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网络与多媒体专业集锦9篇

时间:2023-10-07 15:57:24

网络与多媒体专业

网络与多媒体专业范文1

【关键词】人才培养;新闻媒体;就业方向

一、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新闻专业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的历史,开始只是在一些本科院校开设。随着传媒行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一些高职院校也相继开设新闻传播专业。2006年教育部规范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名称,将传统的新闻传播专业更名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与本科层次的新闻学、传播学进行区分,办学理念上要求更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求。

高职院校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广泛,可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杂志、网络公司等媒体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节目制作、媒体经营等工作。也可在各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文化、公关、现代文秘等工作。

传统的传媒行业(报社、电视台等)曾经是新闻专业学生主要的就业方向,但是随着传媒行业的体制改革,对人才的需求出现下降的趋势。本科院校新闻专业的学生进入传统媒体并非易事,更何况在学历上并没有优势的高职学生。同时,很多高职院校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课程的设置等方面都沿用本科院校的模式,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培养的学生不能直接上岗,需要有一个很长的过渡期才能适应。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基础薄弱,不能适应本科院校的教学方式。他们学习情绪化较强,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较高,而对于内容枯燥的内容则学习效率较低。同时,他们更喜欢实践性强的课程,不愿意学习理论课程。而很多高职院校的新闻专业沿用本科的教学模式,偏重理论知识的讲授,缺少实践课程,很难培养出适应时展的人才。

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要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从实际出发,跟上时代步伐,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新闻传媒人才。

二、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传媒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进入21世纪,伴随着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传媒业在整体规模上进一步发展壮大,各类传媒机构在数量和规模上都有了质的提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传媒人才特别是网络新闻人才产生了大量需求。以河北省为例,到2010年11月河北省共有正式出版期刊100家,报纸97家。省市级广播、电视频道也进行了专业化改革。除此之外,河北的网络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据统计,河北省新闻从业人员有19.72%在电视台工作,8.03%在广播电台工作,7.69%在报社工作,42.17%在期刊工作,在网站工作的比例则高达22.39%,并且这一比例呈上升趋势。

可以说,网络媒体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但是,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很多网络新闻传播单位的从业人员没有受过新闻的专业教育,从业人员中存在着业务水平较差、写作编辑能力不强等问题。快速发展的新闻传媒业急需大量的具备采、写、编、播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新闻人才充实到新闻从业者的队伍中来。尤其是既懂新闻理论又懂网络操作,既懂传统媒介又懂新媒介,既懂经营又懂业务的技能型新闻人才更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三、重新定位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

通过以上两点的论述,可见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急需在人才培养方向上进行重新的定位,定位的原则是要适应当今传媒行业对人才需求情况。根据调查,以下工作岗位是适合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未来的人才培养定位的。

据统计,目前我国的网络编辑从业人员有近300万人,而传统新闻从业人员只有75万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已经从规模和数量上超过传统媒体.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示的第三批十种新职业中"网络编辑"名列其中。在得到国家认可的同时,网络编辑也成为市场上抢手的人才。当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大部分网络新闻人员不再由技术人员充当,而是需要更多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背景或从业经验的人员去从事。

网络新闻与编辑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在各类网站从事信息采写、编辑与网站管理、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该专业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基准,密切关注多媒体时代相关行业的前沿动态,主动适应新闻媒体和网络行业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贴近地方产业,积极对接行业、企业。做一名网络编辑,首先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其次要熟知新闻的相关知识,对网络上出现的新闻、信息、趋势要有足够的敏感度;还要能熟练使用Dreamweaver、Flash等网页制作软件和一些编辑软件等等.

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网络编辑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助理网络编辑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网络编辑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网络编辑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职业待遇:全国网络编辑平均月薪可达到2000元左右,不同城市略有差距。站点越小工资越少,大型的门户网站的编辑月薪可达到5000元以上;频道主编可达到8000元以上。

2、新媒体传播方向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目前,我国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主要表现在:新媒体的技术支撑体系已经比较成熟,特别是在通讯领域,不但与国际发展水平相当,甚至有几十项技术能够领先国外发达国家;使用新媒体的消费者越来越多,据调查显示,阅读传统出版物的人数在以每年12%的速度下降,而阅读新媒体的人数则以30%的速度在增长;新媒体的终端已经非常普及。中国目前手机用户的数量已经达到了4.2亿,计算机显示器、阅读器有1.3亿,市场上流通的电子书有30多万种。新媒体的终端设备已经相当普及。新媒体的蓬勃发展需要很多具备新闻素质,有一定采编能力的新闻专业方面的人才,这也是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过去的信息生产机制,同时也引起了新闻传播教育的革命,开设新媒体专业的高校不再把培养记者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主要方向,而是培养一种泛媒体人才,宽口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这种教育设置的改革不仅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引发了新闻传播教学理念的革命与创新,创办新媒体传播与信息网络专业成为时代的需要,经济发展的必然,高校适应市场发展的新起点。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及时调整人才方向,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传媒人才。

参考文献:

[1]毛艳青 李倩 《高职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都市家教》 2011年第5期

[2]王瑜 《从社会需求看高职新闻采编专业设置》 《新一代》 2012年第11期

网络与多媒体专业范文2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开设有网络新闻传播专业的新闻院系已近20所。这其中的少数学校,还成立了网络传播学院、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系与网络传播研究中心。另一方面,在那些没有开设网络新闻传播专业的院系中,也几乎都在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等专业中开设了网络传播概论、网页设计与制作等课程。

还有一些高校,如南京大学,已经不仅在新闻院系开设网络传播概论这样的课程,而且把它作为全校的公选课,供各个专业的学生选修。其实,笔者认为还可以更进一步。比如网页设计与制作,完全可以与科学社会主义和大学外语一样,作为基础课在大学里面普及,成为各个专业的必修课。

这样的认识,是基于个体在互联网上的“数字化生存”,对专业人士都有必要,是其专业交流与专业拓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面向人类数字化的未来,受过高等教育者不能在网上进行富于个性的自我展现(并非博客),与不能熟用外语当视为同样令人遗憾的重要缺失。

可以说,我国高校网络传播专业或方向的人才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观照互联网应用在全球日新月异的态势,观照网络传播事业在大陆的飞速发展,甚至可以说,在我国高校对网络传播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无论在量与质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专业设置、教材编写与师资力量等方面,均有着较大的提升与变革的空间。

首先,在专业设置方面,还过于笼统,缺乏专业侧重与约分。目前国内大部分开设网络新闻传播专业的院系.其专业课程设置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新闻学或传播学的一些核心课程,二是网络新闻传播方面一些主干课程,如网络传播概论、网络新闻学、网络广告学、网页设计与制作、平面设计、多媒体制作、电子商务等等。再往下,就没有专业侧重了,使专业设置过于单薄,与这一学科丰富的涵盖面不相适应,亦不利于奠定一个良好的学科基础。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由于对网络传播的理解过于狭窄。网络新闻传播学科的交叉性.涉及面大大超过了新闻学和传播学。美国的有些大学的网络传播(Internet Communication)专业或新媒体(New Media)专业,在开设类似于上述的一些网络新闻传播主干课程外,还给出了5-6个专业侧重面,如:网络媒体。互联网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短信与无线传播、建康情报学,等等。选择不同的专业侧重面的学生,除了必修主干课程外,还有更为“专业”的课程需要学习,如选择“网络媒体”的学生,就要学习网站建设、网站营运与管理等课程。

这样的专业设置,也是由网络新闻传播人才是复合型人才的特点决定的。以前,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大多到报社工作,广播电视专业毕业的则大多到电台、电视台工作。但如果受此思维定势的影响,认为网络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的人才,就只能或主要应到新闻网站工作,就未免狭隘了。现在,有些学校不敢设立网络传播专业或有此专业的亦不敢扩大招生规模,就是怕毕业生找工作难,因为中国的网络媒体数量有限。殊不知,网络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或研究生,并非只能到网络媒体工作,在传统媒体亦能大显身手。近年来,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渗透与影响有目共睹。试问,现在还有哪一家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不在大量地使用互联网和调用网络资源呢?还有哪一家传统媒体的工作方式或工作流程还能离得开电脑与网络呢?作为复合型人才的网络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主,理应比新闻院系的其它专业的毕业生更具有竞争力。

不仅如此,网络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到电信传播、远程教育、网络游戏等行业或产业工作。甚至可以说,在一切以数字信息处理为特征的行业和岗位上,网络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都大有用武之地。

其次,网络新闻传播的教材,存在着内容重复和相关课程空白的问题。一方面,有关网络新闻传播总体介绍性的教材,不仅内容重叠的成份较多,而且缺少真知灼见。例如关于《网络传播概论》的同名书籍就有好几种,从例证到章节编排均大同小异。大学教材,通常是编撰者在此学科上科研成果一定程度的体现,然而,“迄今为止描述性的,对策性的,解释性的成果为多,真正能够在传播理论上有所建树的目前还不多见”(闵大洪:《网络传播学科发展报告》)。另一方面,一些重要课程还没有教材,或没有理想的、典型的教材。例如,在网络新闻方面,缺少“在线新闻调查(Online Ivestigative Journalism)”、“桌面出版(Desktop Publishing)”;在WEB应用方面,缺少“交互式动画(Interactlve Animation)”、“动态网页接口(Dynamic Web Interfaces)”、“数字广播(Digital Audio)”;在网络技术方面,缺少“数据传播(Data Communication)”、“数据库应用与设计(Database Use andDesign)”,等等。

在教材编写方面,当务之急不是“把精力放到网络新闻传播的学科名称和性质上,或者用传统的学科分类法来套‘网络新闻传播学一’”(赵志立:《中国网络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及趋势》),要避免教材选题与范围总是大而宽的现状,而把力量集中在那些“相对窄而深入的研究课题”(彭兰:《视野、焦点与方法: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的三个待突破》)。例如,关于黑客、闪客与博客,都是可以写出专门的教材的。

网络与多媒体专业范文3

关键词:新媒体人才;产业发展;供给分析;培养机制

一、网络新媒体兴起与行业发展

(一)网络新媒体的涵义

网络新媒体(Internet New Media),又称为“网络媒体”、“新媒体”或“第四媒体”,是指继电视电影、广播、报纸期刊(纸制媒体)等传统媒体之后,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网络和卫星等传播渠道,以电脑、手机及其他数字接受设备为终端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形态。作为传播技术进步的产物,网络媒体以其巨大的信息负载能力、数字化技术、超时空传播等卓越的优势成为媒介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从媒介进化过程来看,“新媒体”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媒体形态,而是一个不断更新的概念。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革新,传统媒体也在不断自我分化和创新,孵化出丰富多样的新媒体形态,如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已成功构建新媒体4i框架,即利用自身传统报业优势打造出手机报(i-news)、数码杂志(i-mook)、公共新闻视屏(i-street)和电子报纸(i-paper)四大新媒体。

(二)我国网络新媒体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网络媒体产业始于1994年因特网的接入服务开始。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猛,短短15年时间就从当初单一的网站建设“热潮”发展到如今初具规模的产业。2005年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培育和推动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先后建立了多个动画产业基地和动漫游戏产业基地,更加刺激了该产业规模的增长,如2005年12月31日,首个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在北京大兴区成立,如今已初显集聚效应:30余家新媒体及其相关媒体机构已入驻园区,项目投资总额将超过20亿元;50多个电视栏目在基地录制,800多部的影视作品在这里拍摄;已经完成300多部动漫作品的创作;50多家国内外电视台已把节目制作间落户在这里。

此外,从新媒体的受众规模(网名数量)来分析,如图1所示,据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简称CNNIC)统计,2000年至2008年,我国网民规模增长速度逐年加速,截至2008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普及率达到22.6%,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1.9%);网民规模较2007年增长8800万,年增长率为41.9%,这说明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产业正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新媒体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

此外,2005年以来我国无线网络媒体业务(WAP)也在迅速成长。截至2007年3月底,我国WAP活跃用户数约为3900万人;我国具有独立域名的WAP站点数量约为6.5万个;网页数量约为2.6亿个,特别是随着我国移动多媒体和3G网络的实现,通过手机、移动电视等数字终端来接收和传播信息会成为人们的时尚选择。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2月底,我国使用移动通信服务的用户已达6亿5978万,占全国人口的48.5%。此用户量比比2008年2月增长了16.73%。这预示着网络媒体正从“有线网络”向“无线网络”延伸和拓展,其发展已从最初“新经济”现象发展成为一个朝气蓬勃的产业。

二、我国网络新媒体人才供给分析

我国媒体产业正处于大分化和新整合的关键时期,新媒体发展突飞猛进,其惊人的技术革新速度和产业增长规模使得该行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国内高校作为新媒体人才的主要供给主体,成功应对这一挑战首先需要对自身供给现状进行正确分析和判断。

(一)新媒体人才供给的高校规模分析

从1995年开始,国内的广播电台、报刊社、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纷纷上线组建门户网站,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媒体研究和教育机构的极大关注,不少高校开始进行网络传播和网络多媒体技术等相关研究并尝试进行网络媒体专业教育,总体数量经过短暂的平稳增长后于2003年开始大幅攀升,如图2所示:

1996年,仅有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一所院校率先在全国招收22名网络新闻传播专业的本科生;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全国也只有7所高校设立网络传播专业;到2003年发展成为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10多所。然而,截至2005年,国内开设有网络新闻传播专业(方向)的新闻院系却猛增到110多所,而且近些年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这说明:第一,网络新媒体人才备受推崇,属于行业的“稀缺资源”,供需缺口增大。第二,近几年开设新媒体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新媒体专业教育市场出现泛化趋势。事实上,这种泛化现象对传统的媒体教育市场是不利的,它使得媒体人才培养环境有所恶化,整体人才质量有所下降,致使输入市场的人才参差不齐,所学技能与现实需求存在一定的错位,导致人才供给难填企业“胃口”而出现“相对过剩”。正如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在“2006新媒体艺术系主任(院长)论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上所言,为了人才先行,有些学校在没有条件,不了解市场和这一产业学科的前提下盲目上马,造成很多资源的浪费。

(二)高校新媒体专业办学模式分析

由于国内高校对新媒体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对于新媒体专业的院系所设置不敢大张旗鼓,多采取依托学校传统媒体院系的办学资源,采取挂靠方式进行办学,专业与相关院系所的设置一般通过两种途径进行,如图3所示:

第一种途径是从增设专业方向开始到试设新媒体专业再到开设系所和研究中心的途径,如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数字艺术系和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Digital Media Research of CUC)、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系与新媒体营销传播研究中心等;第二种途径是通过先设置新媒体研究中心(部所)到开设研究生相关专业或研究方向,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候再下行延伸,开设本专科相关专业,如中国美术学院首先于2001年9月组建了新媒体艺术中心,在此基础上再于2003年6月设立了“新媒体系”。

(三)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层次分析

目前高校对于媒体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研究生和本科生层次,在研究生层次中以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主,博士研究生培养占总体比重非常小,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高校通过专业挂靠培养一些技术型专科人才。各层次比例如图4所示。

其中,具有本科办学层次的高校有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110多所;具备硕士生办学层次的有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广西大学、上海大学、福州大学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等科研单位30余所;博士生培养层次的高校仅有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专业)、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专业新媒体传播方向)等几所。不难发现,当前新媒体高层次研究型教育急需加强,尤其在新媒体技术、新媒体产业运营和新媒体未来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型和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上。

(四)新媒体专业培养模式差异性分析

1、培养目标定位差异性。突出表现在偏文和偏理的院校在新媒体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技术型人才(技术主义)和人文艺术型人才(产业主义)定位之争。

2、课程设置体系的差异性。以本科生为例,我国不少知名高校就显现出各自不同的倾向性,如表1所示。以上5所高校在网络传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上代表3种典型:第一类以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其专业基础课和核心专业课总共19门,传统新闻学方面的课程有13门,网络信息传播方面的课程只有4门,课程设置特点是以传统新闻学训练为主,以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第二类以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其总课程20门,其中互联网应用技能技术方面的课程9门,占课程总数近一半,课程设置突出特点是以互联网应用和技能训练为主,以传统新闻学训练为辅;第三类以复旦大学为代表,其16门专业核心课里,网络类课程只有2门,和传播学有关的课程有7门,其他课程大多以新媒体人才综合素养教育为主,如组织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等课程,课程体系突出以传播学训练为主,以媒体综合应用能力为辅。此外,高校对新媒体课程名称及所含内容也颇有争议,如将“新媒体基础”称之为“网络传播学”(南京大学)、“网络传播原理与应用”(复旦大学)、“电子传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媒体导论”(清华大学)等多种。

3、培养方法的差异性。由于新媒体是一个新兴学科,其培养方法上大多是“摸着石头过河”,尽管不少高校都在呼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加大实训模块的比重,提出“课程外包”、“实地教学”等主张,但是这些方法大多因为办学条件不足、跨行业合作机制不完善、教学难以管理等原因而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优化新媒体人才供给,调节供需矛盾的途径

(一)强化对新媒体办学市场的监管

从公共经济学角度而言,高等教育是一个准公共物品。作为这一物品的最终供给者,政府拥有对高等教育市场供给进行调节和监管的权力。当前新媒体人才供给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导致人才供需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近些年高校“培养热”造成的,因此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制定完整的新媒体人才办学资质审核标准,对高校新媒体专业的办学现状进行全面核查,整顿现有办学市场并对后期申办相关专业的高校进行严格把关,设置准入门槛,控制办学质量,为新媒体人才的培养营造更加规范的教育环境。

此外,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与传媒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长期以来,我国的传媒管理主要靠方针政策和行政手段进行,有关传媒的法律法规数量相对较少,应当针对当前媒体产业发展新趋势完善传媒法律法规体系及依法管理的制度,这样行为能够对新媒体教育市场具有明确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二)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导入市场需求管理

尽管需求管理是企业管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工具,但它对于企业剖析市场需求以及调节生产具有重大实践价值。需求管理是一个包含市场需求调研、市场需求分析、产品生产调节、产品需求反馈4个环节的循环管理活动,如图5所示。

需求管理可以实时发掘市场需求信息,通过调研和信息反馈一方面可以准确获取“售出产品”的反馈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识别市场新需求,快速做出反应以调整生产线,制造新产品满足新需求。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高校培养的人才也早已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优化配置,高校培养出的“产品”能否符合市场需求直接决定该校的未来发展,因此,现今高校的职能已不能简单停留在培养上,而应该更加关注培养的学生市场竞争能力。要实现这种转变,除了更新教育理念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对于行业人才需求不断变化的新媒体专业教育而言,本文倡导的市场需求管理就是调节人才(包括新媒体人才)供需矛盾、提升学校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在高校管理上如何导入人才需求管理呢?可以通过以下链接来实现:

1、在高校设立人才需求研究中心,建立职能机构,专门从事人才(包括新媒体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和信息处理工作,对行业人才需求进行及时地扫描和监控,对输出的人才开展调研反馈,评估培养成果。

2、实现人才需求中心与学校具体培养部门(系部)数据共享,确保人才需求信息能够快速传递到具体培养部门,其信息流程如图6所示。

如图6所示,高校设置人才需求中心后,该中心与各具体培养部门(系部)的数据信息交换是双向的。第一类数据交换是关于市场需求新信息的交换:一方面,研究中心将新媒体行业人才需求新信息和新媒体教育市场信息定期向本校承担培养任务的系教务机构和招生部门反馈,系(部)教务机构再传递至相关教研室并组织教师进行集体讨论和研究,提出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报告并报教务主管部门审批并下达执行;另一方面,研究中心将信息输出到招生就业部门,并报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招生专业和招生规模的调整并下达执行。第二类数据交换是内部调研需求信息的交换:相关系部教务机构和招生就业部门也需要定期将培养信息和就业信息以及调研需求输入研究中心,由中心根据部门调研需求指令组织市场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再次反馈到需求提出部门。

3、人才需求中心的调查方式可以采取定期和不定期两种方式进行。定期调查包括定期召开已就业学生座谈会、组织媒体用人单位联席会等方式。调查既可以通过在门户网站上设立调研窗口进行网络抽样调查和电子邮件调查,也可以通过电话约谈、电视会议等方式进行,还可以针对性地与相关媒体咨询公司和公关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委托调研和构建数据交换机制。

(三)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1、规范课程体系,实行层级模块管理。针对当前新媒体专业课程设置种类繁多、专业课程开发不规范的现状,当务之急是尽快构建高校间沟通合作机制,在规范课程设置、开发相关核心教材等方面密切合作,通过举办新媒体研讨会和论坛等活动加强国内外高校成功办学经验交流和学习,对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核心课程内容及创新性的教学方式等领域展开广泛探讨,使新媒体课程设置趋于规范化。新媒体专业的理论课程模块可以按照基本素养课程、新媒体专业课程(包含实训课程)和综合能力塑造课程3大部分来构建。现以本科为例,如图7所示。

总课程体系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分体系,以本科四年为例,人才培养随着学年的递增而实施不同的课程模块,其培养的目标层次也在不断由学科基础层向专业中心层以及综合提高层上升。大学第一学年主要修学基本素养课程,属于学科基础层次,包括大学英语和数学和政治等基础课外,还包括如新闻学导论、传播学概论、计算机基础等媒体基本理论课程;大学第二学年主要修学新媒体理论和技术课程,属于专业中心层,包括网络新闻采编、网络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动画等;第三学年的综合能力塑造课程及第四学年的实习模拟属于综合提高层,能力塑造课程包括新媒体运营管理、媒体市场营销、传媒法律、财务管理等课程。

2、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总体来说,新媒体人才培养包含3个重要过程:基础理论教育过程、实践教育过程、研究和再学习过程。基础理论教育过程指系统性的大学本科教育或研究生教育,这一过程主要完成新媒体的理论教学,过程创新点是积极探索教学新方法,在明确教学目标前提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另外,新媒体教育会涉及到网络和软件技术、媒体管理以及法律等非媒体专业课程,需要做好这些跨专业师资的调配和协调工作,开展诸如跨系研讨会来集体探讨新媒体教育问题。实践教育过程可以分为实验室教学、协助科研活动、创新竞技活动和实习活动等过程。高校可以通过开展新媒体相关的竞技、设计、成果展览和推介等活动,营造学习氛围,提升学生操作技能。研究和再学习过程是在工作实践中通过自我研习前沿理论技术以及参加继续教育活动来更新知识、提升从业技能以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过程。这一过程容易被忽视,但这是新媒体教育过程创新的重点。

3、拓展实践平台,强化实践教学。新媒体行业是一个技术性强、变化速度快的新兴产业,对人才技术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要求非常高,因此,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应重点放在实践能力培养上,关键在于探究实践教学新方法,而实践平台是构建实践教学的基础和硬件,它直接决定了新媒体人才实践教学的空间和效果,因而创新实践教学应该从如何搭建完善的实践平台入手。当前新媒体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实践平台”的缺失或管理机制不完善,如果将为数不多的实验实习课程和学术活动等同于新媒体实践教学的全部内涵是不准确的,可以通过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来构筑融合性的“实践平台”,如图8所示:

内部平台建设可以通过课堂仿真教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校园竞技及学术活动的开展以及校园产业基地建设来完成。在高校内部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硬件”。其中校办产业园建设尤为重要,尽管目前国内高校由于政策、资金和人才等条件限制而在此方面还少人问津,但产业园建设具有重大的长远价值:可以丰富教学资源,营造教学氛围;有利于产学研结合,便于开展新媒体研究及成果转化;为外部合作创造良好通道,有利于引进高端媒体机构、高端项目和高端人才,为新媒体产品的代工生产提供便利。外部平台建设主要包括校企合作、校际合作以及高校与科研培训机构合作3个平台。其中,校企平台可以为实训基地建设和新媒体产品“代工生产”提供支持,通过新媒体专业合作办学、参与内容制作和媒体管理运营;校际合作是便于教学资源互补利用,包括教学实验设备和优秀师资调配等方面;扩大与媒体科研机构以及媒体培训机构合作是便于新媒体项目协助研究、新媒体人才单项技能培训等业务开展。总之,新媒体人才的培养需要“多管齐下”,复合型人才培养更需要一个复合型“实践平台”。

4、构建继续教育和再学习机制。众所周知,在我国会计行业,由于会计准则和财务管理技术不断变化,为了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以适应变化的需求,我国政府通过委托财政部门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一年一度的综合素质继续教育和资质年检。从实践结果来看,这项举措效果斐然。那么,新媒体行业与会计行业具有相似的特征,都是技术不断革新的行业,如何使现有的新媒体人才保值增值并满足行业变化的需求,建立继续教育机制和资质定期审查制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举措。事实上,当前不少媒体从业人员也正在为自身技能滞后于时代而四处问道,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委托或授权相关机构包括定点高校、私人培训机构、政府职能部门建立关于新媒体行业的正规化继续教育制度,构建新媒体人才再学习机制。

四、结束语

新媒体竞争实质是媒体人才的竞争。如何在媒体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探究新媒体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极具争议而又必需认真探究的课题。在历时半年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力求通过各种途径广泛猎取相关研究的最新资料,然而在研究过程中却发现一些当初很“新”的资料已经悄悄变得些许陈旧,新媒体发展之快令人叹服,对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更是时不我待!本文主张从宏观层面入手规范办学环境到微观层面进行创新培养模式、导入需求管理等两大层次来优化人才供给,这是一个系统的实践过程,更需要实践中进行检验和修正。

参考文献:

1、付荣校,杨福康.网络传播与教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学科发展报告[R].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1).

3、王灿发.中国新闻人才发展报告[J].现代传播,2006(2).

4、徐晓波.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应以新闻传媒发展变化为导向[J].今传媒,2007(8).

5、李永晖.北京大兴区新媒体产业基地初显集聚效应[N].文化创意产业周刊,2007-06-25.

6、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1).

7、2007年中国WAP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简版)[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7(5).

8、张芹,黄宏.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3).

网络与多媒体专业范文4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我国教育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2002年12月,教育部正式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旨在改革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建设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体系。2004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提出了“推进基于网络计算机的英语教学”新模式,在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等方面作用显著。目前,我国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水平与社会需求还有较大距离,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对大学英语教学向网络多媒体模式转型时所遇到的问题,学界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而以大学生为研究主体、针对学习需求、关注大学生对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态度与看法的科学调查仍然鲜见。本文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对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态度、学习感受、评价和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建议,以便为设计符合大学生需要的、教学效果优化的多媒体英语网络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问卷260份,收回有效问卷235份,回收率90.04%。问卷调查结束后,选取7名被调查者深入访谈。

(一)学生对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的总体态度。

1、适应程度。

被调查学生开始接触多媒体英语网络教学模式的时间有所不同。调查显示,5.96%的学生从小学起开始接触多媒体英语网络教学模式,28.51%学生从初中开始,32.34%学生从高中开始,33.19%学生从大学开始。可见在进入大学之前,大部分学生(66.81%)已接触过多媒体网络英语课堂。然而,学生是否认为自己在大学学习中已经适应了多媒体英语网络教学模式呢?大部分学生(72.34%)表示对该模式较为适应,少部分学生(9.79%)认为自己已经完全适应了该模式。另有极少部分学生(1.28%)认为自己并不适应该模式。英语专业学生对多媒体英语网络教学模式适应程度明显高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这或许和英语专业学生与该教学模式接触更为频繁有关。

学生为何会对多媒体网络英语课堂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感呢?在大学之前,尤其是小学及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65.53%)接受的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即看黑板、记笔记、做练习、读课文等。他们习惯了单一模式的语言输入,在教师一步步的指导下,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多媒体网络教学融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语言输入模式多样化,信息密度比在传统课堂中大大增强。倘若学生不具备极强的信息筛选、自主学习能力,就难以适应多媒体网络课堂中的英语教学。

2、教学效果。

学生对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不适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课堂英语学习效率。当被询问到“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模式对你的英语学习产生何种影响”时,55.32%学生认为积极影响为主。34.47%学生认为消极、积极影响各半,2.55%学生认为消极影响为主,而7.66%学生认为其对学习没有什么显著影响。值得一提的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对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适应程度以及教学效果评价都相对低于英语专业学生。这进一步说明了非英语专业学生更加需要得到使用多媒体网络课堂的科学指导,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优化学习效果,尽快适应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3、喜爱程度。

73.41%学生“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模式,只有2.13%学生不喜欢该教学模式。可见,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模式广受学生群体的欢迎。在对传统及多媒体网络教学喜爱程度的对比上,72.34%的学生更加喜欢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模式,11.91%学生偏爱传统英语教学模式,而14.89%学生并不清楚自己更喜欢二者中的哪一个。由于多媒体网络教学形式具有形式新颖有趣、素材丰富多彩、讲解形象生动的特点,其似乎更受低年级学生的欢迎。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因其专业性强、互动程度高、教师自主性强的特点,更受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欢迎。

三、应用形式

无论是否喜欢、是否适应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模式,绝大部分学生(83.83%)赞成教师有必要将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其中认为很有必要的占23.40%,认为有必要的占60.43%,表示无所谓的占15.32%,认为没有必要的占1.28%。可见目前大学生群体比较认同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几乎所有学生(96.6%)都反对课堂上仅使用传统或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其中的一种。那么,学生觉得二者在课堂教学中应各占多少比重呢?认为传统、多媒体网络教学各占一半的学生比例最高,为58.72%。另外,23.83%的学生认为传统教学应占更大比重,14.89%的学生认为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应占更大比重,2.55%的学生认为只需使用传统教学模式,而认为只需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学生几乎没有,为O.85%。可见,学生眼中最理想的课堂教学应是传统、多媒体网络教学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仅使用传统或多媒体教学模式都是不可取的。

四、教学建议

在分析大学生对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的态度,学习中的问题、感受和效果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所提建议,我们对改进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多帮助非英语专业学生适应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模式。

在所有大学生中,非英语专业学生比英语专业学生更加不适应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效果也明显低于英语专业学生。因此,我们建议给予非英语专业学生更多的科学指导,提高其在多媒体网络课堂中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分析信息的学习能力,培养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习惯,克服学习中的盲目性,减少耗时低效的学习弊端,尽早适应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

(二)多为低年级学生开展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

相比大学高年级学生,大学低年级学生更加欢迎新颖有趣、形象生动、活泼多彩的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模式。因此,在低年级学生的英语课堂上,可适量增加教学中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比重,而在高年级课堂上,则应谨慎把握多媒体网络教学所占分量。另外,在所有学生中,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最喜爱传统教学模式,最肯定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最反对完全用多媒体网络模式取代传统模式。因此,建议在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英语课程时,可考虑增加教学中传统模式所占比重,并适时、适地、适当、适度地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

(三)传统、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传统教学和多媒体网络教学皆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传统教学通常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通过课堂上面对面的讲解、交流和板书来传授知识,其与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任务、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传统教学和多媒体网络教学各有其优点和不足,只有实现传统教学和多媒体网络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有效整合,才能达到最优课堂教学效果。

虽然学生更适应、更喜爱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模式,但大部分学生认为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只是对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补充和发展,并不能完全取代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因此,在课堂中仅使用传统或多媒体教学模式中的一种都是不受学生欢迎的。学生眼中最理想的课堂教学是传统、多媒体网络教学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二者均衡比重。多媒体网络教学所占比重尽量不要高于传统教学所占比重。

网络与多媒体专业范文5

【关键词】网络;播音主持;现状;特点

1、引言

随着近些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传媒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播音主持人作为媒体与观众的直接纽带,早已经称为了媒体竞争的主要力量之一,其对于媒体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诚如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徐光春在一次学术年会上所言:“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在广播电视大发展的形势下是大有可为的,责任重大。从某种程度上,广播电视工作水平高不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播音员、主持人的水平[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媒体在当下的传媒环境中已经成长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的核心仍然与播音主持人息息相关,网络播音主持很大程度上依赖播音人员的专业能力、文化能力、采编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其对于网络传媒设备的认知和网络本身的了解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网络传媒的质量。

2、目前网络播音主持的主要人群

2.1依托网络平台的广播电视新闻播音主持

目前无论是地方广播电视台亦或是中央广播媒体,都充分认识到了网络的重要性,纷纷建立了网络平台作为自身的必要补充与支撑,这也导致媒体传播途径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形式。但这类播音主持人并不能单纯的归纳为网络播音主持,因为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只是被动的换了一个传播平台,其风格与内容并未与传统传媒有明显区别,中国很少有网络电视台拥有自身的专职主持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种网络平台与电视台的简单关系。目前我国网络电视节目绝大多数数字资源都是来自中央电视台,或是少数地方电视台的链接,除开数字资源,因为网络传媒的多样性,也有很多节目逐渐采取微博、短信等作为互动的平台,以期提高节目质量并扩大节目的影响力。这些都是网络传媒的衍生,但其主要作用仍然只是辅助或者是补充,极少有传媒集团以此为传播的主要途径,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关注。[2]

2.2利用网络进行有声语言创作的个体及专业群体

当下的网络媒体和广播电视为了抢占传媒市场,积极扩大自身在国内的影响力,大多数都有开设播客平台。这种新颖的传媒方式吸引了一大批普通受众参与其中,他们或利用自身的摄像设备及录音设备,或采取与媒体集团合作的方式,进行音频视频素材的创作或再创作。客观来讲,这些作品肯定会与专业制作有质量上的差距,但通过网络媒体的放大作用,其播音主持人已经彰显了自足够的个人魅力。这个群体中也可以细分为专业群体和业余爱好者两个部分,专业群体主要来自一些企业或门户网站设置的播音或主持人员,例如在广大网民中有着极大影响力的大鹏及罗振宇等等,业余爱好者则是这个群体的生力军,虽然无法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有所作为,但在某些领域有着不菲的声望,例如众多知名游戏解说及语音平台的主播。

3、网络播音主持的特点与要求

3.1现场即时性

网络播音主持的很大一个特点就是现场即时性,因为对于节目的拍摄制作质量要求没那么高,故而允许播音主持人或者素材采集人员利用随身便携设备对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情进行即时播报,并且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些便携设备正在朝着高质量、高普及性的方面发展。甚至目前已经出现播音主持人与观众群体联合采集素材的网络传媒形式,观众的数量能够在极大的程度上保证突发事件的可直播性,例如在最近的几次地震灾情中,广大群众及志愿者愿意积极配合网络媒体随时对救灾援助进行第一时间的播报,使得很多第一手信息并不是通过传统的电视广播才被全国人民所了解,这就是网络传媒力量的初步体现。

3.2恒久的不确定性

固然网络传媒有现场即时性,但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性导致网络传媒有其恒久的不确定性,这就对于网络播音主持人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带来极大的考验。网络作为一个对全世界人民开放的公共场合,容纳着各种思想、心态与价值观,对于社会上的一些敏感问题,或多或少都会引起一定的共鸣,一旦这种共鸣为更多的受众传播渲染,很容易变成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一些容易爆发群众情绪的问题,对社会的安定和谐有着重大的影响,这就对网络播音人员的政治素养和思辨能力有更高的实践要求。

3.3交际能力和亲和力

网络传播与传统传媒形式的另一个巨大的区别体现在传播方式上。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大众平台,所有观众都有在网络上表达观点的自由,也都有传播语音和视频信息的能力,对于媒介的选择,网络上的观众更有自,故而想要在网络传媒上做好播音主持工作,交际能力和亲和力必不可少,甚至可以说网络播音主持的传播方式就是人际传播。但也有一些网络播音主持人错误的认为亲和力即是无底线的和观众打成一片,甚至为了迎合一部分观众而做出不合符公众人物形象的举止言行,这显然不是网络播音主持的正确理解,如何在做到亲和平易又不失播音主持人的素质涵养,是值得每一个网络播音主持人员深思的问题。

3.4舆论引导者兼顾制造者

播音主持人在传统媒体节目中只能在局限的环境中,在规定的时间内与参与节目的观众进行沟通交流,而现场观众或者嘉宾必然无法代表所有观看节目的人的看法和思想,甚至都并不是所有参与节目录制人员都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导致节目的大多数话语权在播音主持人手里,更多执行的是引导舆论。网络传媒更重要的是全民的参与,也正因为前文所言观众的多样性、思潮及价值观的多样性,导致网络播音主持人除了为社会国家的大局观来引导舆论,还可以在开放式的网络上面把握舆论的制造权,尤其在社会热点问题即将成为焦点时,可以积极利用舆论制造的优势进行适当的、符合大局观的干预,分散参与者的注意力,这些都需要网络播音主持人对于自身的定位有明确的认知。

4、总结

网络媒体的兴起严格将讲来也就十年不到的时间,很多网络传媒平台的建设还不完全,对于网络传媒的理论研究甚至还很缺乏,网络播音主持专业学习更是只能凭借工作者自身的理解和钻研来进行,这既是对相关从业者的挑战,也是给及这些挑战者的机遇,君不见网络上几人兴起几人浮沉。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充实自身的涵养素质,培养自身播音主持的综合能力,才能在当今网络平台上游刃有余,推动网络传媒积极发展的同时推动自身播音主持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网络与多媒体专业范文6

Web2.0网络模式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博客。博客的传播模式如下:(1)博客的大集市传播模式。博客文本的“源代码”是开放的,博客作者添加很多链接,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也可以加上自己的链接,两个博客之间可以任意通过链接将信息进行传播。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博客传播中的个人既是传播的生产者也是传播的消费者,且传播控制权呈现分散的趋势。

(2)博客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变革。博客使新闻报道更加及时、全面、完整,虽然博客作者不是专业的新闻记者,但是他们随时可以将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及时地到自己的博客上,保证了新闻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和公正性。博客能够通过高强度的交互报道、多角度的信息披露把新闻全过程不断地呈现出来,有些博客网站甚至还专门将各大专业媒体的报道汇总后制成链接群,对专业媒体报道的信息进行整合,使报道主题进一步延展,从而使新闻报道更加全面、完整。

(3)博客实现新闻传播的专业化、小众化。博客作者按照个人的欣赏标准和评价尺度选择、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在博客网上推荐给他人,使得网络用户在很短的时间内接触最鲜活的思想,浏览全世界最新的专业信息、评论与报告,准确把握最新的专业热点、专业动态和趋势。

(4)博客突破了传播新闻媒体的话语权宰制。博客通过报道某些主流媒体忽略的事件或撰写评论表达自己对传统媒体新闻的看法,打破了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时代,实现了市民新闻对传统媒体宰制的小消解与颠覆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社会民主,并实现对社会丑恶现象的监督,是一种实现权力监督的工具。

RSS(简易信息聚合)。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s)的用途有最新信息,网站简介,数据库查询,最新文件。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将网站的最新头条新闻或内容有效地整理出来,加以过滤和筛选,在专项化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传播,供需求者参考。

Wiki(维基)。(1)独特的群体传播机制。以著名的维基百科(wiki pedia)为例,它的创立是为了解决因为信息接受能力和教育水平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平等现象,这种善意原则将无数不知名的作者凝聚在一起,在群体意愿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维基的条目撰写是由群体来完成的,中立原则则在协调群体各方面的意见,在各个词条讨论的小群体中推举出意见领袖,形成群体,才能撰写,而且所有条目的版权是开放的。

(2)群体写作与平民新闻。Wiki的阅读者同时也是编辑,每一个读者都出于自己的善意在已有的内容中不断完善,网民更制度化、更专业、更广泛地参与到了新闻生产中,他们作为新闻信息的补充来源,作为新闻信息的再加工者、整合者以及解读者,已经越来越显现出在新闻生产环节中的独特价值。

播客。“播客”源自美国Apple公司设计和销售的一种便携式数字音乐播放器“iPod”,是网上文件的一种方法。播客在传播网络新闻时不仅传播有文字,还有直接的影像,而且互动性、主动性强,吸引受众。

其他应用。Web2.0中的应用还包括网摘、Tag、SNS、P2P等,这些技术的意义更多地体现在其对传统互联网应用的革新上,虽然并不直接作用于网络新闻传播活动,但是在变革网络新闻传播模式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Web2.0时代的网络新闻传播特点

网民在新闻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断提高。Webl.0为非专业机构以及个人进入新闻信息的生产领域打开了大门,Web2.0使他们成为新闻传播中的有生力量。Webl.0中网民更多的是通过无意的行为在进行着新闻的再生产,那么在Web2.0中,网民则可以通过博客、维客等手段,更制度化、更专业地参与到原创性的新闻生产中。网民可以以博客、播客等手段自己亲眼所见的新闻事件信息,这些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有时连专业媒体都无法与之相比。尽管他们还无法成为网络新闻传播的中坚力量,但是,他们作为新闻信息的补充来源,已经越来越凸显出在新闻生产环节中的独特价值。

流媒体新闻成为网络新闻的新增长点。流媒体新闻不仅具备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即时性特征,同时还具有实时性强和交互性好的特点,能够通过网络与用户形成即时的互动。在流媒体新闻的收看过程中,用户不但可以自主地选择想要收看的新闻,而且可以自由地控制新闻播放的进度,从而真正掌握视频新闻网络传播中的主动权。不仅如此,通过网络互动,流媒体新闻网站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喜好对其制定完全个性化的视频新闻服务,使得流媒体新闻同传统的新闻传播形式相比更具竞争优势。技术障碍的打破必然带来网络新闻样式的改变,视频新闻以及具有网络特色的多媒体互动新闻,将成为网络新闻新的增长点。

网络新闻生产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技术的发展将促进网络新闻生产更加细化、专业分工更为明显。网络新闻形式可借助多媒体、互动性等外壳,来实现网络新闻的独特竞争力,而这种内容的生产,需要越来越多地借助外部技术力量,网络新闻生产分工更为细化,具体工作更为专业。与此相关,简单的内容可能演化成更富内涵的内容“营销”,一些传统媒体的“自产自销”也会逐渐减弱。

网络受众新闻消费模式的多元化和个性化。Web2.0模式中网络新闻除了目前的“拉出”式的新闻网页外,RSS阅读器、新一代电子报纸、即时通讯工具新闻、PDF新闻、手机新闻等“推送”式新闻将更广泛地被接受。网络受众也可以利用各种技术工具,编织出一个更个性化的新闻消费网络,将新闻网站、RSS、博客、播客、维客等各种新闻来源与新闻评论体系更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从而打造最适合自己的新闻信息集合。

融合多种媒介形态的新媒介逐渐凸现。随着网络承载能力的不断改善,媒体融合将越来越多地付诸实践。当P2P技术、宽带技术、流媒体技术、无线通信等一系列技术日趋成熟并相互结合时,传统的广播、电视等媒体必将越来越多地借助互联网音频、视频内容,媒体之间的界限也将越来越模糊,新的媒介形态就会慢慢显现。媒介融合的多元化趋势对于媒介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媒介之间的跨媒介、跨地区融合,以及媒介产业和其他产业跨行业的多元化融合,可以使媒介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发生巨大变化,从而增强媒介影响力,使媒介经济得到有效增长。

Web2.0时代的网络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

新闻真实性问题。网络新闻可以提供报道对象的真实景象,使网络新闻真实不再是职业新闻传播者垄断的真实,它使人们看到新闻事实更多的侧面。但目前网络新闻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尽管上网浏览新闻信息的人越来越多,但网络新闻的可信度却在下降,有时为了证实网上新闻是否真实,人们往往诉诸传统的媒介。而且Web2.0高效的传播模式,使得假新闻的扩散速度迅速,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版权保护问题。Web2.0网络模式中知识产权瓶颈正日益凸显。博客文章的版权保护、视频网站的侵权问题等是知识产权理论界关注的话题。Web2.0带来了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用户极大的自由性,同时也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如作者对于作品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更加难以控制,侵权人的去中心化、大众化,权利人与侵权人的一体化等需要进一步解决。

舆论监管问题。Web2.0时代的网络传播具有开放、自由、流动、匿名的特点,传播权利完全分散使舆论监管的难度加大。网络新闻传播中传统“把关人”角色地位的缺失,一方面提高了网络传播的自由度和自主性,同时也给舆论监管带来了不利影响。法律滞后也使监管难度加大。

Web2.0时代网络新闻传播发展展望

微观上以人为本。Web2.0时代网络新闻传播对“以人为本”的彰显主要表现在提高了受众的地位、满足了人们个性化的需要,提高了新闻信息的及时性,传播内容的多媒体化为受众接受信息提供了便利。

宏观上媒介融合。媒介融合是在数字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出现的,它可以实现媒介新闻资源共享,促进新闻传播业务的变革,并且可以进一步深入开发,从目前媒介融合的情况来看,媒介融合的趋势之一是“三网合一”――现有的电信网络、计算机网络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系统,由一个全数字化的网络设施来支持包括数据、语音和图像在内的所有业务的通信。

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把Web2.0同传统门户网站的强大新闻实力结合,如何建设发展完全以网民为主导的纯Web2.0新闻网站,如何进一步挖掘Web2.0中技术应用的网络新闻传播价值等,还有P2P资源共享带来的版权保护问题,博客与新闻自由的关系问题,文化产业如何在网络时代共享的浪潮下盈利问题等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为河南工业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网络新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成果,项目编号为:050230)

网络与多媒体专业范文7

【摘要】本文结合黑龙江工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探究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在兴起的浪潮中所遇到的机遇和挑战,从课程体系设定、实践基地教学方式、遇到的问题和设想三方面来论述地方高校如何整合资源达到新专业新模式的人才培养方式。

关键词 全媒体技术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为了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对1998 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1999 年印发的专业设置规定进行修订,形成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 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这次修订的专业目录和专业管理规定,是为了建立科学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此新目录中,作为新闻传播学类的一个特设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增设符合当前新媒体产业发展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

黑龙江工程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自2012 年开始招生,是东北三省首家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高校。专业以文学、新闻学、传播学为背景构建跨学科师资团队,以全媒体传播、虚拟演播实验室为应用基础,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不断适应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发展,重视人才的创新性、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可塑性,加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2012 年新目录出台,同时开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高校有8 所,2013 年又有28 所高校开办该专业,教育部最新批复的2014 年有20 所高校开办此专业,由此可见,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已经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新的岗位,尤其是传统媒体内容生产以新媒体的形式出现衍生出来的人才需求量较大。现在所有开办新媒体专业的高校共同组建了新媒体联盟,每年不定期的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研讨会,笔者切身感受到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和中国传媒大学所能利用的资源相比差距比较大,特别是经费支持方面我们的投入远小于中国传媒大学,那么如果用仅限的资源整合出最大的价值是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难题,我们所需要做到的就是差异化办学,培养目标要更好的服务于地方,并且专注于一点,形成自己的特色。

一、课程体系设置体现全媒体技术应用平台特色

任何专业的培养特色所依靠的都是课程体系设置,学生学了什么样的课程直接体现出我们要培养的学生能力,现在全国新闻教育呈现的是办学规模办学点的扩大,同质化也就越来越严重,特别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们所学的东西和传统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到底有多大的区别,用什么课程、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去区分新媒体专业的特色这是我们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所面临最严峻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走访了很多高校,其中有中国传媒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传南广学院等具有传媒特色的院校,同时我们和黑龙江地区的新闻主流媒体对新媒体平台现在最紧缺什么样的人才进行深入探讨,其中包括黑龙江电视台、哈尔滨电视台、黑龙江新闻网、劲彪新闻app 等媒体,主要就是为了探究课程体系的设定,我们需要做的是掌握本地区新媒体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

在2014 年我们将全国主流的全媒体信息编辑平台搭建进我们的实验室,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同样一条新闻内容生产很轻松的可以转化成网页模式、手机app 模式,特别是对于视频内容生产的推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至今为止在东北高校行业内这是独有的。同时我们的课程体系紧跟全媒体平台步伐,让学生们参与手机app 制作,微信公共号内容生产、推送营销,使学生们很是受益。

二、依托实践基地培养复合型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

想让学生们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那么高校教师首先要经常参加校外的实践活动,依托实践教学基地,使教师能够成为双师型教学的典范,黑龙江工程学院出台了相应政策和考核体系,鼓励教师到各大主流媒体进行挂职锻炼,深入了解行业动态,将行业内最新鲜的技术要求和学生能力需求补充到课堂,让学生们始终感受到行业动态。

那么实践基地的“学与练”对学生们的技能信心的培养就更重要了,在这里以技术类课程学习脉络为例,因为技术类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们在实践基地展示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大一到大四是从平面认知—立体认知—全媒体平台认知—学生自身最擅长的技术认知脉络顺序。

依据实践单位反馈行业内现在最紧缺的是具备跨学科知识的人才。媒介大融合环境下,媒体类工作者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传播内容生产管理、受众分析、受众反馈效果评估等一系列问题,从技术层面来讲要求我们培养学生既会新闻写作并且能够进行ps 平面编辑,然后通过信息平台发出去,得到信息反馈之后能够进行spss 软件数据分析;同时学生们能够掌握新闻摄影摄像技术,采录完新闻事件之后回到实践单位能够进行audition 音频处理,edius 视频编辑,并且会ae 特效片头片尾制作,将这一切都做好了之后,新媒体复合型人才还会将这些内容换个形式发到网络平台上,那么就要求会flash 动画制作、网页设计和手机app 制作。

鉴于行业内所紧需的人才要求,我们不仅开设了相关技术类的课程而且还更新了课程考试方式以及考核标准,其中包含了四个部分:理论测试10%、媒体实践20%、媒体类相关作品60%、课堂出勤学习态度10%,新的考核方式更好的和实践基地结合,使学生们能够在学中练,练中学。

三、存在的困难和未来的设想

校内实践设备和课程难以匹配,媒体类专业属于“烧钱”专业,办学投入很大,但是回馈反应慢,特别是教学实践设备更新升级太快,新闻传播类实践教学相比其他文科实践教学是需要重装备的,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新闻是文科中的工科”。媒体类的设备往往价格高、消耗大、换代快。而且作为一个新专业还没有打出名头的时候想获得大的投入很难,全国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2012 年有第一届学生,全国至今还没有此专业的本科毕业生。

在教师工作层面来讲,目前一线教师大多将大部分的精力时间投入到科研,教师参与本科教学,尤其是参与本科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的热情度不够。以黑龙江工程学院为例,教师带队制作的新闻采编作品、广播电视微电影作品、广告作品和摄影作品都不算科研成果,这样就造成了带领学生一起完成实践作品的动力就低了。

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我们有一些想法:第一,实践设备靠学校扶持,也鼓励学生们到实践单位去实际操作;第二,带学生们生产出的媒体产品,鼓励学生拿出去参加大赛,以扩大知名度,并且得到学校的资金奖励。第三,和实践单位沟通好,资源整合、联合指导专业和课程体系建设,共同负责学生的教育培养,实现两个实践教学主体资源共享,让学生们参与行业媒体,让行业媒体指导教学,切实把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办得特色鲜明,让学生满意。

参考文献

①《教育部关于公布2012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ahgj.gov.cn/72/view/1835

②余红、李婷,《我国网络与新媒体人才需求调研与专业培养》[J]《. 现代传播》,2014(2)

网络与多媒体专业范文8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

作者简介:彭川(1986-),男,四川南充人,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助教;漆波(1976-),男,重庆人,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湖南

衡阳?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华大学教学改革基金项目(2010ZZ00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4-0052-02

多媒体技术在高校中的普遍应用成为现实,但技术的成熟度和教师应用多媒体的灵活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应用先进的、科学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出发,结合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专业课的特点,创造性拓展多媒体技术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技术在专业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特点

由于我国高校“宝塔型知识结构人才”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的学习位于宝塔的顶端,广义的专业课是在公共课完成之后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课程,是高等教育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环节。多媒体教学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多种信息能对学生产生多种感官刺激,可充分改善和提高教学效果。在传统的多媒体技术在专业课程的应用中,计算机的运用使大量的文字、图像或视频通过投影仪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增大信息量;同时减少板书,充分节省时间。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很多时候都仅仅表现为将书本上的内容照搬至投影仪屏幕上,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新知识、新技能来指导教学实践,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显得至关重要。

根据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专业特点,将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和专业实践课程,由于专业课程具有知识面广,内容多,难度大,实践性强和应用发展快等特点,因此对专业课程的课堂多媒体教学提出以下有益的尝试:

对专业基础课,课程之间相互关联,承上启下。由于思维导图是通过带顺序标号的树状结构来呈现一个思维过程,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过程,要求学生思维清晰、突出重点、使用联想。具体应用例如在讲授“传热学”课程中“热传导的数值解法”一章内容时,应用知识可视化工具思维导图的概念启发学生主动结合《流体力学》的课程内容,将流体的传热流动问题结合起来讨论,同时在此基础上拓展《计算流体力学》基础内容学习。

由于专业主干课程包含较多的知识概念,因此利用概念图用节点代表概念,用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来建立一个概念网络,不断地向网络增添新内容,从而实现对整个课程的把握。例如在“锅炉原理”课程中利用Inspiration概念图工具,以水、蒸汽、燃料等工质为中心概念,将锅炉各个设备作为节点,通过有序连接和判断决策构成一个整体,方便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把握。概念图的应用在课堂教学、课程设计以及学生知识管理方面都有更广阔的应用,需要进一步充分挖掘利用。

而对专业选修课,课时较少,学生选择自由度大,但受限学分制只依靠课堂教学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学习需要,通过开展网络教学方面的尝试,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保证学生课前课后的充分学习,甚至视频互动学习,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增加学生学习的自由度。

二、开展专业课程网络教学的实践

开展网络教学实践的目的是推动混合式学习,实现线下和在线教学活动的结合。网络教学平台具有资源的丰富性、开放性、交互性和师生互动的及时性等特点,通过应用网络教学解决课堂教学的课时不足,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结合热能与动力工程的课程特点就是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拓展多种网络教学方式:如网络资源检索与利用、网络课程、虚拟实验、网络会议系统、在线课堂、社会性软件(微博等)等。

(1)构建专业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例如,建立专业课程完整的教学文档、图片和视频等资料库。这是一种基于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通过建立精品课程的在线学习平台开展网络教学,也是现在大多数网络教学的普遍应用方式。但现在许多大学的网络教学平台仅仅作为一个资源平台还不能满足师生交流学习的需要,因此后续工作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教学。

利用网络的实时性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便学生理解最新的课程教学内容;例如对“热工测量”课程,传统的教学内容选取主要是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但教材并不能及时反映所有学科知识,随着热工新技术和新仪表的快速发展应用,不断有新的测量技术和控制方法产生,以此作基础的热工测量学科对学生的知识面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信息化。学生可登录课程教学网站,内含各章节教案、课件、讲稿以及课堂上因时间限制而不能展示的热工测量装置的图片、视频等内容,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也可以通过浏览相关热工行业网站、热工设备官方网站等查找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收集国内电力行业热工装置在现场应用等方面的信息,从而充实教学内容。

网络与多媒体专业范文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特网(INTERNET)迅速发展,网上媒体风起云涌,使传统的新闻实践发生了很大变化。因特网这一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但对它进行科学、冷静的定量分析依然不可或缺。看起来,网络只是提供一种新的承载信息的媒体。似乎不会对内容的取舍有重大的影响,但事实上,网络带来的不仅是一种载体,还是一个读者空间。从理论上来说,这个空间比以往要大得多。从一般意义上说,它给上网媒体带来了更多的潜在用户。因此,上网媒体所提供的内容就不应再是简单的报纸或广播电视内容的翻版。它要更多地考虑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用户的不同需求,并且要解决好与之配套的形式问题,例如背景资料、写作风格、语言、中文字库等。另一方面,网络的开放性,为全球的媒体提供了一个短兵相接的平台。小的媒体要在夹缝中求生存,就需要做出特色,这就要为自己找准一个合适的读者群。大的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延续到网络。

作为我国新闻界的旗舰,新华社于1997年11月7日新华社成立66周年之际,其新闻信息全面进入因特网,目前已有中文简体、中文繁体、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和日文等5个文种的6个版本。现在中文版本的网上内容已形成各具特色的6大版块。

新华社网络版第1个板块是实时的新闻信息,包括新华社快讯、中国新闻、国际新闻、社会生活、体育新闻、经济信息、证券信息等。内容一部分选用新华社新闻稿件和经济信息稿件,一部分选用其他媒体的稿件。其最大特色是时效快,且大都是人们关注的国内外热点或贴近生活、贴近网民的新闻信息。每天实时300多条,15万字左右。

新华社网络版的第2个板块是根据国内外大事制作的专题。这些专题中,既有每天不断增加的大量最新信息,又有十分详尽的背景资料,每个专题都构成独立的专题资料库。已制作的20多个专题中,少则几十万字,多的达几百万字,且配有大量图片、图表。新华社各种专题网站最大的特色是内容丰富,资料权威、准确,且图文并茂,专题网页的制作也很有特色。一些重要专题一经推出,就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业界好评,被不少网站链接,也被不少报刊作推荐报道。

新华社网络版的第3个板块是新华社10多家报刊的网络版。既有综合类的报纸,又有时事性的周刊、半月刊,还有经济类,特别是证券类的报刊。每天这些新华社报刊网络版可供读者免费浏览的信息达40~50万字。

第4大板块是新华社地方网站。网站既是独立的省、市、自治区网站,又是新华社网站的整体组成部分。地方网站有实时的新华社地方新闻,又有各地特色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这也是新华社网站的一大特色。

第5大板块是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与中国产业报协举办的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40多家产业报将他们精华稿件选编上网,使我国各行各业的经济新闻和信息汇集到了一起。

第6大板块是在网上销售的新闻信息产品。

新华社网络版的网络所带来的优势的出现彻底解决了传统媒体中“大而不全”,“综而不合”的弱势。那么,网络对现存媒体的威胁与挑战恐怕就是网络几乎具备了现存媒体的所有优势,同时弥补了媒体各自的不足。对报纸而言,它比报纸快;对杂志而言,它比杂志新;对广播而言,它比广播全;对电视而言,它比电视广。在某些情况下,网上媒体中流通的新闻、信息在广度、深度及速度、力度多个维度上都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而且网络还正在或已经抢占了传统媒介没有或无法涉及的领域。网络现在的某些“势力范围”已毫无疑问的超出了现存媒体的传统范畴。从这一点上说,网络强于传统媒体。“传媒”的概念到了网络手里,就这样被无限地放大了。它大踏步地走出传统的概念,做成了许多我们传统媒体连想都没想过的举动。而且它的几何率的增长速度和日益扩大的社会影响更加叫人不敢小视。

网络媒体的出现,必然导致传统媒体在整个注意力市场中份额的流失;网络媒体以超出人们想象力的速度发展,必然导致传统媒体份额流失的加剧。有趣的是,传统媒体非但没有试图阻止这种发展势头,还在使劲地推波助澜。传统媒体争先恐后地上网,并起劲地在传统媒体上促销网络媒体,使网上媒体的影响力迅速增长,使网上流通的新闻及其他信息的质量迅速提升到与网下相同的水平。截至1998年9月7日,全世界已有4925家报纸推出了自己的网络版,在中国,到目前为止中央和地方报纸共有92家上网。从1998年10月20日起,人民日报网络版每天定时更新9次。中央电视台和各省市电视台以及港澳电视台纷建网站,在网络上精彩起舞并吸引相当数量的网络受众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电视网络和报纸网络版的发展一时还不能取代电视、报纸。有研究报告称,在网络服务入户率最高的美国,依然有80%的成年人阅读日报或星期刊。我国电视观众的数量仍数倍于“网虫”。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传统媒介的网络版将是数字化时代传统媒介的存在方式之一。

从客观角度来看,传统媒体不缺人,不缺钱,不缺资源,不缺品牌。面对网络的冲击,传统媒体几乎什么也不缺。如果说缺什么的话,就一样东西:那就是对于因特网这一新媒体平台的认识。但是当传统媒体真正将因特网这一新媒体作为一项逻辑延伸的事业来经营,当他们将手头拥有的资本、资源强有力地注入互联网时,他们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有条件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