许可证发放;城市广场、水域(河道)园林绿地的建设管理及城市规划区的绿化,同时还负责城市生产生活供水和污水处理、城市供热、燃气行业管理工作,以及规划、环保、公安、工商等部分职能。不难看出,宿州城管跳出了单纯市政市容管理的局限,从城市大建设、大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初步构建了集规、建、管于一体的大城管体制,这为从源头上化解因为规、建、管相互脱节造成的城市管理问题创造了条件,体现了大城管体制的优势。同时,宿州城管还结合自身的规划职能,强化源头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各类开发建设项目的城市管理影响评价制度,力争实现对城市管理问题早预见、早发现、早防范、早处置。

通过引入上述新理念新手段,一方面打破了现有城市管理中条块分割的体制束缚,降低城市管理中的行政协调和运行成本,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充分借鉴和吸收传统城市管理的经验教训,少走了弯路,发挥了后发优势,实现了欠发达地区城市管理水平的跨越式提升。特别是建立并实施城市开发建设的城市管理影响评价制度,是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一项革命性的创新,为真正将各种可能出现的城市管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提供了技术手段。

三、着力解决重点环境问题,确保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企业和服务发展四个到位

国内的城市管理往往都面临财力投入不足的困扰,宿州作为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也不例外。宿州城管为了克服环境建设人、财、物投入不足的矛盾,创造性地提出要集中有限资源、有限兵力打歼灭战、打攻坚战,做到以点带面,重点突破。一是突出抓好市容市貌的常规管理,统筹兼顾服务大局,方便群众。坚持疏堵结合、分类管理,探索道路分级管理模式,对严管路段、窗口地区实施禁摆,严管重罚;一般街巷控摆,合理设置便民服务点,有计划设置夜市摊群和夏季西瓜临时销售网点,实行限时、限品、限地段经营,满足进城务工人员的谋生需求和居民的生活需要。二是强化对脏乱差地区的整治,着力提升城市环境管理整体水平。重点强化对所辖区域的次干道、城市出入口、火车站和汽车站周边、农贸市场周边、住宅小区出入口、重要商贸地段等易脏易乱等薄弱地区的综合整治。三是开展达标示范路段建设,打造精品示范工程,提升城市环境管理的品质品位。四是抓好城区主要道路两侧的户外广告综合整治,提升市容环境建设的规范化水平。五是采取源头控制、超前介入、重抓过程、惩防并举、综合治理的方式,强化渣土运输监管及建设工地周边环境秩序管理,确保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齐头并进。

宿州城管保大局、保发展和保群众基本环境诉求的做法,体现了城市管理中的底线不突破的原则刚性和上限不封顶的操作灵活性,统筹兼顾了城市管理的意愿和现实能力,为平稳持续改善城市管理水平赢得了时间,积累了经验。

四、着力解决城市管理中的社会参与问题,凝聚城市管理的合力,打造城市管理的软实力

由城市管理转向城市公共治理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大势所需。靠城市管理部门唱独角戏,既唱不好、唱不长,更难唱响、唱出彩。针对宿州城管体制上是大城管、编制上是小城管的实际,面对区域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宿州城管积极调整工作重心,全力探索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的有效路径,发挥商会组织等社会组织的力量和优势,构筑城市管理的第三方力量。宿州城管为此明确提出要把城市环境建设、城市文明创建和服务商企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共建共享理念,摸清社会各界对环境建设的关注点、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环境建设的兴趣点、兼顾社会各界参与环境建设的利益平衡点,最大限度地挖掘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环境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宿州城管还在大胆探索与国内、国际上有影响的非政府组织合作的具体渠道,借助其在城市管理领域的技术、人才等优势,全面提升宿州城市管理的开放化、国际化水平。

宿州城管广泛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的做法,符合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现实要求,一方面有利于把市场、社会能够解决的问题交给市场、社会组织去解决,让政府回归到制定城市管理规则、城市管理标准以及监督规则和标准的执行等本位上来,早日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管、人民共享的目标;另一方面有利于借助第三方力量进一步推动城市管理理念、技术和方式方法的创新,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的包容性、人文性和品位化。

第6篇

台湾民宿起源日本的家庭旅馆,受日本文化的影响民宿的经营主要体现家庭、乡野和温馨的特征;改良欧洲的B&B式旅馆概念,即提供住宿和早餐以满足游客最基本的需求,收费低廉,受到背包客、学生等顾客的欢迎。目前台湾民宿已突破14000家,精品民宿有3000-4000家。无论合法与否,挂牌与否,台湾民宿归纳起来有以下 四个特性:

(一)“空间聚集”形成各个地区不同风格民宿产品

台湾民宿依据不同的地理条件,结合当地特有的自然、人文、生态,并在产业的基础上发展,因此呈现空间集聚现象。如北台湾以开阔的山景、水岸、森林为资源打造了一批休闲田园民宿;中台湾依靠日月潭、庐山温泉等景点打造景观风情民宿;南台湾以民族特色主打南国风情民宿;东台湾强调山海与田园的相遇。另一方面,由于台湾民宿具有规模小的特性,空间集聚形成了各个地区不同风格的民宿产品,对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吸引力,也形成了消费者不同的意向认知。

(二)“多元创意”满足不同人群客户精神及物质需求

台湾民宿经营者在民宿的风格上有很强的个人主观和创意性,其结合当地环境条件创造出极具特色和景观美学的民宿产品,如异国风情主题、家庭温馨主题、怀旧复古主题、原住民风情、田园乡村主题、人文艺术主题等,同时把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悠闲的公共空间分享给来客,让客人体验自然的同时感受慢生活,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物质及心理需求。民宿在不同创意和特色的复加下,能满足消费者多元的休闲需求,多层次消费选择为民宿产品提供了更多的附加价值。

(三)“容纳率低”增加独特消费习惯客源的吸引力

依据台湾民宿管理办法,合法民宿的房间数最少5 间,最多15 间。大多数民宿规模都在5 到10 间之间。虽然房间的数量局限了民宿接待团体游客的能力,却促进了主人与客人间的亲密接触。入住台湾民宿,除了享受独特的主题旅行和无价景观之外,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一位能分享生活哲学,分享独特的人生观以及悠闲的生活方式的民宿主人。这种现象,无疑对一些具有独特消费习惯的客源产生吸引力。

(四)“具创新性”为游客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

有人说“民宿是台湾旅游业创新的缩影”,的确,台湾的民宿产品极具创新性,其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打造创意主题的能力,二是导入餐旅专业服务的能力,三是运用资讯科技与多元行销的能力。这些创新使得台湾的民宿产品从最初的提供早餐和住宿的家庭旅馆模式发展成为多附加值的、提供给游客多元化选择的旅游产品。并且使游客接受到了更高品质的服务,使游客能够花最低的成本搜寻到最完整的民俗信息。

二、政府及行业协会的积极作为是台湾民宿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台湾民宿虽然是一种自发性行为,但如果没有政府和行业协会的鼎力支持和专业引导,就无法从初级民宿产品发展到今天世界级的品牌产品。

(一)政府通过立法为民宿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1981年,原台湾省政府原住民行政局在其部落产业发展计划中自订规则,辅导原住民利用空闲屋结合当地特有环境经营民宿,增加原住民收入。使台湾乡村的生产经营方式由“传统农业”转型“观光农业”,进一步刺激了民宿发展;2001年12月12日,台湾“交通部”发布了《民宿管理办法》,辅导台湾民宿产业合法化。民宿法令除民宿管理办法外,还有土地法、消防法以及建筑法规等。

(二)政府多管齐下采取措施提高经营者的服务水平

民宿在台湾被界定为家庭副业的经营模式,民宿的经营者大都无餐饮经营管理的经验和专业能力。为提升民宿经营者的服务水准,政府主导举办各类学习班,邀请专业人士对民宿主人进行指导讲授。台湾很多民宿经营者通过各种教育培训、专业学习和业内人士相互切磋观摩等方式将专业的餐饮服务融入到民宿产品中,以提升服务品质,使旅游者能在乡间自然的环境中享受城市酒店的专业服务,满足了很多旅游者的需求。

(三)行业协会发挥重要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助力台湾民宿发展

民宿客源不稳定,曾是困扰台湾民宿发展的一大问题,为此,台湾的许多民间旅游组织,积极行动起来,组成民宿协会、策略联盟,彼此交流经营的体验,互通信息以提升住宿率。台湾民宿协成立以来,为优质、多元的民宿提供了很多建议,尤其在创意和营销方面,成为台湾民宿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三、台湾民宿对海南发展乡村旅游民宿产业的借鉴经验

近年来,海南乡村旅游的发展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产品的开发、改造及创新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故而台湾民宿产业发展的一些先进理念和做法对海南发展乡村旅游民宿产业有积极意义。

(一)民宿政策法制化、组织协调化

一是因地制宜地制定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民宿的资格申请、设施基准等进行严格规定,对服务内容与质量等进行监督管理,使得整个行业能够在规范的环境中发展。二是让民宿自发组织在规范的环境下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发挥专业优势,互通产业信息,塑造大陆的民宿自主品牌,组织协调指导民宿产业发展,在政府机构力量所不及的地方发挥决定性作用。

(二)民宿经营产业化

一是按地理条件、人文环境等将民宿进行统筹规划,划分区域,形成品牌效应,从而实现产业化经营。二是积极地指导这些经营者,为其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得民宿服务更加专业化。三是注重创新民宿产品,除了利用传统的媒介如旅行社、旅游杂志、媒体展示会等手段树立品牌形象,还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全面展示各地各类型的民宿,逐步将产业推向成熟。

第7篇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4-0039-02

引言

进入21世纪后,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增长,旅游业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旅游产业的发展迫切要求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而这一切又需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又必须首先对产业结构进行分析。

一、江苏省旅游概况

江苏全省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行政区划下辖13个省辖市。2013年度江苏省国内旅游人数为5.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1.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940.1亿元,增长14.6%。依据国内旅游收入,利用spss对江苏十三个省辖市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下:

聚类结果表明南京、苏州为第一类,无锡为第二类,扬州、镇江、徐州、常州为第三类,淮安、泰州、盐城、南通、连云港、宿迁为第四类。

二、扬州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

扬州作为国家颁布的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仅排在第三类,与无锡差距较大,本文根据影响扬州旅游收入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并对景点、餐饮和住宿三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将调查的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只保留一位小数)。

景点受欢迎U1=(很欢迎、欢迎、一般、不欢迎)

评价集V1=(历史底蕴、景观特色、景区服务、知名度)

四个方面因素的权重采用专家评估法确定为A1=(0.2、0.3、0.15、0.35)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景点的受欢迎程度为:欢迎。

餐饮满意度U2=(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

评价集V2=(卫生状况、服务水平、风味特色、历史积淀)

B2=A2*R2=(0.45、0.275、0.26、0.015)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餐饮满意度为:很满意。

住宿满意度U3=(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

评价集V3=(床位数量、价格、服务水平)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住宿满意度为:一般。

三、政策建议

住宿和餐饮业的发展对扩大消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改善投资环境等均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经济蓬勃发展,加快发展扬州住宿和餐饮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从所有制结构上看,扬州部分星级宾馆还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尚存在产权不清的弊端,企业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从企业经营机制上看,国有企业负担较重,成本控制不严,资产运用效率低下。而很多私营企业内部管理模式为家族式管理,企业管理人员素质较低,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缺乏科学的经营策略和手段,企业盈利能力不高。必须加快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加强管理,完善相关服务。

企业发展归根结底要靠人,管理的关键在于人。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要通过培训等形式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和工作能力,确保工作质量。要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绩效考核等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实行规范化管理。二是要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企业要有高度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在规范化服务化的基础上创新特色服务,实行个性化和情感化服务,以顾客的最大满意为目标。三是组织开展酒店旅馆定级考核工作,引导住宿餐饮业主完善硬件设施,扩大规模提高档次。

(三)强化行业监管,规范企业经营。

住宿和餐饮业的食品、卫生安全事关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而目前住宿和餐饮业中个体经营户众多,政府有关部门在改善对企业的服务、鼓励全民创业的同时,要切实加强行业监管,规范企业经营,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扬州住宿和餐饮业健康、快速和规范发展。

(四)大力推行现代流通方式,发展连锁经营。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服务行业住宿和餐饮业必须引进现代经营方式,发展连锁经营。连锁经营既有利于住宿餐饮企业规范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成本控制,也有利于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突出企业经营特色,实现规模效应。

(五)拓宽旅游服务领域,增加流动人口。

住宿餐饮业的发展受人口消费限制。如何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开拓住宿餐饮消费市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主要任务。一是要通过发展旅游事业,开发旅游纪念品、土特产、绿色食品等,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来扬州游玩。二是要把各种商务活动、明星汇演,娱乐活动以及各种会议吸引到扬州来举办,促进住宿餐饮业快速发展。

(六)加强住宿餐饮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产业层次。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的一种形象、风尚、内涵和品质。健康良好、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可以极大地促进住宿餐饮企业的发展。当前,要在树立企业经营理念、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完善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促进住宿餐饮企业效益提升,规模拓展。只有加强住宿餐饮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实现住宿餐饮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陈月娜(1985-),女,汉族,江苏省泰兴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第8篇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差旅费; 规则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会计理论迎来了大发展。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的《会计法草案》共八章三十六条,其内容明确显示向西方政府会计立法靠拢。虽然《会计法草案》未能在实施中发挥作用,然而它却开创了中国会计专门立法之先河,对后世会计立法产生了直接影响①。在以后的时期又引入了西方及日本先进的会计法律制度,制定出一系列的会计制度及规则,为新中国的会计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对于差旅费的制定和修正更是频繁,尤具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民国时期差旅费规则的制定及修正

民国时期对于差旅费规则的制定及修正非常频繁,有如下8个时期的8种版本:

1.1915年4月19日(民国四年)财政部拟订官吏出差旅费规则呈大总统批。

2.1935年5月16日(民国二十四年)国民政府公布修正国内出差旅费规则。

3.1939年3月10日(民国二十八年)审计部修正本部旅费给与暂行办法。

4.1939年4月27日(民国二十八年)国民政府公布越南、缅甸等地出差旅费暂行规则。

5.1942年3月5日(民国三十一年)国民政府抄发修正国内出差旅费规则训令,修正国内出差旅费规则。

6.1945年3月7日(民国三十四年)主计处转发修正国内出差旅费支给标准训令。

7.1947年12月17日(民国三十六年)主计处抄发调整国内出差膳宿杂费支给数额表训令。

8.1948年9月8日(民国三十七年)主计部抄发修正国内出差旅费规则训令,国内出差旅费规则(民国三十七年八月二十五日修正)。

从以上频繁的差旅费规则的制定及修正可以看出,国民政府非常重视会计管理工作,扩大了会计的服务对象和内容,加强了会计内部经济管理的职能。分析以上8个时期的差旅费规则,笔者认为,民国时期差旅费规则制定的总原则可表述为:可补助其舟车费,但须取具经过路程之证件;旅费分舟车费、膳宿杂费、特别费,且均按出差人员职务等级支给;出差事竣后,应于十五日内登载出差旅费报告表。

二、民国时期的差旅费规则分析

下面从差旅费报销的范围、报销标准、报销流程等方面来考察民国时期的差旅费规则。

(一)报销范围及报销标准

1915年(民国四年)财政部拟订的官吏出差旅费规则中规定,旅费应分款如下:舟车费、膳宿费、电报费、杂费。

1935年到1948年(民国二十四年至民国三十七年)差旅费的报销范围调整为舟车费、膳宿杂费、特别费(特别费中包括邮电及因特别情事临时雇用人夫车马,并其他一切因公必需之费用)。另外,民国时期已按地区贫富差距来制定膳宿杂费的标准,如表1、表2 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民国时期的差旅费报销标准是严格按照职务等级来划分的,从特任到雇员的等级标准差别非常大,每天膳宿杂费的相差在十四元,甚至四十元(当然这其中不排除19世纪40年代时严重的通货膨胀因素),按金元券计算时相差八元。可以看出,1935年及以后的差旅费规则较之前的报销范围规定更广更细,但“特别费”的报销范围有些模糊,表述为“并其他一切因公必需之费用”。正是这一模糊的范围成了差旅费报销的漏洞,笔者认为,差旅费的特别费范围应更明确,哪些项目能报销,哪些项目不在报销之列,应予以详细说明。

从表2可以看到民国时期已按地区贫富差别来规定膳宿杂费的标准,且当时正值物价飞涨。而目前有很多单位的差旅费住宿标准还是全国统一一个标准,比如不论一线城市北京、上海,还是小县城,一律每晚住宿标准为150元,前往一线城市出差的人员往往需要自己支付超出规定数额的住宿费,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出差学习的热情,影响了业务的发展,这一点我们应该向民国时期学习,借鉴按地区差距来划分住宿标准的做法。

(二)报销流程及报销时限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八月二十五日)修正的国内出差旅费规则第六条明确规定:出差事竣后,应于十五日内依照第二条附表各费,分别逐日详细登载出差旅费报告表(如表3所示),连同领据,如有特别费支出及特别费之单据,一并呈报各机关长官核准后,送审计机关审核。

从以上规定及表3可以看出,民国时期的差旅费报告单非常详实,将每项报销内容单独列开,能够明显看出每一项的支出明细,且差旅费报销很注重时效性,出差事竣后,应于十五日内登载出差旅费报告表。当代社会特别是某些高校的差旅费报销时限往往拖到一年甚至三年,已完全没有时效性,民国时期差旅费报销时限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三、对我们的启示及未来要研究的方向

本文针对中华民国时期的差旅费规则进行了梳理和纵向比较,试图填补民国差旅费规则研究的某些盲点,旨在对起到重要的、承上启下连接作用的民国时期差旅费细则有个初步的认识。本文发现,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对于差旅费规则的制定及修正极其频繁,考虑到物价飞涨因素,适时调整了报销补助数额,并根据地区贫富差别来划分一区二区不同报销标准,且报销时效性强,说明了差旅费的管理对于政府及企业的内部控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体现了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对差旅费及公务消费管理的高度重视。但是,差旅费规则中对于“特别费”的规定却很模糊,定义为“包括邮电及因特别情事临时雇用人夫车马,并其他一切因公必需之费用。”⑤笔者认为,模糊的界定为公差消费的混乱以及贪腐提供了便利,需要将特别费透明化和规则化,这也成为我们未来关注的重点。

未来研究方向有以下两个方面,需要我们查找更多的资料,以充实对民国时期会计规则及会计制度的研究。

第9篇

(2017年5月)

为巩固和扩大市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成果,构建我市城市卫生管理长效机制,2017年4月24日至28日,市创卫指挥部副指挥长陈继平、郭应虎,带领市创卫办(爱卫办)、市卫计委、黄州区等单位负责同志,赴江苏省常州市、张家港市、宿迁市考察学习创卫长效机制建设。考察组一行采取座谈交流、现场参观、查阅资料等方式,全面深入了解当地创卫常态化管理、城市管理、爱卫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现形成如下考察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常州市基本情况。常州是一座具有3200年历史的江南名城,北枕长江、南濒太湖。1949年设市,现辖溧阳1个县级市和金坛、武进、新北、天宁、钟楼五个行政区,全市常住人口470.14万人,总面积4372.1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50.31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205.34万人。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73.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0.3亿元。2003年,常州市及辖市金坛、溧阳共同建成国家卫生城市,该市实现国家卫生城市群。2007年、2012年、2017年顺利通过国家复审确认。

(二)张家港市基本情况。张家港的前身是沙洲县,于1962年成立,1986年撤县建市。总面积999平方公里,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下辖8个镇和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个旅游度假区,163个行政村。总人口150万,其中户籍人口91万。2017年GDP达230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0亿元。该市为首批国家卫生城市、首家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首批国家生态市,在全国县级市中率先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编制出台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大纲,被列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荣获全省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特别贡献奖”。

(三)宿迁市基本情况。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1996年7月建市,下辖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宿豫区、宿城区、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湖滨新区、苏宿工业园区和洋河新区,面积8555平方公里、人口580万。到2017年底,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126.1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5.67亿元。宿迁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二、主要作法与经验

江苏省常州市、张家港市和宿迁市属全国创建较早的国家卫生城市,经历过多次复查命名,创卫工作常态化管理和爱卫组织管理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三市始终高度重视国家卫生城市巩固提升工作,卫生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不断提升,群众卫生意识和健康水平普遍提高,国家卫生城市建设水平不断巩固提升。

(一)理顺体制,构建城市长效管理机制

获得国家卫生城市以后,三市均就着手考虑建立城市长效管理机制,从制度上保证有效的城市管理。常州市政府2004年出台了《关于构建城市长效管理机制的意见》,积极探索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和“重心下移、属地管理、以区为主”的城市管理新体制。宿迁市出台《宿迁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实施意见》和《宿迁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考核办法》,从组织管理、经费保障、群众参与、考核奖惩等八个方面,提出创卫长效机制建设路线图。市委市政府明确市创卫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创卫长效管理工作,要求各级创卫组织“机构不撤、经费不减,队伍不散”,加强爱国卫生组织网络建设。市创卫办与爱卫办合署办公,负责创卫督查、宣传和培训等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以区为主”管理体制,实行区负主责、街道主抓的城市管理责任制,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形成了“政府主抓、部门落实、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创卫工作格局。

(二)加大投入,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宿迁市累计投入219.2亿元,完成中心城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70个,“九整治”项目69个、“三规范”项目2416个,拓展项目1185个。从2013年起,该市先后投资40多亿元,实施了中心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整治、建设垃圾中转站、购置环卫车、改建水冲式公厕、新建生态停车场等“六项民生工程”。改造街头游园40余处,中心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达2560公顷,建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绿化景观,主次干道无一处围墙、无一处卫生死角。整治城市河道28条,打造了水清林绿的生态走廊。

常州市坚持城市建设与管理同步,每年投入200多亿元,实施绕城高速、高铁站、城市高架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加大对园林绿化、环卫、污水、公共交通、农贸市场等一批关系民生的设施投入,实现主次干道“路畅、街美、景优”。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拓展至所有乡镇,成为首批“江苏省优秀管理城市”。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城新区功能日益完善,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摘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张家港市确定“一城双核五片”的城市总体规划和空间框架,坚持高起点城乡统筹规划,高标准城乡一体化建设,高水准城乡一体化管理。通过城投、交投,以及BOT、BT、BOOT股权转让等投融资渠道,每年投入城市建设资金100多亿元,建设市政道路、下水管网,整治城区河湖水体,绿化亮化美化城市。该市经济实力、城市建设水平排在全国县市的前三甲。

(三)精细管理,优化城市人居环境

坚持经常与突击相结合,行业管理与全民参与相结合,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是城市管理实现数字化。常州市、宿迁市、张家港市均建设了高效的数字化城管系统,延伸至街道、社区、背街小巷及门店。常州市在全国首创“信息化监管系统”,数字化城管系统被评为“20XX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运用数字化手段,对城区和职能部门及相关责任单位的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工作实施考评。设立“12319”电话平台,受理与城市管理有关的所有投诉、举报、咨询、抢修和报修等业务,凡与城市管理有关的问题,市民只需打一个电话就能快速得以解决。宿迁市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现场指挥处理车辆乱停问题,从发出指令到处理到位,只用了5秒钟。二是环卫作业实行市场化。宿迁市推广“以克论净、深度清洁”环卫保洁做法,彻底改变环卫作业主体多元、标准不一、水平不高等问题,2017年,该市采取PPP模式,大力推进市区环卫作业市场化、一体化改革,将中心城市64平方公里范围内道路、广场绿地、公厕、果壳箱和部分水面等保洁,以及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等14项内容整体打包,委托给北京环卫集团。通过引进先进的作业设备和科学的作业模式,构建了全新的环卫作业体系,特别是在作业方式上,实行多车型混合编组、联合作业,城区环卫保洁质量和水平大幅提升。三是导则制度标准化。宿迁市先后制定完善园林绿化、户外广告、公厕、便民疏导区等45项建设与管理标准导则,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运用,有效提升了城市建设管理的标准化水平。依托数字城管平台,开发运行“一拍即核”APP软件系统,发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实时监督城市管理,着力打造“全民城管”,形成了社会参与、多方互动的城市管理格局。四是卫生创建全域化。三市均坚持市县一体、全域创建,基本实现国家卫生县城(乡镇)全覆盖。市爱卫办每年加强对各县区创卫工作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每月开展暗访检查、跟踪督查,确保卫生创建整体推进;2017年底,宿迁市泗洪县、数学县、泗阳县创成国家卫生县城。2017年宿迁市、常州市、张家港市均实现卫生县城全覆盖目标。

(四)综合考评,形成城市常态管理合力

三市均通过制定一系列考评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多管齐下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一是重考评。常州市2008年全面推行常态化管理,实行天天考评、月月点评、年度考核,并启动了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数字化工作,将268.35平方公里建成区纳入数字化管理,划分单元网格2283个,评价对象共涉及5个区、22个市职能部门和责任单位,评价内容包括13大类、114万个部件,实现了区域和内容的全覆盖。2017年,制定《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城乡一体化考核实施方案》,将金坛、溧阳、武进、新北的镇区也纳入长效管理考评,实现城乡一体化考核。张家港市修订完善《城管执法大队奖惩办法》和《城管队员考核办法》,实行局、大队、中队三级督查制度,对执法队员实行百分制考核,督查与考核情况每天公布,考核结果直接与队员的报酬挂钩。在各乡镇年度千分制考核中,城管工作占有很大比例;在文明机关、文明乡镇评比中,城市管理不达标的实行“一票否决制”。二是立规矩。宿迁市出台市民文明行为、居住小区管理、农贸市场经营管理等七项“宿迁规矩”。针对噪声扰民问题,制定出台广场舞、商业宣传噪声等系列管理办法,采取“定地点、定时间、定音量、定职责”等措施,常态化规范和引导,噪声扰民现象大幅减少。三是严执法。从治理闯红灯、车辆乱停放入手,制定系列“宿迁规矩”,统筹公安、城管、交通三个部门力量,对街面秩序进行不间断、高频率巡查管控,并实行首次即罚、顶格处罚等刚性制度,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效应,形成了人人守规矩的集体意识。深化“一街三方”和“一场三方”联勤共管机制,建立法院强制执行机制。宿迁市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06万起,拆除非法改装三轮车车篷5386起,查扣三轮车1366起,公开曝光不文明行为600余次,城市秩序井然。四是塑习惯。宿迁市每月举办一期政民互动,收集市民反映有关创卫问题,及时处理并反馈;2017年,全市新招募志愿者6.2万人,劝导各类不文明行为2万余起。从习以为常的小处着手,大力宣导《宿迁文明20条》,常态化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我点赞”等活动。通过持续不断、潜移默化引导,文明有礼已成为社会新风尚,文明交通指数全省第一。在2017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年度测评中,宿迁取得了全国第一的好成绩。

三、启示与建议

当前,黄冈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已顺利通过国家爱卫办暗访、技术评估、综合评审、社会公示,近期即将命名授牌。创卫难,保卫、守卫更难。巩固和扩大市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成果,防止市区环境卫生问题反弹,构建我市城市卫生管理长效机制迫在眉睫、任务艰巨。应当学习借鉴常州市、张家港市、宿迁市的成功经验,持续开展“四城联创”,特别是连续开展国字号的创建行动,补欠账、强功能、塑精品,促使城市形象和功能发生根本性改变。同时结合我市实际,抓紧研究落实相关举措,加快构建我市创卫工作长效机制。

(一)建立完善创卫工作领导体制。国家卫生城市命名授牌后,各项工作必将转入常规阶段,创卫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也应转入常态化长效化。建议参照外地做法,将市创卫办与爱卫办合署办公,负责创卫督查、宣传和培训、爱国卫生组织网络建设等工作,促进创卫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市爱卫办与市四城联创指挥部办公室、市城管会战指挥部办公室适度融合,新成立黄冈市城市长效管理办公室,由市委或市政府副秘书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市爱卫办主任兼任长效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推动形成“政府主抓、部门落实、群众参与、社会支持”工作格局。制定出台《黄冈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实施意见》和《黄冈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考核办法》,从组织管理、经费保障、群众参与、考核奖惩等方面,明确创卫长效机制建设路线图。积极构建市区“一扫全保”的环卫管理机制,建立市区“一把扫帚扫到边”的环卫保洁机制、“一只队伍修到边”的市容整治机制和“一把剪刀剪到边”的园林绿化机制。

(二)着力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国家爱卫办技术评估组认为,黄冈城市底子差、基础薄。主要表现在环卫基础设施,城中村、城乡结合部道路管网,农贸市场、老旧小区、环境保护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长周期持续建设。建议市政府整合棚户区改造、城市管廊建设、海绵城市建设等方面的资金,针对国家爱卫办暗访和指术评估反馈的问题,分年度分重点建设,逐步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一是继续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每年改造老旧小区10个以上,整治提升30个以上。二是切实加强环卫基础设施。按每平方公里1座中转站的标准,新建垃圾中转站20个以上;建筑垃圾转运站2座,解决建筑垃圾乱堆放问题;新建二类冲水式公厕20座,解决市区公厕不合理问题;新建餐厨垃圾处理场1座,从源头上治理市区养猪问题。三是推进农贸市场新建或改造。每年新建或改造农贸市场2个,优化市区市场布局,改善市民“菜篮子”购物条件。四是加快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整治,每年重点推进4个左右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改造,配套完善道路管网、绿化亮化等市政设施,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市区环境。

(三)综合整治城市管理突出问题。建议由市四城联创指挥部牵头,整合城管会战资源,主要职能部门行业管理,两区属地履责,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一是持之以恒整治市容环境卫生。继续落实市区领导和单位包保社区网格责任制,坚持周五卫生大扫除制度,清除卫生死角,清理生活垃圾,拆除乱搭乱建,铲除乱堆乱放,整治城区十乱现象。围绕广告招牌、建筑立面、城市家具、夜景亮化、工地围墙、标识标线和杆线等项目,抓好省市级示范路、示范街区建设,对市区主要道路街景进行立体式改造提升。全面拆除市区主次干道围墙,拆墙植绿、拆墙补绿,有计划建设一批街头小游园和绿地,有效绿化城市空间,形成清爽通透、优美和谐的城市天际线。二是持之以恒整治经营秩序。全面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全面彻底取缔市区马路市场,建设一批便民疏导点,定点、定品种、定时间、定人综合管理。抓好市区农贸市场及周边整治经营秩序整治。落实责任领导和工作专班,工作职责挂牌公示,与农贸市场经营户签订遵守承诺书,集中整顿商城市场及周边、三台市场及周边,建新市场及周边等处乱堆乱放、乱搭乱建和占道经营等现象,全面提升市区经营秩序管理水平。三是持之以恒整治交通秩序。由市公安局牵头,每年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整治车辆乱停乱放,出租车乱掉头、乱变道,电动车(摩托车)走非机车动车道、闯红灯,行人乱穿马路、闯红灯等交通乱象。对符合条件的道路、城区公共地段,新施划一批停车泊位。制定相关规范,新建住宅小区、商业街区要严格落实停车位配套建设,鼓励沿街单位开放停车空间,有效规范市区交通秩序。

(四)制定落实卫生城市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完善考评机制。借鉴常州、张家港、宿迁等市经验,将创卫指标、城管指标、环保指标、文明创建指标列入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年度绩效考核,赋予一定比例的分值。制定《黄冈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考核办法(综合指标)》,加强对两区和各社区网格的督导考核,实行周督导、月通报、季排名、年结帐,整合市区城管会战奖补资金,每季度对45个社区网格排名在前10名的予以奖励,对排名后3名的社区予通报批评。对创卫工作和城市管理重视不够、工作不落实、严重影响工作大局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通报批评、媒体曝光和约谈问责。二是完善数字化城管机制。推进数字化平台向县市,市区的街办、社区延伸,运用数字化手段,对城区和职能部门及相关责任单位的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工作实施考评。设立城市卫生建议与投诉平台,充分利用12319热线、网络论坛、网站留言等渠道,掀起市民和网民了解并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的热潮,着力营造“黄冈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管好黄州城,要靠全家人”的良好氛围。三是完善城市管理规范性文件。制订《黄冈市市民文明行为规范》、《黄冈市区文明交通管理办法》、《黄冈市居住小区管理办法》、《黄冈市河湖卫生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督促指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建立完善周末大扫除、门前四包、院落管理、除四害管理、食堂卫生管理、美化亮化绿化等制度,让“规范(办法)”成为“黄冈规矩”,让“黄冈规矩”扎根每个黄冈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