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简述素质教育观的内涵集锦9篇

时间:2023-09-25 11:38:33

简述素质教育观的内涵

简述素质教育观的内涵范文1

作者简介:蒋兰芬(1963-),女,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劳资处处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夏勇子(1980-),男,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双师型”教师是在职业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基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规格对教师能力和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从该概念的提出到被大家接受和广泛研究的时间还不长,学者们对其研究还不够系统而且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公认的权威的“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界定。为了进一步揭示“双师型”教师内涵,有必要对已有关于“双师型”教师标准研究成果作一番归纳和梳理,为今后教育部门科学准确地界定“双师型”教师标准提供理论参考。

一、“双师型”教师内涵的五种典型观点

“双师型”教师成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方向和重点之后,各高职院校不约而同地结合国家文件要求以及本校实际情况摸索、探讨“双师型”教师内涵,分别从不同视角出发,提出了不同观点。综观几年来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其观点不外乎以下五种。

(一)双职称说

“双职称”观点是“双师型”教师概念提出之初较为广泛认可与接受的一个概念,它要求“双师型”教师须具有两个以上中级职称,其中包含高校教师系列的讲师职称和教师系列之外社会上其他中级职称。该观点最大的优点在于实践中便于操作和认定。

(二)双能力说

“双能力说”观点没有从表面特征而是从教师自身的内在能力方面提出了要求,也就是说“双师型”教师既具有扎实的课堂教学能力,又具有娴熟的实践指导能力。该观点实际上是在理论联系实际上对 “双师型”教师提出了要求。接近于“双师型”教师内涵的应有之义。

(三)双证书说

“双师型”教师的“双证书”观点主要从外在形式上对是否构成“双师型”教师进行了规定。它强调“双师型”教师是高校专业课教师中拥有教师资格证书与一定等级的社会职业资格证书的统称。该观点十分方便人事部门在实践中统计本单位拥有“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较受院校欢迎。

(四)双师素质说

为了回避“双师型”教师内涵难以准确表述的问题,或是在实践上试图统领各种提法,学者们提出了“双师素质”概念。双师素质教师的界定主要参考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04〕16号)中三份文件之一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提出的五种基本条件。

(五)双来源说

该种观点强调,“双师”主要是指“双来源”的教师,即从整个教师队伍的结构来说,一方面既有专职教师,另一方面又有兼职教师;既有来自高校的,又有来自企业的。从来源上界定“双师”并没有完整地揭示出“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和本质,仅仅停留在表层,不能很好地反映“双师型”教师的内在能力和素质。

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理解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反映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复杂性,也反映了我国职业教育实际上所处的较低发展水平。通过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上述五个方面分别尝试从不同角度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进行解读,细究起来,均有一定的道理和可取性,而不足之处也同时存在,且十分明显,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归纳总结、提炼。

二、“双师型”教师标准的几点评述

(一)在探讨“双师型”教师标准时应坚持以下四项原则

1.能力素质原则。“双师型”教师的提出是由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特点所决定的。职业教育要求专业教师在思想素质合格的同时,还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一专多能,在教学中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因此,评价、认定和建设“双师型”教师的核心标准就是能力和素质。具体而言就是具备扎实的职业教育能力和较高的职业教育素养。也就是树立职业教育意识、具备职业教育思想、拥有职业教育理念、掌握职业教育方法,能够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设计、讲授和指导,能够掌握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基于校企合作推进专业建设。

2.层级划分原则。目前,“双师型”教师的认定还是坚持教育部评估方案的标准,不管是何种职称的教师,符合了认定标准就可以被称之为“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最核心的要素在于其掌控职业教育的能力和素质,而职业教育是伴随产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即使获得“双师型”教师的认定,也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因此,“双师型”教师应该有一个从低到高成长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如果采用层级划分的原则,也就是将“双师型”教师依次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则更有利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如果在高级中还能进一步划分为副高和正高,形成与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相对应的体系则更为完美。

3.动静结合原则。“双师型”教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且随着社会发展具有不尽相同的含义和特征。换句话说,“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是动态多维的。因此,不能静止地,片面地看待“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接受新观念、熟悉新工艺、掌握新技能、采用新方法。这不仅是一个持续学习提高的过程,更是一个实践操作提升的过程。我们在评价、认定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时就需要从动态发展的视角而非静止地看。

另一方面,“双师型”教师又是和某一具体的发展阶段联系在一起的,是符合某一时期“双师型”教师的要求,这种相对来说“静”的动态就给我们制定“双师型”教师标准提供了可能,也为高职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创造了条件。

4.可操作性原则。基于某一时期相对“静”的属性,“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就可以制定出来。由于其核心内涵是能力和素质,而是否具备职业教育能力和职业教育素养是很难简单地用语言来描述,更难以直接通过定量的方式来确定。只有尽可能地通过某些具备可操作性的指标来衡量,便于实践中的评估和检查。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实践操作标准离大家心目中所希望看到的核心要素还存在差距的现实,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回应学者们提出的“双职称说”、“双能力说”、“双证书说”、“双素质说”、“双来源说”等典型观点为同仁所诟病的原因。不管是教育部2004年评估标准中的4项条件还是2008年修改后提出的3项条件,学者们总能从中找到不足,就在于我们要从对“双师型”教师的理想界定中回到现实的具体认定,不具备可操作性,那就成了“空中楼阁”。

(二)在对能力和素质的追求中界定“双师型”标准

1.基于能力和素质的三级“双师型”教师标准设想。建立科学合理且具可操作性的“双师型”教师标准,其意义不仅在于界定“双师型”与非“双师型”教师,更重要的在于确立“双师型”教师的素质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指明方向。因此,在设置评定标准时应考虑如下三个问题:一是“双师型”教师应该有一个从低到高成长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二是“双师型”教师是“双证”与“双能”的高度统一,是“双师”在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有机融合;三是“双师型”教师是突出以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专业理论水平与实践指导能力相统一的职教教师。在此基础上,可以依次建立初级、中级和高级“双师型”教师评定标准。

2.基于能力和素质的“双师型”教师的三种能力。“双师型”教师应是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要求,顺应社会和时展对高职生的需求,具备较高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与指导能力的高职教师。根据专业和层级的不同,制定出分层次、分类别的标准体系。“双师型”教师标准制定过程中应考虑如下三种能力:(1)教学能力。“双师型”教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能胜任本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能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和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传授最新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的专业成长。(2)教研能力。能把握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根据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要求,面向行业企业开发工学结合的教材,建设校企共建的专业,共育订单人才,大力推进教学研究和改革。(3)实习实训能力。职业教育的属性使得高职院校教师,特别是“双师型”教师应掌握现场教学能力,也就是专业实践指导能力,能及时有效解答和解决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3.能力和素质是“双师型”教师标准的核心要素。官方和学者们对“双师型”教师标准的界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通过对“双师型”教师特征的静态描述来界定“双师型”教师。其实,“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十分丰富,并伴随社会发展呈现出不尽相同的含义和特征来。因此,不能静止地,孤立地看待“双师型”教师。证书职称只是“双师型”教师的形式或外延,能力素质才是“双师型”教师的内容或内涵。既然“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丰富且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和需要而变化,仅从特征的角度和层面去界定,就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近年来的研究现状正说明了这一点。如果在“双师型”教师标准的界定上难以达成共识,弄不清究竟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双师型”教师,那么在培养“双师型”教师方面就只能各行其是了,这是不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

总之,“双师型”教师标准的确立是一个不断发展、永无止境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社会和时展需求以及人才培养质量规格与“双师型”教师标准的界定联系起来,能有效克服在界定“双师型”教师标准时仅仅拘泥于对“双师型”教师特征的表层描述而忽视其目标、质量和效果的做法,有利于以更加宽广的眼界,更加长远的视角,更加符合实际的标准造就“双师型”教师,从而大力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水平。

On Standard of "Double-Competency Teachers" from View of Ability and Quality

JIANG Lan-fen1,XIA Yong-zi2

(1.Human Resources Dept., Hubei Communications Technical College;

2.Dept. of Common Courses ,Hubei Communications Technical College, Wuhan 430079, China)

简述素质教育观的内涵范文2

【摘 要 题】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其素质教育在实践层面上尚处于“试点”阶段,这不仅仅有一个实践滞后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理论先导有待加强的问题。也就是说,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理论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问题也需要作进一步探索。本文从素质教育的涵义出发,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就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并求教于众方家。

一、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基本理论及其探讨

(一)素质的涵义

要明确素质教育的涵义,首先要对“素质”概念有一基本的了解。

1.素质的涵义有狭义、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素质概念,指的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认为,素质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

中义素质概念,是指“未来发展的主体可能性”,亦即“发展潜力”或“发展潜能”。

广义素质概念,也就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则泛指整个主体现实性,亦即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认为,广义素质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作家素质等,都是个体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2.素质教育范畴的素质涵义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的素质概念,素质教育也就是提高主体整个素质的教育。概括地讲,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通过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培养来养成并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素质的涵义有所不同,高等教育阶段的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二)素质教育的涵义

1.素质教育涵义的表述

关于“素质教育”涵义,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涵义作了新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意见》和《决定》的表述可以归纳出,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素质教育的特征

通过分析素质教育的特性,可以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的概念。

(1)主体性。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教育,它强调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这也是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中的应有内涵——人的发展既是全面的,又是主动的,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3)全面性。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并重,要求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4)发展性。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现在的一般发展,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发展对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

(5)创造性。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大批创新人才。

(三)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目前理论界尚未对它作出定义和界说。这里结合素质教育的涵义和远程教育的特征,提出个人的认识和见解。

1.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定位

远程教育是否有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在理论界和远程教育工作者中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已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远程教育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一种,它必然与其它教育一样,也要实施素质教育。从“远程教育”词义来看,它是一个偏正词组,由两个词义框架组成,但其中心词仍是“教育”。远程教育固然有其个性的一面,但它仍然具有教育共性的一面,一样需要按照教育规律的普遍要求,加强和实施素质教育。

2.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特性

远程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与远程教育的特征相结合,实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其特性主要有:

(1)开放性。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特征,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实现教育对象、教育资源、教育时空、教学过程和学习形式的开放。

(2)终身性。远程教育是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教育形式,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体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要求。

(3)个体性。远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个别化自主学习,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相统一。

3.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一个整体概念,而不是“现代远程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简单叠加;同时,它又是一个特定概念,它的涵义既由它的构成要素所承载,更由它所产生的特定语义所决定。把握它的涵义时必须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将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涵义简单移植,二是语义泛化,失去了其特殊规定性。

考察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首先,应基于高等教育来理解。目前,中国远程教育的主体是高等专科和本科教育,因而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核心应是专业素质;其次,基于成人在职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适应成年人和在职学习的特点,符合在职成人发展素质的要求;第三,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体现远程教育和开放教育的本质特征,以学生和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中心,突出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所谓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指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对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在职成人学生所进行的以其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综合为基础的,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的,以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理念和思想。在这一界定中,最根本的一点,是要把素质教育视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面向未来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思想,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

(四)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偏差与误区

由于理论与实践的欠缺与滞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一些偏差或误区。在论述了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什么”之后,为了更好地矫正偏差,澄清认识,从而对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有一个较明晰的认识,不妨打破习惯性的思维定势,变一个角度,即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不是什么”、“不等于(≠)什么”来辨析素质教育的涵义,矫正偏差与误区。

1.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德育

2.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文体活动

3.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课外教育活动

4.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非考试教育

5.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选修课

6.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模式或措施

二、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

远程教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需要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出发,按照现代远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规律,结合远程教育的实践,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看法。

(一)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理念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念的变革是先导。如果没有现代教育思想作指导,素质教育只能局限于实践探索层面,只能处于自发阶段,难以实现向自觉阶段的转变。如前所述,现代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即它是以对人的关注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远程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以培养高等专门人才为目标的社会活动,人居于这一活动的核心,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目的。为此,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对社会有较大作为的高素质人才。再者,要把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在一定意义上说,“终身教育是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展其知识和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过程”。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是终身持续不断的过程,素质教育将伴随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培养完善的人”。作为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现代远程教育,应当而且能够实现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统一。一方面,现代远程教育要为终身教育服务,不断地提高国民素质,不断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远程教育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的本领,不仅对学生“授之以鱼”,更要对学生“授之以渔”。

(二)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

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并不只是通常所理解的灌输与管理,它的深层次的涵义应该是发现、发掘和强化学生的创造潜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造就大批创新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远程教育也要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造,积极主动地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要积极探索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特点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来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现代远程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传播媒体,以学生和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教育形式,其目标是“培养有自主学习能力的远程学习者”。因此,现代远程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突出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技能。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应渗透在专业教育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来实现。在这里,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首先是要从人才培养规格入手,通过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的结合,克服以往过分专业化的弊端,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在坚持高等教育专业教育特性的基础上,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确定与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新型人才培养规格,作为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现实目标;其次是改革教学计划,注重提高人才素质的宽口径的专业教育,推进专业模块改革,改革课程体系,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课程结构模式,加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培养基础较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专门人才。第三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现代远程教育规律,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个别化自主学习环境,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基础以及自己的时间、精力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由学生自己更多地去感受、思考和体验,更主动地去建构知识,掌握所学的学科教学内容,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与方法

推进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远程教育与其它教育一样,也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和弊端。应当指出,远程教育的评价观应是“发展”而不是“选拔”。为此,要改变以往的“常模参照测验”为“目标参照测验”,用“达标程度”评价来替代“水平选拔”评价。其次,要改革考试制度和办法,改变以往的“一点式”考核评价为“多点式”考核评价,改变一次性考试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形成性考核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把着眼点放在全面测评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上。第三,要尽量避免“教考分离”带来的“教考脱节”现象,在保证教学分离的公正、客观的同时,也要按照教育规律的要求,解决好“教考脱节”问题,使考试评价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改革,最终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简述素质教育观的内涵范文3

6.2.为什么艺术只能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

6.3.简述意象的孕育。

6.4.怎样理解意象生产的双重的涵义?

6.5.怎样理解天才是客观存在的?

6.6.艺术想象力在意象生成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6.7.艺术技巧与形式的审美价值是什么?

6.8.简述艺术形态的划分的几种标准。

6.9.谈谈对于艺术接受的核心的理解。

7.1.简述席勒《美育书简》的历史贡献。

7.2.简述分析审美内涵时应注意的原则。

7.3.简述美育与审美活动的关系。

7.4.美育的功能是什么?

参考答案

6.1.为什么艺术首先存在于艺术的意象世界中?答:艺术品的核心是意象,每一个实在的艺术品都由意象世界构成。虽然艺术品是一个多层次结构,但意象是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的关键层次。如果一件东西不能够提供意象,或者不能转化为意象,就不能称之为艺术品。在这个意义上说,艺术的本质体现于意象世界,从存在方式说,艺术只能存在于艺术品的意象世界之中。

6.2.为什么艺术只能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答:艺术意象是一种精神存在,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成果,或者说,是主体在艺术创造和欣赏时所生成的一种综合的意识形态。一方面,意象与艺术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意象实际上是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审美心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而另一方面,意象又与艺术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接受者在欣赏的时候,是以自己已有的审美经验为基础的,他在观照艺术品中所凝定的意象世界时,并非被动地照本全收,而是在感受、体验的同时加以重建和再创造,形成新的意象世界,这才是接受主体所欣赏的真正的审美对象。所以说,艺术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意识中,没有主体,意象是不可能存在的,艺术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

6.3.简述意象的孕育。答:意象产生的开端始于意象的孕育。它首先是艺术家实践的产物,是艺术家主观同客观世界的存在发生交互关系、交互作用而生成的。它必然是以主客体的相遇开始的,而这种相遇是一种因感动、感应而引起内在情感激荡的关系。除了感动之外,主体还需要一种虚静的精神状态,即一种_要排除杂念,集中精神;二要超越知性逻辑,进入感性直觉的状态,使日常“自我”暂时退隐、消失,以虚空的心胸接纳万物,孕育意象。当主体与世界相遇时,在特定的条件下,还会引发艺术家的创作冲动。艺术意象产生是主体与客体的特殊联接,当两者相撞时,艺术家便沉浸在一种非功利、非认识的审美状态中,通过主体与客体、意与象、情与景、内与外、质与文等的反复碰撞,不断渗透,相互交融,酝酿出艺术的意象,如孕妇十月怀胎,艺术意象在不断孕育中逐步形成。而当艺术家的意象孕育成熟,其自身就有加以表达的内在趋向,这时就进入了艺术意象的生产阶段。

6.4.怎样理解意象生产的双重的涵义?答:艺术生产具有双重的涵义:它既有生命孕育分娩的意思,即事物的从无到有,存在的由隐到显,同时又有工艺制作、生产的意思,而这两种意义都与艺术品的产生有关。(1)意象的从无到有就是要将主体在酝酿中的隐藏在深层潜意识的意义明晰化,把散漫的、不可把握的感觉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整体。(2)意识的从无到有,还在于意象的意义内容在“无”的运动中最终获得外在形式符号,转变为“有”。(3)意识的从无到有,没有物态化与物化的实在形式是不可能实现的。(4)艺术意象的创造和艺术品的完成,实质上也是一种生产。

6.5.怎样理解天才是客观存在的?答:天才是客观存在的,天才的形成是与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的实践两个方面合力的结果。阿勃拉姆斯曾经把天才分为“自然天才”和造就的天才。天才独特的艺术创造力主要表现为艺术敏感、艺术想象力、艺术技巧和灵感等方面。

6.6.艺术想象力在意象生成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答:艺术想象力是指艺术家在感受生活,孕育意象过程中展开想象、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的能力的程度。它不同于日常的逻辑思维能力,它可以超越抽象概念、判断、推理,超越正常的逻辑时空,以艺术的感悟主旨为归,从而形成独特的心理时空和情感逻辑,来追忆、引发、整合心理意象。需要强调的是,艺术想象力不仅仅是唤醒和引发丰富的形象、感受,更重要的是将其融会和整合。这种融合的基础就是艺术想象中基本的主体感悟主旨。

6.7.艺术技巧与形式的审美价值是什么?答:在艺术家准备表达、操作时,心中意象并不一定已非常清晰、完善,正是靠着表达和操作运动,艺术意象才逐渐鲜明、完整并得以最后定型、完成。艺术操作与技巧是意象孕育的继续与完成。在一定意义上说,艺术操作就是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是艺术创作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环节。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艺术的形式,它是艺术技巧运动的物态化和凝定。艺术技巧所展示的美就作为意义凝聚于形式的符号中,形式静态地表现了艺术生产的动态运动。艺术欣赏者可以通过艺术形式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技巧的关。因此艺术形式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艺术家在对艺术真谛的体味与投入中,运用熟练的技巧,在审美状态中所创造出的形式,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在形式符号层次上的统一,是艺术的意义凝聚于“有意味的形式”。

6.8.简述艺术形态的划分的几种标准。答:第一种是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例如亚里士多德的分类方法:第二种是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例如莱辛的分类方法:第三种是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6.9.谈谈对于艺术接受的核心的理解。答:艺术接受本质上仍是一个意象生成的过程,接受者所欣赏的仍然是艺术意象,但是必须借助于符号形式。接受者在读解形式符号的过程中,根据符号的暗示而由自身的主体意识重建意象。因为艺术符号的特殊性,它对其意义的表达只能通过象征与暗示,所以艺术接受者就不可能完全获得来自于艺术创造者的原始意象。而是根据符号的暗示引导重建意象,因此,意象的重建是艺术接受的核心问题。艺术的接受是个阶段性的过程,其中阶段性的变化,指的是接受者随着艺术品的符号与意义的关系的深入发掘而导致的主体感受的变化。这个过程可以分成观、品、悟三个阶段。

7.1.简述席勒《美育书简》的历史贡献。答:席勒的美育理论在西方美育思想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哲学的高度解释审美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独特目的,并把审美教育的目的和审美活动的性质内在地统一了起来。(2)明确揭示审美教育的价值是完满人性。(3)回答完满人性的方式——人性统一的根据就在于自身。

7.2.简述分析审美内涵时应注意的原则。答:(1)对美育内涵的确定应该体现手段与效果相一致的原则。(2)确定美育的内涵还应遵循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兼顾的原则。所谓直接效果,主要是指通过审美教育,在个体身上所产生的陶情怡性、意志感发、心灵愉悦等直接的成果效应。所谓间接效果,则是指通过审美教育直接效果的不断积累,从而导致个体心理结构的重大变化以至形成完美人性的终极性的成果效应。(3)确定美育的内涵还应遵循独特性的原则。所谓独特性,就是指审美教育不同于智育、德育、体育等其他教育形式所独具的本质属性,审美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确定审美教育内涵的根本依据。

简述素质教育观的内涵范文4

编者按本刊从2012年第10期开始进行“关于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探讨”,先后发表了多篇有关教育质量标准的文章,如王忠敏的《对教育质量标准的思考》、赵伶俐的《以人才质量为核心统摄教育质量》以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的《时代的选择:建立教育质量国家标准》。

为什么关注该话题?源于我们一个基于常识的判断:没有标准的质量观,不过是“空中楼阁”。所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既是《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也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深入分析国际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北京师范大学的辛涛、姜宇提出,我国教育质量标准的核心应确定为学生的学业质量标准、并应着手厘清质量标准与课程标准的关系等等,颇具启发性。

“普九”和“两基”工作基本完成后,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就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可以说,建立教育质量标准,以此来指导教师教学实践、改革教育评价方式、保障教育质量,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我们对于教育质量标准的认识并不清晰,对于质量标准与现行的其他教育标准之间的关系还不明确,教育质量标准制定的程序也需要进一步讨论。建立我国教育质量标准,需要界定教育质量以及教育质量标准的概念、内涵,深入分析国际上教育质量标准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国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认真回答上述几个关键问题。

一、教育质量及其标准的基本内涵。

提高教育质量,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教育质量,怎样的教育是高质量的教育。然而,教育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评判一个地区教育质量高低并不容易。国内外关于教育质量的研究一般存在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把以学生学业成绩为主的教育结果、个体与家庭等因素和学校教育过程都视为教育质量的组成部分,进而讨论个体和家庭因素、学校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如经合组织OECD于1995年提出的教育质量框架——《OECD国际教育指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005年全球全民教育监测报告》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定义教育质量》的教育研究报告。这些教育研究报告的特点是,通过对相关教育研究结果的回顾和总结,提出理解教育质量的框架,但严格来说,它们对教育质量的理解仍是概念上的,难以利用此框架建立起可进行评价的教育质量标准。第二种观点是从学校教育的立场出发,不考虑个体因素,假设学校教育的各个因素都对教育质量有实质性的影响,列出了包括教育结果和学校教育过程的质量指标,进而考察教育在这些指标上的表现,如《欧洲学校教育质量》研究报告。第三种观点只保留了核心的教育结果,即对学生学业水平(也就是教育质量的现状)进行描述,而不做解释,如《巴西教育质量指标》(Brazilian Education QuMiW Index,IDEB)仅使用学生学业成就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其质量指标简单明确可操作,当然,不足之处就是缺乏系统的对教育过程的探讨。

深入分析上述几种不同框架,我们可以发现,第一种观点对教育系统的质量提出了理论构想,考虑到了社会、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用以解释教育质量的现状,但主要停留在概念层面的分析和理论层面的研究探讨上,难以用来制定标准。第二种观点相对于第一种来说较为简化,但由于教育过程是一个复杂而难以控制的变量,评估时可能存在操作性差、周期长、花费高的问题。第三种观点直接以教育结果为质量对象,保留了教育质量的核心,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质量指标明确。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我国的教育质量标准的核心应确定为学生的学业质量标准。这是由于教育系统非常庞大,如果对教育所涉及的诸多要素,如学生及家庭、教师、学校、教育投入、教育过程和教育产出等都纳入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话,必将是一个十分宏大而难以实施的评价体系。结合国际上对教育质量定义的探索,并充分考虑到教育质量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我们认为在这个庞大的体系中,能够代表教育质量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教育结果,也就是看学生经过一定的教育经历后能够达到何种能力水平,是否能够满足国家和社会的教育目标和期望。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提到的学生学业质量标准,不是指在大规模学业水平测验当中体现出的学生成绩水平,而是指在经历一定教育阶段后,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能否体现国家与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具体而言,就是我国的教育质量标准应描述和规定学生在完成各学段教育时,应具备的与进一步升学、进入社会或今后发展有关的基本能力和关键素养以及这些能力或素养的具体水平。

二、基于国际经验对教育质量标准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

当前,世界各国并没有与教育质量标准直接相对应的词汇,也没有对教育质量标准的概念内涵做清晰的界定。但自上世纪80年代英国颁布《1988年教育改革法》、美国兴起标准化运动(Standard-based reform)开始,世界各发达国家纷纷开始了建立和完善学生学业质量标准的教育改革。像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法国等国都相继修改教育标准,从国家教育战略发展的角度提出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能力。世界各国的探索,为我国建立教育质量标准提供了宝贵经验。具体来说,当前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教育质量标准形式:

简述素质教育观的内涵范文5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 大学英语

1 正确把握英语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在联系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文化素质教育,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通过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由此可见,所谓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使学生们得到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的若干知识,得到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从而成为有良好素质的人。

纵观前些年的大学英语教学,英语教学的着眼点多放在听、说、读、写等应试能力的训练上,许多教师仅仅将英语教学看成是语言能力的训练,将四、六级通过率作为教学目标,而很少将英语作为一种文化来传授,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实际上,英语语言的学习,就是英语文化的学习,也就是人文素质提高的过程。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加强文化学习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语言意义的理解和得体地使用语言,能够减少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用语失误,从而更好地与使用英语的人进行交流,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英语真正成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工具。另外,通过客观全面地分析介绍西方文化,使学生能够全面地认识世界,思考世界上发生的问题,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流意识,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并且能够全面公正地认识中西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全面提升素质。wwW.133229.cOM反过来,文化知识的学习,人文素质的提高,也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

2 深入挖掘英语教材中蕴涵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大学英语教材作为人文类教材,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如(1)摒弃功利价值,追求简朴自然。如《大学英语》等二册the professor and the yo-yo中记叙了爱因斯坦性格的几个方面,他摒弃社会功利,追求简朴,谦逊自然,毫无矫饰。若不具备如此良好的人文素质,爱因斯坦也许很难有那么伟大的成就,造福人类。第三册why i teach中,作者以充满激情的真挚笔调讲述了他对学生的热爱,教书丰富了他的人生,使他和学生共同成长,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作者视富贵如浮云,追求人生真谛的心声让人振聋发聩。(2)走出狭隘的自我,提升人生境界。真正意义的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是走出狭隘的自我天地,树立起对于他人、社会以及自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博爱的胸怀面对整个世界。going home中文戈的妻子以宽厚的胸怀包容他的错误,用爱的黄丝带温暖他的心灵,爱的感化使得一颗迷失的心重新踏上光明的人生之路。the woman who would not tell中的贝蔕冒着生命危险救助北方军官,因为他不是敌人,也是某人的儿子、丈夫和父亲,一个受苦受难的人。她们的行为向我们指明了一条博爱的人生之路。(3)藐视困难和失败,坚忍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a fan’s notes中莎拉虽然身患脑瘫,但她藐视困难的勇气和阳光乐观的性格带给每一个读者启示和鼓舞。(4)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培育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培育学生善待自己、他人和自然,使他们能够与他人、自然和社会和谐相处。is there life on earth? 等课文都关注这一主题。我们应当充分挖掘和使用好教材中的人文教育素材,使学生真正领悟其中的文化内涵,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人文素质教育。

3 教师要善于发挥教学中的人文因素,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大学英语教师在课程运作中,应研究如何根据篇章内容,灵活安排课堂讲授,充分挖掘教材潜力,将所要传授的知识。尤其是所要培养的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念等化整为零,潜移默化地融合、渗透于主体课程的介绍与讲解之中。不仅如此,还要研究如何加大用英语进行课堂讨论的力度,对学生进行熏陶和启迪。从而既锻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促进其听、说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启发学生心智,提高素养,使学生于不知不觉之中受到教育。

(2)教师应充分发挥情感因素,进行有效良好的课堂互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间互动的内容不仅仅是课本知识,师生间除了语言点操练或巩固的互动外,完全可以就成长、健康、人与自然、人与人交往等内容进行交流,就某些方面获得指导或达成共识,师生各自的态度价值观也因有所分享而相长。互动教学是以发展学生的主体人格为价值取向,着力关注主体的心态开放、个性张扬和创造性的开放。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所以在互动过程中不仅有了信息与思想的交流,而且会产生情感与心理反应。既可以传授知识,又可以使学生形成一定的价值观。有足够的空间让师生或生生之间进行有意义的精神互动。教学互动不是文本知识的简单交接,而是将教材知识、学生已有知识、教师具备的知识三者“投放”到特定课堂情景中,在互动过程中促成知识之间的融合、修正和生成新知,从而实现心灵对话、情感交流。

(3)教师还应建立愉快的课堂气氛、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须以爱施教,以情育人,既严格要求,又善于灵活处理和对待。同时,努力创设优良的课堂教学环境和融洽的师生、生生关系,改善课堂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增强其自信心、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主动配合,力争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优化其态度、情感、价值观念、信仰等,不断提升其人文素养。

(4)教师应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给予学生人文关怀。良好的人格素养,在外语教学中无疑会显现其独特的魅力。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也会喜欢他的讲课。正如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言:“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代替教师的人格作用。”外语教师高尚的人格特征,对学生具有磁铁效应:学生会愿意和老师接近,乐意跟老师交流,愉快地向老师学习,可谓是“度德而从之”。德国的迪斯多惠就明确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旦外语教师以健全的人格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桥梁,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把他当作最可信赖、最可亲近的人,视为自己的良师益友,推心置腹地谈思想、谈学习、谈感受。

4 结语

总之,在英语课程教学中做好人文教育,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以高尚的人文灵魂、深厚的学术功底、灵活多样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实施教育,课程教育就会含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简述素质教育观的内涵范文6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景观;文化内涵

现代设计学科体系中,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景观设计学三者并重。但在当今大学校园建设中,高校管理者重视校园建筑和校园规划,忽视校园景观设计,对于高校景观中宜人空间的设计及文化内涵的表达几乎不予理睬。大学管理者习惯将校园景观的元素分解,从属于校园规划和校园建筑体系中进行营造。在有限的校园景观建设实践中,大学建设者们关注较多的是有形校园景观的物质构成,包括景观的构成元素及空间尺度、比例、序列、色彩及风格等;而对无形的校园文化内涵表达则关注不够,景观的物质构成几乎和文化内涵脱节,许多大学校园养眼不养心,因为没有了文化底蕴而使得景观缺乏个性与灵魂,空间感趋同。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各高校的扩建也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但人们更多的是对高校校园建筑营造的物质空间的研究,对于高校文化内涵体现的研究也仅限于在建筑中的体现,景观设计中空间的营造及空间文化内涵的体现也只是作为建筑的附属品,进行宏观的研究。

国内关于大学校园文化与景观营造的研究并不多,相关书籍中,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陈于仲编著的《大学校园建设规划论》,对文化景观的规划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作了令人信服的有理有据的论述和探讨。相关的文献资料中,东北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关崇(2006)在《大学校园绿地系统规划研究》中,认为文化氛围的营造应该作为大学绿地系统构建总方针之一。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胡凯华在论《大学文化与园林景观的营造—以武汉市为例》中,以大学校园文化为切入点,探讨了大学文化与园林景观营造的关系;高成广、谷永丽等(2008)认为大学园林是文化的生态基础,是校园文化历史积淀的物质反映。江芳(2006)以顺德职院滨江公园的的景观设计创作为例,阐述了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另外还有许多学者从景观的教育功能上,强调营造具有文化品味的校园景观的重要性,如葛盈辉、金卫华(2005)在《大学文化品味的营造与提升》中认为校园景观文化对身处其中的师生是一种无声的“境教”,是一位无言的教授。

所以校园文化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实现显得尤为重要,此研究具有以下积极意义:

一、指导和完善现有的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对设计理论探讨给出明确的定位和思路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城、大学新校区建设也紧跟着迅速发展,而教育理念的不断变化对育人环境也提出了新要求。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绿化点缀的人工环境设计一,校园景观设计应该要能够体现每个学校特有的精神状态和特殊的文化内涵。这样的大学校园环境景观才能是人性化的设计,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其求知欲望,营造良好的思想和文化交流的氛围。本文得出的具体的原则和方法,给校园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提供设计经验,纠正设计误区

目前校园景观设计过分重视校园景观的观赏性,新校区景观普遍存在大而空的问题,校园能够供师生交流以及体现学校特色的环境空间很少。本文在景观与校园文化的融合问题上探讨的同时,让大家明白什么是校园真正需要的环境景观。

三、综述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动态和课题组的见解

现代景观设计是一门融合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和行为心理学三方面内容的学科。现代景观设计虽然在中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己从早期注重面积的绿化阶段,注重视觉效果的美化阶段,逐渐走向考虑场所特点,综合多元内容,并结合生态学理念的新阶段。

校园文化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实现途径研究以景观设计学为基础,从景观设计和城市规划研究中汲取养分,主要集中讨论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理论层面——文化与景观的关系。在校园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将校园文化与景观进行融合的研究与探讨。通过对校园文化与校园环境景观的定义,强调重视校园环境景观的构成要素以及校园文化性景观和校园环境景观的文化性。

二是实践层面——对于实现途径的研究。校园文化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实现途径研究是本课题重点探讨的内容,以视觉审美学和环境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为基础,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机制的理论基础,校园文化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实现途径研究探求校园景观设计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通过查阅大量关于校园景观、大学校园文化、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校园历史、文化表达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以及些相关书刊、报刊和网络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确定研究的内容等。根据所查资料对相关校园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校园文化景观的环境要素,景观构成要素,文化特性,了解不同景观区域文化景观的特点及联系,了解校园文化景观的现状及不足。通过访谈形式,随机选择学校师生,对部分高校的历史文化及校园景观改造建议进行调查,掌握师生对文化与景观建设的建议。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对部分高校历史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以此为校园文化景观所表达的文化提供参考和依据,进而找寻文化景观的设计手法。

研究的途径主要分为以下六个步骤:①确定研究对象;②解读研究对象;③探求文化内涵;④实地调研分析;⑤实施原则、策略、途径研究;⑥得出研究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1]朱新民.浅谈校园景观的构成形态[J].山东环境,1997,06

[2]朱小根.论高校的软性管理[J].学术论坛,2000,04

[3]王正星,刘桂云.试论新时期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教育功能与建设[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0,06

[4]黄厦.高校校园环境营造的几点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2

[5]朱元恩.大学校园环境景观的概念设计[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10

简述素质教育观的内涵范文7

根据形式逻辑的规则,概念的表述是种差加属概念。“种差”即被定义事物的本质特征;“属概念”是比被定义概念更广泛的概念(或称上位概念)。“种差”,反映的是事物质的规定性,决定了某物之所以是某物,并与他物相区别。这样的规定性称之为事物的本质属性,反映在概念中就构成了概念的内涵。“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有关的本质属性”。所以,揭示概念的内涵,必须首先分析事物的本质和本质属性。成人教育的对象是成年人,上位属概念是教育,与之紧密对应的概念是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儿童教育。成人教育的概念要符合教育概念的范畴,同时还要表明与儿童教育的本质不同,从而证明自身是一种独特本质的教育类型。这样的概念才是被大多数人接受的立得住、说得通、经辩驳的概念。长期以来,人们对“成人教育”的认识经历了从“成人”概念展开分析,到回避正面解释“成人”概念的过程,结果是对成人教育内涵和外延的理解越来越乱,成人教育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低,逐渐有被错误替换和取消之势。

二、成人教育定义的辨析

综观历来中外的成人教育概念,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一是要素叠加法。要素叠加法是叠加成人教育定义中的基本要素进行概念表述的方法。根据“成人”和“教育”的单元含义从字面意义作出综合概括,这种解释的代表是1988年王茂荣、朱仙顺的定义。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所属社会承认”,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在本质上进行界定,所以难以被真正接受。1976年《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对“成人教育”的界定,强调成人和成人教育的形式特征,但简单地把成人年龄的下限定在15岁(以上)或某个固定年龄,没有从本质上揭示成人对象的内涵,把成人教育排除在正规学校和大学系统之外,也与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事实不符。二是功能枚举法。功能枚举法是列举成人教育所具有的功能、作用、意义等内涵来进行概念表述的一种方法。比如,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书《学会生存》对成人教育的界定。它未对成人教育的本质作确定性的描述,只是从不同教育对象和学习目标的角度提出功能性定义。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其修订后的定义指出成人教育是为了个人的充分发展及个人与社会(包括经济、文化)发展的协调,进行的旨在改变自己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对“成人”概念作了避实就虚的处理,只对那些无关紧要的特征进行了描述,不能从根本上揭示成人教育的内涵。三是内涵解释法。这种方法通过解释成人教育的内涵来进行概念表述。20世纪60年代,第一次成人教育比较国际会议(美国埃赛特市,1966),给出了成人教育的定义认为成人教育基本上是提高性质的继续教育,从形式上描述了成人教育的内容,但没有从本质上揭示成人教育的内涵。1988年,刘雍潜给成人教育的定义,揭示了成人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和成人教育的职业性特点,但没有揭示成人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本质区别。1982年,梅里安的定义,从社会学的角度笼统地认定成人教育是成人状态的人进行的持续性学习活动,没有说明到底“成人状态”是什么状态,也没有指出成人学习以自我内化为主要学习方式的特点。1990年,关世雄主编的《成人教育辞典》中撰写的“成人教育”词条,强调的是在职人员教育,没有全面、深入、系统规定成人教育的本质。1990年,台湾黄富顺教授的定义强调了“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并阐明了成人教育的目的,但仅仅是对成人教育的内涵解释,没有对其本质进行真正规定。1996年,叶忠海的定义强调成人教育是一种非传统、具有自身特色、独立的教育活动,体现了“学决定教”按需施教的特征,考虑到了人的多方面需要和成人教育对整个社会的直接影响,吸收了终身教育的思想。但用“非传统”的负概念来标识其种差略显不妥,同时“为所属社会承认的成人”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什么样的人才被社会承认为成人仍没有明确界定,本质内涵依然没有揭示。要素叠加法,简单地用年龄作为区分成人的标准,或者用成人概念重复定义成人教育概念,属于同义反复或模糊替代。功能枚举法只是对成人教育的作用、意义的阐发和罗列。内涵解释法并未充分反映成人教育的内在本质。由于对成人教育本质内涵揭示的缺失,这些成人教育定义,在逻辑学上还属于描述性或解释性的概念。布列钦卡指出:“而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实践教育学专业用语或专业术语又均来源于口语或日常语言。因此,它们所指示的东西,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足够精确。具体而言,其缺陷主要有二,一是多义,二是含糊不清。”

三、成人教育的新定义

作为上位属概念“教育”的定义,基本上都将教育视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现象。《辞海》、《教育大辞典》、叶澜著的《教育概论》和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所编的《教育学》认为: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王道俊、王汉澜主编的《教育学》和袁振国主编的《当代教育学》、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和必要手段。把培养人看作是教育的本质,但是培养是教育的同义反复,是一个抽象和模糊的概念,无法说明教育活动(现象)与其他社会活动(现象)的质的区别。教育作为一种与人类社会共存的社会现象,必然有着与政治现象、经济现象完全不同的质的区别。无论培养人,影响人的知识、技能、心理的发展,还是传承社会文化、生产经验、将自然人转变社会人、文化人,其本质从哲学上讲,就是建立人与世界认识关系的活动过程。建立关系的过程包括主动构建和被动构建。人的方面包括生理上的身体素质和心理上的心智素质。世界可分为外部的由自然界、人类社会组成的客观世界和内部的以人的思维为核心构成的主观世界。人与世界的认识关系是指人自身对与其有关系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与把握。人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在于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这个世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从而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所以,教育的本质是认识世界,即建立人与世界的认识关系的活动过程;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世界的认识,达到使世界对人类自身带来价值的目的。目前对于“成人”的界定,综合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律学的观点,成人被认为身体各方面均已成熟、个体达到心理和情绪上的成熟、能够在社会上承担一定角色、开始享有各种法律规定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人。这些都是从自己的专业角度来认识成人的,而没有从哲学的高度、教育学的角度、社会学的深度来认识成人。我们认为,成人首先必须拥有自我意识、能够自主学习并以自我内化为主要学习方式。这样的人才能在没有外界提醒、催促的情况下,正确认识自身,主动接触客观世界和信息,主要通过交流、自学、自悟、反思等方式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行动,以此为动力不断成长、进步。其次,成人必须拥有独立自主影响、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成人不仅能不断地改造、发展自己的内部世界,还有独立的意识、能力和资源改造、影响他周围的外部世界。通过观察我们身边的成人世界,成人一般具备这两个条件,或者说必须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成人。通过以上对教育和成人本质的分析,我们尝试做如下新的定义:广义上,成人教育是指对以自我内化为主要学习方式并能独立影响外部世界的人施加的建立人与世界认识关系的活动过程。狭义上,成人教育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以自我内化为主要学习方式并能独立影响外部世界的人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建立人与世界认识关系的活动过程。这个定义包括如下内涵:第一,它是为以自我内化为主要学习方式并能独立影响外部世界的人所提供的;第二,它满足成人一生中任何阶段的临时性、多元化、持久性的需要;第三,狭义的成人教育,指的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如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短期政治、技术学习班等;广义的成人教育,是指任何成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的教育行为,如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先进事迹报告会给人的教育、震撼、感动和影响等。第四,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建立成人与世界(包括成人与自然界、成人与社会、成人与自我)的认识关系,从而达到工作的完成、生活的改善、个性的发展的目的,以推动整个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根据教育对象的分类标准,可将各类教育大概分为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所以与成人教育相对应的是儿童教育,而不是与普通教育相对应的教育形式。那么,这意味着成人教育既有全日制,也有非全日制;既有高等教育,也有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既有职业教育,也有素质教育;既有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组织教育,也有工业化后采取的学校教育和各类培训。在这里,成人教育不是普通教育的补充、完善,而是其重要的有机组成,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特点在于灵活多样的非全日制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安排。我们要改变社会上对成人教育(包括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歧视和偏见,在就业、升学、职称评定和公务员选拔中做到与全日制学校教育同等待遇,同时真正提高成人教育的教学标准和教学质量,让成人学生拥有真才实学,使成人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水平和质量相当或高于全日制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

简述素质教育观的内涵范文8

一、抓住学科特点,明确素质内涵

小学数学尽管简单、浅显,但仍然具有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应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

小学数学素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文化素质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已渗透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数学文化具有初级、高级之分。小学数学是数学文化的初级形态,小学数学文化知识素质的形成,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规定,主要包含下列内容:1.正确理解,掌握和运用小学数学的概念、法则、定义、公式;2.正确、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3.正确理解和掌握简单的几何形体知识,培养初步的空间概念;4.能根据数量关系正确地分析和解答应用题。

2、能力素质

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学生可形成数学技能,获得到数学问题的观察力和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力,掌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比较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思想素质和个性品质

根据数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启蒙教育,学生可形成严谨、缜密、科学的数学品质和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克服困难的精神,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二、坚持课堂教学主渠道,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应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进行。如课堂教学、数学竞赛、数学问题征解、数学问题讨论、数学小论文写、数学应用性调查、数学家治学精神的介绍等,都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好方法。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当设计更科学的教学过程,采用更好的方法、手段,选择更有实践价值的内容,使学生既花时少、又学得好、学得活,既使学习有余力的学生学得主动活泼,提高了数学创新能力,又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能学到基本的数学知识,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

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目标决定了课堂教学必须改进,也只有改进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数学课堂教学的改进,我们可以 从改进教学方法上来进行:

1、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

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应用包括两个方面:实质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实质性目标,即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这是教学目标的基础。发展性目标,即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受到能力训练与人格精神的教育培养,这是教学目标核心。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核心,设计扎实有效的教学过程。

2、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

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培养发展的过程。只有当学生本身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全过程时,老师的教学才有望获得成功。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素质才有望成为事实。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一定要努力创设情境,为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供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在素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感受到积极主动参与其中的满足和乐趣,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自主性不断得到培养,个性不断得到发展,使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的主人和良好个性品质发展的主人,这正是我们注重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根本着眼点。

3、重视和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课堂教学不仅要对学生的现在负责,而且要对学生的将来负责,具体地说,课堂教学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只看到当前的学习成果,更重要的是应教会学生掌握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如有序观察的方法、科学记忆的方法、主动合作与大胆求知的方法等等。

4、讲解直观,操作与口述算理相结合

课堂教学要注意数学学科的特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认识规律,用准确、生动、简洁和富于儿童化的语文形象,清晰地陈述,说明或验证数学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精细地观察,一丝不苟地操作,准确完整地口述算理,从而有效地促进知识内化。

5、精心设计练习和复习

简述素质教育观的内涵范文9

关键词: 成人高教;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内涵;特点

收稿日期:2006―01―19

作者简介:罗永彬(1963-),男,汉族,浙江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陈龙根(1952-),男,汉族,浙江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院长,研究员。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成人高等教育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如何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提供优质教育也成为大众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新形势下成人高教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新内涵和新特点。

一、成人高教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新内涵

(一)教育质量的新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针对全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问题,在《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强调指出:“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一个包括高等教育所有主要职责与活动的多层面的概念”。“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系统的组织结构、法定的任务或特定学科的条件和标准”。由此可知,教育质量“涉及到高等教育所有的主要职能及活动:教学、培训和科研工作的质量,即其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课程的质量以及作为教学和科研之必然结果的学习的质量”。强调“不能仅从不同课程的学术作用上去作狭义的理解。还要对有关学生的质量和基础设施及学术环境的质量等问题予以重视”①。

1.主体要素结构内涵

保证教育质量的结构要素,它是由主体构成要素和必要构成要素两部分组成。主体构成要素,是指高等学校的不同群体在各自的岗位上,参与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系统、各个环节显示的质量,这是成人高校内部质量保证的结构要素,也是保证教育质量的主体结构要素。必要构成要素,是指高等学校以外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体制、政策、机制、市场等外部环境要素的质量,这是必不可少的外部质量保证要素。两者存在着以内为本,内外结合,以外促内,以内应外的内在的联系和质量保证规律。

2.过程要素结构内涵

教育质量是与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个动态的概念,也是与成人高校自身所处的地位,人才培养的层次、目标、规格,以及人才培养过程相联系的一个概念,最终则体现于毕业生进入社会承担相关职业的适应度上。由此可见,教育质量是人才成长的一个积累过程,这个过程涉及高等教育所有的主要职能及活动:涉及成人高校教学、培训、管理和科研等要素的过程质量。其过程的结构要素则由不同阶段的教育过程目标、教育实施过程和过程结果评价、反馈、调整等组成的,由低级向较高级、高级发展的一个全程性过程结构要素体系。

3.内容要素结构内涵

教育质量的内容结构要素,正如以上所述,它是由特定的任务或培养目标决定的。包括了高等教育所有主要职责与活动等多层面的内容,具体而言,高校内部包括相关的行政服务体系、学术组织体系、教学与教学管理体系、学生工作体系的各级各类组织对培养人才工作全过程的服务质量,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高校外部则包括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的政策导向、质量监督、检查评估等,人才市场的信息搜集、分析、反馈和促进就业、转换岗位等,以及社会参与、社会评价等的工作质量。

(二)教学质量的新内涵

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核心和基础,或者说是教育质量的狭义理解、狭义表述。因此,教育质量与教学质量是统一的。

成人高校教育质量的高低,最终将体现在所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专业能力、心理素质和身体健康状况的养成上,或者说最终反映在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能在多大程度上适应社会的需要上。因此,“高等学校培养工作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正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反映②,也是教学质量的本质反映。

教学质量的新内涵集中体现在:(1)它是成人高校整体工作质量或者说是成人高校系统管理质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是教师群体进行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专业学术研究,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并与教学对象的实际相结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综合体现;(3)是学生群体的基础、个性、爱好和学习自主性、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发挥程度的综合表现;(4)是教学管理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教学设施、生活设施、教学服务,创造相应学习环境和条件等工作质量的综合作用结果;(5)是成人高校为社会服务提供的主要“产品”,也是它服务于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功能的集中表现。由此可见,教学质量的内涵与教育质量的内涵具有同一性。

二、成人高教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

质量保障体系“是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所有要素的集合”③。即是说把保障质量的诸多要素――人员、资源、管理、业务技术等要素根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组织起来,使之为达到预定的质量目标而互相配合、努力工作的一个动态工作体系。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亦然。它的内涵决定于保障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按照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方针和目标,将成人高校学校内部和外部诸多要素有机地组合,形成一个能够保障教学质量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体系。具体而言,其内容构成如下:

(一)外部保障体系

基于成人高校外部因素涉及经济、社会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带来的产业现代化、信息化、知识化的快速发展,驱动了产业结构、职业结构、人才需求的专业结构、素质结构的不断变化, 促进了社会人员快速增长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等。这些外部因素对教学质量方针和目标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建立与之相对接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首要的。包括建立学习、认识和实施政府颁布的有关政策法令、发展方针、规章制度等宏观导向、约束、保障和评价体系;掌握人才市场对成人高校培养的人才需求量与质的动态信息,毕业生进入市场反馈的量与质的有关信息,以及分析、调整教学质量目标等工作体系;接受社会对成人高校的需求信息和社会评估等工作体系与成人高校外部方针、政策、规范、法规、制度、程序、规范、环境、相应的运行机制等宏观体系相对接的组织和机制保障体系。

(二)内部保障体系

成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和核心部分。也是成人高校内部系统诸多构成要素的质量保障和诸多工作环境质量保障的综合表现。具体而言,主要包括:(1)组织质量保障。系指学校行政组织系统、教学和学科组织系统、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系统、生活管理和服务工作系统等提供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2)教学质量目标和质量评价体系。系指专业设置质量、新生录取质量、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方案、课程模块、课程要求、课时教学要求、教学工作程序和规范、教学资源指标、学生学习规范、其他教学文件、教学实践基地与实验设施、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毕业生就业质量等质量保障体系。(3)人员质量保障体系。人员质量保障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特别是教师的质量保障和学生的质量保障是教学质量保障的重中之重。当然管理人员队伍和其他服务人员队伍的质量也是不可忽视的必要条件。必须通过对人员的考核、聘任、培训、晋升、解聘等途径提供保障。(4)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体系。系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毕业环节、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上述各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体系,上述各教学环节的优化、高效的运行机制,不同阶段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等。(5)教学质量观念和方法保障体系。系指ISO质量管理体系的有关理论、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观、科学发展观、人才培养素质观、优化课程结构观、终身教育观等为导向,确立相应的思想保障以及从高校实际出发,通过深化改革等途径来实现。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三、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特点

(一)构成体系性

正如以上所述,成人高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由高校的办学观念、内部的相关方针、政策、规范、制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及其运行、教师的学术质量和教学水平、学生的基础素质和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等构成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国家、社会提供的相关方针、政策、法规、程序、规范、信息和相应的运行机制等宏观质量要素构成的高校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所组成,从而鲜明地表现出构成体系性的特点。

(二)质量保障性

教学质量既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命线,就必须将保障教学质量作为成人高等学校的第一追求。人才培养是一个过程,教学质量既表现在人才培养的最后结果――毕业生服务社会的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上,也表现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和服务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的工作质量上。只有不断提高教学过程和服务过程的质量,相辅相成,教学过程质量才有保障,进而保障人才培养的总体质量。从而,在目标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三个层面上形成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质量保障性特点。

(三)全员参与性

人才培养是成人高校的基本任务,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离不开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由领导、职能部门人员组成的组织体系,教师、教学服务人员和学生组成的教学体系,以及其他人员组成的服务体系,都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们在教学质量保障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使教学质量保障成为全体师生员工工作质量的综合表现。从而,体现出全员参与性的特点。

(四)过程动态性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质量保障方针、质量目标和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质量保障过程的组织,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的运用,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等,都要依靠各级各类管理人员、教师,以及所有学生或学员在各自的岗位上的积极行动,将各自承担的岗位职责和任务融于实现教学质量目标的过程之中,使质量保障过程成为体现质量目标的过程,并通过质量阶段结果评价及时反馈,对质量目标、质量保障过程进行必要的调整,如此往复循环,鲜明地显示过程动态性的特点。

(五)不断完善性

教学质量保障需要进行全程性监控,包括过程前置监控、过程实施监控和过程阶段结果监控。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性,产生的知识不断更新,工作性质不断变化,工作岗位不断变动,工作单位不断更换,以及人们职业不断转换,教学对象的需求、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使成人高校内部确定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相应的质量标准也处于动态变化中。通过上述的全过程监控,及时反馈和调整,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体现其不断完善性。

(六)形式多样性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教学质量设计、教学质量保障程序、教师质量保障、学生学习结果质量保障、终身学习质量保障等方面。教学质量设计包含教学质量设计观念、教学质量保障直接目的、教学质量保障的规章制度、教学质量全过程监控等。教学质量保障程序包含建立相应组织机构,确定教学质量目标,制定教学质量保障计划,实施教学质量保障计划,进行教学质量考核等。教师质量保障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之处,需要通过试用、聘任、培训、考核、晋升、解聘等来实现。

(七)运行周期性

成人高校培养人才,按学生个体而言,一般从新生入学到毕业或结业为一个周期。按课程而言,一般从课程授课开始到课程结束为一个周期。对教师和所有工作人员而言,一般从接受聘任始到聘任期满止为一个周期。对学校整个工作运行过程而言,一般以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为一个周期。上述各个周期性活动的过程质量和上下两个周期相互衔接质量与教学质量保障关系密切,不仅决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质量,还决定它运行的周期特性。从而体现其运行周期性特点。

(八)全程服务性

基于教学质量保障活动贯穿于学生或学员从入学到毕业或结业的全部学习活动和生活过程之中,同时也贯穿于教师和每一个工作人员从聘任到离任的全部教学活动和管理活动过程之中。因而成人高校的教学质量保障活动既是一个全程性管理活动,也是一个全程性的服务活动。从而鲜明地表现出它的全程服务性的特点。

注释: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 2004.

②王冀生.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J〕.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