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集锦9篇

时间:2023-10-02 09:07:48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范文1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铁路;东北亚: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532.43;F7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0)01-0023-04

一、中俄边境地区铁路合作概况

(一)中俄边境地区铁路建设概况

1 俄罗斯边境地区铁路建设

远东地区长期以来一直被俄罗斯作为全国原料和能源供应基地,当地铁路运输状况对整个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俄政府十分重视该地区的铁路建设。

西伯利亚大铁路全长7 000多公里,整体建设工程历时15年,耗资10亿卢布,其线路包括西西伯利亚线、中西伯利亚线、南乌苏里线、北乌苏里线、外贝加尔线、贝加尔湖环线和阿穆尔(黑龙江)线。2002年12月,西伯利亚大铁路全线开始采用电力机车牵引运输,这使得地区间的货物流通量大幅度增加,极大促进了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1974―1984年修建的贝阿铁路,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与太平洋沿岸的又一条著名铁路干线。它全长4 234公里,西起西伯利亚大铁路上的泰舍特,东至日本海岸的苏维埃港。贝阿铁路途经俄东部150万平方千米的经济开发区,沿线煤炭、石油、天然气、木材和铁、铝、锌、铜等资源都非常丰富。而且贝阿铁路的开通与投入使用也大大提高了远东地区铁路运输能力,缓解了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压力,对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在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贝阿铁路之间,还建有巴姆一腾达线、伊兹韦斯特科瓦亚一切格多门线、沃洛恰耶夫卡一阿穆尔共青城三条南北走向的铁路支线。

2 中国东北地区铁路建设

在中国东北地区交通网中,铁路运输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整个东北地区共有大小铁路70余条,总长度约为19423公里,是全国较早建成现代化铁路运输网的地区之一。

东北地区铁路以南北走向的哈大、沈山线为纵轴,以滨洲线、滨绥线为横轴,以沈阳、四平、长春、哈尔滨为枢纽,联结各个支线,形成了巨大的铁路运输网,并通过京通、京沈等干线沟通关内外,与全国铁路相接。

此外,东北地区铁路支线主要包括“四纵”和“四横”。

四纵:齐齐哈尔―通辽―锦州线、大庆―通辽―赤峰线、哈尔滨一吉林一沈阳线、图们一牡丹江一佳木斯线。

四横:伊图里河―加格达奇―富裕―北安―绥化―佳木斯―双鸭山线、阿尔山―白城―长春―图们线、通辽―四平―梅河口―通化线、赤峰―阜新―沈阳―丹东线。

(二)中俄两国边境铁路合作状况

中俄两国边境线全长4 300多公里,较长的边境线为中俄两国的铁路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中俄两国边境铁路合作成绩显著,铁路口岸运量持续大幅度增长。铁路作为中俄间主要的运输方式,不仅促进了两国的经济往来。更见证着两国经贸关系的持续升温。2007年俄罗斯铁路部门的对外运输结构中,对华运输达到10%以上:而在中俄双边贸易结构中,60%以上的货物是通过铁路运输的。随着双方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两国铁路合作也逐渐驶入了“快车道”。

2003年,中国铁道部部长与俄罗斯铁路公司总裁亚库宁在加强中俄口岸过境改造和能力协调、保证和扩大原油运输、提高铁路集装箱运量、扩大口岸电子信息交换、开展铁路科技合作、增开国际列车和直通客车等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并签署了《关于发展中俄两国铁路运输领域合作问题的会谈纪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和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关于国际铁路联运货物运输电子数据交换的协议》。

在2006-2007年两年中,中国和俄罗斯两国铁路部门又相继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和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关于相互使用大吨位集装箱运送进出口货物的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和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关于加强铁路原油运输合作的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和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关于科技合作备忘录》等合作协议。

2009年9月,中俄双方正式批准了《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地区间的运输合作,这为两国铁路部门进一步加强运输合作、促进两国经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目前,中国东北通往俄罗斯的主要铁路通道有:

1 哈尔滨―满洲里―后贝加尔斯克

此通道是中国通往俄罗斯的主要出口,而满洲里站则是中俄边境重要口岸,中俄、中欧的大批进出口货物都由此换装,铁路运输量近年不断增长。目前铁道部已计划对其进行扩能改造,使其在国际运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 哈尔滨―绥芬河―格罗捷科沃―符拉迪沃斯托克

这条铁路线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车站既可通过海运与日本、韩国实现联合运输,又可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与俄罗斯其他地区及欧洲相连,因此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国际线路。

3 珲春―马哈林诺(可达俄罗斯扎鲁比诺港)

此线始建于1992年,于1996年正式接轨,年运输能力为80万吨。该线路的开通将极大缩短中俄两国货运周期,减少其经营成本,对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中俄双方正在大力推进边境铁路建设方面的合作。中俄双方拟合作建设的主要边境铁路运输通道有:

1 哈尔滨―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线

该铁路计划南起哈尔滨站,经哈黑线至边境口岸黑河,通过铁路大桥与俄布拉戈维申斯克相接,再与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2001年,由中方提出建设黑河一布拉戈维申斯克铁路大桥的建议,俄方已将此列入其远景规划。

2 东宁―乌苏里斯克线

该铁路为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边境线路,位于黑龙江省东宁县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斯克境内,全长40公里,是连接中国和俄罗斯及日本、韩国、北美等国的一条最便捷的国际贸易运输通道。

3 虎林―列索扎沃斯克线

该铁路西起黑龙江虎林市,东至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列索扎沃斯克市,建成后能大大缓解绥芬河口岸的运输压力,可缩短物资在俄境内的运输距离338公里。

4 同江中俄铁路大桥

该铁路桥是《纲要》中所规划的四座桥梁之一(其余三座为同江、黑河、洛古河大桥)。按规划,这座铁路桥位于黑龙江省同江市与俄罗斯下列宁斯阔耶之间,南起中国同江地方铁路同江北站,向北经哈鱼岛跨黑龙江后进入俄罗斯境内,在下列宁斯阔耶与比罗比詹至下列宁斯

阔耶铁路支线相接后可连通远东铁路。大桥主桥为钢结构,设计长度2 000多米,采用俄罗斯标准,很快将动工建设,工期预计为两年。

二、中俄边境地区铁路合作的经济驱动作用

(一)对东北亚整体区域经济的驱动作用

中国东北地区作为中国在东北亚的前沿阵地,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东北地区的铁路网与俄远东地区铁路处于东北亚国际交通线的枢纽位置,是欧亚大陆桥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东北亚经济交流的血管和生命线。这些铁路干线在整个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与外部联系的过程中,便利的交通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运输不仅涉及物流畅通与否,还涉及交易成本。在这种条件下,东北地区的铁路网和俄远东地区铁路为整个东北亚经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铁路具有方便快捷的优势,如利用西伯利亚铁路把集装箱从朝鲜运到德国仅用16天的时间。而海运几乎要用一个月。此外,铁路还拥有巨大的运输能力。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得东北地区的新增货运量需求不断加大,因此更凸显了铁路运输不可替代的骨干作用。此外,铁路还具有占地少、污染小、成本低、节约能源等特点。因此,中俄铁路的贯通必然为整个东北亚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其影响不可忽视。

(二)对东北地区经济的驱动作用

铁路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动脉”,向来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头戏。近年来,东北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快速发展,疏通了东北区域以及东北与全国联系的J血管,畅通的物流、人流对东北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003年,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的出台,作为经济发展“大动脉”的铁路也迎来了黄金发展期。2005年,铁道部相继与东北三省签订了共同建设哈大客运专线及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协议。在此基础上,国家投入上千亿元资金,用于哈大客运专线、东部铁路大通道和跨海铁路“三大工程”建设。东北地区铁路运输的发展,推动了铁路沿线地区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产业整合、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同时也成为中俄经贸提速的催化剂。

2009年11月,吉林省政府提出:“适时推进跨境交通运输工程合作建设步伐,尽快打通东北东部铁路大通道,逐步建成我国东北地区新的国际通道。”中俄贸易巨大的物流量迫切需要铁路大动脉作为支撑,贸易口岸运输能力的增强会大大节约物流成本,中国必将由此受益。东北财经大学教授肖兴志说:“大规模的铁路建设,显示了东北重塑经济巨人的决心,随着时间推移,铁路大动脉的作用将逐渐释放,并将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对俄远东地区经济的驱动作用

中俄两国在边境铁路运输领域的合作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俄罗斯政府逐步调整对外政策,开始积极同中国、日本、韩国等亚太国家发展多领域的合作,以期利用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地缘、资源、科技和交通运输等优势,促进俄罗斯东部地区乃至全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在此背景之下,俄罗斯计划对现有的铁路交通干线进行改造,并建设现代化的高速铁路。在俄罗斯建立国际运输基础设施的计划中。提出要将韩国、朝鲜和中国东北的铁路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贝阿干线连接起来,并与中国西北(路线是由新疆经哈萨克斯坦与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形成真正的东北亚运输圈。

以同江铁路大桥为例,国家发改委振兴东北司副司长王化江指出,同江铁路桥对俄罗斯来讲是绝对有好处的,其建设将把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运输距离缩短1 700多公里,可以使俄罗斯企业通过铁路桥进行运输,使其在亚太地区更有竞争力。中俄两国间边境铁路通道的增加,不但能使俄罗斯将其丰富的矿产、木材、石油等货物更便利地运送至中、蒙、韩、日等国,还会吸引更多的外国资本流入,这无疑会为俄远东地区经济注入新的生命力。俄罗斯铁路公司第一副总裁莫罗佐夫曾于2007年底在北京举行的莫斯科一北京视频会上表示,为适应快速增长的贸易往来,俄罗斯铁路公司计划在2010年前投入20亿美元来改造俄罗斯铁路基础设施,提高铁路运力。

三、中俄边境铁路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俄两国边境铁路部门之间的合作良好、高效和富有建设性,双方都在积极协商和探讨新的合作方式及其可行性。但是,也必须看到中俄铁路合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难,合作的进程仍然不尽人意,这与东北亚地区日益扩大的经贸规模很不适应:

1 铁路是国家经济的动脉,考虑到战略利益及经济安全问题,各国都想尽量把铁路运输控制在自己手里。以至于这方面合作的进程一直都比较慢。为改变这种状况,各国都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铁路建设。

2 铁路建设是需要大量投资的,中俄两国很多协商好的铁路项目一直都没有如约建设,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资金短缺。例如,欧亚大陆桥的构想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提出,有关各方都持积极态度,并进行了研讨和论证,但始终都没有建成。中俄今后还要建设诸多重大的铁路项目,预计将需要巨额资金,而这种大规模的建设只通过双边合作是行不通的,需要同东北亚其他各国进行资金合作,同时也需要与相关的东北区区域外国家开展合作。

3 由于历史、军事、政治等多重原因,中俄铁路还存在着许多“瓶颈”路段,这严重制约了铁路作用的发挥,所以需要对其改造或重新规划。俄罗斯的铁路为宽轨,而中国的铁路为标准轨,这对过境口岸的过轨技术、过货能力及物流组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严重影响了运输效率,同时跨境铁路的网络化水平较低,仅在有限的边境口岸开通有国际通道。

4 俄罗斯对中方在其境内设立合资、独资货物运输、货运、仓储、物流企业设有种种非国民待遇的限制,俄罗斯未开放铁路客运和货运市场,且只允许俄罗斯联邦公民提供铁路运输设备的维修保养服务,而不允许外商设立合资企业提供装卸、集装箱堆场、船舶、通关等服务,这些都是需要两国协商解决的问题。

5 在同江铁路大桥建设方面,中方已经完成了桥梁选址和工程设计工作,至于什么时候开工建设,中方已经没有任何障碍,很快就将完成国家层面的审批程序。关键还在于俄罗斯投资方和俄联邦有关部门能不能完成审批手续和桥梁建设资金的及时筹措。

如果俄政府能够增强政策稳定性,在双方合作中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给予中方更多便利条件,在指导思想上更多地坚持互利共赢原则,努力开辟新的合作通道,就会进一步拓宽双方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效率,从而为双方边境铁路运输合作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建立东北亚铁路交通合作体制

交通运输是国际物流体系的载体,已成为该体系保持竞争力的基础,物流的开展离不开交通运输的服务,完备的运输体系的建立是发挥并扩大区域资源汲取能力和

经济辐射能力的基础。

(一)建立以中俄边境铁路为中心的东北亚铁路交通合作体制的可能性

东北亚区域经济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居重要地位,东北亚各国地域较集中,为区域内各种资源的互相流动创造了便利条件。在东北亚六个国家和地区中,除了岛国日本必须借助海运或空运来完成货物运输外,其他五个国家都有陆路相连,都可以通过铁路互相连接。我国东北处于东北亚中心地位,铁路密度较大,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铁路网,而俄罗斯东部地区的西伯利亚铁路作为大陆桥横贯亚欧,是亚洲与欧洲相连的最短运输线。俄罗斯把建立国际运输基础设施作为一项迫切任务积极推进,并提出建立“东北亚运输圈”的构想,其做法是将韩国、朝鲜和中国东北的铁路与俄西伯利亚大铁路、贝阿干线连接起来,将中国西北的新疆铁路经哈萨克斯坦与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而东北亚各国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有可能在运输上形成合作体系,这就使建立以中俄边境铁路为中心的东北亚铁路交通合作体制成为可能。

(二)建立以中俄边境铁路为中心的东北亚铁路交通合作体制的必要性

地区间交通物流设施建设仍存在着种种不合理因素,制约了东北亚区域经济健康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的矛盾将日益突出。要实现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确保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就必须拥有完善且共同的交通物流体系。据《东亚评论》(EAST ASIAN REVIEW)统计,在中、日、韩三国的贸易活动中,运输费用平均为贸易总成本的76.85%,高昂的运输费用提高了商品成本,加重了企业负担,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区域贸易的发展。连接铁路线,形成一条环海物流大动脉,对形成新时期东北亚新的国际陆上交通网有着重要意义。建立以中俄边境铁路为中心的东北亚铁路交通合作体制,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建立以中俄边境铁路为中心的东北亚铁路交通合作体制对中俄两国及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俄两国边境铁路部门之间的合作进展顺利且前景广阔,其中原油运输、集装箱过境运输以及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至欧洲的货物运输,是中俄两国边境铁路部门合作的优先发展方向。2009年9月《纲要》的出台更标志着中俄两国边境铁路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国家发改委提出,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的首要重点就是构建地区大交通、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实现地区交通运输的互联互通,实现双边的运输通道和多边的国际运输网络,突破地区发展与合作的制约“瓶颈”,加快跨境的大桥、通道、口岸等设施的建设,营造人员往来和货畅其流的便捷条件。这对扩大双边的经贸规模,维护和巩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范文2

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

(一)近期以双边经济合作为主

双边经济关系是地区经济合作的基础。在世纪之初,东北亚各国的双边关系有了实质性的发展。一方面原有的良好双边关系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如中俄的面向21世纪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韩俄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日韩的面向21世纪经济伙伴关系等;另一方面地势或冷却的双边关系也取得了实质性质突破,如朝韩首脑会晤,俄朝关系升温,日朝、美朝重开恢复邦交正常化谈判的意向趋强等。目前,在东北亚地区改善双边关系着重并且很希望解决的是日朝邦交正常化、.签订日俄和平条约、美朝邦交正常化等问题,在着力巩固和改善双边关系的同时,要寻求多边合作的突破点。多边合作的突破点应该定位于此区域合作上,所谓次区域合作是相对于东北亚整个区域而言,即在该区域相邻或相近的数国开展小范围经济合作。

(二)中期形成多层次的次区域经济合作

在东北亚各国双边关系不断巩固和改善的前提下,东北亚地区将会呈现出一种多层次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模式。在东北亚地区正在和将要形成的次区域经济合作主要有以下两个:

1.日本海经济圈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西川润先生最早提出了环日本海经济合作,主张日本、中国、韩国和朝鲜的有关地区在航空、贸易、推进企业合作、设立环日本海合作基金等方面进行行之有效的合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海沿岸地区在“环日本海经济圈”研究方面十分活跃,各地先后成立了有关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会。环日本海的中国吉林省、日本鸟取县、韩国的江原道、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政府首脑已经建立“环日本海地方首脑会议制度”,蒙古中央省也随后参加进来,并决定每年举行一次地方首脑会议,就区域内经济合作问题进行沟通与对话。1999年10月9日,在韩国江原道召开的第六次会议上,五国地方首脑提出并认真协商了“构建环日本海国际经济合作体系问题”和“建立经济交流据点问题”。这些都标志着环日本海的经济合作正在由具体领域的经济合作向全面的区域化经济合作迈进。

2.环黄渤海经济圈

该地区包括四个国家的部分地区,即中国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四省及京、津、沪三市;朝鲜和韩国的西海岸地区;日本的北九州及西南地区。该地区在自然资源、资金供求、劳动力供求、科学技术、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互补性。

中国的黄渤海沿岸地区被称为中国东部的“黄金海岸”,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近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已呈现出由南向北推进的趋势,环黄渤海地区将成为新的改革开放的主战场。另外,从亚太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趋势以及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来看,环黄渤海地区将是产业结构国际传递和国内调整最理想的结合部和基地。日本和韩国对于环黄渤海地区合作热情很高。韩国制定了庞大的西海岸开发计划,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与中国山东、辽宁半岛进行广泛合作。日本的北九州复兴计划就是要建成面向亚洲的科技文化、经济交流中心。中国沿黄渤海地区和城市为推动区域内国际经济合作,陆续制定了种种优惠政策,逐步改善投资环境,例如把天津市列为环黄渤海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并成立了具有开发区性质的滨海新区。大连也准备开辟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中国东北地区的惟一的保税区等。

(三)长期组成“东北亚经济圈”

从长期看,在东北亚地区将组成“东北亚经济圈”。在经济全球化大潮推动下,东北亚各国必然会在多层次的次区域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东北亚经济圈”。关于未来在东北亚地区形成的全面的区域合作模式,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大概有以下几种看法:一是东北亚经济圈构想。东北亚经济圈构想是指以贸易中心,面向日本海的俄罗斯沿海部、中国东北部、朝鲜、韩国、以及日本形成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的构想。该经济圈以环日本海经济圈为基础。二是东北亚自由贸易圈的构想。在1992年2月的第四次东盟首脑会议上,建立了东盟自由贸易圈。为发展东北亚地区的经济,东北亚各国提出了建立东北亚自由贸易圈的构想。构成国为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和日本,勾画出一个以发展地域经济为基础的松散的地域自由贸易圈。三是东亚地中海自由贸易圈构想。“东亚地中海”包括日本海、黄海和东中国海,这是因为这三个海的位置(纬度)与面积都酷似欧洲的地中海。科技的发展会不断通过原有次区域经济圈的扩大来促进黄海、日本海、东中国海的一体化。

二、大连的对策

(一)近期发挥产业基础优势,把大连建设成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龙头”

“十六大”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大连有望成为“龙头”城市。大连原来就是老工业基地的中心城市,加之拥有东北亚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近年来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已经发展成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层次最高、经济最发达、发展最快、实力最强的地区,成为国外先进管理技术、涉外金融机构最集中的区域性贸易、旅游、信息中心。虽然从中心城市的功能上看,大连既不是国内贸易重要的集聚地,也不是国内重要的交通枢纽,但经过多年的建设,大连已成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窗口”,具有鲜明的城市功能特点:外向性、服务性、示范性。当前,大连三次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内结构不合理、消耗大、附加价值低的产业比重高,技术和知识密集型、附加值高的产业比重低,使各行业的竞争能力差,市场覆盖率低。今后大连应该以高附加值的出口外向型产业支持城市功能,所以必须结合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外向型、临港产业,将城市功能与产业建设融为一体,尤其是在产业结构调整阶段性的发展过程中,处理好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投入的关系。

(二)中期发挥城市环境优势,把大连建设成为连接环黄渤地区的枢纽

90年代以来,大连采取了以城市建设塑造最佳环境,以最佳环境带动经济发展的思路,把城市作为最大的国有资产和最重要的产品来经营,大连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①区位优势:大连位于辽东半岛南部,是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门户,背靠欧亚大陆东北端,面临西太平洋海域,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中心城市、欧亚大陆桥的东桥头堡,其吸引辐射范围不仅包括东北、华北、西北地区,还可通过海陆空运输通道深达内陆,远及韩国、日本、俄罗斯、西欧,是我国连通世界的重要口岸城市之一。②环境优势:大连既有临海优势,有多山地丘陵,山水使城市布局成分散式格局,城市高低错落,布局有致,避免了平原地区布局所带来的交通拥挤、空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加之兼具大陆性季风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宜于人类居住。③城市优势:1998年,大连市总人口超过500万,其中市区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近一半,按总人口,大连在全国城市中居第14位,按非农业人口规模,大连在全国城市中居第13位,按城市化水平,大连也位居全国各城市前列。大连的城市环境优势,使大连在扩大中转贸易,成为东北及环黄渤海地区的枢纽方面具有先决条件,环黄渤海地区是东北亚各国合作的重要区域,该地区的经济能否转向国际大循环,必须有一个高度自由的贸易中心来带动。事实证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竞争,不仅在产业和经济总量上,更重要的是在口岸上。因此,大连应大力吸引内地、东北地区及沿海地区对欧洲、日本的转口货物的中转,特别是要努力争取加大集装箱的货物运量,要以航空港和深水港建设为重点,尽快把大连建成多功能、全方位、现代化的国际枢纽大港。

(三)长期发挥综合实力优势,把大连建设成现代化国际名城

近年来的经贸情况已经证明,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关系发展进程中,城市之间的交流日渐增多,发挥出了越来越重要的拉动性作用。在这一方面,大连已成了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不可替代的载体,现代化商都虽然具有国际性,但它更主要是一个区域性的概念,并且在实际上是某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即发展经济学中所称的“增长极”。这个中心处在“极化”的过程中,对周边地区会产生聚集效应,强调自身发展的规模效益,吸引资金、资源、人才等先进生产要素向这个中心靠拢,大连现在已基本具备了这一综合实力。大连市政府根据国际国内经济走势、国内城市对比以及本市的资源条件与经济基础,不断调整城市发展的长远目标。早在1990年就提出把大连建设成为经济中心功能为主、开放度高、吸引力大、辐射力强、功能齐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1999年提出把大连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商贸、会展名城,2000年4月提出用5年时间把大连建设成为国际名城。高起点、不断攀升的城市目标定位,给大连经济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城市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久的将来,大连必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名城行列。

总之,东北亚各国长期在合作中共同前进,对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大连作为这一区域的中心城市,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采取相应对策,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日]森岛通夫,著.透视日本――兴与衰的怪圈(中译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0

[2]李景宇,张旭.关于大连创建现代化名城的定位分析.大连大学学报,2002;(3)

[3]苗丽娟,马成东,刘娟.大连沿海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措施初探.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1;(3)

[4]杜辉.大连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考.大连干部学刊,2001;(6)

[5]王艳欣,范秋梅,李刚.大连市发展信息产业的背景条件和方向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9;(1)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范文3

论文关键词:黑龙江省,东北亚,经济发展

东北地区是东北亚区域中邻国最多、联系最广的重要地区,是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沿阵地之一,同时沿海、沿边和位于东北亚“中枢”的区位条件更有利于兼容并蓄周边各国的优势。随着《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的签署,东北亚合作正式进入了制度化发展的新阶段。据统计,目前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东北三省同俄、日、韩、朝、蒙这些东北亚主要国家的贸易额已占中国对外贸易额的1/4,且增长势头明显。黑龙江省作为东北区域中重要的一部分,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通过积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不仅可促进本省经济的发展,更对周边地区及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实现双赢的局面。

一、黑龙江省发展现状

东北地区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传统产业的粗放经营及产业结构的落后,经济发展乏力,发展水平低于全国水平。但自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经济出现重要转机,呈现出良性发展态势,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据统计,2008年全省实现GDP8310.00亿元,经济实现了较大的发展。同与东北其他地区的比较中可以看到,虽然其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但黑龙江占全国比重仅比吉林高了0.62%,却比辽宁低了1.72%,而且占全国比重还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表1:东北地区各省的经济总量及占全国的比重(2000—2008年)

同时从人均GDP上来看,黑龙江的人均GDP也是不断增长,但与全国人均GDP相比,差距不断缩小,甚至在2008年低于全国人均GDP。而且从下表中可以看到,黑龙江省与辽宁有较大的差距,2000年人均GDP差距为2883元,到2008年人均GDP差距扩大到9532元,而与吉林相比,黑龙江人均GDP与其差距不断缩小,在2008年被吉林超过。从以上GDP和人均GDP两方面都看出,黑龙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与全国及东北其他地区相比,发展速度仍较慢,没有真正实现振兴的目标。这就要求黑龙江必须进一步开拓发展,加强其东北地区的经济联系,通过区域合作,实现经济的联动发展,经济得到跨越式发展。

表2 东北三省人均GDP及全国人均GDP

年份

人均GDP(元)

全国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2000

7858

11177

7351

8294

2004

12336

15835

11537

12449

2008

22698

31259

23514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范文4

关键词: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格局;走势

中图分类号:F11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4-0121-04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亚太各国基于自身综合利益考虑,一方面希望通过参与各类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得到贸易、投资等自由化措施带来的静态及动态的福利增进;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参与多边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来避免被边缘化。因此,虽然目前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仍表现出以双边贸易协定为主要组建模式的特征,但统一的多边区域经济一体化设想开始提出,并在亚太地区各国的博弈中逐步发展和完善。尤其是美国正式参与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谈判后,各国博弈态势大为加强,对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较大,特别需要引起注意。

一、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

(一)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迅速,以双边RTA为主要形式

截至2011年6月,亚太地区国家共达成或正在筹建的区域贸易协定(Regional Trade Arrangement,RTA)共257个,其中签署并已生效109个;已签署但尚未生效29个;基本框架已经签订但其他内容尚在磋商中的19个;RTA方案尚在磋商中的45个;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的55个。在亚太地区的257个RTA中,双边RTA达193个,占总数的75%,多边RTA为64个,占比为25%。亚太地区RTA数量的迅速增加不仅说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高涨的趋势,也说明亚太地区形成了错综复杂的RTA模式。目前,平均每个亚太地区国家参与双边或多边RTA达11个,特别是较早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东盟国家参与RTA的数量较多,仅新加坡就参与了35个RTA。

(二)立足本地区相互合作,推动跨区域合作

当前,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已经步入跨区域合作阶段。首先,从多边RTA的成员情况看,亚太地区由唯一的多边RTA(东盟)扩展到64个多边RTA,其中大部分为跨区域RTA。截至2011年6月,亚太地区国家参与的64个多边RTA中,亚洲国家相互组成多边的RTA17个,亚太地区内部跨区域的RTA10个,而亚太地区国家与其他地区国家组成的多边RTA高达37个,占总数的58%,其中有25个RTA是其他地区多边RTA吸纳了亚洲国家作为新成员。其次,从RTA成员构成看,亚太地区国家与非亚太地区国家组建的双边RTA占亚太地区双边RTA比重不断提高。截至2011年6月,亚太地区国家共参与193个双边RTA,其中本地区内部国家间组建的双边RTA有35个,亚太地区内部跨区域组建的双边RTA有45个,而亚太地区国家与非亚太地区国家组建的双边RTA多达113个,占总数的59%。

(三)开始提出统一的多边区域经济一体化设想

虽然双边RTA是目前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但近年来多边RTA的构想不断被提出,影响较大的有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提出的“东亚共同体”构想、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提出的“亚太共同体”方案、APEC框架下讨论若干年的“亚太自由贸易区动议”(FTAAP)以及“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其中TPP由于受到美国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已经形成了具体的制度安排,进展良好。这些方案的提出和推进都说明以双边RTA为主的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不能满足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需求,统一的亚太地区多边一体化框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从目前各类多边RTA提议看,“东亚共同体”、“亚太共同体”以及“亚太自由贸易区”提案过于模糊,而TPP在美国的倡导下进展更有成效。但无论上述哪种RTA都反映出各国在多边RTA构想中相互牵制和反复博弈的态势。因此,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否步入到统一的多边RTA为主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上,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但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由双边RTA为主向多边RTA过渡已初现端倪,需要重视。

二、亚太地区主要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机制与内容比较

本文选取在未来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方向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TPP、澳大利亚――新西兰、三个“10+1”、东盟――印度、东盟――新西兰――澳大利亚为RTA机制的比较样本,以探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走向以及亚太地区各主要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重点。

(一)运作模式及发展目标

从RTA模式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签署的RTA属于自由贸易协定(FTA)和环境影响评价(EIA)的结合,包含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及全面经济合作,同时还涉及劳工和环境方面内容。东盟与中国、韩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签署的协议也包括FTA和EIA,涉及内容广泛。而东盟与日本、印度的协议则只属于FTA,落后于其他国家的合作进程,主要原因在于日本和印度并未将亚太地区作为RTA战略选择的重点。TPP也包括FTA和EIA,创始国(新加坡、智利、新西兰、文莱)在最初签署的协议中就涉及贸易、投资和全面经济合作等内容,是涵盖内容较全面的RTA模式。从RTA的发展目标看,TPP的发展目标更明确,最初四国签署的RTA就已包括贸易、投资、经济合作、新领域合作、可持续发展、提高社会福利和企业竞争力、加强劳工合作、保护环境等内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RTA目标则更简洁明了,即建立自由贸易区、加强经济合作、提高产业竞争力,并将双方关注的劳工和环境问题纳入发展目标。而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签署的RTA,发展目标较粗放,均包含货物贸易和经济合作方面的内容。但在贸易方面,东盟与中国签署的RTA和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签署的RTA是以自由贸易区为目标,而与日本、韩国和印度签署的RTA只停留在贸易自由化,其中与日本和印度签署的RTA均未包括投资和服务贸易的内容。由于韩国在签署RTA时一贯持谨慎的态度,东盟与韩国的协议较其他国家详尽具体,在全面经济合作下的投资协议中还明确了在新领域合作和缩小发展差距方面的目标。

(二)运作机制

从RTA的运作机制看,东盟由于成立时间较长,其运作机制更完善。东盟是一个常设性的组织,设有秘书处负责日常事务,定期举行东盟峰会,形成了不同级别的会议机制。同时还与RTA伙伴国成立专门理事会负责相关领域的工作,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了五大对话合作机制,包括高官磋商、商务理事会、联合合作委员会、经贸联合委员会和科技联合委员会。而东盟与日本的RTA明确规定成立专门联合委员会负责RTA发展中的相关问题。韩国和印度与东盟建立了专门的争端解决机制。目前,TPP参与谈判的九个成员之间的经济实力差异较大,并且目前正处于各项谈判中,其运作机制更为松散,只约定成立贸易理事会和各成员国联合委员会来处理相关事务,同时由于其在创始之初就明确了劳工和环境问题的发展目标,因此也形成了劳工和环境合作机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RTA下建立了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两国自然禀赋相似、地理位置接近、经济发展目标趋同,相互了解双方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重要战略地位。因此,RTA中的相关问题都通过首脑会议和部长级会议进行磋商,形成了高规格、定期沟通的运作机制。

(三)协议内容

目前,虽然九国参与谈判的TPP还没有签订最终具体方案,但目前谈判所涵盖内容远远超过了其他协议,而且这些谈判内容在美国的推动下达成最终协议的可能性非常大。目前,TPP各谈判方不仅已经在货物及服务贸易框架上达成一致,而且在投资与金融合作领域上也取得一定突破。更令人注意的是TPP包含了环境标准、劳工标准、劳动力流动和商业人员临时进入、贸易救济、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与保护、经济合作条款、中小企业政策、商业环境、电子商务、消费者安全等特殊领域内容,对传统RTA范围做出较大拓展。

澳大利亚――新西兰RTA以及东盟――新西兰――澳大利亚RTA虽然没有TPP覆盖的范围广泛,但在传统RTA货物和服务框架下有了突破,如在劳动力流动和商业人员临时进入以及电子商务上做出具体安排。而东盟达成的其他各类协议,包括三个“10+1”RTA、东盟――印度RTA在内容覆盖上较为保守,仅在货物和服务贸易框架中达成了一些标准的RTA合作内容。其不同之处在于:中国――东盟RTA做出了早期收获安排并在出口补贴及国内法规上达成一致;韩国――东盟RTA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日本――东盟RTA在反倾销上做出统一规定;印度参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较晚,同时印度――东盟RTA内容覆盖也最狭窄。

三、走势及对策

(一)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走势

1 短期内仍将保持以双边RTA为主的发展态势。在国际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世界经济复苏整体上依旧乏力。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亚经济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势头良好。而且随着美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重心的东移,TPP谈判进程加速,亚太地区有些国家也对此积极回应,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亚太地区多边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但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下,亚太地区错综复杂的RTA结构又激发成员方签订更多的双边RTA以应对经济低迷时期贸易保护主义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在多边RTA框架尚未明朗之前、东亚各国相互博弈格局下,各主要国家(如中国、东盟国家等)仍然将机制灵活、容易达成的双边RTA模式作为突破贸易、投资限制的首选方案。总体看,对比欧盟及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还缺乏统一的政治基础,多边一体化组织的建立难度仍然较大,短期内双边RTA,仍是亚太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

2 利益博弈和经济低迷将阻碍统一框架下的多边RTA进程。虽然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多边RTA框架已初现端倪,但目前提出的各类多边RTA方案在亚太地区并不普遍适用,统一的多边RTA框架仍处于各主要大国利益博弈阶段。首先,从目标定位看,“东亚共同体”和“亚太共同体”较为相似,但与FTAAP和TPP构想差异较大。前者倡导在本地区建立一种新型的经济合作与安全保障框架,内容不仅包括贸易、金融、投资与经济技术合作,还包括能源、环境、救灾援助、疾病防控,乃至反恐、核扩散、人类安全等更加广泛的政治与社会议题;而后者较为务实,集中于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领域,希望以此推动实现“茂物目标”和开展实质行动。其次,从成员的范围和主导权看,各类多边RTA构想也存在很大不同,集中体现了大国相互制衡的态势。“东亚共同体”和“亚太共同体”虽然将成员国都认定在“10+6”范围,但核心集团之间存在明显区别,前者以日本、中国、韩国作为主导,后者更加注重本地区大国的领导责任,包括美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和印度尼西亚。而TPP在美国加入正式谈判后,其发展方向为美国所左右,主导权也为美国所掌控,这一组织也日渐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政治和经济领域发挥作用的工具。

当前,亚太地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处理通胀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这些事实均表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将面临困难。另外,由于经济发展速度与危机应对处理方法不同,各国在货币政策协调上难以达成一致。这会使各国在今后的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采取更稳妥的做法,深度一体化发展阻力较大。

(二)我国的对策

首先,中国在参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时更应综合考虑多方利益,不仅要通过组建RTA促进各成员方的经济发展,也要借助经济领域的密切合作稳定周边环境,构建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目前,亚太地区发展态势良好,在世界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与亚太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已经形成相互依存、公平竞争的紧密关系。亚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经济关联度增大,中国前十大贸易伙伴除去欧盟均为亚太地区国家,在相互投资方面也占相当大的比重。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范文5

一、建立中华自由贸易区

作为政治大国和经济大国,无论是从全球还是从地区战略的角度,中国都需要建立以自身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的三个单独关税区,又互为重要的贸易与投资伙伴。两岸四地建立自由贸易区有利于两岸四地经济繁荣与发展,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举措。两岸四地同为中国人,彼此间的互补远大于竞争。作为腹地的祖国大陆经贸发展潜力巨大,庞大的消费人口和市场,多层次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为两岸四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演进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机会。因而建立中华自由贸易区应成为新世纪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首要选择。

二、以周边睦邻成员国为重点,积极推进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

亚太地区是21世纪最具经济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实体。中国作为亚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必要谋求与周边国家形成区域或次区域经济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具体来看,要进一步加强与东盟的经济合作,按既定目标建立“10+1”自由贸易区,以此为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提供重要的依托和坚实的基础;积极推进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并探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的方式方法。为此,应进一步参与APEC的活动,争取在制定有关规定中有更多的发言,更加主动地倡议和提出各种富有战略型、前瞻性的议题,增大在重要合作议题上的声音和分量,以充分维护中国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积极倡导建立维护地区稳定、发展睦邻友好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并侧重加强次区域化经济合作,如环黄渤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环日本海经济圈、华南经济圈等。

三、构筑多元重心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多元重心的区域合作模式正在成为区域经济融合的趋势。中国应谋求在亚太地区实现由单一重心模式向多元重心模式转变。根据经济依存度和经济互补性的强弱,可将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格局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与中国互补性最强,地缘、人文优势条件最佳。范围包括台港澳在内的中华经济圈、欧洲经济圈、北美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第二层次:与中国的互补性较强,地缘、人文条件良好。范围大体包括东南亚经济圈、南亚经济圈、中亚经济圈、西亚经济圈。第三层次:与我国的互补性弱,地缘、人文条件一般。范围大致包括中东、非洲、拉美和某些独联体国家、东欧诸国,这一层次与中国的合作关系较弱。显然第一层次是中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重点地区。而第二层次的东南亚经济圈处于亚太地区,也是中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重点。从总体看,中国应以两岸四地为核心,推动东亚经济圈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进程,加强与亚太经合成员间的经济合作,同时在各个战略方向上推进不同的合作方式。向北推动与俄罗斯及东北亚的区域合作进程,由优惠贸易和项目开发向更高层次合作方式过渡,积极筹划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向南推动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建设,构建东南亚次区域合作区域圈;向西借助上海合作组织发展与中亚五国的多边合作;向西南谋求与南亚各国发展密切的经贸关系,为今后深化双边合作奠定基础。

四、正确处理大国之间的关系,积极推进亚太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进展与大国的推动是密切相关的。欧盟的发展离不开法德两个大国的推动。北美自由贸易区也是在美国的积极推动下促成的。两者都经历了由大国牵头,逐步扩大升级的道路。中国作为地区和世界大国,应积极参与推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在亚洲地区大国关系十分复杂,中日、日韩、中国与东盟以及日本与东盟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戒备心理和紧张关系,而且都想在区域一体化中掌握主导权,这种基于本国利益而产生的相互猜忌和戒备心理会阻碍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因此,中国作为错综复杂关系中的重要角色,应首先妥善处理与大国的关系,积极倡导互信机制。

五、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和综合国力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范文6

一、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

当前,世界350个国家中有300多个处于区域经济中。在号称世界经济三大板块的西欧、北美和东亚三大地区中,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成立,而作为世界经济近年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东亚地区则呈现出一种松散的组织形式,合作较多的是在双边、次多边基础上进行,或是通过一些区域性经济论坛和政府间承诺来促进相互间的经济合作。这使得东亚各国共同面临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及在WTO多边谈判中各自承担压力,无法形成整合力量,这必然会使东亚地区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对东亚地区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东亚各地区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应该首先解决自身的一体化问题。

应当认识到,近几十年来东亚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得益于特定的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和政治环境。美欧为了遏制当时中、苏两个社会主义大国,不遗余力地开放自己的市场,向东亚地区转移资金和技术,从而扶持其经济发展和增强其经济实力,为东亚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现在,美欧已把东亚地区当作自己经济领域的竞争对手,东亚的历史机遇和外部环境已经改变。东亚各国现在只有靠自身努力和相互合作才能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

同时,东亚三十多年来经济增长的显著特点是“高度区域性”,即在东亚集中了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东亚经济奇迹”也由此得名。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也同样体现了“高度区域性”特点,即集中爆发于东亚地区,东亚所有的经济体都受影响,反映出了东亚各经济体之间的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金融危机的发生,反映了东亚缺乏一个较成熟的地区合作机制。缺乏政策协调机制的东亚,在相互之间的贸易、投资、经济合作方面存在着层层壁垒,难以抵抗金融风险,难以形成有竞争力的经济体,不少东亚成员面临的共同问题,如金融监管、汇率稳定及产业结构调整和贸易投资自由化安排等都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因此,东亚各国只有携手加强区域内合作,成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才能进一步提高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保持和促进本地区的繁荣稳定。

二、成立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优势

1.建立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良好基础

首先,东亚各国在历史发展、地理环境、价值观念方面具有极大的相似性。

东亚国家间的往来与交流源远流长,各国在人文价值理念和道德标准上大都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民族文明及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在人权等一系列意识形态上有着不同于西方的独立性。同时,东亚大部分国家都是二战后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自己民族经济的相同任务。战后东亚大部分国家在采用共同的“东亚模式”发展经济,实现赶超发达国家和地区目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重视集体、教育及货币储蓄,强调和团队精神的“东亚价值观”,它在鼓舞民心、维护团结和加强国家凝聚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其次,东亚各国之间在资源方面有极强的互补性,存在着明显的阶梯性产业转移,区域内贸易投资增长迅速。

在东亚地区,日本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韩国、新加坡和我国的香港、台湾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经济实力也迅速上升。相比于东亚其他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这些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具有很高的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和大量资金,但在自然资源、矿产和劳动力资源方面不占优势,这必然会成为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而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国家,则具有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劳动力资源,尤其在制造业领域具有极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缺少的正是开发其优势资源的资金和技术。这种互补性很强的产业供需关系,为国家间阶梯性产业转移提供了必然而又必需的基础。

近些年东亚各国及地区之间的阶梯产业转移,大体上通过以日本为雁头,亚洲四小龙为雁身,东盟以及中国为雁翅的“雁形模式”得以实现。以“雁形模式”为鲜明特点的东亚经济发展奇迹,正是利用了东亚各国间存在的产业转移优势,从而带动了整个东亚地区经济的腾飞。实质上,“雁形模式”就是资源禀赋不同的东亚先进国家(地区)与后进国家(地区)之间的一种动态的产业梯次传递过程,并且这种过程形成了东亚地区特有的区域产业循环: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就以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形式向韩国、新加坡及台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产业,特别是机电类产品。继而日、韩、台都开始向东盟和中国进行劳动或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投资,这使得这些国家制造业的附加值比重不断上升。近些年,泰国制造业产值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达70%以上,韩国则为80%以上,马来西亚和印尼也都在50%以上。同时,日本则开始从技术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服务业转移。通过资金流和物流的交替循环,东亚各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尽管“雁形模式”自身有一定缺陷,例如容易导致产业结构趋同和单一化等,但这种模式仍是东亚各国短期内调整产业结构比较有效的重要方式。最重要的是,区域内产业转移的存在为东亚国家将来的进一步合作提供了深厚的经济基础和背景。

东亚国家(地区)间FDI的增加,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使得该区域内贸易和投资迅速增长。近十年来,东亚国家和地区间贸易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9.3%。以中、日、韩为例,三国间的贸易额从1990-1997年就一直以19.5%的速度递增,目前,日本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则是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是韩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再以往日的“亚洲四小龙”为例,1996年底,其相互间投资为80.21亿美元,占其吸收外国FDI总量的8.5%;对东盟的投资为412.51亿美元,占东盟吸收FDI总量的20.1%;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占大陆吸收FDI总量的75%。1997年后,东亚国家间贸易虽因金融危机而下降,但仍占东亚各国外贸总额的50.4%。区域内贸易依存度的不断提高和投资的持续增加,使东亚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市场的向心力进一步加强。

2.东盟的经济发展与“10+3”、“10+1”合作框架的开展为东亚区域经济组织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开端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1998年,东盟的GDP产值达7370亿美元,1999年GDP平均增长率达3.3%。预计到2010年,其GDP总值可达到9550亿美元。1992年1月,东盟六国贸易部长会议签署了设立“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的协议,通过减少成员国之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加强东盟区域一体化和促进区内贸易与投资,从而增强东盟地区作为单一生产单位的竞争优势。1995年召开的东盟首脑会议加速了AFTA的时间表,当时决定在2003年前成立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一计划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启动,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尽管截至目前东盟成立自由贸易区的目标还没有实现,但东盟的发展模式与较强的经济实力,为成立东亚经济共同体提供了合作的经验与基础。

由于东盟与东亚其他国家间密不可分的经济和贸易联系,更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所带来的教训,再加上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促使东盟的亚洲意识不断增强,东盟加强了与其他东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尤其是在金融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合作。

从1997年到2002年,东盟十国与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已举行了六次领导人会议,初步建立了“10+3”合作框架,藉此通过成员间携手合作来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这为探索东亚经济自立的途径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一合作机制尊重各国国情多样性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现实,遵循互利互惠、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的原则,充分照顾了各方特别是中小国家的利益,在短短的几年里取得了重要进展。1999年3月,这13个经济体召开了“10+3”框架下的首届财长会议,讨论关于开展金融合作的问题。1999年在马尼拉召开的第三次“10+3”领导人会议发表了《东亚合作联合声明》,将东亚合作明确作为“10+3”合作的目标。2001年11月和2002年7月的第五次及第六次领导人会议进一步促进了与会各方在经济、金融、信息技术、环境保护、湄公河流域开发以及非传统安全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与此同时,2001年11月5日至6日在文莱举行的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确定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这为推动东亚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又跨出了重要的一步。2002年底,“10+1”领导人会议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3年2月,中国与东盟全面启动了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取得了积极进展。中国将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与东盟签署《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这些都标志着双方关系迈上了新的台阶,中国和东盟年贸易总额在2005年有望突破1000亿美元。从2004年1月1日起,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早期收获”计划将付诸实施。

毫无疑问,“10+3”与“10+1”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开展将促进东亚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及技术转移,促进东亚社会、经济各方面的优势整合,发挥东亚共同体的桥梁纽带作用。

3.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包括了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区域合作组织的成立具有借鉴意义。

这些合作组织的成立分别从制度约束和非制度约束方面为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建立提供了经验和教训,使东亚地区区域经济组织的建立能够在现在和将来避免不必要的弯路。

4.日本近些年采取的回归亚洲的政策,以及国内经济的衰退,使得这个东亚经济强国加强了与东亚各国的合作。

由于日本与东亚各国间产业转移的存在和在机电产品方面的竞争优势,使得东亚一直是日本对外投资的重点及重要的产品生产和原料供应基地。日本早在1994年对以东亚为主的亚洲投资就占其对外投资总额的23.7%,超过对北美地区的16%,而居第一位。尤其是对中国的贷款和投资逐年递增,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国。近十年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连续多年经济增长率为零,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欧美市场进一步萎缩。不少日本企业为利润所驱使,更加重视东亚市场,加大了对东亚地区的投资和贸易往来。尤其是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合作,近几年虽发生过贸易摩擦,但几乎未受金融危机影响,投资与贸易额逐年稳步增加,这三国作为东亚地区经济领头羊的地位更加明显,其对东亚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的影响不言而喻。

5.人口众多、内需市场广大的东亚各国已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东亚经历了1997年金融危机引起的几年经济衰退后,又重现生机。到1999年底,危机对东亚地区的冲击基本结束。受危机冲击最大的韩、泰、印尼、马来西亚及菲律宾等东亚五国汇率稳定,股市回升,失业率下降,物价趋于稳定。在1999年,上述五国GDP平均增长率已达到4.9%,经济恢复势头强劲。其中,韩国1999年经济增长了10.9%,2000年又增长了9.3%。到2002年第一季度,韩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的经济增长率虽有所下降,但仍然分别达到5.7%、1.1%和2.47%。同时,从1998年到2000年,受国际电子产品市场恢复增长影响,以出口电子产品为主的东亚各经济体的出口不断增长,外贸盈余和外汇储备增加。再以韩国为例,韩国在1997年底外汇储备仅有38亿美元,而到2000年外贸盈余已达230亿美元,外汇储备到当年2月份已升至710亿美元。至2002年4月底,韩国外汇储备奇迹般地上升到了107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居世界第五位。1999年后,在金融危机时流出东亚地区的外资重返东亚,表现了投资者对东亚经济恢复的信心,这无疑为东亚经济复苏打了一针强心剂。一系列数据和事实说明,东亚仍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和充满希望的地区。

6.中国的发展壮大及与东亚各国、地区的紧密经济联系,必将是成立东亚经济共同体的中坚力量。

东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中国作用的增强。1996年,中国对东亚的进出口额增长率、出口额增长率和进口额增长率分别占对世界的总增长率的67.3%,62.1%和61.43%。到2000年,东亚对中国的投资已占到中国吸引外资的80%以上,中国已成为东亚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富有吸引力的投资市场。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了WTO,保持了7%的经济增长率,2002年经济增长率更高达7.8%,在世界各国中一枝独秀。中国作为贯通亚洲东、南、西、北、中的地区,正凭借其经济实力对区域经济起着核心作用,中国大陆与港、澳、台构成的大中华区经济圈与日、韩一起已经成为东亚的经济核心。所以,中国和东亚国家、地区间存在的市场拉动和投资推动因素必将继续拉动东亚经济的整体增长。

三、建立东亚经济共同体面临的障碍

1.美国的强烈反对,尤其是对东亚事务的插手,势必影响东亚的整合。

美国在二战结束后向东亚转移生产技术和开放本国市场,一方面是出于政治目的,试图通过扶持中苏周围的中小国家经济增长来遏制中苏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则是出于自身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美国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既可以得到价廉物美的消费品,又能集中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还可以通过美元的杠杆作用,使东亚国家对美的贸易顺差中的很大一部分又以债券或投资等形式回流美国。

由于东亚地区没有在经济及政治上联合,美国可以在双边谈判中通过单方面制裁等手段施加压力,各个击破,迫使东亚国家对美让步。为确保自身利益,美国当然不愿东亚国家在经济上联合,不愿看到一个可以与之竞争的东亚区域经济组织出现。

美国等西方大国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消极态度,使得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十几年前提出的定期举行“东亚经济会议”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日本提出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AMF)的构想,均因美国强烈反对而夭折。而且,东亚许多国家因与美国存在经济和贸易依赖关系,因此对美国的态度有所顾虑,在对待东亚区域经济联合问题上犹豫不决。

2.一体化进程较快的东盟要实现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目标仍困难重重,经济合作仍处在较低水平。

东盟是东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水平较高的经济组织,从1992年提出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至今已有十余年。由于各成员国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新加坡因国家太小又无力带动整个东盟发展,所以东盟的内部合作进展缓慢。

同时,东盟从1993年开始实施“共同有效普惠关税”(CEPT)减税计划,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因为各国意见分歧较多从而导致实现其预定目标有一定困难。特别是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东盟内部合作冲击也很大,东盟国家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锐减,外国投资额从1996年的300亿美元降至1999年的160亿美元。各国都忙于恢复自己国内的经济,纷纷减缓了关税减让、推进服务业自由化进程的步伐。这使得其在近年内实现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计划非常渺茫。

一体化进程较快的东盟在实现其自由贸易区等一系列问题上都面临如此多的问题,那么包括了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众多国家和地区的东亚要实现区域一体化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3.日本的政治大国野心和依附西方的本性,以及不能正确对待历史的态度引起东亚其他国家的怀疑和警惕,使得东亚地区的合作蕴涵着不稳定因素。

国土狭小、资源贫乏、自然灾害频繁,造就了大和民族强烈的生存危机意识和对外扩张的欲望。随着近几十年日本经济强国地位的确立,其追逐“政治大国”地位的欲望进一步强烈。以金钱开道,通过“雁形模式”建立以其为主导的东亚经济圈,是日本实现“政治大国”目标的重要途径。此外,日本近些年来进一步依附美国等西方国家,加强了与其技术、军事联系,通过了《日美防务合作指针》和与美合作建立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的协议,这已经引起了东亚其他国家的警惕。加上日本否认二战时的侵略历史,近两年又借美国打击恐怖主义借口出兵海外,进一步引起东亚国家的反感和舆论谴责,使得东亚国家坚决反对日本在亚洲经济及政治领域扮演“领袖”角色。

4.东亚国家还没有完全摆脱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影响,经济恢复仍受诸多因素制约,导致近几年贸易自由化程度后退。

从1999年起,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东亚国家经济有了较明显恢复,但要想完全摆脱金融危机,解决危机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还需一段时日。应该说,东亚经济的复苏离不开国际环境的改善:2001年以前美国新经济的暂时繁荣和国际电子产品市场、欧洲市场的稳定为其注入了一定的活力,人民币坚持不贬值又为其做了坚强的后盾。而最重要的因素则是东亚各国政府的国内财政扩张政策,即依靠大量借贷、扩大公共投资来刺激国内需求。这种恢复显然不是东亚各国从根本上解决了危机所带来的问题的结果。事实上,美国新经济的泡沫增长到了2000年下半年已开始初露遏止的势头,代表高技术概念的纳斯达克指数在2001年又跌到了历史最低点。美国经济增长的放缓和随之产生的国际电子产品市场的萎缩,对东亚各国还未进行升级的出口产业结构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使得以电子产品出口为主的东亚出口难度进一步加大,对经济恢复产生了制约作用。

与此同时,东亚银行业不良债权仍未彻底清理,呆坏帐数额仍然惊人;金融改革举步维艰,进展缓慢;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制度改革也同样未深入进行,包括政府部门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在内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尚未开始启动。在这种状况下恢复经济快速持续增长显然有非常大的难度。

受上述因素影响,近几年东亚的投资与贸易自由化程度不进反退。一方面是因为东亚各国的经济实力大打折扣,达不到进一步推进自由化的水平。另一方面则是因各国为恢复国内经济,纷纷采取了关税或贸易壁垒,相互之间合作障碍增多,信任度下降。总之,单从经济恢复的角度考虑,继续富有成效地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还有一段曲折的路要走。

5.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经济体制、地域及宗教意识差异的影响,东亚各个国家间存在着互不信任。

在领土争端方面,存在着中越马南沙群岛矛盾,日朝“独岛”、日俄北方四岛、中日“”之争。众多的领土争端将成为东亚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隐患。而近年的朝核危机,牵涉到中、日、韩三国,美国又积极插手此类东亚事务,使得东亚政治安全和经济合作存在不稳定的因素。

四、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措施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行必将面临一系列困难,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建立东亚区域经济组织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是东亚走向繁荣,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必由之路,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东亚地区自身利益。

1.实现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遵循五大原则,即互利互惠原则、渐进式原则、非歧视性原则和市场相互开放原则,而最重要的则是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

开放的地区主义就是政府的政策基本以非歧视性的措施促进经贸活动为核心,在企业进行区域内经营的基础上,有力促进区域内贸易和投资增长及区域经济一体化。东亚地区近年来采取的促进经济发展合作框架,主要是APEC的有关多边协定和倡议、国家和地区间双边协议及为实现某一局部地区或个别项目开发而制定的多边协定。所有这些框架内容无不具有开放性特征。因为本地区以外市场是东亚地区最主要的出口市场,所以,东亚采取任何自我区域封闭性政策,建立任何排他性制度都不利于自身发展和东亚一体化进程。

2.吸取APEC的非制度约束的经验,采用适当的一体化模式,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分阶段实效。

APEC作为一个官方性质的论坛,一直承认成员的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成员单边行动与多边行动相结合的磋商机制,是其非制度约束的一个重要特征。现阶段的东亚应依据自己的现实情况,把建立自由贸易区作为近期目标:在承认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不同的前提下,在自愿的经济合作范围内,以公开对话为基础,参与者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加强彼此间信任和理解,求同存异,稳步推进东亚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经济差别缩小的情况下,逐步向欧盟式的关税同盟和共同市场一体化迈进,最后达到完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3.东亚既应开展自由式的区域内合作,又应加强与欧美等域外国家或地区的交往和合作。

东亚的经济特点和发展模式决定了东亚对域外市场有着很大的依赖性。事实上,没有欧美市场的支撑,东亚经济近年来不会有如此骄人的业绩。脱离了欧美,不但这些国家或地区不愿意,就是东亚成员自己,也不会答应放弃促进经济增长的国外市场。

东亚的大部分成员,包括中国在内,既是WTO的成员,又是APEC成员,亚欧会议的举行又为灵活的多边及双边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所以,鼓励东亚成员在积极推进域内合作的同时,加强与域外地区的交往,既符合东亚地区的利益,又会减少西方发达国家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反对或阻挠。

4.调整改善中日经济合作关系,加强东北亚各国在双边合作基础上的地区一体化进程。

日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一,没有日本参加,东亚区域联合难以成功。而日本脱离亚洲,不与中国合作,也将孤掌难鸣。中国在经济上与日本有共同的战略利益和合作潜力,政治上又比日本占尽优势。所以,在新世纪里,中国既要高度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苏,又要促进中日经贸往来,扩大开放,加强与日本的安全合作。中日双方应站在东亚地区的立场上,从长远角度出发,建立相互融洽、相互信赖的双边关系,为维护东亚地区利益,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作用。

东北亚地区涉及了东亚地区的中、日、韩、朝、俄、蒙等多个国家,是整个东亚地区的一个次区域,是与东南亚地区进行产业阶梯转移的重要地区,东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机制也必然在这个次区域内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中发挥作用。促进东北亚地区在双边合作基础上的一体化进程,对于培养东亚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好地发挥中、日、韩三国的经济优势和作用,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有着重要作用。

5.东亚各国在恢复经济的同时,应加强信息、金融、教育、资源、国家安全方面的发展与合作,尤其是高新技术方面的经济技术转移的合作,改进各自的产业结构。

因为经济全球化和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经济的崛起,是继金融危机以后对东亚地区的又一次冲击。无论是从巩固地区经济复苏的需要出发,还是从应对新经济的冲击来看,东亚都迫切需要进行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合作。提升整个地区产业结构是防止泡沫经济发生和抵御金融危机的根本出路,也是促使东亚经济在复苏后继续保持增长的根本途径。

6.东亚各国政府高层官员应阐明各自关于建立东亚经济共同体的观点,开辟东亚共同论坛,就区域经济合作和地区安全成立一个进行共同磋商和合作讨论的官方组织,从各国政府的高度积极推动合作进程。

7.以已经发行和流通的欧元为样本,借鉴欧盟经验,逐步建立“亚洲货币基金”,为亚洲金融稳定和东亚区域内贸易提供稳固的货币基础。

欧元问世和进入流通领域消除了欧元区各国之间的汇率风险,成为欧洲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稳定因素。除此之外,它进一步促进了欧元区国家价格的趋同趋势,加强了欧盟内的公平竞争,促进了欧元区国家旅游业的发展,节省了大量的货币兑换费用。以欧元为模板,积极探索在东亚或亚洲区域内实行货币统一,将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到自由贸易区后必须考虑的步骤。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范文7

关键词: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7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8-0181-03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已经向世贸组织报告的区域贸易安排已达293个。其中,在关贸总协定近50年历程中,共有124个自由贸易区(FTA);而1995年WTO成立后,新建立的自由贸易区就达169个。作为世界三大经济重心之一的东亚地区,其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势头如何,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的可行性,以及东亚自由贸易区未来应选择何种发展途径?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正向自由贸易区方向发展

目前,东亚制度性区域经济合作正向着金融货币合作与自由贸易区建设两个方向展开。现实地看,东亚国家已经或者计划签订的贸易协议大部分是自由贸易区协议。如中国已经与东盟达成协议,计划在2010年之前与东盟发达成员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到2015年之前与东盟不发达成员国也建立自由贸易区。日韩同东盟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也在进行中。韩国与日本的协定也已经在讨论中,并且双方同意于2005年底完成协议。另外,还有区内的其他一些国家或地区也逐渐加入到双边或者区域内的自由贸易区协定中(见下表)。相比之下,在整个东亚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速度却是迟缓的,这主要是由于东亚各国之间在经济、政治、制度、文化等各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影响因素太多。因此,一般认为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应循序渐进。

二、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分析

1.经济全球化以及应对来自其他区域集团的压力是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外在动力。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直接后果之一是区域经济合作的迅速兴起。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地区经济集团已成为一大趋势,尤其是自由贸易区已蔚然成风,不仅被称为世界经济三大板块的西欧、北美建立了自己的区域经济集团,拉美洲也在大搞自由贸易区,东亚却迟迟未能建立这样的组织,这使东亚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没有一个有形的实际载体而缺乏实在感。随着欧盟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北美自由区向美洲自由贸易区扩展,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这对于大多数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大量出口ICT产品依赖世界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的东亚地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东亚地区迫切需要建立起自由贸易区,增强其整体实力来与迅猛发展的欧美特别是美洲区域经济集团相抗衡。

2.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和APEC、WTO在推进贸易自由化方面受挫促使了内在需求的提升。1997年,从泰国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于当时正处于巅峰时期的东亚地区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危机迅速波及其他东亚国家,给东亚各国和地区带来巨大的损失,日本更是从那次危机后,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至今经济仍不见起色。而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APEC,所奉行的是开放的区域主义,所达成的任何协议对于成员国没有约束性,加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成员之间在贸易自由化速度、范围上存在分歧,发达国家成员之间在农产品市场开放等因素上造成的差异,都使得APEC在推动贸易自由化方面困难重重,至今效果仍不显著。

WTO虽长期致力于推进全球性自由贸易的发展,但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千差万别,有着各自利益的一百几十个国家间达成自由贸易协定显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1992年12月举行的“千年回合”WTO西雅图部长级会议的失败,多哈会议上各国仍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以及WTO中仍是少数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使得新一轮的多边贸易谈判仍是一场十分艰难的磋商。

3.东亚自身发展需要是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根本内因。东亚地区经济相互依存在加深,过去对区域外经济过度依赖的经济增长模式在改变。有数据表明,东亚各国和地区对区内其他成员的贸易依赖度均已超过对美国的贸易依赖度,达到总贸易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同时各成员间已出现越来越多的产业内贸易。区内贸易的不断加深,使各成员在建立自由贸易区方面的共识不断增强,甚至对建立自由贸易区一向谨慎的中国和对东亚地区不甚重视的日本一改过去的态度,转而积极参与支持建立自由贸易区。东亚成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关税水平均处于较低水平,韩国、东盟的一些成员国关税水平低于10%,中国总体关税水平也从过去35%下降到目前13%左右,日本关税更是不到5%,这都为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创造了条件。

4.从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现状来看,建立自由贸易区已具备了较好的实践基础。首先,近年来在东亚各国政府及民间组织的共同努力下,东亚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在实现贸易以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自由化方面已取得一些进展,并呈现良好态势,表现在东亚区域内的投资和贸易不断发展,区域内经济的相互依存度不断增强以及东亚各国经济合作领域的不断深入等方面,东盟、中日韩“10+3”合作机制有了很大发展,为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统计,1980年东亚各国间贸易占其贸易总额的比重只有25%,1992年上升到45%,2000年跃升为60%。东亚区域内的投资也有大幅度增长,从1990年起,东亚区域内各国之间的相互投资已超过境外对该地区的投资1996年东盟七国及日韩港台地区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占当年中国协议利用外资总额的75.5%。另一方面,东亚区域内产业分工逐渐向水平加垂直的复合型产业分工转变,产业内贸易不断增长。1990―1998年,东亚地区中间产品,如部件和原料贸易额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制成品贸易,域内制成品贸易额总体上升了92%,这同时意味着东亚产业结合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其次,为推动本国及地区经济发展,东亚各国开展经济合作实践的程度不断加深,各种次区域、小区域经济贸易合作发展迅速,加强了区域内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探讨,并签订了一些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如东盟不仅自身迈出了自由贸易区的步伐,而且也成了整个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主要倡导者和推动者。在1995年东盟曼谷首脑会议上,东盟首先提出与中日韩三国举行会晤的设想。东盟成员国还单独与东盟以外国家缔结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如泰国已开始探讨与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可能性。此外,东盟还在安全、经济等领域积极推动更广泛的地区合作。再次,东盟、中日韩“10+3”合作机制有了很大发展。在当前“10+3”框架下,东亚国家的经济部长、财政部长、央行行长定期举行会晤,以经济合作为重点,金融合作为先导,推动各个领域合作的全面展开。1999年,马尼拉会议发表了《东亚合作联合声明》,进一步确定了经济、社会、政治和安全等8个重点合作领域,同年又成立了东亚展望小组。2001年文莱会议上,各国领导人一致认为东亚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2000年5月,在泰国清迈举行的财长会议上,各方缔结了有关维持金融稳定的“清迈协定”,创设了当出现流动性危机或金融危机出现阻止投机风波的基金,标志着东亚合作迈出了重要一步,整个世界开始向三大板块格局转变。

三、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东亚各国相互不信任和争夺经济合作领导权的斗争是困难之一。东亚地区历史上只有过“华夷秩序”、“大东亚共荣圈”、“冷战秩序”等不平等的或殖民地半殖民地、对立分裂的国际秩序,从未在整个东亚地区形成过平等的多边合作。这份历史遗产留下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至今尚未彻底清除,这种负面影响又与某些现实因素相结合,阻碍了东亚各国建立起充分的信任,特别是在东亚两个最大的国家――中国和日本之间。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东亚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对于东亚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性堪与欧盟一体化进程中的“法德轴心”相提并论。中国和日本的政治、经济实力决定了缺少其中任何一方的东亚区域合作都不完整,其作用也将大打折扣。两国关系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陷入低谷以来就再也没有真正修复。问题的症结在于双方在安全上互相不信任的警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经济持续低迷和其寻求政治强国的愿望形成鲜明对比,日本固有的安全感被激活了,国内的极右势力有所抬头,大力鼓吹“中国”。而日本在诸多问题上不负责任的态度和做法都造成了中国对日本的不信任。美国的态度不容忽视。美国虽不是东亚国家,但依靠它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综合国力,在东亚的驻军、盟国以及它对东亚巨大的经济影响,取得了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美国的态度也将对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产生重要影响。这都给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带来不小的困难。

其次,东亚各国自身的内部关系难以协调。第一,东亚各国对合作的范围、领域、做法的意见不一,在考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减让问题上,可调和的空间相对较小;同时,由于各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导致各成员为了自身利益,都会提出保护部分产业部门的要求,这无疑会影响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第二,东亚市场从一定程度上说还不是一个内需主导型的市场,各国大部分都采取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政策,对世界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有较大的依赖。尽管目前东亚内贸有所增长,但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服务内需,而是服务于区外市场或提高对区外产品的竞争力。

第三,东亚地区仍存在着一些热点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这些问题有可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趋向激化,从而妨碍东亚地区经济合作。

最后,亚洲金融危机后,通过结构重组和体制改革,东亚经济逐步走上复苏之路,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泰国危机后不良债务进一步增加,马来西亚股价恢复水平最低,说明市场信任度不高;印尼金融机构重组和不良债务处理进展缓慢,其政局动荡是经济恢复的重要不利影响;日本经济虽止住跌势,但经济恢复乏力。同时,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也会对东亚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这些不利因素会延缓东亚经济的复苏,各成员国因国内因素的压力必将延缓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

四、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两种模式

正是受以上这些因素的影响,整个东亚地区在短期内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难度是很大的,因此很多经济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向自由贸易区过渡的途径。我们认为,目前东亚整体建立自由贸易区存在以下两种可供选择的模式:

其一,三个“10+1”合一,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所谓三个“10+1”,是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和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三个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中,发展最快的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在2001年“10+3”领导人会议上,中国领导人倡议在10年内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中国领导人的这一倡议得到了东盟方面的积极响应。2002年5月,第一次中国――东盟谈判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这表明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工作正式开始。

中国与东盟拟建自由贸易区使日本、韩国受到震动,因而日本积极谋求在中国前面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日本和东盟10国领导人在2002年1月签署了《日本和东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明确表示为了实现东盟和日本的合作伙伴关系,各种合作包括一个可能的自由贸易区应该在10年内尽可能快地完成。同时,韩国也积极地与东盟保持各种联系,正在考虑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这样三个东亚大国都参加了自由贸易区安排,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加强与东盟的合作,并最终建立东亚整个地区的自由贸易区。

其二,东北亚自由贸易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二为一,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东北亚地区是东亚地区经济最发达的部分,三个主要国家(中国、日本和韩国)互为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密切的经济联系为三国间进一步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中日韩的政府间合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1999年在日本的提议下,中日韩开始了在“10+3”框架内的3国政府首脑年度会晤机制,在这种会晤机制的推动下,三国目前已经启动了经济研究机构的合作,成立了三方信息技术工作组。可以说,东北亚区域合作是东亚地区合作基础最好、合作前景最为广阔、最容易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地区,它完全有条件成为整个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助推器。中日韩合作的发展再加上东盟自由贸易区一体化的深化,东亚地区也可以通过这种途径最终形成整体的自由贸易区。

以上两种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途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同时存在于东亚地区经济贸易的合作进程中,且相互促进。在第一种途径中,随着中日韩分别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经验的逐渐累积,会为它们之间的整合提供借鉴意义。同样在第二种途径中,中日韩和东盟内部合作的加强也会对前者即3个“10+1”的谈判产生有益的影响。

综上所述,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区建立的途径选择必须考虑到合作各方的利益,并尽量调和各种矛盾与摩擦。我们认为,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可以在现有东亚各类合作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推动,由不同国家和区域间的自由贸易区相互交叉与整合,进而最终统一为东亚自由贸易区。

参考文献:

[1] 蔡鹏鸿.试论东亚峰会:制度安排、进程与问题[J].国际观察,2005,(3).

[2] 季玲.东亚合作新局面――第八次10+3领导人会议后东亚合作形势评析[J].外交学院学报,2005,(2).

[3] 赵怀普.欧洲一体化对东亚合作的若干启示[J].外交学院学报,2005,(2).

[4] 包霞琴.东亚合作与中日关系[J].日本研究,2005,(2).

[5] 翟.东亚合作的未来(续)[J].世界知识,2005,(22).

[6] 吴绮敏.“10+X”:东亚合作热潮再起――首届东亚峰会侧记[J].人民论坛,2006,(3).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范文8

亚洲对世界文明、世界科技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亚洲就占了三个。《中国科学与发明》多卷巨著的作者,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曾指出:“英国文学家培根认为,印刷、火药和罗盘是人类的几项重要发明,对文学、战争和航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惜的是,培根临死都不知道这些技术都是由中国传到西方的。”亚洲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亦曾有过自己的辉煌.186年前,中国和印度分别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8.7%和16%,而法国、英国、美国只占5.4%、5.2%、1.8%。

二战后的每―个年代,亚洲几乎都涌现出一些跳跃式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大致发生了四次高速增长:第一次高速增长发生在日本。第二次高速增长发生在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的台湾、香港。第三次高速增长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由东盟国家创造的。马来西亚、泰国发展成为“准新兴工业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国也都在加速经济发展,以争取早日成为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这一地区的持 续发展及取得的业绩被世界银行称之为“东亚奇迹”。中国和印度作为亚洲“两大巨人”的发展,与东亚第三波高速增长交叉在一起。

中国和印度经济的持续增长,是亚洲第四波的高速增长。2004年印度商务国务部长斋拉姆使用了一个新词CHNADIA,把中国与印度连在一起,CHNADIA意味着中国和印度共同前进与合作。世界许多国家和人土都看到了中国和印度所发生的重要变化,并对此给予了积极的评价。2004年12月,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所做《展望2020年描绘全球未来》的预测报告指出,今后15年,”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将足以匹敌19世纪的德国和20世纪的美国,在地缘政治学上产生剧烈的冲击”。美国《商业周刊》认为,世界从未见过这两个占全球1/3人口的国家在同一时刻崛起,中国和印度拥有改变21世纪全球经济的实力和活力。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在2006年1月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甚至说,中印的崛起有可能与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并列成为过去一千年三大重要经济事件。

东方兴起,出现了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亚洲依然生机勃勃.维持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2001-2005年亚洲年均经济增长率超出6%,其中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2004年的经济增长率高达7.8%。2005年由于油价扶摇直上、全球利率攀升、禽流感到处蔓延、高技术产业增速放慢及贸易保护导致出口减缓等因素的作用,其经济增长率降至7.2%。然而,中印经济表现依然强劲,经济增增长率分别为9.9和7.5%,亚洲的新起之秀越南为8.4%。中东产油国得益于油价上涨,“石油美元”急剧增加.有力地推动了该地区经济加快发展。中亚政治形势和社会趋于稳定,经济开始复苏.哈萨克斯坦等石油生产和出口国的经济增速明显加快。

2005年,日本经济进入良性复苏阶段,表现为贸易出口持续扩大;企业利润增加;企业设备投资和商业投资增长;企业职工收入增加,个人消费需求上升;银行经营状况改善,不良债权减少;日经股指处于恢复性回升;消费物价上涨幅度不大,基本摆脱通货紧缩局面。从经济拉动要素分析.出口拉动转向为民间企业设备投资拉动,而企业经营的改善和收益的增长又带动了民间消费的跟进,从而初步实现了以内需主导的景气扩张,形成了“出口一投资一消费的联动链条”。日本经济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从依靠出口 “单引擎”的复苏,转为依靠内需“主引擎”的温和性增长。亚洲发展经济体占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并逐步形成了规模巨大的中产阶层,加速推动亚洲经济由出口拉动型向消费驱动型的转变,成为亚洲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从各方面的预测看.21世纪亚洲仍将继续保持世界经济增长的领先地位。英国《经济学家》和日本经济研究中心都预测今后10-20年,亚洲年均经济增长率仍可保持在5-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预测.2006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2%,2007-2010年为7.8%,高于世界经济年均4.3%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年均5.8%的增幅。约翰•奈斯比特在《亚洲大趋势》一书中指出,亚洲的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最重要的事情,150年来,西方享受了进步与繁荣,而亚洲却遭受贫困与钥饿。现在,亚洲正走上经济复兴的道路.这将使他们重新得到他们以前文明所拥有的辉煌和荣耀。以前讲到世界就是西方世界,现在我们必须面对一个新的现实:东方的兴起。东方兴起的最有深远影响的后果是出现了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亚洲以“亚洲方式”实现现代化,从而给西方国家在进入21世纪时带来了挑战,但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发展机遇。亚洲经济前景受到青睐的主要依据是:总体缓和的国际局势为亚洲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丰富的资源、充裕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是亚洲经济持续增长得天独厚的优势;许多国家的体制创新、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成为亚洲经济保持良好势头的强大动力;具有亚洲特色的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将从整体上提升亚洲的竞争能力,区域“内循环能力”的增强进一步加强了亚洲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区域合作出现尸些重要趋势和特点

这里所说的亚洲区域合作,不是指一搬的经济往来,而是指在特定组织机构框架内开展的持续性的制度化和非制度化区域经济合作。20世纪印年代前,亚洲区域经济合作进展缓慢,显得有些冷清,有些滞后,具体表现为:一是与其自身经济发展相比.区域合作与经济发展两者间显得有些不对称;二是与其他地区经济―体化进程相比显得有些不对称,一体化起步较晚。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区域经济合作逐渐出现了转机,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彪,j实的历程,其发展势头旺盛,呈现出宽领域、多层次的良好态势。东北亚合作不断向前推进,图们江地区开发、环黄渤海经济圈、环日本海经济圈及东亚合作对话会议先后涌现;东盟―体化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进度加快;东盟10国与中日韩3国的对话机制、东盟10国分别同中日韩的对话机制以及中日韩合作都己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开创了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南亚地区联盟确定了自由贸易区建设目标;以亚洲合作对话为代表的泛亚合作崭露头角。以合作求发展,以合作促繁荣,业己成为亚洲国家的共同目标。

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形式是实施特惠贸易安排(PTA)、及以边和多边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据澳大利亚2002年的统计.亚洲区域贸易安排己达35个,实际上目前己达到田个。中国到2005年4月己启动了涉及23个国家的自由贸易区谈判,并正在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基斯坦等国进行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和谈判,中国可能成为21世纪自由贸易的主要驱动力。尤其中国一东盟率先建立自由贸易区的举措,导致美、日、印等大国纷纷同东盟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使亚洲区域合作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生动活泼局面,出现了一些重要趋势和特点:

1、亚洲区域合作与其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相适应,发展势头呈现“前低后高”的发展态势。

2、亚洲区域合作出现扩大其组织规模和相互融合的趋势,东盟己涵盖了东南亚10国,由小东盟变成了大东盟;上海合作组织接纳了印度。巴基斯坦、蒙古、伊朗四国为观察员;首届东亚峰会由“10+3“变成了”10+3+X国”机制;海湾合作委员会正在启动与南亚地区联盟甚至与欧盟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

3、亚洲实现了跨区域的整合.亚太经合组织把亚洲与太平洋联结在一起,亚欧会议则把亚洲与欧洲联结在一起,东亚拉美论坛把东亚与拉美联结在一起。

4、亚洲区域合作由“小国群体”主导,大国不同程度参与,这种组合方式在全球区域一体化中可谓独树一帜,是一种创举,避免了大国对主导权之争,促使亚洲区域合作“从散到聚”。

5、亚洲区域合作经历了从私人、企业合作到官民合作再到政府间合作的历程.但政府主导的合作其主体仍是企业。企业迁移是企业区位调整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改变企业在市场中的位置、消费者偏好、环境规则、技术进步的可行途径,是企业价值链在空间上的变化。

6、亚洲区域合作是以产业合作为中心,企业合作和政府合作者陧以产业合作为依托,并围绕产业合作来进行。特别是亚洲人口多,市场容量大,从长期看,对亚洲区域经济合作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市场容量与交易效率,市场容量等于人口与市场深度的乘积,因而产业结构雷同的劣势亦将随之逐渐变为优势。

7、亚洲区域合作从传统地区主义向新型地区主义转化。所谓传统地区主义,一般是指区域经济合作从事纯商业活动,参与国的权力是平等的,合作是互惠的。然而,事实上由于大国和小国经济规模、市场规模、产业结构的差异,在抵御外界冲击能力方面有很大不同。所谓新地区主义是一个包括文化、安全、经济政策和政治制度等各方面在内的从“异质”到“同质”的融合过程,换言之.区域合作组织或机制的功能从贸易投资转向包括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的全面合作,但其合作的侧重点仍有所不同。

8、亚洲区域合作多样化、各具特色,有区域合作也有次区域合作;有区域合作组织也有区域合作机制,有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也有区域安全对话机制。特别是创造出“增长三角” (Growth Triangle)的新合作模式。这种新模式是由地理上邻近但隶属于不同国家的某些地方所组成,以期实现生产要素互补和取得比较利益。

9、亚洲在一个国家内部的区域―体化加速发展。一个国家内的区域是介于国家和城市之间的多维空间载体。介于国家和城市之间的区域范畴,实际上是由一个或多个核心城市与若干个相关的周边城市所组成。城市间经济关系就像黏结剂一样,联结区内城市形成区域内部循环,同时也联结区外城市形成区域外部循环。目前,中国己形成各具特点特色、实力强大的三大区域经济区,即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这些区域经济区有力地推动着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产值己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尤其是中央人民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了CEPA协定CEPA要达到的长远目标是促进内地市场全面对港澳地区开放,使港澳地区与内地之间的生产要素可以最终实现完全自由流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理念从国外扩展到国内.形成了一门新兴学科――区域经济学。

区域合作,还不是“深度―体化”潜力未充分发挥

亚洲区域经济合作形势虽然发生了可喜变化,但同欧盟“深度一体化”与北美自由贸易区“适度一体化”相比,亚洲区域经济合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潜力远未得到充分发挥,合作水平有待提高,合作领域有待拓宽,机制有待改善。

业己启动的区域经济合作多是实施特惠贸易安排(PTA)及以双边和多边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为主要形式,而且集中在东亚地区。迄今还没有一个组织能起到维系整个亚洲大陆和海洋的纽带作用。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范文9

    关键词: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已经向世贸组织报告的区域贸易安排已达293个?其中,在关贸总协定近50年历程中,共有124个自由贸易区(FTA);而1995年WTO成立后,新建立的自由贸易区就达169个?作为世界三大经济重心之一的东亚地区,其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势头如何,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的可行性,以及东亚自由贸易区未来应选择何种发展途径?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正向自由贸易区方向发展

    目前,东亚制度性区域经济合作正向着金融货币合作与自由贸易区建设两个方向展开?现实地看,东亚国家已经或者计划签订的贸易协议大部分是自由贸易区协议?如中国已经与东盟达成协议,计划在2010年之前与东盟发达成员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到2015年之前与东盟不发达成员国也建立自由贸易区?日韩同东盟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也在进行中?韩国与日本的协定也已经在讨论中,并且双方同意于2005年底完成协议?另外,还有区内的其他一些国家或地区也逐渐加入到双边或者区域内的自由贸易区协定中(见下表)?相比之下,在整个东亚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速度却是迟缓的,这主要是由于东亚各国之间在经济?政治?制度?文化等各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影响因素太多?因此,一般认为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应循序渐进?

    二、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分析

    1.经济全球化以及应对来自其他区域集团的压力是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外在动力?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直接后果之一是区域经济合作的迅速兴起?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地区经济集团已成为一大趋势,尤其是自由贸易区已蔚然成风,不仅被称为世界经济三大板块的西欧?北美建立了自己的区域经济集团,拉美洲也在大搞自由贸易区,东亚却迟迟未能建立这样的组织,这使东亚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没有一个有形的实际载体而缺乏实在感?随着欧盟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北美自由区向美洲自由贸易区扩展,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这对于大多数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大量出口ICT产品依赖世界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的东亚地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东亚地区迫切需要建立起自由贸易区,增强其整体实力来与迅猛发展的欧美特别是美洲区域经济集团相抗衡?

    2.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和APEC?WTO在推进贸易自由化方面受挫促使了内在需求的提升?1997年,从泰国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于当时正处于巅峰时期的东亚地区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危机迅速波及其他东亚国家,给东亚各国和地区带来巨大的损失,日本更是从那次危机后,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至今经济仍不见起色?而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APEC,所奉行的是开放的区域主义,所达成的任何协议对于成员国没有约束性,加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成员之间在贸易自由化速度?范围上存在分歧,发达国家成员之间在农产品市场开放等因素上造成的差异,都使得APEC在推动贸易自由化方面困难重重,至今效果仍不显着?

    WTO虽长期致力于推进全球性自由贸易的发展,但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千差万别,有着各自利益的一百几十个国家间达成自由贸易协定显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1992年12月举行的“千年回合”WTO西雅图部长级会议的失败,多哈会议上各国仍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以及WTO中仍是少数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使得新一轮的多边贸易谈判仍是一场十分艰难的磋商?

    3.东亚自身发展需要是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根本内因?东亚地区经济相互依存在加深,过去对区域外经济过度依赖的经济增长模式在改变?有数据表明,东亚各国和地区对区内其他成员的贸易依赖度均已超过对美国的贸易依赖度,达到总贸易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同时各成员间已出现越来越多的产业内贸易?区内贸易的不断加深,使各成员在建立自由贸易区方面的共识不断增强,甚至对建立自由贸易区一向谨慎的中国和对东亚地区不甚重视的日本一改过去的态度,转而积极参与支持建立自由贸易区?东亚成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关税水平均处于较低水平,韩国?东盟的一些成员国关税水平低于10%,中国总体关税水平也从过去35%下降到目前13%左右,日本关税更是不到5%,这都为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创造了条件?

    4.从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现状来看,建立自由贸易区已具备了较好的实践基础?首先,近年来在东亚各国政府及民间组织的共同努力下,东亚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在实现贸易以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自由化方面已取得一些进展,并呈现良好态势,表现在东亚区域内的投资和贸易不断发展,区域内经济的相互依存度不断增强以及东亚各国经济合作领域的不断深入等方面,东盟?中日韩“10+3”合作机制有了很大发展,为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统计,1980年东亚各国间贸易占其贸易总额的比重只有25%,1992年上升到45%,2000年跃升为60%?东亚区域内的投资也有大幅度增长,从1990年起,东亚区域内各国之间的相互投资已超过境外对该地区的投资1996年东盟七国及日韩港台地区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占当年中国协议利用外资总额的75.5%?另一方面,东亚区域内产业分工逐渐向水平加垂直的复合型产业分工转变,产业内贸易不断增长?1990—1998年,东亚地区中间产品,如部件和原料贸易额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制成品贸易,域内制成品贸易额总体上升了92%,这同时意味着东亚产业结合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其次,为推动本国及地区经济发展,东亚各国开展经济合作实践的程度不断加深,各种次区域?小区域经济贸易合作发展迅速,加强了区域内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探讨,并签订了一些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如东盟不仅自身迈出了自由贸易区的步伐,而且也成了整个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主要倡导者和推动者?在1995年东盟曼谷首脑会议上,东盟首先提出与中日韩三国举行会晤的设想?东盟成员国还单独与东盟以外国家缔结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如泰国已开始探讨与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可能性?此外,东盟还在安全?经济等领域积极推动更广泛的地区合作?再次,东盟?中日韩“10+3”合作机制有了很大发展?在当前“10+3”框架下,东亚国家的经济部长?财政部长?央行行长定期举行会晤,以经济合作为重点,金融合作为先导,推动各个领域合作的全面展开?1999年,马尼拉会议发表了《东亚合作联合声明》,进一步确定了经济?社会?政治和安全等8个重点合作领域,同年又成立了东亚展望小组?2001年文莱会议上,各国领导人一致认为东亚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2000年5月,在泰国清迈举行的财长会议上,各方缔结了有关维持金融稳定的“清迈协定”,创设了当出现流动性危机或金融危机出现阻止投机风波的基金,标志着东亚合作迈出了重要一步,整个世界开始向三大板块格局转变?

    三、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东亚各国相互不信任和争夺经济合作领导权的斗争是困难之一?东亚地区历史上只有过“华夷秩序”?“大东亚共荣圈”?“冷战秩序”等不平等的或殖民地半殖民地?对立分裂的国际秩序,从未在整个东亚地区形成过平等的多边合作?这份历史遗产留下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至今尚未彻底清除,这种负面影响又与某些现实因素相结合,阻碍了东亚各国建立起充分的信任,特别是在东亚两个最大的国家——中国和日本之间?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东亚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对于东亚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性堪与欧盟一体化进程中的“法德轴心”相提并论?中国和日本的政治?经济实力决定了缺少其中任何一方的东亚区域合作都不完整,其作用也将大打折扣?两国关系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陷入低谷以来就再也没有真正修复?问题的症结在于双方在安全上互相不信任的警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经济持续低迷和其寻求政治强国的愿望形成鲜明对比,日本固有的安全感被激活了,国内的极右势力有所抬头,大力鼓吹“中国威胁论”?而日本在诸多问题上不负责任的态度和做法都造成了中国对日本的不信任?美国的态度不容忽视?美国虽不是东亚国家,但依靠它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综合国力,在东亚的驻军?盟国以及它对东亚巨大的经济影响,取得了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美国的态度也将对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产生重要影响?这都给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带来不小的困难?

    其次,东亚各国自身的内部关系难以协调?第一,东亚各国对合作的范围?领域?做法的意见不一,在考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减让问题上,可调和的空间相对较小;同时,由于各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导致各成员为了自身利益,都会提出保护部分产业部门的要求,这无疑会影响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第二,东亚市场从一定程度上说还不是一个内需主导型的市场,各国大部分都采取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政策,对世界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有较大的依赖?尽管目前东亚内贸有所增长,但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服务内需,而是服务于区外市场或提高对区外产品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