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消防工程策划集锦9篇

时间:2023-09-25 17:40:41

消防工程策划

消防工程策划范文1

关键词:GIS技术;消防系统;MapX问题;应用

1、引言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建筑结构非常复杂,存在新城与旧城、城区与工业区、商业区与棚户区共存的情况,再加上人们对各种建筑的使用情况、道路布局、水源分布等方面不清楚,大大增加了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行动的难度。因此,加强对GIS技术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非常迫切与重要,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2、GIS系统的简介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根据地理空间的数据,利用地理模拟分析方法,进行采集、存储、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这样不仅能够适时提供多种地理信息,使其与空间和地理分布相适应,还为建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提供了依据,方便了管理、地理研究、决策服务、定量分析、综合评价。目前,GIS系统可被运用于城市规划管理中,以数字地图为基础空间数据、以规划业务所包含的空间信息和非空间信息为资源,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图、文、表、库相结合的综合信息服务,人们通过GIS系统不仅可以形成决策支持系统,还为城市规划管理的建立提供了便利。GIS系统具有很多功能,例如综合查询规划地块管理、地下管线管理,叠加分析道路红线管理等,大大提高了城市规划管理的效率和决策科学性。GIS系统是多门学科综合的技术,主要结合计算机科学、测量学、地图学、地理学等,处理地理数据的输入、输出、管理、查询、分析、辅助、决策。

3、目前消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灾害现场的指挥员实施灭火救援活动时,往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主要是靠经验和直觉来指挥部队的,成功率和效率较低。为了提高消防工作的成功率和效率,需要建立高效的指挥系统和科学的决策系统,利用GIS技术完成火情分析,使指挥人员迅速准确地得到相关信息,这样才能把人员伤亡和火灾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下面就介绍了在目前消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3.1 地图数据陈旧

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没有及时更新道路、建筑的变化,这样就会由于道路信息有误,在进行消防工作时不能有效抵达火灾地点,延误了救援时间,严重的话,会大大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2 缺少必要的管理和共享

各地在建立自己的消防系统时,没有长远规划,缺少必要的管理和共享,数据格式和开发平台各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数据格式的不同,增加了数据的管理和共享难度;⑦各地的消防系统没留有接口,开发平台也不相同,这样就无法互联组合成更大规模的系统,造成了资源极大的浪费,给更高一级的系统构建带来了困难,

3.3 系统功能单一

没有与其他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例如110、120、122以及公安、交警等,不能有效利用现有的、标准的数据成果,增加了采集数据的人力、物力,导致消防工作不能高效开展。

4、消防系统中的GIS技术平台

目前,消防系统中的GIS技术平台普遍采用世界标准信息可视化系统Maplnfo技术,并结合MapBasic、OLE自动化和MapX等开发GIS应用系统。Mapinfo产品定位在桌面地图信息系统上,与Arc/Info等大型GIS系统相比,因Mapinfo图元数据不含拓扑结构,它的制图及空间分析能力相对较弱,但对大众化的PC桌面数据可视及信息地图化应用来说,Mapinfo易学易用,价位较低,是一个优选GIS产品。Mapinfo提供了自己的二次开发平台,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开发各自的GIS应用。二次开发方法归结起来有三种,它们是基于MapBasic的开发、基于OLE自动化的开发及利用MapX控件的开发。

通过上述的GIS技术平台,可以使消防指挥员可以利用MapX控件制作专门的消防专题地图,也可以更方便的在电子地图上了解一些专题情况,对市区的道路布局、建筑位置以及消防水源(消火栓)的分布情况等有一定的认识。与传统GIS专业性开发环境相比,像MapX这类组件式GIS系统以后会越来越大众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用MapX开发的GIS系统具有小巧灵活、开发简捷、价格便宜等特点,运行速度快,但是MapX并没能实现所有的Mapinfo功能(据称95%以上),使用过程中也发现其存在生成或编辑地图能力及地理分析能力不足等缺陷。系统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网络通讯集成应用在MapX中的通讯接口问题,分配一定的网络端口供系统与其他系统进行网络数据通讯。系统的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通过在MapX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将消防调度管理属性数据存放在Oracle9i数据库中,然后结合消防调度指挥管理业务流程,对其地图数据采用MapInfo格式电子地图,地图比例尺为1:5000,这样才能紧密结合GIS技术和消防调度指挥管理,从而为消防调度指挥管理提供一种正确的决策支持,如图2所示。

5、GIS技术在消防3-作中的具体应用

5.1 在119接处警中的应用

GIS技术作为在119中运用的最早,也是运用得比较成熟,最能体现成果的技术。利用GIS系统,可以进行报警信息定位、GPS定位,准确、迅速确定报警人的地点及火灾位置,通过信息查询统计、数据的分析显示,可以成为火警受理和智能决策系统强有力的辅助手段。另外,通过车辆GPS定位系统,优化择选和计算,从而确定出最佳的行车路线,也可以在地图上实时观察车辆的行车轨迹,以判断车辆是否按照指定的路线行驶。

5.2 在灭火救援过程中的应用

在灭火救援过程中,利用GIS技术,可以及时提供火势和消防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在指挥中心的地图上能及时观察到车辆行进路线和具体所在位置,并且可以随时指挥纠正。如果有消防重点地区、消防重点单位、消防重点部位火灾爆炸或化学灾害事故救援,指挥员可以直接通过计算机,查阅处置预案和处置方法,在通过GIS系统监测的灾情发展变化情况,预先下达战斗车辆编成或灭火救人的命令,大大提高了灭火救援的效率。

5.3 在城市消防规划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城市消防规划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自动判断出规划的合理性及计算间距,在计算机上能比较直观地反映各种数据实图,使图形方式和相关信息内容一目了然,通过将各种规范数据输入计算机,可以及时进行消防水源以及消防站点的建设规划,还能进行各种消防重点单位的选址、规划、建设,以改变传统人为判断消防规划的失误和不准确。

消防工程策划范文2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实现方法;建筑工程;城市化建设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5-0245-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5.119

1 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与动态控制理论

所谓全过程管理需要考虑到整个建设项目的周期,从工程建设的策划、设计、施工、运营以及最后的报废回收等全阶段的管理。全过程管理的理念是在工程建设中要做好统筹兼顾,从工程策划阶段开始就要考虑好后期的施工运营,以最优的运营效果作为工程建设实施的整体目标,进行初期的策划决策,并通过施工阶段的严格管理将设计目标转化为现实成果。

所谓动态控制原则是利用PDCA循环指导建设全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具体从设计、实施、检查与纠偏等全方位的动态化管理,在全过程中通过实施的监控与检查,合理应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保证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

2 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

2.1 项目前期管理

工程决策阶段和计划阶段的项目管理工作都属于前期管理,主要的工作内容有前期考察、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设计等多方面的工作。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和商业计划书的编制都是前期考察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它与决策的制定密切相关。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对项目规模、选址、技术工艺、产品规划、环境影响和投资估算等内容的说明和阐述。当立项手续办理好后,企业就可以委托专业的设计单位来完成项目各方面的具体设计,如土建设计、电气设计、工艺设计等与项目相关的各方面内容。与主体工程配套的安全设施、污染治理设施、安全防护设施和卫生设施都要与工程的主体建设同时进行,严格落实三同步原则,即主体和配套设施的设计、施工和使用要同步进行。在工程完工后,还需要由环保评测机构来进行环境保护验收工作。

2.2 施工过程管理

2.2.1 项目进度管理。为了使项目可以在规定时间内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建设,必须明确责任制度,将管理任务进行仔细的划分,并以项目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的要求标准为基础建立专门的项目实施团队,使项目施工更加的系统规范,促进项目施工效率的提高。项目团队中要各司其职,由项目经理完成整体的调控,并为团队选择专业的管理人员来进行工作的开展,确保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工程整体的统筹控制计划和施工设计大纲是由施工单位和承包单位一起编制的,在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使项目的重要节点都可以按照计划顺利完成,以免影响工程的进度。根据管理模式的区别,制定合理的招投标计划、施工计划,以促进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2.2.2 项目成本管理。在整个项目的招投标工作中,必须完全按照相关的规定和流程来进行,仔细签订招投标合同,实施精细化管理,进一步促进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有效节约项目成本。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对成本的高效管控,使成本计划和核算更加精细和完善。同时还需要尽可能不要出现工程变更、返工或者赶工期情况,以免提高工程的施工风险,导致工程成本提高、质量不达标等问题的出现。

2.2.3 项目质量管控。项目质量管控工作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承包商共同负责。做好招标采购管理工作,对竞标方的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相关技术协议、采购合同和施工合同的合理全面,优先选择资质高、实力强的设备供应商,提高招标的门槛,为工程配置高质量的施工设备,确保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同时还需要把原材料及构件出厂证明、质量鉴定报告、复验单都进行整理和存储。在施工中需要落实好工程监管制度和计划,由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完成项目的管理和监督,使项目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构建一套合理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项目的各参与方需要做好自身的质量管理和检验工作,确保项目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尤其是需要做好关键部分和环节的施工控制工作。按照既定的验收流程完成地质勘探、桩基施工、隐蔽施工、焊接施工等方面工作的质量检验工作。

2.2.4 项目安全管理。

2.2.5 加强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在工程建设之中会使用到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很多设备都是大型机械设备,这也给建筑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为设备的使用和操作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技术要求,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机械安全管理工作通常都是从机械设备使用和维护这两个方面进行开展:第一,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设备机械使用技术的培训,以促进施工人员机械操作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高,这是一种最有效的机械设备管理方法;第二,为了确保机械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将维护保养制度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相关的制度,落实好轮班保养制度并将其记录在案,当出现问题时,要及时上报并处理。

2.2.6 注重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工作。对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危险都找出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以完成对安全事故的有效控制,比如临时用电、高空作业以及特殊设备的使用都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完全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要求来实现对危险源的有效识别和管控。当工程的安全管理人员发现施工中的危险源时,必须迅速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避免这些危险源对工程的建设产生不良的影响,特别是在那些危险程度升级的时候必须确保安全防护措施的到位,避免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

2.3 竣工验收工作

工程Q算审计、环保验收、消防验收、档案管理等都属于竣工验收的范畴。在这个阶段中,必须把所有与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的所有文件和资料都交于相关的档案管理部门,尤其进行整理和存储。项目后评价指的是由相关人员分析和回顾整个施工过程中与决策、运行、施工等相关的管理过程,对这些过程的合理性、规范性和有效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3 以消防为例分析工程全过程管理

3.1 消防规划设计

在立项阶段,要评估项目的火灾、爆炸风险,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基础上,必须充分考虑以后的管理、运行和维护。应至少把握3个原则:

3.1.1 合规性和针对性。消防规划设计必须符合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这是基础要求,同时应考虑项目完成、投入使用后的消防工作特点,符合日后运行的管理模式。

3.1.2 统筹性和扩展性。鉴于有些项目是分期实施的,消防的招标和施工也是分期进行,而不同品牌型号的消防系统往往是不兼容的,所以设计时必须统筹考虑,在做好每一期规划的同时,也要统筹考虑项目的整体规划,便于消防系统以后的扩展。

3.1.3 稳定性和先进性。要了解消防管理方针和科技水平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尽量采用技术成熟、走在科学技术应用前沿的方案,既要保证稳定,又要防止被过快淘汰。

3.2 项目施工过程消防管理

3.2.1 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布置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和线路。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配电方式,确保整个配电系统安全。另外,要有专职电工定期对于存在电线老化、绝缘不良甚至漏电的部分要及时更换。

3.2.2 明火作业严格执行动火审批手续。按照施工现场管理标准,施工现场动用明火,应该履行动火审批手续,由相关负责人签字批准后,在专职监管人员的监管下进行明火作业,并应该提前将动火作业点附近的易燃材料等清理干净,并在动火作业点配备灭火器材。

3.2.3 加强对施工现场可燃、易燃材料的存放管理。可燃、易燃材料应单独存放,在其存放区及周围一定范围内禁止任何火源的出现。任何材料都要有序存放,不得阻碍消防通道的畅通。

3.2.4 施工现场办公和生活等临时用房所使用的板材应采用A级不燃材料;如果采用的是金属夹芯板材,其芯材也应为A级不燃材料。为确保此类经常有人活动的临时建筑具有必要的防火和疏散能力,按照《规范》要求,应确保建筑的层数不超过3层,且每层建筑面积应不大于300m2。

3.2.5 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配备齐全有效的消防器材、合理设置消防车通道。通过计算消防用水量,设计消防水源储存和输送设备。消防水管应沿建筑高度布设,每层设置消火栓和水枪、水带。

3.3 施工验收关

消防验收工作的质量不仅仅与建筑的安全密切相关,同时它还是消防监督部门工作水平的和能力的体现。该项工作属于技术性工作,必须有相关的技术人员来进行消防验收工作,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制定相应的验收标准、检验消防设备、设施技术以及最终对建筑的消防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在建筑的消防验收工作通过后,建筑就可以投入使用,但是在后续的管理中必须做好对建筑消防系统的有效管理,制定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建筑消防系统的管理及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消防知识和技能培训,只有通过考核的人员才能上岗,同时还需要做好对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和设备日常维护养护工作。

4 结语

建设项目的工作性质、主要任务、相关利益及组织框架各不相同,所以在管理工程项目时,必须全方面地展开科学化的、合理化的、经济化的联合、组织、交流和协调,让项目的最终目标可以被完全地控制住,并合理实现、完成,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与后期运作。

参考文献

[1]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第5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2] 任志涛,王士伟.建设工程项目集成管理和过程集成管理[J].建筑,2010,(16).

[3] 杨芳芳.基于缓冲的工程项目全过程进度管理方法研究[J].工程经济,2016,(8).

[4] 栾河清.浅析工程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4).

消防工程策划范文3

【关键词】城镇消防规划 问题 对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直接关系着城市的消防安全,关系着城市抗御火灾的能力。本文从城市消防规划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简要论述了加强城镇消防规划建设对策。

1城镇消防规划现状存在问题

1.1消防安全布局不合理,建筑的耐火等级偏低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环境越来越拥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企业越来越多,一些城市只注重经济建设,对于城市消防问题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导致城市建设消防安全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比较严重,如一些城市在居民楼、商业街附近设置小塑料、小冶金以及含有易燃易爆危险品、化工产品的经菅和生产厂房,城市街道以及工厂的设置,没有考虑功能分区,没有考虑防火距离,存在消防安全布局不合理,防火间距不足等问题。消防车道欠缺也是城市消防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一些城市由于人口密度比较集中,商业街道比较密集,同时,又未能建设足够的消防车通道,一些地方由于道路狭窄,消防车很难快速到达。尤其是那些老旧小区,老旧街道,人口熙熙攘攘,做小买卖的,摆地摊的以街为市,严重扰乱了城市交通秩序,紧急情况下,消防车很难快速到达现场实施救援。建筑的耐火等级偏低,也是城市消防规划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一些建筑商,在建筑设计中,只考虑工程造价成本,对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问题重视不够,导致一旦发生火情,就会火烧连营,形成大面积火灾隐患。

1.2市政消防设施滞后,社会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市政消火栓、消防水鹤是火场供水的重要设施。然而,在城市建设中,市政消火栓、消防水鹤的建设却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一些地区圈占、埋压、损毁市政消火栓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地方在改造过程中随意拆除了原有的市政消火栓。消防给水管网不完善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些地区虽然也按照消防要求,设置了许多市政消火栓、消防水鹤,但是,许多消火栓、消防水鹤形同虚设,有的消火栓根本就没有同市政给水管网连接,有的消火栓虽然连接了给水管网,但是,由于水压低,水量不足,根本满足不了灭火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城市也将消防规划纳入年度考评议事日程。但是,由于缺乏经费,无财力进行消防设施的建设,消防规划设计一直被搁浅。社会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也影响着城市消防规划设计的有效落实。一些地方政府对于消防安全重视不够,只抓经济,不重视消防;同时,一些居民消防安全知识也比较薄弱,缺乏安全用火、用电常识,觉得消防安全与他们没有关系,火灾不会发生,由于安全意识薄弱引发的火灾事故屡有发生。

2城镇消防规划的对策

2.1建立责任机制,提高城镇抵御火灾能力

各级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消防安全问题,建立责任机制, 不断完善各种管理办法,明确管理部门和管理责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严格依据消防规划进行城市规划设计,严格控制在人口密集区、城市中心、商业区域设置小塑料、小冶金以及含有易燃易爆危险品、化工产品的生产厂房,对于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以及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单位,一定要做到严格选址,严格审批,有效杜绝消防安全隐患。城市供水部门应确保消防水鹤的消防用水需求。市政建设主管部门一定要抓好消防供水设施的建设。消防供水设施建成后,各级主管部门会同公安消防部门要严格验收,有效落实验收标准,对消防供水设施进行严格检查。如果发现消防设施损坏,一定要及时给与修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拆除或移动消火栓,不得随意埋压、圈占、损坏消火栓,如因施工需要,需要拆除或移动消火栓,必须申报公安消防部门和供水部门同意。市政建设部门按照消防规划负责修建消防车通道,对于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道路交通,要及时进行改造扩充,清理路边做小买卖的,摆地摊的以街为市的小商小贩,规范市场管理,确保消防通道的畅通。城市建设主管部门要严格把关城市建设验收标准,对于不符合消防安全的建筑物,要及时拆除。

2.2加强消防规划立法,增强全民消防安全意识

目前,消防规划工作主要是由消防部门负责,不仅工作难度大,有效问题也很难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要加强消防规划立法,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责任。结合城市消防规划建设情况,依据《消防法》和《城市规划法》,制订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有效落实公共消防规划建设职责问题、管理问题、经费保障等问题。同时, 还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加强消防监督执法,严格查处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一些违法、违章行为, 保证消防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还要做好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经常向社区居民、经营场所、生产单位宣传消防法律法规,普及消防安全常识,传授其消防知识,常见火灾的扑救方法,安全用火用电常识,提高防灾自救能力。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生产加工场所,要将消防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加强消防业务培训,发现消防问题及时解决。

3结语

总之, 城镇消防是城市安全的保障。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城市消防工作,在城镇规划管理中,要做好城市消防规划,加强消防设施建设,增强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建立责任机制,提高城镇抵御火灾能力,促进城市建设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牛乐生,肖晋川,朱贵田.关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若干问题探讨[J].山西建筑,2001,27(4):829.

消防工程策划范文4

我国大部分消防规划编制工作的启动时间往往滞后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消防规划从编制立项、前期调研、编制大纲、资料收集、综合分析、规划编制、征求社会意见、专家评审、规划报批到最终批准实施,平均历时1~2a。例如,《上海市消防规划(2003-2020)》编制工作于2002年底启动,2004年7月通过专家评审,2005年1月6日获得市政府批准实施,2005年8月才正式印发,共历时3a左右;国务院于2006年7月27日批准同意了《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而《天津市消防规划(2010-2020)》的编制工作于2010年9月才正式启动,2011年4月刚刚通过专家评审,启动时间滞后于城市总体规划4a。随着改革开放、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设用地已成几何级数增长,建筑体量、形式,道路、交通枢纽设施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消防规划不再适合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需要,但这种局面并没有引起地方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足够重视,消防规划的修编工作基本上处于真空状态。例如,厦门市于1998年编制完成了第一部厦门市消防规划,第二次修订并批准实施的时间是2005年11月14日,间隔时间达7a;苏州市于1996年编制完成了《苏州市城市消防规划(1996-2010)》,第二次修编《苏州市城市消防规划(2007-2020)》通过专家审议的时间是2009年9月,间隔时间达13a。当然,这其中存在着我国城市规划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体系,规划实施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备的客观原因,但原有消防规划对城市发展及消防事业需求力量的预见性和规划深度均已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的现实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消防规划编制立意不高、深度不足。从近年来消防规划编制重点看,不外乎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公共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车道、消防通信等各种公共消防基础设施,以及消防装备建设规划和资金投入等内容。但是,能够真正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正确预判火灾形势、准确把握城市发展态势、明确城市消防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的薄弱环节,并把以上重点内容都做深、做细的不多。有的侧重消防安全布局,有的侧重消防队站建设,有的侧重消防装备投入建设,有的考虑了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道等问题,但基本上是套用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原则性表述,缺乏规划深度,可操作性堪忧。一方面,消防规划编制工作要围绕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因为未同步编制的相对滞后性,在城市总体规划的约束下,面对消防安全布局不尽合理、公共消防设施力量欠缺等现实问题,只能采取“治标”的办法,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消防规划编制的“操盘手”受短期行政效益和个别利益集团的影响,加之大部分规划设计人员对消防事业发展、公共消防安全体系建设内涵理解不深,造成了消防规划编制对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和公共消防基础设施的综合建设考虑不够,对城市总体消防安全保障体系的发展方向和进程预判不足,消防规划没有在突出考虑安全效益的基础上兼顾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消防规划编制过分强调“硬实力”建设,忽视了“软实力”规划。消防规划不仅仅是搬迁多少家危险化学品单位、建设多少个消防站、增加多少个消火栓、规划多少条消防车道的数学计算和工程技术问题的简单叠加,而应该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体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对消防安全的社会价值取向,是一定时期公共消防安全文化发展的总结与展望。国内大部分城市编制的消防规划过分强调公共消防站、消防装备等公共消防设施的硬件建设,忽视了城市公共消防安全体系建设中消防人文环境的规划。上海“11•15”静安区特大火灾事故就是典型的案例,公众在应对突如其来的大火时,显示出火灾逃生意识和应急避难能力的低下,以及对初起火灾扑救知识的匮乏。购置再多的消防直升机、再高的特种消防举高救援车辆,增加再多的消防官兵,相对如此大火也仍然是“杯水车薪”。2011年7月,、公安部、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卫生部、广电总局、安监总局8个部门联合印发《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2011-2015)》,以进一步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增强全社会防范火灾、扑救初起火灾和逃生自救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就说明了国家及有关职能部门已经充分认识到当前我国的火灾形势和国民素质现状,旨在加强我国消防人文环境的规划与建设。消防人文环境规划是消防规划软实力的体现,除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之外,还应包括消防文化、消防法制、火灾预防预警机制等其他紧紧围绕人类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消防安全保障措施。但目前,国内已编制的城市消防规划涉及到消防人文环境规划的少之甚少。消防规划不应该只是巩固和加强应急救援能力的单一功能规划,应该在预防和遏制火灾事故发生和蔓延上下功夫,围绕引发火灾的诱因和蔓延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科学、合理规划消防法律法规体系、消防文化宣传体系、消防教育培训体系、消防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体系等基础性内容,打破以往注重增强火灾等突发灾害事故应急响应为主、提高全民综合消防素质为辅的传统观念,遵循科学发展观,创新规划编制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消防规划之路。

消防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衔接性差。城市的复杂性决定了城市问题的多学科性,消防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个专项规划,与城市各专项规划都有密切的联系,其重要性正越来越得到专家、学者和规划设计者的普遍认同。从规划专业分类角度,消防规划是相对独立的分支,与其他城市专项规划成平行关系;从功能实现角度,消防规划依托其他专项规划,具有交叉、重叠性;从社会基础保障能力角度,消防规划成为其他专项规划乃至城市总体规划得以顺利实现所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基础,体现了相互作用性。由于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由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负责,消防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的编制依据和侧重点又不同,造成了各专项规划间互动不足、衔接性差、具体措施的时间等效性差。例如,城市供水专项规划基本上严格按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规定的供水量和供水压力设计城市供水能力,重点考虑的是满足城市综合用水量和日人均供水量。但实际情况是,供水规划拟定的管网供水能力已难以应对当前高大建筑群、大空间建筑、石油化工场所消防用水量和水压的基本需求。消防规划编制的设计内容只能“将计就计”,现实状况不允许消防规划有更多大胆的创新与突破,城市整体消防供水压力不足的问题只能靠配置大功率特种车辆器材和装备来弥补,不能治本。#p#分页标题#e#

消防规划编制工作的公众参与度不高。公众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是实现公民各项权利的基本途径,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实质要求,是行政法治的重要举措。由于受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政府传统管理方式的沿袭,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普遍采取了政府主导、职能部门操作的“独资运作”和专家设计的“精英决策”模式(见图1所示),参与规划编制工作的“操盘手”局限在政府决策者、专家、学者、规划设计技术人员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公众参与规划编制工作往往是“事后参与”和“被动参与”。值得肯定的是,2008年1月1日,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一次将公众参与作为城市规划的法定程序写入国家大法,要求规划送审、修改和监督等关键环节必须征求公众意见,积极回应了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发展、合理配置城市资源和维护公平正义的诉求,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

创新消防规划编制理念,提高规划科学性、合理性

城市供水工程规划、园林绿化规划、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电信工程规划、电力工程规划等专项规划都与消防规划相互依托、重叠和作用。在当前各专项规划不能同步编制的情况下,消防规划作为城市公共安全保障体系中重要的基础性规划,在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时,消防专业部门应积极参与,结合城市发展远景,运用先进的火灾风险评估方法,科学预判消防事业发展需要。对于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大型、中心城市可以适当突破,提高现有规范标准要求,超前谋划提出修编意见。特别是在当前水资源短缺、城市供水管网能力有限等客观条件下,对于城市供水工程、环境卫生设施、园林绿化、综合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提出预留公共消防设施用地和共享平台的要求。例如,在城区内河、湖泊的泵站等固定给排水设施场地内设置消防取水码头(泵站周边等一般能够满足消防车通行需要);结合园林绿化景观工程规划,沿景观河道规划设置移动式取水码头,在规划草坪中预埋供消防车使用的取水管道,节约消防设施用地,解决就近取水难题;结合综合交通图像系统,规划预留消防共享端口,形成城市立体消防图像监控系统,提高社会面火灾防控预警速度;结合城市电力、照明规划,在高层建筑密集区、人员密集场所集中区的主要建筑上,规划预留大功率照明设备接口和可供特种消防应急照明车辆使用的共享平台等。总之,要打破专项规划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的现状,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消防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的“和谐与共享”。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规定城市规划区内消防站的布局,一般应以接到出动指令后5min内执勤消防车可以到达辖区边缘为原则确定,国内已编制的消防规划中消防站布局基本上是依照此条款要求设定的。但实际情况是,一些重要政治文化广场、大型商贸区、老旧城区、城中村、棚户区等人口、车辆密集地带,根本无法实现5min到场的硬性指标,而这些地区一旦发生火灾等灾害事故,社会影响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巨大。消防规划应当通过风险评估方法,根据不同地区火灾风险等级所需要的消防第一响应时间,差异性地设置消防站时间指标,而不是简单的“以点画圆”。在充分考虑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现实矛盾下,结合消防站建站等级标准,采取部分地区减小建站用地规模、提高建站密度、建立小型消防站的方式,缩短5min消防第一响应时间,确定消防站布局规划。对于道路通行条件好、火灾风险等级低、日均火灾发生率低的地区,采取扩大保护区面积、延长消防第一响应时间的方式规划消防站布局,这在英国等已有先例。

消防空中救援体系是未来社会空间立体化综合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2010年颁布实施的《城市消防规划规范》对航空消防站和高空瞭望系统建设有了明确说明,大城市、特大城市宜设置航空消防站,有条件的城市可建立高空瞭望系统。目前,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已建设了航空消防站,配置了消防直升机,南京、苏州、成都等大、中城市正在规划建设航空消防站。但从目前运行情况看不尽理想,上海“11•15”静安区大火中消防直升机参与了救援行动,但救援效果反映出消防空中救援体系规划思想过于单一。消防空中救援体系规划现阶段应着眼于第一时间反应、空中全景灾情信息反馈和应急救援传运功能等方面的建设。一是根据城市高层、超高层建筑规划分区域建设消防高空瞭望系统,并配备远红外夜视系统,对城市重点地区开展24h的火灾预警防控。二是充分考虑火灾等灾害事故发生时灾害信息在时空分布上的“空白”,在城市广场、运动场、公园、绿地等防灾避难疏散场所和高层建筑密集区规划消防直升机永久性起降点,实现以民用机场航空消防站(与城区距离远)为主、城区永久性起降点(与城区距离近)为辅的多种形式的消防直升机勤务体系,为消防直升机开展日常空中火灾巡控提供起降平台,也可根据地方经济现状因地制宜地规划空中无人飞艇,实现空中全景灾情信息采集和反馈。三是转变消防直升机高层建筑“空对地”救援的单一模式,对于高层建筑密集区,在邻近高层建筑多点布局直升机起降平台,而不是目前根据区域规划的单点式布局,配合空中救援装备技术研发,将起火高层建筑的受困人员通过消防直升机空中传运功能转移到邻近高层建筑屋顶平台实施疏散,既可以有效减少单次救援用时,又增大单机救援能力。因不需要消防直升机在起火建筑屋顶平台直接起降,采取抢险人员悬垂降落的方式,增大了消防直升机与起火建筑的必要安全距离,利于开展消防空中救援。

目前,中央商务区(CBD,CentralBusinessDistrict)已成为现代化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据统计,到2009年,全国已有70多个城市规划兴建城市CBD。上海的陆家嘴、北京的国贸桥、深圳的福田中心区、广州的珠江新城和天津的南京路小白楼等都是国内著名的CBD。政府领导和城市规划设计人员也将CBD作为城市发展和规划建设的重点。CBD地区一般集中规划建设大量的高层建筑,按照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建筑内部的消火栓、自动喷水、水幕、泡沫等灭火系统的消防用水量是以单体建筑进行计算的,建筑规模越大,消防设施越多。在目前城市土地稀缺、供水管网能力不足的客观条件下,意味着需要更大容量的消防水池来储备必要的消防用水,而大容量的消防水池又占用寸土寸金的建筑空间,形成矛盾。从火灾形势分析,由于CBD地区的从业人员素质较高,建筑日常消防安全管理严密,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到位,通常极少发生火灾事故,造成了大量消防水池、水泵等设施的长期闲置。为此,消防规划在CBD建设初期,可以考虑突破现有规范标准要求,采取“就近、等高”的原则,结合市政供水能力,通过科学预判和精确计算最不利火灾情况,规划建设区域消防集中供水系统,满足邻近、高度相近建筑的消防用水需要,实现共用消防水池、共用消防泵组等设施。既提高了城市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建筑可利用面积,也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同时也便于消防设施的集中管理和维护。#p#分页标题#e#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公众自身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自主意识日益增强,公众参与政府各项决策尤其是城市规划决策热情高涨,规划已不再是公众对固化结果的被动了解和接受,而逐渐成为一种主动参与的行为。一旦消防规划中消防安全布局和公共消防基础设施等关键环节存在严重缺陷,对城市安全发展将是致命和难以补救的。消防规划编制全过程引入公众参与,能够及时倾听他们的声音,尊重和满足公众利益,有利于多角度、多层面地考虑消防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实现编制规划以人为本的初衷。但实际情况是,目前公众参与消防规划编制仅局限在征求社会意见层面。而真正全面和完整的公众参与则要求公众能够真正参与到规划的决策过程之中。由于当前人力、财力和公众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在有限的编制时间内,消防规划不可能在编制的每个阶段都使公众得到全面的参与,重点应该放在前期调研、资料收集、规划编制和征求社会意见四个阶段,并根据不同阶段编制工作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宣传方式和参与方法,提高公众参与度,普及消防规划知识,提高消防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公众的有效参与将有利于日后监督消防规划的落实。

消防规划的编制初衷不应该只立足于“救”,更应该时刻体现“防”的理念。通过消防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指导一段时期内消防法律法规体系、消防文化宣传体系、消防教育培训体系、消防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打牢公共消防设施基础,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综合素质,应该是消防规划编制的终极目标。因而在消防规划编制之初就应充分考虑把消防法规规范、公众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社区消防阵地建设、消防行业管理等消防人文环境内容纳入消防规划,以提高消防规划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实现消防硬件建设规划和社会消防意识形态软件发展规划的有机结合。

消防工程策划范文5

关键词:消防,信息化,对策

 

1引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消防部队是公安系统中较早引入信息技术的部门,在满足为“防火、灭火、应急救援”服务的前提下,不断应用新技术,采取新方法,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健康、快速的发展。但是,在信息化建设取得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升消防部队战斗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消防。[1]

2消防信息化建设现状

全球各地区由于政治制度、经济形态、信息化基础设施等不同,其消防信息化发展水平也有较大差异。下面分别说明发达国家和我国消防信息化的建设现状。

2.1 外国消防信息化建设现状

发达国家在消防信息化建设方面发展普遍比较迅速,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末对信息技术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90年代实现了被称为“新经济”的长达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信息技术行业在美国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从1990年的5.8%上升到2000年的8.3%。依靠国家发达的信息化建设水平,美国的消防机构建立了先进的救灾网络系统、远程培训系统、火灾模拟系统以及灾害信息系统,同时还形成了完善的救灾预案数据库。可以说美国的消防信息化发展水平均居世界首位,代表着世界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其在消防监督、调度指挥、电子政务、内部事务管理、灭火战术模拟等各个领域,已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能有效地引导、规范、整合信息化资源。

2.2 我国消防信息化建设现状[2]

公安消防部队信息化作为“金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公安部的领导下,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逐步推进和实施。

近几年,我国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取得了健康、快速的发展,全国消防部队的基层信息化建设基本到位并已投入使用,各地相继实现了消防三级网联网,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主页,开发应用了一批消防信息管理软件,并逐步实现了网上公文收发、网上执法、网上数据传输和网上消防宣传等电子政务,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运行、保障体系。同时新建、改建了消防通信指挥系统,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已逐步渗透到消防部队的各层面中,但从总体上看,信息技术发展的形势和消防工作实际需求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信息化建设水平仍处于信息化的初始阶段,且不同地区发展极不平衡。

我国消防信息化建设中暴露的问题主要有:官兵认识片面,操作应用能力不高;专业人才缺乏,消防软件开发滞后;不按方案实施,重复建设现象普遍;保障经费不足,软硬件建设水平低;依赖传统模式,自动化办公程度低等。

3 我国消防信息化建设对策

3.1 消防信息化建设要虚实结合

虚即对信息化的处理应用能力建设,实即对信息化基础设施装备建设,要想推进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必须改变部队传统建设模式的思维定势,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才能做出正确战略谋划和正确决策,让科学技术真正带动消防事业的发展。

3.2 消防信息化建设要注重人才培养

要推进信息化建设,就必须把人才建设放在优先地位,必须大力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信息化人才队伍。,消防。要完善信息化培训机制,重用人才;培养复合型业务骨干,打造全才;加强人才资源库建设,储备专才,立足社会人才资源,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联系,大力吸收通信、计算机、信息管理等专业人才,促进信息化发展。

3.3 消防信息化建设要科学发展

信息化建设是长期持续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立足长远,统筹规划,循序渐进。要立足部门实际,制定建设长远规划;同时要加强部门沟通,信息共享连通孤岛,消防部队可以充分利用公安、政府及公共网络提供的信息通道,同时密切与信息服务业的关系,节约资金,用较少的投资获得较大效益。通过统一规划和构思,不仅在消防部门内部,更要在公安乃至政府部门之间建立起一种整体性信息系统模型,实现系统集成信息共享。

3.4 消防信息化建设要开源节流

信息化建设必须保证经费到位,公安消防部队的经费由国家财政经费列支,受地域经济的影响,消防经费投入始终处于严重不平衡的状态,信息化建设欠账较多。既要开渠道,多方筹措确保经费充足又要加强资金支出管控[3]。

3.5 消防信息化建设要与时俱进

现在的网络应用推行起来阻碍很多,困难重重。一方面是因为使用者习惯于老式的办公方式,不习惯在网上办公;另一方面因为软件开发与实际工作流程有不符之处,增加了实际工作的复杂程度。下猛药,改变官兵习惯定式,许多年纪稍大的干部用了多年电脑,可一旦电脑出了问题就束手无策,不要说会重装系统,有的竟然连Ctrl+C的作用都不知道。建立健全奖惩激励制度,让“能者上,庸者下”,打破部分人员安于现状,止于进取的惰性,对信息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调动官兵的积极性。,消防。,消防。不学习,毋宁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每名官兵都应当抓住机会不断学习新本领,创新工作思路,为部队建设作更大的贡献。

3.6 重实效,软件开发量体裁衣,不花哨

由于各地区、各单位发展不平衡,信息化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坚持先试点后推广,不搞一刀切,真正做到边建设边见效。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很多,有通用模块、也有选择模块。选择模块可以根据各行各业的要求进行特定改制而成。每增加一个模块,价格就会加上好几千,因此选择功能时一定要根据实际的需要来选择,不能见好就要,一定要选择确实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哪些功能。既要考虑工作的需要,又要考虑软件的成本问题和实际应用的效果。做到“量体裁衣”,以合适实用为选择标准,千万不可因好大喜功而购置一些对消防来说无用的功能。如果在网上办公仅仅是为了追求政绩,那样就失去了它们本身的应用价值,也是一种资源浪费[4]。,消防。

4 结论

消防信息化建设是我们向科技强警迈出的坚实一步,当前消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应该看到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还处在探索和初步应用阶段,与发达国家的消防信息化建设要求水平还有很大差距[5]。,消防。可以预见,随着现代网络安全技术在消防信息化建设中的不断应用和完善,必将进一步推动消防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为全面提升消防部队战斗力,推动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全面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薄建伟.消防信息化的历史、进展与展望[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5-12-08.

[2]杜兰萍,薄建伟编著.加快消防信息化建设推进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全面进步[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5-11.

[3]周炜,裴建国等.消防指挥自动化教程[M].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2007

[4]傅永财,应放,宁江.关于公安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的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2007-10.

[5]王尚平.浅析消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公安科技》第83期,2006-2.

消防工程策划范文6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消防安全,消防管理

1产业集聚区的现状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产业集聚区异军突起,它是经济兴盛过渡阶段的必然产物。所谓产业集聚区就是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处在一个特定领域内的相关企业或机构,由于相互间的共性和互补性等特征而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组在地理上集中的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产业群的现象。这些产业都处在同一条产业链上,彼此之间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呈现横向扩展或纵向延伸的专业化分工格局,通过相互之间的溢出效应,使得技术、信息、人才、政策以及相关产业的要求等资源得到充分共享,集聚于该区域的企业因此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进而大大提高整个产业群的竞争力。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建设,带来了社会、人口、交通、资源、基础设施、安全状况等一系列问题。

2 产业集聚区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政策”的实施,规划编制、土地利用的调整,新一轮经济大发展的势头已经来临。在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的起始阶段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在道路、环保、通信、消防、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首先遇到的是资金问题,资金不足会导致公共消防设施建设项目不建或缓建。产业集聚区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集聚区的地方,仍存在如下问题:

(1)当地政府只顾经济发展,忽视安全保障,未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没有把消防安全摆上应有位置,造成消防工作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给产业集聚区的长远发展埋下先天性安全隐患。

(2)一些地方政府规划产业集聚区具有盲目性和临时性,创一时政绩,看眼前利益,缺乏中长期打算。规划产业形不成链式发展,火灾危险性不同的企业混布在一起,既没有考虑整体规划,又缺乏单位建筑布局,形成了大量火灾隐患。

(3)产业集聚区大都设置在城镇边缘地区,距离城市消防站较远,缺乏有效的消防安全保护,有的无消防队站规划,有的规划了但被列入缓建或不建项目。

(4)一些产业集聚区消防供水设施以及消火栓建设未能与城市供水管网同规划、同建设、同安装,有的地方供水管网也未铺设到位,消防供水问题更难以解决,造成先天患,给灭火救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5)消防通信、消防通道、消防装备不能与产业集聚区建设同步实施,不能适应消防安全工作的需要。

(6)产业集聚区建设由于要速度、要效益,工程未审先建、未验先用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给新建筑造成了新隐患。

这些问题从出现,到通过法定程序进行整改,包括在未改之前已造成的损害,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3 产业集聚区建设过程中落实消防安全工作的对策

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改善民生,产业集聚区建设势在必行。这些产业集聚区一旦发展起来,如果公共基础设施不配套,势必后患无穷。笔者认为,建设产业集聚区必须做到科学规划、先期投入、严格审批、加强管理。

3.1 科学规划

在产业集聚区的数量、定位、配套、规划对接、控规编制、产业发展、开发次序等方面,必须坚持科学规划、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动态管理的原则。在总体布局规划中,要依照消防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制定专业的消防规划,真正将消防安全布局、专职消防队、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纳入产业集聚区的总体规划,并同步实施。消防规划的编制既要符合实际又要适度超前,既要关注重点又要照顾全面,使产业集聚区内功能布局合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到位,消防装备建设符合扑救重特大火灾灾害事故的要求,防止出现严重的先天性不足,切实做到预防在先、防患于未然。对已经建成的产业集聚区,要集中开展一次消防安全“陈帐”、“老帐”的清理工作,督促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重点解决消防站、消防装备、消防车通道、消防给水等问题。

3.2 先期投入

消防安全是隐性的经济效益,是经济发展的保障。要把消防安全摆上产业集聚区建设的重要位置,把产业集聚区内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优先安排。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应充分考虑产业集聚区的共享和相互衔接,如消防供水能力的大小,周边水资源的利用,消防站5min,4~7km2的保护范围,主次干道的消防车通行能力,尽端道路的消防车调车场地,接警出动通信的同一时间接警频次,火灾高危场所的重点防范措施,专职消防队的建设和运行,扑救特殊场所火灾的消防特种装备以及聚集区的工业园区、仓储区、行政区、居民社区、公共服务区的消防基础设施等,要与所谓的“水、电、路、气”四通一并建设、一步到位。产业集聚区的公共部分总体建设应当在相关项目建设中优先安排建设资金,以确保产业集聚区消防安全的需要。

3.3 严格审批

对产业集聚区的建设项目,公安消防机构应坚持“先入为主”的原则,及早了解掌握工程建设项目和招商引资的信息,积极与发改、城建、规划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变坐等为主动上门服务。要从加强建筑防火工程审核入手,从源头上堵住火灾隐患,把好区域内的总体布局、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间距、消防水源和消防通道等的审核关,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的产生。坚持绿色通道制度,加快办理各种行政许可手续,提高办事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真正把产业集聚区建设项目作为便民、为民、利民服务的首要任务落实好。

产业集聚区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消防法》),执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不能有特权思想,不能把上级赋予的权利当作建设项目的“门票”,要抱着对事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落实法定职责,开展消防工作。建设单位要按照法定程序,依法报审、报验、备案。工程监理单位要严格落实法律法规,严禁降低消防标准。

只有落实好层级责任制,产业集聚区的建设项目才能在规划布局范围内早开工、早建设、早投入使用、早产生经济效益,同时从根本上消除火灾隐患,保证安全,保障经济运行。

3.4 加强管理

产业集聚区的消防工作必须依照《消防法》,落实法定责任,不论是行政区域的政府机关,还是政府管辖的管委会,产业集聚区的行政第一责任人就是法律规定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负有全面的消防工作职责,代表政府依法履行法定职责。

在宏观规划方面,必须把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证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城市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在火灾预防方面,应当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对已设置的生产、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站、库、点不符合《消防法》规定的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单位限期解决消防安全隐患。在农业收获季节、重大节日、火灾多发季节,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采取防火措施,进行安全检查。

在农村消防工作方面,产业集聚区大都规划在农村及城乡接合部,应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领导,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组织制定、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工作。

在消防组织建设方面,要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增强火灾预防、扑救和应急救援的能力。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快速反应处置机制,为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人员、装备等的保障。

在灭火救援方面,建立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组织实施火灾扑救及其他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根据火灾扑救的需要,组织有关人员,调集所需物资支援灭火救灾。对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因参加扑救外单位火灾损耗的燃料、灭火剂、器材、装备等,产业集聚区应当给予补偿。

在执法监督方面,对产业集聚区有关部门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公安消防机构报告的城乡消防安全布局、公共消防设施不符合安全要求,或存在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的情况,应及时核实并组织有关部门、单位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对公安机关报请的对经济和社会影响较大的责令停产停业意见,依法决定并组织有关部门实施。

参考文献:

[1]王海兵,徐志宏.对新型涉及儿童使用场所消防审核的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28(4):184-187.

[2]沈友弟.对消防安全技术应用和研究的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7,26(1):92-95.

[3]陈家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消防装备建设[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27(4):235-238.

消防工程策划范文7

【关键词】城中村;消防;安全隐患;对策

日常生活中提到“城中村”大家并不陌生,它是指伴随着城市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的土地全部被征用,村民的身份出现转变,由农民身份变为城市居民身份,仍旧住在原村落改造成的居民区【1】。“城中村”是一个城市中的特殊地带,由于地理位置,规划不合理等引发了一系列的消防隐患,近几年来,“城中村”消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需要清醒的认识到消防安全隐患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认真落实好“城中村”消防安全的每一步,才能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1 “城中村”的消防安全隐患分析

1.1 群众消防安全意识较低

在每年发生的无数起火灾事故中,人们对损失的财产与伤亡情况感到十分的心疼与惋惜,从中反映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群众对于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平时不以为然,也不懂得使用防火知识,自救逃生能力低。“城中村”的居民几乎未经过消防知识的培训与宣传,很多人是以旁观者的心态看待消防安全,觉得可有可无,与自己相关的才会参与,因而思想上对消防安全重视不足,也为引发火灾的埋下隐患。

1.2 建筑耐火等级低,火势蔓延快

“城中村”的建筑很多是不规整的,布置不太合理,以老房子为主,并经过简易的改造,或者用水泥瓦、木板违法违章的私自搭建而成,一般建筑材料耐火等级低,可燃性强【2】。例如:“城中村”经常出租房屋,人口密集,出租屋附近常有火锅店、小餐馆、烧烤店等,一旦不小心引起火灾,火势蔓延快,损失严重。

1.3 电气线路铺设较为混乱

“城中村”居住的人口比较多,楼房之间纵横交错的电线串联在一起是司空见惯的。有一些外来的租房者为了节省电费而私拉乱接电线,有的很多的电线缠绕在一根高压电线上,有的高高低低的十分密集,电气线路铺设杂乱无章【3】。很多线路经过长年的风吹雨淋,无人看管,无人定期检查维修,这都为漏电,造成电气火灾留下隐患。

1.4 消防水源极为匮乏

首先,消火栓较少。一般而言,市政消火栓在消防基础设施中是最为基础的,由于“城中村”是由农村逐步发展起来的,在乡村部落过渡到城市社区的进程中,仍旧保留着大量的农村的建设模式与管理体制,基础设施建设差强人意,也很少人关注消火栓等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是否配置齐全。当前“城中村”除了室外的生活用水龙头之外,并未看到消火栓。其次,天然水源匮乏。很多的“城中村”中只能依靠地下水提供水源,有些随着周边城镇的开发,水源变得更为的紧缺。

2 “城中村”消防安全隐患的原因

2.1 思想观念落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与思想观念显著提高,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促使城市化进程加快,很多的农村劳动力解放,户籍制度也有所改变,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涌入。城市内的住房是寸土寸金的,房价昂贵,很多人选择“城中村”居住下来,价格便宜,经济负担轻。很多人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总觉得消防与自己离得很远,所以政府消防部门的管理也不予理睬。少数“城中村”个体私营者为了赢得更多利益降低成本,非法占用村中的消防安全通道及消防设备。

2.2违法乱建房屋问题

在城市的建设中“城中村”属于一片保留地,很少人加以管理,因而出现大量的违规房屋。“城中村”的村民熟知在城市的扩张过程中,不管政府还是商业用地,会占用居民房屋因而能得到一部分的经济赔偿,这也正是很多村民大量违章建房屋,占道路的原因【4】。最终导致房屋连片,空间狭小,正所谓的“城门失火,殃及鱼池”由于高大建筑少,风力大,一间房屋失火容易波及其他房屋,对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

2.3 城市规划不合理

城市化发展是长期的过程,很多的城市在进行城市规划中,都会考虑到“城中村”的重要性,并作为保留地,尽管将“城中村”规划为城市的一部分,但是城市建设并不涉及到“城中村”,长久以来当地政府对“城中村”的管理都是放任自流的,也导致一些“城中村”成为畸形状态,消防设备少,安全隐患多。

3“城中村”消防安全隐患的对策

3.1 思想上重视消防安全

公安消防部门应该及时的向上级党委政府加以汇报,与多个部门加强合作,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人力等进行“城中村”消防安全的管理,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消防安全知识、逃生自救知识等。例如:“城中村”村委会应该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定居民防火公约,张贴消防宣传图画,发放消防宣传资料等。村委会定期的组织村民,走上街头,走进学校、开展火灾疏散逃生与自救的演练,让生动的活动深入民心,增强群众灭火的能力,从而降低火灾隐患的发生。

3.2 加强消防设备、器材的配置

当前“城中村”的消防设备、器材等较为的匮乏是较为突出的问题,遇到火灾也需要运用足够的消防器材才能更加迅速的控制火情。其一,解决好消防用水的问题,可以在相对空旷的地方修建一些消防水池,存储着消防用水,能够为救火用水提供保障;其二,投入相应的资金支持,购买一些三轮消防摩托车、消防水带、消防泵等使得消防基本设施充足;其三,彻底的消除对消防车通行阻塞的地面及架空的通道,确保消防车能够自由的通行及时救火;其四,辖区内单位与居民家庭中都可以配置一些灭火的器材,消防缸等,能够及时的扑救初期的火灾情况。

3.3 完善消防安全自治管理体系

“城中村”的消防安全管理中比较关键的一环就是群众的自防自救工作,在“城中”村委会的帮助下,建立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消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各个“城中村”村委会可以建立消防安全工作小组,制定消防安全管理的各项计划。村委会与居民、各个单位相互配合,将责任落实到人头上,定期进行防火巡查【5】。组建一支专业、高效的联防队伍,随时对辖区进行巡逻,一旦发现火灾及时采取措施应对。

3.4 规范建筑格局,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城中村”一直是人口聚集区,管理混乱,消防安全管理不健全,人员少,因而很多消防安全工作难以落实。可以在“城中村”引入物业管理方式,统一房屋出租管理,规范消防安全在内的各项管理,消防部门做好监督,共同配合,减少火灾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付斌.论“城中村”消防安全隐患及对策[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0(4):62-64.

[2] 杨涛,肖锋.浅谈城中村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原因及对策[J].城市建筑,2014,(15):220-220.

[3] 谢媛.城中村消防安全隐患及技术改造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4,(2):202-203.

[4] 王会刚,张为明.城中村改造中消防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6).

[5] 罗永龙,白凤杰.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消防安全改造探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0,26(4):54-56.

消防工程策划范文8

关键词农村消防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江苏连云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连云港农村火灾多发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深入分析连云港农村火灾形势与消防安全现状,提出具体的对策,对于加快连云港新农村发展,具有紧迫而十分重要的意义。

1连云港农村消防工作现状

1.1连云港市行政区划及消防工作概况

连云港市地处我国沿海中部、江苏省东北部,是农业大市,农村面积5 497 km2,乡村人口403万人,下辖83个乡镇、214个居委会、1 436个村委会。连云港市在新农村建设中高度重视农村消防工作,每个乡镇基本都编制了消防规划,依托公安派出所建立了消防警务室和保安联防消防队,配备了消防摩托车,初步实现了“小火不出村,大火控得住”。

1.2连云港市农村火灾形势总体平稳,但不容乐观

2000—2008年,连云港市农村火灾4项指标呈上升趋势。2000年,农村火灾死亡人数、直接财产损失分别占当年火灾死亡人数的23.60%、直接财产损失总数的9.13%,2008年则分别上升为66.60%、11.71%。村民住宅是农村火灾发生最为集中的场所,2000—2008年,全市村民住宅共发生火灾1 187户,占农村火灾总数的50%,因住宅火灾死亡的人数占农村火灾死亡总人数的71.60%。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平均每户3.4人计算,在火灾中受灾的农民至少4 036人以上,相当于1个行政村的人口。也就是说,每年全市有约132户家庭、448位农民因火灾致贫、返贫。

1.3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2006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同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5号)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大力加强农村消防工作”、“不断改善城乡防火安全条件”。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农村消防管理办法》,并在《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中对如何加强新农村消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村建筑布局不合理,建筑耐火等级低

连云港市农村房屋大部分为砖木结构,建造时使用大量可燃建筑材料,耐火等级非常低,大多数属于二、四级。同时,村民住宅往往同厨房、储物间、牲畜棚等连为一体,厨房内经常堆满柴草作为做饭燃料,火灾载荷非常大。农村各户之间基本上是联片建造,没有留出足够的防火间距。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形成火烧连营之势,火灾隐患十分突出。2003—2008年,用火不慎和稻草火引发农村火灾分别占总数的24.5%和23.7%。

2.2农村消防水源紧缺,公共消防设施滞后

连云港市4个县为江苏省扶贫县,乡镇财政紧张,农村消防公共设施建设十分滞后,大部分农村没有自来水供水管网、消火栓、消防水池,乡镇消防站处于零状态。另外,连云港市近年降雨量较少,天然池塘、湖泊和沟渠等蓄水不足,河水流量日渐下降,消防水源紧缺。发生火灾时,县城消防队到达偏远地区至少需要40 min以上,加上消防水源不足,火灾扑救不理想,特别是面对麦田火灾时,只能“望火兴叹”[1]。

2.3消防安全意识差,用火用电管理不善

由于受经济条件和传统习惯影响,连云港市大部分家庭还在使用木柴与柴草做饭和取暖,明火的大量使用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火灾。近几年,连云港市农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国家又开展家电下乡活动,农村家庭各类电器数量增多,但是大部分村民缺乏安全用电常识,购置劣质电源开关、插座,电线乱拉乱接、接线头松动、线路陈旧老化,滋生大量火灾隐患,电器火灾逐年增多。2003—2008年,用电不慎引发的火灾占火灾总数的36.1%。

2.4消防宣传不到位,群众消防自救能力差

近年来,连云港市农村消防宣传有所加强,但是大部分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还很淡薄,防火、灭火常识匮乏,甚至有不少群众不知道火警电话号码,不懂得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2]。有些群众甚至认为消防队救火要收费,即使有火灾也不敢报警,从而造成火灾蔓延和扩大。还有些群众不知道放火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

2.5农村结构发生变化,非传统火灾隐患突出

过去农村传统火灾隐患主要是建筑耐火等级低、没有防火间距、缺乏水源等。但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在城市出现的火灾隐患,农村也大量出现,比如安装防盗窗、伴随个体私营经济出现的“三合一”等。1990年以前,农村发生火灾,基本上靠左邻右舍自发进行扑救。随着社会发展,农村大部分青壮年进城打工,农村出现“空巢”和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现象,当发生火灾时,由于缺少青壮年劳力,靠邻里自救火灾的传统将不复存在[3]。

2.6消防监管难度大,火灾隐患难根除

由于公安现役消防监督警力有限,主要精力集中在城区重点单位,过去一段时期,农村消防工作几乎处于失控漏管状态。2009年5月1日修订实施的《消防法》明确将农村消防监管工作赋予公安派出所,从法律层面上解决了农村消防监管工作主体问题。但是由于派出所警力紧张,工作量杂而繁多,主要精力集中在乡镇社会面单位,很少过问村组消防工作。个别村委会虽然不定期组织防火检查,但由于专业知识不多,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火灾隐患,即使发现隐患,也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法,火灾隐患变成难以根治的顽疾[4]。

2.7消防经费投入不足,农村消防组织难以为继

近年来,连云港市新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较快,但是农村消防公共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城镇建设的发展速度。农村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得到一定的发展,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没能形成群防群治的网络,且各地发展不平衡,总体自防自救能力差[5]。同时,一些地方伴随乡镇机构改革和结构调整等因素,使得原有的专职或义务消防队被取消,有些乡镇虽然还保存着原有的消防队伍,但也因经费和队员待遇等因素而名存实亡,发生火灾后也形成不了有效战斗力。

3对策

3.1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健全消防安全工作网络

以新农村消防安全防控责任制为核心,积极建立“党委政府主要负责、部门各负其责、乡镇重点防控,村委会组织管理、村民义务参与”的农村消防工作责任制度[6]。要建立和健全考评机制,凡发生重大特大以上火灾事故的,实行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一票否决”。分层次组建乡镇专职消防队、乡镇企业义务消防队和农村义务联防队,探索建立连云港新农村消防工作信息沟通和消防执法联动机制,逐步完善县、乡、村委会三级组织网络,把一般化的消防工作拓展到乡镇、农村、家家户户,从而形成“县、乡镇人民政府领导,村民委员会具体负责,村办企业、个体商户、村民代表齐参与、共同管理”的三级消防工作社会化格局。

3.2编制消防工作规划,科学安排农村消防布局

采取政府规划、政策支持、主动引导和财政扶助的方法,将村民住宅和乡镇企业的消防安全布局、消防水源建设、消防通道纳入到乡镇总体规划与村庄建设规划中,做到同时立项、同步设计、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结合新农村人居环境改造,改善新农村建设中的消防安全平面布局;结合农民房屋改造,提高乡村建筑的耐火等级,并请专门的评定企业定期评测;结合各地乡村道路的改建,合理地规划建设消防车道;结合人畜饮水与农田浇灌工程,加强消防给水管网、消防水源、消火栓等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结合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建设,着重在新农村建设“一室一队一车”(1个面积不小于20 m2的供学习与培训的消防室;1个由村领导与基层民兵组成的义务消防队;1台配备手抬消防泵、火钩、灭火器、个人防护装备等灭火设备与消防宣传设施的简易消防车),从根本上改善当地农村防火条件。

3.3加大消防经费投入力度,逐步改善农村消防公共设施

以财政投入为主渠道,把消防经费纳入到财政预算,力争逐年增长比例不低于当地GDP增长速度。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征收消防公共设施建设配套经费,改善消防队伍装备和消防公共设施。探索连云港新农村多元化消防投入机制,建立农村消防基金,鼓励社会各界资助消防事业。

3.4发挥派出所监管主体作用,及时整治火灾隐患

把消防监督管理纳入到派出所的日常工作,把消防监督管理的责任分解到各镇、乡、村的民警身上,明确各自的职责与任务,从而形成“所领导负责、专(兼)职消防民警具体指导、管区民警抓落实”的公安消防监督管理模式。消防部门要建立与派出所、安监所定期互动工作机制,通报阶段性的消防形势与防范重点,交流消防监管工作经验,提升派出所民警专业能力。要充分发挥派出所消防警务室职能作用,配备2~4名消防监督员,定期到所在乡镇的各村进行监督,从而使乡镇、村消防安全工作基本落实。要把消防工作纳入到公安工作总体目标,在工作考评和奖惩方面,与其他公安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考评和同奖惩,激发派出所消防民警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5加强消防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

新形势下,农村消防安全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保护手段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二者要紧密结合,融会贯通,形成浓厚的符合各地特色的消防宣传氛围[7]。要讲究防火宣传策略与方式,在冬春火灾多发季节、春耕垦荒烧荒期、清明扫墓期间、秋收季节等火灾多发时期,可以采取通告、宣传车走村串户的巡回宣传等方式或者利用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播放和刊登消防知识与消息等手段,广泛地开展消防安全常识、消防法律法规知识,把消防法律法规与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纳入到新农村的普法教育中。通过乡镇派出所民警加强对各地农村治保人员、治安协调员、供电所电工等相关人员的消防培训,再通过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把消防知识灌输到农村基层。此外,要把中小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活动拓展到农村学校,做到真正把消防常识与消防法律法规纳入到中小学生的教育上来。

3.6发展多形式消防队伍,建立适合农村的灭火救援体系

在公安现役警力编制紧张的情况,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健全适合农村特点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人口超过5万人或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亿元的镇,要率先建立专职消防队,其他乡、镇、村则要因地制宜地依托民兵、治安联防等组织建立专职或兼职消防队伍。依法建立乡镇企业专职消防队,发展政企联建消防队及志愿者义务消防队。建立村民联户联防组织,制定执勤制度,定期组织灭火演练,掌握初起火灾的扑救技能,开展防火安全检查和巡查。争取用3年时间在农村逐步建立以镇专职或兼职消防队为主体、群众消防队或志愿者消防队为补充的消防队伍,逐步提高群众抵御火灾的能力。

4参考文献

[1] 王生春.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消防月刊,2003(5):6-8.

[2] 胡子荣.当前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34-35.

[3] 萧岩.浅析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理论界,2005(7):106-107.

[4] 杜峻涛.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浅谈[J].山东消防,2003(11):49.

[5] 王宏斌.对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2004(5):21-22.

消防工程策划范文9

关键词:消防部队;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E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1

消防部队是保护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职能部门,只有老百姓的生命财产不受侵害,我们的社会才能健康有序的运行。财务管理是消防部队工作中的核心一环,如果财务管理出了问题,就会导致消防部队资金运行不到实处,进而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目前,我国消防部队财务管理工作中具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现阶段,各级消防部队财务部门及财务工作者,需要从怎样创新老旧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方法以及如何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状况两方面进行思考,从而解决消防部队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弥补其中的漏洞,使其得到健康良好的发展。

一、消防部队财务管理当中潜在的重要隐患

近些年,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以及社会对消防安全需求的日益紧迫,消防部队在财务管理方面也进行了必要的改进,但尽管如此,消防部队在财务管理中仍然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消防部队财务管理的考察和研究,不难发现虽然前期已经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质量提升,但是在消防部队的社会需求如此之高的情况下,显然其财务管理不能高效地服务于消防部队的全面工作。这些情况的背后无疑隐藏着我国在消防部队部门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后以及财务管理体系单一等弊端。通过对消防部队财务管理的考察和研究,对其中潜在的重要隐患进行简要的分析。

1.管理思路单一,财务管理意识薄弱

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多角度多模式的清晰管理思路,以及较强的管理意识。然而,目前消防部队在财务管理方面管理思路依然为老旧的思想观念。第一,自上而下的资金流动思想扎根于心,部门单纯依靠经费由国家拨款、上级部门负责分配的形式,使其财务处于机械的管理状态。第二,提前支出经费的思想普遍存在,尤其在进行重要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在对于该项目实际调研不足的情况下,盲目进行大规模资金投入,导致提前支出经费的现象层出不穷,导致资金的流失和浪费。第三,短期实现业绩思想存在于高层领导之中,一些管理高层人员为追求在其任期内创造出显著业绩的效果,缺乏考虑本单位本部门财务的承受能力,短期大量进行政绩工程投资,限制了消防部队本身硬件的加强和人员素质的提高。

2.管理计划性缺乏,预算管理成效甚微

管理计划是预算管理当中的重要分支,合理有效的计划是实现高效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管理计划性缺乏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第一,管理的计划性意识淡薄,不能够适合时宜的计划安排工作,即使做出了初步的计划,由于计划的制定往往单纯根据年度决算数据,使得最终计划不够科学,可行性不高;第二,由于对于财务现状分析不够深入透彻,导致已有计划实施困难,不能顺利实现。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中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以实现效益最大化的重要工作环节,计划性缺乏就会导致预算管理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3.管理人员能力欠缺,管理工作落实困难

财务管理人员是一个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其素质水平直接决定了该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进展。然而,目前消防部队普遍出现了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能力相对比较弱的现象,一些财务工作者甚至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经济管理知识的教育,头脑中缺乏经济管理体系的构建,导致其业务不规范、不熟练,更不能应用理论指导实践来优化其财务管理。消防部队中财务管理人员能力的欠缺,直接影响财务管理的制度创新和业务创新,从而阻碍其发展进步。

二、排除消防部队财务管理潜在隐患的对策

1.拓宽管理思路,深化财务人员管理意识

财务管理工作具有制度的约束,但制度的约束不是一味的束缚,而是对管理工作的一种保障,因此,财务管理的思路不应该因为制度的存在而被束缚。同时,尽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务人员的管理意识有所提高,但消防部队这一特殊职能部门,还需要不断地加强和深化其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从而全面提高部门工作成效。

2.优化预算管理,实现年度收支平衡

消防部队的社会需求度高,是一个特殊的社会职能部门,为了保证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就需要消防部队稳定有序的运行。资金的合理分配是维持消防部队稳定运行的有力保证,而资金的合理分配依靠的是预算管理,因此,优化财务部门的预算管理十分重要。通过预算管理,预防收不抵支的现象的出现,从而实现全年度资金收支的平衡,使财务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并为其良好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预算管理也是促进消防部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人民重要保障。

3.加紧人员培训,促进业务水平不断提升

财务管理人员是财务管理的执行者,更是财务管理的核心。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对于提升整体财务管理具有重大作用。首先,需要培养财务人员自觉学习专业知识的意识,同时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集中培养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综合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解决消防部队财务管理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不仅需要消防部队在其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上不断进行创新、逐渐完善其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还需要各级部队及政府部门的支持、老百姓的献言献策以及相关监察部门的审查和督促,只有在内部努力与外部帮助的综合作用下,消防部队在财务管理方面潜在的问题才能被发觉并且得到有效地解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