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消防安全的重要性集锦9篇

时间:2023-09-25 17:40:33

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字:思想政治工作;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管理;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TU998 文献标识码: A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变化

1、员工的价值取向正在发生变化

社会意识是由社会的存在决定的,目前我国人民的物质条件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在现代企业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员工的思想形态也开始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发展价值观、荣辱观和职业道德要保持在一个正确的范围内,就必须加以正确的引导。如果没有引导或引导不正确,就会在企业员工的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工作中出现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甚至导致违法犯罪,给企业安全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所以,企业需必须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要按照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做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防止企业员工因为思想混乱和失控,导致消防安全事故和交通安全事故,从而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和长期发展。

2、工作的对象越来越具有复杂性

企业员工的配置结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呈现出一种多层次方向发展的趋势。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工作能力和文化程度都不一样,这样就会直接影响企业员工对待问题的态度和对问题的认知程度差异,时刻威胁着企业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的有效管理。企业员工对相同的管理制度就会抱有不一样的看法和理解,有时候也会产生巨大的思想矛盾。无形中为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带来了挑战。所以,企业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针对企业员工开展经常性和规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市场经济组织形式的发展变化

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在不断的发展,经济发展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得到了相应的优化和调整。之前传统的经济结构形式已经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也一样。一些创新的管理方式的产生导致一些企业员工的思想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物质之间的利益关系和矛盾也变得越来越大。一些企业员工想要取得较大的利益,不惜以身试险,给企业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失,也严重的影响城市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要改变这个情况,就需要企业不断的创新和完善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工作的管理体制,积极的对企业员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给员工创造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这种有效的引导和教育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企业的潜在风险,避免威胁和损害企业安全生产和经济利益的人为隐患。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现代企业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地位

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给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企业要想更好更快的发展下去,就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企业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管理面临挑战的应对能力,并能够抓住城市和社会的发展机遇,从而使企业长期安全生产和稳定、持续的发展。

1、有利于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

每个企业都有经营理念和目标,而员工自身也有着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协调好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这样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很好的协调好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它不仅能够实现企业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的目标,而且能够兼顾员工的理想和目标,从而将企业目标和员工目标结合起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另外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使企业领导和员工的思想达到统一,从而促进企业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

加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我国企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加强员工之间的亲密度,建立和谐轻松的工作氛围,减少员工之间的摩擦,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当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的加强时,企业的凝聚力也会得到提升,企业员工会团结一致,这样就会使得企业的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

3、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企业

和谐社会主义的构建是我国一项重要国策,利于我国社会和城市的稳定和发展,构建和谐企业同样也能够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加强员工从事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工作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有利于和谐企业的构建,同时能够促进社会和企业的稳定发展。

4、有利于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

现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因此企业应该加强思想观念的适应和转变,特别对企业领导者而言,应超前和及时转变思想观念,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促进现代企业的发展。而思想政治工作恰恰能够转化思想观念,强化企业领导的思想意识,提升企业应对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挑战的能力,使企业领导人在处理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问题时考虑的更加全面和理性,这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有重要作用。

三、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教育

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慢慢渗透,因此应先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力度,同时通过宣传让企业员工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中地位,为企业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管理提供可靠的保障,笔者认为,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几方面的关键点。

(1)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需要把企业战略作为出发点,并抓住宣传的重点,结合我国经济的状况以及企业自身的特点,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引导,强化企业员工工作中服务企业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大局的意识。

(2)把企业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工作中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作为宣传的重点,增强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同时在进行信息搜集时,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注意要做好提前策划,便于企业领导者的决策。在宣传先进单位和个人时,要善于发现确实有说服力的典型,从而能够进行有效推广,但在反面典型的选择上要慎重。

(3)在宣传方式上,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递。网络计算机的普及,以及网络计算机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特点,能够为企业思想政治的宣传带来极大便捷,而且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借助网络计算机的文字、视频以及图像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加强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提企业高消防和交通安全管理的质量,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一个高素质团队,因此应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团队的建设力度,培养有能力的人才,从而增加思想工作团队的整体实力,为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1)企业应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企业在招聘人才时,要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同时选拔人才的途径要广泛,不仅要在企业内部进行选拔,还可以公开招聘,例如各个高校,科研机构等,在进行选拔之前要注意对空缺的岗位进行分析,避免出现人才闲置等问题。

(2)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合理完善的培养机制,注重思想政治工作者工作能力的培养,提高思想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3)要对人才进行定期考核,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能力。考核内容的制定应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考核方法应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这样考核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4)要建立健全奖惩机制,调动思想工作者从事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工作积极性。奖惩机制的制定在结合自身企业特点的同时,还可以借鉴国内外奖惩机制的的制定,从而使奖惩机制能够得到员工的认可,达到更好的效果。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创新

一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过于单一,宣传方式也很单调,思想政治工作效率低,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对我国企业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的积极作用,就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和方式,通过计算机网络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传播,同时也可以建立思想政治工作交流平台,举行思想政治知识竞赛等方式,加强员工之间的默契程度,同时思想政治工作也能很好的得到宣传效果,提高工作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4、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观念

企业发展的观念应与时俱进,并且要不断的进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还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把创新企业观念做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为企业探索出一条新的思路,这样企业才能在新的形式下持续、稳定的发展。在探索新思路以及创新观念时,首先应充分体现人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加强企业员工职业技能的培训,加强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并且要关心员工、尊重员工、理解员工,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帮助员工解决困难,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企业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工作发展的始终。

总之,新的时期,企业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必然会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在面对这些困难的时候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要积极的采取应对措施,结合企业内部员工不同的思想情况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争取给企业员工提供一个身心愉快,心情舒畅的精神空间,这样才能切实抓好现代企业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工作,提高企业效益和员工幸福度,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和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惠. 谈政治思想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8:9-10.

[2]吴怀涛. 政治思想工作在公司治理方面的重要性[J]. 东方企业文化,2013,06:274.

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应对策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46号),全面落实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提高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实现“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 消防安全社会化管理目标,公安部在全国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范围内推行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

一、推行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高层住宅、大型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场所数量越来越多,高度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多,在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消防监督带来一系列的挑战。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增大,如何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监督管理,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已成为当今社会,特别是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面临的一大新课题。

2012年6月,公安部印发了《关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实行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在全国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范围内实行“户籍化”管理的重要举措。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是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互联网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信息系统,为每个重点单位设置一个专用账户,建立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档案。重点单位负责将本单位基本情况、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逐级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情况等内容的录入工作;及时记录日常动态消防安全管理,利用统计分析功能查找整改消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实行动态监督,定期统计分析本地区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切实提高消防监督工作的针对性。

(一)实行“户籍化”管理,是落实社会单位主体责任的有效途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必须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消防安全制度,组织防火检查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要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组织实施消防安全管理,制定落实更加严格的消防安全措施。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在建立完善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档案的基础上,落实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报告备案制度、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报告备案制度和实行消防安全自我评估报告备案三项制度。“户籍化”管理制度确保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各项规章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社会单位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二)实行“户籍化”管理,是提升消防部门监管效率的重要手段。推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公安机关消防部门在其中必须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系统是原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系统的升级和扩展,建立了消防安全基础档案信息库,提供了“三项报告备案”制度和“三色”预警、信息交流、在线学习考试、统计分析等功能。消防部门担负着业务培训、分类指导、检查督导等重要任务。消防机构要通过“户籍化”系统为重点单位提供消防业务咨询、消防教育培训等[]便民利民服务,并定期向重点单位消防政策法规、消防安全提示、火灾案例警示和消防安全常识。同时,督促指导所有重点单位在系统中建立户籍化档案,及时审查录入的信息,定期组织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推广先进工作经验,提高消防安全管理能力,推动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二、当前推行“户籍化”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工作虽然在加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制约“户籍化”管理工作的瓶颈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重点单位消防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建档率不高。截止2013年11月份,全国尚有10%的重点单位未在系统中建立户籍化档案,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单位建档率不到40%。业务水平不高。虽然多数重点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设立了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明确了消防管理工作的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业务水平亟待提高,从业人员对“户籍化”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尚未提升到法律责任的层面,在思想上轻视、在工作中敷衍了事,在信息录入上被动应付的现象较为普遍。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的 “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主体责任尚未真正得到有效落实。

(二)消防机构对单位的督促指导不到位,动态监管不到位。根据《关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实行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在户籍化管理工作,消防部门要实行消防安全分类预警监督,并加强对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指导服务。虽然近年来消防部队编制得到扩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警力不足的现状,但是与消防部门担负的任务不断外延的现实相比,警力不足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的解决。扑救火灾、抢险救援、火灾防控、消防安保等工作牵涉警力相对较大,消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使得消防部门工作量不断增加。而推行“户籍化”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日常监管工作中,由于信息采集录入的不完善,导致“三色“预警的指导性不强,通过“户籍化”管理系统进行分析研判的有效性不强,从而使得动态监管缺乏针对性。

(三)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各部门、各单位在推行“户籍化”管理工作中,思想、行动、措施尚未真正统一到公安部统一部署上来,保障机制不够健全。检查督导不够严格,部分部门存在尚未制定督导方案、督导流于形式,整改措施缺少针对性等问题;试点成效不够显著,推广“户籍化”管理工作必须试点先行,全面推广,部分县市存在试点建设进度缓慢,典型引领效果不够显著,没有真正创建提供可学可看的工作样板;问责不够严厉,在推广工作中,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责任捆绑制度尚未真正形成,部分地区实行的“领导分片联系、参谋包干到点”的责任模式尚未真正落到实处。

三、深化“户籍化”管理工作的应对策略

针对上述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建议在深化“户籍化”管理工作中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切实落实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是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有效措施。机关、团体、企业和事业单位在消防工作负有法定主体责任,从法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到消防安全管理人,再到单位普通员工,层层建立完善领导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便构建起了单位的全员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和管理网络。严格落实各级人员在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中的督导、考评、奖惩和责任追究机制,将进一步推进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机制必将不断完善。

(二)强化“户籍化”消防管理宣传培训。消防部门要组织对辖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责任人、管理人进行集中培训,大力宣传“户籍化”管理的意义和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对“户籍化”管理工作的认识。培训中要详细讲解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核心内容,指导完善户籍化管理档案,并积极落实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备案、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报告备案和消防安全自我评估报告备案三项制度。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员、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使其掌握消防法律法规和基本消防常识,具备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能力,真正成为单位消防管理“明白人”。

(三)强化督导不断完善消防服务机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单位越来越多,消防人员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难免存在失控漏管现象。为适应新形势,消防机构应将部分监管督导职能交给消防服务机构。建立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消防服务机构,建立消防安全责任自负、隐患自除、风险自担,行业自律、中介组织自我约束、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宏观监管的消防运行机制。将原来社会单位因业务水平限制难以完成的消防管理工作委托给具有专业水平的消防服务机构来完成,消防部门就可以从具体的消防事务管理向宏观的消防指导、服务转变,更好的督促指导社会单位落实“户籍化”管理机制。

(四)积极完善多层面“户籍化”管理方式。结合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完善单位“户籍化”工作,充分利用消防监督“网格化”的管理经验,对辖区内的建筑进行网格划分,实行网格区域责任人负责制,将大片的监管工作细分为小部分,网格责任人对所管辖单位建筑消防设施逐一排查登记,逐级汇总报告;对收集掌握的火灾隐患,逐项上报、逐项查处、逐项反馈;对分类建立的工作台账,进行动态更新,对发现的火灾隐患及时登记,对已消除的隐患及时撤销,实现定人定格、定岗定责、定期定量管理。构建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立体防控”的多层面“户籍化”管理网络,确保辖区建筑有人抓、有人管。“网格化”配合“户籍化”的管理模式将使建筑消防设施管理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马恩强,浅谈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 消防工作简报,第210期.

2.果永红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探讨, 中国应急救援,2013年第04期.

3.陈景新,浅谈新形势下消防安全“户籍化”监督管理工作,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3年第3期.

4.许兆亭,论对现行消防监督检查模式进行改革的必要性,消防科学与技术,2002年第21(1)期.

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重点单位 消防管理 存在问题 管理对策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以下简称重点单位)是消防部门针对一旦发生火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人员伤亡,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不良影响和损失的单位进行重点保护而划分出来的。构建和谐社会,消防安全十分重要,特别是党的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后,单位担负了发展经济的重任,《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61号令》)对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提出了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的要求,但由于我国消防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等因素,客观上导致61号令法律约束力、执行力较差,再加上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内部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十分薄弱,公安消防机构的监督管理也处于弱化的状态,火灾形势越来越严峻,加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已刻不容缓。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管理谈一些自己的思考。

1、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消防设施管理问题突出。

消防安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技术不断推广应用,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应用也越来越广。但消防技术在不断应用中,许多单位的管理跟不上,特别是一些单位的值班人员对消防设施性能不熟悉、不了解,不懂得如何操作。

1.2单位员工流动性大,不熟悉单位内部消防设器材、设施使用

特别对于宾馆、饭店行业,由于各自本身的经营状况,单位内部员工流动性很大,每隔几个月就可能更换一次,从而出现了单位部分员工对基本的消防器材使用都不熟悉,部分员工甚至跟本不会识别和使用。这给单位内部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3消防安全制度不落实,火灾隐患不能得到及时排除

根据公安部61号令规定了单位应当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但是在实际当中,很多单位就没有明显的安全责任划分,导致相关责任人不能按要求履行安全责任制,对单位内部消防器材、设施使用和运行状况不熟悉,一些消防器材、设施的缺少必要的检查和维护导致其不能正常运行的现象也很常见。

1.4单位效益差,消防投入逐渐减少。

近年来,由于部分企业负担加重,效益差,有的重点单位处于亏损状态,消防投入随之减少。此外,由于认识理念上的偏差,导致企业重效益、轻安全,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麻痹大意,于是出现了"三合一"等严重的火灾隐患,随时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1.5企业消防保卫干部被精简或事业心不强。

有的单位将消防工作与其它工作混在一起,归属混乱,职责不清,消防保卫干部待遇下降,等同于企业的一般工人;有的由于精简人员,消防保卫干部面临着严峻的竞争环境,因此,他们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有的现在虽然享受一定的待遇,但也往往一人身兼数职,消防工作难以正常开展。2、针对重点单位消防监督管理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予以加强。

2.1要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自责任

消防安全制度不落实,对于存在的一些火灾隐患就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纠正,可想而知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对这些单位必须督促其严格按照公安部61号令规定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使单位安全管理落实到个人,达到各个部门分工合作,各尽其责,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 

2.2加大投入,加强安全培训力度

针对一些单位人员流动性大,单位临时性员工较多的问题,单位要充分利用有利机会对这部分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比如在敦煌一些宾馆、饭店,流动人员主要集中在旅游旺季的服务人员当中,人员流动相当频繁。针对这一问题,单位在招收季节性服务人员之前就可以组织短期的安全培训班,对一些基本消防器材、设施如灭火器以及消火栓的使用加以培训,培训合格后才允许其进行促销活动。

2.3维护保养好消防设施,做到“四个到位”,即“设施、装备、培训、管理”四个到位。

在消防设施方面,重点单位要严格按消防机构的审核意见施工,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并应通过消防审核和验收,公众聚集场所且应取得《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方可营业或投放使用。在消防装备方面,应按规范要求配备灭火器材和逃生器具,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必须畅通无阻,并应按规范要求安装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在培训方面,单位要采取抓住重点,兼顾一般的做法,凡是重点岗位、重点工种、重要部门的负责人一定要先取得消防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同时邀请消防机构的人员对全体员工进行消防培训,熟悉消防器材使用的知识、逃生方法、疏散灭火技能。 

2.4严格落实隐患整改“三不放过”原则。

即“隐患不发现不放过、隐患不整改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重单位要制定火灾隐患整改制度,对不能及时发现隐患或隐情不报者追究责任,并予以罚款。隐患整改制订“火灾隐患整改情况表”,记录火灾隐患检查人员、部位、内容、处理情况,明确隐患整改期限和责任人,并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并签字。对存在重大隐患的或不能及时整改的,形成专题报告,提出具体的方案,并落实防患措施,保障消防安全。

3、消防监督人员应转变对重点单位的监督管理理念,全面提高消防监督管理水平

热情服务、严格执法是做好重点单位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关键,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必须把服务意识的理念融入到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要改变过去工作的方式、方法,以热情服务来改善对重点单位消防监督管理的效果。消防部门对所辖实际情况,对重点单位及监督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划分,真正把发生火灾后损失大、伤亡大、影响大的单位列入监督管理范围,并把具体的监管单位与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对于所列管的重点单位,消防监督人员要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必须按照《消防监督检查规定》(73号令)对所管单位进行监督抽查,条件许可的可以建立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监督检查视频资料档案,消防监督人员在检查单位时不能仅停留在看汇报材料上,要把被监督单位确实存在的隐患挖出来,指出管理上的漏洞,提出消防设施上的缺陷,使被管理者在事实面前心服口服,提高隐患整改率,并在检查中既能发现一般问题,又能洞察深层次问题,既讲究工作方法,又不失原则,既树立了执法机关形象,又保障了单位消防安全。

消防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做好消防工作非一日之功,做好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好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只有坚持不懈,始终把握住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这个责任主体,建立长效机制,落实各项制度,抓好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的有效运行,自觉接受公安消防机构的监督,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才能构筑良好的消防安全屏障。

参考文献

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重点单位消防管理存在问题管理对策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以下简称重点单位)是消防部门针对一旦发生火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人员伤亡,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不良影响和损失的单位进行重点保护而划分出来的。构建和谐社会,消防安全十分重要,特别是党的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后,单位担负了发展经济的重任,《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61号令》)对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提出了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的要求,但由于我国消防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等因素,客观上导致61号令法律约束力、执行力较差,再加上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内部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十分薄弱,公安消防机构的监督管理也处于弱化的状态,火灾形势越来越严峻,加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已刻不容缓。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管理谈一些自己的思考。

1、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消防设施管理问题突出。

消防安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技术不断推广应用,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应用也越来越广。但消防技术在不断应用中,许多单位的管理跟不上,特别是一些单位的值班人员对消防设施性能不熟悉、不了解,不懂得如何操作。

1.2单位员工流动性大,不熟悉单位内部消防设器材、设施使用

特别对于宾馆、饭店行业,由于各自本身的经营状况,单位内部员工流动性很大,每隔几个月就可能更换一次,从而出现了单位部分员工对基本的消防器材使用都不熟悉,部分员工甚至跟本不会识别和使用。这给单位内部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3消防安全制度不落实,火灾隐患不能得到及时排除

根据公安部61号令规定了单位应当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但是在实际当中,很多单位就没有明显的安全责任划分,导致相关责任人不能按要求履行安全责任制,对单位内部消防器材、设施使用和运行状况不熟悉,一些消防器材、设施的缺少必要的检查和维护导致其不能正常运行的现象也很常见。

1.4单位效益差,消防投入逐渐减少。

近年来,由于部分企业负担加重,效益差,有的重点单位处于亏损状态,消防投入随之减少。此外,由于认识理念上的偏差,导致企业重效益、轻安全,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麻痹大意,于是出现了"三合一"等严重的火灾隐患,随时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1.5企业消防保卫干部被精简或事业心不强。

有的单位将消防工作与其它工作混在一起,归属混乱,职责不清,消防保卫干部待遇下降,等同于企业的一般工人;有的由于精简人员,消防保卫干部面临着严峻的竞争环境,因此,他们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有的现在虽然享受一定的待遇,但也往往一人身兼数职,消防工作难以正常开展。2、针对重点单位消防监督管理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予以加强。

2.1要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自责任

消防安全制度不落实,对于存在的一些火灾隐患就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纠正,可想而知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对这些单位必须督促其严格按照公安部61号令规定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使单位安全管理落实到个人,达到各个部门分工合作,各尽其责,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

2.2加大投入,加强安全培训力度

针对一些单位人员流动性大,单位临时性员工较多的问题,单位要充分利用有利机会对这部分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比如在敦煌一些宾馆、饭店,流动人员主要集中在旅游旺季的服务人员当中,人员流动相当频繁。针对这一问题,单位在招收季节人员之前就可以组织短期的安全培训班,对一些基本消防器材、设施如灭火器以及消火栓的使用加以培训,培训合格后才允许其进行促销活动。

2.3维护保养好消防设施,做到“四个到位”,即“设施、装备、培训、管理”四个到位。

在消防设施方面,重点单位要严格按消防机构的审核意见施工,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并应通过消防审核和验收,公众聚集场所且应取得《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方可营业或投放使用。在消防装备方面,应按规范要求配备灭火器材和逃生器具,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必须畅通无阻,并应按规范要求安装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在培训方面,单位要采取抓住重点,兼顾一般的做法,凡是重点岗位、重点工种、重要部门的负责人一定要先取得消防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同时邀请消防机构的人员对全体员工进行消防培训,熟悉消防器材使用的知识、逃生方法、疏散灭火技能。

2.4严格落实隐患整改“三不放过”原则。

即“隐患不发现不放过、隐患不整改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重单位要制定火灾隐患整改制度,对不能及时发现隐患或隐情不报者追究责任,并予以罚款。隐患整改制订“火灾隐患整改情况表”,记录火灾隐患检查人员、部位、内容、处理情况,明确隐患整改期限和责任人,并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并签字。对存在重大隐患的或不能及时整改的,形成专题报告,提出具体的方案,并落实防患措施,保障消防安全。

3、消防监督人员应转变对重点单位的监督管理理念,全面提高消防监督管理水平

热情服务、严格执法是做好重点单位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关键,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必须把服务意识的理念融入到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要改变过去工作的方式、方法,以热情服务来改善对重点单位消防监督管理的效果。消防部门对所辖实际情况,对重点单位及监督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划分,真正把发生火灾后损失大、伤亡大、影响大的单位列入监督管理范围,并把具体的监管单位与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对于所列管的重点单位,消防监督人员要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必须按照《消防监督检查规定》(73号令)对所管单位进行监督抽查,条件许可的可以建立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监督检查视频资料档案,消防监督人员在检查单位时不能仅停留在看汇报材料上,要把被监督单位确实存在的隐患挖出来,指出管理上的漏洞,提出消防设施上的缺陷,使被管理者在事实面前心服口服,提高隐患整改率,并在检查中既能发现一般问题,又能洞察深层次问题,既讲究工作方法,又不失原则,既树立了执法机关形象,又保障了单位消防安全。

消防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做好消防工作非一日之功,做好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好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只有坚持不懈,始终把握住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这个责任主体,建立长效机制,落实各项制度,抓好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的有效运行,自觉接受公安消防机构的监督,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才能构筑良好的消防安全屏障。

参考文献

[1]《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社区;消防工作;治理

社区消防工作是社会火灾预防体系的重要环节,社区消防工作的好坏,直接反映出一个城市乃至整个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服务功能的好坏,同时也能够反映出其抵御火灾风险的能力和水平。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群众对城市社区消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1 社区消防工作的概念

社区消防工作特指城市中街道范畴内的消防工作。社区消防工作是指公安消防机构依托市街道办事处、公安派出所、社区居委会等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实现消防工作与社区组织、社区公众的有机组合,加强规范社区消防安全管理,提高社区的自防自救能力,增强社区的消防安全环境。

社区消防工作具有区域性、法律性、社会性和群众性。区域性是指社区消防工作是在一定范围或地域内的消防安全活动。法律性是指社区消防工作是一定区域内的消防行政执法活动。社会性是指社区消防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方法和工作环节上都具有社会性。群众性是指社区消防工作对群众的依赖性。群众性既是社区消防工作的客体、又是主体。

2 当前社区消防工作的现状和成因

2.1 街道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没有真正运作

街道负责人思想上对网格化管理不够重视,工作不是主动作为,而是被动应付,存在“上热下冷”现象。街道网格划分不全面、网格责任人不明确,没有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和工作责任真正明确。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成效考评奖惩机制尚未建立,街道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缺少必要的人、财、物保障。在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上级对下级、部门对基层的指导督促不够,基层网格化管理人员不知道如何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不会向群众和企事业单位宣传消防知识。

2.2 派出所“全警消防”工作流于形式

各派出所在现实中地区发展、业务开展以及执法动态不平衡,部分派出所仅作为阶段性工作推进,没有将消防监管执法与其它公安警务工作有机结合。在监管对象上重企业、轻社区,对居(村)委消防缺少指导、监督。在业务上重执法、轻宣教,没结合入户调查、重点人员管控和出租房管理等开展居民防火宣传与指导。消防民警缺少系统的消防业务知识培训,消防专业知识远远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不知怎样检查、应检查哪些部位、如何整改火灾隐患。消防工作考核实施办法不够细全,未能真正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分局消防、法制以及督察等部门对派出所消防工作指导不够深入。

2.3 社区企业单位“四个能力”薄弱

社区企业单位领导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责任意识,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制度不落实,消防安全管理组织不健全。社区企业单位自身不能及时检查发现存在的火灾隐患,或虽发现但不能及时整改。员工消防安全知识欠缺,缺乏对员工岗前和日常消防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和疏散演练,员工自防自救能力和火灾疏散逃生的能力较弱。以上种种,造成社区企业单位自身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火灾隐患,发生火灾后员工不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不会扑救初期火灾,不知道如何引导消费者疏散逃生。

2.4 社区物业服务企业消防管理不力

物业服务企业不能认真贯彻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消防安全职责,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不设置。物业公司从事消防工作的安保人员主要来源于社会招聘,未受过正规的消防管理技能培训,缺乏必要的消防管理知识和能力。由于大部分物业服务企业没有建立健全消防设施日常维修保养管理制度,物业中的建筑消防设施完好率低,致使消防设施形同虚设。由于物业管理中的消防安全工作的政策、法规欠缺,同时现有法律对建筑维修基金的收取、保管、使用等方面的规定,其操作程序复杂,致使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经费的使用得不到最终保障。

2.5 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严重淡薄

居民对消防安全不够重视,缺乏必要的消防常识,平时思想麻痹大意,不懂得本处所的火灾危险性。违章操作、用火不慎等时有发生;逃生通道被人为设置障碍,装修材料带来先天的火灾隐患,电气线路老化的现象普遍。居民平时不积极参加小区组织的消防培训和演练,平时对火灾防范意识薄弱。发生火灾时,不懂得如何报警和使用灭火器,火灾时不知如何逃生,不会自救。

3 加强社区消防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3.1 推动街道网格化的实体运作

各街道要成立专门班子,搭建组织架构,细化划分各网格,进一步明确网格责任人和工作职责。明确街道消防安全网格化工作机构,为街镇开展消防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提供人员、经费和机制保障。要设立专门工作场所,规范工作台账,高效运作各级网格,确保工作有序、有效推进。街道消防安全网格化工作要整合民政、安监、工商等相关部门的社会管理资源和力量,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纳入社会综合管理工作统筹动作。要加强部门间的协作联动,切实形成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整体合力。综治部门要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纳入综治工作、平安建设内容;民政部门要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纳入城乡社区建设规划和体系;安全监管部门要将消防安全作为安全生产和安全社区创建的重要内容。公安消防机构要积极推动区(县)政府、有关部门落实消防工作职责,指导街道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街道消防安全网格化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对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消防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培训内容上力求全面,通俗易懂,贴近工作实际。要依托“智慧城区”建设,研发《社区消防信息管理系统》和《社区消防网格化管理系统》等信息化软件,实现消防工作的动态监管。培育社区消防监管新力量。全力建设、发展好公安消防执法、社区协管员、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联防组织以及消防志愿者四支队伍,努力构建社区消防工作群防群治新体系。积极探索建立电子巡查日志系统,以信息化系统为支撑,强化对社区重点单位、重点部位、重点区域的消防安全检查和日常监管。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纳入政务督查、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考评内容,建立消防奖励经费和惩处制度,严格执行火灾事故责任倒查机制。各级督察部门要不间断督导消防安全网格化工作落实情况,对网格化工作展开督查,形成长效的工作机制。

3.2 全力发挥派出所“全警消防”的主力作用

依托“全警消防”联席会议平台,不断创新联查、联动等方式,推动“全警消防”工作向纵深发展。重点完善防火监督员与联系公安派出所对口指导、驻所作业、联合检查、捆绑督改等工作机制。要提请分局重新修订“全警消防”工作考核办法与消防评分权重,明确分局相关部门及派出所消防工作职责与专兼职民警、其他警种民警工作指标。组织法制、警务督察等部门定期开展消防执法抽查,提升消防执法质量。分局政治处要将消防基础知识列为新警入警和民警晋职、晋级、晋衔等各类培训的必修课程,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消防支队定期派员为派出所民警上门授课,并采取“实地操”方式面授机宜,传授监督执法工作方法和经验。各派出所要定期从消防执法案件中挑选出典型案例组织全所民警学习,不断提升民警消防监管业务的水平和能力。分局各警种要将“全警消防”工作纳入各自工作中,推动分局各职能部门在警务督察、重大安保、火灾事故调查、民爆物品管控等工作中的联勤联动,有效整合警务、警民、警社资源,催生“全警消防”实战功效。消防支队要根据各类隐患特点,制定隐患分析移送流程,分局各相关部门要及时将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并迅速按隐患分析移送流程规定移交属地派出所处理。对于派出所无法独立解决的重大火灾隐患,派出所要及时按隐患分析移送流程规定移交消防支队,由消防支队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疑难火灾隐患分析评估,合力督促落实整改。

3.3 扎实提升社区企业单位“四个能力”水平

落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督促单位全面建立健全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的管理机制,保证消防设施器材配备到位、维护保养到位,定期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和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督促指导单位建立相应消防组织机构,经常组织开展消防培训、演练,切实做到火情发现早、小火灭得了。完善单位应急疏散预案,加强经常性演练,切实做到火场能逃生自救、会引导人员疏散。落实单位消防宣传培训制度,提升员工消防知识知晓率,切实提高员工消防安全素质。

3.4 强力推进社区物业服务企业的消防管理

物业服务企业要建立逐级防火岗位责任制,上至领导,下至员工,都对消防安全负有相应岗位责任,层层明确责任,从而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制度。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和培训,使物业服务企业管理人员增强消防安全观念、消防基本常识,切实掌握相关的消防基本技能,使物业服务企业管理人员会报警,会组织人员疏散,及时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物业服务企业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居民小区内各类消防设施、器材进行系统的维护和保养。要完善规范维修基金的使用管理程序,以便尽快地启动维修基金,确保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经费得到有效保障。物业服务企业要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检查,重点检查堵塞消防通道、占用消防车道、在楼梯间及走道堆放杂物等现象,做到对发现的火灾隐患应及时消除。对火灾隐患经劝阻无效的,应及时上报移交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理,防止遗留火灾隐患。

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 城市消防规划;消防安全评估;评估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TU99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火灾是城市中发生频率最高的灾害,建立完善有效的城市消防安全体系是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城市防灾抗灾体系的首要任务。城市消防规划是城市建设发展中的消防设施建设计划,是形成城市防灾体系,提高城市防灾、抗灾和救灾能力的重要手段。按程序审批通过的城市消防规划,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和管理依据,是城市灾害预防体系建设发展规划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1]。

1 城市消防规划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城市消防规划是由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由城市公安消防机构会同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并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应城市规划设计资格的设计单位具体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三部法律法规是城市消防规划实施的主要法律依据和实施指南,它规定了规划实施的主体和内容,但缺乏规划的实施方法和检验标准等方面的内容,致使规划编制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编制规划的依据不充分,随意性大,规划师缺乏消防专业知识。我国城市消防规划的数据、经验和案例的积累有限,消防人员又不直接参与消防规划的具体制定,规划过程由规划师完成。这导致了部分规划目标既缺乏消防实际工作支撑,也缺乏科学推导的过程,而且无法分解为阶段实施的目标,或指导实际工作。

第二,现行的城市消防规划法律法规对消防规划成果质量控制的规定相对缺乏,消防规划通过评审后,其实施的实际效果不需要通过任何的检验程序,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因此,规划师几乎不需要应对规划实施的考验,自然也对城市消防规划的可行性缺乏足够的关注。

第三,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很多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不断出现,城市消防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必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要想实现城市消防规划的稳定、持续的自我完善,避免出现“规划无用论”和“过时论”,必须对城市消防安全状况和规划的适应性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价,并根据反馈结果指导消防规划目标和实施策略的调整和优化。

我国的城市消防规划编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除了三部主要法律法规规定外,主要依靠经验积累,而富有经验的消防部门又不具备规划编制的能力,规划师编制城市消防规划的主要依据是有限的统计数据,这些数据难以对整个城市的综合消防安全水平给出一个定量的描述,这是目前我国城市消防规划编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消防安全评估正是解决城市消防规划所遇问题的最佳途径[5]。

2 积极推行城市消防安全综合评估

城市消防安全综合评估以消防安全工程学基本理论和安全评估技术基本原理为基础,对城市整体消防安全水平进行的综合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火灾危险性评估和消防保障能力评估两大部分,其中火灾危险性评估需要量化的参数主要是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火灾后的危险程度,消防保障能力评估是对现有消防力量、消防装备及其管理机构在火灾预防与扑救、社会抢险救援等防灾、抗灾能力进行评判。评估的主要对象是城市的消防安全环境,其评估方法是在借鉴安全领域已有的较为成熟的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选择和改进,以适应城市消防安全的特点和评估要求。城市消防安全综合评估最直接的作用在于全面掌握城市区域或现有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现状,主要目的是判断消防系统设计的合理性或城市消防规划的完善程度,判断评价结果是否满足消防安全目标要求。评估结果对于优化消防系统,制定、实施和适时调整城市消防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全面辨识和分析影响城市消防安全的因素,设计科学合理的城市消防安全评估指标体系,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和模型,是实现城市火灾充分预防和有效控制的前提条件,是城市消防规划必不可少的程序。

2.1 城市消防安全综合评估的一般程序

城市消防安全综合评估是当前城市消防规划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由于城市环境非常复杂,城市消防安全综合评估的实施过程涉及的因素多,难度大,但评估过程所遵循的程序基本相同:

(1)确定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城市消防安全综合评估对象是整个城市或城市某个区域。

(2)确定“评价指标(U)”。评价指标是指城市消防安全的具体影响因素,即综合指标体系中提到的各种指标。为了便于权重分配和评议,按评价指标的属性将其分成若干类,例如:城市火灾危险性和城市抵抗火灾的能力,再将每一类都视为单一评价指标,并称之为第一级评价指标。第一级评价指标可以设置下属的第二级评价指标,例如,第一级评价指标“城市抗灾能力”可以有下属的第二级评价指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公共消防基础设施、专业消防力量、建筑消防设施等。第二级评价还可以设置下属的第三级评价指标,依此类推。

(3)确定“权重(W)”。权重是指评价因素的地位和重要程度。同一级评价因素的权重之和等于1。

(4)确定“评价值(E)”。评价值是对评价指标的赋值,反映了评价因素的优劣程度。评估指标通常按照预先约定的评分范围进行赋值,既可以由评估专家给出评议值,也可以通过统计计算得出评价值。

(5)计算“加权评价值(Ew)”。加权评价值是指加权后的评价值。加权评价值(Ew)=评价值(E)×权重(W)。

(6)计算“综合评价值”。综合评价值是指同一级评价因素的加权评价值之和,即。综合评价值又是对应的上一级评价因素的评价值。依此类推,计算出最终的评估结果。根据得分情况,将最终结果与等级标准比较,得出评估对象的安全等级。

按照以上程序完成消防安全评估,可以得到城市消防安全水平评估报告。

2.2 建立城市消防安全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完成城市消防安全综合评估需要构建综合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设计是综合评估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核心内容。城市消防安全综合评估是对影响城市消防安全水平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并最终将主要影响因素转化为各级评价指标,从而构建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影响城市安全的各种因素就是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

影响城市消防安全的因素复杂多样,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城市火灾危险性;二是抵抗火灾的能力(如图1所示)。城市火灾危险性方面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城市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和火灾的危害程度,通常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场所越多,生产、储存的量越大,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程度越大,重点保护的单位越多,城市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就越大,火灾后的损失也越大,那么,该城市的消防安全水平就越低。城市抵抗火灾的能力主要是指城市总体防消能力,城市布局越合理、公共消防设施越完善、消防力量越充足、公众的消防意识越强,城市的总体抗灾能力就越强,城市消防安全水平就越高。构建城市消防安全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过程就是将各种影响因素按照隶属关系组合成多层次多指标的复杂结构。

图1 城市消防安全综合评估内容

2.3 权重确定

在应用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评估时,各个指标所起的作用和程度是不同的,要使综合评估的结论能够比较准确、合理,在设计评估方法时,除了必须选择好综合评估的指标之外,十分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尽可能准确地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权重的作用就是表示出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相对于其他指标的重要性,权重系数确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可信程度、客观性和可比性。

目前,用于确定综合评估指标权重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专家咨询法,即向一批有经验的专家发调查表,让他们对每一项指标在综合评价时应占的权重分别填写自己的意见,回收调查表后,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多数专家的意见来确定权重。另一类是数理统计法,即通过测试一批数据后,用多因素统计方法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的结果来确定权重。对于城市消防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可用于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主要有专家一次测定法、专家预测法、德尔菲法、秩和比法、两两比较法、指数法、实验统计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

3 结语

城市消防体规划是政府引导消防发展建设的法定依据,是政府重要的调控手段,是保障城市消防安全与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这就要求规划编制过程中就必须忠于科学,尊重客观实际。保证城市消防规划顺利开展,必须做好规划制定和调整两项基本内容。引入消防安全评估技术是强化规划编制和调整的重要途径。积极探索消防安全评估与城市消防规划的结合点,加强消防安全评估对城市消防规划编制和调整的指导作用,及时反馈规划实施效果,适时对规划进行调整和优化,将有助于完善我国的城市消防规划程序,促进城市规划的稳定和自我完善,推动我国的城市消防规划工作逐步迈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冷启贞,惠学俭.城市火灾事故应急救援体系规划探讨[J].中国公共安全,2006,(3):41-45

[2] 张志勋.城市总体规划中消防规划的地位、作用及其与其他专业规划的关系[J].规划与设计,2002,23(3):51-52

[3] 吕晓蓓,伍炜.城市规划实施评价机制初探[J].城市规划,2006,30(11):41-45

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范文7

一、农村火灾的主要成因

农村火灾突出的原因,既有主观上的因素,也有客观上的漏洞。

主观上的原因主要表现在:

一是一些街镇没有真正把农村消防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与其他业务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总结、同评比、同奖惩,视农村消防工作为“软任务”、“软指标”,有的甚至错误认为落实消防分级管理,抓消防工作是次要工作,感到抓不抓无所谓。致使消防分级管理工作在一部分领导的思想上摆不正,在布置工作时排不上队。

二是部分乡镇企业消防意识淡薄,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一些乡镇企业生产设备简陋,安全设施缺乏。在生产中,只重视经济效益,不重消防安全,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低,制度不健全、不落实。易燃材料乱堆乱放,电气线路乱接乱拉,企业内及周围无消防水池,灭火器材不足,厂与厂之间、厂房与库房之间防火间距不够,且多数厂房与生产加工、储存、吃住为一体的“三合一”情况突出。职工素质差,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灭火器材不熟悉或不会使用,厂区内随意吸烟现象严重。

三是公安消防机构在具体措施上,还没有一套适合新形势下农村特点的消防工作思想和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和广大的农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就__县而言,石油、化工等新材料、新产品的广泛应用,用油、用电、用气量的与日俱增,给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而对这些新的课题,公安消防机构还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探讨,没有针对其特点制定新的措施和方法。在新的形势下,对乡镇企业防火工作如何搞,农村防火工作如何抓还没有探讨出适合新形势、新特点的新方法、新措施。

客观上的原因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村基层组织对消防工作不够重视,致使农村消防网络组织不健全,消防基础设施薄弱,分级管理工作不落实。

二是农村经济还不够发达,消防投入少。

三是乡镇企业生产设备简陋,安全设施缺乏,一部分领导重生产、轻安全思想严重,安全管理水平低,职工消防意识淡薄,缺乏上岗前的教育培训,违章作业,盲目蛮干的现象比较突出。

四是农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抓得不够。

二、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对策

一是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强化做好新形势下农村消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在新形势下,重视和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从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高度上,充分认识农村消防工作的重要性;从促进经济发展这个根本目的上,认识农村消防工作的必要性;从政府的领导地位和职能作用上,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村消防工作的责任感。地方各级公安机关,作为消防工作的主管部门,要克服“怕麻烦”、“不必要”、“额外负担”等模糊认识,切实把农村消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做到与治安防范、侦察破案、打击犯罪等工作相同对待,实施目标化管理,层层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并不断地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积极主动地给政府当好参谋,确保消防分级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二是建立健全社会化的农村消防管理体系,完善社会面的防火灭火机制。针对农村火灾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要移植城镇加强重点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经验,突出两个重点来完善农村社会面的防火灭火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各级消防安全领导组织。在各街镇、各乡镇企业、各村委会,层层建立有领导负责的消防安全组织,形成纵到底、横到边的消防管理体系,并作为农村消防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长期抓好指导、完善、提高,发挥其应有作用,确保消防安全工作层层有人抓,级级有人管。二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具有农村特点、适应性较强的多种形式的民办消防队伍。可采取专职队与义务队相结合,街镇与村委会相结合等形式,在各乡镇、各村委会、各乡镇企业普遍建立不同形式和规模的群众性义务消防队和消防联防组织,制定计划,分队编组,配置器材,定期培训,以增强区域性消防自防自救能力,扩大消防保卫的覆盖面。

三是拓宽渠道,加大力度,开展富有特色的消防宣传,努力增强全民消防意识。要针对农村火灾特点,把消防宣传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基础工作常抓不懈。在内容上要以宣传《消防法》和消防基本知识为主,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在渠道上,力求渗透的拓宽,切实做到“四个相结合”。即同文化娱乐活动相结合;同职业教育相结合;同中小学教育相结合;同传统形式相结合。在形式上,要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切实做到广播有声、电视里有像、墙上有标、中小学有课、集贸市场有栏。

四是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地方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农村消防工作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全面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农村消防工作,做到依法管理。要大力开展农村消防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实行专门机构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实行群防群治、齐抓共管,逐步形成消防制度健全、监

督管理有效、应急措施得力的消防群防群治体系。

五是加强消防组织建设。农村消防工作面广量大,必须着力提高群众性的自防自救能力。一方面,在各街镇成立防火安全委员会,购置必要的灭火设施;另一方面,组建一定数量的群众性义务消防队,一旦发生火灾,做到有召之能来,来之能战。

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范文8

关键词:消防安全管理管理类标准发展

前言:当前,在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消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消防法》的颁布与实施,各级政府逐渐将消防工作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当中,消防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得到了大力改善,并通过持续开展火灾隐患排查和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全社会防控火灾的能力明显加强。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还有不少的生产、经营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没有得到安全落实,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基础还很薄弱。导致问题的症结所在是这些经营企业没有形成严格完整的消防管理机制,长此以往,消防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为今后的企业经营埋下火患。这就要求在法律、法规还无法做到充分完善和细化的前提下,要大力加强对经营企业单位消防管理类标准的制定,不断推行消防安全管理的社会化进程。

1.加强学习,做到懂法、用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经济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城市中高楼林立,经营性企业迅猛发展。在改革开发的大潮中,以私有和民营的经营性企业的发展尤为突出。这此企业主在不断积累原始奖金的基础上,大力扩展经营性企业项目,商场、市场、酒店宾馆业、餐饮场所、娱乐场所等往往多是关注经营效益如何,眼前的利益是多少,在企业的消防管理和消防安全方面,多是告诫和嘱托下属要注意安全,也多是以口头说说而已。而更多的开会研究部署的则是以企业的经营发展方向为主,很少有开会研究部署下一步 消防安全工作的,有的中、小型私营企业,一年当中甚至没有开过一次消防安全工作会议。可想而知,这样单位的消防安全状况发会如何。在一些大型企业中,各级消防组织相对中、小企业比较完善,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安全工作人员配备齐全,各负其责,分工明确。但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消防工作,还需消防专业机构以规范性的文件加以指引。我们国家近年来对开展消防管理工作高度重视,相继颁布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等一系列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法规和标准,我省也于2003年8月1日颁布了《公共娱乐场所、商场、餐饮场所、宾馆、加油站消防安全管理规范》五项地方标准。这些法规和标准的出台,更加细致地规范了企事业单位的内部消防管理制度,明确了各级、各岗位消防安全职责。通过各种法规和标准的颁布,我们不难看出,这些管理类标准所针对的多是人员密集性场所,且以经营性企业为重点。推进社会化消防安全管理,应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为依托,积极指导各重点单位按照消防管理类标准进行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哈尔滨市消防支队近几年通过对各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的消防安全培训教育,大力宣传消防安全管理的法规和标准,不断提升各类人员的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使经营性企业将消防安全管理纳入到日常的工作当中。消防安全管理人利用所学到的消防安全规范性标准明确各级责任,确定责任人,形成责任链条,一环扣一环,环环抓落实。通过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真正使企业经营者懂得如何开展消防安全管理,从而减少本单位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

2.促使管理标准发挥作用,杜绝灾情

有了各种消防安全管理的标准后,如何充分利用好标准,在企业的经营中发挥消防安全作用,是执行消防安全管理标准最重要的一环。如果不严格执行标准或执行标准时走过场,那就是再好的标准了民只能是形同虚设,企业在消防安全上必然会出现问题,发生火灾也就在所难免了。以今年深圳市龙岗区舞王俱乐部和哈尔滨市经纬360在建工程发生火灾事故为例。舞王俱乐部只顾经济利益,在消防设施不完善的前提下,匆忙对外开业,为的只是尽快收回投资成本。在开业后的过程中,经营者也没有在消防安全方面进行资金投入整改火灾隐患,消防设施形同虚设,加之内部消防安全管理混乱,未按要求制定灭火疏散预案,最终导致发生火灾后现场工作人员不能及时疏散人员,消防设施无法灭火,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一切财产也随之化为乌有,经营者同时也要受到法律的严惩。刚刚发生在我市的经纬360在建工程施工现场,同样也是有消防安全标准而不执行的又一例证。2008年10月9日,施工企业为在冬季到来前抢工期装修,忽视消防安全。电焊工作业时,明知外墙墙体为金属镁板,是可燃材料,在未做任何防护的情况下,即在镁板附近作业,同时,现场监理和安全员也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在违章作业及时加以制止,最终导致火灾的发生。工期进度没抢上,反而还延误了工期,推迟了进户,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严劣的社会影响。以上两起火灾的教训,充分说明了企业经营者贯彻和执行消防标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章不循,有禁不止,最终必酿惨剧。

3.确保消防管理标准贯彻实施的方法

3.1 大力进行消防管理类标准的宣传工作,不断增强消防安全管理人,特别是经营性企业消防安全责任人的消防安全意识。要从企业自身安全角度出发,不断帮助企业解决有关消防安全管理的实际问题,使企业完成从被动的接受消防监督变为自觉接爱监督,到主动开展自我管理行为的转变。只有企业经营者从思想上、意识上彻底转变,企业自身的消防安全才能得以保障。

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范文9

阻碍消防社会化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适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消防监督管理机制还尚未完全形成。现行的消防监督机制,是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形成的,有着很深的计划经济烙印,严重滞后于经济建设,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制约着、阻碍着消防工作的社会化发展。消防行政审批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对企业事务包办的产物,实际上是政企不分的一种表现形式。消防监督机构重审批、轻管理、监督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如建筑工程的消防监督管理,从可行性研究开始到立项、建筑设计、建筑施工、装修设计、装修施工,施工中管理直至工程验收,都要经过层层的消防审批,事实上消防部门已经直接全面参与了企业基本建设和日常管理活动,承担了不应承担的管理责任,包办了应当由企业自己做主的事项,甚至有的图纸设计直接提出,“消防设计以消防部门意见为准”,“消防产品必须消防部门指定才行”等等不负责任的文字说明。这就制约了企业的自主意识和创造欲望,没有人再愿意浪费时间和精力,探讨如何才能将消防工作做得更好。另一方面,由于体制的原因,消防监督机构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职责范围外的事务性工作中去,不能从深深介入的微观消防监督领域中撤退出来,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监督职能不能得到有效体现,越俎代庖的现象突出。因此,消防社会化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

监督执法的法律依据存在较大缺陷。应该说,以《消防法》为主的消防法规体系日趋完善,但目前还存在不少立法的“空白点”,一些必须与《消防法》配套的规章有待制定。对于消防行政处置程序、社会消防安全培训、消防设施施工企业资质管理、消防设施检测维护等问题,目前只有地方规章或规范性文件作为执法的依据,因此在实际消防工作中遇到许多具体问题由于没有规定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负责人的相应法律责任,造成部分地区的消防规划、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建设不落实。公安部61号令的颁布实施对于强化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和推动消防社会化进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目前我国始终没有将消防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来抓,公民的消防意识极其淡薄,对消防工作的认识仅限于生产生活中的积累的一点极其有限的经验而已。61号令属于部门规章,没有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措施。消防法仅仅对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行为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处警告,行政处分并不是消防监督的权限,警告处罚无关痛痒,实施了也不能起什么作用。这些问题都极大地阻碍了消防工作社会化的发展。

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不强,消防安全组织尚不健全。不少重点单位对消防安全责任主体已逐渐明确,自我负责的主体意识逐渐养成,但仍有少数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不强,仍存在“消防安全工作是公安消防部门或其主管部门的事情”的错误想法,存在消防安全制度不完善,消防档案建设不规范等问题。还有一些单位没有真正建立起消防安全组织,没有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没有明确消防安全归口管理部门,没有明确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程序、内容、职责和奖惩措施。有的单位虽然明确了,但过于笼统、缺乏操作性,生搬硬套其它单位的规章制度,完全不顾及自身的实际情况,导致消防工作职责不明,各项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无法落到实处。

如何实现消防工作社会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消防安全环境

按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式!,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的战略部署,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和我国入世后的实际,对现行的消

防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认真进行清理,该制定的制定,该完善的完善,该废除的废除,尽快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消防法律体系,使其更具操作性。消防工作直接关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是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有力保障,涉及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既不可忽视也不能懈怠。《消防法》第三条规定:“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因此,要做好消防工作首先要求各级政府应认真履行《消防法》赋予的各项职责,把确保消防安全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改革开放,改善投资环境,保障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程。同时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大力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走群防群治之路。

强化消防安全责任制,实现消防安全责任的社会化。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是我国《消防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制度。全面推行消防工作责任制,应当是单位承担的责任,消防部门就不要替其承担。消防部门重点是给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将自己从具体的消防检查事务中解脱出来,使消防工作逐步走上转变工作职能、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把握全局能力,建立“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新的消防监督机制。 1、紧抓重点单位这个龙头,带动整体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单位是社会大家庭的重要一员,要实现消防工作的社会化,必须先树立单位消防安全主体意识。公安部61号令进一步明确了单位的消防安全主体地位,贯彻落实61号令是实现消防工作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必须狠抓公安部61号令的贯彻落实,建立单位自身的消防安全评估体系,明确、细化和规范具体责任,将单位消防管理制度纳入日常管理和经营制度之中,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做到“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最终建成“政府统一领导,消防依法监督,群众积极参与,各单位自主负责消防安全”的社会化消防安全机制。 2、大力加强社区消防建设工作,提高居民群众的消防素质。消防监督机构应当抓住契机,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基层政权组织的作用,建立完善的社区消防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社区消防硬件设施建设,优化居民的消防安全环境,达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要求,最终建立一种新型的社区消防网络管理、消防保障和服务体系。 3、借助社会特殊力量促进消防工作社会化。在消防工作中,可以引入保险行业对消防安全的本能关注这一积极因素,使之为我所用,为我服务,建立安全和效益互动机制。可以设想:一个单位如果不整改火灾隐患,不落实消防制度,保险公司则拒绝承保;对于存在重大火灾隐患,拒不整改而发生的火灾,保险公司拒绝赔付。保险业的强力介入,将发挥较大的建设性作用,有利于推动广大企事业单位尽快树立自主安全意识。

扎实开展消防宣传,努力开创消防宣传新局面。 1、以发展的理念指导消防宣传。首先,宣传主题要突出时代特征,紧跟时展的步伐,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当前消防工作的重点是社区消防、农村消防、61号令宣贯、公众聚集场所治理、建筑消防设施治理等工作。因此,消防宣传应紧紧围绕住消防工作的重点,开展系统性的宣传,大造声势,在耳濡目染中使群众形成消防的意识,同时也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宣传内容要紧扣客观实际,充分利用重特大恶性火灾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给人的触动最大,更具有教育意义这一特点,以火灾案例和消防常识为教育内容,提高全民的消防意识,达到消防知识的全面推广。再次,消防宣传要有超前意识,要站在时展的高度,着眼于从社会发展的全局,根据消防发展的未来趋势,创造性地开展消防宣传。 2、以创新的理念贯穿消防宣传。一是宣传形式要求新求奇,不断推陈出新,借助当今社会盛行的广告、电信服务、电子图书、多媒体技术、互联网等潜力巨大、具有跨世纪优势的传播技术,创造出百姓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扩大宣传的影响范围和深度。二是宣传要化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不断强化群众的“三种意识”,即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三是消防部门要积极联合教育、劳动、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等主管部门,督促落实《消防法》赋予的消防宣传教育责任,督促各单位主动开展消防宣传工作。 3、以务实的理念深化消防宣传。一是消防宣传要讲求实效,通过宣传取得的实际效果,切实通过宣传推动消防社会化进度,逐步提高全民的消防意识。二是消防宣传须深入群众,通过建立消防展馆、开放消防站、设立消防网页等宣传方式,使消防宣传深入到群众中去。三是宣传要建立长效机制,利用规范化的社会各行业在职教育,老人、妇女、儿童、学生的经常性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实现消防教育的连续性、系统性、长期性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