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生物工程和生物科学的区别集锦9篇

时间:2023-09-24 15:55:05

生物工程和生物科学的区别

生物工程和生物科学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检验医学;医疗模式;医院感染;有效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465-0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医学从可测项目范围到技术先进程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现代医疗模式中,疾病的准确诊断及治疗越来越依赖于实验室的可靠的检验结果。但同时由于检验科每个实验室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临床标本,包括血液、尿液、粪便、痰液、胸腹水、穿刺液、胆汁等,其工作人员不仅需要与患者手拉手地采集标本,还要通过多次工序对上述临床标本进行处理,这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感染的可能性。因此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做好消毒及个人防护,按照合理流程处理标本,是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基本措施。

1检验科内区域划分及消毒内容

区域划分:按工作作业可分为普化实验区,生化实验区、免疫实验区、微生物实验区等;按污染情况可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消毒内容广泛:如污染检验单的消毒、空气消毒、检验器材的消毒、手的消毒、废弃标本的消毒、室内一般环境表面消毒等。

2安全防护问题及预防措施

2.1 防护问题

目前检验科的房屋设置包括通风、标本及人的流向等均值得重新思考和改进。检验科虽然有区域划分,但检验科内没有污染区、缓冲区和清洁区等标志,人们都习以为常。例如污染区工作台上(柜内)可以看到工作人员的茶杯、碗筷,甚至买来的生、熟食品等。检验科值班人员吃饭也找不到一个清洁区域,以至在检验科内吃饭习以为常,这些都是安全防护观念薄弱。因此我们首先要严格按照实验室内的安全制度和操作要点,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观念,在科室内部醒目的地方悬挂各类管理制度进行制约工作人员的操作过程。

2.2 实验室内安全防护措施

① 实验室入口须贴上生物危险标志,注明危险因子、生物安全级别、负责人姓名和电话、进入实验室的特殊要求及离开实验室的程序。禁止非工作人员进人实验室,参观实验室等特殊情况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入。

② 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及储存食物。

③ 制定尖锐器具的安全操作规程。

④ 接触微生物或含有微生物的物品后,脱掉手套后和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

⑤ 按照实验室安全规程操作,降低溅出和气溶胶的产生。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工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消毒。

⑥ 所有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之前必须进行灭活,如高压灭活。需运出实验室灭活的物品必须放在专用密闭防漏的容器内储存、运输及消毒灭菌。

⑦ 如有条件工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免疫接种。必要时收集从事危险性工作人员的基本血清留底,并根据需要定期收集血清样本,应有检测报告,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⑧ 将生物安全程序纳入标准操作规范或生物安全手册,由实验室负责人专门保管,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之前要阅读规范并按照规范要求操作。工作人员要接受有关的潜在危险知识的培训,掌握预防暴露以及暴露后的处理程序。

⑨ 实验设备在运出修理或维护前必须进行消毒。

⑩ 人员暴露于病毒时,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汇报并记录。

制定生物安全手册,将以上要点归纳至实验室内务管理、尖锐器具安全使用、实验室消毒防护、标本采集运输、废弃物处理、工作人员防护、差错事故处理等规章制度中。

2.3 消毒方法及措施

① 污染检验单的消毒:用高强度紫外线消毒器,距检验面不高于3.0cm缓慢移动,照射3秒~5秒,要双面照射。也可用甲醛消毒器熏蒸,熏蒸时间大于2小时。

② 空气的消毒:对污染区内产生传染性气溶胶的操作,特别是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疾病的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使空气经细菌滤器或热力杀菌通道排出室外。这样可极大限度地减少污染。

③ 污染区各种表面消毒:桌椅等表面的消毒:每天开始工作前用湿布抹擦1次,地面用湿拖把擦1次,禁止干抹干扫。抹布拖把各室要专用,不得混用。下班前用250~500mg/L有效溴或0.1%~0.2%过氧乙酸抹擦一次。地面的消毒:用2倍浓度上述消毒液拖擦。 检验地带网

④ 一次性使用的塑料制品:如一次性注射器,用后应进行毁形,消毒。薄膜手套用后应放污物袋内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用后乱放会形成二次污染,起不到保护个人的作用。

⑤ 手的消毒:工作前、工作后或检验同类标本后再检验另一类标本前,均须用肥皂水洗手2~3分钟,搓手使泡沫布满手掌手背及指间至少10秒,再用流水冲洗,若手上有伤口应戴手套接触标本。

⑥ 纺织品:无纺布帽子,工作衣,口罩,等用后放污物袋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棉质工作服、帽子、口罩等集中送洗衣房清洗,污染严重时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夜,作用30~60分钟,或压力蒸汽121℃20分钟。

⑦ 废弃标本:尿、胸水、腹水、脑脊液、胃液、关节腔积液等每100ml加漂白粉5g搅匀后作用2~4小时倒入厕所。痰、浓、血、便,以及其他固形标本焚烧或加入2倍量漂白粉搅匀后作用2~4小时、肝炎,TB标本要延长至6小时后倒入厕所。

3结果

在医院检验科(临床实验室)内规范院内感染管理及消毒流程,有助于帮助检验科工作人员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建立合理的消毒观念。加强对检验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预防的警觉性和知识水平。制定切实符合医院临床实验室或检验科实际情况的安全防护措施及遵照合理的消毒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对实验室的风险级别进行评估,保证提供必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尤其对检验科内风险级别较高的、接触高危标本几率较大的区域如微生物和分子生物学室予以高度重视,切实保护好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尽最大努力减少实验人员和环境被感染的可能。严防因管理不善而造成医院交叉感染,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 陈方平.血液学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

[2] 张之南,沈 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S].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49.

生物工程和生物科学的区别范文2

【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招生计划6260人】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招生计划,今年该校面向全国计划招收本科生6260人,其中主校区(含开发区校区)4920人,盘锦校区1340人。主校区(含开发区校区)在辽宁招生1042人,盘锦校区在辽宁招生295人。

作为全国率先开展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的高校之一,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新增以下按大类招生专业,分别是主校区的建筑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含测控技术与仪器)、化工

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招生计划,今年该校面向全国计划招收本科生6260人,其中主校区(含开发区校区)4920人,盘锦校区1340人。主校区(含开发区校区)在辽宁招生1042人,盘锦校区在辽宁招生295人。

生物工程和生物科学的区别范文3

一、处理好初、高中教材内容深度、表述方式和要求的衔接初中物理介绍物理量重点讲它的量度、定义,而对其物理意义讲解较少。

如对力这一物理量,仅要求学生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目的仅让学生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作用力与反作用避而不谈。又如介绍动能和势能时,只介绍名称和它们的数值与哪些因素有关,不介绍计算公式。整体来说,初中力学特点是内容浅、涉及面窄,介绍客观现象多,抽象概念少,介绍静态多而动态少。高中物理在介绍物理量时,重点要介绍其物理意义。如介绍动能、势能和动量时,着重介绍它们都是表示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但又要区分三者之间的不同。在介绍基本规律时,首先介绍此基本规律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再介绍它的物理意义。如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功能原理、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都各自具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及物理意义,却又都可以用来解决一些力学问题,而要达到能正确运用,还必须要弄清这些基本规律之间的区别及内在联系。不难看出,高中力学介绍的内容的特点是直观的少,抽象的多;静态的少,动态的多。

二、建立理想化模型,降低教学难度初、高中物理在处理问题时的一个很大区别就是初中物理以客观事物为依据对其进行研究,而高中物理研究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理想化——理想化模型和理想化过程的建立。

高一学生接触到的质点、简谐振动、单摆等都是理想化模型;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度直线运动、匀速周运动、平抛运动、简谐振动等都是理想化过程。高一学生由于科学的抽象和概括能力差,使理想化模型和理想化过程的建立遇到了困难。为了使学生掌握这种科学抽象和概括的思维方法,第一应使学生明确建立概念和模型的事实根据及过程,知道它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如建立“质点”这个理想化模型,首先应使学生明确引入质点是为了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特征,而忽略物体具有大小这一次要因素。其次要使学生明确什么情况下物体可看作质点(大小可忽略),什么情况下不能看作质点。第二,应使学生学会把实际的物体或过程,在某些条件下看作是学过的模型或过程中的哪个模型或过程,这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三、传授思维的基本方法,做好衔接工作初、高中的物理学习中思维方式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初中以形象思维为主,高中以抽象思维为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也就是思维的障碍,平时我们向学生介绍某个物理量时,一般要介绍它的物理概念、定义和量值,即定义它的大小的公式、是标量还是矢量、单位及注意事项等等。其中以介绍物理意义为起点和重点,诚然,这些都是必要的。但是,某个物理量的物理概念和意义都是从大量现象中抽象出来的,因此,教给学生学会从物理现象中抽象出物理概念、理解其物理意义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首必须仔细挑选所要介绍的客观现象,使之能够从中明白地抽象出所要说明的物理概念。其次,所选取的对象必须形象、直观为学生所熟悉。再者,为引人同一概念所选取的对象必须具有相关性。如介绍动能时,可以通过分析相扑运动员与小孩赛跑达到终点运动状态,质量相同的铁锤以不同速度锤击物体和不同质量的铁锤以相同速度锤击物体的效果等事例。抽象出物体的运动状态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动能是一个与物体运动状态有关的物理量,它反映物体的做功本领等本质性的内容,帮助学生全面而准确理解动能。

四、整合信息技术,变革学习方式,构建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是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所追求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别用多媒体集成工具或网页开发工具,将需要呈现的教学内容别用光盘、网络检索,获取大量信息资源,并通过与计算机的交互进行集成、加工处理转化成为数字化学习资源,在教师和同学的协作交流中,开展自主学习和网络协作,同时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一定的情景,并让学生在这些情景中探究、发现,以达到构建物理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如在进行《动能定理》这一章节教学时,传统的教学对动能定理的得出和其实质的揭示,一般采用单纯讲授的方法,间或穿插演示实验,学生只能从老师所作的实验现象和讲解中去体会。而由于实验条件、教学空间的限制,往往有部分学生无法准确地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在理解动能定理的实质这一重要环节时,教师要力求讲透实并不容易。如果在此过程中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别用实验室中已有的实验仪器,在感知的基础上再借助多媒体网络资源进行理论分析,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变革物理实验方式,充分发挥实验探究活动的作用

生物工程和生物科学的区别范文4

实践美学的人学观不但表现出对于 现代 人类学成果的滞后,而且表现出对于一百多年前恩格斯人类学 研究 水准的滞后。而将“劳动”这一概念绝对化和神秘化,是其集中表现。他们常常借着 哲学 的模糊性和抽象性来掩饰这种滞后。他们坚持这种滞后,是因为以 科学 的进化论为基础之一的人类学观,会动摇他们的以神化的人性为基础的美学思想体系。

【关键词】 绝对化的劳动观 神化的人学观 进化的人学观 科学美学观

张玉能先生以《劳动与人》(以下简称《劳动》)一文,对笔者的《必须正视马克思恩格斯在人与动物界定 问题 上的区别》(以下简称《必须》)一文提出了商榷。[1]感谢张玉能先生赐教。为了相互切磋,以利于学术的进步,笔者认真地考虑了张玉能先生的意见。现在作几点回复如下。

对“区别”性质的辨析

在笔者展开自己的观点前,有一个事实看来需要明确一下。在张玉能先生的《劳动》一文中,有不下三、四个地方,以引用“笔者”的语言(“本质的区别”)的方式,来作为笔者对马克思恩格斯之间在人与动物界定问题上的区别的性质判断。这使笔者有些惊讶。笔者在《必须》一文中,确实几乎通篇都在讨论马克思恩格斯在此问题上的区别,但在对于他们的区别的定性上,却是谨慎而注意分寸的,记得自己并没有用过“本质的区别”这一提法。WWW.133229.coM带着这一疑惑,笔者又重读了几遍自己的文章,终于发现,确实有“本质的区别”这一词组,但其内涵,似乎与张玉能先生所说的无关。出现这一词组的情况如下:笔者的文章中引用了恩格斯关于动物与人的区别的一段话。然后就恩格斯的这一段话,笔者写道:“甚至在恩格斯所指明的、作为‘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的对 自然 是‘利用’还是‘支配’这一点上,我们看到的也可以是某种意义上的量的区别。例如,和‘支配’有更根本性的质的区别的应该是‘被支配’。而‘利用’和‘支配’却都是主动地向自然的索取,都是必须使用智能的行为,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也‘只是在程度上不同而已’(一句恩格斯用语)。一种角度上的量的区别,也会是另一角度上的质的区别。我们这样说,只是为了防止对这里的‘本质的区别’的绝对化的理解。如此而已。”[2]不知张玉能先生是否把上文中的“本质的区别”,就当作了笔者对马克思恩格斯区别性质的定性?那实在是有些“牛头不对马嘴”的。但除此之外,拙文中就再没有出现过“本质的区别”这一提法。由此看来,张玉能先生对笔者的“语录”的“引用”,多半出于“误读”了。

当然,笔者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在人与动物界定问题上的观点区别的性质,虽然并没有作“本质的区别”这样的定性,但和张玉能先生在这一问题上的定性,毕竟是大相径庭的。张玉能先生曾经承认:马克思恩格斯之间关于动物与人的区别之界定的确是有一些差异,汪济生同志所做的 分析 完全是正确的;但另一方面却又就此“差异”,提出了一些自己迥然不同的判断。他认为这些“差异”的性质“主要是一种类似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以及哲学思考与科学实证间的区别,但是结论都是一样的……”[3]“只是马克思在《1844年 经济 学哲学手稿》中的论述更具有哲学性质,而恩格斯晚年的论述就更具有科学实证的性质,二者不仅不是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相互不同的,倒是可以相互生发、相互印证、相互阐发的……”[4]对于张玉能先生的这种“定性”笔者实在不敢苟同。不过为了避免那种论争中常见的因为没有具体统一参照物而不可能有结果的抽象的词汇之争,我们还是通过罗列事实先建立起具体的“语境”,那问题的性质就可能有不言而喻之效了。

我们还是先选几段青年马克思的论述来考察一下他如何划分人与动物之界。第一段:“他(指人——引用者)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5]第二段:“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 规律 来构造。”[6]第三段:“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不是原始动物的本能的劳动,……

我们现在谈的是人类所特有的那种劳动。蜘蛛结网,颇类似织工纺织;蜜蜂用蜡来造蜂房,使许多人类建筑师都感到惭愧。但是就连最拙劣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要高明,因为建筑师在着手用蜡来造蜂房之前,就已经在头脑里把那蜂房构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所取得的成果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存在于劳动者的观念中了,已经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了。他不仅造成自然物的一种形态改变,同时还在自然中实现了他所意识到的目的。”[7]

我们也选几段恩格斯的论述,看看他如何划分人与动物之界。第一段:“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动物通过它们的活动也改变外部自然界,虽然在程度上不如人所作的那样。”[8]第二段:“但是,不用说,我们并不想否认,动物是具有从事有计划的经过思考的行动的能力的。……动物从事有意识有计划的行动的能力,和神经系统的 发展 相应地发展起来了,而在哺乳动物那里则达到了已经相当高的阶段。在英国猎狐的时候,每天都可以观察到:狐是怎样正确地运用它关于地形的丰富知识来躲避它的追逐者,怎样出色地知道和利用一切有利的地势来中断它的踪迹。在我们的那些由于和人类相处而有比较高度的发展的家畜中间,我们每天都可以观察到一些和小孩的行动具有同等程度的机灵的行动。因为,正如母腹内的人的胚胎发展史,仅仅是我们的动物祖先从虫豸开始的几百万年的肉体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一样,孩童的精神发展是我们的动物祖先、至少是比较近的动物祖先的智力发展的一个缩影,只是这个缩影更加简略一些罢了。”[9]第三段:但是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行动,都不能在自然界上打下它们的意志的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10]第四段:“一句话,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11]第五段:“整个悟性活动,即归纳、演绎以及抽象(狄多[恩格斯所养的一条狗的名字——引用者注]的类概念:四足动物和二足动物),对未知对象的分析(一个果核的剖开已经是分析的开端),综合(动物的机灵的动作),以及作为二者的综合的实验(在有新的阻碍和不熟悉的情况下),是我们和动物所共有的。就种类说来,所有这些 方法 ——从而普通逻辑所承认的一切科学研究手段——对人和高等动物是完全一样的。它们只是在程度上(每一情况下的方法的发展程度上)不同而已。只要人和高等动物都运用或满足于这些初等的方法,那么方法的基本特点对二者是相同的,并导致相同的结果。”[12]

现在,让我们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论述中提取几组“关键词”。我们看到,在马克思那里,作为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和“生产活动”的区别的主要几对关键词是——有意识和无意识;全面的和片面的;有计划、有目的的和本能的、无目的的。这几组关键词之间,呈现出明显的相互对比、甚至对立的关系。在恩格斯那里,关于这些区别的主要几组关键词是——有意识和“发展起来了”的“达到了已经相当高的阶段”的有意识;能够在自然界打下“意志的印记”的有计划行动和不能打下“意志的印记”的有计划行动;“发展程度”较高的悟性活动和“发展程度”较低的悟性活动,等等。而在这几组关键词之间,呈现的却明显的是一种发展程度上的区别关系。把前后两者进行比较,在笔者看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区别,虽然未必是象“金属”和“木材”之间的那种“本质的区别”,但象檀香木和水杉木之间的那种“质地的区别”总还是明显存在的。(笔者并且在《必须》一文中,还对这种区别的产生之因,作了较具体的探讨。)而张玉能先生却还要说两者之间构成那种“相互生发”、“相互印证”、“相互阐发”的关系。按照张玉能先生的“逻辑”来演绎,马克思关于动物的行为是“无意识的”、“本能的”的“哲学”界定,可以“自上而下”地不矛盾于、甚至等同于恩格斯关于动物的行为可以是“有意识的”“有计划的”的“科学”界定。在张玉能先生那里,“哲学”和“科学”、“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竟然可以这样的对事物的性质进行反向“转换”!我们看不出这种“转换”与逻辑和学理有什么关系,只能使人想到一个词汇——“魔术”。按照这种“魔术”,在恩格斯这里的关于人的行为是“有意识的”、“有计划的”的“科学”定性,“自下而上”地到了马克思那里,是否也能够等同于可以说人的行为在“哲学”上是“无意识的”和“无计划的”呢?

对“自由自觉”的辨析

那么,在张玉能先生那里,人和动物的区别是怎么样的呢?

他是这样说的:“……人与动物的区别,最终表现为实践的自由及其生成的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也就是说,是自由自觉的劳动使得人脱离了动物界成为能够审美的人,审美的人越来越离开动物界,成为真正的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13]张玉能先生在他那篇不长的《劳动》一文中,将这一说法重述了好几遍,其中最主要的关键词就是“自由自觉”。他的这种主张当然是有“根据”的。根据就是他所反复引用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如下论述:“……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4]在这一段话以后,马克思进一步发挥他的观点,在和动物的一系列对比中,阐述了人和动物的区别。如我们前面已经罗列过的行为的有意识和无意识、有计划性和本能性、全面性和片面性,等等。可以说,在这些描述中,人和动物之间的区别具有判然分明、两极对照的特点。时年26岁的青年马克思做出这些界定是在1844年。人非“先知”、人非“圣贤”,在达尔文的进化论诞生(1859年)以前15年的 时代 、知识背景下,做出那样的界定,是十分正常的,更何况在那样一本非自然科学性质的论著中。没有必要为尊者讳,那不是 历史 唯物主义的态度。

恩格斯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不是偶然的。进化论诞生后,人们在人和动物的属性之间,确凿地看到了两极之间的联系、对比之间的融合、低级简单与高级复杂之间的动态演进。我们在1886年时年66岁的恩格斯修订完成的《自然辩证法》中,基本上就看不到“自由自觉”“与否”那样的判然分明的提法。相反,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提法:“……[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是和进化论不相容的——甚至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之间的界限,也不再是固定不变的了,鱼和两栖类之间的界限也是一样;而鸟和爬虫类之间的界限正日益消失。”[15]“‘非此即彼!’是愈来愈不够了。”[16]“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渡,对自然观的这种发展阶段来说,旧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就不再够了。辩证法不知道什么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不知道什么无条件的普遍有效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过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且使对立互为中介;辩证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17]在人和动物的区别问题上也是如此。并不存在什么绝对分明的“自由自觉”与“不自由自觉”。

其实,也不必把所谓的“自由”、“自觉”神秘化。张玉能先生在他的《劳动》一文中,引用过恩格斯的这样一段话:“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 自然 规律 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18]从这里,我们起码可以看到,行动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是达成“自由”的一种“可见表征”、甚至“衡量尺度”。姑且从这一角度来观察,我们就可以看到:动物的行为就未必是完全“不自由”的和“盲目的”,也会有一定的“自由”和“自觉”;而人类的行为未必是完全“自由”和“自觉”的,也会有甚至相当大程度的“不自由”和“盲目”。不必舍近求远去找例证,我们就在恩格斯的文章中找。(为了看准 问题 ,有些引文笔者不得不重复地引用。)关于动物,恩格斯写道:“动物从事有意识有计划的行动的能力,和神经系统的 发展 相应地发展起来了,而在哺乳动物那里则达到了已经相当高的阶段。在英国猎狐的时候,每天都可以观察到:狐是怎样正确地运用它关于地形的丰富知识来躲避它的追逐者,怎样出色地知道和利用一切有利的地势来中断它的踪迹。在我们的那些由于和人类相处而有比较高度的发展的家畜中间,我们每天都可以观察到一些和小孩的行动具有同等程度的机灵的行动。”[19]请问,动物(狐还远不是具有最高智能的动物)的这些表现,不是一定程度的“自由”和“自觉”,是什么?再看看恩格斯对人类行为的描述:“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 影响 ,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20]请问,人类的这些表现(这些表现直到今天,仍然存在、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愈演愈烈),不是相当程度的未获“自由”、未达“自觉”、甚至“盲目”和“愚昧”,又是什么?

应该说,恩格斯的治学轨迹,是紧跟 时代 的脚步、并合乎 科学 发展的规律的;表现在他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得出的就是合乎当时科学水准的、经由形而下的考察而确立的两个具体的区别“尺度”——动物是“利用”自然界,而人则是“支配”自然界;动物(具体为猿)在“劳动”中最多只会“使用(天然)工具”,而人则还会自己“制造工具”去进行“真正的劳动”。恩格斯没有再采用在“劳动”中是否“自由自觉”这种含义既宽泛而又绝对的“界限”,来区别人和动物。他的这些 研究 ,无疑实质性地推进了当时的学术思想。但张玉能先生及许多实践派美学的学者们似乎不愿意循着恩格斯这一条治学轨迹走,他们仍然喜爱摆弄“自由自觉”这样的概念,而不愿、或不敢做那种“形而下”的“考订”。其实,他们并非在 理论 上不了解形而下的实证科学研究对于人类学和美学研究的重要性。

李泽厚先生就曾经这样谈到过审美心 理学 :“审美心理学就正是要科学地实证地研究这种种问题,研究所谓‘人类天性’实即文化心理结构的审美法则问题,尽管它现在还处在如此初步的阶段,其前途却是远大的。”[21]可是,每当科学提供的实证材料,威胁到他们既有的人本质说和美本质说的核心命题时,你就往往会看到,他们已经“防范在先”似地在提醒你,他们的研究和命题的“ 哲学 ”性质。我们就经常可以看到李泽厚先生在这样强调他的学说的“哲学”性。在他们那里,“哲学”几乎成了一个“避难所”、一颗“烟幕弹”、一道“攻守自如”的“战术掩体”。他们在“哲学”的名义下,无所不谈。而一旦面临别人要对他们的“高论”进行实证性的检验、甚至逻辑规范性的检验时,他们就要举起“哲学”的“盾牌”予以拒绝,并躲到形而上的烟雾中去了。他们的这种治学态度,并不符合经典作家们的治学原则。实践派美学家们十分喜欢提到据说是马克思写的《美学》条目中的“科学的体系”,李泽厚先生也多次提到美学的“数学方程式”,但又常常连对“形而下”的接触都惧怕,不禁令人想起“叶公好龙”之典。

对所谓“常识”、“定论”的辨析

在张玉能先生的《劳动》一文中,反复地提到了一些“似乎也无庸赘述”的“在今天已经成了人所共知的常识”和“定论”,值得我们认真看看:“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论述,依据至今为止的人类学、考古学、史前 艺术 史的材料,我们仍然坚持‘劳动创造人’,劳动使人脱离动物界成为‘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审美的人’……生产劳动是人类产生的根源。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对此早有精辟的论述和 分析 。……尤其是在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关于人通过劳动自我生成有着大量的论述和分析,而且已经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 历史 唯物主义)的基本常识。关于劳动生成了人类,也是人类学的定论。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在人类的史前遗迹中发掘出了不计其数的旧石器时代的各种各样劳动工具,这些石制的劳动工具——石器以及相应时期的人类化石都明确证明了,人类正是通过劳动才逐步地脱离动物界,由类人猿转变为人,并且逐步地由半猿半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智人、真人逐步生成为 现代 人。这在今天已经成了人所共知的常识。”[22]

我们不知道,张玉能先生怎么一下子就端出了这些斩钉截铁的“常识”和“定论”。我们清楚地记得,即使在恩格斯的论述中,“劳动创造人说”,也不是没有任何前提条件的。恩格斯这样写道:“ 政治 经济 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但是劳动还远不止如此。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23]我们实在不知道,恩格斯的这个有明确的限定作用的用语——“在某种意义上”——怎么会被那些精通典籍的学者视若无睹。他们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名义,没有任何前提地搬用“劳动创造人说”,这实在是不严谨、不慎重的,客观上不能说就没有误解、甚至曲解经典作家原意的后果。“真理跨越一步,就会变成谬误。”这一句老生常谈的话,应该是不用笔者来提醒这些学者的。

还有,张玉能先生认为“劳动创造人说”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似乎主张只要是“人所共知的常识”,就应该为人们确信,并能够毋庸置疑地成为一个学派立论的基石。这也是笔者不敢苟同的。比如,根据日出东山、日落西山的“常识”,人们恐怕是很容易相信“地心说”,而拒绝“日心说”的。而真理呢,却在“日心说”这一边。事实上,“常识”是会追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普及,而不断变更其 内容 的。正如在今天,“日心说”已经取代了“地心说”成为了人们的常识一样。具体考察一下“劳动创造人说”,其中的“劳动”这一概念,恩格斯当时的定义是:“真正的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24]他并指明“人类 社会 区别于猿群的特征是什么呢?是劳动”。[25]所以,很明显,“劳动创造人说”中的“劳动”一词是指人的能够“制造工具”的“真正的劳动”。而猿类,显然恩格斯认为是不能制造工具的。应该说,这是符合当时人们所掌握的科学知识的。但恩格斯逝世一百多年来,科学有了长足的发展。人们已经大量地发现了动物,尤其是高等动物类人猿(如黑猩猩等)能够制造工具的新事实。这也几乎成为了科学界“人所共知的常识”。而这些动物能够制造工具的事实,已经存在了几百万年。这些现代类人猿为什么没有被“创造成人”呢?毋庸讳言,这些事实已经构成了对“劳动创造人说”的挑战。实践派美学家们在这种现实面前要再次认定“劳动创造人说”,起码要对恩格斯所定义的“劳动”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做一番重新研究和调整。决不是重复几次“自由自觉”这种内涵模糊的语词,就能解决问题的。

再看看张玉能先生的所谓“定论”。如果说“劳动创造人说”在我们 中国 的人文科学界拥有比较广泛的影响,尚问题不大;但如果要说它就是“人类学”的“定论”,那就真不知是从何谈起的了。世界科学的新进展,其中包括上面我们所提到的对高等动物“制造工具”等行为的观察和研究的新进展,早已经带来了人类学、人类起源问题研究的新局面。我们还是来看看有关专家的描述吧。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荣誉教授、被誉为“进化生物学中最耀眼的人物之一”的恩斯特·迈尔先生曾经这样写道:“人们曾经认为双足行走和使用工具是人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由于认识到双足行走的南方古猿依然保持着猿类的特征,而且由于发现黑猩猩也可以使用工具,于是人们不再认为双足行走和使用工具是人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脑量的迅速增加似乎与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两项发展有关:人科动物不再生活在树上,以及语言(人类的交流系统)的发展。”[26]我们还可以看看肯尼亚国家博物馆馆长、出身于考古世家的世界著名古人类学家理查德·利基先生的描述:“……那些认为诸如制造工具、使用符号、镜象认识,当然还有语言是唯独人类才有的行为的思想长期充斥了人类学 文献 。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发现猿能使用工具,使用符号以及在镜子中认识作为个体的自己,这堵‘唯人才有’之墙逐步瓦解。只有口语这个领域仍然没有受到触动。因此,语言学家成了人的独特性的最后辩护人。”[27]上述两位著名学者的陈述基本一致,世界人类学现状大抵如此。我们不知道张玉能先生的那个在人类起源问题上有了“劳动创造人说”的“定论”的“人类学”存在于哪里?还请张玉能先生明示。

回到美学问题上来,我们并不先入为主地否定张玉能先生所坚持的“劳动使人成为审美的人”的命题。我们只是认为,实践美学在能够谈论这一命题之前,恐怕必须解决的“课题”是:他们应该首先对于“劳动使人成为人”(也即是“劳动创造人”)这一命题作出再认定。(道理很简单,一个学派治学就如一个人上台阶:只有踩实了第一个台阶,才能跨上第二个台阶。)同时我们要提请他们注意的是:这种认定,已经不能再靠什么一成不变的“常识”和孤陋寡闻的“定论”了。仅仅是作为准备工作,他们就必须解决他们研究基石中存在的两个“滞后”的问题,即:其一是,他们相对与恩格斯的研究成果和 方法 的滞后;其二是,他们相对于今天的科学水准的滞后。概而言之,也即他们相对于与时俱进的现实与科学的滞后。其实,仅就他们命题中使用的极端重要的“劳动”这一个词,他们要拿出一个合乎现代科学水准的言之有物的界定,就已经足够艰辛了。但这却是实践美学派不能止于空谈而必须实际从事的工作。否则,他们的美学命题,就不会具有现代意义和价值。

在通过了创立学说所必不可少的夯实现代科学基础的必由之路后,如果实践派美学家们仍然能够充满自信地把他们的命题“劳动使人成为审美的人”标明于论文或论著之前,它才是有价值的。而以“哲学”为掩体,拒绝直面科学的进展,抱定“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宗旨”,这样的学派是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的前景的;它便只能仍然陷于停滞之境,并把这种停滞带给受它影响的学派和学人,而无力直面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和人性现象,更无力承担起美学所应有的对于当代急速发展的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的介入和引领作用。

参考 文献:

[1]汪济生. 必须正视马克思恩格斯在人与动物界定问题上的区别. 学术月刊,

2004(7);张玉能.劳动与人——兼与汪济生先生商榷. 探索与争鸣,2007(3)

[2]汪济生. 必须正视马克思恩格斯在人与动物界定问题上的区别. 学术月刊,2004(7)

[3][4][13][22] 张玉能. 劳动与人. 探索与争鸣, 2007(3)

[5][6]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7、57~58

[7]朱光潜. 美学拾穗集.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98~99

[8][9][10][11][12][15][16][17][19][20][23][24][2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56、158、158、158、200~201、190、190、190、158、158、149、154、154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18]恩格斯. 反杜林论.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111

[21]李泽厚. 美学四讲.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7

生物工程和生物科学的区别范文5

教学大纲修订

在制定不同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大纲时重点考虑:一是课时区别;二是实践教学区别;此外还有理论基础知识的难度、深度区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班的生物化学教学因相关学科微生物、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教学的需要增加了理论教学的课时数、深度与难度,实践教学则关注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互补。生物技术及应用专科专业要求的是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重在实验实践技能的掌握与了解。而化学专业强调学生除了了解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外,着重掌握与化学研究密切相关的如有关物质的合成、物质分析测定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总之,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工作的指南以及对该课程掌握程度的反映,各专业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拟定不同的教学大纲。

教材选择与教学参考书推荐

如上所述,不同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教学难度深度、不尽相同。如何使教学内容落到实处,教材选择和教学参考书推荐显得尤为重要,教材体现了课程主要内容和教学的基本要求,作为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媒介,它是确保有效教学的重要依据[2],一本好的教材不仅学科特色鲜明、重点突出,还反映了学科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进展、研究前沿,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3]。而教学参考书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与延伸,能有效指导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有显著效果。在教材与教参选择上除了考虑不同专业的需求,总体原则还要把握的是尽可能选择国家规划教材、优秀教材和精品课程教材,此外还要注意教材、教参的更新与教参量的要求,不能应付了事而只随便列举一本两本教学参考书,也不能广而泛大量要求学生阅读,而应该是针对不同专业学习程度的需求尽量精而简,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探讨

在教学模式与方法探讨这个问题上,已经有很多作者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甚至是不同院校的教学改革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笔者也曾对普通高校生物化学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几点有效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4],可以说对各专业的生化教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通过教学对比,发现相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下,各专业的教学效果还是有区别的,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学识水平不一样、相关学科知识量不一样、学习习惯也不一样。比如,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因基础知识掌握相对薄弱,学习上习惯等待老师发出相应指令才行动,课堂信息量就不宜过大,否则极易产生厌学心理,所以,高职高专的教学以适量、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简单明了为主,而本科专业的学生入学基础较好,求知欲也较强,就可适当加大课堂信息量及布置较多的课后自主性学习内容。总之,不同专业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更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注重不同专业先修学科与后修学科间的联系

无论是生命科学的哪个专业,生物化学都是多门专业基础课程的先修学科,是学习其他相关课程的前提基础,而不同专业学科间的联系和递进关系有所不同。比如,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的生物化学与微生物、遗传学、分子生物学、酶工程、基因工程等课程的联系都较紧密,内容上有很多的交叉知识点,而高职高专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则主要是与农业微生物、土壤学、普通遗传学、生物技术概论等课程有一定相关,教师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就应该针对不同专业着重强调与其余学科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真正起到先修学科对后修学科的辅助和打基础作用,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行之有效的方法。

生物工程和生物科学的区别范文6

一、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现状

一是业主和饲养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规模养殖场业主有机关干部、企事业员工、下岗失业人员、外出务工回乡农民等,业主们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他们对动物养殖科技知识掌握的程度也不一致,有的掌握较深较牢,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科学合理地管理好规模养殖场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有的则尚未入门,动物的饲养管理全听有经验的养殖户的指点。饲养管理人员的素质更是参差不齐,文化层次有高中、初中、小学文化,有初识字的,更有一字不识的文盲。这些人对动物养殖科技知识知之甚少,对动物的饲养管理、防疫治病全听业主和管理人员的指导。二是养殖场地规范不一致。规模养殖场场地有规范的,也有不规范的;有按动物科学饲养要求合理选址修建的,也有因地制宜随便而建的;内部设施设备有科学现代化的,也有因陋就简原始化的。三是防疫制度建设有差距。规模养殖场的动物防疫制度,规模较大的动物防疫的制度相对较为健全,措施也较为落实,防疫效果也较好;规模相对较小的动物防疫的制度则不健全,措施落实也相对较差,动物防疫效果也不够理想。四是规模养殖风险加大,动物防疫现状不容乐观。规模养殖场虽能批量生产畜禽产品,养殖效益较高,但其风险较大,特别是动物疫病危害的风险较大;因动物的集中饲养,动物疫病易于发生并快速传播。现规模养殖场业主已充分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均十分重视动物疫病的防制工作,整个养殖过程都主动防疫,自己购买消毒药、疫(菌)苗积极防疫;初涉规模养殖的业主,盲目听信于有经验的养殖业主的防疫安排,未根据自己的养殖情况合理科学免疫。

二、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存在的问题

1.饲养场所不符合动物防疫要求

一些规模养殖场建筑布局、设施设备不符合动物防疫的要求。一是生产区和生活区、工作区、外宾接待区混为一体,不能有效地隔离开来,且生产区未设动物疫(疾)病隔离观察治疗区,很容易导致动物疫病的传播、发生;二是畜禽动物饲养圈舍、养殖场出入口未设立消毒设施或消毒设施不符合动物防疫要求,达不到消毒防疫的目的。

2.动物免疫程序混乱

规模养殖场动物的免疫注射,有的使用单苗,有的使用联苗;常用的疫(菌)苗为:猪瘟单苗或猪“三联”苗、w疫苗、细小病毒等疫(菌)苗。其免疫程序较为混乱,以猪瘟免疫注射为例:种用猪一般采取每半年一次;仔猪、育肥猪的免疫程序:有的业主采取乳前免疫,有的采取30日龄左右首免、60日龄二免本文由收集整理,既不是强化免疫,也不是延续性免疫,免疫后又没有佩戴免疫标记;如卖给散养农户,很可能遇农村散养普防而再次注射,在抗体滴度较高期间的一般性再次免疫注射,不但不能产生较高的防疫抗体,反而还会使体内的有效免疫抗体滴度降低,导致免疫的失败。

3.动物免疫用疫(菌)苗来源复杂

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所用疫(菌)苗来源相当复杂。仅有少部分养殖业主向动物防疫主管部门订购、需时领用,其余大部分养殖业主,有的自己到成都、重庆、荣昌等兽药、饲料市场购买,有的在县境内兽药、饲料经营者手中购买,也有通过养殖“师傅”传输而来的。从这些途径来的疫(菌)苗,存在着如下问题:其生产厂家是否是国家的定点生产企业,疫(菌)苗的运输、保管过程是否按要求进行,冷链系统是否健全完善,疫(菌)苗是否安全有效,使用后免疫力是否增强。目前,已有个别养殖场出现了免疫失败的现象。

4.存在重大疫病发生隐患

少数规模养殖场业主饲养动物的防疫存在滥用疫(菌)苗和漏防的现象。其免疫注射的疫(菌)苗较多,本地从未发生过的疫病也购买疫(菌)苗回来注射,如禽流感、猪伪狂犬病等;但往往却漏防了牲畜w疫病和狂犬病等,造成这些易发疫病的免疫空白,有诱发禽流感等重大疫病的可能。

5.滥用抗菌素药物

个别规模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对抗菌素药物的使用过滥。一是饲料中滥加,长期使用;二是治疗滥用,大剂量加倍使用;三是防疫注射反应抢救时,首当其中使用大剂量抗菌素药物,这些抗菌素药物虽然对抢救有一定的疗效,但同时也抑杀了疫(菌)苗中有益活菌群,影响疫(菌)苗的效力。长期大剂量使用抗菌素药物,致使抗菌素药物在动物体内长期大量残留,防疫注射时影响疫(菌)苗的效力,同时也严重影响着畜禽产品的质量。

三、对策

1.提高业主和饲养管理人员的动物养殖科技水平

一是畜牧业现代化需要业主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二是当今的国际化商品市场需要无公害的畜禽产品,而只有掌握了系统理论知识的人才能切实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才能生产出无公害的畜禽产品。场内饲养管理人员动物养殖科技水平的提高,既可以采取集中培训的办法,也可以采取聘请有资质的动物养殖科技人员担任技术顾问,培训饲养管理人员技术,指导饲养管理工作的办法。但所聘请的人员必须切切实实地履行职责。

2.改进动物养殖环境的布局和设施设备

养殖生产区和人的生活区、外宾接待区等应严格分离,闲杂人员一律不允许进入动物养殖生产区,特别是动物养殖同行人员更不得随意进入。养殖场和圈舍进出处应设立消毒池、袋、室等消毒设施。养殖生产区内应设疫(疾)病隔离观察治疗区,并设于生产区的下风向。排粪沟应设于动物饲养圈舍之外,且落差应大于 5/1 000,确保不积留粪尿。应供给动物清洁卫生的饮水;条件较好的业主应安装自动供、饮水系统,既达到清洁卫生的要求,又满足动物自由饮水需要。

3.建立健全科学的动物防疫制度

制度包括按动物防疫法规建立健全的引种申报防疫监督制度、定期清洗消毒制度、按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制订的免疫注射制度、外来人员消毒制度、饲养管理人员进出场消毒制度等。这些制度不仅要装贴上墙,还必须让场内所有人员熟记于心,落实到行动上,按制度规定做,一切制度化。

4.规范养殖场动物防疫疫(菌)苗的使用

一是动物防疫用生物药品这种特殊商品的供应渠道必须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由动物防疫监督部门统一管理;二是动物防疫疫(菌)苗免疫注射种类,必须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统一部署进行,不得擅自增减,特别是动物重大疫病防制所用疫(菌)苗必须坚决免疫注射到位。除实行免疫档案登记管理外,还应实行动物防疫驻场监督制度。

生物工程和生物科学的区别范文7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 生物科学 野外实习 闭环体系

[中图分类号] GG6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2-0097-03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核心概念,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出发点与依据,而由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等组成的培养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明确指出普通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从事生物学及相关领域基础科学研究、应用技术开发、教学、管理等工作基本能力的人才。[2]野外实习是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相比,野外实践教学具有直观性、综合性的特点,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3]

地方本科高校主要以应用型教育为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1]本文旨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指导思想,分析生物科学专业野外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实习模式的改革思路,以期在实践基础上构建符合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野外综合实习模式。

一、生物科学专业传统野外实习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野外实习模式

地方本科高校生物科学专业野外实习主要有分课程实习和分学年实习两种传统模式。分课程实习,即在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课程开设期间或结束后开展实习工作;分学年实习,即在学校根据学年开设课程情况组织学生在大一至大三开展2次左右实习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野外实习模式自身限制及外在因素影响,传统野外实习存在诸多问题:1.人员队伍:每次实习需组织实习指导教师团队,包括专业指导教师若干名、分管学生工作教师、随队医生等,人员队伍庞大,不利于管理。2.时间安排:在分课程实习和分学年实习模式下,每届学生实习次数达2-3次,总实习时间达20天以上。3.经费限制:由于交通、食宿费用上涨,且实习次数多、时间长,尽管学校划拨有学生实习补助,但学生仍然要承担一部分实习经费,加重学生负担,同时加大学校办学成本。4.实习效果:目前动植物资源保存较为完好地区均建设成为国家、省级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封山育林区等,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此类地区进行教学、科研等活动会受到一定限制。学生多次实习后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实习变为“游览式”。学生通过野外实习获取知识的多少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讲解及学生的记忆能力。这种机械式灌输知识模式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与“应用型”人才目标不相符合。[4]5.考核机制:当前野外实习考核机制单一,对学生野外实习效果的考核多从学生识别动植物种类数量多少予以单方面评价[4],而忽略动植物分类学特征,物种结构、功能对环境的适应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难以提高。

二、野外综合实习模式构建

(一)构建原则

构建“一个目标,二个能力,三个结合,四个环节”的生物科学专业野外综合实习模式,即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专业教育与素质培养相结合,共性提高与个性发展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并落实野外实习教学目标与内容、实习教学过程、实习考核、评价与反馈四个环节。

(二)野外综合实习主要内容及研究层次

野外综合实习应包括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生态学三个模块,其中每个模块实习主要内容各不相同。植物生物学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主要植物类群形态特征的认知与识别,植物结构、功能与生长环境的适应关系,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与鉴定等。动物生物学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主要动物类群形态特征的认知与识别,常见动物类群的调查方法,动物的野外捕捉、鉴定及标本制作等。生态学实习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样地的选择,研究样地生态因子(温度、湿度、坡度、坡向、光照强度、土壤特征等)的测定,主要植被类型、植物种类、植被水平及垂直分布规律的调查等。[5]生态学实习还应注重研究生物体与环境在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四个不同层次之间的生态关系。

(三)实习时间及进度安排

结合课程开设情况,野外综合实习一般放在二年级或三年级6-7月开展,实习前应基本完成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生态学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工作,6-7月正值植物花期,动物活动较为频繁,植被状况较好,学生观察动植物生物学特征方便、直观、准确。由于综合野外实习包括植物、动物、生态三方面内容,因此可以实行轮换实习制,如将实习分为三个时间段,每段5-7天,学生分为3小组,第一、二、三小组第一阶段分别开展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生态学实习,第二阶段分别开展动物生物学、生态学、植物生物学实习,第三阶段分别开展生态学、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实习。实习指导教师固定指导内容不变,而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动植物种类辨认、群落调查和生态景观调查等不同实习内容,且能通过实习将不同课程知识串联起来,巩固和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趣和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实践能力。

生物工程和生物科学的区别范文8

【关键词】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课程建设;教学体系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概念后,“非遗”的研究和保护在我们国家迅速展开,在高等院校当中同样开启一股研究“非遗”的热潮。2002年10月,《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就高等教育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事业中的使命与作用建言献策,呼吁大学教育在越来越多的优秀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濒临消失的关键时刻,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次会议开启了构建我国“非遗”教育体系的序幕。

自此之后,很多高等院校相继成立了专门的机构研究和保护“非遗”,如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苏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了“非遗”研究中心。同时,一些高校在公共课和部分专业课的授课中尝试性地开展“非遗”课程教学,如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工艺美术专业开设热贡唐卡教学等。特别是2011年国家颁布施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更是为“非遗”在高校教学中常态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笔者作为广西的高师美术学专业教师,近年来一直尝试把本土的“非遗”美术元素纳入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当中,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就如何在广西的高师院校开展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课程教学实践及其模式建设提一些设想,以期和广大同仁为我区“非遗”的发展与传承尽绵薄之力。

一、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况

广西地处我国东南,是中国唯一的沿海、沿边、沿江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以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为主的12个世居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承载着广西各族人民的生命记忆,反映着他们的传统生活和生产方式,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自治区政府就已经开始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抢修工作,出版一系列少数民族风俗、民间艺术等方面的著作。直到本世纪初,中国的“昆曲”进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上下出现了研究“非遗”的热潮,广西也开始了全面的“非遗”研究和保护工作。2003年,自治区政府启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1+10”工程,即以建设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为主,以南丹里湖白裤瑶、三江侗族、贺州客家等10个民族生态博物馆为辐射的民族生态博物馆群,努力创建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模式。2005年,自治区政府颁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桂政发〔2005〕47号)中明确提出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区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并提出多种途径保护广西的“非遗”。此后,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与广西民族大学合作成立“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并启动“薪火相传工程”,以及“全区公共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业务培训班”“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进修学习班”等各种培训活动,进一步加强对本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工作。时至今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二、广西高等学校开展“非遗”美术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速,广西许多优秀的“非遗”艺术遗产正面临大面积的消亡,少数民族语言的语境丧失、生态环境的大规模破坏、“非遗”技艺的传承断裂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昨日的“非遗”有可能成为今日博物馆、美术馆中永远的记忆,“非遗”的保护迫在眉睫。

2008年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针对“非遗”保护的紧迫性,普遍认为当前最缺少的是大量高素质的保护人才、优秀的“非遗”传承人和全社会对“非遗”知识的认知与普及,而这三方面的实现,地方高师院校无疑具备最佳条件,也最适合成为大规模“非遗”研究、保护和教育的主阵地。作为广西的高等院校,长期以来肩负着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和社会各行业专门人才的重任,高等院校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变革,将直接影响基础教育和人才格局数十年的发展和成长。开展“非遗”美术课程教学,可以加速“非遗”知识的普及和高素质“非遗”保护人才的培养。此外,传统“非遗”技艺依靠家庭相传和师徒相授的方式,一旦儿女或者年轻人不愿继承,“非遗”技艺的传承就会断裂,如果把“非遗”技艺纳入我区高校的美术专业课程教学,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和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优秀的“非遗”传承人数将会不断扩大,并广泛带动基层“非遗”美术课程教学和全社会对“非遗”的普遍关注,从而在根源上解决“非遗”传承人缺失的现状。

2011年颁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广西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西部人力资源强省(区)行列,建成国家民族教育示范区”“广西建设民族教育示范区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突出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突出民族地区办学特色;突出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内容的民族特色;突出教育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因此,根据区政府关于打造“国家民族教育示范区”的目标规划,本区高校应该抓住这一机遇,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和优势,有计划、针对性地开设“非遗”课程教学,加大“非遗”基础知识、实践技能在美术学科教学中的比重,让“非遗”美术课程真正进入人才培养方案,将会对我区“非遗”的保护、传承,特别是对“非遗”的活性和完整性保护产生深远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地方高师院校凸显地域民族文化、打造教育品牌的必由之路。

目前广西已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共五批,375个项目,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47个项目。和美术学科相关的“非遗”涉及民间艺术、民俗活动、民间技艺、传统节庆等多个领域。

三、广西高师院校“非遗”美术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一)整体规划、统一布局

“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建设应该纳入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整体学科规划中。从学校层面而言,应该把“非遗”纳入公共课程教育体系,在公共必修课当中添加至少一门“非遗”通识课程,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程》等,让学生了解国内、区内“非遗”的分布,懂得“非遗”的内涵、特点、分类,以及“非遗”保护、研究和开发的相关知识,为“非遗”在各个专业学科教学的具体实践与深化奠定基础;从美术学科而言,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当中至少列入一门“非遗”美术课程,让学生了解国内、区内“非遗”中丰富多彩的美术元素,懂得“非遗”当中服饰、雕刻、绘画、蜡染、建筑、刺绣等多个领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以及承载在这些美术元素上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这样的“非遗”课程强化,拓展学生视野,加深地方高校学生对身边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非遗”的兴趣。

(二)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公选课协同渗透

《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2001年推出实验稿,首次把美术教学上升到人文教育的层面,同时,教育部推出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给地方学校美术课程建设赋予了更多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此后高校美术专业特别是高师院校的美术专业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的比重逐年增加,除了各个具体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如美术学专业开设的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设计专业开设的中外设计史、设计概论等课程外,中外建筑史、中国服装史、中国工艺美术史等课程也进入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同时,各个专业还开设了相应的人文类选修课和特色课程供学生选择,比如美学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民间美术、少数民族文化概论等课程。我区高校可以精选一些代表性的“非遗”美术资源,化整为零,有计划、分头进入美术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通过不同理论课程的“非遗”美术教育渗透,从整体上建构起较完善的广西民族地区“非遗”美术课程教学的理论框架,为广西“非遗”美术教材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

此外,按照《公共选修课管理办法》规定,大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必须完成一门艺术类课程的选修。因此,美术专业教师开设全校性的广西“非遗”美术公共选修课,向全体学生介绍和宣传我区的“非遗”美术资源,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所强调的“向公众、尤其向青年进行宣传和传播信息的教育计划”的精神一脉相承。

(三)专业技术课和特色“非遗”传习坊并举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口授相传”这一形式得以传承和延续的,因此,传承人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家和政府虽然都在尽力挖掘和保护“非遗”传承人,但传承人的濒危和现状的脆弱依然不容忽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形势更为严峻。比如文化部公布的四批部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广西入选25人,其中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55岁,平均年龄71岁,一些独门绝技可能随时面临消亡。因此,地方高校必须利用人才培养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肩负起培养本区“非遗”传承人的责任。

从美术学科专业角度而言,应该从四个方面展开“非遗”传承人的培养:一是在美术学或设计专业下设置广西代表性的“非遗”技艺侧重方向。比如服装专业可以开设广西少数民族服饰(瑶族服饰)侧重方向;环艺专业可以开设少数民族建筑(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侧重方向;美术学专业可以开设陶艺制作(坭兴陶烧制与制作技艺)侧重方向,民族工艺(壮锦)侧重方向;等等。二是专业技术课授课中具体的“非遗”技艺学习。比如手工艺课程教学中学习毛南族花竹帽编织、侗族的刺绣、傩面具的绘制等。三是建立特色“非遗”项目传习坊。根据高校的地缘优势和美术专业学科优势,联合地方政府和“非遗”传承人,在高校成立“非遗”项目传习坊,以固定的场所,长期不间断地开展具体的“非遗”技艺的传授和学习,最终形成传授、学习、继承技艺、创作作品并反哺技艺、扩大影响形成规模等良性的传承过程。四是利用美术专业考察课和实习课,在“非遗”集中地建立教育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各美术专业学生赴基地开展“非遗”技艺教学实训,亲身感受和体验“非遗”产生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通过田野调查、访谈等方式整体上认识“非遗”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四、广西高校“非遗”美术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

“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系统、科学、合理的规划,需要从培养计划、课程大纲、课时学时等方面精心修订,除了上面的课程构想外,还需要强调几个关键因素和环节:一是“非遗”美术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没有专业的“非遗”教师团队,“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建设就成了空话,不但无法传播“非遗”知识和培养传承人,更会扰乱正常的美术专业学科体系,误导学生对“非遗”价值和内涵的认识;二是“非遗”传承人进课堂。“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建设一定要“非遗”传承人的参与,特别是“非遗”技艺的授课初期必须要“非遗”传承人的亲授,才能保证原汁原味的、鲜活的“非遗”技艺进入高校课堂;三是“非遗”美术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和特点,除了“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非遗”知识的普及,“非遗”管理人才和科研能力培养也是关键因素之一;四是产、学、研的结合。要把“非遗”的研究、传承与社会发展、时代需求紧密结合,要与当前的经济文化发展接轨,特别是非师范专业“非遗”美术课程教学中,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注重“非遗”项目研发、产品销售、技能推广等方面。

结语

总之,构建广西高校“非遗”美术课程体系,既是新形势下对我区“非遗”保护和传承方式的积极探索,又是普及和宣传“非遗”知识最深入、最持久的有效方式;同时也与我区打造“国家民族教育示范区”的目标精神相一致,也是民族地区高校创建本土化美术教育体系、适应本区域社会文化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有效尝试。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过程,“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构建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需要民俗学、文化人类学、艺术学等相关学科的通力合作,才能真正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

生物工程和生物科学的区别范文9

1澳门地区高等院校的化学教育概况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学院和澳门科技大学3所高等院校是多学院型的综合性院校,设置不同的学院或学校,学院或学校由不同系或专业组成。澳门保安部队高等学校是为澳门保安部队培养专业高级警官和消防官而设的公立学校。澳门高等院校开设的化学课程见表1。澳门高等院校实施一年两学期学制,每学期上课15周至17周不等。澳门高等院校开设的化学课程包括基础化学和进阶化学,让学生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修读。基础化学课程相当于普通化学,涵盖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基本内容;进阶化学是专业性的化学课程,包括生物化学、临床化学和药物化学。尽管各院校的基础化学课程的名称不一样,但都包含普通化学的基本内容。

2澳门大学澳门大学前身为1981年创立的私立东亚大学,1988年由政府收购后成为公立大学,并于1991年改名为澳门大学。澳门大学以国际化方式办学,藉教学及科研来培育人才,现设有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科技学院、中华医药研究院及荣誉学院。科技学院和教育学院分别开设化学课程。科技学院设置五个系和一个支持组,包括土木及环境工程系、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系、电机及电子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和数学系;支持组为学生开设物理和化学课程。科技学院提供的大学四年制工程学士学位包括土木工程、电机及电子工程、机电工程、软件工程课程,其中土木工程、电机及电子工程和机电工程3个学位要求学生必须修读化学课程。机电工程系和土木及环境工程系为学生提供一门化学课程,电机及电子工程系则设置一门物理化学课程。科技学院化学课程的内容包括原子和分子、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反应、电化学和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课程的内容则包括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化学键、溶液、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和电化学。科技学院中3个学系的学生在第一学年必须修读一门化学课程,占4个学分,每周课堂教学课和实验课各3个学时。教育学院的化学Ⅰ课程主要包括化学概论、单位和测量、化学计量学、气体定律和动力学理论、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酸和碱、氧化还原反应和热化学;化学Ⅱ课程则包括化学导论、核化学、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化学热力学、盐的水解、缓冲溶液、依数性原理、电化学和有机化学。澳门大学教育学院数学教育专业科学教育副修的职前教师,在大学第二学年的两个学期分别修读化学Ⅰ和化学Ⅱ两门化学课程,每门课程4个学分,每周课堂教学课和实验课分别为3个学时和2个学时。

3澳门理工学院澳门理工学院于1991年9月成立,是一所公立高等院校。澳门理工学院以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为办学方针,开设的专业课程以实用为导向,学科的教学内容着重于应用技术。现设有艺术高等学校、管理科学高等学校、高等卫生学校、语言暨翻译高等学校、体育暨运动高等学校、公共行政高等学校。高等卫生学校提供三年制全科护理高等专科学位及诊疗技术高等专科学位课程,以及护理学士学位及诊疗学士学位补充课程,其中诊疗技术高等专科学位课程设置医学检验及药剂两个专业。高等卫生学校为学生设置多门化学课程的培训,包括应用化学、生物化学、临床化学、药物化学。在第一学年,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修读应用化学和生物化学Ⅰ两门课程,各4个学分,修读的总学时均为68。应用化学是基础化学课程,内容包括分离技术、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和有机化学;生物化学Ⅰ为学生提供基础的生物化学知识,内容包括蛋白质、脂肪、糖、核酸、酶、新陈代谢、遗传学等。在第二学年所修读的临床化学为6个学分,修读的课时为102。药剂专业学生不需修读临床化学,但必须选读与临床化学具有相同学分的药物化学,再添加进阶的生物化学Ⅱ课程,生物化学Ⅱ是在生物化学Ⅰ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方面再深入地进修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4澳门保安部队高等学校澳门保安部队高等学校于1988年7月成立,是保安司辖下负责培训警官及消防官的公立高等院校,课程范畴包括法律、文化、技术、语言、体育及体能操练以及一般训练,授予毕业生警务科学或消防技术专业防护及安全工程学学士学位。警官/消防官课程为学员提供科学和技术培训,为警官和消防官设置化学教育。澳门保安部队高等学校的消防官学生在大学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及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分别修读化学Ⅰ及化学Ⅱ两门课程,化学Ⅰ和化学Ⅱ分别为3个学分和4个学分。化学Ⅰ每周课堂教学课和实验课合计3个学时,而化学Ⅱ每周课堂教学课和实验课合计4个学时。为消防官所开设的化学Ⅰ和化学Ⅱ的课程内容涵盖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基本内容;为警官所开设的基础化学是一门2个学分的课程,教学涵盖了化学Ⅰ和化学Ⅱ的综合内容,每周教学课和实验课合计2个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