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当今城市发展现状集锦9篇

时间:2023-09-22 09:48:41

当今城市发展现状

当今城市发展现状范文1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低碳城市;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可持续发展思路是当今社会经济建设的核心思路,在各个产业中,都需要以可持续发展思路为基础,才能够实现产业的健康成长。城市作为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同样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特别是在当今的能源使用环境下,必须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才能够让城市发挥其本身的作用,并带动当地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的建设概述和现状

城市规划的本质在于它对城市发展的预见性,对阻碍城市健康发展潜在因素的预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是城市规划发展和改革的主要动力。城市发展的历史也告诉我们,城市规划的创新源于解决现实存在或将要产生的问题,只有尽早发现和预见城市可能面临的问题,才可能不断改革与创新,使城市的发展能够适应和应对新的挑战,并为其创造出更适合我们生存与发展的空间环境。低碳城市规划是基于低碳城市的概念基础上,从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详细规划入手,提出土地利用、密度控制、城市交通与功能的综合应用等方面的政策建议,并在低碳经济条件的控制之下提出城市规划的策略。

可持续发展思路的提出并没有很久远的历史,低碳城市的概念也是近几年才被大众所知晓。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都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低碳城市还并没有完全普及。因此,目前的低碳城市规划模式尚处于研究与摸索阶段,还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寻找经验。

1. 国外低碳城市的建设现状

新世纪以来,国际上就相继有许多组织以及相关政府开始关注起建设低碳城市的话题。目前,国外的低碳城市建设主要集中在一些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中,或者在一些以生活居住为重心的城市中,比如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利兹,日本的东京等等,都是国际上发展低碳城市的代表。这些城市中,从节约能源与减少排放两方面入手,双管齐下。不仅使城市环境得到了改善,更使城市的发展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国外这类典型低碳城市的建设,可以为我国的低碳城市建设提供经验。

2. 国内低碳城市的建设现状

我国在上世纪 90 年代就开始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等基本理念,但一直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低碳城市发展理念。直到 2008 年,我国的上海、保定等城市才陆续地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初步构想与计划,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用到城市建设中,将城市的发展目标从经济增长转变为资源的循环利用。到目前,低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在一些试点城市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而言,我国的低碳城市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以湖南省的长沙、岳阳等城市为例,本身的自然环境基础条件非常良好,但对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另外,由于低碳城市的建设目前还在少数城市中进行试点,因此距离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还有一定的距离。

二、 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规划模式的理念框架

目前,建设低碳城市的初衷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城市进入良性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解决当今普遍存在的能源紧缺问题。因此,在进行低碳城市规划时,主要从能源的角度进行考虑,将解决能源问题作为城市建设的首要考虑问题。在考虑能源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低碳城市的相关规划,就可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以岳阳市的城市布局现状为基础进行讨论,以低碳城市的规划理念来进行分析,该城市规划的基本框架可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用地布局上的节约理念

在用地布局上进行节约,是低碳城市规划的基础,决定了一座城市所能达到的低碳发展水平。首先,尽量减少城市管线的长度,删减掉不必要的管线,从而提高管线的输送效率;其次,降低交通流线的长度,减少通行效率太低的交通流线;最后,对城市道路进行统一的规划,最好能够加大公共交通的建设力度,减少过多的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通过在用地布局上的合理规划,可以为建设低碳城市打下良好的基础,提升低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从空间尺度上做好低碳城市规划文章, 第一个尺度是区域的尺度,城市区划在一些城镇化发展水平高或经济发达的地区,利用都市群、城市带、城市连绵区或者城市圈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可以合理减少碳排放。在区域规划时做好减碳建设,是我们共同的责任;第二个尺度是社区、城市的尺度。解决社区和城市尺度的节能减排,最关键还是从城市形态入手,当然也包括绿色生态安全格局的问题,发展“紧凑型城市”,以公共交通为导向,或者减少出行对汽车的依存程度,实际上也是非常重要的切入点。

2. 新能源的利用理念

对新能源的利用,是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的核心思路,也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前不能被利用的能源也可以被很好地使用。目前,在建设低碳城市中所利用的新能源种类非常多,最为常见的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等。根据城市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可以利用不同类型的新型能源。随着新能源的使用,传统的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就会相应减少,对于平衡能源储备、保护生态环境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合理规划城市建筑朝向,也可以方便新能源的利用。

3. 降低能源需求量的理念

“节能减排”是建设低碳城市最为核心的思想,其中“节能”便是减少对能源的使用。在城市建设中,节约能源体现在工业生产、生活需求等多个方面。从工业生产方面来说,节约能源即是加大对新工艺的研发力度,减少工业生产上对能源的需求,并且转变生产理念,将经济发展理念转变为环境保护理念。从生活需求方面来说,节约能源则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住、行上面。尽量减少空调的使用,在必须要使用空调的地方,尽量使用无氟空调。另外,鼓励人们步行出门或者以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减少车辆对化石能源的需求。

4. 多中心城市的规划理念

多中心城市是在历年来对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种具有很高可行性的城市发展模式。在传统的城市中,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会出现城市超负荷的情况,就是传统的单中心城市发展模式所造成的。利用多中心城市规划理念,可以在原本的主城区周围建立多个卫星城,每个卫星城具有各自的发展特点。将工业、旅游、餐饮等不同的产业分散到各个中心,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压力,让城市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并且多中心城市的规划理念,也可以帮助城市进行能源利用安排,减少能源的浪费。

三、 结束语

通过上文所提到的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几点基本理念,就可以做出具有针对性的城市规划,让低碳城市的建设真正实现。就目前低碳城市的发展现状而言,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需要对低碳城市的发展规划模式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只有总结建设经验,并做出改进,才能够早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不仅是解决当今能源问题的方法,更为城市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基本思路。

参考文献

[1]陈达.城市规划视角下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2]都乐.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规划的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2.

[3]马亚君,任佳佳.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土地规划研究――以兰州为例[J].科技信息,2013.

[4]罗宏,吕连宏,何美梅.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难点与关键问题[J].环境科技,2010.

当今城市发展现状范文2

关键词:城市绿地:绿化面积;发展现状;问题;解决措施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城市土地绿化面积的进程加快,对绿地的设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先进阶段,人们的生活逐渐被钢筋水泥所包围,城市中的绿地面积越来越小,针对这一问题,城市绿地的设计人员根据城市绿地的设计人员应根据我国的城市的发展现状,及绿地植被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努力对城市绿地进行合理规划。

1 我国城市绿地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城市绿地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在建设城市的绿地过程中,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果。伴随城市化建设的逐步加快,城市中的绿地面积也要相应提高,出现了以植物公园,绿化广场为代表的标志性建筑。现今阶段,我国在城市绿在建设方面还存有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有以下几点:

1.1忽略了城市绿地的整体规划

城市绿地的建设是否合理,决定了城市的整体面貌,影响着城市的空间和格局。目前在对城市的绿地进行建设、规划的过程中,城市绿地的设计让人员,应该结合城市整体的规划布局,依照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保证原有的景观环境和地质地貌的基础上,对城市绿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建设,以便提高城市的绿化面积。

1.2忽略了城市绿地中植被的布局空间

目前,在对城市的绿地进行建设中经常只注重整体景观布局,经常忽略了植被的生长空间及周围的生态环境。大部分的城市绿化的设计人员认为,绿化就是种植绿色植物,对所种植物种类、生长环境、空间布局等方面考虑较少。城市绿地的建设包含了美学、生态学、生物学、建筑学等,对城市绿化人员的技术性要求较高。因此,技术人员在对城市绿地进行建设是,要充分了解各类植被的生长特征,合理搭配植被,科学的协调植被与环境之间的稳定性,尊重植被的生长空间,从而对植被进行合理布局。

1.3忽略了生态环境对城市绿地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城市人口众多,建筑物密集,人均可使用的土地资源极少,可以用来建设的城市绿地面积更少。因此,城市绿地的建设人员为了提高城市的绿化面积,将原有的自然环境破坏,改变了以原有的生态环境系统,虽然提高了城市的绿地面积,但绿化效果不理想。

1.4忽略了当地环境对城市绿地的影响

我国的土地面积广阔、跨越范围极大,气候条件相差甚远,因此在建设城市绿地时,要充分考虑所种植的植被是否符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温状况,对不符合的植被及时调整,防止因技术人员的失误造成经济损失。

2 城市绿地的发展原则

2.1科学合理的规划原则

在建设城市绿地时,即要考虑它的实用性、又要考虑它的美观性,使城市绿地建设的即科学又合理,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符合城市的整体规划布局。

2.2因地适宜、经济适用的原则

城市绿地的建设讲究即符合周围环境,又能减少成本,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实力还不够雄厚,对城市绿地的成本投入在保证适合周围环境和改善民众生活的基础上应尽量减少。现今,城市绿地的主要作用是改善居住环境和调节生态系统。因此,提高城市绿地的发展原则要以绿荫型绿地为主,提高绿地色彩,加大绿化范围,是城市的绿化空间呈现多层次的格局。

2.3符合民众的生活环境的原则

城市的绿地建设既要有美的体现,又要符合植被的生长规律。城市绿地的设计要以满足民众的审美需求为建设根本,在城市绿地的整体规划布局中,要科学的运用好比例关系、对称性、稳定性等,努力把城市的绿化面积和生态环境相融合。

2.4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城市绿地原则

城市绿地建设中的植被,要符合当地的人文背景和历史文化,种植具有当地特色的植被,提高城市氛围,这要求城市绿地的设计人员充分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及植被的生长条件,尽量引进城市中原有的植被作为城市绿地的种植品种,使城市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3 提高城市绿地的改革措施

3.1加强城市绿地的整体规划和设计人员的参与

科学合理的对城市绿地进行规划,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绿地面积,还可以促进生态环境发展。现阶段,在城市绿地的设计过程中,提高设计人员的参与,使设计人员多采纳群众意见,在设计中使用更科学合理的方法。并且,对城市绿地的设计要求为多植被,少设施的原则。为提高城市的绿化面积,应该合理利用城市原有的地貌,因地制宜的使用规划策略。

3.2加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提高城市绿地建设的过程中,强调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协调。在设计过程中,根据民众的生活环境,对城市绿地合理规划。如: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绿地公园。城市绿地中的植被尽量按照结构特征、生长特性、空间分布等因素,合理搭配,使城市的绿地面积尽量提高。

3.3加强城市绿地的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

要想提高城市的绿化面积,就要对影响绿地面积的全部因素充分考虑,如:人文知识、生态环境、地质结构、经济实力、气候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对城市绿地的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对设计的方案进行修靠,保证形成完美的作品。在对城市绿地进行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保湿时刻沟通,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将设计好的方案及时调整,保证城市绿地的有效提高。

3.4注重对城市绿地的建设人员的技术培养

加强对城市绿地建设的技术人员专业知识的培养,努力将研究成果转换成建设城市绿地的生产力。各地政府的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城市绿地的发展,大力支持城市绿地建设,增加城市绿地的建设和研究费用。研究部门应解决城市绿地出现的技术问题,并加以指导,使用和科学的方式展开研究。对研究成果采取保护工作,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保证其利益,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品的城市绿地建设团队,为提高城市的绿化面积奠定基础。

3.5加强城市绿化的施工管理

对城市绿地建设的植被品种进行集中管理,使珍贵物种的到保护,保证城市绿化工作的有效进行。

当今城市发展现状范文3

[关键词]游憩地空间模式;遗产整体性保护;八旗粮仓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8-0063-06

遗产保护是当今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研究课题中的重点研究方向。研究、规划界在对物质文化遗产的古迹、建筑物、街区等分类研究的同时,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古城首次提出“把人和房子一起保护”的概念,继而出现遗产整体性保护的研究方向[1]。遗产整体性保护,是在过去较为单一的遗产建筑物保护的基础上,提出将建筑物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形成“整体上”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城市,从而进一步探讨遗产保护及开发问题。遗产整体性保护研究经历了以历史建筑为保护对象,以历史地段为保护对象,再以历史城市为保护对象的发展阶段[2]。在遗产整体性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中,遗产整体性保护的研究内容亦不再局限于单体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结合,多个建筑物之间的整体性关系研究,也成为研究者关注的方向。

在当今城市遗产整体性保护研究与实际保护工作相结合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与实际运作资金的保障难以落实。而对于更为宏观的遗产整体性保护而言,政府城市规划方向与政策是保证其保护工作落在实处的主导因素,但与此同时,旅游开发商及国有企业转型推动下的遗产地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也是在大城市遗产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无法忽视的一条道路。结合政府城市规划、文化街区发展规划等来探讨北京城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研究成果已有很多,但探讨遗产整体性保护与独立旅游开发商或企业转型推动下的遗产旅游开发相结合的可能性的文章数量仍较少,相应的街区例子也较少。作为城市遗产保护道路上,不可忽视的方向,对此领域的深入分析也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即从遗产地多个遗产建筑物之间的整体关系的角度入手,针对北京城内通过历史文化脉络整合而形成的“多点状”遗产游憩地,探讨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与北京城存在的“多点状”遗产游憩地空间模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其中一处具有代表性的、依靠国有企业转型带动的遗产游憩地开发为例,分析在企业转型和开发商推动这样的开发方式下,基于遗产整体性保护的城市遗产游憩地“多点状”空间模式的发展潜力与价值。

1 基于遗产整体性保护的遗产游憩地开发空间模式讨论 对于北京这样拥有浩如烟海历史文化遗产的地区来说,在重点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同时,如何使得近千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与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政府、旅游开发商及民众的重视,是现在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在北京城日益发展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市中心拥有高密度商圈及寸土寸金的城市地价,在此空隙中存留的文化遗产,除已划分的大面积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和重点公园、寺庙外,多为分散在街道、胡同中的零星建筑物遗产。许多单体建筑遗产地,即便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北京目前已拥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28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30处,文物遗产数量之多,使得这些独立建筑物仍无法得到相应的重视。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能最大程度地发掘城市中心地带空隙处遗产建筑物的历史文化特点,如何将多个零星建筑物根据内在文化因素或地理因素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从内涵和规模两方面将其提升,将是推动旅游开发,从而带动遗产保护的关键。故,在具体分析遗产地保护与开发的案例之前,首先需要探讨的是,最适合在城市中心开展,与遗产保护相结合的遗产旅游地空间布局模式是怎样的。

这里需要明确一个与旅游相关的概念,游憩。在旅游地理学中,游憩的概念与旅游有所差别,游憩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3]目前具体游憩地开发的研究成果中,内容涉及游憩地类型、游憩地选址、游憩地商业开发、游憩地与周边配套设施关系、游憩地空间形态等多个方面。本文讨论的城市中心空隙地中基于遗产建筑物的旅游开发,应属遗产游憩地开发,而不是大规模景点的旅游开发。遗产游憩地自身并不直接产生资金收入,而是通过配套设施与周边文化产业的建设,带动资金流入与区域经济发展。这样的形式不仅适合在商圈密集的城市中心开展,也更符合小型遗产建筑物的旅游发展定位。

明确了“游憩”作为开发方式以后,遗产游憩空间布局模式的选择便成为重中之重。游憩空间是由游憩物质空间和游憩行为空间组合而成的空间体系。按照范围大小,城市游憩空间由小到大可划分为:室内游憩空间、社区游憩空间、城市(或集镇)游憩空间、地区游憩;按照游憩者的心理,也可以将城市游憩空间分为游憩隐蔽空间、半隐蔽(半公共)游憩空间和公共游憩空间几种。[4] 单体游憩物质的空间形态,分为点状、线状和面状,而涉及具体的游憩景点,往往不是单一的形态,而是点、线和面状形态结合在一起,如线状的街道、河流两旁点状建筑,面状的公园里面包含线状、点状甚至面状的空间形态[5]。

基于游憩空间形态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在理论建设上,汪芳等提出了五种城市游憩空间模式:单核模式、多核模式、带状模式、网络模式和综合模式[6][7]。这些游憩空间模式是单体游憩空间形态的组合形式,适用于城市或者大区域游憩空间组合的整体研究。在游憩地空间模型的建构以及案例分析中,线状模式(或带状模式)由于其自身的历史文化特点,受到了更多学者的重视:关于线状水系游憩地的研究,如对大运河遗产廊道的研究[8]、松花江水系旅游开发保护问题的研究[9]等;关于线状街道游憩项目的研究,如关于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丰富研究成果、关于北京胡同旅游现状和再思考的丰富研究成果等。而在线状模式的基础上,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环城市游憩带的研究领域,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10]。

在大量的线状形态城市游憩以及面状形态旅游景区的研究成果之外,点状空间的游憩项目,研究相对较少。而在城市游憩地的研究领域中,对于自然景色游憩开发研究的重视则要远远的超过对人文遗产游憩开发的研究。目前,将文化遗产保护空间与游憩空间结合起来的研究不多[7]。而将遗产保护空间、游憩空间与点状遗产地整体性开发结合起来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此处提到的点状遗产地,笔者认为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单体建筑物。在大型城市中,位于楼宇之间的小型街区游憩地,虽然在物质空间形态上属于面状,但其区位特点,使得它们在密集的商圈中具有“点状”分布的特点和形态。可以将此种游憩地视作特殊的“点状”空间形态。以此区分那些较大规模的面状形态旅游景区。在当今北京城中心地区,拥有高密度商圈与大量不受重视遗产建筑物的现状下,遗产游憩开发应跳出单点式传统空间模式,将遗产地从内涵和规模上均提升一个层次,才可引起开发商、企业和政府的重视。而文化内涵的发掘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通过小规模遗产地自身的条件很难完成,而“多点”资源整合的道路则是其发展的突破口。

面对新时期城市繁华地区游憩地开发的新要求:占地面积相对小、游憩地特点突出、有效地融入到周围城市商圈,如何做到保证这些“点状”游憩地个体独立、拥有配套设施与周边产业,又融入到游憩开发的点状游憩地空间体系中,从而进一步发展成“多点状”布局,并相应进行遗产地的整体性保护工作,呈现一种新颖的既照顾到城市空间容积率问题,又考虑到遗产地内在文化联系——“形散而神不散”的“多点状”模式,是基于遗产整体性保护前提下,适合于城市中心区发展的一种遗产地空间模式。

而在“多点状”空间模式的基础上,企业转型和企业开发商带动下进行的遗产整体保护模式,也是新时期城市遗产保护群和游憩开发的新方向。本文接下来即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在企业转型推动下,基于遗产整体性保护的“多点状”遗产游憩地开发模式的特点、发展潜力及价值。

2 遗产游憩“多点状”空间布局模式的实例分析2.1 八旗粮仓遗址现状

清代北京地区八旗粮仓在布局上分为两个部分,主体部分位于城区及其周边,另一部分位于通州,史称京、通二仓。由大运河运来的漕粮在通州卸货,除一部分留在通州的粮仓外,其余部分则悉数经由通惠河运至内城东城墙一带,再由陆路运至京城各仓。清朝中期乾隆年间,北京地区已成规模的固定粮仓有15座,其中通州2座,城区及其周边(京仓)13座。

京仓13座,有11座位于内城东城墙内外,其中城内7座,分别为:海运仓、北新仓、南新仓、旧太仓、兴平仓、富新仓、禄米仓;城外近内城东墙4座,分别为:太平仓、万安仓、储济仓、裕丰仓。除东城墙内外的11座粮仓外,另有2座——本裕仓和丰益仓,位于京城西郊。东城墙内外的11仓主要用于京旗人员俸米的存储和发放,西郊的2仓负责西郊外三营(圆明园驻防八旗、蓝靛厂火器营和香山健锐营)八旗人员俸米的存储和发放。自清初京城设立八旗粮仓以来,京仓的布局和设置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在变化,至清中期趋于稳定。至清代中期,内城东墙内外11仓的分布情况大体如下图所示:

清代京城的这些官仓,与前朝最大的不同,是它们代表了一个全新的群体——八旗军队。清代八旗粮仓,作为体现了旗人直接利益的官署,在布局、设置、守卫、管理诸方面承载着八旗制度和八旗文化的历史变迁,蕴含着清代由盛而衰的历史印记。而同时,八旗粮仓,作为京杭大运河历史建筑遗产的重要代表,其遗产的整体规模也体现了京杭大运河当年的历史风貌。这种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当今北京城内建筑遗产中,是十分珍贵的。

而当今,八旗粮仓的保护状况并不乐观。将乾隆时期北京城东部的11座粮仓分为北部、中部、南部和东墙外4个部分,依照现在的建筑保存状况,开发的主要对象应该是位于北部的北新仓和海运仓,位于中部的南新仓和位于南部的禄米仓。北部的北新仓和海运仓地区,虽然与南新仓仅有东四十条大街之隔,但环境相对安静,以住宅区为主。原海运仓现为海运仓小区;原北新仓所在地现有住宅小区、机关院落和东直门医院等。它们的西北方向是北京著名的餐饮文化街“簋街”。在原北京内城的这三座粮仓中,位于中部的南新仓所处地段最为繁华,近东四十条大街,东临二环路,二环以东即北京工人体育场地区,再往东是繁华地段三里屯地区。南新仓地处现代气息浓厚的街区,历史人文气质独树一帜。南部的禄米仓,现存仓廒位于禄米仓胡同71号和73号,新兴职业装备生产研究院中。与其他两个地方不同的是,禄米仓所处环境拥有更浓重的历史文化气息。禄米仓胡同东口北侧,是著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古刹智化寺。智化寺是北京现存唯一仍保持着明代风格的佛教寺庙,寺内有“中国古音乐活化石”美誉的“智化寺京音乐”。

经过实地考察,将北京内城八旗各粮仓的现状和开况列表如下:

由上表可见,在原北京内城的7座粮仓中,现仍有仓廒遗存的是北新仓、南新仓和禄米仓。这三座粮仓均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在这些仓廒中,南新仓是唯一一个进行过遗产游憩开发的项目。南新仓遗址现存9座仓廒。1984年成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北京市一商集团在原北京市百货公司的南新仓所在地成立了北京南新仓商贸有限公司。2005 年,北京市一商集团筹建了南新仓文化休闲街,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11][12]。现在,南新仓文化街已经成为集娱乐休闲与文化保护为一体的特色旅游街区。

但除了南新仓9座仓廒的保护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外,其余2座现存粮仓的仓廒保护情况却不容乐观。据文物局资料显示,北新仓应存留7座仓廒,禄米仓应存留3座仓廒,但实际的保护情况令人担忧。两处粮仓现均有一座完整仓廒可见。禄米仓一座仓廒废弃在禄米仓胡同国家军需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新兴职业装备生产研究院)院内,旁边正在修建新的厂房和仓库。而北新仓的一座仓廒隐藏在北新仓胡同12号院的小区中,仓体成为小区围墙的一部分,仓廒旁边靠墙修建了停放自行车的车棚和公共厕所。根据文物局资料,北新仓除了这座仓廒外,还有其他仓廒在北新仓胡同甲16号院里。原北京内城的其他4座粮仓,现已无仓廒遗存,但它们也不是无迹可寻。海运仓今存海运仓小区的名衔,小区北边和西边有两座后建的牌坊,上书“海运仓”。中部区域原与南新仓连在一起的另外三仓:富新仓、新平仓和旧太仓,对照今天的地图,北面兴平仓的仓门在今天北门仓胡同与扁担胡同的路口处;西面富新仓的仓门在今东四七条与朝阳门北小街的路口处;南面旧太仓的仓门在今南门仓胡同。该区域内的北门仓胡同、东门仓胡同、南门仓胡同等地名是珍贵的地名文化遗产。

从现状来看,北京清代八旗粮仓遗址的保护,尤其是北新仓和禄米仓的保护现状,存在诸多问题。这2座清代八旗粮仓遗址作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任其废置,与其自身价值不相符。

2.2 八旗粮仓遗址的游憩开发价值

北京仍有仓廒遗址的清代八旗粮仓——北新仓、南新仓和禄米仓,均位于城市商业区,它们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仓廒本身的物理特点等,使之具有很高的游憩开发价值。为了使得北京城中心地区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建筑物得到重视,采取“多点”整体性保护和开发的道路,将从内涵和规模两方面使这些建筑地得到提升。而八旗粮仓的情况在这方面具有极其突出的优势。

第一,八旗文化在北京现有遗产旅游开发主题中独树一帜。在游憩开发价值问题中,最核心的是遗产地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否可以在众多遗产地中脱颖而出。北京现有旅游文化中,皇家文化和老北京市井文化是最重要的两个主题。皇家文化是北京历史文化资源中最突出的主题,故宫、北海、王府、颐和园、十三陵、天坛等均是皇家文化的代表,北京城作为元、明、清古都,其皇家文化的底蕴渗透在北京文化的各个方面。而与此同时,代表老北京文化另一面的市井文化亦是北京文化中突出的主题。其中以原南城宣武、崇文区为主要地区,例如以大栅栏地区老字号店铺为代表的商业文化,以天桥为代表的老北京民俗文化,以琉璃厂为代表的士子文化,以宣南地区会馆、名人故居为代表的会馆文化,以牛街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和饮食文化等。而占据了近300年历史的清代八旗文化,在现有旅游文化资源中却很少得到体现,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缺憾。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反过来又给予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极大的影响。八旗军队入关定都北京后,随着清朝政治统治的强力推行,八旗文化也逐渐渗透到京城乃至全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八旗制度和八旗文化的兴衰史是清王朝兴衰史的重要部分。当今社会,历史文化类产品受到民众的广泛欢迎,尤其是与清朝历史相关的文化热潮,为以清代文化,特别是以八旗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开发提供了大量的游客基础。而八旗粮仓,作为八旗制度和八旗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拥有的游憩开发价值,不言而喻。在今后的发展中,如果抓住八旗文化这个重要方面,北京清代八旗粮仓遗址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必定会在北京乃至全国独树一帜。而言及八旗,必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单一官署和营房,都不能从根本上体现出八旗文化的魅力与精髓,而现存的八旗粮仓,不仅仅是北京城市区范围内仅有的几处八旗文化的物质遗存的代表,它多个粮仓的存留,也直观的体现出八旗整体性文化的特点,是十分珍贵的。

第二,位置上的优势使各粮仓遗产地间易形成整体性规模。在众多遗产资源中,发掘遗产点历史文化内涵特点的同时,规模的提升也是重要部分。八旗粮仓位于的今东四十条周边,是北京城中心城区最繁荣的商圈之一。单一遗产地的开发,很难不湮没在三里屯商圈、工人体育场商圈、簋街商圈等浓厚的现代商业氛围内,南新仓文化街区知名度难以得到提升即反映了此问题,南新仓在下一步的规划中,致力于扩大规模,进行北延和南扩。“北延”是将平安大街北侧的南新仓大厦区纳入文化街范围,进行古建风格改造,并通过古建风格的过街桥相连接。“南扩”就是将东门仓胡同的南段进行改造,南扩后,将与东四地区的胡同、奥林匹克社区公园连为一体[13]。但在如此拥挤繁华的街区,单一粮仓街区的扩建仍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八旗粮仓的规模效应。整体性保护与开发便成为了必然,而通过上文八旗粮仓线状的描述可以看出,东城区的这几个粮仓,具有先天的整体性开发优势。几个粮仓之间的距离近,但整体覆盖面积较大。北新仓、南新仓和禄米仓均有仓敖遗存,覆盖自北向南八旗粮仓的三个主体部分。而海运仓和旧太仓,仍保留的地名文化也对整个八旗粮仓区域文化起到辅助作用。在北京中心城区,这样一个在空间上存在于各大商圈空隙中、在内涵上有相互联系、单体占地面积小、整体覆盖面积大的遗产资源,非常难得,拥有很大的游憩开发空间。如西城区主打的后海鼓楼地区胡同游,虽然是线状游憩地开发的代表,但其街区上分散、整体上集中规模大的特点也是整体性游憩项目成功的典型。八旗粮仓整体性遗产保护与游憩地开发,将形成与胡同游东西呼应的遗产游憩开发项目,成为北京中心城区旅游文化新热点。

2.3 八旗粮仓开发模式探讨

2.3.1 “多点状”遗产游憩模式

八旗粮仓的现有开发,停留在遗产游憩地的“点状空间”开发阶段,南新仓的遗产游憩项目独树一帜。点状游憩地在拥有优势的同时,也有它的劣势。面状游憩地和线状游憩地,占地面积和覆盖范围均较大,利于形成文化氛围、打开知名度。但点状空间游憩,在提升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的问题上,会出现一些问题。

根据八旗粮仓的开发价值优势的分析,可以看到适合八旗粮仓的遗产游憩开发模式正是本文探讨的“多点状”游憩空间模型。“多点状”模式,是一个依靠多个遗产地共同的文化内涵主题作为主线,表面上分散,实际通过配套设施、周边产业开发等措施,形成覆盖面积较大的遗产文化旅游区域的模式。不同于以往中心景点为主体的主流模式,也不同于北京城内其他以线状街区为对象的整体游憩地开发模式,是一种较为新颖,却有巨大发展空间的遗产游憩地空间模式。

八旗粮仓的现状,虽然除南新仓外,其余仓敖均处于废弃状态。但南新仓文化街区的成功开展,首先肯定了粮仓文化在北京遗产游憩开发中的可行性。其次,南新仓文化街区由于在提升知名度以及提高客流量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导致的对规模扩大的需求,也说明其发展“大规模”古代粮仓文化的必要性。南新仓不仅是古代北京城的一座皇家粮仓,更是清代京城八旗粮仓的整体的一部分,人们在这个遗产游憩地不仅应该可以了解到古代的南新仓,更应该可以了解到整个清代京城八旗粮仓的历史及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同理,在今后的开发中,其他粮仓游憩地,也应同样做到“以小见大”,从一个粮仓了解到整个八旗粮仓的整体性和其他各仓分布情况及特点,并通过配套设施建设,如连接各粮仓的交通(可参考胡同游的三轮车形式),与周边产业开发,如八旗文化相关产品等,从实际层面,将八旗各粮仓的内在文化主题联系在一起。

这样,城市中心地带的“多点状”遗产游憩模式,将在八旗粮仓这个北京市级文化遗产地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将出现以南新仓为龙头,南新仓、北新仓、禄米仓为一整体,旧太仓、海运仓等其他粮仓为辅助的清代八旗粮仓建筑群,进一步更好地从实际层面推动粮仓建筑遗产的保护,提升街区文化氛围,形成新的旅游文化圈层。

2.3.2 企业转型带动遗产整体保护模式

本文开始即提到,为了解决北京城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无法得到相应重视的问题,在政府根据规划重点保护重点遗产地的同时,必须重视通过旅游开发,吸引开发商及企业转型来完成文化遗产保护的这条道路。而吸引开发商及企业的途径,即是上述通过提高内涵及规模,形成具有特色文化主题的遗产群的方式。而在八旗粮仓保护与开发的例子中,南新仓文化街区的开展,除了为人们提供了“多点状”游憩空间模式的发展可行性,也为人民提供了国有企业成功转型并通过商业运作后,完成了遗产建筑物保护工作的成功案例。

南新仓的游憩开发,与北京城内大多数旅游开发不同的一点是,它是一商集团独立进行的开发项目,是一商集团企业转型的成功尝试。一商集团利用处于半废弃状态和存储杂物的几个仓廒建筑遗产,抓住历史文化的主题,将南新仓遗址改建成文化休闲街区。经营之初,南新仓文化休闲街就采取“整体定位、统一形象、集合招商、整合营销”的方式,主打文化创意牌。北京普罗之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皇家粮仓”内投资建立了高档演出场所;2007年开始,昆曲厅堂版《牡丹亭》进驻演出,受到多方好评[12]。南新仓文化街区的修建从根本上提升了街区文化氛围。从北京城市未来发展和旅游新方向的角度来看,一商集团此次转型的定位十分准确。南新仓所在原北京市百货公司,在日新月异的市内高档商场陆续建立之后,不具备明显的商业优势。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活、文化品位的要求随之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商集团抓住了机遇,把握住历史文化与创意产业在未来城市大力推广、发展的方向,建立了文化街区,这本身就是一个成功的尝试。

而更重要的是,南新仓文化街区的设立,对市级文化遗产南新仓仓敖建筑物的保护工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使得仓敖保护工作在真正意义上,落到了实处。南新仓虽为几座粮仓中保存最好的一座,但在开发文化街区之前,9个旧仓廒的保护并不到位,它们斑驳残破的墙体也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随着南新仓文化休闲街区的筹划和建立,对原有仓廒进行的保护和复建,基本遵循古建筑保护的原则:仓廒的外观形制,基本与古代时期一致;仓廒内部的砖墙和梁柱结构最大程度上得到了保留,由于仓廒内部空间租给投资的商户,商户的现代装修与原本的砖墙、梁柱之间,均用玻璃隔开。仓廒外墙,原保存状况相对完好的下半部分,仍采用清代原墙;上半部分,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重建,砖墙采取新的现代砖石,外层以仿旧形式装饰,上下风格一体。这样的保护开发方式,做到了保护文物和经济投资开发并重。当今大城市中文物保护的现状,使得人们必须通过这样双赢的方式,使文物保护的资金得到落实。而修葺好的古建筑,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街区品位氛围的提高提供了载体。南新仓文化街区对于古建筑保护方面的工作,有着突出的贡献,值得其他遗产游憩地在开发过程中借鉴。这也从实例的方面,说明了企业转型与开发商游憩开发,对于遗产建筑物保护的重要作用。

“多点状”整体性开发的利处及意义,上文已有分析。而单纯对于遗产保护工作来说,整体性开发模式有利于遗产保护的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保护成本。遗产保护是一项需要时间投入和财政投入的任务,包括从制订规划到人力物力投入,再到计划实施以及维护等多个环节。八旗粮仓整体性旅游开发可以使其他粮仓在南新仓的带领下,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同样水平的保护。对南新仓文化街区皇家粮仓9个仓廒的遗产修复和重建工作,可同样应用于北新仓和禄米仓在文物局有登记记录的10座仓廒上。南新仓文化街区旅游开发过程中积累的遗产保护与再发展的经验,应用于其余粮仓时,保护工作会更加完善和顺利,工程成本上也会相应地有所节约。

3 结论与展望

通过以上对遗产整体性保护与遗产游憩地开发模式的探讨,以及以八旗粮仓为案例的具体分析,本文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尝试为解决北京大量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地的保护需要得到重视这个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大量研究成果中提到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双赢道路。但要将此双赢道路激活,吸引开发商及企业,其开发模式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位于北京城市中心区的单体文化遗产建筑物,即使自身拥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鉴于它们湮没在繁华商圈中的地理位置、难以形成规模的自身面积、难以引起注意的单体文化特点,使得单纯考证它们的历史价值与呼吁文物保护,成为无法落在实处的纸上谈兵。

本文中通过遗产整体性保护与游憩地“多点状”空间模式开发的研究,结合实例,认为如果抓住多个遗产建筑群之间的内在文化联系,形成有特色的文化圈层,将形成一个适合在大城市中心繁华商圈空隙中发展、内涵上相互联系、单体占地面积小、整体覆盖面积大的“多点状”遗产游憩资源。这些点之间,不是物理空间上的拼凑,而是拥有内在文化联系的资源整合。之后形成的“规模”资源,与之前的单体遗产建筑物资源相比,在文化内涵和遗产规模上均有大幅度提升。形成的特色文化圈层,对其自身游憩的发展亦具有推动作用。这样的模式,从资源整合的角度,将散落在各处的文化遗产地有效的串联起来。同时,企业转型这样的模式扩宽了市区游憩地开发的发展道路,从实际操作的层面,推进遗产地的保护。而这样由企业转型或开发商推动下的“多点状”游憩地的开发,将与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相结合,使整个区域,无论是在游憩开发还是遗产保护方面,都进入到崭新的阶段,亦是城市繁华中心区旅游开发的一个未来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庆.城市遗产整体性保护论[J].城市问题,2010(2).

[2]刘庆.城市遗产整体性保护论[J].城市问题,2010(2):14-15.

[3]保继刚.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秦学.城市游憩空间结构系统分析——以宁波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3(2):267.

[5]秦学.城市游憩空间结构系统分析——以宁波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3(2):268.

[6]吴志强,吴承照.城市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7]汪芳,李文豪,金燕妮.基于遗产保护的城市线型游憩空间(LRG)研究[J].华中建筑,2008(7):171.

[8]俞孔坚,奚雪松.发生学视角下的大运河遗产廊道构成[J].地理科学进展,2010(8).

[9]张翼,吕斌.哈尔滨松花江沿江风景带保护开发规划的有关问题[J].规划师,2010(6).

[10]吴必虎.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 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1(4).

[11]杨朝朝.采风南新仓[J].现代商业,2009(8).

当今城市发展现状范文4

关键词:特大城市;生态环境;城市个性;集约发展

Abstract: the city of Yichang is building a modern big city, this is the strategic direction of the new period of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of Yichang. In this paper,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the modern big city of Yichang City, with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building a modern large city and unfavorable factors, puts forward some basic idea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big c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ity character; intensiv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引言

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支持宜昌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成为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宏伟目标,这是省委从构建战略支点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是宜昌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已成为宜昌新时期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和主攻方向,符合区域经济客观发展规律,更符合全市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内涵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引发世界范围内生产及组织方式的深刻变革,以特大城市为单位,参与全球竞争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战略选择。伴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我国许多城市提出建设特大城市的目标。但究竟什么是特大城市,特大城市发展具有什么样的基本内涵,仍然是当前需要明确和理清的问题。

根据我国上一版本的《城市规划法》,市辖区非农业户籍人口或常住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其中超过200万的为超大城市),而现在实施的《城乡规划法》没有设定城市规模的条文。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尚未从立法的层面对城市规模概念进行定义。 所以,我们正在进行的特大城市建设绝不能仅仅停留在人口数量和用地面积的达标,而更应该从从城市的本质和内涵上进行提档升级。

现代化特大城市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城市发展的高端形态,有着一般城市所不具备的特征和内涵,并在经济活动组织、技术创新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辐射带动城乡及区域发展。一般来看,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基本内涵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应该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区域城市体系中,高水平的现代化特大城市往往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经济活动生产总值规模大,产业结构合理完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左右着一定区域的经济状况和趋势,具有控制区域经济的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二是应该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现代化特大城市通常是一个区域和国家的创新中心,通过自身创新能力的释放,在城市内部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发挥知识生产、加工与传播的创新功能;向城市外部产生辐射效应,引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保持城市的竞争力。

三是应该具有强大的承载能力。现代化特大城市发展是一个城市空间功能不断优化的过程。现代化特大城市往往不是单个城市,而是大都市区或城市群,是由不同规模、不同等级城市在特定空间范围内构成的布局合理、联系紧密、分工明确的城市体系。

四是应该具有包容发展的胸怀。特大城市之“大”不仅在于城市面积之大、城区人口基数之大,更在于建设者发展胸怀之大、发展合力之大。一个城市的胸襟与度量,决定着它的发展空间。宜昌地处长江沿线,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和灵秀的山水资源,这是宜昌打造特大城市的最宝贵资源。宜昌要用好这些资源,以借此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不断拓宽城市的包容性,不断提升城市的发展格调。要以更高的发展视野看待问题,通盘考虑发展的统筹性、协调性,确保一步到位、不留遗憾,绝不蹈一些城市先扩容再治堵、先发展再治污的老路。

3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分析

3.1有利条件

日益凸显的区位交通优势。宜昌地处长江中游,东接武汉,西连重庆,是鄂西渝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长江黄金水道、焦柳铁路、318国道,宜黄高速公路、三峡机场等构建了宜昌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尤其是新建成通车的宜万铁路和汉宜城际铁路,使宜昌承东启西的交通优势更为明显。

显著增强的综合经济实力。近几年来,宜昌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多年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居湖北省前列,经济总量进入全国百强城市行列。如2011年宜昌市GDP达到2140.69亿元,同比增长16.1%,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均位居全省第二位,继续位居中部地区、长江沿线同类城市发展前列。

较强的资源承载力。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分界点,长江流经市域230公里,清江流经市域148公里,此外还有长度超过10公里以上的河流99条,具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条件(《宜昌水利志》)。与长江上游一些中等城市相比,宜昌土地优势突出。以磷矿资源为主的矿产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为大宜昌格局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

宜居宜业宜旅的生态环境优势。作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湖北省唯一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长期以来宜昌一直积极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坚持生态立市,环保优先,精心做好“山水文章”,基本形成了宜居宜业宜旅的城市生态环境。

调整时期的政策机遇。湖北省把宜昌建成省域副中心城市作为全省重大战略写进“十二五”规划,全市人民期待宜昌能够在新一轮的发展时期有突破性的进步,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完全具备。

3.2不利因素

山地丘陵城市特色凸显不够。宜昌市城区地处鄂西黄陵山地向江汉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区,是典型的沿江丘陵城市。宜昌城区70%面积属于山地丘陵,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宜昌的城市空间格局经历了由沿江点状沿江团状沿江带状沿江组团状的发展轨迹。这种组团式的结构是适应宜昌市的自然地理特征有机产生的,也从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山水城市的特色,但在目前扩大城市用地规模的过程中,已经有重现其他城市发展过程中“摊大饼”现象的趋势,这不仅会带来交通拥堵、应急疏散等“城市病”问题,也不利于凸显宜昌特有的自然地理风貌。

新区老城衔接过渡不够。宜昌建设特大城市要拓展城市骨架,主要路径就是拓展新区,也就是连续由中心城区向扩大模式。尽管近几年随着宜昌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相应不断增加,但由于城市新区发展略显缓慢,新区拓展规模不够,公共服务设施和资源配置的数量和质量均不足,对疏解老城区人口压力作用并不明显,城市功能的合理再分配也未能真正实现。

各类用地发展不够均衡。经过近几年的规划实施建设,宜昌市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城市用地总规模及人均建设用地水平均有所提高。但是,工业和居住用地人均指标均已超过国标;公共设施人均指标和用地规模却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工业物流用地也严重短缺,相关数据表明目前宜昌市市各类用地发展不够均衡,城市用地结构不甚合理。

4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基本构想和建议

4.1重视生态环境是城市建设的首要目标。

走可持续城市化之路,这不仅是城市化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科学发展的生动体现。要始终坚持“独具魅力”的发展方向,突出“生态环保优先”的理念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继续做好“山文章”、“水文章”,使“和谐”、“低碳”、“宜居”、“幸福”成为这座城市的形象符号,更好地提升城市品质,彰显城市特色。

同时,营造环境还可改善生存条件,提升土地价值,集聚人气,发展产业,进而提升城市竞争力。可以试想,如果没有纽约中央公园,就不会有曼哈顿周边高楼的价值连城,甚至不会有纽约在世界的国际金融经济中心地位。宜昌素来有“宜人之城,昌盛之地”的美誉,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大自然赋予宜昌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建设特大城市,就更加要顺应时展潮流,不仅要认真保护好已有的优美自然环境,更要按照建设最佳人居城市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好城市,真正实现可持续化的城市发展。

4.2坚持以人为本是城市建设的首要理念。

宜居城市历来是西方发达国家城市规划建设追求的主流,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尤其注重体现人文关怀,吸收公众参与,满足市民各种不同的合理需求。比如针对大城市常见的交通拥堵问题,最有效的办法还是要构建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加强城市各组团之间的联系,同时提高私人交通成本,使居民由被动变主动地放弃自驾出行而选择低成本又便捷的公共交通。再比如,针对新区拓展力度不够的问题,可发挥政府调控作用,促进公共资源均等配置,使老城区人口自觉向周边组团和新区逐步疏解。

另外,城市的总体规划以及其他和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划要注重征求公众意见,在一些重大项目和老百姓普遍关心项目的开发、实施和审批过程中,公开征求市民意见,特别是公开征求周边受影响居民意见,更是法定程序。第一,要从体制、机制入手,完善“阳光规划”,在公开征求市民意见的形式、范围、程序等方面深化改革、调整完善。第二,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入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人的需求,使城市公共设施、公用设施在量和质上都有显著的提高。

4.3塑造城市个性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城市,必须是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可是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那些具有鲜明地域风情特色的大城市,我们国家的城市个性普遍不够明显,往往是千城一面。宜昌要建设成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更要在规划建设中贯彻“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彰显水电特色,令人耳目一新。例如可以紧紧围绕两坝一峡,将水电文章做大做强,真正将宜昌建设成名副其实的“世界水电博物城”。同时,宜昌作为巴楚文化的发源地,拥有2700多年灿烂文明历史,其城市和建筑当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在新区拓展和老城改造的过程中可采用保留、迁建、复原等措施,有效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记忆,使城市风貌有独树一帜之处。再比如,作为沿江带状城市,沿江的城市天际轮廓线对体现城市特色也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值得城市管理者和专业学者研究的课题。

4.4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是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

在城市周边要多留空地,包括农田、湿地、山林、水面;在城市里也要留有空地,不要见缝插房,可以见缝插绿;尤其在工业开发区更要预留发展用地,以便为今后产业的转向升级留足空间,同时也可适当设定法定禁建区。否则,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会加大,产业升级的成本也会明显增加。本质上说,工业区的开发建设是土地的不断更新利用的过程。这一点对于正处在快速成长期的我们来说尤为重要。这既是经济规律决定的,也是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进一步说,我们目前所依据的规划是人们依据现阶段的知识和手段对未来的判断和预测。规划的基点是现在,目标是未来,检验的标准是实践。因此,规划应该是具有前瞻性的,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由于今天的知识和科技手段的局限性,对未来的判断和预测可能是脆弱的,模糊的,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就像在十年前大家很难想像IT产业会成为一个主要产业,而今天的纳米产业对空间布局上有什么要求,我们还在探索,未来的有些产业的出现和成长今天可能无法预测到。因此,在规划上一定要学会“留白”,使城市呈现出疏密有致的健康形态。

为此,我们在开发区建设中,要有意识地留下一部分土地为未来产业升级、结构调整、跨越发展储存空间。开发区建设不能指望一步到位,把所有的空间用同一层次的产业填满,更不能盲目扩张;在城市经营过程中,既要做好今天的城市经营,也要为今后政府的城市经营留下空间;在推进城市建设过程中,针对目前我们的城市普遍太挤,建筑太实的状态,今后要坚持虚实结合,处理好艺术性的“留白”,彰显城市个性的“留白”,没有考虑好的坚决“留白”,要么暂时不建,要建就建出品位,要建就建出精品。

4.5走集约发展之路是城市建设的首选路径。

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城市必须走集约发展之路。这是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我们在城市建设中,要改造提升传统商业中心,更要加快建设完善城市新区,疏解中心城区功能,促进城市功能合理分工。如:工业区基本形成后要及时开发商住、公建,尽快形成新的产业、商贸、居住综合中心;要通过城市设计确定高楼建筑群、多层建筑的合理布局;完善小街小巷功能,将主干道边的商业活动移到街巷,尽量减少车流人流在主干道上的停留时间,有效缓解拥堵;严格控制低层住宅;合理确定适度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建设园林城市、宜居城市、中心城市,增强城市就业率和综合竞争力,集聚人气、商气、财气。

5结语

目前,宜昌正面临着从大城市到特大城市、从一般地级市到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新跨越。而“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就是宜昌新一轮跨越的“最大资源、最大动力、根本动力”。把握好、运用好这种动力,推动宜昌实现新一轮跨越,不仅考验着我们的跨越意识,更检验着我们的跨越水平。

这次历史性的跨越带给宜昌的不仅是城市外延的扩大,更是城市内涵的延伸;不仅是经济规模的裂变,更是民生关怀的升级。我们要勇立潮头,真抓实干,在波澜壮阔的第三轮跨越中施展远大抱负,把宜昌建设成为不仅在人口数量和用地面积上达标,更是在城市品质和内涵上有根本性提升的现代化特大城市!

参考文献:

[1]朱斌,曹艾莉,郗小林.试论中国特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J].社会对科学的影响,1996(4)

[2]陈光庭.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J].北京社会科学,1999(3)

[3]张平宇.城市再生:21世纪中国城市化趋势[J].地理科学进展,2004(7)

当今城市发展现状范文5

随着岁月变迁,再次走进“小维也纳”,有点嘈杂,有点纷乱。昔日的提篮桥商业中心已经败落,只剩下大大小小的沿街店铺和廉价的服装批发市场;除摩西会堂外,与犹太人相关的历史环境保存并非很好,传统的里弄成为廉租房,居住环境令人堪忧……。如今的提篮桥,无论在硬件条件还是软件环境上,都不复当日风采,同时饱受北外滩高强度开发的压力。老旧的建筑无奈地透着一种衰败相,但仍能窥见“小维也纳”昔日的浪漫和优雅。

概念设计

地域各种社会行为的发生有两种结构,一种是有形的物质空间结构:如可达性良好、尺度适宜的公共空间,能够支撑人们停留并进行交往的功能,它为各种社会行为创造条件,这主要是通过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等手段完成;另一种是无形的历史人文结构:如同质人群的凝聚力、社区人文的吸引力等,它决定了在物质空间允许的前提下,能否激发甚至促进人们的交往活动及其他社会行为,这主要通过空间设计引导环境行为等方面的手段完成。将有形的物质空间结构和无形的历史人文结构叠合,笔者提出设计主题:里弄里的“小维也纳”。“小维也纳”是犹太难民对于历史的记忆,“里弄”是当地居民现如今的生活模式。对于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与更新,笔者不仅希望这段与犹太难民有关的历史记忆得以保留在当地人的传统居住空间,更期望看到历史记忆价值与现今居住状态的共生、犹太文化与当地传统的融合,继而得到历史与当下、外来与本土的双重发展。

保护更新原则

1保护历史文化风貌的多样性

对提篮桥的功能定位为以文化博览以及商业居住混合为主体,辅以适当的旅游观光功能,成为有机结合的多功能城市复合区。这就意味着提篮桥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商住混合功能的多样性表达。

2保护历史文化风貌的原真性

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并非保护“一切旧的东西”,保护的是浓缩的历史精华,也就是不同发展时期的具有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物体(图4)。随着对城市保护认识的深入,把要保护的元素明确下来,而除此之外的一些元素可以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更新,甚至拆除。

3注重建筑功能的可持续性

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不同于其他文物的保护,因其建筑的生命在于使用,保护的出路在于建筑功能的延续及重置。在保留部分居住功能、展示原有街区空间的基础上提升业态延续并发展建筑的功能,寻找适合的发展模式,使居民生活环境得以改善的同时展示当地历史文化(图5)。

4以时间为轴线渐进式发展

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与更新当中,根据对现有居民的访问以及实态调研的总结,坚持分时间段进行更新,以期不同时期达到各自的发展状态,同时探索如何将这些目标状态按时间轴线还原成一个连续的有具体内容的过程。

场地调研分析

因其特有的犹太历史价值,前期调研主要在犹太住宅集中的霍山路、舟山路一带以及长阳路上的摩西会堂(即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舟山路沿街犹太住宅群建筑特征明显,保存良好,这些建筑大多为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间建造,属于“安妮女王复兴式”建筑风格,以窗上的圆形拱券,带有装饰的圆柱和丰富的砖砌装饰为主要特征。舟山路沿街犹太住宅群是欧洲联排式住宅与本土院落式住宅的良好结合,现如今居住条件极差。原有一个家庭居住的单元现在共有12户居住,空间狭小、人口拥挤、基本生活设施不足。霍山公园作为片区内少有的公共绿地,面积过小,反映出片区公共绿地严重缺乏,其历史文化展示功能也未得到充分利用。

接下来的调研对整个片区的用地性质进行了实地确认和综合分析。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提篮桥监狱和下海庙对当地居民的重要历史意义,更发现作为上海特有的石库门里弄普遍存在。它不仅是片区内城市肌理的重要物质空间构成,还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人文价值,反映着当地传统居住文化。

对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与更新,不能局限在对原有历史遗存的保护,而是应该探讨这些历史遗存在现如今文脉下对片区更新的意义。通过调研发现,现有物质空间结构中的三个节点是值得注意的(图6),一是位于昆明路的下海庙:这个始建于18世纪中叶的民间神庙承载着当地的宗教文化;二是位于长阳路的摩西会堂:这座始建于20世纪初的犹太会堂不仅展示了犹太人的文化价值,同时担负着犹太人的历史记忆;三是位于山路的霍山公园:既是当时犹太难民的栖息地,更是如今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交往场所。三个有形的物质空间节点在无形的历史人文结构上是可以紧密联系的,不仅在纵向将历史与现今的时间轴线相连,还在横向把犹太难民和当地居民的宗教文化串联。

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更新应该是重塑城市历史文化精神的一次绝佳机会,是在传统历史文化与现代都市生活中进行有机的衔接。这种衔接不应该是粗放的大拆大建,而是对片区原有物质空间结构与历史人文结构的双重借鉴,在借鉴的基础上继而有机发展。“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石库门里弄是上海特有的居住空间形式,这种空间形式在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也大量存在,成为片区内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有形物质空间与无形历史文化的统一,石库门里弄可以成为很好的载体。

多元历史解读

谈及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历史价值,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无疑是提篮桥作为犹太难民的集中居住区,这段历史被大量历史书籍所记录、各类文学艺术作品所表现,为犹太人乃至更多西方人所熟悉。然而,提篮桥地区并非只有诸如摩西会堂、值的建筑。除此以外,下海庙、提篮桥监狱、临潼路石库门历史建筑等多角度反映上海近代史的代表建筑,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对于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展现出的多元近代历史,需要挖掘其更加丰富的历史价值,它为我们提供了唤醒不同记忆、展现文化融合的契机。总的来说,解构提篮桥的历史人文结构,主要由以下4部分构成。

1犹太历史文化

提篮桥作为犹太历史上的一处重要纪念地,其价值受到犹太民族的高度重视。历史使西方逃离纳粹铁蹄的犹太难民与东方沦陷于日本占领军统治下的上海平民贫苦而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因而这段历史并非只对犹太民族具有纪念意义。

2传统居住文化

历史上的提篮桥就是一个以居住为主的区域,包括早期石库门里弄、新式里弄、花园里弄等老上海居住建筑类型在内的空间载体,仍然是该地区的主要元素。传统里弄作为有上百年历史积淀的居住形式,无论从形体上还是精神上都维持一种隐含的、由居民世代凝聚的文化场。它外化为包括传统生活方式和居住结构的传统民居肌理,既作为物质空间结构的支撑,又成为历史人文结构的载体。

3以提篮桥监狱为代表的特殊历史

由于建筑精良,规模宏大,提篮桥监狱曾号称“远东第一监狱”。提篮桥监狱是旧上海监狱的缩影,先后关押的日本战犯和中国政治犯使得提篮桥地区在整个上海尤为敏感。“提篮桥”这一词逐渐成为监狱的指代,提篮桥监狱的存在也严重影响了整个地区的发展。

4以下海庙为代表的宗教文化

下海庙始创于清代乾隆年间,是当地渔民、居民为祈佑平安、奉祀海神的民间神庙。据称,“提篮桥”地名的来历,与来此庙烧香的妇女多手挎放供品的提篮有关。

结语与思考

1关注目标,还是过程

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城市更新应该是常态的更新过程,规划者、设计者往往关心的是目标状态,如20年以后城市更新达到怎样的目标状态。仅仅针对目标是不够的,更应关注过程,更新的核心是不断修补,而不是全部推倒重建。这里面涉及到怎么实施、怎么实现目标,这是更新规划更关键的内容。过去城市更新里面只强调物质空间演变的最终状态,而对内容涉及很少,在手段上也没有很完整的内容,在城市更新当中一定要探索如何将这些目标状态按时间轴线还原成一个连续的有具体内容的过程。例如,对于提篮桥复杂居住状态的更新,通过调查和计算得知本地区无法解决高人口密度与有限居住面积的矛盾,因此由过程引导的渐进式发展原则决定,近期对提篮桥的里弄住宅进行改造并适当加建高密度的安置房,而在远期通过临近片区的新建住区逐渐实现更多的居民搬迁。此外,对历史文化风貌区进行商业改造更新已成为常见的模式。业态的提升是必要的,但应该是渐变的过程,要有政策的导向,要有市场的调节,更要有民众的参与。一味地强求目标状态,行政命令越俎代庖,窒息了商家的经营,阻碍了业态的渐进提升,也会改变社区环境,失去了传统的文化,往往是事与愿违。

大规模的一次性改造,是一种非渐进式的巨变,与原先在漫长日常生活和历史环境中逐渐生长起来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在本质上是背道而驰的。特别是在全球趋与同化、设计风格非本土化、建筑材料非地域化、建造工艺工业化倾向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容易对城市的历史形态特征造成破坏,更会使延续已久的生活方式发生断裂,对原有的社区活力造成持续性损伤。因此,笔者提倡小规模、持续性的以社区为基础的改造,使历史文化风貌区在一个平稳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2是保存,还是发展

国内外大量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例告诉我们,单纯的保存,其结果只能是废弃。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不同于其他文物的保护,因其建筑的生命在于使用,保护的出路在于建筑功能的延续及重置。现在普遍的手法在保留部分居住功能、展示原有街区空间的基础上提升业态,如引入创意产业、旅游服务及特色商业等。延续并发展建筑的功能,寻找适合的发展模式,才能使历史文化风貌区进入良性发展的轨迹,使居民生活环境得以改善的同时展示当地历史文化。仅上海地区而言,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都探索着不同的发展模式,其中也不乏成功的案例,不论是“新天地模式”、“田子坊模式”、“步高里模式”,还是“建业里模式”,都是积极的一步。而对于提篮桥地区,或许会因其多元的历史背景及复杂的居住状态发展出特有的“提篮桥模式”。

3建筑设计结合城市视角

当今城市发展现状范文6

关键词 石家庄;城市绿地;评析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3-0076-02

城市绿地,是指位于城市范围(包括城区和郊区)的绿地,本文所研究的城市绿地则指人们为改善城市生态环镜、美化城市人居环境,在居住、工作、休憩、娱乐的主要场所中,合理规划、建设、培植的绿地[1]。

城市绿地系统,则是由一定质与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 [1]。但经济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使本已脆弱的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失衡,因此本文旨在研究石家庄市绿地系统的分布情况以期对于今后改善城市环境,规划城市建设做一个有益参考。

1研究对象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1研究对象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2年颁布实施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选取石家庄绿地系统中4类绿地为研究对象。

绿地分类 特征

公共绿地 向公众开放,以娱乐、休憩和社会文化功能为主

庭院绿地 不公开或半公开,

以改善和美化人工建筑设施环境为主要功能

防护绿地 生物多样性较低,功能专向固定,带状分布为主

道路绿地 依附于道路,联系各类绿地的纽带,

城市绿化的脉络和骨架

本文研究的石家庄市4类绿地主要特征

1.2 研究区域地理概况

石家庄地处河北省中南部,环渤海湾经济区。位于北纬37°27′~38°47′,东经113 °30′~115°20′之间,市域(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跨太行山地和华北平原两大地貌单元。西部地处太行山中段,东部为滹沱河冲洪积平原。辖区内大地构造,属山西地台和渤海凹陷之间的接壤地带,地势东低西高差距较大,地貌复杂。石家庄市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缘,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太阳辐射的季节性变化显著,地面的高低气压活动频繁,四季分明,寒暑悬殊,雨量集中,干湿期明显,夏冬季长,春秋季短。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

现阶段我国坚持“环境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城市绿化建设速度,探索出一条依据生态学理论,走“环、楔、廊、园、林”全面推进、地面绿化和空间绿化相结合、城乡绿化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形成了大型城市绿化发展的特色。信息技术(如航测、遥感、GIS和INTERNET等)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中开始全面应用,有效的提升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水平。

然而从现况来看,我国有关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准备均有缺陷,主要表现在:

1)“见缝插绿”作为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改善生态的一项重要手段。但由于景观环境具有专属性、统一性、生态性,当前我们先建筑,后环境,“见缝插绿”式的做法很难做到环境与建筑的统一,被条块分割了的绿地之间无法呼应协调;

2)绿地系统规划主要奉行抽象的传统布局模式,盲目照搬需依存于一定的气象和社会环境的布局模式,缺乏理论研究的支撑和明确的系统性;

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中一种不切实际的“效益分析”,如:将城市园林的生态功能与经济效益简单地以货币还原计量法相挂钩,片面夸大单位面积绿地的固碳制氧等生态功能 ;

4)园林绿地设计存在误区。如:片面追求高档、豪华,以人工取代自然;忽视以人为本的原则和人的需要。

国外:

通过对现今国际化大都市(如伦敦)的绿化框架的特点分析,发现现今国际化绿地发展趋势和途径基于自然保育原则,成功推动了经济发展。国外通过绿地的自然化建设生态公园、废弃地生态改造、河流管理、人工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创建等措施,构建城市绿色生态系统,将自然引入了城市绿地。

2评价因子的选择及绿地现状基本评价

判断一个城市绿化水平的高低,是否是“园林城市”或“花园城市”,首先要看该城市拥有绿地的数量和质量,其次要看该城市的绿化效果。据对国内外绿地规划现状、评析方法的研究和石家庄本身的地理概况,本文选取以下因子作为评析石家庄绿地分布及功能的标准。

2.1评价因子的确定

2.1.1我国目前城市规划中所采用的衡量城市绿地的主要指标[3]

1)绿化覆盖率Go

按照植物学原理,一个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只有在30%以上,绿地才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的作用;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绿地才具有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功效;绿化覆盖率在50%以上,绿地的绿化、美化、与人工环境的协调效果才能达到最佳境界。规模大于3公顷且绿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的集中绿地,基本上才能消除热岛现象。

2)人均园林绿地面积 F

人均园林绿地面积是指每个城市居民平均占有的城市园林绿地的面积。

据实验,每hO绿地每天吸收1t二氧化碳,释放0.73t氧气;而成年人每天吸入氧气0.75kg,呼出二氧化碳0.9kg,依此计算,每个城市居民平均需要10m2~15m2绿地;而工业运输耗氧量大约是人体的3倍。整个城市要保持二氧化碳与氧气的平衡,必须保证人均60m2的绿地。

2.1.2异质性指数,对绿地系统各级景观进行宏观评价

1)多样性指数(H).反映景观要素的多少及其所占比例的变化公式为:

式中Pi为I种景观类型在景观里的面积比例;m为景观类型总数

2)均匀度指数(E).描述绿地系统内各级景观分布的均匀程度公式为:

式中;H为多样性指数;为最大多样性指数

3)优势度(D).表示景观多样性与最大多样性的偏离程度公式为:

2.1.3可达性

某一景观的可达性是指从空间中任意一点到该景观的相对难易程度,反映了景观对某种水平运动的景观阻力。

2.1.4物种配置(植物种类选择,群落设计和空间分布)

植物配置是指利用植物材料结合园林中的其他素材,按照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组成不同的园林空间,创造各式园林景观,以满足人们观赏游憩的需要。

2.1.5气候因子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应当贯彻“生态优先、绿地优先、开敞空间优先”的原则,并有针对地制定若干绿地规划对策来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的优化。

针对城市气候要素的绿地系统规划对策

城市气候因素 绿地系统规划对策

A通风 1保留和创建城市通风走廊

2恢复和建立通风走廊间的连接

3保持通风走廊用地中较高的开敞地空间比率R70%

B大气质量 1建立城市新鲜空气库

2保留对新鲜空气的输送

3降低敏感地区的空气污染

C热力状况 1减少城市热量需求,控制热岛效应

2减少霜冻或冷压对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

2.2石家庄市绿地系统的现状和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基本评价

近年来,尽管石家庄城市绿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绿地现状同石家庄建设“部级园林城市”的目标还有相当的差距,以景观生态的观念和尺度来衡量还存在很多缺陷。现从绿地系统着手,运用景观生态学的观点,对石家庄市的各类绿地做基本的综合性评价。

年度 建成区面积

(平方公里) 城市非

农业人口(万人) 园林绿地面积

(公顷) 人均园林

绿地

(平方米/人) 绿化覆盖面积(公顷) 绿化

当今城市发展现状范文7

为了配合市抓好“五项工程、五个目标”专题调研活动,找准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加快发展的硬措施,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市政府决定从月初开始,集中一个月时间,围绕进一步突出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工作的着力点和确定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全市深入开展“五项工程、五个项目”专题调研活动。现将有过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研内容

拟实施的五项工程:

(一)拟达到的五个经济目标:今后5年全市GDP、财政总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节能减排等五项考核指标的预期目标,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和办法,与要实施的五项工程进行衔接。

(二)财源建设工程:我市当前的财源状况;财源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今后5年我市财源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思路;培植壮大财源的主攻方向、关键增长点和具体措施。

(三)民生工程:当前全市“民生工程”进展情况;推进“民生工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今后5年全市民生工程建设的预期目标、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编制全市“民生工程”五年规划。

(四)城市建设工程:我市城市建设发展目标、特色定位、功能布局以及发展规模;城市建设在规划、资金、土地、环保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商业网点在提升城市品位、形象和魅力上的新举措。

(五)农民增收工程:全市农业发展概况;我市农民收入基本构成情况和收入水平;当前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三万工程和三五工程)存在的制约因素;今后5年全市农民均纯收入的预期目标;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思路、主要途径和保障措施。

(六)工业提升工程:我市工业的发展现状;制约我市工业经济“333”工程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今后5年我市工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优化工业产业布局、扩张工业总量、提升工业经济质量的具体举措和实现途径。

二、任务分解

这次调研活动由负总责,按照上述6个专题,分别成立6个调研小组,具体任务分解如下:

(一)五个经济目标:由同志负责,同志牵头,同志协助,市发展计划局、统计局具体承担调研课题。

(二)财源建设工程:由同志牵头,同志协助,市财政局具体承担调研课题。

(三)民生工程:由同志牵头,同志协助,市发展计划局具体承担调研课题。

(四)农民增收工程:由同志牵头,同志协助,市农林局、畜牧中心具体承担调研课题。

(五)城市建设工程:由同志牵头,同志协助,市城建局、城管局、环保局、商务办具体承担调研课题。

(六)工业提升工程:由同志牵头,同志协助,市经济发展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局具体承担调研课题。

三、时间安排

本次调研活动从月25日开始。各调研组务于月20日前拿出调研报告初稿,月底召开汇报会,交流调研成果。调研成果由调研报告和实施意见两部分组成,调研报告不超过5000字,要有数据、有对比、有分析、有举措。与调研报告相配套,提出具体有操作性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稿不超过3000字,语言规范,简明扼要,易于发文实施。

四、具体要求

当今城市发展现状范文8

【关键词】城中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调查分析

在现代化的今天,我国经济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我国大力支持和落实城镇化,使得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在此种情况下,位于城区边缘的农村被划入城区,农村集体成员有农民身份转变为居民身份后,但在土地权属、户籍、行政管理体制上仍然保留着农村模式,这也就是城中村。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城中村都存在垃圾处理不佳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垃圾处理水平。为了更加有效的解决我国所存在的生活垃圾问题,对城中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进行调查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此项调查可以更加真实的了解我国垃圾处理情况,为提高我国垃圾处理水平创造条件。以下笔者就城中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的调查展开详细的分析。

1 城中村基本情况

相对于城区来说,位于城市边缘的城中村还是比较落后的,物价较低、住房便宜、治安管理较差等等。这使得城中村成为城市务工人员或刚毕业大学生等居住首选之地。在城中村居住的人员比较混杂,容易出现滋事闹事、垃圾随意丢弃、设施随意破坏等情况,导致城中村成为“混乱”的代名词。在如此混乱的城中村中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的、有效的处理,大大降低了城中村生活环境质量。在我国大力发展城镇化的今天,应当更加注重城中村生活环境的管理,为提升城中村整体水平而创造条件。

2 调查方式

为了真正实现我国垃圾处理水平的提高,在进行城中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调查的过程中一定要详细的、规范的、合理的进行,尽量获得全面的、详细的、真实的信息,以便更加真实的了解城中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为此,城中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调查应当以匿名问卷的形式展开,对所得的问卷进行整理,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为提升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水平提供重要依据。

3 城中村存在的生活垃圾

所谓生活垃圾是指日常生活或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城中村居民生活垃圾主要有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其中可回收垃圾最多,像废纸、废弃金属、玻璃等都特别多。为此,有效的、合理的、规范的进行城中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所以说,对城中村存在的大量生活垃圾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4 城中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

城中村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主要以堆放在统一的垃圾处理站。居民在处理垃圾时很少对垃圾进行分类,而是将所有的垃圾混合在一起,统一堆放在固定的地点或固定的垃圾箱中,再由垃圾处理人员进行清理,将垃圾收集和运输到垃圾处理站。但需要的注意的是城中村居民生活垃圾没有进行有效分类,这对于垃圾处理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城中村监管效果不佳,使得居民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的处理。总体来说,城中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还有待加强。

5 城中村生活垃圾处理管理办法

现阶段我国城中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的管理办法主要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构建和垃圾管理机制的构建。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构建是建设垃圾箱、垃圾处理站、安排垃圾运输车等。由固定的垃圾处理人员对所负责区域进行垃圾清理,利用垃圾运输车辆将垃圾运输到垃圾处理站,以此来保证城中村生活环境良好。垃圾管理机制的构建主要是就城中村垃圾处理情况进行管理,保证城中村整体环境良好。但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城中村无论是垃圾处理基础设施构建,还是垃圾管理机制的实施都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城中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管理效果不佳,无法保证生活垃圾得到有效的处理。

6 调查所显示的城中村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中村生活垃圾处理效果并不是非常好。从城中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的调查来看,城中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垃圾处理效果。具体表现为:

(1)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效果差。城中村生活垃圾处理并没有有效的进行分类,而是混合收集,共同处理,这使得生活垃圾中大部分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浪费了,不能够发挥其作用。

(2)环保宣传不到位。垃圾处理对于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质量有很大帮助。在进行垃圾处理过程中,除了有效的、合理的处理生活垃圾之外,还应当注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宣传,增强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在扔垃圾时能够注重垃圾分类、不乱丢垃圾等等,为创造美好的家园而不断努力。

(3)垃圾处理管理效果不佳。城中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了有效落实垃圾处理工作而开展的,它是对生活垃圾处理的各个方面进行监督和控制,最大限度的完善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促使生活垃圾处理更好的进行。但目前城中村生活垃圾处理管理工作存在很多问题,如工作内容落实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等等,使得生活垃圾处理管理效果不佳。

7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的发展,使得我国城镇化不断的推进。城市边缘的农村已经划到城区当中,成为城中村。尽管城中村已经城市的一部分,但其在治安管理、住房、交通、生活垃圾处理等方面都比城市差。就以城中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来说,其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如生活垃圾处理管理效果不佳、环保宣传不到位、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效果差等等。为了证实城中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存在这些问题,笔者在文章就城中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的调查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对于真正意义上提升我国垃圾处理水平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涛,黄志玉,李远坪.重庆市“城中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城市开发,2004(16).

[2]李友平,阚涛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C]//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2008.

[3]王慧玲,李德军,杨艳霞.焦作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的卫生学调查[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2(02).

当今城市发展现状范文9

关键词:低碳环境;城市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现阶段我国还处于迅速城市化状态,迅速城市化的提升使我国也存在气候升温与资源短缺状况,那么低碳城市则是可以缓和资源压力与气候升温的关键方式。我国处在这个阶段就更要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路,走低碳发展道路。

一、低碳城市的含义

一直以来全球气候都在不断的变化,人们生活的环境出现了不断变暖的情况,这和温室气体排放有很大关系,因此,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越来越重视,低碳经济就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少的对资源进行消耗,而且,不对环境带来污染,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能更好的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低碳经济能够更好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标准,同时也能更好的对人们的生活质量进行改进,这样能够为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低碳城市是在低碳经济的基础上出现的,因此,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现在,对低碳城市的定义还非常少,因此,对低碳城市进行定义的时候,可以在经济发展模式和人们生活方式上来实现,在经济发展方面实现低碳经济,在人们生活中形成低碳生活方式,这样能够更好的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同时也能更好的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

二、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的建设现状

可持续发展思路的提出并没有很久远的历史,低碳城市的概念也是近几年才被大众所知晓。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都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低碳城市还并没有完全普及。因此,目前的低碳城市规划模式尚处于研究与摸索阶段,还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寻找经验。

1.国外低碳城市的建设现状

新世纪以来,国际上就相继有许多组织以及相关政府开始关注起建设低碳城市的话题。目前,国外的低碳城市建设主要集中在一些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中,或者在一些以生活居住为重心的城市中,比如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利兹,日本的东京等等,都是国际上发展低碳城市的代表。这些城市中,从节约能源与减少排放两方面入手,双管齐下。不仅使城市环境得到了改善,更使城市的发展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国外这类典型低碳城市的建设,可以为我国的低碳城市建设提供经验。

2.国内低碳城市的建设现状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等基本理念,但一直并没有行成一个系统的低碳城市发展理念。直到2008年,我国的上海等城市才陆续地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初步构想与计划,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用到城市建设中,将城市的发展目标从经济增长转变为资源的循环利用。到目前,低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在一些试点城市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而言,我国的低碳城市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另外,由于低碳城市的建设目前还在少数城市中进行试点,因此距离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还有一定的距离。

三、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规划模式的理念框架

目前,建设低碳城市的初衷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城市进入良性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解决当今普遍存在的能源紧缺问题。因此,在进行低碳城市规划时,主要从能源的角度进行考虑,将解决能源问题作为城市建设的首要考虑问题。在考虑能源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低碳城市的相关规划,就可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以某市的城市布局现状为基础进行讨论,以低碳城市的规划理念来进行分析,该城市规划的基本框架可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用地布局上的节约理念

在用地布局上进行节约,是低碳城市规划的基础,决定了一座城市所能达到的低碳发展水平。首先,尽量减少城市管线的长度,删减掉不必要的管线,从而提高管线的输送效率;其次,降低交通流线的长度,减少通行效率太低的交通流线;最后,对城市道路进行统一的规划,最好能够加大公共交通的建设力度,减少过多的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通过在用地布局上的合理规划,可以为建设低碳城市打下良好的基础,提升低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2.新能源的利用理念

对新能源的利用,是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的核心思路,也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前不能被利用的能源也可以被很好地使用。目前,在建设低碳城市中所利用的新能源种类非常多,最为常见的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等。根据城市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可以利用不同类型的新型能源。随着新能源的使用,传统的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就会相应减少,对于

平衡能源储备、保护生态环境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合理规划城市建筑朝向,也可以方便新能源的利用。

3.降低能源需求量的理念

“节能减排”是建设低碳城市最为核心的思想,其中“节能”便是减少对能源的使用。在城市建设中,节约能源体现在工业生产、生活需求等多个方面。从工业生产方面来说,节约能源即是加大对新工艺的研发力度,减少工业生产上对能源的需求,并且转变生产理念,将经济发展理念转变为环境保护理念。从生活需求方面来说,节约能源则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住、行上面。尽量减少空调的使用,在必须要使用空调的地方,尽量使用无氟空调。另外,鼓励人们步行出门或者以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减少车辆对化石能源的需求。

4.多中心城市的规划理念

多中心城市是在历年来对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种具有很高可行性的城市发展模式。在传统的城市中,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会出现城市超负荷的情况,就是传统的单中心城市发展模式所造成的。利用多中心城市规划理念,可以在原本的主城区周围建立多个卫星城,每个卫星城具有各自的发展特点。将工业、旅游、餐饮等不同的产业分散到各个中心,可

以有效地缓解城市压力,让城市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并且多中心城市的规划理念,也可以帮助城市进行能源利用安排,减少能源的浪费。

结语

综上可知,低碳城市规划建设是当今形势下人们所追求的一种新环境。就目前低碳城市的发展现状而言,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需要对低碳城市的发展规划模式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只有总结建设经验,并做出改进,才能够早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不仅是解决当今能源问题的方法,更为城市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基本思路。

参考文献:

[1]陈达.城市规划视角下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2]都乐.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规划的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2.

[3]马亚君,任佳佳.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土地规划研究―― 以兰州为例[J].科技信息,2013.

[4]罗宏,吕连宏,何美梅.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难点与关键问题[J].环境科技,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